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前教育实习生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6: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前教育实习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前教育实习生

篇1

学前教育实习生鉴定个人总结范文一20_年x月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此次实习对我个人来说,打破了以往只听课,只观察的习惯。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讲课,让我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认为实习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环节,更是师范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教学过程,通过实习培养各种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以达到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之功效。此次实习感受颇深,总结如下几点:

一、纵观实习班级

1.老师

俗话说得好,有了好的土壤才能长出好的小苗。小二班的班主任_老师、教师_老师和保育员_老师,她们始终恪守给家长和社会的承诺:对待幼儿关心尊重,一视同仁。她们认真负责、科学教育,让小二班的小朋友沐浴在她们共筑的爱河里面。

2.幼儿

小二班共有40个小朋友,最小的才有两岁半,但是在幼儿园里,小二班的全体小朋友共享着几位老师给她们的爱,快乐的游戏,快乐的探索,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渡过在幼儿园的每一天。

二、辛苦的实践

1.集中教育活动。

好动爱闹是幼儿的天性,集中教育活动时间不仅要有好的备课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课堂纪律,否则就是含破喉咙也无济于事,所以能让小朋友在比亚时候安静的听讲,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第一个集中教育活动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很累。之后的每个集中教育活动我都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精心准备各式各样的教具,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让她们能快乐的学习知识。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我也穿插一些小游戏,以让达到幼儿在玩中学。

2.户外活动。

说到户外活动,就是让老师最揪心的事情了,每个幼儿都像是小精灵,活蹦乱跳的,教师真的需要绷紧每一根神经,害怕漏看一个孩子而出意外,好在实习圆满结束,我能把小二班毫发无损的交还给原任老师。

三、发现不足

实习期间,我发现了自己的许许多多不足,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表达能力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仍欠缺。

2.语速、语调掌握还不够好,语言不够童化。

3.专业技能不扎实。

4.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待提高。

5.与教师的交流显得有些少。

四、满载而归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

实习让我第一次置身于社会活动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和小朋友搞好关系,让她们对你又爱又怕。所谓爱就是让小朋友都喜欢你,喜欢你组织的活动,怕呢,就是让小朋友听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动。这次我也掌握了一些与幼儿相处的方法,这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实习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行为收敛了许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

这个月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做得更好。

学前教育实习生鉴定个人总结范文二两年的学习生活,快要结束了。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适应以后的教育工作,学校组织我们实习。这次实习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全面熟悉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使什么能在毕业后独立从事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保育。

即将毕业的我,三个星期的实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它与实际的幼教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上课期间我更加注重书本上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幼儿园一日的生活。

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在看完老师的教学后我感受到幼儿园教学其实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机会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例如:小朋友在洗完手的时候没有随手关水龙头,浪费水,老师机会跟小朋友说我们幼儿园的水是怎么来的?

不能浪费!并告诉他们如何从生活中节约水资源!老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开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我也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在幼儿园里早上有半个小时让幼儿到室外自由活动的,我会趁这个时候和他们聊聊天,我试着让自己变成小朋友融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想幼师对孩子要充满爱心自己要有耐心,当然老师自己要有特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实习生鉴定个人总结范文三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我在今年进行了一次在幼儿园的实习。我充分的利用了这次学习机会,进一步体验了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工作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怎么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通过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养成自信,好奇,坚毅,交往,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以及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我们时时牢记着自己肩负的职责,处处提醒着自己: 要用快乐去迎接每一天,因为你快乐,孩子才会快乐; 要用真情去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你爱他,他才会爱你; 要用心去与他交流,因为你是他成长中的启蒙者;

要用宽容去接纳他们每一次成长中的过失, 因为,他们稚嫩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呵护……

为期七星期的教育实习结束了,回顾走过的日子,我觉得只能用“光阴似箭”这四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想自己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步的进入状态,再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最后依依不舍的告别,整个过程就像做了一场梦,直到动手开始写这篇总结,仍然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这短短的两个月,于我而言就像是浓缩了的人生,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好在虽然历经波折,但总归收获了美好的结局。丰富的经历使人成长,在这段飞速成长的日子里,我懂得了付出,学会了感恩,收获了真情,因此,“热爱”、“责任”、“感恩”是这一路走来最深切的感受。

一、唯有热爱,才能坚持

初入幼儿园的一星期,还不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我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协助”,观察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程、观察老师的教育指导、观察幼儿的在园表现;协助指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协助老师进行教育活动,幼儿园的一切在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手来看,都是那么的陌生。每天都在擦拭工作中开始,擦拭完教室,马上要指导来园的幼儿洗手、漱口、吃早餐,刷牙、喝牛奶、喝水、吃中饭、刷牙、脱衣服、起床、穿衣服、吃午点、喝水??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而我就像个机械的陀螺,不停地转动,同时还要不停地唠叨:“小米,要挽袖子哦。”“成成,快来刷牙。”“夕夕,小椅子摆正,小胸脯贴桌子,大口吃饭。”??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浑身酸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除了身体上的疲乏,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空虚。幼儿园的工作十分繁琐,工作的重点是幼儿的保育,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很少,我在努力适应的同时不停地问自己:这种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是谁都可以干的工作啊?它得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在哪里?以后还有没有从事这个职业的必要?我就在这样的思考中,一次次的陷入绝望和痛苦之中。不仅如此,和幼儿的相处也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没有与幼儿接触的经验,不知道怎样与他们打交道,同时中班儿童又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阶段,他们对我这个半路插来的老师并没有表现幼儿的天真、无邪和可爱,“我想让你走开。”“哎呀,我不想听你说。”“给我拉下拉链。”这些活生生的幼儿与我脑海中可爱孩子的形象大相径庭,我一次次的问自己:他们怎么这样?这是小孩子吗?我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就这样,身心疲惫的感觉一次次袭来,我一次次的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对人生的意义都产生了质疑。可是实习还有很长的日子,生活还要继续,多年的教育经历和人生经验支持着我,遇到问题,发现问题后就要解决问题,一味的纠结和抱怨只是逃避现实的懦弱表现。为什么我的指导老师每天都能很开心的工作?为什么她能和幼儿相处的那么融洽?为什么她总是轻松愉快的状态?金老师的学历要高我很多,为什么她能如此的投入这看似繁琐的工作?于是,我便留心观察金老师的一言一行,我发现她总是微笑着面对幼儿,微笑着与幼儿交流,微笑着指导幼儿,微笑着面对孩子们的小淘气,她几乎从不严厉的批评孩子,但她带班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有秩序的做事情,很专心的听老师讲话??.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她的不严厉而不听她的话,反倒很愿意和她交流,很信赖、很依靠她。于是我学着她的样子,少了对幼儿的要求,多了对他们的关爱,我与幼儿交流的内容也逐渐由给他们要求变成了“小米,哪里不舒服吗?”“要加油哦,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聪聪,你好棒!”类似这样的关注和关心。很快就发现孩子们一个个愿意和我交流起来,有了孩子们的主动表达和配合,我的教育指导行为也变得轻松起来了。我和幼儿交往的气氛逐渐的融洽和谐起来了,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了,每日的工作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意义了。我慢慢开始体会到“寓教育于生活”的真正意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蕴含教育问题和时机,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会敏锐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及时恰当地做出指导。这样教育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单纯的教育活动,所以,幼儿教育的工作看似很繁琐,但它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在看似繁琐的过程中发现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要做到这样敏锐地观察、耐心地指导,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孩子们的爱和责任,将是一纸空谈。我很庆幸遇到了一位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对幼儿充满爱心的老师,让我在实习开始就明白了这么简单却很重要的问题。这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了我接下来的实习工作,鼓舞着我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接下来的实习任务。

