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制种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茄子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杂种一代。茄子杂种种子的生产非常严格,除掌握栽培技术外,还需要掌握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种技术。本公司从事茄子育种研究多年,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茄子杂交制种技术,制种茄子成本较低,管理比较简单,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适时育苗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温度回升快的地块,床土应是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最好是未种过菜的稻田土、塘泥、新鲜黄土等。老菜园土作苗床要做好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粉剂与过筛煤渣灰拌匀后撒施苗床,作垫籽药土。用猪粪渣、陈煤灰、塘泥、枯饼、人粪尿等,堆沤制作培养土。播种前,采用小拱棚育苗,浸种催芽,1hm2大田需苗床面积37.5m2,苗床密度1500株/m2,播种量750~1050g/hm2,种子发芽出土以后,夜间应保持12~15℃,白天为20~26℃,如果夜间温度在10℃以下,生长不利,尤其是土壤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7~18℃,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此外在1~2片真叶时容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防治。
2定植
为了减轻病害,应实行水旱轮作,制种地选择水稻田或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并要求有50m左右的隔离。茄子定植不必过深,与秧苗的子叶平齐为宜,3叶1心即可定植。为了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定植以后应立即浇水,对新根发育有良好效果。定植的株行距根据茄子的品种而定,我团种植的是晚熟品种,行距60cm,株距35cm。
3田间管理
3.1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猪粪渣75t/hm2,饼肥1500kg/hm2,磷、钾肥各1500kg/hm2作基肥。轻施苗肥,在定植后至开花前应追2次肥,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释5~10倍的猪粪水或进口氮磷钾复合肥,不用氮肥催苗。稳施花肥,自第1朵花开放到第1批果迅速膨大这段时间为茄子的大量开花期,也是杂交制种的人工去雄授粉期,为防止植株落花落果,在不是严重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重施果肥,当根茄(或称门茄)长至商品成熟度时,每株茄棵上基本上都挂了2~3层果,这时果实膨大需要大量养分供给,要大追肥,重追肥,一般每隔7~10d追1次肥,以稀猪粪水和复合肥为好,果实转黄即可停止施肥。保证植株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提高种子发芽力的关键,特别是生长后期,因处在高温干旱季节,更应注意灌水。茄子在开花坐果期即可浇水,一般全生育期浇6~8次水,茄子的单叶面积大,水分蒸腾较多,一般保持80%土壤相对湿度,当土中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引起落花,所结的果实果皮粗糙品质差。当雨水过多时还要注意排水。从结果时即可开始浸灌,但应坚持“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一浅”是灌水不能超过畦高的2/3~3/4;“二急”是急灌急排;“三凉”是水凉、土凉、天凉。因此,在晚上灌水效果较好。灌水后应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其操作同常规栽培。结合浇水,施稀薄的粪肥或化肥;果实结果以后可追浇浓的粪肥或化肥,以氮肥为主,人工追施300~375kg/hm2尿素以供果实不断生长的需要;果实最旺时期,也是需肥最多时期。
3.2授粉技术
3.2.1授粉花朵部位及单株授粉花朵数。最适宜授粉部位是第2~4层花,每株宜授粉6~10朵花,坐果5~8个。
3.2.2父本花粉采集。茄子开花习性是当花蕾长足后,在花冠逐渐开裂过程中,花药逐渐破裂,花粉散出。可在上午8时左右花朵刚开放时,用电动采粉器收集花粉,此时花朵刚开放,花粉多,且发芽力高。也可在上午摘下当天开放的花朵,取出花药散放在铺有厚纸的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晒干,约需4h。然后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或将晒干的花药装入碗中,盖上纸,上下抖动碗几次,即可将花粉抖出,然后放入小盒中备用。3.2.3选择母本花蕾去雄。茄子花在开放前1d至开放后2d,均有受精结籽能力,而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强,结实率最高。选母本植株上花冠开裂的大花蕾,用镊子轻轻拨开花苞,将雄蕊彻底去尽。去雄时,切忌挫伤柱头、子房。
3.2.4授粉。对前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开放的花朵授粉。用带橡皮头的铅笔或授粉棒(粗塑料电线壳中塞入海绵制成)沾取花粉,轻而匀地涂到柱头上,看到柱头上沾有足量花粉即可。如果花粉多,也可当天去雄、当天授粉。
3.2.5标记。用印油涂于花柄上或用有色毛线系于花柄上等方法进行标记。
3.2.6其他管理措施。在杂交制种中发现授粉量增加,其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相应增加。因此,重复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每次授粉时,如果发现母本田内有未做标记的花朵或果实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杂交种纯度。每株坐果5~8个后,要将植株上部开放的花朵、自交果及生长点全部摘除,以证杂交种的纯度和果实的生长发育。一般母本田可安排30~45人/hm2去雄授粉。
3.3茄子的落花及防止
茄子落花的原因是气温低于20℃时,影响授粉受精及果实生长,在15℃以下会引起落花,最适宜温度为28~30℃,这种早期落花可以用生长剂来防止,一般用20~30mg/kg的2,4-D处理。
3.4病虫害防治
