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10: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铁路安全生产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尽管铁路系统近几年在生产力布局和生产组织方面做了调整和改革,实行了路局直管站段,使得站段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作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铁路运输企业已逐步走向市场化,但由于铁路系统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滞后,铁路系统自身体制的制约以及铁路系统生产管理制度上不够完善等原因,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实际应用到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当中。
1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铁路运输生产中的意义
铁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命脉,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配置不科学、结构不合理、缺乏战略规划等问题。只有解决了铁路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营效益。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
2.1企业文化方面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凝聚人心、展现企业风采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在解决企业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问题以及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加强,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在精神文化层面激励员工,使得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趋同于企业价值观,以此来增强企业凝聚力。
2.2安全生产方面
在铁路大提速、管理体制改革、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背景下,铁路运输安全的形势和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由于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大联动机”的特征,因此要做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必须从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着手。其中,运输任务的完成涉及大量的人员,对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借助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铁路职工之间和睦共处、协调共事,能更好地、安全准确地完成运输任务。
2.3经济方面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比增加或更新铁路在线路、信号、机车、车辆等硬件设施所获得的效益更为明显。虽然现在铁路运输企业已经有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但是所投入的人力、财力远远不及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
3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生产中应用的措施
3.1树立创新理念,建立企业文化
营造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促进企业员工生产效率提升来提高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引导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作为铁路运输企业,我们应当充分发扬高铁精神,在规范化、高速化、信息化的高铁时代,建立起铁路企业的核心文化。
3.2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3.2.1完善人力资源配置、预测制度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企业长久生存、富有竞争力的有力保证。通过有效的市场配置把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合理、最能创造价值、最有效率的地方,使得生产要素配置始终处于最佳状态[2]。
3.2.2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培养机制,不仅给铁路职工提供不断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劳动技能、设备操作、管理方式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也使得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热情,为铁路企业稳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2.3实行绩效管理,健全考评制度
企业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薪酬问题,因此解决好薪酬、奖励等问题,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薪酬制度,无疑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一项重要的举措。通过改革绩效管理,健全考评制度,业绩与效益挂钩,让铁路员工具有忧患意识,将目标由“不违章违规”转变为“提高业绩效率”,让企业员工在企业内部有满足感,提高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铁路运输工作。
4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让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也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变少数人管理为全员管理。在员工上岗培训及培养发展的全过程,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观念意识,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铁路员工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且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安全密切相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中国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发展机遇,回顾人民铁道运输安全工作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尝试和探索新世纪中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无疑是一件值得去做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总的来讲取的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巨大的,相关部门必须认清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总的来讲,我国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存在着众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对运输监管不到位,而且也没有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及管理机制,与此同时,铁路运输风险管理部门的执行力不强,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机制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另外,某些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而且干部职工专业素养低、工作方式既简单又粗放等。
