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9: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谱写教学改革新篇章》。
我们xx镇有xx处中小学,其中省级规范化学校xx处,市级规范化学校x处,县级教学示范校xx处。我镇现有教师xx人,在校生xx人,是名符其实的教育大镇。近年来,我镇各学校在县教体局、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师生素质明显提升。
一、得益于教学改革,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教育教学质量同自己相比有一定提高。在“一心一意抓教学,实事求是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XX年中考全县前xx名学生,我镇有xx名;XX年中考全县前xx名我镇有xx名;今年全县前xx名,我镇有xx人,全县前x名,我镇有xx人,500分以上我镇占据xx个名额。职业教育招生超额完成任务。在全县小学六年级抽考中,高村小学李xx同学取得全县语文第一名。
2、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显着提升。近年来,我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思路,大胆创新,学以致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教体局组织的反腐倡廉演讲比赛活动中,我镇选手李xx老师取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x小学郑x同学在小学讲故事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全县学生五项球类比赛中,我镇荣获初中、小学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一,初中女子单打第一,小学男子单打第一,初中男子篮球全县第四名。
二、 主要做法
1、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狠抓常规教学。各学校成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小组;组织全员参加普通话学习培训活动,积极推荐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能手、优质课、公开课活动。各学校教导处实施教学工作月查制度,对老师的备课、作业、学习笔记和教学随笔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反馈。
镇中学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的探索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分的充分肯定。依据“教”与“学”两个主要过程环节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六认真”: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复习、巩固,认真参与考查,认真参与活动;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六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六认真”:认真抽查教例,认真听课,认真进行常规检查,认真抽查作业,认真考核评估,认真评定特长。这“三个六认真”精而易行,便于操作,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收到了实效。
2、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我镇中心小学认真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模式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严格落实课堂教学“三阶段六环节模式”:“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三个阶段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教学小结提升六个环节。保证了不少于每堂课一半的学生练习时间,并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作业与练习。
3、小组教学常规化。小组是学生在校时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每次作业,每次劳动,每次课堂回答,小组之间都可以展开适度的竞争。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接受自己努力的实体,一个增光添彩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凭着自己的表现确定自己在小组内的“分量”。过去老师总喜欢在一节课刚开始时这样激励学生,看谁表现得最好,看谁表现得最棒。力求这个“最”字,是不是对普通的学生要求太高?是不是让跃跃欲试者感到无所适从:竞争对手太多了!自己到底和谁比啊?把别人全当成对手,时间长了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激励学生时,我们的老师们通常这样讲——这节课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如此可以大大降低竞争对手的数量,又不是孤军奋战,每个组员都是合作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为谁而学的问题,为小组的荣誉而学!我镇各学校绝大多数课节都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组织课堂。
4、探索出了一条后进生转化教学的可行之路。各学校由高、中、低段年级组长组成差生转化跨学段教研小组。首先,发现差生的相对特长,根据其特长激发其学习信心,扩展其学习范围。然后,研究差生现有接受水平,制订补习计划,纵向调配教育资源,因材施教。第三,做好差生与本班级同学的融合工作。
三、下一步需要加大探索力度的问题
我镇在教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渴望在本次研讨会上获得启示,或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探索力度:
1、如何提高小组教学的效率。小组发言人是相对固定,还是轮流发言,老师们尚无定论。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小组之间的不文明竞争、恶行竞争、小团体主义等现象出现发展苗头,亦需采取防范于未然的有力措施。
2、迫切需要更科学的更实用的学生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好学生的标准是否偏高;是否能把合格作为好学生的标准,以囊括多数学生?把合格(及格分数线)作为文化课方面好学生的标准,是否更有利于记忆类考试和理想素质之间的平衡?平常的测试全部革除是否不妥?没了平时的测验,老师没法衡量自己一段时间(或一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法具体掌握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而升学、高考仍以考试成绩为基础。到期末考试结束了,再发现哪个单元的不足之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补之不及了。学生有了较好的表现,老师如何给予相应的奖励?有的时候,光凭口头表扬的确显得苍白无力,其他形式的操作又有这样那样的难度,到底如何解决?
