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与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0: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技术与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技术与管理

篇1

第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推广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的农业技术,增强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补助资金,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相关补助资金。

第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支持原则:

(一)突出生产应用。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解决生产环节应用主推技术的制约因素,调动农民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积极性,切实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二)突出区域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科学确定适用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应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突出安全环保。科学评估推广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推广技术中新品种、投入品等管理,农作物新品种需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确保推广技术安全环保,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二章 补助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农技推广资金支持的技术与服务:

(一)有效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的繁育、改良、种植、养殖等。

(二)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主要农产品储藏、保鲜、干燥、包装初加工技术等。

(三)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和动物疫病防控中高效低残留药物施用,农业生产投入品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残余物资源综合利用等。

(四)有效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开展公益,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鼓励引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等。

第五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主要支出范围:材料、农资、小型仪器设备等技术物化投入品的购置补助,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费用补助,以及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其他支出。

农技推广资金不得支出的范围: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基本支出,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支出,建造办公场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的支出,基础性农业科研等支出,以及与农技推广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对象是主推技术推广承担者、服务提供者和实际使用者,主要包括事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等。

第三章 资金分配和拨付

第七条 综合考虑各省耕地面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增加值、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实行资金切块分配。

第八条 中央财政将农技推广资金分项拨付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农技推广资金补助对象的预算级次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九条 农技推广资金的补助方式可采取现金补助、实物补助、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先建后补等。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项目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按照财政部、农业部相关工作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当年支持项目,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和规模、实施内容、补助对象和标准、管理措施等。

第十二条 农技推广资金项目的申请者应当编制申报文本,主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投资构成以及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农技推广资金实行省级和部级绩效评价。

实行省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按年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效果等组织绩效评价。

实行部级绩效评价的资金,由农业部商财政部制定绩效评价方案,分省实施。

财政部和农业部对各省绩效评价情况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第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强化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情况,并于次年4月底前向财政部和农业部报送总结材料。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者应当建立健全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和项目形成的资产管理,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农技推广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篇2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作用

参考相关资料,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这一方面予以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确定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能够发挥多种作用,具体表现为:

1.1 重视新技术推广,为发展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之中,新技术推广、服务、咨询及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是比较重要的,意在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对新技术予以了解,积极的引用到农业生产之中,改变农业伸长现状,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当然,新技术推广是一项难度较大、责任性较强、业务性较高的工作,推进此项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面对思想落后的、科技认识不足的农民群众。所以,不断强化新技术推广很是必要。

1.2 为农业服务提供各种机械化的支持。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机械来完成。这说明了农业机械的有效应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需求,降低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积极且有效的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就是为农业服务提供各种机械化支持,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1.3 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管理比较容易。考虑到农民群众实际,推出的农业机械产品都具有操作简单、养护方便、故障排除能力强等特点,对此类农业产品予以推广,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农业机械产品,切实感受到农机产品的特点,可以使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产品产生喜爱之情,进而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这对于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有很大帮助[1]。

1.4 具有法律依据,利于实现农业安全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规定所展开的,其是依法而行的,相应的所推出的农业机械产品也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这使得农业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有效性等方面都能够得到保证,有效应用农业机械,利于达到农业安全生产这一目的。

2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组织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组织需要按程序展开,如此才能保证技术推广在较大范围内良好的展开,对提高技术推广效果有很大帮助。通过对以往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工作落实情况的了解,确定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机具选型

新技术推广项目通过论证之后,具体展开推广工作,应当先进行机具选型,也就是从农业机械先进性、适用性及可靠性这三方面着手,选择适合本地应用的、先进的、使用安全的、维修方便的、价格合理的、操作简单的农业机械作为推广重点。如若未能选择出适合的机械设备,需要对现有机械设备加以改造或创新。

2.2 选择试验示范点

为了能够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正确认识农业机械设备,了解农业机械具备的优点及使用效果,还需要选择试验示范点,展开基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农业生产试验。

2.3 签订示范合同,制定实施方案

出于保证农业机械示范良好展开的考虑,还需要与示范单位签订试验示范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益,以便示范单位能够为农业机械示范提供基地及相关方面的需求,而推广单位能够结合技术要求及农业生产需求,合理制定农业机械实施方案,进而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的展开农业机械示范应用,为体现农机工程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创造条件[2]。

2.4 组织实施

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方案中制定的工艺流程,逐步实施要推广的农业机械及新技术。

2.5 总结验收

基于农业机械先进、可靠、安全、经济、实用等方面标准,对农业新技术及配套机械的使用情况加以综合评价,确定农业新技术能否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3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利于普及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然,要想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良好展开,相应的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保驾护航。