2、铁路运输安全成本投入经费不足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场站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虽然建立了综合性更高的货场以及物流中心,但是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到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的制约 。另外,我国铁路运输还存在计量设备短缺,计量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巨大的,并且很难得到根治。总的来讲,铁路运输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3、安全隐患多
铁路运输风险管理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超载运输上。由于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铁路运输量下滑严重,某些装载车站为了弥补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而放松对超载问题的监管,因此造成众多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
二、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建设
1、组织机构的建立建设
铁路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虽然由来已久,但大多以人海战术、事后分析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理念陈旧,方法和技术单一,效果不佳,引入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可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注入新的动力,打破传统的思维理念,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地进行,开发建立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运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使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走出一条新路,以适应高速、重载、大密度运输的安全管理需要。
2、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订、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规划、风险控制、风险监督五方面内容。识别风险事件并加以归类,对风险事件后果作出定性的估计,将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化的过程,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选定行动方案,制订执行计划,选择适合的风险对策,这些都是进行风险管理必须进行的过程和步骤。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风险辨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认知马国治识的过程是对所有可能的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调查的过程,工作中包括: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建立风险清单;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 制订风险预测图;进行风险分类;建立风险目录摘要等六个步骤。风险防范首先要做好风险规划,制定风险防范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和手段,把风险事故的后果尽量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三、把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1、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思想上将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将开展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意义灌输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恪尽职守,切实提高安全责任心,将安全理念装进心中。同时结合分公司实际,认真开展以“严管厚爱”为主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不能有任何纰漏。7・23动车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风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点,才能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切实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让人民满意,让国家放心。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安全问题不过夜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四、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及措施
1、设备风险管理
在设备方面,设备单位要制定严格的检查措施及评估标准,使设备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设备台帐,明确检查期限,明确管理责任。建立风险数据库,将各种故障归纳分类,确定风险等级。建立规范的故障列表并能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增加更新,并且在表中加入识别及处理措施,规范检查制度及落实制度,并加强对检查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各项业务素质和能力,使职工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
2、人员风险管理
在人员方面,以身边的行车事故案例为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深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压倒一切”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作业纪律,严格落实岗位作业标准,不断增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整顿“两纪”防止当班精神不振,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防止习惯性违章,切实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制定各种违章作业的风险等级,并进行考核、公示,不达标的惩罚,优秀的奖励,奖惩分明。对于替班人员不足问题,不一定要增加人员,可以加强预备人员的学习,培养全能型人才。正班人员也要多学习各种岗位并进行认证,这样可以灵活调配,体现人性化管理。
3、调度指挥控制风险
路局调度要严格掌握机车乘务员出勤时间,对于接近或已经超劳的司机要优先放行,这就要求机车调度员与列车调度员紧密联系,调度台与调度台之间紧密联系,提前预警。建议路局调度所调度台再进行拆分,尽快解决行车调度台管辖范围过大、距离过长的问题,优化行车调度的岗位设置,减轻行车调度工作的繁忙程度,可以有效降低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风险。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行车调度培养机制,不断提高行车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和调度指挥技能,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4、安全风险管理要落在实处
