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9: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防雷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击雷和感应雷是雷电入侵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两种形式。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气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为LPZOA,LPZOB,LPZ1,LPZn+1等区(各区的具体含义本文不再赘述)。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分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等电位联结点的位置,从而决定位于该区域的电子设备采用何种电涌保护器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实现与共同接地体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直击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A区,其保护设计已为电气设计人员所熟知,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设计由避雷网(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立柱基础的钢筋网与钢屋架,屋面板钢筋等构成一个整体,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将强大的雷电流入大地。建筑物感应雷的保护区域为LPZOB,LPZ1,LPZn+1区,即不可能直接遭受雷击区域;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形成感应雷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所以说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的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由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由供电电源线路入侵;高压电力线路遭直击雷袭击后,经过变压器耦合到各低压0.38KV/0.22KV线路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低压电气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雷过电压。据测,低压线路上感应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10KV,完全可以击坏各种电气设备,尤其是电子信息设备。(2)由建筑物内计算机通信等信息线路入侵;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当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②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器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这种入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面广,危害范围大。③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3)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反而可能引入了雷电。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100伏以下,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系统,层层防护,确保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由此可见,对建筑物内各电气设备进行防感应雷保护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感应雷的防护当中,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已日趋频繁;它能根据各种线路中出现的过电压,过电流及时作出反应,泄放线路的过电流,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4条规定: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即电涌保护器的最大钳压加上其两端的感应电压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
现在,我们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六规定的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雷击电流值进行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的选择。
一、一类防雷建筑物
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六规定,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200KA,波头10us;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50KA,波头0.25us;根据图1,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外50%按1/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第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200*50%/3/3=11.11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50*50%/3/3=2.78KA;如果进线电缆已经进行屏蔽处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的30%,即11.11KA*30%=3.3KA及2.78KA*30%=0.8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受10/350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所以选择能承受8/20us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11.11*8=88.9KA;即设计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100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100型。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条规定,该级电涌保护器应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在LPZOA,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
2、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LPZ1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处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
二、二类防雷建筑物
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六规定,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150KA,波头10us;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37.5KA,波头0.25us;根据图1,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外50%按1/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150*50%/3/3=8.33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为37.5*50%/3/3=2.08KA;如果进线电缆已经进行屏蔽处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的30%,即8.33KA*30%=2.5KA及2.08KA*30%=0.6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受10/350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所以选择能承受8/20us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8.33*8=66.6KA;即设计应选用
