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课程设计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1: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调度课程设计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调度课程设计总结

篇1

0 引言

《电力调度与规划》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领域课程,我们将《电力系统调度》与《电力系统规划》两门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调度的认识与规划设计能力,本课程要以《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一次部分安装检修与设计》、《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与现代电力生产运行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其目标如表1:

表1 课程目标表

2 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目标,为使学生能做好调度与规划工作,本课程设计了11个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呈递进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49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见表2[1-2]。

表2 课程内容和要求表

3 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电力调度与规划》教学内容包含电力系统调度与电力系统规划两方面的内容,由于调度的内容较少,多购买一本教材不太合理,教师只能在讲课过程中对调度的内容进行补充,详细讲解,督促学生做好笔记。

2)本课程的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足够好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计算能力与计算机编程能力,所以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实施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只给学生讲解规划设计的实例,并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原始资料进行规划设计。

3)由于综合了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届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下发规划项目的内容加以练习。

4 总结

《电力调度与规划》是开设在三年级第一期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与规划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且相互割裂的,本课程课构建一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及其规划等的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并将《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生产与运行有了更全面的概念,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输油管线课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管线设计和输送工艺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输油管线的设计方法,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掌握管线运行的基本知识,具备判断并处置各种工况的能力。

输油管线课的内容包括固定管线和机动管线两部分,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对于机动输油管线来说,输油时临时地面铺设,输油任务完成后撤收。因此,它具有线路状况的不确定性、工艺设计的快速性、输送设备的通用性以及意外工况处置的特殊性等特点[1]。课程的理论课教学,精讲管线输油的基本原理、工艺设计计算、各种工况的分析判断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并探讨研究尚无定论的问题。几年的实践表明,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实践教学分析

输油管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针对管线工艺的课程设计、管线输送的各种实验(沿程摩阻实验、水击实验、输送工况实验、排空实验、不满流实验等)、输油设备的操作实习、管线输送的综合实验等。

课程设计是由教师给学生提供基础数据,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一条机动管线的设计计算,提交设计图纸和计算说明书。各种实验的组织方式依实验本身的性质不同而异,有所不同,有些安排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有些则安排专门的实验课。设备操作实习、管线输送综合实验安排集中周实施。

本课程实践环节内容多,学时较少。2008年之前,实验条件主要是实际设备和属于物理模拟的管线系统,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属于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比如管线沿程摩阻、不满流实验),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对于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由于实验准备工作多、时间长,实验的效果难以完全达到要求;用实际管线设备进行的综合性实验,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岗位,许多实验过程没有实际体会,能力的锻炼有局限性;创新性实验只是极少数学生有可能在课外进行。

分析实践教学状况,可以看出: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在实践教学中扮演主要角色;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创新实验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性实验更多的是形式,研究得不够。

3 实验教学平台建设[2-5]

按照“虚实结合、互为补充、综合运用、注重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构建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图1)。

一是采用物理模拟的手段,建设了一条长度为3.2 km的小口径管线系统,设置多个调速泵站,工艺流程与实际管线相同。既可用水代油进行实验,以节约实验经费、便于管理、确保安全,又能用实际油品实验,进行输油工况特别是不同油品的顺序输送研究。建设了一个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室,能够进行各种输油设备、器材、仪表的性能实验。

二是运用模拟仿真技术,构建机动管线模拟训练系统。将管输动态分析运用于输油模拟实验,真实反映管线系统流动状态变化的全过程,开发了工艺设计、输油仿真、调度指挥、泵站监控等软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长度、不同起伏状况的虚拟管线,进行各种工况的模拟实验。建设了油料器材、设备仿真实验室,构建了仿真实验平台,开发了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环境。

三是研制了以机动管线制式输油设备为原型的输油泵机组、供油泵机组半实物模拟器。模拟器仪表、指示灯、操作手柄的布局与实物相同,所有操作与实物一致,既能够进行输油泵机组、供油泵机组的使用操作训练,又能与模拟软件构成完整的模拟实验管线系统,进行输油调度、情况处置的实验。

四是配齐了能够铺设10 km管线,开设四个泵站、两个计量站的机动管线管子、器材和设备,为学生进行综合输油实践提供了物资基础。

4 教学实践

2009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已建成的实验教学平台,对输油管线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

用虚拟管线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 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3~5人为一组,教师给学生提供课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先由学生独立完成一条机动管线的有关计算、流程设计、泵站布置、排空设计等,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书;再分组将每人所设计的机动管线系统按照设计参数构建虚拟管线,进行计算结果的验证和设计方案优化,讨论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三步是每位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课程设计。此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管线设计内容的理解,熟练掌握设计方法,又学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输油管线设计的方法。

用物理模拟系统进行输油设备性能实验

一是结合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分别进行管线输油的有关单项实验。比如利用小口径管线系统进行管线沿程摩阻、开式和闭式输送方式等验证性实验,长陡下坡线路不满流、气顶液排空等演示性实验等。利用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系统,进行阀门流通能力、流量计检测精度等实验。在进行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熟练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

二是进行管线输送的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分组进行,8~10人为一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岗位轮换进行实验。按照管线输送的程序,主要进行管线充油、输送、典型工况变化、停输、排空的实验,人为造成输送过程中管线水击、位置固定的线路泄漏等实验。每组学生实验前提出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用模拟器进行输油设备的操作训练 机动管线泵机组由发动机驱动,输油中采用改变泵转速的方法进行输油压力调节,泵机组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管线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学生应当熟练掌握泵机组的操作。实物操作练习的效果好,但准备时间长、油耗高、易损坏设备和仪表,且受天气、场地等条件限制,训练效益较低。泵机组模拟器(图2)研制成功后,在教学实施时,先让每个学生在模拟器上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熟练后再动用实物练习。这种虚实结合的操作训练,有效地增强了训练效果,节省了经费。

