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6: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糖尿病医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988年10月,胡教授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Dr Degroot内分泌研究室进修。随后的六年时间,又在美国加州大学尔凡分校任博士后、助研。当时很多留学的中国人,在美国有好的机会和项目,选择了留在美国。胡教授因为各方面成绩都比较优异,也符合一些项目比较苛刻的条件,在内分泌领域内,优先在美国申请到研究课题和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1996年,国内内分泌学科权威专家陈家伦教授跟他说:“现在国内内分泌领域缺少人才。”胡教授毫不犹豫,便放弃了自己正在美国进行的科研项目,毅然回国。很长一段时间,胡教授都是美国、上海两地奔波,请人一起帮忙完成了美国的科研项目并发表了论文时,科研资金都还没有用完。
胡教授的家人现在都在美国,除了胡教授去美国开会的机会,一般只有圣诞和春节才能家人回来团聚。记者问到“想不想念家人”时,胡教授腼腆地笑了,说:“有时候忙得没空想念。”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家人就要回国了。”妻子将工作辞掉了,回国来定居,胡教授终于可以跟家人团聚了。
专业医疗,业余科研
胡仁明教授每天忙碌于门诊、查房、疾病讨论、会议等,不仅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忙碌着,即便到了周末,也忙碌于科研工作,基本上晚上十点之前不会在家里。胡教授自己调侃说:“因为家人都在美国,所以自己的时间比较自由,成为了工作的有利条件。”
胡教授一直以医疗工作为主,他对病人非常负责。门诊当天限号20个,他仔细看诊,希望给病人最好的治疗,要求自己不能有误差,所以与病人交流在时间上都尽量充足。有时候,有外地的病人慕名过来,胡教授考虑到外地的病人来一次不容易,不愿意人家多等一天多花销,所以照顾一下,会加号。即使加号,每天也最多加到25个号。有的病人情况比较复杂,胡教授把病人的身体治疗好了,在他看来虽然不是很大的成果,但他也会感到非常开心。
胡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目前为止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及博士后50余人,一到周末,便将在研人员召集起来开研讨会。胡教授认为糖尿病主要是一种代谢性炎症,慢性低度炎症,这也是他目前所做的科研项目之一。他大声疾呼,大家要注意这个代谢性炎症,控制这个炎症!
建议糖友,多多运动
胡教授在美国进修学习又研究内分泌科,花了整整8年时间。对中美之间在糖尿病领域的差距是深有体会的。
美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比中国低,稍微多于4%,与几年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差不多。2009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杨文英教授宣布出来的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把中美的糖尿病发病率的差距拉开了。
胡仁明教授认为,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瞬间增长的原因,与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具体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了,饮食结构改变了,活动量减少了。以前上下楼都走楼梯,现在楼梯少走了,都是坐电梯,即使去健身中心健身,人们也要用电梯上楼。
当然,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不大建议登山等运动方式。胡教授认为,运动锻炼应持之以恒,但是运动强度要有一定限制,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运动量过小而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运动锻炼可以用心率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一般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70%左右为宜(即170-年龄),如果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一切以身体能否耐受、有无不良反应、达到健康锻炼目的为度。
提醒病友,自我管理
低血糖一直是糖尿病人一个很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胡教授对待病人的低血糖情况,比较认真谨慎。在他们的科室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一位糖尿病人的主管医生,在给病人诊治的时候,如果自己的病人出现了低血糖现象,且病人血糖低于2.8mmol/L,那这位主管医生就将受到处罚。
胡教授提醒糖友们,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低血糖现象。他对我们的糖尿病读者朋友们有几句寄语:“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掌握在自己手上,医生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总归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只能提醒病人需要做什么,生活中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会紧跟随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医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每一个病人。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总结生活经验,只有自己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科普宣传,成为编导
胡教授开玩笑说:“我不务正业,目前在投入一项重点工作――拍电视!”原来,胡教授正在拍摄一部糖尿病科普知识的故事片,主题为《抗击糖尿病》,利用视觉效果反映科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计划在今年十月份完工。这部电视片主要由上海市卫生局和复旦大学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合作拍摄。
胡教授给记者们看了片头,其中男主角的外婆戏里戏外都是真实的糖尿病病人。他骄傲地说:“我是编导之一。”这部宣传糖尿病科普教育知识的电视片,让人充满期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危害及挑战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人数位居全球之首。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亦呈显著增长趋势。糖尿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有人称两者为“危险的二重奏”。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5倍,国外报道为40~80%,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新诊断患者中为38%。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没有高血压患者相比,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性及病死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发表的大型临床试验报告,如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高血压最佳治疗试验、糖尿病人的高血压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研究等,均已明确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与心血管事件高发生率有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总病死率均显著增高,而且这种关联在全球不同种族和地域的研究对象中完全一致。