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资料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8: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篇1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13、填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大洲间的界线。P29

14、填出地球公转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的纬线、时间、节气、昼夜长短等情况。P11

15、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所处半球、温度带。

16、判断经纬网图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判断有指向标的图中,公路的延伸方向,养鸡场在村庄的什么方向。

17、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并不断升高的原因。P39

18、在图中填出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的名称和纬度, 热带、寒带有什么特殊现象。P12

19、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小河流水方向;甲、乙两山顶的海拔和相对高度、E点海拔、那条小河流速快、E、F两条上山路线哪个更省力。

20、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

加:

1、自西向东拨动 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逆时针 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顺时针 方向转动

2、中国东西大约是 5000 千米,南北大约是5500千米;北京的经纬度是 北纬40度,东经116度 。

中国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排前三位的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3、180度经线无东西之分,无“W”、“E”。

4、经纬网定位:先纬度,后经度。 指向标一般指北方。

5、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地图册P17)。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由于中国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岩层急剧隆起,沧海消失,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喜玛拉雅山脉还在继续升高。

6、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相等。

7、地图种类:城市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地图、世界政治地图

8、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9、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篇2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资料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篇3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4.日本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 面积是937万km2 。世界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9.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4.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2. 15. 世界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人口有 1.70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南亚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20. 世界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

21.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

篇4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1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特殊阶段,既承载着巩固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责任,也肩负着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的任务c要实现这双重目标,就要求教师在短暂的复习阶段有实现优质高效教学的措施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无疑是实现优质高效总复习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近几年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在总复习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对课本的使用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复习资料取代了课本。新课一结束课本即被抛到一边,教师照着—本或几本复习资料展开复习,学生跟着教师和资料转。由于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多以地、市为组织单位,各地的考试科目设置及学科的考试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复习资料的版本众多,质量良莠不齐,追求篇幅而不重视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复习资料制约学生学科思维形成的后果,课本所贯穿的课标思想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科内涵也得不到充分挖掘,最终导致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任务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使总复习教学成为单一的应试过程。

二是习题影响了回归课本。进入复习阶段后,许多教师都把习题当成学生落实知识的法宝而实施“题海战术”,课前练习、随堂练习、反馈练习、课后练习等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忙于完成练习任务。我们并不否认复习过程中习题对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但许多习题仅是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既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又削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结果是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而素质和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

三是考试削弱了回归课本。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考试侧重点,这就使得受到考试压力而习惯围着试题做文章的教师们顾不得去对课本的内涵进行挖掘,把备课时间大多花在琢磨考什么试题上。另外,过多的单元考试、模拟考试、联合考试等也用去了不少时间,使得复习因时间紧迫而“冷落”课本。

四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回归课本。尽管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提出了很多年,但应试教育仍然在部分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坚守的也还是“考分高于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这必然影响复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挖掘课本内涵的积极性。

事实上,课本虽然并不尽善尽美,但现行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本是专家团队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编写而成的,既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考虑内容的科学性,注重内容的实用性,还在突出时代性、关注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有充分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素材宝库。学生要实现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应用、知识的巩固,都离不开课本这一学习参照的样本。可以说,课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介质与载体,而且这种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学生在新课学习阶段对课本内容的把握很多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若复习时教师脱离学生学习实际,感兴趣于课本素材以外的“广征博引”,貌似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或分析问题的能力,实则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如果教师的复习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围绕着课本素材去展开,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目标的确定性。当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散在课本不同地方的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时,就会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当教师要求学生用规范科学的文字对问题作出准确的描述时,就会使学生体会到课本陈述的严谨性。当师生一道对课本的图片、表格等作出全面的剖析时,就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丰富内涵。取材于课本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学科的“味”之所在,更快地建构出自己心目中的“化学形象”。

教师在初中复习阶段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回味”课本的教学,能较好地实现使学生理解化学学科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化学学科知识框架,提高学科思维能力的目标。因此我们倡导在初中化学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在新课改以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此,从以下几方面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以下使用素材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加深理解

阅读课本是复习中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的形式之一,在使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化学用语,加深对相关概念、原理的准确理解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复习溶液有关概念时,引领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叙述,分析课本实验设计,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结合过去学习和生活的经验较好地理解“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还能体会到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必须以“在—定温度下、在—定量的溶剂里”这二点为前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较自然地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对学习初期形成的诸如“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溶质”等一些片面理解也会消除。

