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工作意见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0: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巡视工作意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巡视工作意见

篇1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全县统一规定的教师进修活动,由各教育办及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全面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参加。

1.校本培训重点是提升课堂教学的和谐高效性,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个教学环节入手,以通读教材、研读课标为重点。

2.培训内容:①校长专题报告。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加快“有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理清本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思路和打算。②普法和安全教育。③专家报告。因校而异,开展通识培训。④“师德与育德能力”专题活动。⑤校本科研论坛。⑥读书交流、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讨。⑦特色办学。

通过校本培训促进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互动式研讨,形成以训促研、研训结合的局面,构建学习型学校,架起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土化发展的桥梁。

(二)县级培训

2015年县级培训项目有:幼儿园骨干教师素质提升、中小学教务主任业务能力提高、教育干部视野拓展、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培训、中小学校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等。在做好常规培训工作的同时,聘请2-5名全国知名专家、名师到我县讲学,让一线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对话。分项计划为:

1.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培训70人。

2.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中小学教务主任校本教研培训,计划培训70人。

3.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沙盘技能培训,培训35人。

4.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小班化教育培训,计划培训70人。

5.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对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计划培训800人。

6.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李泳康专题报告会,培训1000余人。

7.举办教师专业成长论坛,计划500人参加。

8.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专题培训班,计划培训100人。

9.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培训,计划200人参加。

10.举办小学数学专业成长培训班,计划350人参训。

11. __—2015学年度教师基本功训练,计划3000余人参加。

(三)上级安排的培训

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提高认识,精心部署。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鲁教师字[1997]8号文件)和《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的通知》(鲁教师字[2001]13号)要求,结合全县统一安排,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培训实效。

篇2

一、认清形势,提高防汛意识

我县地处沿海,是过境诸河末梢,地势低洼,汛期雨量集中,承泄客水量大,洪涝、风暴潮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今年,我县面临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增多,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流域降雨偏多,我县洪涝灾害发生的的几率高,防范难度大。

二是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问题多,防汛压力大。我县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大都超期运行,老化退化严重,已不能满足抗御特大洪涝灾害的要求。

三是社会整体防汛抗灾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干部群众防汛意识薄弱,存有不同程度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缺乏防汛常识和抗洪抢险实战经验;防汛物料储备少、抢险设备落后、抢险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本着“统盘考虑,未雨绸缪,全线设防,确保万无一失”的思想,切实把做好年防汛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二、总体要求及工作措施

年我县防汛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做好防御大洪水和风暴潮的准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发生标准内洪水水库不垮坝、河堤不决口、内涝少成灾、因灾不死人、城乡保安全;遭遇超标准洪水有应急对策,遭遇风暴潮有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防洪法》要求,将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防、抗、抢、救全过程,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包工程责任制、技术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其他有关制度,做到防汛责任条理清楚,环环相扣,各负其责,明确防汛目标和要求,逐级签订防汛责任状。包工程责任人必须做到真正上岗到位,深入实地调查解决问题;部门和行业防汛实行“行业管,管行业”的原则,按照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本部门、行业具体的防汛工作方案;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组织好防汛工作。

(二)切实搞好防汛检查。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利用汛前的有限时间,组织精干力量,对本辖区内的防汛准备工作展开全面、细致、深入的拉网式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限期予以整改,暂时无法解决的要制定应急方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防汛职责,海洋与渔业、住建、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继续按照防汛工作要求搞好自查,抓好落实。县防办及重点防洪工程单位要于6月4日前全面进入汛期正常工作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尽早投入临战状态,实行昼夜值班制度,在强降雨、高水位、出险等关键时期要实行24小时查险,发现险情后行政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抢险和转移群众。

(三)落实防汛人员及物资。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加大防汛物料储备,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器材和设备备足备齐。河道管理部门要按照省制订的常备料物备料标准,足额储备必要的编织袋、土、沙、石等物料;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储备好一定数量的防汛抢险物料,以备自保和抢险需要。防汛物资的管理要落实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严禁挪用。群众号料工作,汛前由各级各有关部门登记造册,确定收集人、负责人,落实运输地点、数量和运输措施,保证运得出、送得到、用得上。加强抢险队伍建设,以基干民兵为基础,党团员为骨干,分别组织防汛常备队、抢险队和后备队。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防汛队伍,加强培训和实战演习。各乡镇(街道)和村队要组织成立机械抢排专业队伍,提高田间积水的抢排能力,加强对各类防汛队伍的技术培训,组织必要的抢险、迁安救护实战演习,努力提高抗洪抢险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