玉米杂优品种具有高产、抗性强等优点,所以在玉米种植区,种植杂优品种已成为提高产量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探讨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我所进行了三年制种试验。产量由过去的1200kg/hm2提高到现在的2325kg/hm2,增产93.75%。现将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措施
1.1选地及整地
选隔离条件较好,土壤肥力和光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有排灌条件,保水保肥力强的地为制种地,并做到精细整地,畦面无大土块,无杂草,无作物残根,达到松、细、平。
1.2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
制种地要求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钙镁磷50kg、钾肥10kg。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1.3合理安排群体结构
父母本行比1:5,大行距90cm,小行距40cm,株距25cm,父本留双株,母本间隔留单双株,每亩母本4500株,父本1500株。
1.4合理确定播种期
玉米各生育阶段所需的光、温、水必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才能正常生长。播种过早,低温阴雨天气易造成烂芽;播种过迟,抽雄吐丝遇梅雨高湿气候不利于授粉,影响结实率。在贺州市农科所(信都镇),早造制种可在2月下旬播种,利用地膜覆盖育苗效果较好。
1.5确定父母本播差期,保证花期相遇
玉米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杂交制种的关键,根据父母本生育期,结合当地气候资料,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一般情况下,玉米雄花散粉时间延续较短,夏天在相同条件下,花粉寿命只有5~6h,而雌花吐丝后10d内还能受精,吐丝后1~5d受精能力最强。
1.6搭好丰产苗架
(1)精细播种。播前整地要求达到无根茬、无坷垃、上虚下实、埂直面平,浇足底墒水。待播种子摊晒2~3d后用55℃左右的热水浸泡2~3min,然后用温水浸种6~12h,捞起后用40%乐果乳油兑水拌种均匀后点播,可以防治地下害虫。播种规格为小行距50cm,穴距33cm。采用开沟条播,每穴播3粒种子,667m2用种量约3kg。播种后在穴间(株间)点施少量复合肥,注意肥料不能沾附到种子上,以免烧坏种子,影响出苗,然后盖上3~5cm碎泥。播后做好父本区别标记,如在行头种上其他作物,以避免杂交种子纯度因亲本人为混淆而受影响。
(2)科学施肥。玉米的全程施肥以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要早施。
(3)适时排灌水。玉米出苗期,保持畦面干爽,齐苗后保持干干湿湿。抽穗前10d至抽穗后20d,注意保持泥土湿润,保证雌穗正常发育及父本抽雄整齐,花粉壮而多。
2确保种子质量的核心环节
2.1提高播种质量,缩短去雄周期。
精选亲本种子。制种时首先要确保亲本种子质量,播前亲本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精选,彻底清除霉烂、秕瘦、虫蛀、破碎等籽粒,使籽粒大小均匀,发芽率达85%以上。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适当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可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出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处理方法有晒种和种衣剂包衣等。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全苗的关键。实践证明,播种深度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时才能满足种子萌2.2严格去杂去劣
去杂去劣是玉米制种田保证纯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坚持早检查、早动手、严要求。第一次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根据自交系叶色、叶型、叶鞘颜色将杂苗、弱苗、病苗彻底去掉。第二次在拔节期去杂,把不符合自交系形态特征的杂株、变异株、弱小株和可疑株彻底去掉。尤其父本杂株,绝不允许进入花期。第三次在抽雄初期去杂。在抽雄前后逐株根据自交系株型、叶片长短、花丝颜色、花药色泽去掉特殊的变异株、可疑株。第四次在晾晒脱粒前进行,把杂穗、变异穗、病穗彻底挑净。
2.3严格去雄
影响制种质量的关键是去雄。去雄涉及千家万户,必须精心组织,严格安排,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照章办事,奖惩严明。全面推动母本超前去雄技术,实行摸苞带叶去雄,并做到及时、干净、彻底。生产实践证明,母本超前去雄,不仅能有效防止母本自花授粉,而且有利于调节养分供应,促进雌穗生长,增加制种产量。抽出的雄穗必须装袋带出制种田处理掉,杜绝随去随丢,避免在田间后熟散粉,影响制种质量。去雄结束前将尚未抽出的母本株、病残株一次性彻底清理,防止去雄后散粉而影响种子质量。
2.4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是高产、优质制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花期未能良好相遇的情况下效果更为明显,据试验在自然授粉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结实率20%以上。而人工授粉不在于授粉次数和数量,关键是掌握好时间,辅助授粉应掌握在父本散粉量最大和母本吐丝集中时进行,采粉授粉时间一般在9~12时,以10时为最佳授粉时间。
2.5加强制种田的后期管理
茄子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杂种一代。茄子杂种种子的生产非常严格,除掌握栽培技术外,还需要掌握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种技术。本公司从事茄子育种研究多年,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茄子杂交制种技术,制种茄子成本较低,管理比较简单,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适时育苗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温度回升快的地块,床土应是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最好是未种过菜的稻田土、塘泥、新鲜黄土等。老菜园土作苗床要做好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粉剂与过筛煤渣灰拌匀后撒施苗床,作垫籽药土。用猪粪渣、陈煤灰、塘泥、枯饼、人粪尿等,堆沤制作培养土。播种前,采用小拱棚育苗,浸种催芽,1hm2大田需苗床面积37.5m2,苗床密度1500株/m2,播种量750~1050g/hm2,种子发芽出土以后,夜间应保持12~15℃,白天为20~26℃,如果夜间温度在10℃以下,生长不利,尤其是土壤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7~18℃,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此外在1~2片真叶时容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防治。
