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5: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减法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4减几的减法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汽车图、熊猫图、苹果图片.
(二)学具:三角形的图片4张、1~4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板演时,老师提问:(指梨图)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再指五星图)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3.口算:
2+1=
3-2=
1+1=
1+2=
2-1=
3-1=
(二)学习新课
1.教学4的加法.
(1)出示苹果图.
提问:左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完整话回答问题)
老师把两盘苹果的位置调换一下,启发学生说左边有几个苹果?右边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小汽车图(一).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①原来有几辆汽车?又开来几辆?
②求一共有多少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计算)
③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因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谁会列式?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4.
谁能说说算式中的3,1,4各表示什么?(3表示原来有3辆汽车,1表示又开来1辆,4表示一共有4辆汽车)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看汽车图,应该怎样想3加1等于几?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指名发言.
师说:你们想的办法真好!计算3+1时,就想3和1组成屯(同时指)3+1就等于4.
(3)出示小汽车图(二).
引导学生看图后,启发学生根据图意编一道题,再请大家算一算.
指名说: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一共有几辆?
师说:你的题编得很好.谁会算?
指名说:一共有4辆.
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板书:1+3=4.
师问: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全班齐读:3+1=41+3=4
师问: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各组代表发言.
小结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求一共有几辆汽车、两个加数都是3和1,得数都是4;不同的地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一样,一道是3+1,一道是1+3.
师问:刚才我们算出了3加1等于4,你们能很快算出1加3等于几吗?
师说:我们计算3加1时,想3和1组成4,3加1就等于4.同样,1和3组成4,1加3也等于4.还可以想,3加1等于4,1加3也等于4.
(4)摆一摆:
全班拿出梨的小图片:左边摆2个,右边摆2个.
提问:
①要求一共有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做合并的手势,齐答:一共有4个梨.怎样列式?板书:2+2=4.
③我们不看图,计算2加2时,怎么想?
齐读三道加法算式.
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会了得数是4的加法运算.
2.教学4减几.
(1)出示熊猫图(一).
师问: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有4只熊猫,走了1只,还剩几只?
提问:
①你怎么知道走了1只?(用虚线圈上1只,表示走了1只)
②走了1只熊猫,是从几只熊猫里走掉的?(强调从4只里走掉的)
③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为什么用减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⑤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1=3.
指名说:算式中的4,1,3各表示什么?
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4减1等于几?
引导学生看板书,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想4可以分成1和3,4减1就等于3.
(2)出示熊猫图(二).
看图列式计算:先自己看图、思考、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4-3=1.
提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怎么知道走了3只?
③这3只是从几只里面走掉的?
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⑤以后计算4减3时,怎么想?
齐读:4-1=4,4-3=1
(3)把两幅图和两个算式进行比较:
师说: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好不好?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指名说.
小结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原来有4只熊猫、都求还剩几只、都用减法计算.不同的地方: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1只,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3只.所以减法算式不同.一道是4减1,一道是4减3,得数也就不同.
(4)摆一摆:
全班拿出三角形图片,先摆出4个,然后拿走2个,还剩几个?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2=2.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齐读三道减法算式.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4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4的加法和4减几.
(三)巩固反馈
1.看图说图意,再填得数:
2.看算式用摆一摆,再说得数.
3.做举数字卡片游戏:
老师出示算式,学生计算后,举卡片报得数.
2+2=
3+1=
4-3=
4-2=
1+3=
4-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刚刚学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学习4的加、减法.学生对此并不陌生,难度也不大.因此,在教案设计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分两步进行,先教4的加法,再教4减几.其中以减法为重点.
在教法上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准备设计的填空、看图列式都是围绕新课设计的.
⒈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⒉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是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因此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本节的难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首先是化简,在化简之后,就是类似整式加减的运算了.整式加减无非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在化简之后也是如此,同类二次根式类似同类项.但是学生初次接触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讲解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是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1)在知识引入的讲解中,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先给出几个二次根式,把他们都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在进行比较或者加减运算,从而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和同类二次根式;二是先复习同类项的概念或进行一两道简单的正式加减的题目,通过类比引出同类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综合应用,但有些过繁.
