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1: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篇1

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2.1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法律不健全。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2.1.2管理体制混乱。从古至今,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近代以来,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2.1.3人口压力问题。山上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2.1.4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2.1.5自然因素影响。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2.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2.2.1普查文化遗产。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统筹规划,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2.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针对庐山区,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2.2.3平衡各主体利益。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优化管理体制。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从大局出发,摒弃私念,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多方配合,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5研究保护技术。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篇2

自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政府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务院先后于2005 年和2011 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同时,文化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非遗保护和学术科研领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背景下,这些问题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种资源统计、整合、保存、传播的过程。在非遗的数字化进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传承保护的基础,地域间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是非遗传承的条件,适当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化建设是非遗传承的手段。

1.1 缺乏数据库标准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3]。此法案在法律上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要求。非遗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图像、表演、音乐、制作技艺、模型等形式。在非遗数据库建设架构、内容、媒介等方面缺乏相关标准,导致各地建设的数据库标准不一,无法实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标准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呈现,这将直接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2 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由于非遗类别的差异化,导致对非遗资源采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其获得的数据资源也就不同。各地在信息采集、资源应用、传播媒介等对非遗有效传承的方式与手段方面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共享,导致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限在其原生地,且导致国家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4]。非遗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对非遗的传承和应用。只有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地方非遗保护的沟通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资源,减少无序的资源浪费,才能实现非遗数字化的初衷。

1.3 过度产业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建设有极大的关联。产业化建设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有了极大变革,但是,过度产业化建设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新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非遗传承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如激光雕刻的剪纸作品、数码印刷的木版年画、3D 打印的泥人张泥塑等,让普通受众无法分辨真伪。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已经走向生产线式的规模化制作,而表演类非遗则变成了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及商业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非遗传承与展示提供了平台,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接触非遗的机会,然而过度商业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文化的意味。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外,仍有很多传统媒介为其提供展示与传播平台。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特定区域内的展示与传播,相对数字化媒介有诸多不便和局限性。然而,传统媒介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

2.1 非遗原生地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展示媒介,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相关文化、物品、技艺、表演等形式的展示和传承。非遗原生地作为非遗展示最原始、最原生的展示媒介,直观再现了非遗生存现状及传承状态。

2.2 公共文化场馆展示媒介

公共文化场馆承担着地区文化传播与建设的社会基本功能,是服务公众的社会基础文化设施。从广义上来讲,公共文化场馆包含两类,一类是社会公益性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商业性公共共享空间,如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受众数量大、阶层及背景丰富,为非遗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和展示渠道。

2.3 公共旅游场所展示媒介

公共旅游场所,以供公众休闲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场所,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公共旅游场所,除了一些建筑群落、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外,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包含其中。

公共旅游场所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作为向外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集中展示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是最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展示的手段。

2.4 大众教育展示媒介

利用大众教育展示媒介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使中华文化贯穿在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通过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课外活动及专题展示等方式,对非遗进行传播展示。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课堂教育,高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或研究院所,青少年宫开展手工艺类非遗制作培训等,均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是建立在非遗传统展示媒介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物联网、4G 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终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和展示目的[5]。非遗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充分利用了各项影像及互联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使非遗呈现出交互性、体验性的新属性,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从而达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终极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融合了展示传播的多种手段和技术应用,呈现出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数字化媒介将非遗展示从传统的PC 网络平台移动到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上,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到公共文化平台的公共资源应用,从虚拟现实设备影像呈现还原到现实事物,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媒介平台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3.1 基于PC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是数字化展示媒介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最早应用、最普及的形式。基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在线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影像方式呈现非遗数字化资源[6]。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互动性的虚拟展示也趋于普及化[7]。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传统村落网以及国际非遗博览园网站等。此外,VR 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使得非遗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仿真可操作式体验[8],大大增强了受众在展示媒介中的带入感和体验性。目前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中实现了360 紫禁城全景漫游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在腾讯地图了三维全景敦煌石窟。

3.2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之一,甚至机不离手。而以Apple Watch,Google glass 为代表的移动智能产品,将再一次用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的新兴媒介,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平台和受众人群。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数字化展示媒介,其应用程序是非遗展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应用APP 程序推广非遗文化及展示非遗成果方面,故宫博物院及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已研究出了一些成果[9]。

故宫博物院在近期已了5 款APP 应用程序,使得众多的故宫馆藏文物触手可及,被受众收藏在手机中成为指尖上的文物,大众可以更加容易和便捷地享受文化的饕餮大餐。其中《每日故宫》,每天为用户推荐一件故宫馆藏文物,同时提供日历、笔记本等功能,界面设计精美,让受众在享受文化信息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故宫不仅将馆藏文物数字化,而且还思考了传播方式,将宫廷文化和书画作品以游戏、日历、教育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入了更多互动体验,共享交流内容,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切实起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展示的目的。