正是基于许多国际多中心大型研究的结果,美国JNC-Ⅶ,WHO/ISH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致指出,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现有糖尿病即应列入高危组或者很高危组,糖尿病是高血压预后的高度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存在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而与此同时也存在三“低”,即知晓率低、服药(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2004年我们参与的调查显示中国地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9.2%,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医生为患者制定的目标血压值以及实际达标情况与指南还存在一定差距。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为20%~40%,明显低于总体达标率。无论专科医生还是全科医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控制均任重而道远。
糖尿病降压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地位
有关糖尿病降血压治疗与并发症的关系在八十年代初已受到重视,当时发现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使尿白蛋白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减慢。在八十年代后期启 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大型长疗程研究。九十年代多项糖尿病降血压治疗研究陆续报道。各类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延缓糖尿病肾脏、心血管并发症。
比如UKPDS对1 148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随访8.4年(中位数)的研究显示,严格控制组血压多下降10/5 mm Hg可便患者从多方面获益。
可使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24%;
糖尿病相关死亡下降32%;
所有大血管病变下降34%;
脑卒中风险下降44%;
心肌梗死风险下降21%;
心力衰竭下降56%;
所有微血管病变下降37%;
视网膜病变进展下降34%;
视力恶化下降47%;
微量白蛋白尿(≥50 mg/L)和明显蛋白尿(≥300 mg/L)分别下降29%和39%。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相继公布了高血压系列防治指南,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一特殊人群提出了专门的规范管理方法,如2003年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ESC/ESH2003)、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欧洲高血压协会(ESH)2007版高血压防治指南、欧洲高血压协会(ESH)2009版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等。
指南对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如下(见表1)。
糖尿病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中被列为很高危(见表2),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性已被得到充分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的控制目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易受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 mm Hg时即应开始降压治疗,对于一般人员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 Hg,以往指南提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但2009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到,虽然以前的指南曾建议将心血管风险极高危(有心血管事件史)或糖尿病患者收缩压降至130 mm Hg以下,但其证据并不甚充分。迄今尚无随机试验证实将收缩压控制在130 mm Hg以下可使糖尿病患者更多获益,因此这些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近来,一些临床研究的事后分析提示,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J形”曲线现象,即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一界值时,患者心血管危险水平不仅不会继续降低,反而逐渐增高。这一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在降压治疗时应该设定血压低限。然而现有证据显示,若患者不存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当血压水平≥120/75 mm Hg时,可能不会发生“J形”曲线现象。新指南虽然没有明确划定降压治疗的血压低限,但首次明确指出血压水平过低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新指南指出,基于现有证据,将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设定在130~139/80~85 mm Hg范围是合理的,并在这个范围将血压尽可能降低。血压继续降低是否会对患者产生有益影响尚期待更多研究证据。同样将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考虑到大多数患者的血压达标困难,因此新指南未制定具体的血压目标值,而是建议患者适度降压,这一做法更符合临床实际。
关于血压在正常高值的糖尿 病患者是否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尚缺乏充分证据,但若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则仍推荐进行降压治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宜个体化,一般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合并有脑卒中恢复期后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 Hg以下。
表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不仅需要符合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要求,还有如下特殊性。
1 小剂量开始 初始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因降压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因此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又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要每天2~3次用药。
3 个体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合适患者的降压药物。
4 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任何药物治疗均鼓励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否则事倍功半。如(1)控制体重;(2)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在6 g左右;(3)合理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摄入脂肪;(4)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调查显示单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10 kg可使血压下降5~20 mm Hg;膳食限盐可使血压下降2~8 mm Hg;增加体力活动可使血压下降4~9 mm Hg。
