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毕业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1 16:36: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生毕业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生毕业总结

篇1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了,这一年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一年中,我把所学应用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和其他同事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尽快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我要求自己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以最佳的表现来回报学校对我的信任。

以下从个人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表现两个方面做一个总结

第一,本人的业务知识与工作能力。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而谦虚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他们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这一年来,在领导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已能上课时表达自如,能引导学生跟上我的思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懂得了上课时如何去掌控上课秩序,保持上课纪律;懂得了如何去发现学生在上课中的问题,并及时在课堂上解决;课堂外,我也能又快又好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就作业问题即使解决,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第二,本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我热爱这份工作,因此我很乐意去做这份工作,并且积极认真地做好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学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等方面,我都能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课前我认真研读课本,先构筑自己的教学框架。课堂上,我比较容易投入到教学中,面对一双双天真善良的眼睛,我努力将知识点环环相扣起来,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富激情的姿态,把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往往一堂课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每天,上课之余,更多的时间里,我都怀着好奇的心态去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作业发给学生。作业中发现的一些没有认真完成的学生,我还会在休息时间让学生把作业订正好。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坚持在班级多待几个小时,利用这几个小时,我会对个别学习上习惯不大好或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今后,我将加倍努力,不断专研教学和提高业务水平。

篇2

现在我进入了第四个轮转科室骨三。本以为可以很快适应,但现实确泼了我一头冷水,感觉自己变得更傻了,不知该干什么,而老师也觉得我们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得心应手才是,面对老师的无奈我真无地自容!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没脑子的生活,做事一点条理也没有。然而何婷老师知道了我由于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操作锻炼时,她就给我讲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并帮我寻找锻炼机会。是老师又一次激发我的热情,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也会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现在对于实习,我还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为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学了四年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实在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过症状看到疾病本质,心中却没底,便难免惶恐了起来。也曾问过不少实习同学,各说纷纭。总之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不善于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觉得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将使你受益匪浅。经过这近五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这层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角色转化问题。

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三,胆魄的锻炼。

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四,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

在外科实习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次,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也得熟悉情况了再说吧。

篇3

蓦然回首,清闲而略带无聊的工作。7月2号离开校园,经过简单的入职培训后7月29号工业新区管委会党工部组织科暂时落脚,8月1号到党工部劳动保障科入职,10月中下旬调到经济发展局,经过3周的经发局综合科静坐,11月中旬到统计中心入职至今。每天8:30上班,下午5点下班,一复一日重复性的工作,周末由以前的单休变成现在的双休。长的空闲时间没有,零碎的空闲时间有一大把,除了工作就是漫无目的在网上闲逛。工作虽然有些无聊,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没用硬性工作任务,大部分靠自我约束工作,忙的时候偶尔加班,空闲的时候上班时间也可以整天网上闲逛,一半的时间处在边工作边玩的状态。一起来的十多个小伙伴相处非常融洽,新认识的同事也各有特点,诙谐幽默的晓庆“姐姐”、不时来个冷幽默的隋大记者,一心想赶紧找个相爱的人结婚的老黄同志等等,保留一个玩心的科长,工作认真负责体并且贴下属的几个局长,轻松地工作氛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生活似乎让我过的有点糟。工作慢慢上手,业务慢慢练。空闲时间多了,每天晚上6点到11点、周末时间,除了在网上闲逛就是闲逛,看电视剧、看新闻,qq聊天、刷微信,整天抱怨自己过着不该属于自己这个年纪该有的生活,期盼着充实有、有激情的生活,但是至今还未找到应该如何才能过得有意义,也许人就是这样,清闲的时候就希望折腾,折腾的时候又期盼着清闲。

