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3: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课程

篇1

枯燥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内容设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但目前高中体育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为主,缺少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球、跆拳道等课程。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照本宣科,教条主义严重,变通能力不足。当前,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缺失热情,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应付思想,已成为高中体育教学成效不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资源利用率低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不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使体育课虚有其表,达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各种有利于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未能统筹兼顾和充分运用,未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推进教学活动的整体合力。

(三)体育教育投入不足

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离不开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辅助,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保障体育课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上级主管部门财力支持有限,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与教学需求不匹配。业务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教学设施水平偏低,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都会制约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无法实现教育改革的既定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探讨

(一)更新教学理念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学习助于身心健康,教师和学生应改变传统观念,从新课标要求出发,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争把体育课程教学放在高中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细致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特长和弱势,顺势而为、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设必修和选修的体育运动项目。另外,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体育教育,使体育教学充满活力和新鲜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整合教学资源

延展体育教学空间,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高中体育教师应针对教学活动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整合好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体育教育教学。首先,学校应当以课外兴趣活动作为有效载体,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当强化对特长生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发现优秀的苗子,重点培养,配备专业师资,制定专门训练计划,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竞赛活动强化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将学生放到各种比赛之中锤炼,也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手段

实施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这门学科其“活动”特征非常鲜明,教学项目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高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体质偏好,开展不同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方式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难度动作的示范、讲解,尤其是一些运动项目的关键动作,充分利用其开展慢动作演示,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进行形象观察,揣摩各个环节的要点,反复记忆、操练,更加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

(四)更新教材内容

突出新课程目标,完善体育效果多维评价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安排不应局限于教材,可结合区域及民族体育运动实际进行相应的变通和补充。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应着重突出“身心健康”这一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具体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指导建立体育学习成长档案,设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心得等栏目,由学生自行填写,设置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板块,完善多维评价,助力学生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

(五)增加体育教育投入

强化专业师资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因此,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学设施,改善广大体育教师的待遇,保障体育教师的权益,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教学出成绩的同时也要做好体育教育的科学研究,掌握前沿动向,丰富知识架构,才能全面地知悉高中体育教育的教学、教法、理念,扑下身子钻研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方式方法。

篇2

1.1、课程的历史变革与众家之观点

关于“体育课程”这一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什么是“体育课程”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探明这一问题,理清体育课程的来龙去脉,首先看看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种种说法。纵观教育史料,“课程”这一术语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中。“教护课程,必君子之,乃依法制也”。之后南宋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之中也我国教学论的观点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教育学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或组成的用于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观点包含了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一观点概括明了,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的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倾向于这一观点。从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看,探讨课程概念定义的前提要求是,课程的内涵必须大于教学,而小于学校教育,并且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课程应该规定教育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经历哪一学段达到何种程度。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根据以上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研究成果和对课程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以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为认识对象,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可由学生选择的,被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基本素质、能力、体质健康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计划性和方案性,它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锻炼形式提供方案。从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它属于狭义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承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各成分、内容和要素,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实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这是体育课程本质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特点。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从现行的体育教学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出发,经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课程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从总体上产生什么样作用的宏观问题。而体育教学的本质则说明对学生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并要求达到哪些具体特定目标的微观问题。

2、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近几年来体育教学领域普遍所关注的问题。体育潜在课程是渗透在体育正式课程和教学活动过程、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这些问题即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体育潜在课程也属课程的范畴,但它是非正式课程,所以在课程的编制中它没有正式的内容,只是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以要求的形式提出的。如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识和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在特定的、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被列为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社会人文素质诸方面逐渐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潜在课程与显课程的功能来看,两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通过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体育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这就是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潜在课程也有负向功能,一般是由于受外部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与教师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潜在课程因素与显课程因素相互间会产生矛盾或制约作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所以,现代体育教学中,对潜在课程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有效地增大它的正向功能,缩和排除负向功能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体育教学是对课程具体实施的实践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潜在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特定的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等特点,通过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启发、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地挖掘和增大潜在课程因素的正向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质量和水平。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提高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水准、不同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认识程度、身心的投入程度、身心的体验程度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互帮互学的行为品质、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主动学习和锻炼的思想行为意识、以健康的心态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健康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这些功能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某些潜在课程因素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消极对抗的行为方式,这时要求教师即时进行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化解和消除心理上的障碍,稳定思想和情绪,使他们全身心尽快投入到教学之中。从潜在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潜在课程的因素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兴趣浓、积极性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师生关系和谐、身心投入的程度高等。反之则低。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设计、组织和运用好潜在课程因素,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自然和社会双重性教育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

篇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06-05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经由体育课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如果仅仅热衷于研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蓝图,而不关注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转变为教师实际运作的课程和学生真正体验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从不同层面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高起点低重心的宏观策略

