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7: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2087
国内刊号:61-1469/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二、外语教师与外语教师教育调查
外语教师的语言素质、教学素质,和研究素质只能是长期培养塑造的结果,关键是在教师培养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就和教师培养机构以及教师培养课程密切相关。为了考察新课改中教师的适应状况及其对外语教师教育的启示,我们做了一次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三个地市的城乡中小学英语教师,形式以问卷为主,辅以部分访谈。以下报告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果做一分析讨论。
(一)问题假设
基于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反映的困难,我们假设,目前在职的英语教师在教师培养阶段学到了英语基本知识,训练了英语基本技能,但是没有获得充分必要的对语言内在规律及外语学习内在规律的认识,没有获得充分的再反思、研究和个人发展提升方面的训练。如果能发现教师面对新课程的困难与教师教育环节之间的关系,应能对外语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有所启示。
(二)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考察教师应对课改实践的能力与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迎接新课改的理论素养情况;教师教育阶段的学习对教师的影响;适应课改所需的核心能力状况。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分布在中部某省三个市的城乡英语教师147人,其中高中教师103人,初中教师44人。具有10年以下教龄的59人,10-20年教龄的50人,20年以上教龄的38人。从对象构成看,多数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素养准备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的性质,目标和教学原则都有新的定位。要理解新课程的思想,明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具备外语语言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外语教育理论方面的基本素养,而这也确实包含在外语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中。面对课程改革,教师在这两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储备怎么样,是本调查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1)对于“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52%的受调查者认为“不易理解”,另有33%的人认为其“不合实际”。(2)对于“曾受到的职前师范教育”,43%的受调查者觉得:“理论脱离实践”,有27%的人认为其“流于形式”,只有29%的人认为课程“对教学本质和规律有认识”。另外,有26%的人认为“英语教学论”课程“用处不大,主要靠教学实践”。(3)对于“提高中学教师英语教学能力的最好方式”,在“改变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多听示范课,学习一些技巧”、“来自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自我方法”三个选项中,高达56%的人趋向寻求“多听示范课,学习一些技巧”,而选择“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实践,形成自己方法”的则各占23%和21%。(4)面对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课堂观摩教学,“不知如何评课”的年轻教师占到了72.8%,还有少数人简单地理解为“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本调查注意到,许多教师虽经过教师教育阶段系统培养,仍然对新课标感到“不易理解”,或者没有正确理解。认为其“不易理解”和“不合实际”的教师占多数(两者相加占被调查者的85%)。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新课标培训里接触的相当一些理念和外语教学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跟他们说这些,而不说一些更实际的教学方法。较高比例的教师对于在大学时学习的“英语教学论”课程评价不高,他们表示,英语教学论跟课堂教学实际完全不是一回事。多数人认为理论没有用,因而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调查反映出,在新观念带来的挑战面前,半数以上教师不从基本原理上寻找支持,而是更重视“多听示范课,学习一些技巧”,和“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摸索方法”。缺乏必要理论准备,不重视教学理念的学习是普遍现象。缺乏理性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导致一些教师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评课。如果说,理论储备,理性思考的训练是教师教育机构的天然使命,那么,在职教师理论意识的不足反映了教师教育机构在培养上的不足。
2.面对课改的教师与教师教育的关系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事业,理当对学生后天从教所需的各项素质和技能进行充分的教育培养和训练。经过系统教师教育的学生,理当能够适应教学实践中的多数实际问题。而学生在后天从教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应该就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次调查我们对新课程下的教师与教师教育的关系也做了了解。(1)对于“你目前的反思和教学调整能力得益于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师范教育),还是职中,或是两者都有,以职中居多”,选择“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师范教育)”的占18.1%;选择“职中”的占27.2%,选择“两者都有,以职中居多”的占51.7%。(2)对于“曾经在师范院校所学的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对现在教学实践的作用”,认为“有帮助”的人为45%,认为“没什么帮助”的人有34%,有12%的选择“早就忘了”。(3)被问到“现行高等师范教育和现行中学英语教学(需求)之间有多大差距?”这个问题时,占16.8%的人认为“差距很大,基本脱节”,39.6%的人认为“差距较大,毕业生在很多方面需要从头学起”;同样有39.6%的人认为“有一些差距,但毕业生很快就能调整、适应”;只有4%的人选择“差距较小,或基本没有差距”。(4)于“你对现行的高等师范教育了解多少?”选择“基本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占33.2%;“非常了解”的人占2%。37.4%的人“从自己或他人现行教学中某些能力的缺失可以追溯到高师教育中的薄弱方面”。另有27.4%的人因“自己刚毕业不久或其他原因,了解一些”。面对课程改革实践,在最需要运用系统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索研究的时候,在职教师对教师教育阶段的相关课程认同较低,只有18%的人明确选择目前能力得益于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认为所学习的教学研究方法对今天教学实践有帮助的教师没有超过半数。约56%的教师认为现行高师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需求有较大差距。这也同教育实习中许多学生反映课堂里所学的教学方法与中学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有较大距离这一点相一致。问卷结果反映出教师教育没有在教师身上留下深远的影响,教师们也不太关心教师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什么,对他们能有什么帮助。相当数量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工作中的实践。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不容乐观。
3.教师自我反思状况
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不断适应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所需诸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它是教师具备专业发展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各次课改面前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教师们在实践中已经开始重视教学反思,但是反思的动机、模式和具体做法都还比较模糊,处于自发自为的起步阶段。教师反思行为的触发具有随意性,理性反思少,通过写教学日志反思的仅占26%,而50.6%的教师仅通过向学生了解对教学的反映,46.3%的教师请同行教师听课达到反思。多数教师没有留存文字资料的习惯,而主要将听取别人口述作为反思。严格地说,这很难算作反思。还有相当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他们强烈希望改进教学,但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反思。总体而言,目前在职教师普遍认识到反思对于提升教学能力的意义,开始尝试各种形式的反思。但是他们的反思缺乏理性色彩,没有形成专业特点,效能较低。
三、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
以上调查结果揭示了三个现象:一、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未能为师范生今后从教生涯准备必要的外语教育研究意识;二、教师教育课程没有为师范生留下持久有效的影响;三、教师教育没有为师范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核心能力提供充分有效的训练。这个结果与本调查的假设形成对应,较好地反映了调查的目的。以上三个方面的现象从某个角度解释了面对新课改教师的主要困难的原由,也反映了外语教师教育环节与实际外语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认真分析这三个现象,能够为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启示。
(一)外语教师教育的知识技能型培养和研究型培养
本调查注意到,一个明显的趋向是,教师关注点多集中在教学技术,操作方法等实践层面,而缺乏考察身边环境,探讨身边问题的意识。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培训中的理论性话题有抵触,感觉理论和实践太远。毫无疑问,实践是出思想、出办法的源泉,但是实践只有和理论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显出其魅力。教师不应是工匠,不应仅仅等待“处方”去教学。因为教师面临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要比某一特定教学方法的对象复杂得多。调查中虽有教师表示要做些研究,但其所关心的理论主要是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的理论指导,仍属于高级技工层面。这种缺乏研究意识和兴趣的现象,其缘由可以在教师教育环节的课程设置找到影子。师范院校外语系的教学计划中,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等专业基础性的课程占了主要学时,而专业性课程,如语言学,文学等课程则学时寥寥,师生均没有当作重要课程对待。对于师范类专业的经典性课程,如“外语教学论”,“课堂英语教学”,总学时加起来也不如任一门专业基础课多。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是概念介绍性课程,缺乏研究性内容。且学时不足,大班上课,考试容易,缺乏必要的挑战性,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课程结构,虽然培养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性和思辨性内容的训练,致使学生专业视野狭窄,思维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反思能力较弱。更严重的是,四年基础训练,没有培养出师范生必要的对外语教育研究的兴趣,没有培养他不断运用教育原理去指导和调适外语教学手段的能力。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梁庆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缺失的根源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多年来,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专业课程相比之下是一边倒的。具体表现在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仅占总课时的7%--11%,学科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占总课时的89%-93%,在我国一千多万教师中,“教书匠”型的教师多而“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少,这跟我国师范院校长期以来的教师教育模式不无关系”[1]。钟启泉在《我国“教师教育”制度设计的课题》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教师研究滞后。教师的专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课程改革的实践,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说,教师的知识陈旧,缺乏教学理念;整合知识能力低下;现代化教育技术知识和方法缺乏”[2]。与传统英语专业相比,英语(师范类)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学科性,而学科的首要特征就是研究性,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研究性教学,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训练。从基础阶段就可以进行一些学科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的渗透,避免学生在一二年级觉得像“高中四五年级。”[3]
