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3: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化学有机物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言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应对考试,更多的是为了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见识到化学对于大千世界的作用,从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促进化学知识学习效率的提高。
1.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知识灌输的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主宰者,在课堂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只是机械的接收知识。高中化学知识点繁多,而又比较分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大,比如金属钠的性质:Na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单质,能够和许多物质反应,例如与S反应能生成硫化钠,与H2O能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还原性较强,是由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很容易失电子。再比如氢、氦、锂、铍、硼等元素的原子序数以及电子排布式等。如果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去学习这些化学知识点,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课业负担,影响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教师应该主动的转变自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角色,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主动的掌握化学课堂学习的节奏,更加积极的去学习,这样才能高效率的学习并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具有实验性质的学科,纵观历史上的重大化学发现,无一不都是在开展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取得的,比如法国著名的女化学家―居里夫人,是在不断的实验中,才突破性的发现了钋以及镭这两种元素,并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化学奖。如果学生仅靠在课堂中听老师讲述化学理论、化学原理等,是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化学物质之间到底是如何反应的,再精准的语言也不如让学生真正的看到化学实验现象,体会其中的化学原理。
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该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引导,首先打消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明白化学实验的目的以及大致流程,在课堂中制定一系列详细的化学实验计划,在学生看到实际的化学反应之后,再引入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点,这样学生在亲自进行操作之后,肯定会对课本中的化学原理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增加高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点的增多及其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有着较为抵触的情绪,加之化学教师往往都是用生硬无趣的教学方法、单调的板书等来讲述化学知识,这就更让学生提不起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法,依靠网络多媒体,能够将高中化学中非常抽象的化学原理具象化,将课本中对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生动化的展现出来。比如,在讲化学有机反应的知识点时,其中涉及到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等多种反应类型,每种反应类型中都会涉及到多种有机物,例如CH3COONa、C12H22O11等,这些有机物与平常所接触到的H2O、CO2等简单分子不同,它们分子量较大,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这些复杂结构的有机分子,使其三维立体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不同有机分子之间进行反应时,将其反应中分子结构变化的过程都展现出来,这样就会大大减弱学生对这些复杂有机分子的陌生感,帮助其理解不同反应的过程,加深印象,以便更好的掌握这些有机反应。
4.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对知识的一种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主动去探究问题,在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化学知识相关联,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根据知识点的类型,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比如在高中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而铁又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金属元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纯铁这种金属进行观察,然后提问,学生可能会问老师“展示的铁是银白色的,而我们平常所见的为什么是红褐色的?”,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寻答案,因为铁容易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从而生成红褐色的铁锈,继而就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究反应的过程及铁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价位的转变等知识点。
5.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中对教材的熟悉与掌握,更要主动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教师除利用传统信息媒介接受化学知识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阅资料后经过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认识,经过长期的总结可达到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目的。另外学校要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优秀课程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构建教师交流平台,可通过定期举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化学教师直接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实现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6.布置典型精炼的题目
做习题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这一手段被过分利用,学生往往要进行大量化学习题的练习。在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必须对题目进行精心设计,布置典型精炼的题目。题目必须紧扣所学知识点,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不在其他方面设置难度。教师可根据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对题目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使学生达到做题巩固知识的目的。
结语
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可以从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增加高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布置典型精炼的题目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其动手能力,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最终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中受益。
参考文献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一直研究和开发能够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方式,在如今技术进步飞快的社会中,“微课”模式教学就为化学教师带来了便利。
一、微课模式下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设计
(1)微课模式的基础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来设置的,以教材为基础,在其中选用一些学生自学时比较吃力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比如一些理论知识、概念、原理、实验过程等等,有效的解决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等问题。
(2)微课模式的形式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化学的特点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采用抽象和具象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微课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化学课程的资料从而构成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应用模型,分为课前自学版块、课堂学习版块和课后复习版块三种。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之后,在课堂中通过观看微课中的学习视频从而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预习板块主要是通过微课对化学课程中的难点进行再一次消化,使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并加深知识的记忆①。
二、以“乙醛”教学为例研究微课模式下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
在以“乙醛”为例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在微课中的应用时,可以把其知识内容分为三个单元来进行讲述,并且制作三个关于“乙醛”的小视频。
1.讲述乙醛物理性质知识
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乙醛的物理性质。
制定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问学生,通过观察乙醛样品,你可以说出那些关于乙醛的物理性质?
