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37: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队伍建设汇报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机电部:内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
2) 汽车部:内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3)学前教育部:内设学前教育专业;
4)信息技术部:内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5)财经商贸部:会计、电子商务:
6)农林部:观光农业经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一、机构设置
1、1名校领导联系一个部,负责和指导专业部的建设;
2、一个专业部设部长1名、副部长1名。部长负责专业部的全面工作,副部长负责专业部的班主任和学生管理;
3、专业部的部长享受中层正职待遇,副部长享受中层副职待遇,参加行政会;
4、专业部服从和接受行政科室的业务指导。
5、部长和副部长由学校直接任命、任期为三年。
二、专业部职能
1、负责专业部内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2、负责专业部内各个专业年级的任课安排、教学管理、班主任安排、学生管理、文体活动举办、招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并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分工及职责
(一)专业部部长:全面负责专业部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1、负责专业部人事推荐。负责推荐专业部内教研组组长及其他管理人员人选,由校长办公会任命。
2、负责制定专业部专业发展规划,包括专业调整、申报新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等。
3、负责编制专业部年度及学期经费预算。负责专业部教材等其他办公用品采购工作,负责专业部实训场室建设工作。
4、负责安排、审核专业部各专业开课情况、教师授课安排。负责制定专业部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年度及学期工作汇报。
5、负责审查专业部各专业教师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教案、教学总结等材料。
6、负责专业部教学督导工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负责安排落实专业部教学督导工作。
7、负责专业部教师考核。根据学校相关制度,负责制定适合本专业部的教师考核制度,并组织教师考核,推荐年度优秀教师人选。如实向学校汇报违纪教师违纪情况。
8、负责专业部招生工作,制定专业部招生计划,安排落实专业部招生工作。
9、负责专业部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专业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安排教师参与各类学习培训,组织开展专业部校内外教研工作及教师校内外各类竞赛工作。根据专业部发展情况向学校校长办公会提出人员引进、清退等申请。
10、负责专业部校内外宣传工作。
11、负责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
12、负责定期向校长办公会汇报专业部工作情况。
13、负责应由专业部部长负责的其他工作。
(二)副部长:副组长协助部长开展专业部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专业部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负责推荐班主任安排工作,交由部长任命,学生科备案。
2、负责班主任考核工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制定教学部班主任考核方案,并对班主任工作实施考核,推荐学期及年度优秀班主任人选和优秀班集体。
3、负责班主任培养工作。制定班主任培养规划,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能力提升学习。安排班主任助理。
4、负责监督指导班主任工作,定期检查班主任工作日志。
5、负责指导班级建设。负责各班课室安排,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建设。
6、负责专业部学生管理工作,根据学校相关制度,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负责处理学生违纪情况。
7、负责专业部学生文体活动。负责制定学期学生文体活动计划,并组织开展学生文体活动。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竞赛活动。
8、负责家校衔接。负责安排家访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家访活动。
9、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负责联系各专业顶岗实习企业,按照教学安排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安排教师跟岗指导。
10、负责毕业生就业推荐。负责联系就业单位,协助开展人才招聘工作。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教师;“双师型”培养;实践与思考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日前《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中提到,职校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规定》指出,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做好“双师型”教师培养这项工作,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业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2011年开始,我校分批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和实践,同时制订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试行)》,对“双师型”教师培养进行实践和探索,五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确定选派原则
学校根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期专业教学工作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学校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制定分期培养计划,分批、分层次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按以下原则选派:
(一)优先安排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评职称急需条件支撑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
(二)优先安排校教坛新秀到企业实践。
(三)优先安排无企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二、明确实践任务
下企业实践前,学校需与实践单位商定实践内容,实践内容应与所从事专业教学或课程的要求相一致,明确实践任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要任务有:
(一)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劳动定额和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
(二)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
(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
(四)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利用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特长为企业提供会计、税收、营销等方面咨询或培训工作,实现双赢。下面为我校会计专业青年教师到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期6个月实践的工作任务与时间安排。实践内容在6个月(约24周)内完成。其中入场教育与安全教育、企业管理、岗位规范、企业用人要求采用集中培训,其它岗位可轮岗。(见表1)
三、多种实践形式
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主要实践形式有:
(一)挂职实践。主要是选派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学科科长到企业挂职总会计师助理、财务总监助理或财务科长助理,要求利用寒暑假时间和工作周每周安排不少于一天的时间到企业学习,挂职时间周期一般为1年。
(二)脱产实践。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具体实践内容由学校和实践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实践教师需要全脱产到岗工作6个月,实践期间视同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
(三)弹性实践。教师到企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时间,安排采取全脱产以外的灵活实践形式,主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实践时间每年安排2个月至3个月,以2年为一个周期。具体由参与实践的教师、学校和实践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四、严格管理考核
(一)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应填写《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申请表》,经科室推荐并提交人事科报经学校研究批准后实施。脱产到企业实践锻炼期间一般不再承担教学工作,但应定期向所在科室汇报实践情况。
(二)由学校牵头,签订学校、企业、实践教师三方参与的《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协议》,作为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依据。实践期间采用“员工+学徒”的考核评价方式,综合评定教师的实践效果,实践教师以培训企业管理和考核为主。实践教师以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直接承担具体岗位工作,按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考核与评价。企业考核包括考勤和业绩考核。采取企业员工的考勤制,由企业按照员工的考勤方式每天进行考勤(打卡制或签到制),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业绩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及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由企业相关部门完成。实践教师必须遵守企业员工基本守则、考勤制度和工作纪律,保守企业秘密。实践期间,学校定期到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反馈。
(三)企业实践结束后,企业要对实践教师的实践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实践教师要结合企业实践和教学实际,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总结,汇报、交流实践体会和实践成果,同时填写《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总结表》,由实践企业、学校考核小组考核鉴定,确定考核等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四)学校成立教师实践锻炼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校领导、人事科、教务科及所在学科(教研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教师实践锻炼的考核工作。教师在实践锻炼期间,如严重违反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或未按计划完成实践,无故缺岗者,实践考核不合格。考核结果送交校人事科备案,并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依据之一。实践考核结果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五、制度措施保障
(一)学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安全教育,会同企业做好实践教师的管理工作。确保实践教师的人身、财产和交通安全。
(二)学校要定期与企业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实践期间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和任务进展情况。
(三)实践教师应自觉遵守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按照要求完成企业实践任务。
(四)经学校批准脱产到企业单位实践且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实践期间的奖励性绩效按平均数发放。年度考核及聘任期考核时,教师实践期间的工作量,根据实践锻炼的时间,视同完成相应岗位要求的基本工作量。教师实践期间的相关费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周景武,田立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与校企合作构想[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报,2012(2):44-46.