1.1 国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3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Top-DownStrategies)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Bottom-Up Strategies)是作为自上至下策略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该策略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自中间向上的策略(Middle-Up Strategy)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认为,自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的奖赏,如别人的认可、事业的进步和对不依从者的威胁。而自下至上的策略以个人或群体对改革的倾向为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文化本身是传统的、守旧的,就不容易进行改革,而且将教师作为改革的行动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低质量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自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上述3种课程实施策略强调的主体是不同的:自上至下的策略强调以国家或地方为中心;自下至上的策略主张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自中间向上的策略作为二者的折衷,认为以学校为改革的基本单位是最适当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教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体育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因此,我国的课程实施策略一直是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事实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应试教育挤迫下教师或学校会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起者。尽管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管理呈现出共享课程决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民主化趋向,尽管自上至下的策略难以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而清晰的体育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上而下策略更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境,但并非惟一的选择,因为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采取自下至上或自中间向上的策略显然更恰当。

从宏观上讲,国家仍然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在强调自上而下策略中心地位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它两种策略,利用各种实施策略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来实施变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忠实取向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所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h)认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即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 orientation)。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视为忠实地、一丝不苟地实现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有助于国家课程意志的贯彻,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确保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改革视为决策者和计划者与执行者和实施者之间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认为根据特殊情境的需要把“计划的课程”变为“修改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经验的过程。

从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看,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3种价值取向并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忠实取向强调忠实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按部就班;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和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注重体育课程实施与具体课程情境的结合;创生取向强调真实的课程情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深受建构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价值,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否认忠实取向的价值,那势必滑向矫枉过正的误区。事实上,相互适应取向本身并不是十分清晰,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有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而课程创生取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忠实取向仍然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忠实取向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有助于体育课程在“尚文轻武”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双重夹击之下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但不能因此把体育课程变革理解为一种单向度的线性过程,即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在强调忠实取向主流地位的同时,要兼容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的优点,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3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强调国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强调忠实取向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意味着体育课程实施的高起点。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课程实施策略,也不管采用哪一种价值取向,由于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必须经由学校这一环节,体育课程的理想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这一点是不以采取的课程实施策略和价值取向为

转移的。如果说体育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国家,那么,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无疑在学校。

2追求实际效果的中观策略

2.1 抓住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

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

强调体育课程目标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力求做到“汗、会、乐”。“汗”即强调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会”即强调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乐”即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体育课教学要讲究实际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于是,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特色。

然而,任何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毫无限制的,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例如,自主学习在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的乐趣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好方法如果使用无度,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再有,如果过度使用探究学习,就可能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把体育课上成了科研课。此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是体育课教学需要正视的问题。美国课程论学者加里・D・鲍里奇曾经指出,正像木匠、电工和水暖工必须为特定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教师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等合理选用学习方式,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更要强调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必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课前,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服务的。

2.3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来说,体育课固然重要,但课外体育活动也必不可少。不能狭隘地把体育课程改革理解为体育课的改革,因为仅仅通过每周2-3节体育课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负荷,英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美国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3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另外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min的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加拿大则主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30min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体适能333计划则规定学生每周3次,每次30 min,心率达到130次的运动负荷。只有扎扎实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3 注重课程情境差异的微观策略

3.1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课程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来看,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忠实执行的过程。实则不然,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发挥体育教师课程智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落实,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家务社会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使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这一分析恐怕更适合城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上学无需坐汽车,上楼也无需乘电梯,家务更是无法社会化。事实上,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也可能迥然不同,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地、本学校在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3.2全面分析课程资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正确评估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例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深圳某重点高级中学,不仅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成了学生们选项学习的内容,而且轮滑、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进入了课堂,甚至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网球、棒球、橄榄球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这些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是不是山区学校也要“东施效颦”或者自叹弗如?恰恰相反,山区学校有山区学校的困难,但山区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某山区小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利用学校周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山林、置身于田野、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使学生们对本山区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殆尽的现状有了耳濡目染的直接感受;对环境的维护意识有了常识课堂里难以言传的体验;对上下山时同伴之间下意识的互相帮助有了思想品德课堂里难以企及的实践效应。

3.3注重课程情境差异,关注学校层面的实施过程

从学校操作层面上来看,一个体育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包括这样3个阶段:理解与内化阶段、酝酿与准备阶段和运作与体验阶段。

(1)理解与内化阶段。无论是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科书,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理解、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虽然新课程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及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但进入操作层面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体育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意图的理解。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是体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作为联系学生与体育课程的桥梁,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体育课程新理念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多么先进、计划多么周详,如果没有被体育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不是体育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熟悉和经常运用的,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

(2)酝酿与准备阶段。经过理解和内化的课程理念要外化课程行为,要进入到教师运作和学生体验的阶段,还必须经过酝酿与准备这一中间环节。酝酿主要是指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工作进行思考与协商,思考主要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协商则是集思广益的集体行为。

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新课程强调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方案。

