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09: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篇1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学习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等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以上重难点,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在各环节有序分解、落实,力争步步为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读感知,指明方向——唱响语用前奏

阅读教学的开展,要有一个让学生整体感知的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初读环节,不应该仅仅是疏通课文的内容。教师对文本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文本作为一个例子,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哪些方法,教师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然后要思考:在初读环节如何设计,渗透哪些相关内容,这样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唱响语用教学的前奏。如,《山中访友》一课的初读环节的设计:

1.看题,猜内容。

读了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内容。

2.读文,圈朋友。

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把朋友们圈出来。

交流。

3.据表,知详略,质疑。

出示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该环节的设计,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把风景当成朋友呢?这些风景和作者有怎样的关系?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肯定已闪现出“想象”一词。这样,教学伊始目标就已凸显;然后让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思考,让教学重难点在学生自主释疑中突破,让“想象”在接下去的环节中逐渐明朗、深刻。

二、理解感悟,认知写法——奠定语用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想写的内容的。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个性,善于发现文本作为例子是如何表达的,以便在教学中把握语言现象,设计能让学生易于思考、理解、感悟、认知的学习过程,逐步明晰文本的表达方式,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如,《山中访友》一课的感悟环节设计:

1.看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桥。

看,就是这么一座桥。你看到的桥是怎么样的?

(预设出示: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它横跨在涧水上,很多人通过它走到河对岸)

2.对比阅读,悟“友”。

(1)课文是怎么写桥的呢?自己读读课文,与大家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当作了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写;写出了对桥的敬佩之情)

从字面、举例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课文又是怎么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板书学习提示:读文、画词、批注。

交流。

(预设:服务时间长——几百年、依然如旧;功劳大——多少人马;默默无闻——弓着腰、俯身凝望)

(3)作者把老桥想象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老桥的敬重。

(4)回叩:现在你知道了吗?称他为友是因为什么?

3.情感朗读,尝试背诵。

该板块的设计,努力做到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体现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通过对比阅读,语例思辨: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让学生逐步认知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法,表达对老桥的深情厚谊。学生明白地掌握了这种语言现象,为下一环节的练笔做好铺垫。

三、迁移练笔,读写结合——尝试语用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包括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等环节。对于适恰度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经历这一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巩固的目的。因此,当学生明白了教材的语言现象之后,及时跟进迁移运用,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写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由课内走向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初识、认知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语用教学的终极目标——运用的呈现,显得顺理成章。如《山中访友》一课的迁移运用环节设计:

1.写法迁移,试写树林。

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也是他的朋友。请你模仿这段的写法,也把树林想象成人来写一写。

反馈、评价:(1)书写;(2)语言组织;(3)写法;(4)欣赏点评。

简单修改。

2.写法冲突,比较阅读。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1)作者把每一棵树想象成人,送来无边的青翠,望着“我”,表达了人、树的友好。(2)把自己联想成树,树、人融为一体)

小结:在这里,作者不但把物想象成人,还把人想象成物,这真是一对物我相融的知己。

3.发挥想象,情感朗读。

该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理解、感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发展语文能力;同时也为掌握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语例现象——想象成树(拟物)的写法提供了一个思维支点,与前一写法想象成人(拟人)形成对比冲突,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回叩语例——咀嚼语用余味

拓展,作为教学的延伸,必须跟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否则便是泛泛而谈,为“拓展”而拓展。拓展,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开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应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再次体味“语用”的环节,咀嚼语用余味,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如《山中访友》一课拓展环节的设计:

1.桥是作者的朋友,树也是作者的知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有这种感觉吗?