复习过程中适当通过课本阅读来解决问题的内容还包括新课学习时所做的实验现象记录、活动探究的讨论结果、课本图片、课本“资料’栏目等。学生在认识变得更深入的复习过程中去阅读课本,与新课学习时的阅读课本相比,能更有效地将零散、孤立的东西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联系,使相关知识变成彼此间相联的整体,实现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达到强化记忆、增强理解、启发思维的效果,温故而更好地知新。

2、强化对课本素材的挖掘

我们并不提倡简单使用课本素材,更看重的是对课本素材的挖掘使用,举以下几方面的例子具体说明。

2.1 注重对课本素材内涵的拓展挖掘

例如,在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课本里有一幅插图(如图1),在复习时,让学生从这幅图里找出能得到的信息,再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拓展延伸。学生从图中不难发现该图形象地说明Mg、zn、Fe、Cu四种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区别:有的有气泡冒出,并且冒出气泡的快慢不相同,有的没有气泡冒出,并由此判断出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但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出隐藏着的另一个信息: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必须要在同一条件下才能比较(比如相同大小形状的金属、相同的酸、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也要一样等),让学生体会到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重视“对比”的条件。

又如,在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课本上有物质电离以及溶液之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它们隐含的信息是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能使学生最终理解“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借助该图分析反应前后离子种类的变化,不难发现,反应前后减少了H+和OH-,增加了H2O分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反应后离子种类的减少。借助该图使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化,从而顺利突破难点,解决大多数学生在复分解反应这—重点内容上理解和应用的“瓶颈”问题。

2.2 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素材命题

在训练题和考试题命制时,注重应用课本素材也是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素材进行命题,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要求学生以课本第三单元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为背景命制一道选择题,教师先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原理,阅读课本关于“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的相关内容,依据质量与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选项设计,最后综合提炼学生的设计,形成以下具有四个选项的选择题: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电解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O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

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对课本关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以及质量与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都能变得更加清晰,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高。

2.3 充分利用零散的课本素材进行知识的整理

学生参与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课堂讨论交流,这种交流需要基于问题而展开,课本素材就可以作为挖掘问题的“原材料”。课本图片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讨论平台。

例如,在复习“酸的通性”时,学生很容易背出酸的五条通性,但不能灵活应用。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对应酸的五条通性的实验或图片,学生不难从课本的上下册中找出四幅与酸的通性有关的图片,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把分散在课本不同地方的几张图片(如图4所示)集中呈现出来,要求学生讨论归纳从图中提供的信息能得出酸的哪些性质。可以用:“这幅插图有什么实验现象?隐含了什么化学信息?描述了酸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能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吗?”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感知知识内涵,理顺思维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学生对课本中零散的知识整理归纳的方式,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建立课本知识间的联系

如果回归课本只是要求学生去翻书,或把知识简单地重复罗列,是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不会有好的复习效果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课本知识间的联系。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3.1 采用“并联法”回归课本

该方法是引导学生把分散在课本里具有并列逻辑关系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时,可以借助物质的分类,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内在联系进行如表1所示的“并联”回归。

再在表1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各种化学反应类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归类,如表2所示。

使用这种方法能挖掘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了简单的罗列,学生不但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以及物质的分类更加清晰,更有意义的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3.2 采用“串联法”回归课本

该方法是把分散在课本中具有隐性联系的相关知识同时“串联”呈现,让学生回归课本进行再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例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以某一种物质为核心,将它各方面的知识和与它相关的物质串联起来。以Fe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复习为例,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

①关于铁燃烧:铁燃烧的现象有哪些?生成物是什么?铁能代替红磷作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检验物质吗?某一铁丝不能在刚收集的一瓶氧气中燃烧,原因有哪些?

②关于铁生锈: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是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铁锈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③关于除铁锈:要除去铁表面的铁锈可以用哪些物理或化学方法?用什么物质除锈比较简单?除锈过程发生了什么反应?

④有关铁的置换反应:铁与稀HCl、稀H2SO4。或一些可溶性盐发生的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是多少?H2、C可与铁的氧化物置换吗?工业上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也是置换反应吗?

⑤一些含铁物质的颜色:单质铁的颜色?还原性铁粉的颜色?铁锈的颜色?含有Fe2+溶液的颜色?含有Fe3+溶液的颜色?Fe(OH)3沉淀的颜色?