作者简介:韩秋黎(1957-),女,河南武陟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副书记,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1-0049-03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很多学校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长期以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年,学校“双师型”教师占到专业教师的47%,2006年达到74%,在同类高职院校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本研究从实践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范例。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理解――观念基础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也称“双师素质”教师,通常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既有教师的学识水平和资历,又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质,能从事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教师。从“双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看,一方面必须具有工程师素质,熟悉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又要能按照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融会贯通、挥洒自如地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把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办法传授给学生。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造就“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既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甚至有人说,学校里的教师不可能达到“双师”。这主要是针对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实际具有或达到的能力水平而言。事实上,大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或“双师型”教师,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与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相比,从事职业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缺乏实践工作的体验,他们对应用技术的实效信息的把握往往不够,缺乏对企业相关岗位实际能力要求的了解。尽管有些教师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具备了“双师”素质,但是,一般来说,在对生产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及时运用和直接把握程度上,学校的教师仍然会逊色于长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可以说,职业经验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要让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关键是要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如果自己没有专业实践的经历,或者没有机会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不要说自己难以胜任教学,结果只能是闭门造车,培养出动手和应用能力强的学生便是一句空话。况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肩负教育和自身学习的任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即科学研究。要求“双师”型教师具有在职业领域运用高级技能创新,出成果的基本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选择――物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火爆,建设类人才紧缺,市场需求量很大,建设类专业成了“香饽饽”。一方面,一些学校不管条件是否具备,纷纷开办土建类专业,甚至师范类的学校也开起了工民建专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效益的差别大,社会上建设类专业人才收入高,导致许多专业教师人心思动,不安心于教学工作。而建筑类的专业人才甚至高校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到清贫的学校来任教,更不用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学校到高校招聘有关专业人才,连续多年都是空手而归。过去,专业课教师囿于校园,埋头教学,从事实践锻炼或训练的机会很少。而他们一旦“下海”后,又往往不情愿再回到单纯的教学中。解决这些矛盾的较好的办法是以校办产业为基础,在校内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一)兴办校办产业。校办产业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做后盾。学校除了自办产业外,还积极鼓励教学系根据各自的专业性质特点成立企业(公司)。校办产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1.学校主办。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土建类专业的特色,申办了建筑规划设计院、工程局等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独立运作管理,对外承接设计、生产任务。在满足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采取教师轮流到校办企业接受实践锻炼的方式,给专业课教师从事专业实践提供场所和创造机遇。
2.企业挂靠。一种是挂靠到学校的企业经济实体;另一种是学校利用主管企业的资质成立的经营实体。企业均为独立经营的经济责任单位。
3.专业工作室。以专业教师为主组成的具有较强专业性质的专业实体公司或工作单位。
4.学校参股。学校作为股东入股参与相应的企业。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校办企业,搭建了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实践锻炼的不同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发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用武之地。
(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在校办企业中,专业教师将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使产学研得以紧密结合。同时,教师通过所接触的企业相应的技术工作,参与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将相关的现场经验。管理知识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职业素质要求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将所承接的设计生产任务直接交给学生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实现真题真做。这样一来,不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熟。学院的建筑规划设计院自1994年成立以来,前后共有56名专业教师在其中有过执业经历,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等执业资质的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不仅如此,校办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凡在设计院工作过的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社会需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自然为学院的招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工程技术资质的考核。具备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是“双师型”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学校依托校办的企业,积极为教师从事专业实践以及获得相应的工程系列职业资格和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提供条件,给予业务工作资质认定的帮助,解决专业课教师申报工程系列职称的渠道及报考注册师的相关考核问题。教师在申报工程技术系列的职称时,通过不同形式的培养计划对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予以肯定,校办企业根据教师参与实践工作的情况出具考核意见,保证专业教师符合“双师型”标准。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措施――政策基础
(一)实施特殊津贴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获取所从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了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对具有“双师素质”的各类专业教师,如获得了国家注册建造师、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律师等从业资质的教师每月给予特殊的津贴补助,颁发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二)重视继续教育。对提升学历的专业教师,由学校给予资金的资助,并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参与学习的教师给予时间上的照顾。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教师培训、进修规划和规程,与被资助的教师签订相应的服务协议,维护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培养人才为主。创造条件,对校办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院办产业创建初期,是以锻炼和培养教师为主要目的,注重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校办的设计院在社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生产与课堂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交流和转换的桥梁,使教师有了用武之地。
(四)奖励科研成果。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对“双师型”教师或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产学研结合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调动教师参与实践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长环境――机制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相应的机制做保障。
(一)建立有效的培养运行机制。在校办企业工作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参与相应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一是全脱产参与社会实践的模式。由学校选送教师进行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在进行生产实践期间不再担任教学工作任务,教师作为企业的临时编制,接受相应的生产任务,由所在企业进行管理和考核。参与生产实践的教师定期向学校汇报实践的成果。
二是教学和生产实践兼顾的模式。即教师并不脱离教学岗位,每学期仍需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课余时间外以课题或项目组成员的身份承担设计任务,或参与其它生产实践。
三是教师在校外挂职锻炼的模式。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支持专业课教师走出校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到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中兼职或挂职锻炼,自主从事专业实践活动。