(2)研究:如何区别葡萄糖及乙醛两种无色无味液体?
(3)深度研究:如何使乙醛液体与水分解?
(4)分析思考:观察学生在观看乙醛物理性质视频过程中是否有疑问,如若没有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此问题。在关于乙醛物理性质的问题中,学生通过观察及思考对此进行总结讲述;在区分葡萄糖与乙醛两者液体时,学生通过对两者分别测其密度及沸点来进行分析。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得知,通过观察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等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加深,使学生在其中学到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②。
2.讲述乙醛的组成结构
制定学习目标:充分了解乙醛的组成结构
制定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根据乙醛的分子式是否能写出其结构形式。
(2)研究:乙醛在同一平面中一定有几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中可能有几个原子?
(3)深度研究:通过播放小视频提问学生在CHO转变为COOH的过程中有哪些反应?
(4)分析思考:了解乙醛组成结构这一单元中内容比较抽象化,学生的思维难以通过观看小视频就充分展开。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动手组装其内部分子结构模型,使其形象具体化,并且在此时播放讲解乙醛分子结构的小视频,以此来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空间,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此知识。
3.讲述乙醛和强氧化剂之间的反应
制定学习目标:了解乙醛的性质。
制定学习计划:
(1)提出问题:乙醛与强氧化剂之间有哪些反应?
(2)研究: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液体一定是乙醛?
(3)深度研究:在学过的化学知识中,有哪些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4)分析思考:在学生通过对乙醛与氧气反应的小视频观看时,里面对此内容有文字讲述及细节讲授,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对此知识深度理解,还可让学生背写相关的化学公式,从中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纠正,加深对乙醛性质的理解。还可使学生通过实验演示此内容,加深对乙醛性质知识的理解。并且使学生互相探讨交流“有哪些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机物”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③。
三、结束语
微课是技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最新、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不管是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今后的教学教育活动也有着促进作用。⑽⒖卧擞玫礁咧谢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使用微课,也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刘岩.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型为例[J]. 化学教育,2015,36(11):22-25.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20xx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原化学教师电脑沙龙)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具体工作分述如下:
一、新课程试验
1、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4、2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二、常规工作
1、初三年级
(1)利用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化学教学调查测试题,认真做好初三化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开学初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2)由初三年级“中心教研组”牵头,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研究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研讨活动等形式,分“常见的酸碱盐”、“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复习”等若干专题,每月进行1~2次
教研活动。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2、高一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一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研究。进行1~2次研讨活动。
3、高二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二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二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有机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以“化学选修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为课题。进行2次专题研究活动。
4、高三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三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3月份,进行“20xx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
(3)4月份,在省奔牛高中召开本学期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对“一模”做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为第二轮复习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4)5月份,对“二模”进行专题研究。
(5)由高三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针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开研究课2~3节。
三、课题研究
1、围绕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国家课标组的直接指导和华师大科研处的领导下,展开一个有系统、系列化、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网络。
2、在南师大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策略研究”子课题组,正式启动研究工作。
3、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寻找研究课题,尽早组织研究队伍,展开专题研究。
4、开展“XXX市市中学青年化学教师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课题的调查研究,寻找较高层次的挂钩单位,正式启动研究课题。
四、学科竞赛
1、3~4月份,认真做好江苏省20xx年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组织参赛工作。
2、5月份前,认真做好20xx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准备工作。5月份,做好20xx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工作。
五、基地建设
1、加强学科基地化学组的教研力度,省常中、一中、三中、田中和新桥中学重点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近5年化学高考试题走向研究”。以加强教学研究为策略,课堂教学提效为重点议题,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考好成绩。
2、XXX市一中、三中、田中、实验初中、十五中和新桥中学将与教研室一起,共同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研究。基地学校要通过研究,积累课改经验,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3、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进行听课、座谈,交流理论学习体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六、师资培训
1、开学初,各年级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与评价”和“本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为重点,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
2、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以“化学工作室”为基本力量,平均每月组织1~2次电脑使用技术和网络资源利用技术的学习活动。维护与完善化学教学资源库;创建有
XXX市市化学教研特色的“XXX市化学教研”、“化学新课程试验”和“XXX市市化学工作室”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1、有机化学有关烃类物质的知识;
2、有机化学有关烃的衍生物的知识;
3、有机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知识
;
5、有关合成材料的知识
;
6、常见有机物的实验室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与改进;
7、有机化学基本计算
【教学重点】
1、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2、各类有机反应的特点的理解
3、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基本思路;
4、有机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
2、揭示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3、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4、有机化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解题思路的清晰、准确性。
【教学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启迪为主线
3、以学生自学、思考为重点