学生回归课本,找到了这些知识的落脚点,不但再次熟悉了相关知识,更体会到了各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实现了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完成从熟到巧的学习过程。

3.3 采用“归纳法”回归课本

该方法是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把课本中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对比、归纳,让学生在回归课本时进行再认识。

例如,在复习“探究性实验”时,课本利用磷燃烧探究的实验有三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燃烧条件的探究(如图5所示)。

篇5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选择资料的标准应是扣教材、扣考纲、重视知识梳理、加强基础训练。为此,选择资料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一要考虑是不是正版书籍,以防错误百出i二要考虑编著资料的出版社和教师,挑选那些有影Ⅱ自的一线教师编写的资料(如黄冈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等);三要考虑内容编排是否合理,这一环节应是重中之重。资料中的内容既要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结合,又要有新意。在此,我根据自己几年的备考复习经验,认为:第一,所选资料中的基础知识罗列不能过细,而是有“纲”即可。如果太细,面面俱到,学生易偷懒,效果往往不好,而只给出“纲”、“目”要求学生自己做笔记完成,效果反而会更好些;第二,所选资料应对重点、难点知识予以针对性的指导、点拨,这样利于学生自学;第三,习题的选择要有梯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由最基本的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啃得动,否则题的难度太大,学生就会望而却步,浅尝辄止:第四,要有新意,现在很多资料含金量不高,旧题重演,比比皆是,而高考则逐渐由原来的重知识向重能力方向发展,结合实际的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训练中加强新题训练的力度。抓住这些资料书就会成为学生的小老师、好助手,拥有它,既节省查询资料的时间,又能达到查漏补缺、巩固复习的效果。今年,我们的复习资料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选择的。《破解高考》一书编排体系较合理,它由“框架整理、重难点突破、基础训练、实战演习和近几年高考题归类整理”几部分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学生的梯度体现得很明显,普通班的学生重基础,而示范班的同学则能有所突破,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一本适宜于复习的优质资料。

篇6

老师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充足的复习时间,除了3门主科外,其他的课时都给我们复习地理生物。同学们也非常努力,就连以前上课从不听讲,从不写作业的另类,每天都还在努力地复习,下了晚自习还带着生地复习资料回到家或寝室看到很晚。这使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还好,这种紧迫感被我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使我每天会不由自主地拿起书认真地看,不懂的会努力把它弄懂并牢记在心,慢慢的,这使我的生活枯燥了,也乏味了许多。也曾想过要丢掉书本,不顾自己的前途,在会考前期大玩一场。但终究老师的期望,家人的鼓励让我放弃了这个天真的想法。

不知道是为什么,那几天每天早上起床时一点以前想赖床的感觉都没有,但一照照镜子,眼睛旁边那两个大大的黑圈圈却不听话地冒了出来,用手去摸,还有立体感呢!为了自己的未来能轻松些,就牺牲一下吧。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就下了晚自习。回到寝室,全身的神经立刻放松了下来,想休息,可看到室友们还坐在床上一丝不苟地奋战,我也不应该停呀,于是我拿着笔,闯进了浩瀚无边的题海中,很快,到了该熄灯的时间了,真是奇怪,我竟摆脱了失眠的毛病,一躺下就进入了甜甜的熟睡中,而且还没有做梦!哦,难道连那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也在帮助我?

还记得那次在食堂,潘老师问我:“复习好了没有呀?按照你的水平,考到双A才是你真实的水平呀,要努力呦!”老师亲切地拍了拍我的头。“恩!’’我用力地点点头。心里的担子忽然加重了许多。

时间还是悄悄地走了……

转眼间,会考的那天终于来了!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很热,还没有开考,我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透了,但这没有把我吓倒,用纸巾草草地擦了一遍就步入了考场。

开考铃响了……

交卷铃响了……

终于,会考走了……

安心地,我等着通知书的到来……

快要放假了,可迟迟不见通知书的来临。

到了最后,老师叫我们打“16829333”查询。

期末考也走了……

篇7

二、案例描述

(略)

引入(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学案)

(开门见山)老师利用学生手中的学案,带领学生快速简要地复习农业的概念、分类和地位,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学案中知识梳理部分相关的填空题。

师:我国各地的自然化境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农业的分布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课件展示P100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师:(点击鼠标)在图中闪烁出现东西部地区的分界线(红色线条)。

师:(提问)谁能说出这条分界线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学生举手回答(十分踊跃):400mm。

师(拓展提问):这一条分界线还有哪些地理意义呢?它又经过哪些重要山脉呢?