用管线模拟系统进行输送工况实验 利用小口径管线系统进行管线输送实 验,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管线输送的基本情况,巩固理论课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该管线系统站距较短,远小于实际管线,所输送的液体不可压缩,压力波沿管线传播的时间与实际管线相差较大,因此,管线输送中的特殊工况(比如最常见的线路任意位置泄漏)在物理模拟系统中难以进行实验。

构建包括泵站监控、输油调度、系统仿真、训练考核等软件和泵机组模拟器的机动管线模拟训练系统(见图3),采用真实的数据构建虚拟管线,设置虚拟情况进行与实际相同的输送作业,进行各种输送工况的实验。学生8~10人为一组,其中两人担任输油调度,负责设置实验工况,其他人在不同岗位进行操作,学生岗位轮换。学生也可以利用软件,独立进行管线输送的计算机模拟训练。学生可以应用管线模拟系统,探讨所感兴趣的问题,验证学过的输油工况变化规律、运行自己编写的有关计算机程序。

实物实验、模拟实验互为补充,克服了以短管线代替长管线实验所造成的数据失真问题,泵站操作和输油调度紧密结合,训练与实操无缝衔接,提高了实验的针对性、有效性。

用机动管线输油装备进行综合实验 实物综合实验单独安排,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重点练习管线各种地形的铺设、穿跨越障碍、泵站开设和输送中的配合作业;检验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习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讨管线输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新研装备、新开发软件的使用。

用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开展创新实验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把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完成必须完成的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实验、创新研究,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比如,利用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系统,填补了多项国外引进油料器材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新研输油器材的探索实验,为确定其技术指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利用油料器材、设备仿真实验系统,针对阀门的现场维修,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水底裸管铺设穿越河流进行模拟仿真,提出了新的稳管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管线模拟仿真系统,提出了不同口径机动管线配合使用的技术方案。

创新实验除了在课内安排一些学时外,更多的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单个学生独立实验或兴趣小组专题实验,课外实验要提前预约。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索的欲望,提升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创新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5 结语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将流体机械、检测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等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实物实验、虚拟实验各自的特点和优长,互为补充,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克服了传统实验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这一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明,雍歧卫,蒋明,等.输油管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19-121.

[2]李兵,邢立民,等.运用模拟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6):114-116.

篇3

1 引言

输油管线课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管线设计和输送工艺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输油管线的设计方法,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掌握管线运行的基本知识,具备判断并处置各种工况的能力。

输油管线课的内容包括固定管线和机动管线两部分,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区别。对于机动输油管线来说,输油时临时地面铺设,输油任务完成后撤收。因此,它具有线路状况的不确定性、工艺设计的快速性、输送设备的通用性以及意外工况处置的特殊性等特点[1]。课程的理论课教学,精讲管线输油的基本原理、工艺设计计算、各种工况的分析判断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并探讨研究尚无定论的问题。几年的实践表明,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实践教学分析

输油管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针对管线工艺的课程设计、管线输送的各种实验(沿程摩阻实验、水击实验、输送工况实验、排空实验、不满流实验等)、输油设备的操作实习、管线输送的综合实验等。

课程设计是由教师给学生提供基础数据,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一条机动管线的设计计算,提交设计图纸和计算说明书。各种实验的组织方式依实验本身的性质不同而异,有所不同,有些安排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有些则安排专门的实验课。设备操作实习、管线输送综合实验安排集中周实施。

本课程实践环节内容多,学时较少。2008年之前,实验条件主要是实际设备和属于物理模拟的管线系统,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属于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比如管线沿程摩阻、不满流实验),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对于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由于实验准备工作多、时间长,实验的效果难以完全达到要求;用实际管线设备进行的综合性实验,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岗位,许多实验过程没有实际体会,能力的锻炼有局限性;创新性实验只是极少数学生有可能在课外进行。

分析实践教学状况,可以看出: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在实践教学中扮演主要角色;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创新实验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性实验更多的是形式,研究得不够。

3 实验教学平台建设[2-5]

按照“虚实结合、互为补充、综合运用、注重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构建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图1)。

一是采用物理模拟的手段,建设了一条长度为3.2 km的小口径管线系统,设置多个调速泵站,工艺流程与实际管线相同。既可用水代油进行实验,以节约实验经费、便于管理、确保安全,又能用实际油品实验,进行输油工况特别是不同油品的顺序输送研究。建设了一个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室,能够进行各种输油设备、器材、仪表的性能实验。

二是运用模拟仿真技术,构建机动管线模拟训练系统。将管输动态分析运用于输油模拟实验,真实反映管线系统流动状态变化的全过程,开发了工艺设计、输油仿真、调度指挥、泵站监控等软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长度、不同起伏状况的虚拟管线,进行各种工况的模拟实验。建设了油料器材、设备仿真实验室,构建了仿真实验平台,开发了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环境。

三是研制了以机动管线制式输油设备为原型的输油泵机组、供油泵机组半实物模拟器。模拟器仪表、指示灯、操作手柄的布局与实物相同,所有操作与实物一致,既能够进行输油泵机组、供油泵机组的使用操作训练,又能与模拟软件构成完整的模拟实验管线系统,进行输油调度、情况处置的实验。

四是配齐了能够铺设10 km管线,开设四个泵站、两个计量站的机动管线管子、器材和设备,为学生进行综合输油实践提供了物资基础。

4 教学实践

2009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已建成的实验教学平台,对输油管线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

用虚拟管线对课程设计进行优化 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3~5人为一组,教师给学生提供课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先由学生独立完成一条机动管线的有关计算、流程设计、泵站布置、排空设计等,形成初步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书;再分组将每人所设计的机动管线系统按照设计参数构建虚拟管线,进行计算结果的验证和设计方案优化,讨论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三步是每位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课程设计。此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管线设计内容的理解,熟练掌握设计方法,又学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输油管线设计的方法。