篇4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Research projects;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伴随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激烈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显得非常重要。新形势下,大学生不但要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同时也应当具备探索、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实施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的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能力训练,促进高等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1]。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甫洛夫说过:“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往往比他的成果具有更大的价值。具备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假使是一个不具有很大才能的人也会为取得很大的成就。反之,纵使天才也会毫无成就[2]”。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也出:“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方法是科研,高校要应用科研给国家和社会培育出各个方面都杰出的全面人才[3]”。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往往着重于总结性评价,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的唯一标准通常是学生的考试成绩[4]。这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势必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发生[5]。科研训练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节点,也是培养人才的最后一个环节[6]。科研训练是一个全面考察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的过程。目前许多高校致力于加强实验环节设计,压缩陈旧、重复的验证性实验,科学选取实验项目,吸收学科新内容、新知识,注重新手段的引入、新方法和课程间有机衔接,基本形成基础训练性、研究性创新和综合设计性等实验,更大程度地应用实验室现有技术条件和实验设备[7]。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下,如何充分有效的依托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实验,即将作为高校科研实验探索的下一个目标。假如能够探索出一个成功、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目前高校大学生为了毕业才做一次毕业论文的现状势必会改变。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通过事先准备的实验验去证经典理论,而是主动地寻找相应的理论知识加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逐步转化成大学生的自觉能力。通过问题的阐明与解决和系统性地剖析,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了一个全方面的掌握,减少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感性认识到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科研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在科研训练实验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着科学思维方法。实验的方法、步骤除了要科学理论正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必须能够符合科学思维方法的要求,假如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可以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并且完整的实验。

然而,目前大学生解决、独立分析、科研能力普遍较低[8]。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依托于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开展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探索及实践,现报道如下。

1 医学生科研训练的意义

1.1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在科研训练的全过程中以医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作为辅助。医学生亲自完成实验,而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给予适时的指导。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医学生会遇见或者发现不同的问题,那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会不断积累科研经验。同时,也会对在科研训练中有关于医学,药学以及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1.2 科研训练是连接医学生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纽带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本科教育的最后的一个阶段就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过渡阶段。进一步深化开展科研训练,除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医学生科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大增强毕业实习的质量[9]。科研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医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室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因此,通过科研训练过程可以逐步摸索出一套研究生培养的最新模式。将毕业实习与本科生导师制有机的衔接到一起,势必会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深造相辅相成,更加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连贯统一。

1.3 科研训练可以锻炼医学生多学科技能

医学是多种学科同一的综合学科。所以说,医学生的科研训练是训练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经过[10]。科研课题不是独立的,而是涉及到多个学科门类,如医学、药学以及生物学等。因此,只有将前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全面掌握多个学科知识才能完成整个本科科研训练过程。

1.4 科研训练使医学生可以接触到课题组其他项目

科研课题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一个医学生独立完成了自己的实验部分,并不意味着科研训练的结束,因为其同时还要参与医学生的科研训练,进行协作工作。所以,在这个科研训练过程中将使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并学习到医学科研的前沿技术,同时团队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也肯定得到非常大的锻炼。

1.5 科研训练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过程

科研训练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学生能做到“以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指导教师则发挥其主导作用[11]。但是由于时间所限,指导教师在不影响科研训练完整性的前提下,在选题时往往会选择大型课题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或者小型课题。因此,医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教导下了解,熟悉并掌握科研工作的一般过程,而且将会亲自学习科研工作的大体过程。

1.6 指导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考量学生的能力

科研训练有利于缩短指导教师和医学生的距离,通过科研训练,以往一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课堂传授转变为以医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作为辅助的双向互动的师生讨论,从而大幅度的展现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可以从各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地考量学生,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2 主要方法

2.1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指导教师可以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研究方向通过媒介(比如网站)通知医学生。医学生在得到指导教师的通知后,按照自己的专业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进行报名。指导教师对所有报名进入课题组的医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同,进行遴选,然后分为助研型和科研型。最后反馈双向选择结果,建立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指导关系。