2.拓展《又见南山》中的一句话:“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

3.小结:正是如母亲这样的情,作者才写下了《山中访友》。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展开想象表达对大山的感情的。

篇2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

课型:略读课

教法:谈话法、启发法

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一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

教师总结: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感悟内容: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桥——老朋友树——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研读赏析: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令你有所感触,请你找出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合作探究:

篇3

“明明上课讲过了,为什么学生不会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课时最多的阅读教学,其低效现象的确实让我们担忧。

笔者以为,阅读教学中常常是“以问代讲”,且问题随意性大,缺乏深度和梯度,以及“教过当作学过”“个别表现看成整体学情”等惯性思维和习以为常的课堂现象,是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顾全六大能力,学习任务有“梯度”

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中设计出适当并呈现梯度的学习任务。

1.任务设置指向“能力培养”

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博士提出“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概念,将认知能力分为“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六层次。设置阅读教学任务,应努力体现“能力指向”。以《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为例,可安排如下任务:

任务设计 能力指向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秋天的雨把哪些颜色给了谁? 复述:根据要求找出有关内容并连起来表述。

重整:从语段中找出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什么颜色,根据学习任务提取相应信息。

二、品味语言

课文不仅写了这么多颜色,还写的很美呢!读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特别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1:我喜欢“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秋天写得很美,好像真的是银杏叶把夏天的炎热扇走的。

学生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句话可看出果子丰收了。

师追问哪儿看出来,生回答:橙红色说明成熟了,“你挤我碰”,说明果子长得很大。

学生3:“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我喜欢这句话,因为仙子颜色很美丽。

师追问:还会有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后,看图片,进一步感受的颜色美丽,并积累表示颜色美丽的词语。

…… 解释:说说自己喜欢语句的原因,其实就是促使学生解释语句的优美之处。

伸展:通过“你挤我碰”读懂果子丰收了;通过“金色的海洋”,读懂稻子也丰收了。

品析“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时,补充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品析时,补充图片,进一步感受的美丽,学会中合适的语言形容。

评鉴:这一环节设计基于“评鉴”这一能力目标,通过“你喜欢哪句话?说说为什么喜欢”来具体落实。学生找到优美的语句,说出喜欢的原因,懂得课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来写出秋天的颜色之美丽,写得生动活泼,很有味道。

这个学习任务很有开放性,引导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在这样具有操作性的学习任务中,学生深入文本,深入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三、总结梳理

1.用上合适的形容词,形容一下这些秋天的美丽景物。

( )的银杏树 ( )的枫树

( )的田野 ( )的橘子

( )的柿子 ( )的

2.有感情朗读。划出这一段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复述:通过“选择合适的词填空”这一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取重要信息,对“颜色美丽”留下深刻印象。

重整:梳理秋天的景物及颜色特点,明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安排,找出总起句,有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段落结构特点。

四、拓展练习

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句或几句话。

(辅助:图片打开视野,教师示范说话。) 创意:

运用课文的表达句式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秋天的景物颜色,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转化为能力。

以上教学任务设计突出“能力指向”。整个设计涉及六大能力,每种能力都有针对性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指向不同的能力培养。学习任务安排操作性强,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悦,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提高。

2.任务序列体现“纵向推进”

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智慧。”一节课,总是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这些任务就是一个个“知识点”,需要设置成阶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推进。学习进程中,教师通过这些“点”形成“知识链”“能力链”,在此点与彼点之间筑起阶梯或架上跳板。

例如前一案例《秋天的雨》中的设计,笔者努力根据学生特点,纵向深入编织了学习任务“链条”:

先从整体感知引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雨把哪些颜色给了谁?”这是低层次的“检索”任务;转而引导学生进入“品析语言”环节,给足充分时间,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句进行重点赏析,感受语言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也为仿写做好铺垫。最后的拓展练习,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图片展示、示范仿写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挑战新的任务。这样的安排环节环环紧扣,前后联系,纵向深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

二、遵循学的路径,学习过程有“进度”

1.明晰主线,提纲挈领的学习

围绕主线设置一个个学习环节,能架构起明晰的学习思路。这样的学习,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领悟文本内容,体会蕴含情感,学习活动清晰、简洁、高效。

