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4: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英语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此,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从而能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学生毕业后可在外贸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等从事涉外文秘、翻译、外销、外贸单证操作等工作。其人才培养模式应为:英语+商务+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和商务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自然就成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并能顺利开展商务活动[3]。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基础,所以首先必须要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标准,尤其是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应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课程设置应以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基础,以商务操作技能培养为重点。重视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把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应用技能[4]。为此各个课程之间应该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同的实践项目之间也应该具有连贯性。
(三)科学开展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兼顾不同课程之间的连接、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的结合。可根据英语的专业特色和课程结构特点开展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如:英语语言知识实践模块、英语语言艺术实践模块、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模块等。为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商务知识,可开设《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和《外贸函电与单证》等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最好在校内专业实训教学中心如商务模拟实验室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如外贸公司、商务会展进行,可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模拟等为学生创造仿真或者真实的外贸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商务情景,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商务技能。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要将课内教学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和指导学生,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和展示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各种英语实训教学技术和教学软件,要适当运用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课外时间也能充分利用起来。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课程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实训法,通过外贸案例使学生掌握商务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重演案例或者模拟商品交易会、商务磋商、外贸谈判签单等商务活动使学生的商务知识和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5]。《外贸英语函电和单证》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网上外贸交易或者到外贸公司了解一般商务信函的写作以及各种外贸单证的格式。《外贸英语口语》课程则可以完全放在各类大型商品展销会和商务会展中进行,学生通该实训活动可以熟悉外贸的流程,学习常用外贸英语口语,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和外贸沟通与交流能力[6]。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
英语实践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了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有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很强的有英语和商务教学能力,最好具有外贸从业经验。为此,学校要尽可能招聘具有企业从业经验的老师担任实践课程老师,鼓励现有实习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考察学习,或者参加双师型技能培训。
(六)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
校外实习是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为此,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派学生去实习基地学习,并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高校还可以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把企业的管理者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上课。同时,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及寒暑假到企业及校外实训基地工作。可采取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主要以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基本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为主,三年级时到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整合训练和岗位实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还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网络教学的作用也是与日俱增。网络教育对当前发展智慧教育产业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放眼全球,一些世界顶级名校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大学正在加紧其网络课程体系的建设,而国内外的网络巨头如谷歌、亚马逊、百度等集团也纷纷斥巨资进入网络教育产业。而纵观国内,很多高校顺势推出了以“视频教学”、“智慧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国内一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智慧课程建设上,脚步已渐趋于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分散、利用率较低,教学缺乏联动;2.传统教学占绝对比重、网络教学重视程度较低;3.对智慧教育,比如“微”教学理念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继承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联动性,久而久之,必将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而不精。
1.2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商务英语教改创新的意义
基于“微课程”生态体系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创新,牢牢扎根于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状况,是基本适应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势必有助于高校商贸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微课程”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微课程”教学理念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求。(祝智庭,2008)其次,基于“微课程”理念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型教学体系拥有以下三大优势:1.时效性;依托互联网,共享新资源;2.高效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3.互动性;加强师生互动,特别是课后的讨论和交流,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始于“上课铃”而止于“下课铃”的不足。第三,在“微”教育背景下,教师群体在信息共享上可享受更多的便利,例如,可在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大纲、课程进度表抑或PPT制作技巧的分享和更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过合作产生合力,以解决以往专业教师时间利用率低,资源分散、浪费的困局。将“微课程”教学理念融入高校商务英语教改创新中,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视野、优化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在网络信息时代重塑师生关系,从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转型升级为师生共建课堂的新型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学习热情。此外,商务英语学科本身具备的前沿性和包容性也要求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商务英语教改创新
2.1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微课程”教学资源库
打造一套科学、智慧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高校商务英语教改创新的关键,没有教学资源库的基础,教改创新难免沦为无源之水、纸上谈兵。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实践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紧跟高校教学改革的全新理念,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根据学时和学生年级不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并注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英语函电与写作》等教改主战场,教师应有信心将“微”教学的理念加以贯彻。当然,在硬件配备上,智慧课堂应搭载先进网络及教学硬件设备,以提供智慧笔记本物质上条件,如Wifi设备、计算机等。此外,在《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的教改实践中,笔者自2012年来主导通过“网络连接主义”的理念将“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高昂之,2013)。但笔者所处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视频教学”、“在线学习”、“智慧课程”等领域还需要做出零的突破。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商英专业网络资源库,对于商英专业顺利进行教改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2师资培训与管理、组织教师参加研讨会,提升教师的网络教学技术能力
