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关礼仪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公关礼仪,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代公关礼仪

篇1

那么,在仪表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些什么呢?

(一)我们应该注重仪表的协调

所谓仪表的协调,是指一个人的仪表要与他的年龄、体形、职业和所在的场合吻合,表现出一种和谐,这种和谐能给人以美感。对于年龄来说,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年轻人应穿着鲜艳、活泼、随意一些,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和蓬勃向上的青春之美。而中,老年人的着装则要注意庄重、雅致、整洁,体现出成熟和稳重。对于不同体型,不同肤色的人,就应考虑到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

服饰。职业的差异对于仪表的协调也非常重要。比如,教师的仪表应庄重,学生的仪表应大方整洁,医生的穿着也要力求显得稳重而富有经验。当然,仪表也要与环境相适应,在办公室的仪表与在外出旅游时的仪表当然不会相同。

(二)我们的仪表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暖色调(红、橙、黄等)给人以温和,华贵的感觉,冷色调(紫、蓝、绿等)往往使人感到凉爽、恬静、安宁、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等)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是最常见的工作服装用色。在选择服装外饰物的色彩时,应考虑到各种色调的协调与肤色,选定合适的着装、饰物。

(三)我们的仪表应注意场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进行着装,喜庆场合,庄重场合及悲伤场合应注意有不同的服装,要遵循不同的规范与风俗。

二、着装的原则规范

(一)成功的着装

服装不是一种没有生命的遮羞布。它不仅是布料、花色和缝线的组合,更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向社会中其他的成员传达出信息,象是在向他人宣布说:“我是什么个性的人?我是不是有能力?我是不是重视工作?我是否合群?”

旧时代的女性注重服装的动机较单纯,其目地无非只是为想获得他人的赞美,或是增加对异性的吸引力。在讲求男女平等的时代里,女人处处希望与男人平等竞争,简单追求外表的性吸引,已并不能满足这些职业女性,女性竞争者在着装方面必须要更具道德魅力、审美魅力、知识魅力及行为规范的魅力,使服装无形中为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职位升迁的机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不妨,举几个例子说明着装与事业的关系。

例一:有位女职员是财税专家,她有很好的学历背景,常能为客户提供很好的建议,在公司里的表现一直很出色。但当她到客户的公司提供服务时,对方主管却不太注重她的建议,她所能发挥才能的机会也就不大了。

一位时装大师发现这位财税专家在着装方面有明显的缺憾:她26岁,身高147厘米、体重43公斤,看起来机敏可爱,喜爱着童装,象个26岁的小女孩,其外表与她所从事的工作相距甚远,所以客户对于她所提出的建议缺少安全感、依赖感,所以她难以实现她的创意。这位时装大师建议她用服装来强调出学者专家的气势,用深色的套装,对比色的上衣、丝中、镶边帽子来搭配,甚至戴上重黑边的眼镜。女财税专家照办了,结果,客户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很快,她成为公司的董事之一。

例二:一位女推销员在美国北部工作,一直都穿着深色套装,提着一个男性化的公文包。后来她调到阳光普照的南加州,她仍然以同样的装束去推销商品,结果成绩不够理想。后来她改穿色彩淡的套装和洋装,换一个女性化一点的皮包,使自己有亲切感,着装的这一变化,使她的业绩提高了25%。

可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得体,适度的穿着已成为一门大有可为的学问。就寻职或在职的女性而言,服装风格的第一个原则,尤其在工商界和金融界或学术界,打扮过于时髦的女性,并不吃香,人们对服装过于花哨怪异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敬业精神、生活态度,一般都会持有怀疑态度。

(二)不恰当的着装

成功的职业女性应该懂得如何适宜地装扮自己,但在日常生活中,职业女性的着装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过分的时髦。现代女性热爱流行的时装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使你不去刻意追求流行。流行也会左右着你。有些女性几近盲目的追求时髦。例如有家贸易公司的女秘书在指甲上同时涂了几种鲜艳的指甲油,当她打字或与人交谈时,都给人一种厌恶的压迫感,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对于流行的选择必须有正确的判断力,同时要切记:在办公室重,主要表现工作能力而非赶时髦的能力。

2、过分暴露型。夏天的时候,许多职业女性便不够注重自己的身份,穿起颇为性感的服装。这样你的才能和智慧便会被埋没,甚至还会被看成轻浮。因此,再热的天气,应注意自己仪表的整洁、大方。

3、过分正式型。这个现象也是常见的。其主要原因可以说是没有适合的服装。职业女性的着装应平淡朴素。"

4、过分潇洒型。最典型的样子就是一件随随便便的T恤或罩衫,配上一条泛白的“破”牛仔裤,丝毫不顾及办公室的原则和体制。这样的穿着可以说是非常不合适了。

5、过分可爱型。在服装市场上有许多可爱俏丽的款式,也不适合工作中穿着。这样会给人轻浮、不稳重的感觉。

(三)职业女性着装规则

无可否认,女性在商业界的地位和信心越来越高,其工作时的服装也尤为重要。可目前为止,职业女性的着装一直是被争论的问题。服装界人士提出了若干职业女性着装的原则。

1、套装确实是目前最适合女性的服装,但过分花哨、夸张的款式绝对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式样,则应掌握如何配饰、点缀使其兔于死板之感,若是将几组套装作巧妙的搭配穿用,不仅是现代化的穿着趋势:也是符合经济原则的装扮。

2、质料的讲究已经是不折本扣的事实,所谓质料是指服装采用的布料、裁制手工、外形轮廓等条件的精良与否。职业女性在选择套装时一定不要忽视它。

3、过分性感或暴露的服装绝不能出现在办公室中,这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如男同事或上司的非分念头,更会使人留下“花瓶”的印象,而失去升职的可能。若是看重自身的职业或事业心重的女性,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篇2

