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5: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校论文

篇1

师资培养成本是对象化了的培养费用,是为培养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教师具备在某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或者使教师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满足自身和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发生的各项培养费用。当前,师资培养以学历、职称培养为主,以师德、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养为重点,因此培养总成本应由教师继续教育成本、科研成本构成。

(一)教师继续教育成本具体包括岗前教育成本、在职培养成本和脱产培养成本等

这部分成本主要由培养(培训)费,交通费。差旅费及出差补助,教师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简称“脱产工资及劳保福利”)。因减免工作量相应享受的津贴(简称“减免工作量津贴”),培养补助或奖金以及设备、材料费等项目组成。

(二)科研成本是科研单位为进行课题研究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直接物质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科研管理费用。直接物质费用是为进行某一项课题的研究活动所发生的物质费用,包括图书资料费(含音像制品、软件等)、办公费(指复印、抄录、打字、上机、翻译等办公费,以及开展项目研究所需要购置的办公设备、文具等费用)、设备、材料费(指项目使用的仪器及其维修费、耗材费等)、科研实验费(指实验原材料、试剂、药品费和分析、化验、检验经费)、租赁费(指项目必须租用的场地、仪器费用等)、调研费(指调研或学术交流、科学考察、横向协作的费用等)、成果出版费(指论文版面费、专著出版费、软件或产品样品检测费等)、成果论证费(指课题论证、资料查询、成果鉴定、申报奖项的费用等)、特支费(指用于科研交流合作活动中的适量接待费);直接人工费用是为进行某一项课题的研究活动所发生的人工费用,包括劳务费(指研究人员和雇用人员的劳务费用)、奖金等;科研管理费用是科研管理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科研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科研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及科研配套资金等,可以按照一定办法核定一笔总额。

二、高校师资培养成本上升的原因

新升格本科院校由于要提高办学层次,有效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无论培训项目、培训人数或是培训成本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只有剖析造成师资培养成本不断上升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培养成本,以使有限的培养经费尽可能发挥效益。造成师资培养成本上升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提高,导致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攀升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并于2004年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项指标。各高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纷纷通过给予安家费、住房补助费、科研启动费、奖励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这些费用随着人才的自由流动,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在目前的用人制度下,一旦教师被招聘进来,学校将要支付其在职和退休后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其成本是极高的。为了挖掘自身潜力,高校都会相应提高培养补助或奖金,鼓励本校现有人员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和晋升职称。

2物价水平上升,使师资培训成本中的物质费用开支额增加

世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而且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推动了物价不断上涨。伴随物价水平的上涨,教师继续教育成本中的交通费,差旅费及出差补助,设备、材料费以及科研成本中的直接物质费用和科研管理费中的物质费用等成本额不断提升。其中的实验、网络仪器设备和电子、纸质图书等材料更新速度加快、数量增加,更导致成本上升。

3工资水平上涨,使师资脱产培养(培训)成本中的人工费用开支额增加

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低劳动工资标准提高等措施使劳动力工资整体上涨,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投保工资基数的上升,直接推高了师资培养成本中的脱产工资及劳保福利费和减免工作量津贴以及科研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用和科研管理费中的人工费用等成本额。

(二)主观原因:培养经费安排欠合理

新升格本科院校为了达到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纷纷出台人才培养优惠政策。给培养对象以资金支持,但却忽视了培养经费的合理安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刀刃上,致使培养资金的使用前松后紧、顾此失彼,没有发挥最大效益,导致机会成本的提高。三、控制培养成本的师资培养途径

“区市共建、以市管理为主”的高校在拨入经费和学校收入相当有限且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培养措施,有效控制培养成本: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规划,合理、有序地安排师资培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学位培养

学位培养经费由个人先垫付,以减少学校的资金占用。一旦教师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则把其视为人才:享受学校当年引进的同学科同类研究生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及其他工资福利等待遇。并为学校连续服务一定年限。这样,既可以使成本的支出与资金使用效益密切挂钩,又可以使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与学校的整体需求、发展相结合。

2职称培养

职称培养宜实施“教授工程”、“副教授工程”:每年选拔一部分具有晋升职称潜力的培养对象,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在合同期内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并晋升职称。培养对象在合同期内晋升职称后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承诺为学校连续服务一定年限,学校给培养对象发放奖金。奖金按服务年限均摊,分年支付。如果培养对象未服务满规定年限,因个人原因提出出国、辞职、调离学校者,办理手续时,除全部返还已领取的资助经费外。还须按尚未服务年限每年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这样既可使培养成本的支出与资金使用效益密切挂钩,也可有效降低因人才流失而发生的重置成本。

(二)实行“导师制”,节约教师在职培养成本

学校可实行教学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促进新教师健康成长,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要求青年教师在申报讲师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接受导师的指导。副教授在申报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对青年教师实行教学、科研全过程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这样,既可以节约培养成本,又可以降低因使用新教师而可能降低教学质量或由此带来的科研失败所发生的隐性成本。

(三)通过收入分配倾斜政策。鼓励教师在职培训。并在职撰写学位论文,降低脱产培训成本支出

学校可通过与重点高校在本校联合举办各种专业的研究生班或硕士学位班,或鼓励教师参加远程研究生课程教育。使教师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时,合理减免教师撰写学位论文期间的工作量,鼓励教师在职撰写学位论文。则能够有效降低教师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险费以及可能发生的因人员离岗而追加的其他培训成本开支。

(四)创建人才资源的跨地区、跨院校的共享机制。节约师资培养成本

学校可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具备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生授课,这样既可以广纳众家之长,又可以节约培训成本,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五)利用人才小高地的优势,争取科研经费支持,降低师资培养成本

高校应充分利用人才小高地优势。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或区、市科技主管部门的科研立项和承担横向课题研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服务地方经济。通过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中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的科技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效节约学校的培养成本支出。