(2)在教材例1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细分处理,例如分成几个小问题:①把被开方数都是整数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②把被开方数都是分数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③把被开方数带有简单字母的放在一个小题中,④把字母次数略高于2的放在一个小题中,……使问题的解决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便于学生参与其中,也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在组织学生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教学中,同样将例题细分成几个层次进行教学,例如:①不需要化简能直接进行相加减的,②需要化简但被开方数都是简单整数的,③被开方数都是有理数但既有整数又有分数的,④被开方数含有字母的,等等.
(4)在二次根式加减法的组织教学中,虽然教材已经不要求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但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总结法则,既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5)在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比如:①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就不是同类二次根式,②该化简的没有化简,或化简的不正确,③该合并的没有合并,不该合并的给合并了,或者合并错了,等等类似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学设计示例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
2.学生学法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3.疑点及解决办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
3.再通过较复杂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法则.
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学次根式化简的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最终能化为同类二次根式项相合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本节课就是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整体感知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应分二层含义去理解(1)化简后(2)被开方数还相同.通过正确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来准确地实施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应特别注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仅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减,根式一定要保持不变,并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以增加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算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什么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由学生回答)
与的形式与实质是什么?
可以化简为.
继续提问:,可以化简吗?
,可以化简吗?
这就是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讲解新课】
1.复习整式的加减运算
计算:
(1);
(2);
(3).
小结:整式的加减法,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2.例题
(1)计算.
解:.
(2)计算.
解:.
小结:
(1)如果几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那么可以直接根据分配律进行加减运算.
(2)如果所给的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应该先化简,再进行加减运算.
定义: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例题
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
解:略.
例2计算.
解:
.
例3计算.
解:
.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
(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
例4计算:
(1).
解:
.
(2).
解:
.
(二)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练习:教材P192中1、2(1)、(2)、(3)、(4)、(5);教材P193中1、2.
(三)总结、扩展
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整式的加减法进行比较,强调注意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93中(1)、(2)、(3)、(4)、(5)、(6);教材P194中4(1)、(2)、(3)、(4).
(五)板书设计
标题
1.复习题5.例题(1)、(2)、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3.会填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感知联系
1、操作感知:
(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
(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
(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
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数之间的联系。
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c、说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
d,揭题:加减法的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更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课前应提供相关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思出有源。)
(二)学习新知,理解联系
1.从具体“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联系。
(1)按给出条件编题。
按“少年军校共有学生304人”“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三个已知条件,利用其中两个编加、减法应用题。
①少年军校有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少年军校一共有学生3则人,其中男生156人,女生有几人?
③少年军校一共有学生3则人,其中女生148人,男生有几人?
(2)找出三题应用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3)列式解答。
(让学生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感知到加、减法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是有必定联系的,为学生理解概括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以及它们的联系,提供了充实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2.从具体“问题”中理解联系。
(1)少年军校有男生156人,女生148人,一共有多少人?
156+148=304(人)
①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②加法中,男、女生人数分别叫什么?
③自由讨论——什么是加法?
④教师收集意见,并与学生共同形成结论。
——把两个加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少年军校有学生304人,其中男生156人,女生有几人?
少年军校有学生304人,其中女生148人,男生有几人?
①为什么用减法算?
②“304”“156”“148”在减法中分别是什么数?
③引导讨论:既然加、减法间有这样紧密的联系,我们已对加法下了定义,可以用加法给减法下定义。
④投影出示,学生填空。
已知()与(),求()的运算,叫做减法。
⑤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在学生真正理解加、减法联系的基础上给出定义,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作为一个演绎系统的逻辑严密性)
(三)巩固训练,掌握联系
1、基本训练。
(1)试一试:根据487+256=743,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743一487743一256
学生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填未知数。“练一练”4。
学生填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变式训练。
(1)改写:786+1132=1918
(改写成相应的另两个减法算式)
(2)改编:
一辆汽车上午行驶168千米,下午行驶183千米,这一天共行,了多少千米?
①列式计算。
②改编成两题减法应用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反思回顾,形成学法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2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1组成2?2可以分成几和1?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
2+1=
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师说:从2里面飞出的,这2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飞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1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师说: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有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2只)
自己小声练习说、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3)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对!有3只小鸡,跑了1只,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减去1只,(边说边指板书)所以用减法计算.还剩几只呢?(还剩2只)
指虚线圈问:这个虚线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学3-2=1.