Abstrac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usuallyhastwokindofentirelydifferentstandpoints: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andpublic''''sstandpoint.Standsinsuperintendent''''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takesthepublicinterestspokesmanandvindicator''''sPublicsector,howcancarryontheeffectivemanagementtothepublicaffairs.Standsinpublic''''sstandpoint,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mainattention“howcanthecitizenobtainthethingwhichfromgovernmenttheretheyneed”(thenote:HowardFrant:UsefultoWhom?PublicManagementResearch,SocialScience,andtheStandpointProblem,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2,1999,p.324.).

keyword:Publicinterest;Modernagepublic;Publicadministration;Managementessence

引言

显然,这两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前者以“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Mathasen:TheNewPublicManagementandItsCritics,InternationalPublicManagementJournal,Volume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篇3

Abstract: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usually has two kind of entirely different standpoints: Superintendent's standpoint and public's standpoint. Stands in superintendent's standpoint,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ain attention takes the public interest spokesman and vindicator's Public sector, how can carry o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the public affairs. Stands in public's standpoint,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ain attention “how can the citizen obtain the thing which from government there they need” (the note: Howard Frant:Useful to Whom?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and the Standpoint Problem,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ume 2, Number 2,1999, p.324. ).

key word: Public interest; Modern age publ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essence

引言

显然,这两种立场都没有脱离公共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前者以“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和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焦点;后者以“公共利益是怎样被实现的”为焦点。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前一种主张所说的公共利益多半是抽象的,而后一种主张则意指现实的公共利益,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事实上,研究公共利益时有两个关键问题不容回避。第一,公共利益是抽象的(虚幻的)还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完全一致吗?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概念差别的基础上,界定公共利益的本质内涵;进而力图阐明公共利益乃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词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通常所说的“共同利益”有两个英文词与其相对应,即common interest和generalinterest。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common在被解释为“共有的、共同做的、共同受到的”时,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或者是团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的东西,所做的事情,或是属于他们的东西、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而general则被解释为“普遍的、全面的”,此时它指“影响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的事物)”。(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第612页。)

可见,“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比如,人们在和平时期可能并不会感受到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性;一旦共同体安全受到威胁时,任何成员都不可能否认共同体安全乃是最大的共同体利益。再比如,在追求共同体利益的过程中,共同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被“无意”地破坏了,此前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外生的”自然环境也是共同体利益;当共同体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或威胁时,保护自然环境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共同体利益。可见,形式上的共同体利益并不能抹杀那些客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潜在共同利益。

这表明,共同体利益并不否认差异性和客观性,它既包括形式上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客观的“普遍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注:David Mathasen: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Its Critics,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Volume 2,Numberl,1999.)。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注: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注: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8期,第37页。),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public意味着“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者是“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尤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6页。)在这里,公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公众组成的群体可以看作是共同体。因此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govenance)”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注: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仅仅有公共责任并不能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的能力和绩效状况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即使对这一相对普遍的现实忽略不计,也应当承认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西方七十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来看,基本上都倾向于放手让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的成功经验都贯穿着“政府不必是唯一提供者”的多元化主体信念。这一信念应当这样理解:

第一,政府的有限能力决定了它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建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是必然的理性选择,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基础。

第二,这一信念意味着政府不必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它可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来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供给,也可能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这样,政府既不必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也能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政府虽然不必是唯一的提供者,但政府的某些传统责任和职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某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也就是说,主张多元化供给并不能全盘否认政府的作用。政府毕竟是最核心的公共管理主体。

篇4

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与精神领域建设相关的艺术,现在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基本属于城市化建筑艺术。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为了让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与城市化建设相融合,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都运用了现代化管理方式。不过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实行现代化管理需要经历相应的磨合期,这导致现在的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中运用现代化管理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推进我国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概述

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中经常会伴随着艺术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公共建筑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艺术随处可见,如浮雕、楼房、喷水池等都属于建筑艺术,而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则是在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用于为公众服务的开放性建筑艺术。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属于公共建筑,以此多位于城市建筑之中,是城市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如北京的鸟巢就属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这类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一般都会体现出自身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美感,如我国的长城作为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就传达着一种高大坚固的建筑艺术精神。甚至公共场馆建筑艺术会代表这某地的精神文化,如上海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就以成为上海市的代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艺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这类艺术的工程量较大,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与艺术间的平衡,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而且在公共场馆建筑完工后为了保证开放后建筑内部的有序及高效利用,也会进行现代化管理。现在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同现代化管理进行了融合,这从长远来看极为有利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城市化发展需要。但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现代化管理实行效果有待加强,目前的公共场馆运行与现代化管理处于磨合时期,现代化管理的实行效果有待加强。

二、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用的问题

1.缺少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

现代化管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但我国严重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这类机构更是处于空白阶段。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有利于将专业的管理人才聚集在一起,这样将有效的提升管理的质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管理就会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但我国的管理组织机构还局限在商业领域这类对管理要求较强的领域,我国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现代化管理方面并没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没有组织机构导致在公共场馆的建设与运营中都相对混乱,从而促使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建筑中效果不佳。在建设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过程中经常由于多方协调不佳导致指挥上的混乱,从而造成现代化管理实行困难。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营过程也会存在财政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2.意识观念上的淡薄

