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10: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一年级:十月
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忽略对汉字的教学,有的培训班干脆将汉字课省去。一是长期以来,汉字被认为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二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无法从字形直接拼读,学生常常记不住汉字的读音;三是在教学中,由于汉字笔画及其组合较多,将汉字的音、形、义在学习者头脑中结合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这给学习者也带来一些难度。笔者认为,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1汉字教学的必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是汉语教学的坚实基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交流的核心。对外汉语教学从汉字学起,能使汉语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1.1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对语言表达方式已经形成,不存在语言启蒙。从汉字学起,使得他们能把母语与汉字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1.2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发音,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同时也学习了汉字的音,即进行了语言的学习。
1.3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可充分利用“观光期”,提高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
“观光期”是文化接受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一切感到新奇与兴奋。而汉字经过几千的发展演变,包含很深的文化因素,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溯源讲解汉字,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初期进行汉字教学也可消除他们对汉字的神秘感,便于克服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畏难心理。
1.4“十里不同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又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当汉语教学只注重语音教学,培养他们的普通话标准发音,若碰到方音很重,又不懂拼音的中国人,就无法进行交流。
2汉字教学的切入
对零起点学生的汉字教学,我们认为最好在教授一到两星期的汉语拼音后,开始汉字教学。这样,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便于其和母语融合;而非拼音文字的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后,等于多了一种了解汉语的工具。
3汉字教学的技巧
3.1介绍汉字的起源,激发学习者兴趣。让学生了解汉字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的样子的,汉字最初的形状是怎样来的,是怎样表达意思的。汉字的造字法有7种,其中最直接表达意义的是象形字。从象形字入手介绍汉字起源,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3.1.1先向学生呈现几个汉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学生会做出种种猜测,当然很可能猜得不对,这没有关系,学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之后,教师可以告诉他们是什么字。绝大部分的汉字字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变,和现在的简体字差别巨大,将最初的甲骨文与简体字进行比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惊叹,学生会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就应给他们呈现这个汉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是怎样一步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3.1.2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我们可在黑板上写下“男”的甲骨文,让学生猜是什么汉字,然后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男”字差别很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展示“男”字是怎样从象形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字形。紧接着,用同样方法教授“女”字。由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该词经常出现,且较实用,加之“男、女”对称词同时出现,能促进学生记忆,也便于理解该词的意义,加强对该音的学习。
3.1.3通过汉字演变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通过最直接的视觉途径明白字素的组合是如何表意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字是通过代表不同意义的字素组合来实现其表意功能的。如“好”,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的。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表示一个新孩子的诞生,这是一件好事,让人高兴的事,好的意义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彻底明白好的表意功能。
3.1.4介绍汉字起源。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产生学习的兴趣。每次教汉字时可选几个合适的汉字让学生猜一下,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对汉字的组合表意产生一定的兴趣。在这个基础上,讲解一些常用部首的意思,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
3.2进行部件教学法。部件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部件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汉字各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减少学生记忆的数量。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们对汉字的认知既有先整体后部分的加工,也有先部分后整体的加工。这两种加工方式人们根据不同汉字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灵活利用。具体的做法是进行汉字的拆分练习和组合练习。