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65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65型。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条规定,该级电涌保护器应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在LPZOA,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
2、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LPZ1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处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
三、三类防雷建筑物
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六规定,其首次雷击电流幅值为100KA,波头10us;二次雷击电流幅值为25KA,波头0.25us;根据附图1,全部雷电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计,另外50%按1/3分配于线缆计;首次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100*50%/3/3=5.55KA;后续雷击:总配电间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分流值为25*50%/3/3=1.39KA;如果进线电缆已经进行屏蔽处理,其每根供电线缆雷电流的分流值将减低到原来的30%,即5.55KA*30%=1.7KA及1.39KA*30%=0.4KA,而在电涌保护器承受10/350us的雷电波能量相当于8/20us的雷电波能量的5~8倍,所以选择能承受8/20us波形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为5.55*8=44.4KA;即设计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条规定,该级电涌保护器应在总配电间处安装,即在LPZOA,LPZOB与LPZ1区的交界处安装。
2、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条规定,在分配电箱处,即在LPZ1与LPZ2区的交界处安装电涌保护器,其额定放电电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处应选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最大放电电流为40KA,额定放电电流为10KA;以法国SOULE公司产品为例,选用PU40型。
在供电线路中,电涌保护器的具体安装以较常用的TN-S系统,TN-C-S系统,TT系统为例,示意如下:
1)TN-S系统过电压保护方式
2)TN-C-S系统过电压保护方式
3)TT系统过电压保护方式
综上所述可见,在防雷保护设计中,总的防雷原则是采用三级保护:1、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2、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3、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电压幅值(过电压保护)。这三道防线,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各行其责。目前通常作法是以下三点:
1)建立联合共用接地系统,形成等电位防雷体系
将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包括桩基、承台、底板、地梁等),梁柱钢筋,金属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连接起来,形成闭合良好的法拉第笼式接地,将建筑物各部分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连接,从而避免各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
2)电源系统防雷
以建筑物为一个供电单元,应在供电线路的各部位(防雷区交接处)逐级安装电涌保护器,以消除雷击过电压。
3)等电位联结系统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局部修订条文)明确规定,各防雷区交接处,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尤其建筑物内的计算机房等弱电机房,遭受直击雷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在此处除采取电涌保护器进行感应雷防护外,还应采用等电位联结方式来进行防雷保护,本文不再叙述。
作为电气设计人员都非常清楚,建筑物的防雷保护设计是一项既简单又繁琐的内容,但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还有待于各位电气设计人员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善为谋划,精心设计。本文仅此设计作了一点粗浅的探讨,所以文中不足之处,望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2现场检测及检查
均压环的检测工作,应分为首层均压环检测和标准层(高层建筑中空间位置布置相同的层)均压环检测。根据查阅图纸环节记录的相关内容,严格对照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检查和测量。均压环起始层设置应符合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即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不高于30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高于45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不高于60m。鉴于防雷工程中的均压环实际上与土建工程中的建筑外圈梁为同一项工程,所以起始层均压环建议从建筑物的首层做起。实际检测判定结果应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准。标准层均压环应利用建筑物外圈梁中两根主筋通长连接,再与本层的所有引下线分别可靠连接,路径设置应符合雷电流泄放的最短路径原则,且应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均压环中的主筋数量及尺寸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要求使用不小于48mm钢筋或截面积不小于48mm2的镀锌扁钢焊接成闭合环路。利用建筑物圈梁内主筋作为均压环时,现场应主要检查主筋的焊接质量,不应有漏焊、夹渣、咬肉、焊渣未清理现象,搭接长度及转角处的跨接钢筋曲率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焊接部分应做好防腐处理。实际检测判定结果应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准。现场还应检查均压环与金属门窗及外墙大型金属物连接的预留接地,每层设均压环的建筑物,应在上下两层均压环各自引出接地预留。隔层设均压环的,应在每个门窗洞口设置不少于2点的接地预留。本层卫生间等电位预留,应就近从本层或最近层的均压环引出,满足雷电流泄放的最短路径原则,且应根据图纸中等电位箱的实际高度,留出足够长度的预留钢筋或扁铁。均压环接地电阻应在按照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设计要求。随工检测时应在均压环钢筋绑扎、焊接工作完成后,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进行。测点选择应均匀分布在均压环各个方向。均压环转角处及均压环与引下线连接处也应进行测试,并测试过渡电阻。套管连接的主钢筋,在套管两侧也应测试过渡电阻。过渡电阻的阻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1.2外部防雷系统智能建筑的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和防侧击雷,我们通过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来保护建筑物自身不遭受雷击。