4、以现代化工具手段
5、以“活”、“新”为原则
6、以“激发兴趣”、“熟练掌握”、“形成系统”、“灵活运用”为目的。
【课时计划】
第五单元
烃……………………………………………………9课时
第六单元
烃的衍生物…………………………………………12课时
期中复习及考试……………………………………………………3课时
第七单元
糖类、油脂、蛋白质………………………………3课时
第八单元
合成材料……………………………………………3课时
会考复习及考试……………………………………………………24课时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过程。
三、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对自己的要求:
1、授课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另外,通过课题研究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猜测力,同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进度安排:
周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9.3—9.9
引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2
9.10—9.1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3
3
9.17—9.23
物质分类1、2
4
9.24—9.30
离子反应
1(运动会)
5
10.1—10.7
(国庆)
6
10.8—10.14
离子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1
7
10.15—10.21
氧化还原反应2第二单元小结测试
8
10.22—10.28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
9
10.29—11.4
物质的量小结
10
11.5—11.11
期中复习
11
11.12—11.18
期中考试
12
11.19—11.25
金属的化学性质1、2
13
11.26—12.2
金属的化学性质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14
12.3—12.9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2、3
15
12.10—12.16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单元小结
16
12.17—12.23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1、2
17
12.24—12.30
(元旦)
18
1.1—1.7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2
19
1.8—1.14
硫和氮的氧化物1、2
20
1.15—1.21
氨
硝酸
硫酸1、2、3
发散性思维实质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活动,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深义。我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气体摩尔体积对固体和液体是否也适用?占有的体积是多大?物质的体积跟什么因素有关?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那么其他状态下是多少?只有标况下才有气体摩尔体积吗?学生逐一思考,抽象的理论有了实质的再现。采用发散的思维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善于总结、归纳、联想,找出同类习题的解法,相似题型的累积可以发现知识点的变通与应对方法,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以及水化物存在、性质、用途”等为主线来学习。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物质的学习,可以通过“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进行思考掌握。同时,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找出规律,加强记忆。又如,对于有机物的学习,可以通过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来分类记忆。如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可以掌握所有含C=C的物质的性质。通过醇、酚的性质比较,以及苯、甲苯的性质比较等,来理解连接不同的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熟悉了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就可以把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从而将知识连接成网络。如掌握“卤代烃醇醛羧酸酯”这一主线的变化来掌握有机物之间的衍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成网,串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三、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关联,精选质量好的习题来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克服思维的单向性和平面性,促进思维的迁移。比如实验室制Cl2时,提出以下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反应中浓盐酸体现了什么性质?可否用浓盐酸与实验室制O2的残渣制取Cl2?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l2?以H2,O2及Cl2的制备为例总结出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如何鉴别盐酸和氯水?“一题多变”的发散思维培养可以拓宽学生思路,便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和智力得到升华。“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不是在同一认识水平上转圈。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思维灵活、认知深刻。例如,鉴别Na2CO3,NaCl,NaBr,KI要求学生根据四种物质的特性设计不同方案。选出几种不同的鉴别方案进行实验探究、鉴别。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学生开阔了思维,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在钠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先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响声,火焰黄色的。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本质。设问:钠可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学生实验验证发现得到的并非是铜,而是Cu(OH)2沉淀。新旧知识的尖锐矛盾摆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由此展开,分析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真知: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而不是置换出铜。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课外活动是主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从植物的花、叶、根中提取花青素,制成酸、碱指示剂;通过测定卷烟中一些有害成分,了解卷烟的危害,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发明创造:如用注射器、输液管、废药瓶制成可控性固、液发生器;用蜡烛、铁丝制成甲烷、乙烯的球棍模型;用土豆和铁钉制成电池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探索实验,学生的个性特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和机会很多,如果经常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红徐;化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课堂有效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课堂有效教学包含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缺一不可。首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是达到教学有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清楚自己教了什么,学生要明白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果的。其次,教学有效益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也是重要的一环。学生通常有过这样的经历:书本上的知识看似学得很透彻,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即教学没有效益。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和自学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最后,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是将师生从负担过重的学业中解救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大、分目细,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吃力,因此,我们要将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整合起来,三者并重,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使教师更有效地传授化学知识,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化学知识。