(四)抓好防洪预案落实。按照《防洪法》的要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修订完善了《县防汛应急预案》、《县防台风预案》、《县干流河道与防风暴潮预案》等,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按照预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具体要求为:

1、明确防洪目标,确保骨干河道行洪安全。按照省防办下达的防洪预案,新河以防御1961年大洪水为目标;漳卫新河执行国家防总下达的运河洪水调度方案,以防御1963年大洪水为目标。对各河道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水采取应急措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全民动员,全力抗洪抢险,确保洪水安全下泄;各支流河道行洪排涝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由各乡镇(街道)制定具体的防御方案,确保河水不漫溢,农田不受淹。

2、落实抢排措施,严防内涝成灾。各乡镇(街道)要坚决纠正重灌轻排的错误倾向,切实抓好排水“四通”建设,彻底解决“大河无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地里淹”问题。要抓住麦收前后的这段有利时机,搞好田间疏沟清障,打通“竹节沟”,做到沟沟相通,沟河相连。对易涝的低洼地片及东部农业开发区,要落实领导干部负责制,制定好抢排方案,组织抢排专业队,储备抢排机具,出现田间积水迅速抢排,在前期降水适中的情况下,确保日降水150毫米不积水,力争日降雨200毫米不成灾。汛期确需引黄灌溉时,要科学合理地用水,速灌速停,杜绝大水漫灌,以防灌后遇雨,加重涝灾。同时,各乡镇(街道)要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从大局出发,团结协作,自觉清除边界阻水障碍,不准以邻为壑,以免发生排水纠纷。

3、确保拦河闸启闭灵活,保证河道、水库度汛安全。各河道拦河闸要按设计标准控制使用,对启闭设施提前进行检修、调试,安排专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启闭灵活,所有拦河闸汛期一律服从防汛需要,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大汛期间,各拦河闸不得随意关闸蓄水,以利行洪排涝。如抗旱急需,要在做好雨情、水情预报,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报经市、县防汛部门批准,适当控制一定抗旱水位,作到旱涝并防。等较大型平原水库要制定好安全度汛方案,搞好库堤整修加固和设施维修,落实岗位责任,组织好防汛抢险队伍,加强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巡堤查险工作,确保堤坝完整,设施良好,安全度汛。

4、加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力度,搞好河道开卡清障工作。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完成影响城镇、村庄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工程建设任务;担负公路、防潮堤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主管部门、承建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度汛工作,坚决落实好施工场地、在建设施以及物资、人员的安全措施和方案,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不能因工程施工影响排涝泄洪;河道清障工作要在全面搞好摸底检查的基础上,坚决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落实责任,专人负责,限期清除,不折不扣地完成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清障任务。

(五)确保城区度汛安全。近年来,我县城区建设突飞猛进,实施了一大批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排水体系,给县城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对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高度重视,拿出防汛方案,制定应急措施,做好辖区内沟、管、涵(洞)的清淤清障工作,坚决制止乱侵、乱占城区排水通道,确保排水畅通。易积水单位和低洼地段要明确责任人,实行限时强排责任制,按照“政府管出城、单位管出院”的原则,各负其责,逐户落实安全度汛责任。重点企业、重点部门和单位要有自救措施,落实好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应急保障。

篇3

根据市教委统一部署,*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工作;设立“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项目组”,设在“市培养工程办公室”。

各区县要确定相应职能部门,并结合实际制定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办法,负责日常培养管理事务。

二、培养目标

通过优青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普教系统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建立教育高端人才培养梯队,市与区县联动,为*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工程储备后备人选。

三、选拔培养范围和名额

*市普教系统“优青项目”选拔范围为本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年龄在35岁以下的在职青年校长和教师。

首批*普教系统“优青项目”选拔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400名,其中校长105名,教师295名,推荐名额由市教委统一下达。

四、选拔条件

1.政治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专业基础(教师):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

3.研究能力:具有发展潜能,在教育、教学中有创新性构想,在学科建设中能发挥一定作用。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4.管理水平(校长):有5年以上学校校级管理经历,善于团结协作,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5.身心素质:身心健康,能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工作。

五、选拔程序

1.公开选拔:市教委人事处通过*教育网站公开选拔条件和名额。

2.个人申报:根据选拔条件与要求,个人可以向学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3.区县推荐: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后备人选在区县骨干校长和教师中产生,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并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提出优秀青年校长和教师后备人选名单。

