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8: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研究生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前言
可以说,教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是当前实施课程教育的关键工具。教学语言可以体现教师基本的语言素养,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一项因素,应该对此开展深度的分析。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以此对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候,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促使自身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的增长。
二、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视语言艺术呈现的意义
(一)保障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在实施初中生物教育的时候,教师能够高质量的运用语言艺术,能够让课程教学实现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知识传输中,教师对语言进行有效地运用,可以让教师和班级学生实现思维和语言的交流。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可以对教学的综合素养进行真实的反映。教师在具体生物知识传输中,如果正确应用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
(二)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因为教师对生物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使用清晰、正确以及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对该项知识进行有效地把握,让学生可以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记忆,以此提升整体的课程教育质量。生物教师在对班级学生实施学科教育时候,通过语言的正确应用,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了解,同时可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有效地培养。这样能够缩短整体的授课时间,以此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三)拓展师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施生物知识教育的时候,对语言开展正确和高效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品格的培养。教师在开展生物知识传输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语言的应用质量,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所传递出的语言魅力,对学生的语言应用有着启发的影响,促使学生在开展语言交流中,重视对文明语言和魅力语言的使用,让学生课程思维能够实现一定的激发。通过教师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和质量性,对学生的行为意识有着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探究在生物课程中应用语言艺术的过程
(一)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
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首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明确知道该节生物课的重点知识,促使学生对该项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短但是具有凝练性的语言,对课程教育基调进行明确,不仅可以展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和运用。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认识生物》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相信同学们认识不少生物,你可以说出你所认识的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一定的认知探索,并了解新课程知识的重点是对生物进行认知和特征学习。
(二)过渡过程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生物学科教育的时候,教学内容的具体过渡是一项重要工作,影响整体的生物课程知识传输的效果。教师应该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促使学生能够将关注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过渡环节是授课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教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高质量的语言,能够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但是”等词汇,告诉学生生物圈已经被破坏,给学生展示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促使学生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不会因为个人的一些行为爱好就去残害生物。
(三)内容讲解
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知识课程的创建,并不仅是让学生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传输中得到全面的教育。教师是生物课程的营造者和引导者,应该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营造较好的课程传输氛围,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由来》该知识传输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进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深度地探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四、结论
生物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重视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促使课程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要对生物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同时,教师要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让学生得到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2)临床专业的导师大都是临床医生,由于医生的工作量大,大多数医生基本没有时间到实验室工作,对科研过程和实验室技术都不熟悉,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也是力不从心,研究生不能得到系统有效的训练。另外,有一部分导师自身能力有限,业务繁忙,对学科学术前沿缺乏了解,导致其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很好地指导研究生,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创新能力差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生对导师的科研方向、方法依赖性较强,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会严重阻碍其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应该在临床及科研过程中提出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并将之转化为科研问题,进而进行科学设计,并辅以必要的科学实验研究。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才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断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4)学校应该鼓励创新,制订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研究生乐于超越自我、开拓创新。科学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任何创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学校应制订适当的奖励制度激励研究生。
2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新形势对医疗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必须全面发展,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1)无论是科研思维的建立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一个有利于研究生学习和锻炼的环境。在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环境的影响甚至大于导师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分工明确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将基地构建成一个包含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基础医学研究生、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内的互助体系,使临床医学研究生与基础学科的导师及研究生有常态化的交流。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得这么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如果没有知识积累的高度,那么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临床医学研究生得到具有丰富学识的基础学科导师的指导,使得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对学科学术的认识不断加深,为科研活动的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盲目。科研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熟练掌握才能事半功倍。实验技术人员可以帮助研究生寻找更科学合理的科研方法,创新科研思路。临床医学研究生与基础研究生的交流能促进双方共同进步。这样,无论是课题的设计、实验的具体实施,还是论文的撰写,临床医学研究生都会觉得得心应手。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分数膨胀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比分析学校、学生、教师三方在评教过程中的信息优劣势,探讨学生和教师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对评教分数膨胀的影响,并针对现有评教问题,提出改进评教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博弈论;学生评教;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10—04