明清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制作工艺、使用工具、装饰纹样、木料选择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由中央美术学院彦风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 应用程序,以360的旋转、张合拆组家具部件、深入零件至榫卯结构展示明清家具,通过简单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作为非遗的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典型案例,体现了数字化媒介的传播性、交互性、趣味性的全新体验方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非遗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3.3 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和普及的社交工具,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恰恰可以利用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进行社交自媒体的非遗展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丰富、数量庞大等众多优势,势必成为非遗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3.4 基于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博物馆、美术馆、购物中心等公共文化平台,除了作为传统媒介展示非遗外,其在数字化建设上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平台[10]。以博物馆为例,在展示陈列展品的设计中融入数字化手段,同时借助全息投影、可触摸屏幕、3D 影像、感应设备等互动设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通过互联网实现影像、信息的同步传输及分享。

篇3

中国电影在从80年代开始越来越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对中国影视文本叙事编码的解读和影视现象的阐释,常常能得到一种充满文化意味的、并反映出大众文化经验转移与中西文化差异与互动的信息。张艺谋电影文本与张艺谋现象在中国当代电影景观中曾是最为独特而有争议的一景。在大部分中国电影不得不在好莱坞电影的缝隙间求生存,在商业效益、艺术追求和政治审查制度的多重压力下苦苦挣扎的时候,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却能成功地突围,打入国际电影市场,角逐世界两大电影节(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而获奖,并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随后的1993年,张艺谋,陈凯歌共享辉煌,分别夺得金熊奖和金棕榈奖,称霸整个欧洲国际电影艺术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有学者干脆称其为"张艺谋神话"。其实,张艺谋现象既非神话,也不是奇迹,在我个人看来,归根结底,张艺谋现象还是一个电影文本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和阐释问题。不难想象,张艺谋电影和张艺谋现象曾经引起了众多文化批评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他们运用不同的理论,从美学的或文化的角度切入问题,从而拓展了研究视野。但美学角度的电影文本的接受和文化角度的电影文本阐释仍然是一个核心和关键,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张艺谋现象就永远像神话一样得不到解释。20世纪后半叶,由于文化研究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异军突起,作为一种话语形态与观照态度,文化研究特别关注文本解释的整体性和丰富性,主张对文本的分析应该深入到文化的内层,以达到人类学的高度,并在研究方法上突出多维视野的统一和融合,所以受到阐释者的重视,形成文化阐释的方法与原则。接受的概念因而也突破了纯审美的范畴,而指向广义的文化理解和文化阐释行为。受到接受美学和文化阐释学两者的启发,本文将围绕张艺谋文本的接受与阐释,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张艺谋电影文本本身的分析,二是这些文本被接受和阐释的具体文化语境的分析。

一.  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阐释

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保护与开发并重模式下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Q137007。

作者简介:刘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讲师。

一、商标权保护模式的优势

一般而言,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防御性保护,二是积极保护。防御性保护的立法模式主要目的是防止第三人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再创作等方式将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是指不限制他人对文化遗产的使用但是要在使用后支付报酬。防御性保护模式的关注点是文化遗产所有人独有占有权;积极保护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其关注点是文化遗产的财产效应。在防御性保护模式下,第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人;而在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下,所有权人不禁止第三人使用,该使用也未必必须事先得到所有权人的同意,只要使用人支付报酬即可。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包含使用权和禁止权。所谓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对其所持商标具有充分的支配权和完全的使用权;所谓禁止权是排他性权利,该权利具体表现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商标及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侧重于防御保护内容,但并不排斥积极保护内容。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是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或服务通过注册商标保护的方式。此种保护模式的关键点是以文化换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开发与保护并重,能够有效解决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保护模式。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相比较,其优势如下:

第一,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下,理性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利益是理性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以注册商标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 而且可以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商标权保护模式不改变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的原始样貌,而将静态的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形式转化为可以流通的商标形式,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第二,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正如上文所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订立《保护世界文化和遗产公约》的一方面原因是:联合国注意到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所谓“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冲击。商标权保护模式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使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得以发挥,同时,此种开发方式并不改变文化遗产本身的样态。所以,商标权保护模式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

第三,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害对世界文化而言是一种重大损失,国家对世界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不是很完善,因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注册商标权能够使世界文化遗产在不改变样态的前提下开发出经济效益,其产出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而形成开发与保护之间良性循环。

二、商标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避暑山庄为例

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五A级景区,每年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目前,旅游商品的销售成为旅游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世界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标权的保护和品牌战略。以避暑山庄为例,其在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塑造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注册商标的品牌意识不足。避暑山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驰名中外。就其相关的注册商标而言,据笔者搜集的资料,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实业集团就白酒类注册了“山庄”商标,该集团生产的山庄老酒获得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 除此之外,笔者没有发现与避暑山庄相关的其他商标。就避暑山庄实业集团注册山庄商标而言,其是企业自身行为,与避暑山庄管理部门无实际联系。避暑山庄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可开发的商品肯定不仅仅是白酒品类。同时,大量的商品取材于避暑山庄却没有注册相关的商标,商标权保护意识不足。