教师是教改的主体实施者,也是教改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微课程”理念下改革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打造一支教学思路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且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商英教学团队;在“微课程”教学背景下,共同创建一个互动、变化和多维的商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此外,在实践中应避免单兵作战,可以联合高校信息技术中心的专业教师加入教改课题组,对商英网络“微课程”资源进行技术上的指导,通过合作互补,为师生们对教学资源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此外,作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主体,教师的教学视野、及现代化教学能力决定了教改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微课程”理念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受到国内外学界日益火热的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在2013年下半年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引起了国内高校的极大关注,当前,有关“微课程”的各类培训班和研讨会也劲头正盛。笔者呼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抓住这一机遇,通过系部、学校的平台积极报名参加关于“微课程”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会,一方面提高自身对于网络教学的意识和敏感度,另外一方面也加强自身的网络教学技术。
2.3建立学生主体项目,营造师生共建网络“微课程”体系
“微课程”理念下的商务英语课堂,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学生则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可成立学生实践项目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制,对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比如利用课堂博客、微博,IM(即时通讯工具)等时下备受90后大学生群体推崇的互联网软件进行实时操作管理;同时,为克服学生惯有的惰性,课题组还应注重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课内外两个平台,对学生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学分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应定期对教学网络内容进行监管,及时给予学生以回馈和建议。
1.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在金融专业英语课上,教师大多以母语进行授课,多采用翻译法进行讲授,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着整个或者大部分课堂,很少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根本达不到用英语从事金融活动的目的。
2.教学手段落后。对金融专业英语的授课,要么是几个班级并在一起进行大班授课。限于人数众多,多会采用多媒体教室来进行,这使得学生亲自练习的机会很少。虽然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多数教师只把它用作为课件展示,只是替代了传统黑板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室应有的作用。学生除了看老师的课件,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人——人、人——机操作和练习机会。再有些学校会对金融英语进行小班授课,但迫于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小班授课多只能安排在“粉笔+黑板”的普通教室授课,学生接受信息的丰富和生动程度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金融英语的教学效果。
3.课时不足,安排不合理。目前,很多学校的金融英语课程都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只安排两个课时。这样,一个学期总共也就大约32-36个课时不等,学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包涵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领域的金融英语基本知识,实在是“狼吞虎咽”最终往往导致“消化不良”。
4.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学校的金融英语课程,往往只安排了阅读类课程,侧重教学生分析金融英语句型特征以及重视对长句的理解,忽视专业英语听说等技能的培养。
二、金融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现行的金融英语教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使用英语处理实际金融业务的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传统的金融英语教学策略进行必要的改革。
1.引入外语语言先进教学理念,逐步脱离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授课模式。金融英语课程重点不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而在于用英语去理解、表达、运用专业知识,故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金融英语课程,这就要求金融英语的教师除了掌握金融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外,还需要比较熟悉英语教学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金融学案例,对学生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把课堂的主体让给学生,给学生分配具体的课堂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的金融学知识,用英语呈现出来。学生一旦有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会大大增强。
2.紧扣市场需求,建立先进的实训基地或金融英语实验室。高校是培养金融英语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英语人才,就必须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授课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并试着走出课堂、走进金融企业去实地考察对金融英语人才的素质需求,进而确立金融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把职场带进课堂,将英语学习置于真实的金融行业的场景中。学校应与金融企业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和专业环境,让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的运用和国际金融知识的运用来进行实际业务训练和操作。另外,为了保证金融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金融教学实验室是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课件进行交互式教学。课件的设计应灵活多样,可以插入视频、图片、声音等辅助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交流讨论成果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好金融实验室,组织学生将金融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训练,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灵活设置课时,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由于金融行业涉及多个领域,要比较透彻地学习内涵如此丰富的金融行业英语,一个学期的30多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来说,金融英语以开设两个学期,每周2~3个学时为宜。除了增加课时量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改善一贯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持续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找一些最新的真实的案例来作为教学内容,避免教材的抽象和空洞;同时,教学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可以适当地请学生来进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并充实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金融英语师资队伍。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金融英语更需要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语言基础的教师,而具有理论结合实际的又有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教师,却通常又不愿意留在学校,这就造成高素质教师的流失。因此,一方面,就是和金融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他们的相关有资质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此为契机,努力培养自己的金融英语师资队伍。