①智能建筑需要建立综合的共用接地系统。因为在智能楼宇内存在着许多交流、直流设备,其中线路纵横交错,因此应该将智能楼宇建筑里的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交流工作地与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雷所用作的钢筋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共用接地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在接地线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的可能性,也消除了感应过电位的反击现象,从而保证了高科技设备的正常工作。②足够的泄流通路和均压措施通过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来制作防雷引下线,并且从屋顶的部位就开始增多分路,用来分散各个导体上的雷电流的数量。而由于智能楼宇大多数为高层,还应该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在智能楼宇中间的部位将建筑的外圈梁钢筋焊接连通形成均压环,同时与防雷引下线相连。通过充分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柱钢筋、桩基钢筋、屋顶楼面钢筋、各圈梁钢筋等,将它们细致的焊接,形成良好的雷电流泄流通路以阻止侧击雷造成危害。
2.智能防雷新技术
一种新的技术的要求,必然催生出相应的处理技术,随着我国智能建筑物各项电气设备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智能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种类的繁杂化,大量的科研技术人员投入到了智能防雷技术的研发中去,目前已经研发出一种应用效果比较合理的新型防雷技术。该技术彻底克服了传统避雷技术中被动接闪、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缺点,因此,受到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和群众的喜爱,发展前景非常好。它的基本原理是,发生闪电前的地面和云层之间有一个电势差可以作为避雷针的能源,在雷击即将发生的时候提前产生一个向上先导,形成一个雷电优先通路,克服了传统避雷针被动的迎接闪电的不足,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防雷保护的范围。在智能建筑中的电子设备大部分采用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因此其本身很容易在高电压、高电流的情况下被烧毁。因此以前的避雷针防雷、电源防雷等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筑领域智能楼宇防雷的需求。当雷击发生的时候将会产生较大的电场,进而导致这个区域内的电位快速升高,大大高于其它区域,而作为电的良导体,很容易在电位不相等时对雷电产生影响形成感应,从而遭遇雷害。
城市不少建筑在装置线路以及电气时,会把许多电气和线路都安装在楼房的外部,并且地面部分的某些线路容易出现短路。这些情况致使装置在外部的导电线路结构中存在一定的故障电压。当出现线路存在故障电压并且未能马上处理时,就可能形成电弧并导致着火情况。所以在对线路进行规划设计时,对于建筑内部的配电间必须设计重复接地的一段线路,同时其中如果存在总配电装置,也需要进行反复接地的设计,在建筑之中存在许多配电的设备以及线路,在这些线路内部的中间部分和尾端,需要通过重复接地的设备对这些重要部分进行防雷保护。除此之外,在设计时还应该进行多点保护设置,同时要妥善选用保护线路及电气的漏电维护系统的类别。
1.2防雷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防护设计方式
在打雷时,雷电一般通过直接劈打的方式接触耸立的建筑或者物体,而当城市电气设备的装置数量越来越多,打雷时雷电能够经由一些金属材质的物品或者导电设施,通过传输电流的方式毁坏楼房建筑的内部,或者通过电流引导对建筑之中活动的人员带来威胁。因为雷电迫害楼房以及居民的方式出现了变化,防雷的系统也随之进行了更新。从前一般只需单纯在楼房建筑上装置一根避雷针设施或者装置阻挡电流的避雷带,但是现在都需要实施ADBSGP。目前打雷时所带来的电流会通过通信装置、网络线路以及某些无线的装置和设备传输并侵犯楼房建筑的内部。当发生这种类型的雷击情况时,通常会给楼房内部的民众带来恶劣的损失和侵害。目前不少城市楼房建筑之中都装置了具有防雷作用的电涌维护设备。这种保护装置在运行是能够压制附近的浪涌电流,同时还能够对过电压进行防控,以此保障建筑内部各个电气装置以及线路的安全。通过电涌设备能在一段非常短暂的事件中,将维护传导线路移动并转接到附近的等电位结构内部,令电气装置上多处电压都可以转换为等电位水平,同时将由雷电打击而出现的强大脉冲传输至地层。随后这些设备上不同端口原本存在的电位差值会逐渐复原并下降,由此一来连接在线路系统之中的装置以及设备就可以获得保障与维护。概括来说,电涌维护装置在楼房建筑的线路中除了包括信息方面的维护装置之外,还有针对电源设备装置的电涌设备,此外具有绝缘能力的火化隙装置和其中的等电位线路连接都是关键部分。如果按照电涌设备之中的电流传输实际流通量来说,能够划分成过电压维护装置、雷电防护装置以及相应的SPD。在整体电路结构之中的进入以及输出电缆中,需要装置上电涌保护器装置。如果雷电落下时对电缆线路造成直接侵害,或者电缆在运作时对过电压产生明显的感应,就能经由电涌装置对电压指数以及电位进行调整,令系统之中的设备在不同的端口上都能够达到一个相等、平衡的电压水平,这样就能达到维护线路设备的效果。
2对楼房建筑之中的雷电防护接地线路系统进行设计的方式
对于当前的楼房建筑来说,在内部装置具有防雷作用的接地系统对于线路设计而言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常将楼房建筑之中的雷电防护设计系统能够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别:即专业电气设计领域中所说的一类线路、二类线路以及三类线路。对于许多用于居住的楼房建筑来说,通常选择装置二类的线路系统,这个系统具备理想的雷电防护效果,如果楼房建筑之中装置了某些具有爆炸可能的设备或者堆放了一些容易起火的物品,就需要选择一类的雷电防护系统设计,这个类别的雷电防护线路系统通常包含电路的引下线部分、接闪装置以及平衡电压的均压环部分,同时其中还有连接地层的线路结构。在一类设计中,对接闪装置进行设计时,技术人员通常会选择装置避雷针设备以及避雷带,或者将这两种具有避雷效果的设备结合起来。在对避雷带设施进行装置时,需要顺着房屋的边角,楼房中的窗檐以及屋脊部分进行敷设。对于建筑楼房外层的一些金属材质部分和某些建筑构件,则必须和雷电防护设备进行贯通衔接。对于楼房上方的接闪装置,则需联合其中的引下线进行衔接并利用电焊方式相互关联。在一些楼层较高的建筑楼房中,引下线部分需要尽可能选择钢筋材质或者水泥材质充当系统之中的引下线,在系统的引下线结构之中包含两条关键的钢筋材质,这个部分的钢筋材料在粗细上需要超过12毫米,设计和装置时需要通过电焊技术或者特殊的捆绑方式将两根关键的主钢筋互相连接。在系统之中的引下线部分,可以设定多个进行测量的准确位置,将连接地层电压电位平衡的连接板互相衔接起来。设计引下线结构能够通过多点将接收到的雷电迅速导出,并且可以节约许多设计及安装材料,在实际装置施工方面更加便捷,并且不会对楼房外部设计的美观性造成破坏。对于建筑楼房的地线连接系统进行设计时,为保证设计的品质可以选择通过外圈部分的一些桩基以及基础梁所装置的钢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假如在设计环境中无法利用基础梁内部的钢筋进行衔接,就需要选择直径为4mm、长度为40mm的扁形钢条充当其中的连接主体,让楼房以外的系统能够敷设为完整的圆环形状,同时要保证环形的闭合性,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接地。设计时需要将系统之中全部的闭环结构以及桩基部分联合起来。
中图分类号: P185.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雷电是大气放电所产生的气象,可以产生强烈的闪光、霹雳,掉在地上可以摧毁房屋、杀伤人畜、引发火灾等。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原先的避雷针已无法保护建筑物、人和电器设备。80年代以后,雷灾出现新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大建筑的兴起,如高层智能大厦,微波站、天线塔等都会吸引落雷,从而使本身所在建筑及附近建筑遭到破坏。增设的各种架空长导线反倒引雷入室,使避雷装置失去作用。
此外,微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雷害对象出现了变化——从对建筑物本身的损害转移到对室内的电器、电子设备的损害。以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随之防雷对象也由强电转移到弱电。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已成为主要危害。所以,现代建筑防雷设计就必须高度重视雷电问题,加大力度去完善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