2定植
为了减轻病害,应实行水旱轮作,制种地选择水稻田或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并要求有50m左右的隔离。茄子定植不必过深,与秧苗的子叶平齐为宜,3叶1心即可定植。为了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定植以后应立即浇水,对新根发育有良好效果。定植的株行距根据茄子的品种而定,我团种植的是晚熟品种,行距60cm,株距35cm。
3田间管理
3.1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猪粪渣75t/hm2,饼肥1500kg/hm2,磷、钾肥各1500kg/hm2作基肥。轻施苗肥,在定植后至开花前应追2次肥,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释5~10倍的猪粪水或进口氮磷钾复合肥,不用氮肥催苗。稳施花肥,自第1朵花开放到第1批果迅速膨大这段时间为茄子的大量开花期,也是杂交制种的人工去雄授粉期,为防止植株落花落果,在不是严重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重施果肥,当根茄(或称门茄)长至商品成熟度时,每株茄棵上基本上都挂了2~3层果,这时果实膨大需要大量养分供给,要大追肥,重追肥,一般每隔7~10d追1次肥,以稀猪粪水和复合肥为好,果实转黄即可停止施肥。保证植株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提高种子发芽力的关键,特别是生长后期,因处在高温干旱季节,更应注意灌水。茄子在开花坐果期即可浇水,一般全生育期浇6~8次水,茄子的单叶面积大,水分蒸腾较多,一般保持80%土壤相对湿度,当土中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引起落花,所结的果实果皮粗糙品质差。当雨水过多时还要注意排水。从结果时即可开始浸灌,但应坚持“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一浅”是灌水不能超过畦高的2/3~3/4;“二急”是急灌急排;“三凉”是水凉、土凉、天凉。因此,在晚上灌水效果较好。灌水后应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其操作同常规栽培。结合浇水,施稀薄的粪肥或化肥;果实结果以后可追浇浓的粪肥或化肥,以氮肥为主,人工追施300~375kg/hm2尿素以供果实不断生长的需要;果实最旺时期,也是需肥最多时期。
3.2授粉技术
3.2.1授粉花朵部位及单株授粉花朵数。最适宜授粉部位是第2~4层花,每株宜授粉6~10朵花,坐果5~8个。
3.2.2父本花粉采集。茄子开花习性是当花蕾长足后,在花冠逐渐开裂过程中,花药逐渐破裂,花粉散出。可在上午8时左右花朵刚开放时,用电动采粉器收集花粉,此时花朵刚开放,花粉多,且发芽力高。也可在上午摘下当天开放的花朵,取出花药散放在铺有厚纸的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晒干,约需4h。然后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或将晒干的花药装入碗中,盖上纸,上下抖动碗几次,即可将花粉抖出,然后放入小盒中备用。3.2.3选择母本花蕾去雄。茄子花在开放前1d至开放后2d,均有受精结籽能力,而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强,结实率最高。选母本植株上花冠开裂的大花蕾,用镊子轻轻拨开花苞,将雄蕊彻底去尽。去雄时,切忌挫伤柱头、子房。
3.2.4授粉。对前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开放的花朵授粉。用带橡皮头的铅笔或授粉棒(粗塑料电线壳中塞入海绵制成)沾取花粉,轻而匀地涂到柱头上,看到柱头上沾有足量花粉即可。如果花粉多,也可当天去雄、当天授粉。
3.2.5标记。用印油涂于花柄上或用有色毛线系于花柄上等方法进行标记。
3.2.6其他管理措施。在杂交制种中发现授粉量增加,其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相应增加。因此,重复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每次授粉时,如果发现母本田内有未做标记的花朵或果实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杂交种纯度。每株坐果5~8个后,要将植株上部开放的花朵、自交果及生长点全部摘除,以证杂交种的纯度和果实的生长发育。一般母本田可安排30~45人/hm2去雄授粉。
3.3茄子的落花及防止
茄子落花的原因是气温低于20℃时,影响授粉受精及果实生长,在15℃以下会引起落花,最适宜温度为28~30℃,这种早期落花可以用生长剂来防止,一般用20~30mg/kg的2,4-D处理。
3.4病虫害防治
茄子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杂种一代。茄子杂种种子的生产非常严格,除掌握栽培技术外,还需要掌握授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种技术。本公司从事茄子育种研究多年,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茄子杂交制种技术,制种茄子成本较低,管理比较简单,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适时育苗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温度回升快的地块,床土应是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最好是未种过菜的稻田土、塘泥、新鲜黄土等。老菜园土作苗床要做好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粉剂与过筛煤渣灰拌匀后撒施苗床,作垫籽药土。用猪粪渣、陈煤灰、塘泥、枯饼、人粪尿等,堆沤制作培养土。播种前,采用小拱棚育苗,浸种催芽,1hm2大田需苗床面积37.5m2,苗床密度1500株/m2,播种量750~1050g/hm2,种子发芽出土以后,夜间应保持12~15℃,白天为20~26℃,如果夜间温度在10℃以下,生长不利,尤其是土壤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7~18℃,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此外在1~2片真叶时容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防治。