第二季度:
1、组织会员加强自身建设,深化“三真”主题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2、组织新会员重庆培训。3、开展一次植树活动。4、组织与周边区县民建交流学习。5、组织召开参政议政工作研讨会,开展培训。6、完成半年组织发展任务。7、组织召开区委扩大会议。8、完成4、6月座谈会课题发言材料。9、举行一次骨干会员培训。10、组织支部主任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研讨会,收集相关经验材料。
第三季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16-02
一、引言
研究生学位课常常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过去常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感不强,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迫切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调整。Seminar源自拉丁文的Seminarium,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国内多将其译为“讨论课”、“研讨课”、“席明纳”或“习明纳尔”,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学者之间的对话”。欧美各大学普遍采用的Seminar,源于19世纪初期的柏林大学,以洪堡(W.VHumboldt)倡导的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育思想为基础。它具有教学与科研双重职能,是以高深学问为研究内容、以讨论和辩论为基本交流形式、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范式,其目的是探究高深学问,促进教学相长,以创新性研究为其精髓,以趋近和发现真理为最终目的[1]。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有较为全面、较为成功的研讨型课程教学[2]。从查阅的资料来看,深圳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都或多或少有人以seminar的方式开设专业课程,其中有的是全校性系统开设研讨课,国防科技大学从2011年春季学期起在本科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21门专题研讨课,全部以seminar的方式出现[3]。
二、Seminar教学组织过程
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为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有学生经报送或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本专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进行Seminar模式教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生期间可能遇到的研究课题,负责一个相近专题,以便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2.教材选择和教师组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矿物分离与富集的依据是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表面物理化学的作用也不可替代[4],因此,将《表面物理化学》作为矿物加工工程硕士点的学位课程之一;王中平等编著的《面物理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作为教材,内容包括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固-液界面的润湿现象、固液界面电化学、范德华引力和胶体的稳定、固-固界面与粘附、气-固界面的吸附、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常用表面分析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和制备应用[5]。其中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和常用表面分析技术由教师主讲,其余部分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授课。教学团队由1名主讲教师、1名第二主讲教师和1名助教组成,主讲教师负责基础理论授课,第二主讲教师负责研讨专题设置,助教负责成绩评定表格设计以及成绩统计。
3.授课内容。界面和界面张力、表面化学三大经典公式和常用表面分析技术由教师主讲。其余内容结合学生研究课题设计研讨专题,每次seminar完整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课(2课时)—查阅研究文献(教师指导课外完成,并制作PPT)—讨论课(2课时)。三位授课老师紧扣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研究课题和当前研究热点,讨论确定专题方向,由第二主讲教师引导学生查询高水平文献,初步判断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前沿性,选择代表性论文,最终设置了“原子插层法测量石墨烯在石墨表面的粘附能”、“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的吸附”和“三维石墨烯对水溶液中抗生素环丙沙星的吸附研究”等五个专题。学生仔细研读论文,在指导老师探讨相关问题过程中深刻理解论文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制作交流汇报PPT。介绍该论文与教材指导的相关性,如何将教材知识点应用于科学研究。
4.交流发言。与国外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不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引导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seminar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要使学生踊跃发言,通常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培养学生发言的品质,这种品质指的是发言者语言礼貌、态度大方,听者虚心地学习和友好的帮助。对于正确的观点见解,教师应加以赞同肯定,对于片面或错误的观点,教师应进行修正和补充,课堂就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2)正确评价每位发言者,对科学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主观评价学生的对错与否;(3)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我个人的习惯是多和学生交流,让他们感觉和你讨论问题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压力。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紧扣教材知识点,对各种观点进行归纳点评。
5.成绩评定。我们在《表面物理化学》Seminar教学模式中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三部分:文献查阅(20%)、文献阅读探讨(30%)、汇报交流(50%)。文献查阅成绩评定主要考虑时效性、针对性、论文质量等,文献阅读探讨考虑阅读熟练程度、问题认识深度、研究内容与教材知识关联性认识、思考问题的深度等,汇报交流考虑PPT的质量、普通话水平、汇报逻辑性等。提前告知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各环节结束后,对学生表现进行成绩评定。
三、结语
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的《表面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对象、教材选择和教师组织、授课内容、交流发言、成绩评定进行了相关介绍。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学位课授课,学生反响较好,觉得这样的授课方式比“填鸭式”好,收获更多,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但仍然存在些问题:(1)如何融合课程全部知识点,设置研讨专题;(2)如何建立学生课堂表现的科学评讲体系;(3)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等。我们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期用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学位课授课能成为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启,高峰.Seminar教学范式的价值意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48-151.
[2]張海燕.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170-172.