区县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被推荐人填写《*市普教系统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推荐表》,由区县审核后,报送市培养工程办公室。

4.原则审定:市培养工程办公室根据区县推荐、专家评议意见对后备人选进行原则审定,以文件形式确定正式人选。

六、培养措施

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是“优青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区县要成立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培养办公室,办公室一般设在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应制定“优青项目”工作方案,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事务。

2.市教委设立*市普教系统“优青项目”专项经费,给予每人1.5万元资助,用于课题研究、基地培养、研究生学历与硕士学位学习等,专款专用。区县需按1:1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可加大支持力度。培养期结束时,各区县教育学院对每位候选人的经费资助项目作出总结报告,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市培养工程办公室备案。

3.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培养期为两年。在培养期内区县要为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在市名校长名师及其学员中产生),各有关部门应对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其思想、工作、进修及生活。培养方案报市“优青项目”组备案。

4.区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优青项目”校长、教师参加社会考察。

七、考核

1.对选拔培养的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指导教师与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拟定培养计划,区县每年要对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发展能力和工作实绩等状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市“优青项目”组备案。

2.市培养工程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实施“优青项目”的情况进行评估。

3.对在培养期间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校长、教师后备人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优先推荐为*市普教系统第三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后备人选。

4.在培养期内不称职、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相应待遇。

篇4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循环经济作为我市新一轮发展的总抓手,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为平台,以实施循环经济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措施机制为保障,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条延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新突破。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4.8%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1.5%、0.5%年度计划目标。

2、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62个,完成投资110亿元。抓好磷化等重点行业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完善循环经济项目库。

3、继续抓好46个单位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市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继续开展循环经济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市民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和参与程度。

三、重点工作

2009年,循环经济将主要围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实行节能目标责任管理,与县(市、区)签订循环经济目标责任书,对重点用能企业下达节能目标任务;在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用能审核和“对标准找差距”活动;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情况季报告和重点行业、全社会用能情况半年报告制度。

2、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和完善用能计量和节能奖惩制度,督促企业将节能任务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

3、严格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强高耗能项目源头控制力度。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小水泥、小钢铁、小火电等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4、抓好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并确保在设计、施工环节中落到实处,推动节能住宅示范小区建设;研究具体措施,尽快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推广。实施中心城区重点路段、路灯节能改造工程。

5、实行减排目标责任管理,与县(市、区)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重要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水污染监控,依法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力度。

6、安排一定比例排污费支持企业实施污染治理项目,限期关闭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组织重点区域“双超”或“双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按审核方案监督治污措施落实。按省要求,完成中石化**分公司等5家重点工业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7、推动竹皮河、天门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加快**市南城区污水综合治理、夏家湾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市第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

8、抓紧中心城区部分单位自备小锅炉拆除或改造、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工作,改善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继续加大一次性塑料袋生产控制和禁用力度,治理“白色”污染。

9、加大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力度,重点做好胡集磷矿区生态恢复治理试点;做好钟祥市申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相关工作

10、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新建速生丰产林基地10万亩以上;建设绿色通道500公里,国、省道两旁补植8万株;完成义务植树500万株,抓好105个现代林业示范村建设。

11、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62个,完成投资110亿元,促进一批项目尽早竣工投产。重点抓好天茂实业集团公司节水改造、**格林美新材料公司含锡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环保型无锡焊料生产、**南城区污水综合治理工程等72个续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53亿元。抓好葛洲坝集团水泥公司余热发电工程、京山轻机雄韬电源公司OPZV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金龙泉集团股份公司综合节能改造、**烁森生物工业园等90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7亿元。

12、组织进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围绕全市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抓好石化、磷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调研工作。从资源状况着手,深入研究产业链延伸、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间耦合、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和可行性,提出行业近、中、远期可实施的重大循环经济项目。

13、进一步抓好项目储备,加大跑省进京力度,争取国家、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各类专项资金1亿元。

篇5

(一)目的:社区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是非专(职)业人员的群众性普及培训,通过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初级救生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居民个人及组织在突发灾害、意外事件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二)目标:20*--2010年全区需完成50名师资、4100名初级急救员的培训任务,实现常住人口每130人中有1人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初级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率要达到常住人口的6%,完成普及培训3.5万人次(包括救护员)。