(六)推行专任教师全员聘任制度,节约师资培养成本

篇2

“比兴”的艺术思维远古即有。孔子从理论上将此方法加以总结,并运用于德育,形成了“比德”的教育形式。“比德”所“比”之“物”内容很广,以天地、山水、金玉及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最多,笔者试举几例以作分析。

以天地为范则,用意在于修养君子的胸怀、品格、行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儒家看来,天运转不息,人效法天道,就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所以就有了孔子的“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奋斗精神,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强调的是君子须谦恭待人,胸怀坦荡博大。以山水“比德”多取意于山的高大、雄伟、刚毅、恒久,水的正直、善化、遍予而无私,如《论语•雍也》篇中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玉“比德”在《荀子•法行》篇中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等将玉与人的德行相类比的称谓。后世儒者如曹植的“亮怀美”、白居易的“垢尘不污玉”等,所称颂的都是君子的人格品行。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和梅兰竹菊“四君子”“比德”的隐喻意向更具广泛性,比如,古人常以竹来赞喻忠义之士坚守节操、至死不渝的品格。唐诗有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再如以松兰梅菊为喻,喻人之顽强坚毅、不畏艰难、幽雅超俗、清逸高洁;以松“比德”如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以兰“比德”如“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以菊喻节,如冯梦龙的“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以梅喻节,最为著名的当数陆游的咏梅诗:“雪虐风絧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儒家德育在运用理性话语的同时加入了诗性的隐喻语言,“比德”式教育方法使德育对话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发生在人与自然物之间,使道德教育的空间得以延展。诗化的德育方法可以弥补现代德育过于理性化而造成的不足,让德育焕发诗意魅力,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发掘诗情、诗心,由对自然物的赞赏、效法而自

主建构道德人格。

二、“比德”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比德”培育道德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2]“比德”是一种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感受,也是将经验世界中的山、水等自然物的特征比附于人的内在的、视而不见的道德品质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除了有诸如轻松、愉悦、舒畅等机体、知觉美感之外,更多的是与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的理智感、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常常是重叠的。因此,审美活动的过程往往又是促进、催化人的道德情感的过程。

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的“重叠”意味着二者的“等值”或直接同一的关系[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审美体验与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怀是同一的;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所吟诵的“浩然之气”则是将天地之气与精神风貌相比拟“比德”而产生的一种诗意的道德气概。通过“比德”,人类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原始统一的情感心理结构被还原为活生生的现实,审美情感发生的过程与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合二为一。

审美活动对道德情感的“促进”意味着审美情感可作为道德情感培养的一种赋值策略(ValuingStrategy)。从严格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具有个人主观上的非功利性的特征,非功利性的美感可以给一定伦理内容以净化、脱俗、情感附着等作用。而当这一美感赋值作用完成之后,人们认识、理解、践行某些道德概念时,会伴随积极的情感支持。比如人们观赏松兰梅菊时产生的审美感受,就能理解君子人格的高洁超俗、耿介自尊、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等道德意义进而身体力行。

“催化”作用体现为当美感与落后的道德情感发生冲突时,主体能凭借理性分析等能动力量对落后的道德情感进行否定,从而实现个体内部道德情感乃至整个品德心理图式的“革命”,实现由美生善的超越。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正如坡诗中所写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是美的事物的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让人俗的功效,当人们“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的浸润,自然可以少存些浊念”[4]。

“比德”将审美活动与德育过程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因为与审美的形象思维相融合,道德内容的理性思维就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5]。相应地,审美活动的情感培育也使人的道德情感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开发、丰富和提升。

(二)“比德”启迪道德自觉

哲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下成熟起来”,“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6]。道德自尊是主体人格挺立的一个根本标志,这是道德教育必须细心发掘的。儒家的最高人生理想是“尽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右第二十一章》)。朱光潜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7]。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便是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比德”在启迪个体的道德自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诗性的隐喻语言的运用。

北大哲学系教授张世英说:“刘勰《隐秀篇》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他所讲的隐和秀,其实就是讲的隐蔽与显现的关系。……文学艺术必具诗意,诗意的妙处就在于从‘目前’的(在场的)东西中想象到‘词外’的(不在场的)东西,令人感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8]。自然万物是可知可感的,然而其象征的道德人格是隐蔽的,有待于揭示、有待于人们去感悟,而“比德”激发了人的感悟,让人们循着诗意文本、话语、情境去寻求“言外之意”。从诠释学的角度来讲,对隐喻的理解是新意义的建构活动。这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和主体依存性[9],在此意义上,教师和学生对于隐喻性文本在理解的平台上是平等的,都是把自己的意愿、情感和想象“投射”到文本上,通过“视界融合”而不断地生成对于文本的新的理解。文学艺术的诗意妙处在于构成了作品的意境,而道德教育中具有诗意隐喻意义的文本、话语的运用,有益于激发学生在理解上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学生也成为德育活动的创造者,师生一起参与,共同追寻道德自觉、获得道德认识上的自由和发展。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潜能可以更有效地被激发。《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在谈论对待贫富的态度时,子贡就引用了《诗经•卫风•淇奥》中形容璞玉如何成器的“切磋琢磨”过程,所谓“《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而进一步引申出道德修养要层层精进、精益求精的感悟。

“比德”是言少而意足的道德教育,所发挥的是“妙处难与君说”的功效。对教育者来说,“比德”是“无所为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是由物兴情的自主体悟,而建构道德人格过程则常常伴随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体验。现代学校德育的“比德”教学可以在师生一起观赏自然物时展开,也可以通过将传统诗教文本以及革命年代的优秀诗文引进现代德育课堂而展开。