[3]刘国福,杨俊,熊艳.本科生专题研讨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63-6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53-03
典型问题
备课组活动是学校最为常态的学科研究活动,其主要形式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让每位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使得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1]。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现阶段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教学案讨论、阶段教学测试试题讨论以及学进度安排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完成主要依据学期初备课组制订的分工表,由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在每周的活动时间大家再讨论一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与统一。由于现行教材并没有多大的变动,沿用多年的教学案、测试题也基本成型,大多学校的备课组活动形同虚设,有分工没有协作,有形式而无实效。备课组活动“形式化”倾向严重,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没有充分发挥出备课组活动的价值。目前备课组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较为典型。
1. 活动前准备不到位
我曾经多次参加一些备课组活动,在活动前,我并没有拿到所谓主备课人提供的材料,偶尔提前拿到的也是上一年的备课资料,问及备课组内其他同仁,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备课组活动前的准备显然是不到位的。
2. 活动中交流不深入
活动时大多由主备课人简要说明备课材料,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一般情况,参与讨论者并不多,大多只充当看客角色。我曾事后与老师个别交流,大多反映没有过多的思考,当然也就发表不了意见。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当然是可以根据这些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在活动前没有认真研读、思考备课材料,交流、讨论的内容往往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而且大多为建议性质,要能直正落实到课堂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改动调整内容过多,主备课人有时会难以及时完成。这当然与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也是密切相关的。
3. 活动后评价不充分
按照一般惯例,主备课人会对全组同志开设公开(研讨)课,大家听课后再做评估、交流,但限于人情、时间,一般很少有人会对上课者提出合理化的调整建议,即使有人提了,是否接受并做进一步尝试,无人知晓。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提供的教学案实施教学,这样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
原因分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要载体的备课为什么成为一种“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活动呢?分析可能原因,有人认为是教学任务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2];也有人认为没有健全的集体备课规章制度,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作为没有相应的奖惩,从而导致教师不作为。[3]但个人认为以下三点比较重要。
1. 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技能提升是伴随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但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备课组活动时,主备课人往往把它看作是备课组分配的一个基本任务,只要按时提交相应材料即可,其他同志不少感觉是被动参与,主动发言的不多,有时甚至根本不发言。分析这种现象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参与者认为自己能力、水平不够,发言没有质量;二是问题意识不强,认为主备课者提供的材料很好,没什么可说的。透过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本质:教师自我成长意识薄弱。
2. 对活动本身价值认识不足
备课组活动理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研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但不少教师对此活动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参加不参加活动无所谓,自己水平低,也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只要得到主备课人提供的备课材料就行了,这显然是对备课组活动价值的误读。当然,备课组活动也应不断提升活动质量,让参与者有所收获,这样也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这其中备课组长至关重要。
3. 管理与指导常常缺位
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与指导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不少学校也有一些管理与指导措施,如安排行政人员参加备课组活动、安排检查人员开展备课组活动检查记载等。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备课组活动质量提升的问题,管理与指导需要解决的是形式与内容更好地统一的问题。
应对策略
1. 用好网络平台,让活动前准备更加充分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建立数字化的备课资源是必须的。借助校园网,我们建立了备课平台,并对平台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主备课人必须在备课组集中活动两天前把备课资源上传到备课平台;第二,备课组同仁在集中活动前必须阅读备课资源,并做出阅读修改意见(备课平台提供了阅读修改功能,可以记录每位阅读者所做的修改)。第三,主备课人在集中活动前再次登录备课平台,整理各位阅读者的意见,初步形成讨论稿。主要包括:修改的意见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修改?第四,备课组活动主要围绕大家所提意见集中讨论,能形成共识的,修改形成共识,不能形成共识的可以保留意见,通过课堂实践后再来评估、讨论。当然,每位同仁在实际上课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做出调整的可记录下来供下次集中r交流。充分发挥备课平台的功能,让备课组活动前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加充分,这也为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备课平台检查备课组集中活动前的准备情况,为落实管理职能提供了有效抓手。
2. 实施团队教学,让公开(研讨)课更有价值
在教师群体中有一个基本共识:认真准备一次公开(研讨)课,自己的收获将是显著的。这一方面充分说明教师平常对自己成长的不满意,或者说感受不到进步;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公开(研讨)教学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巨大推动力。但目前应付校级公开(研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学校管理层面有“一人一课”(每学期每人开设一节公开课)的要求,因而教师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上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因此,公开(研讨)课也成了一种可以应付的活动,一方面拿着去年教学案上课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交流时碍于情面不会多说什么,即使要说也大多是些不痛不痒的话、无关紧要的话,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开课活动价值,让活动能更加深入,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团队教学的尝试。具体做法是:第一,在课表编排上,把团队成员看成一个人来安排,这样就有效错开了团队成员的课务。(注:我校信息技术教师9人,开课班级13个,一周计26节,分成两个教学团队,一个团队14节5人,一个团队12节4人。)第二,主备课人的公开教学不再是一个班,而是团队成员中的所有班级,开课时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并在课下充分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做出修改、调整,再继续在团队成员的其他班级执教,这样就将“一人一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第三,加大交流、研讨的力度,侧重于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修改的?修改后的效果如何?让问题的研讨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加深化。通过近一学期的活动,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3. 用好录播设施,让活动过程可视