3.2.1汉字的拆分练习。汉字的这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会影响汉字的学习,这里说的部分指的是部件而不是笔画。汉字拆分练习就是让学生把汉字拆分成几个部件。如“请” 可以拆分成“讠”和“青”。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到部分的角度来认识汉字,并能够理解汉字的组成,正确地拆分汉字。
3.2.2汉字组合练习。汉字组合练习就是教师将汉字拆开,打乱顺序,让学生将其重新组合成字。如老师写出“氵”和“工”,让学生将其组合成字,这个很简单,但是对于刚接触汉字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异常简单,也有些学生举棋不定。汉字的各个部件出现的位置不是随意的,有一定的规律,如“氵”、“亻”作构字部件时常位于最左侧。
总之,对零起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侧重点在于通过讲解汉字的源起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激发起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动力,促进对汉语语音与汉字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内部影印)
一、相关概念
1.1平面设计的概念
平面设计的英文翻译Graphic Design, “graphic” 直译是“绘画的”意思,但称其为“图”更为准确。“图”“文”在平面设计中尤为重要。
1.2字体设计的概念
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标准字体的设计可划分为书法标准字体、装饰标准字体和英文标准字体的设计。装饰字体是在基本字形的基础进行装饰、变化加工而成的。它的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印刷字体的字形和笔划的约束。
二、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2.1文字的信息传达功能
文字的创造是为了记录比较抽象的思想,担当起信息传达的功能。字的开始形成,是为了表达己意,使它能够传承作者的思想。
2.2文字的视觉识别符号特征
文字是视觉传播体系中一个基本的元素,具有地域文化的限制,但在这个范围内,它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有效的。对文字进行不同层面的了解是做好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做好信息传播工作的基础。
三、汉字的图形表意性
3.1汉字起源及演变过程
3.1.1汉字的起源
文字源于图画---人类文字演变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宜昌杨家湾遗址中170余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是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直到3300年前,商朝晚期遗留下的甲骨文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3.1.2汉字总体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几个主要字形阶段。汉字的演变可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汉字字体的变化。由不规则字形到统一方块字形的变化(甲骨文到小篆);笔画线条粗细、由圆转绵长转为平直方折的变化,线条文字变为多笔画文字(小篆到隶书);汉字的图画意味则完全消失,更加简洁化,符号化。
第二方面,汉字结构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方式:字体删繁就简、结构简化、变换部位、由同而异、由异而同。
3.2汉字的象形表现
3.2.1汉字的图式表现与启发
春秋战国时期刻画在祭祀青铜器上的极富装饰感的鸟虫书,以及民间的图案文字相结合的文字,其趣味性以及巧妙的构思给当代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另外“殷周古文”的直观性和显著的象形特征,能表达出复杂的情绪和故事,传播效率高。对现代的视觉图形化和情绪性表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3.2.2汉字的书法表现与图章表现
书法早已发展为一门艺术,不同的书法字体有着各自的风格,审美意味和形式构造,吸收书法中的艺术成果可以丰富字体内涵,提高字体本身的艺术效果。
印章中的文字字形变化多样,布局朴实自然。在篆刻中,构图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印文的安排要求均称协调,并注意文字间的繁简、疏密、欹正以及相互之间的虚实呼应关系。这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构图与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在现代设计中篆刻也作为常用的元素出现。陈绍华的北京奥运标识“京”以印章为载体进行的字体设计,单纯有力,同时又不乏图形感,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
3.3汉字的意象表现
3.3.1汉字造字的形声阶段
指示、会意方法的造字法,对汉字的创作进行了很大的补充。指事是汉字从具象向抽象表现的关键,它通过抽象的符号的表示意义,或者在已有的象形母体上添加抽象的符号表示意义。
3.3.2汉字的文化映射
汉字的表意,受到了社会、时代、政治、宗教、艺术、观念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其发展演变中,观念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汉字的构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田力为男”、“女在室内为安”等,许多汉字被添加了既定的道德内容,汉字在统治者传播的思想下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四、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汉字的图形应用
4.1.1添加具象图形
添加图像的手法要把握好字和画之间的分寸,不要因为图画而失去了字的抽象性,这点在标志设计中尤为重要。同时要求传达效果清晰明了,在视觉形式上达到图形与文字的均衡。
4.1.2汉字图形化
与添加具象图形手法不同的是,汉字图形化是把文字本身当作图案来设计,图案可抽象可具象,同样也是设计中的常用手法。
4.2汉字的结构应用
4.2.1从笔画上来讲
汉字的形体由笔画构成,因此改变笔画的形体样式或调整变动笔画都可以达到改变造型的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改变笔画的形体样;二是改变笔画的大小粗细;三是改变笔画的质地。
从字形结构入手也是设计方法之一,寻找形态和概念间的关系,对其形态和特殊笔画进行分析,利用有力因素进行创作。例如在靳埭强先生的韩朝统一招贴中利用“朝”,“韩”共有的偏旁进行设计,巧妙的表达朝韩两国的关系,一目了然,视觉效果简洁明了。
4.2.2从空间上来讲
