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8: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一语文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

篇1

2. 学生十分喜爱,两节课教下来,学生已能背诵。

3. 兼带教“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问句。 4. 比较“买、卖”“胀、涨”。

篇2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问题。英语并不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信心,英语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而是自身可能成为你自己最可怕的敌人。自信心尽管看不见,但是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成功的人士靠的都是自己强大的自信心。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经常通过一点一滴的成功来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这样总是会有好效果的。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是很普遍的,也是一个大问题。农村学生的家长为了生活,一年四季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来有效监管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孩子。现实的问题是在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在孩子的监管和学习上是缺失的。一周时间两天在家,孩子整天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把学习远远地放在身后,在学校学习的新知识不复习巩固,很容易忘记。英语教师安排的英语家庭作业做不做也没人管,无人问。

第四个问题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这是很致命的,学校根本没有章法,学生学多学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学什么不知道。英语在早晨一定要有大声的朗读和背诵,课文需要朗读和背诵,单词、短语、句型一定要背诵和默写。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之前的预习习惯正确与否,上课认真做笔记的习惯正确与否,做作业独立思考的习惯正确与否,据我的了解,一些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习惯、不爱动脑的习惯、不愿受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何改变自己学习英语的坏习惯,这需要痛下决心改变。

第五个问题是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教英语这么多年,总结了英语和汉语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就许多不同的地方我想谈谈,例如,英语的名词有单复数形式,有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而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形式,没有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又如,一颗苹果an apple,两颗苹果two apples,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有兴趣了。而且,我问学生,“汉语的苹果能不能加上复数形式?”学生肯定会笑,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内容教出兴趣教出成绩。

第六个问题是英语和汉语语法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区别是英语时态。在英语语法中时态是语法的核心,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也是因为英语语法学不好,英语语法吃不透。怎么理解英语的时态?英语的时态是英语动词的不同形式,英语动词的不同形式用来表示不同的时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不同形态。

篇3

1.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2.在反思中完善对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认识

经历了一次循环教学后再回头看三年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对语文教材编写的理性思考与正确把握,更加认识到每个阶段教材对于教学的指向性与重要性;更多的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更加认识到课标中各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3.在反思中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初为人师时,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条古训,要求学生非常严格,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考试成绩不好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惩罚。结果“高徒”没有培养出来,学生反而开始疏远我。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都会作较冷静的思考,不再机械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有差异的学生。不知不觉间,学生对我亲近起来,他们认为我和蔼可亲、讲解力强,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能把迷惑了他们好久的问题点拨得清清楚楚,其实我还是原来的我,只不过因为注重反思使我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我们还要反思教学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反思课堂中的创新和不足,在反思中摸索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我们语文教学师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

学校开展语文教研组活动,就是让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平台。我们可以将语文教学中自己记录下来的新发现和困惑带到这里进行共同商讨,也可自觉地去参阅一些资料和书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促进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进一步学习,又能使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语文教育理论认识的提高,增加了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中的科研含量。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学习,初步发现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规律和思路,掌握诀窍所在,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感受需要

1.多媒体课件出示药品说明书、宣传单、汽车站时刻里程表、统计表、目录、索引、地铁图、清单等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2.小结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直观、简明、概括,易于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铺天盖地”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图片,学生感知非连续性文本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它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二、创设情境,掌握诀窍

(一)衣

师:家住广州的雅思和我们班的徐蕾是一对网上结识的好朋友。应徐蕾的盛情邀请,雅思决定利用假期和家人来翁源游玩。俗话说:礼轻情义重。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雅思在网上淘到了一款短袖纯棉韩版女T恤,但让雅思犯难的是该给徐蕾买什么尺码的衣服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雅思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根据表格,我们可以分析:体重在80-100斤之间,身高在155-165cm之间的顾客都适合选择S码的衣服;而体重在100-110斤之间,身高在155-165cm之间的顾客则适合选择M码的衣服……结合徐蕾的体重和身高,我们可以做出判断,雅思应该给徐蕾买M码的衣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联系图文——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二)食

师:“民以食为天”。雅思还决定给徐蕾准备点牛奶。徐蕾今年12岁了,体重50千克,她应该喝哪一种牛奶比较健康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徐蕾是个女孩子,今年12岁,体重却有50千克,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她是偏胖的孩子。长期摄入热量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使人发胖。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全脂灭菌纯牛乳和脱脂灭菌乳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出徐蕾应该喝脱脂灭菌乳,这对健康比较有益。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图文——推测——判断——解决问题)