充分利用现有录播设备,让备课组活动过程实现同步录制,这一方面可以有效保存备课组活动的过程资料,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评价备课组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本学期,我们尝试将部分备课组活动安排到录播教室进行,由于需要在录播教室进行活动的录制,参加活动的教师大多做了较为充分的准洌这为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证。由于环境的改变,活动进行较为顺利,大多教师也都是做了有准备的发言,有了问题讨论也更加聚焦,与活动无关的内容也不见了,在这种“活动过程可视化”的要求下,活动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可视化活动过程视频也为进一步提升备课组活动质量提供一手基础资料,因为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研判,分析活动情况,并根据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可能由于顾及现场录制,在交流讨论时,大多发言比较谨慎,似乎还不够深入,这还需要后期改进。
4. 邀请学科专家参与,引领活动走向深入
管理者参与备课组活动,应该是管理初期对备课组活动质量监控的需要。当备课组活动走上正轨后,可能更需要的是学科专家的同步参与,他们需要既熟悉学科教学内容,能够为备课组活动引领方向,又要熟悉备课组活动交流、研讨、深化等方面的技巧,从而为推进备课组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这里的学科专家既可以是区域的学科教研员,也可以是区域内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一学期安排3-4次有学科专家参与备课组活动无疑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学科专家参加活动前也可以请他们对已经进行的活动过程视频做一些剖析研究,这对有针对性指导备课组活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建立项目或课题载体,让教师参与研究
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决不限于学进度、研讨教学案、通过阶段测试试题等,要想让一个备课组能够有持久的研究动力,项目或课题应该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在备课组不断的深入研讨中,总会有些问题不是当时就能有效解决的,它就可以成为备课组研究的项目或课题,让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在推进基于平台的教学,而基于平台的教学就需要基于平台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它称之为“电子学案”,那这种电子学案如何来设计就成为我们备课组共同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只有少数教师积极参与研究,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交流,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他教师逐步感受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加入,最终全组教师都参与了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明确了电子学案的基本特征,电子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并在平台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为后期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课题就是源于备课组集体备课中发现的问题,而且每位同仁都遇到了这一问题,因而所有人都主动或被动卷入了研究。目前,虽然研究两年多了,大家仍然有兴趣在研究,因为他们在研究中,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从中也收获着研究的快乐。
备课组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提升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既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当然也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课题,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7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大备课组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明显。它是新课程改革的抓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与发展的共同体。虽然在大备课组活动方面遇到了一些难题与挑战,但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化解了大备课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使大备课组活动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中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产生了新的发展前景与气象。
一、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方式的难题与挑战
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加大教研力度,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已经做到了制度化、常态化。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含主备人说课,其他老师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修订教案―各位老师个性化修改―课堂实施及反思。然而,随着现代教研改革的强劲冲击,校本教研集体备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其问题日渐凸显。
1. 评价方式单一,导致教师不愿意与同学科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从学校层面来看,一些学校对备课组工作没有针对性的指导,缺少细化的要求和考核。学校一般根据考试成绩对同学科教师进行比较,这样同学科教师就成了竞争对手,因此不少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单打独斗,疲于应付。
2. 备课制度缺失,导致活动成效低下,流于形式。部分学校备课组管理滞后,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制定集体备课评价制度。只重视形式与流程,有形无实。有的学校备课仅仅检查教师在不在,人齐不齐,不关注备课过程中集体成员的自我评价,一些备课组活动内容随意化、活动形式简单化、活动主体单一化。出现“五多五少”的现象,即一是常规事务多,探索实际问题少;二是统一安排多,考虑教师需求的内容少;三是研讨共性内容多,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少;四是关注经验较多,反思性的实践研究较少;五是组长和少道鲜讲得多,成员彼此交流的机会较少。
3. 应付检查,备课活动不深不透。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的检查,只看重了备课的书写和格式,而忽略了备课的精髓和目的;学校管理者在检查备课笔记时,也是只看书写、看结构、看规范,大家都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部分老师凭经验备课,不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有的网上下载一份教案了事,有的去年的教案今年还在用;集体备课缺乏内容和资源的选择,导致备课成了“优秀教案的翻版”“特级教师讲义的复制”。
4. 学校缺少平等沟通、合作包容的文化氛围。备课组活动时,经常由少数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其他教师要么不敢发表意见,要么不愿意发表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缺乏合作与包容的文化氛围,教师缺乏主动表达的习惯。
5. 备课组长缺乏专业引领,活动呈现组织行政化倾向。部分备课组长组织的备课活动缺乏专业引领与学科示范水平,备课组组长只是单纯的布置学校教研组或教务处的事务性工作,使得备课组长成为上传下达的“传声筒”。
二、网络教研中集体备课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推广了网络教研活动。网络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平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并根据研究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论坛等。在活动设计中,强调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主要作为平时集体教研的补充,弥补其不足。