本文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规划课题《高等商管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YGH1213008)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3—10—20
作者简介:王昕(1976— ),女,辽宁阜新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财会类专业教学,教学管理。
一、前言
学生评教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学校采取学生评教的目的是通过系统采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信息,加强师生交流,让教师及时了解课程及教学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从实践来看,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分数普遍较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较差,评教结果并未有效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学生和教师在课程评教过程中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完善评教系统的激励措施。
二、学生评教结果调查及分析
笔者通过对某大学学生评教的调查,得到该校教师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的评教记录,共包括教师923位。其中,理工科目教师513位,经管文史等科目教师337位,外语类教师73位,共得到评教数据1463个。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分布在62.8~100之间,均值为91.66,标准差为7.139193,学生评教分数普遍比较高,但满分和低于86分的情况极少。学生评教分数作为甄别教师教学质量的参考,本应拉开差距,而事实表明,学生评教分数普遍在86分以上,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信号功能。
调查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6份。统计数据表明,14.3%的学生认为评教对教师的影响不大,19.39%的学生认为评教对教师会有较大影响,66.31%的同学认为评教不会对教师产生任何影响;在给教师打分时,仅有16.33%的学生严格按照评教系统的要求进行打分,77.66%的学生没有阅读评分细则,而是靠主观印象评教,更有16.31%的学生因为匿名评价而随便打分。这说明学生并不认可评教的作用,也反映了学生对评教不够重视,导致评教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较差。
针对问卷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打分高低对学生评教打分相关性分析”项目,70.20%的学生认为可能获得的考试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评教的分数,这表明学生认为教师打分的尺度是学生评教分数的重要因素。由此推理,教师给分的宽松策略对评教分数的膨胀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学生评教分数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一)学生打分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差。由于学生评教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强制统一进行,且为匿名评教,学生容易将其视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往往不认真阅读评分细则,仅靠对教师的主观印象打分。此外,评教结果在后续教学中反馈改进情况不明显,学生很难将评教任务与自身利益相关联,缺乏依据教师真实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来打分的动力。
(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的评教分数膨胀。在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中,教师希望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评教分数,学生则希望提高自己的课程分数,二者很可能在潜意识上达成一定的“合谋”,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掺入过多的感情因素,放宽给学生打分的尺度,而学生相应地给教师较高的评教分数。
三、高校、教师与学生三方信息不对称
高校与教师之间可视为委托—关系,教师的授课行为是动态的过程,相对不易评判,而校方实施全员动态监控成本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学生评教对不易进行考核的教师授课进行评分是理性选择。评分来自于授课的客体——学生群体,无疑会使教师有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评教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学评估过程可视为学生与教师双方博弈的过程。此外,还有高校组织机构的参与。在评教中,三方具有各自的优劣势:评价机构,即校方组织教学评估的机构,无疑对评价的具体操作、指标设置和意义、数据收集和处理等具有信息优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直接参与教学评价的过程,即直接参与给教师打分,也掌握一定信息优势;教师是教学评估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参与方,出于客观公正的原因,作为被评价对象的教师不允许参与到评价中,只能在评估结束后得到评估结果。但是,教师作为教学的直接承担者,也掌握一些学生的私有信息,如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意愿等。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必然比评价机构更频繁,因此,在学生信息方面处于信息劣势的是评价机构。对于教师的一些私有信息,如授课水平、授课效果、作业安排等,信息劣势一方依然为评价机构。总的来说,在学生评教中,学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评价机构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教师居中。学生在其中存在信息优势表示学生教学评估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可信度,基本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和质量。但作为完整系统的学生评教过程,各环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评教结果失真。
在学生评教过程中,三方在各环节上都有各自的信息优劣,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三方都有可能出现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都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果,而两者又有所区别。逆向选择是指在交易前由于交易一方向另一方隐瞒相关产品信息,使得交易一方不能察知另一方的商品类型或质量的情形,有时也被称为隐藏信息问题。道德风险是指在交易后由于交易一方向另一方隐瞒相关行为信息,使得交易一方不能察知另一方行动的情形,也称为隐藏行动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合理的激励机制,任何一方都有改变自身行为的倾向,在学生评教过程中也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具体见表1。
四、学生评教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Akerlof于1970年提出的,这在学生评教过程中也是类似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近似于联合生产,产量与质量依赖于师生间的密切配合,教与学的任何一方偏废都不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的联合生产特性意味着信息不对称是双向的。教师可通过降低教学难度迎合学生,学生也存在不好好学习的机会主义行为。
假定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学生希望教师严格要求,使自己的学术水平真正得以提高,该类学生称为A类生。一类学生不致力于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而更在乎教师给分的宽松程度,该类学生称为B类生。假设教师都认真教学,即教师给分宽松与否都需要付出E的授课成本(为简化将E在模型中省略),唯一改变的是学生会以一定的概率对给分宽松的教师给予更高的评教分数(V>W)。对于努力学习的A类生,无论教师给分宽松与否均能获得好成绩(用SH表示),但若教师打分严格,则需多付出e的学习成本。对于希望得过且过的B类生,教师给分宽松则获得好成绩(SH),若教师给分严格则只能拿到低分(SL)。A类生与B类生均可选择自己的行为(其行为教师可通过平时出勤、课上提问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等来了解):行为1—真正对自己和教师负责,在平时课上课下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无论教师给分宽松与否都不影响其对教师的评分(behavior1);行为2—对自身存在一定“偷懒”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对于给分宽松的教师会给予一定的评教分数的提高(behavior2)。对于B类生来说,选择行为1会产生额外的成本C,因为行为1会激励教师减少给分宽松的行为,而这对B类生来说是不利的。教师同样也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给分宽松(nice),或者给分严厉(tough)。