通过改变单个文字的空间布局,以及字与字间的空间位置,以达到创作目的。笔画的重叠,字体的连接、断裂都可以对原有的平面空间进行分割整合,使之纵深化或成为视觉焦点;汉字的立体变化,将平面造型转为立体图像,形成了浮雕效果,波浪效果等,在许多标志设计的案例中也有不少使用立体造型的,比较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
五、汉字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在数码、网络空间中,汉字设计不只是静态的出现。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动态的字体设计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它的运用要兼顾汉字的易读性,其易读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字体类型、笔画粗细和多少,字体点数大小、跳动闪烁的速率和时间、出现位置和移动方向。这些都需要高要求的技术性和强有力的设计表现力。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可从多角度进行设计,把汉字的演变历史及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或是把现代的新媒介、新材料、新角度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断地创新和拓展汉字设计运用的领域。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10-01
一、汉字图形创意的基础及对创意的影响
(一)汉字图形创意的基础
汉字字体自甲骨文、篆书、隶书、行楷到今天的印刷体,经历了由象形至象征,复杂到简单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东汉许慎将汉字的构造规律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种,谓之“六书”。由汉字的起源来看,汉字字形和字意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图形特征。
1.象形性特征
汉字多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象形性是指古人把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和状态抽象出来并赋予人的观念,使人能够望文生义。如:正面的人为“ ”,即“大”字,人头倾斜“ ”则为“夭”字,即夭折之状。汉字的演变保留了以形表意、形意结合的特征,现代汉字的图形化创意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汉字造字的象形性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寻根表现。
2.会意性特征
汉字的会意性是一种将事物的概念浓缩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而演变成的文字形式。如“人 ”演变为二人相随的“从”字,其基本形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字意也截然不同。会意性文字带有指示性特征,利用汉字的会意性可以表现标志中一些抽象的逻辑思维含义。
3.形声性特征
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构成,以声读音以形表意。如“饱”、“刨”、“苞”都包含同一个声符,但由于形符的差异而代表了不同的字义和概念。对汉字形声特征的运用可以从形符入手,如“润华百货”标志将“润”字形符中的三点水替换为一串悬挂的灯笼造型,以表现“润华百货”生意兴隆。
(二)汉字形态构成对汉字图形化创意的影响
1.形态构成法的运用
汉字的字形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特征,运用形态构成法可以弱化或打破汉字本身的固有形象,把汉字中的“点、线、面”等基础造型元素从新的角度进行延展性设计,形态构成法的运用所产生的抽象联想,能为阐释汉字标志的主题提供更加自由的表现空间。汉字的创意设计与形态构成设计规律有一定的契合,这体现在对汉字基础视觉元素及其形态组合方式的创作中。
2.形态创作的“循规”与“破规”
汉字标志设计中的形态创作大致归纳为“循规”与“破规”两大类型,其中“循规”的构成方式包括重复构成和渐变构成,最常见的重复构成是在一个空间内使用若干相同的形象作为基本形,再按照相等的骨架进行组合。重复构成结构简而有力,富有秩序的形式通常会使汉字标志产生一种和谐均匀的视觉效果。
二、汉字特定文化内蕴与创意产品设计
(一)上古神秘思想的遗留
原始巫术思维时代,是所谓“万物有灵”的时代,汉字的创造正反映出这种思想观念。“《说文》的‘灵’字或从玉,或从巫,并云‘巫以玉事神’。《说文》所记录的有关‘玉’符的语义场。‘灵’字同义异构所体示的‘玉’‘、巫’意象之间的替换流转,让我们可以窥见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缺乏客观的认识能力所导致的主观构想,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图腾崇拜。
(二)吉祥关好的精神情愫
吉凶、福祸、祥灾是人类很旱便已形成了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古往今来长久不衰的人生最关切的话题。早在古时候《周易·系辞》中就有“吉事有祥”的句子。
汉字图形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图形化特征,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图形的创作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点点滴滴的收获不断总结,逐渐领会汉字图形的文化内蕴,传播中国汉字文化,彰显汉字图形的时代魅力。正因为此,汉字的创意字体才是纯中国化的风格。无论是建设创意字体主题公园、创意产业园区还是在具体的影视传播中。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为了提高识字效率,一些老师开始探索将字源文化融入识字教学。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充分挖掘汉字以形表音、表义的特点和规律,揭示汉字形体结构下的内在机理,建立汉字形音义整字的联系,智慧情趣地将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历史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况下识记汉字,培养汉字思维,潜移默化地继承中国文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识字教学的问题,提出了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文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使识字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识字学习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不足。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且对事物的感知以整体轮廓为主,辨别细节的能力差,观察的精确性低,排除干扰的能力差,导致低年级学生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大体属性或整体轮廓。对精细的汉字不能做到分毫不差的地步。
