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5: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雷雨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利用课件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
雷雨前:
乌云(
)树叶
(
)蝉(
)树枝(
)
蜘蛛(
)闪电
(
)雷声(
)
二、品读课文
1.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2.为什么说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3.雷雨后,说一说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有什么不同?
天
空气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前
雷雨后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课后作业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__了,__也__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__
五、板书设计
前
闷
雷雨
中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一克是自己提炼出来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不仅没像美国记者推断的那样富甲一方,还如此困顿,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没有把镭的专利权据为己有,而是把它献给了全人类。
理解居里夫人自传上的一段话是个难点。她说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一段话,展示了这样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既不忘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一种是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理想主义者。这两种人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居里夫人对前者也给予了肯定。但居里夫人显然属于后者,她把一切都贡献给了科学,给了全人类。专利权是国家授予发明创造者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居里夫妇在提炼出第一克镭时,就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放弃了专利。即使是美国公众为她捐献的两克镭,一克用作科学研究,一克用来为祖国创建镭研究院,丝毫也没有为自己。这正是她伟大的人格所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验科学家伟大的人格魅力,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落实本组的训练项目,引导学生从居里夫人的事例想开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进行自学。检查阅读情况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围绕三克镭的不同来历,整体而有序地把握课文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思考、质疑。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对理解人物的品格、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2.居里夫人说的两句话不大好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把学习理解这两句话的疑点提出来,把大家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展开讨论。在讨论、思辨过程中,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从中受到教育。
3.居里夫人的事迹很感人,她在自传中的几句话很深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开去。学生可以想到许多大公无私的人和事,也可能会想到那些可耻的自私自利者,要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4.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补充进来,一则可以调动他们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二则可以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词语注释
端庄:(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典雅:优美不粗俗。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平淡:平常。
困惑不解:心里有疑问,不明白。
困顿:(生计或境况)艰难窘迫。
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福利: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记者: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
几经:经过多次。
周折:指事情进行往返曲折,不顺利。
问世:指著作等出版跟读者见面。
专利: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创造发明而独自享有的利益。
解囊相助:解开口袋,指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弘扬:发扬光大。
大公无私: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平淡——平常困顿——贫困固执——顽固
福利——利益保障——保证简陋——简单
困惑——疑惑推断——推测惊讶——吃惊
反义词:
固执——灵活简陋——豪华实践——理论
伟大——渺小成功——失败困难——容易
困惑不解——了如指掌大公无私——自私自利
难句解析
1、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贫穷出乎别人的意料,她发明了镭的提纯方法,而自己不曾拥有一克镭,作者就让居里夫人自己出场,用她的看法去向读者解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高尚品格跃然纸上。
2、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如此重大的发现,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将它奉献给全人类,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3、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在这段话中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作为一名科学家,应该把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为人类谋福利,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导读
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她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元素——镭,然而她却买不起一克镭。本篇课文围绕这三克镭的来历,赞美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文章结构
第一段(第1至第6自然段):三克镭的来历。
第二段(第7自然段):居里夫人不占有镭的专利的原因。
第三段(第8自然段):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写作特点
1.按“三克镭”的来历的时间顺序来写。
2.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伟大品格。
学习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克镭的来历,懂得课文反映出的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2.学会本课生字。
2、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3、联系实际生活,细细再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三、教学设计
课堂主要部分从整理分析几种泪入手的,从离别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来总结本文所真正想阐发的人生哲学,也就是眼泪之所以能变成真正,珍珠为什么又是珍珠的原因: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虽历尽困苦,流尽辛酸泪,亦需有一颗像珍珠一样明亮,充满光泽,晶莹圆润的珍珠。
四、教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段时间有部连续剧《橘子红了》,它的风格很受观众喜欢。
影片比较唯美,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内心世界丰富,而这些内心都是通过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丝神情透露出来的,且往往影响整个情节的发展。
大家对该片的演员,导演都很熟,但有多少人知道这部作品根据台湾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教授琦君所写的长篇小说《橘子红了》改编的。
琦君的写作风格就犹如《橘子红了》一样,她总能以最澄净安详的文字,静静地抒写许多理当惊涛骇浪的家庭事端,就如这篇散文《泪珠与珍珠》,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了很深的人生哲学。
(二)分析文章,体会感情
1、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几种泪,也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泪的。
明确:书中泪、分离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
2、分析
“书中泪”
①请同学快速阅读文章1-4小节,看看作者举了哪些书中泪
《小妇人》、冰心散文、《啄木曲》、《新安吏》
②对于这里涉及“泪”的句子作者她是怎样来欣赏的?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从文中找出一些原句回答第一问。这是一种喜爱的感情,是一个文学青年喜爱句子本身的美,就仅如此而已。
“分离泪”
请一位同学读5—6小节
大家仔细品味这两小节的情感,结合韦庄的词来谈谈你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理解或描述这样的一种断肠的场面。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亲子泪”
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感受一下琦君的语言风格,缓缓的叙述,浓烈的深情
“奋斗泪”
要大家选择,在第10小节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话?
