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6:01: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镇村级年终考核方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加强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规范中心的软件资料,认真搞好中心接防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三、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巩固平安村(社区)创建效果。平安景区的创建活动,打造良好的平安创建宣传氛围。
四、加强综治督查力度。促进群防群治工作和三级治安联防的有效开展。
五、依照县综治委的统一安排。制定好各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加强活动组织建设,写好活动记录和总结。.
六、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调解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
七、完善各村综治维稳工作站的设施建设。
八、加强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人员的业务培训。
九、规范综治软件资料。全年实行百分制考核,平时检查督查占20%半年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50%
1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长听取安排综治工作会议记录不得少于6次(村支两委记录)
各村(社区)1年摸排矛盾纠纷不得少于6起;建立规范矛盾纠纷调解卷不得少于3卷。2矛盾纠纷排查。
哨卡值班记录不得脱漏,38本帐薄记录内容要规范真实。综治各项工作计划、方案、小结、总结要可行、具体、空虚。
促进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分管综治的负责人和综治办的全体同志对辖区内的各村(社区)各单位每月督查一次。季度总评打分,4加强综治督查力度。列入年终考评占20%;半年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50%,并把季度、半年、年终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已被采用按级别加分,5奖励分:信息和典型资料报送后。镇采用加0.5分,县采用加1分,省市采用加2分,中央采用加3分,受省市表彰的先进单位奖励2分,县表彰的奖励1分,奖励总分累计不超过10分。
各类报表列入惩罚分即扣分,6惩罚分:例会签到信息报送。例会及开会每缺1人次扣0.5分,每次每缺一类报表扣0.5分,发生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每起扣2分。夜间值班督查情况,全镇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黄牌警告扣2分,积分直接列入年终考评(各村发生可防性案件超过3起扣1分,5起以上扣2分)
要有宣传资料、记录、方案、小结、总结。广播宣传要有广播稿,7综治普法宣传。宣传记录和资料要相符。
十、加强周边环境的治理和相邻兄弟乡镇村。共建平安和谐新农村。
十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和法制进村、进校园活动。
三、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巩固平安村(社区)创建成果,开展好平安单位,平安景区的创建活动,打造良好的平安创建宣传氛围。
四、加强综治督查力度。促进群防群治工作和三级治安联防的有效开展,促进全镇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按照县综治委的统一布置,开展好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制定好各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加强活动组织建设,写好活动记录和总结。.
六、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开展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定期摸排信*、信人员,调解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
七、完善各村综治维稳工作站的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治安哨卡的设施建设。
八、加强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全镇综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九、规范综治软件资料,量化软件各项指标,提高全镇综治工作的整体水平。公平、公正的考核各村(社区)各单位综治工作水平,全年实行百分制考核,平时检查督查占20%,半年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50%。
1、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长听取安排综治工作会议记录不得少于6次(村支两委记录)。
2、矛盾纠纷排查,各村(社区)1年摸排矛盾纠纷不得少于6起;建立规范矛盾纠纷调解卷不得少于3卷。
3、8本帐薄记录内容要规范真实,哨卡值班记录不得脱漏,综治各项工作计划、方案、小结、总结要可行、具体、充实。
4、加强综治督查力度,促进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分管综治的负责人和综治办的全体同志对辖区内的各村(社区)、各单位每月督查一次。季度总评打分,列入年终考评占20%;半年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50%,并把季度、半年、年终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5、奖励分:信息和典型材料报送后,已被采用按级别加分,镇采用加0.5分,县采用加1分,省市采用加2分,中央采用加3分,受省市表彰的先进单位奖励2分,县表彰的奖励1分,奖励总分累计不超过10分。
6、惩处分:例会签到,信息报送,各类报表列入惩处分即扣分,例会及开会每缺1人次扣0.5分,每次每缺一类报表扣0.5分,发生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每起扣2分。夜间值班督查情况,全镇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黄牌警告扣2分,积分直接列入年终考评(各村发生可防性案件超过3起扣1分,5起以上扣2分)。
7、综治普法宣传,要有宣传资料、记录、方案、小结、总结。广播宣传要有广播稿,宣传记录和材料要相符。
十、加强周边环境的治理和相邻兄弟乡镇村,签定周边协议,共建平安和谐新农村。
十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打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和法制进村、进校园活动。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以及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指导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但是在我镇基层推广部门只能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必需服从镇党委政府工作安排,有时甚至承担与推广机构无关的一系列工作。这种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的现状,致使农业推广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存在时间季节性冲突,最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职能难以完全正常发挥。