学生思考同组讨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课件展示八上课本P39图2.2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生:(课本翻至P39观察该图),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经过的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师(过渡):我国农业东西部的差异是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差异。(指导学生回看图4.13)

请说出东西部的农业部门有什么不同?(老师指图)

生:共同说出东部的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和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牧业)。

师:我国农业的另一个地区差异表现在南北方的差异。(课件展示P101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

师(提问):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呢?(课件投影展示表格)

生:回答(秦岭―淮河一线)。

(师指图4.14逐条指出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学生分组说出答案,并填写学案中的表格。)

师:我国农业南北方的差异在我们学习的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有着具体的体现。(课件展示八下P4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生观察投影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扩展):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各个地理区域的农业都存在着差异。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农业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显著的差异。边讲解边展示投影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比较表(学生对照学案中的表格)。从自然特征、气候类型、地形类型、牧区名称、牧场类型、代表牲畜、农业分布区、种植业类型几个方面比较。

生:两组同学由前到后逐一说出答案(个别回答有误的老师引导看书找出答案)。

(学生根据回答和投影答案填写学案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的表格)

师(展开):我国农业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地理区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差异。在八下第六章至第八章中我们所学了新疆、黄土高原、台湾、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双版纳和长江沿江地带等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的农业也存在着差异,以下我们进行简单的比较。看表格(投影表格)――我国部分地理区域的农业差异。

生:(另外两组同学)翻阅课本,参照课文内容说出表格中大部分的答案。

师:第三组同学在表格中新疆的农业发展条件学生分析不够全面,说出有利条件忽略了不利条件,其不利条件是水资源缺乏。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需要说明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对于台湾的农业一栏能将“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东南盐库”、“森林之海”和“亚洲天然植物园”几个美称也一并说出来非常好。第四组同学珠江三角洲一栏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内容就是本节P107的基塘模式。(展示投影P107图4.22基塘模式示意图)。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作物熟制应该都应该是一年三熟。

(学生根据老师纠错后的答案,结合老师投影显示填写学案中的相关表格)

师(再次展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区域内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更因为地理条件的差异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世界地理部分我们学习了欧洲西部、美国、东南亚、印度和巴西几个国家和地区中涉及农业问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怎样呢?我们也来比较一下。

投影展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西部、印度、东南亚)的农业差异图表。

师: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前阶段已经复习过,请直接按要求填空(快速翻阅复习资料的相关章节)。

生:四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美国农业部分用顺口溜的形式出现:高度机械专业化、畜牧位于东北方、南部棉花种植广、中部北部小麦旺、中部平原玉米香、大豆世界高产量。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学生按课件出示的答案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师:以上我们比较了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差异、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差异、部分地理区域的农业差异和世界地理部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差异,农业发展之所以存在地理差异是因为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为了使各个地区的农业得到最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农业,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师:课件展示四个表格,答案部分用红色字体突出闪烁。师生共同重点总结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差异。

……

三、案例评析

我市初中地理学科为考查学科,虽然分值不多,但是在以分数定胜负的现实面前面临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课时又很紧张的情况下,许多老师面对中考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通常中考前夕很多老师都会感到每周两个课时已经很难满足复习的需要了,想方设法提高复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更多的内容,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的目的。然而因为课时不足,有些老师往往在考前就采用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围绕考点对中考考点中较少涉及或者没有涉及的“无用”知识点进行删减,以达到节约复习时间的目的。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一些章节被删减后,学生的知识产生系统性缺失,有时还会造成知识衔接不上、断层等现象,复习效果反而不佳。部分老师仍然采用“题海战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做练习,致使师生都非常疲惫。

