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2-28 16:01: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滕王阁序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滕王阁序教案

篇1

用典就是在诗文中借前人故事或诗文成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滕王阁序》一文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音调铿锵。文章由洪都的位置、地势、人才写到宴会,用铺陈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周围的三秋风光,渲染宴会的盛况,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境遇和身世感慨,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表达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作者运用铺叙手法叙事、写景、抒情,并将三者融为一体。而典故的大量运用,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文词洗练,辞约义丰

骈文由于受语句形式和韵律要求的限制,讲究语言精练,而精练的语言又要能包含丰富的内容,这种精练与丰富的统一,往往体现在典故的运用方面。因为典故本身就具有意旨高远,事理深微,辞句美妙,语言切实的品质,所以借典言事,文词洗练,辞约义丰,并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在《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很好的表现。这篇文章仅有七百一十七个字,却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如此简短的文字,却涵盖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历史人物。当我们读着这七百余字的短文,这些文化典籍,这些历史人物,就都涌现在我们的胸中;这些文化典籍和历史人物使得文章的思想内容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当然,这需要我们了解和熟悉这些典故。不难看出,本文因用典而达到了辞约义丰的效果。让我们再来看看具体例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物华天宝”,概述了当地物产的珍奇,语词夸张。如果单有这类空言,显得堆砌词藻,空洞无物。而“龙光射牛斗之墟”,引用一个关于此地的典故来证实,就可见果真是“物华天宝”,从而使“物华天宝”成为了具体可感之事。二句一概括一具体,相互印证,颂扬南昌宝地,言之不虚,令人信服。七字典故,包含一个神话故事。这一神话故事,虽然未必是实际所有之事,但也可见得神奇,这种神奇之事,至少显得此地在文化上的“物华天宝”,何况古人原本比较相信这些神话。总之,这一典故的运用,印证了“物华天宝”的判断,蕴含着神奇美妙的内容,颂扬了洪都故郡的物产,节省了文字,切合了文体的需要。这就是所谓辞约义丰。假若作者不用典故而用列举或举例来说明“物华天宝”,那所用的文字恐怕是“龙光射牛斗之墟”的数倍或者数十倍了,哪有用典这样精练!

2.含蓄委婉

《滕王阁序》一文的典故运用,贵在把握分寸,藏而不露,琵琶半掩,愈见风姿,这就是所谓含蓄委婉。当然文章用典并不是通篇都含蓄委婉,而只是在表达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和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时才表现得比较含蓄委婉。用典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跟典故本身的品质有关。典故并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形式,还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定审美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典故沉积了人们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理解,价值判断,情感倾向等丰富、复杂的因素;②运用这些典故,就会隐含着它们所具有的历史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用典可以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可以避免锋芒太露。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连用四典来影射自己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发泄他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慨,本来是牢骚很深的话,但由于运用了典故,所以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因为关于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历史故事,早已沉积了人们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理解,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如李广成了有才华而无法施展的代名词,贾谊成了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名词。③作者运用这些典故来比况自己,就委婉地表达了对“圣君”、“明时”的不满。

3.华丽典雅

《滕王阁序》一文词藻华丽典雅,但不晦涩,而且某些别出心裁的佳句,长期为人传诵。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典化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句,但作者在用典时注意了妙手翻新,赋予了新境,经过灵活改造以后,构成了新颖的佳词丽句,增强了文章典雅华美的语言风格。作者抓住了秋水、秋色来写秋景,并把这种景象凝聚到一双对句的下句,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白鹭,红霞在天上飘动,白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了一幅明丽鲜活的画面。并且将自己的喜悦之情寓于景中,毫不张扬,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文词典雅,是人们千古传诵的佳句。《滕王阁序》一文因受体裁的限制,文字要求对偶,所以用典也不例外。本文的对偶主要有四四句对,如“冯唐易老”与“李广难封”,“东隅已逝”与“桑榆非晚”;六六句对,如“望长安于日下”与“目吴会于云间”,“酌贪泉而觉爽”与“处涸辙以犹欢”;上四六句与下四六句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与“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上句与下句对,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与“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典故的对偶用法,使句式整齐,相互对称,并且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有典雅之美。