建立一套良好的奖励及惩罚措施,调动行车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比如,每月评分考核与奖金挂钩,分数高的奖励,分数低的惩罚。每年可以评选总分数前几名,并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充分调动提高行车人员安全意识。
结论
总之,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是对于铁路发展新时期、新趋势制定的新思路。是强化铁路实现安全的务实之选,对于实现铁路的安全、科学、和谐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和长期的进行,无论作为铁路系统的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工,都要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分工落实,为高效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管单位:铁道部
主办单位: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458
国内刊号:11-1975/U
邮发代号:2-40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保证安全,提高效率,还要优质服务”。
1铁路现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铁路现有的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主要包括两类:单纯计量设备和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这些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铁路车站、货场,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及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等,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和客户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
1.1单纯计量设备。单纯计量设备包括:轨道衡(静态轨道衡和动态轨道衡)、汽车衡、平台秤、门吊秤、吊钩秤、核子秤、皮带秤、装载机电子秤、平板秤,等等。单纯计量设备主要应用于整车或零担货物实际装载量的测量。
1.2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施。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包括: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计量装置和安全检测设备等。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主要用于检测货车装载的超载、纵向超偏、横向超偏、超限界、危险品及状态参数等。
2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铁路货运现场大量装备了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但仍不能满足铁路货物运输现场计量和安全检测的迫切需要,许多安全检测手段尚不完备,亟待开发完备高效的检测设备,尤其是像装载限界检测和超偏载检测等在线检测设备,亟待开发。即便已经配备的设备,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普遍存在于设备的开发、配置、技术保障、维护等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1缺少统一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缺少统一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开发商、生产商的手中,设备市场的技术走向受开发商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发商和生产商往往把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设备放在开发的首位,尽管这样也会促进装备水平的提高,但更多体现出开发的无序性。设备使用单位也很少主动提出装备技术水平和配备数量的要求,其设备投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2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水平良莠不齐,开发商之间无序竞争,甚至存在某些厂商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有的厂商根本不具备开发生产的技术条件,但为了追求利润,居然采用仿冒手段制造伪劣产品;有的厂商无原则地追求低成本,甚至采取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等手段与人竞争,不但对正当、优质产品造成冲击,而且对运输安全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2.3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用以指导生产的有关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铁道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相当一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如: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还缺乏完备的能够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行业标准;有些标准陈旧落后,其指导作用显然不足,有的设备还仅仅是依据不规范的“技术条件”来生产;有的虽已制定技术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标准的技术要求与实际生产水平相比有些不符,生产水平还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需要,等等。这些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导致检测设备的生产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检测手段与实际需要之间、检测需要与生产水平之间、检测技术普及与检测设备管理之间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3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尽管铁路有关部门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备十分重视,也已经建立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上不尽如人意。3.1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不够规范。全路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在规范化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各相关单位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往往侧重于经营因素,忽视对技术因素的可行性论证,更谈不上设备配置的长远规划。经济实力越强、设备本身的直接效益越明显,单位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就越大,反之,投入力度就越小。另外,设备采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所采购的设备质量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有效控制,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资金浪费。
3.2计量意识淡薄。设备使用单位,尤其是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单位,缺乏科学的计量意识,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日常监管非常薄弱,无法实现正常的周期维护和检定。误以为安全检测设备不属于计量设备,因而对其用于判别目的的量值不进行科学溯源,甚至不溯源,绝大多数的安全检测设备没有以合法、有效的量值溯源作保证,无法判定量值是否准确或量值的偏差(误差)是否在正常范围,致使设备的可靠性无从谈起。