二、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

1、对社区居民开展避险逃生知识的普及培训。

2、对特殊行业进行培训。根据*市红十字会文件的要求,在机关、城市管理、公安、交通、建筑、旅游、服务等行业开展培训工作。重点是从事高危作业、易发意外伤害行业、服务行业和社会上需要培训的人员,包括:交通民警、机动车驾驶员、游泳场馆救生员、生产一线职工、饭店服务人员、建筑行业相关人员普及培训。

3、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普及培训。

(二)任务:

见附件1。

三、内容与标准

根据市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教学大纲要求,培训内容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各有侧重。

(一)师资队伍

师资人选要求具有奉献精神,具有教学、带教经验,年龄小于60周岁,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或兼职人员。全面承担全区红十字急救员和社区的急救知识的培训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由市红十字会承担,通过培训、考核获得*市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师资上岗证书。师资人选由区、镇红十字会选派。

(二)初级急救救护员

1、培训目标

通过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受训人员掌握基本救护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非专业的第一目击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能自救互救,以减轻痛苦、减少伤残,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2、培训标准

(1)理解现场初级急救原则,明确救护目的。

(2)正确报警、呼救。

(3)基本掌握现场初级急救技能: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病)员。

(4)基本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与操作。

(5)基本了解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避险逃生技能。

(6)能指导社区居民了解现场初级急救内容,能辅导社区居民学习现场初级急救技能。

3、培训课时

16学时。救护员培训工作主要由区红十字会负责,人员由各单位选派,考核合格颁发急救员证书。

(三)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普及培训

1、培训目标

通过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社区群众掌握基本救护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在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事件时,能做出正确处理。

2、培训标准

(1)理解现场初级急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正确报警、呼救。

(3)基本了解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避险逃生技能。

(4)知晓现场初级急救概念:学会心肺复苏的操作,了解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病)员的正确方法。

3、培训课时

8学时。普及培训工作主要由各街镇(*工业区)负责,考核合格颁发合格证书。

四、组织领导和教学保障

(一)为使救护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区政府成立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长由分管区长担任,区政府办公室、区文明办、红十字会、安全生产监管局、旅游局、公安分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民防办、消防支队、各街镇(*工业区)等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培训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红十字会,由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各街镇(*区工业区)相应建立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小组,由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并由专人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

(二)救护培训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由市、区财政承担。各单位根据培训站需要可适当投入一定经费。

(三)区、街镇(*工业区)设立培训基地,依托社区学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作为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常年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及群众性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

(四)培训工作办公室设立“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教研组”,负责培训师资日常管理,对培训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培训质量。培训师资要服从区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街镇(*工业区)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小组的安排,准时到安排的培训点讲课;每2个月组织一次全区师资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帮助培训师资提高讲课水平。

(五)做好救护培训的资料档案收集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和受训人员数据库,按规定向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上报月报表。

(六)各街镇(*工业区)在区红十字会的协调、指导下,制定培训计划,并认真动员、组织红十字救护队员(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参加培训班;举办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切实保证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五、培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年*月—*月初宣传动员,制定培训计划、挑选培训师资、培训站落实阶段。

篇6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建设钢铁强市为目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促进钢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环境清洁的钢铁生产体系,实现全市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坚持重点示范与普遍推进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在全市钢铁行业初步建立起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生产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污染物排放指标等方面,生产规模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具体目标是:

1、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到2007年和2010年,高炉入炉矿综合品位分别达到58%和60%,炼钢钢铁料消耗低于1085公斤/吨钢和1075公斤/吨钢,轧钢综合成材率分别达到97.5%以上和98.5%以上。

2、能源消耗显著降低。到2007年和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分别降到680公斤标准煤以下和660公斤标准煤以下,高炉入炉焦比分别降到400公斤/吨铁以下和380公斤/吨铁以下,高炉喷煤比分别达到120公斤/吨铁以上和145公斤/吨铁以上(其中2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达到180公斤以上)。

3、水资源利用取得突破。钢铁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7年和2010年,水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98%,吨钢耗新水分别降到8立方米以下和6立方米以下。

4、生产环境大幅度改善。到2010年,全市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排尘工序,全部配建除尘设施;高炉全部配建煤气回收设施;450立方米以上高炉全部安装压差发电设施;30吨以上转炉全部配建回收装置;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二、重点内容和技术措施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好钢铁生产中各类资源的小、中、大循环。“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部广泛应用节能、节水、节材工艺技术,优化工艺配置,建立紧凑、连续、循环、高效的钢铁生产流程,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形成节约型钢铁生产模式。“中循环”是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核心,聚集相关配套产业,形成闭合型产业链条,使上游产业的废料、余能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和动力,实现各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循环”是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使钢铁厂成为社会大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全市钢铁工业主要从提高铁素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循环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发展循环经济。

