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小学生学宪法心得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3 07:50: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生学宪法心得,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生学宪法心得

篇1

小学生学习宪法心得体会450字(一)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如国家法典中的《宪法》、

篇2

1 引言

小学生教育是保证我国人才素质的基础,提高教育水平是我国发展的保证。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对人才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提高,在小学中研究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与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础环节,能够影响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小学生读与写研究中,诸多学者和教师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小学生读与写教学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各自的情况分析了相应的措施。然而,由于现代小学生思维特点的变化,读与写教学需要更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最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3]。本文主要结合个人工作经验,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进而为小学生读与写提供新的指导。

2 现代小学生的读与写新指导方法

读与写教学就是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快速的融入语境,并采取适当的文字表述相应的感情,让其他人能够从文字中获取自身情感。小学生由于心理处于活跃期,往往思维受感性因素影响更多,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让小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读与写训练中快速成长,具体的措施如下:

2.1 提高指导水平,凝练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的读与写的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指导中必须注重提高指导水平,凝练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来思考读与写的教学。

a. 注重自由式教学,避免机械式的灌输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传统依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被淘汰。自由式教学要从课堂教学方法、课堂学习氛围和课堂学生行为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活跃的读写思维。课堂教学方法中要结合有新意的情节讲解,让学生能够对所教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活跃学习氛围;学生在读与写学习中形成善学多思的习惯,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b. 加强方法交流,形成读与写专门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交流,在学校内部进行教学方法的专题会,邀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分析读与写教学的技巧。在交流中应注意各个教师的教学优势,把握教学特点,使语文老师能够在交流中获得成长。

c.实现体验式教学,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为了检验新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应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实施的新方法,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估教学方法。学生在接受完教师授课后可以提出问题,并给予教师打分,让老师获得学生的学习体会。听课教师一方面要评估教师实施的新方法,另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特点,针对教师实施的读与写新指导方法给予评价。

2.2 丰富教学内容,实施情景教学

现代小学读与写教学中,要充分分析读与写的教学特点,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境教学中获得成长,具体措施包括:

a. 教材教学为主,课外图书学习为辅

现代小学教材有着经典的文章和案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这些文章往往保持较长的使用时间,教师也能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应保持读与写教学的主要位置,教师应在课堂上讲解文章的阅读技巧,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文章中获得一般方法,形成阅读理解的思维模式。课外图书是学生提升自身读与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课外图书学习往往是自发性的,更具备主动学习性,而教材提供的学习方法能够恰当的为学生学习课外图书提供帮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进步。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图书目录,供学生在假期和周末学习,形成全方位的学习。

b. 态度教学为主,方法教学为辅

小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活跃期,往往思维活跃,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若较长时间的学习会产生倦怠心理,“抱有三分钟的学习热度”现象较为常见。在读与写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读的进去,写的出来”,保持学习的平稳,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保持毅力,坚持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逐步提升水平。同时,教师应积极的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按照读与写要求进行学习,进而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形成优秀的读与写能力。

c. 实践学习为主,理论指导为辅

现代小学教育存在教师理论讲解为主的现象,这是我国传统小学教育的特点。然而,现代教育提倡学生的自我求解能力,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要能够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小学教育中要改变这一局面,实施实践学习为主的模式。实践学习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学习技巧,发现学习方法,在总结个人学习经验中获得成长。教师的理论辅导是帮助学生解决重要问题和按照学习基本原则。在读与学指导中,教师只需传授学生进行阅读或者写作的流程,其他具体环节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并且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及时找教师交流,形成一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

d. 思维教学为主,语言表达技巧为辅

篇3

  童年的许多发现都让我非常难忘,如,抓蜗牛,玩游戏里发现的规律,在游戏中明白的道理。但是,有一个发现让我意犹未尽。

  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班主任老师给了我们在课件上看了许多人飘在海上的照片。老师问我们:“这是什么海呢?”“这是死海。”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这是死海,但是,为什么在死海里可以飘上去吗?所有海里人都可以飘上去吗?”副班长举手回答说:“那是因为死海有许多盐,有浮力。”这是真的吗?同学们都很纳闷,进行了一会儿的讨论。老师说道:“同学们暂停一下,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就做个实验。”