(3)运作与体验阶段。教师运作的课程与学生体验的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无论是以专家为主体设计开发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日本课程学者佐藤学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环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交往与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当体育课程由高度统一走向民主共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体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脚踏实地运作的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1)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

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真正落实。不能把体育课程实施理解为按图索骥式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在强调忠实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的同时,各地、各学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而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对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

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为多少个,其本质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课程实施应避免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体育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服务于实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需要。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该强调“汗”、“会”、“乐”。要切实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就必须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篇4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比如当体育教师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当然也属于关注之列)。这种关注在操作上决定了教师所安排的身体运动必须是已经被学生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比如曾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风行一时的循环练习法就是属于此类,很显然,这类身体运动的性质基本属于“经验再现型”,因为只有进行这种类型的身体运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够使这些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是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那么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其性质上更偏重于“认知―学习型”,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同样也属于关注之列)。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将体质(健康)指标规定为总分的60%,运动技术(技能)为40%的兼顾方式进行评价,若某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成绩是48分,在运动技术(技能)方面是32分,总分是80分,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理论观点对体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解释呢?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很显然,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以上的分析表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实践的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对体育课程教学现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和认识上的混乱。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不同理论认识所发生的争论以及理论认识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本研究试图对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的缺陷进行批评。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运动的发生是“文化”的观点,以及体质(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而非体育课程所独有的观点出发,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批评。

3 考察

3.1 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看体育课程的性质

3.1.1 课程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何把握课程的性质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三是从课程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第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课程论中所说的“经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解释的经验,即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获得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是作为动词解释的经验,即“认识―实践”过程本身。无论对于课程的性质在表述上如何不同,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认识―实践”的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BT3]

3.1.2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概念都是存在于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中,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才能够把握某一概念,“课程”这个概念同样不是例外。当我们从属种关系来把握“课程”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课程这个语词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课程教育”。从上行方向说,“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因为在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活动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有非课程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上位概念则是“教育”。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基于课程的这种属种关系可以发现:课程一方面在其性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则属于“文化”这个更大的范畴。这从构成课程下位概念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的前缀――比如物理、历史或者音乐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从这样的关联中可以说,课程概念的构成关系式应该表现为“××文化+(同文化名)课程+教育”。

从课程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中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任何课程都必须以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其成立或存在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关的母体文化为依托也就没有相关的课程。因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性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尽管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是主观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着眼于新人形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此,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血肉关系。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对现实中具体的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社会形态,课程教育虽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这种交往活动的完整形式是以文化为媒介或平台,由“教育者―文化―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3.1.3 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考察可以归结为如下观点:任何课程在其性质上都是“文化的”的存在,世界上没有非文化的课程,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课程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呢?更明确的说,为什么着眼于新人形成的课程必须要以文化为媒介呢?

其一,从来自母体文化的课程内容角度说,任何课程内容都是外在于学生的对象性存在,这意味着它是相对于学生的客体性存在。任何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存在,这意味着它不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认知(认识)过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课程内容之所以是客体性的认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生成的经验性存在。

其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外在于他的任何存在构成认识或实践关系时,都必然且只能借助文化这个唯一的工具。从存在的角度说,人除了文化这个工具之外一无所有。一旦离开了文化,人自身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托,我们只有借助文化这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才映射或发现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根据。尽管文化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属于不同的存在,但是基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上的这种共生性或对等性,可以说文化是非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而人则是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如上所述,人作为类而存在的唯一标志就是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不仅来自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性,更重要的在于其非生物学的文化性。文化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托的存在形式,构成了“人=文化”这种宿命性的关系。

其三,当我们从个体的视角观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就会注意到,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总是要死亡的,然而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文化却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这意味着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任何个体是否可以成为“类”的存在取决于他在后天所依存的环境,而只有文化才为个体的人成为“类”提供了决定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尽管第一自然是更为基础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第一自然而无文化这第二自然,个体的人将无法转换为“类”的存在。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非生命形态的文化相对于生命体的人(个体)就成为先在性的存在。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如果要作为“类”的一员,其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接受文化,否则他将如同狼孩那样仅仅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很显然,当尚未转换为“类”的个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仅仅是在生物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他们是有待成为“类”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排除诸如“狼孩”那样的特殊情形,那么决定个体的人成为“类”的存在的唯一途径就是生存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和接受文化,这个文化环境则是由非生命形式的文化与已经成为“类”的“人”所构成。只有当人能够按照“类”的方式与世界对峙,以“类”的方式表现其行为和情感时才可以称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的人”

[ZW(][HT6SS]笔者注:这里所谓的“文化的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现实的人来说,即便那些原本属于生物意义的饮食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比如哪些是可以吃的、如何获取该食物、在吃之前怎样处理该食物等,甚至以怎样的姿势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都是文化。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是“文化的人”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便某人没有接受学校那样的教育,只要他是以“类”的行为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他就是“文化的”人,这与他是否识字无关。