2)明显出现两头管、两头管不好的现象
存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农业局两个部门纵横管理,虽然管理权限在上级文件里已经划分明确,事实上,乡镇农业推广却存在双重管理,体制不顺。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谁也管不好的局面。加之近年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年终考核权限依然下放到乡镇管理考核,绩效工资考核流于形式,干本职的职工与外调或兼职的职工绩效工资无法按实际情况而定,没有绩效而言,而乡镇年终考核对相关部门人员存在徧见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推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部分干部难于安心、难于自觉自愿蹲守农业推广前线。
3)村级干部科技意识薄弱,对农业推广工作缺乏信心
我镇9个村委会自1999年后就撤除村级农科员,致使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发生严重断线状况,个别村委会的领导对农业推广发展重视不够,存在坐、等、靠、要思想,不思进取,只热衷于面子工程,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业务不熟悉,宁愿花时间干别样事务,也不愿意加强对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是镇级农技部门的事。
4)推广经费不足,科技队伍不稳定
我镇地处我县边远偏僻乡镇,财政严重赤字,没有推广经费投入到农业生产工作中,干部职工基本没有享受过任何福利待遇。中心自2009年至2011年存在缺编2人、2012年至今缺编1人的现象,其它乡镇人员不愿到黑井工作,导致中心干部工作任务加重。
5)村级农科员报酬待遇偏低且素质差异大
2011年2月,经过镇人代会人民代表把设置村级农科员提入议案后,于同年5月配设9名村级农科人员。由于镇级资金投入不足,培训经费短缺,村级农科员报酬待遇偏低,兼职农科员每月报酬150元、专职农科员每月报酬250元,加之个别村委会干部对农业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把村级农科员安排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各村委会农业推广出现巨大差异。
6)地理环境特殊、工作业务范围广
由于我镇存在自然地理、环境、海拔、气候等自然差异,形成沿河低热河谷、山区半山区、高山冷凉寒冷地区三种不同气候。所以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给农业推广带来了困难,也给农业推广工作者提出了一道难解的课题,近年来乡镇农技中心不仅要承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要承担农业执法、渔业生产、渔业安全、农村能源建设、农产品抽样送检、测土配方、数字乡村、“三农保险”、农机、石榴小枣发展管理等相关工作,上级农业部门多所股室业务工作都涉及到乡镇农技中心,乡镇农技人员一人都得承担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待遇低成了乡镇农技人员生活的真实写照。
7)由于乡镇工作职能职责不清,关系不顺
有些由上级部门发文明确划分的工作职责职能无法按文件要求交还政府。例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农民减负、食品安全、农村卫生改厕等工作仍然由农业推广部门承担,政府可以不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就直接抽调农业推广技术人员担任其它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常发生临时抽调现象。致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不务正业”现象存在,造成推广人员难于及时就位、难于深入农业推广第一线。
8)上级优惠项目难落地黑井
由于我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地无三分平,按照上级农业推广项目补助条件要求,难于找到百亩以上连片的好田好地,导致新试验、示范推广项难落地黑井。
9)农村缺乏劳动力,留守人员参与推广意识不强
我镇外出务工强劳力较多,年轻而有文化的人员基本外出打工,有的村社形成了老、弱、病、残、少、幼村落。这几类人员接受新技术、新意识能力较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思想严重现象,导致科技推广无法落到实处。
2、对我镇农业推广发展前景的思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1)乡镇领导必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业推广工作
乡镇领导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推广工作全局,乡镇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建设,提高我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把农技推广科技人员纳入我镇经济发展队伍中,使其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
2)认真落实“三定”方案,稳定农业推广队伍建设
要认真落实“三定”方案,按照编制足、人员满、素质高、业务精的要求,做到编制、人员、经费三落实。要求科技要面向农村、结合实际、紧扣业务、依托体系、发挥优势、注重实效。鼓励和支持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参与技术推广,增强农技推广服务活力。通过改革,建设层次分明、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农技推广创新体系。逐步提高农业推广干部职工福利待遇,稳定推广队伍,形成镇、村两级都有科技人员真正坚守农业生产第一线,构织坚固的农业推广工作网络。
3)增加农推广资金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技队伍整体素质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关键是人才。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农业科技推广法》关于“农业推广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农业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要通过考核上岗、竞争上岗,改善队伍结构,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业务、能管理、会推广的科技人才队伍。
拓宽创新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业推广的份额。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有效地整合各方资金,合理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比重,把部分农产品补贴资金有效地转变为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加强“三农保险”工作力度,尽量把农业自然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助摧农业摧广工作
抓实山区、半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实施,加强坡耕地治理工作、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合理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情况下,逐步在有条件的村社推广小型农机具耕作条件,减轻农业强劳动力耕作状况,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利条件。