(1)出示小燕子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列算式.
师问:你们能看图列一道算式吗?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1.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对说得好的要给予表扬.
师问: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师说: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去掉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小结(老师指图)刚才我们看到气球飞起.小鸡跑掉、燕子飞走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3-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
指名说,怎么想的?
师说:同学们说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3-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要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朵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
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3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
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手拿2个皮球,送给同学1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2-1=1.
3.看图说图意.
提问:图中的虚线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戏: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
2+1=
2-1=
3-2=
3-1=
1+1=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题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和虚线圈,会读减法算式.还会用3的组成和分解计算3以内的减法.同学们都学得很好,要继续努力.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10+4=10+2=10+5=10+6=
10+9=7+10=8+10=9+10=
(2)举卡片表示结果
13-6=16-7=12-4=15-9=13-8=
2.板演笔算减法竖式,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
3.订正板演,提问: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
(二)学习新课
1.以旧引新,学习例5
师问:板演的第2题,如果把17改成97,应该怎样计算呢?
出示:
2.尝试探究
师:这道题咱们还没有讲,但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只要动动脑筋,是可以做对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试做,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3.引导获得正确知识
师说:这三种算法究竟哪种正确呢?看看图解。(出示书上计数器图)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说出个位和十位的计算过程,学生如果说不清,可引导提问:(1)数位对齐后,从哪一位减起?够减吗?怎么办?(2)十位3退1还剩几?(3)用几减9?够减吗?怎么办?注意引导学生看图,最后有一名同学正确、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1减7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11减7得4,在个位上写4;十位退1剩2,2减9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10再减,12减9得3,在十位上写3,百位4退1剩3,对齐百位写3)
请学生判断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正确,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两个竖式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追问学生:今天学的笔算减法式题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板书课题: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4.学习例6
师说:刚才大家学习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些红苹果,不过有个条件,必须猜出苹果下面的数是几,才能得到苹果。出示例6:
学生猜对后,问:你是怎么猜对的?引导学生正确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师问:你们还想不想得苹果?老师这儿还有呢?逐一出示四道题:
(三)巩固反馈
1.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962-893=4614-1825=
做题前要提出要求: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比较爱出错,做时首先要保证不抄错数和计算符号,其次一定要进行验算,用双重保险保证计算正确。谁两道题都计算正确,老师还要奖励他一个大红苹果。
2.独立竖式计算
3.列式计算
(1)296比384少多少?(2)754比63多多少?
(3)1445与526相差多少?(4)比735少86的数是多少?
4.夺红旗比赛
5.质疑并小结
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二)使学生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步骤.理解“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比较例4和例5两种应用题的异同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1.听算,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12-914-86+78+6
11-912-815-913-8
8+89+718-99+4
2.看图列式计算.
师: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4:一共养多少只兔?
(1)正确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
(3)根据条件和问题出示兔图.结合图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结果.请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4)列式计算7+5=12(只).
(5)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体订正后师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解答?(求一共养多少只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解答)
师:现在我们把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改变一下.
2.出示例5:学校养和一共12只.白兔是7只,黑兔是几只?
(1)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并到前面在原题上画批.
(3)根据条件和问题出示兔图.结合图教师提问:根据这道题的意思,谁能猜出黑兔是几只?(黑兔是5只)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答出:黑兔和白兔一共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的7只,剩下就是黑兔的只数.也可能答出:黑兔和白兔的和是12只,又知道其中一个数是7只,求另一个数.所以黑兔是5只)
师强调说明:白兔的只数加上黑兔的只数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的只数.(学生口述想的过程)
师:求黑兔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4)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12-7=5(只)
(5)口答:黑兔是5只.
教师再把例5改为:学校养和一共12只.黑兔是5只,白兔是几只?(抄在小黑板上)
请学生依照前面的解题步骤分析后,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一说怎样求白兔的只数?为什么用减法解答.(同时板书算式)
3.对例4和例5两道应用题比较.
师:这两道应用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结果:
相同的地方是:学校养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两个已知条件中的一个不同,问题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师:什么时候用加法解答:什么时候用减法解答?(求两数和,用加法.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4.小结: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师: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想?(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出示下图后,依次出示下面三小题.