虽然王老师复习的这一节内容并没有多少知识点出现在当年的中考考点中,但是,王老师仍然用了一个宝贵的课时来复习这一节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内容。听完这一节课才知道,王老师的这节课实际上是以复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切入点,立足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比较,延伸到更小范围的农业地区差异(省区)和扩展到更大范围农业的地区差异(世界范围)比较。实际上在我看来,王老师设计的这一个课时的复习内容,其目的不只是复习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体系完整的条件下将初中地理三本书(七下、八上和八下)的几节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学案在课堂上边复习边练习,几张表格的内容就已经囊括了众多的中考考点,重点图的比较练习是这一节课的最大亮点。如,四大地理区域图、南北方地区图、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美国图与印度图、欧洲西部与东南亚图等。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复习方法,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我们不能轻易地将其割裂,为了复习而复习。

篇8

如果说上新课是在检验一个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析能力对教材的驾驭能力的话,复习课就是在检验一个语文教师对庞杂知识的梳理重建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对知识的全面把控的能力,没有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细致了解,没有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是上不好复习课的。那么我们说复习课难上难在什么地方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复习课难上的原因在哪里

1.语文学科的知识点细碎庞杂,难以组建成有机的知识体系

语文学科从拼音、标点、字、句再到段、篇、章。从现代文到文言文,从修辞手法到写作方法。从文本的阅读鉴赏再到动手作文。统统浓缩在一张120分的试卷之中。这样庞杂的知识让教师和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难以抓准重点,更难以将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再像理科一样进行条分缕析的复习。

2.课标和考纲的论述相对比较空泛,难以和实际教学有机结合

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上面对于教学的要求大多是一种能力方面的笼统要求。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标提出的要求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开阔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感怎样培养、视野如何开阔、基本方法怎样掌握,并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情况进行再创造。

3.重复的知识点讲解和训练让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提高

进入复习阶段所有的课文都已经讲过,所有的知识点也是处于熟悉或者至少曾经听过的这样一种状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于新的知识会有更大的兴趣。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平时上新课时候相比较都会有一定的下降。如果教师不能够想出一些新招来,课堂自然会沉闷,效率也不会高。

二、现在复习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过多细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在真正理解基础之上对知识体系的建立

现在的复习课堂模式已经过多地集中在对基础性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上。在复习课上,教师和学生在记忆性的基础知识即字、词、古诗默写等上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初一、初二阶段的期末复习阶段。

2.复习课和考纲、学情的联系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够强

复习期间的宝贵时间更多的时候花在了为了记忆而记忆、为了练习而练习的重复低效劳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研究考纲和学情直接导致了复习的针对性不强。要么就停留在浅层知识的重复,要么就将时间花在性质相同的练习题的不断重复训练上。

3.教师对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不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照顾。教师更多的时候只是在关注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却并不怎么关注。更没有去改变或刻意去调节课堂的氛围,从而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干预。有时候反而因为自己一些不恰当的情绪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压抑甚至反感的情绪。本来就紧张的复习课堂上再出现这样一些不良的情绪的话,学习的效果就势必会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三、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打造高效的语文复习课堂,教师就必须从自身下手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让自己有能力引领学生在复习阶段查漏补缺,逐步构建学生自己的语文知识库,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那么教师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笔者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能够立足学情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

在自己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之后还要重点研究学情。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之上精编复习资料。复习资料重在系统性和精准性。要以质取胜不可以量来累积分数,现在发达网络资源让我们不需要完全靠自己闭门造车来编资料。但是网络上的资料很庞杂,有的资料根本没有参考的价值,有的资料看似很好却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所以我们编辑复习资料的时候就一定要取舍有度。要让资料适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题目,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原创性的题目,这样的资料在用的时候才能做到省时高效。

2.全面掌握课标和考纲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对课标和考纲要求的落实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终归属点。同样我们的考试也是在考查我们的教学工作对课标的落实情况。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就要用心研究课标精神和考纲要求。将课标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一个不用心研究课标的老师将很难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因此在复习阶段我们尤其需要潜心研究课标和考纲。我们可以将考纲和近几年的考卷做一个对比分析,找到共同的地方和区别点在哪里。同时还要在近几年考卷的对比分析中找出题型的变化以及研究这种变化的趋势和发展的方向。比如,从2013年的下学期开始,中山市期末考试的试题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附加题是课外文言文,现在变成了名著阅读。把原来的名著阅读部分变成了课外文言文。那么在这个变化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去研究,这个变化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怎样的挑战,我们在复习和日常的教学中该怎样去应对这样的变化。同时,这两道题目除了在试卷上出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之外,它在出题的形式以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有没有相应的变化。同时还要用心研究试卷中一些新旧题型之间的衔接和延伸。