以上的考察说明,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和工具论的双重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文化与人具有对等性,人的存在即文化的存在,非文化者即非人(比如狼孩)。从工具论的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与世界对峙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生物的人成为现实人的工具(!)。生物个体的人成为“类”的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而文化则是前人使生物人转化为现实人的唯一工具。

3.1.4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传承运动文化

以上讨论在方法论上为如何把握课程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人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尺度上揭示和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化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文化的活动”予以囊括,任何作为“类”存在的人都是“文化的人”。当然,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教育”同样不是例外。既然任何课程的现实化都表现为具体的教学――即文化的传承――过程,那么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就同样应该从“文化化”的立场予以把握。

“文化化”这个概念使得课程具有了双重的含义:“文化化”既是手段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目的性的存在。因为任何课程都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它是专门用于使生物人“文化化”为现实人的工具,而新人的形成――这一课程的基本目的――其本身就是“文化化”的存在形态。也就是说,无论将课程的基本性质称为“新人的形成(或培养)”也罢,称为“人的全面发展”也罢,这里的“人(或新人)”显然都是对生物人向“文化人”转化的表达。

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应该成为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

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下同)之所以具有将生物的人“文化化”为新人的功能,是因为它们同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在与世界对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结果的基本存在形式即“体认”

笔者注:“体认”的含义近似于经验这个语词,只不过较之经验的内涵更大一些。“体认”作为动词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作为名词则是个体的认识世界的结果。[ZW)]

(或“身体知”)。

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是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相对于借助概念或符号等类型的学习来说,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运动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体认”的方式,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与外在于身体的器械的关系以及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协同或对抗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再则,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运动文化虽然呈现为运动形态,但是这些形态后面隐藏着或蕴涵着前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其发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类共有的各种情感。因此,运动文化与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同样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其中包含着激情、兴奋、紧张、挫折、梦想、喜悦、烦恼、无奈、计谋、痛苦和孤独……。

如果说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是理性人和感性人的统一,而理性人的形成更多的是借助理性形式的话,那么感性人的形成则更多的需要借助感性的形式。既然课程的目的在于新人的形成,那么较之更偏重于理性形式的知识类课程而言,以“体认”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则更偏重于感性形式,这使得体育课程在感性人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印证和支持。

所谓三维目标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对课程整体目标的一种表述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作为对课程整体三个方面的把握,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它们之间应该表现为如下关系:以知识技能(即文化)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或学习)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立场上说,在体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该以运动文化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不仅应该关注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不能够脱离运动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三者都应该依附于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如果离开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平台,也就使“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按照三维课程目标来把握体育课程,它就应该具体表现为:1)运动文化(如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等)的获得、2)在运动文化传承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3)在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体育观。很显然,在此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质(健康)说甚至在形式上都无法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相互契合。而导致背离三维课程目标的原因,则恰恰在于体质(健康)说没有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3.2 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批评

适宜的身体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是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今天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参与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这是体质(健康)说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依据。但是,体质(健康)说仅仅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仅仅注意到身体运动与新人在体质或健康方面之间的关联性,这使得体质(健康)说不可能将“为什么体育课程要进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或“身体运动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等这些构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使得体质(健康)说必然游离于课程研究的范畴之外。

其实,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

回顾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相关文章就不难发现,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上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并且以此作为区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水岭。然而实际上这个分水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功能的不同在教育历史上不仅从来没有成为区分不同课程性质的根据和那样的事实,反而都是从文化的某一共性出发作为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比如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就是例证。所以,如果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那么这仅仅是相关母体文化的不同,就如同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不同,或者音乐课程与数学课程不同,但是在课程性质方面则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

其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无法对现实中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身体运动都是文化行为,都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或表现。也就是说,进行怎样的身体运动、如何进行身体运动以及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身体运动都是“文化的”的表现。具体的说,青少年是否利用余暇时间参与某种运动,取决于如下条件:1)是否掌握一定种类和程度的运动技能。如果缺少相应的运动技能,那么对运动的参与首先只能表现为对该身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运动的表现还是运动的形成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是否具有参与身体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遗传的,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运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身体运动的体验自身也就是“文化化”的过程;3)是否形成了对身体运动所具有价值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即便学生还没有掌握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他具有正确的体育观,并且在以往的运动过程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可能主动的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借助这些运动技术(技能)来参与运动。同样,在学习运动技能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就为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奠定了个体体验的基础,进而使参与运动成为更加自觉和理性的文化行为。

简而言之,运动主体(即青少年)是否具备参与运动的条件,是“文化化”的产物。但是体质(健康)说却仅仅将焦点关注于正在发生的运动,却没有注意到运动何以才能够发生这一主体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为其提供条件的教育环境。