(1)小兰家有9朵白花,6朵红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2)小兰家有白花和红花一共15朵.白花有9朵,红花有几朵?
(3)小兰家有白花和红花一共15朵.红花有6朵,白花有几朵?
指名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号应在图中什么位置.
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讨论后两道题与第(1)题的联系,进一步熟悉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投影出示下面应用题,读题后直接列式解答.
(1)体育组有排球和篮球一共17个,排球有9个,篮球有几个?
=(个)
回答:篮球有____个.
(2)小英要剪12个,剪好了8个,还要剪几个?
=(个)
口答:还要剪____个.
3.p.12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填算式.
8+5=9+7=
+=+=
13-8=16-9=
1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解答的应用题,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给学生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尤其突出了数量关系分析,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通过充分让学生口述“想”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本小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以、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运用这项知识(这里也表现为一种方法),有时可以简捷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因此学生同样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会这种方法的积极性.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并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同样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和某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的技巧,以便将方程变形为比较简单和计算比较简便,这也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解决.
2.教法建议
(1)本节是通过一个引例,介绍了加减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解题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在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在两个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怎么消元比较简便,然后引出加减消元法.
(2)讲完加减法后,课本通过三个例题加以巩固,这三个例题是由浅入深的,讲解时也要先让学生观察每个方程组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个方程组的解法,例题1老师自己板书,剩下的两个例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老师点评.
(3)讲解完本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代入法与加减法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虽有不同,但实质都是消元,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也就是说:
这时学生对解题方法比较熟悉,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时教师应及时点拨、渗透化归转化的思想,并指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能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消元,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渗透化归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2.学生学法:观察各未知量前面系数的特征,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后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同时在运算中注意归纳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
(三)疑点
如何“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四)解决办法
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引入除了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新课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通过引例进一步让学生探究是用代入法还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更简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加减法解题的优越性.
3.通过反复的训练、归纳、再训练、再归纳,从而积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的经验,进而上升到理论.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通过复习代入法从而引入另一种消元的办法,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整体感知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将相同字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使用加减法消元.故在教学中应反复教会学生观察并抓住解题的特征及办法从而方便解题.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口答第(1)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一个同学说出结果.
上面的方程组中,我们用代入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否存在其他方法,也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达到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法说明】由练习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对比,训练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法解题.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第(2)题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互为相反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的左边与左边相加,右边与右边相加,就可以消掉,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①,得
学生活动:比较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值是否与用代入法得到的相同.(相同)
上面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因为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我们把两个方程相加,就消去了.观察一下,的系数有何特点?(相等)方程①和方程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尝试用①-②消元,解方程组,比较结果是否与用①+②得到的结果相同.(相同)
我们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把“二元”化成了“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像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提问:①比较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用代入法简单,还是用加减法简单?(加减法)
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③什么条件下用加法、什么条件下用减法?(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系数相等时用减法)
【教法说明】这几个问题,可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
例1解方程组
哪个未知数的系数有特点?(的系数相等)把这两个方程怎样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后,独立完成例1,一个学生板演.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②,得
(1)检验一下,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2)用②-①可以消掉吗?(可以)是用①-②,还是用②-①计算比较简单?(①-②简单)
(3)把代入①,的值是多少?(),是代入①计算简单还是代入②计算简单?(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
练习:P23l.(l)(2)(3),分组练习,并把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是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例2解方程组
(1)上面的方程组是否符合用加减法消元的条件?(不符合)
(2)如何转化可使某个未知数
系数的绝对值相等?(①×2或②×3)
归纳:如果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可以在方程两边部乘以同一个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然后再加减消元.
学生活动:独立解题,并把一名学生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学生活动:总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②加减消元.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
④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P231.(4)(5).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选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
(2)已知,求、的值.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得解,也可以把四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中,利用检验的方法解,这道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2)题通过分析,学生可得方程组从而求得、的值.此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扩展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241.
(二)选做题:P25B组1.