例如《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主要写了普罗米修斯为救痛苦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拿火种,却遭受宙斯严厉惩罚,在高加索山上被锁了整整三万年,赞扬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屈不挠、无私无畏、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甘愿为人类受苦”这一精神品质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第一,初读课文,了解“甘愿为人类受苦”的表现。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把故事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初步了解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受惩罚却不屈服的英勇表现。

第二,细读课文,解读“甘愿为人类受苦”的行动。

细读课文,抓住“受苦”,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普罗米修斯到底受了哪些苦?通过“锁之痛”“啄之痛”两个板块,感受普罗米修斯忍受的巨大磨难。

第三,精读课文,感悟“甘愿为人类受苦”的精神。

精读课文,通过“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个中心句的反复品读,通过没有火种前人们生活的痛苦,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崇高精神和忍受磨难的精神力量。

以上设计,自始至终围绕“为人类造福”这一主题进行,学生站在这一主线下学习,从初读感知,到细读理解,再到精读感悟,认识逐步走向深入,真正学懂了课文。

2.遵循学路,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讲得太多,一直是阅读教学低效之痛。那种着眼于课文内容的、以检索为主的问答式教学,可能产生的效果令人怀疑。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学习是无法由别人代替的,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实践。尽管教师的教也很重要,但教只是外因,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内因。外因是条件,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教”的方法转换成“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形成相应的方法与能力。

例如《从现在开始》第3自然段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第2个星期,小动物们的日子有没有好过点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一问,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仔仔细细地读着课文,一处一处地寻找,然后与同学们交流学习收获:“直摇头”,是不停地摇头,说明小动物们很不满意;“只好”“不得不”,说明小动物们不想跳着走路,可是又不能不听新大王的命令;“苦练”,看出他们为了练跳着走路,练得很辛苦……

3.言意兼得,深入有效地学习

“关注语言表达形式,追求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这早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课堂上,我们要牢牢树立这个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形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例如教学《山中访友》一课,理解了作者去访问了哪些朋友之后,笔者就把目光聚焦到语言表达形式上:为什么读了课文,能深深感受到作者把山里的一切都当成了朋友?作者有哪些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表达上的技巧。有的说: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显得很亲切;有的说:课文有许多排比句,比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这一段,感觉跟很多朋友在热切聊天;有的说:作者都把自己想象成树了,说明他跟山林融为一体了……这么多表达特色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领悟。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去深入研究他们自己没有领悟到的内容:第5自然段排比句中最后一句为什么不用“你好”,而用“喂,淘气的云雀”?访问了这么多好朋友,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深入地品味表达特色,学生更能体会作者那种热爱大自然的情绪。后来我发现,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经常能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山中访友》的表达技巧。

三、留下动笔机会,学习结果有“效度”

只有“读”“说”和“听”的课堂很难保证学习效果。课堂上,我们要多给学生留下“动笔”机会,通过“动笔”来外显思维过程,留下思考痕迹,展示学习结果,检测学习收获,促使每个学生深入学习,避免“只听不思考”的现象发生。

1. 圈圈划划

阅读中,引导学生把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圈圈划划中,学生经历独立的阅读过程,为后续的学习交流提供前提,也为师生阅读对话,更深入地理解、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教师在巡视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有没有划对,划对的比例是多少,哪些学生有困难等。

2. 重点标注

古人说:“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详注不可已也。”可见,标注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阅读时,在文本恰当的地方,写下对字、词、句等重要内容的理解、感悟和体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习、记忆。

做好标注,需牢记“解、懂、疑”三字诀:

“解”即解释生字词、重点词的意思。如“欣然怒放”一词,“怒”字的意思与一般的理解不同,可通过查字典,在“怒”字下加上着重号,写上:气势盛。理解了关键字,词义便迎刃而解。

“懂”即写出读懂了哪些地方。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是对深层含义的解读,可以是对表达形式的领悟等。如《山中访友》第二自然段,有学生读后在旁边写上:“老桥的特点:古老、坚固”,有同学写:“作者把老桥当作德高望重的老人,看出他对老桥的敬重”,也有同学这样写:“用了拟人的方法,读起来亲切、感人”。