(二)校内培养。破除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采取教师工作室,向企业派遣访问工程师等模式,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不同的校办产业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专业实践平台。专业教师轮流在院办产业中担任相应的业务工作,增加实践锻炼的经历。尤其校办设计院的主要骨干技术力量,均是学院的专职教师。他们既从事设计院的设计工作,又兼负了大量的教学或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他们在为社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同时,锻炼了能力,提高了水平,同时也缩小了与社会同类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的差距,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外部引进。聘请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或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相关的教学教改等活动,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学校开展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人才价值――效益基础
如果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的话,更重要的或者说更有意义的则是在学校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一)实践性教学作用。通过“双师型”教师所从事的生产实践,为学生进行实践课题指导,在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应用水平。学校建筑系的专业实体公司和工作室,几乎就是课程建设的源泉,专业建设的“实验田”,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学校所在地湘潭市的每一个居住小区几乎都有该系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设计作品;市内某大型商场装饰工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社会实践成果。城镇规划工作室则完成了省内外一大批农村规划。由“双师型”教师组成的专业实践工作室已完成了一批实践成果,这些对于参与其中实践的学生的影响远比成果的取得更有意义。
(二)专业带头人作用。由“双师型”教师牵头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或主持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依靠“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中打造体现本校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品牌、课程品牌。
(三)科研主力军作用。利用“双师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的有利条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承担相应的设计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像2006年学校已获得立项的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省级科研课题,就是由教学成果走出学校转化为实践课题的成功范例。对教育教学改革来说,由于“双师型”教师直接掌握生产和管理一线的现状和第一手信息,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更深入的体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就更有发言权,更能把握教研教改的方向。
(四)连接的纽带作用。通过在企业兼职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间的亲密接触和经常性沟通,加强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相互了解,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五)服务社会的作用。“双师型”教师均具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专家型的“双师型”教师除了教学外,还可担任建筑与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房地产估价等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利用这个资源优势,学校以适当的组织形式发挥“双师型”教师的技术专长,以咨询、技术服务、培训等形式服务社会,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设计院成立以来,已在省内外承担了上百个规划建筑设计项目。随着这些设计项目的完成,也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
(六)教育示范的作用。一方面,激励青年教师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眼中的“参照物”。学生对有成功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充满羡慕和崇敬,因而,教师自身的教育力量是无穷的。多让“双师型”教师以教学或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班主任管理等形式,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帮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树立理想,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回报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注重师德建设,树立爱事业、爱学生的牢固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强调持续、协调发展,就是以教师成长发展为主体,校长是教师的管理者。其关键在于把师德建设作为永恒。
1、加强法规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作为学校管理,就应努力地在学校中建立团队意识,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使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有深层次体验的学校环境。办学的根本在办学思想,而办学思想的实施,又决定于教师,有了较好的思想修养,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学校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形象,学校的声誉。只有我们把工作做好了,我们才会赢得社会的支持和关心。所以,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首选,形成优良风尚的重要保证。一年来,学校重视加强法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义务教育法》、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教育蓝图,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强化制度要求、养成爱岗、爱生习惯
在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地采用制度规范。利用开学集中培训及日常政治学习机会,借鉴全国各地教育案例,要求教师学法、懂法、增强法制意识,结合那些案例的惨痛教训,使教师真正认识体罚学生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学校每学期做到及时完善、印发学校各岗位管理职责,以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自觉性。每月实行师德考核评价,采取自查自纠,期末汇总考评的长效机制。
3、形成教育氛围,实现师德行为的规范
只有当师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教师的工作准则,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成为自己的习惯,师德的水平才会达到新的高度。开展以“立师德、正师风、树师表、强师能、铸师魂”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让规范成为习惯,我们采取以下办法:
首先是培训认同,设专人、定专时组织收看师德报告会,月末周六培训,提高理论认识,开展“师德师风八要八不要、爱生育人十个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教师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其次是交流促进。为达到师德、师风良好氛围,每学期,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演讲交流,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师生登台演讲,撰写剖析材料和心得体会。以求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目的是实现教师师德行为的规范化,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二、研究工作新方法,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素质的问题由渐突出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把选准配齐各学科各岗位人员,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并在探索新思路、创新办法上下功夫。
1、改革上岗用人办法
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学校要达到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不断增强时代意识,在上岗用人上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新公开、平等竞争、走“教师专职化、学科专业化”之路,具体做法:
(1)量化成绩、透明公开
根据每学年工作情况,原任各岗教师及学校各岗增补需要,在每学年末,由学校教导处向全校教职工公开量化每位教师、各岗位职工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月评价汇总工作成绩。使大家细致了解全面分析。
(2)人尽其才选聘
本着科学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学校每学期末清楚了解个人能力及意愿,本着“发现人才去干事,支持人才干好事,帮助人才干成事”的原则,实现人尽其才。消除在岗混事的现象。
2、拓宽学校管理监督渠道,实现由封闭向公开的转变。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归结为一点,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所以我们借创建契机要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致力于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三大舞台:即课堂教学舞台、教育舞台、成功舞台,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创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对教师的纪律要求向社会公开、向学生家长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听取大家意见。多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认真解决家长、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教师实行教科研工作月评价,加大家长、学生评价反馈教师教学的权数,一月一量化、一公示一通报,让教师向“满意的教师”“学生喜爱的教师”步步推进。[nextpage]三、开拓工作新领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做到从管理创新,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好的管理就是一种好的氛围,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和潜能,而最大限度地抑制人之不足,建立起以自我激励为主,外力推动为辅的激励机制,为教师完成工作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
1、以人本管理调动教师。
学校实施的管理创新,就是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为完成预定的目标,积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把个人自我的实现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因为一所学校是否和谐,取决于各个要素能否有机的、和谐的统一起来,保持最佳状态的运转。
我校实施人本管理,形成了干部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有学生的良性循环,创造了一种“干部思管、教师思教、学生思学”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使一批青年教师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自信走向成功,使他们的青春热情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2、用梯队建设塑造教师