二、有责任,有动力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是直接关乎个人发展的伟大事业,受众是实实在在的人,教育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个人一生的发展。学前教育尤其如此,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头几年,他们就好比一张张白纸,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怎样的表现,都与老师的教育息息相关、密布可分。幼儿的判断能力很有限,接受能力却很强,一旦受到某些不好的影响,养成某些不好的习惯,今后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很重要的教育使命和职责。可是,幼儿教育毕竟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有量化的检验标准,有专门的监督部门,教育的成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所以,幼儿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全凭老师的良心和责任。每天面对纷纷扰扰的幼儿的一日生活,还有幼儿园里各种事务性工作,怎样保证积极向上的教育激情和良好的教育质量呢?通过实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扛起幼教工作者应有的责任重担。真正正正接触到幼儿后,会发现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真的会出现形形的问题,有些问题看似很小,但不加改正,长此以往养成不好的习惯,会产生很负面的影响。比如,有的幼儿很反感刷牙,总是想各种办法逃避老师的视线,平常照看三十多名幼儿已经使得老师筋疲力尽,如果再跟个别幼儿较劲,老师真的会很累。可是一想到这种行为对他今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想到自己作为老师应有的责任心,我就会在第一时间说服自己,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以他能接受的方式作出指导,使其真正的接受刷牙这一行为。在比如,有些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总是与其他的幼儿发生冲突,如果简单的就表面的行为作出处理,不去发掘他出现这种行为的内在原因,不针对性地作出交流和教育,实质上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可是要想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必须要老师在平时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然后因材施教,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这些都是很牵扯老师精力的事情,如果老师仅仅去应付全体幼儿和园中的事物,是很难有心思去关注这些事情的。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有的对幼儿人格塑造上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有动力在繁琐的工作之余抽出专门的时间关注这些问题。有责任,才有动力,这是我在实习中反思到的第二个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模拟或真实教育情境中感受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逐渐成为一名幼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过程。①然而,在教育实习中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教育实习的功能单一,时间偏少,形式单调,要求不够完善,管理趋同。②实习生管理幼儿方面欠缺,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能力有待提高,组织调控能力不足,教育机智不足等。③鉴于此,本文抽取杭州市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调查当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以期为改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现状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杭州市两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的31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于大一学生还未真正参加实习,故不列入研究范围。访谈对象:幼儿园教师5人、实习生7人。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部分组成。封闭式问题由教育实习的作用、实习前期准备、实习过程开展(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和观察)、实习评价反思四个维度组成,共计19题。开放式问题包括“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所在院校实习体制的看法”与“对于所在院校培养方案的看法”两个问题,目的在于研究杭州市两所高校不同的实习体制和培养方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各方面的影响。

问卷采用集体施测:两所高校共发放问卷375份,有效问卷共计310份,占82.67%。

2.2.2 访谈法

自编访谈提纲,对7名实习生和5名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随机访谈,目的在于对问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及对其未能反映的问题进行补充。

3 结果和分析

3.1 实习生对教育实习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

96.13%的实习生都肯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且高达99.35%的实习生都认为教育实习自身获得了经验、能力、专业理论性知识、人际交往等等各方面的提高。此外,由于条件有限,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都需要独立生活。因此,教育实习无形中还提升了实习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2 不同年级间实习生的前期准备情况差异

对实习生而言,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一般分为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和心理。教育实习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习能否顺利开展。根据对两所高校的实习前期准备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两所高校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两两多重比较发现,大二和大四的实习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大三和大四的实习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其中大四实习生的实习前期准备情况最好。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四的实习生专业知识丰富,对自身未来发展也有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因此,大四实习生具一定目的性,准备情况也相对较好。另一方面,低年级段的实习主要是以见习为主,实习对于实习生本身的能力要求较低,故实习生不会进行过多的准备,而这也导致了低年级段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对实习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3.3 两所高校的不同年级的实习过程开展情况差异及实习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差异

3.3.1 实习生自身因素

不同年级的实习生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3.3.2 教育实习体制不完善,实习生活环境不理想

高校A和高校B各有62.33%和92.47%的实习生认为实习体制合理。针对高校实习体制合理性的问题,我们将从教育实习时间、形式、实习计划的侧重以及实习生活环境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对于教育实习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时间过短达不到实习目的,过长又会使实习生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根据对问卷中开放性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高校A基本为每年一次,每次一周至三个月不等,而高校B的实习则以“全实践”,即每周去幼儿园半天为主。笔者在访谈中发现,部分高校A实习生认为大四实习三个月过长,相反,高校B的大部分实习生都觉得所在高校的大四实习时间较为合理。过长的实习时间一方面会与考研、考编等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又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如何把握一个度,做到充分调动实习生积极性,是当前高校在制定实习体制时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实习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实习生从不同方面积累实习经验,完善自身。据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实习生的实习整体现状及其人际交往、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及观察等四个维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s

另外,实习生活环境也会对教育实习质量产生影响。高校A位于杭州市郊区,而高校B位于杭州市区内,而实习幼儿园都在市区内。故在实习过程中,相较于高校B可以往返的便捷,高校A的实习生住宿基本上都会安排在幼儿园内(打地铺)。因条件简陋,不少实习生因此而感冒。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实习的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实习生活环境会对实习的质量产生间接影响。