现在我国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极为有限,多数人对于现代化管理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并不了解,从而造成了在意识观念上对将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的淡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虽然在城市化建筑中较为常见,很少有人会对公共管理建筑艺术进行专门的了解,导致人们对公共管理建筑艺术的认知较少。加上公共建筑对外进行开放,人们在该建筑中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管理上的消费者需求极难显现,从而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而现代化管理理念出现的时间也相对短暂,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也相对较弱。

3.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部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是盈利性质的,但在其运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这造成了现代化管理体系上的不健全。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建成后会对外开放,而在现代化发展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就会针对场馆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公共场馆运营一般仅有管理部门,对于管理并不进行监督。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是公共场馆建筑艺术运营的保证,有效的监督有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管理的廉洁建设,有利于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完善。而现代化管理缺少监督管理体系就是在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中较为明显的问题。

三、加快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中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

现在我国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这造成了在现代化管理上的混乱。要想加快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从而通过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对公共场馆建筑的有效管理。我国的管理组织机构发展相对缓慢,在建立组织机构的过程中其组建可以通过向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外借鉴学习,以此来加快公共场馆建筑现代化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不过在建立管理组织机构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管理实际,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多会具有当地建筑物的自身特色,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在建立管理组织机构的时候应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2.加强现代化管理及公共场馆建筑观念

现在,把现代化管理运用到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淡薄的问题,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的认知不足及民众对公众场馆建筑艺术的不了解,造成了在管理时观念的淡薄,为了加强现代化管理观念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的认识可以加强管理阶层的信息沟通来落实。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管理阶层决定着该建筑的管理方式,而现代化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让管理阶层通过互相间的沟通认识到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现代化管理理念就将会得到增强。第二,加强民众对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了解则主要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建筑物的知名度,还可以通过公共建筑艺术了解的增加加强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又会与现代化管理相辅相成。

3.完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的监督机制

现在的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中多数都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要加强其管理体系必须要完善公共建筑管理的监督机制。公共场馆建筑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可以在完善监督机制时利用这一特点建立民众监督机制,主要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过程实现公开化。有效的民众监督不仅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的建设,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监督民众对该公共场馆建筑的认同感,这有利于公共建筑的长远发展。在监督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除了民众监督,场馆的内部监督也极为关键。内部监督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来进行,并且有效的发挥财政部门在经济上的监督。在完善内部监督的时候可以借鉴在商业实行的现代化管理监督机制,这样将加快监督机制的建设。

四、结束语

公共场馆建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公共场馆建筑已经逐渐被人们作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筑物的多样化发展,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提升公共建筑艺术的竞争力,将现代化管理引进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管理成为了必然趋势。良好的建筑管理有利于公共场馆建筑艺术的推广,有利于当地的城市化特色建筑建设,有利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并从管理组织机构、观念认知、监督制度这三方面分析了公共场馆建筑艺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现代化管理在公共场馆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鹤.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2):19-22.

[2]王鹤,张兵,赵世勇.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3,(3):114-117.

篇5

1.1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当前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1.2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档案的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作为一项运动,一次考试在进行,整个过程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再由于部分领导对档案综合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够,对档案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还认为档案室就是资料没有地方存放了就放的地方,档案室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废纸仓库,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1.3软件开发应用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档案部门已建立的计算机档案检索系统有限多相似之处,有很多是低水平的重复,是一种浪费。很多单位过分注重自己出成果而不愿采用别的单位研制的软件,同时封锁一技之长的技术经验。应当注重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视通用软件开发应用和标准化工作,通用软件提供灵活扩充的功能和自编程软件接口。各单位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集众家所长,研制优化通用的各类应用软件。

1.4计算机应用两种知识的结合问题

在应用计算机的开发试验中,曾出现两种欠妥的做法。一是完全依赖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去研制,因为他们对档案管理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以致实用性差;二是主要由档案工作者去研制,以致功能低。只有对档案管理业务有着深刻的了解,对改进档案业务有着科学的创想,才能搞好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应用,既要重视计算机软件知识,又要重视档案管理业务知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特别是今后为扩大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更需要两种知识的结合,更需要档案业务人员的主动进取精神。

1.5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准备不充分

虽然一些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普及工作,并且较多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开始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准备工作,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准备工作仍然显得不充分。在一些档案管理部门中,档案管理人员已经开始使用采购的计算机等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有着高质量的数据输入才能很好地实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人员在短期内无法进行很好的计算机数据输入,也就决定了在进行实际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工作中无法很好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并且由于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所输入的数据量十分巨大,而且大多数是需要手工完成的,因此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工作显然效果不好。

2.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思考

2.1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科学的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整个档案管理的发展便会受到影响,也就谈不上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由于纸质载体的时空局限性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因此电子档案以其存贮方式的高密度、传输迅速、体质轻巧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厚爱,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冲击着档案工作人员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档案工作人员应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头脑,着眼科技发展的趋势,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档案管理积思考解决档案新新载体方面的问题,如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信息安全、成本收入、载体寿命等,站在时空的高度,总结档案载体从难到易,档案信息传播与转化从慢到快,档案信息利用的时限性逐渐减弱等规律,思考电子档案取代纸质档案时,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为适应档案新载体的保护,思考档案馆库的建筑风格,档案库房的设计、室内设计的布置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思考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档案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学会现代化管理技术

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档案信息,可以广泛的实现档案信息共享。而实现档案的信息共享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又要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知识,这样才能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转化,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会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通过技术处理,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鉴定、利用和保密控制等,以适应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对档案利用的需要。

2.3建立现代档案管理体制

目前,档案管理体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关系不顺,相互封闭,各自为政,设施陈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浪费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档案管理体制,档案馆与行政机会之间建立合理的关系,档案馆设施设备要达到现代化的要求,以利于档案事业的科学合理发展,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其档案管理职责。