(三)预习:下节课内容.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用整十数进行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究出三位数加法估算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进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到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估算:
1、上个星期老师添置了一台新微波炉,售价大约680元(板书)同学们猜一猜,这台微波炉实际价格是多少元?(请大家把猜的价格记在自己本子上)
然后板书。如:678元、684元、675元……
(出示微波炉价格:682元)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猜的是否准确。
2、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合理,为什么?因为大家猜的价格都比较接近680元,也就是大约680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只需把一些数看作整十数,这样容易记、容易算,很方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图:二年级一班折了462只纸鹤,二班折了229只纸鹤,估一估两个班共折大约多少只纸鹤?
师: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比一比哪组讨论的结果最多?
2、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引出小兔提示: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来估算。
生1:我是这样估算的:
把462估成了470,把229估成了230,470+230=700
师:470+230=700(板书)我们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大的那个数,正好与小巧估算的一样。(出示媒体)
生2:我是这样估算的: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20,460+220=680(板书)
师:那这里我们是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小的还是较大的?
生2:较小的两个数。
师:对呀,你的这种方法与小胖是一样的。(出示媒体)
生3:我是这样估算的: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30,460+230=690(板书)
师:你的估法和小丁丁的想法是一样的。(出示媒体)把两个加数都估成了邻近的整十数。
……
师:小朋友想的方法真多。小巧对这道题进行了精确计算:462+229=691。(板书、出示媒体)
师:以上几种方法估算出来的结果哪一种与小巧精确计算最接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小结:我们在估的时候都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来估算。这里是三位数的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法的估算(补充课题板书)。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38练一练,先估算,后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2、判断题:
(1)196+327=423
(
)
(2)238+393=531
(
)
师:想一想,估算还有什么用处呢?同桌讨论。
生:估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生活应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准备采购的商品,我一个人算的有点累,你们愿意帮我算一算吗?
请大家用整十数帮我来估算一下大概要多少钱。(任选两样来算一算)
榨汁机
185元
电烤箱
308元
饮水机
298元
电热水壶
107元
吸尘器
349元
电吹风
183元
交流汇报。
五、拓展:
开锁:密码是由2,4,7组成的,如果加上444得到的结果必须在700与800之间。这个密码是多少?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462+229=691
470+230=700
460+230=690
全部用相邻的整十数中较大的那个数
用邻近的整十数
460+220=680
……
全部用相邻的整十数中较小的那个数
教案21: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二)
教学内容:书P39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用整百数进行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意识。
2、通过整十数估算的方法,进行类比出整百数估算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整十数估算:
师:老师准备采购一台微波炉和一只电饭煲,你们愿意帮老师一起出谋划策吗?
这是我从大商场中了解的商品信息。你们帮我参谋参谋哪个好?
出示商品介绍。
微波炉
三星牌
451元
A
飞利浦
392元
B
电饭煲
三角牌
176元
C
飞利浦
287元
D
请你们每个人帮我挑一台微波炉和一个电饭煲。用整十数估算算一算老师我大概要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图:二年级(3)班折了482只纸鹤,二年级(4)班折了317只纸鹤,两个班折的纸鹤大约相差多少?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想一想,昨天我们是怎么用整十数来估计的呢?
生1:480-320=160,把482估成了480,把317估成了320。
生2:480-300=180,把两个数都估成了相邻整十数中较小的那个数,分别是480和300。
2、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引出整百数的估算。
师:小朋友昨天都学得很好,能很快的用整十数进行估算。
今天呢我们还可以用整百数来进行估算:
可以把482估成了500,把317估成了300,这样就把算式估成了:500-300=200。
(板书、出示媒体)
3、小结:我们在估的时候都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或者用相邻的整百数来估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39练一练,先估算,后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2、综合应用:
【说明: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好处,特别是对一些计算时容易忘记进位的学生来说,估算能粗略验算计算结果。】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
1.
通过类比将两位数横式、竖式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横式、竖式计算中,并掌握之。逐步养成类比与推算的能力。
2.选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探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中不断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
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
2.
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口算
36-9=
24-7=
65-27=
43-14=
情景引入:
师:我们的上海每年都在长高,今天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这些年来上海的变化。
(出示四幢高楼的数据)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143-78= (米)
师:你能不能来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用横式计算,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根据之前的学习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的减法。除了用横式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尝试把算式写成竖式,不用计算。
师:说一说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生: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师:请你试着计算一下,算完的两个同桌相互说一说。
①从哪一位开始计算?