  老师让副班长往杯子里接了一些水,又从包里拿了一个鸡蛋。把鸡蛋放进了杯子里,鸡蛋一进杯子就落到了杯子的`最底部。老师刚一开始往杯子里放了一把盐,鸡蛋上去了一点,就沉下去了。老师又加了一把、两把、三把盐,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有一名同学说:“老师,你应该用筷子搅一搅。”老师又拿出了一根筷子,搅啊搅。鸡蛋居然被筷子搅起来了。我们高兴地喊道:“鸡蛋浮上来了!”但是,老师不搅了,鸡蛋就慢慢下沉了,我们的心也慢慢下沉了。

  有一名同学提到:“老师,你应该多放点盐!”老师把这两名同学的建议综合在一起,边放盐,边用筷子搅。过了一会儿,鸡蛋浮上来了!是真的浮上来了!老师把鸡蛋按下去,有跑上来了。海里的盐越多,浮力就越大。

  我明白了海里的盐越多,浮力就越大。这句话是真的。我们只有通过实验得到的答案才是真实的。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最正确的答案,丰富自己的知识。

  小学生童年的发现主题作文

  想必大家一定有过自己的发现吧!这个发现一定给你带来了无穷的回忆和快乐。

  大家就一起走进我的发现吧!我发现了《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奥秘》。

  黛色的夜幕上,出现了一颗颗星斗,忽明忽暗,像一颗颗宝石,像一粒粒珍珠 ,看到这里,我心里就起了疑问:“为什么星星一闪一闪地?”于是我的好奇心一直指引着我寻找答案,我回到家中,就好奇的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星星是一闪一闪的?”妈妈严厉的对我说:“你要自己去寻找答案,不能老依赖别人,如果你有了依赖性以后怎么在社会中立足。”于是我就自己去寻找答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地球被一圈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很厚,不同高度的空气,其温度不一样,密度因此也不一样,大气是在不停的运动着的,它既向四周作水平运动,又向上下作垂直方向的运动,星星的光,通过大气层时,它首先穿过的是不同密度的大气层,因此要发生多次折射,同时通过密度大的大气层时,透明度就小,通过密度小的大气层时,透明度就大;而这些不同密度大气层的不停止的活动,使得通过的光也随之晃忽不定,因此星光在传播时,就会忽左忽右,忽强忽弱,忽明忽暗,传到人的眼睛里也成了一闪一闪的光,好象眨着眼睛一样。这时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

  这个发现是我的骄傲,大千世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认真,大胆的去探索,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小学生童年的发现主题作文

篇4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学生个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就只知一味地讲解知识理论,殊不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当为小学生讲解语文的重要性和其所存在的工具性特点,不能将语文当做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讲解,需要推动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生活,感受感知语文灵活运用的生命力[2]。教师在与学生良性互动中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如何展现学生个性的方式方法,以下进行几个方面分析。

一、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在当今刻板的应试教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形成两个相对立的、机械化的知识传输流程,教师单方面的授课,学生单方面的接受,彼此之间没有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学生没有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应有的平等发言权[3]。笔者认为,在此应当给予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就阅读一个方面来分析,阅读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进行“思维交流”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味到课文背后的深意?应当给予其对阅读材料的自主选择权,使其得到应有的课堂尊重,按照素质教育理念,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是主体,教师绝不能越庖代俎,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讲解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而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活动,从中自我发掘、自我认识,推动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反思监控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其对课文欣赏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当注重将课本内容带到生活实际中。可以询问学生对哪一部分感兴趣,课堂中部分学生对“闰土看瓜刺猹”有兴趣,另一部分对“闰土捕鸟”有兴趣,包括其他兴趣点和兴趣范围,教师就可以就推行施小组合作制,以这种方式应用其中,带动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在讨论中相互帮助,以思维的对撞形式促进其共同发展。

二、给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而且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方式,独具特色,教师不应当以教材为主体,进行呆板刻画的教学模式,不能将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体,断绝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要以批判的眼光,历史性辩证性的看待问题,不能将问题片面的对立化,要从全面思考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尊重其学习方法。事实上,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发展,诸多学习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需要背诵篇目《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因为水平不一样,学生有的喜欢画面感记忆背诵,有的需要大声朗读,有的进行默记,教师不应该去干预其学习方法,应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盲目模仿他人。