2定植
为了减轻病害,应实行水旱轮作,制种地选择水稻田或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并要求有50m左右的隔离。茄子定植不必过深,与秧苗的子叶平齐为宜,3叶1心即可定植。为了使幼苗迅速恢复生长,定植以后应立即浇水,对新根发育有良好效果。定植的株行距根据茄子的品种而定,我团种植的是晚熟品种,行距60cm,株距35cm。
3田间管理
3.1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猪粪渣75t/hm2,饼肥1500kg/hm2,磷、钾肥各1500kg/hm2作基肥。轻施苗肥,在定植后至开花前应追2次肥,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释5~10倍的猪粪水或进口氮磷钾复合肥,不用氮肥催苗。稳施花肥,自第1朵花开放到第1批果迅速膨大这段时间为茄子的大量开花期,也是杂交制种的人工去雄授粉期,为防止植株落花落果,在不是严重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重施果肥,当根茄(或称门茄)长至商品成熟度时,每株茄棵上基本上都挂了2~3层果,这时果实膨大需要大量养分供给,要大追肥,重追肥,一般每隔7~10d追1次肥,以稀猪粪水和复合肥为好,果实转黄即可停止施肥。保证植株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提高种子发芽力的关键,特别是生长后期,因处在高温干旱季节,更应注意灌水。茄子在开花坐果期即可浇水,一般全生育期浇6~8次水,茄子的单叶面积大,水分蒸腾较多,一般保持80%土壤相对湿度,当土中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引起落花,所结的果实果皮粗糙品质差。当雨水过多时还要注意排水。从结果时即可开始浸灌,但应坚持“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一浅”是灌水不能超过畦高的2/3~3/4;“二急”是急灌急排;“三凉”是水凉、土凉、天凉。因此,在晚上灌水效果较好。灌水后应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其操作同常规栽培。结合浇水,施稀薄的粪肥或化肥;果实结果以后可追浇浓的粪肥或化肥,以氮肥为主,人工追施300~375kg/hm2尿素以供果实不断生长的需要;果实最旺时期,也是需肥最多时期。
3.2授粉技术
3.2.1授粉花朵部位及单株授粉花朵数。最适宜授粉部位是第2~4层花,每株宜授粉6~10朵花,坐果5~8个。
3.2.2父本花粉采集。茄子开花习性是当花蕾长足后,在花冠逐渐开裂过程中,花药逐渐破裂,花粉散出。可在上午8时左右花朵刚开放时,用电动采粉器收集花粉,此时花朵刚开放,花粉多,且发芽力高。也可在上午摘下当天开放的花朵,取出花药散放在铺有厚纸的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晒干,约需4h。然后用花粉筛将花粉筛出,或将晒干的花药装入碗中,盖上纸,上下抖动碗几次,即可将花粉抖出,然后放入小盒中备用。
3.2.3选择母本花蕾去雄。茄子花在开放前1d至开放后2d,均有受精结籽能力,而以开花当天受精能力最强,结实率最高。选母本植株上花冠开裂的大花蕾,用镊子轻轻拨开花苞,将雄蕊彻底去尽。去雄时,切忌挫伤柱头、子房。
3.2.4授粉。对前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开放的花朵授粉。用带橡皮头的铅笔或授粉棒(粗塑料电线壳中塞入海绵制成)沾取花粉,轻而匀地涂到柱头上,看到柱头上沾有足量花粉即可。如果花粉多,也可当天去雄、当天授粉。
3.2.5标记。用印油涂于花柄上或用有色毛线系于花柄上等方法进行标记。
3.2.6其他管理措施。在杂交制种中发现授粉量增加,其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相应增加。因此,重复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每次授粉时,如果发现母本田内有未做标记的花朵或果实要及时摘除,以免影响杂交种纯度。每株坐果5~8个后,要将植株上部开放的花朵、自交果及生长点全部摘除,以证杂交种的纯度和果实的生长发育。一般母本田可安排30~45人/hm2去雄授粉。
3.3茄子的落花及防止
茄子落花的原因是气温低于20℃时,影响授粉受精及果实生长,在15℃以下会引起落花,最适宜温度为28~30℃,这种早期落花可以用生长剂来防止,一般用20~30mg/kg的2,4-D处理。
3.4病虫害防治
2对策与建议
2.1不断加大投入,切实优化教学条件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着力夯实硬件建设基础。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设置专项资金,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数控专业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新型的设备和新的技术,使用最新的系统版本,尽可能地做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为数控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硬件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课堂融入企业元素,构成企业与学校衔接的平台。数控教学中心建立人才培养模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做到“理、实”一体。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工资薪酬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办公条件和福利条件,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要拓宽多个人才引入渠道,可以从高校、社会、企业等广泛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并采用全职、兼职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特别是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可以建立合作同盟关系,联系对口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带领学生经常性、长期性到在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锻炼。
2.2转变教学理念,切实突出实践操作