在具体工作中,现代档案管理体制应将传统的档案服务提升为信息和知识服务,在不同的类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制度建设的试点与探索,进一步理顺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使其朝着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制度来协调各方向关系,要将依法治档纳入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旋律。宏观上,依照档案法检查督促档案行为实现宏观的间接指导,微观上依据健全的档案标准化体系,体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可操作性。

2.4建立现代化档案工作机制

篇6

世纪之交,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涨。在西方各国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过程中,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传统公共管理理论被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故“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或“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范式就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最基本的趋向和实践模式。本文拟从公共管理模式殖变背后的哲学基础的向度进行阐释,以求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启迪。

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就有了公共管理的问题。

但是,在传统的阶级统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属于阶级统治的。近代以来,阶级统治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公共管理却日益彰显,人们到处可见的是政府对社会的公共管理。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状况愈加明显。公共管理从隐到显的殖变,不仅是管理行为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管理活动范围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从以统治为主导的模式向以管理为主导的模式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早期的公共管理在运用行政的和宣传教化的手段对社会实施管理时,往往诉求于强制性的措施,管理行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觉。近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在许多领域中无疑也包括强制性的行为,带有传统的统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许多领域,公共管理日益趋向采用民主和参与等方式。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终极目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迅速分化为许多专门领域;政府机构日益膨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总之,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但是,随着西方各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理论及其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原则均受到普遍的怀疑与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其一,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体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过时的、僵化的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这种等级划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的官僚体制的组织模式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继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门逐步被学习型组织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被动摇。政府通过补贴、规划与合同承包等方式间接运行,各种私人公司、独立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了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机构也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务而展开竞争。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也被公共管理部门所借鉴。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被人们批评为是一种不真实的假定,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是难以真正分开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体制及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公务员的永业观念已被打破;业绩评估和绩效工资制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酬方式;传统的片面强调对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在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展反对浪费和低效益运动,成立了效率工作组,对政府的有关项目计划和工作进行效率审计;大力改革公共部门的工会;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英国的石油、电讯、钢铁、航空等40多家主要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开竞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效率工作组1988年提出的报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英国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个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来承担这种职能。部长同执行局在谈判的基础上就该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在具体运行方面的灵活度达成协议,也即绩效合同。这样,部长们主要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而各局在预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体事项上具有很大的自。尤其是执行局的局长是由公开竞争产生,三年必须重新申请一次,不实行终身制。到1996年,英国有近75%的公共服务是由执行局来承担的。

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着两国工党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上台执政,也开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统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被学术界称作“新西兰模式”,新西兰财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书被誉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尽管不像英国那样,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似乎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实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里根政府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当时负责推行改革的格鲁斯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之中,来提高政府效率。格鲁斯委员会诊断出美国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国会对联邦政府机构的日常管理干预太多;其二,人事特别是高层人事缺乏连续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经济的诱因;其四,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财政和会计管理。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人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这场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就是戈尔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简称“戈尔报告”。“戈尔报告”指出:从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体制来处理公共事务,这种体制以那时的公司结构为模式,采用分等级的科层制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对标准化程序的先人之见、垂直的指挥链条和标准化的服务,这些官僚机构是稳定的,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机构膝肿和反应迟缓。当代迅速变化着的世界、闪电般的信息技术、全球性竞争和需求式的顾客,使得庞大、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己经失效。该报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项主要原则:消除繁文缚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把顾客放在首位;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

欧洲大陆各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行政改革的那种系统、全面、连续和激进的特点。但是欧洲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同样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国,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连续性渐进主义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内容:调整公共事业、削减公共服务人员、压缩公共人事开支、转变公共组织结构等均是在某种程度上以管理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特别是在90年代,借鉴了荷兰的经验,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实行“地方治理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为收人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原因出现了连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的观点,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原则上讲有三种途径:一是限制开支和公共任务的终结;二是增加收人,特别是税收;三是用较少的开支来实现公共使命,即“少花钱多办事”。由此可见,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较好的选择。“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各国政府的自然选择。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传统的科层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说:“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对瞬息万变的经济迅速作出反映,同时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新通讯技术以及接触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会团体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这要求对政府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作出变革与调整。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西方各个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合”组织把政府改革当作其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认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综观西方社会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政府继续充当运动主体的角色,每项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现实而表现出对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协,但就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而言,无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蕴:即对近代以来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倾向进行全面的检讨。

虽然检讨的结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与传统的公共管理已经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哲学的向度来看,它是中心边缘化与边缘中心化的双向整合与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管理主体的单一化向管理主体的多极化的转化。

篇7

一、工程背景

横砂东滩促於圈围五期工程地处长江口河口段,地点位于上海市横砂岛东南,其中南大堤19.24公里(桩号4+000~23+240),布置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北导堤南侧滩地上,堤顶前沿线距离北导堤轴线0~46.6m,西端与横砂东滩东南角相连,东端与N5丁坝相连,沿线滩面高程-0.8m~+2.1m,堤顶高程+8.0m,堤身采用内外二级袋装砂棱体+堤心砂的结构形式,总计用砂量约为470万m3。

由于该工程不允许在原滩面上进行取砂,需使用外来砂采取吸、运、吹(吸砂、运砂、吹砂)工艺施工,取砂区位于北港河段堡镇砂砂尾和北小砂砂体,距离现场约40km,吹砂船的吹砂距离约为1.5km。根据施工区域沿线滩地标高情况,离拟建的大堤南侧1.5km处的滩面标高约为0.2m,结合当地潮位情况(潮位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平均位为3.31m,平均低潮位为0.7m),运砂船吃水为4m左右,船舶进点需乘大潮汛时才能到达吹砂船,这样每个潮水最多只能完成1条运砂船的吹砂作业,每天2潮水只能完成吹砂2船,约合1200m3左右,且小潮汛时运砂船无法进点靠驳施工,因此每月只能完成吹砂约1.2万m3左右,施工效率非常低。