2.2 进行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和确定研究课题

医学生可以通过书店、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查阅资料文献,也可以按照指导教师所推荐的资料文献,收集整理和课题相关的信息,使医学生深入了解及认识科研工作的工作方法和基本思想,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激发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大大提高其创新能力[12]。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前期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医学生要对已收集的资料一定要批判的研究。指导教师协助学生从所得资料文献中分析,总结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理论、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点拨下,由学生自己考虑斟酌,最终确定研究课题和方向。

2.3 实施课题研究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医学生从始至终完成一小型科研课题或较大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期间,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每个医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如果发现或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并把医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不断改善并且完备课题方案。

2.4 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医学生对自己所得的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对于可以总结、分析、提炼出结论的大部分医学生,要讨论论点的价值和正确性。而对于没有概括和总结出结论的少部分医学生,要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其尽快准确的得出相应结论。

2.5 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每一个科研课题呈现结果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指导教师要指导医学生论文(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组织好结构。论文(研究报告)长短不是重点,但是要做好反复修改的思想准备,在撰写过程中一定要多多征求指导教师和同学的意见,精雕细琢,保证其学术价值。

3 效果评价

医药研究中心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与创新,鼓励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医学生的积极性,使医学生在实验中真正能从学习的被动型变为主动型,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3年我们从大三的本科生中选择了8名学生参与医药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反应良好。2014年暑期,5名10级制药工程学生,成功申报“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创新的研究”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科研课题,同时开展实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5名10级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咳尔康口服液相关研究实验,均圆满的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这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2名学生在本中心完成的毕业论文《转化生长因子β多抗制备及其生物活性检测》和《截短型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TGF-βRⅡ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检测》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在省级期刊3篇。结果表明,参与课题的医学生兴趣浓厚,全部按时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通过科研训练医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使他们受益匪浅。这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即为医学生今后工作和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又协助指导教师做好科研工作,而且有利于医药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平台建设,取得了一举三得的结果。

4 体会

4.1 促进指导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代,盲目一味的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故此,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构建课程型课题势在必行,使医学生从传统的熟练技能的学习向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方向转化,实现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能力的全面转变。

4.2 有利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我国教育界一直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主张为经典论断。然而伴随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的陆续进步,有些学者开始觉察到该论断过分夸大了外在因素的元素,却忽略了人的主管能动性对人发展的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3]。在科研训练工作中,我们发现,医学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弱,动手能力不够,不能满足岗位需求而造成的。科研训练将针对性的在实验室对医学生提升其科研能力进行探讨,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具有实用性。

4.3 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提出不同的见解,朱逢九(2001)指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三种:大学生活压力、个人成长压力和社会大环境压力。其中生活压力包括适应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和集体生活的压力;个人成长压力包括人际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与性和爱情有关的成长压力;社会大环境压力包括就业压力、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压力和经济压力。李虹等(2002)的研究识别出15种主要的校园压力源,顺序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竞争[5]。相对于医学生而言,以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压力三方面尤为突出。

(一)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一直是国内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尤为突出,普遍把学习压力放在诸多压力源的首位。医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表现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包括课程多、科目难度大、要求掌握和识记的内容多、学制长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较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从基本培育要求、学制、学时、学分、毕业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广州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五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45-50门,学时3081-3554,学分181-210分,授予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四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39-43门,学时2493-2772学时,学分233-261分。为了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以达到毕业条件,争取优异的成绩,为就业增加砝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医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在学业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压力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医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学习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一种紧张心态,他们一方面害怕挂科,另一方面又害怕因为成绩不好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辜负父母的期望,更害怕不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为以后的工作埋下祸根。

在性别方面,医学院校女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要高于男生,从传统的角度分析,可能由于医学院校大部分专业均属于理科,男生在理科的学习上有相对的优势;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负担会导致比独生子女有更高的学业压力;生源地方面,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同样可能由于经济以及自卑等原因,比来自城镇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争取奖学金等,心中难免感受到更多学习上带来的压力。

(二)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也是医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医学生扎堆就业而引起的区域性矛盾,医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医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从而给医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现阶段不断出现“医闹”事件、医患关系紧张等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医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心理不仅仅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身心也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