5 联合用药 不同类型药物有其特殊的优点及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需要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2级以上高血压常需联合用药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但具有相似或重叠机制的药物(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一般不联用,此类联合疗效并不优于单独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给出一些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见表3)。
6 降压药物选择的争议 2009欧洲高血压指南认为常用5类降压药物即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βB)的降压作用无显著差别。由于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或特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心肌梗死)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然建议利尿剂、ACEI、钙拮抗剂、ARB及βB均可用于抗高血压的初始与维持治疗。指南进一步强调血压下降幅度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所选药物种类并不是患者获益与否的决定因素。每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选择。传统的一线、二线药物的分类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指南不推荐使用。
近年来,βB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广泛争论的热点之一。2009年修订的欧洲指南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此类药物的降压效果与靶器官保护作用弱于其他降压药物。虽然βB对糖代谢具有潜在不良影响且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但药物诱发的糖尿病是否与自然发生的糖尿病具有相同的不良预后尚属未知,因此不宜据此否认此药的临床作用。另外,由于不同βB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B的临床作用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可能有显著差别。由于上述理由,贸然下调此类药物的临床地位是不甚妥当的,故βB仍应被视为一类有效的降压药物。
关于噻嗪类利尿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欧洲高血压指南并不认同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报告(JNC7)的观点。2009欧洲高血压指南认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临床地位仍存在争议,目前关于此类药物逆转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证据很少,现有的少数研究显示噻嗪类利尿剂的靶器官保护作用逊于钙拮抗剂或ACEI。不仅如此,大量研究显示在各类常用降压药物中,利尿剂和βB的耐受性最差。此外,联合治疗防治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ACCOMPLISH)研究结果则有力撼动了噻嗪类利尿剂在联合用药中的基石地位。基于上述考虑,新指南并不认为噻嗪类利尿剂是一类出众的降压药物。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上午,每周四下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于1993年和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5名,在读3名。1999年~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9项。90余篇,获优秀论文5篇。曾获卫生部、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奖9项(2003年、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200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的书著12部。199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6年获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北京中医》、《糖尿病新世界》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
专业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关科室信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曾聘请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陈慎吾、钱淇光、李重仁等为顾问。1975年聘请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入室弟子著名中医祝谌予作为中医科主任。几十年来全科以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要方向,中西医结合开展医、教、研工作,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曾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成果、北京市教学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及世界传统医学成果等多种奖项。数百篇,获优秀论文多篇,主编与参加编写的书籍40多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科室成员在全国学会担任理事、常务委员、委员及国家级杂志担任编委的人数达15人以上。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
于康,38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席营养专家、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杂志编委、《糖尿病天地》杂志编委、《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编委会顾问。
今年9月份,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所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学者共同在《自然・医学》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研究显示,一种叫蛋白隐色素(cryptochrome,Cry)的生物钟基因可以阻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蛋白隐色素将来很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标靶。
研究者介绍,哺乳动物在禁食期间可通过刺激肝脏糖异生保持血糖的稳定,而肝糖异生受到昼夜生物钟的调节,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糖代谢协同发生改变,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中美学者的这项研究发现,在禁食条件下,蛋白隐色素可阻断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抑制糖异生,从而使血糖降低。研究者认为,增强蛋白隐色素活性的化合物很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治疗作用。
