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6: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单位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对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优化
工程所需的物质、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都需要通过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有条不紊的逐步建设成建筑物,因而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正确已否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所在。对此,监理单位就应全面系统地、专业地参与施工现场及技术的管理。2.1优选施工队伍。工程质量受多种原因影响,施工队伍从工程的开始就一直牵扯和操控着工程的每一个步骤,所以施工队伍的素质、能力等等均对工程的细节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监理单位配合业主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通过资质等级、信誉口碑、实际工程业绩科学合理地选择有力的施工队伍,才能为搞好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2.2.协调参建单位关系。工程建设中参以单位众多,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各单位沟通协调就尤为重要,监理单位应积极协调好业主、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关系,为工程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2.3对施工技术方案与设备的控制。施工技术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监理单位应在审核施工技术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操作、工艺、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如基坑工程需要针对地形地貌、地质、周围建筑及地下管网、地下水以及天气等方面来制定,确保基坑工程安全可行。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单位还应针对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型式、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管理、机械设备的选型及其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对机械化施工方案进行评审,使之装备合理、配套齐全,使建筑机械充分服务于工程建设。2.4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复杂而又多变,如气象湿度、暴雨、大风、高温、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可靠管理措施进行控制。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加强冬季、雨季等特殊季节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质量和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使工程质量避免受到冻害、冲刷、干裂、坍塌等危害。2.5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能有效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工程使用。监理单位应协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及创优,如支撑系统采用承插式脚手架取代普通钢管脚手架可有效减少脚手架用量,提高模板的安装速度;窗台及外突线条滴水线使用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既保证工程质量又减少施工工序。
3加强工程关键节点质量控制
3.1对工程测量的管理。工程测量是工程各工序是否能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定位实施的保证和关键,因此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报告,对施工全过程测量放线进行旁站和复测,尤其是监控好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维护、不同施工单位施工标段之间平面及高程的平顺连接。3.2对高大模板支撑的管理。工程施工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和坍塌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理单位应从方案设计及计算、专家论证、架体材料选择、安装、验收及监测等方面进行管理,尤其是架体纵横向间距、步距、纵横向剪刀撑设置以及连墙杆件等环节入手,认真做好高大模板支撑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3.3对防水工程的管理。工程渗漏水将会造成房屋使用功能的损坏,监理单位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重点监控地下室地板及墙、屋面、消防控制室、卫生间、配餐间、洗衣房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采用旁站和检测的手段加以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3.4对室内管道安装的管理。建筑工程拥有给排水、电气、暖通、弱电、消防、煤气等复杂管道,且它们都是分别由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往往在安装时这些专业管道交叉碰撞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监理单位应认真熟悉各管线综合平面、剖面布置详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设计、建设、施工等人员共同研讨,及时合理解决此类问题。
4结论
工程监理是工程质量建设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为更好保障工程质量以及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可采取对设计阶段管理、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强化关键工程节点质量管理等优化措施,全面、系统、重点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以期达到良好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财务内部控制的着重点主要放在会计核算和业务执行系统上,在其他环节的控制比较薄弱,尚未能覆盖到每一个环节。财务部门在财务的内部控制中的力量和所起到的作用还很有限,所以现代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在全体员工参与整个流程环节。
2、定量指标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无关紧要
一直以来,定量指标很少被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根本原因是不想用、不会用、但随着国家各方面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水利事业的管理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财务内部控制也需要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转变成精细化管理方式,相应的指标也应从定性指标发展成定量指标。3、财务内部控制加强的同时会影响到办事的效率。严格的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然受到制度的约束,办事时会感觉到程序繁琐,但是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较好的单位应该具有制度健全、执行严格、程序规范和手续完善的基本特征,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相反一些家族式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和机制在历经改革之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从内部环境的建设、财务管理、预算监督、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建立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应对新的发展形势。
1、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创新
现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常被界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应执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同时对兴办的实体单位与母体分离,实行独立核算,改造为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科学、合理的对国有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盘活资产,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落实从源头上得到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必须实行明晰预算制度,对票据和银行账户加强管理,把所有收入纳入预算,杜绝产生账外收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还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大额资金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规定。