“疑”就是标出疑惑。不懂之处,是学习时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山中访友》一文中:“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有学生圈出“喂”字,写道:“为什么不用你好,改用‘喂’?” 标出疑惑,展现初读中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获得提升。

3.动笔巩固

根据文本理解和学生自主阅读的需要,让学生在朗读、默读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配套练习,或是教师精心设计阅读题,引领学生“动笔答问”,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如教学《山中访友》第5自然段,在初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划出来,并圈出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

完成配套练习: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悬崖 ( )的白云 ( )的云雀

在学生深入阅读、品析语言与表达形式之后,引导学生仿写:作者还会跟哪些朋友打招呼?

例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仿句:你好!( )的 ,你 。

这样“动笔答问”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理解——整理——归纳——表达”的过程。通过“动笔”,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个性留痕

个性留痕,是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不懂的、易错的信息。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阅读能力也各不相同。同一个知识,有的学生或许早已弄懂,有些学生却需要不断复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留下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而不是仅仅根据老师的要求留下笔记。

四、留足自主时间,学习机会有“广度”

1.留足充分的阅读时间

学习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个别学生的发言不能代替多数学生的学习。每一项学习任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独立接触文本,在自主阅读基础上,去字里行间感受语言所表露的信息,去解读文字背后的密码。如果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那么很多学生就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因此,课堂上,每一项学习任务布置之后,先要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从容地读读有关内容,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学习任务,紧紧把握“文本”这个凭借,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用语文的方式,去学习语文的知识。

2.留足独立的思考机会

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问题下去,马上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于是老师就请这些学生回答,其他同学听了发言,也会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

笔者以为,这种做法欠妥。马上能回答的学生,往往是阅读能力比较强的,或许不需要教师课堂指导,他们也已经学懂了。而那些坐在下面默默无语的学生,正是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才能学会的。如果这个时候直接让优生回答,实际上是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的权利与机会,他们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答案,哪怕会重复,也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

阅读需要期待,期待每个学生都静下心来思考,期待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去领悟其中的知识方法。因此,每个学习任务下去后,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经历思考的过程。基于全员思考的交流,才是有差异资源的、有价值的交流。

篇4

相当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采用提问法的教学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出现的诟病是“动不动就提问”,或是提问的问题“浅、杂、多、乱”和“无用”――虽然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也有类似情形,但以语文课堂教学尤甚,令学生生厌,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效益。那么,正确、科学和合乎初中语文课程理念的问题设计应是什么样的呢?

一、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二、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三、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四、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时都很清楚,这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一样。课堂提问的形式在原则上是师问生答,从而控制一节课的节奏。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点自己的做法。⑴追问型,就是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例如我在讲授《山中访友》一文时设计了这要的一些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这些朋友都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⑵互问型,互问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你考考我、我考考你的教学活动。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教学有大量的记忆性问题,而知识点学生也比较好找;⑶开拓型,用于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及原理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分析景物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对分析过程的总结得出了结论:先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如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分析,再从描写顺序入手,看作者的观察点,然后再分析作者的文法如修辞、句式等。

篇5

语文教材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心境、优美场景,一幅幅美的画面跃然眼前。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当朗读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时,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黄河滚滚的形象,这种感官上的兴奋,随着文中内容的深入,学生就会惊赞。“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读了之后,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对艄公的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情为之升华,领悟到了崇高的形象之美。