3.3设备安全防护薄弱。设备本身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防护手段不完备,加之设备管理存在漏洞,给不法者以可乘之机。如:为达到不正当目的,采用非法手段,有的与生产厂商勾结,在例行检定后擅自非法更改设备初始设置参数,致使其量值与检定状态不符(曾发生某区段的两台状态未见异常的轨道衡称量同一对象,其量值竟然相差5吨之多的现象,这已经远远超出轨道衡的正常称重准确示值变化区间,若非操作人员人为调整设备,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设备检定状态与使用状态不一致,导致设备无法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势必影响设备的工作质量及其可靠性。对计量设备而言,其结果是严重侵害国家和客户的利益;对安全检测、监控设备或设施来说,这种做法将对运输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
3.4检测信息网络化基础薄弱。计量、安全设备的检测信息无法共享。铁路货运是一个动态系统,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之间要靠信息进行沟通和联系。为了充分发挥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检测信息共享是必由之路。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重要设备的检测信息未实现共享,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而从管理的必要性来看,信息共享应该在检测领域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这对推动高水平运输安全体系的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远谋,蒋运华,侯媚娟.散堆装货物超载因素的调查与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53-54
[2]王维.克服计量手段落后现状确保货物运输安全,铁道货运,2002,(5):37
[3]赵如进.轮重测定仪在铁路货运安全中的作用,铁道货运,2003,(3):37-38
[4]于冬,顾培亮,陈钟.铁路货车装载状态监视和超限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4,(5):141-143
1 铁路现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铁路现有的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主要包括两类:单纯计量设备和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
这些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铁路车站、货场,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及地方铁路和合资铁路等,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维护铁路和客户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
1.1 单纯计量设备。单纯计量设备包括:轨道衡(静态轨道衡和动态轨道衡)、汽车衡、平台秤、门吊秤、吊钩秤、核子秤、皮带秤、装载机电子秤、平板秤,等等。单纯计量设备主要应用于整车或零担货物实际装载量的测量。
1.2 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施。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包括: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计量装置和安全检测设备等。以计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检测及监控设备主要用于检测货车装载的超载、纵向超偏、横向超偏、超限界、危险品及状态参数等。
2 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国铁路货运现场大量装备了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但仍不能满足铁路货物运输现场计量和安全检测的迫切需要,许多安全检测手段尚不完备,亟待开发完备高效的检测设备,尤其是像装载限界检测和超偏载检测等在线检测设备,亟待开发。即便已经配备的设备,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普遍存在于设备的开发、配置、技术保障、维护等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1 缺少统一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缺少统一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规划。设备的研制、开发、配备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开发商、生产商的手中,设备市场的技术走向受开发商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发商和生产商往往把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设备放在开发的首位,尽管这样也会促进装备水平的提高,但更多体现出开发的无序性。设备使用单位也很少主动提出装备技术水平和配备数量的要求,其设备投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2 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水平良莠不齐,开发商之间无序竞争,甚至存在某些厂商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有的厂商根本不具备开发生产的技术条件,但为了追求利润,居然采用仿冒手段制造伪劣产品;有的厂商无原则地追求低成本,甚至采取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等手段与人竞争,不但对正当、优质产品造成冲击,而且对运输安全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2.3 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用以指导生产的有关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铁道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备。相当一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如: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限界测定仪、危险品检测仪、货车装载状态电视监控系统等,还缺乏完备的能够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行业标准;有些标准陈旧落后,其指导作用显然不足,有的设备还仅仅是依据不规范的“技术条件”来生产;有的虽已制定技术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标准的技术要求与实际生产水平相比有些不符,生产水平还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需要,等等。这些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导致检测设备的生产现状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检测手段与实际需要之间、检测需要与生产水平之间、检测技术普及与检测设备管理之间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3 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尽管铁路有关部门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备十分重视,也已经建立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上不尽如人意。