我国建筑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起点较低,因此我们的智能建筑广泛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雷电引起的外部侵入造成的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尤其是抗雷击电涌能力差。如不加以有效防范,无法保证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雷击电涌保护可靠性及安全运行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建筑受雷击的途径
1.1 由附近的对地雷击引起的地电位反击
两个相邻的楼当附近有雷击时,电位的变化是不同的,所以存在着电位差,它的大小决定于雷电大小、接地电阻和楼间距离。如楼间有信号线,则将承受高压冲击,据资料介绍,电缆或建筑物附近100米以内的雷击,能感应5KV和1.25KA的浪涌。
1.2 对建筑物的直接雷击
直接雷的电流通过避雷导体系统流入大地,除了使地电位升高外,当电流快速流过长导体时,因导体的自感而在导体的二端产生电势,一根30米的避雷导线可产生1.5MV电势,使附近的无金属保护的靠墙电缆会出现“闪络”,避雷导线和附近的电缆间还可由电容或电感耦合产生电压,一个距避雷导线1米的10米×10米的回路,当避雷导线的电流为2kA/μs时,峰值电压可达9.5kV。
1.3 由电力线被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
直接雷击中高压电力线上,通过变压器的电容耦合产生浪涌电压(在高压线上200kA的雷击,可在低压屏产生6kV的浪涌电压),足以引起设备损坏。直接打在高压线上的雷击概率较小,90%的雷电放电发生在云与云之间,电力线会因电磁感应或静电感应产生二次雷击。雷雨云之间的放电,因电磁辐射而在电力线上感应出脉冲,称电磁感应雷;雷雨云的静电荷电场,会在电力线表面感应出电荷,当该雷雨云的电荷与其它雷雨云接闪后,电力线表面的电荷被释放,向二边放电,称静电感应雷。上述两种感应雷,在架空或埋地的导线上产生电流或电压冲击波,沿导线经接口进入设备,即所谓雷电波窜入,对监控系统危害极大。
1.4 雷电电磁脉冲波(LEMP)
雷电放电的dv/dt及di/dt均很高,其电磁辐射很大 。 雷 电 波 的 主 频 为 1k~10kHz, 高 频 为5MHz~10MHz。电磁波可通过建筑物的门、窗和电子设备机箱上的空洞、缝隙,直接作用于设备的元、器件,引起故障。雷电波的主频不高,对大地而言,其穿透深度可达15~50m,埋在地下的通信和电力电缆将受到影响。
2、建筑物防雷设计因素
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
2.1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
2.2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
2.3均衡电位
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可以形成一个电势相等的等电位。若建筑物内的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设置及金属管线都能连接成统一的导电体,建筑物内当然就不会产生不同的电位,这样就可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反击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对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也有很大的好处。
2.4屏蔽作用
屏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建筑物内的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精密仪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危险。应尽量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即建筑物内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网笼,即笼式避雷网,从而实现屏蔽。
2.5接地效果
良好的接地效果也是防雷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每个建筑物都要考虑哪种接地方式的效果最好和最经济。
2.6合理布线
指如何布线才能获得最好的综合效果。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系统与这些管线的关系。为了保证在防雷装置接闪时这些管线不受影响,设计室内各种管线时,必须与防雷系统统一考虑。
3、现代建筑防雷的新重点
智能建筑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建筑防雷设计不再能满足建筑本身对雷电安全的需要。雷电防护已经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的防护,更侧重于对建筑内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的防护。防雷工作正在从以传统的防直击雷为主向防雷电感应过电压对通迅、安防、自动控制等系统的设备的损害而转变。其中重要的防雷观念变化有:
3.1重视雷电电磁感应作用
以前建筑物防雷以防直击雷为主,侧重机械性破坏和雷电反击;现在则以防感应雷击为主,侧重雷电的电磁感应效应。
3.2建筑物防雷的整体性
建筑物防雷的整体性体现在对建筑物防雷设计和安装时,要对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做整体的统一的考虑。建筑物外的整体观念是指对一个院落、一个小区以及附近的环境要做全面的防雷规划,同时还不能违反小区规划的要求例如:所安装的避雷针杆塔是否影响小区的美观,所用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与建筑物的立面相配以及低矮建筑物能否由高大建筑物或高大烟囱上的避雷装置所保护等等。
4.防雷通信电源的管理
通信电源在防雷方面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4.1 加强对电源设备的重视
电源设备与通信网中的其他设备(如交换、传输等)有较大的不同,本质上,电源设备是机电设备而非通信设备。正因为如此,在通信业中,它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必须看到,通信电源作为整个通信电信网的能量保证,它的作用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虽然它不是通信网主流设备,但它却是通信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
4.2 加强电源管理上的专业化
对通信电源要求通信网上的各级管理层次和建设、维护方面都应该有独立的电源专业管理人员。因为通信电源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个包括多种系统和学科的大专业,因此,应该对它作相应的专业管理。
4.3 电源设备购置与维护的具体措施
4.3.1在购置通信电源过程中,除考虑性价比外,要考虑高可靠性、多种自动保护功能、宽电压、良好的均流均衡性能、在线运行模式,要考虑是否严格按照高标准组织生产,另外系统故障率、防雷和电涌措施、交直流配电一体化等都应是分析考虑配置的重点。要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合理配置备份设备。
4.3.2供电方式要大力推广分散供电,要有备品和备份,使用同一种直流电压的通信设备,采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供电系统。
4.3.3设备宜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便于更换和维修。再一个就是平时应建立起对电源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可靠供电。最后,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大力推广集中维护体制。
综上所述,雷电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只要措施得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雷害。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相对建筑工程具有工期短,施工快的特点,如不及时发现,就会出现疏漏。因此,要有效控制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违法行为的出现,就要求监督员全面、准确的掌握辖区情况,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三级管理的职能,建立健全多警联动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频次和范围。对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对进行违法装修的场所进行举报投诉,使违法违章的工程无处藏身。