第二,与避暑山庄相关的旅游品牌商标的关注不够。上文指出避暑山庄成为国家5A级风景区,其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承德。但是,笔者发现在承德售卖的旅游商品并没有体现出避暑山庄的特色。一言概之,旅游商品的开发并没有有效利用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即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不够充分。若将避暑山庄的品牌效应扩展到旅游商品,其必将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创造新的经济效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风景区的避暑山庄的品牌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三、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商标保护的建议

首先,要强化商标的注册申请。各国法律都要求注册商标申请人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是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公约》亦提出应当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国的主权并且不能使国家的财产权受到损害。同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国家,亦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其主体不仅仅包含当地的政府,亦应包括当地的民众。那么商标申请人应当是谁?根据公约的规定,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结构进行管理。笔者认为,该机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申请人。以避暑山庄为例,避暑山庄管理委员会可以作为“避暑山庄”等相关商标的申请人,但应当注意的是申请人并不意味者其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其次,笔者认为,我们解决文化遗产注册商标存在的问题时,可以借鉴我国商标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根据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人可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某地区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一系列条件早就与该地区紧密相连的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即标示商品来源地区。为保护特色产品,目前国际通行做法即是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就注册商标而言,世界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存在两个主要相似的特征:

第一, 地域性。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的,更是地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不能相分离。河北省承德市与避暑山庄紧密相连,在民众的意识中承德和避暑山庄之间几乎可以划等号,所以,通过申请“承德避暑山庄”等一系列地理标志商标,既可以合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又可以有效地保护承德相关的优质产品,促进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二,主体不特定。正如上文所述,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其既属于世界,又属于国家,更属于地区民众。该特点决定了其所有权主体的不特定性,其与地理标志商标特点相似。因为特征的相似性,笔者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申请可以借鉴地理标志的申请制度,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注册人负有管理责任,管理责任包括检测、评定、监督等责任。

集体商标的封闭性决定了其只能被用于加入集体的成员。集体商标亦具有一定的品质证明功能。对文化遗产申请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有利于形成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由专门的结构管理、监督,在向公众证明文化遗产来源及特定品质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某些因素对该文化遗产的侵害, 保护文化遗产地民众独占性的经济权利;另一方面,利益的获取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更好的协调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篇5

我们将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申报类型定位为“文化线路”, 这是一种新增的类型。起初,文化遗产分古迹、建筑群、遗址三种。1994年,在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首次提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当时称为遗产线路(heritage routes)。200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操作指南》的修订稿中加入了文化线路,将其与文化景观、历史城镇、运河遗产等共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类别。2005年,在西安召开的ICOMOS第十五届大会,将文化线路列为讨论的子议题。2006年,制定了《文化线路国际》草案。目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研究独立申报文化线路类遗产的方式和策略。

文化线路是跨地域或跨国家的,具有较大的尺度,足以对人类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的文化遗产类型。在这线路上人口的流动或物资的交换引起文化的交流,它跨越很长的历史阶段,成为一种历史现象,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文化遗产。

文化线路包括三项元素。第一是自然元素,指沿途的山川形胜,是文化线路的载体,是研究文化线路诸多面内容的环境背景。第二是有形元素,指通常所说的各种不可移动文物,包括文物建筑、工程设施、城市乡村等;也包括可移动文物,如历史文献和反映民族、文化交流的其他各类物品,这些是承托和反映文化线路价值的基础。第三是无形元素,文化线路涉及到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他们在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及生活方式,这些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反映着文化线路的特征,有着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不同的独特价值。

文化线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它的整体价值大于各个部分价值之和。文化线路的完整性并不是要求某遗迹、遗址全部保存下来,而是可以由物质形式或物质与非物质的混合形式来完整表现。比起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文化线路的无形元素被提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它和有形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帮助认识物质遗存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显示物质遗存间的联系。比如沿丝绸之路传播的音乐、饮食、服装、文字和宗教等文化习俗,证实了其间的文化交流,也可以证明它在线路上的物质载体虽已缺失却的确曾经存在过。

篇6

0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共754处,分布在129个国家。中国已经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共29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4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遗产21处。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国情、当地文化教育、历史传统、经济条件的发展与保护模式。

我国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高速发展,不断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黟县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南山区的腹地,县域面积858km2,至2005年底总人口9.85万人,城镇化水平28.8%,县城人口lI98万人。早在公元前600多年(西周时期)皖南山区就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22年(秦代)统一一中国(距今2200年前),就已设置黟县,是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留下了乍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堪称“文物之乡”,199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1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有精良的建筑艺术遗存,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有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人类研究乡土建筑、乡村建设史、地域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提供r宝贵的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并于2001年5月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2月4日又被国家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学技术部等六部公布为中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黟县正从安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2众多文化遗产同绕黟县县城分布,形成组群古村落空间结构