不管是哪一句,都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坎坷,有欢笑,我们需要奋斗,要历尽坎坷。
联系题目,泪珠与珍珠,作者在这里才把两者相连,为什么?前文的叙述与此又有何关系?
明确:就用琦君的话来回答:“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慈悲泪”与“感恩泪”
①作者在引出珍珠后已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的三段?
人需要有慈悲心,有感恩心,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我们要感谢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一切,要感谢困难,坎坷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有珍珠一般的心灵。
②此处我们可以联系琦君的身世及她对母亲的爱来让学生们感受这段文字中流露出的真情。
3、文章中三次出现了“眼因流多泪而-愈益清明”,是否重复?试体会每一部分的含义
①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②再次谈及,贯穿全文,说明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③与开头相呼应,更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应感恩这个世界。
附《珍珠与眼泪》琦君
我國的舊小說中常見這樣的形容句子:「那眼淚就像斷線珍珠般的滾落下來。可說是非常形象化的。白居易有詩云:「莫染紅素絲,徒誇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尤其婉曲而且富於想像力。阿拉伯的詩人則把故事編得更美了。他說:當牡蠣出現在海灘邊欣賞月光時,天上正在哭泣的仙女,一滴眼淚落進牠的心臟,便變成了一粒珍珠。(這個仙女是否鵲橋上會牛郎的織女呢?)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
三、教学内容
打兔子(垒球投掷)
四、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本校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特点和教材实际,选择了“打兔子”为内容,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以及迎难而上的精神。在教学方法上选用了游戏、探究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性的协调发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五、案例分析
1.课前插曲。上课铃一响,学生便聚集到体育场地。当看到场地上的一个个“小兔子”,老师手中的一张张白纸等器材后,便开始小声的嘀咕着……。“钱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呀?”有两位女学生略带怯意地问。“今天我们上投掷课。”老师回答。“啊!”两位女同学发出“痛苦”的声音。有许多学生脸上也泛起愁云。的确,常规的投掷课,是有些不招人喜欢。学生们倒是对场上的“小兔子”和老师手中的一张张白纸表现出了几分许好奇。
2.尝试合作探究学习。打兔子。(课前老师在圆形场地中央摆放20只“兔子”,每一只“兔子”自由摆放,相隔一定的距离,圆的半径大概10-15米,圆形四周是开始打兔子的区域。)
师:刚才同学们个个都朝气蓬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来帮农民伯伯“打兔子”了,看谁打的准,打到的“兔子”多。
教师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打兔子”游戏,先每生试投掌握最好的投准角度,再分组进行投准比赛,看哪一队打中的“兔子”个数最多,那么就哪一队获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该游戏,既有竞争又要合作,相互学习。学生散点分布在圆型外,用垒球当“子弹”往到圆内打兔子,看谁打的准。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打“小兔子”容易吗?
生:老师这个很容易啊,能来点难度的吗?
师:恩,很好,老师正有此意呢,同学们你们想想,现实中兔子可是活蹦乱跳,跑的可快了,那么就让我们跑起来听着音乐去打兔子怎么样啊?
生:好啊,好啊,老师快开始吧!