5)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
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明确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职责,按文件划清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职责、职能,还政府工作职责、职能于政府,政府不能随意抽调农业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非农业推广工作。农业推广工作是项季节性、时间性特别强的特殊工作,在此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让科技人员积极、主动深入生产第一线,充分发挥科技人员潜能,给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发展平台。
6)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推广管理配套措施,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考核制度,做到农业推广人员人人有职责、人人有任务,增强责任心、使命感,激发干部职工对我镇农业推广工作的热情。与此同时,把村级干部和村级农科员纳入年终考核范围,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管理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奖惩。把镇村两级链接成稳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链,防止“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发生。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中省市县关于扶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明确第一书记工作职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省市县相关要求,特签订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第一书记必须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要亲自抓、负总责,统筹安排好人力物力,充分调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力量,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完成任务
第一书记要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确保按期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个贫困村进行督促检查,凡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上级部门验收不合格的,该村第一书记年终绩效目标考核不能评为一等奖(或优秀等次)。
三、制定科学规划,落实扶贫政策
第一书记要根据上级指示和本村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扶贫攻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制定贫困户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切实做好贫困户帮扶工作,确保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四、记好工作日志,确保有据可查
第一书记要根据工作实际,认真写好工作日志,并做好驻村签到工作。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第一书记工作日志和签到情况进行检查。
本目标责任书一式三份,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村支部、第一书记各执一份。
扶贫目标责任书范文二: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各乡镇(街)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确保20xx年度扶贫开发任务按期完成,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一、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扶贫开发任务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以户为单位制定扶持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精准扶贫。2015年,至少实现1.3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20xx年,实现剩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主要任务
1、建档立卡: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各乡镇(街)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精准确定贫困对象,将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方案、脱贫措施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
2、脱贫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到户、精准脱贫到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具体帮扶措施,2015年完成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对五保、残疾、鳏寡孤独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兜底保障。
3、移民搬迁:认真执行《xx县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实施办法(暂行)》规定,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根据搬迁户需求选定进县城、进重点镇、进社区以及相对集中自建有计划地予以安置,相对集中自建安置点规模不得低于100户。积极发展移民搬迁相关配套产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4、资金管理: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贫困户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及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采取有劳动能力年补、无劳动能力月补的办法,确保专项资金瞄准贫困,服务扶贫。各乡镇(街)要认真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申报、组织、验收等工作,对有产业的贫困户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验收结果,通过一卡通直补到户或集中使用扶持,对无产业、验收不合格的贫困户不予补助;五保人群直补到户。
5、产业扶贫:各乡镇要对无稳定产业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贫困村发展壮大互助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项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作用,积极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棚栽、家庭小型养殖以及其它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6、能力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人口两后生、进城务工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册登记贫困户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