一是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学生对数控技术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景,教学方式上要求灵活性,教学手段上要求创新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要充分注重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教学的前瞻性,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就业相适应。三是要注重数控教学的实践性。要以培养实用型数控技术人才为目标,切不可以模拟软件代替实际操作,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锻炼能力,积累数控操作的经验,为就业上岗奠定坚实基础。
3创新教学方式,切实坚持市场引领
数控专业技术教学就是要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引领,切实创新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的实用型、超前性和针对性。一是要养成随时关注市场动态的心理。数控技术行业动态发展,对于数控技术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切实密切注意市场动向,才能把住市场动态趋势,从而明确市场未来人才需求的动向。二是要关注设备及系统技术的更新升级。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控设备不断面世,数控软件也不断更新换代升级,教师应引导学生切实注意了解和掌握新设备、新情况、新技术,才能从呆板的课堂中跳跃出来,从而市场保持更近的距离。三是要注重实践课堂的创建。将车间作为最好的课堂,将学习考核与车间实习生产绩效考核相结合,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四是可以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开展数控操作竞赛等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精力,充分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可能地发掘。要以企业生产车间为大练兵、大比武的广阔舞台,开展数控操作生产实战比赛。通过系列实践竞争,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抗击竞争风险的能力,让学生实际操作中锻炼能力、激发潜能、积累经验、提升素质。
2.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分析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名,老中青结合有梯度,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14名,占77.8%,教师职称符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共4名,占22.2%,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2名,占66.7%,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只有5名,占教师总人数的27.8%,根据教育部标准,“双师型”教师人数合格比例应为50%,优秀比例应为80%。而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42%,而且是包括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曾下厂实践的教师。
2.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缺乏实践锻炼,来源单一。这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的专职教师中,大学毕业后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以上,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教师的来源单一,这就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低,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都处于弱势,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生产工艺流程不熟悉,难以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明显。(2)从企业引进的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20%的专业教师是从行业企业调入的,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阅历,但在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表达方式上却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也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3)缺乏教育理论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起步较迟,非师范类毕业的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这样的工科类专业,教师几乎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因此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存在较大的不足。(4)缺乏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目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还没有一个教学名师,也没有专业带头人。专业改造、教学研究和改革、科技创新和课题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就没有领头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我校根据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每个学年的寒暑假安排各专业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三年将全体教师轮遍,使教师都具有双师素质,既能讲知识又能带实训。(1)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职称资格、考评员资格的培训和考试。(2)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3)在寒、暑假有计划地选送专业骨干教师到教育部指定的全国中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学习。(4)对实验、实训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5)加强校企合作,互派互学相互指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6)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带动一批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措施