(三)“比德”融通人与自然

道德教育不仅有人对人的教育,还有物对人的教育。现代学校德育专注于人与人的对话,专注于对理性文本的解读以及道德教育课堂的讲授,从而阻隔了能对人的心灵体验产生触动的更多、更开阔的渠道。取法自然的诗意教育反概念化、术语化的理性灌输而行,引导人倾听宇宙万物的“无言之言”,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融通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自然万物被赋予人格化的意义,而其独具说服力的教育话语启迪了人去自觉地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在儒家看来,自强不息作为人生哲理不是来自于书本或课堂,而是来自于“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的“天”的启示。“比德”将自然万物“编”进了“教材”,比拟对象遍及于物,甚至无机物的石灰也可“比德”,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即是一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因其对光明磊落、正直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形象比照而成为人生修养的名篇。观物“比德”不仅丰富了德育的内容,也为现代学校德育课堂的延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逐渐被自己所创造的物质世界所包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天人合一”成为遥远的过去和人们追寻的梦想。在学校教育“干巴巴”的科学概念、“冷冰冰”的逻辑语言的浸下,学生变得越来越理性十足而毫无生气;学校生活也因缺乏诗意,而成为远离自然的“孤岛”。教育的作用应该在于引导学生走向世界,与自然相融,在与自然和社会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向世界真实开放,超越利欲追求,让人与物的关系不再是“我”与“它”的对立,而是“我”与“你”的相容共在。儒家“比德”的“人竹合一”、“人松合一”、“人石合一”正是通过诗意隐喻在人的心灵与自然万物之间架起了通道,“比德”所要培养的是具有“民胞物与”的“诗心”、“诗情”的人,是具有与物合一的博大情怀的“完整的人”。德育需要有诗意的境界,“如果我们能经常给儿童和青少年一种‘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精神熏陶”,那么,这“对于改变整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精神境界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0]。

(四)“比德”陶冶“知行合一”的道德人格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情感是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的,这种情感上的相互分享现象称之为移情或通情。事实上,“移情”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一定的自然物象因为具有某种和审美主体品质相类似的特征而引起人的喜爱,其实质是在精神上引起审美主体的感应和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就可以理解为是人与物之间的“移情”现象。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比德”所引起的情感共鸣正合于心理学范畴的“移情”现象,“比德”是由审美“移情”而激发的道德“移情”。

那么,欣赏自然美时的移情现象如何发生?朱光潜先生曾有过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心境是怎样的状态呢?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在这个时候,我的实用的意志和科学的思考都完全失其作用,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心中便隐约觉到清风亮节所常伴着的情感。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11]。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在物我同构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审美情感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同时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利于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能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正如张世英所指出的,“审美意识的天人合一根本超出了主客关系的外在性,……这种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虽然是超道德意义的,但又自然地是合乎道德的。一个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其为他人谋幸福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道德上的‘应该’,而主要是受他所处的这种崇高境界的自然的、直接的驱使”[12]。

可以说,“比德”所赋予的审美情感体验对道德认知的内化与道德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动力中介,而这种动力又是来源于道德主体的自主体悟,非外界灌输,更非外力强制。这是能对道德主体产生心灵触动的地方,也正是能够将道德的“知”与“行”衔接起来的关键之处。在中国文化中,“学”的另一种含义是“仿效”。《说文解字》说:“学,效也。”学包含着模仿和效法的意思。“比德”即是强调对自然物的“仿效”,而“仿效”则是在“行”中体现。儒家德育尤为重行,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现代学校德育培育学生的道德人格应该更多地在“听其言而观其行”方面着力。因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是道德修养真正成熟的人。

儒家“比德”使中国传统德育走上了艺术化的人生修养之路,今天我们重提“比德”,重提德育的诗性专题,不是要否定德育的理性言说,是为了给当今的德育思维寻求一个新的视角。当学生的道德学习、自我修养充满了诗意与乐趣,这就意味着,我们为今天的学校德育走向别一番天地开启了一扇窗户,打通了一道门扉……。

参考文献:

[1]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J].学术月刊,1995(12).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5]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89~98.

[4][11]朱光潜.谈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36~39.

[6]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7.

[7]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4.

[8]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J].文艺研究,1999(4).

[9]宋晔.隐喻语言的教育学意义[J].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3(6).

[10]孙迎光.析德育中的善美关系[J].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12).

篇3

2.利用英语歌曲学习祈使句

祈使句是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最口语化的句型。可利用的这类歌曲很多,如Let’sgonow,Lookatmydoll,Let’ssinganddance,Ifyou’rehappy等等。这些歌曲的风格大多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动作感强,最适合小学生,也最受他们的欢迎。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辅之相应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唱这类歌曲的方法很多,如独唱、合唱、分小组唱、男女对唱等,形式多样。

3.利用英语歌曲帮助日常交流

这类歌曲很多,覆盖面最广,常常涉及到五个“W”—who/what/where/when/why和一个“h”---how,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isMickeyMouse?等。这类歌曲与课本内容联系很密切,往往就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歌曲的歌词也相对比较复杂,比较适合语音、语调和语感较好的中、高年级学生。

4.利用英语歌曲学习表达思想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道具,构成了一场场出色的歌舞剧。教师是出色的编导,而可爱的学生就成了出色的演员。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贷款;评价;指标

一、高等学校还贷能力的内涵和特点

高等学校有负债,就必然要偿债,尤其是在通过向银行大规模贷款搞发展建设的今天,高等学校能否按期足额偿还银行贷款,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按照现行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暂存款、应缴款项和代管款项。高等学校的负债中,应付及暂存款是在日常资金结算中为高校暂时占用而尚未支付的各种款项,代管款项是按有关规定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这两类负债发生频繁,负债数额具有不确定性,一般不须及时强制支付,而应缴税金和应缴财政专户款这两类应缴款项是必须限期支付、划转的,对高校具有强制性,高校一般没有回旋余地,不可能通过展期或置换来解决。考虑到现阶段银行贷款是高校借入款项的主体部分,因此高等学校能否按期偿还债务实际上就集中体现为能否按期偿还银行贷款。也就是说,高校偿债能力的核心是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高等学校还贷能力,是指高等学校按期足额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对此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上讲,是指高等学校偿还各种已经发生且到期的银行贷款本息的能力,可称为即期或短期还贷能力;从广义上讲,还应当包括对已经发生但尚未到期的贷款所具备的偿还能力,可称为长期还贷能力。即期还贷能力是长期还贷能力的基础,不仅应关注高校的即期还贷能力,更应当关注高校潜在的长期还贷能力。还贷能力是反映高等学校财务状况和持续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与高等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学校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还贷能力的强弱反映了高等学校经济实力的大小及商业信用的好坏。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其还贷能力同企业比较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