而离开拟建大堤2.5~3km滩面标高能到达-2.5m以下,如果吹砂船在该位置进行作业,砂驳可连续进出档进行吹砂作业,每月能完成约4~6万m3,施工效率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袋装砂施工工艺是利用高压水枪冲击泥沙,经过水的湿化崩解流动作用使基本固态的砂土变为流态的泥浆(造浆过程),再利用泥浆泵将泥浆经由管道输送到留有“袖口”的袋体内(充灌过程),最后砂袋体(经排水固结后)成为构成建筑物的实体材料。该结构具有造价低廉、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海岸堤防、抗洪抢险、冲刷防治、围海造陆等领域。

然而随着该工艺的大范围推广,迎面而来的问题就是砂源的问题,砂作为该工艺的主要填充材料,没有砂源该工艺也无从下手,因此砂源问题已经逐渐成为该工艺急需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外来砂及吹砂船的出现解决了由于工程地质原因无法现场取砂的问题,然而当吹砂船的最大扬程超过运砂船所能到达的位置时,单一的吸、运、吹已经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需要寻求扬程更大的吹砂船来解决这一问题。

而大型船舶(如绞吸船)能满足扬程的要求,但其由于管径大、压力大、泥砂浓度低等原因不能满足泥砂需求浓度高、小管径的充灌砂袋的要求。此时如果在吹砂船与大堤之间增加一条接力船,也即在原来吸、运、吹的基础上变更为吸、运、吹、吹,安排两条吹砂船同时作业,形成了长距离小管线接力充灌砂袋施工工艺,吹砂距离将能得到大大的增长。

三、施工工艺

(1)总体思路

该工艺是普通吸、运、吹施工工艺的改良,在吹砂船外侧再接一条吸砂船,这样吹砂管线能延伸到离大堤2.5~3.0km处,使运砂船靠驳的位置由滩面标高为0.2m处调整到-2.5m处,保证运砂船持续进出档作业。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经验,使用2条1000t左右的船舶作为吹砂船和接力船,在吹砂船上安排6台37kw的吸砂泵进行吸砂,汇总到直径为350mm的吹砂管中再输送至接力船,接力船同样安排直径为350mm的吹砂管继续输送至现场充灌砂袋指定地点。最后在吹砂管末端连接分流阀进行分流,分流后再接小型的皮珑管直接输送至砂袋内进行充填作业。

(2)技术方案

①船位布置

2条吹砂船沿顺水流方向一内一外分别在大堤外侧进行抛锚,一条船离大堤约1km作为接力船,另一条离大堤约2.5km作为吹砂船,2船均在船头及船尾布置交叉涨落水锚,以保证运砂船无论在涨潮或落潮都比较容易进出档。

②管线布置

船舶定位完成后即可开始布置吹砂管线,管线布置分为吹砂船与接力船之间的水上管线、接力船与大堤之间的水上管线以及管线上岸后的管线3部分,管线直径为350mm。管线布置好之后使用500kg的船锚对水上管线进行固定,避免在潮流或风浪的作用下造成管线的损坏,并通过浮筒使水上管线漂浮在水面上以便检修和拆卸。

③充砂施工

管线布置完成后先输送清水进行试机以检测管线的密封性及各机械设备的性能,试机完成后方可进行正式的充砂作业。

施工时运砂船先靠驳在吹砂船外侧,之后使用吹砂船上的高压水枪对砂驳内的砂进行切割、冲刷成泥浆,然后再使用船上的6台37kw泥浆泵吸取泥浆并汇总到位于吹砂船另一侧的吹砂管中输送至接力船上,接力船上安排一台250kw的增压泵将泥浆继续向前输送至充灌砂袋现场。最后在施工现场通过分流阀(图3-1、图3-2)分为6~8个6寸的小型管线直接进行砂袋的充灌。

图3-1

充砂作业完成后需立即输送清水将管线内残留的泥沙清洗干净,否则残留的泥沙在管线内沉积将易造成管道堵塞

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运砂船的船长及压力泵的压力值来决定使用泥浆泵的数量,岸管分流阀皮管开启个数也视吹砂船压力而定,同时吹砂船与接力船必须同时开停机作业,以保证管线内压力值的平衡。

④主要施工人员、设备

吹砂船上配备一台500kw的发电机用于高压水枪和6台37kw的泥浆泵使用,一台250kw的发电机用于吹砂管增压输砂用,接力船上一台250kw的发电机用于吹砂管增压输砂用。同时配备6艘800m3~1000m3驳船作为运砂船用。

(3)实施效果

按照以上人员设备配置,一套吹砂接力船在一小时能完成充灌砂200m3,按每潮水工作6小时计算,每天2潮水可完成2400m3。每月按70%可作业天数计算,月生产能力约为5万m3。

四、施工难点

(1)吹砂管线的对接

本工艺管线包括吹砂船与接力船之间的水上管线、接力船与大堤之间的水上管线以及管线上岸后的管线3部分,其中吹砂船一侧、接力船两侧、岸管一侧共计4处位置需要与水上管线对接,接头位置一端相对固定,而另一端在水流的作用下前后左右漂浮不定,这无疑增加了管线对接的难度,因此管线对接时需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结合当地气象及潮流情况选择合适的日期和时间进行对接,确保管线对接的成功。