3.1 切实有效的实施推广程序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效果的考虑,优化实施技术推广管理,需要对新技术推广予以全方面的、有效的管控,确保此项工作能够有序的、合理的、规范的展开。基于此,需要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程序予以明确,并且要求新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按照推广程序展开。也就是依据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项目及工作要求,制定新技术推广程序,即组织准备―技术推广―项目总结。在具体落实新技术推广项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严格监督与控制推广人员按照以上程序进行技术推广。

3.2 项目检查与监督

篇3

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采用了高耗能的管理方式,投入了过多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也投入了大量的机械动力。但是,这种高耗能的发展模式是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壤酸碱度失衡,致使农产品质量日益下降。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这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农业战略的管理模式必将被先进的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所取代。

一、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精准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思想,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精准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指明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是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以及RS遥感系统等技术,及时了解农作物的生产环境、生长变化状况、病虫灾害情况等。为分析、模拟农作物灾害的发展趋势提供具体的作物信息、数据,作为进一步解决作物灾害问题提供参考标准。在此基础上,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各种智能系统,准确、细致地计算出精准治理措施。包括:喷洒农药、施肥灌溉、播种收获等生产管理方式。

精准农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先进管理模式对农作物进行管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经济和环境的最大利润。目前,精准管理模式的主要技术支撑即以3S技术为基础的多种数据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管理模式。包括:变量控制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等。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提高,可视化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还有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精准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国际上农业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二、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

发展精准农业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再加上病虫灾害,旱涝灾害等,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在世界农作物市场上占据优势,只有提高农业生产领域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农产品的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精准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化管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

发展精准农业是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精准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成为了国际农业学、农业技术等高领域的研究对象,世界各国都在采用新型的精准农业管理模式。这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

发展精准农业管理模式是由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能源资源供不应求的现代社会,发展精准农业更有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缓解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紧张局面。

三、精准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发展精准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水资源利用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信息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发展精准农业就要着重发展灌溉精准农业、节肥精准农业、精准设施农业。发展精准灌溉农业就要根据信息系统反馈的数据因地制宜地选择灌溉设施,开源节流,节约水源,解决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发展节肥精准农业需要系统分析、预算出恰当的施肥时间,施肥数量,以及肥料品种。发展精准设施农业就是利用机械设施改变或者提供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从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3S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全面的农作物管理系统,在GPS和RS技术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准确分析数据信息,可以先建立实验基地对比分析。另外,建立肥料信息系统和土壤肥力系统,收集不同的土壤类型、作物类型、肥料的使用情况等做好统计分析,随时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肥力变化状况,以便进一步进行管理。

精准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协调好人力与机械的关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生产成本投入,目的是为了增加我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利用政府的力量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提高,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方位的农业信息管理中心,及时引进新型农业发展技术,形成农业精准化的发展规模。

结束语:

信息采集技术、网络技术和专家决策系统共同构成了农业精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精准化生产模式可以弥补传统生产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对农作物信息进行智能采集、计算、判断、分析、预测与预警等,以达到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目的。由于精准化生产方式涉及到更多信息网络智能领域,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发展农业产业也要考虑地区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状况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

精准化农业生产模式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精准化农业的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先进技术,争取在精准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篇4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96-02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1.1渠道防渗技术模式

渠道防渗技术模式的基础是把各级输水用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输送水的损失、同时能够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当前在我国,渠道防渗技术模式的利用是灌溉农田的主要模式与输水方式,应用也比较广泛,同时也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研究对象。防渗衬砌的材料相对较多,不用加工的材料譬如譬如灰土与砌石、需要加工的材料譬如水泥土、沥青混凝土以及复合土工膜料等。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是混凝土材料。大量的科学实验资料表明,渠灌区的干流与支流以及斗与农渠通常是用粘土夯实的方法来预防渗透的,这种方式减少渗漏损失量的力度较小,通常在45%左右;如果利用混凝土来衬砌防渗,效果比较明显,减少渗漏损失量能达到75%左右;如果利用塑料薄膜来衬砌防渗,渗漏损失量更小,通常在80%左右;大型灌区渠道防渗能够大大提高渠系的水利用系数,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通常能提高0.2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大力提高渠系防渗,这样的输水灌溉模式具有节省地、节水以及输水快的特点。