在2013年4月对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医学类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随机抽查了428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6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珠三角地区的三甲医院工作;25%的毕业生希望在珠三角地区以外的三甲医院工作;只有10%的毕业生愿意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大部分的医学生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与他们大部分人的意愿相矛盾的现实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渠道通畅,就业环境好,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海龟”都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且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稳定,人才市场趋于饱和,本科医学毕业生在该地区就业时处于劣势。2013年12月对2013届广州医科大学1084名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0.63%的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就业,7.10%毕业生在社区基层医院就业,19%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社会对医学毕业生需求的客观情况与毕业生的主观愿望相矛盾这一实际情况,往往是构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10%-20%不等,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 5%-10%。虽然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作为医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为了可以顺利毕业,医学生的学习时间较其他专业长,因此,医学生较少时间进行勤工助学。值得一提的是,医学生在毕业前需要有长达一年的医院实习经历,在医院实习这段时间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生活支出也比在学校多,这样一来让他们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更加雪上加霜。大部分三甲医院会招收住院医师,但是收入较低,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医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收入很难维持在大城市的基本生活开支,这让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挑战更大。

王道阳(2004)的研究表明,压力源构成成分随着年级增长有显著变化,经济压力增长明显。医学准毕业生经济压力相对于低年级医学生同样呈现增加的趋势。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这虽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但是也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所以,经济压力之于医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除上述讨论的几项突出压力源,医学生还包括生活方面的压力,医学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它会让非该专业的人认为医学生会治所有基本的疾病,如一些临床专业的学生曾经和辅导员说他们在与家里通电话时,恰好碰到家里有人生病了,家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当他们建议家人去看医生时,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质疑“你是学医的,这些小病应该会处理”。这种日常生活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会让医学生产生一种内疚感和由于家人对自己不理解的愤怒感。医学生还有比较严峻的社交压力。这种社交压力的主要表现除了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往压力外,还表现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压力。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见习或者实习的时候,对于患者而言他们就是医生,他们每一句话都代表专业权威,因此,医学生此时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

二、医学生压力应对的教育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对将来工作的态度以及生活的质量。学校要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讲授大学生心理适应、心身健康、需要与动机、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与情感、性心理、心理危机问题、网络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心理调适、应对挫折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共性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大学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形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医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压力应对的能力

篇6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提出,是指根据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分析在职业生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总结测试,最后根据确立的事业目标选择职业,并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计划来完成这一目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确立职业目标,走向成功。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在我国兴起,全科医生队伍日益壮大,在2020年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1]。全科医学生作为全科医生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未来要长期扎根于基层卫生事业,任重道远,全科医学生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何在基层卫生事业中实现事业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有重要意义。

1我国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2],这些国家教育体系成熟,对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现行教育多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也很晚[3],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2010年才开始招收。对于全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则更晚,尚未形成完善体系。

1.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全科医学生(即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入学前已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基层服务。有观点认为全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无需职业生涯规划,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浪费时间,浪费教育资源。

1.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多数医学院校仅在就业指导课或就业指导讲座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部分教学内容,未将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专门课程纳入全科医学教学体系中。还有部分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设为公共课,只针对毕业年级开设,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全科医学整个教育过程。

1.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不足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专业教师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以辅导员、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教师等为主,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知识欠缺,全科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加需要专业教师队伍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全科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需求

中国产业信息网对我国医学院校学生毕业选择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医学生选择成为专科医生,仅有4.6%的医学生选择成为全科医生,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全国医生的6%,这与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认知不清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保基本、强基层”医改理念的提出,特别是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4]的,从政策上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倾斜。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5]。因此,帮助全科医学生建立并制定职业目标,对全科医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符合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需求。

2.2促进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高等医学院校学历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6],这三个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全科医学生因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只具备临床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注重职业素养培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制定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在基层工作中获得成就与成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3加强全科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定位