中图分类号:TU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49-01
雷电,是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但雷电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LEMP),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它具有发生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等特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微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在各行业内外得到日益增加的广泛应用,雷击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必须要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主要结合智能建筑的电子设备防雷需求,对智能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1传统的防雷减灾技术应用探讨
由于闪电的电磁脉冲无孔不入地从空间各方面侵袭各种现代科技设备,所以现代的防雷措施必须采取全方位的防护,层层设防,综合治理,把防雷工程看作一个系统工程。考虑到各行各业的不同特点,传统的防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避雷针:我们称为避雷针的装置,其英文原名是“Lightning rod”,又称“Lightning Conductor”,其愿意并不是“避雷的针”,而是“闪电棒”,更正确地说,应是“闪电传导器”,即是指它的功能是把闪电传导入地,这才是富兰克林对它发明的避雷针的作用的愿意。他的这一看法及所采取的措施,迄今仍是正确的,有效的。
(2)接地:防止直击雷害的完整一套系统,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泻放闪电的能量入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接地也是为其它防雷措施服务的,接地不好,电子设备的功能就不可能完善,所以它是整个防雷系统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环,特别重要,也是最费钱、费工的一环。
(3)屏蔽: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或管子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从物理上看,就是把闪电的电磁脉冲波从空间的入侵通道全部阻断,使得闪电无隙可乘。
2智能防雷减灾技术应用探讨
2.1 弱电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具体步骤
首先,根据电磁兼容理论,提高信息系统自身的电磁兼容性可从控制干扰源和提高信息系统自身抗电磁干扰能力两方面考虑。其次,采用等电位联合接地和屏蔽技术是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最简易最经济的方法。第三,雷击风险评估时,强调雷电磁场分布的预测。为减小雷电磁场对信息系统的侵袭,要求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系统处在雷电感应能量最小区,且不超过信息系统所要求的磁场环境条件要求。第四,为降低各类金属导体间的相互藕合,必须保证相互间的安全隔离距离。信息系统内各类线缆敷设纵横交错,易形成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雷电防护也是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问题。最后,选择合理级数和技术参数的电涌保护器(SPD)也是信息系统雷电安全的重要保证。
2.2 直(侧)击雷的防护
防雷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第一道防线就是受雷(或称接闪)、引流(或称引下)、接地(散流系统)。采用金属材料作为接闪装置拦截雷电闪击,使用金属材料做引下线将雷电流安全地引下并泄流入大地,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外部防雷方法。而智能建筑大多属于一类建筑,应该按照一类建筑物的防护措施设计。防直(侧)击雷的完整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避雷针、避雷线、架空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接闪器,智能建筑大多使用避雷带和法拉第笼作为接闪器。建筑结构内有纵横交错的钢筋,在没有浇筑混凝土前就像一个大铁笼子,可以将屋面的钢筋引到女儿墙以上明装避雷带,利用多根垂直钢筋为引下线,利用基础结构钢筋为接地装置。而且结构内部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钢筋还可以对雷电空间电磁场起到初级的保护作用。
2.3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雷击电磁脉冲(LEMP)是由于雷云对大地间放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感应到附近的导体中形成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最大。它的主要通道是通过电源线路、各类信号传输线路、天馈线路和进入建筑物的各种导体侵入设备和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对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应该在入侵通道上将雷电过电压、电流泻放入地,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主要方法有隔离、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目前主要采用各系列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各系统或者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将地线按联合接地的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避免造成电位反击,从而真正起到安全保护接地的目的。
2.4 智能接地的保护应用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和接地装置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即将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用PE线连接起来,但不能将PE线与N线连接。如果不作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其中一相的绝缘破损,产生漏电而使金属外壳带上相电压时,人一接触就引发触电事故。实行保护接地后,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大地已经有良好的连接,只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发生漏电时可保障人身安全。
(2)防雷接地:以防雷害为目的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主要是为了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智能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如通信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闭路电视系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布线系统。建筑物的各层顶板、底板、侧墙、吊顶内几乎被各种布线布满。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属于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因此,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必须严密、可靠。智能建筑的所有功能接地必须以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