(一)资产抵押的特殊性

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必要时可以自己所有的财产抵押作为满足银行的资信条件,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有权利要求企业变卖资产用以还贷,但对于高等学校则不尽适用。高校的资产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对用于教学的非经营性资产,我国有关法规明确规定不能用于抵押和还贷,而经营性资产则可以用于抵押贷款和必要时归还银行贷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经营性资产在学校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较少,所以用总资产来评价高校的还贷能力意义不大。

(二)收入的特殊性

学校的各项收入同企业相比较来看,也有其特殊地方。首先,高校许多收入来源比较固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少;其次,高校收入在处置上限制较大,缺乏企业的灵活性。企业的收入是其自身的“努力”所得,可以较为自由地处置,而高校收入中很大部分,例如财政拨款、捐赠收入以及事业收入的一部分都有严格的适用范围,不能随便挪作他用,也不适宜用来作为还贷的保障。

(三)债务危机处理的特殊性

企业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债务危机时,可以提出破产申请,作为债务危机的最后处理程序。但是对于高校来说,这一程序并不适用。高校作为向国民提供高等教育的事业单位,不允许提出破产申请,即使出现债务危机,其后果也只能由国家有关部门来承担,银行不可能通过高校的最后破产程序得到补偿。也就是说,高校不存在破产条件下的还贷能力。

二、高等学校还贷能力评价的目的

高等学校还贷能力不仅是学校本身所关心的问题,而且是各方面利益主体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同的利益主体会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目的对高等学校的还贷能力进行评价。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学校的还贷能力,基于从宏观上制定所属学校融资政策,分析债务融资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限制高等学校债务筹资的上限,防止出现大的财务风险。贷款银行对高等学校还贷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做出正确的借贷决策,保证其资金安全,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总体来看,高等学校还贷能力评价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

通过还贷能力分析,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和经济决策人员可以充分了解学校的财务运行情况,商业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可以判断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确定高等学校的信用等级,决定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二)揭示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

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与负债筹资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只要高等学校开展债务资金筹集的活动就有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高等学校的负债比率越高,其偿债能力越弱,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大;负债比率越低,偿债能力越强,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预测高等学校筹资前景

还贷能力也预示着高等学校的筹资能力。当高等学校还贷能力较强时,说明高等学校财务状况较好,信誉较高,商业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就愿意将资金借给高等学校。否则,债权人就不愿意将资金借给高等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将资金借给高等学校,其债权可能得不到保障。

(四)为高等学校的理财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高等学校债务资金筹集的数额增多,其对学校理财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将集中表现在债务资金本息的偿还对学校日常运行费用的影响,要求高等学校充分考虑人员经费的资金增长,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及管理诸方面的资金需求,及时地筹措资金偿还债务本息,维护学校的信誉。三、高等学校还贷能力评价指标

通过计算高校未来的自由净现金流量现值,可以为银行、高校的还贷能力分析提供依据。但是,由于预测方法比较复杂,客观情况不断变化,未来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因此不可能经常进行预测计算,有必要建立一套简易的适合高校的还贷能力评价指标。对于高校还贷能力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与银行对高校的信用评价指标前后呼应,即不应过多地涉及资产而应着重分析其收入的大小及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另外,考虑到高校贷款不同于其他形式负债,不仅要归还银行贷款本金,还要归还利息,因此可以对高校归还银行贷款利息的能力进行单独反映,以更加切合实际、更科学地反映高校的还贷能力。以此为思路,可以设置收入保障能力、净资产保障能力和利息倍数三类指标进行评价。

(一)收入保障能力指标

1.学杂费贷款比率

(1)学杂费收入贷款率=(贷款总额

/学杂费收入)×100%

(2)生均贷款额=贷款总额/学生人数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财政拨款基本上比较稳定,高校主要依靠学杂费收入作为还贷的主要来源,因此用学杂费收入同贷款总额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出高校用学杂费还贷的能力。学杂费的多少取决于学生人数及收费额度,由于各个高校学生人数不同,贷款总额与学生人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能较好地说明负债风险程度,因此,用生均贷款额作为判断还贷能力的主要指标就比较科学。基于以上分析,学杂费贷款比率设置两个指标,一个指标为总体指标,即贷款总额占学杂费收入的比重;一个指标为个体指标,为平均到每个学生个体上的贷款额,用这两个指标同每生每年收费额相比较,可以粗略地反映出高校的贷款水平。

2.总收入贷款比率=(贷款总额/总收入)×100%

此指标反映高校的贷款总额占总收入的比重。虽然总收入并不代表高校用于还贷的总资源,但此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贷款的偿还保证程度。

(二)净资产保障能力指标

1.一般基金贷款率=(贷款总额/一般基金)×100%

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是高校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目前许多高校的还贷来源也是主要依靠一般基金。一般基金贷款率能够较为科学地反映高校实际的还贷能力,可以作为高校还贷能力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标。

2.可分配结余贷款率=(贷款总额/可分配结余)×100%

可分配结余是高校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偿还贷款,主要包括结转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两个部分。可分配结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财务能力,用可分配结余贷款率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高校的还贷能力。

3.净资产贷款率

净资产贷款率=(贷款总额/净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贷款率是反映偿还银行贷款保证程度的指标,揭示了高等学校的净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净资产贷款率越低,表明高等学校的长期还贷能力越强,债权人将资金借给学校时所承担的风险越小。

(三)利息倍数指标

在收入保障能力指标、净资产保障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再设置学杂费利息倍数、银行存款利息倍数、一般基金利息倍数和可分配结余利息倍数四个指标,分别通过高校当年学杂费、银行存款、一般基金和可分配结余总额同所要支付的利息额之间的倍数关系,更准确地评价高校实际支付利息的能力。计算公式分别为:

学杂费利息倍数=学杂费/利息额

银行存款利息倍数=银行存款/利息额

一般基金利息倍数=一般基金/利息额

可分配结余利息倍数=可分配结余

/利息额

【参考文献】

[1]刘建民,梁雪,尹谷良.高校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7,(5).