脑手术也能治糖尿病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近期报道,匹斯堡阿勒格尼达大众医院的医生对1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延髓采取了微血管解压术,结果在接受手术的10个人中,有7人的血糖得到明显改善,降糖药服用量减少,甚至停药。延髓是脑干的一部分,下端与脊髓相连,掌控胰腺分泌功能。微血管解压术是一种移开压迫的动脉,在动脉、神经之间建立保护屏障的手术方法。研究人员表示,这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型血检可提前10年预测糖尿病
美国《循环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一种新型血检可以比目前诊断措施提前10年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据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能识别血液中的遗传分子“微小RNA”(MiR)。目前通过这种新型血检方法,预测10年后2型糖尿病风险的准确率可达50%以上。研究者表示,这种检测还可以识别哪些人已经或将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卒中及血液循环系统问题等。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主管杰里米・皮尔森表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快捷简便的新型MiR血检可直接监控血管健康,赶在心脏病等并发症症状尚未出现之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挽救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新动态
FDA限制文迪雅使用范围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宣布,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糖尿病药物文迪雅,今后将只能适用于两类人群――一类是无法通过其他药物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另一类是目前正在使用文迪雅且效果良好的患者。
FDA局长马格丽特・汉伯格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局仔细权衡使用文迪雅的利弊后,决定采取上述保护消费者的行动。该局还要求医生今后为患者开药时必须严格验证患者是否符合使用文迪雅的条件,而患者则必须阅读有关文迪雅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陈述并承认他们理解这种风险。
FDA药品评估和研究中心主任珍妮特・伍德科克当天也表示,考虑到有关文迪雅的显著安全隐患以及科学不确定性,仍允许文迪雅上市但限制其使用是相对合理且合适的反应。
文迪雅是葛兰素史克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最近几年的多个研究表明,文迪雅会大幅增加服用者心脏病发作及卒中的风险。
国际胰岛素基金会为“胰岛素窘境”出谋划策
早在199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占坦桑尼亚总人口0.2%,而治疗经费却高达该国政府卫生保健预算的8%。后来此类现象被称作“胰岛素窘境”。
今年9月12日,国际胰岛素基金会(IIF)发表了一项声明,为资源受限国家应对“胰岛素窘境”提供了如下(包含但非全部)指导性建议:①IIF将促进1型糖尿病患者普及胰岛素治疗,从而挽救并延长其生命。IIF同时支持病情需要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从而获得理想的糖尿病控制与生活质量改善。②应用动物(如猪和牛)胰岛素或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而非胰岛素类似物,可能是一种相当节约医疗费用的措施,因为胰岛素类似物获益较少但费用高昂。此外,胰岛素注射笔较传统胰岛素注射手段也更昂贵。③近期,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层出不穷,如格列酮类和肠促胰岛素类似物,上述药物虽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其费用极其昂贵且至今缺乏长期预后获益的证据,因此IIF仍建议将二甲双胍和磺脲类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④提供糖尿病患者教育、血糖自我监测和健康保健专业人员是糖尿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更经济的方式使用胰岛素及其他药物能为实施上述重要环节提供资金。
FDA评审吡格列酮的潜在膀胱癌危险性
日前,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告指出,有研究提示吡格列酮(商品名:艾可拓)在动物和人体中有潜在的安全性危险,该局正在对一项评价吡格列酮是否与膀胱癌危险升高有关的研究进行评审。该药生产厂已对该项研究的5年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提交FDA。总体上,吡格列酮与膀胱癌危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吡格列酮时间最长及剂量累积最高的患者其膀胱癌危险升高。
但此次FDA尚未对吡格列酮升高膀胱癌危险性下结论。评审仍在进行,进一步结果可能将于此后公布。FDA同时指出,目前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吡格列酮时应继续遵从药物标签推荐,对于吡格列酮可能的危险性有顾虑的患者应向医生咨询。
新发现
糖尿病患者有无蛋白尿表现大不同
瑞典学者在本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年会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伴有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蛋白尿性肾病,这类患者较少出现代谢综合征表现。蛋白尿和肾损伤是肾脏病的两个主要表现,但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非整体相关。
这项研究纳入了62661例年龄为30~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收集白蛋白排泄、肾功能和临床特征等资料。结果显示,15%的患者伴有肾损伤,其中56%为非蛋白尿性,42%为蛋白尿性。与蛋白尿性肾损伤患者相比,非蛋白尿性患者糖尿病持续时间较短,总胆固醇较高,甘油三酯水平、收缩压较低,血糖控制(以HbA1c值为依据)较好,体质指数较低,并且多为女性和非吸烟者。
2型糖尿病与精神衰退有关
一项发表于美国《糖尿病护理》的研究报告显示,2型糖尿病与精神衰退有关。研究者在过去五年间调查了2600多名45至70岁的受试者,发现在研究开始时即患有糖尿病的人,五年后其记忆力和快速思维能力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要低出三倍,对于60岁以上的人,这种差异更加显著。在研究期间患上糖尿病的人,无论男女,精神集中度也都比未患糖尿病的人差两倍。
研究还发现,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将会防止某些精神衰退的出现。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8-02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足的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2]。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总结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的治愈率。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糖尿病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45~83岁。糖尿病史1个月至40年;糖尿病并发肾病17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8例,并发下肢血管病变17例,并发感染24例,其中并发甲癣17例;足部发生溃疡时间为半月至2年;入院平均腔腹血糖11.3 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19.4mmol/L。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3],本组均为2级以上。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3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血糖控制比较满意,空腹血糖7.1 mmol/L以下;餐后2 h后血糖10.2 mmol/L以下。治愈22例,好转9例,截肢1例。