(三)住

师:为了迎接好友的到来,徐蕾这边也忙开了。雅思一家三口要入住富源大酒店,需要开两间房。他们一天最少需要付多少房费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

师:根据房间价目表,我们可以看出:豪华双人房价格,一间需要268元,两间则需536元。豪华套房虽包含有两间睡房,但需要538元。两间豪华双人房价格与一间豪华套房价格相比较,便宜了2元,所以我们作出判断,他们一天最少需要付款536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思路:联系图文——比较——判断——解决问题)

(四)行

师:雅思一家将于8月1日到达翁源。如果你是徐蕾,你会邀请她们去参观翁源的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多媒体出示,补充介绍各景点)

师:请你为徐蕾设计两日游的路线图,看看谁的设计最合理。要求:(1)一天的景点安排不宜太多。(2)相隔较近的、同一方向的景点,最好安排在同一天进行。

多媒体出示翁源地图: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师: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已清楚地了解到翁源著名景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兰花长廊位于江尾镇仙鹤村,距离县城28公里;客家群楼位于江尾镇南塘村;东华寺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三华镇是三华李的发源地,与县城相距15公里。分析以上资料,再结合旅游安排的合理性,4个景点,我们分两天进行,上下午各游览一个景点。根据资料介绍,在地图上我们推测到4个景点各处位置,最后结合方向、路程比较,我们作出判断:兰花长廊与客家群楼同属一个游览范围点,距离不远,离县城28公里,安排在同一天进行;而东华寺与三华李观光园相隔较近,则安排在另一天进行。

(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思路:联系图文——分析、推测、比较——判断——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处处是非连续文本 资源。学生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地进入教师设计好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慢慢地发现规律和思路,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诀窍所在,提高语文能力。】

三、设疑深入,学以致用

师:雅思和徐蕾这一对好朋友终于见面了。这几天她们玩得很开心,还共同在网上看到了一款精装儿童书籍。

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这则网页介绍的书的书名是什么?现在是晚上8点,如果她们明天早上8点再来买这本书,应该付款多少?“精装”说明这本书

。“5.0折”代表什么?这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设计意图:网购已成为一种大家喜欢的购物方式。这种练习的出现,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分析信息以及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点拨提升,回归本真

师:看来,非连续性文本更多的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和我们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我们读的不仅是书,还有生活。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关注此类文本,学会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此类文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

【设计意图:非连续文本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语用实践层面。因此,培养学生关注、学习语文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语文的习惯和能力尤为重要。】

教学反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实施阅读行为呢?我以《雅思一家作客翁源》的情境教学来尝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

整个教学流程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开门见山,感受需要。这一部分通过“铺天盖地”的非连续性文本图片,让学生感知到非连续性文本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第二步,创设情境,掌握诀窍。在这一部分中,学生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地进入教师设计好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的资源,感受到学会阅读这类文本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慢慢地发现阅读此类文本的规律和思路:联系图文进行分析、推测、比较、判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直至解决问题。第三步,设疑深入,学以致用。这部分结合大家喜欢的购物方式——网购,直击生活中的运用,服务生活。第四步,点拨提升,回归本真。最后,我再次让学生明确——“生活处处有语文”的道理。我们学习非连续性文本,当然不是依图解题,而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回顾教学的过程,笔者有了很大收获。

1. 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联系起来。然而,这些信息往往存在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这就要学生能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学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诀窍,联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

篇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文字简约意蕴丰富。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最大特点是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者情绪及其波动,《荷叶母亲》冰心用质朴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绪表现得摇曳生姿,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学铺垫,学生已对散文诗略有了解,对母爱的主题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理解散文诗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写语文活动中丰富生命体验,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散文诗的教学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努力让学生收获美的文学艺术、情感体验,并向学生生活领域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活动化教学”阐述及其在《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何为活动化教学?这是一个新提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无漂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提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学科化、目标化、序列化的表达首先出现在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教学活动化新观念,并将它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同时还对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也力求对义务课程阶段的读写活动做出各学段的明确要求和达标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近些年我们大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教材体系中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读写、口语交际等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有侧重地安排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笔者也曾就自己的体会进行了相关的策略研究。