再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混淆了近乎属于生命价值的体质(健康)与课程价值的界限。众所周知,体质或健康实际上是与疾病或痛苦等负价值直接对应的正价值。体质也罢健康也罢,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是个体生活全过程中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但是体质(健康)说在试图以体质(健康)来划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时,没有注意到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都被该价值所含盖,没有注意到该价值实际上属于超越学校教育价值的更大范畴。因此,体质(健康)说虽然在形式上将体质(健康)这一人类普遍价值的桂冠挂在体育课程上,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提升,但是这一逻辑不仅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方面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暗含着将其他课程教育排斥于该价值范畴之外的嫌疑。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这一长期以来的争论,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出发,以“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脉络,通过“文化化”这个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但是对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尚未进行论证,此问题留待以后研究。[KH2D][HT5H]

参考文献:

篇5

1现今高校的公体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及体育综合素质发展与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丰富知识,聚蓄能力,形成习性的重要时期,其终身体育思想的构建和终身体育能力及锻炼习惯的形成,主要成熟于这一学段。现今我国高校的公体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浅泛、方向飘忽不定,学生学练盲目顺从、目标不清,注重技术方法学练、疏于文化思想熏陶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学生运动技术不精,理论基础不厚,锻炼思想模糊,致使不少学子跨出大学校门后,就“西装革履”于家与办公室之间,不再与体育运动沾边这种老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不利于英才长远的健康利益,不利于社会对具有健全素质结构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2现今高校公体课程改革的几点意见

2.1转变教学思想

受多年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公体的教学以学习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归宿。这种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曾起过巨大作用,对今后的体育教学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但在现今高速发展、变革的社会,它具有一定片面性,忽略了健全素质结构的培育,那种“军体课,,式的教学,有碍于当今“健康第一”的思潮陶行知先生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现今的全面素质教育观,更是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指针。社会的发展,也较之以前赋予了“健康”更深更广泛的涵义,它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层次。“身体健康”的获得和延续,必须以终身锻炼的习惯,适合个性锻炼的方法和兴趣盎然的锻炼内容为基础,否则,无法持续;而“心理健康”的形成和根植,又必须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厚实的文化素养和永固的劳动素质为条件,否则,无法获得。鉴于此,现今高校公体前教育观,要从“增强体质”转变到“健康第一”的思想上来,这样才能合于社会发展的节拍,与时俱进。

2.2重构教学模式

现今我国高校公体教学,男女生混合上课及两三班合一再分男班女班上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熬中药”式的教学模式,疏忽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时,学生“身顺而心违”,“强应”着学练,更有甚者以“翘嘴,跺脚、甩袖”抗争,何其苦哉!如此模式的教学,岂有效果?又何谈张扬学生的个性?再则,教学内容泛化,这几次课学篮球、下几次课习排球,后几次课练健美操,似乎教学内容充实,涉猎广泛,学练全面,殊不知如“猴子抱西瓜”,最终一无所得,一事无成。“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是各项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鉴于此,现今高校公体教学,应将同一上课时段的学生集中,按其体育能力的高低、个性发展的需要,由学生自主择项,分班分项教学,将某一运动项目,从技术、理论到健身方法、思想,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其全过程以一学年为期,这就要求教务部门,在一学年内,应将全校同一年级学生的公体课,排在一固定时间上课不变,以保证教学目的的达到和“健康第一”思想的贯彻。

2.3改革考试办法

“体育成绩考核,是鉴别学生在体育教育上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现今我国高校公体课的考试,多为对某一运动项目,制定同一考试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二学期成绩的评定,多为按不同比例,将期中、期末和平时成绩综合核算定出,其中,期中、期末的考试多为定项定量测试,平时成绩多根据平时测验、达标、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考勤情况进行定性评定。这种考试力、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起过很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深人发展和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此考试办法,已不适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时势,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一些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的懒惰情绪,扼杀了一些体育能力弱的学生的学练兴趣(因为及格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不利于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必须对现行考试办法进行全面改革,方能与时势同步。有鉴于些,现今高校公体考试办法的制定,应利于学生学练兴趣的养育、体育能力的攀升、运动思想的完善和锻炼习惯的形成,应根据按体育能力的高低、个性发展的需要及选项分班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考试标准把相似体育能力、相同个好、相同学练项目的“同类个体”,归属于同一考核标准之中,并且,学期伊始时.对各层次班,依各考试办法测试一次,将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以其成绩增长的幅度,结合课堂考勤情况,按比例评定学习态度成绩,再将期末和学习态度成绩按所占比例综合,确定为本学期的体育成绩。这既可督促学生课外时常练习,利于锻炼习惯的形成,又可按班级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地提高个体的体育能力。新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篇6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力求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并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

1现有的冰雪教学内容的选用

传统的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等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速滑行时的兴奋,激烈的对抗和冰上运动的艺术美。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基础对这些内容的难度和运动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改,是这些竞技特点突出的冰雪运动项目教材化。