师:打完了“兔子”,那么老师要来提个问题了,大家试一试,怎么样才能把垒球投的远?为什么?(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
师:比一比,看谁投的远?为什么?(运用运动经验、科学知识,来分析掷远要素,促进知识的纵横联系,拓展体育的教学功能,使课内向课外延伸,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3.愉悦身心。背景:兔子舞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欢快的跳着兔子舞,离开田野,回到了现实的大城市中……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热情仍然很高。(积极休整,交流感受,教师点评学练情况,收回器材,宣布下课。)
六、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打兔子”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案例主要让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设计投掷方式,并以“打兔子”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2.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打兔子”的投掷动作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引出了垒球投掷的主要内容,实现了运动技能的教学。轻松欢快的“欢庆舞”引领教学进入
传统体育教案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也有的老师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合为一部分。这种形式的教案是建国以后体育课常用的教案,一直沿用了近五十年,这么多年来一直运用它,一定有它的优点。但是长时间以来没有改革,也必然存在着一些缺点。
1.传统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传统体育教案对课的教学时间把握较好,层次分明,教学分界线非常明显,按顺序一步一步进行教学。这种教案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教材的教学顺序,显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进度。体育教案的书写有统一的格式,也有专门的体育老师教案本,看到教案时一目了然,很容易地明白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意图。
2.传统体育教案的缺点
过程过于程序化以至于使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学气氛也非常沉闷与老套。教师书写此类教案时也是机械地抄写,每节课教案大同小异,老师的思维得不到创新。
3.传统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传统式的教案适合于刚刚开始教学工作的新教师,以及对一些注重系统性与顺序性的教材的教学。另外,教案的格式简单易操作,体育教师平时的教案书写也非常方便,可以采用这种传统形式。
二、情境体育教案
情境体育教案从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与启发式教学中得来,这种教案形式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这种大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老师常用小游戏、小故事让课堂活跃起来,情境的创设很重要。
1.情境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教案很注重情境教学模式的导入和运用。一般上课开始时,就采用一个情境片段开头,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教学情境。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它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或一根主线进行教学。这类教案的书写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规律,必须按照人体活动的生理规律来进行阶段教学:导入阶段、融入阶段、阶段和恢复阶段这几个过程。
2.情境体育教案的缺点
这种教案的框架不统一,整体看上去很乱的感觉。特别是在这类教案的设计上给人一种花哨、走形式的感觉,流于排场、场面和课堂气氛。在这种花哨的情况下,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运动负荷与运动量达不到,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情境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这种教学在常态下的课里很少使用,而在公开示范教学和比赛时运用则比较好,课堂气氛很容易感染评委和观众。贴近生活化的教材内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来。
三、叙述式体育教案
叙述式体育教案就是把教学过程、把整堂课像叙述事情一样写下来。这种教案与其他学科的教案有点类似。
1.叙述式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教案没有明显的阶段之分,整个教案文字较多,看上去像在表述一个过程,所以说,它更注重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这种形式与情境教案有共同点,但也有所区别。情境式教案注重教学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在于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而叙述式体育教案是一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受,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更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它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大胆探究与创新。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此种体育教案也是新的教学形式,是在新课程改革下产生的。
2.叙述式体育教案的缺点
在这种教案中,对学生的注重有所加重,但是无形中削弱了老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有时学生太过自由,摆脱了老师的束缚,致使他们学习会走一些弯路。
3.叙述式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关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2《西游记》录像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 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 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 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43-05
一、问题的提出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在成人看来天真的、琐碎的、小小的秘密,却能够丰富儿童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儿童内在能力和个性的形成。了解儿童的秘密,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成人的行为,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秘密在儿童成长中意义重大,但秘密无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是一个普遍存在却很少为人关注的现象。秘密对儿童的教育学意义和价值还没被更多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人们所认识,这无疑禁锢了儿童秘密的深入研究。从近些年来国内较少的对于儿童秘密的研究文献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秘密的概念、秘密的起源和儿童秘密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秘密也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方法,以一种自然的、具有人文气息的研究方式来解读儿童秘密,从整体上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儿童秘密的特殊意义。本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非正式访谈(谈话)。观察主要是指对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秘密事件的观察,并对这些秘密事件进行记录。非正式访谈主要是指研究对象与笔者的对话,笔者就这些秘密事件与研究对象进行了非正式访谈,以深入了解儿童秘密。为了遵循研究伦理,本文的美妞为研究对象的化名。
二、儿童为什么会有秘密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2~3岁的儿童因为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保守和交流秘密,所以并不拥有秘密。笔者在与美妞的生活中发现,美妞在2~3岁并没有拥有真正的秘密,但她在4岁以后对秘密的概念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在美妞4岁以后,她拥有秘密和保守秘密的能力日趋加强,并且秘密涉及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在美妞4岁的时候,笔者为了了解美妞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秘密,曾经与她对于什么是“秘密”有一段对话。
妈妈(故意地):“我知道你的秘密是喜欢吃糖。”
美妞:“不对,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叫秘密,我这个(指喜欢吃糖这件事)应该叫爱好。”
――摘自妈妈手记2007年6月23日
笔者在与研究对象长达几年的观察中发现,儿童之所以会拥有秘密,是基于儿童生命个体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满足好奇的需要
自古以来秘密就与奥秘、困惑、神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奥秘进行探究的历程。人类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去发现秘密的欲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对秘密探究的欲望,才促使人类不断进步。人类探究秘密的欲望在儿童身上同样得以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有无穷无尽的问题的原因。自然社会中的一切对于儿童来说同样都是秘密,所以儿童想通过提问来解决这些秘密,这也就是儿童为什么会有很多问题的原因。与别的儿童一样,美妞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爱问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仅仅向父母提问,同时也通过广泛的阅读、媒体等各个方面来探寻秘密。美妞酷爱历史,笔者曾经就她为什么喜欢历史进行过讨论。
妈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历史?