(2)吹砂管线的保护

由于增加了接力船,水上管线的长度是普通吹砂船的2倍达到3km左右,对接接头也比普通的吹砂船多,同时在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受力面积增大,产生的破坏力也增强,吹砂船管线更加容易损坏。而吹砂管线为整个施工工艺的大动脉,一旦损坏现场将被迫停工,加上管线一旦损坏排查及修理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2天),这就需要从管线的材质、直径、保护措施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减小管线的损坏率。

(3)施工现场的协调

从吹砂船至接力船再至分流阀共有3处可对吹砂管线内泥沙流量进行控制的阀门,在施工时必须保证各输砂管线内泥沙的流量相一致,否则压力过大将造成管线爆裂,而一旦压力过小则管内泥沙流速降低颗粒较大的泥沙将在管线内沉积造成管线堵塞。因此在施工时该3个位置必须设专人进行指挥,并密切关注所在位置管线内的压力值,位于吹砂船处的指挥人必须将吹砂船的情况及时告知接力船和分流阀处指挥人员,以通过调整增压泵的功率及分流管的数量,确保管线内压力的正常。

因此如何保持管线内泥砂的持续通畅是该工艺能正常得以实施的关键,管线的完好率也即意味着吹砂的施工效率。

五、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预测

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经验总结,袋装砂施工工艺在市场上的运用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了,然而就砂源和供砂的方式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起初的原始滩面泥浆泵取砂直接进行充灌砂袋,到后来的使用运砂船运砂至吹砂船靠驳,再由吹砂船通过管线输送至现场进行砂袋充灌,以及现在的长距离小管线接力充灌砂袋施工工艺,可以明显的看出砂源位置距离施工现场的位置越来越远、而供砂管线的长度也越来越长,施工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为什么仍采用这种长距离管线供砂的袋装砂结构呢?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由于袋装砂以砂作为填充材料,而对于沿海及河流的下游沿江一带砂源丰富、分布广,这主要是从河流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均在下游或沿海一带堆积,每年都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疏浚以保证航道的畅通,而采用袋装砂结构形式除了可以减少航道疏浚工程量以外还可以解决航道疏浚带来的弃土处理难等问题,达到变废为宝、一举两得的目的。

(2)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袋装砂水上和陆上均可进行大规模交叉、平行施工,同时可以开展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而如采用抛石堤结构形式,由于现场滩地高,运输船进点需乘大潮汛冲滩才能到达指定抛填点,且只能使用小型运输船作业,施工速度非常慢。

(3)节省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篇8

一、现代医院员工关系管理的定位和价值

员工关系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活动,是相关利益方为了应对社会动荡下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日益严重的对抗性关系而建立的一套危机预防和处理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关于企业员工关系理念研究的丰富,员工关系预防和处理体系的管理要素涉及经济趋势、技术水平、时代政策、法律法规、文化背景、权力体系、力量冲突、职能合作和层级协作等多元化领域。

(一)清晰认知现代医院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定位

从广义层面来说,员工关系的预防和处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国家职能部门、企业管理模式和员工自身觉醒意识等共通交流对话,拟定和实施相关利益者都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狭义层面来说,员工关系的预防和处理的建立是以企业组织为主体,通过自上而下的交流沟通机制如交谈对话、激励政策、薪酬福利和心理关系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解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激励员工职能落地的积极性和高效益,最终降低企业运营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甚至是增加企业在社会效益层面的积极性作用。从广义层面和狭义层面对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概念性定义来看,现代医院的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如何让员工充分的切实感觉到自己存在本身也是企业发展管理行为的目的之一。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职能模块具体可以划分为劳动利益、信用承诺、秩序冲突、投诉响应、培养留存、危机应对、心理关怀和员工层级等维度的流程化、创造性和有效性的预防处理,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调动企业的各种资源围绕企业诉求和员工需求的平衡性来进行,从而将企业和员工关系之间的冲突性引导至可沟通协调的状态中,将关系危机转变为关系机遇,进一步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品牌认可度和工作积极性,也为其他观者展示企业的信用体系和承诺兑现能力。

(二)建设现代化医院员工关系管理的价值

医院的良性发展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系统性工程体系,是以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体系,是以医院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医院组织的经济效益为支点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体系。医院的服务内容、流程、环境、态度、技术和效果等都要体现在医院员工的具体行为当中,只有医院员工的自我驱动力和积极才能够激发医院的发展活力。良好的员工管理体系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从而充分地将患者的诉求作为行动选择的首要目的,并最大限度地按照明确的行为标准进行执行,甚至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及时性和匹配性的创新,从而高效率地降低问题的风险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医院的品牌知名度和信用体系。良好的员工关系体系能够充分对企业和员工关系出现问题是进行预警,并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及时将冲突本身的危害性及可能引发的二次伤害降到最低,也能够通过解决员工的物质诉求和精神需求降低员工培训的成本,并进一步提升医院内部的运营管理效率和业务运作效率。

二、现代医院员工关系管理面临的困境

制约员工关系管理的良性运转是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的结果,尤其是在信息化高度纵深化和员工个人意识觉醒的现代化社会,处理好企业尤其是医院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与经济、技术、政策、薪酬、制度和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紧密相关。

(一)职责能力流程标准化不足

在很多医院的员工关系管理过程中,很多高层、中层或基层在处理与员工及同事的关系中,由于缺乏足够标准化的标准作为参照,使得员工关系的处理上缺乏灵活性和适宜性,尤其是对员工关系的问题界定层面,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流程化的评估界定体系,在处理冲突时缺少必要的和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如人事部门的干预处理,这就导致很多冲突性管理在被发现和解决前就被隐藏下来,从而为以后衍生出更大的问题埋下的根源。