(一)铁素资源循环。减少进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量和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采取多用废钢和提高各生产环节金属收得率的措施,用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市场需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

开展矿区深部和近找矿,做好低品位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的开发利用;推广高效采矿、高效选矿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金属收得率和精矿品位;搞好大型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

把烧结工序作为有效处理含铁废物的重要环节,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的返矿、瓦斯灰、转炉尘泥、氧化铁皮等含氧废弃物,返回烧结工序循环利用;重点推广小球烧结、厚料层烧结和高碱度烧结矿技术,改善烧结矿质量,提高成品率。

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入炉矿品位,减少渣量和金属损耗;推广采用铁水预处理、活性石灰炼钢、顶底复合吹炼、炼钢计算机控制、钢水炉外精炼等技术,降低炼钢钢铁料消耗;增加废钢使用量,使炼钢工序成为废旧钢铁处理的中心环节。

发展高效加热技术,降低钢坯氧化烧损;采用连铸连轧、钢坯焊接轧制,控轧控冷等先进技术,减少废品损失,提高轧钢成材率。

大力发展洁净钢、细晶粒钢生产,开发生产Ⅲ级以上高等级钢筋、耐腐蚀钢材、经济断面型钢、冷加工钢材、复合钢材、涂镀层钢材,提高钢材使用性能,延长产品寿命周期。

(二)能源循环利用。充分回收利用各生产工序产生的余热、余能,优化钢铁生产用能结构,减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

开发应用大破碎比矿石破碎设备,推广高效节能型磨矿、分级新技术,降低矿石选别能耗。

推广干熄焦(CDQ)技术,充分回收红热焦炭显热;搞好焦炉煤气回收利用,将其用于工业炉窑、化肥生产、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和城市生活等领域;做好煤焦油回收与深加工,发展焦化副产品。

发展高风温冶炼和富氧喷煤技术,降低入炉焦比;推广高炉压差发电(TRT)、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CCPP)和高炉煤气发电技术,充分回收高炉余压、余能;引进开发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缩短炼铁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发展转炉高供氧强度冶炼,建设转炉煤气回收及余热锅炉设施,推广转炉煤气在混铁炉保温、钢包烧烤及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实现负能炼钢;发展氧-电复合电炉强化冶炼,推广电炉节电技术;开发高效连铸和近终型连铸技术,提高无缺陷连铸坯热装热送率。

淘汰二火成材工艺,降低轧钢能耗;推广多段蓄热式加热炉技术,扩大低热值能源在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发展与近终型连铸相匹配的钢材高效轧制技术,降低轧制过程能源消耗。

合理调整各工序用能结构,以二次能源代替一次能源,以低质能源代替优质能源,降低钢铁生产综合能耗和用能费用。

(三)水循环利用。采用低消耗、低污染和高循环、高利用率的用水模式,减少外排废水,降低新水消耗。

应用铁精粉、尾矿脱水过滤新工艺,发展高浓度、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充分利用选矿厂二次水资源。

推广干法熄焦、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和高效空气冷却、干式除尘、高炉渣干法粒化、滚筒法液态钢渣处理和转炉、电炉、轧钢加热炉汽化冷却及连铸二次水雾冷却等高效用水、节水技术,从源头降低各工序用水量。

建立高效的钢铁企业污水集中处理和循环回用系统,推广串级供水和一水多用等重复用水技术,实行浊清分流、循环利用,避免直供直排,减少新水消耗量和外排污水量。

研究采用矿井输干水、城市中水等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开发海水冷却和海水淡化技术,开辟钢铁工业新水源。

(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推广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

加强矿山排岩场、尾矿库综合治理,做好矿山采空区回填及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开辟尾矿制作建筑材料、农用磁化肥料等资源利用新途径。

推广高炉渣超细粉和烧结工序钢渣回用技术,鼓励利用钢渣生产建筑砌块、便道砖或作为筑路材料、回填材料。

开发高炉和焦炉喷吹、添加废旧塑料和轮胎颗粒技术,使钢铁生产成为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

(五)环境保护。按照国家有关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和环保达标排放的要求,有效控制钢铁生产中的各种污染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实现钢铁生产与周边环境兼容。

采用电除尘、布袋除尘等高效环保除尘设施,加强出焦、出铁、出钢过程中无组织烟尘排放的综合治理。

开发应用焦炉煤气和烧结、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减少SO2排放量;开发冶金废气中CO2回收利用技术,减少温室效应。