2新兴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引进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新兴运动项目不段涌现,如速度轮滑、花样轮滑、滑板等项目可以作为非冰期陆地阶段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对冬季的运动项目还起到了技能迁移的作用。近几年雪上运动发展迅速,利用山坡等自然条件开展单板滑雪等雪上项目。冰壶运动是一项技巧和智力相结合的冬季体育运动,其场地器材简单,规则易于掌握,比较适合高校学生作为冬季教学内容。

3传统冬季体育项目的整理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广泛,即各具特色,又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是学校体育着力开发的宝贵资源。冬季踢毽子、滚雪球、打冰嘎等冬季体育活动内容,会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场地限制较小,可以解决场地紧张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选用。

二教学程序的设计

基于资源的探究———“三级教学模式”将冬季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为“创设情境、探索发现、交流总结、应用创造四个环节。

第一,创设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

第二,探索发现:探索发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参与实践,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一是任务驱动,明确探索目标。为保证学生探索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少走弯路,在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后,教师提出本此课的任务,明确探索的目标,说明探索的方法,可用的资源,并指出探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解决方法等。二是自主学习,协作指导。在这一阶段,学生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通过自身的努力,同学间的协作,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此阶段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冰雪运动常识和学习能力。

第三,交流总结:交流总结是在探索发现的基础上的升华。在这一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此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把探索发现阶段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交流总结,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逐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交流经验,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四,应用创造:应用创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学生把探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联想、迁移、进行创新和发展。

三教学模式的设想

基于冬季体育课程资源的探究,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是构建冬季体育教学模式设想的基础。冬季教学中的自主性现象非常普通,如果只采用严格管理的办法不仅会减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兴奋性,这在体育术科教学中是不利的。但是任由这种现象发展,势必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并且容易发生受伤事故。那么如何才能即保持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又能避免对教学的不良影响呢?可采用“三级教学法”模式(见图)

一级教学指教授大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这是必须完成教学任务,任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以此为前提。

二级教学指在学习某个动作中,一部分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学习以此动作为基础的其他动作。因为冬季冰雪项目动作种类繁多,难度各异,而且许多动作都存在着关联,每个基本动作几乎都可以扩展为许多不同动作,以花样滑冰最基本动作———弧形滑为例,他可以扩展为“8字滑行”、前“8”字和后“8”字滑行、后点冰跳等,对于弧形滑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就可以指导他们去学习扩展的动作。又如:速度滑冰的基础动作———直线滑行为例,它可以扩展弯道滑行和直、弯道的摆臂和蹬冰技术。雪上动作也有相关联的技术。既学习了基本动作,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满足了学生学习新动作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三级教学指鼓励对扩展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让他们运用这些动作自编动作的小组合,学生把探索和交流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创造性的应用,举一反三,既可以更加熟练所学的大纲内容,并且能够应用自如,即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三级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处在竞争的氛围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减少或避免过分自主现象的发生,它有以下特点:(1)树立竞争机制:三级教学中并不是每一级通过就不能退了,每一级动作随时考核,考核通过就可以进入上一级学习;每位学生在上一级练习中如果表现出基本动作不扎实,那么就需要退回到前一级重新学习。(2)满足各自需要:自主学习现象的产生,主要缘于学生感觉课堂教学内容简单,易于掌握没有挑战性,不能满足自我实践的需要,采取“三级教学法”让动作变得相对丰富,可难可易,使学生时刻处于兴奋状态,随时都存在挑战感,对于炫耀型和成就型学生来讲,都可以获得满足;对于兴趣型和从众型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情绪型学生也是一种感染和激励,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他们把精神集中在学习和运动实践上。(3)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三级教学法”中围绕所学动作发挥想象力,自由创编动作组合,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及自我实现的舞台,并且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避免了练习的单调枯燥。

第一,自主性想象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冬季体育术科教学的特点及冰雪运动术科教学的特殊性;主观原因是学生的动机不同决定了学生有不同的自主性表现。

篇7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改革

一、前言

体育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体育课程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和体育的发展,都对体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体育教学共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基本因素组成。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因素,也是最活跃因素。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者。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也是内在的掌控因素。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控体育教学的依据,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和流程因素,不同的教学时间主要表现为“单元规模”的问题、不同的流程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的问题,流程、时间和以及它们与效果的最优化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没有体育教学过程就不能完成体育课程的设计,没有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也就没有了时间和程序上的支撑。因此,体育过程是教学的中心因素。教学环境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审查与目标、教师与学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掌心情况所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其中包含为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各种信息及其传递方式。

2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进程

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一步一步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2.1到癸卯学制

到癸卯学制颁布前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学校。

2.2《癸卯学制》时期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特点(1903~1911年)。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即《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由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对“体操科”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3“壬子癸丑学制”时期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育课程与教学(1912~1919年)在《中学校课程标准》等法令中对中学校各学年体操教授程度、每周课时数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个时期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是从体操要旨、体操课程目标、体操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材教法,照搬日本的模式[1]。