(二)激励评估机制的不完善

很多医院在员工关系的管理上,容易出现滞后性的现象,无法通过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绩效评估机制将员工关系的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前置,提前将解决方案嵌入员工关系的管理流程中。缺乏对员工个体优势劣势的科学界定、部门工作职责能力标准的差异化制定、绩效管理人员认知能力不足、员工工作绩效指标量化困难、员工工作作为流程缺乏实时性引导、工作结果沟通对话渠道匮乏、绩效考核内容仅聚焦薪酬和职位晋升……激励评估机制的不完善,无法引导员工聚焦于绩效考核指标背后的岗位责任,无法约束绩效评估者和员工关系管理者聚焦于员工表现,从而无法实现员工的工作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信息数据化程度相对滞后

在大部分的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平台,功能模块的开发和使用主要聚焦于与医疗相关的挂号、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并未倾向于员工关系管理尤其是广泛化的绩效管理系统。而在员工关系管理问题上,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更多地集中于员工在绩效评估方面与管理层的冲突,但是在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并未从绩效指标、考核时间、评估流程、绩效结果、问题反馈、沟通对话、岗位性质、技能提升和科室类别等领域进行全方面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考量。忽视了通过员工个人需求的精细化分析、洞察和支持,从而降低员工对自身利益、权利责任和方案供给等方面的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提升医院对员工需求的差异化关注、能力的精细化评估和成果的全面性界定的效率和质量。

三、现代医院员工关系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策略的探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医院数量和医院内的各项事业不断逐步的增加,这就导致了医院从业人员数量随之不断增加,也为医院的员工关系处理和管理增加了各种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要以一个基础性的评估标准体系来衡量、评估和界定员工关系的问题和处理方案,我们要将医院运营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员工利益等相关利益方纳入基础性的评估标准体系中即绩效评估管理体系,以此为核心对医院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行为标准、相互关系和岗位职责进行清晰化和系统化的限定,从而为员工关系的管理提供充足的决策依据。

(一)建立自下而上的基层员工信息反馈渠道

为了建立医院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其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基层与能够最大化地向相关管理层进行问题发生前的征兆、问题发生时的方案和问题发生后的建议等信息的反馈沟通。我们要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渠道如员工满意度调查、沟通座谈会、微信小程序和关系问题管理危机的管理团队的明确性等方式来进行全年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从而及时发现医院潜在的危机和问题,及时减少和纠正相关的低生产率、高耗损率、高流动率和高浪费率的行为动作,同时及时了解员工的发展需求并由此制定匹配性的激励体系,从而激发员工的自我驱动力和创造性。

(二)建立动态化的员工关系跟踪机制

员工关系的管理工作是以员工进入医院前的筛选选拔到员工离职后与医院停止关联为止,其中的流程体系包含员工招聘、筛选、培训、激励、纪律、沟通和冲突等全环节。招聘员工的时候,要从员工对医院价值观和文化使命的认可、与岗位职责的匹配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筛选,并最终录用且建立个人信息化数据档案;员工在初期进入医院的适应性,尤其是工作强度的接受度和工作能力的匹配度层面,通过培训和具体工作来了解员工的未来发展的动态性和问题处理行为习惯;员工在正式工作期间对激励体系的反应和纪律的遵守程度,尤其是在出现理念的冲突时,双方的沟通是否在安全的、良性的环境下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流程化、动态化的员工关系跟踪机制,能够提高医院对员工关系问题的提前预警和高效处理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员工心理疏导系统

医院员工面临的医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动态调整和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都会导致员工的心理出现高负荷的状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导致工作关系出现紧张和冲突问题。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员工心理疏导系统,通过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动机和行为举止的评估、界定和干预,既能防止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扩大,也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医院的员工和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精神文化层面的支撑。

(四)优化改善员工关系管理系统信息数据化

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引入了信息化平台,更多地集中于医疗服务数据、诊断数据记录和数据存储等层面,在员工的态度、感受、建议和需求等层面缺乏系统性的信息收集和响应,导致医院无法建立动态化的记录更新、标签分类和分析洞察机制,无法保证医院将绩效管理范围进行规模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推进。我们要建立能够承载医院内部员工能够记录的各个层面的信息数据技术平台,为员工提供充足的技术操作和新鲜的信息化理念,创造可执行、便利的信息平台进行记录、反映和沟通,提高各种可能的问题信息在平台上的曝光度,从而最终提高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信息抓取和问题处理效率。

(五)建设相对独立的员工关系管理监督体系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包含医院系统都逐步重视和关注员工关系的管理体系的搭建,在员工关系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在领导层处理员工关系问题时人力资源部门要在场进行记录,并监督员工关系管理体系中的领导层和员工层,从而确保领导层在员工关系问题处理方面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现代医院的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充分立足于员工的成长需求,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平台和激励体系,利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绩效评估标准推动医院员工与企业对话沟通的高效率、科学化和安全性,从而提高现代医院员工管理体系的系统化运转。

参考文献:

[1]余少女.绩效考核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价值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96-98.