首先,对于B类生来说,不会选择行为1(SH-C<SH,SL-C<SL),只会选择行为2。对于A类生来说,选择行为1或行为2收益是相同的,都是在教师选择给分宽松的策略时收益为SH,教师选择给分严格的策略时收益为SH-e,因此,教师只能认为A类生以0.5的概率在行为1与行为2之间进行选择。故:
PA=PB=0.5,P(behavior1|A)=P(behavior2|A)=0.5,P(behavior2|B)=1
根据贝叶斯法,则可知后验概率为:
当教师观察到行为1时,若选择给分宽松(nice),期望收益为:
EU=P(A|behavior1)·W+P(B|behavior1)·W=W
若选择给分严格(tough),期望收益为:
EU=P(A|behavior1)·W+P(B|behavior1)·W=W
当教师观察到行为2时,若选择给分宽松(nice),期望收益为:
EU=P(A|behavior2)·V+P(B|behavior2)·V=V>W
若选择给分严格(tough),期望收益为:
EU=P(A|behavior2)·W+P(B|behavior2)·W=W
因此,无论教师观察到学生选择何种行为,选择给分宽松策略的期望收益均不小于选择给分严格策略,给分宽松策略为教师的占优策略。
这一结论在现实中易于理解: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一定的信息不对称,但仍可通过平时出勤、课上提问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而减少在课程学习这类专用性资产中的投资,对于所修课程选择得过且过,尽可能以最少的成本取得高分,希望教师“放水”的B类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当B类生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从各方面察觉出这个信息,但教师会如何选择?由于评价机构处于对学生与教师信息的信息劣势状态,其仅能观察到学生成绩与评教分数,并不知道二者分数提高的原因。因此,作为理性人,教师会倾向选择“迎合”学生,降低考试难度,调整评分标准。
因此,B类生数量膨胀带来的外部性是考试难度降低、评分标准调整等打分方面的“放水”,这导致B类生失去对不及格的恐惧,而致力于提高学术水平的A类生则失去提高分数的动力(不努力就可以得高分),因此,A类生与B类生难以区分。但随着分数越来越向高分段靠拢,成绩好的学生无法和次之的学生区分开,形成混同均衡。
如果全体教师一致对学生采取严格要求、严厉打分的策略,可有效地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非帕累托最优的混同均衡状态。但是,在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博弈类似于超速博弈,即都不愿做第一个严厉要求、给低分的,教师最理性的做法就是跟风。对高校而言,所有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按照合理的方式给分,其效果是最好的。
五、改进学生评教工作的建议
教学评估是对教师授课的一种评价方式与激励机制。但由于在评估中,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难以绝对避免,但完全可以进行改进,使评教工作更加真实客观。在对评教分数膨胀原因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应从改进学生评教方法、解决信心不对称、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三方面来完善学生评教系统。
(一)改进评价方法
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每学期统一量化的评教方式。学生评教的主角为学生和教师,但实际上,师生往往成为被动参与者,感受到这是一种外部强加的控制手段。驱动学生评教开展的是校方,学生属于被动参与方,而教师则处于“游离”状态,仅能获知评估结果,由此造成三方参与者对学生评教的不同态度,即教学管理者认可评估并使用,学生关注度不高、投入性较差,教师则对评教结果存在部分抵触心理。如果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如师生座谈、系部督导等)减少外力,让教师与学生感受到学生评教对于自身的帮助,使学生和教师均能在评教中获得“收益”,将大大减少评教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提高评教结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同时,在评价系统设计方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评教问题的设计,引起其对评教问题的重视,也利于评教结果的反馈和教学改革的促进。
(二)解决评教信息不对称问题
匿名评教使得学生缺乏依据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进行评教的动力,往往根据对教师的主观印象随意评教;同时,学生无法看到历史评教结果,削弱了评估的信息传递作用。鉴于此,学校应加强学生、教师、校方三方的信息交流,在评教前向学生和教师公布评价指标、评价程序、数据处理方法、评教结果用途等。学校可将评教系统的介绍作为新生入学的活动之一,使学生增加对评教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引起学生对评教工作的重视,增加评教的可靠性。建议建立科学的评教信息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信息收集、传输、加工管理部门或设立专门人员,确保学生评教中三方信息的真实客观,使学生和教师平等、方便地获取评估信息。
(三)解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
教师得到的评教分数高与教学质量好不是绝对对等关系,可能是在博弈中最终与学生达成低效率的均衡。这种评教体系难以做到高度的公平公正。分数膨胀也使“自我实现”的学生失去了提高分数的动力,造成两类学生的界限越发模糊。为解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学校可对学生进行事后采访,抽取部分学生解释其给出评教分数的依据,一旦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就会更加实事求是地进行打分,由此可以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此外,学校必须对评教系统中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才可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教学情况,学生也能更好地传达其所需表达的信息。
由于学生评教系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建议各高校不要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评判教师教学水平、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依据,而是要通过评教工作掌握教学动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每位教师,尤其是新任课教师,了解教学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寻求解决问题、增进师生了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措施和途径。
[
参考文献]
[1]梅萍,贾月.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3(4).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在师生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和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活动共同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同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内容或问题进行探究。
(一)高中数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问题解决的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些数学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研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和导演者。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有学生探究而无教师引导,则容易放任自流;仅有教师传授,而无学生探究,将会违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素质的终极目标。因此,研究性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2.问题解决的原则。“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用问题教学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和调动探究意识,展现思维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阶梯式的问题系列,创设一定的思维环境,激发学生内驱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想象、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问题解决,对学生进行认知开发,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并促进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动机、兴趣、信念、意志等)同步和谐发展。
3.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提出方式等必须适应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在研究性教学中,探究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能太过简单,否则学生容易失去探究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探究、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通过对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取和综合,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进行探究并能得到结果。