用物理模拟系统进行输油设备性能实验

一是结合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分别进行管线输油的有关单项实验。比如利用小口径管线系统进行管线沿程摩阻、开式和闭式输送方式等验证性实验,长陡下坡线路不满流、气顶液排空等演示性实验等。利用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系统,进行阀门流通能力、流量计检测精度等实验。在进行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熟练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

二是进行管线输送的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分组进行,8~10人为一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岗位轮换进行实验。按照管线输送的程序,主要进行管线充油、输送、典型工况变化、停输、排空的实验,人为造成输送过程中管线水击、位置固定的线路泄漏等实验。每组学生实验前提出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用模拟器进行输油设备的操作训练 机动管线泵机组由发动机驱动,输油中采用改变泵转速的方法进行输油压力调节,泵机组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管线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学生应当熟练掌握泵机组的操作。实物操作练习的效果好,但准备时间长、油耗高、易损坏设备和仪表,且受天气、场地等条件限制,训练效益较低。泵机组模拟器(图2)研制成功后,在教学实施时,先让每个学生在模拟器上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熟练后再动用实物练习。这种虚实结合的操作训练,有效地增强了训练效果,节省了经费。

用管线模拟系统进行输送工况实验 利用小口径管线系统进行管线输送实验,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管线输送的基本情况,巩固理论课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该管线系统站距较短,远小于实际管线,所输送的液体不可压缩,压力波沿管线传播的时间与实际管线相差较大,因此,管线输送中的特殊工况(比如最常见的线路任意位置泄漏)在物理模拟系统中难以进行实验。

构建包括泵站监控、输油调度、系统仿真、训练考核等软件和泵机组模拟器的机动管线模拟训练系统(见图3),采用真实的数据构建虚拟管线,设置虚拟情况进行与实际相同的输送作业,进行各种输送工况的实验。学生8~10人为一组,其中两人担任输油调度,负责设置实验工况,其他人在不同岗位进行操作,学生岗位轮换。学生也可以利用软件,独立进行管线输送的计算机模拟训练。学生可以应用管线模拟系统,探讨所感兴趣的问题,验证学过的输油工况变化规律、运行自己编写的有关计算机程序。

实物实验、模拟实验互为补充,克服了以短管线代替长管线实验所造成的数据失真问题,泵站操作和输油调度紧密结合,训练与实操无缝衔接,提高了实验的针对性、有效性。

用机动管线输油装备进行综合实验 实物综合实验单独安排,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重点练习管线各种地形的铺设、穿跨越障碍、泵站开设和输送中的配合作业;检验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习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探讨管线输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新研装备、新开发软件的使用。

用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开展创新实验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把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完成必须完成的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实验、创新研究,并取得明显的成效。比如,利用供油装备性能检测实验系统,填补了多项国外引进油料器材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新研输油器材的探索实验,为确定其技术指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利用油料器材、设备仿真实验系统,针对阀门的现场维修,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水底裸管铺设穿越河流进行模拟仿真,提出了新的稳管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管线模拟仿真系统,提出了不同口径机动管线配合使用的技术方案。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50-03

一、引言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以具有大规模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分布式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开放性、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引领了网络教学的全新模式,[1]为传统高等院校改变和发展新的教育供给模式提供了机会。[2]校级资源共享课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为高校师生提供最直接的网络资源服务,推动着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涉及了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与用户三者工作和交互的关系,是一门重要的过渡性课程。将MOOC特征优势融入“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可有助于改善共享课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在一定意义上带动“操作系统”网络课程的开展,促进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MOOC与校级资源共享课

1.MOOC课程设计特点

(1)创设真实情景感知

MOOC依托Web 2.0的交互特点,在虚拟环境中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创设真实情景感知,实现师生与生生亲临课堂般的实时互动。课程资源在设计和组织上具有简洁性、清晰性、层次性、紧凑性和动态性,它不仅作为知识的载体,更承担起创设情境、学习引导、发起协作、激发会话的建构作用。[3]

(2)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

MOOC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人本主义原则、建构主义原则和行为主义原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建构与认知。[4]视频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时间精短并内置交互式小测验,人性化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碎片化学习。课后的练习与测验针对不同的学习进度与程度进行了基础和拓展的划分,促使了虚拟课堂中的因材施教。论坛的开设使网络教学行为活跃起来,带动学生情境化的解决问题、开拓思维。

(3)专业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MOOC设置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为学生就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及授课过程中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发表看法提供了专业的渠道。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拓宽了课程改进的空间,有利于课程的循环发展和长效运行。

(4)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

MOOC课程中真实情景感知的创设、教学活动与评价反馈的设计等主要来自于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的支撑,依靠学习支持服务提供的学业支持、管理支持、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可以随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优质的自主学习。

2.校级资源共享课模式

(1)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在资源设计上,校级资源共享课尽管以网络形式呈现,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有传统教育课程的文化特征,同时兼具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5]校级资源共享课中资源呈现的方式以实境课堂教学为设计蓝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来自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流程和教学依据,通过在线交互的虚拟形式模拟真实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模式上,校级资源共享课与传统课堂存在着差别,如图1、2所示。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承接在教师和回收教学信息中,教师扮演了主导者角色,学生相对被动。校级资源共享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教师将学习信息综合分析后再反馈给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存在感与主体性,教师只作为学习的辅助者与高级伙伴,为学生的自我提升起到过渡作用。

校级资源共享课能够打破传统高校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解放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拓宽学习视角,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也有利于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2)课程制作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校级资源共享课制作的优势体现在课程的制作者基本来自高校的一线教师,这为课程的实用性提供了保障。但目前共享课的设计在学习支持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资源往往在完成了电子化之后,教学组织的匹配不够充分;二是课程内容对学习者大多完成单向传输,交互和评价等辅助环节不够完善,较难促成知识的传播、共享与再生;三是缺少课程的后期管理,即课程的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不够好。

校级资源共享课可对MOOC的优势特征进行酌情、合理的借鉴,通过深化网络资源设计理念、加强交互和评价及对课程进行定期的更新与维护等方式改善共享课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以传统课堂为依据,体现开放性与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全面学习支持服务并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课程。