3.3.3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实习生最欠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这与幼儿园一日活动设置的侧重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关。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技能。以高校B为例,技能方面课程学分36个,仅占总学分的21.2%。另一方面,课程的开展与实践也存在脱节现象。以高校A为例,五大领域教法课中艺术领域课程是大三第二学期才开设的,但在大二实习过程中实际已涉及到艺术活动的开展。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由于缺乏相关技能知识,许多实习生只能以模仿他人为主来设计教案,从而弱化了相关的教学技能。

3.4 实习评价反思的问题

67.09%的实习生认为自己经常进行评价反思。但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实大部分实习生的评价反思并不到位。

首先,实习生对于实习评价的认识不足。教育实习的评价分为教育活动的评价与教育实习的自评、互评以及园方给予的评价两大块内容。而教育活动的评价就评价目的又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案制定)、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终结性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整体性评价(教学活动的综合型评价)四大类。④多数实习生认为评价反思是实结和评课记录,其中存在以偏概全现象。其次,忽视了实习反思的重要性。多数实习生认为实习的评价等于反思,但其实不然。最后,不少实习生并没有记实习日记的习惯,实习日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对教育实习的建议

4.1 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和实践观

幼儿教师承担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的重要使命。鉴于此,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应在学生实习前,系统地对进行培训和辅导,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做好实习前期准备,从而使教育实习真正发挥作用。

4.2 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习准备分为远期(德行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近期准备(心理、技能和物质)两方面。④只有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实习。此外,在实习前,所在院校还应进行充分的动员工作。

4.3 完善教育实习体制,提升实习效果

目前,实习体制存在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忽视教研培养,实习管理和评价方式趋同,实习时间不合理等问题。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实习形式可以在保证监督、指导到位的情况下向多元化的形式转变,如采用“顶岗实习”、“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实习生可参与到幼儿园教研中去,尝试帮助幼儿园完成相关研究成果。这样既可以拓宽实习生的视野,提升实习生的创造力,又可以给幼儿园提供资源。再者,增设实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环节,并以此作为教育实习的评价依据。此外,院方和园方应加强联系,共同进行实习管理和评价。针对时间安排方面,大一阶段每周半天,见习为主;大二阶段每周一天,以小组阶段参与到一日活动中;大三阶段每周一天,两两分组,独立指导一日活动;大四阶段为一个月的连续性实习。

4.4 改进课程体系设置,完善相关培养方案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主干学科及五大领域内容,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建议课程体系可通过以下几点完善:首先,增加艺术类课程比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其次,增设选修课程种类,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增加求职竞争性;再者,调整相应教法课程的开课时间,做到与实习时间相适应;最后,加强实践课程,拓宽实践内容。除传统教育实习外,高校还应增加园长及特级教师讲座、教法课实践、模拟上课等形式,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4.5 做好实习反思评价,积累实习经验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模式,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习日记是做好实习反思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实习生批判反思的能力;帮助实习生理清思路、调整心态;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⑥

*通讯作者:武建芬

本文系杭州师范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成果、杭州师范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重构”和“杭州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HNUEYT2011-01-002)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张文娟,庞云凤.学前教育专业实训策略[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

② 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9(3):122-124.

③ 李青.幼儿园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2010(3):113.

篇3

二、阶段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这几年来,因为国家特别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加速建设一支师德崇高、关爱儿童、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实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教师教育差别,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首先应注重学生的扎实理论基础,其次要从教学实践上强化他们的岗位培训。阶段性实习是我校师资培养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未来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

三、阶段性实习的准备

(一)角色的转换

学生们将从学习知识和技能者转换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因此,学生起首要做好相响应的知识和心理预备。知识准备就是了解幼儿教学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要具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在生理上,学前教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群似懂非懂的幼儿和儿童。和现在交往的人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幼儿说话的方式将彻底改变。

(二)工作技能预备

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成长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熟练的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学生首先应掌握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强化对幼儿教育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要有好奇心,能擅长发现周围环境中滑稽风趣的事情,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的特点,供给一些可操作的工具和材料。例如美术课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课之一,教师应该了解如何去教,该准备什么样的教具,鼓励幼儿收集各类可制作的物品,像树叶、花布、花瓣、纽扣、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自由玩耍中引起对造型、颜色的兴趣,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搭配,表达自己独有的认识和情感。同时也能发现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的一片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位实习的学生要至少要准备出每个年龄段的二个教案,可以同学之间进行模拟试讲,互相学习,互相点评,创新每堂课的内容,丰富每堂课的乐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把幼儿教育“玩中学”的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中。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当今的科技经济时期,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得以立足,才能走在世界前沿,科技靠创新靠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勤奋学习,不断创新,吸取新知识,新观念,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努力实践所学知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得以扩充。

(四)提高交往能力

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只有通过与他人交往,才能相互交流感情和信息,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相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说话能力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义务。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团结友爱的品德。让他们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天性,所以教师的品德行为对他们直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环境适应能力的准备

人类从原始社会就是一个群居体,现代生活更是离不开群体,因此就离不开环境适应能力,好的适应能力能更好的与社会融合。可以说,有适应能力,就有了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实习生刚到一个实习单位,难免会有一些陌生,适应能力不好甚至会产生一些恐慌的心理。所以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单位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准确的了解幼儿园的一日行程,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达到真正的实习目的,不懂的事虚心请教,就会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和谐的环境中实习。

(六)选择正规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幼儿园,工作对象是幼儿,对于这些将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正规的幼儿园实习是至关重要的。正规的幼儿园按照国家《幼儿园的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饮食起居幼儿保健都有严格的专人管理和运行体制。达到真正的严格的实习效果。

四、实习的现状与解决策略

篇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64-03

目前,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缺乏,学历和素质状况偏低,幼儿教育中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观念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1)”,四川省农村地区幼儿园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幼儿园教育工作不规范,如教学活动常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园缺乏儿童操作材料,环境创设的理念落后、形式单一,教师对当前幼教新理念和新要求缺乏了解等。鉴于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四川省启动了“国培计划”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对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进行的短期集中培训,使其成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种子”教师,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在培训中,方案采用“两个捆绑”(将承担培训任务与派出实习学生进行捆绑、对市州教育局:将选派学员参训与接收师范生实习进行捆绑)、“三方联动”(联动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四维对应”(实习时间与研修时间对应、实习基地与学员地区对应、实习人数与学员人数对应、学生专业与学员学科对应)的方式,确保师范院校和市州教育局按照要求选派参训教师和接收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确保项目实现双赢目标。