2、成本控制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大部分支出项目都确定了具体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单位的支出没有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首先把各项经费预算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解落实,建立比较完整的费用控制指标体系。其次要对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从财务上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核算,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费用支出情况。再次实行奖惩机制,对费用支出又节约的进行奖励,超支的则自己负担,奖罚分明。
3、加强内部岗位控制
对内部岗位的控制首先要明确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有哪些。其次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是相互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监督和牵制,形成制衡机制。根据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实行账物、账钱分开管理,限制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同时要对内部一些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机制。内部牵制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内部的任何部门或者个人无法对一项业务或一部分业务形成完全控制,使每项业务的实施都必须通过其他部门的职能进行金叉控制或检查,保证每项业务能够正确的经过财务内部控制规定的处理程序。
4、强化授权审批
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进行授权审批控制,这就要求单位内部对相关工作的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程序及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单位领导不能越权审批、互相推诿,权力的行使也必须是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保证相互之间权责清晰、有职有责、权力对等。对于很多单位的发票审批权都集中到主要领导手里的情况,可以一种比较先进的授权审批理念,可以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减少主要领导的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也能够强化各部门或各人之间的相互监督。
5、内部环境建设的创新
内部环境既包括组织架构及相应的权责,也包括诚信和道德观、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财务内部控制尽管在制度安排上强调相互之间的牵制,但是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显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积极正确的理念,对强化财务内部控制起到很到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一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应有重视,但还远远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市场营销作为电力单位发展的核心业务,营销质量直接影响供电单位的发展与生存,最后对供电企业竞争力构成影响。为了保障工作效率,电力单位必须根据市场营销相关要求进行工作,通过优化经济与管理理念,不断拓展市场;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小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通过注重员工绩效管理,从根本上增强各项工作的创新力度,同时这也是确保单位正常运转,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从当前的电力单位工作形式来看,将客户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已经广受社会关注。因此,在电力单位经营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顺应时代与市场变化的同时,将市场发展作为工作的方向,并且根据变化对营销策略进行创新与完善。
2.电力单位营销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大的前提下,不仅市场意识提高了很多,管理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从当前的管理过程来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以服务理念为重点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普遍,从而让传统的营销理念只能停留在表层,具体有微笑服务、设备更新等,对于供电稳定、办电速度、停电损失等内容重视不够。一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就将严重影响电力单位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市场对电力单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而原来以产品质量为管理体系的形式已经不能胜任时代的需求。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营销方式单一、对客户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对专业化、多样化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电力市场与营销成果。
二、提高电力企业市场营销与管理的策略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相关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营销体系创新。这样不仅能保障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法顺利实施,还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经济效益。
1.优化电力单位经营活动和销售空间在电力单位经济管理中,为了确保工作进程以及使用效益,电力单位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并且以相关措施为基准,不断提升活动质量;通过完善自身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这也是有效设置社会模式,降低服务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市场环境分析中,为了明确市场进程,必须在经管的层次上,对未来市场进行挖掘和评估。在对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研究中,除了要及时完善售电、发电等经营目标,还必须适时修正营销策略,开拓市场经营范畴。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电力单位工作效益,必须推动管理人员与电力企业之间的创新理念,尤其是利润获取和评估,电力单位必须根据评估利益与层次获取,这样才能将销售活动整合成综合步骤实施。
2.增强营销策略,完善经营管理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生活,还是生产都不能离开电力工作,目前已经渗透到各个生产领域,对国民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用电方法,在广告宣传到一定程度后,塑造用电形象,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源。这样不仅能保障服务质量,还能帮助电力企业拓展经营市场,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多的经营空间。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让企业经济面向市场,在正对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创造更多有利的空间。随着精神文明提高,客户满意度逐渐成为各个服务行业发展的目标,为了提高用户对相关工作的满意度,除了要加强管理,还必须根据市场特征,设置专门的体系,这样就能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不断打开市场,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2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车辆管理系统就是将无线射频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自动化控制集成于一体的车辆管理系统,具有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系列,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该系统的实现的软件环境就是windows,支持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了现在安全性比较高,使用非常便捷的SqlServer2008,开发工具是以VisualStudio2010为基础。该车辆管理系统从使用、管理和维护的角度大致分了车辆购置、车辆报废、经费管理、车辆调度使用、车辆情况查询及系统管理等几个模块。系统管理: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车辆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为那些使用管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账户的注册和注销,并且可以为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普通的使用人员制定不同的角色,使其拥有不同的权限。
