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政社会实践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3: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一思政社会实践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一思政社会实践报告

篇1

对于“90”后,我们是这样评价的:他们是一群思维独特、个性十足、创新能力非凡的新一代。然而孩子们也被人们描述为“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担负起社会的重任,是值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研究和关注的,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成为他们思想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90后”指的是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他们张扬个性,崇尚自由。但是追求独立自由的他们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张扬个性的同时又显得太过叛逆,“90后”似乎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第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理想信念、自主学习、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心理健康以及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相关了解,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以下分析。

(一)心理健康方面

现代社会,我们在强调“健康”这个词汇时,不仅仅指人们的躯体健康,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就是心理健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对“90”后大学生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如高达80%多的同学会碰到一些心理问题,有将近10%的同学受心理问题困扰比较长甚至不能解决。在情绪较波动方面,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同时这些大学生感觉自己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脆弱,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困扰多,学习上也比较茫然,有一定的焦虑感。他们非常注重心理健康,但忽视相关理论学习,有相当部分同学平时不注意多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理想信念方面

通过对所教班级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调查的情况来看,总体说来,“90后”大学生关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可以说,“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从实际来看,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由于社会、家庭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不一致,冲淡了学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远大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少“90”后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化的价值观面前处于无所适从、无所归依的状态,在理想认知、信念与实践方面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导致少数人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一些列问题,进而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反感、抵触等错误思想。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除了部分家庭贫困生外,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当进行理想信念的选择时,他们往往注重个人理想,忽视社会理想,不能把二者很好地联系起来。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总体适应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较高,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健康积极,成才成功愿望强烈。如对于自身的发展,在2012级新生中调查中发现,89%的同学认为“学会做人”很重要;91%的同学认为具有优良的道德修养很重要,37%和33%的同学分别认为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大部分同学认为应从道德教育(89%)、思想政治教育(82%)、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77%)方面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在人生价值取向方面,对本学院2012级土木专业新生进行调查显示:83%的同学认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贡献的大小,但也有2%的同学认为其标准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价值取向方面,5%的同学认为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8%的同学坚持利人亦利己,24%的同学主张利己亦利人,但是还存在有3%同学的认识有偏差,持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价值取向,对之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作为教育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道德教育越来越不被学生认可,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①

(四)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应用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手机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由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为个人移动多媒体。通过一份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对娱乐类信息的消费比其他任何信息类型的消费都要多,在猛烈的娱乐风潮中,价值观被扭曲,审美情趣降低。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都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超过50%的90后大学生,在上课期间手机不离手,他们利用手机玩游戏、看新闻和小说、发微博和聊QQ等,打发课上时间。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对90后大学生上网的地点、目的、网络的依赖程度及网络对他们个人及其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有一定认识,但网络自制力不强,将近两成的大学生逃课在网吧、寝室上网打游戏;他们不能理性应用网络,高达50%左右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也有不少同学是为了“听音乐、看电影”和“玩游戏”;他们有一定的网络道德,但缺乏网络责任意识,同时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大学的课堂纪律和教学质量正在受到考验,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回到课堂?此问题值得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深思。

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面对新问题,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者应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向和手段

针对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探究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向和手段是十分必要的。高等教育是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关于现实生活的初步体验和认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角色,讲解与倾听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进而学生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因此,尊重主体个人经验的、承认主体学习差异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应该成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手段,成为“吸引学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典型式、自主式等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由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调查了解到学生们对目前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如社会道德逐渐缺失问题、腐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等,并且就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关注的视角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主要途径有:通过精选实例提供思维材料,从而引人入胜,例如涉及到社会道德意识逐步缺失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简短视频——“范跑跑”事件、“小悦悦”事件等,使学生们通过情景再现,真实感受到此问题值得关注,进而发人深省。

典型式教学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采取典型教学法.把各类典型引进课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深层次理论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因此从正反两方面采用典型教学案例,可以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性。例如讲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时,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正面案例——“最美司机吴斌”和反面案例——“范跑跑事件”,针对这两个案例,作为教师可以积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启发、带动学生向先进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运用反面典型警示和教育学生,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自主式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教学手段。“90后”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因此这个相对独立的受教育主体,对外在的各种信息必然会有自己的选择。学生主体是学生内在思想体系的建构者,其道德既不是固有善良本性的展开,也不是单纯环境强化的产物,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感到自由,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②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针对“90后”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等问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效性和生动性,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知识的综合培养,加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广泛推进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是高效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专业和课程合理选择。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环节,不断改进社会实践的内容,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益。如针对“90后”大学生缺乏文明素养、感恩心缺失,目标迷茫等现状,开展道德小品大赛、感恩主题班会、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教育活动,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说讲、情景模拟,开展军训与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系、班级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把所学到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视野,可以把勤工俭学,志愿者工作,科技研发,金融活动,体育竞技等都可以纳入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的范畴,尤其是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等时机和场合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积极让学生参与和操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本学院近两年针对大一学生的开展的道德小品大赛活动收到的效果来看,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相关主题内容,在寓教于活动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90后”学生崇尚张扬独立的个性特点;针对大二学生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对其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批阅,可以了解到这些大学生虽然涉世未深,但是能够明确自身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知道应该针对性地在大三大四的学习中弥补差距。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方向并起着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必须明确思路、更新观念、遵循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要注重多样性,淡化考试的显性和考试模式的刚性,达到以考促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改革目的。

在考试试题类型上力求多样化,杜绝死记硬背题型,进而避免学生单纯记忆,将主观试题、能力拓展试题纳入考题中。在考试内容上也应坚持多样化。在命题时,考试题的设计上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成绩评定上要坚持科学化、综合化,改变长期形成的一次性闭卷笔试的“一考定成败”的现象,加大平时成绩份额,使学生重视此门课程,不去逃课,把期末考试、考勤情况、平时表现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成绩,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技术的运用和引领

针对目前的“90后”学生中手机和电脑已经普及,而且已经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并牢牢地抓住这点来促进教学的推进,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加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同志曾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③网络提供的平台是互动式的,对等式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非常符合他们的心理和人格需求,平等交流,即时互动,轻松愉快。当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后,思政工作的效率就能发挥到最大。作为高校教师应该重视网络教育,积极主动建立德育网站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如QQ群、飞信、班级博客、班级网站等的形式,在工作和课余时间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些网络通讯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目前我院思政课程教学已开通网络平台,可充分利用该平台以及E-mail、短信等进行答疑和辅导,提高学习效率,满足90后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作为与“90后”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开创更多的“90后”乐意接受的教育渠道,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氖围。④

三、结束语

总之,时代赋予了90后大学生鲜明的特点,他们在经历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成长历程中,思想特点必将更加丰富多彩。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注解:

①刘和平.“9O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及对策思考——以我校2010级新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11,P9.

②易锦.“9O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P126.

③百度百科.http://baike.省略/view/3319885.htm.

④王骁炜.适应“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福建高教研究,2010(5),P73.

参考文献

[1]刘艳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探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