内江师范学院在承办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项目的同时,实施了“学生顶岗实习,师资置换培训”的办法,让学前教育师范生到幼儿园去顶岗实习,深入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相对于教育实习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范生与幼儿老师身份的置换,实习生全权扮演教师的角色,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对师范生的技能、思想、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为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尽管“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对提高农村幼儿教育以及高师院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诸多益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1 “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现状调查

1.1调查样本选择

2010年和2011年,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分别赴简阳市、资阳市、广安市、内江市等多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任务。为了对“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了解,本文对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两个年级(2010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和2011级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做了初步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1.2调查结果

1.2.1实习前相关问题的调查

(1)职业态度的调查:对问题“实习前,你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的回答有41%的实习生是比较喜欢,37%的回答是没感觉,其中回答非常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是12%和10%,由此可见在顶岗实习前实习生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不强。

(2)心理感受调查:对问题“实习前你的心态是怎么样?”有46%的实习生的回答是既好奇又害怕,好奇的是幼儿园的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害怕的是自己在高校所学习的知识技能难以胜任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

1.2.2实习过程中的调查

调查发现实习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师生交往能力等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生初登讲台,心里发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语调平淡,缺乏肢体语言,注重传输知识的结果,不太重视幼儿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组织教学方面,不清楚幼儿的需求,不能顾及全班幼儿的需要,课堂情景知识匮乏,任意加深知识难点。

1.2.3实习后相关问题的调查

(1)调查对象对问题“通过本次实习,你的能力?”的回答情况如下:有17%的实习生认为通过顶岗实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有42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自己的能力较为提高,占样本总数的42%;能力提高一点的有38人,占样本总数的38%;另外,能力没有提高的仅3人,占样本总数的3%。这些数据表明,“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很好的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2)调查结果表明通过顶岗实习,实习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在访谈中,在问及“既然不打算当幼儿教师,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回答是“父母认为当幼师好”、“本以为当幼师要求不高”。而通过顶岗实习后, 有很大一部分的实习生没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有些实习生甚至根本不打算当幼儿教师。

通过表1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的人数提高了2%,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深入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和实践,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爱。但是,通过实习对自己专业比较喜欢的人数降低了14%,相对的通过该实习对自己专业没感觉或不喜欢的人数分别提高了1%和11%。因此,通过顶岗实习,实习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

2 对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顶岗实习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教育见习的方式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解。然而,在见习环节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如高校在安排学生教育见习中指导不够积极,学生多是走马观花式地完成任务。通过访问,这次顶岗实习前,高校只系统安排过一两次教育见习,而且见习内容单一,只是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进行参观和旁听一些幼儿教师的课,导致了实习前学生的经验储备严重不足。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实习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态度。由于顶岗置换的地点大多数在农村,实习生面对农村幼儿园落后的教育环境而情绪低落,一些实习生甚至想到以后的就业可能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而产生很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实习与就业形成矛盾。出现这些的问题的原因就是顶岗实习前高校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出问题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与心理准备不足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顶岗所在的幼儿园大多在乡镇。幼儿园领导更为看重的是实习生的艺术技能。然而高中入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实习之前只学习了一年的键盘器乐、视听练耳和美术。因此,在顶岗实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实习生组织教学的能力挺强,但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却表现得不足,例如,在美术教学时只能照着原图画;歌唱教学时不熟悉曲子,教学过程中唱不准音,听不出幼儿歌唱时音准和节奏的不准确等。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

一些实习生对实习幼儿园的期望过高,大多数实习生给自己在实习中的定位是幼儿教师,并希望能够在顶岗实习中系统提升专业知识,可以受到系统的培训,学到更多专业知识。用实习生的话说就是工作要有“技术含量”。而实际上一些幼儿园认为实习生能力不够,不让实习生带班上课,这让实习生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另外,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师资少的情况,50~60人的幼儿班级是常见现象,部分班级的幼儿人数甚至有80、90多人,而一些实习生独自带班,甚至兼做其他班辅导工作。幼儿班级人数过多使实习生工作强度大,体力不支,心力交瘁,一些实习生在顶岗初期出现身心疾病的症状。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3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存在缺漏

部分幼儿园对国培工作态度敷衍,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只是让学生负责打扫卫生、维护安全这一类的工作,学生接触不到幼教的核心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使实习活动流于形式。

此外,教学分配不合理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幼儿园将实习生当成是义务工,给实习生安排了很多的课时任务。另外,有的实习生不仅要上自己本班的课,还要帮其他的老师代课。从表2可以看到:上过40次课以上的学生有83%,上过20-40节课的学生也占了11%,另外,有6%的学生只上过1-4节课。由此可见,实习生的课时任务普遍比较繁重。

3 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让顶岗实习生更好地完成顶岗,结合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从顶岗高校、实习生和幼儿园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完善课程结构,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就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依托,针对顶岗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职前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应加大幼儿园急需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另外,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更新,众多早教机构的出现,应该在课程设置中设置0-3岁幼儿早期教育的相关课程,使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学龄前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此外,加强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解理论,了解幼儿园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安排学生每个星期半天到幼儿园见习,帮助学生及早的接触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教师的职责,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质量的见习报告,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成绩评定,并将该成绩记入学生总成绩之中,以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1]另外,在学生学习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指导等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学,将书本知识及时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针对当下的大学生不能吃苦,受挫能力也差的现状,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轮流去贫困山区进行义务支教,让学生体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在吃苦中找到快乐。另外,高校也可将吃苦耐劳的道德精神贯穿于课堂,例如,增加实践课,让学前教育师范生去帮助幼儿园的环创和编排文艺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这种精神并做好随时吃苦的准备。

3.2增强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2]师范生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3]在职前师范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即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要担任的角色,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有了职业认同感,即会将其表现在优秀的专业行为中。如面对学前专业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表现出来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为了能够更好做好实习,实习生的言行举止、教学技巧,基本功练习等方面都应该做好准备,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实习工作做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加紧巩固基本师范

技能,例如:同学之间一个月内可以准备1-2次的师范技能训练,练好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还可以组织微格教学并观看小组的课堂录像,同学之间相互提出问题、互相学习,注重教学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的协调,找出自己的缺陷并改正自我,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3加强幼儿园对实习生的指导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生的接收单位,要积极做好对实习生的管理、指导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为师范生提供生动实际专业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实习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中,并使其基本上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地进行教学。而并积极挑选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与高师院校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加强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状况、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指导。