参考文献

篇2

(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彰显教学功力

本次活动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要求选手讲“素课”,即课上不允许使用多媒体,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展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力。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规则变化,大多数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展示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一些惯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如导课、作者及背景介绍、课堂训练、拓展延伸等环节,通过语言表述、印发资料和黑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代替多媒体大屏幕,课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没有“操作机器”的压力,没有声、画、音、像对思维的干扰,教学中教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学生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自然纯朴,更加充实丰满。

(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纵观13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抑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备课的关注点由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注重“学情分析”和“学生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基本摈弃了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 “对话”教学(师生、生生、生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以“讲学稿”“导学案”引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课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3.突显语文的“人文性”。选手们都努力通过诵读、分析、鉴赏等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分析作者“由嘉会览胜之喜到登高远望而悲,最后又由悲而转为达”的情感变化;教学《陈情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真心、真意、真情”;教学《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等等。语文课本该具有的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内涵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浓厚了。

(三) 诵读教学备受重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好传统,然而曾几何时,一些教师丢弃了这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满堂灌”和“满堂问”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不顺,感知体悟得不充分,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会受到影响。本次展示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选手们对诵读的重视,课堂上,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整体读、局部读――“读”占鳌头,形式多样!像《滕王阁序》《陈情表》这类古诗文,选手们更是达成共识:边读边赏,边赏边读,读出气韵,读出意境,读出情感,在诵读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流程规范有序

文本的理解一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有利于了解文本全貌;局部细读品味,能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多数教师深谙此道,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再通过品词析句、咀嚼品味等过程进行局部深化,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局把握。教学流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把握运用,阅读效果明显。

(五)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新课程更加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特别强调要摆脱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死板记忆,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这一新理念,视基础知识教学为“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刻意回避语文基础知识。本次展示课虽有一些课“隐去”了知识教学的环节,但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 “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目标,将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之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六) 教风严谨、务实

尽管受到展示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但大多数教师能够紧扣教材、单元及课时重点设计教学,教学严谨、规范。

二、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展示课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选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的,比平时的常态课会“出彩”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思想、文化素养、执教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新课程实施不足三年的时间,新课程教学问题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很多具体问题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笔者试列举如下:

(一) 文本解读问题

1.文本解读浅显、片面。

网络技术的先进,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习惯了依赖教参和网上资料进行备课,缺少了潜心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退化。教师自己走不进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真正“入境”,语文教学追求的“情感交融,智慧共生”的理想境界自然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影响文本解读的高度、深度及厚度。

《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理解作者 “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是把握全文的关键,细读文本,文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诗句可见。本文既有面对大自然的广阔无穷,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类渺小的“人类之悲”,也有不遇圣君明主的“人生之悲”,二者综合起来,对作者情感理解才会更深刻、更丰富,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依据文本探究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照搬现成结论,只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分析显得单薄、片面。同样,《陈情表》一文,除了体现作者身世悲苦及报养祖母的真挚之情外,还有旧朝老臣巧妙得体的陈情艺术,因此,教学重点应从“陈什么情”及“如何陈情” (即陈情的艺术性)两个角度来确定,而展示课的多数教师只关注前者,在所谓的“感恩教育”层面大做文章;《咬文嚼字》一文,细心梳理文脉可以明确其主旨:逐渐达到艺术完善是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必须下的工夫。而统率全文的则是“思想感情”这个核心和关键因素。明乎此,就会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与浅显。

2.驾驭文本能力欠缺。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中有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是诠释与印证某种预设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发掘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的眼力,缺乏 “教为不教”的高远追求。

3.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缺失。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而我们的一些教师首先是自身缺乏这样的能力,其次是课堂上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不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预设的答案来泯灭学生的智慧火花。应该说,所听的十几节课,很少感受到“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很少看到因“生成”而产生的课堂精彩,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教学的关键。倘若教学目标方面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展示课中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非语文化”倾向。