三、给学生质疑问题的权利

质疑是人的一种本能,即一种根本的探究性心里,古往今来,质疑能力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也是教师应该赋予其的权利,在我国经典文学中,《论语》就是由孔子学生的发问以及孔子的回答编构而成的,在一问一答之间讲出了人生哲理。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对学的质疑,教师在无法解答的情况下会进行驳回,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其质疑的权利,鼓励其敢于向权威发问、敢于质疑教材,以提问式教学方式,来唤醒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学习人教版教材小学课文中《曹冲称象》一文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提问,除了曹冲这一种称象的方法,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进行思维发散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展现学生的个性。

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权利

在课堂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容易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国内外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尤为良好的,在培养学生个性的过程中给予其自由发挥的权利,构建适度的学习空间,展示学生的风采,是教师需要尝试的。

篇5

现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麦当劳”、“肯德基”潮涌而来,使孩子们越来越热衷时毫无营养价值的速成食品。

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做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

处于成长关键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他们被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分析我校学生后认为,现今小学生(高年级)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或称心理现象。

(一)自我中心

该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 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

我班某位同学在班中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有一次讨论一道数学题目,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题的一个简便方法,老师请她讲解,她在讲解后他补充了一句:“老师,这题的解法是我先想到的。”同学们在课后指责她抢功,可她却说:“没有我,凭你们怎么会想到。”

分析该学生就属于典型的自我中心者,这种自我中心危害很大,它会蒙闭孩子的双眼,会让孩子无法看得更远,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具有攻击性。

分析该学生就属于典型的自我中心者,这种自我中心危害很大,它会蒙闭孩子的双眼,会让孩子无法看得更远,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具有攻击性。

(二)自私利已

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

某位同学平时成绩不错,学习也很用功,可从不愿帮助别人,老师有意安排他和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同坐,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助后进生,可他总是敷衍了事,同学来问他题目,他显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有一次,同学打电话问他索要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复习题,可电话里他很干脆地拒绝了他,说他要用。

分析该生的行为,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程,高度分工的时代不需要人们什么都亲自掌握,现代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更好地生存,像上面的那位同学不愿帮助别人,什么也不愿与别人分享,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朋友,别人也不愿与他沟通,有什么复习资料自然也不会与他共享,他当然也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缺乏同情心

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总是感到十分伤感。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可我们身边的部分孩子就十分缺乏同情心。

班上两位同学总是让老师和同学头疼,因为他们总是在别人犯错批评的时候幸灾乐祸,体育课上有一女同学在参加跑步时摔了一跤,脸上擦破了一块,同学们都围上去表示安慰,可他们却哈哈大笑,还一个劲地说:“活该。”有一次,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他们故意引盲人到一个石头较多的地方,害得盲人摔跤,旁边的同学都指责他们,可他俩却笑着跑了。

分析以上两位孩子的行为,我们在气愤之余,更多的是感到悲哀。当今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苦难,我们的孩子们都不能去感受它,关注它,那么当苦难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又将如何去承受这一切呢?

(四)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五年级的某位同学一直在班中担任要职,五下年级班委改选,他落选了,他一下子对前途失去信心,成绩直线下降。四年级的某位同学因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许多,挨了老师的批评,逃学在家,经老师、家长多方做工作,才到校上学,可每次考试,他诉说总觉得头痛。

分析以上的几个同学,缺乏耐挫折力,在他们的过去有了太多的一帆风顺,一旦遇上磨难,哪怕是极其细小的事,也变得手足无措。这样的孩子又怎么指望他们将来搏击风浪呢?