2 护理方法
2.1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应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整个过程。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知识讲座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等形式对其宣传和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血糖的控制方法、监测血糖的意义、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等,针对其个人的情况,做到正确规范用药,定期检测血糖,重视血糖控制。
2.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良好有利于创面愈合,减轻微血管和动脉血管的损伤,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4]。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应严格、长期执行饮食计划,给予患者低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同时三餐要定时、定量。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糖与饮食的关系,提高饮食对糖尿病重要性的认知。降糖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短效+长效胰岛素+口服药治疗等。
2.3 足部溃疡面的处理
2. 3 . 1 ①采用清创法,清除坏死组织,脓腔较深,引流不畅者,给予切开引流术。②局部换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部分溃疡可用双氧水冲洗,充分消毒后根据创面情况清除腐烂组织,吸收渗液,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肉芽生长,保护新生上皮组织。③局部用药:根据药敏结果涂用敏感抗生素、胰岛素6-8u,有真菌感染者联合抗真菌药物涂擦,油纱填塞引流,避免渗出粘连。部分年老患者溃疡生长缓慢加用重组碱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生长。
2.3.2 换药时间间隔 根据创面分泌物的多少及创面的具体情况调整换药的次数,若渗出较多,每天换药1-2次,分泌物或渗出较少且肉芽组织新鲜时间隔1~2d换药1次。
2.4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面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的压力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心理,从而影响进食情况、血糖波动、情绪等。因此护士应多安慰、多鼓励、适时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正确引导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①每次治疗护理前将患肢创面好转的信息传达给患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告诉患者乐观的情绪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利于创面愈合,而精神紧张可使血糖波动。②经常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耐心解释病情,了解患者的期望和忧虑,通过心理辅导解除其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③与医生沟通,尽量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的确立,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建立新型的护患、医患关系。
3 讨论
糖尿病足开始时常是一个小伤口,但大量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最终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足主要诱发因素是高血糖,血糖监测不及时,血糖控制不理想,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较多,合并感染等诱因常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缺乏重视,没有对足部进行保健,一旦发生足部微小损伤且溃疡形成,极易继发感染,西南地区天气潮湿,足部感染合并甲癣者多,且难以治愈。通过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牛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十分关键和艰巨的工作,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足治疗的成败,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之外,还必须具有耐心、细心和恒心,这样才能做好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9
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精神障碍,原因:①心理、社会因素是这两大类疾病的共同主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人类似于神经症患者的许多特征,如内向、性格不稳、被动、依赖、幼稚等[1],很多糖尿病患者也经历了不同的应激生活事件。糖尿病中双激素学说也证实了这一点。②糖尿病为一种慢性疾病,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因素,给患者带来慢性心理应激,从而容易出现神经症性症状,比如患者患病后需要长期控制饮食,面对各种饮食的诱惑不能随心所欲进食,同时又害怕自己长期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害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担心长期用药会给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和太大的经济负担等。这些都是容易促发神经症性障碍的心理应激因素。③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微血管病变,也会引起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病变,从而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严重且发病率最高的是抑郁。研究表明糖尿病伴抑郁患病率达29%[2],是正常人的3~5倍。且糖尿病性抑郁的患者有80%会复发。糖尿病伴发抑郁可使病程迁延趋于慢性化,且自杀率高达10%,大大高于普通人群10~30/10万人[3]。
1 糖尿病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1 难以改变的抑郁心情:内心痛苦、情绪低落、沮丧忧伤、苦闷、兴趣减退、悲观失望、精神不振。
1.2 认知功能障碍。
1.3 自主功能紊乱。
1.4 肌紧张亢进状态。
1.5 焦虑、自杀。
1.6 许多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有关的痛苦、恐惧感、厌恶感:自我治疗的心理负担、生活受到限制所引起的苦恼、持续进行自我治疗疲惫感、认为自己没有充分进行自我治疗的负罪感等症状。
1.7 低血糖时恐惧感:因预感发生低血糖而焦虑。
2 糖尿病患者抑郁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多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中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方法简单,标准明确,有好的信度和效果,实用性强。
3 糖尿病抑郁症的治疗