如前文所述,《陈情表》一文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大都关注到了文中蕴含的“感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情感目标,而本文体现的“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的陈情艺术”这一特色目标却被多数教师忽略了;前者属于人文性目标,后者属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目标,本人认为,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科本体性目标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

一位教师教学《滕王阁序》,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知识,并学会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②试着披文入情,从整体上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目标①”中的“文言知识”和“目标②”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其次,“披文入情”“学会鉴赏”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指出通过什么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这样虚空、笼统的目标下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可想而知。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致。

有的课教案写的是一套,实际教的是另一套,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两层皮”。某位教师在《陈情表》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研读文本,鉴赏文中的抒情艺术”,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一点体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篇3

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的大众化教育。而伴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捉襟见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下滑。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优质的人才培养,就要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板书口述授课相比,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被广大高校运用。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两面性,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稳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1.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

1.1多媒体教学带来感官效果更直观。

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两个渠道接收信息,也是人类获得信息最多的渠道。多媒体教学就是充分运用图像影音素材,使学生更容易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另外,多媒体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在课堂学习上更积极。

例如我在高一讲授《神奇的极光》一文时,便紧扣“神奇”二字做文章。开场时便展现一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极光图片,学生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无不惊叹,从而好奇心自然被激发出来,学习兴趣浓厚。探究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便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又如一些学生认为古文相当枯燥、乏味,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外乎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然后分析文章基本的字词句。但是苦涩的文字,学生读不出味道;单纯的分析语法,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不是朗读好手,课堂上学生往往昏昏欲睡。如果采用多媒体,便能让学生一饱眼福和耳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背诵与理解将不是问题。如教学《滕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我便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产生浓厚的兴趣,背诵体会,并积极主动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2多媒体教学能拓展课堂知识的容量,促进思维发散。

多媒体教学能够减少花在板书上的时间,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传递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探讨,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性的课程素材,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1]。

1.3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强化感知效果。

某些课程既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又需要学生观察、感受以获得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素的感知和了解。多媒体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场景。

1.4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修改及保存教学内容和素材。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反馈,对教案素材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传统纸质教案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多媒体教学的电子教案授课,则利用电脑修订,教师会更轻松。另外,相比纸质素材,电子教案具有携带方便、更容易保存的特点。

2.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更新,教学思想、模式及^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先进的教学思维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一线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完美结合教学形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我播放了小说戏剧情境性片段《宝玉摔玉》,让学生在文本和视频的双向冲击下有效地把握形象。又如教学《声声慢》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知人论诗,我利用CCTV-3关于“李清照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精彩的视频、精彩的演绎使学生深受感染,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此外,高中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我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戏剧学习的枯燥。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

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一线教师长久研究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而摒弃。传统课堂注重教师主导,要求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缺失的环节。虽然倡导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应当把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否则会削弱多媒体的应用价值[2]。

我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

2.2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

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变成解说员的角色,从以前对课本的照本宣科到现在的多媒体放映员,把多媒体当成主角,师生互动全无,课堂死气沉沉。多媒体教学应该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出现而被摒弃,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2.3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情况。

多媒体课件往往具有通用性,但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准备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用心准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素材,以学生能够接受的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每一堂课。

例如《外国文学》鉴赏的课堂上,有些经典著作会有多个版本的影视资料,教师不应只看个人喜好,还应与学生探讨商议,在课堂上展示最经典、学生最喜爱的片段,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高。

2.4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播工具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个基本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结语

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多媒体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整体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稳的大前提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发扬为人师表的精神,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优势,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传递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4

教师走上讲台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即将讲授的课是否已经准备得胸有成竹?这就像指挥员组织一场战役前精思细想的运筹,像手术师进行一次大手术前对方案的反复推敲,像工程师开始一项重点工程前条分缕析的论证,来不得半点马虎。