三、融合MOOC元素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软件,也是计算机工作的前提。[6] “操作系统”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带领学生理解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之间的工作及交互关系,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融合MOOC的优势元素,以学习支持服务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教学需求、具有普适性的“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如图3所示。

1.第一阶段――教学引导

“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概念性强、理论多,知识点大多以原理叙述为主,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7]教学引导的设置可以在网络教学中模拟真实课堂中教师课前的导学环节,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前支持服务。

“操作系统”是在学生先修过C语言、数据结构、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开设的,课程简介可使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前应具备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学计划依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分别制定理论与实验部分的学时与培养目标,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控课程的进度。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和目的,设计两种建议性规划:一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随堂规划;二是针对非专业学习爱好者的自学规划,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学习。

2.第二阶段――教学主体活动

第二阶段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串联,是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也是本课的核心部分。依据“操作系统”课程教材,将课程内容分为操纵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六个主题模块,每个模块细化为知识点集。而根据本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每个知识点集都由课程视频学习和课余辅助学习组成。

(1)课程视频学习

网络课程中,教学视频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操作系统”课程大篇幅的理论讲授相对枯燥,那么为降低学习的疲劳感,视频的制作要秉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每节长度平均设定在10分钟左右,给予学生对知识点充分理解与消化的时间。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视频中设置交互式练习,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对于校级资源共享课,视频的制作可采用操作简单、制作效率高的平民化方法,通过后期编辑将教师的影像与PPT进行合成,并配备字幕。[8]为满足学生线下学习的需求,视频资源和教师授课中的PPT等教学素材要可供下载,学生可将其存放于云盘中。

(2)课余辅助学习

课余辅助学习由练习与作业、实践与拓展、考核等环节构成,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巩固知识体系,提供学中支持服务。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实践较为集中在这三部分,例如设计时间片轮转法和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的调度、动态分区和LRU算法处理缺页中断等一系列实验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校级资源共享课还可采用虚拟机技术,在丰富“操作系统”课程实训内容的同时,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增加了网络实验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复杂、多样且更新较快,传统课本中的知识面涉及有限,那么共享课的拓展环节可为学生提供除Windows外,其他较为典型的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如Unix系统和Linux下的Ubuntu系统等,并做到定期更新。举一反三的拓展与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开拓学习视角、培养发散思维。课程中练习、作业与考核环节由系统题库随机出题,确保学生检验学习的客观性。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论坛的开设鼓励学习者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与教师、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和讨论。校级资源共享课可利用普及度较高并支持多种终端形式的QQ、Skype、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为学生提供单点交流与群组互动的途径,在虚拟课堂中组建学习团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共享课可鼓励学生采用Evernote、有道云笔记、百度云记事本等网络工具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

3.第三阶段――教学改进与反思

教学改进与反思阶段是对本课的评价及反馈,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提供学后支持服务。教学评价是从学生的视角对“操作系统”课程资源的适用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教学交互的及时性和教师的视频讲授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为课程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学习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可由学生在阶段性调查问卷中进行的自评和互评组成,总结性评价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练习、实验、考核的完成度和论坛中学习活跃度的考察给出的分数及评语的点评方式。学习评价与反馈为学生带来反思,是自我重识的过程。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网络教学观念的转变,校级资源共享课将渐渐成为高校师生进行在线教与学活动的一项直接而重要的选择方式。“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融合MOOC优势元素,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努力设计、制作成为符合现代化资源设计理念、具备学习支持服务的优质网络课程。在为本专业学生和计算机学习爱好者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便捷途径的同时,有助于学生高阶能力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报, 2013(3):191-193.

[2]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MOOC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5.

[3]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6.

[4]罗芳,杨长兴,刘卫国.MOOC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软件导报,2014(9):183-185.

[5]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6):80-8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68-02

1 该文研究的背景

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莫尔提出“大工程观”这一概念,此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要求“回归工程”的呼声越来越大。在美国很多工学院设有称为“Special program”的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欧洲工程教育整合了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融合“专家型”与“通用型”培养目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课程体系。比利时鲁汶工程联合大学坚持“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通过项目“工程师的一天”,完成学生对于工程师的认知学习。

国内学者也对工程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赵婷婷在《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工程学科综合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浙江大学王沛民在《工程教育基础-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中,论述了工程教育课程的相关问题。刘吉臻等在《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中指出,课程目标要从学科知识体系转向为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运用集成化的思维去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王仲民等对传统课程设置中“理论-实践,认识-技能,基础-应用”的单向思维模式提出了质疑,强调工程教育要围绕工程实践重新组织课程。2006年6月,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此次会议纪要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转变为以“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高等工程要教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

2 该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设置水平,直接决定其工程应用能力的高低,在改革其课程体系过程中,应突出地反映这一特点。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工程所需的知识、方法、手段等融合到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与工程紧密相关的人文、管理、社会责任等,在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下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将实际工程问题带入课程内容,完善其课程体系,让学生从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工程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工程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实现这个目标势必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在构建培养体系时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但其培养却是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近年特色不明显,并偏于强调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执着于培养各种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侧重于基础理论与研究,本科层次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工程实践教育一定程度的缺失。

3 构建面向实践与应用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分层次总结和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体系的现状,对国内研究型大学以及国外著名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体系进行分解对比,结合实际,初步制定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框架。在突出特色的同时,希望既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该校的师资和学生情况,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等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并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专业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主要围绕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调度和监测及控制技术,面向电力系统运行的运行控制、调度等领域进行培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以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技术、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

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大部分,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了素质选修课,强化人文素质。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与其它电气类专业大体相同。专业课分为必修,方向选修和任选三部分。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在课程学时比例设置上加大了实验、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针对主干课程和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需求,设立了工程训练、计算机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总学时达到了35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达到了总学分比例的20.3%。此外,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也进行了调整,大部分课程都缩减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验学时。如电机及拖动基础,实验由8学时增加为16学时,电气控制及PLC由8学时实验增设为34学时,理论教学缩减为32学时。

4 结语

该文以建立工程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为研究目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培养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执行状况不断进行反馈,逐步对培养体系进行修正,不断完善培养体系。该文参考了诸多院校网上公布的有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32-36.