做好焦化废水、轧钢含油废水等难处理废水的综合冶理,开发冷轧酸洗过程废酸液再生处理技术,推广采用高效环保的水稳定和水处理药剂,不断提高水处理系统自动化水平。

三、工作保障机制

(一)转变钢铁工业发展理念。摒弃传统钢铁工业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立新一代钢铁生产流程,进一步扩展钢铁企业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钢铁材料生产中心、高效的能源和资源转化中心及社会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中心。

(二)加快建立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明确全市钢铁行业用能、取水定额标准,在资源开采与消耗、再生资源产生与利用、废弃物形成与处置、废旧产品回收与利用和社会消费行为等环节采取约束性措施,规范企业和社会公众行为。同时,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专项检查,促进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

(三)发挥规划的指导、引导作用。钢铁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市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重点围绕节能、节水、降耗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谋划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对金融贷款和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对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通过市级技改贴息、资源节约、科技三项经费等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执行用水、用电差别对待政策和依法征收超标排放企业排污费,调节落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促其尽快改造升级或退出市场。对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税收减免上给予支持;对企业利用余压和煤气发电,在机组并网上给予支持。

篇7

二、教师培训宣传什么

教师培训的十大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对象变量、需求评价、主题设计、理论建构、内容生成、过程互动参与、任务驱动、团队建设、效果评价、项目管理。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宣传这些核心要素的合理性、有效性、针对性、全面性、丰富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专家团队的构成、培训的硬件条件优势、培训形式、培训成果等;隐性内容包括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文化建设、学习共同体作用的发挥、项目管理团队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等。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培训项目本身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树立教师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形象,凸显培训的内涵建设,传递先进的培训文化理念,实现培训的最大化效益。工作处处皆学问,一言一行皆课程。新疆师范大学近几年来以满意度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收集了参训教师的培训反馈建议和意见,通过梳理反馈信息发现,往往给参训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启发最深、感染力最强的并不是教师培训课程本身,而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机构的培训文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等,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参训教师在“隐性课程”中所收获的都是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静态知识观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局限性,开始用辩证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观点方法,超越静态的知识观,看待教育中的知识本质和性质,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基本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者应以动态的知识观看待教师培训工作,既要关注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显性宣传内容,也要关注隐性宣传内容,只有显形两手抓,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才更有生命力。

三、如何通过宣传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

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旨在“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将聚焦于“乡村教师”,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的发展,突出“雪中送炭、重心下移”,综合运用置换脱产、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混合式培训模式,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面对新变化,教师培训工作也迎来了改革的新挑战,如何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中重塑和优化教师培训工作的文化形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将是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课题。教师培训文化是考查培训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重要标志,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助推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先行,聚点跟进”“聚焦主题,以赛促训”“拓展渠道,加强力度”“夯实团队,开拓创新”等宣传工作实施策略将有利于助推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

(一)设计先行,聚点跟进

教师培训项目有长期和短期项目之分,但无论是长期培训还是短期培训,都应在项目实施之前设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设计宣传思路,以确保“聚点跟进”。设计是指在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的系统计划过程,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也是一个系统的计划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应包括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宣传团队、管理制度等几大要素,并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紧密相关、互为依托的关系。宣传主题往往是根据培训主题确立的,其主题内容是为了凸显培训项目的目标和特色;宣传内容即宣传的材料和信息,它是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背景及意义、培训理念、培训经验及特色等;宣传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等;宣传活动即培训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研讨、主题沙龙、比赛、文艺会演等;常见的宣传成果主要包括简报、新闻报道、培训纪实照片、微视频、获奖作品、画册、宣传片等;宣传团队指的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团队成员,即宣传工作者;管理制度指宣传工作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如人员分配、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在培训项目启动前可以召集项目管理团队对培训的主要创新做法和特色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预先归纳实施亮点,旨在为宣传工作提供宣传导向,以便在项目实施中聚点跟进,即聚焦创新点和特色之处,从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宣传工作彰显培训文化特色,放大培训的亮点。