(二)研究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作用再审视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虽经过师范院校系统培养,一线教师在多数问题面前的关注点仍强烈地指向实践方面。在问到“对职前师范教育或在职校本培训应该关注的内容”时,受调查者认为“立足理论,涉及实践”者为10%;而认同“立足实践讲解,涉及理论”的则高达87%;对于“提高中学教师英语教学能力的最好方式”,认为要“改变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学习”的人占26%,认为应“多听示范课,学习一些技巧”的占56%,还有23%的人主张“来自教学实践经验,自我形成方法”。我们知道,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上,理论概念的介绍依然是课堂上为主为重的内容,教育实践处于辅的地位。然而现在的教育实践是不是提供了真实完整的学校环境,让学生获得实际体验呢?这是大可怀疑的。20世纪80年代起,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重要变革。围绕教师教育的本质这个话题,“教育实习”成为争论的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报告将各项关于教育实习的批评综合描述为:师范生缺乏应对各种实际教学问题的准备、学科知识与教学内容脱节。缺乏对师范生的指导、正面的教师模范和持续的实习督导、缺乏高校对合作教师的培训与督导、缺乏明晰的评价指标、以及培养培训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一批评影响了整个八十年代的教师教育领域。[4]显然,这些现象与我国师范生的实习状况有很强的相关性。怎样弥合教师教育机构的理论教学与中小学实际教学两者之间的巨大距离?我们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这种对实践的强烈需求和关注不能忽视。确有证据表明,岗位实践对个人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王邦德等,在教师获得教学能力的来源中,“大学前教育占18.18%,大学期间占11.11%,而职后却占70.71%。”[5]。在强调理论素养培养的同时,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实践在教师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近十年来,国际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关注实际经验在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研究的主要话题包括:1,实际经验的作用(包括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实习、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等活动);2,课堂中心,或教师研究;3,教师的观念,语言教师的认知特点。[6]这些与我们当前关心的话题不谋而合:那就是,关注实际经验的作用,关注教师的发展能力。因此,在提出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重新审视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调整实践结构,加大实践比例。
(三)教师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74-03
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能力结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往往需要经历比较长的入职适应期。
2011年10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定为今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定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之一,为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解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是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时间过短
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安排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后期,且相对集中,其主要形式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主要以观摩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为主,但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全面了解基础教育各阶段工作的特点。教育实习内容主要为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通常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开展。分散实习往往因为组织管理松散,学生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集中实习由教师带队,管理严格、训练规范,但由于人数较多,通常为几个学生同在一个班级实习,这就使每个人实际能够分配到的教育实践时间过短,难以积累足够的教育实践经验。
顶岗支教实习是对教育实践形式的一种创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对解决贫困地区师资紧张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切实有效地对顶岗学生实施指导,如何使学生在顶岗状态下进行专业反思和相应的理论学习,仍然需要认真考虑。
(二)关注技能习得,忽视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的激发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方面实践课程仍然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其目的主要为验证和应用理论,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因为学习理论课程后往往不能获得及时的实践机会,而使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反思。对教育教学复杂性的认识也大多是肤浅的,因此毕业入职后往往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情境。
教育实践的过程也主要采取“艺徒制”形式,通过观摩、模仿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而进行学习,强调学生掌握一系列教育技能。这就把教育实践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这种缺乏主体性思考的教育实践培养出的只是技术性的教员,[1] 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
此外,师范院校师资往往缺乏基础教育服务工作经历,不能结合基础教育实际需求很好地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在进行学生教育实践指导时,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兴趣。
(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薄弱,缺乏长期有效合作形式
教育实践能力必须在学与做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形成,这就需要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愿意长期、系统地接受实习生的实践基地较少。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日常工作繁忙,部分教师认为指导实习生教育实践会增加工作负担,且容易干扰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支持度不高;第二,师范院校自身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不能使教育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第三,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合作形式松散,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协作机制,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教师面对面共同商讨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机会较少,不能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解决,且双方在教育理念上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觉得大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机会很少,面对现实教育情境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做了全面、详细地规定,其中突出了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供了指导意见,是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
(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首先,《标准》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规定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最少为18周,极大地延长了教育实践时间,为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时间上的支持和条件保障。
其次,《标准》把“教育实践与体验”列为教师教育课程三大目标领域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观摩——参与——研究”的实践模式,改变了传统“听课——上课”的单一实践模式,遵循了个体实践能力习得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师范生参与儿童活动,获得与儿童的直接交往体验;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培养师范生良好沟通能力;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基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学会对实践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想分析研究。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拓宽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丰富了培养内容。
各级师范院校应遵循《标准》要求,改革传统学科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类课程的门数和时数,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并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打破以往相对集中的实践形式,可建立新生入学教育见习——学科课程教育见习——教育综合实习的长期实践体系。通过入学教育见习,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科课程教育见习可帮助学生结合教育实践及时验证和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综合教育实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入职做好准备。
(二)关注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
《标准》针对传统“艺徒制”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师范生主体性的丧失,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反思性实践者”主要指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能够对教育目标、内容及手段进行不断完善并勇于改革的教育主导者。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突显对“反思性实践”的重视,积极建构自我的教育教学知识,这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种行动与反思交替的过程,是一个“行动——回顾行动——意识到主要问题——创造其他行动方案——尝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2]反思性实践是对传统技能性实践的改革和创新,较好地沟通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也应为学生相互交流实践经验创造机会;再一方面,学生的反思性实践是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理论知识对所获取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判断,并形成相应实践行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
(三)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职业态度、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三方面,因此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知识、技能学习,还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形成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道德修养、举止行为和工作态度等对学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师范教育只重视专业角色的培养,而不重视对师范生进行道德和精神的塑造,那么师范生就不能领会教师职业的真正涵义,就不会形成职业认同感。《标准》把“教育信念与责任”列为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领域之一,要求师范生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加强教师养成教育,重视对师范生职业品质的培养。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可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以及让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引导和教育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这一切均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应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的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同时,应与中小学、幼儿园以及社区、家庭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兴趣。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不仅限于把其作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验证和运用的场所,也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标准》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教师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大学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关系为根本特征,变革传统教师文化,使大学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之间形成对话,良好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大学和中小学、幼儿园应共同协商制定长期有效的合作形式。通过合作,大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基础教育教师参与共同规划教育实践课程,并担任师范生的入职指导教师,与师范生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有利于对师范生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教育培养。同时,在对师范生的指导过程中,基础教育教师也不断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教学,从而获得发展。所以,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也应给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共同形成教师教育研究的团队,最终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燕燕.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愿景[J].教育探索,2010(5).