7、整村推进:根据镇村改革规划设计,对不需要整村搬迁的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贫困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问题,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彻底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
8、组织建设:建立县、乡、村、包扶单位四级精准扶贫组织管理体系,层层夯实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乡镇(街)要成立专门扶贫机构,明确主管领导,落实1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扶贫工作。各包扶单位以及其帮扶责任人,按照乡镇(街)的安排部署,落实帮扶措施,带领贫困户有计划、有目的脱贫。
为此,建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并扩大防保站的机能。
1 管理模式
1.1 机构独立,人员固定。乡镇防保站的机构是以卫生院防保组为前身和基础,成立与卫生院并行的独立行使职权的机构。根据乡镇管辖人口及卫生院原有职工的多少,一般每乡镇3~5人,人员固定并相对稳定,以公卫专业人员为主。防保站站长由卫生局任命。后来根据实际情况,为更好地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协调卫生院鹤防保站之间的工作,卫生局研究决定,卫生院院长为防保站法人代表,防保站站长为第一副院长(正股级),副站长为副股级。
1.2 经费单列,全额管理。防保站经费收支另立账户。会计由卫生院主办会计兼任,出纳由防保站指定人员兼任。专职防保人员的人头费实行全额补助。并规定补助经费留下10%年终工作检查后下拨。
2 任务划定,关系明确
2.1 防保所主要任务是开展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妇科病的防治、母婴保偿和儿童计划免疫服务、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做好计划生育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等项工作。另外,乡镇防保所还承担当地卫生协会工作。
2.2 领导体制上,乡镇防保所行政上接受县卫生局和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县防疫站、保健站指导。人事管理、目标管理、业务管理以条条为主,配合中心工作、服务基层、村级防保等项工作以块块为主。
2.3 卫生院和防保站既是独立体,又是双联体。他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工作有分有合,即人员上分,思想上合,财务上分,资产上合。乡镇防保站独立后卫生院要支持防保站的工作,不能截然分开,思想上要统一。
3 职责分明、制度监督
3.1 明确了防保站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特别规范了站长合副站长的职责。防保站的具体工作由防保站站长全面负责,有奖惩权和人事调度权。
3.2 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规定每月召开一次防保工作例会,总结当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坚持报表制度。按时按月上报各项业务报表等。
3.3 强调财务管理制度。为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乡镇防保站财务审计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明确了防保站有偿服务收入的范围,并接受财务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3.4 奖惩制度。为调动防保站工作的积极性,实行奖惩制度。防保站职工奖金按阳光工资全额的70%发放,年终考核打分,合格者发放余下的30%部分,工作表现差的可下沉,对工作表现好的可上浮30%,予以奖励。
4 经验总结
4.1 农村三级卫生防保网重点在乡镇,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只要乡镇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抓防保工作,防疫保健的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县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防保站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召开包括卫生局、疾控、妇保,卫生院、防保站相关工作人员的会议。防保站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甲感的流行防治工作中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
4.2 防疫保健工作是整个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防保工作重点在广大农村。因此稳定乡镇防保机构对于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为依据,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促进全县土地适度规模和劳动力就地转移为重点,积极应对农民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各乡镇劳务经济工作进行检验考评,推动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考核方法
采取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县劳转办对乡镇进行考核。年度考核一般在年末进行,由县劳转办组织人员组成检查验收考核组进行统一检查考评,平时考核由县劳转办随时掌握情况,随时进行。
三、考核内容与标准
考核实行百分制。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如下:
(一)转移农村劳动力(30分)
完成县下达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指标任务的得满分,未完成县下达给各乡镇劳务经济工作任务(即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百分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
(二)农民工培训(15分)
1.技能培训(12分)。协助培训机构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得7分,未协助培训机构完成技能性培训任务的扣5分;完成下达引导性培训任务的得5分,未完成的不得分。
2.档案建设(3分)。及时将培训情况录入省劳动力转移管理系统,并回填和建立档案的得3分,每少一项扣1分。
(三)劳务经济模式化乡镇建设(20分)
1.乡镇模式化建设达标(5分)。乡镇模式化建设达标(即有办公室、微机、打印机、电话、照相机、档案柜、工作图板、永久性宣传标语、信息专栏和劳动力转移信息网页)的得满分,每少一项扣0.5分。
2.村级模式化建设达标(5分)。村级模式化建设达标(即有工作图版、信息版、档案柜、微机并与县、乡联网)的得满分,每少一项扣0.5分。
3.档案更新(3分)。及时更新档案和其他图表册的得满分,未更新的不得分。
4.统计报表(5分)。按时上报统计监测报表的得满分,没按要求上报的扣3分。
5.信息报送(2分)。完成县办下达的信息报送数量的得满分,每少一个扣0.1分。
(四)劳务市场开发(7分)