篇5

一、以课程设置为指导,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在对中职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开展中应该将重心放在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改进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这两个问题加以落实。首先需要改革的是教学的教案,分析传统的教案就会发现,那些教案都是教科书的浓缩本,主要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搬至教案本中而已,在进行教案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企业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参考目前最新的动画设计方式、理念和工具,重新进行教案的改编。其次,需要在教案的设计中引入动画企业中的动画的设计流程,将以往的模拟或者口头设计转换为真正的设计工作,不单单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设计,还应该为学生确立一个项目,要求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进行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同时学会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再次,应该对教学方法加以改善和改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责任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则并不是非常的关心,而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老师的角色转化为各种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演示,在改革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方法的改变上,教学不再是一对一的教授而是将学生分为一组一组的进行学习,并结合企业的岗位工作需求,模拟商业活动的形式完成动画的设计。最后,在教学的思路上,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为主,促进学生角色的改变。中职学校之所以要在学生学习期间与企业进行合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提前获得社会工作经验,使他们及早的习惯于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要求,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为学生争取到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提前实现角色的转换。

二、结束语

总之,为了实现中职学校影视动画专业与企业的强力合作,就需要根据目前动画发展的需求和趋势,结合自己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把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合作两方面的内容相结合,促使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合,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关键的是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专业竞争力,这样的道路将是适合中职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需要的。

作者:张春单位: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篇6

一、师德建设的策略

究竟该如何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有效的办法和途径来实施。大多数学校只是一味地安排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外参加相关的理论(讲理论、讲大道理)培训,而缺少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所以多数教师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能将其过一遍心,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主要方面,对于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的提升、社会影响的扩大、人文精神的培育、文化品味的形成以及学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全方位的行动,笔者认为:第一,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整体的策划,要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从根本上树立学校良好的教育理念、精神追求、价值观,从而达到良好的学校风气。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策划与实施。为保证师德建设正常有序的开展,职能部门要时时总结公布师德建设的进展。第二,组织系列培训。此培训不是片面的讲理论、讲大道理的一次性灌输式授课,应是与教师情况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以教师活动为主的系列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以激发唤起,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第三,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生评选“我心中最完美的教师”活动,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学校要进行专门的表彰奖励,学校的宣传部门做好宣传,可以向媒体推介,可以增强教师的自豪感。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活动,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来检查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纠正提升自己。这种自我检查、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的办法,有助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师德师风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第四,建立相应的机制。建立学校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的职能部门,并定期组织本校师德师风问题的师生进行工作检查及考核,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得以有效的处理;建立奖惩制度制,每年度评选师德优秀教师,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及资深教授、荣誉教授等评选中优先考虑;同时制定本校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并明文规定出现哪些言行可直接进入“不合格”等次,以示警醒。这些机制的建立,在执行实施前要在教师中做好充分的宣传,让教师参与讨论,达成共识。以上举措,若能坚持,一定会让学校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

二、结语

近日,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石。,国民教育也好,平民教育也好,最核心的精神应该是教育的公平,而职业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一个途径。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要做好这项做基本的工作,教师更应该做到“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我们应该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把自己的工作与祖国的发展相联系,把自己的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相联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做出行为的榜样,真正的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而循其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作者:尚亚刚单位:博兴县职业中专滨州市技师学院

篇7

从学校德育的现实看,之所以实际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这里既有德育内容选择的问题,也有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问题。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到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前一段时候存在的“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就是内容选择的错位。在途径方法上必须十分注重德育的实际效果,避免那种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劳而无功的形式主义的方式方法,更要避免那种助长学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思想困惑以至形成双重人格的不良做法。在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二)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感到,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师的人格品行、为人处世等等,我们感受到,一些高尚的品行的形成,并非是教师有意识给学生讲课,或让学生背记许多条条,而是在学校的环境氛围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它的许多道理是自己感悟出来的,这样,它才会对自己一生的为人处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说明“隐性教育”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引用以下的教育事例: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招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坑边的土阶梯,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旁边一棵大树下坐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攥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上述教育事例揭示了这样的教育规律: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悟到了某种道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或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种情景,使受教育者去感受某种道理。或是教育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受教育者自己去探索正确的做法。这样的德育教育,避免了显性的灌输,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启发了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得到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三)

应该说“隐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须有社会的参与,包括社区、家庭、学校,但作为学校来说,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学校的“隐性教育”方法。应通过广泛的参与,包括校长、教师、职工的广泛参与,实现“隐性教育”所期望的目标。学校德育“隐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

1.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要认真设计构思校园的环境,通过校园环境物化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使设计者的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从而对教育对象发挥有效的影响。

学校环境建设首先要考虑一般意义的教育功能,如我们学校所搞的校园“三化”(即净化、绿化、美化),这不仅是让校园看上去美观,更重要的是让校园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气氛,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我们学校校园虽不大,但精致的绿化小品、盛开的各色鲜花,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大楼的走廊里布置了著名科学家的画像,陈列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句,这些环境布置,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往往会对该校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注意到不少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建设本校的学校环境整体性的识别系统,一般来说学校整体环境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由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建筑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我校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努力注重形成本校特色。我校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学校,解放前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南洋女中。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校史室的建设,充分利用我校这一特有的教育资源。学校还将长期以来形成的校训“崇真、求知、开拓”置于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环境建设从总体来说是一显性的物化形态,但是它起到的是隐性的有效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的环境建设应该成为我们“隐性教育”首先考虑的环节。