保护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系统当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该模块的一项重要功能,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丢失,该模块还具备了数据的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查询和统计:该功能模块可以对单位的所有车辆的行驶状况、日常费用的使用情况、日常车辆的调度情况进行统计,还可以根据每辆车的电子标签和导航功能,对事业单位车辆的实时状况进行查询。事业单位车辆的购置管理,购置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提车购置申请,车辆购置管理子系统根据申请类型,分别传递给车辆报废子系统和通知部门领导对该申请进行审批,如果批准,根据实际状况,分别将结果记录到车辆设备登记表和设备费用表当中,并且要修改该车辆的RFID电子标签。事业单位车辆报废子系统将需要报废的车辆状况详细登记在车辆设备登记表当中,并且要及时注销其RFID电子标签。车辆经费管理子系统,要根据经费申请的类型,将其详细划分在保险费、燃料费、车辆的日常修理费等其它费用,并且要记录在车辆日常预算清单当中,并且要根据电子标签当中的信息,进行汇总。车辆调度子系统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在使用申请批准的状况下,车辆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查询子系统得到车辆的使用情况,并能合理以及有效地管理单位的相关车辆,提高其使用效率。
3单位车辆管理系统的安全需求
RFID技术,主要是一种无线射频技术,在有具体信息的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期间,在享受数据传输的便利以及快捷的同时,也使得数据传输的过程更加透明化和大众化。该信息能被任意一个接收设备接收,从而使得该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所以,一个比较完善的RFID系统的解决方案应当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以及隐私性等基本特征。所以,为了确保该车辆管理系统当中的RFID电子标签当中具体信息不被轻易泄露,在RFID技术安全方面通常以下几种考虑。
通常考虑使用一些技术比较先进,安全性比较高的读取设备。另外新EPCglobalUHF第二代协议标准将为无源RFID标签改进安全特性,该标准提供口令保护及时对从RFID标签传送到读卡器的数据进行加密。该车辆管理系统和其它MIS系统一样,为了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通常采用了非常普遍的相关加密算法。在该车辆管理系统中,主要是通过验证双方所拥有的密钥是否一致来进行数据传输。Hash锁也是一项确保RFID安全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是一种能使传输技术隐密性增加。RFID读取设了每一辆需要管理目标的密钥,对应每一个目标电子标签的唯一的id号。当读取设备得到的hash(a)的值能和电子标签的唯一id号相同,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否则就拒绝。
工程在施工前,均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过程,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就是是工程的灵魂,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好坏。良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节省投资、提高质量;如果设计不科学合理,就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变更,使工程建设出现施工不合理性,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同时也影响了进度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2进场材料质量问题
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好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前提。通常情况下,通过实践总结,我们看到工程项目在材料的使用上易出现的问题如下:一是没有严格的消防措施,对易燃、易爆物资没有专门仓库进行存放,更没有无专人负责值守;二是对特殊材料没有专门标志,特别是对那些易湿、易潮的材料,没有有效的采取防湿、防潮措施;三是对入库材料混合堆放,特别是材料型号、品种没有进行合理分区堆放,造成材料进场时没有规范标准;四是材料相互污染严重,有些易损坏材料、设备不能进行正确保护,损坏严重。五是材料保持期不明晰,没有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检测,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增加了工程费用支出。
3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体现到实际施工中,也就是说,设计问题能够暴露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了问题,没有提前发出通知,提出不同意见,就会在施工进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工程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的把关一事实上要严格,特别是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要进行科学检测检查,对不合格材料设备,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纠正、正确处理。
4施工单位管理问题建筑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利、生存发展,就要注重工程产品质量和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的技术高低、管理能力水平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进度,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当前我国施工行业分包单位众多,在各类施工中,不能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管理层人员执行力不强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理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支统一协调的施工队伍,更不能专业化、系统化进行科学施工,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强,形成项目施工质量差、资金投入不足、施工进度缓慢等恶性循环状态,为工程质量埋下较多的不安定因素和质量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相关责任制度
要想做好管理,就需要对各类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每一个岗位都承担着风险责任,进一步调动施工积极性的主动性。监理单位进场后,需要制定统一的监理质量目标,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各环节的协调管理,把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特别是各流程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明确的分工,明晰其岗位职责,通过与岗位责任人签订相应责任书的方式,提高责任意识;按照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会议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等相关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到位有效。
2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就需要施工前加强培训教育,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质量意识,通过约束机制激发质量责任感。从筹建、协调、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意识把关,意识提高了,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还要进行定期的抽查,依法惩处那些质量意识不强,造成事故的责任者,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把好材料质量关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部门的要求,使用指定厂家定购的材料,在材料选购中,不能采购达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能采购国家明文确定已经淘汰的材料;不能采购没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的材料。可以说,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整体质量好坏息息相关,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选购、保管、运输,确保材料质量。
4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
要积极发挥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职能,通过对建筑市场有效的管理,依法检查工程质量进度。一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使用快速的信息处理平台,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信息网建设,推进信息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的作用,审批好工程相关手续,做好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三是要做好相关的建管和招投标的准入和清出制度,保证行业规范运行,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相应的挂靠,以包代管、出让资质、人员不到位、违法分包、安全措施不力等问题进行重点打压,确保建筑市场有序竞争。
5加强建筑工程技术