为了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我校在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同时,制定以下激励措施。(1)鼓励、支持教师积极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考取了本专业对口行业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报考费用由学校予以报销。(2)对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学校在制定职称评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向“双师型”教师倾斜。(3)教师下企业锻炼每期约30天左右,学校按每天省内35元、省外50元给予补贴(含食宿费用),往来车旅费另行报销。(4)根据需要,学校每年将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核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奖励。(5)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开展校内、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对组织对外培训和为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的教师,学校对每个培训班次和项目视规模与效果给予500-1000元奖励。(6)对“双师型”教师,各专业科优先安排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教材编写、主持或参与主持本专业范围的实验项目,实验装备开发,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或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指导年轻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
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与普通高中有很大不同。大多数普通高中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管理过于程式化,而中职学校,即便是以升学为目的的中职学校,实践操作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要充分依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适应中职学校快速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将基础知识教学、实验实习操作教学、社会实践、学生操行评定等内容融入其中,使教学管理软件呈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充性。
2.教学应用软件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用来制作课件的系统软件十分有限,只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的是PowerPoint,很少教师会使用Authorware,而且教师们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大多数变成了“电子教科书”,这是在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维护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而没有以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组织课件的开发。教师们缺少实用且易操作的课件制作软件、课堂活动软件、测试考试软件等。另外,学生自主学习所使用的网络平台和学习型软件也很缺乏。
3.教育资源共享软件
教育资源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所必需的教学课件、教案、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及试题库等。很多网站中都有教师们急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学经验丰富、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的教师制作出了一些颇有水平的课件,然而这些教育资源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共享,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资源共享软件的开发就是为了帮助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共同享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成果,使广大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据调查,一名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的教师编写一个学时的课件,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而大多数不熟悉计算机的教师则要花费8~10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大多数教师编写的课件质量并不高,缺乏创新。因此,有计划地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并将其课件资源共享,既可以节约教师们的时间,又能提高课件的质量。