语文专家在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时,这样表述“活动化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是紧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是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能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在活动范围上,是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秉承这一理念,我设计《荷叶母亲》教案,紧扣散文诗内容设定了“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朗读竞赛、句式仿写、欣赏名家朗读等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在课堂上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教学,根据教学进程,导入阶段我设计了“歌曲背景导入活动”(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猜谜活动(让我们猜猜她是谁?)”,谜面是“七百万字作品,八十多年创作,九十九载岁月,冰雪聪明,蕙质兰心”,通过听歌曲和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检查了课前预习,在知人论世中为散文诗的阅读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感知荷之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推选朗读比赛选手”的理由串起学生自由朗读和听读名家朗读两个活动。自由朗读环节,请学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节奏、声调、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读后通过问题“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又通过听读名家朗读,在音乐背景中名家温婉的语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再体验,听读后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跃跃欲试,为下一环节的再读做好了铺垫。

篇6

一、本体论层次研究

本体论,即哲学基础层次,主要研究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用一定的哲学原理来解释和规定一种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等,它是教育研究的理论之源泉。

“语文味”概念最早提出,就是对语文学科本体和课堂形成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对日益被异化的语文学科本体的坚守。因此对“语文味”研究,必然离不开本体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学术概念嬗变

2001年12月4日,程少堂应邀出席第四届(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他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里,第一次给“语文味”下定义:“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该定义强调“语文味”要教学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之目的。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质和本体特征。但这个定义诚如孙绍振教授所说“有一些现实的针对性,也有一些历史深度,但还只是一个外延定义”,还没有能揭示语文味的实质内涵。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到2003年下半年,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重新定义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这一定义,已逐步从外延深入到内涵的层次,指出了“语文味”产生的基础、途径、目标和价值,用“四个和谐统一”把“语文味”构成了一个整体,“极大丰富了传统意义上对语文概念的二元认识论,它打通了教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大大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被认为是语文教育本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机智延伸”。

2007年,程少堂把“文化味”直接加进定义,从而把“语文味”进一步定义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一定义强调了以下几点:(1)教学思想:“返璞归真以臻美境”;(2)教学前提:“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生命体验”;(3)教学宗旨: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激发语文兴趣;(4)教学手段:“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5)教学特点:“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6)教学本质:“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最近,程少堂受到汪潮教授《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一文的启发,将“语文味”定义微调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其中的变动有二:一是将2007年定义中的“宗旨”一句,和“前提”一句互换位置,同时将“宗旨”中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到前面,更显思维的逻辑性;二是将汪潮教授的“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一精辟见解,正式吸收到定义中来。

综上所述,“语文味”的研究者对“语文味”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修正的过程,主要揭示语文教育的本体意义。

2.“语文味”研究内涵升华

从“语文味”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味”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流派的存在,表达了倡导者对语文教学理想的追求。事实上,程少堂正是试图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2010年程少堂提出“文人语文”的概念,标志着“语文味”的研究正式深入到美学领域,研究的内涵得以升华。

程少堂给“文人语文”的初步定义为:“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这一定义,显然受到“文人画”的定义的启发和影响。它首先强调执教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同时程少堂还将“文人语文”通俗解释为:“是一种表现性教学,主张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教学过程,把语文课当成艺术作品一样打造。只有通过‘文人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教学出我们心中的‘语文味’。其他方式教学出的也可能是‘语文味’,但不是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我们理解的‘语文味’,是一种教学境界。”

由此,他将“语文味”和“文人语文”视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话语中最核心的概念, 将“教学境界”看做第三个基本词汇。他认为:所谓教学境界,就是教学意境,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内容等等之间的和谐统一(而非“四张皮”),就是师生(主要是教师)的主观情感(意,即生命体验)和所教学的课文中思想情感等客观之“象”融为一体。这样主客观融为一体的教学,就是有境界的教学,就是有意境的教学,就是从“以情融情”到“以情冶情”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表现(而非再现)性教学。这是“文人语文”的本质与核心。

由“教学境界”,又生发出“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概念。2011年6月30日,程少堂在北大中文系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学术报告。其中阐释了“三个世界”:世界Ⅰ――客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Ⅱ――主观性的教学世界。 世界Ⅲ――主客观统一的教学世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倡导的教学,属于主客观统一的教学,即强调语文教学面对的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象”,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意”。意与象的结合,就形成语文教学的意境。“语文味”也正是这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意境之美。“语文味”教学主张一堂语文课的主题,不应仅仅从文本中来(当然文本是基础),也不应该只是从执教者内心来,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程少堂认为,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界Ⅰ是再现型教学(类似古人“我注六经”),属于匠人语文,是“冷美学”;世界Ⅲ则是表现型教学(类似“六经注我”),属于“文人语文”(“文人语文”不是培养文人的教学),是执教者将生命体验和文本融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热美学”。