美妞:因为看历史书和听历史故事可以知道历史的秘密。比如我想知道他们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发动战争?为什么玛雅文化就消失了?
――摘自美妞7岁时与妈妈的聊天
儿童在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的秘密的征途中,一般会顺利地从家长、媒体等方面来获得答案。获取这些秘密的答案相对来说是轻松的、容易的。然而,在年幼儿童的生活中,某些秘密的答案却不能轻易获取。儿童则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帮助自己实现对于秘密的探究,这主要体现在儿童对于性的认识上。因为性可能是儿童随时能感受到的秘密,这一点在美妞身上也深深的得到体现。儿童从小就会对人的身体好奇,包括自己的身体和成人的身体。美妞经常和妈妈一起洗澡,会问一些关于小女孩和成年女性身体差异的问题,时间长了,对成年女性的身体很熟悉,也不好奇。但是她对爸爸的身体却充满了好奇,保守的爸爸一直不给美妞了解的机会。有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在爸爸上厕所的时候,美妞经常表现出特别着急,急于上厕所的情形。刚开始妈妈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妈妈才最终明白原因。
有一天美妞一家三口从外面回家,都着急上卫生间。到了卫生间的门口,美妞说:“我要大便,爸爸妈妈是小便,妈妈你先上,爸爸你排第二。”当妈妈从卫生间出来的时候,爸爸进去了。爸爸上厕所的时候因为着急,没有关门就进去了,美妞马上也跟进去了。晚上美妞不无得意地告诉妈妈说:“妈妈,我看见爸爸的小了,今天下午上厕所的时候看见的。”妈妈一惊,原来美妞下午在爸爸上厕所的时候挤进厕所是有预谋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35-01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很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使语言更具真实性、实用性、交际性,让学生置身其境,切实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同时,情感、态度、能力也能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境教学的活动模式与大家共勉:
一、体验感悟型情境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枯燥的单词背诵,繁琐的语法点,正一点一点磨灭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是望而生畏,止步不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器官,即借助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得对英语的初步感性认识。Eg:在教4B Unit4《Buying fruit》PartB时,我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水果盘,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发出指令:“smell it”,“touch it”,“taste it”,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水果,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尝的水果味道说出水果的名称,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欲望,并以昂扬的激情参与教学中。
二、语言描述型情境教学活动
用语言去描述所要创设的情境是一种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暂时可以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来描述情境,并且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富有活力的体态语加以辅助,以便学生能尽快的接受新知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直接用简明的英语描述所要创设的情境,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想象力、理解力等,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Eg:在教学6A Unit5《On the farm》时,我让学生参观Macdonald’s farm,在学生参观的同时,要求学生:you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Macdonald’s farm,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描述进行修正和补充,然后引入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会显得自然而然而又贴近生活,既便于教师的操作,也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角色扮演型情境活动
一堂成功的课,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让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角色扮演把学生转换到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是一种艺术形式,符合小学生好动、好说的心理特点。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只是帮手、导演、组织者,这样学生能更有效地在活动中主动运用他们应该掌握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角色,用生动活泼的情境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Eg:在巩固4B Unit3《What's your job?》PartB和C时,我通过wisper形式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表示职业的单词,其余的学生 Play a guessing game:“What’s your/his/her job?I’m/ He’s/She’s…”,“What are their jobs?They‘re…”,在不知不觉快乐的情境中,学生就已经操练、运用、巩固了所学的语言。
四、生活拓展型情境教学活动
英语语言的学习单靠课堂的40分钟是难以收到圆满的效果的,设法把课内的情境教学和课外的拓展情境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加大学生英语交际的实践量,将学习融入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所学内容。
1.设置英语角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一星期两次,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教师起指导作用,小组长具体负责。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可以交流学习经验,让浓浓的英语氛围感染自己,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
中图分类号:G64
我们凡谈及案例教学便联想到了大公司大企业的运作、策略等。有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商科课程的科任教师,近年来本人在现实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尝试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例,来替代或与大的经典案例相结合进行教学,用小案例引证大道理。
一、小案例作为教学案例的做法由来已久