[2]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1.2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方式一般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受训者与讲授者之间缺少互动,没有充分调动作为成人的教师的已有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因此,接受培训教师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不高。
1.3培训对象过于集中:教学对象相对集中,主要的培训对象集中在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的骨干教师,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明显。同时,学校管理者受思想意识不重视,缺乏教育技术的培训,认为信息化只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事情。
1.4培训评价不到位:目前许多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评价方式单一,以考试的方式为主,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虽然学会了某些技术,但无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长时间不用导致所学的知识技能很快就被遗忘。另外,培训后没有必要的反馈,培训单位缺乏培训效果的跟踪。因此,难以改进培训的实效。
2、教育信息化中教师的培养对策
2.1树立正确观念,明确培训目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教育技术培训看做是自身的需要,从而主动去学,而不是把培训看作完成一项任务或为了拿到一纸证书、得到学分;另一方面我们要深人分析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新目标。
2.2具体培训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在培训前,培训的组织者应做一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培训对象的知识水平及培训需求后,再将培训人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单独组织培训内容,这才能基本能满足学员的需求,也会提高培训效率。转变“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是优化培训效果的需要,也是培训者努力的方向。
2.3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方式。考虑到涵盖的范围和经济因素,通过网络支持专业培训机构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在职培训来说既方便又经济。另外,也可以方便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参与培训,还可以为学历不合格或未达标的教师提供学历培训,开展校长培训,提供专业课程(英语、数学、计算机等)的培训,也可以探讨新的方式通过网络开展培训工作。24培训的理论要跟具体的教师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在培训中可以学到许多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要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比如:教学日志和电子学档,如果教师不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运用这些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知识,也不能体会到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
2.5评价方式多样化,建立培训机构的跟踪体系。建立多维度的评价,同时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培训机构最好建立一个跟踪体系,一方面可以给教师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教师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使其后期的培训具有更好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教师教育改革与建立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是当前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范大学十分关注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在师范大学普遍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对师范大学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探讨只是停留在对改革的背景、思路和定位等宏观层面的讨论上,而极少涉及师范大学转型后的教师教育模式,以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问题的探讨。其实在改革的宏观思路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共识落实到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本文以一所正在转型的省属师范大学和刚刚组建的教育学院为案例,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探索,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都是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承担培养的,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中小学的课程设置相对应的。严格地说,师范院校只有一个专业即“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混合式的培养模式,即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和教育实习,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混合在一起,在四年中完成。这一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于:1.师范院校各个专业、学科的结构单一,偏重基础学科,学科之间缺少相关性。由于强调与基础教育课程对应,忽略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水平;2.所有专业既要搞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又要进行师范教育,这就形成了师范大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几乎在所有的院系中,师范教育的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都受到忽视,教师教育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教育又成了学校学科建设不完善、学术水平不高的借口;3.师范教育在师范大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不能对师范生教师角色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4.学生进入师范院校就注定要当教师,没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也不利于把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吸引到教师职业中。
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克服上述弊端,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吻合起来?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结构的学校采取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分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界线逐渐淡化或取消,大学的专业设置更趋于多元化,专业方向也将不断拓展,专业也会随着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不可能受制于基础教育的相关课程。未来的教师也需要基础深厚、口径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水平师范院校的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就是“综合大学教育学院”[1]。综合大学是目前较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每个学院和专业都应该按照综合大学的学科建设标准建设自己的学科,学科建设的综合化对于学校学科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及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都是十分必要的。多学科、高水平、综合化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师教育地位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大学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要全面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组建教育学院。教育学院不是师范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科学学院的简单翻牌,而是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有:为全校选择当教师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模块课程;培养教育类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为中小学教师的校本研究提供指导;承担所服务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以及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为社会上愿意选择教师职业者提供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培训课程和考试。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不仅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专业的教师,还应包括有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科教学论教师。
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目前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因此,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尤其是各专业学院原来从事学科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进入教育学院后感到失去了专业依托和根基。其三,地方师范大学必须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模式,这是目前参与教师教育的师范大学正在探索的问题,也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不同、服务的区域不同、培养学生的规格也不同。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学生的选择也会不同。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教师教育培养层次上移,
2]主要培养教育硕士和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因此4x的教师教育模式就是一个适合的模式。地方师范大学目前还受许多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做到。好的教师教育模式既要保证培养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假如学生为了获得与其他专业相当的学位,而需要更长的修业年限,那么这个模式就没有吸引力。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从目前可行的角度而不是理想的角度来看,地方师范大学可以尝试选择31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模式的目标。师范大学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门课程和一次教育实习。这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无论从占用的课时比例,还是从课程的内在结构以及内容来看,都过分强调教育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师范大学普遍不受学生欢迎,也远远不能满足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整体的课程结构来看,美国通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四种[3]:1.基础公共课程占总课程的25%左右,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的50%左右,教育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左右;2.基础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含教育实习)、教育课程各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3.41模式,前四年完成本科学士学位基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后一年完成所有的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或教师资格证书;4.42模式,前四年完成本科学士学位课程(基础公共课和专业课程),后两年完成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及教师资格证书。我们可以看到,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教育课程的学时均占到了总学时的25%~35%,而目前我国各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含教育实习)仅占总学时的10%左右。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课时严重不足。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强调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常常会牺牲教育课程。我们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大学的职前培养教给学生的是可以享用整个教师生涯的专业知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看作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这显然是一种过时的、与建构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不相符的观念。
41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年限,是在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职业资格准入要求很高的国家中普遍选择的培养模式。42教育硕士模式在部分较高水平的师范大学有限制地推行,在未来我国高中教育加速扩张的背景下,教育硕士不会很快成为主导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31模式是愿意做教师的学生主要选择的培养模式。31模式的涵义是学生4年完成占总课时25%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教师教育课程从3年级开始介入,3—4年级的一半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课时比例比原来混合式培养模式的教育类课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1教师教育模式是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培养的对象是高中教师。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未来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以及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同时还要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生涯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接受这一培养模式的学生是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学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所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与培养目标相对应,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也包括培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的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生至少要必修和选修3门专业方向的课程,这样可以使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之间有良好的衔接和过渡。