教材是一张帆。作为舵手的教师,得熟知它的特色,把握这张帆的每一个微小的性能,懂得怎样做方能使这张帆扬得遒劲,娴熟地驾驭它飞速驶至预计的港口。学生是被带的士兵。作为带兵的教师,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心力、智能、性情、短长要一清二楚如数家珍,方能指挥他们通过各自艰苦卓越的跋涉,先后到达指定的峰峦集合。

教材,教学的原材;课本,授课的根本。我们常说要吃透教材,就是要对这知识的母源有追本溯源的探究,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备《小青蛙》一课时,对小蝌蚪“先后长出四条腿”才“慢慢丢了长尾巴”的说法不甚了了,便几次向生物学专家请教,直到弄明白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慢慢缩进,而不是真丢了,这才感到胸有成竹了。

讲课一分钟,备课数年工。备课不仅仅是研究教材、大纲,阅读有关资料,写出完整的教案,还是一项无止境的博采厚积活动。教师要始终坚持读报刊,关注学术动态,搜集教育资料,广泛观察实验,拥抱整个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创造,广为摄取,大海淘金。苏霍姆林斯基讲到有一位教师上了一堂“使听课教师们都着了迷,甚至连记录也忘了写”的课。课后问这位教师花了多长时间准备,教师回答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一句答话,敞开了一扇奥秘的窗口。潺潺小溪,贵在终年不息。汩汩山泉,功归岁岁奔涌。当今个别教师以为驾轻就熟就不必备课,数年一贯制的教案照本宣科,实在是教坛的一种自我窒息。

二、多思与多练同步进行

“练”对于学生来说,如同雏燕试飞、幼儿学步一样要紧。把知识印在记忆的心屏上,再化作推动能力之车的动力,全凭“练”来铺路搭桥。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练的环节。语文课的朗读、默记、听写、练笔、作文,数学课的口算、解题,体、音、美课发现美、创造美、发展美的训练……扎扎实实地练,方方面面地练,千变万化地练,人才之树的根、干、枝、叶方能一起发育,茁壮成长。不练,记忆力的仓库不丰不实,观察力的镜子不清不亮,思维力的钻头不锐不快,想象力的翅膀不张不振……练,为思考增添了风火轮,多思与多练要同步而行;练,为讲授安上了飞毛腿,精讲和精练是一对好兄弟。

(一)练求多

没有一定数量的突破,就不会有质量的飞跃。多练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知识的潜能方可转化成能力的动能。

一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孩子原在农村小学读书,每每考试都是把着头旗不放。想不到,一转到市内,孩子一下子黯然无光了。作为教师,他对孩子循循善诱,细细询问后得出结论:这是村小课堂演练少、教学密度小所致。于是,他担起家庭教师,训练快速应答,每晚向孩子抛百余道智力口答题;练习紧迫书写,周末搞一次大题量语文、数学测试,认真记录下孩子在哪思维打误,书写迟疑,之后再专练哪儿。两个月后的考试,奇迹出现了:孩子反应之快,令教师和同学震惊,总分居全班第二……这个事例似一面镜子,映透出多练、苦练、反复练的内功。

(二)练求精

精,指练的内容典型。笔者认为,类型是路标。练透了一种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个路标,那就不愁山重水复无路可走了。如果教师都能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精练,就会极大造福于学生。北京特级教师宁鸿斌精心设计练习题。他只选“他什么都会”5个字做标点练习。先把5张字卡依次摆在板槽里,让学生填标点。“他都会什么”――学生填上问号。“他什么都会”――填上句号。“什么他都会”――填上叹号。“什么 他都会”填上问号、叹号两种标点符号。这样的精练,哪个学生不受益呢?