篇6

近年来,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等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单片机或者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开设此类嵌入式相关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对该领域及相关技术有一个预先的了解,为将来从事该行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但随着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的开展也逐渐暴露了一些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原理介绍,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软件编程(操作系统方面)作为主导使嵌入式教学变成了典型的编程语言教学等。因此,本文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如下几个关于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一、注重对于嵌入式系统硬件的讲解

众所周知,嵌入式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或者操作系统,无论是单片机、DSP还是FPGA等都是嵌入式系统的承载媒体或介质。脱离了承载的硬件进行嵌入式系统教学容易使学生脱离实际进行理论学习,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诸如“嵌入式系统开发就是C语言编程吗?”“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系统有什么区别?”“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就是一块电路板吗?”等疑问。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在每堂课中穿插加入关于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内容,包括GPIO(LED灯、按键、PWM)、串行通信接口(RS232、RS485、SPI、I2C)、温度传感器、USB、WDG(看门狗)、定时器、液晶显示、数模/模数转换、Flash存储和网络通信等功能模块。学生可以在学习嵌入式系统原理的同时更清楚、直观地认识嵌入式系统的各个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这样,一方面对于已经完成的如“数字逻辑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是一种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产生更加真切的认识,避免出现“学完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于何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二、在开展嵌入式系统试验的过程中注重各功能模块的试验教学

在嵌入式系统教学的过程中试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试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更真切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试验的重点更侧重于软件环境的搭建、开发板环境的搭建、应用程序的移植、内核的裁剪移植和根文件系统的制作等。在实际中缺乏对前述的GPIO、串行通信接口、温度传感器、USB、WDG、定时器、液晶显示、数模/模数转换、Flash存储和网络通信等功能模块进行单独的、有针对性的试验训练和练习,而所缺失的功能训练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益的。并且,单个功能模块的功能调试相对于整个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通过简单操作看到实际效果,比如LED小灯闪烁、液晶屏显示温度以及与电脑进行简单串行通信等。每实现一个新的功能都会给予学生新的兴趣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在嵌入式系统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定的针对嵌入式系统硬件功能模块的试验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三、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同时进行的方式

作为一类学生比较陌生的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学习初期上手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其采用命令行操作式的交互方式,与传统的Windows图形操作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全新的用户、文件系统、进程、线程的概念以及网络管理、内存管理、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网络接口和虚拟文件系统等内核相关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机房授课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虚拟机软件(VMware),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演示操作并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完整地参与一个嵌入式项目的开发过程

仅有理论教学的嵌入式系统课程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一个完整的嵌入式项目开发过程(从设计、编程到调试、实现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将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嵌入式系统教学多年的Edward A. Lee教授认为“在六周的嵌入式相关教学课程之后,学生须要利用九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参与一个课程设计项目,从列表中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而且,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不是讲授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师,而是一些真正从事实际嵌入式项目的技术人员”。由此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在进行嵌入式教学的过程中会利用较长的时间(嵌入式课程理论教学时间的1.5倍)来引导学生参与完整的嵌入式课程设计并接受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嵌入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使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充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们通过采用更偏重实际的嵌入式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和实际经验。

下面以本人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的嵌入式基站控制系统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该系统以实现大量移动通信基站的安保、安防以及远距离自动无人值守监控功能为目的进行设计,可以利用视频和传感探测单元等对本地的异常报警事件进行储存或通过3G无线网络将实时信息上传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的设计目标。该系统软件环境采用Linu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硬件采用飞思卡尔IMX.53X系列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与多通道视频控制器(TW2835)相结合构成一个集视频监控、任务调度、网络通信和数据采集为一体的多功能操控平台。

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课程设计以六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负责进行分工和协调。根据嵌入式系统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整个嵌入式基站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分为如下6个部分:1)人机界面:通过LED指示灯和音频对系统的工作状态、报警和故障进行指示以及实现远程呼叫、对讲功能;2)视频监控:采用420线NTSC制式的CCD球式或枪式摄像机CATV型视频接入,将视频录像数据进行本地保存并采用覆盖方式存储;3)有线网络数据通信:通过有线网络与远程上位机系统进行视频数据、语音数据、业务数据以及指令的交互通信;4)无线网络数据通信:采用支持CDMA标准的3G通信模块实现无线网络通信功能;5)RS-485/RS-232通信:与球式摄像机的云台、空调监控模块和UPS等动力环境监控模块进行通信;6)报警事件本地存储:将报警事件信息及相应的视频录像数据保存在本地的Flash或SD卡中,随时可以远程对本地存储的报警数据进行管理。

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不同,嵌入式系统课程本身更偏重于实践操作。因此,采用传统的期末“一张考卷”的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进行评价并不尽合理,同时也容易影响学生参与嵌入式系统教学、试验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因此,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理论部分在学生嵌入式系统学习成绩中的比重,甚至可以考虑取消理论考试,取而代之以试验考试或者课程设计的表现作为决定学生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比如,可以将最终评定方式的比例选择为理论考试占20%、试验成绩占40%、课程设计成绩占40%。当然,也可以对上述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主要的原则应该是鼓励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动手和试验操作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融入到嵌入式领域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篇7

作者简介:黄云志(1976-),女,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安徽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93-0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工程教育缺乏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人才培养定位不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产学脱节使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等。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教育部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并依“国际实质等效性”原则制定了认证标准。截止到2012年,已经完成国内部分高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在工程教育的学历互认方面,目前国际上有三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是1989年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代表上述6国签订的国际性协议。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经过正式表决结果,同意接纳中国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将成为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航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其认证标准,认证标准依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准则建立,既是专业认证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根本。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通用标准与专业补充标准两个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项一级指标。[3]