黄美娟等研究发现,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现状持消极态度,对职业收入水平、社会尊重、职业风险等方面态度消极[7],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模糊。部分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志愿并非建立在对未来职业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多基于可直接就业或父母意愿,对职业的认知和定位迷茫。对全科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职业信心,明确其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定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卫生事业,成为“干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践行“健康守门人”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2.4有助于培养全科医学生终身学习的品质

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全科医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他们在接受5年学校教育后,还有3年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且继续教育将一直伴随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帮助他们计划好职业生涯各阶段,坚持参加学习和培训,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路径

3.1理论学习

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并辅以相应的选修课,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大赛等,从大一开始直至毕业。每个年级的理论知识侧重点不同,大一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二大三注重教育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大四大五注重指导学生对职业的规划。构建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课程体系。

3.2阶段化学习

篇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39-02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各省(区、市)须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意见》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工作基础,将全省划分为3类地区(一类:昆明市,二类: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类:其余11个州市),按照不同地区分年分类实施,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住院医师是临床医师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阶段,是医学鉴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5+3”是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是我省医学毕业生最主要组成部分,今年(2015年)起我校所有本科毕业生将逐步不再直接进入医疗单位工作,而是必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种变化将对我校医学毕业生在思想、生活、工作计划、乃至人生目标等方面有巨大影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前期非正式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即将毕业的医学本科生普遍存在对毕业去向的迷茫和无助,这种情境下也就普遍出现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等种种负面影响,急需对医学本科毕业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形势下的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了解。本文正是以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我校大一到大三各医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自行设计的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势下医学本科生的思想状况调查》的调查问卷下,本论文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问卷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各年级300名学生。问卷包括20个单项选择,20个多项选择,1个开放性问答。回收问卷890份,有效问卷884份,符合统计学标准,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在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下,将医学本科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和总结。

(一)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

我校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医学生在校内仅仅是听说过“5+3”模式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养制度,对其意义和作用还不太理解。同时作为此制度的主体对象,医学生对此制度的关注程度不太高。同时对该制度没有正确、深入的理解。部分医学生对该制度表示理解,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表示期待。

(二)对以后就业状况的了解

近年来,医院对于招聘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三甲医院甚至二甲医院都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医学生,有些还要求985、211高校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说,本来面临的就业选择就比较窄。一般招收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是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同时,医学生相比其他专业付出的精力和时间相对较多。医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严格把关,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等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于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医学本科生的心里对于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不平衡感,使得他们对于工作岗位和环境的期望较高。在对未来的就业情况比较迷茫,没有规划,在对未来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较消极。仅有小部分医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职业规划也是比较迷茫。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势下的医学生心态

在调查中,大部分本科生会考虑到“5+3”模式带来的家庭负担和学医时间成本,由此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态,负面情绪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状况:(1)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多用了1年的时间,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医学院校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对今后工作的回报会有较高的期望;(2)医学类学生的培养成本相对较高,根据一些相关数据调查,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学生的学费与住宿费等每年将近有8000元。因此,对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负担较重,所以会对毕业后工作上的物质回报期望较高,他们的择业心理也会从一入学开始就产生变化,对以后的学习持消极态度。

二、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对策研究

(一)树立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确的认识观

在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客观分析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利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有效疏导。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宣传下,帮助医学生正确看待现有的制度、认识对该制度设立的意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注和了解,对以后的医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至关重要。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医学生就业本身就面临难境,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启动,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大部分医学生心里都会产生措手不及的感觉,面对自己的未来显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忧虑。因此如何帮助他们解除疑虑,正确的面对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自己的能力进行对比。从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说,确实大部分医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还无法达到要求,所以需要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思想的启发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认识发生积极性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转变了才能够让自己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为医学生进行专业、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困惑。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负面的学习心态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相关,该政策在时间和收入两方面的不平衡使得医学本科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因此,在以后对其进行消极情绪的疏导和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的开导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和正确的职业规划,使医学本科生增强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医学毕业生出现的诸多思想精神负担等负面的影响会相应减少。