1.劳务基地建设(5分)。完成500人以上劳务输出基地建设的得满分,劳务输出基地每少1处扣1分。
2.考察外埠劳务市场(2分)。乡、村领导带队考察外埠劳务市场的得满分,考察没有效果或未考察的不得分。
(五)市场化运作劳务经济(15分)
1.劳务经纪人和“能人”(5分)。乡镇劳务经纪人和“能人”达到要求的得满分,每少一个扣0.1分。
2.劳动力市场(3分)。乡镇劳动力市场启动并运行发挥中介职能的得满分,没有通过劳动力市场组织输出劳动力或没有发挥作用的不得分。
3.劳务对接(5分)。乡镇与外埠企业进行有效对接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通过对接组织输出劳动力30人以上的得3分,未组织的不得分。
4.劳务大集(2分)。乡镇开设劳务大集的得满分,否则不得分。
(六)农民工配套服务组织建设(4分)
1.农民工服务站建设(2分)。乡镇农民工服务站累计达到要求的得2分,每少一个扣0.1分。
2.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0.5分)。农民工工会组织累计达到要求的得满分,每少一个扣0.1分。
3.农民工党支部建设(0.5分)。成立农民工党支部或党小组达到要求的得满分,每少一个扣0.1分。
4.农民工维权服务(1分)。开展农民工维权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得满分,有一起未解决的不得分。
(七)宣传教育(5分)
完成总结推广劳务经济典型任务的得3分,每少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劳务经济2次以上的得2分,每少1次扣1分。
(八)组织保障(4分)
乡镇列入年度考核目标,有年度工作方案的得1分;与村签定责任状的得1分;为乡镇劳转服务中心年提供工作经费5000元以上的得2分。否则,上述各项均扣1分。
四、加减分项目
(一)加分项目
1.乡镇主要领导重视,工作业绩突出的加3分。
2.协助组织阳光工程培训得力,得到县及培训学校认可的加2分。
3.为全县提供先进经验,作为县典型在县级大会发言的加2分,在县级以上大会发言或书面交流的每次分别加3分、2分;报送信息被上级采纳的每条加1分;代表县里迎接上级部门检查的加2分。
4.作为县部署的工作试点和召开现场会,其经验在全县推广的分别加3分、2分。
5.村模式化乡镇建设村全部配齐微机的加5分。
(二)减分项目
1.全年有2次以上不能按时上报统计监测表和其他统计数据的减3分,不能及时按县劳转办要求报送工作信息的,一次减1分,不按时完成县劳转办交办任务的,一次减1分。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减3分。
(1)发现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恶性案件,且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2)强行在土地承包期内收回外出务工农民承包田,造成严重后果的。
(3)领导对劳务经济工作不重视,工作不得力,工作长期没有进展的。
(三)否决项目
有下列行为、现象之一者的取消评选先进资格,严重的要立案查处。
1.虚报劳务经济数量、劳务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劳务收入,造成恶劣影响的。
2.挤占、挪用、套取阳光工程培训补助资金的。
3.不落实农民转移政策,造成批量农民上访的。
(二)、建立健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制度,做好经常性统计工作,坚持落实村级计生管理员每月月底到乡(镇)计生办参加报表汇审例会制度和乡(镇)计生统计员每月二日到县计生委统计股参加报表汇审例会制度。今年元至5月份,县发展规划股共召开乡镇统计员例会5次,应到会120人次,除极特殊情况外,每次例会基本全部到会。
(三)、在严格要求统计员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要求报告单与报表一致,报表数据与日常调查一致,微机输入数据与报告单、报表一致,对报表不符合实际、数据失真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使报表与微机输入数据真正起到有分析价值的作用。
(四)、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方法,坚持统计报表与抽样调查及年终考核相结合,微机输入与手工报表相结合,拓宽统计数据采集渠道,将下级数据上报与上报信息反馈结合起来,保证数据上报的准确性。
(五)、对每季度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并通报各乡镇,以便指导下步工作。
二、认真落实人口计划,做好人口发展预测工作
(一)、今年元月份根据乡村人口规模、已婚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等实际,结合往年人口生育情况的特点,县人口计生发展规划股坚持宏观调控与科学分析,对乡镇及时下达2010年生育计划。由各乡镇根据本乡(镇)符合生育政策对象数量,合理安排生育指标,做到生育指标落实到人,所有符合生育政策的对象名单逐级上报。首先由村级报到乡镇计生办,然后由乡镇计生办逐人报到县计生委发展规划股备案。
(二)、2010年元月发展规划股对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写出了人口形势预测警报告,分析新形势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政策、措施,向县委、县政府提供了正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对各乡镇2010年的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进一步认清我县人口形势,明确任务,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
(一)、发展规划股全体人员积极服务于全县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协助和指导乡镇认真清查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要求组织专业队伍,逐村逐户排查,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康检对象底数和四术对象底数,结合计划生育信息录入情况与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联系,及时将新婚和漏登漏管已婚育龄纳入管理,特别是已婚育龄妇女和康检对象占总人口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值的行政村,利用单月康检的机会,加大排查力度,确保漏登漏管已婚育龄妇女全部纳入管理,提高管理率,并按时向市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上报排查两漏进度情况并按要求上报两漏排查情况报告。
(二)、对“四术”任务进行预测和合理分配,指导乡镇积极完成“四术”任务,确保人口计划的完成。
四、规范生育证的管理与发放,进一步简化办证手续,严格审批程序,确保符合政策生育
(一)、一孩生育证继续由统计股统一管理,乡级发放。县对乡实行抽查监督,坚持一孩生育证的登记发放制度,要求乡(镇)实行生育对象随时要求领取,随时发放,做到生育前领证,使符合生育策的对象都能持证生育。对一些工作不认真、把关不严的生育证管理员,不同程度进行通报批评和调整。
(二)、发放二孩生育证严格按照《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过对二孩生育对象深入调查研究,报请市、县生育证审查审批领导小组的审核决定后,再根据年度人口计划,决定是否发放二孩生育证。使生育对象做到了持证怀孕和持证生育。
(三)、通过宣传橱窗等宣传形式,公示《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增加办证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生育证发放程序。
五、进一步搞好对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全程监控