二、定准基调,情感自生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对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三、示范引领,创设情感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特别是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朗读的情境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梅花魂》教学设计上我做了尝试。课堂伊始,我问:“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以后,文章中的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回答很踊跃,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就直接把我们带入了课文的重点段“外公谈梅花”。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段落内容。请一个孩子朗读,其他孩子评议。孩子们对他的朗读不是很满意,并说出了自己的原因。作为教师,我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体验。我表扬了有争议的学生,并指出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并及时用上了我事先准备好的“情境创设”——在激昂的音乐中,我激情澎湃地讲起傲雪斗霜的梅花,在严冬里开得那么鲜艳……而我们中国又出了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呢……学生读出了“老人说梅”的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在舒缓的音乐中,我讲起了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并为学生范读送别的那一段,让学生描述听读时脑海里所浮现的画面。孩子们立即泪眼婆娑,纷纷站起来描述临别的画面,说得动情,自然读得悲悲戚戚、催人泪下。我觉得自己在这一课上,利用媒体和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做得比较好。

四、朗读技巧,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读后,我示范朗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篇6

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谈谈对于教师备课方面的体会:

1 深入解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的观点。这一观点涉及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大多是在课前完成,其实就是教师钻研教材,思考教法、学法的过程。近年来,小语会越来越关注这一过程,很多杂志都刊发了名师备课的文章,这些名师数十年的备课经验之谈切中时弊,引人深思。他们共同的体会是“用一生的时间备课”“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但更难得的是,为了读懂、读通教材,他们一丝不苟地查阅大量资料,把备课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自我提高的过程。

2 牵手文本,与编者的心灵对话

编者在设计单元、选取文章时都颇费心思。不同年段的训练重点各有不同,一个年级里每单元的训练重点也不一样,就连一个单元里,每篇课文训练的角度也应该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从不同角度有所收获。如六年级的《山中访友》和《山雨》虽同属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但作者的写作手法却明显不同。一个如写意的山水画,诗性的美感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我们读的时候以读代讲可以完全领悟作者的心境;而另一个则是工笔细描,细雨在作者笔下被描摩得生动、细致,在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体会作者独到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如果两篇文章都同样用力,学生的所得就会有限。

另外,我们在与读者对话的基础上还要再去研究导读、预习提示、课后题等,它们的精心设计总是渗透着作者和编者的中心意图、思想和导向,不管这种意图或导向是明显地表露,还是隐晦的蕴含,他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中心意图”这样才能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3 让开放的课堂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但如何做好这个对话,功夫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时间,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变得更难了。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针对目前备课确定三维目标存在的问题有:(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大多停留在语文“双基”的表述,没有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不能只停留在内容情节分析,还应多推敲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

(2)情感与态度的目标,因教材的特定因素和学生的实际差异不容易定位嗜贰=淌σ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中把握好价值观的取向,还需要更大的功夫。而价值观的导向又往往重理性的分析,轻情感的体验。另外,学生对情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应离开文本,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时下,还“流行”对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畅谈喜欢谁,这就出现了《乌鸦和狐狸》喜欢狐狸的现象,这样远离文本,标新立异的“独特”见解,问题出自教师备课时对价值观的定位以及教学时对价值观的导向。(3)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往往较为忽略。只重视教学效果的目标,忽视获得效果的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其实,掌握过程和方法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收获。

3.2 问题的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家一直把问题的设计作为备课的中心环节。当然,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一般起到居高临下,总揽全局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精,要目的明确。要明确读的训练点在哪儿?词语理解、品读的点在哪儿?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在哪儿?积累语言的点在哪儿?什么地方适于组织学生探究,什么地方会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这些问题了然于胸,课堂上教师就会显得从容得多。一堂课提问应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设计问题,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深浅要适宜,不能大而玄,学生不知从何答起,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能细而明,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从教师的提问中获得答案学生不需动脑,这样都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设计问题要紧扣重难点,让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智力。

但我们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把教的思路转换为学的思路。教师备课的功力不仅在于设计提问,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学会怎样提问,要努力把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主动地学习;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所以,我们的课堂上,适当的时候要安排学生质疑、探究,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篇7