规范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职能作用,积极完善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方案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原材料检验规定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鼓励相关的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采取措施积极提升建筑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督促施工方改正,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6合理调配施工资源
根据机械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将机械进行优化组合,以使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增幅,通过人工处理和机械施工的有机结合,确保工程施工优质高效。
1.2绩效考核技术不完善事业单位中的绩效考核者往往缺乏恰当的绩效考核技术和科学方法,带有很多的主观意愿。加上有些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搞绩效考核就是对他们自己的工作的稳定性的破坏。还有绩效考核者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和技术上,考核时需考虑人情关系、工作时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导致绩效考核失去公平和公正,没有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考核制度形同虚设。
1.3绩效考核制度处在探索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的制度正处在探索中,在制度的内容上存在缺陷,设置不合理,没有细化,考核内容大同小异。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大都是通常是以岗位和任期责任制为考核的基本依据,没考虑到具体工作将会在实际中产生的效益,对除了这两点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考核不予重视。同时,考核标准设置不细致明确,考核标准往往受考核者主观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个别领导主观意愿的影响。考核判断过程中,定性的居多而定量的较少,考核判断标准的随意性大。
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的改进对策
2.1营造良好的考核氛围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绩效考核才能落到实处。要让全单位的员工都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考核,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氛围。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对过去的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考核,看到问题所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员工晋升的依据;二是为了对员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其能力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如何做这样的评价呢?口说无凭,是不是用这样的评价来做出一个公正的结论。通过事实来说明能力和你的业绩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三是为了提高工作绩效,实现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及时了解任何员工任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谁能干,谁不能干,考核结果一目了然。用考核的方式来证明员工的业绩,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从而为事业单位选拔任命和使用人才提供依据。
2.2正确定位绩效考核,加大考核者的培训力度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要有正确的定位,尤其是领导更应该有这种意识,将绩效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来看待。此外,还要加大考核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客观公正、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不仅取决于考核制度、考核技术及方法,更受到考核者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影响。因此,对参与绩效考核的考核者进行专项的培训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2.3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及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对员工的岗位进行科学有效分析,不同岗位不同的考核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客观分析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并编制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其次,要科学合理的确定考核内容,设置指标体系。可采用层次管理法将考核体系分为整体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三个层次,以解决考核内容以偏概全的缺陷。在设置考核指标时需注意平衡,注意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可实际观察并可以量化的指标为主,以相关的定性指标为辅。最后,要明确考核标准,使考核周期系统化。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有效地与薪酬挂钩,并综合考虑考核目的、被考核职位、考核指标类型来确定绩效考核周期。
2.4充分利用并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结果来之不易,加以充分利用才使得绩效考核工作更有意义。应将考核结果告知被考核者,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会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被考核者面谈,若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无异议,则在考核结果表上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则可进行绩效考核申诉。其次,对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各级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及时对其绩效中未达到要求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各级考核者应为被考核者提供绩效改进指导和帮助,并跟踪其改进结果。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从建立交流与沟通反馈、有效运用绩效考核结果这两个方面入手,切实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制度。
1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
阻碍了信息工作的进程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信息工作能否体现自身地位,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宄其原因,在于很多负贵人一味的认为建筑质量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武器,其他的工作都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如此一来,建筑管理得不到重视,使得信息工作处于滞后状态。专门的信息工作机构更是无从建立,直接影响了信息价值的成分发挥。
2信息工作人员素质不髙
工作效果不明显建筑管理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毋庸置疑,其需要一个优面的工作队伍来参与完成。然而,很多建筑单位并未认识到信息工作团队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影响了信息存储、传递、利用、共享等方面的效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职业操守存在间题,不利于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信息的真实性都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影响建筑管理的工作质量。
3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
影响信息工作整体效果建筑管理信息工作不需要嘴上功夫,而需要脚踏实地的完成。因此,提供实际行动完成信息工作,还要依托必备的硬件设备设施。然而,很多建筑企业或单位恰恰缺少配套的硬件设备设施。如此,信息价值得不到及时开发,信息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必然影响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给建筑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提髙建筑管理信息工作水平的积极措施
我们必须在西安市中寻找突破口,在透彻分析影响建筑管理信息工作的消极因素后,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信息工作才能实现收益,呈现出预期效果,推动建筑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1转变负责人或领导的守旧观念