2.4“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年)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这次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学校教育从原来的模仿、照搬日本,转为仿效美国,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5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特点

(1927~1949年)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其中有关体育课程标准的变化是在中学以上实行军事训练。

2.6建国与改革开放后时期

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文献[2]进行分析,发现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论文逐年上升,近十年来发展更为迅速,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相对滞后,呈现出盲目借鉴国外课程理论的倾向,研究方法单一、论证过程随意、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成果重复性较多,研究的深度、广度不足。

3现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

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3],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震惊和不安。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盘、柔韧及肺活量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2006年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由此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一是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体育教学要重视运动技能教学;三是教学中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四是体育教学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五是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是体育教学要注重实效性[4]。2010年对全国高中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监测表明连续近二十五年呈持续下降趋势[5]。调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6]一般都设有普通课、基础课、选项课、综合课、保健课、专项提高课、体育理论课等多种类型,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纵观整个监测,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不足和饮食健康问题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但体育课程与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解存在偏差“尊师重教”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研究过程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历来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7],现在有的体育教师却把“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认为体育课程标准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忽视甚至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快乐体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的快乐。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对日本的快乐体育的实验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有理解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脱离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关于“快乐体育”的理解存在偏差[8]。在摒弃传统体育课的沉闷乏味之后,“快乐体育”模式一时间受到体育教师们的青睐。然而,它只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思想,而不是方法;其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把体育课堂学习当成一笑了之的活动是错误的。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个广大而深远的课题,美国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教授所说,“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这需要通过多重目标来实现。通过这三个递进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我国高校的“三自主教学”教学法是在体育教改过程中又一个课题,它是学生在上课时间、教师、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自主选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9]。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运动水平等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那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可以模仿或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研究的一个启示。终身体育、技能学习、发展体能成为高校推崇的目标[10],体育教学在内容、手段、方式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形成,大多数高校实现了网上选课,为进一步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受到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4国外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在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后[11],以理性为核心、以张扬理性精神为标志的现代性就遭到了猛烈批判。后现代的兴起正是对现代性在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禁锢、对个性的压抑以及对生活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应。

1999年在日本颁布了日本中小学保健体育教学大纲[12],其中小学叫体育课程,初中和高中叫保健体育课,并且具体规定了课程教学目标、各学段教学目标、各学段的主要内容、教学指导计划的制订与内容的安排等。身心一体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保健体育课分为保健和体育课两部分,两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保健课每学年都会开设,日本的中学体育是三年制,保健体育课每学年安排90个课时,3年共有270个课时,其中体育课为222课时,保健课为48课时。体育课每学年是必修课程。而在美国,美国的中小学最重要的是SPARK课程[13],它是该研究团队从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而这个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就是SPARK,(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体育课程。

5建议

建议在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中,规定哪些是必修内容,必修到什么程度,甚至哪一年需要必修什么内容。这样做有利于对全国体育课程开展的检查与测量,可以为下一步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依据。建议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设置应存在三个递进的层次,基础层次目标是技能学习和发展体能,中级层次目标是运动参与、娱乐、运动健身、利用运动进行社会交往,高级层次目标是运动欣赏、运动文化。建议在评价目的、评价重点及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标准和形式上进行新的变化和改革。建议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多元教学目标以及倡导体育人文精神。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学习。不要把体育仅仅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看待,重视其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6参考资料:

[1]邓凤莲,杨辉.国近代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沿革回望[J]教学与管理.2008.9.20:64-65。

[2]赵利,田雨普.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9(9)97-100。

[3]邓伟锋.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江苏教育,2007,7-8,146-147。

[4]史卫东,宋广侠.由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体育课程与教学[J]Value Engineering.2008.253-254。

[5]文/姜文平.由高中生体质持续下降思考高中体育课程与教学[J]观察思考,2011.5:53。

[6]李怀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29-31。

[7]范晓军,靳铁柱,山林林.对目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5:61-62。

[8]孙小青.对目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8.31:279。

[9]郭德法,张靓.探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J]安徽文学.2008.5:247-249。

[10]高航,高嵘,王建华。北京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2-115。

[11]卜亚良.重视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实践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4):98。

篇8

G80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1.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其结构和内容直接反映了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并对整个教育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课程的起源和词源,唐代的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阿拉伯语“currere”,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此,人们将课程理解成“学习的进程”。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兵塞(H.spencer)。斯兵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方案;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另外,课程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

2.体育课程概念分析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润中[1]认为将体育课程界定为狭义的体育课程和广义的体育课程两种是适宜的。狭义的体育课程概念。过去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界定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狭义的体育课程即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受学校教育目的的制约,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广义的体育课程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我国的课程制度根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从而由原来的“国家课程”单一模式逐步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三级课程模式。