31模式中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要能充分满足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专业培养水平并为教师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选择和设计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要全面反映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2.要适应和满足教师专业和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3.有一个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技术、态度、情感和行为体系;4.要适应学分制管理背景下学生选课的需求,因此要有足够的课程门数。课程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我们在考虑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结构时,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工作实践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教育科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导向,充分考虑不同性质的课程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中的功能以及在每一课程模块中的分布。
三、课程体系建构过程
课程体系建构指通过哪些课程实现职前教师教育的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厘定、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学术取向:这一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哈勃曼(Haberman1990)认为
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1987)[5]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
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制过程中,课程的来源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中开发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以及与新课程的理念比较吻合的课程。如“综合活动课设计与教学”、“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等;国际合作项目开发的培训课程,如“教育公平”、“性别平等”、“学校发展计划”等等;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英国等国家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与此同时对中学教师和校长作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他们了解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论、观念、方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还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各学院从事教学法研究和教学的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专题座谈、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结构。
课程模块确定后,要进一步确定每一个模块由哪些课程构成,这些课程是否能够实现每一个模块的功能。笔者首先以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向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中学教师、中学校集教师教育课程设想。对征集到的课程进行整合并在表述上进一步提炼,确定了50余门教育类通修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分别确定了8门课程。最后把这些课程再反馈给被调查者,让他们对这些课程应该是必修、限定选修或是任意选修作出判断。根据三类课程容纳的门数和所占的课时数,以及被调查者对每门课选择的频数,确定了24门教师教育类通修课程。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划分都考虑了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内在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即教育理论、教育理想、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和事实;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控制的手段和操作性程序;教育体验、教育态度、教师的专业精神等三个方面。必修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最低要求的教师职前训练课程体系。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是在必修课最低要求基础上的拓展,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性质的课程在教师专业结构培养中的功能与分布。
教师教育通修课
必修课8门:教育概论、儿童与青少年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理论与实务、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测量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论、现代教育技术。
限定选修课8门(从中选5门):国际比较教育、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课程与教学原理、实用教育统计学、学习与教学策略(案例教学)、学校心理辅导(案例教学)、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与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育资源及其利用(案例教学)。
任意选修课8门:简明中外教育史、教师修养、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教育行动研究(案例教学)、问题学生诊断与干预(案例教学)、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案例教学)、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案例教学)。
专业方向课(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
必修课2门:数学教学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限定选修课(从中选1门):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高中数学教科书研究、高中理科综合课程研究。
任意选修课:数学学习心理、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必修)
教学实习8周,要求进入实习学校之前完成微格教室训练,并提交30分钟微格教室试讲录像带,教学实习应不少于8节课,并兼任不少于3周的班主任工作。课堂观摩与学校见习6次,并要求提交观摩记录和评课报告。
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是基于学分制背景的,学生第4学期开始选修教师教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教育课程总学时(含实习、见习)约占4年总学时的20%。课程突出了案例教学,课程开发的形式也不完全是教科书,其中有教科书、活动指导书、活页、课件、光盘等,构成了一个教师教育课程包。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各个学校和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钟秉林.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J].求是,2002,(17):46-48.
[2]刘岸英.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J].教育探索,2002,(7):101-103.
随着反思教育学和建构主义教育学等思潮的兴起,教师教育从大学(师范院校)走向中小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小学校改善型理论起源于1986年的霍姆斯小组提出的《明天的教师》报告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概念。随后出现了英国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学校”(简称“伙伴学校”),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2]。这两种学校可看作中小学改善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其特点是教师职前培养主动与中小学教学现场连接,近似于医学专业的临床医院,目前受到世界教育界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等教育处主任鲁珀特•麦克莱恩(2001)认为:“任何一个教育系统的质量与作用最终都要取决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质量与性质。”[1]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教师教育应该在真正的儿童世界——中小学校里进行。
中小学校改善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建构,实现大学与中小学校的结合。相对于标准改善模式来说,这是一种进步。其功绩在于:一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它肯定了教师发展的主要场所是中小学校,而不是大学。二是教师学习将通过中小学校的惯例与制度,如教学研讨、人员互动、反思实践、校本培训等得到加强,教师的学习已从单一的、孤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明显地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它不是将教师教育看作一种单向的传达行为,而是看作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教师可以依赖师生群体智慧,从批判性思考和变革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三是使中小学教师管理由事务性管理向教育学术性管理转变,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如通过对教师职业交流与教学研究施行奖惩政策,进而达到促使教师发展的目的。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此模式的局限在于:一是由于大学教师与师范生无法通向学校,大部分农村学校无法关照到。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大学专家与师范生能够通向农村学校,但他们各自的利益、责任与义务的差别很难做到相互合作。所以,此模式在实践中很难超出标准改善型的阴影。二是由于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师所处农村环境和个人实践经验,但学校教育规范和形式不支持教师新的做法,或者评估与监督行为对教师行为提出不同的期望,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田野学习或研究之间将难以发挥作用;教师很可能花了大量精力,进行的却是“离经叛道”之举,他们的创造很可能得不到认可甚至于遭受贬斥。
2.标准改善型[1]
标准改善型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教师培养机构——师范院校的诞生而诞生的,一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标准改善型的逻辑假设是,以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激励或要求准备从事教职的人达到这些目标。它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客观主义价值取向。即在师范院校教育中,设计了一套教师发展的素质目标系统,然后开设一些假设可以达到这些素质目标的课程,只要准备从教的人按照规定完成这些课程并达到课程标准,就认为教师达到了相应的素质目标,便成为一个合格教师。
标准改善型以客观主义为价值取向,把教师发展规律当作按一定规则活动的机械结构,这样教师教育就从规定的教师素质目标出发,建构了一系列规定性教育程序,形成了局限于师范院校范围的封闭的培养模式。其功绩在于:一是成为教师教育组织和个人活动的依据。它将教师发展标准落实在教师的知识、技术、态度和实践准则等方面,有利于教师教育的相关组织如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做出反应。它不仅为准备从教的人如何学习提供方向,而且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模型及评估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二是成为教师资格证书及其相关制度的理论依据。标准改善型对建立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系统、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和教师培育课程认证系统具有建设意义,有利于将教师资格制度扩展为一个师资培育的根本性制度。
标准改善型的局限性也日益凸现:一是教师教育机构设置相对单一,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通过对未来教师进行基本或正规的训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所以,中小学教育现场一直“不在场”。二是按照客观标准的理性逻辑,一个人一旦达到教师标准,将一劳永逸。这一思维形式又为教师职业的“铁饭碗”体制提供了科学主义的理论基础。三是忽视了教师发展中的实践反思与生活环境因素。如果教师没有机会对其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将脱离多样化的中小学实际和学校生活,那么这些标准在促进教学和改善学习方面往往是低效率的。
3.一体化改善型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反思师范院校的必要性问题,从理论上将职前与职后、大学与中小学整合起来,企图对前面两种模型进行超越。较有影响的是日本现代教职研究会(1989)提出的教师教育连续带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对教师个人来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带,是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客观的时间流。因此,前一阶段对后一阶段负有怎样的责任,以及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的作用如何尊重,是连续化的基本条件[3]。谢安邦(1997)提出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4],主张统筹考虑教师教育资源和培养计划,以改变目前教师教育中的割裂状态。