语文教学只有大胆地给学生创造可能和机会,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走出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困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汉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训练形成“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小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围绕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境氛围的创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探求问题做好准备,在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从形式上创设情景,从心理上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具体教学中,只有解放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去思考每个相关的问题,要敢于让他们去“想”;只有解放学生的“嘴”,他们才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只有解放学生的手,才能真正写出他们的思路;只有解放学生的身体,教者才能让学生体验他们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进而积极主动地面对他们所要接触的问题,共同讨论和研究,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充分开发。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命题”的学习方式。“自主命题”就是通过学生自我研读,自我命题,自我作答,教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质上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命题的方式,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创造精神。经过反复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互相启发、协作攻关,取得了成效。我在上诗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本领,然后以课内古诗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我指导下实现第一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再以课外古诗为阅读训练,小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往,学生一般只要按照老师的观点、说法,或能背出教师授予的知识,就可得到高分。现在学生自主命题,自我作答,答案不再是教师授予的东西,而是学生读后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如(1)实词解释(2)虚词解释(3)句子翻译(4)思想内容理解(5)写作手法分析。鼓励学生拟新题,设计新鲜的题目,有想像力,课内向课外知识迁移,设想大胆、新奇。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质。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质疑求异,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挣脱“束缚”,改变学生思维不活跃的局面。语文教学中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性的,因而我们没必要用条条框框把学生的思维限制起来,应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在适当条件下说出不同看法,树立学生自信心,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重新认识和感知语文,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学效果有明显起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思之源,思是疑之本,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创立新理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此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 —— 一切景语皆情语。白居易把画家的观察,诗人的思考,绘画的技巧,诗歌的手法极自然地结合起来了。我先是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指导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然后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此诗不长,简单点拨后“朗读”便完成了。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同学们非常惊喜,布置后马上动笔开始创作,都认真地把残阳,江水一半碧绿色,一半是红色,露珠、弯月搬上了画纸,绘成了一幅幅颇有韵味的风景图。选优评议、让大家畅所欲言。通过绘画,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表现无形之情的好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陶冶了情操。作业就是写作文,要求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观画的体会,同学们有切身体会,都写得挺好。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篇8

[关键词]

农村小学;探究性;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探究性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课堂为场所,以课本为载体,以具体课文为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地感知、解读课文,自由地获取知识内容。由于经济、政治等发展不平衡性,农村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语文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教材多半成为学生阅读的素材;二是注重强调完整的阅读文本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三是线性安排阅读教学,把阅读教学引入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的“死胡同”。长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个体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增进学生对母语的情感。因此,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尝试从语文探究阅读教学实例入手,以课前探究性阅读预学与课中探究性阅读策略,来探求有效的语文探究性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前探究性阅读预学

小学语文课前探究性阅读的策略就是不同形式的预学,即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先自主进行探究阅读,以便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起点。

(一)常规预学模式

常规预学是学生基本的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自我探究离不开其与教材文本直接对话,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实际上或多或少已经参与教材文本的生成过程,教师应适时引导,让教学文本内容处于不断被探究范畴中。为了便于学生课前有序进行自学探究,教师可以按文本内容设计“课前预习卡”。即:①借题发挥,质疑问难;②初读感知,研读生词;③书声琅琅,概括内容;④咬文嚼字,圈点批注;⑤各抒己见,体会情感;⑥查阅资料,沟通课外;⑦学贵有疑,引向深入。这种“七步走”的预学探究有条不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2+”预学模式

“2+”预学模式中的“2”指学生预学具体某篇课文都要完成两项基本内容:(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最基本能力,是学生对母语文本的初步感知。认读过程中,学生不妨借助《现代汉语字典》工具书对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句子进行认真辨析和判断。第一学段的学生认字少,课文生字多,辨认过程慢,每分钟大约只能读80~120字,得读上两三遍才能完成任务。(2)圈画生字试读。具体谋篇课文中,部分学生总有部分字、词不太理解或者读不准,教师需要让学生试读。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是为学生识记生字提供支点。“2+”预学模式中的“+”指针对不同课文,提出不同预习要求。教师因课而异寻找教学与预学的契合点,指导学生预学。例如,预学《难忘的泼水节》要了解彝族的火把节,预学《祖父的园子》要了解萧红的《呼兰河传》,预学《观潮》要了解钱塘江海潮,预学《秋天的雨》要了解秋天有哪些常见的景色……