此外,“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相对于一般的顶岗实习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范生与幼儿老师身份的置换,实习生全权扮演教师的角色,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但是,师范生到幼儿园只负责“顶岗”,而一些老师的活动与实习生无关,这让很多师范生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容易造成师范生对实习工作的厌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实习生和其他老师一样参加学校的其他日常活动,如教职工会议、家长会及其它工作,让实习生真切的感觉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一分子,充分参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另外,幼儿园在积极配合高校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的同时,可安排幼儿教师与实习生互动,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提出教学中的主要难题与困惑一起探讨。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教育理论上已有一定积累与自己的认识,与幼儿教师一起分析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为自己将来的顶岗实习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深化了一线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幼儿园也获益匪浅。

“国培计划”顶岗置换项目是进一步探索适宜于农村幼儿教师实际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开发优质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层次和水平的创新尝试,在培养“种子型”的教师同时,推动师范院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是,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生个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离不开师范院校专业教师的指导,实习基地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分析现状,解决问题是为了通过顶岗实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学前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学前教育师范生实习,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师范院校服务学前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报,2006(4):22.

[2]Beijard D,Verloop N,Vermunt J D.Teachers’percept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749-

篇5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79-02

2016年4月18-29日,笔者带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2014级大专实验班3班和4班的学生到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这是该院2014级大专班学生的第二次教学实习。之所以组织这次实习,首先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未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如何组织教学,找出自己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要通过学生的幼儿园实习,检验教师在学前声乐教学上的成果。

一、问卷调查

为了摸清学生们对这次幼儿园实习的亲身感受,笔者于实习结束后的第10天(即2016年5月9日),对包括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在内的所有参加此次到不同幼儿园实习的136名大专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学生们实习时的亲身感受,找出我们在声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使声乐教学改革更有的放失。

(一)请列出您在音乐教学中的最大困惑(2-3个)

图1数据统计表明,实习学生中,感到节奏感差的占19%,音准差和跑调不敢唱的占16%,弹唱技能掌握不够娴熟、儿歌表演能力差的占11%。以上三方面统计数据相加表明,46%的实习学生基本功还很薄弱。

其实,学生们在幼儿园实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切实研究教学对象。本来学前教育专业应特别着重对3-6岁的学前幼儿进行教学研究,但教师们没有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经验,更没有切切实实地研究过学前儿童的特点,有些教师虽因调研工作的需要,临时到幼儿园体验过对幼儿的音乐教学工作,但这也只是“走马观花”。从如今学前声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看,基本上是沿着培养专业歌唱演员的模式进行教学,因而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或毕业后到幼儿园工作会有诸多不适应。若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定决心,对学前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

(二)您认为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图2数据统计说明,即将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儿童歌曲表演唱、律印⒁衾钟蜗贰⒁衾只疃设计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其中深感音乐活动设计能力不足的学生高达29%。这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学前声乐教学工作与幼儿园教学实际严重脱离的问题。

上述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并不只是培养学生会唱若干首歌曲,而是要让他们在毕业后,成为一个具备较高乐曲欣赏、儿童歌曲表演等能力的幼儿教师。声乐课学习不只是单一教学生唱歌的技能,还包括音乐欣赏技能、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律动的技能、分角色扮演歌曲人物的表演技能、用打击乐器体验音乐的综合技能,只有很好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自如地完成幼教音乐教学工作。鉴于此,作为学前声乐教育的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明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为培养幼教专业的音乐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您迫切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有哪些?

如图3所示,学生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有组织教学能力(占37%)、设计能力(占18%)、自主发展能力(占10%),合计为65%,其他占19%。图3统计数据表明,我们在声乐课堂上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充分,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机会。简言之,由于现今声乐教学理念较陈旧,方法较落后,不能满足目前学前幼儿音乐教学所需,因此,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毕业生反馈

5月23日-6月3日,笔者带领另一批实习生再次来到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进行实习,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园特点。借此机会,笔者同从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毕业数年、如今在该幼儿园任教的三位教师进行了交谈。王老师告诉笔者:“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乐理知识,导致钢琴不敢弹,歌曲演唱跑调,节奏节拍搞不懂,音乐课程不敢上,更甭说打击乐教学了,碰都不敢碰。”韩老师和张老师也向笔者谈起,“声乐课没有学明白,不知道怎么发声,自己一唱就跑音,真的挺影响教学的,真想找个好的声乐老师再好好上上课,整明白这些问题。”通过这三位已工作五六年的老毕业生的反馈,说明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在过去的声乐教学中确实存在较多问题。

除了因教师们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工作能力显得不足之外,也与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未能以较高标准要求自己有关。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唱歌技能时,只注意记歌词而忽视对歌曲旋律与节奏的理解和把握,在学唱中“偷工减料”,对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并不在意,以为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可是,当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马上感到对工作难以胜任,并为此后悔不已。毕业生的反馈也提醒我们,对声乐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把音乐形式要素贯穿于音乐教育活动中

如何将声乐演唱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幼儿音乐教育中,关键是要把握好音乐形式要素。音乐形式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力度、速度、曲式、织体、音色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音乐形式要素上的关注点是其样式,而非每一要素的概念,只有多关注形式的样式,才能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或音乐趣味的发展特征。

对学前儿童来说,音乐学习首先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学习环境与内容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就不能触动他们的感受系统,学习也就陷入被动。

从音乐本体特性角度来说,再现性的音乐是幼儿的最爱。所以,歌曲比器乐曲更能吸引幼儿,在所有歌曲中,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边歌唱边表演和角色扮演是幼儿莫大的享受。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张老师的《小小理发师》唱歌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照片1 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小小理发师》

音乐课刚开始的时候,张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复习歌曲《小小理发师》。在孩子们熟悉了歌曲以后,张老师提问:“这首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啊?”小朋友们积极抢答“理发师和剪头发的叔叔。”张老师又问:“我们一起玩《小小理发师》这个游戏,谁来扮演其中的角色?”小朋友们积极举手,表示愿意参与角色扮演。张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专门准备了梳子、安全剪刀、衣服等道具。照片1是两位小朋友边唱边表演的画面,孩子们表演得多好啊!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龄前儿童在德、体、智、美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声乐教学工作者,对促进学前教育中“美”的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因为声乐教学就是通过词曲和音色对孩子们进行情感美和道德美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将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得更充分。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教育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之一,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因此,实习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我国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与幼儿园实际教学要求相脱节的现象,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体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由于多数学生在实习前没有充足的见习机会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便无法预测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在大班语言教育“风姑娘”的教学上,有这么几句话:“小树说:风姑娘真调皮,把我的腰都吹弯了;苹果说:风姑娘真神奇,把我的小脸都吹红了……”有经验的教师会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艺术组织教学,进而让幼儿体会到“风姑娘”的顽皮与可爱。相比而言,由于实习生对幼儿园教学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势必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2实习时间过短和形式单调