2. 对生字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不能有意义的去识记生字。
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无意识记、机械识记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未建立,不善于对记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3.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许多同音字、多音字等,让学生产生混淆。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我能力的不足,不能指出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特征,他们的思维必须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对抽象的符号化语言――汉字难以掌握。在此外,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数量繁多、读音相差无几,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阻碍。
(二)教师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识字教学忽视基本理论指导,片面追求形式,识字随意性强。
现阶段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放在课堂活动的组织上,在识字教学中注重课堂的表面形式,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对识字教学的基础――汉字的根本性质和构字规律更是置之不理。低年级学生在不理解汉字意义的情况下茫然地依葫芦画瓢,机械的抄写,导致书写的随意性较大,错误率较高。
2. 教学方法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教师要对文字学理论和汉字构字理论有较强的知识素养。但现在的教师对这些都不熟悉,反而过分强调生字的字形、字义,忽视生字结构,使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流于外在形式,缺乏内涵。
3. 教师不能让学生学到的汉字及时运用。
学生学到的汉字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巩固,按照遗忘曲线,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只限于课堂。
二、字源文化的形式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系统,其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形体众多,音义复杂等,造成了其不易被学生快速便捷的学习。所以要借助字源文化。所谓的字源文化,彭万勇认为:“通过分析并遵循古人造字的原始思维,充分挖掘汉字以形表音、表义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从汉字的演变历程揭示汉字形体结构下的内在机理。”汉字的字源文化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象形字
象形字是历史最早的汉字,与原始图画联系密切。许慎说象形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也表明象形字表现事物本身的形状。[2]象形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构字能力极强,所以象形字的基础地位是必然的。
(二)指事字
指事字也是历史最早的汉字,与原始图画有联系,有些字以象形字为基础。许慎对其的定义是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2]多数的指事字含有象形的成分,不同在于有一定的比较抽象的指事符号,且只能有一个部件成字。
(三)会意字
所谓的会意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符组成,来表达一种新的意义。所以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合体字。会意字分为通过字形表意的义符(以形会意)和通过字义表意的义符(以义会意)。
(四)形声字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比例最大,至今所达比例已超过90%。由此可见,形声字是富有活力的、有很大优势的构字方法。形声字是合体字,由两个部分构成,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因为形声字音义俱全,只要确定了义类,加上合适的义符作为偏旁,一个新的形声字就诞生了。
三、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字源文化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可以:
(一)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追溯汉字的起源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来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1]把字源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是将现代汉字与其原始的创字意图和原始面貌跨越时空联系在一起,给予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冲击,促使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识字的乐趣。
(二)提升学生汉字思维
学生通过字源文化中学习汉字,教师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传递给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汉字的思维。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会自觉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汉字。将字源文化融入到识字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和美感体验,当汉字的教学变得更形象、有趣,更富实效,孩子们在懂得汉字内涵的同时,也间接地培养汉字思维,学生会更加热爱汉字,热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三)对中国文化的继承
中国的汉字是中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学习了汉字,才能继承和传递中国文化。而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一定会对汉字的历史渊源产生兴趣,才去深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字源文化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正因为字源文化对识字教学拥有如此大的优势,所以把其融入识字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尤为可行。那如何将其渗透到识字教学中呢?