(二)聚焦主题,以赛促训

主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某一概念的广义属性,而且也包括了某一概念或事物的关系、原则、理论和规范以及此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是宽广的。教师培训项目的主题往往是基于培训目标而设定的,即培训主题,如“初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培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等。然而,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主题往往是基于一种理念而设定的,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培训文化理念。教师培训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之旅,我们力求组织的每项活动都应有文化意蕴。自2011年至今,新疆师范大学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学科特色,在“国培计划”项目中,开展了“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微课程作品比赛、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幼儿美术作品比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儿童故事创编大赛,讲课大赛等,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为参训教师们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展示学习成果和自我风采的平台,丰富实践性课程的内涵,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的目的。“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每一年活动的宣传主题都不同,以“我与国培(2011年)“”祖国在我心中,国培助我(2012年)”“中国梦(2013年)”“幸福教育•幸福生活(2014年)“”在希望的田野上(2015)”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国培计划”项目中传递、表达着时代意识,充实、丰富着教师培训文化,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参训动力,让每一年的“国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拓展渠道,加强力度

教师培训宣传的渠道主要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指的是承训机构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受众面往往较小,如一些高校教师培训项目的承训学院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外部宣传渠道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电影等媒体进行宣传。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内容开启了网络的微时代,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不仅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消费模式,也产生了微时代的新的阅读价值取向。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形式丰富、管理灵活、多维互动,受众面广等特征,因此,做好新时期下教师培训宣传工作需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其次,教师培训宣传渠道应是立体的,即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特色和突出做法进行宣传,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要开拓工作思路,不仅要宣传承训机构的经验特色,还要关注参训教师的培训心声和成长动态,力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重点宣传进一步凸显培训实效。此外,宣传内容的质量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高度重视宣传材料和信息的质量,并积极与媒体记者进行有效、反复的沟通,确保报道内容与培训的宣传主旨相统一,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凸显教师培训文化内涵。

篇8

一、积极协调,多方联系,做好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调查

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双新”培训,目的是使他们通过培训能够得到就业,最终落实到用人单位需求,搞好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调查,是做好“双新”培训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广开思路,多方联系,积极与用人单位协调,广范围、多渠道开发用人岗位信息。充分利用大中专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窗口,利用我市毗邻京津地理特点,立足本市,放宽眼界,着眼近几年我市引进、在建大项目,着眼京津等外地较大规模企业等对人才需求较多的特点,摸清这些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需求专业和数量,以及待遇、管理、人事关系接转等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梳理,为有针对性开展“双新”培训做好准备。

二、缜密谋划,通盘考虑,做好“双新”培训公告

培训公告是毕业生了解就业去向、就业待遇、培训科目、培训时间等相关情况的媒介,鉴于不同企业所需专业及人员数量不同、待遇不一样,为提高培训效率,我们对用人企业信息实行分类梳理前提下,采取“统一报名,集中培训,对口上岗”原则,开展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双新”培训工作。

公告内容一般应包括,企业简介,需求岗位专业和数量要求,工资和福利待遇,人事关系递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报名办法等相关内容。

三、严格考核,认真筛选,确立“双新”培训基地

根据方案要求,在我市已认定定点培训机构中选择有较强培训师资力量,且能够承担适应企业需求的“双新”培训任务、有培训经验的培训机构为我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双新”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职业技能培训有关要求,通过对校舍、师资、近几年培训及向用人企业输送人才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确定市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为我市毕业生“双新”培训定点机构。

四、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双新”培训工作开展

“双新”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协调联络、调查统计、公告、理论和技能培训、资金监管、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等多个环节,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不同部门相互沟通、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是实现培训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按照“双新”培训实施方案要求,人社局负责培训任务落实与实施,财政局负责培训补贴资金管理。

人社局根据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和培训任务要求,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实施。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培训任务计划下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企业,摸清用人需求并进行公告,与培训机构共同组织毕业生报名;培训机构负责与用人单位协商并按程序向有关部门申请确定培训方式与时间,培训内容与科目,培训师资及培训场地准备,培训期间学员管理及食宿安排,以及向企业输送合格培训学员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向学员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就业服务局培训科负责培训过程监管,并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向有关机构提供培训情况报告;就业促进科负责培训方案和资金审批。

财政局社保科负责资金拨付和监管。

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北京区(县)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意见》(奥志愿发[20__]4号)文件精神,按照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建立健全__区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使志愿者在培训和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全区居民文明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理念,进一步提升我区志愿者综合素质,使志愿者不仅具备进行奥运会、残奥会赛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服务能力和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而建立一支热情微笑、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

三、工作任务

(一)培训对象

1.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为重点,同时在团员青年、辖区居民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教育。

2.按照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要求,对志愿者工作的管理人员、骨干志愿者进行培训。