教师教育一体化以终身教育思想和詹姆斯教师教育思想为基础,改变了以往对教师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的弊端,认为教师个体的成长是终生职业社会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实现终身教育的整体性。其功绩在于:一是使教师教育体系基本由职前教育、资格证书考试和继续教育组成,使不同类别教师的教育、不同教师教育机构和不同教师教育阶段的分离与隔绝缩小,加强了具有相互联系的职前教育、资格证书考试和继续教育综合体系[5]。二是它预示着教师教育由一次性学校教育制度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进而向终身学习制度转变的必然趋势。
尽管教师教育已经从大学拓展到中小学,但其重点仍然无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一是由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拥有的教师教育资源的不对称性,他们在教师教育的机会与资源方面永远不如城市教师。虽然农村教师教育也有教师入职和在职培训,但更多地是一种教育学范畴的封闭性培养,脱离农村中小学实践。二是由于把农村教师生存环境排除在其发展因素之外,教师教育中大学和农村中小学因各自利益关系,很可能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
二、三种模型的适用性讨论
以上三种模型对于农村教师发展来说,较难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甚至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1.农村教师独立人格遮蔽
首先,它遮蔽了农村教师的独立人格。标准方法是一个现代性思想方法,虽然1980年代以后兴起了“合作伙伴”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已经使教师教育实现从职前到入职到职后的变化,从而具有开放意义,但其孤立性与同质性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两种性质遮蔽了农村教师独立人格。
所谓孤立性是指把农村教师发展孤立为一个教育问题,忽视教育以外的农村教师生存背景,如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素质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等因素的思考,其逻辑起点在教师个体素质的改善,而非中小学教师群体发展的状态,具有封闭性特征。
所谓同质性,指教师教育把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同等对待,缺乏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思考。教师由于距离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及其内容十分遥远,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标准的检测,而且在实现标准的过程中代价更大。从长远来看,以上模型不仅会助长农村教师远离本土现代化,而且会助长农村教师的悲观、抵触和沮丧情绪。最终致使农村教师将因缺乏特殊性而难以与城市教师对话。这是一种现代性的同质性思维方式,把一个异质化(农村教师的特殊性)的现象用普适化的原理来解释它、规范它。换句话说,就是用统一、标准、同步的思维模式来规范现实,结果使本来存在的客观现实艰难地“削足适履”,满足统一的标准与同步发展的需要。
总之,孤立性与同质性否定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使农村教师丧失了独立,失去了价值,从而成为一道典型的后殖民文化景观:农村教师在被城市教师与大学专家的权力话语支配与控制着,他们失去了教师独立与教学自觉。他们接受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以大学专家话语体系为基准;即使有一批农村教师以自身实践与生存环境作为自己发展的文化前提,然而他们一谈到教育教学科研就流露出一种望尘莫及的失落情绪、强烈的失败感与挫折感。结果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信念,缺乏与乡土环境互动,他们一直奋斗在追赶城市教师的艰辛旅程中。
农村教师教育需要教师的独立人格是不言而喻的,是农村背景特别要求的。我们要特别警惕形形的大学知识分子对农村教师的发号施令及指手划脚。农村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缺乏批评的自觉是中国农村教师失语之反映,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缺失,是农村教师在农村教师教育中的缺场。农村教师只有从农村的历史、文明、价值及其与城市不同的原理出发,站在多元的历史观上研究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文化,才能体现农村教师特色,使自己的行为与农村现代化相联。这不仅会体现农村教师的价值,更会使社会因为农村教师的公共性质与社会价值而发自内心地重视教师、热爱教师与尊重教师。
2.农村教师特殊性一直被忽视
农村教师中一直存在两个特殊群体——民转公教师与代课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素质难以提高:一是人数多、年龄大,他们大多集中在农村小学,约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70%以上,初中一般都有20%~30%;并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约80%左右在40岁以上。可以说目前农村小学,特别是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小学,仍是民转公教师挑大梁。二是民办教师来源特殊,缺乏教师专业化培养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弥补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育系统吸收了一批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到小学或初中任教;中后期,由于盲目办学,出现了县办大学、公社(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和小学现象。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又作为农村教师的新鲜血液不断地补充农村教师队伍;上世纪80年代,落实政策中一批原从事过教育工作的退伍军人、落选乡村干部、企事业单位辞退的合同工等进入教师队伍;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制定土政策,将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干部家属、子女以合同制工人的名义吸入进教师队伍[6]。这些人大多因间断教学工作多年或文化素质本来就低而不适应教学工作。1995~2000年,民办教师经过“关、停、并、转、招”等政策几乎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当然,当时国家举行的“民转公”措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明显的突击情绪,结果使许多不合格教师成为了“合格”教师。
后来,民办教师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又出现了一个代课教师群体。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堵住代课教师增加的口子,但由于农村地区学校“超编与缺人”现象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又去不了,所以,代课教师的出现就非常自然。他们人数多、分布稀散、学历结构参差不齐,且待遇偏低,流动性大。由于这些特点,对这批人用传统教师教育开展系统培训十分困难。
3.农村教师教育效用过低
许多人认为,农村教师缺乏是因为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学校,其实这是一个假象。目前农村教师人才资源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已经相当丰富。师范院校虽然转轨,但教师人才资源并未受到影响。在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教师教育的职能由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共同承担,师范专业大学生在校总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比原来大大增加了,这说明随着高校的综合性加强,其教师教育功能仍然存在。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超编与缺人”问题突出,大量“民转公”与“代课教师”占据教育岗位,且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导致了师范大学毕业生进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加上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才资源潜力巨大,还有成人本科生和社会其它职业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取得可望进入教师队伍。所以,农村教师人力资本贬值(主要指在职教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与教育技术落后)问题非常突出。
职后教育由于信息与资源不对称,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行得通,但它掩盖中小学教师对于现代科学知识技术资源不足与农村环境知识被忽视的事实。农村教师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工作量超常,一线教师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培训方式单一,基于调研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其培训需求的有效培训机制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提升[7]。大学、大学专家、师范专业学生因为自身职能与利益关系,很难通向农村。大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水平落差极大,中小学教师很难有表达自己研究成果的地方。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中小学教师都对大学专家的思想予以排斥,这样在客观知识与默契知识之间本该有的连续性发生断裂,导致教师教育中知识的两极分化。他们如果不能超出学校范围,去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就容易导致由于信息的封闭而出现教师发展的低水平循环。
综上所述,以上模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由于忽视了农村环境因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农村教师不得不在他者的规定性教育轨道中被动地学习自身生存环境以外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代价很大。这是农村教师发展方法论的失误。正确的做法应该相反,即从农村教师生存背景出发实施农村教师教育,其中不管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均要兼顾农村教师生活背景。只有认识到农村教师的特殊性,考虑农村教师背景因素,才能建立起适应农村情况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才能使农村教师发展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元与实用,才能从根本上建构与农村适应的学习和创新模型,使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因各自的特色而能平等地交流、对话与竞争。
三、背景方法:农村教师教育的模型选择
背景方法试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以农村教师及其生存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建构与农村适应的独特的农村教师教育模型。
1.背景方法的主要思想
背景方法是一种加强农村教师教育的方法论思想,认为农村教师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围绕农村教师生存现场,相信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农村教师教育应该在农村教师及其生存现场而不是在大学专家和大学,主张农村教师是农村教师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农村教师之外的他者,关注农村教师的特殊环境与特殊资源。这就为农村教师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其主要观点包括:一是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旋律。引导农村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农村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诊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关注农村学生的生产与真实任务完成的能力的培养。二是建立农村教师终身学习制度。主张教师批判地反省学校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希望他们在平常学校生活中创造一个实现民主价值的学习社群,要求他们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政策的制定[8](P46-49)。三是唤醒农村教师主体意识。农村教师在教师教育中应该主体在场。只有农村教师主体在场,才能进入农村教师教育准备状态[9]。如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育规范不支持农村教师的创新行为,或者评估与监督行为对教师行为提出过多的期望或规约,那么农村教师在田野学习和研究之间将难以发挥作用。教师很可能花了大量精力,做出的却是“离经叛道”之举,如此他们的创造很可能得不到认可而被扼杀。只有从第一线教师中获得第一手的体验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素材,扎根并潜心研究课堂教学,才能赢得学校和广大教师对培训机构的认同,才能取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威[10]。四是寻求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意义。深刻认识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专家的公共性质,及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及相关素质。相信农村教师是促进农村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要力量。所以,农村教师教育强调教师应该反思学校结构与教学方法所蕴含的政治意义与道德意义,要求他们积极扮演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活动者的角色,使学校与社会更具正义、公平与人性化[8](P46-49)。
背景方法与中小学改善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虽然有相同之处,如它们均把教师教育的中心从大学转到中小学,但中小学改善型是教师教育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其中心仍然是大学而不是中小学。从大学培养师范生的角度讲,的确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从农村教师发展来讲,由于大学很难通向农村学校,所以无法达到实践目标。而背景方法已经使教师教育的中心彻底定位在中小学,正如前面已经论述,目前农村教师人才资源已经非常丰富,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选择优秀人才,职前培养相对不太重要。所以,背景方法把农村教师教育的中心定位于农村中小学,准确地说是把农村教师教育定位于入职教育与在职教育,这将更为有效。背景方法与中小学改善型的最大区别还在于,它已经从教育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学的范畴,它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组织模型,而前三种模型将教师发展固定在教育学领域,很少从社会学角度思考农村教师及其生存背景的特殊性问题,所以,仍然是封闭的教育模型。
2.背景方法的具体措施