由“语文教学的三个世界”,又生发出“生命体验”这个概念。程少堂认为,生命体验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是一种注入生命意识的经验,它将人类的经验与个体的生命联系起来,引领人不断地去体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就能真正做到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伤的是自己的心,就能将只见“心眼”的语文教学,变成能见“心事”的语文教学。

由于“生命体验”是极个性化的,所以程少堂又强调“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必然是有意无意浸润了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及文化色彩的解读,必然有“文化浸润”(或曰“文化眼光”),而“文化浸润”正是语文教学“理趣”的一个来源,是“语文味”的表现之一。因而“语文味”又可视为“文化语文”。

由于“理趣”需要“哲学导引”,因此提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如此,充满“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前提下,通过‘哲学导引’下的‘意理阐发’,课堂上师生就会共生互享‘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在这里,语文教学就进入逍遥游状态,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程少堂就这样由“语文味”和“文人语文”两个核心概念,提出“教学境界”第三基本词汇,再由此演绎出“语文教学三个世界”(三个层次)“生命体验”“个性化解读”“文化浸润”“哲学导引”等诸多概念,构建了“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的话语体系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语文味”的内涵和本质。据此,“语文味”研究者,在本体论层面,已通过一系列哲学和美学原理,阐释了“语文味”理念或“语文味”流派的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等,为实践论层面的教育原则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论层面研究

实践论,即教育原则层面研究。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制定的此一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原理,是一种以实践为目的的亚理论形态。

语文味研究起始至今,在本体论层面研究的同时,展开了实践论层面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渗透教育原则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的“师生共生互学(互享)”“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等要素中,渗透了“语文味”的整体性、主观性、文化性等教育原则。在“语文味”研究前期,程少堂老师就如何教出“语文味”,提出了三个基本着力点: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尤其是不具有潜在的“语文味”元素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前提。其次,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核心。第三,提升教师素质,是使语文课有“语文味”的关键。这三个基本着力点,分别从教学本体、教学目标、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原则要求,不妨概括为“语文味”教学的本体原则、目标原则、个性原则。本人在“语文味”研究初期同样强调:提倡“语文味”,“就是要净化语文课堂”,“就是要有情感的激荡”“就是要有美的震撼”。这些研究都是基于“语文味”核心理念,在实践论――教育原则层面展开。

2.“文人语文”的特征体现教育原则

随着“语文味”研究的深入,程少堂提出“人文语文”概念,并通过与“匠人语文”对比,概述了“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1)“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2)“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3)“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4)“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5)“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6)“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7)“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8)“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9)“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10)“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从上述十个区别或特征中,至少可概括为六个教育原则:表现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共享性原则、生命性原则。

程少堂在《呼唤“人文语文”》一文中,对“文人语文”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和举证。如“文人语文”的“重表现”如何体现在语文课上,他认为,执教者在教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是,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重点。“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他以自己讲的《世说新语・咏雪》为例,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执教者自己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非照搬教材或教参)。

3.“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彰显教育原则

“文化观照”是“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也是其显著特色。但倡导和重视文化的渗透,并不意味着忽视或轻视语言训练。程少堂提出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模式,恰好是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训练为基点和起点,引导学生在欣赏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文化观照。“一语三文”,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语文教师不太重视文化积淀,也很难提升到文化高度。文化内涵往往渗透在文章或文学之中,需要教师自身的学识素养、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方能挖掘提升。程少堂将“一语三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彰显了“语言训练与文化积淀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他的“一语三文”模式的开放性(程少堂反对僵化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明确意图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或说“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味”教学主张在有限的时空里,通过深入文本,提供语文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语文教学最终成为引导学生达到诗意栖居目标的桥梁。而“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彰显的教育原则,与“语文味”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三、工具论层面研究

工具论,即教学方法层面的研究。教学方法是实施教育、贯彻教育原则的手段、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它最大的特点是操作性:操作内容的选择、操作要点的规定、操作技巧的掌握、操作程序的编排等。

由于“语文味”这一概念“作为典型的的民族美学话语,‘语文味’体现出中国传统重整体把握、重直觉感悟、和而不同和混沌模糊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具有模糊美学特征”。有人指责“语文味”不实用,无操作性,无可模仿性。其实“语文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本身是不可操作的,它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语文教育研究寻找一个逻辑起点,一种思维方式。但“语文味”同时又是实践体系,而且首先是实践体系,“走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子”。程少堂对“语文味”概念的内涵、要素的揭示和完善,以及“文人语文”概念的提出,大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他自认为,他采取的“先实践后理论提升”的方法,和一般学者建构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可见,既然程少堂走的是实践的路子(不像许多专家做纯理论研究),就必然离不开工具论层面的研究。