3结语
雷电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其危害性是巨大的,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必须要研究和应用面向智能建筑的防雷减灾技术。本论文在分析了常用的防雷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智能建筑的防雷要求,详细探讨了智能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的防雷减灾水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的脚步正在不断地加快着,而且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导致了现在的住宅建筑物朝着高层的方向发展着。虽然把公民住宅建成高层之后可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很高的建筑物会很容易遭到雷电的侵袭。在公民的住宅中,有很多电器都会非常容易引起雷电的攻击,为了能够提高公民住宅建筑物的安全,一定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气路线,在进行电气设计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防雷效果,在不增加建筑成本的前提下做到最好的防雷效果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一、我国对建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一,可能会生产或者是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因为这些物品危险系数比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第二,有零区或者是20区环境的建筑物,这种环境危险系数比较高;第三,一些比较微小的电火花就可能引起爆炸的建筑物,这些地方的危险物品爆炸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严重的会出现大量的人身伤亡事件。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第一,我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物;第二,国家级的会堂、博物馆、展览厅等公众场所,还有就是火车站、城市给水水泵房等比较重要的建筑物;第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同时包括一些安装有大量公共电子设备的建筑物;第四,国家优秀体育场所,比如北京的五棵松篮球馆,在北京举行的一些大型篮球赛事都是在那里进行的,在这个体育馆观看比赛的人员上万,如果没有一个很好地防雷措施,那么一旦出现雷击事故,那么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同时会给我国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第五,有一区爆炸危险的建筑物,而且一些微小的电火花不会引起建筑物爆炸,爆炸发生之后也不会造成非常大破坏的建筑物;第六,一些小型的制造储藏易燃爆炸物品的建筑物;第七,有二区或者是二十二区危险爆炸物品的建筑物;第九,预计雷击次数比较小的一些省部级建筑物,或者是一些人员密集程度比较高的公共场所。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第一,省级文物宝物建筑物还有就是省级档案馆,这些地方都会保存有比较重要的东西;第二,预计遭受雷击次数非常小的建筑物,主要是一些人员密集程度比较高的公共场所;第三,预计雷击次数非常小的公民住宅或者是一些小型企业的办公楼;第四,一些高度比较高的烟囱和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我们在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等级的时候,上面的这些规定我们必须要遵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一些雷电活动比较集中地地区或者是雷电比较强的地区提高当地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对那些超过十九层的公民住宅,通常会按照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标准去进行防雷设计,其他的按照三类防雷建筑物去进行电气设计。
二、公民住宅电气防雷措施
1.直击雷防护措施
在预防直击雷危害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国际上出台的一些规范和措施去进行的,一般会采用避雷针改为接闪杆,避雷网改为接闪带,余同是一些导电性比较强的金属物体去把雷电引入大地中去,这样就可以把直击雷的危害降到最低了,因为一点雷击电流引入到大地中之后,大地就可以把这部分雷电弱化,直至没有任何影响。
2.对感应雷的防护措施
第一,电源防雷。在进行建筑物电器设计之前,肯定会对电源防雷有一个比较细致的分析,通常来讲在建筑物的配电系统中,电源防雷往往会用一体化的防护系统去进行保护,但是避雷器的生产厂家在进行避雷器设计的时候设计思想不尽相同,所以不同避雷器的性能也会有一些差别。第二,信号防雷。和电源防雷基本相同,通讯网络在进行防雷选择的时候也是应用避雷器进行防雷的。现在,互联网高度发展,人们常用的联系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和网络系统进行,而想要拨打电话就必须要在覆盖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才能够顺利的拨通电话,想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去进行交流沟通也必须要连接网络系统,这些发射信号的控制中心非常容易遭到雷电的攻击,这时候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保护这些发射机构,避雷器是我们的选择,同时它也能够完美的完成这项任务,因为我们是在每个通讯线路上都串连上了避雷器,这样就可以对每条线路都进行保护了,比单纯的在某个建筑物上放置避雷针的效果要好很多。第三,加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内容。这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如果把上面的那些防护措施都做好了之后,还应该进行金属屏蔽或者是重复接地的处理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架空电线进入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在土壤中埋入电缆然后再引进那些建筑物之内,与此同时还应该用金属进行屏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攻击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3.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措施
为了能够防止闪电电涌侵入时出现的大量电波顺着电源线路进入公民住宅内部,在进行低压线路连接的时候最好是采用电缆埋地敷设的方式,并且在和用户端相连接的电缆处安装金属外皮或者是一些金属线槽,这些金属物体都必须要进行接地处理。如果使用架空线供电方式的时候,在户外有必要安装一组避雷器或者是小距离的保护间隙,同时还应该连接一些导电性比较强的金属进行接地处理。在建筑物防雷系统中,接地装置可以和一些电气设备同时使用。并且安装接地线路的时候,其接地电阻不能够超过三十欧姆。阀型的避雷装置应该安装在被保护物体的引入端,被保护物的上端连接线路,下端必须要进行接地处理。在正常情况下,避雷器装置上的间隙一直都是保持绝缘状态的,这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了雷击,那么这时候就会有高压冲击波沿着正在正常进行的线路攻击过来,这时候避雷器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这时候避雷器也就很好地做到了接地,之后就可以把冲击波隔断,保护电气设备不受雷击的破坏。当雷击电流被大地弱化之后,避雷器的间隙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绝缘状态了,这时候避雷器就可以重新进行工作了。