有效推进信息工作的进程首先,学习是武装自身头脑的首选途径。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应当懂得学习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认清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认清建筑管理的重要地位,并明确信息工作与建筑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这样,负责人或领导才能基于现实状况,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必然夯实了信息工作的基础条件.其次,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会同其他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并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想法,商议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定位机构的性质,明确机构的权责,并随之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细贝。最终,信息工作会在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中进行,从而发挥出信息工作的优势,促进建筑管理工作前进。
2着力提升信息工作人员素质
为强化工作效果提供保障首先,信息资料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也是其利用价值所在。因此,若想顺利完成信息工作,促进建筑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使信息工作的实际成效得以体现和巩固。建筑单位应当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还可以提高树立业务典型等方式实现。其次,除专业素质外,信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时刻督促工作人员树立起应有的职业操守,还可以与培训机构或老师沟通,强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内容。当然,负责人或领导也要鼓励管理人员实现自我学习,增强纪律意识与废了意识,提升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如此,才能成分保障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3及时更新硬件设备设施
跟上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首先,建筑单位要腾出一定的资金来为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硬件设备设施方面的保障。同时,在需要资金投入时,确保资金投入及时,力度到位。当然,还要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核查,坚决杜绝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如此,硬件设备设施更新的资金有所保障,才能实现更好的开展信息工作。其次,信息工作机构也要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设施维护人员。这样,一旦设备设施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不会耽误信息工作的开展。当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与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及时沟通,将更为实用的设备设施信息传达给领导,实现设备设施的及时更新,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利用和共享口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不断得到完善,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尚未理顺,各种配套措施不到位,使绩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对对绩效考核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一提到考核,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奖惩问题,考核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进人和工作的分配以及提高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考核的功能远远超过奖惩的意义,这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在考核上的本质差别。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
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化,是对被考核者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然而现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主要表现在:
(1)考核指标过于粗放,区分度不高
通常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将每一类人员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及格3大类,由于考核等级较少,多年的考核结果表明,能被评为“优秀”的人员凤毛麟角,大家都集中在“合格”档次,基本没有人“不合格”,不能有效地体现工作人员的绩效差别。
(2)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员工岗位职责脱节
由于对考评指标的选择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与手段作保证,其中部分指标与职位工作相关性不强,在考核标准的实施中,对不同层级和类别的工作人员,采用相同的考核指标,且每项指标的权重也相同,不能体现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岗位职责以及对任职者的素质、能力的要求,降低了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3)考评指标操作性不强
指标内涵不明晰或缺乏具体化的考评标准、方法作支持,使得执行过程难度较大、一致性较差,影响了绩效管理信度。
3.绩效考核的反馈渠道不畅通
从事业单位多年来的做法看,基本上都疏忽了绩效考核的反馈面谈,不能让员工们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绩效与预期绩效的要求的差距,无法了解不能达到预期绩效的原因,更不用说找到改进绩效的方法。
4.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绩效考核的结果本应是与员工的收入与惩罚挂钩,并藉此奖优罚劣,达到促进员工提高绩效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领导常不以此决定员工的晋升和奖励,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收入和惩罚脱节,使得一些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绩效结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三、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绩效管理
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绩效管理,并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运用,用系统的眼光和思维进行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真正把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把事业单位推进为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组织,从而更好地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应转变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改进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如:我们可以建立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将原有考核指标据部门和岗位进行细化,业务部门以完成业务为主,同时兼顾部门建设和管理;销售类岗位首要完成业务指标,同时兼顾个人发展,其他岗位围绕中心战略结合职位指责和要求,同时兼顾个人发展,可建立以下指标体系:
部门负责人:业务完成60%、能力建设(团队、软硬件环境、服务能力)30%、日常管理指标10%;销售类岗位:业务完成75%、综合素质30%;其他岗位员工(含各业务部门非销售类员工、综合管理部员工):计划执行85%、综合素质15%。使指标体系及权重清晰明确,以便于考核的操作和执行。
3.充分发挥完善考核结果的作用
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薪酬的调整、员工的选拔与职位的变动、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依据,对于整年绩效不满意的结果,可以采用解雇、换岗、降级甚至终止合同的措施,使其在人员培训、职位变动、改进绩效计划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深入持久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功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绩效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4.做好沟通和反馈
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上级和下级持续不断沟通和反馈的过程,通过上下级的有效沟通和反馈,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和优点、明确工作中问题的所在、产生的原因、仍需改进的地方。此外有效的双向沟通还可以带给组织成员横向比较和沟通的信息,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真正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实现中心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中心整体的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科技信息,2007,04.