1.“语文味”概念的定义中提出教学手段

“语文味”概念的定义里提出“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获得。这里所提到“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幽默点染”,应是“语文味”教学可操作性的主要手段。在运用中,程少堂对每一点又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比如“语言品味”,从语感的层面要求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来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来说,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和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的表达功能。要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2.经典课例中独特的教学艺术

在“语文味”研究过程中,作为语文教研员的程少堂,坚持“走实践的路线”,十余年来持续走进课堂,几乎每年都要上一堂内容不一,风格独特的公开课。从《荷花淀》开始,到《世说新语・咏雪》《你是我的同类》《诗经・子衿》《听陈蕾士的琴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离骚〉和〈逍遥游〉》《菜单》《沁园春・雪》《锦瑟》,几乎每堂课都会给听课者带来冲击,在全国语文界引起较大反响。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的评点中指出,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开设了《程少堂教学艺术论》选修课,他认为“程少堂的教学方法艺术,从方法体系的操作层面提炼出教学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表现形态,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这里面有他的体温,有灵魂的冒险,有他对语言独特的敏感,有打破规矩的创新。它具有独特性、技巧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是极具个性化的综合艺术”。

许教授从方法论(工具论)层面对其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幽默点染”“语言品味”情趣激发”“知识运用”五种方法艺术进行剖析评价,同时又结合课例对每种方法艺术的具体手段进行描述和再现。如“幽默点染”的方法艺术,有三个手段:(1)“先让人发笑,再让人思考”;(2)说好“废话”;(3)改变语言形式。而第二个手段“说好‘废话’”,又有“有准备的‘废话’”和“无准备的‘废话’”呈现。又如“语言品味”的方法艺术,具体有“揣摩”“辨析”“把玩”三种手段,而“把玩”又通过“变标题”“变‘点睛句’”“变句子顺序”三种方式来改变。

篇7

课文中的散文和诗歌,真正地完成在于学生的阅读,只有在审美的鉴赏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阅读是一种智慧,语文学习更是一种智慧体验。语文教学过程虽不像劳动课那样是纯粹的实践课,但它有明显的实践性,对课文的美读就是一次欣赏实践,由老师引导学生去欣赏,并在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事美的创造。

二、语文与想象

1、抓住文章美点,调动联想和想象,从而感悟真情,创造美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赏读美文,感悟真情激发兴趣上面,注意采取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执教列夫・托尔斯泰《七颗钻石》一文时,依据教学重点,设计了这样一道引发学生想象力的题,“童话中说:小姑娘那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想象力说说梦中的情景”,同学们思索片刻纷纷举手发言。学生1:“她历经艰难找到了水,小姑娘、母亲、人们、动物都很快乐”。学生2:“河流、水井也叮咚叮咚地唱起了歌”。只要同学们想象合理,笔者都予以肯定,有“奇思妙想”更大力表扬。

2、运用修辞方法等所蕴含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启发他们进行相应多方位的联想和想象。

3、引导学生由作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去联想再想象,作品中的文字大都是作家以现实生活的依据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它虽是虚构的、却可透过这面镜子看到整个人生社会的面貌,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促使学生展开联想社会上的人和事,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现实。

三、语文与生活

笔者强烈地意识到: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朱熹在《观书有感》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半亩方塘”中,新时代的天光云影便可在其中折射,把学习语文嫁接到人生之中,把人生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能实现人本的回归――既是品读课本,也是品读人生。笔者在向同学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笔者考虑到生命是绚丽的,但也必须承认生命也是脆弱的,有许多同学不堪学习、生活、情感的压力或索性颓废下去,更有甚者走了不该走的道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点小挫折就能成为他人生中一道壕沟。显然,仅教知识是失败的教育,还应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坚强的人,如何树立理想。优秀的作品便可以凭借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解人的内心世界。所以,笔者借本部作品的阅读让学生们从保尔的身上学到那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和人生教育。在设计《生命的意义》这篇文章时笔者参照了唐江澎老师的教学实录,同学们都感悟到保尔面对战友亡灵而产生的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并联系自身纷纷谈自己的理想人生。课后同学们交上了读书心得,有的同学在保尔身上吸取到了许多人性的光辉,崇高的品行美,一种庄严的生命美,笑对人生的性格美。也为有些同学指明了今后努力的人生方向。