做为教育者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处置呢?我们在分析了以上的几种心理问题后,将不得不慎重考虑其解决方法,虽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应是浅层性的,但处理不妥当将会造成心理障碍的发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构筑学生健康的心理防线。

(一)教会学生心中有爱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失去了爱,世界将一片灰色,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教师可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

(二)教会学生心存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对方产生好感,这是感激。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有些体会出来了,心存感激,有些体会不到,也许还会产生各种报怨。教会学生对周围的人们常存感激之心,那么他们就会与周围的人们和睦相处。教师应多组织学生思考:在你觉得轻松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负重;在你学习取得进步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祝福;在你享受生活的快乐时,说不定同时就有人在为你付出辛劳……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

(三)教会学生坦然面对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3-02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纲领文件,明确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办法。时至今日,已达十五年之久,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施情况仍然不尽人意,普遍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可有可无"的误区。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难彰其效;不做它,也无伤办学大体。二是"零打碎敲"的误区。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件"做秀"的工作,开展一两次讲座或召开一两次会议,造点声势就算万事大吉了。三是"以询代教"的误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开展师生心理咨询,开设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室,就认为完成其全部工作。四是"耽误教学"的误区。许多学校不愿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担心因此减少了文化课的教学时间,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五是"非专业教师无以施教"的误区。认为学校无专业的心理健康师资,无职业心理咨询师,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思考理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原则

要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厘清和恪守以下教育原则:

2.1 是学生成长元素的系统性原则。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幸福、成功人生奠基。学生成长是一个多元、联系的系统。从成长的元素角度看,包括"身体与心理,智力与体力;知识与能力,行为、意志与品质;性格、思想与精神"等。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各元素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从而实现为幸福、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目标。反之,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残缺,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给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遗憾甚至是悲剧。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导致学业不成、人生失败、甚至危害社会的例子举不胜举,马加爵、药家鑫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2.2 培育先导,兼顾矫治的原则。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客观地说,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全体学生健康的心理,预防和减少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同时,兼顾少数出现不良心理倾向和疾病的个体,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心理咨询等手段进行矫正和治疗。

2.3 实施教育的渐进性原则。中小学阶段,学生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漫长过程,学龄达12年之久。其间,随着学生学龄的不断提高,学业提升,学生身体、心理会发生一系列渐进性变化,中小学只有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渐进性的需求,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长。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3.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是实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规定,初中、小学要保证至少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每班安排8-9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各种版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雨后春笋般出版发行。许多教材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全面精当,能够根据各学段学生学龄特点,系统安排了"自我意识、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教育辅导内容。中小学校选取合适的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好处有:一是系统性、普适性强,即有利于分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够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可操作性强,既能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可为具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的非专业教师从教提供蓝本。中小学校应当充分运用好这驾"马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载体。在活动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变认知观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形式有个体、小组、团体活动等多种。活动期间,学校组织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心理健康活动游戏,通过激烈、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心笑脸"图像,将征集来的单人、多人微笑、开怀大笑的正面或侧面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以此引导学生们开心面对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于可移动黑板上,制作成"心愿墙",通过这种形式,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将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制作成横幅,让全体的师生签名,通过这一郑重的仪式,来增加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有效促进了全体同学心理健康。

3.3 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并且越来越低龄化。据笔者调查,2014年某县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近3000名学生中,出现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达10人之多,占0.3%;初中A段也先后出现几名患抑郁症的学生,更有个别学生因极度焦虑不能及时排解,出现跳楼自杀现象,给自身、家庭、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学校开辟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通道,是为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化解心结,驱散心灵阴霾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通常有:一是建立德育(心育)导师制,即安排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老师,与一部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如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等)学生结成对子,作为他们的德育(心育)导师,定期和他们谈心交流,随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二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专兼职教师坐班,接受师生来访,通过相对专业的咨询手段,矫正不良心理,矫治心理疾病,及时将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转移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4.总结

心理健康是健康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目前的学业成败,还将长期影响其未来社会适应、价值观念、职业选择、婚姻家庭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重任,办一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学校,理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驾驶好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辅导与咨询,引领学生踏上成功幸福的人生征程!

篇7

一、书法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根

基,在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扬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对小学生进行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应该得到重视,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正式《关于印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中心送审的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审定结果的通知》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时期。

早在之前,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文中表示,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应该让学生加强对书法写字认识的重要性,应该从多方面了解我国书法文化的精髓,通过对艺术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学习与认识。

二、小学生书法文化学习现状调查

1.科学技术对书法学习的冲击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电子产品,人们开始习惯于利用电脑“码”字,手写已经开始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