1. 个人初备,一人主备。开学初,由备课组长按教材内容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主备教师熟读教材、教参,写出教案(或编制讲学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一般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活动安排、方法策略、作业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
2. 中心发言、集体研讨。主备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与依据,然后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集体研讨交流。
传统的集体教研一般是一种集会式的群体研讨。在这个群体研讨中,常常是“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人们在这种情境中,直面交流、感染和熏陶,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倡导情境教学,为什么不能把这种集会也看成一个情境教研呢?面对面地交流、研讨能够生发出一种准确、迅速、机敏的直觉判断力,增强自我即时的辩论水平、应变水平。集会教研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成就感。人们在文化磁场中彼此的思想得以碰撞、吸引、吸纳、融合、生发、创新,在砥砺中进步、成长、明晰……人的精神主动性,思维的机智性得以彰显。
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来源多样化,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教研受到很大挑战,如何解决二者关系,是摆在许多学校面前的问题。我们认为,尽管网络教研有着许多优势,但是也有其自身问题:一是网络上材料多,良莠不齐,因为这些材料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和甄别。二是网上的材料针对性不强,需要老师们严格筛选整合,加工处理,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自己地方特色“菜”来。这样看来,集体教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我校采取的是传统教研加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网络的便捷搜索把握鲜活的相关材料,各自准备自己的“文件夹”。再利用集体教研对素材进行研讨、辩论、讲座,进行深度教研。深度加工、深度挖掘、再提炼、再创新。穿插着利用网络解疑难点,推波助澜,二者相辅相成、、兼收并蓄。具体看,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学生机),规定教师按照自己的特点先在自己电脑上备好课,然后发到学校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上,大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每周三、五是统一集体备课时间,为了增强教研的实效性,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整理记录人、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教参、教辅用书,通过网络搜索、“充电”等准备,做书面说课发言材料,再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切磋,观点交融,共提高、同发展。这种教研还力求打破以本学科、本年级教师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在此过程中随时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自我的学习,并将成果发在“共享”里,形成教师合作、互动、共享的格局。有效利用网络与传统教研这两条主线,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即“双线教研结构”,老师们感觉良好。传统教研的严谨性、规范性亦可以弥补网络教研的不可掌控性、松散性,可以这样说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的一条“高速公路”。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增加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易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形式。但是,理性地观察和分析课堂,我们发现,新课程起始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如不安排围坐,教师讲了一通之后即要求小组内讨论,随即一半学生掉过头去(个别学生没有交流对象)哇啦哇啦一阵子,没经过思考或充分的思考,很难说有什么收获。许多学生课桌上只有一本书,处于零动笔、零思考状态。
二、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的教学,教师设计“假设你是诗人李白,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安排学习活动,某师只给了学生2分钟时间便急不可耐地回到师生交流一问一答的“常规教学”中。
三、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如某师组织学习《惊弓之鸟》,六个人围成一圈团团而坐,像模像样。但在分角色朗读活动中,让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9分钟,其他9个小组的成员听和看。可以说这一环节基本浪费了其它34个人每人9分钟。如这9分钟安排所有10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堂学习效率就大不一样。此外,教师“提问”“自主点将”,“你说”、“你说”,仍检查学生个体的而不是检查小组的学习成果。
四、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如某校语文学习小组安排为“四人或六人一组,按学生情况把强弱、好差搭配开来,做好分工,选好主持人、检查员、书记员、发言人,并且每四周轮换一次。”想一想,四人一组,每学期一人有一个月的发言机会,表面看没有亏待谁,但周期太长,不利于总结,不利于迅速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是六人一组,情况就更糟。课堂上“优生”唱戏,“差生”旁观,且“露脸”的希望遥远。
五、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六、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新课程的学习理解不到位,不能从“三维”出发定位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方面,一是往往只注意了学生的认字而忽略安排学生的写字的活动。二是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未充分落实课后“研讨与练习”,存在重课文一般理解轻一课一得和迁移延伸的现象。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的教学,“假设你是诗人李白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一项,只给2分钟写话,影响了能力目标的落实。三是重分析和感知的讨论,忽视了根据课文的特点安排足够的相关实践活动。如诗歌《我爱大山我爱家》、《春的消息》等课文的教学组织,不能大胆地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作各种自由的朗读与背诵。
过程和方法方面,未在落实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和运用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如《惊弓之鸟》“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前,先默读几遍,遇到生字、多音字,要查字典。朗读中,注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组织中应确定:让学生默读几遍?是两遍还是三遍?要求学生圈点勾划,标出生字、多音字,并在本子上写下来;要明确角色朗读的分工;这些都是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师思考到位了,思路清晰了,教学预案确定下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就比较地落实了,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教师主体的偏差。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一般的学生学习中应有的积极、专注、严谨等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及本课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思考不完全到位,因而不够落实。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前独立的读、写和思考中是否积极、专注、严谨;在组内书面交流中是否有自己的东西,在组内口语交流中是否踊跃且注意音量;在组际交流中发言的音量是否足以让全班听见,对本课所反映的事物的认识正确还是不正确等等。