3.1 心理治疗:对这类患者一般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或人际行为治疗,糖尿病专科医生要同情、理解患者,对患者经常予以肯定和鼓励,应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设定病情控制各项指标的不同阶段目标,切忌急于求成,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对治疗失去信心。
3.2 对重性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无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早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抗抑郁药之间、抗抑郁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抗抑郁药物可增加糖尿病药的血药浓度,导致低血糖发生。一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可改变吡格列酮及瑞格列奈的代谢,同时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氟西汀和氟伏沙明可阻碍格列美脲的代谢。除西酞普兰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罗格列酮、格列吡嗪的血药浓度。
3.4 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止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及新型抗抑郁剂。前两者不良反应较大,对血糖有影响,临床较少应用。后者不良反应较小,常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如: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等。
3.5 降糖药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转化酶抑止剂、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及胰岛素。按照ADA关于T2-DM治疗指南,临床常用的是: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磺酰脲类及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性抑郁症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医生周到细致,全面了解糖尿病及抑郁症的治疗新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喝的茶究竟是引发炎症还是抗炎症呢?答案是肯定的:喝茶有利于抗炎症。
我国很早以前已有用茶叶来防治口腔类炎症的方剂,这些配方就有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腔发炎、龋病、牙周炎或牙龈出血、舌痛、口臭等的治疗方法。1996年,市场上已有防龋除臭的牙膏,口香糖和喷雾剂等口腔防护品出售,这些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就是茶多酚。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抗炎症反应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英文杂志报道的茶与炎症相关的论文有340多篇,中文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有30篇。研究表明,茶叶有效成分(茶多酚、茶色素)对一般的炎症、肾炎、口腔炎症、皮肤炎症有很好的疗效,抗炎效果显著。茶抗炎机理与抑制炎症因子、免疫调节、抗氧化、抑菌作用等综合作用有关。
现有的研究证明,茶多酚可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使用0.2%的茶多酚溶液漱口刷牙的健康受试者,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以使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明显下降;对使用1%茶多酚牙膏的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细菌的检查,证明茶多酚牙膏能使龈沟液内细菌总数、杆菌和螺旋体的数量以及螺旋体的比例明显下降,证明茶多酚可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及其毒素(如细菌脂多摊)的侵袭,白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活跃,炎症因子表达增加,造成局部组织甚至是全身的炎症反应。而茶多酚的具有抗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可以对受感染的牙周组织提供保护,同时通过抑制菌斑和致病细菌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茶中的有效成分如茶多酚、茶色素可以抑制皮肤等炎症的发生,口服和外用茶多酚能抵抗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茶多酚、茶色素是天然强氧化剂,可以有效的清除皮肤中产生的多余氧自由基,抑制皮肤中的致炎菌和致炎因子,对皮肤炎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喝普洱熟茶的人,经常发现对胃、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其机理不明确。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普洱熟茶中的茶褐素对炎症因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云南农业大学盛军博士等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色素抑制炎症因子的具有不同的机理。普洱茶、红茶、绿茶水提取物具有抑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活性的功效,而在酸性条件下沉淀的大分子茶褐素具有更强的抑制炎症因子IL-6、IL-1β活性的作用。这一发现对喝普洱熟茶治疗胃肠炎症,以及进一步揭开普洱茶抑制炎症发生的功效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炎症是很多疾病的祸根。科学研究证明,感染、炎症与一些肿瘤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病毒、细菌和病原体可以诱发肿瘤,如宫颈癌、肝癌和胃肠癌等。慢性炎症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参与癌症的发生、生长和转移的各个病理过程。有人提出,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研究人员开发的微芯片利用纳米技术来检测1型糖尿病,能把1型和2型快速区别开来。原有老方法用放射性材料来检测自身抗体,需要几天时间,每次花几百美元。相比之下,微芯片不用放射性材料,几分钟就能出结果,每个芯片预计成本约20美元,可测试15次以上。而且微芯片用血量更少,不用抽血,只需指尖采血即可。
他们用该芯片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诊断出了哪些人患有糖尿病,而哪些人没有。此外,这种方法对1型糖尿病高风险者,如病人的亲属也有利,因为医生能在他们显出症状之前,跟踪监测他们的自抗体水平。
“自抗体就是个‘水晶球’。”论文高级作者、斯坦福大学露西尔・帕卡德儿童医院儿科内分泌学副教授布莱思・费尔德曼说,“即使你现在还没有糖尿病,如果你血液里有和糖尿病有关的自抗体,患病的风险就高,有了多种自抗体后,风险就超过90%了。”
随访Ⅰ糖尿病和Ⅱ糖尿病患者421例,发现162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糖,其发生率较高,约占38.4%,高血糖的发生率与年龄、分型、依从性、所患的并发症的多少有关,高血糖的后果不仅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而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造成死亡。现对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出院后随访的糖尿病患者421例中,对发生的162例高血糖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Ⅰ型糖尿病38例,Ⅱ糖尿病患者124例,年龄6~86岁,病程6个月~28年。合并症:糖尿病足14例,视网膜病变31例,高血压29例,肾脏病变34例,脑血管病变19例,神经病变37例,感染性疾病8例。其中胰岛素治疗73例,单用磺脲类11例,磺脲类+双胍类46例,磺脲类=a-糖苷酶抑制剂32例。