三、避雷装置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应用何种防雷装置。经常会用到的防雷装置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接闪器。其实接闪器又可以叫做是受雷装置,当有雷电电流流过金属导体的时候,这时候再加上避雷针或者是安装避雷网都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第二,引下线。这种装置又叫做引流器,这是把雷电电流从接闪器直接引导地下的一个导体。通常会暗敷在混凝土之内。第三,接地装置。这个装置是一种接地导体它还包括垂直连接地的一个总称。这个装置的作用就是把电流疏散到地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建筑防雷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把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统一的结合起来,并能够把分流、屏蔽、布线以及均压等问题能够综合的考虑好,这样才能够把建筑物防雷工作做好,能够给公民提供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保证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由于阿拉善地区防雷事业起步较晚,新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审核工作直到2007年才正式开展,与国内其它开展此项工作的地区相比,滞后近十年之久。民众和设计人员的防雷意识和防雷技术水平较薄弱,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尽量降低成本,往往要求设计人员只执行有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部分,甚至有的设计人员认为反正有审核部门把关,干脆等审核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再来修改设计。2007年,阿拉善地区防雷设计审核一次通过率还不到39%,所以近两年笔者在防雷设计审核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设计人员由于对有关法规、规范掌握理解不够,在施工设计中常出现许多未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执行的问题,以下笔者将就一些经常发生的问题加以分析。
一、防雷设计审核常见问题
(一)设计防雷类别不清,甚至没有防雷设计。由于阿拉善盟属于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仅为9.6天,许多小高层以通过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达不到0.06次/年,设计人员认为“不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不用进行防雷保护”,这是对防雷措施认识不清的结果,防雷措施不仅包括外屋面的避雷针、避雷带(网)待防直击雷的措施,还包括室内的等电位连接、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等。不能简单的认为,只有楼顶的避雷针才属于防雷防雷装置。
(二)引用防雷设计依据欠缺。在电气设计说明中,有的没有将国家强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情况防雷设计大多不规范。
(三)接地电阻要求不明确,或者设计说明或设计图纸存在矛盾。如设计说明中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而屋面防雷平面图或基础接地平面图中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若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按接入设计要求中的最小值确定。一般浅基,接地电阻应不于4欧姆,深基,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若防雷地单独设置,接地电阻则应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范中一、二、三类防雷接地电阻的规定。
(四)避雷带暗敷的问题。《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没有不允许利用建筑物屋顶结构钢筋时,造成钢筋表面的小块混凝土坠地面,可能造成地面人员、设施被击中的危险。故不推荐利用建筑屋顶周边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接闪器。避吉带应尽量明敷,安装在女儿墙的外侧。
(五)避雷引下线分布位置不合理,间距不符合规范等。引F线应利用外墙所有的柱内主筋,建筑物阳角位的柱子必须利用。非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引下线也应敷设在建筑物角位。
(六)对于架空入户的强、弱电管线有的没有强调穿接地的金属管入户、对管线的金属外皮没有强调接地及线路安装电源SPD。
(七)等电位措施不完善,对弱电系统配电箱、配线架未说明需要接地。设计说明中应补充:“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堆的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建筑物内用电设备、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源线路、通信缆线屏蔽层、光缆接头加强芯等的等电譬连矗。电气竖井内设置接地干线、计算机、通信、消防监拧等弱点机房,设备问预留等电位磐譬扳!零兰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建筑物室外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广告牌等设施的电源线路也应穿金属管道或使用屏蔽电缆,作接地处理。大型金属构件如电梯轨道等也应与接地线作等电位连接。
(八)设计中往往缺少电源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参数,或者第一级SPD和第二级SPD选用了相同的产品,达不到将雷电流逐级泻放的目的。在建筑物总配电箱、各楼层配电箱及重要设备前端宜安装电源SPD。不同的雷电防护区界面处对电源SPD的标称放电电流的要求是不同的。
(九)遗漏屋面用电设备配电箱的电源SPD,或配置不合理,建筑物室外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广告牌等用电设施的电源线路应加装一级电源SPD,其标称放电电流应≥40KA(8/20μS)。
(十)电子信息系统的各种线路防雷措施不完善。计算机网络、程控电话、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楼宇自控系统、卫星接收和有线电视系统等信号线路应安装适配的信号SPD。消防控制室配电箱、有线电视前端箱应装设电源SPD。
(十一)部分设计单位以低压配电柜中的用于功率补偿的电源SPD代替进线上的电源SPD。
二、出具设计审核意见书应注意的问题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结束后,对于设计合格的应及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审查意见书》,用户凭此审查合格意见书,到气象主管机构领取《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对于设计不合格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用广到设计单位进行变更后重审。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出具审查意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填写申请单位及项目名称,名称应符合图纸中图标的内容。
(二)每条审查修改意见,应说明所依据的规范名称、条款,做到有理有据。
(三)修改意见应符合规范用词,不能将规范中的“宜”做擅自改为“必须或应”做。
(四)若设计中所提要求高于图纸设计说明上所标规范的要求,除非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原则上评价时不对此提出修正意见。
(五)若设计中所提要求低于规范的要求,则应要求设计方修正。
(六)若经过儿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出现可高可低两种选择均不违反原则情况时,一般应按高标准要求。
(七)对涉及规范中用词表示要求严格程度为“必须”和“应”的条文要求,均应严格按规范执行,只有在条文用词表示“允许稍有选择”时才能适度放宽,但应以建议的形式提出。
(八)尽量明确提出修改方法。
三、结束语
防雷设计是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旌工的依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防雷规范设计。不仅要做好直击雷的防护,还要做好防雷电波的侵入、防雷电感应、防地电位反击等方面全方位的防护措施。防雷设计审核应当从“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和过电压保护”六大要素,逐个环节进行分析审核,以发现设计不合理或漏设计环节,及时提出修改设计内容,使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以上提到的均是防雷设计审核中常见的问题,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吉进;浅析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A];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8年