语文的功夫说到底是听、说、读、写、思及资料的收集,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探究小组学习机制和活动层次、在落实每个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上下功夫。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落实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心组织。一是分好组,合理安排角色轮换。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明确活动要求。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三是记住组际交流中关键的发言,做好教师点评及关键问题的再探究工作。在组际交流阶段,许多教师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即给予复述和评论,变传统的“一问一答”为“师问生答师评”,不知不觉中教师又成了主角。只要小组代表的发言中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应是课堂混乱方面的)教师就不要打断组际交流中学生的发言。
(一)根据培训需求,加大研讨力度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反映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结合不够密切的问题,寻求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新学期伊始,进修部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在借鉴有关兄弟院校培训经验、巩固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原有“对口研讨”、“三级研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加大研讨力度,积极开展培训班学员与我校相关业务系部专家、教师的专题研讨。
分管培训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开展专题研讨的特殊重要意义,明确这是实现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培训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确保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2005年年初,经校长同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开展学员与学校专家、教师的专题研讨。
分管校领导专门主持召开了由进修部、教务处和有关教学系部参加的专题研讨联席会议,确立了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与我校专家、教师开展专题研讨的目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等,为专题研讨扎实、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调查摸底,确定研讨主题
公安部政治部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调训学员通知的注意事项中明确提出,学员报到时要携带关于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和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结合学员所带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案例,切实把专题研讨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进修部对2005年举办的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所带的材料分别进行了汇总、归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调查摸底的过程。在第56期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所带的122份材料中,热点、难点问题有89个,根据学员提出的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进修部将“问题探讨”确定为该期培训班的研讨专题,开展了以指挥决策班学员为主、其他班学员自愿参加的,与治安有关专家和教师共同进行的专题研讨。
经过这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和探索后,进修部对第57期警督晋升警监班学员所带200份材料中的154个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分别按照指挥决策班、队伍建设班、社会管理班、打击犯罪班确定四个研讨专题,即:“如何以人为本,科学用警,实现警力资源优化配置?”“民警合法权益受侵害现状及保障措施?”“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使公安交通执法工作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应对?”“如何运用现代侦查理论和高科技手段,提高打击犯罪的力度和效能?”
通过摸清情况,了解学员普遍关注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专题研讨的指向性得到了增强。
(三)提供研究平台,促进教学相长
由进修部组织、分管校领导出席的第57期警督晋升警监班的四次专题研讨,公安大学共有9个相关业务系部的27位专家、教师参加,发言的学员共有30位。
每一次专题研讨,学员们都积极、踊跃发言,学校专家、教师则在学员们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进行解答,适时指点迷津,每次都因为需研讨的问题多而比规定的时间延长。
开展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与学校专家、教师的专题研讨,为学员与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研究问题的平台。大家抓住当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坦诚交流,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这种研讨的含金量非常高,是学员和教师两种资源的强强对撞,既体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又体现了上与下的渠道、桥梁作用,更体现了学员和教师双方受益、互赢的动力关系。
二、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开展学员与专家、教师专题研讨的思考
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开展学员与公安大学专家、教师的专题研讨,应该是一种平等对话、开放讨论、自由交流、思维碰撞、启迪智慧的互动教学活动,营造的是学员与专家和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民主、宽松的交流、讨论氛围;倡导的是学员与专家和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共同的切磋、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改变的是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各自为战、相互脱节的状态;创新的是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
通过两期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5次专题研讨的实践,可以看出专题研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不能回避,专题研讨中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谈一些自己的粗浅思考,以期不断改进和提高专题研讨的水平,积极探索深化专题研讨成果的方法,真正实现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的有效链接。
(一)目前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专题研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题研讨既有浅层次的,如交换信息,共享经验;也有深层次的,即结合学员提出的问题、困惑,学员与专家和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及时交流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成败、得失,在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对存在的共同困惑进行反思时,拓展广度、深度,横向扩展,纵向深入。对某些问题的深层次研讨,要将公安理论教学与适应公安实践需要密切结合,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步或适度超前,而不滞后于实践。
但是,在目前的专题研讨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下问题:学员比较机械地陈述预定的发言材料,研讨缺少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学员与专家、教师滔滔不绝地“各抒己见”,进行独白,研讨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对接;学员与专家、教师或手捧笔记本忙着记录别人的发言,或“袖手旁观”,研讨缺少必要的质疑和争辩;学员与专家、教师在同一水平上就事论事,研讨缺少及时的调整和跟进,缺少不断的深入和提升……这些现象如果尽早发现、制止,就可以避免专题研讨流于形式,改变专题研讨缺乏实效的沉闷、被动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专题研讨的建议
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的学员与专家、教师在积极参与和亲历专题研讨的实践中,学