背景方法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加强农村教师特殊性研究。过去缺乏对我国农村教师特殊性研究及总结。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我们的研究就妨碍了农村教师人格自立与教育的自觉,就妨碍了农村教师与农村环境如何相互依存,以及他们如何建构与农村适应的独特的学习和创新型模型。这就需要以了解现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目标定位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状况,完全改变长期以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促进农村教师共同发展,并最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建构农村教师教学、研究与生活一体化的终身学习组织模型。探索建设一种以农村学校为中心、农村教师主导、大学参与、农村学校与农村经济社会融合等功能的学习组织,为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而提供教师之间、大学与中小学文化之间的合作平台,让教师共享专业化知识、农村课程资源及其它有效信息,使之成为服务农村教师培训的大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关注农村教师作为学者的自立与学习者的自觉。过去的教师教育过分强调微观教学理论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忽视教师发展的实践因素的作用和价值。这就妨碍了我们依赖于本土环境,建设具有创新和学习动力的教师教育的基本制度。应尊重农村教师的学习自,突出农村教师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创造一个真正的教师教育环境。农村教师要将学习视为自己的职责,按照自己与环境的要求进行选择学习,同时担任学习和信息市场的知识供应者和消费者角色。
四应尊重农村教师独特性研究成果。农村教师回归农村环境与生活,可消解大学知识与客观知识霸权,打破大学对农村教师教育的垄断,促进农村教师之间及与城市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师只有关注先进客观知识与本土环境知识的互动,才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最终改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途径。
五要挖掘乡土教师教育资源。教师学习课程要有乡土教材内容,保持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兼容性和统一性,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专注教师个体专业化而不是教师集体专业化的情况;要强调各县(区)资源分配方面的平等,以使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能够有机会提高专业化水平;应促进农村教师履行改进农村学生学习的职责,允许各县(区)在教师教育模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教师教育的体系结构和组织方式方面,由于各县(区)制度、政策、经济环境、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文化传统及教师发展状况等差别,应给予教师教育机构以更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和生源组织的责任。
六是注重农村教师队伍治理。由于农村教师的特殊性,教师教育是否有效取决于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的建立,快速有效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最好方法是让不合格教师退出教师队伍;同时,吸引出身本土、了解本土、热爱本土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和其它专业的大学生回乡进入教师队伍,而这正是保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首要条件。地(市)政府必须从两个方面关注农村教师队伍治理,以保证农村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基础:一方面,以县为单位在区域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和连续性的等级证书制度,致力于农村教师初任教师教育、教师在职培训、高层次的证书或学位教育在内的完整和连续的过程,以保证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农村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以对农村不合格教师的鉴定与退出,最终监督和保证农村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鲁珀特•麦克莱恩.中等教育概述:面临抉择的中等教育[J].世界教育展望,2001,(4):41.
[2]Restructuringatraditionalstudentteachersupervisionmodel:Fostering
enhanced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mentoringwithina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context[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1):63.
[3]金美福.对日本现行教师教育制度的批判与超越[J].东疆学刊,1999,(2):16-20.
[4]谢安邦.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6.
[5]袁东,靳希斌.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变革[J].民主,2007,(1):21-23.
[6]文庆标,王凤良.农村教师队伍中不称职人员的成因及调整对策[J].内蒙古教育,2003,(1):8.
[7]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50.
[8]杨启光.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概念取向与问题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6,(8):46-49.
[9]叶显发.“主体在场”:最佳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0.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治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害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学历结构出现了“断层”。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中学教师的学历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欠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比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要低76.1%;
——职称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只占39.2%;
——骨干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0.4%,特级只占0.88%,全市知名的只占0.44%。
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断层”,更加剧了骨干教师结构的“断层”,加剧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人才流失越严重,而且严重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都害怕提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原因是学历层次一旦提高了,教师就要“跳槽”——不是调离教育系统,就是调离本校或当地,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被动局面,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2.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这使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省市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数量上基本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思想状态总体上呈上进状态,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但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国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
——不适应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受观念与政策的双重影响,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只能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然是占主导地位,对于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爱好与经验。在这项问卷调查中,把“应试教育的困扰”列为教师队伍存在主要问题之首的人数就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8%。
——不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胜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10.7%的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工作“不够好”或“一般”,有1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效果“不够好”或“一般”。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更是普遍现象,竟高达80.9%。而意识到自身与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距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和知识更新方面,也高达71%。
——不适应中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中学教育要把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但广大中学教师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如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7.5%的中学教师缺乏计算机基本常识与基本的应用能力,对多媒体和交互技术更是生疏;有58.9%的非英语学科教师基本不把握外语;有63%的教师对电化教育手段不是缺乏应用能力就是没有这种意识。可以说,现有的教师队伍仍广泛存在教学手段相当落后的状态,基本上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始”阶段。
——不适应教育方法现代化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现展,不懂得该如何去发现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状态,对少数需要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学生束手无策,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具有上述种种情况的教师总数也达到68.6%。
——不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仍不高,加上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小学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不能吸引一流人才从教。现在教师队伍中责任感不强、敬业精神欠佳和钻研精神不足的情况还占有一定比例。甚至不少教师受功利泛化的影响,没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有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家教”等第职业上,有的政治观念淡薄,不注重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21.3%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甚至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更有18.7%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和9.5%的高级、特级教师对此有同感。
——不适应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强化以后教师社会角色变化的需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越来越被强化,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去担任大教育的组织者。但事实是,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单一的学校教育,不愿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担任大教育组织者的社会角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47%的教师认同这一点。
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治理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偏差。如何迅速缩小乃至全部消除这些差距,去迎接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3.十一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要发展教育。
经济腾飞要靠教育来支撑。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落实,因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相当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反之,即使校舍、设备再好,也无法提高教育质量,更不可能办出好的学校。
——基础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这是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要害和难点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而教师处在这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认真落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个体与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转轨的需要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9%的教师都认同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教师提出了最严重的挑战。一个缺少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在国际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中充当教师角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1%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至今已是完全成熟了,它使得教材与教学形式甚至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将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丰富的程度无可比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显得非凡重要。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总之,要实现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历史赐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同样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培养骨干教师是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抓紧培养骨干教师可以解决教育发展的要求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这是因为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1.轴心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这里笔者暂且将中学一级及其以下级别的教师列为非骨干教师,下同)普遍(占92.9%)认为,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可以使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了骨干教师就等于把握了教师全体。