电脑的普及对学生学习传统书法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学生在生活中也开始大面积地接触到电子产品,3~6年级学生好多已经开始通过电子产品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熟练地通过电子产品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任务,电子产品塑造的虚拟世界色彩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一定冲击,进而造成小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热情慢慢减退,甚至是没有学习传统书法的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与热情度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应试教育下的考核冲击。许多学校在对日常教学进行考核时,并没有将书法学习纳入评估标准中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管理,根本不会注重对学生书法学习的教育,对学会书法的考核是只要学生知道字体、字意,至于字的外形与体态是否拥有古韵与气势,早已不重要。

三、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对策探讨

1.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与认知度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需要重视对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的塑造与培养,通过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引导学生学习书法,提高学生对学习书法的兴趣,进而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书法文化与书写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领导与老师对书法学习的重视度,利用制度的管理条例、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制度化的教育方式等对学生进行书法教授。使学生认识到书法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到学习书法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也被频繁的应用,汉语热的现象逐渐出现,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需要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对汉语文化的学习我们有权利、有义务为弘扬传统语言文化以及为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作出一份贡献,而对书法进行文化学习与书写锻炼。

2.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书法教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授时,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书写情况进行分析与了解,3~6年级学生在这一时期思想与学习经历已经开始慢慢地进入一个积累的过程,根据每一位学生在书写时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篇8

引言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赌博、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 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 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 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 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99-02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概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但“填鸭式”、“满堂灌”等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因此发展更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早在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1998年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高等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在2012年召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问题,即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对学习负责,而这一新问题的解决必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1]。

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和成才,因此教育也要遵循发展和成才的规律,任何知识进入大脑之后必须经过个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个人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就是受教育对象的知识内化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也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而更加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种跨时空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通过这种交互式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新颖的数据存储和收集方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发展探索知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现代技术和调整受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让受教育者构建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

由于我国的教育理论长期以认识论作为教学的主导理论,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教师也以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学生在陈旧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养成了不爱问、不想问和不敢问的学习行为,不能发挥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随着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的长足发展,构建主义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构建主义坚持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认知发展,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个体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所以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是无法由他人甚至教师代替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并不表示教师的作用被弱化。恰恰相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意识到学习主体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活动应该更具艺术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的现状

一些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功利性较强,造成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缺乏人文教育,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不协调,这一矛盾在医学类专业也变得突出。近年来,医德医风问题和医患关系冲突屡屡被媒体作为关注点,也引起了社会对医学专业教育的思考。

我国的医学教育一直是按照培养临床医生的目标来实施,实际上在短短的五年本科教育中,既要求学生完成通识教育、医学基础教育,还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现在看来是一种过高的要求。同样,在中医药教育中,现阶段的院校教育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而完成院校教育之后的毕业生能否真正开始中医药临床工作却还有待检验。同时,中医药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和现代医药成果结合不当,对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的关注不够等问题也阻碍了中医药人才的发展。

现今我国针对中医药教育的特点和长期以来中医药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途径,包括对中西医课程比例和时间先后的调整,对临床教学的改进,落实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等。同时也发展出了师承教育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等新的中医药教育改革模式,但从总体来说,在院校教育阶段仍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近年来,许多中医药院校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学分制改革,建立了递进式中医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了社会学类、方法学类、实验中医学等选修课程和新兴课程,结合中医师承教育和“三学期制”的临床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中医体验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临床能力的构建[2];部分院校在课程建设中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如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西医基础课程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上开展PBL教学[3];河南中医药大学在《中药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上开展PBL教学和情景式教学并推行形成性评价[4];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剂学教学,通过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网络学习法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5]。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

虽然一直倡导高等教育阶段应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特别是在中医药院校中,很多课程对于学生存在很大困难,如《医古文》、《伤寒论》、《黄帝内经》等课程,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或素养都导致其难以产生学习主动性。

其次,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接受了12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训练,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强,学生不喜欢参与课堂讨论,课后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也不够,因此在教学上不能完全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逐步的进行过渡。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吸取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最终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下的一些教学模式改革建议,也在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因材施教,节点检查教学效果

在课上应讲授教材重点知识,其余内容应主动放手给学生,但须制定考核方式检查自学效果。在课堂上也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定一些期刊或网站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形成性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因此在课程考核中也必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对于“一考定终身”评价模式的不满,认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学生又对平时的过程考核有惰性,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设计合理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指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动植物的饲养、操作和解剖等。如果要进行科学研究,那么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技能也都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通过实践也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得到更多的锻炼。对于课堂教学也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问题,老师也应该带着问题来上课,同时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的以新模式新方法进行教学,必须掌握一个平衡度。

同时,由于医药教育的特殊性,不能忽视学生的社会属性的培养,特别是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联系可以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医药院校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步。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院校教育阶段现有的中医药教育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能力,为中医药事业和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2]胡鸿毅,林勋,闫晓天,施建蓉,严世芸,谢建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0,(6):5-7.