除了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之外,伞县还有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距县城10km范围内的4个古村落——南屏村、关麓村、屏山村和碧山村。这些古村落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

1.3名村古镇紧密相依,空间结构既独立义联系

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名村、古镇和县城,既独立义紧密联系,相距在1Okm左右。从面、点卜看,名村古镇之问协调发展,相互补充。西递、宏村古村落叉与西递镇、宏村镇紧密相依,功能上瓦相融合,既有相对独立的占村落部分,又有镇的管理服务功能。镇的发展对古村落的保护形成一定的压力,然而古村落的保护对城镇的礼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4名城名村依山傍水,显现桃源意境

皖南古村落的选址建设,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利用,这既符合村落建设中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需求。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文化氛嗣浓郁。建筑风格和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彩,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木结构为主,以砖墙围合的木构架建筑。名镇名村座落在234kmz的盆地里,镇村四面环山,漳河等水系自西向东贯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显现了桃源意境。

2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面临拆建和破坏的压力,细化落实保护政策

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有许多不满意,古民居面临着被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原貌的真实性造成了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保护好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必须进一步落实好古民居的新建和改扩建的保护规定,疏解和控制古村落新的建设。

2.2面临环境压力。内部环境整合与外部生态环境融合有待进一步强化

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人口的环境压力和内部人口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不仅在其奉身,更重要的是它与自然环境的相结合,这就要求既要对占村落内部环境进行整治,保持原有风貌,又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古村落内部要注重对供电线路老化等各种管线的综合,注重防灾。

同时要注重对古村落大的环境背景进行保护,不断拓展旅游环境容量,注重外部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树木的砍伐造成的山体植被逐渐减少和水土流失。由于赖以生存的水溪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提高。古代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渐萎缩,对村落产生一定的影响。

2.3城镇、名村及一般古村落互相协调发展尚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

城镇、名村和一般古村落协调发展框架尚未形成系统,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在有限的地域单元内。要维系原有的城、村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要注重环境容量的控制,明确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从宏观着眼,探索出一条适合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

2.4在经济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尚待进一步加快

2005年,黟县生产总值7.46亿元,人均内生产总值7200元。财政总收入6043万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7:35:38。2005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12.3万人次,直接收入7008万元,旅游总收入1.6亿元,经济发展呈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如何将范围小、人口少的黟县发展成为经济强县,必须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结合黟县文化遗产资源大县的特点,进行理念创新,构架新的产业优化升级模式,实现经济总量的腾飞。

3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对策

3.1坚持区域协同发展,融入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建成国内,至国际知名的文化及生态旅游胜地

安徽省委、省政府2001年提出了将“两山一湖”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两山一湖”地区是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面积约1万km,黟县是皖南旅游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山一湖”旅游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负盛名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集中、密度高、品位优。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黟县应该紧紧围绕融人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构架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皖南旅游区域二级旅游地系统,成为黄金旅游线上的主要亮点之一。

3.2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坚持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就是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合理划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划分不同等级、类型保护区,明确相应的保护管制措施和发展政策的要求。

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首先确定总体保护地区,并根据保护的对象相应确定分级保护范围。提出不同的管制措施,达到满足管理刚性的要求。根据黟县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和县城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区范同,将黟县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相对集中的地区划定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与县城总体规划一致,进行整体保护。这样管理法定主体明确。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又能从全县范围完整地保护好古村落和大量的名胜古迹,保护好黟县古城的历史文化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范嗣包括碧阳、西递、宏村、西武、碧山、龙江、泗溪7个乡,面积为374km2。其中古村落分布的盆地面积占234km(以山脊线为界划定)。在空间布局上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的用地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县城建设区、村镇建设区、生态敏感区。针对各功能区特征.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3.3一持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区开发建设的关系

城镇建设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使文化遗产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网络。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保护和新区开发的关系。

黟县县城建设要注重加强县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体现生态环境观,坚持“精巧、雅致、生态、徽韵”的原则,突出黟县特色。

篇7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篇8

无锡惠山祠堂群位于惠山、锡山之麓,大运河西侧,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京杭大运河经黄埠墩直达惠山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无锡惠山祠堂群的价值特征

(一)惠山祠堂原真性和完整性突出。祠堂群遗产保护范围40公顷、核心保护区15公顷,拥有3处国保单位(12个点)、7处省保单位、 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18祠堂建筑的惠山祠堂群落形成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延续至民国,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从祠堂的设立者看,惠山祠堂可分“官祠”和“私祠”(即钦定官设、民间立祠)两大类,官祠60处,私祠58处;从功能和用途方面看,可分为庙祠、宗祠、先贤祠、忠贤祠、专祠等11种祠堂类型。惠山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其中9人贵为宰相(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另有92人为高级官员,还有众多文化学术名人如宋理学先驱、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关学创始人张载,宋学集大成者朱熹等。惠山祠堂数量之众多、历史之悠久、类型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均堪称“中国之最”。惠山祠堂群的整体格局和山水架构具备遗产保护完整性和原真性的要求。