1 别墅商住小区简介
上海御翠园商住小区八期别墅总用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其中三层联排别墅24幢(不包括地下一层),三层商铺三幢(不包括地下一层),都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论文格式。
生活住宅小区包括强电、弱电、自来水管、煤气管道、消防管道、园林灯光和背景音乐等设施。其中弱电系统包括家居智能系统、电信系统、电视系统、宽带网络系统。家居智能系统主要由主机、红外探测器、煤气泄漏探测器、门磁开关、紧急求助按钮、智能车库、室外探头监控等组成。
本别墅属于三类防雷,各别墅独立设置防雷接地装置。论文格式。防雷接地装置利用别墅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地梁主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
2 别墅防雷接地安装方法
2.1 施工材料的选用及质量要求: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柱与底板的为?16圆钢,利用柱子的主筋为引下线;避雷针直接购买成品,注意必须为热镀锌产品;避雷带选用40mm×4mm热镀锌扁铁;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或者产品质量证明书,每一批材料进场都要做好材料进场记录表,并通知监理到场查看材料质量并在材料记录表上签名确认才可以用到工程上,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2.2 接地体一般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本工程是利用别墅钢筋混凝土底板及地梁主筋的自然接地体。自然接地体的施工主要注意两个关键质量控制点,一个是底板钢筋搭接施焊要形成一封闭回路,使得整个底板成为一个整体,另一个是柱主筋与底板筋的焊接质量要过硬;并将接地连接板设在主筋室外侧地面以下,及时请监理进行隐蔽检查,同时做好隐蔽检查记录。
2.3 由于利用柱主筋为引下线,所以测量接地电阻的断接卡子设在离地面0.5米的外墙处,统一靠大门右边边柱位设置,采用暗盒装入,加装盒盖并做好接地标记,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电阻摇测检验,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好。
2.4 接下来主要讲述本工程避雷带的安装
根据本工程别墅的建筑平面图可知别墅屋顶呈多处尖屋顶形状,易受雷击的部位主要就是这些突起的尖屋顶,那么避雷带的走向布置就要依据别墅屋顶的形状来决定了,遵循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别墅屋顶防雷具体布置如图一所示:
图一 别墅屋顶层防雷平面图
Fig1 Villa Rooflayer of mine plan
图一中的避雷带材料为40mm×4mm的热镀锌扁铁,为了保证避雷带安装质量,图中各转弯位置的连接件都是从建筑市场上采购的,镀锌扁铁敷设前要调直,调直作业一般在平板上用手锤完成,直线段上不能有明显的弯曲;前面提到别墅是利用柱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每幢别墅有四根防雷引下线,分别为别墅四根边柱的主筋,在进行顶层混凝土浇筑时,分别用半米热镀锌扁铁与每根边柱的主筋焊接好,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必须三面施焊,焊后把药皮敲掉,刷上防锈漆,避雷带敷设到这四根预留镀锌扁铁时与在焊接在一齐,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铁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本工程避雷带的安装时机也很有讲究,因为别墅屋顶浇筑好后要进行找平屋、防水层、保温层、挂瓦层以及琉璃瓦层的施工,那么避雷带应该安装在那一层上面呢,设计上把避雷带安排在保温屋上面,挂瓦层下面,这样既美观又便于施工,更重要的是便于以后的维护;因为如果安装在保温层下面,那么雷击到屋顶时有可能会破坏保温层,避雷带必然也要进行维护,那么这时就要掀开保温层才能对避雷带进行维护,这样做既麻烦又加大维护费用;假如安装在挂瓦层上面,既给避雷带的固定带来困难,又对挂琉璃瓦造成影响。既然避雷带安装在保温层上面是最合理的,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避雷带的支架安装问题了,在楼面打平层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就根据图纸沿着避雷带的敷设线路安装m12拉爆地脚螺栓,安装深度为50mm,地脚螺栓的间隔为1.5米,考虑到防水层与保温层的厚度,地脚螺栓高出找平层的长度为150mm,这样就给避雷带的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待防水层及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避雷带与地脚螺栓的连接工作,避雷带与地脚螺栓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时在保温层上敷设石棉板,防止火星飞溅或焊渣灼伤保温层,焊缝要注意去药皮,并刷防锈漆;到此为止,避雷带就安装完毕,接下来讲述避雷针的安装过程。论文格式。
2.5 本工程所用的避雷针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现成品,为热镀锌产品,这样做也是应业主的要求,既美观,质量又可以保证,经核算成本也没有增加,因为如果用人工自行加工的话,不仅质量及美观度没成品好,反而要花费比较多的工时。屋顶避雷针安装大样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 屋顶避雷针安装大样图
Fig1 Lightning rod installation of largeroof-like diagram
从图中可以看到,避雷针为?12热镀锌圆钢,长度为300mm,针尖长度70mm~75mm;首先在屋面进行浇筑时就按图纸预埋好避雷针支座上的四颗m8地脚螺栓,待找平屋完成后,就将5mm厚支座钢板的底板固定在预埋的m8地脚螺栓上,先焊上一块4mm的加厚助板,接着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它三块加厚助板,最后将避雷带焊在底板上,清除药皮刷防锈漆;在其他专业做好挂瓦层,进行琉璃瓦挂瓦施工时,我们要配合在有避雷针的位置进行瓦片开孔,瓦片开孔处打防水胶封堵,避免雨水由此进入。到此为止,别墅的防雷接地工作也就完成了。
3 防雷接地施工要注意的事项
(1)材料质量的把关,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再高也无用武之地。
(2)跟其他专业的配合工作要及时高质地完成,这是一项看到起不起眼的工作,工作量小却相对费工时,如预埋配件、预留孔洞,但如果当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那么事后可能花上数倍的工时也无法达到当然及进跟进的效果。
(3)各热镀锌焊接处的焊接质量及防腐工作,如焊接长度不够,焊接不饱满,焊渣没有敲掉,焊接位置没有刷防锈漆等。
(4)关键质量点的监控,如接地连接板、各层楼板连接楼板与柱主筋的圆钢焊接质量,断接卡子的电阻测试等都要请监理或相关质检部门到场进行隐检或者电阻测量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只有这些工序完成了,才能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 别墅防雷接地施工质量验收
防雷接地工程作为一个子分部工程,按照规范规定要进行单独验收。施工完后我们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摇测自检工作,都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接着我们按照上海市防雷接地验收要求报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到现场进行了防雷检测,并一次性通过了防雷接地验收。到此,别墅的防雷接地施工也就完成了,只要施工中认真执行上述几个步骤,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安全和使用寿命就会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2]《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1999年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