2.驱动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93.7%)认为,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充分熟悉到自身存在的潜能,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驱动作用,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3.辐射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9.3%)认为,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榜样的质与量也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4.稳定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1.6%)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龄人口急骤波动,教师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波动,同时教师职业还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使得中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要转变观念,不能片面地要求稳定。但是,没有稳定,就没有质量。只有稳定骨干教师,才能使整个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保持稳定;只有“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稳定作用,达到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近几年来,教师教育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无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主语和主题,然而,教师发展的主题及其逻辑起点到底是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位美国人曾说道:“我是教师”:我是教师,诞生在世界上第一个孩子发生疑问的时刻。我是苏格拉底,常在大街上与年轻人聊天,引导他们去追求与真理;我是伊索、安徒生,用童话与寓言,让他们去向往崇高与纯洁;我是海伦·凯勒,让一个盲人女孩用自己的心灵与双手去触摸这个神奇的世界……我相信,我的名字已融入我作为教师这个伟大事业之中去了。显然,他所提及的名字中,有的不是教师,但细想,他们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此,我们可以问自己:教师的专业只是关于教育的专业吗?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所有的具体的哲学中,有个“第一哲学”,它为其他哲学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在先性。知识,包括概念可以迁移,因此,教师发展中,也有一个“第一专业“,它为教师具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它决定了教师教育的起点和核心。
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它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自己“内在的儿童”,成为“作为教师的儿童”,这样他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才真正完成,才可能真正建构具有大智慧的教师教育学。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的知识核心:不是技术性知识,而是非技术性知识。非技术性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二、理论宣导要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将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从培训者的角度说,“理论较的多不熟悉学科,只能侧重于‘通识’,难以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熟悉学科的,往往理论上有所欠缺,难以很有说服力地与教师一起探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状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培训者所宣导的理论常常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多的是悬在半空中,使被培训者不得要领,而难以惠及实践与操作。从被培训者的角度而言,一部分教师忽视、轻视甚至鄙视理论,总觉得理论是空洞的、没用的,进而常常把本身就不多的理论丢在一边。这样,在实践中只能“跟着感觉走”,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一部分教师虽然知道理论的重要,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理论,但却不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致使理论与实践总是处于游离的状态,为此需要做好“理论”下架工作,让理论接地气,即与实践相结合,其难度在于由理论本身的抽象概括性和实践操作的具体性间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需施训与受训双方相当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功底的互动与互助。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要幸福必须有好心态,必须把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而这就需要智慧。我们要明确人生中重要和不重要的、能支配和支配不了的,对重要的、能支配的要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支配不了的要看得开、放得下,这样就容易感到幸福。”,不仅要求培训教师在传授教育教学技艺的过程中穿插人生感悟的内容,而且需要他们来讲“成长与发展”的故事,要注重个体“关键时空、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经历”的叙述与分享,这对于教师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这又谈何容易,别人的人生经验毕竟是别人的,要将之转化成属于被培训者自己的人生智慧,要拆除这中间的藩篱和屏障,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方作出巨大的努力。
三、抓住支点,找到基础点、根本点、着力点、中心点和关键点
1.激发原动力以持续发展
可能存在的六个缺失:一是缺失对教书育人价值观的独到认识;二是缺失高远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三是缺失对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缺失较强的自主发展和完善能力;五是缺失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六是缺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方法策略,面对这些可能的存在,观念与态度始终是第一位,技术与方法始终是第二位。面对可能存在的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需要通过培训来唤醒、激活、释放潜在的原动力。
2.增强学习力以有效发展
2、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3、智慧来自勤奋,成功来自智慧。养成勤奋的好习惯,让智慧为你打开成功之门。
4、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5、教师一字一句温馨和智慧的话语,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和欣赏,这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是教师职业的大爱带来的人性美!
6、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知识的大量积累,犹如一本电脑字典,携带与运用都方便。
7、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8、所谓“教师成长”,第一个是生长智慧,第二个是增加快乐。
9、我们都随时处于正在学习的过程。
10、生活是平淡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快乐永远与你的追求同在,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11、只有逆流而上,才能找到水的源头。
12、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忠于自己的选择,成功便会向你招手!
1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15、昨天已逝,明日是谜,面对今朝,尽力而为。
16、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7、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的起始标准就是敬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师德的第二个核心,就是爱生。爱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核心,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感召,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师德的第三个核心是师格,师格指教师的人格和品行,身为教师要严于律己。
18、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19、我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
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1、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22、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23、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到最后要当校长,因为优秀的他当校长后还能带动一批人优秀。
2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积累好你课堂上的得失,珍惜好你生活中的感受。
25、朋友般的窃窃私语,手足间的循循善诱,亲子式的谆谆嘱咐……温馨的故事里,学生老师是出色的主人公,师生情则是永恒的主旋律。
26、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27、我愿做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使孩子只需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在成长的天空里翅高飞。
28、成人比成才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进步比领先重要。
29、获致幸福的不二选择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30、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1、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32、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33、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34、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35、三寸粉笔三尺讲台育花苗,一颗丹心一生秉烛献春华。
36、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37、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要有甘做绿叶甘当园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38、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9、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坎坷。重要的是要能主宰自己。
40、好的种子,不怕埋没,总有出土的一天;努力的人,不怕寂寞,总有成功的一天。
41、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2、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43、老师糊涂一时,学生糊涂一世。
44、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希望中别忘记不断奋斗。
45、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
46、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48、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49、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50、空谈不如实干,踱步何不向前行。
51、我们的老师们自己要有梦,让自己有希望,让我们活在我们的希望中,活在我们的梦想中。
52、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53、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54、用我的真诚、执着与爱心,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55、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56、历日经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功果自显。
57、做本真教师,教本色语文,育世纪人才。
58、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59、决心决定成功。
60、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61、处处留心皆学问,肯学终为人上人。
62、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63、我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幽默去融洽和学生的感情,用勉励去点燃学生的自信。
6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65、同谱育人新篇,共架理想金桥。
6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7、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68、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69、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70、“辨忽微于毫芒,察迹象于疑似”,成功的教学往往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显功力。
71、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72、不要随便给一个学生定性。
73、为自己的心灵找一块净土,静下心来沉迷于育人花园之中。
74、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75、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76、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精彩。
77、只要你想象得到,你就能做到;只要你能梦见,你就能实现。
78、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79、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80、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81、凡是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有毅力地努力,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82、当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时,要在暗示提醒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因为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磁性。