CBI以内容为基础,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又称“内容本位教学”。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在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教学中都十分推崇CBI这种基于某种主题或某种学科来进行教学的模式,CBI开始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目前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法之一。CBI以内容为依托,以语言学和认知学理论为基础,更倾向于“实用与真实”的教学效果,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获取目标语的实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将专业主题与语言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CBI“提倡把语言作为学习内容的媒介,把内容作为学习语言的源泉,使学习者通过学习内容,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2]。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为CBI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基础。Krashen认为,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很重要,“要类似于母语的习得环境”,语言的习得依靠“有意义、可理解性的输入”,二语习得应专注于“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习得是把可理解性语言当作学习内容的媒介而自然获得语言能力。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更注意的是语言信息的交流,而不是语法规则,将有助于其对第二语言的掌握。CBI的另一理论基础来自于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应为首次学习某个概念或技能的学习者提供引导框架,等学习者熟练后再撤除该框架。学习者通过真实、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获得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不仅需要听、说、读、写、批判性思维等过程,还需要高水平的内容知识来对这些过程进行操作。而CBI强调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全面结合起来,力图为第二外语学习者提供多种机会,使其在交际环境中进行真实的语境交流,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言能力。
(二)CBI的教学模式
在CBI教学模式中,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分割,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动强调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CBI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主题模式(theme-basedapproach)。主题模式围绕某个或某几个特定主题组织教学,主题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题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主题模式适用于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对学习者语言水平要求较低,旨在通过学习内容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水平。这种模式的授课过程围绕主题,通过结合各项语言技能以及论述有关主题内容展开综合训练,并逐步深入。该模式以主题为核心,因此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对新信息进行学习和评价,学生所接触到的材料符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需求。课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courses)。课程模式是用目标语讲授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知识。该模式将语言视为专业学习的媒介,各类专业课程教学材料的难度符合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及专业知识水平。学习者主要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语言能力的学生。该模式要求授课教师应精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第二语言帮助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的输入,从而获得目标语言能力。辅助模式(adjunctcourses)。辅助模式是一种“专业课+语言课”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试图在同一门课程中通过辅助的语言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并跟上专业课程的教学。学习者需要借用语言技能进一步掌握专业内容。专业课和语言课的教学大纲需要经过协商,语言课应围绕专业课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辅助模式主要针对各类高等院校学习者或预科学习者。专门用途模式(languageforspecialpurposes)。该模式的授课内容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是指“内容和目标由特定学习者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定的语言课程”。教学过程既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也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教学材料来自实际工作岗位或相关学科范围,专任教师引导学习者使用英语展开专题讨论和研究。学习者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或科研活动的形式,在学量学科内容的同时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模式,CBI的基本教学理念都始终贯穿其中,即课程的出发点或组织原则是围绕学科知识而不是语言本身,学习重点是通过目标语获得专业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
二、CBI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国内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都比较缺乏的问题,比如传统的基础英语课程强调语言基本功的培养,旨在通过语言素材学习语言和关于语言的知识,对材料的真实性、实用性和现实性要求不高,而以话题为基础的商务英语教学能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CBI将语言与专业融会贯通,使教学变得既有内容又有形式,同时兼顾“语言知识”和“专业内容”两种需求,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国的商务英语学习者除了商科生和少数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习者外,大部分都是在高校就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语言能力,但是缺乏经济、管理等专业商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更谈不上商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目前各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围绕商务和英语两大核心,不仅开设了语言技能类和商务英语基础类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商务专业类课程。但是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商务专业课程和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脱节、商务英语课程专任教师教学能力欠缺等问题。结合上述对国内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具备很强的应用性和复合性,课堂教学应该既是语言技能型教学,又是商务内容型教学,强化学生使用英语解决商务问题、提供商务服务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CBI对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属于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商务英语兼具商务专业性和英语语言性两种特点。CBI旨在通过学习和了解商务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言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专业内容缺失的问题。CBI主张将英语看作一种语言工具,从而实现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了结合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特点,CBI应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群体。一般来说,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主题模式应占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与商务内容的学习相比,英语语言技能的培训才是重点。但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仍需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商务领域的语言材料,为下一阶段学生掌握商务知识、培养商务能力打下基础。在较高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商务专业知识难度逐渐加深,特定的商务内容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成为主导,学生的语言技能不足以帮助他们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课程模式,将商务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传授商务、语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安排有效的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比如,以英语为媒介,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特定专业知识。同时,商务专业教师可以与语言教师密切合作,采用辅助模式,帮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自由沟通,学习相关商务专业内容。另外,CBI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执行者,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要求兼备语言知识和专业内容两项专长。教师担任的角色不是单纯传授专业技能,学生的学习目的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专业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高效轻松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及时给予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也可以促进其自身从普通语言教师到复合型语言教师的转变。
关注如何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学,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只教不研,教学固步不前,乏味而无效;只研不教,研究脱离实际,难于被接受和采纳,更得不到推广。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师,研究工作必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真正领悟“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本质内涵,引导教师提炼有意义的教学问题,科学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学习、集体备课、互动研讨、自我反思、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总结与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习惯和研究能力。
2.钻研常态课