四、语文与空白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程永迪老师研究提出;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中,也应像其它艺术一样讲究“空白”的艺术,显现出和谐的美感。

1、用提问激疑,造成空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达,“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前的一种短暂“空白”心理状态,目的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求知内容的兴奋程度达到,处于一种情绪高涨,欲罢不能的亢奋状态,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设计精巧板书,创造空白。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在设计上,教师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和释疑的愿望,讲一点空白艺术将会使学生增添新的活力,进入美妙的艺术境界。

篇8

一、学生自己读书,有利于获得语感

众所周知,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其形成是由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心理结构中的积淀。一般情况而言,阅读能力的核心便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即语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体味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诸多妙处。反过来,语感的优劣,也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富有积蓄,“感觉”自然灵敏,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语感丰富敏锐,便能明晓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同一的思想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需要特定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粘贴”。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成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途径。

二、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要从识字、阅读起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骤增的社会。因此,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篇9

调查起止时间:20xx年9月5日——20xx年10月15日报告内容:

XX年9月我通过自主联系到蒙自市第三中学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市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自创建以来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但近年来生源质量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是教育改革,支援山区教育事业,山区招生人数增多,从而导致该校学生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你让他们回家预习教材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一语文另一个启蒙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强势打开学生知识面与求知欲,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片和视频,对图片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这些图形和所蕴含的文字信息。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中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有所偏差,大量的古文诗词背诵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认为语文这一科目虽然有趣味性,但是作业的不规律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初一语文是学生们刚刚进入求知过程的重要里程碑。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对于语文的教学反思,应该自上而下的有所变迁。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媒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该校放学时间为6点,由于较晚,而该学校以寄宿制为主,走读为辅,偏离城市中心,加之时间过长的晚自习与繁多的作业,以至于学生对于课外知识认知过少,语文最重要的就是阅读,而这一系列时间过于紧迫,造成了学生阅读量的缺失。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教材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章节,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章节内容,较难理解的知识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篇10

当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强调:“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倾听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它是教师以一种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因此,倾听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绝佳良方。

有这样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有一年教初一语文,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当我介绍完作家时,我发现有位王姓学生似乎对我的讲解不屑一顾,他在跟同座悄悄地耳语了几句后就低下头来做其他事情。这种稍纵即逝的神情让我捕捉到了,过了几分钟我提醒他要注意听讲,没想到他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你对沈从文的介绍有错误,我不想听。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学生的直爽让我吃惊。我笑问,错在哪里?他说,沈从文不是苗族,是汉族。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祖父沈宏富是汉族,而你讲他是苗族人。此时,班上鸦雀无声,不少学生点头赞同。这对我是个考验。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授业”有“错”,学生又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作为教师,如何冷静以对?我觉得,应该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便示意他继续讲下去。他接着说:“按照我们汉族的习惯,爷爷是汉族,他的孙子也该是汉族,即使是招女婿,他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那么他也该是土家族。”我又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想听听全班同学的看法,讨论热烈但毫无结果。这时,我把一次青歌赛综合知识考核环节中,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沈从文是苗族人,遭到了湖南籍某青年作家强烈质疑的事说给大家听。这位青年作家认为,沈从文的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他祖父是汉族,沈从文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他应该是汉、苗、土家三族的混血儿。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权威,无从考证。我坦言,备课时,我考虑过这些问题,但最终还是沿用了参考资料的说法。我说,今天王某某同学能够直言他的疑惑,这非常好。教师并非万能,授课中不够准确或有错误,你们提出来讨论解决,师生都能获益。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的解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教学反思中,我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后这样写:“如果我在课上不是倾听这位学生的意见,不是倾听大家的讨论,而是采取家长式的做法,一开始就批评王姓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伤害的就是师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感情,更谈不上和谐地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不管学生说得对不对,首先必须倾听他们的看法,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态度问题,也是教育观念问题。”

二、倾听是揣摩文本内涵的重要方式

初中语文课本经过了编者的精心筛选和反复审稿,可谓篇篇是精品,虽然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备课。相反,教师还是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揣摩文本隽永的内涵,去倾听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诉说。比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如果反复地阅读,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叶老在告诉我们,为了更清晰地介绍苏州园林,他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而在“分”中,又按照了从主到次、从局部到细部的顺序来说明。如再细细咀嚼,我们不难听到叶老在文中综合运用了说明、描写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叙说,听到叶老对苏州园林由衷地赞美和自豪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