利用单月康检对当年和下年度持二孩生育证人员进行全程监测,直至生育后采取绝育措施为止。通过监测对当年未生育的及时换发下年度生育证,避免隔年度换证,制止了私自引产流产后换证,对因特殊情况胎儿发育不良,造成的胎儿畸形、死胎等情况必须经县计生服务站鉴定确诊,由县计划生育医学鉴定审批小组审批后同意终止妊娠者方可换证。对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孕情监测一律由乡镇计生办统计员、生育证管理员、计生服务中心B超员三人共同负责把关,对持二孩生育证外流人员,由流动人口管理员严格把关,按时寄回合格的康检证明。定为单月11日乡级按时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孕情监测表上报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
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两条例”严肃生育政策,维护生育证的权威性,维护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使生育证审批发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对持生育证对象实行月报告、零报告、实名报告制度,并搞好持证人员的跟踪服务。定于每月5日乡级按时向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上报上月的生育证发放人员登记表及汇总表。
根据驻马店市人口计生委[2007]44号文关于对持生育证对象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服务的通知精神,县人口计生委下发了泌人口[2007]83号文,并要求各乡镇将持一、二孩生育证的已婚育龄夫妇个案信息录入《驻马店市政策内全程管理服务系统》,定期对办证、录入、监控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列入了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根据上级部署,我们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集中抓好学习教育。一是抓好集中学习,按照学习计划和阶段日程安排,认真组织学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所要求的一系列文章和文件;二是抓好自学,布置所学篇目要求,利用网络优势,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学习,深刻领会学习的必要性,积极参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激发改革动力,适应改革大潮,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抓好学习效果的检验,对每位党员的学习笔记和心得定期抽查,学习笔记都在10000字以上,学习心得每人不少于20篇;四是参与大讨论,采取边学习边讨论的方式,充分让广大党员发表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五是举行了科学发展观活动演讲大赛,让每个股级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围绕科学发展观发表演讲,取得了很好的触动作用。
二、抓好干部培训,强化整体素质
一是按照上级“十一五”期间计生部门干部培训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县计生系统干部队伍实际,制定出台了2009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切实加强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二是抓好本级干部培训,上半年组织全委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2期培训,由党组副书记孙爱荣同志亲自主持辅导,每培训一次组织一次考试,进行一次通报,全委共培训干部职工480人次;三是抓好乡村计生干部的培训。上半年培训乡级计生工作人员和村级计生管理员1期,参加培训人员256人次。乡镇落实季度培训制度,上半年共培训16期,参加培训人员498人次;四是开展了基干民兵培训工作,于4月10日-12日、5月14日-16日分别在和兴乡、阳丰乡开展了民兵带头计划生育培训,组织基干民兵学习了人口国情、计生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知识和农业致富技术、信息等内容,两期共培训民兵学员318人次;四是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他们提供便利和优惠。
三、抓好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一是在实施《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基础上,制定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党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规范性文件,经常组织职工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影视片;二是扎实开展职业化建设,在完善全县计生事业机构职业化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强化教育、定岗定责,建立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依据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内容,对全系统干部选拔、职业分类、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考核评估、人员进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等依据程序,实现规范化管理;四是强化村级管理员队伍建设。我县现有207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部配备了女性计生管理员,其中进两委班子的管理员就有171人。根据省市区域划分需要,我县新增两个居委会,我们及时对两名管理员进行了录用、聘用工作,并对全县207个村级计生管理员重新进行了审查。
四、抓好绩效考核,强化激励机制
按照工作岗位职责,分类进行绩效考核,逐岗位逐人评定考核等次,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待遇奖惩的依据,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实行了绩效联酬,年终根据半年考核、年终考核结果,一次性兑现绩效工资。激发了计生工作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落实了单位职工的工考工作
根据人事劳动保障局的安排,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工考工作准备工作,我们对单位职工进行了认真筛查,3月份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了材料的搜集和审核工作,4月份把符合工考条件的人员按要求上报人老局工资股。
六、解决了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自2007年农业保险开办以来,梨树县农资局作为农业保险工作代办机构和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农业保险各项工作,及时向县里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副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农资局被县政府确定为县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抓农业保险具体工作。为了贯彻好这项惠农政策,在开展农业保险工作中,县领导和小组成员多次深入乡镇、村、屯进行调研,实地踏查,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下发文件。梨树县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专题下发文件6个以上,对农业保险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4年来,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农业保险配备资金达2400多万元,并将各乡镇完成农业保险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目标。为了建立农业保险工作长效机制,把农业保险作为防灾减灾重要机制列入梨树县“十二五”规划中,把农村房屋火灾保险与“创建平安梨树”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各乡镇也把推进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农村房屋火灾保险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服务民生。