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特性,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阐述化学基本原理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因此,记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显得极其重要。记忆要有效果,可以采用形象化策略把枯燥难懂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对“氢氧化铝两性”的记忆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向铝盐中加一定量的氨水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向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强酸或强碱,沉淀溶解,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形象记忆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记忆有效益则可以利用实践化策略。化学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记忆时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用途,从而有深刻的记忆。例如,在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利用苯酚软膏的使用说明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低温、密封保存,久置变红,不能与碱性药品混用等)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苯酚具有酸性和还原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联系生活实际,又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平时的生活中,二者互相促进。
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同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时,问题情境的建立也能够有效地促进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有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为切入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中《物质的分类》中胶体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构建问题情境,如“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地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腾不息,为什么泥水就不变清呢?在灯光下,有雾的夜晚,为何显得更加明亮。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胶体的性质。”从而引入胶体性质的教学。
二、控制问题难度,合理设置引导问题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时,引导性问题的设置是关键,如何选取难度合适,针对性较强的引导性问题是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许多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经验,所设置的引导性问题要么过难要么过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性问题并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并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反而无形中为学生构建了一道障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非但没有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情况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去制定合适的引导性问题,问题的难度既不能够过难也不能够过易,最好要落在最近发展区。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硫酸、硝酸和盐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引导性问题“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入新课程的教学。
三、以问题为中心,采取设疑解疑模式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做到以问题为中心,采取设疑解疑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相应的导引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采用并列式或者是递进式的问题串,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高中化学成绩的长久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中《氯水》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中心,设置问题串如“新制氯水的成分是什么?氯水见光分解,氯水中什么物质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为什么?当氯水放在强光下长时间放置时,氯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组成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氯水这一章节的知识学习。
四、设置总结问题,巩固知识网络结构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欠妥甚至欠缺。据了解很多初级中学教师要求学生对化学课本和试卷内容进行死记,甚至学生与老师面对面口试复述,导致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笔者曾对教过的9个高中班级进行过化学学习状况调查,结果是: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达90%、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不到10%、在学习过程中能坚持经常预习的学生不到5%、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80%以上学生认识到不够用功或方法不当,而且都没有对高考重要知识和常规题型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①缺乏自信,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面对化学试题中陌生的题设情境胆怯,没有足够多的耐心研读题目,出现思维的空洞,在考场上出现怯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记忆能力差。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典型反应、有机物的典型反应、特殊现象等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对化学概念易混淆且理解不透彻,典型的化学解题方法不能灵活应用。我在高三中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两个班的学生无一人正确书写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周前的例题部分学生不能简述其解题思路和方法。③化学用语不规范、文字表述不准确和书写差、缺乏理科思维的严密性,语言也不流畅。④审题能力差,读题粗心,不能找出试题中关键点、突破口,不会发现和运用新信息,更找不到题中的隐含条件,从而误入歧途。⑤学习欠努力,较懒惰,课后不练习,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未弄明白,也不采取任何措施,这样日积月累,导致化学成绩每况愈下。从而对化学越来越失去兴趣和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1.化学学习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1.1自我定位。部分学生进入我校后,认为考一所本科院校无望,目标就是高中毕业后去打工,从而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当然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继续采用初中同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习,但高中知识不同于初中,需要更强的思维能力,学生却惰性思维,导致成绩并不理想,缺乏自信,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自暴自弃,形成了学困生。
1.2家庭环境。我校多数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或是祖辈看守,或是无人监管,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校情况不问不闻,部分家长甚至连子女所在班级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姓都不清楚,只是定期给生活费,不过问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与老师交流,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
1.3高考升学环境。我校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每年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只有5%左右,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多数学生也能被大专院校录取,使学生错误的认为无需努力也可以上大学,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不能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从而出现了一些不思学习,贪图享乐,上课就睡的学困生。
1.4大学生就业环境。当今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突出,尤其是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难,使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大学毕业还是打工,还不如成年后就外出打工,早赚钱,收入并不低于大学毕业生。因而许多学生只想在高中混三年后就去打工,从而导致读书没有激情,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1.5化学学科的特点。初中化学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化学一般性概念和最基本化学变化,对学生的认知要求和能力要求都比较低,我市中考化学分值只有7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科150分),重点考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对能力要求很低,导致学生不重视,初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但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更加深化,以理性认知为主,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信息量大,其深度与难度也加大了,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重点之一的氧化还原知识时,学生无法理解、运用、迁移,用初中的化学学习方法无法解决现时的问题。高中化学须记忆的知识很多,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化学用语、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等,要理解运用的化学知识更多,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会给今后的学习造成困难,现行四川高考化学选择题重在考察基础知识,如: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题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周期律知识、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简单化学平衡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等,四大题型基本固定,重点考察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和合成、化学试验,而高三总复习时学生不总结、归纳、演绎,只是机械重复练习,如过氧化钠和双氧水的电子式到接近高考还有30%的学生不能正确书写;不对 F、F2、HF 的特殊性进行总结、归纳等等。还有高中化学有许多易混淆知识,如: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是NaOH水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NaOH醇溶液条件,而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浓H2SO4、加热条件。