在进行思想疏导后,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多种形式的考核体系。其形式可以是在教学课堂上,让医学生讲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医学生自发的专题讲座,达到医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同时在交流过程对有消极心态的医学生进行开导,或反馈给老师,以保证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我校应当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尽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配备和培养;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避免医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处于被动状态,帮助医学生尽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指导和帮助过程中,疏导学生的消极思想,让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着主动的关注度。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校医学毕业生实际的思想辅导、教育和疏导的工作方法,为今后我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同时希望通过疏导工作等可以不断完善医学生教育体系,提高我校医学生培养质量,培育出一批批专业素养高,视野开阔的年轻医师队伍。

篇8

1 90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分析

1.1 高校扩招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而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使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录取比例也不断增加,造成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逐渐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或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提高了要求,形成了高学历求职者的不断攀升,导致教育过度投资,增加了工作岗位的竞争度和医学生的心理压力。

1.2 医学生自身条件

医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心理状态,会因学生的自身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会产生依赖、焦虑、自卑、自傲、犹豫不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自卑的心理上临床专业要弱于公共卫生专业;在性别方面,女生在焦虑、自卑等心理方面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犹豫不决和自傲等方面明显高于女生。本科三表的学生在犹豫不决、自卑等心理方面要高于本科二表;同理,本科二表和本科一表也是如此。

1.3 医学生就业选择倾向

首先,三甲以上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待遇和医疗设施水平远远高于乡镇医院,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接触的病例多,能够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城乡的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不同与差异,使得两者在生产水平、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产生了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作为一名医学毕业生大多数更愿意留在大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到乡镇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工作。[2]最后,偏远山区的医疗设施简陋、医疗资源匮乏、医疗人才缺乏、交通不便、治疗体系不完善导致乡村等不发达地区的就医困难,而面对这种情况时,大多数医学生们都不愿放弃舒适的大城市生活,去远离自己家乡的偏远山区,当一名赤脚医生。

1.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截至2015年,各省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包括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医疗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使得步入乡镇工作者也能在大型综合类医院学习丰富临床经验,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但这延缓了医学毕业生参加工作的时间,医学学习的年限进一步延长,从而增加了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的家庭负担。

1.5 医患关系的复杂化

医疗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本应是利益的共同体,可却因为医患沟通的不够、造成医疗纠纷的增加,医院的服务水平、医术水平、医疗治疗费用等因素导致了医患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紧张化。[3]由于国家政策导致政府在卫生事业方面投入不够,医务人员人数与患者人数比例较悬殊,医疗资源紧张使得医生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的不信任和不配合。同时由于医疗法制不够健全,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保护力度不足,双方在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甚至产生伤医事件。

2 90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特征的建议及对策

2.1 提高自身学历与技能

面对现在医疗事业环境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90后医学生应努力学习使得自己步入更好的医学院校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而正在全面启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医学生可以在大医院得到更加丰富的资源,充分地掌握临床知识、技能。总结临床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不断地用临床最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对于90后的在校医学生,各种见习课、实验课以及实习过程中,均有很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以后的临床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医院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城乡差别过大问题也逐渐解决。即使现在偏远地区的医疗环境相对较差,但90后医学生应克服困难,乡镇、农村地区的人民更加需要专业的医学生。

2.2 成立就业心理咨询机构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即将毕业时仍迷茫彷徨、不知所措、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甚至产生焦躁、依赖、从众、逃避、自卑和嫉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4]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专业咨询机构,广泛的了解各地方对医学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聘用具有职业生涯辅导能力和就业心理沟通能力的老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对这些学生给予指导和服务。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识别自己的需求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打破学生心中传统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尝试参与与医学相关的新兴行业的工作,不要只局限于对口专业和医院的临床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就业满意度。同时应重视家庭心理教育,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要注意调整家长的心态,家长不应该过分强调就业层次,以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2.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篇9