3.1 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不够规范。全路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要求和配备标准在规范化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各相关单位的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配置往往侧重于经营因素,忽视对技术因素的可行性论证,更谈不上设备配置的长远规划。经济实力越强、设备本身的直接效益越明显,单位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就越大,反之,投入力度就越小。另外,设备采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所采购的设备质量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有效控制,导致设备利用率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资金浪费。
3.2 计量意识淡薄。设备使用单位,尤其是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单位,缺乏科学的计量意识,对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日常监管非常薄弱,无法实现正常的周期维护和检定。误以为安全检测设备不属于计量设备,因而对其用于判别目的的量值不进行科学溯源,甚至不溯源,绝大多数的安全检测设备没有以合法、有效的量值溯源作保证,无法判定量值是否准确或量值的偏差(误差)是否在正常范围,致使设备的可靠性无从谈起。
3.3 设备安全防护薄弱。设备本身缺少安全防护措施或防护手段不完备,加之设备管理存在漏洞,给不法者以可乘之机。如:为达到不正当目的,采用非法手段,有的与生产厂商勾结,在例行检定后擅自非法更改设备初始设置参数,致使其量值与检定状态不符(曾发生某区段的两台状态未见异常的轨道衡称量同一对象,其量值竟然相差5吨之多的现象,这已经远远超出轨道衡的正常称重准确示值变化区间,若非操作人员人为调整设备,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设备检定状态与使用状态不一致,导致设备无法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势必影响设备的工作质量及其可靠性。对计量设备而言,其结果是严重侵害国家和客户的利益;对安全检测、监控设备或设施来说,这种做法将对运输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
3.4 检测信息网络化基础薄弱。计量、安全设备的检测信息无法共享。铁路货运是一个动态系统,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之间要靠信息进行沟通和联系。为了充分发挥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检测信息共享是必由之路。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重要设备的检测信息未实现共享,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而从管理的必要性来看,信息共享应该在检测领域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这对推动高水平运输安全体系的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韩远谋,蒋运华,侯媚娟.散堆装货物超载因素的调查与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53-54
[2] 王维.克服计量手段落后现状 确保货物运输安全,铁道货运,2002,(5):37
[3] 赵如进.轮重测定仪在铁路货运安全中的作用,铁道货运,2003,(3):37-38
[4] 于冬,顾培亮,陈钟.铁路货车装载状态监视和超限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4,(5):141-143
铁路运输收入是铁路企业补偿运输支出和形成铁路盈利的主要资金来源。要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资金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尽管筹集资金渠道是多方面的,但增加运输收入是最根本最稳妥的资金来源。根据上级下达的运输收入预期目标,编制的各项运输收入量化目标,称为运输收入预算。运输收入预算是铁路运输企业生产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指令性指标。运输收入预算一般包括:客运收入预算、货运收入预算、其他收入预算、铁路建设基金预算预算和货物吨均收入率预算五部分。运输收入预算的编制和下达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由于运输收入预算是铁路整体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运输收入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其他预算的编制结果,与其他预算的编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支持、相互影响。
在编制运输收入预算中,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运输收入的取得源于市场,运输收入预算的最终实现要以市场为落脚点。所以,运输收入预算要立足于企业内部的横向协调,彻底打破原计划体制中的条块模式,生产和经营两张皮。
一、运输收入预算和客运发送人预算的关系
运输收入客运收入预算中一般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客票收入预算、行包收入预算和客运其他收入预算。其中收入率,主要的客票收入预算一般的编制办法按照:客票收入×客运人均收入率=客票收入。
客运发送人预算的编制是运输收入预算中客票收入和与客票相关收入预算编制的基础,只有对所辖区域的客流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对年度的客运发送量进行科学合理地估算的基础上才能编制预算,涉及到客运发送人预算编制的客流变化情况有:辖内管内客流和直通客流的情况;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客流的吸引,年度内准备召开的大型会议和主要庆典的预期客流情况;主要客车卧铺车和硬座车的合理编组;始发站和中间站票额的科学合理分配;停车站的优化,年内调图中客车改型和新增以及减少线路和停车点对客流的影响等。同时,在确定客运收入率时,也应对照客运发送量预算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影响客运收入率的因素有管内和直通发送人的变化,列车等级变化,客运发送平均运程,运行时间的变化以及线路中各次列车的开行衔接时间等。
行包收入预算的编制,应考虑年度内行包货源的整体情况,行包车的加挂,客车新增线路和增加和取消停车点,客车停时等因素。由于铁路的行包运输日益受到公路运输的冲击,所以,把握辖内公路运输行包货物的流向和结构,以及价格和服务等因素致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好铁路行包专列的运输形式,把行包专列的开行做为铁路和公路竞争的重要手段,在行包收入预算的编制中给于高度重视。
客运其他收入预算的编制,应与客票收入和客运发送人预算相辅相成,充分考虑客票收入和客运发送人完成对客运其他收入预算的影响cssci期刊目录。客运站台票、异地票收续费、车站补票收入等客运其他收入预算与年度内客车开行结构、客运管内和直通发送人的结构等密切关联。
二、运输收入预算和货运发送吨预算的关系
运输收入预算中的货运收入预算一般包括:货物运费预算、电力附加费预算、货运其他收入预算三部分。其中主要的货物运费收入预算的编制一般按照:货物发送吨×货物吨收入率=货物运费。
其中,货物发送吨预算的编制是确定货物运费预算的基础。货物发送吨预算的编制是建立在充分、细致的货源调查基础上,通过走访辖区内主要货主,了解辖内工农业产品的结构,同时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以及辖内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较充分的了解,掌握货运吸引区内大宗货源的发送情况,战略装车点和对大货主的调查尤为重要。同时,运输组织方式对货运收入的完成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直达列车的安排数量,开行方式。重载列车的开行,在主要到站间开行“钟摆式”列车等,在此基础上制定货物发送吨预算。同时,预算期内货物运输组织的变化,也是制定货物发送吨预算的重要依据。做为重要的矿山、大型企业、港口等货物运输收入率,要给于重点的倾斜,做为管内货物运输的支点,重点企业、港口货物运输的预期目标是否能实现,直接关系到重点企业、港口所在车务站段货运收入预算实现的成败。对地方铁路内部的货源构成情况也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所以,铁路运输和重点企业、港口等货运发送单位的生产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要树立大铁路的观念,实现铁路运输和企业生产双赢的目的。