1.2 监测毛细血管血糖值:11.2~24.3mmolL,平均比正常值高4.2~17.3 mmolL,出现高血糖症状,加降糖药或胰岛素微量泵降糖后症状缓解。
1.3 临床表现
58例患者无明显症状,104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自觉口渴、多饮、多尿较前明显、乏力、头晕、视物模糊、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
1.4 治疗与结果
162例患者均在随访时随机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或出现症状时监测血糖时发现。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或静脉滴注短效普通胰岛素6~12u+0.9%NS100ML或胰岛素微量泵注射0.9%NS50ML+短效普通胰岛素20~50u,以10~25 ML小时静注,每小时监测微量血糖值。经调整或用药后血糖均下降,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原因分析
2.1 药物因素
当糖尿病患者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后,口服降糖药一般在附近的药店买,不清楚其生产厂家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再有的情况就是厂家、剂量相同但价格便宜与正规医院不同的冒牌产品,部分患者以为血糖平稳或正常一段时间后,没有经过咨询医生而自己减少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本组162例患者中占 78例。
2.2 饮食因素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措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强调控制总量,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分配3或4餐的热量。但本组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增加餐的总热量或吃甜食等,本组高血糖患者占46例。
2.3 运动因素
运动疗法的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减少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错误是本组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减少运动或难以运动引起的。本组发生高血糖患者占38例。
2.4 年龄因素和自我效能差
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6~14岁,Ⅱ糖尿病患者58~86例,可见,年龄偏小或偏大的两组年龄段的自我效能差较差[4]。
2.5 不重视血糖的自我监测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部分患者未能根据出院后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当监测的血糖正常一段时间后,认为没有必要经常监测血糖,加上自觉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故不重视血糖的自我监测的患者占了本组39例。糖尿病治疗过程复杂难以坚持 糖尿病治疗是系统的连续过程,多数患者认为难以坚持,但由于病程漫长,治疗复杂,还有长期的药费费用,让部分患者心理出现焦虑、忧郁等情绪。
3 护理干预
3.1 使用药物指导
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买药,减少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时必须咨询医生。怕麻烦和便宜药导致血糖升高在我们基层面向农村病人比较多见。
3.2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和要求,熟悉食品交换法,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重新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每餐的时间、食量相对固定,饮食量和药量保持平衡,在进餐多或进甜食时,对进餐的总量要适当减少或增加药量。
3.3 运动指导
本组部分年老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如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减少运动,指导其合适运动强度的运动,并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其中步行及做轻体力的家务是容易坚持的最好方法。以简单易行、容易重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原则。
3.4 加强自我管理效能和家庭成员支持
年龄偏小或偏大的两组年龄段的自我效能差较差,需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认识糖尿病虽然是终生性疾病,但自我管理加强了,它可以平稳的控制血糖,从而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优化生活方式。进行家庭干预,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离不开家庭支持[2]。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使患者的家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有力的支持系统
3.5 血糖的自我监测
血糖的监测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经常按每日6次或3次或隔日一次的空腹学糖或餐后血糖的监测。这样可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如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时可以尽早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等,让患者知道血糖监测的必要行。
3.6 心理干预及加强宣传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患者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3]。通过心理干预,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健康教育[1],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并向患者如出现高血糖时的主要表现和如何处理。以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侯玉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国际护理杂志,2006,25(3):183-185.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他,他渊博的知识、真诚的话语、温和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1982年参加高考,分数当时高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段几十分,完全可以走进令人羡慕的高等学府。然而,他选择了黑龙江中医学院。那是因为,小时候受父亲耳熏目染。父亲当时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医生,而且备受尊敬。村里的大人小孩有病都找他,父亲用一些草根树皮就能给人减轻痛苦。他从小就感觉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于是对中医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那些草根树皮很神奇,有了探索的欲望,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枯燥的医书津津乐道。在八九岁时他就能背诵《汤头歌诀》,愿意看《医宗金鉴》这些晦涩难懂的医书。加之看到父亲医治好一个又一个病人那种高兴的样子。