二、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1.利用信息技术虚拟实践操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除开设有文科类专业外,还开设有理工科专业。这些学校由于缺少实习基地,教学、实践操作都在教室里进行,实践操作过程全凭教师描述。到头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却一无所知。针对职业教育专业的特点,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虚拟实践操作,将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在职业教育中的特色体现,也将实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实验设施不足的情况下,虚拟实践操作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前期实验课操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在有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到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多媒体教学与远程教育更新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及远程教育介入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信息化办公平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效率。
网络信息化办公平台,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办公平台把教职工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包括招生信息、毕业生信息、社会就业信息、工学交替信息等)、后勤管理、教师备课、学生学业测试、学生评价等工作程序化、数据化,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率。如“学生学业测试系统”解决了教师拟题、打印试卷、批改试卷等问题。该系统中储存有各学科的试题,题量大、题型齐全。需要测试时,教师可根据授课进度选择不同单元的试题,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试题的难易程度。打开电脑,学生就可以随时上机测试,试题随机生成,不会生成一模一样的试卷。答题完毕,将试卷提交,成绩立即出现在屏幕上。再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提供详尽的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有利于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4.建设网站,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就业率。
学校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把自己的办学优势、教育成果向社会宣传,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招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5.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教会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通过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学生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查阅资料、预习新课、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等。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视野,提高阅读和自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强调动手实践。很多学生学会了网页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视频制作、建立个人网站等。
三、信息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1.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下载与上传、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Power-Point课件制作能力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
所谓信息技术素质,是指收集、获取、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使他们能主动获取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查询信息、收集整理信息,学会应用多媒体;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成果,并传递给他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工具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3.建立一套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评估体系
中职学校应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且建立一套相匹配且较完备的督导机制,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信息技术贯穿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去处理各种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素质。
二、在新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
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性,教师应该认真处理教材,努力创设情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概念.例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我通过播放视频“轰炸机轰炸目标”、“飞机空投给养”等过程.设疑:在这些过程中,炸弹、物资都做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有什么特点?随后,通过动画模拟出飞机投弹的过程.通过观看视频、模拟动画,学生很容易会思考到:炸弹、物资在做曲线运动,而且他们始终都在飞机的正下方.接着,让学生转变角色:如果你是飞行员,你能准确“轰炸”到目标吗?通过交互式的模拟动画,来“轰炸”地面目标.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也为后面探讨“平抛物体运动”相关内容,做了很好地铺垫.