2.强化协调机制,全面筑牢农业保险工作组织体系
农业保险是党的一项惠民政策,涉及到乡镇政府、安华保险公司、农经、财政、农业、金融、气象等部门,在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中虽然分工明确,但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作为代办的农经部门,梨树县农资局在具体操作中尽职履责,健全了全县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农资局副局长专职分管,科室专人负责,乡镇农经站站长负责,并设专人管理,村会计作为村级代办人员,形成县、乡、村“三级”和各个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农业保险工作的局面。此项工作在启动后,分管领导与安华公司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经站,对保险工作进行督导和业务指导,认真贯彻农业保险工作流程。切实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使群众满意。
3.大力宣传,营造农业保险工作的良好氛围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乡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高质量履行其监督与服务职能显得尤为重要。乡镇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要提高审计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因此,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审协会、乡镇审计机构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当前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对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质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对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的探索
“免疫系统”理论要求审计不仅要依法、程序,而且审计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必须符合实际和发展规律;“免疫系统”理论还要求,内部审计既要立足于监督,坚持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不放松,又要着眼于服务,促进单位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各乡镇内审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要突出并利用好内部审计“内”的特点,努力乡镇领导的眼睛和耳朵,把促进部门、单位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审计关口前移,注重预防,增强风险意识,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健全各项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一)主动作为,积极争取领导支持
影响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一些制约因素有:乡镇领导对内部审计是否重视;内部审计能否取得单位各方面人员的理解与支持;内部审计能否取得相关部门的合作;内部审计是否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条件、手段等等……但从审计实践看,乡镇领导对内部审计是否重视是最重要的因素。领导不重视,工作难开展。作为乡镇内审人员,在内部审计这个工作岗位上,不能被动的等领导来重视内审工作,必须积极履行职能,勤奋工作,多向领导汇报工作、多与领导交流沟通,多向领导建言献策,反映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帮助被审单位加强管理、促进增加效益的建议,让乡镇领导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内审工作取得的成效,真正实现从“有为到有位”。
(二)科学合理确定审计项目,为提高审计质量寻求捷径
乡镇内部审计是为基层党委政府服务的,乡镇内审机构及人员必须要根据乡镇审计人员少、范围广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内审项目,突出审计重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部审计机构在确定审计项目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体现重要性原则,即立项和计划审计的项目必须是可能存在风险和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以及事关基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例如乡镇小型公共建设工程项目,“三农”政策执行情况等。二要体现针对性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注意选择群众密切关注且有举报的、长期以来未能审深审透的、以前年度审计时发现问题突出的内容进行审计。三是要具有可行性,即审计事项必须与审计活动的要求范围相适应,并且保证内部审计人力资源能够达到开展审计活动的要求。
(三)全程监控,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程序保障
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是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过程,从审计计划到审计报告,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了质量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从审计程序执行规范、审计文书操作规范、审计证据获取与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规范、审计督导和复核规范、审计项目成果与运用情况、审计档案装订与管理规范等入手,把握好审计准备到终结的每一个细节。并细化,见下表1。
(四)掌握方法,努力提升审计质量和成果