为适应学校办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制定了“调进一批、培养一批、成熟一批”,对青年教师继续实施“136910”工程(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为一方名师),有效实施教师个人第二轮专业发展规划(2010-2013)的教师队伍建设方略。
为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以为学校发展负责,为学生质量负责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措施。一是实行校本培训;二是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三是实行聘请县级名师、校级经验丰富教师开展师带徒;四是开展校级推门课、评优课、分类课、展示课,汇报课进行督促;五是组织参加继续教育;六是鼓励参加培训。
3、用真挚情感凝聚教师。
学校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想方设法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一、工作目标
根据区政府提出的"走在前列,再创一流,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乡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创新教育机制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使全乡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争取到2012年8月创建成为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乡"。
二、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
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把教育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保证教育经费预算这个重点。在乡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教育的财政拨款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根据区政府文件规定,按上限下拨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教师的收入。
今后几年将重点规划中心幼儿园的投入、规模较小的观岭小学的撤并、中心学校的小山开发等项目。不断增添现代教育设备,使每所学校真正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
2、强化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
根据我乡现有各校、幼儿园办学条件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中心学校争创省农村示范学校,金谷小学争创市现代化教育达纲学校,中心幼儿园争创三星级幼儿园,后隆幼儿园争创二星级幼儿园,成人学校争创省、市社区教育示范乡。
3、稳定山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为了稳定山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乡党委、政府将逐年提高全乡教师的福利待遇,使我乡教师的每年人均经济收入保持在全区上游水平。
4、形成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公平竞争,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格局,乡党委、政府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龙观乡教师《奖教金》制度。以《奖教金》制度的实施来促进建设一支具有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学识水平,一流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流的教科研意识的教师队伍,提高我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进行,龙观乡成立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乡"的创建工作,加强对各校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四、工作阶段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2012年9月-12月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标准,做好全乡教育现状的调研工作,制订工作方案。
依据市教育局、县教体局的工作安排,我校依据《xx市民办小学督导检查评估标准》《xx市民办初中督导检查评估标准》《xx市民办高中督导检查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对学校资产状况、学校物资、全校教职工档案进行了清理,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对学校章程和董理事会章程进行了修定。为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继续把学校办大、办好、办强,现针对我校作为民办学校的当前发展阶段和办学特色,就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模:
我校始终坚持“兴教报国、培育英才、振兴中华”的基本办学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全员管理制、结构工资制、优质厚酬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路子。学校实行分学部管理,下设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目前,在校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一线教师180人。来自全国各地省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50名,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0人。拥有5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部15个,初中部15个,小学部20个。在校生3000人,其中高中1000人,初中1000人,小学1000人。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250亩,当前占地面积69.6亩,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基本完成了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部配套。其中,3座教学楼66口教室;1座实验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6套、联网微机房2组微机120台、多媒体教室1个、各种功能教室20口,图书室现有图书24000册,各种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全部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1座办公楼3200平方米;3座学生公寓楼4100个床位,公寓房间全系8人标准间。一座综合餐厅,设有7个食堂含清真食堂,能够容纳3800人同时就餐;一个标准田径操场;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并接入了全县教育城域网,创成了“xx县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校园开阔,安静幽雅,是学生就读的理想场所。
我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文明单位”,被县教体局评为“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优秀单位”、“xx县电化教育试点学校”,被市民政局评为“民间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被xx市宣传部文明办、市建委评为“绿色文明家园”。被市综治办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并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我校体育组获团县委、县教体局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优胜学校”,被市教育局、体育局评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二、建设与管理同步进行,严格财务制度,规范收费行为。
学校于20xx年x月依法召开了首届股东大会,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通过了《xx省沂源县英华学校章程》,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理清了思路,奠定了基础。依据“多劳多得,优质厚酬”,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使工资分配更趋于科学合理,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认真执行《xx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管理机构、制度和财务计划齐全,资金来源、调拨、核算、用途反映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建立了总帐、明细帐、现金帐、固定资产帐。会计档案齐备,帐目规范齐整,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记帐,科目符合要求,并按照年度、半年度向审批机关报表。学校的财务收支符合规定,收费项目培养费、杂费、班费、住宿费、取暖费等都是经过教育和物价部门核定,标准合理支出的比例、支出的标准符合要求。收费管理实行“一证、一卡、二公开、四统一”的管理办法,无乱收费行为,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通过这种自筹资金,滚动发展的方式,为英华学校迅速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执行,向有关部门及社会郑重承诺,xx学校保证不出现乱收费现象,如果出现乱收费,甘愿“乱收一分罚十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为在职教职工落实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凡是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满一年的,有正式教师资格,已经进行了人事的,我校依据聘任合同,购置“两金,以解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学校的发展,应当说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3000多个家庭解决了孩子接受教育的问题,为300多个教职工解决了就业的问题。通过自筹资金滚动发展迅速壮大。不花政府的钱,为政府解决了教育投入的大问题。
三、教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为落实县教体局《关于加强全县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切实建立起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我校实施“名师工程”,一手抓招聘,一手抓培养;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师德。采取灵活的用人制度,一方面求贤若渴、任人唯贤、想尽一切办法为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坚持原则,能者上、庸者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导,兼顾老中青的合理搭配,每个学科都有两名具有中教高级小教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认真落实《xx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严格执行学科课程标准,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教改,相继推行了省教委立项的高中作文五步教学法等教学改革。目前正在全校各个学段推行英华特色的“立足学情,精细教学”教改活动,各学段各学科依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主开发研究。为使新走上教学岗位和教第一遍教材的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实行老教师带徒弟、手把手跟踪指导“一对一结对子”的办法,进一步理顺了教师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和名师的梯队关系,实行英华特色的骨干教师升降级格制度,落实骨干教师的各项待遇,真正搞好教育教学过程的传、帮、带作用,推动教研教改推陈出新。
积极开展教育初步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校园数字化程度。学校向县教体局申报并被确认为第五批“xx县电化教育试点学校”。抓紧抓实现代化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全面向各学科的渗透融合。
我校始终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不断选拔德才兼备,有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的教师出任班主任,认真落实班主任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各项评优选模、年度考核全力向班主任倾斜,在全校创设了一个“当班主任有作为、有地位,当班主任光荣”的氛围。