2.教师的形象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教师,而且由于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心目中的偶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印。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应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优秀教师的品行,他的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面貌,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往往是觉察不到的,但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如果留意一下学校生活,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同性格的教师所带教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班风,班级同学的性格会趋近于带教教师的性格。我们也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写一手好字的老师,班级里竟有不少同学的字体会趋近于他们老师的字体。这不是教师有意的传授,而是一种隐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二是教师处事影响,学生往往十分注意教师怎么处理学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学生处于成长时期,模仿性极强,教师处事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成为教师处事的准则。如果教师处理各种事情不遵循求真求善的原则,那么让学生背再多的“真善美”的道德信条,又有什么用处呢?因此,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

3.课堂教学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包括学校所有的课堂教学,我们认为无论什么课的教学过程都能对学生如何做人起到导向作用。这里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即是要确立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品行面貌往往跟该校各学科任课教师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熔入德育的目标,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

在传统的班队会课、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德育的成功经验,但也不可否认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教育的对象参与不够,因此难以得到期望效果,甚至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我曾听了一位教师的一节德育课,他的教育方式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提出一个讨论题:“一个孩子已跟同学约好出去搞活动,可是父母亲不同意,要他在家做功课,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这位孩子听父母的话不去活动则是失约,如不顾父母的要求赴约则是不尊重长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孩子们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解决方式。这堂课是成功的,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孩子“守信”与“尊重长辈”的德育目标。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教师没有把德育教育程式化、简单化、显性化,而是把德育目标隐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学生接受教育目标是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过程中实现的。“隐性教育”的教育方式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体现。这种教育方式要点在于把显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主要通过受教育者自己探索悟出道理,重在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所以,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是“隐性教育”设计的又一重要环节。

篇8

1.1计算机技术的重视度不高

部分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重视程度较低,依据于互联网条件下部分医专学校都会运用网络财务软件采取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大部分都是在网络的范围之中,数据不是很全面,知识仅存于网络范围之中,而且网络很容易出现风险问题,还需进行网络管理,也没有进行设立风险防范制度,这样就会加大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建立计算机风险防范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当前医专学校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建立起计算机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及时规避风险。

1.2软件开发有限与兼容性较差

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没有积极的开发各项软件,没有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所运用的软件兼容性又较差,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其中有收支明细、业务计划等等,需要运用合理的软件能够确保分析出来的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当前医专学校在软件开发力度上还不足,数据的处理缺乏有效性,使得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难度加大。

1.3计算机风险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潜在的风险,医专学校没有及时的建立计算机风险体系,在实际的财务分析过程中因出现风险,会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误,财务分析的数据不准确,缺乏全面性,无法使财务分析工作有序的进行,医专学校也无法更好的教授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风险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很容易使资料泄露,遭受黑客病毒的攻击,使财务分析系统瘫痪,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2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软件的开发

在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应积极的开发财务分析的各项软件,应加强工程软件的开发,才可以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开展,医专学校应引进软件开发人才,根据财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相应的软件。学校的有关部门应于软件开发人员展开合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指导,包括医专学校的学习内容等,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相应的财务软件,提高医专学校的财务分析能力。

2.2增加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设施

医专学校需要对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应引起重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满足财务分析的需求,增加计算机技术运用的相关设施,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学校财务分析紧密的联系起来,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财务分析需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工作的有序完成必须依靠精准的数据作为基础,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保证其更加灵活,依托先进完善的基础设备,完善各个功能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误操作的现象,很大程度降低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

2.3提高软件的兼容性

在互联网条件下,财务分析工作应当努力的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对软件的兼容性进行完善,比如药品管理软件,提高其兼容性,能够及时的明确药品的类型、药品的使用量以及药品的作用等等,对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了药品的质量。还有收支明细软件,能够快速的查询到具体的消费,还可以自助查询与打印收支明细表,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2.4建立风险体系

医专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体系,有效的防范风险问题,可以有效的防止黑客与病毒的侵入,最大限度的避免网络风险问题,网络风险问题不能够及时的防范,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完善风险体系,能够很好及早的对风险问题做出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2.5合理的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在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分析工作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等,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技术决策与技术运用,发挥技术的作用,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才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有用的数据,比如医专学校历年来的招生趋势与招生指标等,能够确保学校财物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6培养技术人才

财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需要人员合理的使用才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学校应积极的引进与培养计算机技术人员,医专学校必须提高计算机人员的素质,定期为技术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确保技术人员都能够接受培训,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进行,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3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医专学校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医专学校的需求,还有利于学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学校应认识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将其与财务分析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医专学校应明确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促进财务分析工作的稳定进行。

作者:赵悦含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人的德性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新的阶段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成为旧与新的综合体。这里就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这说明个体德性的培养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它客观上要求各阶段德育自身要有稳定性,又要求各阶段德育要相互交融、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形成合力。各教育阶段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应该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地提高,这就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从中学到大学要完成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跨越,对人的一生影响极为重大,德育在这一关键的跨越阶段既要巩固未成年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又要向成年阶段必须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迈进,因此它必须遵循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展开道德教育的牵引工作,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个体化要求向社会化要求转化。

(二)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目标模式。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并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中学德育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和一定的思想政治常识教育(高中),而大学德育主要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提升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两类“教育”虽都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却不是两种统一的教育,而是各有侧重。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属于国民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政治信念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但两者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道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良好的思想道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政治观念为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提供保障。因此,理想人格的培养目标要靠持续的,由规范性到认知性再到方向性的德育内容的实施和阶段性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的断裂都会影响理想人格的最终形成。因此,大、中学校德育的紧密衔接是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不通