Abstract:medical students, a clinical practice are faced with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of factors, medical care as an intern the legality of activities, pupils and pati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strengthen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trengthen law and human knowledge to learn, improve the medical student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quality

临床实习的目的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是临床专业医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最佳途径,医学生要在实习期间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巩固、应用并升华,使之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完成医师从业前的最后训练,为日后顺利成为执业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变化、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医学生临床实习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冲击。

1常见的影响因素

1.1学生就业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一部分人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医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用人单位主动或被动对人才招聘追求高学历,使得大部分学生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加入考研的行列,把实习的时间用于准备研究生考试,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脱岗复习等,对实习只限于应付。其余学生者疲于参加形形的各种供需见面会,而无心顾及对他们很重要的临床实习。总之,就业因素可导致学生对实习不感兴趣,被动应付,更谈不上动手操作,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1.2医学实习生医疗活动的合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实习生不是执业医师,当然也无医师的权力。那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是非法行医吗?卫生部公开表示,严格意义上说,医学生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活动,而非正式的行医。对这种活动的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不属于非法行医范畴。根据卫生部、教育部两部门联合印发并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医学生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参与分析讨论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及住院患者病程记录,填写各类检查和处置单、医嘱和处方,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有关的手术”。随着《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的实施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志愿作为教学资源的患者越来越少,这给临床实习教学带来很多困难。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医学实习生任何医疗活动的权力。因此见习、实习医生并不具备独立工作的权利,这一点在从学生进入临床的第一天就应该明确。实习医师所有的工作,包括书写病历、处方、下达医嘱以及进行相关操作都必须在带教教师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若未经老师允许,擅自进行相关处置,都有造成医患纠纷甚至触犯法律的危险。

1.3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良好的沟通能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简洁明了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结果及预后,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问题出现时协调解决[1]。我国的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时,基本无社会接触及人际交流经验。实习中,学生常表现出与环境不协调,缺乏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上缺乏技巧和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今后在处理复杂的医患矛盾中,极易处于被动状态。

2相应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临床带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熟练正规的操作技术,而且还应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要有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带教能力。实习带教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接触学生的时间更多,了解更深入,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学生渴求哪些方面的知识,哪些地方存在缺陷,帮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技能,从而总结教学经验,对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医学知识,从而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2加强法律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走向法制化轨道。近几年多部涉医法律的颁布,一方面对医务人员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和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了,各种法律知识的普及使民众的维权意识增强,处处以法律法规来衡量和要求医疗行为和医疗结果[2]。所以医学生应该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依法行医、知法、懂法、守法。例如在未取得执业资格证时,一切医疗活动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完成,避免自己的行为引起不良的后果,引发医疗纠纷。医生这一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危的职业与法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享有的权益更加重视。医学生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既要了解医务人员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又要了解患者所享有的权利。才能不侵犯病人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为自己在行使医疗行为中树立自我保护的观念,减少未来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3]。

2.3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目前医学院校基本无系统的沟通能力课程,有些院校虽有相关讲座,也仅以业余安排,学生自愿参加形式出现。而沟通能力的培养,仅依靠1、2次讲座时不可能完成的,应根据各个教学阶段的不同设立相关必修课,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可在医学院采用书面教学、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小组角色模拟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小组模拟活动包括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某种疾病“患者”与“医生”进行交流,并和参考录像带对照,使学生有机会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以利于改进交流方式和提高沟通能力。

医学生从单纯的学校课堂到相对复杂的医院病房,学习内容和方式、生活环境、接触的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导致了部分医学生思想准备不足,不能很快适应实习生活,在临床实习中欠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能力,不能很好处理与同学、带教老师和患者的人际关系,造成医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只有端正临床实习思想,解决好实习态度,保证有充分的实习时间,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疗事故防范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完成医师从业前的最后训练,为日后顺利成为执业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实习是医学生毕业前的重要学习阶段,专科医学生的实习占学制的三分之一。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短,理论学习知识内容有限,技能操作时间少,如不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则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因此应加强对专科医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护人员。近几年,我们对专科医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做了大胆的探索,实习医院对我们的学生均非常满意,得到了历届学生的好评。