重点落实了几项制度。
一是学部领导干部例会制度。每周一第一节课为高中部领导例会时间,总结上周工作,明确下周工作重点。
二是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三是听评课制度。领导干部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四是落实了包级、包组、包班制度,加强了对年级组、教研组工作的指导。
五是值日制度。领导成员每人每周至少2天吃住在学校,做到了以校为家,率先垂范。
六是调查调研制度。领导成员采取个别交谈或师生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教情学情,为师生解决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
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重点落实了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教导会制度、班主任工作交流制度、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评选积分制、班级工作目标责任制、班级工作责任追究制等,使班主任明确了责任要求。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使班主任老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
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教师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强了师德建设。要求老师们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爱生如子,一视同仁。
二是开展了“周听评课”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四节为听评课时间,本组成员轮流讲课,互相评课,听评课做到了制度化,对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合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是加强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四是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举行了青年教师入门课、汇报课、比赛课。
五是开展了高中新课程标准学习与培训。学部制定了培训意见,先后召开四次全体教师会议,请有关领导做了专题报告。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分学科组进行了讨论。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抽时间学习,做好专题理论笔记,学部进行了检查。
四、学校教育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力求创出自己的特色
伴随着我市“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提出,各个层次的学校都在寻求成绩的新的增长点,“大进是提高,小进是落后,不进是被淘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新的机遇。所以我们一直在不断强化“抓教学质量”这一个核心问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积极探求教育教学的发展的规律。
学校实行分学部管理,一校三部,各学部各设一套完备的政教、教务领导班子,各负其责,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行严格的考评奖惩制度,一周一总结,一月一兑现。针对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质量的迫切要求,抓住学校对学部、学部对班级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一核心问题,实行“四级值勤负责制,逐级考核,量化管理。在一个工作日,班主任管理考核学生级组管理考核班主任,学部管理考核级组,学校管理考核学部。整个教育教学和后勤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考核检查的视野,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仔细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规范教干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以达到目标管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
针对青少年学生年龄小,思想尚未成熟的特点,采取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在学习期间全部在校寄宿。封闭式管理是“封而不闭”,让学生远离不良影响,杜绝身心受到侵害的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收听天下新闻长见识,发挥教育最大效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渗透着爱心、诚心、细心、热心、良心。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坚持“找准起点、减小坡度、分层推进、全面提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学思想,教师上课应用分层教学,异步教学,个别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化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达到无差生、无后进生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我校坚持“早打算、早下手”的原则,在小学部开设英语课,开足活动课;在初中部、高中部开设研究课、开足实验课,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形成学校、社会、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实行全员家访制。学期终结,学校全员出动,家访到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家长交流,听取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的总结研究,作为指导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
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养成教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实行“学为主体、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三主教育”模式。我校倡导“每一位同学都是班干部,都是班级主人”。一日常,责任到人,日日反馈,周周总结,月月评比,严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自己组织集体活动,制定自我管理制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寻求自我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着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落实学生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在狠抓教学工作,渗透德育的同时,积极主动与社会相结合,采用家访、电话访问、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教咨询、发放家教教材,在管理中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心理教育课题,实行研究式管理。
五、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开展“三比三看”活动,正视挑战,激流勇进,干事创业,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比三看”活动统领全局,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以新课程改革为先导,以大面积提升高考、中考成绩为突破口,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跨越大发展。重点工作可概括为:突出一个转变,打好高考、中考硬仗、实现工作的大面积突破。
一、与时俱进,促进观念的转变;激流勇进,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灵活的办学机制,是一所民办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自存的前提,占领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和理论的至高点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更充分地实现“多劳多得,优质厚酬”的利益分配,是我们干好工作的驱动力,而干好一翻事业,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正进一步理顺工资分配机制和干部使用机制.工资分配方案的改良,要以过去的“保稳定”向“促发展”过渡,新近正酝酿的工资分配将不是以资历,而是以时下的工作成绩,不论你是高级教师,还是初级教师,论能力;不论男女长幼,论贡献;不论资格职务,论成绩.这是一个民办学校走向强大的必然的趋势.
在干部使用上,我们将突出“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德才兼备”的原则,逐步调整干部结构,初步形成“支持干事者、保护创业者、淘汰落后者”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用年轻人,引领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二、打好高考、中考两个硬仗,提升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要充分认识到高考、中考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学校品牌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是由高考成绩铸就的.所以,立足学生发展,在政府的政策积极鼓励下,一切能够促进本科上线率的正确做法,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做.要进一步打破“阳光普照”“大锅饭”的做法,细化高考中考成绩的衡量考评方案和重奖重罚方案,并严格执行.
当前我县的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思路是,“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高一高二当作高三抓.每次大型考试,县教研室都要提供可比性很强的数据,都要对学校的教学成绩对账,那么,学校要与学部对帐,学部要与班级对帐,与任课教师对帐.进步奖励,退步惩罚.
三、贯彻四个坚持,实现四个突破
1、坚持教学中心,突出做好“五抓”,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新突破.教学工作的目标是:高考成绩有新突破、中考成绩上台阶、小学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抓制度.要完善各种教学责任制和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责任.二是抓改革.改革常规管理,改革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标准,推动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抓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比赛、课堂教学等级达标、新教学模式推广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四是抓特色.要把艺术、体育等特长教育摆在与文化课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重视,更加强化,切实抓出成效,使之成为中考的新亮点、高考的新增长点.五是抓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加强德育阵地建设,积极开辟德育网站等现代化德育阵地,实现德育手段信息化.
2、坚持培训先导,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突破.重点抓好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要坚持边培训边任课的原则,抓好通识培训、课程标准、新教材等师资培训.同时,健全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创设适应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学习和交流,争取培植出自己的典型、推广出自己的经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特长教育的新突破.重点抓好体育、美术、音乐教学,强化特长生培养,大幅度提高高考本科进线率.加强对特长生的管理,针对特长生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纲要”,切实改变当前特长生管理“死角”的问题.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各类体育比赛和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和青少年体育锦标赛,与参加各级各类音乐比赛,力争取得新突破.