(二)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含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众多世遗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无锡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其典型特征揭示出以忠孝为主的东方价值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核心――以祖先崇拜为信仰而形成的宗族观念及其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同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传承至今提供了特殊的见证,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III)(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无锡惠山祠堂群与中国传承千年的谱牒文化、祭祖传统相关联,展现出血缘社会中宗族、家族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反映了祖先崇拜观念下东方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VI)(即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二、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困难问题

惠山祠堂群虽然主题价值鲜明,具备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但它是第三届《预备名单》的新增项目,相比于其他的项目,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主题提升不够、知名度不高等制约因素。一是管理主体尚未明确。惠山祠堂群关系文化、规划、农林等多个部门,涉及北塘区、园管中心等多个方面。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遗产管理机构。但目前惠山祠堂群的资源还没有整合,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以致申遗职责不清,工作合力不够。二是基本文本还没编制。按照申遗要求,国家文物局将依据各地上报的遗产项目保护规划等12种申遗文本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联合国上报。《惠山文化景观保护条列》、《惠山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纲要》、《惠山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等规划和文本要求高、工程量大、所需时间长,目前还没有启动此项工作。三是申遗工作的认识有待统一。由于惠山祠堂群核心保护区修复建设投入大、负债重、后续投入乏力,目前,开发旅游、缓解债务压力与修复保护、确保申遗需要的矛盾突出。由此,各方面对什么时候申遗、怎样申遗议论较多,看法不一。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在完成核心区修复保护中,投入巨额资金,负债沉重,已无力启动功能配套区、风貌协调区建设;另外,在申遗工作中,估计还需要上千万元工作经费,亟待明确保障办法。此外,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宣传还不够,群众知晓度不高,尚未形成全社会支持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福建土楼、开平碉楼等申遗成功经验的启示

近来,笔者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考察了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浙江杭州西湖成功申遗的经验,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为我们的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提供诸多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亲自挂帅。主要领导重视与否,决定了申遗工作的力度与成效。广东碉楼与村落申遗之时,时任省领导张德江等亲自审阅碉楼申遗有关汇报材料并作出明确批示,江门市和开平市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主抓申遗工作。福建土楼申遗期间,文化部时任部长、福建省时任书记和省长等领导先后在永定、南靖土楼考察调研,深入申报县现场指导申遗工作。杭州西湖申遗几经挫折后,时任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申遗领导小组组长,调研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痛下决心拆除西湖边上所有不符合申遗要求的建筑,恢复了西湖的本来面貌,经过艰苦努力,终获成功。

(二)明确主体,健全机构。各地在申遗中,都明确了申遗主体,并建立了专门机构。如福建省在“福建土楼”申遗中,为防止永定县与南靖县各自为政,省长办公会议专门作出决定,成立省级申遗领导小组,整合永定及南靖两县土楼资源,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做好日常工作,永定与南靖县都成立了申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申遗冲刺阶段,又抽调几十名业务骨干充实申遗办,强化工作机构。杭州西湖申遗时,专门拿出60个编制和1亿元资金,组建申遗办公室。广东福州市在“三坊七巷”申遗中,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管委会,并给出26个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的人员编制,保证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办。

(三)规划先行,科学申遗。各地申遗工作十分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专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和团队编制遗产项目保护规划。如开平市在碉楼申遗初期,专门聘请了香港大学龙炳颐等一批知名专家为顾问,并带领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大批学生深入开平调研,编制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明确申遗路径,引领申遗工作,在申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多元筹资,确保投入。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许多地方成功申遗的重要经验。如福建土楼申遗时,永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仅几亿元人民币。县四套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决心“砸锅卖铁”也要确保申遗经费。短短几年,县财政先后投入2.6亿元,向上争取资金1500万元,向社会筹集资金500万元,并采取边修复边利用的办法,赢得1000万元资金,保证了申遗经费。广东开平碉楼申遗时,除了财政支出外,还动员部分海外侨胞捐款捐资捐房,从而为碉楼成功申遗提供了经费保证。

(五)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申遗规则要求:评估申遗项目时,要测评当地群众的知晓度和游客的满意度。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广东开平市专门组织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乡土教材,对全市16万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课堂教育。同时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宣传手册,发至全市干部群众学习了解。申遗办会同组织部、财政局,举办几十期培训班,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镇居民进行“申遗”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参加申遗培训情况进行考勤,纳入年终考核,参加申遗培训班的村民给予每天50元的误工补助,有力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和支持率。