第斯多惠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他在《论学校纪律及与教学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一切真正的教学中都存在联系着的三要素:事物的知识、对事物和学生的热爱、教育才能。这三个要素应在教师的个性中联接为一个和谐的整体’。”[10]由此可知,第斯多惠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技能3个方面论述了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1.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
第斯多惠认为师范学校必须以广泛的学科知识武装未来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拥有一般的文化知识,接受过广泛的普通教育,熟悉心理学和教育学,通晓自己的教材,懂得正确运用教学方法。”[11]由此可知,第斯多惠认为教师首先必须接受过一般的普通教育,拥有一般的文化知识。其次,教师必须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知识。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规律和规则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教育工作中采取正确的行动,消除差错和片面性,把局部和个别的经验提高到普遍的观点和信念上来。所以,第斯多惠规定教育学为师范学校最重要的必修课,并进一步强调:“教育学专家不一定是教师,而教师则必定是教育学专家。”[12]他还说:“培养教师最有用的知识是十分确切的心理学和逻辑学知识。因为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科学,没有这种基础科学教育学便成了空中阁楼,或者根本不能成立,逻辑学给行家揭开了理解力的组织结构……。”[13]最后,教师还必须接受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第斯多惠要求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个专业,将自己的学科作为学习的核心。因为同时学习几门学科,会造成“多歧亡羊”的恶果。“真正培养的目的不在于灌输一大堆知识,而在于彻底理解所学的专业,我们是用这些专业知识培养人的”[14]。
2.教师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和教学热情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信仰。他说教育儿童是一件艰辛的工作,不能随意按主观愿望行事,而需要付出许多心血和精力。那么“教师年年教育一班接一班的学生……教师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鼓励着他使他朝气蓬勃,精神焕发,使他得到宽慰呢?”[15]他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经得住考验的就是教育信仰。在他看来,教师的最高理想就是人道、博爱,教师的使命就是引导青年一代走向真正的生活,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并使他们的能力和智慧得到发展。第斯多惠认为,热爱教师职业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他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事业的热爱上。”[16]教育过程是激发学生秉赋的过程,这种激发力量归之于教师对学生直接的影响,其社会作用一直延续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使别人获得真正的生活,发动别人去追求真、善、美,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没有什么会超越这种神圣的职责。
3.教师必须展现独特的个人魅力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人格会给教师带来威望、权力、影响和力量”[3],所以教师应用自己整个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富吸引力。首先,教师应当要有气魄,性格要坚强和果断。他认为,“教师本人如果没有主见,遇事左右摇摆,感情空虚,意志薄弱,这怎么能把学生的迟钝培养成敏捷,把笨拙培养成灵巧呢?”[3]所以,教师只有性格坚强、果断,“才会知情达理懂得要什么,为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意志,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会培养出性格坚强和果断的人来。”[3]其次,教师要热情活泼,永远精力充沛,兴致勃勃地(而不是矫揉造作)和儿童打交道。为了使自己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应与性格活泼的人和教师打交道,也可去体验清净而平淡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并不缺少活跃的气氛。再次,教师应具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清晰宏亮,重音突出,表达清楚,思维要有逻辑。第斯多惠认为只有“说话简洁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养成学生井井有条的说话的好习惯。
4.教师必须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原则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提出了33条教学的规律和规则,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10条教育原则:第一,自动性原则。人的天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性。但自动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使学生的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第二,自然适应性原则。即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第三,文化适应性原则。人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社会现状等因素影响,教育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条件。第四,直观性原则。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也必须从直观到思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第五,持续性原则。教师应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开始教学,不宜有任何东西超过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第六,坚实性原则,指教学要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七,发展性原则。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6]在他看来,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应当选择的唯一正确方法。它使学生在对话式的教学中掌握知识,在发现中培养能力。第八,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发展。第九,理解性教学原则。第斯多惠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从而“丧失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所以教师“不要教学生任何还不理解的东西”。第十,学以致用原则。教师传授的知识,应该是那些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的,将来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因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论教师的培养:自我教育———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
第斯多惠说:“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6]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学习和探究。第斯多惠主要从以下3方面阐述了自我教育的途径。
(一)多读书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自我教育的各种方式中最主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书。
首先,教师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读书?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要有热爱真理之心,同时对真理还要有怀疑精神、研究精神和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一个心灵纯洁而高尚的人的可靠标志。”[6]因此教师要全心全意热爱真理,把它作为终身奋斗的理想。对真理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还应具有怀疑精神和研究精神。第斯多惠认为,追求真理应以检验那些提供给我们的真理为前提。因而,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应摆脱偏见,以人们所确认的正确的真理为准则,通过独立思考来探究和检验真真理和假真理。另外,读书还需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精神。第斯多惠认为,不求甚解的学习将一无所获,所以教师应专心一意的研究一个专题,而不是匆匆忙忙的从一个专题研究转到另一个专题研究。
其次,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呢?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读书要有重点,应该以自己的学科作为学习的核心。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教师处理一般的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教师应首先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使教师的学习事半功倍,因而在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加深理解。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在业余时间还可以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第斯多惠认为,为了清醒大脑和开阔眼界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涉猎一些诸如小说、戏剧、文艺作品、国家志、民族志、旅行志等方面的有趣读物。但他同时提醒教师虽然这些读物十分新鲜有趣,但教师不应沉迷于其中,而应使其与自己的专业相联系,否则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流于肤浅。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斯多惠认为,“只靠理论本身不能使人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或教育家。经验和思考,理论和实践,天资和有目的的培养,只有把这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出色的教师和教育家。”[6]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符合时代特点的一系列教学原理。他认为虽然存在许多的教育原理和教学原则,但这些教学原理毕竟会被误解和滥用。所以,教师必须正确理解这些教学原理并能正确表达出来。仅仅理解还不够,还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从而达到完善理论、丰富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他说:“教师学习和理解教育学必须和教育实践中的亲自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谁的观察力敏锐,谁就会永葆青春。在孩子当中天天有机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富有教学意义的现象,这样读起教育方面的文章才能事半功倍,受益匪浅。”[6]所以,师范学校要给师范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观察、分析孩子的心理,获得丰富的材料,然后再学习教育学教科书,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加强与他人交流
教师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除了读书和实践之外,还应与他人多交流,从他人身上得到自我完善。这里说的“他人”指的是学生和教师。第斯多惠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培养的最好的学校。因为教师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教学,真心诚意地来激发学生,在这时也不断地激发了自己,这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6]所以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教师应团结互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双方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成立教育组织交流教学经验。教师联合会、教师协会的名称只是一种表面的标志,实际上是推动教学的有力证据,是推动教学的一个机构,是满足内在需要的手段,是教育思想的有机产品。第斯多惠认为,教师“通过参加教师团体的活动,……对活跃和启发教师的思想,对教师进修十分有利。效果显著,是任何方法无与伦比的”[6]。
第斯多惠教师教育观的启示
第斯多惠的教师教育理论,虽然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但在今天看来依然极富魅力,依然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师应坚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的“全人”。这种“全人”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一是能够自由思考,以追求真、善、美为崇高使命的人;二是充满人道和博爱,为人类而忘我牺牲的人;三是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重视人的体力和精神力量和谐发展。这对反思我国今天的教育困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国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目的更多的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好学校、好专业就是好未来,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而学生却成为了这种压迫式教育的牺牲品,学生厌学、逃学的想象屡见不鲜,甚至演变成为自杀或杀人的人间惨剧。这其实就是忽视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的结果。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主动性,而不是只关注知识的简单堆积。要教会学生人道和博爱的精神,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上帝赐予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而不是简单的满足功利化的欲望。要加强学生的体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德性,而不是为了升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第斯多惠十分重视教师的自我完善,认为教师必须坚定终身学习的理念。他认为,“教育家活到老学到老,他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随时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随时要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以免使人停滞不前。”[6]所以,即使教师拥有“天使般的语言”和“一切的聪明和知识”,如果不努力进修,也决不会属于能“推动人类前进”的人们的行列。第斯多惠教师自我完善的教育思想为我国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提供了借鉴。“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