(一)演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字的由来
象形字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文字,是由图形构成。人们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所以象形字的识字教学在于利用其特点,形象直观,有助于理解字义、掌握字形,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实物图,然后再展示具有实物抽象特点的黑白线条轮廓图,即象形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共同点。最后将具体字的演变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字的变化过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从图画到汉字的整体形成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象形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也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于象形字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抓住其象形表意的特点,让学生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运用实物教学象形字,教学效果直观又容易让学生明白。
(二)展示指事字的原型,理解指事字的造字规律
指事字是有指示性的符号,是心中的图像。所以对指事字要遵循指事规律,运用直观性的原则,帮助学生识字,提高识字有效性。
教师要展示指事字的原型,直观教授。指事字大多数是由描述实物的象形字所构成的,可以借助实物来认识指事字。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发展完全,对于指事字所表示的意思会比较难理解,所以把指事字的原型展示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字义。通过对指事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能更好地认清和掌握字形,纠正错别字,区分形近易混字。
(三)动画展示会意字的内涵,借助形象理解字义
会意字是由几个形体组合起来的,所以分析起来会非常的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释义和辨形。会意字分为通过字形表意的义符和通过字义表意的义符。
在讲授会意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会意字,因为会意字多是由描绘实物形状的象形字和给象形字加记号的指事字组成,适合用实物讲解。[2]之后教师可利用动画等效果,把汉字的整体意义通过分析、综合的方式揭示汉字的意思。而有的会意字要联系生活,从而让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更加透彻。利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可以使学生认清笔画复杂的生字,理解字义,区分字形。
(四)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编制猜字游戏,增加识字趣味性
由于是形声字在小学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构字规律比较方便,造出的形声字半音半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从而有利于解释字义。
形声字的教授,教师也要显然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通过游戏来加强记忆。教师要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不然学生会很容易就出现混淆。毕竟形声字是通过形旁来表示字义的,但声旁是一样的,教师如果不讲清楚,学生就会混淆。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学生理清思路。在学生理清思路之后,学会生字,教师要及时的巩固。在枯燥的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编猜字游戏,既帮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字义,又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五)重视规范写字练习,提升识字成就感
汉字拥有它独特的魅力,优美的楷书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学完生字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特别应该指导好书写。书写时,教师要注重范写,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以及间架结构的合理安排等。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听写,这是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再认识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持久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当学生看到一个个优美的楷书在自己的笔下形成,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对汉字的书写更加热衷,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识字的兴趣。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文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接受初等教育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更是重中之重。然而汉字的学法众多,对于小学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则更应该侧重于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谈谈小学教学中汉字的趣味性的一些学法。
一、 汉语学习的辅助工具—汉语拼音
自1958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得到迅速地推广。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汉语文字法》,第十八条专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音和注音的工具。”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汉语拼音法案的地位,而汉语拼音作为初等教育小学阶段中国语文教育的内容来讲,对认字、识字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
目前中国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多种形式结合识字等等。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学习汉语拼音。汉字的读音用拼音注得一清二楚,学生由此可以自己查字典,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如果把字典当作是识字的拐棍的话,那么拼音则可称之为“制成拐棍的木材”,可见,拼音的基础性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从而达到学生可以对注音课本、读物中的汉字进行识记,对已学会的汉字进行拼音标识,双向学习。同时,中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色彩艳丽的汉字,拼音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拼音识字法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提高识字的扎实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纠正地方方言语音,提高语文文字的规范化以及普通话的推广。这种方法较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适合没有文字基础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
二、 从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谈汉字的学习
我们知道,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我们能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那么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大部分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有着极大的帮助,适合小学中高年纪的学生学习汉字。