具体行动研究包括语法打包和词汇打包教学,老师把语法的条条框框和知识的星星点点放在一个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帮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语言,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可行教学方法。通过打包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课下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复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变主演为导演,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潜力,如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等。将常态课教学模式变得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形成自学技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施分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按照中等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按照适度超出接受能力的原则分层布置,使“吃不饱”的优秀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运用“赏识法”,鼓励中等生选择“高一级作业”,达到目标及时表扬。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提出最低标准要求,让他们体验轻松,培养兴趣,克服困难,提高成绩。积极探索作业分层次布置批改的研究,既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又杜绝了学生因不会做作业而抄袭作业。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真正达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和谐统一。
4.善于教学反思
我把教学反思总结为思得、思失、思效和思改四个重要环节。首先,思得。即在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总结并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环节习惯化;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长期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联化。接着,思失。课前的精心设计有时会与课堂教学实际不相吻合,造成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矛盾冲突,在反思中及时补救教学中的缺漏。再者,思效。课堂教学之后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使学生真正学会和运用知识和技能。最后,思改。即经过反思来解决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时对教学欠缺进行纠正和弥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广阔空间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改变传统教师行为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单一制缺少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教师应由专一传授知识转向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要重新构建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知识全部告诉给学生,而要留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使其在活动中探索问题,愉快地接受知识。最后,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
二、综合运用图片,活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但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通过图片拥有更为直观的图片感受,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英语内容相对来讲比较丰富,在多媒体应用中,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可以加上一首优美的小诗或者一首好听的歌曲,学生在观看幻灯片或者视频的同时,可以对课文内容有相应理解。学生都喜欢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运用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有声有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愿意接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取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1.活动贴近生活
任何形式的英语活动都需要以生活为原型,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认知活动。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生活和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拓展,让他们将英语带向生活,这样的活动既符合现代小学生的特点,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小组式学习
有效的小组学习,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小组内部,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一般每个小组都会挑选出相对较为优秀的一员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在小组讨论中,他们会产生思维火花的有效碰撞。对于讨论效果较好的小组,教师应当进行适当奖励,对于那些蓄意利用小组讨论破坏课堂纪律者,要尽量避免对于个人的处罚,应当以小组为单位。
3.创设情境,进行模拟训练
英语少不了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在学习课本上的一些对话时,教师可以找几位同学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也就是将对话内容表演出来。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表演方式,甚至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布置好任务,选择好搭档,像演出舞台剧一般第二天为同学们带来欢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而且能够增强课堂的娱乐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4.开展英语角
如果每一堂课都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未免显得很枯燥,所以,英语教师每周完全可以抽出一节课开展“英语角”的活动,也就是为同学们创造一种开放式的英语环境,让同学们感受全英语情境。在英语角开展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挑战,既活跃课堂的气氛,又扩大知识面,这种英语角的活动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比起一周都是固定模式的英语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之情。
四、加大科研力度,促进个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不仅要在学生身上下工夫,更要在自己身上下工夫。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研方面的活动,加强英语学科的集体备课,在备课时,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敢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指正并虚心接纳。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多接触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课活动,看看其他教师是怎么让一节课高效起来的。教师更应当积极地学习并及时交流思想,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自身的各项基本技能。只有教师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出高效小学英语课堂。
二、加强英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是一个学校无形的财富。加大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纯正的学习环境,随着学习者对语言背后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学习,英语学习的浓厚气氛,将使学习者进入到语言环境当中。快速的进入英语学习的环境,是语言学习者快速的掌握一种语言深入阶段的有效途径。丰富的课外英语学习和实践,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集趣味性、娱乐性、学习性于一体,如英语沙龙、英语辩论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会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活泼有趣。同时也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理性的学习观念。校园的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活动等主要的形式。
健康良性的英语文化建设,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文化建设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效途径。将为质朴、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一种语言区的文化,与该语言区背后的地理环境、历史、风俗、宗教、经济、政治制度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世界的开放性、多元性不断的显著,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融合与理解显得更加重要。在英语文化的背后,主要是西方的传统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的含蓄和内敛来说,西方人一般是比较开放的,性格也比较朗,更显得热情和奔放,注重享受大自然,这与他们的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在英语文化的接触中,学习者很有可能在学习中,逐步的受西方崇尚自由等思想的影响,变得开放、主动、果断、敢为等好的因素影响,从而不断的改善和丰富自己的性格。长期的学习,必然使西方的生活理念与传统理念有一个融合,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格和良好心态的培养。
二、增加师生之间交流,提高学生兴趣