2.针对问题采取的教学对策
2.1首先寓感情交流于教学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多关心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成功中进步,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发挥化学科特点,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克服化学学习上的困难。
2.3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使学生在应用中不断加深理解、灵活运用。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有机物的代表物、结构、官能团、性质、反应条件、同一类物质的共同性及递变性等等,对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利用化学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联系与区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碱性的强弱比较规律;化学平衡中的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之间的联系等等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及纵横联系等形成化学学科独有的特点,寻求化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最后,教师必须明确的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其中,不仅仅教师能够教导学生,某些时候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是以对乙烯的学习为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大家一起归纳出学习有机物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模型(比例模型和球棒模型)来加深对其空间结构的认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可以从其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来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其与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氧化剂、还原剂等不同类型物质的反应来探究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自己获得的能力.换言之,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借鉴榜样所掌握的先进学习方法,并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组织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使班级所有学生能够掌握更有效率的方法,并提高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并提高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交流,对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推动有机化学教学的发展与建设.。来的污染,并且还提高了产率.最后,选择绿色的合成原料,阻止污染源,防止污染的发生.如果实验定的原料含有毒性、易挥发性,教师应当想法设法用绿色原料进行替换,如果替换不了,就减少用量并警示学生.
三、合成路线绿色化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实验内容基本都是相对独立的,为了覆盖所有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内容,实验过程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把看似独立的实验内容组合起来设计出全新的实验步骤,一方面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步,细心操作,把有机合成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减少了合成原料的使用,综合利用了实验产物,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例如,我们可以用环己醇做原料设计一次组合式有机化学实验方案,首先用催化剂FeCl3·6H2O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再把合成物环己烯作为原料经过H2O的氧化和NaWO4/H3PO4的催化制备出己二酸,这样的做法深刻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节约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为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43-02
1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来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供合适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持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 支架式教学实践探索
支架式教学促使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立问题支架,让学生在问题阶梯中步步深入,不仅能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到高二必修4中有机物时,由于高一教材中对有机物的内容教学要求比较低,当高二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讲到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时,很多学生感觉知识很零散,涉及的内容多,做题目时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很难形成整体的印象。因此,我按照以下步骤,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式支架,使学生对有机物的有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2.1 搭脚手架
在讲述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我引导学生复习:我们学过的有机物有哪些?各自的官能团是什么?有机物的性质与官能团有什么关系?紧紧抓住官能团的变化,来分析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头脑中先对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有简单的回顾和初步的印象。
2.2 进入情境
我先以一道题目入手,围绕题目,分析哪些物质能够水解,且水解产物之一可以连续氧化,各物质的类别是什么,A和C碳原子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各物质的类别
X属于 A属于 B属于 C属于
2.3 独立探索
复习学过的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引导学生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研究:先研究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再研究关键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研究重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在研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让学生动手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官能团变化以及反应类型。通过以上研究,学生对重要的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有了清晰的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实现以下转化关系的途径和反应类型。1)从溴乙烷到乙酸乙酯2)从溴乙烷到二溴乙烷3)从溴乙烷到乙二醇4)从溴乙烷到乙二酸乙二酯。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何从单官能团转化到双官能团,如何从知识网络中提取解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深入,对重要的有机物之间转化的反应类型以及转化的途径都有了更加完整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图。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4 协作学习
化学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通过对例题中的转化关系的分析,反应类型以及各物质的类别的判断,学生已经对有机推断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在例题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变化,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并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1:X的分子式为C3H6O2,可不可能?