4.民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现有科学结论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对此进行科学性和批判性反思。因此,研究性教学更需要一种民主的气氛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问难。对于正确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见解也不要直接批评,可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对一定内容或一定问题的探究,而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采用研究性教学。因此,教师应把握好时机,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能激发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教学活动中来。
1.选择能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概念、定理等。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本知识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与核心。数学中存在大量的产生性概念,有过程――对象的双重性。如大家熟悉的导数概念可以看作是求每一点上函数的微分,然后将结果合并而形成的一种新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应用定理、公式的同时,还应重视展示定理、公式的发现形成过程,以及其中反映的思想方法,并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2.对教材中例题、习题的结论作推广或拓宽加深的探究。解数学题的本质是找到并且规范而简明地表述出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到题目的目标要求的一系列命题转化的一条通路。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巩固方法、培养能力、积淀素养的载体,如果我们能对它们进行特殊的联想、类比、对其结论作推广或拓宽的引申,这些题目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材料。
3.选择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的,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的活动过程,深切领会数学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将这一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使得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探究充满激情,能够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所以说,这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对数学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些应用背景下的开放性数学问题和往年高考真题中的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都是很好的教学范例。
(三)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数学探究的起点与焦点,数学研究性教学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提出问题对于数学研究性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数学研究性教学中应首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进行培养。
1.创设数学问题发现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数学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数学问题情境,而通常所说的“问题情境”可分为“问题发现情境”和“问题解决情境”。“问题发现情境”是指:既能使学生产生安全的、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希望发现问题的心理倾向,又具有数学问题产生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材料,能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起帮助或促进作用。数学问题发现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源于数学自身,还可以从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
2.利用“否定假设法”,改变问题的条件和限定,提出新的问题。1990年布朗及瓦尔特(Brown & Walter)合著《提出问题的艺术》一书中详细解释了否定假设法:①确定出发点,这可以是已知的命题、问题或概念等;②对所确定的对象进行分析,列举出它的各个“属性”;③就所列举的属性进行思考:如果这一属性不是这样的话,那它可能是什么呢;④依据上述对于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提出新的问题;⑤对所提出的新问题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其实是把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变成另外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情境的过程。这是一个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借用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原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例:在抛物线y2=2px (p>0)上(如图5),从O点出发引两条弦OA、OB且OAOB(O为坐标原点),则AB 必过定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此问题的条件,得到不少新的问题。问题的限定条件有:抛物线;从O点出发引两条弦OA 与OB;OAOB。可以采用“否定假设法”来产生新问题:①如果不是抛物线,而是椭圆或双曲线,结论仍然成立吗?②不是从O点出发,而是从曲线上任意一点Q出发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弦QA与QB,即:从抛物线y2=2px (p>0)(或椭圆或双曲线)上任意一点Q引两条弦QA与QB,且QAQB,则AB过定点。③如果两条弦不垂直,怎么样呢?
可以看到对原问题部分条件的改变得到的新问题可谓是原问题的引申,学生如果能通过这种方法产生新的问题,其探究的热情必然大大提高,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望,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在相同或相似中发现规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利用逆向思维,提出新的问题。对于一个数学定理,我们常常考虑其逆命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可产生逆定理,为人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同样的,对于某个数学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对原问题的条件与结论进行互换,或对已解决了的问题作逆向考虑,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特别是可以从某些高考题入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原问题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减轻学生对高考题的天生恐惧心理。
例:如(图6)所示,AB为抛物线 y2=2px (p>0)中过焦点F的一条弦,BC平行于x轴并交准线 l 于点C,求证:A、O、C三点共线。
若:(1)A、F、B共线;(2)BC∥x 轴;(3)A、O、C 共线,则上题的主体结构是由(1)、(2)成立推出(3)亦成立。由此很自然的联想到其逆命题成立吗?经过逆向思考可产生两个新的问题:①AB为抛物线y2=2px的一条弦,C为准线 l 上的一点,A、O、C 三点共线,BC 平行于x轴,F 为抛物线的焦点,那么A、F、B 三点共线吗?②Ab为抛物线y2=2px 中过焦点 F 的一条弦,C 为准线 l 上的一点,A、O、C 三点共线,那么 BC平行于x轴吗?
4.通过类比联想来产生新的问题。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其逻辑结构是:已知甲具有属性 A、B、C、D,而乙具有与甲相似(或相同)的属性 A1、B1、C1,因而乙也可能具有与甲相似(或相同)的属性D1。
类比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如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 f(x)对任意实数 x,y 满足:
,且 f (0) ≠ 0, (c为正常数),试判断 f(x)的 奇 偶 性 和 周 期 性 。 因 为 f(x) 所 满 足 等 式 的 结 构 类 似 于 公 式,因此
联想到函数y = f (x) 和 y = cosωx(易求 ),可能有相同的奇偶性和周期性,故提出猜想:f(x)为偶函数且周期为2c。
教师应充分从数学问题本身出发,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提出更多、更深刻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比较、归纳等各种思维方法大胆猜想,也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关于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途径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上述的认知因素之外,还应该留意影响学生问题提出的情感因素。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外界的肯定时,其行为会得到固化和积极的迁移;当其行为得到否定或轻视时,往往会削弱相应的行为倾向。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时,首先应对其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与胆量做出积极的肯定,然后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鼓励其进一步进行探索。
总之,研究性教学过程从讨论问题开始,课程学习本身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仅限于研究性课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庄桂辉.浅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教学[J].科技咨询导报,2007,(4).