一、严格选定实习医院

1.每年在学生实习前的一个学期,我们都对所有的实习医院进行考察,包括技术水平、医院设置、医德医风、床位医院等级等,进行全面考察。对省内外知名度较高、带教认真的、学生实习反应好的医院保留,学生反应差的淘汰。而且每年均对群众反应好、信誉度好的医院进行全面考察后认定为新的实习医院。

2.选好定人员负责全程带教。选定好实习医院后,我们和医院医政科协调,由医院医政科提供高年资的、有责任心、医德医风好、中级职称以上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承担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带教任务,实习结束后有实习生对老师做出评定,以确定能否承担以后的带教工作。

二、加强实习前的技能培训

在实习前的一学期,我们对各系部布置实习前的技能培训工作,选定高年资、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师参加培训,利用星期天和晚自习时间,分组进行。要求每一位学生对每一项操作都要认真操作,并要求完全达到临床要求,并当场考核,记入毕业考试成绩。因为我们要求严格,所有即将实习的学生均达到了要求指标。

三、实习前的准备

1.实习前的动员会。在即将实习前,我们把实习手册发放给学生,进行认真学习、领会其内容,然后召开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布置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医德医风的教育,团队合作意识如何培养,怎样协调人际关系等,作以全面布署。并让刚刚实习过学生谈实习体会,向师弟师妹介绍实习经验,使他们不致于在实习过程中走弯路。

2.选好实。当实习医院和实习生确定后,我们通过辅导员推荐和考察,指定有管理和有协调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实,负责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全面工作。

3.亲自送学生到每个医院。每年我们都选派有责任心的老师,亲自带队把学生送到目的地,安排好住宿,面对面地把学生交给实习医院,并要求医院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实习中发现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于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四、实习中的管理

1.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我们要求医院对实习生进行短期培训,包括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考勤和请假制度,加强医技实践,医德医风的教育等,对违反医院的制度的实习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使实习生对自己有所约束,以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我们要求医院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特别是要求带教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对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检查病人认真,拒收红包等,用良好的自身形象去影响实习生,并定期邀请医学名人或医院的知名医生、先进模范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的专题讲座,引导实习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培养实习生的良好职业道德。

3.加强临床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实习中,因每一个科室实习时间比较短,因此我们要求他们每到一个科室必须尽快了解本科疾病,争取多参与实际技能操作,遇到问题多请教老师,多动手,勤动脑,把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加深其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同学们在不同的科室实习,可互相介绍病例,并到病房检查和询问病人,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以督促其理论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同时我们定期去医院检查或通过电话和医院负责人、实联系,要求医院对实习生定期考核,以督促实习生的学习。

在实习结束前,我们要求医院对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学校在毕业前给予表彰。

五、实习后的总结

学生实习结束后,及时召开总结大会,让优秀实习生谈体会,让有经验的医院谈工作的经验,以利用开展以后的工作。由于我们对实习生加强管理,因此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实习生。例如在2007年“8.29”三门峡煤矿透水事故中,我们有两位实习生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勇于参加抢险救人,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不怕危险,勇敢救人,荣立二等功,得到当地群众和医院赞扬,医院把喜报寄到了学校,我们也对这两位学生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生对学校的实习管理工作非常满意,认为在实习中掌握了医学的基本知识,自己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实习医院对我们的学生也非常认可,虽然医院每年接收很多学校的实习生,但惟一满意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虽然医学生的实习时间比较短,只要我们加强对实习生的全面管理,专科生完全可以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毕业后完全可以很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以高水平的医学技能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苏积英.加强中职卫校实习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8,(9).

[2]袁爱梅.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探讨[J].素质教育论坛,2008,(9).

[3]杨佳黎,龙兴跃.浅析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