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全体学生的表现;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培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内容设计是对学生进入工程专业领域的的预期,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必须有利于学生达成目标;强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基础是对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的常态性评估与评价,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

二、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智能电网等都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1.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10条毕业要求。专业的培养规格一定要覆盖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培养规格确定后,建立毕业要求与专业教学过程的对应关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以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训练、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保障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具体实施中:第一,遵循“精减学时、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构建平台、完善标准、交叉教学”的总原则制订培养方案。第二,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的原则,加强通识教育,构建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公共基础教育平台;按学科大类构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拓宽专业面向,形成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原则,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设置个性化学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批判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课程体系建设

为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教学充分依托和利用科研优势与特色,以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优化基础理论,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依据专业认证标准对专业知识点的要求,按照工程基础知识、技术知识、能力模块三部分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以优化夯实为导向,整合和完善课程之间内容上的衔接和知识点上的更迭,实现整体的优化。对于专业课程,拓展两个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课程;电机与电力电子方向“现代电源技术”、“电机设计基础”、“特种电机”等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对抽象出来的数学描述从工程实际需求引入,强调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选择等。对于专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在实验装置上调试而非单独的计算机上机仿真。同时结合科研优势与特色,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现代电源技术等新能源利用方面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践内容包含基础认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创新等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为认识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给出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列出能力矩阵。

基础层次涵盖物理综合实验、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实验、基础课程设计和基础综合实验,以及工程训练、电子实习、EDA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侧重于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初步工程概念培养,使学生认识专业,掌握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和综合实验/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初步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研究创新层次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将教学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同时结合专业教师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条件建设。

针对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问题为引导”的课程教学,并结合认证标准,重新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大纲,强调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知识点的掌握具体通过哪些教学目标的实施,课程过程规范等内容。

3.持续改进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结合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面向“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实践训练”三个阶段的教学全过程,本专业建立“以质量监控为基础,以过程评价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结合,反馈与改进互补”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全体师生参加,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管理中,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过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对象、评级内容和评价主体三个基本要素。评价对象是全体教师,评价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包含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价主体是学院的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及全体学生。评价体系是通过各种制度化的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来表现,按照评价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量化评分标准。理论课程教学包括:讲稿及课件、督导及听课、学生评教、试题评价、试卷分析等。课程设计教学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过程评价、答辩过程、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等。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及任务书评价、开题报告、中期进度检查评价、论文情况、答辩情况、指导答疑过程及毕业论文文档等评价。实习实训类课程主要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评价、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

面向理论教学全过程,建立了重过程、重平时的课程成绩评价方法。面向实践教学全过程,解决了传统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评价难的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从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及课内外实训项目入手,例如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采取精细化管理,按照多教师、小分组、一人一题,小组答辩的方式,督促学生改变过去课程设计相互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在综合实验环节发挥科研的优势,将科研中的问题抽取出来,作为设计性的实验。如“自动控制原理”中磁悬浮系统和倒立摆系统的设计;“现代电源技术”中开关电源负载实验;“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综合实验”中负荷预测和状态估计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嵌入式设计应用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美新杯物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DSP设计大赛等。

本专业对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状况建立了持续的评价机制,对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反馈信息,用于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篇8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2011)。

但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需要对实践中的微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本文对多种设计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微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寻求启示。

一、微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应用模型

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在内容选择上应主题鲜明,不追求内容的系统化覆盖,而是依据“微目标”的标准和最小粒度原则,选择短小精悍且自包含的知识点材料。每一组块的微视频都能够独立承担单一、完整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点能够、但不必需与其相邻近的知识点松散组合。在内容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或者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具体实践上可以采用微内容结构脚本进行知识点的切割处理:将传统教学中一个整体的教学内容分割成“主题――话题――学习对象”三个部分,其中,一个学习对象承载着一个单独的知识点。

2.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因为微课程视频的持续时间更短,所以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学内容导入的节奏,拍摄时宜多采用教师以及黑板(投影屏幕)的中近景景别;字幕的强调和提示功能非常重要;镜头调度做到意有所指而不是做毫无意义的推拉变化等。对倾向于视听演示性的微课程来说,在实践中常采用“屏幕录制软件(如 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

3.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在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以及的过程中,应始终重视用户体验,把学习者需要放在首位。让短短几分钟的微课程带有艺术气质的美感或闪现智慧火花的幽默;让微课程中的小故事和小策略能够设计得更为巧妙深刻;能够科学合理地实现最小粒度原则控制学习任务负载;能够更好地实现声画匹配、噪音控制、镜头转接以及流畅播放等。

二、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

在相关研究中,微课程大都贴上“教师”的标签,意味着微课程的制作一般都由教师来完成。 鉴于微课程制作具有可选的方法多、 操作简单的有利条件,该模式尝试以学生自制微课程为切入点。

1.课前学习,建构新知。(1)搭建微课程开放交流平台。该平台将实现以下基本功能:信息与资源共享;互动与答疑;练习与测试;学习跟踪。(2)自主学习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各抒己见;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初评自己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及时提出碰到的疑问和难题,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进行回复、评论,“提问――回复”形成N对N的辐射性深度参与方式,互动解惑,完成自己对研究主题的意义建构。

2.课堂内化,探究知识。(1)组织多元课堂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获取是学习者经过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发展知识, 达到意义的最终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2)促进整体式协作探究。学生将个人或小组的各类成果制作成微课程的形式到平台上与大家分享交流,实现知识的输出。教师应及时记录学习情况,充分挖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潜在创意,做好建设性指导与评价。

3.课后复习,巩固已知。利用平台上用于评价的资源自我评估, 判断自己是否成功掌握了知识,达到学习目标。根据归纳与探讨,现有以下观点:

首先,应注重与现实课堂的整合。微课程应当扎根于现实课堂,作为核心教学资源的微视频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 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探究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 在与课堂整合层面,需要注重教学设计。其次,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 因此教学支持服务应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最后,学习资源动态生成,师生相互建构学习内容。片段化的微课程需要系统性,需要多种类型的资源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并形成有意义的关联:这种关联不是线性的,而是发散性的网状结构;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在动态前进的一门微课程的设计雏形出来之后, 需要经过教师同行、学生进行评判、实践, 并在交流中不断对微课程这个产品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101-03

操作系统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前期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应用与提升,形成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设计好该课程的实验课有助于学生形象和深刻地理解理论课中讲述的概念、原理和技术,提升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水平和大型软件的开发能力。

1操作系统实践教学现状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一直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重视程度、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对实验内容的选取不一,难度也有差异。目前,国内外高校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四种模式[1][2]:1)模拟性实验是针对操作系统中一些典型功能或算法,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页面置换、文件系统、死锁检测、磁盘调度等进行编程实现,这种模式并不对真实的系统资源进行访问和修改;2)源代码阅读实验是通过阅读并理解具体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以达到理解操作系统原理和技术的目的;3)操作系统内核扩展实验是选择一个内核简单的教学用操作系统,对基础系统进行完善和扩展。根据内核提供的接口,对相关模块如进程管理、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虚拟存储以及文件系统功能进行设计实现,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操作系统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认识;4)独立设计实现内核实验。国内部分一流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实现一个结构相对简单但功能较完备的小型操作系统。通过构造真正的操作系统来建立操作系统原理的整体概念,实验难度较大。

2河北地质大学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内容探索

为了配合河北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班”的教学改革,我院在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实践教学内容经历了难度逐步加大的过程。第一阶段,即在2010级和2011级学生中,借鉴了北京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使用Nachos作为操作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对Nachos操作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第二阶段,即在2012级和2013级学生中,借鉴了南京大学操作系统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微型操作系统内核。

2.1 基于Nachos操作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Nachos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已多次使用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平台,在美国很多大学中得到了应用。Nachos(C++语言版)建立在一个软件模拟的虚拟机之上,模拟了MIPS R2/3000的指令集、主存、中断系统、网络以及磁盘系统等操作系统所必须的硬件系统,源码有一万多行。Nachos不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而是让学生在一个框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扩展[3-4]。

该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分析Nachos操作系统源码的基础上,掌握该操作系统框架,对线程管理模块、内存管理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扩展。具体如下:

1)线程管理模块扩展

在阅读Nachos线程管理模块源码的基础上,对线程管理模块进行扩充。具体包括:扩展线程的数据结构,增加“用户ID、线程ID”两个数据成员,同时在Nachos现有的线程管理机制中增加对这两个数据成员的维护机制;增加全局性线程管理机制,在Nachos中增加对线程数量的限制,使得Nachos中最多能够同时存在128个用户线程;扩展同步机制,实现锁和条件变量,并应用Nachos中的信号量、锁和条件变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扩展线程调度算法,实现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算法。

2)存储管理模块扩充

在阅读Nachos存储管理部分源码的基础上,对存储管理模块进行扩展。具体包括:扩展TLB管理机制,增加异常处理功能,并为TLB机制实现一种合适的页面替换算法,以尽可能避免系统颠簸的产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全局性的数据结构(如空闲链表、位图等)来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并记录当前内存的使用状态;打破Nachos的单线程限制,使得Nachos系统支持多个线程同时存在于内存中;基于TLB机制的异常处理和页面替换算法的实践,实现缺页中断处理。

3)文件管理模块扩充

在阅读Nachos文件系统相关源码的基础上,理解Nachos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扩充。具体包括:扩展文件属性,增加文件描述信息,尝试突破文件名长度的限制;扩展文件长度,改直接索引为间接索引,以突破文件长度不得超过4KB的限制,并可以动态调整文件长度;对文件的创建操作和写入操作进行适当的修改,以使其符合实践要求。

2.2 基于微型操作系统内核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微型操作系统内核设计是从建立操作系统整体概念的思想出发,选择最能反映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实验内容,像“搭积木”一样逐步构建操作系统[5-6]。基于Ubuntu操作系统上搭建的Bochs虚拟环境作为微型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下述几个循序渐进的实验单元[7-8]。

1)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的本质是将位于外存上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加载到内存指定位置,并为其准备好运行环境。本实验单元分层次、循序渐进展开以下实验内容:在引导程序中实现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切换;加载程序到内存指定位置,并进行实验测试。该实验阶段,学生利用汇编语言搭建引导程序,深刻理解计算机启动之后至操作系统工作之前,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情况,为理解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和开发打下基础。

2)进程管理

在实验(1)基础之上实现微内核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功能。该实验单元依次展开以下实验环节:进程创建、进程调度、进程同步机制、进程通信机制。

学生在完成理论课学习及部分Linux相关源码阅读的基础上,完成该部分实验。其中进程创建实验内容包括进程PCB定义、内核初始化、idel进程创建、内核进程创建等;进程调度实验需要进行系统中断设置、进程队列管理、调度算法设计等;进程同步机制实验主要实现PV操作,并通过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进行验证。进程通信实验主要实现基于消息的进程通信机制,保证内核进程之间的正确通信。通过该实验单元,学生可站在内核角度,深刻理解进程实体、调度机制;掌握进程同步及通信原理,为深刻理解操作系统并发的概念奠定基础。

3)内存管理

在实验(2)基础之上进行微内核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开发。该实验单元主要包括物理内存管理、分页机制及地址映射、用户进程创建等内容。在实现内存管理基础之上,构建用户进程。通过该实验单元,学生可站在内核角度,深刻理解分页机制、地址映射等概念,把握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本质。

4)系统调用

在实验(3)基础之上实现简单的系统调用fork()、exit()等。通过该实验单元,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体会系统调用的本质。

3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内容,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下述措施。