[2]尤小平.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2006,(6).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现在的局势真可以用“战国时代”来形容一当然,这也绝非坏事,战国恰是成就诸子百家的非凡时代一正是这样一个争鸣的状态,使得许多同仁及有识之士对本课程的价值、意义及解决方案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果,为进一步的探索铺平了道路。笔者所在的学院是一所着眼于培养学前、小学师资的高职学院,本课程以两节一学年的方式开设,约72课时。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及大学语文教学,愿意解剖自身处境,为这样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大学语文的教研,提供一个案例,以供同行及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小学艺术教育专业与语文素质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了一门新型的课程——艺术(综合),随即推出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该课程的性质确定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与经典性。为了培养与之配套的师资,2002年我院率先开办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定位于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着眼于专业与教育能力兼备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上力求基础全面、专业凸显。”也就是说,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比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素质更高更全面才行”。
我院该专业培养规格有这样两条,“通过艺术各门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非艺术相关学科关联的学习实践,获得广泛的良好文化艺术素养”(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进行教学分析、反思、评价,总结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实际应用能力,能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对专业教育理论及教育发展新动态进行研究的能力”(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良好的语文素质对提高专业感受力、想缘力和表达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基于以下前提:各类艺术均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联系紧密,语言艺术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艺术的创造需要一种内在的动力,也就是说艺术类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内化成情趣和气质,并与专业素质融为一体,成为专业成长助推力。
二、大学语文与课程体系
单纯地讨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容易陷入某种想当然,笔者认为不可单纯地着眼于某-(1课程,问题产生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解决的途径也必须是建立于这样的关系之中。正所谓“广摄四旁,圜中自显”。
(一)大学语文与其它语文类课程。在我院的《艺术教育(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文化课程中的语文类课程分别设置有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教师口语、应用写作、大学语文四门。
1.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是基础课程。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要义即:使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由于学生水平因素的制约,完全按高中模式进行教学湿然有困难,好在没有高考的压力,给因材施教留出余地。笔者认为,可行的做法就是处理教材,结合学生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思考,添加关于艺术随笔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现实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具备初步读写能力,准确地说,就是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还相当薄弱,认识也还处于肤浅层面。因此,在表达实践中,其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2.教师口语是-一门偏重于技能的课程。语音标准,口齿清晰是对艺术类学生的基本要求。对此,学生重视,学习热情也高。该课程以一节两学年的方式开设,同时,结合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解决普通话语音问题,此外,通过朗诵、演讲、辩论等口头一般表达技巧的培养,有效地分解了语文(相当于高中阶段)课程在口头表达训练的压力。但由于课时量少,对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在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以及深刻性上还存在不足。这部分不足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得到提高和强化。
3.应用写作,“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通过以例说‘法’、以例学‘法’,使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得益彰”(詹昌平.应用写作·编写者的话·校本教材),同时,针对性地练习与专业切近的事务性文体写作,如串词、策划案、广告文案、调查报告、教案以及简历的制作等。有效分解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方面的压力,并与大学语文形成互补关系。
以上三门课程均在特定时间段里达成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大学语文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策略。大学语文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类课程体系中,在语文素质与言语生命力培养中,肩负着整合、提升、强化的重任。
(二)大学语文与专业主干课程
在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职业技能训练上,有艺术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分音乐方向、美术方向、表演艺术方向的专业主修和辅修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课程中有一批艺术鉴赏与艺术理论课程,如美术基础理论、艺术欣赏、艺术概论、美学原理、儿童歌曲创作(音乐方向必修)、音乐欣赏(音乐方向必修)、中外美术简史及欣赏(美术方向必修)、中外舞蹈简史(表演艺术方向必修)等。这些课程大多处于五年制的中后期,与大学语文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使大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能力的总目标更具可操作性,笔者将之归结为“能说会写”四字。“能说”即面对公众条理分明地发表见解(要求脱稿表述)。“会写”即能写文章,对于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即属于艺术类文章的写作。一般而言,专业教师不会进行专门的写作指导,但却期望学生能“写出思路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文章”。
一个关键,即学习者对于本专业的理论课程投入过少,将直接导致整体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成为一大难题,同时也将波及大学语文对语文素质与能力提高这一愿望的实现。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即“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是对课程实施的谋略与策划。
(一)引导正确的认识,让大学语文——母语高等教育成为言语成长的内在需求。艺术类学生通常具有这样的个性特点:性情开朗活泼,感性思维能力强,其中尤以审美感受力最为出色。此外,乐于接受新观念,热衷自我表现,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纪律观念较差。表现在语文课的学习上就是学习热情不足,甚至出现排斥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不涉及个人意义,且具有某种紧迫性,那么,学习者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的问题。也就是要揭示出课程与学生个人之间的意义和价值,且处于某种紧迫状态。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课程,不是通过基础阶段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在教育不得不看就业市场眼色的今天,对于语文教育,尤其需要一份特别的远见与信心。
(二)“能说会写”的有效达成。应该说,“能说会写”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大学语文处于高等教育中语文学习的最后时期,必然面临把关、整合、提升与运用等问题。说与写,即是应用,是言语能力的最终体现。,
1.以“人文·艺术”专题教学为线索,于具体讲授中凸显语文。(1)将讲读课时压缩至总课时数的一半,为“能说会写”训练留出余地。虽然讲读课是“见效慢”的直接体现,但精彩的讲读课却是深度阅读的示范与引领,是“能说会写”的前提。为避免陷入“内容不够深入”以及“不能引人入胜”的境地,教师须全面深入文本,找准“语文点”,才可指望学生跟随而来。因此,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进而引人入胜是大学语文讲读课的至高境界。(2)为了保证课程的精彩度,可多位教师优势互补,以接力课方式进行授课。(3)自编大学语文教材,以艺术精神、美学漫步、文化价值三个专题二十一个篇目,期望学生关注艺术之根本、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及各文化形态之间变化与交流等论题。此外,在思想成熟,眼界开阔,塑造自主的人格,认识自我生存状态等方面,编选有大学灵魂、思想自由、青春呼唤、生存智慧等相关专题与之匹配。(4)通过阅读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根底,从而能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2.以艺术类文章的写作为“会写”的日标。这里所说的“会写”——艺术类文章的写作——包含有创作,但更多的是指伴随着专业学习而进行的一系列文字表达。这样的文字表达是有层次的,低的层次是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体会、感受和理解,高的层次是较为深入的、系统的对艺术的欣赏、阐释和评论。大学语文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望合力经营的即是后者。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有天壤之别,文学性写作是属于艺术思维,属于感性思维,但艺术文章写作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从事艺术文章写作,与其他文章写作一样,需要经历发现问题、搜集资料、比较鉴定、取舍定夺、深入开掘以及驾驭语言的艰苦过程,必花费脑力,发挥潜能,才可完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还有:
(1)使学生将写作意识渗透于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如果怀有写作的意图,那么,在专业学习中,就会更加细致地观察——一如绘画中的写生练习一般,充满了细致丰富的感受——这样的经历和意识有助于在语言书面化的时候精致地选择词汇,而不至停留于含混粗疏的措辞。
(2)消解对借鉴的认识误区。在前人研究的精华面前,初学者总是直不起腰米,不知道该怎样吸收与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因此,学生首先要学会“转述”——即用“自己的语言和笔调叙述资料的观点,并在文中为引用的观点的来源加以说明并表示感谢”。墩师不仅应教会学生具备分辨“合法转述”与“非法转述”的区别,还应使其具备“合法转述”的能力。比如可练习从材料中提炼他人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这一步最为关键)。至于该如何缓解专业理论功底不深的担忧,最好的办法是先将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再查找资料并加以充实。
(3)虽说“文无定法”,但终究还是有“法”可依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等是文章构成要素,应遵从其基本规律。在此,笔者认为,尤其应当使学生牢固掌握的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原则——清晰、精确、简练。对于文章,“清晰”意味着深入思考,分出层次,“精确”意味着察无误,敢下判断,“简练”意味着舍弃多余,直取价值。也就是说“清晰”重在分析细化,“精确”重在揭示本质,“简练”重在去除多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06-02
医学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为医疗卫生战线输送了大量的专门型人才,提高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临床应用实践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各个学科点探索的课题。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研究生培养分为临床应用型和科学学位型,临床应用型因其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但因其发展较晚,培养模式尚不完善,如何提高临床应用型病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病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应用型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一、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
我们坚持“做事先做人”的理念,把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人文底蕴的熏陶;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培养原则,以科研促临床,以临床带科研,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病理学教学及科研能力是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为了适应临床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临床病理诊断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兼顾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以适应综合性医院的要求。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我们按三年制培养模式,按时间顺序分为:第一学期、基础理论学习;第二、三学期,进入病理科及实验室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及科研工作;第四、五学期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同时撰写毕业论文;最后一学期主要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及毕业后工作方向的确定等,本学期主要由同学自主支配。
1.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硕士研究生是具有一定学习主动性的群体,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大胆的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其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创新能力。缩短理论课的集中授课时间为半年,重点学习理论性比较强、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而将专业课和基本的科研技能的培养调整至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阶段重点学习。对比病理学专业2009级、2010级硕士研究生,我们发现课程调整后的2010级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明显调高,同学们在科研及临床实践中发现了大量“问题”,理论学习同时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优化研究生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将临床病理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由学科组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案,改变以各自导师为政的局面,由研究生秘书统一具体管理。管理包括:研究生基本素质培训,加强研究生责任心的培养,提高病理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请假制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形成高年级帮辅、引领低年级的“链式帮带”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及自主管理;做好学术讲座、临床病理诊断的排班工作;研究生分为4个小组,在合理安排实验进度的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病理科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酿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研究生3年的培养过程中,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举办的学术讲座,同时本教研室每周组织小型学术讲座1次,由教研室老师和研究生们轮流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自己的科研进展及成果、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读一些高水平科研论文的科研思路,此项措施有效的激发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及能力,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好评。组织研究生参加每年的省、市级病理读片,提高其病理诊断的责任心及临床病理诊断能力。
4.参加本科学生的专业课授课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与病理学实验课的授课工作,在角色转变的同时,发现问题,自觉加强自身理论课学习,对典型的教学切片进行系统的观察,为临床病理诊断打下基础。
5.积极参加本室的法医鉴定工作。本教研室承担了本市地区的法医鉴定工作,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引导学生参加法医鉴定工作,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的有效结合,提高其就业的竞争优势。
6.兼顾培养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重点突出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而且先进的科研技术及方法也是进行疑难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所必须的,因此组织研究生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提高其科研能力,促进科研能力与临床病理诊断能力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兴趣和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使科研能力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进入病理科之后,实行医师值班制,严格考勤,明确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系统学习病理学技术;配备了多头显微镜、多媒体电脑系统、整套系统性的病变切片,每周由上级医师对病理诊断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及统一的阅片,提高病理基础理论及临床诊断水平;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加强规范取材、切片及诊断报告系统训练,掌握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常规病理技术操作,经过系统的培养,毕业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操作能力、独立诊断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突出实践能力的测试。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我们从科研及临床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定期考核,科研方面以汇报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为主,在汇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提高科研效率;临床实践考核以病理诊断为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标本的取材及诊断,对病变进行详细的描述,最终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经过教研室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毕业研究生均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临床病理诊断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尤其突出,在就业竞争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今后我们还将不断的更新思路,与时俱进,培养更多优秀的病理学研究生,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红英.医学研究生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4):1-3.
[2]管小琴.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6,15(6):582-584.