4、坚持深化改革,实现教干教师队伍建设新突破.当前我们要强化三支队伍: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现人才,锻炼干部,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培养、管理、使用制度,落实待遇,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三比三看”活动为抓手,着重解决师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廉洁意识,提高师德修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艰苦创业,实现跨越发展
1、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动摇,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并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2、针对生源中独生子女增多的趋势,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学生终身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服务性,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坚持教研教改的第一生产力的拉动作用,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加大外语特色教学,加大基础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力度.
4、坚持打造名师队伍的师资建设理念不动摇,形成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有教研成果,人人争做教育专家,人人争做学者型名师的局面.学校为名师的成长进一步创造条件.
七、面临的困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3-03
一、问题引入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内涵建设力度的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授企业文化、最新产业发展动态、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又可以强化校企合作,弥补教师人数不足、编制不足的欠缺,完成规定的理论或实践教学任务。然而,受国家劳动法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学校聘任制度与待遇、兼职人员个休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仅仅停留在聘请个别企业人员代课的初级阶段,加上待遇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始终遭遇聘请难、管理难、考核难、提高难、不稳定、不融合等困惑。探索建立基于柔性引进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可以充分吸纳与利用校外优秀人才资源,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人才急需,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有利于建立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水平精湛、长期稳定、融合互动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的聘任形式,关系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比例结构和整体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规范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以确保行业企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进入学校兼职,并切实发挥出兼职教师的作用与潜能。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人才聘用机制,才能为兼职教师提供空间,让兼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柔性引进的内涵
柔,原指植物初生而嫩,软,不硬,与“刚”相对。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用“柔性”来表示物质柔软易弯、灵活可变的性质。在管理学中,引入“柔性”概念,强调对于人的管理,应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以人为本的、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让管理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自觉的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人才引进方式主要有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进入编制、人事、合同制用工等多种途径。为创新聘用机制、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灵活使用人才,高职院校可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打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学校引导、市场调节、灵活聘用,契约管理的方法,从行业或企业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实现“引”而不“进”。柔性引进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按需引进,注重实效。兼职教师的“柔性”引进,打破了传统的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在不改变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注重人、知识、创新成果等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学校的人才队伍,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了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灵活使用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必须与现代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主要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为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现代企业其自身内在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基本社会组织构架,又明显表现出柔性化特征。另外,兼职教师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社会人,在管理方式上应注意到其群体特点和个体要求,在以情感为依托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环境的基础上,着重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兼职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人才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柔性引进的主要工作岗位与基本方式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来校承担主要专业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要达到20%,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数要达到专业课教师课时数的40%(示范高职院要求更高)。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兼职教师的主要岗位有学校董事会成员、专业委员会成员、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科研管理与研究人员、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人员(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这种岗位设置,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项目式引进。按学校设定的项目或任务引进兼职教师。项目或任务完成后,聘用关系自动解除。有新的项目和任务时可再行引进。如引进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顾问委员会成员、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专业咨询与指导;与学校联合申报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和相关教科研奖项;与学校合作,以学校为作者单位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或教材;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指导;其他特殊项目或任务。
2.全职式引进。按学校设定的工作职责,实行坐班制,全职在我院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全职式引进,聘期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情况履行续聘手续。
四、柔性引进的主要对象与基本条件
柔性引进的人才应为学校事业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所急需的紧缺人才,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受聘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愿意为我院事业发展贡献智力与智慧。
2.受聘者应具有博士以上学位或教授以上职称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或高校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省级以上名师;或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或大中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技术能手。
3.受聘者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或实践能力,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4.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5周岁,特殊情况可另行研究。
五、聘用待遇
聘用待遇是吸纳与引进人才的关键要素。学校要通过待遇、事业、情感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人才来校兼职。
1.学校为受聘者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档案,为受聘者颁发聘书,成为学院名誉或特聘人员。
2.聘期内,根据受聘人实际情况,学院为其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工作条件。
3.酬金标准:(1)项目式引进人才酬金标准:承担教科研项目、教科研奖项,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或教材等,按校内教师教科研奖励标准的2~3倍计发;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等工作,根据工作量与学历职称级别,按每课时100~200元测算总量;指导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工作的,根据工作量与学历职称级别,按每课时150~300元测算总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按学历职称级别设定课时费标准。(2)全职式引进人才酬金参考标准。全职式引进的人才,按承担的任务,参照校内同类同级人员的年收入标准高一档确定,高层次人才8~15万/年,高技能人才5~10万/年(承担项目任务的不再另计酬)。
4.特殊情况由学校另行研究决定。柔性引进人才实行项目酬金制或年薪制,酬金可根据受聘人实际情况按月或按年发放。
六、柔性引进人才的管理与考核
规范聘任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实施过程考核是设计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重要内容。对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的管理,要以完善聘用和考核为着力点,健全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风范为重点,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培训制度;以提高队伍的稳定性为目标,出台兼职教师队伍激励措施,以激发兼职教师从事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脚点,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的积极性。具体操作时按下列方法进行。
1.柔性引进人才的日常管理与考核由用人院系(部)负责,人事处监督检查。
2.学院对受聘者实行目标考核,契约管理。目标考核包括年度目标考核与聘期目标考核。学院以聘用协议为依据对受聘者进行日常管理。
3.协议有效期内,受聘人以我校名义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及专利均归学院所有,受聘人员不得泄露和私自转让。
4.聘期内,若订立协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致使协议无法全面履行,经双方友好协商,可变更聘用协议。
5.每年年末,受聘者应向所在院系(部)递交一份履职报告,由所在院系(部)对其进行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和相关材料报送学院人事处备案。
6.受聘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可以解除聘用协议:(1)在聘期内,因受聘人原因,无法履行协议及职责,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的;(2)受聘人员严重失职,对学校造成重大损害;(3)聘用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协议变更达成一致意见。
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受聘人可以解除聘用协议:(1)因聘学院原因,受聘人员无法履行协议及职责;(2)学校未按协议规定支付劳动报酬;(3)学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侵害受聘人员合法权益。