保证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因为只有师生之间拥有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相信和支持教师,形成一种和谐欢快的教学和学习氛围,这样才会让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加高效。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就会依赖教师并且支持教师教学,这样就会提高教师课堂效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位同学,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对于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更多是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同时会感谢教师,慢慢拥有面对苦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身心到学习中来。
三、改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科技辅助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一味地的固守传统,应该积极创新。例如,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起到教学的帮助作用,利用其可以更加清晰和直观地展示信息这一特点,让学生对于信息的摄入更加直接高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整理功能,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整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分清重点和难点,从而有分寸去把握学习的尺度,更加清晰地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firstaid”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避免了依次说学生容易忘记的弊端。同时在学习语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多种语法结构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能够分清每一种的不同之处,这样也能够保证学生正确地适用语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总结课堂教学,巩固学习内容
无论在课堂上讲解了多少知识,教师在结尾的时候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于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至于混乱。同时好的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变成是一种能力,让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去运用。同时也会避免临近课堂结束时候学生的分神。比如在学到“howareyou”和“howdoyoudo”的区别的时候,在结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检测一下学生是否理解了这两个词组,让学生之间进行关于这个词组的对话,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西部大开发中,新疆与国外的贸易交流、外事往来日渐频繁,这为新疆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2004年2月起,教育部推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过去以阅读为主改为以听说为主。据此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能力、推荐词汇量分别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尤其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笔者调查发现,新疆高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一是生源的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读、写、译方面差距较大。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现有的教学环境、设施、教材和教学理念均需改善和调整。
多年来,新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教学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让学生熟悉生词,然后用英语的义释(Para-phrase)解释,并举出许多例句来精心比较和辨析各种意义及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第二阶段,围绕着这些重点结构和词语(习惯上称之为语言点Languagepoints)做大量练习以求加深记忆,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语法和翻译的操作。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则和词项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通常以写的形式。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这使得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严峻挑战,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忽视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忽视学习者多方面的因素,学生虽然从课堂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提高听说方面的技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交际教学法。
二、交际教学法的引入
交际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称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Ap2proach),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它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海姆斯(D.H.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及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首先进行了区分,此后,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与乔氏的“语言能力”相对立,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交际法认为:外语学习者都有其特定的对外语的需要,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主要功能。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恰当地、得体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分析学生对外语的需要,以功能意念为纲以及教学过程交际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第二,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第三,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第四,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第五,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第六,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鼓励学习者发挥语言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专用语言”教学。第八,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交际法博采众长,从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受到诸如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变体研究直到中介语理论的影响。交际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使得交际法独领,教师从重视语言知识转为重视语言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其优点体现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没有焦虑感,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的机会和勇气。还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得到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学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交际法却可以弥补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即使某种教学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学法也就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在新疆,许多学生接受的是教师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来教学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点。如果采用交际教学法,学生们会感到很大的不适应。教师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学生又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用这种新的教学法,有些学生会觉得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些东西;而那些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记在笔记本上的学生,并没能理解交际教学法后面隐藏的东西,因此会感到迷惑,甚至不知所措。
交际法在新疆高校大学英语中的运用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概念上的误解,缺乏深刻的分析和全面了解。从教学层面上看,交际法要求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师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和社会文化素养,很强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课堂人数少等,而这些条件在新疆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不具备。
颜榴红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教材及教学设备等和真正的交际法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尽可能选用渗透着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教材系统的语法内容还是必要的,因为在母语环境下教授英语,语法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王晓静也认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交际法受到了教师素质、语言环境、学习时间、班级学生数、学生动机、学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测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把交际法尊奉为“最佳教学法”而过分渲染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交际法作为具体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必然受到诸如教师、学生、教材、情感、环境以及教学活动等各种各样实际情况的制约。