[3]王洋.指导病理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体会[J].教育论坛,2010,7(12):166-167.
[4]陆竞艳.构建病理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08-510.
在我国,高校教师多为师范类院校出身,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而在美国,生物教师多为生物学科的研究生,这就使得他们教育学方面知识较匮乏,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专业技能,只能采取“经验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无法驾驭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模式。很多教师甚至认为经验式教学更为稳妥,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有效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不敢冒险采用。因此为教师提供教学方面专门知识的培训必不可少。如VisionandChange:ACalltoAction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对于青年科研者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助理教授进行培训的必要性。
(二)教师投入到教学的时间不够充足
高校的教师总是身负双重的责任:科研和教学。而结合美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更倾向于科研,导致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中,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学。在美国,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到名不见经传的文科学院,重视教师教学的寥寥无几,但几乎所有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都有严格要求,校方对科研和教学的差异性对待,直接影响了教师对二者截然不同的时间投入。长期的忽视必然需要今后更多的投入来弥补,所以要想实现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增加教师在教学上的时间投入是毋庸置疑的。
(三)缺乏对教师的激励因素
外在奖励影响着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决策,当然教学也不例外。在高等教育的使命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奖励制度却变得越来越窄,即只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不重视本科生的教学。有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表现得兴致勃勃,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学工作中,也花费精力参与了教学类的训练,然而遗憾的是,政府与学校却意识不到外在激励的重要性,财政利益、职称学衔、教学奖项甚至是同事和校内管理层的口头认可,这些应有的回报教师全都不曾获得,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适应过程中的抵触情绪必然波及教师,随之带来较低的教学评估,以致威胁到教师的任职。面对双重压力,教师唯有选择明哲保身,拒绝教学上的进步。综合以上对显性因素的分析,笔者以为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场硬仗中,要想突出重围,实现高等生物教育领域的巨变,显必须铲除,但是途中荆棘密布,绝非只有3个方面的阻难。(1)开展教学类培训固然能一解教师缺乏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燃眉之急,但培训结束后,教师能否将所学应用到自身课堂中,还得取决于校方的态度。其管理部门是支持还是反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否成功。(2)加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时间投入,学校在工作日程、教学管理上也需做到精细的分工安排,以保证教师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3)提供教学类训练、增加时间投入和开设外在奖励一定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些影响,但对于教师来说,经验式教学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实难发生本质的改变,建立起持久、大规模的循证教学体系仍然困难重重,故“波及整个生物领域甚至全国性的大变革”在清扫路面障碍后仍需深掘地下,找出其内在的隐性因素。
二、影响教师质量提升的隐性因素
(一)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作为出色的研究人员,从稚嫩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繁琐精细的过程,他们身处其中,科研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已深刻影响其生活学习,即在潜意识里他们处理问题、做出决策时都遵循了某些专业准则。而这些“准则”便是美国生物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首先“认同”一词多出现于社会科学领域,Twiselton认为“认同的建构被看做不仅仅是个体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和一系列社会文化群体的参与而发生的”,是个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评价和看法。认同一般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推移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在不断修正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这里我们所说的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由于其特殊的背景,明显倾向于科学研究,它包括教师在生物的学科领域内是如何看待自身和研究工作,同时作为科研人员在同行中是如何凭此来获得尊重和地位。这些无一不是与科研紧紧相扣。然而美国的教师在学生时代,从课程、实验的学习到学科文化的日常熏陶,将科学研究当做唯一使命,这就造成了如今“残缺”的职业认同。而且这已不是某一个教师,综观整个教师共同体,他们都受学科内的学术准则影响,在遵循准则的基础上,努力获得同行的认同,并调适自身以融入到共同体当中。这种潜意识的“融合”,连教师自身都没有察觉,这便是职业认同的内在同一性。虽为“内在”,却仍时刻影响着教师外在的行动,其中也包括教学工作,显然,美国生物教师的职业认同是自科研领域萌芽并茁壮成长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教学的忽视。教师们会认为花时间与精力去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便会减少他们科研的产出,从而在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拒绝教学上的变革。于是,职业认同就成为阻碍教师改善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隐藏于表层之下,时刻牵制着教育改革。
(二)职业认同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冲突
通过前部分论述,我们已承认职业认同作为隐性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而深究此种影响,我们总结出以下3个方面的冲突。第一,我们观察美国大学生物教师的成长过程,将会发现他们是在一个科研远胜于教学的学科文化中成长的。本科学生在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时,职业认同就已开始萌芽,进入研究生时代后,研究所就像是一个共享的游乐场,在这里,学生尽情学习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文化与价值观以及怎样参与这场科学游戏的规则,大量且集中的科研活动使得其职业认同蓬勃发展,最后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科研变成唯一的追求。科学研究的概念、范式已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职业认同里对教学的排斥性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当今美国很多高校新手教师的培养模式仍为“学徒式”,即模仿曾经为自己授课的教授或导师的方法来教学。于是对他们而言,教学就等同于讲授;而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可谈及教学,在他们看来,仅仅是科研之余的消遣,是为了获得“教授”头衔,需履行的表面程序而已。所以倘若教师一日没有把教学纳入为职业认同的一部分,那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便是痴心妄想。第二,美国高校内,对于教学有浓厚兴趣的研究生们却深深忌讳“教师”这一称呼,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甚至害怕承认自己的教师身份。这种“害怕”主要源于其导师对教学的排斥。