四、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惠山申遗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今世界品牌金字塔尖上的顶级桂冠,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和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惠山申遗对于充分彰显无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提升无锡的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与撬动无锡的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四个无锡”,造福百姓、惠及子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申遗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历史和大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申遗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申遗工作的知晓率,达成政府与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申遗工作的共识,激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支持与参与申遗工作的热情,形成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立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调整健全申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惠山祠堂群管理委员会,明确惠山祠堂群遗产地常设管理机构,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主任,具体负责申遗的日常工作。并从市文化、规划、建设、财政、农委、园管等相关部门和北塘区抽调足够力量(或者学习杭州西湖申遗经验,专门拿出60个编制,招募骨干力量),长期集中办公,并明确任务,倒排时间,加快推进申遗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科学谋划,组织编制各类申遗规划文本。要采取定向议标采购方式,聘请一流专家和团队,开展对惠山祠堂群核心区祠堂建筑测绘等基础数据工作,研究提升主题价值和对比分析,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象片,并组织相关课题研究,及早拿出一流的全套申遗文本,确保提前进入申报行列。聘请业内顶级专家主持编制《无锡惠山祠堂群保护规划》、《无锡惠山祠堂群建筑测绘文本》、《无锡惠山祠堂建筑价值评估》。挖掘惠山祠堂历史内涵,提炼普世价值,准确阐释遗产对全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像片。

(四)健全法制,完善旅游设施及配套功能。组织制定并颁布《无锡惠山景区保护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制定《惠山景区业态展示策划》、《惠山景区旅游规划》等规划。对照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和要求,优化业态布局,完善旅游功能。大力整治环境景观,完善旅游管理设施,维护遗产地的生态完整性。

(五)夯实基础,完善各类资料文献及数据。建立“四有档案”,整理归纳祠堂群建筑、历史沿革、价值评估、保护现状、修缮记录等档案;设置保护标识系统,树立文物保护标志。整理完善惠山祠堂群及景区相关文献、资料、记录,整理编撰惠山祠堂宗谱目录建立祠堂宗谱资料库;加强核心保护区十大重点祠堂文化的静态展现和动态传承,提升展示水平;监测申报遗产保护情况的基本数据,跟踪并比对遗产状态变化,包括自然条件及面临的威胁和采取的保护措施。

(六)加大投入,完善申遗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申遗工作及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修复整治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申遗工作管委会可采取向上争取支持、银行贷款、土地置换、引进项目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后续工程尽快起动,确保申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发《加拿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2、、杨爱英著《浅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

篇9

他不仅在学术上成就菲然,对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做出重大贡献。在他的建议下沈阳市政府复建了盛京路古文化街;怀远门和抚近门;沈阳西塔和延寿寺;盛京古城西北角楼;成立了沈阳考古研究所;建立了沈阳铁西工业博物馆等。使沈阳市的文物得到有效地保护。特别是在“一宫”、“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作出突出贡献,被辽宁政协和沈阳市人大授予优秀委员和代表、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他领衔研制的《古建彩画清污除尘技术》,填补了我国在古建彩画保护技术上的空白,获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国家科技发明奖。

篇10

从有“汉人老家”美誉的汉中市区乘中巴到桔乡城固县,一路穿村而过,绿油油的稻秧还只有尺把长,南北分界线特有的风光,让人觉得一个小时的坐车时间一晃而过,意犹未尽。

走进城固县城,就会看到当地人对张骞表达敬意的多样形式:高速路口的仿古张骞亭,县城里以张骞为名的马路,“张骞通西域”群雕广场,还有居民楼院墙上展示的关于张骞故事的墙画……城固县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告诉记者,除了城市建设规划,城固县从城市精神的概括、公民道德的要求及乡土产品的开发上,处处可以看到张骞的文化符号。“城固人以祖先张骞为豪是发自内心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珍惜之情。”

八年申遗路

北京时间2014年6月22日15时49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正式通过大会投票表决,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陕西省7个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汉中市第一处、陕西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城固人内心苦苦追寻的根,终于找到了支撑。

这一天,他们整整等了八年。

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一生两次出使西域,开凿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公元前138年,受汉武帝派遣,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历经十三年磨难,其间被匈奴扣押十年,后伺机逃脱,继续探访西域,最终返回长安。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尽艰难险阻,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不但带回了西方的音乐、舞蹈、杂技魔术等文化艺术形式,还带回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物产。他还将汉族的冶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两地间的经济发展。

张骞出使西域被司马迁称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城固是中国北缘地区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张骞墓位于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墓穴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据考证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由南面进入张骞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有两个墩座的仿汉阕楼。张利军说,汉代除帝王是三个墩座外,两个墩座已是王侯的最高荣誉了。墓地四周古柏参天,墓前一对细腰、昂首的石虎,艺术价值很高,传说他们是张骞得到的天宫织女的一对支机石。解放前,这对石虎一直是当地百姓求雨去灾病的神灵化身。

1983年,依托张骞墓而建的张骞纪念馆,占地面积24亩,是张骞墓的专门保护机构。全馆整体采用仿汉建筑风格,由我国古建大师张锦秋设计。馆内有著名书画家张重光所绘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在展室中,记者看到一幅被中学历史教材引用的插图:张骞即将出访西域,汉武帝带领群臣在郊外送别的情景。这幅敦煌壁画栩栩如生,是目前发现的以绘画形式表现张骞出使西域的最早作品。