3.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

高强度的训练绷紧了学生的神经,旧知识的不断重复让学生感到厌倦,对于越来越临近的考试的担忧让学生焦虑不安。因此在复习阶段学生的情绪更加容易失控。一旦不能合理引导学生的情绪,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在复习阶段,我们不但要考虑到知识本身,我们还要用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因此,语文复习课要想上出新意,上出效率,语文教师就必须从学科知识储备、课标考纲的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准确把握三个方面来着手准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让我们游刃有余、准确的考纲把握让我们目标明确、积极愉悦的课堂让我们充满正能量,这些都是我们高效完成复习任务的必要保证。

篇9

初中语文课本中,苏教版许多课后习题设计时,大多数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大意而设定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习题,在完成复习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进而复习课文重点。在复习时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课文思路,更好地把握课文重点。

例如在对《背影》这一课进行复习时,练习第一题为:文章多次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叙述,试问每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为什么作者止不住流下泪水?语文老师在复习时可以将此题引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运转,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回答此题前,必须经过缜密的思考,这样就会回忆起文章的重点和脉络,并对父子之间的感情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其中第一次背影的出现是在祖母去世,父亲也失业,家庭窘困的情况下出现的,此时父亲为儿子所做的比正常情况下更加可贵,这次流泪的原因是感动;第二次背影的出现是在父亲离开时,作者看到父亲融入茫茫人海中,离别情绪充溢,因此留下了不舍的泪水;第三次背影的出现是读信时,作者想到父亲的生活艰苦、颓唐,流出了伤心的泪水。

在以上的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后的练习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式即:“再读――归纳”过程,这个环节对学生知识记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转为自己的知识。

二、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在语文复习课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影响,语文老师可适当的选择课后习题,将语文教材里面经常出现及教学大纲要求的一些常用的、容易出错的字词,进行加强训练。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写一写”这道题进行设计,拿出合理的方案,帮助学生巩固字词。另外课后习题中还专门有为练习字词设计的习题,这类题目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字词,有着很好的提高作用,这种题目在大多数文言文课文后出现。如课文《桃花源记》课后练、区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①便要(邀请)还家;②既出,得其(他的、自己的这里代指渔人)船;③醒能述以(用)文者。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及不同句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最终将使学生熟练灵活的运用各种词句。

另外,初中学生也应该有着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子在文章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在上语文复习课时,语文老师通过课后练习,加强对学生语句理解能力的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些句子的推敲及分析,使其掌握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例如《木兰诗》课后练,分析下列句子,并说出哪些运用了互文手法: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些句子中大多数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语文老师在对该题进行复习时,不但可以通过古文翻译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翻译古文的功底,而且在这个环节加深了学生对互文这个手法的学习,加强了学生灵活运用古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各种语法的能力,另外,复习时老师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在翻译时不能一味强调将文章变为散文。语文老师在进行这些复习后,最终力求使学生掌握翻译简单文言文的能力,并且使得翻译过后文章句意表达明确、清晰。著名的语言学家苏霍姆林曾经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在复习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这些年来,中考复习资料门目繁多,教师本人要多看几种资料,然后认真筛选,精心指导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资料使用,彻忌多。一本较好的复习资料,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内容丰富。内容应包含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所有知识。②理论系统。系统而简明地叙述有关知识,方便理解与记忆。③例题典型,忌多。④习题新颖、全面。习题首先要全面,各种题型和知识点都能覆盖;其次是题型要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去做,去钻。习题忌多,否则吓倒学生。⑤方便使用,难度恰当。以课本为起点,逐步加深,达到巾考要求即可。忌难,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础知识要系统化

数学是一门系统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讲授新课上,不太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课本原有的各章节的复习,虽有一定的系统性,但课本各章节的编排是兼顾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年龄特点,各章节有的内容重复,有的知识分散。因此在总复习时,应注意对教材加以综合,突出其内在的联系,使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初中数学课程可分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五大块。在复习时,可以利用提纲式或图表将所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定理等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四边形时可列出 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性地理解,事半功倍。复习时彻忌知识散乱,不系统。