员们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表现在,既希望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能与同行交流、切磋,学习和了解其他地区和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希望得到我国公安机关最高学府公安大学的专家、教师的指导,这是开展专题研讨的最佳起点。专家、教师与学员虽有共同的方向,但在本体、条件、实践、知识等方面有不同专长、不同能力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主观意见,所以容易与学员获得异质互补。这正是学员与教师的特殊资源优势。要变潜在的优势为现实的优势,充分发挥学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优势和专家、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实现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的有机统一,才能使专题研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所以,应该从组织者、学员和专家、教师三方面入手,完善专题研讨的内容和形式,深化专题研讨的成果,才能实现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际工作的有效链接。
1、组织者方面
开展专题研讨,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的学员能为学校公安理论教学送来新鲜的实践养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适合学员特点的、体现互动的、实现公安理论与公安实践密切结合的培训方式。作为组织者进修部,要充分利用上级公安机关与下级公安机关“结合部”的优势,既及时吃透上级公安机关的精神,又及时了解下级公安机关的需求,通过挖掘学员资源,提出课题,组织专题研讨,促进教学相长,不断提升研讨质量。
为了使专题研讨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解决好主题问题。研讨主题对研讨能否取得成效至关重要。进修部既要密切关注最新公安理论研究成果,又要在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提炼大多数学员共同关注的公安实际工作中的现象、问题、困惑,从而贴近实际,贴近学员,选择现实中提出的、学员想弄清楚的问题作为重点,从学员的真实需要出发,让学员有想说、可说、能说的共同话题,吸引学员参加研讨,使他们畅所欲言。同时,要注意突出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先进理论的指导性以及学员和专家、教师参与的广泛性,发挥好组织、设计、引导、协调、促进的作用。
其次,每期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专题研讨之后,进修部要建立多元反馈机制,深入了解研讨的真实效果,以及学员和专家、教师的真实感受。例如,可以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学员和专家、教师对专题研讨的看法:研讨主题是否恰当?研讨形式是否有利于交流?是否真正互动了?专题研讨对他们是否真正有所帮助?通过专题研讨他们是否有了新的思考?研讨中的观点对他们的理论教学工作和公安实际工作是否有建设性建议的作用?等等。
2、学员方面
学员带着问题来,或专题研讨主题确定后,学员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围绕主题,认真思考工作中的困惑、疑虑、问题,这是实现专题研讨真正互动的基础。在问题的驱动下,学员才会主动思考,所以学员是否带着思考,是专题研讨能否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员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需要与有经验的同行沟通,与专家、教授对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专题研讨获得的理论、知识、经验、方法经过吸收、消化,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维和促进工作发展的新理念,从而指导工作实践,合理规划未来。
专题研讨的价值不在于给学员和专家、教师多少答案,而在于引发学员与专家和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对话和深度思考,促使大家交流、沟通、合作,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所以,尽管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答案,但大家对问题的认识要更加深刻,每个人在其中都要有所收获。
3、专家、教师方面
专家、教师与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学员开展专题研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对专家、教师的要求高,因此,专家、教师要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的小组,以弥补每个单独的专家、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和专业上的不足。
专家、教师从公安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时,要贴近、紧扣学员的工作实际和疑惑、不解问题,运用最新理论成果去分析和回答问题;解疑释惑时,既要高屋建瓴,凸显学术功底,又要深入浅出,做到通俗易懂,以引起共鸣,把研讨引向深入。
专家、教师还要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专题研讨的立足点是放在解决学员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但着眼点应放在公安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的结合上。现实问题是获得公安理论的原动力和方法论基础。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泛的。公安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公安实际,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次专题研讨后,专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反思,发现、探求、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样就完成了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的过程,使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不断成长。
4、专题研讨的内容和形式方面
为了避免专题研讨的低水平重复,确定研讨的内容时,不必只局限于学员带来的热点、难点问题,还可以结合我校专家、教师进行的研究课题,结合公安部业务局部署的当年的工作重点来考虑研讨主题;确定研讨的形式时,可以结合学员的工作岗位和专家、教师的术业、专攻,来分层、分级进行,还可以邀请公安部有关业务局的调研部门参加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既要有预设、计划、准备,即研讨组织者、学员和专家、教师对研讨的主题、中心、问题在研讨前要有必要的准备但更要强调即时、生成、生态,即全体参与者不要因为事前的准备,干扰、破坏了对研讨进程的现实关注,丧失了对研讨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敏感性。过度的准备往往容易导致“照本宣科”、“循规蹈矩”,使研讨失去活力和真实。
专题研讨既需要倾听、认同、分享,更需要有针对性地质疑、探讨、论证。学员和专家、教师要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办法,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这是保证专题研讨向纵深发展的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35-02
一、引言
与传统课堂型教学不同,专题研讨课(英文为seminar)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形式[1]。专题研讨课的开设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面向具体专题,通常融合课堂讨论、讲台授课、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其与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不同,专题研讨课的形式更加灵活,师生互动更加深入,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更深。因此专题研讨课在鼓励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交流和组织能力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二、国内外现状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研究生教育中,专题研讨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为例,开设了包括Geog 224: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Geog 275:Seminar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eog 279: Seminar in Geostatistics等多门专题研讨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各领域的知名教授组织授课,为学生开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这种灵活的讨论方式在实际教学效果上却往往比课堂授课更好。专题研讨课并不像基础必修课那样,需要指定教材,执行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并实现相对稳定的考核目标。基本上专题研讨课安排讨论某个领域的最新前沿,因此每年的课程内容都与上一年度的有较大的变化。课程具体安排都是由主讲教授来灵活制定,内容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因此较好。其次,专题研讨课通常以阅读研究论文为主,少量涉及一定的教材,这样不仅保证了讨论问题的现势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观点,培养他们辨识阅读和思维能力。专题研讨课与传统课堂授课教学不同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了。每次课由一位或一组学生来组织讨论,这样学生在某种形式上“被迫”对该次课程的讨论议题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工作,才能在课堂上较好地引导和组织讨论。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从而可以有效碰撞,有助于师生纠正以前错误的观点、产生新的研究思想,同时培养学生交流和协作研究的能力。