学生的预学探究展示,可以在课堂分享体验,比如教师问学生通过预学认识了哪些生字、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流畅性,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前预学;学生的预学探究展示,也可以是分层激励,使学生在预学成果的检验过程中,获得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让预学向深度和广度上推进。

二、小学语文课中探究性阅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课前预学策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第二、三课时,依据学生认知水平与预学后的情况,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教材为本的拓宽探究

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供学生阅读的内容往往受到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为学生阅读所提供的文本也适当“留白”了。如果教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的知识,让学生自主"补白",就能帮助学生有效拓展想象空间和提问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拓展性内容供学生阅读。所选内容要尽量与文本形成结构化,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提问的“触角”尽量向外延伸,促使学生在多读和博读中进一步形成问题意识。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同时引入两篇文本:古希腊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的选择》和中国《关于“火”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在拓展延伸性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古希腊神话故事。

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既可以是文本的补充链接材料,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相关度较高的课外阅读材料,通过适当延伸、重组和创造,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能多角度地e累优秀的文化知识,间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并在拓展性阅读中进一步形成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多元感悟的开放探究

学生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尝试同教材课文对话,真正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例如,《山中访友》一段描绘语言:“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在品味朗诵这样有序而整齐的句子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捡”“拾”捧”“嗅到”“看到”“听见”等字词,促使学生思考每组词之间是否可以替换使用。学生在否定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明白近义词的巧用,让句子更加精美。再带感情引读,在引读中和学生一起欣赏风景,寻获趣味,收获情意深长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品味语言、心灵对话中,探究文字背后隐藏的旷世才情和作者丰厚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在重视体验、读写结合中做足功课,深入人心,如聚焦“写法”写“典型”、聚焦“生活”写“感动”、聚焦“亲历”写“体验”等,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沃土”。

(三)寻找要点的引导探究

在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具有教学的探究要点,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究,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计以时间或地点变化为主线的探究点,以便学生迅速把握课文的脉络主旨;教师可以设计“表达特色”为探究点,如对比中的细节描写等;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为探究点,聚焦文本,把握核心;教师可以设计“题眼”为探究点,让学生抓住题眼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板块”为探究点,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可以设计“发散点”为探究点,达到放飞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思辨点”为探究点,使学生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辨中走向深刻;教师还可以设计“矛盾点”作为探究点,促进学生深层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例如,《金色的鱼钩》是篇长达6页的略读课文,为了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教师设计的探究点包括这样几个问题:(1)走过哪片草地?(2)老班长他们在这片草地上一共走了几天?(3)课文写了哪几天?(4)“我”刻骨铭心的是哪几天?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课堂探究教学中力扣四个“问题点”,课堂教学中以最佳的视角聚焦文本,方便师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总之,农村小学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教师需要重视探究性阅读前的预学工作,让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适当地进行延伸与拓展。而在具体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悟和发现,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从文本拓展、多元感悟、寻找要点等多种方式解读,使学生在探究性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篇9

赞科夫曾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而要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摒除“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新理念。

1.善待学生的错误

情绪心理学表明: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容易诱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才能。试想学生若总是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怎能变成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性人才?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尊重、信任、善待每一个学生,以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面对他们。

如学习《口技》一文时,有学生把“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股”解释为“屁股”(书上有注),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全班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是、或、去、亡、博士”等词,并风趣地说:“读古文要注意一些古今异义词,若今后哪位同学再把古文中的‘股’解释为‘屁股’ ,我可要打你的屁股了。”(开玩笑),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

2.欣赏学生的个性

心理实验表明,孩子的天性喜欢与人不同。作为教师,要善于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个性。如在课堂上,鼓励每个人都来创立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学生就会激情洋溢,个性鲜明,积极动脑,也感觉“当家作主了”。这些都贯注着孩子气息的浓烈的情感色彩,挖掘教材个性内涵的做法,无疑,在尊重、引导孩子抒发其内心感悟的同时,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