他就觉得父亲是那样伟大,医生这个职业是那样的神圣,在他幼小的心里萌生了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念头,高考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5年的专业学习,巩如伦是全班公认天赋最高、最勤奋的一个学生。那时家里经济条件非常拮据,每个月给他的生活费只够吃最便宜的饭菜,但他每周还要去一次书店,买回自己钟爱的书籍。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时他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多看上几本医学书籍,有一次几乎晕倒在读书室里。巩如伦就是这样一个渴望获得知识的一个人。虽然他看的书非常多,但他越学越感到知识的不足。他当时认识到自己过去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实在太肤浅了。他非常痴迷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他深刻地感受到那些病理、药理都凝聚着古人不朽的医学智慧。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巩如伦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埋头学习着,从来没有放松自己,他的付出有了回报,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在1985年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统一考试中,他考取了前5名,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统考优秀学生”称号,被推举为校学生会学习部长,是老师们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求学这段刻苦铭心的经历,更让他坚定自己的从医之路。
二、放弃仕途钻研医学
大学毕业后,巩如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院中医基础研究生,从此走上了行医之路。师从名医卢芳教授。巩如伦对中医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勤奋刻苦深得卢芳教授赏识。他也从导师那里秉承了严谨的学风及中医理论的精髓。在读研期间,完成了《脾胰同治去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实验研究》课题,受到导师们的高度评价。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的巩如伦被分配到市卫生局机关从事行政工作,那可是许多人眼里的美差。但是巩如伦只干了短短一年,就选择了离开。因为他无法割舍从小自己想当一名好医生的理想和热爱的医学事业,他追求的是给那些患有病痛的人们减轻痛苦,他觉得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他到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任糖尿病研究室主任。当时任院长的卢芳教授爱才惜才,在生活与工作上都给巩如伦极大的关怀,在中医院工作期间,巩如伦大展才华,将自己的中医理论应用在临床上,并承担了“脾胰同治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课题,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在这里他才崭露头角。
几年的临床实践和工作经历,使巩如伦在治疗糖尿病领域渐有名气。出名之后很快就有多家医院聘请他出任领导职务,他都不为所动,仕途对他没有诱惑力,而他对临床医学事业却情有独钟。这些年他一直都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就是现在当上了院长也和其他医生一样,没有放弃给患者治病的一线岗位。他在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沉淀了自己的厚实的医学积累。在这期间他还攻读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于2000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11月被批准加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谈到当初的选择,巩如伦说:“无论是高考学医的选择,还是日后远离仕途的选择,我都无怨无悔。人活着就要有理想有信念,那样活着才叫精彩。”多年来,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他从未停止过探索、进取的脚步。在中医院工作时,他边出门诊,边总结经验,边搞科研。他遵古而不泥古,取其古人的理论精华,提出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肝郁脾虚,痰瘀互阻的独特理论,得到同行们的首肯。他大胆实践,以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结合最新的科技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新一代“降糖宁”系列药。在2000年香港世界综合医学大会上获“紫荆花医学成就奖”,2001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国际、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20余次,论文《“降糖宁”胶囊治疗糖尿病临床和实验研究》在第三届中日糖尿病学术会议上获得与会学者好评,已被译成韩文等多种文字。2000年,香港世界综合医学大会上,该论文又获紫荆花医学优秀论文奖、紫荆花创新医学金奖。2009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特色医疗名医。2014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完成学术论著(包括与他人合作)共10部,即《糖尿病中文文献索引》、《糖尿病患者保健咨询》、《中国糖尿病防治特色》等,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他承担的多项科研课题,多次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面对荣誉和头上笼罩的耀眼光环,巩如伦博士荣辱不惊。他还是那样一丝不苟地诊病,对待患者还是那么热情、幽默。时刻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糖尿病治疗上的新突破,造福糖尿病患者,这将是巩如伦博士永远的追求!
三、发扬医学壮大事业
随着医院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发展壮大,由一个个体诊所发展为现在拥有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员工30多人的医院门诊部。这里承载着他辛勤的汗水和奋斗的足迹。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让员工干工作像干自己家的事,那你就得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员工”,是的,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他管理的真谛。医院还是个体时,他就四处找有关部门协调,给员工上保险,他说员工出来工作求的是一份保障,既然来这里,我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对企业是个不小的负担,他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对员工来讲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严的需要,院长的真心、爱心,换来了员工的尽心、忠心,医院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他说:“进了医院,就是家人,风雨同担、荣辱共存,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才是团队,团队合作就像拔河一样,无论方向朝哪里,只要大家一致就能赢”。我和院里的一位员工探讨,说:看你们院长说话温和、态度可亲,没有所说的管理者的霸气、霸道呀?你们的凝聚力从哪里来的呢?员工说:“院长为人特别善良,比较照顾周围的人,而且不应付不对付,对员工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付出从不讲回报,平等待人,做事公正,性格随和,凡是要求我们做的,他都做得更好,我们只有加倍努力紧跟,才能跟得上他的步伐”。这就是凝聚力,对员工有情有义。这样的企业发展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