近年来,我国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与国外相比存在实习时间过短的现象和事实,如,美国的教育实习分两阶段进行,即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15~24周);法国为27周;德国为72周……[2]多数院校在教育实习的安排上只有两个月或短短几周的时间,显然,教育实习多半成了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突击演习。另外,在体制方面也存在实习形式过于单调的现象,如,多数高校仍采用的是常规的实习管理模式,即集中与分散实习。[3]当前,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混合编组、顶岗实习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指导,出现了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实习效果被大打折扣。

3个人发展与实习安排相冲突

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前本科生教育实习多半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为期六周左右。[4]我们知道,在大四上学期,部分学生面临着考研或择业与教育实习之间相冲突的现象与事实。但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必须要在这几周内完成,此外,学生还要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实结,故而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为考研或择业做准备。因此,这种个人发展与高校实习安排之间相矛盾或冲突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实习的成效。

4学生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匮乏

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着教学技能和经验严重匮乏的现象,比如当学生真正接触到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时,便不知如何组织与开展;还有的学生遇到幼儿的提问便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在一次科学教学活动上,某幼儿问老师:“铁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而轮船不会呢?”结果,教师却是哑口无言。因此,学生的这种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现象,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何以至此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改革及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影响学前本科生教育实习顺利实施的背后的深层原因,对改革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究其原因,无不与高校自身培养目标不明确有关。随着幼儿教育的大众化与幼教质量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缺失幼儿教师及渴望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的现象,因此,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市场化的需求,大量扩招学前专业本科生。然而,高校盲目扩招带来的恶果之一便是培养目标出现了游离或偏差,比如,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到底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研究型人才?亦是为幼儿园培养实践型教师?故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非专非红”。因此,高校自身培养目标不明确是导致学生从高校的学术殿堂走进“陌生”的幼儿园时感觉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技能的现象,认真探究其背后原因,多半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关。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或淡化了实践课程的开展,如,课程设置中有“游戏理论与实践”一门课,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对其进行了讲解,但多半是对游戏理论方面的阐述,而当涉及到如何组织、设计游戏等实践性问题的教学环节时,只是泛泛而谈,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组织学生亲自设计、开展游戏活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不能适应幼儿园实际教学的原因之一。

3教育实习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之所以存在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调等现象,探其原因,无不与教育实习体制不完善有关,而教育见习过于形式化、管理模式过于僵硬亦是影响教育实习效果的主要推力,另外,高校实习安排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冲突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实习前学生主要是通过见习的方式了解幼儿园,但由于见习时间过短及内容单一,学生多半是在走马观花似的情况下完成了见习任务,难以达到见习目标的要求。因此,教育实习体制不健全是影响学生发展和实习成效的又一主要原因。

4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

近年来,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在教育实习中之所以存在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现象,究其原因,无不与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有关,如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就等于到实习单位走走玩玩,可以不坐在教室中受教师的约束;有的认为反正自己将来不会去幼儿园工作,实习可有可无,只要结果及格就行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一开始就对幼儿园没有太大兴趣,压根就没有认真学习技能课程,尤其是对钢琴、舞蹈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又是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是最终导致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对策

教育实习是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法宝,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我们早日走出教育实习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精华所在。现代大学产生至今,历史上出现了多次针对大学办学主体功能的争论――到底是培养智者,抑或是培养政治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比如,高师学前专业教育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学术型人才?还是为幼儿园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如果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课程该如何设置?反之,目标又该如何定位?总之,针对当前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出现游离或偏差的现象,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学前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必由之路。

2调整课程体系设置

针对我国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相脱节的现象,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成为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必由之路。具体可以采取大一时多安排一些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大二时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参观、观摩、见习等,另外,适当增加游戏理论中的实践部分的课时;大三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顶岗实习;大四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教育实习。另外,务必做到必要的监督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研等活动中去。因此,只有大力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才能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

3完善教育实习体制

从幼儿园实习的实际需要来看,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已经难以满足实习的需求,因此,针对实习中存在的实习时间过短和形式单调的现象,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形式是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必由之路。另外,实习形式也应多样化。具体可以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定点实习的方式;也可以实行开放式实习或就业实习的方式,即对已联系好就业单位的学生,根据单位的实际要求,让学生顶岗实习;还可以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的形式,由学生根据情况,自己联系实习单位。[5]但对于多种实习形式,要做到必要的监督、指导,只有加强对教育实习的全程监控,才能保证实习的成效。

4加强学生正确实习观念的训练

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学生技能与经验匮乏等现象,加强对学生正确实习观念的训练及强化学生技能课程的学习是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主要出路。当前,受社会舆论压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并不喜欢在幼儿园工作,这就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到幼儿园实习,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观念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强对学生观念训练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比如鼓励学生到其他单位就业、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总之,21世纪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给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求培养的幼教人才不仅应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创新,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杨晓萍.试谈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改革――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发展对高师学前专业的挑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篇7

调查对象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2-1.2班全体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2份,问卷有效率为90%。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岗前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培训内容

2.1.1专业知识与技能

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必备要素,学生通过两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已基本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球类、体操、田径、武术等运动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为更好地巩固与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素养。通过调查分析,除了基本的内容之外,学生对以下几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学生对各项竞赛规则需求度较高,其中选择非常需要进行田径秩序册编排培训的人数最高42人,占到总人数的58.3%,选择不太需要的学生有2人,仅占总人数的2.8%;对篮球、排球、足球竞赛规则培训的学生人数情况基本上相当,针对学生的需求,在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工作中需要对此培训内容进行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2011级学生在实习支教过程中,由于学校资源场地受限,存在场地不规范,没有线等问题,学生根据实际自主取材,划场地线情况。通过2013年秋季实习支教交流座谈,调研获得2012级学生中对场地设计内容培训需求度也较高。77.8%的同学都需要此项目内容的培训,因此根据学生的需求此项目也需要纳入到实习支教岗前培训中。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锻炼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技能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基本动作,又有利于学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学生对体育游戏编排与组织需求也较高,占总人数的82%。因此,在培训中让学生掌握编排、创编、组织游戏的规则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看来,学生对场地设计、游戏编排等内容的培训需求度相对较高;各类体育比赛的竞赛规则和编排的熟练运用,也是体育专业实习支教学生必备的技能,这也表明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都具有较高的需求度。针对学院组织的基本功大赛是否有助于实习支教工作的调查中,43.6%的支教生认为非常有帮助,39.1%认为比较有帮助,11.1%认为一般有帮助,6.2%认为不太有帮助,无人选择完全无帮助。由此看来,通过比赛的方式,对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专业素质的提高意义深远。