与欧美大学研究生教学相比,国内的研究生教学普遍依赖于课堂授课形式。虽然目前许多学科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采用专题研讨课形式进行教学实践[2,3],但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专题研讨课的探索还相对较少。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下,学生的听课、上课和作业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体现在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许多课程为了照顾部分跨专业学习的学生,较多地重复了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总体上教学安排较为成就,缺乏更加贴近学科前沿的介绍和讨论;另一方面,课堂授课形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难以保持。
三、专题研讨课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应该基本都学习过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计算机程序设计、遥感等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生阶段,专题研讨课就需要相应地提高深度,选择具体的专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招收的研究生质量差异较大,如果在一年级就安排专题研讨课,部分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因此,专题研讨课建议安排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选课学生规模。通常面向较广专题,可能吸引较多的研究生选修。如果是交通地理这样较为具体的题目,可能选修的学生较少。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组织讨论,每个学生都可能在课堂中参与发言,学生数量不应超过20人。同样,为了保证一定数量的交流,学生数量也不应该少于5人。实践表明,8~15人左右可以取得较好的讨论效果。
课程的专题选择方面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应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专题讨论的掌控,提高讨论的专业水平。第二,专题应该是结合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已经学习过的课程,在这些课程基础上选取,否则学生将无法跟上讨论的进展。如在修完电子地图可视化工程后,相应地开设地理可视化中的空间认知方法专题研讨课,让学生深入学习最新的地学可视化技术,鼓励他们设计符合人类空间认知原则的地理可视化方法,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程设计方法。
课程的组织方面,第一次课可以由教师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安排,帮助选修的学生确定是否选课。此后的课程则可按照具体议题,每次安排一组学生进行讨论课的实际授课和组织。教师应该提前两周左右指定阅读材料,并安排主持讨论的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讨论的主持与组织,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教学的过程,增进师生理解。如果涉及较为复杂的方法,则应让学生在课堂先进行初步的介绍,然后让负责学生引导讨论,教师则负责总结和建议。课程的后半段,也可以让学生建议讨论的议题,进行开放的探讨。课程最后应该就学生自己组织的议题让其完成一项开发任务或专题论文。
四、专题研讨课实施与管理
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理工科学生课堂发言非常被动,交流的气氛较弱。因此需要采取特别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关键是要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和记录笔记的形式。这可以从课堂环境的转换做起,即尽量选用圆桌式等面对面的课堂环境。通过隐藏讲台这一教师的权威形式,提高学生发言的自信。教师在实际讨论中,需要鼓励学生的发言与讨论,从正面语言上肯定学生的参与,同时对发言积极和讨论深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激发学生深入探讨专题问题的热情。要特别注意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并给予他们专门的发言机会。
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发放教学大纲。提前让学生知晓课程包含的内容、需要阅读的资料、组织安排的次序等。可以让选修的学生及时确定是否选课,同时还能让相关学生提前进行准备或提出建议。指定阅读的资料建议难易适中,并具有较好的时效性。阅读资料应该包含必读和选读两个部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扩展知识面。从教学实践来看,每周的必读阅读量控制在2~3篇外文文献,总阅读量在20页左右比较合适。在教学大纲中,还可以提前安排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思考并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讨论水平。
教师的引导和总结是把握课堂教学方向的关键。在每次课程的开始,应由教师首先对需要讨论的议题进行初步的背景介绍,梳理与前次讨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议题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教师应避免过多打断学生的讨论,但是在冷场的时候,应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进行总结发言,或转换到下个议题。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本次讨论的进展进行简短总结。对于课堂中争论处理,教师应及时介入,让争论朝着逻辑和理性的角度发展,而不可任之发展为争吵。
图1描述了专题研讨课设计、实施的流程,这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循环改进过程。通过与最新科研前沿的融合,体现了教学相长、教学研究互相促进的目的。
五、小结
专题研讨课对促进学生加强专业素养的学习、提高学生研究兴趣和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研究课题都有较多的帮助。未来我们希望能通过实际教学来逐步推广这种教学方法,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一、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是实施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这些探究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乐于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他们观察、测量、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在引导学生做“水有浮力”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特别是用手向下压浮在水面的物体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反复多做几次,认真体会手的感觉。在学生验证“下沉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时,可以提示学生用橡皮筋提起不同的物体,观察放入水中后长度的变化,并随时测量、记录皮筋的长度变化,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验证科学假想,归纳科学结论。才有可能让学生拥有最丰富的发现,对水有浮力之处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有利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逐渐形成和提高。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