有研究表明,正式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的是始于1870年的哈佛大学法学院,而非哈佛商学院。而追究这一教学方法的历史渊源,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1]。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运用“问答法”教学,后经其学生柏拉图编辑成册,其实质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些大道理。而这种方法最终为时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所接受,并定义为“判例教学法”,开启了案例教学的先河,正式将这一方法引入到大学的课堂。此后,哈佛商学院才得以借鉴并发扬光大。这些研究表明,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原本起源于“百姓故事”,而非企业或商场的运作。
二、尝试运用小案例引证大道理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践案例
讲授课程:《国际贸易》
具体章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选用案例:波音787的制造与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一步,展示标有波音787图片、波音公司背景资料和有关波音787制造简介的PPT投影页面,让学生先自行观看与阅读;
第二步,待学生基本浏览完给定的资料后提问“有否湖北黄梅的同学?”,导引出黄梅戏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第三步,结合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导引出核心问题,即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第四步,将古今中外、一工一农、一“大”一“小”两个案例相结合作简要介绍与评述,引导出要讲授的课程内容:社会分工、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等。随后再逐一开始各个知识点的讨论与讲授。
(二)案例评析
多年来,在讲授上述课程内容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后也尝试借用了不同的大小案例。通过反复实践与研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及实际教学效果,最终认定并采用了以上大小案例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其中,关于波音787的案例采取了让学生自行浏览,只作为一个提示或参照方法,有效避免了可能产生的“撞车”现象;而将课堂讲述的重点放在小案例上。
在此教学环节中,小案例发挥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小案例中的大理论
几乎家喻户晓并一度传唱于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一曲,描写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幸福家庭生活;揭示出了千百年来文明古国的人民对美好生活及纯真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当“断章取义”,将其中几句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思考后,却提炼出了“分工协作”的大理论;同时,歌词所述是我国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写照,也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将教科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的过程简化、浓缩。课堂上安排的两个方面问题: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用这样一段通俗的戏曲歌词作了铺垫。
2、小案例反衬大案例
与《国际贸易》一样,许多工商类课程需要借用知名企业的事例来说明一些原理。然而,如果一味运用这些大公司大企业的案例,一是客观上会让学生有腻烦情绪,同时,因这些事例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遥远,也会让学生将原本活生生的案例等同于枯燥的理论与公式,并逐步失去学习兴趣。结合一些更具体,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的小事例后,能够将学生心目中高深莫测的案例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如在上述案例中,全球著名的飞机制造商将神秘的飞机制造工作拆分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原理无异于千百年来的一个普通家庭的分工,将遥远、高深的企业运作与学生拉近并简单化,让学生体会到大案例并不大;反过来,通过对小案例的剖析,也让学生明白了小案例也并不小:看似简单的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课堂中的大理论、大道理。
3、小案例与理论讲授枯燥的化解
多数经管类课程都需要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借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然而,如前所述,如果一味只选用大案例,其效果也会被打折扣。小案例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当第一步,展示了标有波音787图片、波音公司背景资料和有关波音787制造简介的PPT投影页面,让学生先自行观看与阅读时,学生的注意力虽比较集中,但仍属于常规听取讲述的注意程度;而当第二步开始提问,并且所提问题似乎与PPT演示的待讲授内容及大案例相去甚远时,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升到全神贯注的程度,并且随着案例的进程,学生的表情逐步放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与理论讲授得到了有机结合。
三、运用小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案例之所以谓之小,缘于它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高深的理解难度以及为学生普遍熟悉是它的主要特性。基于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小见大的提炼
小案例来源于熟悉的现实生活,如何从中总结、提炼出切合教学内容的要点,是教学准备工作的重点,也是案例挑选的标准。这就需要在备课工作中认真分析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将小案例提炼并上升到符合要求的理论高度。
2、小案例“小”的程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造价类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1 教室条件不足,很难发挥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底下被动地接受。与此适应,传统的教室楼一般沿长轴方向布置教室,教室的内部俗称“秧田式”布置,前端摆放一个讲台,然后课桌和座椅整齐划一地向另一端依次排开。对于只需单向沟通的传统教学,这种布局是适合的。传统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适应,但是它的缺点是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结果、轻过程,经常会造成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而案例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当采用上述传统教室布置时,对于坐在后排的同学在发言时,只能面对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或者坐在前面的同学,他们需要扭过头来看后排发言同学,很难实现流畅的多向沟通。因此在传统教室里授课,难以有效开展案例教学。
1.2 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把控全局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案例教学法系统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其素养的高低是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既是案例实施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案例实施的催化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案例,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进度与方向,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