三、重点知识要强化

初中数学的所有内容都是基础知识,都应该学好,但其中的知识点是有主次之分的。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时要认真钻研考试太纲,仔细研究教材,将教材内容分为不必复习、粗略复习和重点复习三类,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对于重点知识要反复强调,还要进行专题复习。比如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等。对于课本知识在复习时彻忌一刀砌,不分轻重,这样增加学生负担,浪费学生的时间。

四、例题选编要精化

复习课的例题要精选,题目要有代表性、层次性、可变性、针对性。要能充分体现教学的目标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编选例题时彻忌计算繁,难度大,甚至超纲。在复习方程、统计与概率时,常采用题组的形式,即把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小编写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题。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可用题组形式。解下列方程:(1)a/b=tanA(2)(1+x)2=5x+5 (3)x2-2x-1=0 (4)3x2+2x-1=0本题组系统地表达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以题组的形式编选例题,能很好地将问题深入,覆盖知识点的各种情况;有利于铺设台阶,让学生阶梯式地掌握知识。在复习综合证明时或几何计算时,最好编选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例题。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M是AD边的中点,P是BC边上一动点,分别作PE∥CM,交BM于E,PF∥BM,交CM于F。

(1)证明:BM=CM

(2)证明:四边形MEPF的周长为2BM

(3)当P点在BC的中点时,判断四边形MEP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4)要使四边形MEPF是矩形,AB、BC应满足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这道题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能将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特殊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几何证明、探究题。问题的难度是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五、解题教学要多样化

一题多解,既能使学生广泛地、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又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解题的最隹途径。 如解方程x216x+60=0,我讲解了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又如: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A应等于90度,∠B、∠D应分别是20。和30。,王师傅量得∠BCD=142度,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为什么?

要求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答,结果同学们叙述了7种不同的证法。

1)结BD利用三角形内角各求得∠BCD=140度,得出解答

2)延长DC交AB于E,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得∠BCD=140度得出解答:

3)延长BC交AD于F,解法与2)类似;

4)过点c、作AB的平行线CK,交AD于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互补的定义,求得∠BCD=140度,得出解答;

5)类似于4),过点c作AD的平行线DP,交AB于T,得出解答;

6)过点D、c分别作AB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CD=140度,得出解答;

7)类似于6),过点c、B分别作AD的平行线,得出解答;

我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异同,并鼓励他们对待同一问题就要这样去寻找多种解决途径。

一题多变,就是引导学生在解答某些数学题后,再进行观察、联想、判断和猜测,对数学题的内容和形式、条件和结论等作进一步的探索,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如变题设、变结论,找条件、探结论等。加强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视野开阔,同时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有这样一题

如右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圆O交BC于D,过D作DE上AC于E

(1)求证:BD=CD

(2)判断DE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1)将AB=AC与BD=cD互换

变式2)将过D作DE上AC于E变为DE切圆O于D,探究DE与AC的位置关系

变式3)如果点0是AB上一动点,则有A点在圆O内和圆O外两种,那么BD与CD是否还相等,DE与圆0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等。这样的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同学从题海中跳出来,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因为时间对初三学生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六、作业、考试要适量化

复习中的作业教师先要准备好,要充分注重质与量,忌多,忌难。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作业题应以基础题为主,适当布置少量的有一定思考性的题目和综合性的题目,分量要适当,应让85%以上的同学能顺利完成,作业题要有梯度,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教师认为,应把考试题目出难一点,把标准定高一点,把分数压低一点,让学生的压力增大一点。动力就强一点。这好象很有道理,但实际效果并不隹。因为初三学生本身就有升学的压力,处于紧张的复习期间,家长、学校、各科任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够很了,再把分数压低,只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没前途。不是数学学习的料,对数学学习心灰意冷,失去信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复习过程中考试的密度不宜过大,难度接近中考即可。这样样学生看到好成绩,就会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更大了。

七、解题格式要规范化

解题格式规范,就是层次要清晰,表达要准确,步骤要明朗。解题时,要有理有据,层层推进。以确保数学的严密性。例如解分式方程就分为1)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学生在解题时通常忘记验根。又如分式的化简求值,应先将分式化简,然后再代数求值。几何证明题更是应步步为营。在总复习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解题时要做好榜样,彻忌解题的某些步骤省略。因为教师的板书就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如果教学时教师不注意,为了多讲几道题,虽然讲出来,但没有写出来,这样对学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所以无论是讲解例题,还是评讲习题教师解题都应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