我们都知道汉字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对于一些汉字,我们通过分析汉字结构,对汉字字形的掌握可以更好的了解字音字义,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类似结构的汉字。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字义和字形,对学生进行对比性的渐进式识字,会更快更好的完成汉字的学习,适合于字形相似汉字的教授,辅之以课堂板书、简笔画形式分解教学,做到生动不呆板。同时,汉字的形体演变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个阶段,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在教学中遇到个别偏难汉字,教师也可从汉字的演变起源来讲解,以历史方法研究汉字,可增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三、 汉字教学与多媒体及游戏活动的结合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有了教学活动,就有了教学手段和工具,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而已,且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等教学媒体的出现已逐渐代替传统的书本、黑板,并在教学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辅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目前迅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手段,它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在教学中,媒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说,课堂教学中辅之以多媒体设施的应用是很有必要和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小学教学内容相对轻松简单,老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非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演示;二是就小学生智力因素的特点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需要得到有效地集中,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很生动有趣,学生们可以在观看影音视频中,通过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趣味学习汉字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有条件的老师需要事先准备好课件,完善自己的素材,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将传统意义教学上无法展示的东西在多媒体中进行展示,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汉字教学的课件。包括文字起源的传说、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类型、汉字的字义特点、同音字、相近字,扩展到各种词语,成语,俗语,以至在各种语境中汉字的应用。
一、合体字的起源
追溯合体字的源头,要从先秦时期说起。先秦时期,君王利用符文传达命令。那个时期通用的文字是篆字,君王就把几个篆字合写在一起,刻在两块竹板或者木板上,以此作为传达军令的工具。等到需要征调军队时,军队的两方需要各持自己手中的符文拼在一起,来检验君王符文的真假。随着这种符文的流行,到了汉代,道教也采取同样的方式把字合写刻在符上,表示吉祥的含义。这个时期的符文普遍是隶书字的合体,学者一般称这样的文字为“复文”。伴随道教的流传和发展,汉字合体的这种风气一直延续了下来。直至宋代,合体汉字渐渐脱离了“符”的范畴,进入民间,成为广大百姓避凶求吉的一种手段。
然而,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达到区分汉字的目的,借鉴合体汉字的特点,把合体汉字的概念引用到了汉字系统中,我们称之为“合体字”。合体字之说,最早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出,“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后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又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阐述:“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由此,合体字一词在学术界被广泛使用了起来。
现阶段为了区分古代合体汉字与合体字,我们称古代合体汉字为合成字,并把它看成合体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通常情况下不作为研究合体字时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二、合体字的概念和构成
汉字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独体字与合体字两大类。
传统汉字学中,合体字指那些能够分解的汉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或者由偏旁和独体字构成。比如:“街、鸿、把、哭”字等。独体字是由笔画直接构成的一个囫囵整体,不能被切分开。比如:“日、月、上、下”字等。根据传统的“六书”理论,我们通常把大部分象形字和指事字归为独体字,把会意字和形声字归为合体字。所谓象形字就是根据图画所造的文字,抽象性强,象征性明显。比如:“火、田、山”字等。所谓指事字,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汉字时,用一种抽象的符号表示。比如:“上、下、日”字等。所谓会意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概念。比如,“休”字,表示人倚靠树休息的意思;“从”字,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所谓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称为形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称为声旁。比如,用与建筑物或住处有关的“广”做形旁,可组成“庭、庙、库、庐、府、庄、座”等意义相关,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用“方”做声旁,可组成“房、防、妨”等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
通过以上对合体字概念和构成的基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独体字与合体字之间的密切联系。既然我们要对合体字展开理论研究,那么,首先就要能够区分独体字与合体字。依据前文理论,关于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分问题,我们可以从汉字的结构和传统的“六书”理论两个方面考虑。然而,关于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划分标准,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定义。这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方面,汉字在秦汉之际的隶变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了一部分合体字和独体字在不同时期归类的差异。比如:传统的象形字“鹿”字、“易”字,按照传统的“六书”理论的观点,它们应该是独体字,但是在书写结构上,它们却发展成为了合体字;再比如:“吏”字,从一从史,是会意字,“重”字,从壬东声,是形声字,按照传统的“六书”理论的观点,它们应该是合体字,但是在书写结构上,它们却演变成了独体;另一方面,汉字的不断发展演变,致使不同时代的字体发生了较大差异,加深了独体字与合体字划分的阻碍。研究汉字的鼻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把一些象形字当作合体字处理,比如“桑”字。甲骨文时期,类似“须、食、高、尾” 这样的少量独体象形字,在篆书中就写成了合体字。之后,在篆书向隶书发展的过程中,少量篆书写法的合体字,比如“及、更、年、重”字,到隶书时写成了独体字;少量篆书写法的独体字,比如“燕、泉、鱼”字,到隶书时写成了合体字。
综上所述,在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造字法已经逐渐淡化,依据这些理论对现代汉字进行合体字与独体字划分,容易造成汉字归类的分歧,不能够完全符合汉字演变后的形体特点。因此,现代汉字学侧重从汉字的书写结构对汉字进行归类,但这也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抛弃传统的“六书”理论,因为对于大部分汉字来说,造字理论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苏培成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对独体字与合体字这样划分: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是合体字;国家语委2009年的《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中规定了现代汉字中的256个独体字,以上文献与规范都为我们对独体字与合体字进行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孙德金.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苏培成. 现代汉字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汉字王国”旅行记
广东省深圳市
樊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伟大的结晶。我想神秘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首先来到了源头——起源门。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原来是这么有趣的,有结绳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就像结绳说里,那些古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上山打猎时,就会系上一个一个的结,来代表打的猎物,我想我们现在的中国结是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这里这么多美丽的传说,让我真是收获匪潜。
“汉字王国”旅行记
广东省深圳市
樊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伟大的结晶。我想神秘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首先来到了源头——起源门。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原来是这么有趣的,有结绳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就像结绳说里,那些古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上山打猎时,就会系上一个一个的结,来代表打的猎物,我想我们现在的中国结是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这里这么多美丽的传说,让我真是收获匪潜。
2、金文又叫钟鼎文,是殷周时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区别不大。
3、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起于西周,行于秦国,以石鼓文为代表。小篆由大篆衍变而来,通行于秦代。
4、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来,是从民间兴起的一种文字,其名源于东汉。
5、楷书又称正书,起源于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