合作与沟通机制和渠道的不通以及两阶段德育教师评价标准的不一,使得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难以确立,进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要做好衔接工作,德育工作者就必须有明确的“衔接意识”。“衔接意识”是指德育工作者从学生终身发展和自身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与连续性出发,整体把握德育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校和中学德育工作者合作与沟通的机制和渠道,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处于相互疏离的状态。德育工作者只重视对本学段德育工作的研究,忽视大中学校德育的整体性,很少甚至没有去了解和挖掘相邻学段德育的内容和特点。这具体表现为:高校不了解中学的德育内容和规律,很少关注中学德育研究取得的优秀德育成果;中学德育工作者也不了解大学各种前沿的德育研究成果,较少关注大学德育的成功做法,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孤立的德育观,造成大中学校德育教师对彼此的工作只知差异而不懂联系,使得大、中学校德育教学之间难寻实现有效衔接的切合点。另外,大、中学校教师工作评价标准也不连贯。中学教师的工作评价和劳动报酬与高考和中考的升学率密切相关,而高校教师则与学历提高和职称提升直接挂钩,这样自然难以激发他们形成衔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工作者衔接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高校和中学的德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其结果是浪费了德育资源,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二)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

从对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1998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及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政策层面而言,中学与大学德育在目标和内容的层次上虽然存在着差别,但是具有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密切联系。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的分化却相当严重,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内容倒挂也极为常见。这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追求内容的难度、深度,将本属于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到高中阶段讲授,学生学得似懂非懂,造成高中德育知识点的超饱和及大学德育知识点的减少和重复;二是在大学阶段,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文明基础较差,道德水平和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大学德育不得不给学生补授中学德育的“养成教育”课;三是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普遍缺少联系,对中学德育内容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德育内容的重复,致使大学德育难有深度和新意,使学生总有似曾相识之感而缺乏兴趣。这样,大、中学校德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发生颠倒、混淆,既破坏了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给德育教学带来混乱,又使大、中学校德育内容出现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影响德育内容的正常实施,给受教育者带来不适,最终也会使德育工作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大学与中学德育途径和管理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中断或削弱

学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各学科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途径来实现。在中学,学生以班级为固定单位开展各门学科教学、各种班队活动以及各种德育活动,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行为能及时全面地了解,班级这种固定单位为中学德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在大学,随着学分制、选课制度的建立,学生的流动性增加了,班级的概念在大学生心中越来越淡化,班级的形式和作用相对减弱。这使得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固定、有效的组织形式,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显得很宽松。这种转变极大的管理方法使得许多大学新生不能立即适应。比如:大学生的自律能力普遍高于中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强调自我管理是正常的,但由于大学新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未具备,一味强调自我管理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加之大学辅导员工作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比,在力度上又有明显的削弱,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动性不强,相应地带来了管理上的“空场”与“中断”,这使得不少大学新生倍感不适应而难以顺利渡过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期”,德育的连贯性大受影响。

三、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教师的“衔接意识”

教师是衔接工作的主要计划者、参与者、执行者,树立他们的衔接意识,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当前做好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前提。“衔接意识”要求中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前瞻”,适当地给中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激发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强化他们自我德性发展的需求。大学德育教师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回顾”,肯定中学阶段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衔接意识”最主要的表现是大学德育工作者要“立足于”中学德育状况。首先,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大学与中学教材,把教学的部分重点放在对中学内容的提升、概括上;要在“精”“深”上挖掘,在“广”“博”上扩展,进而从研究大学教材体系的层次递进的思路去认识中学、大学教材,找到实现不同教育内容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连接和德育效果的正常发挥。其次,必须了解中学德育课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德育课教学方法、评价与管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等,这是大学一年级德育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地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帮助教师寻找过渡“阶梯”的一条捷径。

(二)创设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交流的渠道

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搞好德育衔接是很必要的。因此,学校必须在机制上搭建大、中学校德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提倡和有效推动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创设对话环境,让有关双方经常有机会互通信息,引导大、中学校教师达成德育衔接的共识,进而寻求推动课程衔接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如:组织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学参观、考察、听课,与中学教师面对面探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衔接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定期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会、工作交流会,使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和制度化;组织大学与中学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弄清大学与中学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并研究对策。大、中学校德育交流平台的搭建必须要落实到制度上,这主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主管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的支持。省级教育主管单位要将促进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作为一项工作,增加到分管高校德育工作的部门,并将其作为对各高校日常德育工作进行考核的子项目。在这种刚性的要求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一定能打开局面,带来切实的效果。

(三)立足于大一学生思想实际

大一新生在过渡阶段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表征: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引起的失落感;“优越”和“自卑”引起的情感交织;激烈角逐后产生的放松心理等。与此同时,他们的世界观呈现雏型:一方面开始关心时事,关心社会,思考人生;另一方面又对诸多政治、社会方面的认识模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会给大学初期的学生个体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德育课教师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深入,采取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问卷、网上交谈等不同方式对大学新生的品德现状、思想成长的需要进行摸底、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教育对象;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度、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综合性地选择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大班制教学条件下,可适当采用电化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的机会,由再现型教学向发现型教学过渡,这应是大、中学校教学法衔接的根本方向所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大一新生的德育教育既要立足于他们的思想实际又要超越于他们的思想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树立这样的信念:通过教学引导,将学生从“中学”带到“大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正的“衔接”。

(四)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课程衔接制度保障机制

篇10

普通教育中的教学能力,有多种定义,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所组成,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1];“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教科书、其他有关教学材料或采用某种特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2];“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要的心理条件”[3]等等。可以看出,教学能力与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任教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均有关系。“好的教学,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依然是好的教学”[4]。几个世纪以来,虽然教学发生了,并且依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但是某些核心的教师能力依然如故,比如与学生有效沟通并且建立信任的能力。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包括计划、准备、管理、应用合理的方法与策略。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洞察教学过程,能够对其进行调整使之顺畅。如其所言,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教学能力自然包括与学员相处的能力、教学计划准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善用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能力。专职教师的这些教学能力,是在其作为中小幼教师期间已经具备的专业发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基础上,在从事社区教育教学工作中重新积累起来的服务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实践证明,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教学能力,由于自身基础、觉悟反思和努力程度不同,而参差不齐。如上所述,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佼佼者,也存在一些失败者。面对社区环境,有的教师缺乏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专业学科优势,如原来承担数学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短期内没有开设出相应课程,即使尝试开设了类似的中老年养生保健课程或讲座,但由于需求把握不准确、专业知识不过关、内容组织不科学、教学方法欠妥当等原因,而遭遇明显不适或失败。所以,尽管这部分教师课程开发的主观意愿较强,但客观上的教学能力却很有限,有待提高。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大多由中小幼等普通教育教师转岗而来,因而缺乏社区教育教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社区居民有效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如有的专职教师的英语课程在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沿袭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不适合居民特点和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受欢迎程度较低。