从个位算起
②不够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退1作10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从个位算起,3-4不够减,从十位借1作10,13-4=9。再算十位,借了一个1现在是3-8不够减,从百位借1作10,现在是13-8=5.百位上原本是1借了1现在是0,最高位的0不写。
学生小结: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跟进练习
书P36页竖式计算1题
(算完同桌相互说一说算法)
2、探究二:
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金贸大厦矮多少米?421-143= (米)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减两位数一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跟进练习
书P37
1题
3、探究三
师:某大楼高78米,联谊大厦比该大楼高多少米?
学生写竖式
师:你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是0,不够借。
师:现在十位上不够借,怎么办?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
生:十位上的数借不到再从百位上借,先借来10,再借出1。
师:现在十位上是几?
生:0+10-1=9
跟进练习
书P37
1题
小结:在做三位数减法的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上退1作10,与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判断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最近学习了《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深深地感到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我们的教学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教师应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三.教学目标
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与态度:
(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理。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试一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9.510
=(
)
0.200
=(
)
7.3
=(
)
10
=(
)
我会口算:
2.5-1.3
=(
)
0.15+0.32
=(
)
1-0.3
=(
)
0.5+2.5
=(
)
2.
竖式计算下列两题。
475+34
=
385–59=
提问:说说整数的加减法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同学们对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如果改成两位小数加减法,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对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以旧促新。使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的新知达到正迁移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1.迁移旧知,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出小数加减法。
①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要用到水和电,大家知道自己家的水费和电费是多少吗?
②正南街一号这个月水费和电费是多少?(出示教材第78页,情景图)
③你能提出什么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吗?(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情景图)
设计意图:出示日常生活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根据给出的信息,估算一下正南街一号的水电费大约需要多少元?
(3)尝试列横式、竖式算一算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逐步将信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自主提问,并让学生在估算中运用小数的近似数等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和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探索,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3)指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生板演:
24.83
+
51.6
=73.43(元)
21.83
+
51.6
73.43
3.观察比较,归纳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观察比较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过程,进一步感知小数加法的算法。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这道小数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对齐。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用红色粉笔突显出各题的小数点。)
师:在竖式中的“8”和“6”为什么要对齐?“1”和“1”又为什么要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利用归纳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教材第79页,算一算,6.27+28.93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6.27+28.93=35.2
6.27
+
28.93
35.20
师: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怎么办?是否可以去掉。根据是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蓝色粉笔把竖式中的计算结果“35.20”末尾的“0”分别划上斜线,并把横式中的计算结果“35.2”末尾的“0”分别擦掉。
(3)理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根据汇报,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
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②
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③
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④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并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编成顺口溜:
点对点,位对位,小数整数方法同,得数对点要化简。(出示顺口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法和一位小数加法的知识做铺垫,因此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两位小数加法,进一步感悟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接着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编成顺口溜,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更便于学生应用方法指导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所计算的都是小数加法问题。现在请看一道小数减法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2情境图)
(学生尝试计算)
生板演:
49.5—32.48=17.02(吨)
49.5
-
32.48
17.02
(1)探究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①师:在竖式中被减数中谁和减数中8对齐相减呢?请你想出理由说给同桌听听。(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②师:“49.5”百分位上的数是几?添“0”的依据是什么?
③师:49.50—32.48计算中,百分位上怎么减?
小结: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减,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位数少的小数末尾添“0”,使相减的小数的位数相同。
(2)探究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①请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教材第79页,算一算31—4.27=,你发现了什么?被减数是什么数?
汇报交流:在计算中,你们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②在竖式中为什么要把“1”和“4”对齐相加呢?
在31的后面先加什么?
再添什么?
34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两个0?
③小结方法:当被减数是整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在这个整数右下角先添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0”。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两个特殊的“例题”,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尝试与探究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和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同时也很好的突破小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相减以及整数减小数这一教学难点。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1。
师生示范,然后分小组活动。
(四)闯关游戏
习题:
1.教材第81页,练十二,第1题。
50+8.56=
8.1-3.26=
2.教材第81页,练十二,第2题。
(五)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
2.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u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4.83
+
51.6
=73.43(元)
21.83
+
51.6
73.43
49.5—32.48=17.02(吨)
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