篇9

浏览我国图书馆发展历史,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图书馆管理在服务方式、管理观念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愈加明显。本文浅议分析了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其工作效率。

一、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

1、管理观念陈旧落后,“重藏轻用”现象严重

我国图书馆管理“重藏轻用”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从古代开始,图书馆就是所谓的藏书楼,珍贵文献被看作私有财产,一般为少数贵族或者特权阶层所拥有,并且大都束之高阁。古代的图书馆相当于文献珍藏点,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文献,而不是使用文献,普通读者难以接近,要获得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更是奢谈。这种传统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如今许多落后地区的中学图书馆一般处于闲置状态,几乎不对学生开放,而部分高校图书馆则采取老师和学生分别服务,也就是按照所谓的等级控制图书馆使用权限。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任,还是社会教育的主阵地、科学知识的扩散点以及人类智力开发的有效工具。因此,我国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已经成为推进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大障碍。

2、管理体制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时展

受国家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一直都是由政府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馆内人员的任命派遣都有党政干部决定,这就导致各种隶属等级关系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人员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严重,更有甚者则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管理隐患。当代图书馆的管理结构倾向于金字塔形状,着重突出的是行政管理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不是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另外,这种各司其职的状态也会导致建议的审核、日常决策都需要经过层层上报,费时费力,且不可避免地受主观和随意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很明显,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革和完善。

3、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或者配置不合理

图书馆管理是以文献资源的管理为基础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的内涵得以大幅度扩展,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都属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对外服务之根本。电子资源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得以普遍使用,电子数据库、各类资源网站都是常见的图书馆资源。但是相较于国外,不论是资源数量、种类,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图书馆的发展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藏书少、资源更新缓慢、文献查找和使用极为繁锁是各种类型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图书馆的立身之本,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合理配置是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4、图书馆员素质欠佳,服务水平比较低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管理工作,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人的管理。在当代图书馆管理中,人员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但在目前,图书馆员整体素质欠佳。首先是业务水平方面多数图书馆员并不具备专业素质,对于文献资源的处理能力不足,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比传统图书馆管理更为复杂,图书馆员要具备各种技术和才能才能胜任,但是,目前图书馆员更是缺乏这方面的才能。其次是服务水平比较低,当代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共事业,还兼具企业性质,因此,“一切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的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馆员缺乏服务精神,对读者一概采取敷衍的态度,遇到棘手问题则互相推脱,不愿意花时间解决问题。

二、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

1、更新观念,实现以藏书为中心向以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已经不再适应于新时代的要求。要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普遍观念,首先需要对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和社会效益有深刻认识,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类文化遗产可以轻易地实现永久保存,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只是现代图书馆的一种功能,其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人类智力,进行知识传承等等。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关键是将图书馆投入使用,让最大多数的读者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服务,使得图书馆能够最大程度地被利用。因此,当代图书馆的管理观念必须要由以藏书为主转向以开发利用为中心,其工作重心不再是保护文献,而是要进行综合开发,让读者能够从中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

2、创新管理文化,注重柔性化管理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普及,曾经有过辉煌成绩的科学管理方式已经渐渐失势,而文化管理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具体到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其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管理工作以图书馆员为中心,在对馆员进行管理时,应由过去的命令、指挥渐渐转变为尊重、关心、理解、激励、鼓舞和培养等,通过柔性方式开发馆员的潜能,使其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改变以往的金字塔状的管理结构,打破行政命令的绝对权威,将冰冷生硬的命令、指挥方式转变为激励和培养方式。

3、完善图书馆网站建设,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

篇10

恰恰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级各类医院出现竞争力不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科研开发能力不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有增无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和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成为摆在各级各类医院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

1.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医院的其他资源都是人力资源的附属资源。

2.要遵循“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的原则,因为他们为医院创造的价值完全掩盖了医院付给他们的报酬。相反,不好、不优秀的职员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经常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给医院带来的潜在损失远远大于他们为医院创造的价值。

3.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的时代,也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所谓人才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人才不是被动地适应医院或工作的要求。所谓人才赢家通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素质越高、越稀缺、越热门的人才将获得越来越多工作选择机会,其获得的报酬越高。二是拥有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的医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越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

4.知识型员工和职业医院管理者成为医院创造价值的主导要素。

二、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要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必须做好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基础工作,同时在选拔人才时要严格按照招聘程序运作和完成规定的考试考核考查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招聘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诸如薪酬待遇、培训开发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有效放权的岗位责任制

医院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必须要相应地建立一套适合本医院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任职条件清楚,权限使用清晰。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员工的能力要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二是有效的放权。

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就是指一个人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与兴趣均与其所在岗位所需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等相适应,使员工个人能在该岗位上获得知识,同时,能够充分履行职责,使医院整体获得最大效益。

有效放权就是要求医院管理者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范充分放权,通过充分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工作效能。

四、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

医院在实施考核中必须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同时在实施考核中做到公正操作,对事不对人,并及时做好反馈沟通工作。

当前,医院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重点是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根据行业特点,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来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力。

五、建立健全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的公正与公平,就是薪酬的设计与结构以及水平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以及绩效考核等基础之上,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要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大小拉开分配档次,向关键岗位与优秀人才倾斜。

薪酬体系合理就是指医院在制定薪酬战略与政策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员工自身因素、医院因素、工作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使医院的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六、建立健全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给予与其职位和贡献相符的薪酬待遇。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不同形式的嘉奖。

制约机制,就是要求医院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的行为要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和医院规章制度,使其行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性。只有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的相互配套与应合,才有可能获得预想的管理效果。

七、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推进医院的改革与管理中,必须注重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主要的社会保障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其中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对一些特殊岗位还要给予职业安全保护,并按国家规定给予各种休假待遇,让员工在为医院的贡献中享受到各种法定的保障。

八、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必须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潜力和发挥特长的机会,通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这样,员工才能体会到医院对他们是尊重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员工的发展与成功,才能有医院的发展与成功。医院只有为员工作长远考虑,员工才能为医院作长远考虑,这一点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必须明确的。

九、推行“人性管理”,培育良好的医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