三、在知识深化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
物理过程往往复杂而抽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更加丰富、生动的场景,通过视频、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真实的实验场景,让学生能利用原有知识去构建外化的知识.例如:探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时候,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三个交互式的模拟实验.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模拟实验过程,“导体与磁感线之间相对运动”、“闭合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闭合线圈与载有变化电流的线圈”,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详细分析现象,最后得出规律: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有关?学生就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去实验探究,得出初步的结论,这样就深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了衔接.
四、在知识应用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加深对概念、知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创设出情景,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例如:讲授“平抛物理…….”时,我通过视频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时,中国对俄罗斯决胜局中,女排队员张越红一记漂亮的扣杀,赢得了金牌……同学们都兴奋不已.随后,我提出问题:排球场的总长度为18m,网高为2.24m,当时张越红击球时离网的水平距离有1.8m,排球离网的垂直高度为45cm.假如张越红击球时是水平方向的,要使排球既不下网又不出界,球速的范围是多少?由于所涉及的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非常有兴趣,能认真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程度、生源的有效供给情况以及开办该专业所需的师资设备条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新开专业的盲目性。
2.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本校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能知晓有关专业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时弄清教学中存在问题,从而能为改进教学、调整专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根据调研结论,组建专家团队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是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既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同时还要满足企业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特点,体现中职特性和培养目标要求,为使专业设置能有效对接社会与企业岗位,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或高校的专业人士,组建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团队,校企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论证活动,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掌握企业市场动态,动态调整和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三、以行业标准为前提,开发和完善校本教材建设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存在着专业教材体系混乱,教材内容比较自由宽泛,技能操作缺乏统一规范,执行行业标准不一致,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为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教材开发应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坚持行业标准和规范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开发适应岗位技能的专业校本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提炼,力争使教材体系同时兼备理论性和实用性。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打造一流教学队伍
1.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保障,培养和打造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技术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提升的必备条件,学校鼓励在职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和国内外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
2.在教学上要不断的推行新手段新方法,加大多媒体教学力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让老师们不断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做好铺垫,保证技能教学的高质量运行,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五、创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课堂
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和项目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放教学内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了解企业文化、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将教学由课堂走向课外,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近企业,到大自然中去创作,到工作岗位中去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及感悟体验,更好地熟悉岗位技能,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今后进入企业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打下良好基础。
在成熟的产业结构中,依次存在高级技术人员、普通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及一般附属个人的职业划分,并呈现出橄榄型的结构特点,即高级技术人员和一般附属个人比例是相对最少的,处于中间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是比例最大的,因此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
无论是传统制造产业,还是高科技装备企业,其生产线上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产业结构中既有传统的制造产业,为了提升产业结构,正努力的加速传统产业的科技化进程,同时也在逐渐探索新型制造产业的扶持。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的丰富,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在科技制造产业发展的同时向国外过多的转移传统制造业,因此我国的制造产业呈现出新旧结合和同时发展的现象,这就为技术工人即职业教育接受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
(二)国家政策的扶植
由于职业教育对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巨大支撑作用,国家制定了大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并对相关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学费及生活费方面,国家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补贴,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
(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下岗人数逐年增多和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这两个群体在面对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职业技能与就业机会不匹配的难题,急需进行新岗位的职业技术培训。长期以来,多是由企业承担这一部分的培训任务,由于企业以生产、盈利为主要目的,造成了这两个群体就业难的问题,而大量非熟练工人的进入也影响的企业的正常运转。
以中职学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学校在培训技术工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面对大量迫切需要职业培训的群体,可以大胆开拓自身的市场,不要局限于应届学生的招取。通过培训社会人员,既能对闲置的师资、教学设备加以利用,创造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契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帮助企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