1.3 学生基础薄弱,识读复杂施工图能力差
建筑工程的建造一般都是先有图纸,后有实体。造价专业学生一个基本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要能看懂图纸,根据图示尺寸以长度、面积、体积或重量进行算量,然后套价、取费,最后逐级汇总组合计价。通过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图纸的识图与绘制、房屋各部分的构造组成以及材料的鉴别能力。但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高职学生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其优势是动手能力强,擅长趣味性的情境记忆;其弱势是理论基础差,对单向灌输、抽象空洞的理论讲解不愿意学。从学生的心理来讲,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而教材中的工程案例一般都是单调的二维线条绘制的平立剖或详图。尤其是梁、板、柱节点配筋图,复杂抽象,没有扎实的识图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容易丧失参与的兴趣。
1.4 学校资源库建设不足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旨在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基本理论或原理。工程案例仅仅具有文字和数据显然是不够的,通常需要辅以CAD图、三维模型、工程实景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这将导致案例制作成本的增加。
2 完善高职造价类课程案例教学改革之我见
我校是一所省属地方性民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于2003年创办,同年开始招生专科生48人,以后各年均保持在150~300人之间,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成为招标、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房地产公司,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与造价一线人员。
2.1 改善教学条件,设计适合案例教学专用教室
为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案例教学法提倡师生之间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宜居高临下,学生的座位不宜进行“秧田式”布置。理想的教室布局是半环形,最好是跌落台阶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出种种布局形式,其中座椅应是可移动的,甚至是可转动的,以便前排的同学可以轻而易举地转过身来看见别人。
2.2 培训和实践并举,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不应该怕麻烦而拒绝案例教学法,把“机遇”当作“负担”。高职教师,尤其是民办教师的工作负荷很重,同时进修深造的机会少,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很慢。前段时间我院购买了广联达计算钢筋和图形算量全套软件,广联达公司常年举办的网络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通过这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教师案例编写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另外,我院鼓励教师每年利用假期到对口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并将在企业的锻炼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这就为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调查、收集与教学有关的真实案例,然后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理、加工和修改,使之典型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这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使用案例库资源时,又促使教师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培训和实践两条途径实现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2.3 强化学生和教师双向主动意识,实现逼真的情景化的三维建模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所在,工程图纸的完全识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主体地位和作用,帮助克服学生依赖心理,在案例教学中要从教与学角度狠下功夫。首先,对于完整的大的工程案例项目,要求学生做中学,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使用卡纸、塑料泡沫和美工刀等工器具将立体模型制作出来,一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二则培养学生更好地识读建筑图纸;然后根据学生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和细致程度进行学分奖励、成绩奖励等。
2.4 以系统教学为核心,建立造价类案例教学资源库
案例的编写和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案例教学的内在部分。其要求是:首先,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事先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统一规划,提出案例设计思路;其次,由各专业课程教师负责案例的搜集和整理;第三,由学科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将其整合为质量优良、符合教学实际、行之有效的造价专业案例集进行共享;第四,不仅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而且由学生在工程实际中参考运用,在使用中学生将某些新的创见反馈给教师,又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进一步促进造价类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另外,学校之间也应开展广泛的交流,将其它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纳入到本课程资源库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尽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造价类课程教学中,但教师如果对此不做深入的研究,实施起来很容易陷入误区。高职要根据自己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教学相长,另外在提高教师水平的基础上,收集、选择、编写适宜高职使用的教学案例,形成丰富并有系统特色的案例库,以弥补和完善高职案例教学的不足,提高高职教学水平。当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使其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以最适宜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鹃,陈玲,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
[2] 郭凤广.案例教学法的误区分析及实施例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