变化2:X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变化3:X的分子式为C10H20O2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在做有机推断题时,抓住有机物之间转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以及反应类型,学会从特殊的化学性质入手,再通过以下两道题目,进一步学会从特殊的分子式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变化4:X的分子式为C4H4O4
变化5:X的分子式为C14H12O2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暂时的管理者,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一直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引领学生的探究活动步步展开,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搭建了“支架”。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步地将学习的控制权移交给学生。
2.5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重点是:是否弄清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路线及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能不能学会从特殊的分子式或特殊的性质入手,推断出各自的结构简式。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小组评价重点是,参与交流和讨论的热情是否高涨,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自己是如何吸收他人有价值的观点的。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强化练习来检测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掌握做有机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的方法。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意义建构,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同时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支架式教学的反思
“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支架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而逐渐撤去支架,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因此,支架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
教师提供的帮助必须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是支架的“放置”的地点问题。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恰到好处。其实支架有时仅仅就是一个暗示、一段话或一个简单的表格,只要我们设计得当。
第二,准确理解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过程,从而把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从较低水平引导到较高的水平。
第三,灵活的应用
教学策略之间、支架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中会用到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探索难度,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主线,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以下变化:在组织线索上,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按照“元素族”组织内容,而是以突出“元素”为核心来学习;在研究思路上,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物质,而是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到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当中;在教育功能上,原来重点掌握物质性质的具体知识,现在不但要求掌握物质性质,同时还要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思路,树立与之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新课程的变化,必需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育教学功能。
一、抓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落实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它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的、概括化的、上位的认识观念[1]。
新课程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线索突出元素观和分类观,即围绕某一种元素,学习含有该元素的主要物质的核心性质,以及该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主要按照物质的类属来研究,而不是遵循传统的“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线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能够树立元素的观念,知道自然界的林林总总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其次树立分类观,如知道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有氧化物、氢化物、酸、碱、盐等,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的物质性质不同;再次形成转化观,转化充分体现物质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如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
二、注意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由于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课程内容的组织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中学化学课程分为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入门性的启蒙教育(义务教育化学),第二阶段是共同的全面发展(必修课程模块),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课程模块)。这三个阶段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各部分之间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明显的层次性,构成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前后一脉相承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层次性不仅表现为知识内容不断深化和提高,也表现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化合物部分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在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指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只要求简单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则要求学生“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并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组成和性质方面进行了丰富、发展和深化;到了高中选修化学,要求学生“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3]”。从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各方面做了全面深化与提高,从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想顺利地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清醒认识,要清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分别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程度,要树立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而不能不顾学生实际,从高一就直接瞄准高考,“一竿子插到底”地实施教学。
三、重视实验教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牢固掌握提供事实依据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思路是:在学习典型的金属族“碱金属”和典型非金属族“卤素”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元素周期律”,然后利用周期律指导其它各元素族的学习。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无机物部分)都编排在了必修1,在必修2中才开始学习元素周期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和化学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新的课程结构弱化了元素族的观念,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周期律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和氯、氮、硫、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
教材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一般理论到个别物质”演绎式的教学思路,而是充分利用实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事实材料,经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和心理体验,思考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个别材料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经历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记忆才能久远。笔者记得读高中时,铝热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但同学们一直掌握得很好,原因得益于这个反应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化学老师当时激动自豪、手舞足蹈的神情。
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促进知识建构
传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去情景化的,直接介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导致学生认为化学枯燥、难学、易忘,同时学生在应用物质性质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对话与合作产生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加工设计,积极开发和有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进入学习和活动的状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五、为学生设计以探究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活动,经历探究过程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的结论,还要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核心的化学观念,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5]。
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精讲多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忆,通过回忆、联想、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多种探究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锻炼、情感的培育。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研究材料、进行探究、形成认识、领悟方法、习得能力、体验情感的过程。
六、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渗透STS理念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与今天社会生活中的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热点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经常接触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渗透STS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及时梳理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
以前的教材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是以族为中心,周期表上典型的几族元素都要学习,每一族都是找出一个代表物,系统学习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存在形式、用途等,然后学习该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大多数教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研究思路。
化学新课程是以元素为核心的,而不是以“族”为核心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处理和组织跟原来的教材相比,系统性和结构性都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新的知识体系,建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系统。
在每一个主题单元完成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例如以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为线索,也可抓住不同物质性质的某些相似性或不同点加以对比,还可按物质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制取方法、用途之间因果关系加以总结等。
另外,教师除了要向学生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外,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归纳、整理的方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47
[2] 肖川,邹海龙,明海.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