影响货物吨收入率的因素主要有,货运发送结构及货物品类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对运输收入预算起到关键作用大宗货物运输结构的变化,大宗货物的运输是管内货运收入预算实现的基础,是实现货运收入预算的保证。同时,要对附加值较高的货物品类运输给于一定的关注,有时这部分货源对货物吨收入率的提高和降低起到重要作用。年度内部分货物运费的运价下浮等因素也是制定货运吨收入率要考虑的因素,要合理利用运价下浮政策,树立全局整体效益的观念,避免无原则的运价下浮,造成局与局、站段与站段间的恶性货源竞争,对铁路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
同时货物平均运程对货物吨收入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地域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生产的多样性,对货物平均运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货运收入预算的执行。
在编制电力附加费预算中,主要考虑电气化线路开通因素,货物计费径路的变化和货物发送去向的变化因素。货运其他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考虑主要货运其他收入项目的变化情况。对货运其他收入中货车使用费和取送车费的尤其要引起重视,要深入现场了解铁路专用线和货主自备专用线的情况,科学合理地测定各个专用线的取送车时间。对与国铁接轨的地方铁路的货车占用时间要有深入的了解。其他收入预算中翻卸车维检费的收取,要考虑到铁路局到达货物因素,尤其要考虑本年度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的到达量。
三、影响运输收入预算编制的铁路运输其他因素
由于运输收入是铁路运输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铁路运输收入预算的制定,与整个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各个环节密切相关。
1、铁路运输收入预算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运输收入实现的前提,如果没有安全生产做保证,运输收入预算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整个运输生产秩序和运输工作正常氛围,将受到极大的干扰,运输收入预算也很难实现它的预期目标。同时,如果安全生产不稳定,将极大挫伤生产一线的生产积极性,为运输收入的预算执行,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安全生产是运输收入预算实现的前提,是保证运输收入预算的顺利执行的最重要因素。
2、运输收入预算与卸车数的关系
由于运输收入预算中收入率,货物运费收入预算的实现,是与装车数密切相关,但装车(货物发送吨)和卸车数是对立的统一。卸车是装车的前提,如果忽视了卸车工作,货车不能及时卸空,就无法保证装车。尤其是在专用线、港口等卸车重点区域,卸车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装车的完成,关系到运输收入的实现。
3、运输收入预算与货物周转量的关系
运输收入预算是铁路货物、旅客位移的价值表现cssci期刊目录。货物发送吨和装车数两个指标只能反映所运货物的数量,而没有反映运输距离的因素。能够全面反映铁路货物运输运量的指标就是货物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通常分为计费吨公里与运行吨公里两种。其中,运输收入预算与计费吨公里密切相关,铁路的货运收入就是以计费吨公里乘每一吨公里运价为主要依据。
4、运输收入预算与货车静载重、货车平均牵引重量的关系
运输收入预算与货车静载重和货车平均牵引重量也密切相关,由于货车静载重反映每装车一辆平均所装载的货物吨数。它直接影响到装车数,影响到为完成一定货物发送吨数所需要的运用车数,铁路要力争提高货车静载重,以便使用少量货车,完成更多的货物发送吨数。所以在制定运输收入预算,以货物吨收入率为基础计算的同时,也要考虑货车静载重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到货物性质、货物包装、货车装载方法和货车运用方面的组织工作。同时,货车平均牵引重量与运输收入完成也密切相关,在大秦线等主要线路,重点企业和港口之间开行重载列车、采用大吨位货车能有效的提高货运效率,增加运输收入,要做到统筹兼顾,争取取得效益最大化。
5、运输收入预算与货车到重和空车交出的关系
运输收入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除受客货发送量等因素影响外,货运收入预算的实现还受到重和货车排空的影响,按照全路运输一盘棋的思想,要确保关系到国民生机的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在铁路运输组织上,常常向重点的煤炭和粮食等主要发运站,配送空车,这就需要有时要牺牲局部的装车来支援重点地区的重点物资运输,使运输收入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增加许多增量或减量因素。
6、运输收入预算与中时和停时的关系
如果在现有的车辆和机车等运输资源和线路条件下,加快运输的组织效能,压缩中时和停时,一方面加快了车辆的周转,优化了运输组织收入率,另一方面运输组织的加快,能更有效的分配运输资源,从而提高车辆的利用,促进了运输收入预算的实现。近期全路正是以提高运输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压缩停时和中时来优化全路的运输效率,进而加快全路货车的周转,提高全路货运的组织工作。
7、运输收入预算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在运输收入预算执行过程中,全面引进运输收入信息化,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指导运输收入预算执行的重要工具。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全面分析货运装车的综合效益,及时分析货源的结构,客运和行包运输中上座率和发运等,能及时查找难点,改正不足。再结合运输组织的合理调配,为达到均衡运输,争取运输效益最大化,为运输组织提供强大的支持。
运输收入虽然是财务预算体系的一部分,但只有充分了解客运和货运发送量等预算,才能更好地做好运输收入预算,更好地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
济南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黄树玮
我所在的xx厂,主要负责x钢x公里的铁路线桥设备点检维修任务,是铁路运输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名主抓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的副厂长,要想进一步做好铁路线桥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就必须潜心研究车、机、工、电、检等各个专业知识。特别是在铁路运输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在铁运公司实现运载设备内燃化、调车设备无线电化、铁路钢轨重型化、全路微机连锁化的新情况下,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在xx厂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厂党委提出的争当学习型、廉政性、创新型、服务型“四型”党员干部的要求,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一是在中心组学习中“淘金”、二是在实践中学习“装货”、三是在交流学习中“长进”。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我坚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能够坚持总结工作,提炼规律,悟出道理,把学习作为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知识创新的过程。