2.专职教师课程教学需求有待满足

在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有关“教学需要(外部环境和个体内部等)”的调查中,专职教师表达了如下观点:观点一:“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剖析自己,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观点一:“外部环境方面,希望社区学校的硬件设施还需完善,包括应有的专用教室还太少;个体内部方面,社区专职教师自身的培训还需要加强,特别是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驾驭能力的培养,只有自己学有所得才能充分利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观点三:“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外部环境中要注重教学设施,合理的设施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我需要加强内功的修炼,如社区学院进行相关指导,社区教师通过自身消化理论联系实践。”观点四:“就我个人而言,即将退休,无所谓什么需求。但如果专职教师这支队伍还将继续存在,我真切希望能真正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派送真正热爱社区教育、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学校教师到社区来作为专职教师的一员。”观点五:“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我觉得业务的培训十分重要,要有新技能的学习机会,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此外社区学校的设施配套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多媒体设备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观点六:“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相关工作的观摩,交流,提高。”观点七:“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硬件设施能满足社区学员的需求。”观点八:“硬件设施需要更新,现在中小幼学校都有标准化的硬件配置,我觉得社区学校也应该有标准化的配置,能让我们社区学校教师也能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当然相应的业务培训也应该跟上。”观点九:“希望到其他社区学校参观学习,看看她们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取别家之长处,补自己之短处,社区教育教学可以增加一些教学经费鼓励上课较好的老师。”观点十:“希望在教室中配套多媒体教学的设备,以便能适应各个教学的硬件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居民有需求的知识(如养生、理财等),希望对我们教师有相应的培训。每年有一到二次各社区点的教师交流活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做好社区教育。”观点十一:“需要能向中小学校一样有个多媒体功能的教室(有条件的话最好每个班级都有)。最好每学期组织几次联合教研活动,学习他人之长。对各种专题授课教师,应有专题的培训(如参加‘上海市社区教育首批推荐课程师资培训’这种形式就很好)。最好有相对统一的教材,便于以后的交流和学习。”观点十二:“需要有成熟的社区学校使用的教材、影像资料等。对专职教师提供系统的社区教育教学培训,到兄弟学校学习、参观、考察,吸取兄弟学校先进的办学经验。”观点十三:“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对我们专职教师来说,目前最好我们临汾(路街道社区学校)教师每人有一台新的电脑,便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临汾(路街道社区学校)的兼职教师面临老年化趋势,需要上级部门配送一些教师来此地上课。经常组织我们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外出参观活动。”观点十四:“需要外部环境如:政策制度的保障,社区学校管理的科学、业务培训的规划与落实等广泛、有力的支持;作为个体的社区辅导员,应该及时不断地学习充电,加深认识社区教育的内涵,转换角色定位,帮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有助于我们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战胜困难,积累经验,总结适合社区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措施。”上述14种观点中,既有共性需求,又有个性需求,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教学硬要素方面。按照“学生、教师、职员、工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材、仪器设备等都是硬要素”的观点,[5]专职教师对社区教育教学硬要素提出需求,包括教师、教室、教材、仪器设备等要素。教师要素方面,如希望上级主管部门派送热爱社区教育、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专职)教师到社区,配送(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到社区授课;教室要素方面,如完善社区学校教学设施、增加专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室等;教材要素方面,如希望社区学校拥有相对统一的教材和影像资料等;仪器设备要素方面,如希望专职教师拥有电脑以方便教学等工作。另外还有教学经费要素,理论上也属于教学硬要素。专职教师对此也有需求,如希望增加教学经费以鼓励授课较好的老师等。教学软要素分为客观性的软要素和主观性的软要素。教学的基本的客观性软要素是教学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本质;教学的基本的主观性软要素是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5]34-35由于社区教育教学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人们对其研究还未专门深入,故专职教师对教学软要素方面的需求并未涉及较多,而仅限于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如人际环境方面,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组织环境方面[6],希望得到政策制度的保障等;有助于专职教师适应社区教育教学外部要素的需求,如希望得到相关培训、业务指导;内部要素的需求,如剖析自己、寻找不足、不断学习;另外还有介于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之间、有助提升教学效果方式的考虑,如学习、参观、考察同行教师教学经验,参加教师教学交流、联合教研活动等。综上所述,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教学需求反映了当下社区教育教学发展阶段的特征。可以预见,随着社区教育整体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建设的重要性将会日益凸显,专职教师教学需求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和特征。

二、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教学对策

完善探究2013年,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正式开启。根据《上海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办法》规定,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必须履行社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教学服务和社区教育研究等岗位职责。参加社区教育学科高级职称评审的教师除了基本的师德品质、学术论文要求外,也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社区学校管理人员申报社区教育系列职称,也须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因此,关注研究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学,正视破解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事关社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亟需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和专职教师共同努力。

1.对行政管理部门的建议

第一,市级社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全市社区学校专职教师职称评审扩大宣传,使其明晰具体要求。当前,在全市一千六百多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中,不乏一批未担任社区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其中一些曾经是中学教师。因此,在广大社区学校专职教师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其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尽快胜任和适应社区教育教学,对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区教育整体事业发展不无裨益。第二,区县社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优化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管理。教师队伍入口方面,可以在普通学校中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吸纳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教师管理方面,要给予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第三、加强经费投入,提高社区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要素。通过加强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以及提供政策保障、加强培训指导等教学硬软要素,改善专职教师教学环境,为提高专职教师教学水平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