(三)练求早

智力的早期开发,说到底是人的能力宝藏的早期开发。一旦错过了最佳开发期,再强化的训练也难免落入“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窘境。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良好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都要在这一黄金时期打下基础。早期的训练能拨动起趣味的童心,早期的收获透露着稚嫩的捷报。我国古今大家学者,如12岁写就《滕王阁序》的王勃、16岁推出《离离原上草》的白居易、19岁捧出《女神》的郭沫若,无一不得益于早练之力。在知识更新迅猛的今天,要把学生知识的“五线谱”转化为能力的“琴音”,“练”的琴弦一时一刻都不能停。

三、教师要增强随机应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须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个体思维的人,这就导致了每一个课堂都不可能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计完成的。

笔者曾观摩一堂语文课《金色的鱼钩》。女教师感情悲切,学生泪光闪闪。突然,一位学生大声问道:“老师,老班长怎么不吃巧克力啊?”气氛一下子变了,有轻笑的,有低语的。只见女教师微微含笑说:“她提的问题很有趣儿,那老师就先说说巧克力。它属于西班牙,英文音译,西方以可可豆为主要原料精制的高级营养糖,含脂肪多,有浓郁的可可香味。我国解放后才引进制造,老班长能吃过它吗?”“不能!”“对,老班长和战士当年吃的是草根树皮,才换来我们今天吃巧克力,为此,我们能忘记这些烈士吗?”“不能!”丰富的知识,信手拈来;气氛的收拢,天衣无缝;感情的起伏,经两度激问赢得深层次的升华。在场的老师无不暗称其妙……

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灵活巧妙,是教师一种必备的智力品质,像绿叶必备光合作用、花儿必备授粉功能一样。因此,你能为教材科学地设计授课方案,你是否能为众多有差异的学生设计准确的学习方案?你能科学地编排知识传授程序,你是否能准确地编排如潮起伏的思维程序?你能娴熟地过滤你的教学思路,你是否能洞察受种种作用制约的变化无穷的学生心路?即或你讲授的是多年来几次讲过的同一个内容,课上新变化也会如细雨过后林中的鲜蘑那般层出不穷,需要你不断调整方位。面对瞬息之变,你只有一条路:以变应变!以渊博的学识为依托,以经多见广的磨砺为前导,以敏锐机灵的悟性为翅膀。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增强实效。追求无止境,探索无穷期,让我们一起作教坛不懈的探索者吧!

[参 考 文 献]

篇5

新课程理念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生成性的课堂,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如何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有各种看法,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篇6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生成性的课堂。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如何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要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更要对教材深入地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甚至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上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有各种看法,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篇7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40-2

当今教学研讨活动流行“同题异构”,有青年教师间“同题异构”赛课,也有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或者特级教师间“同题异构”展示。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教者手中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教者再开发中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有差异,对文本的二度处理有不同。那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和再构文本呢?

一、音乐教学文本解读的三境界

1.体验感悟进入文本。

音乐是听觉艺术,作为音乐教师,解读文本,需要我们以“听众”的身份去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聆听与感悟。记得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名师大讲堂上,浙江一位高中老师现场展示了欣赏课《欢乐颂》,教者对音乐文本的挖掘、选择、整合充满深度和内涵,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着源源不断的震撼力,深深感染到现场每一位学生、老师、专家。在点评环节,专家询问当初选这样有挑战性课题时的想法,他讲到了对古典音乐的喜欢,更说出了一个让我们现场老师都震撼的数字,为了准备这节课,这段名曲他已经熟悉聆听了上千次,每一次都会听到浑身战栗,情不自禁站起来挥舞双手。这个案例笔者也常常对身边的青年教师说起,也落实在自己每一次的备课中,和学生一起融入到音乐中,把身心交给音乐,让音乐浸濡自己的感官,这是音乐老师解读文本的首要境界,也是作为智慧教师的必备条件。