近十年来,我相继参与配合了各个站场的电气集中改造,参与指挥了灵山驼峰改造,每年冬季认真组织xx厂人员投入到扫雪保产工作之中,多次参与全国冶金运输铁路维修专业分会年会,参与或主持了多项铁路轨道结构设计及大修、工程设计,多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和集团公司的相关表奖,多次发表专业论文并获奖,围绕线路安全、保运保产、技术创新和设备管理、优质服务等重点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公司和厂党政交办的任务,为推进铁路运输有序高效平稳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二十三年的工作历程,我得到了很多历练:我十分热爱工作岗位,这是我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我经常思考人生,告诫自己低调做人,要像一汪泉水,位置越低,汇集的越多;我懂得自律,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欲望很少,能够时刻远离“高压线”;我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并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了“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严谨务实风格,能够把好的创意落地,从而完成创新;我充分继承了养路工坚韧顽强的性格,勇于突破、勇于担当,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我坚持沉在最基层,足迹踏遍了每一米铁路,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是春融解冻,还是抗洪抢险,乃至扫雪除冰,都能够组织职工冲得上、打得赢。是xx厂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团队时时感动着我,是铁运公司这个团结进取、拼争奉献的大家庭培养了我。
我所竞聘的岗位,负责铁运公司日常运输生产组织管理、安全环境保护管理、生产经营计划编制组织管理等工作。生产经营处是公司的安全中心、运行中心和经营中心,更是公司的对外窗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深知责任的重大。
目前,铁运公司的生产经营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我能够竞聘到此岗位,我将从以下个三个方面入手,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要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角度,牢固树立实现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的理念,严肃查处违反“两纪一化”行为,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进具有铁运特色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主动提升自身的安全需求,培育企业安全文化。通过落实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办法》,使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和及时治理,特别是设备维护单位,控制故障、杜绝事故更是降本增效最有效的手段。
二是要抓创新,提高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能力。张晓刚总经理指出:x钢行政工作的两条主线就是推进变革创新和提升竞争优势。推进变革创新就是要改变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建立起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运营体系。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铁运公司实行“经济运行”,必须打破固有的生产运营模式。推进ERP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全面优化运输组织,减机车、减车辆,推进机车跨站、跨区作业及厂内车辆灵活运用等举措将对降本增效工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是提升铁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更是生产调度系统的主攻目标。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54-02
2005年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将原有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直属站短4级安全管理模式简化成为铁道部、铁路局、直属站段3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减少了职能部门中间管理环节的重复性。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这种模式加大、加重了铁路系统车务站段等基层单位在运输安全生产上的责任,因为车务站段在整个铁路大运输体系中承担着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和现场安全卡控的责任,即是组织所管辖车站运输生产任务的主体,也是确保运输生产质量和安全畅通的主体[1]。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探讨。
1.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1.1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落实
铁路局、车务站段对干部现场的安全卡控、检查和指导次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车站职能科室、安全监察部门、巡视组在关键时段、对关键的岗位现场作业进行卡控,使得这些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及重点作业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对独立站的偏远岗位和中间小站的安全风险管理的覆盖不全面,使得这些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不扎实[2],职工作业标准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存在风险。
1.2职工素质亟需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学会怎么和职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此,我们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管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要加强自身情商的修炼,各种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而作为一名职工,在培养他们工作技能的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规范作业行为,落实作业标准。
1.3约束激励机制有待改变
车务站段的安全管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为了自上而下能够等效传递安全动力,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内在情绪,我们必须在干部任免、收入分配、责任落实、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完整、规范、统一、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3]。拉大各岗位之间的分配差距,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向现场一线和安全风险与安全责任大的岗位工种倾斜的有关规定。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1.4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参差不齐