8.用人院系(部)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或对聘用工作执行不力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逐步减少支持力度。
9.聘期未满解除协议,学院或受聘人均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七、聘任流程
1.制订引进计划。用人院系(部)依据专业建设需要,提出职位需求申请,制订《人才柔性引进计划》,报人事处备案。人事处会同院系(部)将人才柔性引进计划报分管领导预审,经院务会研究后实施。
2.物色引进人选。用人院系(部)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招聘信息,主动物色引进人选,接受应聘或推荐,协商引进形式、任务、职责、待遇、管理及考核办法等相关内容。
3.达成引进意向。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进一步与拟聘人员交流沟通,并将详细情况向院领导汇报,通过了解、考核、遴选,达成引进意向。
4.确定引进人员。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将有意向引进的人选报院务会研究,最终确定引进人员。
5.签订聘用协议。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通知受聘人,告之工作方式、任务、目标和待遇,并与之签订聘用协议,填写《人才柔性引进登记表》,并将受聘人个人学历、职称,代表作,科研成果及奖励、专利等材料和证书复印件交人事处存档。
6.聘任。学院为受聘人颁发聘书,受聘人正式履约。
八、注意事项
1.按需要聘任。学校要不断完善柔性引进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在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反复酝酿,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仓促聘任或仅作为兼职教师数量简单补充的情况。根据双师素质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明确兼职教师的责任、权力、义务;在兼职教师聘任时,重点把握“三个适度”:既要符合学院的办学实际,又要适度审视专业发展趋势;既要注意专业的长线性和短线性,又要对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周期做出适度的分析判断;既要考虑兼职教师的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又要适度考虑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
2.提升水平。学校要建立外聘兼职教师业务档案,帮助外聘兼职教师了解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教学要求;对兼职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兼职教师的考核上注重“三个主动”:一是主动关注职业教育发展;二是主动反映人才市场需求的新信息、技术领域变革的新动态、新趋势;三是主动参与学院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采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结对”的方式,相互听课说课,共同开发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吸纳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3.人文关怀。学校要出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兼职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扩充兼职教师的储备。协助兼职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升兼职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慧邦,等.柔性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1,(4).
[2]彭建瑜.柔性引进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论刊,2005,(10).
[3]池临封.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
[4]郑其绪.柔性管理M].济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5]邢凯.牛余红.“王者之政”与柔性管理的三个层次[J].济南大学学报,2000,(6).
[6]贾小波.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若干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治理软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塑师德、正师风”活动的扎实开展,着力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xx教育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着力解决的问题
1、解决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突出整顿纪律涣散、不思进娶精神不振等不良作风,消除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努力形成纪律严明、敬业奉献、敢争一流的干部、教师战斗集体。
2、解决教师行为方面的问题。杜绝侮辱、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以及埋怨、指责、训斥学生家长的现象;突出解决在个别教师中存在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在遵守“教师十不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3、解决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健全和完善教师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质量效益观念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增强教师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意识。
4、解决原则性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防止~和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5、解决为教不廉的问题。突出解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问题,杜绝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向学生推销商品,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的现象,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6、解决教师公众形象方面的问题。从规范和约束教师言行举止、仪态仪表以及社会活动入手,突出解决教师违~公德,损害教师、教育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学习阶段(~.9——~.1)
1、区教育局、各学校分层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并利用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每名干部和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关规定和精神进行深层次学习,撰写学习笔记。
3、通过开展师德知识测试、辅导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学习笔记展评等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对照检查阶段(~.2——~.3)
对照师德规范和上级要求,采取个人找、大家提、组织帮和师生评议等方式,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查找问题的同时,形成个人剖析材料,理清整改思路。
1、横向找差距。自觉与身边的优秀教师相比较,看自己在在师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2、纵向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回顾近年来个人的师德情况,对照有关师德规范、制度,实事求是的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三)整改提高阶段(~.4——~.5)
针对查出的问题,要立足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过程中,要放下思想包袱,既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优势,增强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整改,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形成敬业爱岗、拼搏进娶无私奉献、敢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2、师德建设再上新台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彻底根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得到自觉遵守,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普遍增强。
3、教育行为全面规范,有损教师形象、教育形象的现象全面禁绝。
4、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制度促师德、以师德树形象的师德管理新机制。
5、教师队伍的社会声誉显着提高,树立起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典型。
(四)总结表彰阶段(6月中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175-02
教师是学院教学、科研的主体,是学院发展的人力资源,是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青年教师是学院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继往开来、实现学院再创辉煌的使命,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了解学院青年教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健康成长,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 江西信息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总体分析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西信息学院),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考试招生至今,教师总数大幅度提升。20世纪80年代,学院前身南昌气象学校以每年新进二十人左右的速度扩大教师队伍总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进人数量大减,至90年代后期停止了新教师的录用。直到学院升格后,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对原有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提升的同时,开始了新教师的招聘。2006年招聘三十四人,成为学院年度招聘人数之最。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以规范录用工作和要求,年年吸纳新人,以加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一批老教师相继退休,据推算,以后十年中,有将近七十人退休。届时,学院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将成为学院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目前,学院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近1/2,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学位,理念新,朝气足,活力强;在政治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决策持积极态度;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在工作上踏实、苦干、追求上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总体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在个别青年教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淡化,对学校和个人前途缺乏信心;自我修养不够,思想境界不高,师表意识淡薄;主观意识强,缺乏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奉献观念单薄,受不良风气影响,追名夺利,患得患失,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有个别青年教师甚至还存在缺乏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现象。
很显然,这些现象如果任其继续蔓延下去,必将会直接制约学院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改变这种现象,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地成长起来,以切实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流的团结、奋进、有朝气的教师队伍。
2 江西信息学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加强青年教师的党建工作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按照党指引的方向成长发展。学院各支部、团委积极探索青年教师思想工作方法,在规范程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控制总量的总要求下,加大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在青年教师中的群众基础。