3.在赛会志愿者录用和城市志愿者招募之后,要重点开展对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同时做好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1.通用培训。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北京残奥会知识读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培训精品课程》等为基本教材,组织志愿者申请人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目标理念、筹办方针,北京人文地理知识及外语、急救、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结合区域特点,将__区情、永定河文化等知识纳入通用培训课程。

2.岗位培训。针对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和工作实际,进行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服务规范等内容的培训。

(三)培训形式

1.面授培训。采取集中面授讲解的方式,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向志愿者申请人讲授奥运相关知识,因地制宜开展知识竞赛、形象展示、学习论坛等活动。

2.实践培训。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工作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相结合,组织志愿者参加“微笑北京”、“好运北京”、“周末环境美化行动”、“奥运知识大讲堂”等社会公益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3.远程培训。借助__共青团网站()等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媒体,通过录像观摩、远程教学等形式广泛开展志愿者培训。

(四)培训管理

建立志愿者申请人电子档案,统一发放“志愿者服务卡”,对志愿者申请人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客观的评估,作为选拔志愿者以及志愿者表彰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

成立__区奥运培训工作和奥运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把志愿者培训工作列入协调小组的重要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区委,负责志愿者奥运培训日常工作,落实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各项任务。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将志愿者培训工作切实融入志愿者招募、宣传、实践、选拔、管理、激励保留等工作的全过程,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相关政策、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把握志愿者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组建师资队伍

根据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团市委确立的原则和标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培训一批高水平的培训师,选聘从事或曾从事过体育运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兼职教师,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培训师的考核评估,根据考评结果,对志愿者培训师进行评比表彰。

(三)加强基地建设

1.在区委党校、区图书馆、残疾人活动中心等单位建立区级培训基地,组织大规模的志愿者培训活动。

2.各级团组织以青年中心、社区教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场地为依托,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宣讲工作。

3.通过结对共建的形式,在街道、社区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建立公益实践培训基地,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村镇、敬老院

、福利院、体育场馆等场所开展公益实践活动。

(四)培训经费保障

1.由区奥运培训工作和奥运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培训教材的配备及组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相关费用支出。

2.各级团组织努力争取党政领导支持,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3.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培训资金。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志愿者奥运培训工作,在团干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在人员配置、培训场地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各项志愿者培训任务的完成。

(二)各负其责

篇10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就业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需要,面向我市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员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培养一批创业者,开发一批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就业倍增效应,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促进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至年,全市组织10000人参加创业培训。其中:创业意识(GYB)培训8500人,创办你的企业(SYB)和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1500人,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

三、培训对象

具有本市户籍的下列人员:

1.城镇失业人员;

2.转复军人;

3.农村富余劳动力;

4.有创业愿望的其他人员。

四、培训内容

全面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开发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创业培训项目。

1.开展“创业意识”(GYB)培训。帮助潜在的创业者产生可行的创办企业的想法,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2.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帮助具有创业条件但尚未创业的人员掌握创业技巧和相关经营管理知识,指导科学合理地选择创业项目,引导创业者创办小企业。

3.开展“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帮助新办服务型企业负责人、小型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创业人员调整经营思路,改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开展个性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融资贷款、项目选择、政策法规、诚信教育等专项知识培训,满足有创业愿望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培训管理

1.规范创业培训工作管理。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创业培训工作,组织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针对劳动者自身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

2.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增加公共财政对市创业培训基地的投入,完善创业培训设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使创业培训工作逐步纳入专业化、科学化的轨道。

3.建立创业培训考核机制。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发证制度。创业培训合格者由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颁发《创业培训结业证书》。

4.组建一支专家志愿团咨询队伍。建立由市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经贸、民政、物价、公安、卫生、质监、环保、城管执法、银行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培训专家志愿团咨询队伍,开设“专家门诊”,为创业者提供政策、项目、产品、市场等咨询服务。

5.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开发一批符合国家创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纳入创业培训工作项目资源库。按照“个人自愿、风险自负”的原则,通过创业培训基地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将创业项目推荐给创业人员。

6.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对创业培训学员提供开业前指导服务,协助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创业贷款及担保等手续,提供服务,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后续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六、扶持政策

1.实施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意识培训的经费补贴每人不超过200元,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的经费补贴每人不超过1600元。创业意识培训、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都只能每人免费培训一次。培训经费补贴从市失业保险基金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中列支,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拨付。转复军人的创业培训补贴从市退伍军人安置费中列支。

2.落实再就业各项政策。创业培训学员结业后新创办实体或从事个体经营,对符合条件的,可按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七、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