2.音乐要素深入文本。

聆听音乐,获得体验,学生有了整体的感受,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此。音乐要素是师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一架桥梁,也是师生深入文本的一种工具。王次萁淌谒的《音乐美学》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音乐要素泛指音乐作品的情感、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曲式结构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尹润萍老师显然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她执教的一年级歌唱教学《小黑猪》,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速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用慢速来表现小黑猪呀么呼呼睡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懒样,用稍快的速度表现小黑猪“衣服穿在脚,袜子套在耳朵上,急得满头大汗”的逖,速度的对比演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基本要素的分析,最终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了音乐的基本语言,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小黑猪》第三段歌词演唱,学生顺其自然地把速度和力度进行了改变演唱,表现出小黑猪因为做错事情的害羞样,真实而感人。音乐要素让文本解读更有水到渠成的境界。

3.情感升华融入文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文本解读是音乐教学的“根”,有了“根”的滋润,才能让学生走进音乐,触摸音乐获得情感共鸣。罗丹说“艺术即情感”,在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美华执教的《渔舟唱晚》课堂中,你能时时触摸到诗情画意的意境,获得与作者、文本、师生间的情感共鸣。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她抓住《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从初步感受到完整聆听,以及学唱、模唱、对比性地欣赏作品,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进行渗透,特别在欣赏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板块中,黄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古筝演奏的特殊记号:花指,学生说像一朵小花一样,老师让学生听一听古筝是怎样演奏的,并用动作学着做一做,引导学生想象这声音像什么?学生马上联想到流水、浪花,参与式的聆听中,让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音乐文本中,一个灵动的小设计、一个栩栩如生的小记号,学生融入进文本,品出了音乐的味道,并在实践中获得对音乐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细腻入微的文本解读对老师来说需要深厚的底蕴,对学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这是文本解读最有效性的境界。

二、音乐教学文本再构的三基于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悟是不断积累的,这时候有素养底蕴的老师会有一个不断认识和创造的过程,把禅悟到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修正再创造,形成对文本解读后的调整、整合、补充的新文本,这种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和再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技能。

1.基于教材内容的再构。

在文本再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如再构的文本与原教材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如原来教材太简单是否可以直接“抛弃”再构?新再构的文本是否会增加原来的难度,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黄美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能找到很好的答案:

课题:《渔舟唱晚》

(1)古筝曲《渔舟唱晚》;

(2)诗人文思根据小提琴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

再构后的文本:

(1)古诗吟诵《滕王阁序》;

(2)根据小提琴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演唱;

(3)长笛、高胡、笙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4)吕思清、盛中国、俞丽拿三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5)古筝曲《渔舟唱晚》;

(6)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文本的再构并不是要教师自己创编出音乐旋律或者编写教材等,它必须来源于原教材,忠实于原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和补充。再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探究者的意识和态度,仔细研读教材,掌握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而用自己的方式挖掘出教材的深层内涵,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促使有意义文本的生成。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不能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教材只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传达,并不是对教师教学的规定,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建构出更丰富、更充实、更符合时代特点、学生特点的文本。

2.基于学生主体的再构。

文本再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再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经验积累出发,脱离学生实际过高或者过低的延伸拓展或者二度开发,都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文本再构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音乐作品的切入点往往是隐藏在音乐文本中,需要我们老师仔细观察、分析,用心去体验,不难发现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黄美华老师在《渔舟唱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就是“文化”,文本再构之所以入得深,因为切入点抓得准,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将音乐置于文化的背景中让儿童去认识,在音乐文化链中让学生认识世界、抒感、表达心声,文本再构是服务于学生的。

3.基于音乐课标的再构。

文本再构是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大背景是新课标的改革。2011版音乐新课标第一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课程设计思路,其中第五条是相关课程内容的设计说明: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第3条),谈到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第4条新增)谈到要关注教案文本的价值取向,关注课堂环境、资源的客观变化……

新课标为教师文本再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能力发挥平台,给老师一个专业反思和成长的空间,让教师在深刻领会教学目标、仔细研读文本后,根据自身特点和特色,对教材进行更有意义的、更深刻的、更丰富的文本再构,以此来挖掘文本的深度,拓展课堂的宽度,提升学生视野的高度。

文本是有内容的,文本是有思想的,文本是有感情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本解读的功力和水平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而文本再构,更需厚积薄发方能游刃有余,这是教师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