2006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始启动,张骞墓入选。但在初期,国内专家认为张骞墓文物遗存少,墓葬体量小,对其真实性和文化价值表示质疑,觉得入选申遗名单机会不大。

但城固县坚持申遗,相关工作人员加大了张骞墓文献、地方志、图书、论文、民间传说、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先后整理出与张骞有关的遗址遗迹、民间传说、神话典故等实物以及文字资料300余万字,拍摄视频460多分钟,为张骞墓入选联合申遗最后名单提供了详实丰富的资料,也打破了专家对张骞墓真实性和文化价值的质疑。

“申遗档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查项目,档案翔实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申遗的成败。”作为研究张骞文化的本土专家,张利军告诉记者,城固县做了大量关于张骞墓历史沿革、出土文物、保护增修墓道的考证、调查和丰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关心你墓有多大,他们关心的是遗产原始风貌以及保护、监测,还有文物发挥的文化价值、影响力。”张利军说,“张骞墓本身规模并不大,但张骞作为‘华夏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开凿了丝绸之路,这是张骞墓能成为世界遗产的关键所在。”

申遗要看墓地的保护是否原封原样,论证墓地的真性。宋元明清的汉中府志、城固县志都有对张骞和张骞墓的记载。此外,1938年西北联大对张骞墓的考古发掘,资料保存完好。

1938年,迁移至城固县古路坝的国立西北联大师生,曾对张骞墓道进行了初步考古发掘,后因世代守候在此的张家人反对而停止,没有进入墓室。不过,师生们对已坍塌的墓道进行了修复。清理甬道时,出土了马骨、汉砖、陶片、五铢钱等文物。此次挖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出土了一块刻有“博望造(或铭)”的墓穴封泥,这被认为是确认张骞墓所在的有力考古发现。

张骞曾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张利军说,封泥是墓穴完工的标志,封泥上“博望”两字清晰可辨。如今这块封泥保存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是国家一级文物。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也有这块封泥的复制品。申遗时,联合国专家在考证时看到的也是这块复制品。不过,即使是复制品,封泥当时也由西北大学派人全程监护。

据张利军介绍,2014年,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丝绸之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览。张骞墓封泥首次向中外来宾展示,这也是封泥在1938年出土之后,首次公开展览。

张利军说,张骞墓前现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立碑一通,清光绪碑两通,1938年西北联大立碑一通。这也证明了从明清到现在人们对张骞墓的重视与保护从未间断过。

张骞墓四周柏树很粗壮,据推算有一千多年。西北联大曾拍有照片。如今比对照片可以发现,柏树的位置、形制都没有发生变化。

张骞墓前的一对石虎是镇墓兽。石虎与茂陵那些雕刻很形似,像虎符,简约大气,是西汉时期雕刻艺术的完美展现。这对石虎也能证明张骞墓由来已久。

后人的膜拜

三年前,得知张骞墓申遗成功的消息,整个城固县城都沸腾了,人们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敲腰鼓、吹鼓号……欢乐传遍了各个村镇。而张骞后裔们则用最传统的方式祷告先祖,第一时间赶到张骞祠堂,为祖先进香鞠躬。

张利军就是张骞后裔,他为此感到自豪,也为能从事祖先丰功伟业的研究而骄傲。他用虔诚的语调,向记者介绍了家族史中的张骞。

2014年7月,张利军曾随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团重走丝绸之路。一路上,因为张骞后裔身份,他的知名度超过名嘴王志,与国际友人合影总是有优先权。这一细节,被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记录在他的丝路行记当中,足可见张骞这位凿空西域、开启国门的英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利军告诉记者,自己的任务就是保护好、管理好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向外传播张骞精神,在张骞文化传承上多做一些努力,让世人更多了解祖先两次出使西域的伟大意义。

张利军介绍说,张骞墓所在地现在叫饶家营,但清代以前叫张家村。张家人世代守护着张骞墓,保护祖坟。后来因为一位饶姓大户看中此地,两方达成协议,要保护好张骞墓,张家人才回到距此5公里的汉江边的白崖村。这是张姓家族自己的村子,史料上记载张骞出生于白崖村。张骞的祠堂如今就在博望镇白崖村。张骞后裔的族谱一直延续着,这种来自民间的力量一直是张骞精神延续的一部分。在罗马,张利军曾展示过张骞后裔的家谱。

据张骞第65代后人张华忠介绍,张骞祠堂是2005至2006年重新修建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张骞诞辰)的祭拜、清明节的扫墓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自2002年以来,城固县已连续十六年举行清明公祭张骞活动。今年4月4日,在张骞纪念馆内,张骞后裔子孙和特意从上海、北京、四川、西安等地赶来的数百名游客,奉上当地的特产和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大蒜、核桃、西瓜、黄瓜,冒雨祭奠祖先。