二、明确重点,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规范
企业单位在改革之后提高了自身的实力,提高了参与市场发展的能力,那么当企业单位进入到市场之后,原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企业单位在管理经济行为时需要将重点放在财务管理上,提高财务管理意识,以及风险规避意识,高度重视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以及资产耗损等。同时,企业单位还需要对一些财会人员进行特殊培养,将培养重点放在实践能力、职业素质上,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以及诚信意识,保证财务管理者可以在制度规范下完成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提高经济管理行为的效能。
三、提升风险意识以及风险处理能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也就使得企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单位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风险处理能力。首先,财会部门需要提高风险的防范治理能力,尤其是信贷资金,需要加强管理,将其纳入到财务资金管理当中。在信贷之前,还要分析自身状况,尤其是关注自身的实际还贷能力,对信贷数额以及信贷期限等进行评估与确定,从而保证自身的发展不受资金的影响。第二,企业单位需要对财务运营指标进行比对,把每一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防范手段,从而尽快的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在众多的比对指标中,资产负债率以及长期还款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需要进行明确的分析与确立。
四、改革经济管理理念,从人才培养着手
首先,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让企业单位以“成本效益理念”作为基础,保证企业单位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时能够满足社会效益的要求,而且还需要企业单位在发展时投入的资金量最少,但是收获的经济效益最大。这主要指的就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优质服务提供等工作的基础上,提升相应的经济效益。第二,单位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纳优秀人才,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只要是经验丰富或者知识体系完善的人才都可以纳入进来。除此之外,除了吸纳人才之外,还需要对单位内部所有的经济管理成员进行能力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部门,让他们对人才进行二次培养。培养的过程至关重要,除了专业的实践技能之外,还要有管理意识培训、管理行为培训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最终将人力资源成功转化成为经济利润。
五、提高财务预算管理能力,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财务预算主要是要求企业单位在面对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预算,明确这些资金的使用途径。通常,企业单位会在规划当中以当年或者往年的资金实际使用状况作为基础,对下一年的工作进行规划,继而保证资金的合理应用。主要的做法在于:公共机构在进行财务科学预算时,需要对整年的预算支出进行计算,响应国家要求,对资金的增长渠道进行规范性支持。在每一次的年终总结报告会时,对资金的实际使用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不足之处,为下一年的财务预算、财务管理提供真实的数据。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审核发票要严格,发票名称要实事求是,数量、单价要填写齐全,要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开支,召开会议必须提前上报会议计划,经批准后予以报销。科研经费计划内预算开支,要严格计划列支,对拨入的科研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二、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科研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收支。
(二)按现行制度编制上报的预算,满足了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但对执行单位来说,就显得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套表格,编制出一套分部门、分项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实可行、实实在在的内部财务收支预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财务收支中掌握执行。编制预算之前,应正确分析上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清理核实各项基础数字,正确划分收支项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
(三)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核准,即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对实施财务预算要作为一项经济性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注重财务分析,发挥辅助决策职能作用
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是在真实、科学、系统地归集了会计资料与数据,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一定的方法,运用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对科研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一)通过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和矛盾,对财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发挥财务管理的辅助决策职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加强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满足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资金的运转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恰当,收支效果如何,收支是否相适应,并且通过与上年同期经费收支情况的比较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分析各项经费收入的到位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分析各种经费开支的增减幅度和数额以及开支进度,对其进行控制,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