2.1.2非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此次培训需求调研中90%的学生对青少年学习心理方面知识,教育教学过的实际操作知识,班主任相关工作,信息技术、多媒体和课程整合应用知识,师德修养与教师心理,教育科研相关知识都有较高的需求度。根据2012、2013年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情况统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实习支教受援地学校实际需要,担任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的情况,在南疆等少数名族学生聚集地较多的地区,汉语授课师资力量匮乏,实习支教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会担任当地学校的《汉语》课程教学,所以具备较完善的汉语教学技能,也是一个支教所必须有的。在对《汉语》课程设计的培训内容调查中,94%的学生选择非常需要,由此可以看出支教生对此项技能有很高的需求度。奔赴南疆进行实习支教工作的汉族学生在教学、生活中能够实施双语,有利于和当地居民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利于在教学中发挥专业特长,快速融入教学,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在对基础维语课程是否有助于实习支教工作的调查中,51.4%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24%认为比较有帮助。在对喜欢怎样的方式进行《基础维语》课程培训的调查中,90%的学生选择以双语授课大赛、少数民族同学为骨干组织的班级维语教学小课堂、优化《基础维语》课程教学、成立维语口语学习互助小组等形式进行培训。

2.1.3教育教学能力

实习支教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实习支教工作的好坏,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习支教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岗前培训使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关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学习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部分较少,实践的能力自然匮乏。教育教学能力的模块分布广阔,包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能力,设计教学模式、策划教学方案的能力,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人际交往与师生沟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在调查的过程中以上所给的选项,近90%的支教生认为都是他们在支教过程中所需要的。

2.2培训方式

学生支教工作能力主要靠两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累而成,岗前培训是实习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顺利完成支教任务的前期工作,所以岗前培训的培训形式和学习方式也能够成为支教工作最后的助力之举。岗前培训工作也正是要抓住这一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有可能使支教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培训形式与学习方式需多种多样,包括一线教师讲座、专家报告,观摩课堂教学,参与式培训,同学之间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等等,以上在作为调查过程中的选项时,近93%的学生都会全部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开展,带给支教生更好地学习氛围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将这么多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支教工作自身的教学中去,学会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带动课堂气氛,达到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实习支教岗前培训内容以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体育教学技能为主,非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为辅,培训内容设置应精炼、学生易接受。(2)体育教学技能的培训应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形式,锻炼支教学生的实践能力;非体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应全面贯穿与培训内容中,使支教生掌握多项技能。(3)培训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支教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并且能掌握其中的方式、方法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篇8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生命是完整的,是自由的,是独特的,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1]生命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道就在于祛除个体生命躯体上的遮蔽,引领个体走向完整、和谐的诗意境界,使之焕发出人性的光辉。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现代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他认为,学校教育不应只训练学生谋取职业的技能或获取知识,还应引导其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其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2]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教育哲学视角下的生命教育就是指,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3]

二、生命教育的哲学视角

生命教育不只是生理、心理的教育,更是一种哲学式的教育,哲学式生命教育能增加生命的深度与强度。

(一)生命教育要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

人的生命价值首先在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脱离开生命本体存在和延续的过程来实现生命价值无疑是荒谬的。维持生命存在是每个人最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他人价值的承认,首先是对他人生命存在的尊重与承认。要引导学生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任何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亵渎和践踏。[4]

(二)生命教育应强调对生命家园的建构

要解决人的精神家园问题,必须由人的生活走向生命,由个我走向类我。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显现,没有生命便没有生活,没有生活,生命也无从谈起。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金钱、财富,还是权力、地位、美色,都是易于失去和消解的,生命的品格则是普遍和历史的,只有从个我的生活走向普遍性的生命存在,才能消除生活与生命之间的紧张。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生死决非个人之事,而是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的。只有努力沟通个我生命与类我生命,重构生命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消解个我与类我的紧张。

(三)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

当人的基本生存没有满足时,美是一种远离生活的东西;但当人的基本生存满足后,审美渴求便成为人的生命的最高追求。当代学生生命审美教育要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生活趣味的人。因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必然是一个生命感觉良好的人,是一个热爱生命、呵护生命的人。第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负面状态所蕴涵的积极生命意义。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譬如引导学生学会苦中寻乐,善于把人生痛苦置于更强烈的痛苦背景中来对待,帮助其在痛苦中努力寻求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使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坚强地生活下去。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生命教育应当成为教育部门新的教育使命

作为教育行政当局,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拓宽渠道,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现阶段,中国内地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相当重视对师资的培育。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指派教师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集中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观念的宣导、举办读书会、现场观摩教学、观看视听教学资料、制定教师手册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人类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解放自身,追求生命的自由和平等的历史,而人类的教育史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追寻生命解放、发展生命个性的历史,这使得教育不断向生命的本质回归。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生命教育,使我们得以开拓视野,从新的角度解释看待生命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更好的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8.162.48.

篇9

1、抛弃独自引领课堂教学模式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师者的一种赞扬和评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再适应新型的课堂。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师教,学生学,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学生在云里雾里听不明白,教师在课堂上独自引导课堂的整个内容,会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语文本身是一门欣赏性比较强的学科,其枯燥性也会因为教师的独自教变得更为明显。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教学,那么语文课堂如何能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2、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从我的从教经历中很明显的发现,课堂的有效性不在于教师是如何教的好,而是在于教师在课堂中所创造的教学环境是否和谐,学生是否能真正的融入课堂中,这一点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学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仅仅是枯燥的教学生活,而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使用适当的语言技巧

在我们的印象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中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如果要在课堂中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离不开语言这个媒介。如果我们教师只是用课堂的讲述方式来,那是完全行不通的。需要用一些语文技巧来讲文中的知识点穿插,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意境或者要表现的情境是怎样的。这就考验到了作为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很关注教学教师的水平如何,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怎么样。21世纪是需要创新性的人才,而不是传统型的学习人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是课堂中的主导,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转变传统的听课模式,变客为主。真正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看电视剧中的很多私塾中,私塾先生掌管着学生的一切,学生不得对先生的教学提出异议,这样的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教学课堂,在现今的很多课堂中,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没有发言的权利。这种方式亟需改变!首先学生要在课堂中变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放课堂,接受学生的主动性提问和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