自从201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全路工作会议上决定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来,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各种制度、体制等都已成型,但是在站段一级的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各车间、中间站由于各自实际情况的不同,对风险点的定位也不尽相同,为车站安全管理部门的归纳总结带来了难点;同时,由于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新鲜事物,各站段在建立之时都是摸索,而路局层面没能对管理体系和制度等进行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建设进度拖拖拉拉,成效甚微。
2加强车务站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加强高科技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继续加强高科技在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持续改进检查手段。一是利用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对关键时段、关键岗位、重点作业环节及边远岗位的监控力度;二是利用视频监控定量每天全过程抽查几趟标准化作业,及时纠正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两违问题;三是全过程监控专特运接车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四是电话抽查干部值班情况,端正干部值班态度;及时处置各种群体性及突发事件。
2.2完善安全机制,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监察
一是实行包保责任制度,车站干部按照分工、专业对中间站、车间、班组进行包保,每月定量对所包保部门进行帮教,及时对安全关键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协同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二是每月安委会要对本月、本季度的安全隐患、关键车间、关键班组、关键人等进行摸排,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盯控措施、帮教政策;三是组织车务站段自己的巡视组,制定量化任务,与中间站(车间)管理人员交替对现场进行卡控,确保现场24小时有干部盯控到位。四是在夏、冬等恶劣天气期间,要求全站机关干部及时下现场,加强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卡控,及时查出和纠正作业中的恶性违章违纪。
2.3强化班组自控互控措施
完善自控型班组的各项制度,大力推行班组自控互控办法,结合车站摸排的各项风险点,制定各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和作业流程。及时选派班组长,由班组长在班组内部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及思想教育活动,增强职工对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建立班组连带机制,提高班组互控、自控工作质量,真正做到你错我防、我错你纠。
2.4配强和大力提拔车站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
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的同时,大力提拔业务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自身业务素养和技术水平来带动现场作业人员,而且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正确处理和稳定局面的作用。同时,运用多种形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强化车务站段及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2]。
2.5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科学的分配机制势在必行。安全影响收入,收入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安全,用科学的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符合新形势下工作条件的分配制度,在绩效挂钩奖励方面,适当调整评价内容,让其成为具有新内涵的评价机制,真正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收入显性分配,让职工明白同岗同责,实现标准不同收入有差距的目标。最后,应提高边远、危险等岗位职工的收入,确保安全生产。
2.6落实问题整改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健全逐项整改、逐项销号的问题整改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把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结论
安全是一个长久的目标,需要众多层面的研判和思考。车务站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抓小防大、超前防范,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运输安全的有序可控。
参考文献
[1]徐安雄.车务段安全管理模式与实施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讲真话、干实事铁路不发展不行、发展不好不行,要想快发展、好发展就是要干实事、实干事。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个干部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干部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所谓讲真话:就是要既能发现问题,又敢于暴露问题,不怕揭疤亮丑,把问题摆在桌面上,不藏、不遮、不掩、不盖、不掖,敢于把真正的安全隐患、问题讲出来,不怕得罪领导、不怕得罪职工、不怕得罪朋友;所谓干实事:就是干点解决问题的事,干点有利于安全生产的事,干点职工群众关心的、希望解决的事。只有讲真话,实事才能干实,只有讲真话,才能知道问题和隐患所在,才能有干实事的前提和条件,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开拓创新,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构建年度安全工作思路,要在观念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机制上创新。创新是融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等要素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
3.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近几年来,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
4.要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要努力建立三个系统:一是建立全员的安全文化承诺系统。就是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对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旅客的人身安全做出郑重的承诺,这种承诺反映出管理层始终积极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标迈进的态度,反映出职工层安全价值观的增强和思想上积极、主动保安全的自觉行为,只有全体干部职工都真诚、真心、真意地做出安全承诺,才能实现群体保安全的氛围,做到安全人人有责,安全人人承责。二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奖惩系统。这种系统的建立能够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部所建立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个准则之下,安全和不安全行为均被评价,并且按照评价结果给予公平一致的奖励或惩罚。三是建立安全文化的信息反馈系统。就是指企业内部所建立的、能够有效地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被识别并由员工向管理者反馈信息的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报告,这样可使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