篇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2013规划重点课题《家校互联合作,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

法的有效性研究——以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Z021;本文作者是课题负责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心理学

家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

育的必要补充,只有家校互联合作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家校互联合作;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途径与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现在,许多孩子都有心理问题,自私、叛逆、厌

学、辍学,乃至上网成瘾、早熟、自杀等等。”如今孩子们的心

理健康出现了问题的几率不断上升。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

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

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的,可就我来看,

虽然学校已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但实施时,普及性

不够、意识不强、方法不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据资料显示,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比较突出的

是缺乏学习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大约有 10%的小学生存在明

显的情绪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

体规则,自主性行为习惯强烈。

二、家校互联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外最重要

的辅助部分,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家校互联合作就是最有效的教

育手段。学生除在学校时间最长之外,家庭依然是生活活动的主

要场所。最为家庭教育的直接责任人父母等直系亲属对他们健康

心理培养至关重要。鉴于此,家庭教育不仅不能懈怠更应成为学

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积极

协作,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更加优秀,协调可持续

发展。也就是说,没有家庭教育支持和融合的学校教育,不可能

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健康人才来。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教失调。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

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了孩子的一切

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把孩子送进了学堂,就是履

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要么是

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爱理

不理,不和孩子谈论问题,对孩子的学习不督不促,更谈不上帮

助。只有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酿成大错时,才没头没脑地加

以训斥,而平时只要看孩子表面没事,就撒手不管。

(二)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一是过份溺爱。

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 宝贝心肝, 宠孩子为小皇帝,

小太阳、小霸王,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二是过高

期望。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是从实际出发,不能

客观地顾及孩子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而单纯以考试分数来

确定孩子的优劣。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都得 100 分,而不能

低于 95 分。 事实上, 有时学生的成绩 80 分就可能在班里是头名,

但这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甚至殴打。三是激励过度。即家长一味

的给孩子许愿,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为诱饵。孩子本该自己干的事

情或力所能及的家务,经家长的错误诱导,便渗入利益关系,成

了等价交换,每事必先讲条件而后做。做道题,写页字都要伸手

要钱,考试得 60 分也要缠着买东西,导致孩子心理扭曲,斤斤

计较个人得失,一大批不良的心理行为随之而来,家长的良苦用

心与收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四是过多干涉。即家长不了解孩子

的年龄心理特征,处处以自己的成人标准或孩子的同龄人标准要

求他们。在对待孩子发展上,不是因材施教,细心教导,而是咄

咄逼人呵斥打骂,使孩子心理经常处于紧张无助状态,自信的心

灵在无尽的打击下受到创伤,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大大降低,

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四、家校互联合作教育模式中实施的措施

家校互联合作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与家庭联系和指导中,必

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家长,要站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角

度平等地对待家长,不论孩子是优秀的还是后进的,在家校互访

中,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尊重平等互助的合作理念。即使学生有缺

点错误、家长有责任,但毕竟不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只有尊重家

长,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同家长共同商量,才能采取有

效的措施和方法教育好学生。二是指导家长原则,许多家长凭自

己的主观愿望和一般经验来教育孩子,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指

导,不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难以做到

科学育人。要利用适当的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向家长介

绍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介绍家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

进经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在指导的过程中,注意一切从

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统一的学校要求同个体家庭教

育的可能性可行性结合起来,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地发挥

出来,有效充分地发挥出来。

总之,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人类社

会的进步发展,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家庭教育

在学校中的作用已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成

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成功的合作,需要学

校和家庭的沟通,而沟通能否取决于沟通中合理的内容和有效的

形式。学校和家庭之间只有选择合理的内容和有效的形式进行沟

通,才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统一认识。减少观念上的分歧,促进合

作关系的建立,实现合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子.《仁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