2、培养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师的一言堂中,往往教师说的就是真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没有任何质疑和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不主动思维的坏习惯。在课堂中学生没有了思维能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变得应付教师。作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带着他们进入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才有效果,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3、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是一门锻炼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根据文中上下文进行文章内容的分析,这些部分就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文课堂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读者进入文中的情境才能体会出文中所表现的感情和思想,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学,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仅能很多的养成思考的习惯,彼此之间交流还能促进学习的不断进步,何乐而不为。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然,如果眼光仅仅是放在一节课或者一个阶段肯定是不行的,眼光要放在更长远的角度。

1、学习的时机

课堂学习中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从点到面,分析透彻。从小的细节入手,“细节决定成败”,要引导学生对教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具体析解。

2、学习的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根据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点来进行总结,教师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或者相似的可以举一反三的类比知识点,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对比和分析来比较和总结,在不断的Ρ群头治鲋醒橹ぷ约旱墓鄣愫拖敕ā>褪瞧鸬揭桓黾笆毙拚的作用,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转变学习观念,养成自主学习、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篇10

杜威在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我们应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价值,不要到教育之外去寻找教育目的,不要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考虑到要对儿童进行教育,保证他们的成长和延续生命,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本身就应该具备教育的素质。当然这些教育是广义的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贯穿始终,如果我们再在其中与教育阶段相适应,那就是要兼顾家庭养育、学前保育、小学培育。

一、家庭养育知识

教育不仅是孩子出生以后才进行的,而且在儿童出生之前就有了教育上的准备,这点主要体现在父母身上。鲁迅从对儿童深刻的爱出发,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①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揭示,一个人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家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社会对于准爸爸和准妈妈及他们的长辈亲友对于孩子的培养却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或培训制度,结果是那些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和子女都深受其害,社会也因此多了一些不安定因素。有人曾说:世界上最困难的、最重要的任务――抚育儿童,在现代被我们社会断定为根本不需要训练的事情。似乎孩子的出生就会自动地授予一个父亲或母亲的称号,就会自动懂得如何抚育孩子。幸运的是,大多数儿童都是天生健壮和感觉完善的。因此,我们才不会怀疑这件事情确实不需要特殊的训练就可以完成。既然正确地抚育儿童是这样重要,因此许多人建议,对于将要成为父母的人必须有有关作为父母能力的合格证书,就像护士、教师和汽车司机持有合格证书一样。

父母和孩子之间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对孩子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觉,这种天然的自觉的意识,使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长久的老师,教育也会产生最初的成效。我们要倡导,每个家庭在要孩子之前都应通过孩子养育知识和技能的考试,获得生活教育证。有证才有资格接触孩子,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后对孩子实施教育才更得心应手。这更是对孩子成长负责的表现。

家庭养育的基本知识包括所有与家庭养育子女有关的教育观点、教育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他科学知识。如果说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么这门科学是以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与人有关的所有理论为基础的。

(一)家长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教育是一个过程,对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门学问。家长对于教育学要有所了解,包括教育目的,一些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向,等等。并非是一个教育学专家,但是应该具备相应的教育理念,用此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教育知识类型不断丰富,教育知识体系不断成熟。家长既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又需要不断地反思更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比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更为复杂,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纷繁复杂。家长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需要仔细而耐心地探询孩子的心理反应和倾向,对孩子的思想和内心足够了解,才能对家庭教育做到游刃有余。

(二)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能否实现正确有效的教育,取决于家长是否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就会出现教育偏差,甚至是教育失败。如果方法得当,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学问博大精深,任何人都不可能系统而全面地渗透,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往往有很多东西都不能一概论之。

在家庭教育中要巧妙地对孩子施加影响。父母与孩子具有一种天然、独特的缘分,父母对孩子施加影响是必然的。为了帮助孩子,就要对孩子多施加积极、正向的影响,在行为上力求做孩子的榜样。必要时建立亲子契约,契约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不可违抗性,一旦违反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亲子契约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它能很有效地规范亲子双方的行为,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洋溢在家庭中,通过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环境和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孩子求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有利于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养成。

二、学前保育知识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该突破保育人员只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观念,还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能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体现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一)强调生活中的渗透,在主要活动形式游戏中的体现。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保育教育,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能主动、和谐、全面地发展。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懂得游戏和最能享受游戏乐趣的时期,游戏是自发的不学而能的活动。但是为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场合予以一定的指导,有计划地提供游戏材料和场地,控制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引导幼儿的发展。

(二)加强现代保育知识的学习。

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细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学前教育场所的规划,要考虑合理的布局和合适的园址。保障幼儿园的某些物品和建筑设备的卫生,如,书籍、玩具、教具、桌椅等。儿童经常密切接触的外部环境,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儿童的健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讨,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学前保育措施,使学前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

三、小学培育知识

进入小学是儿童开始系统学习的开始,不仅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还包括人格特征、良好行为习惯的系统培养,以及各种文化素养的培养。儿童虽然还是幼稚的个体,但比起学前儿童,无论生理、心理还是社会性等方面都大有进步。

(一)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优化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乐学是学会的前提,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发现、想象、思考的余地,进而形成有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探索和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讲实效、讲梯度、讲形式,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我能行”。

(二)尝试开展小学生中的研究性学习。

在知识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儿童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其课程目标与一般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它更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知识。小学生虽然年龄小,意识差,但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端,及早着手。

(三)借助知识的学习渗透培养学生习惯、养成个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低级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这种需要满足不了,个体就会出现疾病或危机。但是这类需要的满足,可以通过有限的目标物来实现,饿了可以吃一定量的饭,渴了可以喝一定量的水。人的高级需要又称成长性需要,作为成长性需求,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是无限的,它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人的认知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儿童在认知过程中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和理解着既定的间接知识,探索和尝试着发现直接知识,在实现次生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引发无穷潜力的原始教育价值。认知的意义即在于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使学生获得原始教育价值为指导思想。表明知识的获得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建构健全的人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面对一个个有思想,能思维的生命力,教师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心,不朽的爱心,不竭的进取心。理解尊重学生,以实际行动丰富师德的内涵,树立崇高的师德,展现人格的魅力。

注释:

①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6.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