1)本着“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对操作系统的实验课程实行单列,即脱离其理论课程母体,独立作为一门课程设置。

2)在操作系统理论教学过程中渗入linux源代码分析环节。例如,对进程控制部分原理讲解后,对 Linux0.11版本中相应的代码片段进行分析,以达到原理与实现相结合的目的,从而给实践教学中相应实验单元的代码实现提供参考。

3)为了协调理论讲解和实验项目的进度,在时间安排上进行了跨学期设计。例如,基于Nachos操作系统的前两个实验与理论课同学期安排;因操作系统理论课中的文件管理部分内容在学期末讲解,则将第三个实验即文件管理模块扩充实验安排在暑假,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第二学期再进行项目验收;因为基于微型操作系统的引导实验跟操作系统的先修课程结合紧密,并且可以打破一个实用操作系统装载运行的神秘感,为此安排在操作系统开课前的寒假集中完成,其他实验与理论课同学期进行。

4)UNIX程序设计课程与操作系统实践教学协调安排。首先让学生通过UNIX程序设计课程掌握系统调用的功能及应用,产生感性认识,使得其在完成操作系统实验单元的某些系统调用的实现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5)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弱化对实验结果的评判。教师严格把控实验进度,每个实验单元完成后,教师逐一严格验收程序,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和讲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效果

2010、2011级计算机科学技术“试点班”所有学生都能读懂Nachos操作系统给的源码并进行改进和功能扩充,大大提高了其开发和调试底层软件的能力、开发大型复杂软件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达到甚至超过国内著名重点大学学生的水平。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的教师来我院访问交流,对学生的操作系统的设计成果进行了观摩,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级秦栋同学在求职面试时讲述了自己完成Nachos操作系统的项目经历,收到面试官的认可;2010级刘欢、2011级石雯、2012级杨超杰等同学在中科院软件所研究生复试时汇报了自己的操作系统设计作品,均获得了较高的复试成绩。2011级田天和陈瑞同学在中科大选择跟操作系统相关的研究题目并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这跟他们在操作系统实验中动手能力的提高不无关系。学生们的种种表现说明这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逊于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对我们实践教学改革的极大肯定。

5 结束语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也随着教学改革的进展进行合理调整和更新。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在复杂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方面得到一次十分重要的工程训练,在专业能力方面获得显著提升。而这一训练与能力的提升是其他任何课程不可替代的。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仍在探索之中,提高操作系统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从课程实践的内容设置、实施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实践和总结,结合每一学年具体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进行调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学生未来从事高性能应用软件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其亮,韩斌.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0(7):91-93.

[2] 孙自广,唐培和,黄镇谨.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2010(8):146-148.

[3] Peiyi Tang. Study Book.CSC2404/66204:Operating Systems.2002.

[4] 赵炯.Linux内核完全剖析――基于0.12内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费翔林,李敏,叶保留.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一、《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功能主要是讲授运输或物流企业组织货物运输的技术、方法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为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一门货物运输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综合性课程。

(一)课程现状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中《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基础核心课是其前修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多门专业课程。《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是实现物流两大核心功能之一。即:物的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来完成的,因而,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课程设计的基础

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了物流运输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忽视了物流运输技能和方法的运用;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认知少、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针对实际问题,本次课改主要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物流运输行业岗位及管理岗位的要求来设计本门课程。

课程设计的基础是: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企业运输调度实践指导为辅。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懂运输的操作,还要会对运输的成本等进行管理。同时,课改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以运输管理软件操作、运输调度岗位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课程外实践教学形式为主,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相融合。

二、课程改革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职业能力定位与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职业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不同的物流运输方式的基本作业流程与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流运输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及作业方案,能基于成本与绩效修改优化作业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一是掌握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方式的特点;二是掌握不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组织流程;三是运费构成和计算方法;四是了解货物运输风险类型,熟悉货物投保的程序;五是了解货物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运输合同的内容、订立与修改程序。

2.能力目标:一是能熟练描述出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充分利用其优缺点;二是能够根据已知的运输作业流程组织运输作业的实施,具备对作业流程相近企业的运输作业组织并实施的能力;三是熟悉运输费用的基本构成和计算方法,会计算货物运输费用;四是熟悉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主要运输单证的缮制方法及运输合同的内容。

3.素质目标:一是在锻炼熟悉运输作业流程各环节作业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于基本工作熟练程度的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单调、繁杂的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二是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运用货物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构建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懂运输的操作还要会对运输的成本等进行管理,所以本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是根据货物的性质不同,将运输分为普通货物运输、鲜活易腐品货物运输、超大与超限货物运输及危险品货物运输,然后根据运输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序化。

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物流实训室、与校企合作情况、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来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同时,又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删减了无应用性或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注意与前后续课程的有序衔接,紧密结合社会、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知识。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以物流运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为主,实施项目教学。以真实的物流运输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中各环节相对应,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若干任务,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衔接、将学生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使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的同时又获得了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最终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和课程的终结性考试为主要的评价体系。

2.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校内的物流实训室、物流软件及校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将物流运输管理的教学内容通过物流运输软件、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完成,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如:通过利用模拟仿真实训,实现全真情景式教学。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程内容和所教授的学生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1.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物流运输管理的具体项目,教师进行任务展示、任务告知、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来完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评”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物流实训室的物流运输管理软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如货物运输的执行,等内容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来来完成教学内容,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现场教学法:根据运输管理的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如货物的配装与配载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即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直接的操作,能生动形象的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既可独立采用,也可共同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展现课程内容。课程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开展教学,设计出生动新颖感性的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强了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提高了课堂实效。

2.远程教学平台的利用。充分利用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优势,充分利用学院远程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学的认知,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获得更多外部信息,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创新。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试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具体如下:过程性考核(60%);课堂表现、作业、出勤(60%);实训任务完成,包括小组成员互评、专兼职教师评(40%);终结性考核(40%);课程总结性考试成绩。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