教学《夸父逐日》一文时,当讨论“你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这件事”时,有学生认为夸父的行为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我不但没有断然否定他的看法,而且表扬他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举动,然后启发学生从“神话故事”这一角度认识“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所在,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理解了神话的特点。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乐“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机,是构建动态课堂的关键。

1.优化导语设计,让学生“心动”

“心动”是指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一种探索答案的欲望。而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是激发“心动”的关键。它犹如一把锤,如果敲到了点子上,就等于敲开了学生的心门,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功效。

教学《风筝》时,师生齐背古诗《村居》(草长莺飞……放纸鸢),引发学生对儿时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后引入正题: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总之,使学生心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灵活把握方法,只有灵活多变,学生才会被吸引,也才会产生探求的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脑动”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探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采用的探究方式有:

(1)围绕课文标题探究。如《山中访友》一文,围绕课文标题的四个探究性问题令学生跃跃欲试:①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②这些朋友各自有什么特点?③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朋友的?④作者为什么把看这些景物说成是拜访老朋友?

(2)围绕主题探究。如上《皇帝的新装》时,我没有按部就班,逐段赏析,而是以“一个一眼就能看穿的骗局,为什么能畅行无阻,直至最后被一个小孩戳穿?”这一主问题“投石问路”,学生均能畅所欲言。这样的探究,没有限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为自己所持的观点寻找理由,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3)抓住写法探究。如上《安塞腰鼓》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每写完一个方面,作者就要写“好一个安塞腰鼓”?文章有四次出现,不是重复吗?我及时引导学生回忆《黄河颂》中“啊,黄河”的句子,使学生加深对“间隔反复”这一修辞的理解。

(4)借助想象探究。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想象皇帝回宫后会怎么做,上完《最后一课》后想象师生的表现。

(5)利用“空白”探究。如教学《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下课时对同学们说的“我――我――”时,让学生添加先生此时想说的话,既体会到文章“空白”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美感,又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之情。

3.读写结合,让学生“手动”

读与写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与根本,“写”是“读”的扩展和升华,语文教学若能将“读”“写”结合,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一年来,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形式,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让写作训练走进语文课堂。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不操之过急,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一是通过“收集与摘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如:学习《社戏》后,模仿多角度着笔描写一处景物。学习《口技》后,模仿文章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一个人物。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最后一课后的情景,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习《夸夫逐日》后,请学生以课文为蓝本,进行合理想象,扩写该故事。

4.重视朗读与说话训练,让学生“口动”

朗读是一种眼看、手到、脑思等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增强语感,增加语言积累,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

上《黄河颂》时,在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歌曲《黄河颂》后,重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歌词层次与内容,体味“奔”、“掀”、“劈”等动词的妙用,体味比喻、反复等修辞的效果,体味词中蕴涵的爱国情意,感悟歌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口动”的兴趣,除了坚持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外,我常常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说话情境或请学生表演。

三、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生会“动”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对初中学生的学法指导,我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常规训练(既是要求,又是方法)。初中语文在教材深度与广度、教时安排、学习要求上大相径庭,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学习《语文常规》、指导典型课文、实施《语文学习评分细则》等有效措施,使学生明确并逐步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好习惯。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语文知识看似繁杂,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套路,将终身受益。如在上《孙权劝学》时,在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解决,并以“友情提示”的方式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方法”、“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等,相信通过老师的指点,学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触类旁通。

总之,课堂上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小动作,小主意,一个手势,一句错话,一个玩笑,一次意外都有可能促成新的课堂结构形式的产生。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些支点,撬起动态课堂的构建,是非常具有意义和挑战性的。

参考资料:

1.《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叶澜《教育研究》2006第9期

2.《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施良方 崔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

3.《论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郭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3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