四、结论与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各种教学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无论哪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又都有它的问题和局限”。片面强调交际法的人们曾抨击以语法分析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但赞成把交际法原则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忽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交际法的误区。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难易度,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并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
可说,并乐于说。二是在纠错方面,教师可记住学生犯的错误,不要马上指出,应在学习后期有针对性地加强讲解和精确练习。
总之,在新疆特殊的环境下,交际教学法只有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结合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JACKC.Richards&TheodoreS.Rodger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定位
(一)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扮演促进者(facilitator)、帮助者(helper)、协调者(coordinator)、提供咨询者(counselor)、资源库(resources)等种种角色。但不管哪种角色,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促进者”的基本素质(如爱心、耐心、宽容、视野开阔、乐于助人、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开展对话、引导学生等);大学英语教师更必须具有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培养其综合素养和提升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和教学水平。首先要深刻领会《基本要求》的精神,并将它变成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自觉行为;要依据不同教学模式主动调整角色,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还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力,努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适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有效地帮助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好”到“好学”。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定位
大学生是自主、自动的学习者,更是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中心、交际活动的参加者、信息资源的共享者。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自行学习,获得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他们还可以决定在具体英语学习内容上花多少时间,查哪些资料、用什么方法等,从而真正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应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进行文字流、音频式交流、视频式交流等,由英语老师进行专门的指导,重点培养和关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这种互动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求知欲和求知能力。例如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分层教学就是大学英语教学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组成团体,相互学习,共同促进,通过互联网英语学习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进行文字流、音频式交流、视频式交流等;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竞争,通过这些沟通与交流,共同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
三、大学英语教材的合理匹配
(一)大学英语教材是《基本要求》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教材是《基本要求》承载信息的传播媒介,大学英语教材通过英语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有序合理的编排,使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明晰、可实现,充分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还应注意综合性和整合性,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延展到课外,增加英语讨论、英语辩论、模拟对话、英语讲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英语教师要针对学生所反映的听说不足的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英语语篇理解力,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还要注意听力选材的多样性,如VOA,BBC等视听材料工作场景语料,多采用主题教学模式,使英语各项技能训练融于一体。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
各出版社编制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取材趋同,课文主题重叠现象。同一套教材在难易度上的连续性和过渡性较差,课文难度陡然提高的现象不乏存在。而且,一般大学英语教材都要瞄准中等水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数量最多,高职院校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无论选择哪一套教材,区别都不太大,难于满足英语教师教学和不同程度学生学习需要。例如很多英语课文篇幅很长,语言示范性不强;有的文章内容枯燥,有的晦涩难懂,主题重复,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还有些晦涩难懂、冗长乏味,学生不感兴趣,意见很大。还有些教材部分课后练习设计过于简单,内容和选材不尽合理。另外,大学英语教材参编教师多数来自于国内知名本科院校,他们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实际了解不深,编写出来的教材相对不太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
(三)高职院校本专业英语教材提倡以行业英语为主
高职院校校本编撰的行业英语应该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内容。行业英语可以按照专业设置,如财务英语、汽车英语、电子英语、计算机英语、外贸英语等。要根据本校资源和专业设置,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专业英语教材,或者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开发具有行业或区域特色的专业英语教材,使学生融通英语语言知识、行业知识、专业英语实用技能。
四、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教学模式
(一)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学会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西方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界定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O’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三大类,每一类策略又包括若干小类。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也是可以学会的系统地训练,能帮助学生有效策略的形成。大学英语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兴趣,观察并善于总结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时将学习策略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即策略培训和语言教学合为一体,成为大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把学习策略融入英语语言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学习英语的各种有效方法。
(二)网络英语的自主学习有效性极强
网络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具有相当不错的效果。要充分体现虚拟技术的重要作用,要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认知风格、学习观念等学习者个人因素,以及教学理念、评价标准和体系等外部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策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策略使用的效率。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存储、提供和呈现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构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语言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语言学习支持性环境。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种模式比较
“三套车”课程模式是吴鼎民等(2010:9-13)提出的,它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造成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集成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效联动、互为补充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中,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语言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它将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要。个性化教学模式则提倡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平台,同时提供通识教育课程和ESP课程内容,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学校和英语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使该模式兼有“学习方式个性化”和“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双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