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归葬汉中故里。张利军分析,张骞归葬地没有选在白崖村,主要应该考虑是村子离汉江边太近,担心发大水。而现址饶家营地势平坦,位置也相对较高。

在张骞墓的东面,张利军指着齐腰高的两扇小门告诉记者,按照西北联大考古发现,张骞墓穴甬道是从东面进去的,墓穴实际是坐西朝东的。后人崇尚坐北朝南,一路延续了下来,所以碑也立在南面。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前来验收,当时就是从东面进到张骞纪念馆的。

张骞文化园

6月21日下午,记者赶到张骞纪念馆时,看到场馆还在扩建,一些中学生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张利军表示,要把张骞墓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建成传统文化场所,成为大家汲取中华文华的载体。张骞纪念馆的使命是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好,成为面向全社会群众的宣传教育基地。

为此,汉中市启动重点文化旅游引擎项目――张骞文化园的建设。目前,张骞文化园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已完成,世界遗产观光区部分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城固县文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已将原有的城固县博物馆和张骞纪念馆连为一体,正在做景区绿化、步道等基础工程。此外,博物馆的布展已在省文物厅审批,文化园一期工程相关拆迁工作也在进行中。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12年,城固县就启动了张骞文化园项目,先后多次请各界专家论证。直到2016年7月,《张骞文化园旅游规划》终期评审获得通过。文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虽几易其稿,但张骞文化园以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和张骞故里为依托,紧扣独一无二的张骞故里文化、展现丝路风情等要素,始终都是不变的。

记者从城固县文广局提供的《张骞文化园招商手册》上看到,项目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距中心城区1.5公里,规划总面积355.4公顷,总投资约61.56亿元人民币。项目按照“一核、一轴、五片区”的空间布局,分为世界遗产观光区、文化融合体验区、探索世界游乐区、农业文明交流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五个片区,将张骞当年出使西域沿途国家的文化以微缩形式展现出来。

记者注意到,各片区下设张骞墓世界遗产公园、胡城文化旅游景区、博望小镇、张骞论坛永久会址、游客服务中心、西域探险主题乐园、青少年拓展训练营、农业文化博览园等十四个项目。

其中的胡城文化旅游景区以“张骞在匈奴的生活体验”为主线,以展现张骞西域生活见闻为主题。整个王庭则以西域建筑风格为主基调,结合匈奴帐篷式建筑和生态建筑,充分再现汉代西域风情和匈奴文化,全面展现了汉代匈奴王庭的生活画面。

张利军告诉记者,未来城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诸多文化项目都会集中在这个片区。世界遗产将成为游客休闲后最后朝圣的地方,位于园区参观的最后一站,可以大家敬畏先贤,享受人文熏陶。

据悉,世界遗产的核心区、缓冲区都不能搞永久性建筑,但可以绿化。世界遗产重在内容监测和保护,所以每天要在合理承载范围内接待游客。游客过多会造成对文物本体的破坏。张利军说,目前,因城固交通位置原因,张骞墓的游客还没达到承载量,只是节假日偶有超量。

张利军告诉记者,县上对文化园的开发非常慎重。“这种遗产资源很宝贵,一旦出现偏颇,就不是简单的商业上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只有在充分保护基础上,才会考虑商业价值。”

校园乡土教材

在张利军的办公室里,有三本城固县乡土教材,名字都是《张骞和丝绸之路》,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版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张骞的功绩以及世界遗产名录方面的知识。

把世界遗产宣传教育的阵地扩展到学校课堂上,城固县做得非常成功。纪念馆与部队、院校联手,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世界遗产的知识和价值。

近几年,城固县教育体育局一直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与张骞墓有关的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和张骞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传承张骞精神,争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中,由各班级选派的十余名“小小讲解员”现场讲解张骞生平及其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志存高远、刻苦磨砺、持之以恒的君子品质。活动还进行了汉服,汉礼展示。

1986年与1993年,两届“张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城固召开,城固人大力弘扬张骞“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1994年开始,城固每年举办一次“张骞文化艺术节”。

2016年12月,张骞文化暨秦蜀古道学术研讨会在城固举行。据了解,这是继1986年和1993年之后,汉中市第三次高规格召开张骞学术研讨会。

记者还获悉,十集系列影片《张骞传奇》于2015年立项,将用三年时间完成拍摄,随后将登录央视六套黄金时段播出。

6月28日下午,汉中市委宣传部召开大型电视连续剧《丝路开拓者张骞》(暂定名)新闻会。该剧剧本由汉中本土作家张树岗撰写,剧目已于去年10月在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电子政务平台备案公示,于今年6月初在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拟摄制40集,预计投资2亿元人民币。

城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乔凌在会上说,此次摄制大型电视连续剧《丝路开拓者张骞》,不仅填补了国内影视领域缺乏以张骞和丝路为题材的大型电视剧的空白,更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固和汉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