毕进杰在《体育课程概念辨析》[2]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课程是什么是基于对体育课程一种科学的认识,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中国的体育课程是这样的,外国的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是什么仅仅告诉我们体育课传授的是什么知识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方法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目标,但体育课程创造不了教育目的,更不能把这种教育目的灌输给人们,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为某种教育目的服务。

二、对不同教育思想的研究

黎黎在《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3]中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必然性。作为“发现儿童”第一人的教育家卢梭,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提供的论指导和现实指导,将促使儿童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挥,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刘汝萍在《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4]中认识到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仅关心学问与知识这一问题。涂诗万[5]认为杜威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

刘峻杉在《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6]一文中说到,在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突破学院自身的限制,达到思想与视野的更大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向西方思想敞开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向历史敞开”以及“向民间敞开”。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突破学院传统的围墙,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怀着荣格那样勇于探索的勇气,走进原生态的道家思想,会对老子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子思想对于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的潜力,无论是从教育学视角来展开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全过程中深入践,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三、对体育思想的研究

何叙[7]对体育思想做了一个定义,即对体育的认识,它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功能、价值、发展规律、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总和。另外,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类体育进入近、现代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阶段,体育思想的主体始终围绕“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梁立启[8]认为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我国的当代启示有以下几点:

1.“健康第一”思想在现阶段必将占据指导地位;

2.“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多元思想并存局面将长期存在;

3.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将受到全面本土化改造;4. 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总的来看,纵览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特定阶段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经过自主选择、主动引入、本造,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未来我国各种学校体育思想仍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并存,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张磊[9]认为“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来说,不仅客观内蕴其中,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视角,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学生身体遭受严峻危机的现实境遇中,面对“身体”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中处于遮蔽和忽略的境况,亟待对“身体”在整个学校体育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定位。另外张磊在《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10]中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4.对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研究

花树洋[11]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设有体育教研室,有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学生评优的考核标准。多数教师认为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师考核档案不太完备,与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体育课时偏少,各校都有体育课程教材,部分教师认为现有的理论教材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太实用。体育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没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多样化,男女生选择锻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徐建平[12]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落后。课内外结合不紧,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差。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缺过程评价,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缺乏相应的发展性评价。

窦秀敏[13]认为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学体育目标更加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得到延伸,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大学体育出现了多种教学形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趋向融合。

刘婷[14]调查后认为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场馆基本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外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场,但是缺乏一些综合性的室内运动场地。山西省独立学院w育师资力量的总体结构不理想,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

综上所述体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基础。另外,教育思想为体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是体育思想的本源;体育思想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积极的吸收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髓,将有益于体育课程发展的思想成分结合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使教学过程有理有据,为学生创设有效有益的体育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润中,王玉侠. 论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73-75.

[2]毕进杰.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97-101.

[3]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53.

[4]刘汝萍.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72-73.

[5]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8(2):101-112.

[6]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127-135.

[7]何叙,律海涛,那述宇.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8]梁立启,邓星华.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3,20(5):13-16.

[9]张磊,王健.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4,37(6):98-103.

[10]张磊.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19-223.

[11]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54-55.

[12]徐建平.福建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30.

篇9

1 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述

1.1 体育课程概述

所谓课程,指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学科的全部内容的进程。宏观来说,课程指的学校为了可以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包括了教师所要教授的各类学科,同时执行有目的、计划的教育活动。微观来说,课程指的是某一个学科。

体育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加体质、提升体育素养目的的一项公共课程。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过程当所独立存在的,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所占有的位置极其重要。目前,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运动知识、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科学、系统的训练,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的阶段当中,在教学目标和社会发展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的有关内容,社会发展形成了科学、科学、系统第的教学方式课程。其目的在于运用正确的方法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和教学方式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课程在学课程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对于学校的基础工作可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也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方法。伴随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体育课程慢慢变得全面、广泛,成为构建当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1.2 体育教学概述

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构建了特殊的一种人才培养形式。通过这一形式教师有上旬、组织、计划引导学生自觉、积极进行学习,同时快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技能,让学生的素质可以全方位提高,让他们可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体育教学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课程标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进行教育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任务是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等等。这是一个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体育目标的实现。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使用一些系统模式和体系,形成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使用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掌握健康知识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在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的关系

2.1 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相互独立

从科学的角度总结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课程理论和教学方法应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在教育教学领域。课程和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因此,在实践中,体育课程与体育之间形成两种不同模式的概念和标准,但它的本质是独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课程理论是一门研究各种教学课程和专业概述。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和学习是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简单来说,就是指体育课程理论教学工作,利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来对课程进行评价,即被称为标准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学的核心工作是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体和学生的学习范围是课程概念重点强调的部分,教师的一种行为模式。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一直把体育课程当成教学理论的研究,同时课程理论已经得到了教学工作的认可,成为一种教学体系之外的独立的学科模式。社会的生产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引进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从而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并慢慢形成作为教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2.2 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相制约、促进关系

篇10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

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