2.2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培训,用正确思想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提高其防范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影响的免疫力。组织青年教师广泛开展“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红色之旅教育活动、帮扶帮困献爱心活动、学习师德模范活动”等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升华。激发青年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感情,进而表现为自觉行为,为之拼搏、奋斗。使青年教师在丰富而实在的活动经历中真正体会教师职业的神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2.3 加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
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国情、省情、民情、社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责任胜于能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踏踏实实,时刻做一个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有责任心的人。
2.4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
要求新进教师一年入门,两年达标,三年胜任,以引导、促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健康成长。
2.4.1 三个“一”的教育、培养模式
对新聘(调入)教师,进行一次上岗培训,一次实践锻炼,安排一个老教师进行指导培养,以加强基础业务的培养教育,使其达到教学岗位要求。
(1)进行一次上岗培训。
新进教师入校一年内,进行一次入岗教育,学习教师法、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原理、教师职业操守及学院的各项规定、制度、办法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职业职责,适应岗位,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基本能有效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有关活动。
(2)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新进教师入校两年内,必须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至少一次的锻炼实习,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到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了解市场发展现状和专业发展前沿;了解企业需要何种人才,何专业的人才,何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自身专业技能实践,结合市场进行教学设计、实训实验、课程设计开发、指导学生等。
(3)实行“一带一”导师制,开展“传、帮、带”。
教育能力是直面实践的能力,既有规律性更有具体性,传、帮、带是最具有针对性的。各系为新教师配备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骨干教师,指导新教师进行课程分析、备课、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分析等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以“结对帮教”模式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2.4.2 对进校两年后的青年教师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1)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
继续教育是教师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追加教育,继续教育能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提高自身学历程度,在提高学院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同时,加强公共课的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践。
(2)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拓展教育。
青年教师每年除必须完成省人社厅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修的公需课程的教育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各项素质拓展教育课程,以提高综合素质,包含:政策、法规、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和学习。
(3)加强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规划,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本专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不断充电,拓展、补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每个教师培训、学习、实习、实践每五年至少一次。各系、部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青年教师脱产或半脱产或利用暑期学习、培训;到企业和公司实践锻炼、调研。要求学习实践的教师做好学习、培训、实习、实践日志,学习、培训、实习、实践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含图、表及数据,并有案例分析及有关企业、公司的专业技能要求等材料),并在本系或全校教师中进行汇报,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5 完善学院团队协作机制和梯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学院教学团队、创新团队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团队建设,参与团队承担的教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个人协作意识,挖掘个人潜力,营造团队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
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院级微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说课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激励青年教师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和专业操作技能。增强青年教师的自信心和竞争能力。
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采取送培、委培、出国学者、进修、高级研讨、压担子、给任务、给待遇等方式,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专业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从而由骨干教师带动其他青年教师,促进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
2.6 以人为本,完善保障机制
大力建设“凝聚力工程”,将政策、待遇、环境等硬条件和事业、感情、风气等软环境相结合,保障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6.1 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与评聘工作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管理,利用政策杠杆,发挥激励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涵盖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教师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2.6.2 建立青年教师关怀机制
大家上午好!
本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础管理继续强化,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技能大赛成绩优良,对口高考喜获丰收,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班子工作
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团结协作,除了完成学校本职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四城同创”、“精准扶贫”、“环境整治”等全县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各项整改工作。继续坚持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三评价”机制,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学生评教评学活动,多渠道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保障了师生权益。
(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建立长效机制。本学期组织教师远程培训并深入开展“教育三问”学习;申报“双师型”教师30人,做好相关材料,并报省教育厅审核,师资队伍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黄敏老师参加九江市2019年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获一等奖;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九江市第十七届技能竞赛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教学工作
本学期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派出教研组加强与外界专业交流,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教师绩效考评的相关制度,狠抓教师的“五认真”常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对口高考再创佳绩。今年,133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人数41人,二本上线率31%。其中:最高分523分,全省排名第21名,500分以上17人,上国办(江西农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9人。(2019年我省三校生报考人数翻倍,录取人数相对减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2、技能竞赛稳中有升。今年组织学生参加九江市第十七届技能竞赛,学前教育五项全能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客服信息获1个二等奖。获一等奖的总数比去年增加了一个,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德育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重新制定班级评分内容和标准,班报评比、卫生检查、寝室内务整治、校牌佩戴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每月评出文明寝室,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加强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环境卫生教育。学校把4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法制宣传视频,接受法制教育。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安保措施得力,法律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校园卫生良好,学生考勤好转,仪容仪表转变,早操秩序改观。
(五)、招生就业培训工作
学校招生处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把招生宣传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捆绑责任制,招生责任分工明确。2019春季共招生204人,主要分4个专业教学班(学前教育、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装潢设计、旅游服务和酒店管理)和小部分插班生。策划19年秋季招生方案,准备19年秋季招生工作。
本学期落实了16秋幼、17春装学生实习工作,安排了17春幼学生见习,并完成了就业回访,效果良好。顺利与广州名匠装饰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于四月份举行联合办学挂牌仪式。圆满完成了武宁建材大市场嘉典置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和杨洲乡大旅游培训。
(六)、其他工作
资助工作宣传到位,严格操作,落实精准,台账规范,顺利通过县、市两级助学金检查,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实训中心及时对机房、系统软件、办公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教学得以正常完成;总务后勤人员尽心尽力,热情服务,财务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精打细算。
本学期加大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成了学生寝室热水沐浴房、直饮水、吹风机安装工程;完成了学校户外电子显示屏及坐椅安装工程;完成了五大项目(运动场项目、食堂改造扩建工程、食堂设备采购项目、阶梯教室、实训楼一楼改造)的报批工作,为确保各项目暑期按时动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下学期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问题:
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建设的任重道远;技能大赛的瓶颈有待突破。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专业建设和师资建设,积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教学质量中心,努力争取对口高考、技能大赛新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教育三问”,为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