乡镇内部审计机构除了要规范上述诸多审计行为外,分管乡镇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主审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把好“四个关口”,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成果。一是把好“深查精查”关。“深查精查”就是要通过查“死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办法,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真实情况,掌握被审单位遵守财经法纪和相关制度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查深查透,不能遗漏重大违纪违法线索。二是把好“实事求是”关。“实事求是”就是乡镇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组要如实报告审计情况,它既是审计人员最起码的职业准则要求,更是内部审计机构能否作出正确结论的关键。审计组要将“深查精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报告,不能隐瞒实情,更不能少报、不报和谎报。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要逆行定性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和意见。这也是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三是把好“客观公正”关。“客观公正”就是对查出的问题定性处理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定性。要按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在有利于经营管理、有利于团结稳定、有利于促进单位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四是把好“利用成果”关。“利用成果”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审计成果,这也是提高审计工作层次的重要方式。审计部门要利用审计成果来衡量、分析宏观和全局性问题,提出为乡镇管理工作服务和领导决策服务的意见、建议,使审计成果“审有所用,审有所为”。
二、乡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弊端
近几年来,通州区镇级审计监督职能逐步得到加强,乡镇内部审计在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免疫系统”理论提出的“及时识别、处理和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种障碍、矛盾和风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审计独立性不够,内审意识较弱
乡镇现有的审计办公室不属于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又未经编委核定为镇级政府内设部门(科室),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部分乡镇未能设置单独的内审机构。据统计,目前,某区20个镇单独设立审计办公室的仅占1/2。另外,大部分内审人员都认为,“内审是得罪人的工作”,被审计对象都在一个镇上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工作开展时存在畏难情绪,内审工作独立性不强,工作开展有时流于形式,后续审计也不能实现,造成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审计成果得不到体现,影响了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乡镇审计力量不强,执业能力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审计工作量逐年增加,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工作繁重等矛盾比较突出。而内审人员多由原来的财务或其他岗位转职,且其中专职审计人员少,有的靠加班加点、挤时间来完成审计任务,对工程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难以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急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的内审队伍。
(三)乡镇审计领域不够宽,监督内容较少
近几年来,通过区、镇两级的共同努力,乡镇内审在完善乡镇经济体制、辅助乡镇领导决策、管好乡镇政府资金、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少数镇不能针对审计对象多元、审计内容复杂、纵横牵连面广的特点来不断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及服务面,有的乡镇内审还局限于原有的村级财务收支审计、一事一议和村居届满审计工作,对投资审计、专项审计、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尚未全面展开,使一些乡镇审计客观上缺乏全面而有效的监督。
三、提高乡镇内部审计质量的具体实践
(一)建章立制,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正常化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包括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审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审计实施阶段质量控制、审计终结阶段质量控制、后续审计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内容,并设计内部审计通知书、实施方案、报告等多种文书格式,明确了审计对象、操作流程、结果利用等内容,为乡镇内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南。各项制度及规范的建立,为乡镇内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二)加强指导,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内审质量
一是组织内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区内审协会根据需求制定年度内审业务培训计划,指导开展多种形式、个性化的内审专项实务培训。同时,组织内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各类内部审计培训班,实现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化。二是在组织内部审计项目时创新审计方法。为解决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弱的问题,内审协会在组织乡镇“一条鞭”项目时采取分片交叉审计模式,明确本镇内审机构负责人不得担任本镇项目主审(或组长),避免在审计过程中出现求情等行为,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另外,通过分片交叉审计形式开展工作,很好的发挥了典型引路作用,带动了部分内审工作欠规范乡镇帮助其完善手续、规范操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三)争先创优,组织开展内审项目质量考核评比
为了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项目实施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出台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比办法,定期开展优秀内部项目评比,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将内部审计质量评比结果列入年度考核项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在年终考核评比结束后,由区政府以书面形式向各镇、区直有关部门通报考核结果。通过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比和年终考核评估等激励机制,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营造了内部审计机构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