尽管洪堡时代便已提出科研教学两结合的思想,但美国大多数导师仍不允许学生参加实验室工作以外的任何活动,某些导师甚至公然命令所带学生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不要对教学抱有兴趣;在他们的学术生涯里,一般不会选择钟爱教学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团队,而且一旦发现学生的重心由科研转变到教学,宁愿选择放弃爱徒,也不愿给予相关指导。所以教师自学生时代便一直害怕承认教学也是其职业认同的一部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也渐渐变为职业成长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直接危及声誉、地位,因此必须被迫隐藏而不得告知他人。所以来自导师层面的胁迫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抵触将教学归纳到教师的职业认同的一部分,日益走向“唯有科研才能带来事业上的功成名就”的极端。第三,在美国,较之其他职业,教师在薪酬和社会尊重方面都毫无优越感,而“科学家”却能带来崇高的地位和不尽的利益。高校里,能者在做科研,弱者只能选择教学,于是教学便成为“能力低下”的代名词。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耳濡目染,他们逐渐笃信教学便意味着同行中更低的身份地位,是其事业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想被更多同行认可,获得更多的荣誉及身份,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的研究经费等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越多,教师便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更高的身份。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无量化指标,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故教师唯有放弃教学,专攻科研,以在最短时间内寻求最快的事业发展。基于以上对3方面冲突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认同作为一直被忽视的阻碍教师教学改革的因素,是在解除了培训、时间、外在动机这3个阻碍后仍无法实现生物类教育改革的症结所在。此种排斥教学的职业认同形成后,教师对于教学方面的训练持怀疑态度,会认为参与这类训练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真正的效果,所以他们宁愿将时间花在科研工作上,来提升自己在同行中的专业地位,而在Science或是Nature上发表文章,在学科同行中带来荣誉和地位,远胜于任一教学上的奖励。因此要想提高全美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提供培训、时间和外在激励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调整教师的职业认同,使得教学同科研享有同样的地位,那么有核心影响力的教师们才会把教学纳入职业认同中,从而引领整个教师共同体的改变。
三、提升教师质量的措施
美国教育家博耶于1991年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他提出大学里学术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而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方面,即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教学学术)。产出知识一直是学术的代表,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应用知识也逐渐被纳入到学术当中,而传播知识却一直处于较低位置不能为学术所接受。而博耶对“学术”内涵的重新阐释,拓宽了学术的范畴,将传播知识的教学也纳入其中,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为了实现大规模的教学变革,使得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式向着研究型教学发展,我们必须要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修正,将教学纳入其中,并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微妙的平衡。为此,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点措施:
(一)调整研究生教育,培训教育学知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课程,还应增设教育学的课程。学生学习作为合格教师应尽的职责,有关研究型教学的相关知识等;其次将生物教学类的论文计入到学生的毕业成绩,学生要想顺利毕业,教学类论文也是考核之一,必须完成,那么教学作为必修模块必然引起学生重视;最后政府可举办一些长期的教育培训,研究生均有机会参与,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教育学知识。每名学生将会配备专门的教学导师,导师在培训开始前需接受专业训练,一旦培训开始,他们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就达到师生的“双培训”。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孕育优秀教师的摇篮,其培养出的学生将成为教育变革中的中流砥柱。只有将教学知识的相关训练纳入到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的新一代教师才会在熟练掌握科研技能的同时,也将教学放在与其同等的位置,作为职业理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创建教学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科研方面的职业认同大多源自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同行评阅是职业认同的重要部分。如今想要将教学纳入其中,期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端口。如今已经有一些学术期刊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拓展有关教育的专栏模块,如Science杂志开设有专门的教育论坛专栏,已收录不少优质的教育教学类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将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深刻影响,直至他们将研究型教学真正当作是自己的专业活动,与科研同样重要。此类杂志必须要在同行评审中有较高的标准,或者是国家级别的期刊,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如有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举办的生命科学教育杂志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主要收录来自生命科学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学术论文,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但是相对于科研类的学术期刊,教学类期刊数量十分有限,且质量上良莠不齐,因此在修订教师职业认同的同时,需建立完善的教学类学术期刊平台,严格把关期刊质量,同时保持数量的增加;除了期刊之外,学术会议也是需谨慎对待的“要点”,学术会议是学科内“大家”交流分享学术成果的场所。在会议上教师能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辩论,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和学术的进步,教学作为传播知识的学术,也需要会议平台,但大多会议是关于专业的科研,很少涉及教学,为数不多的教学会议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如某次教学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多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会议上主持者在照本宣科地“讲课”,大谈传统讲授模式的诸多弊端,其他与会者则“认真听讲”,全程交流甚少,整个会场便如同“先生讲,学生听”的课堂。可见与会者根本没有领悟教学改革的本质所在,才出现这种“骑马找马”的尴尬局面。所以在多举办教学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还应该保证其多变的形式,可以尝试研讨会(workshop)、图片式讨论会(postersessions)等形式,以达到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
(三)加大教学在教师职业能力考核中的比重
在教师的职称授予过程中,本应依据教学与科研参半的标准,但实际过程中,在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职称主要来自其科研上的成果和从校外筹集的资金,教学已经成为大家长期遗忘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后便形成“能者科研,弱者教学”的恶性循环。要想摆脱教学低于科研的现象,在对教师的职业考核中,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技能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等都实行量化统计,将这些都归为职业考核内容,且所占比重与科研相当。这样既能将教学与职业生涯紧密联系起来,以修订教师“残缺”的职业认同,也能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概念知识更为熟悉,为课堂实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