1.2喷灌技术模式

喷灌技术模式就是喷洒灌溉,其原理是首先用水泵对灌溉水进行加压(也有大自然形成的落差),在水压的作用下,灌溉水进入管道,然后运送到田地里装设的喷头上,喷头打开后便将灌溉水以水滴的形式喷射四周,相对均匀地洒落到农田上,这样农田得到了灌溉。喷灌技术模式优势很明显,首先能少占耕地,其次是节省人力,同时灌水也是均匀的,无论何种地形,都能使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譬如设备投资相对较高,受风影响大。我国的喷灌技术模式大体上有下列三种模式:(1)固定管道式喷灌。就是在整个喷灌系统中,只有喷头可以拆卸,其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灌溉季节是固定不动的,甚至常年都这样。固定管道式喷灌的水泵、动力机械部分、附属的干管和支管等都是埋于地下的,而装设在竖管上的喷头可以拆卸,在各个田块中均可应用,固定管道式喷灌优点明显,不但操作管理容易,而且生产效率大相对较高,同时,方便实行自动化控制的程度,但缺点也明显,就是前期投资相对很大;(2)半固定管道式喷灌模式。半固定管道式喷灌模式的系统构成是与固定式灌溉的模式一样的,水泵与相关的机械部分、输水的干管等也是在灌溉季节维持不动,所不同的是其支管与竖管以及喷头都可以进行拆卸,都能装设在不同的田地区间进行喷灌。这种模式是综合了全固定和全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的优缺点,管理与操作上也不困难,在我国农田灌溉中也很普及;(3)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模式。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模式系统构成与固定式灌溉模式也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其水泵与其机械部分以及各级管道与喷头等构成部分都不是固定的,都能进行拆卸与安装,这种模式优点明显,首先设备利用率很高、投资也相对小,但缺陷也多,譬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在设备维修保养下的功夫较大。

1.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模式

低压灌装就是低压管输水灌溉技术模式的简称,就是输送水的工具是低压管道的形式,取代了明渠。灌溉水是通过低压输水管道输送形式送到田间来灌溉作物,低压管输水灌溉系统通常由水源、水泵以及附属的机械部分、输水管道、配水装置等构成。运用低压管道进行灌溉有众多优点,首先管理上很方便、向田地里输送水速度也很快,同时也省工省时、机耕和养护也相对容易,此外,这种模式对在输送灌溉水的过程中水的渗漏与蒸发也有良好的效果,据相关资料,这种输水的效率基本上能达到95%。运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模式这种模式还能少占地,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文资源相对严重超采,如果采用井灌区的形式,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应该大力应用,新建井灌区更应该应用输水管道来灌溉农田。

2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设施不完善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多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其明显的缺陷,那就是都是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建成的、工程简陋,更没有科技含量,导致这些工程标准相对较低、配套不完善、质量相对较差、设备严重落后。当前很多大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下降问题严重,尤其是作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重要的设施——水库,缺陷严重,在旱季起不到灌溉农田应有的作用。

2.2灌溉渠道淤积严重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是灌溉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是否良好,大大影响灌溉效益的大小,通常灌溉渠道都是随地开挖而形成的土质渠道,常年受灌溉用水的冲刷和雨水的冲蚀,很多灌溉渠道淤泥沉积愈来愈多,导致灌溉渠道不畅通,灌溉效率大大缩小。

2.3管理相对薄弱,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当前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存有很多缺陷,首先是产权不明,再次维护管理责任通常得不到落实。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大幅度增加,平均降雨量相对偏少等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的储水量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也严重滞后,据有关资料,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水利投入相对较大,能占到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7%左右,而近几年来,投入严重不足,仅占到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不到3%。

3节水灌溉的措施

通常说的节水灌溉就是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的灌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以及管理措施。

3.1工程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分为三个内容:(1)防渗渠道区的工程建设,譬如: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明渠改成管道输水,配套完善渠系、管道上的各种闸、阀,安装水的量测计量装置等。(2)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的建设,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方法,改进沟灌、畦灌、淹灌等传统地面灌水技术,推广使用注水灌等点灌抗旱保苗措施。(3)蓄水工程的建设,譬如兴建水池、水窖、山塘、水库等水源工程,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3.2农艺措施

(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譬如:在某些干旱的年份,减少水稻、小麦等耗水量大的植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花生、红薯等耐旱节水品种;(2)对耕作覆盖加强措施,比较常用的覆盖方法有秸秆覆盖与塑膜覆盖以及砂石覆盖等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3)大力施用化学保水剂,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其它耕作技术等等;(4)耕作保墒技术。就是深耕松土、镇压、耙、耱、中耕除草、免耕少耕;(5)水肥耦合技术。就是以肥调水、以水调肥;(6)筛选技术。就是大力运用节水技术与高效种植制度来抗旱节水、提高品种产量;(7)化控节水。就是运用保水剂或者复合包衣剂、多功能抑蒸抗旱剂、ABT生根粉等化学反应的应用来抗旱来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

3.3管理措施

就是依据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法规对灌溉节水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1)调整水价,用经济当作杠杆促进人们节水行为;(2)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达到科学利用水源;(3)完善基层用水管水组织,健全节水规章制度,落实节水责任制等;(4)加强节水宣传,经验交流,举办培训班,普及节水知识,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

4节水技术措施的几点思考

4.1必须建立完善的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无论是那一种节水灌溉模式或节水灌溉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改善当前我国缺水状况。农民为抗旱,增加亩产量,井越大越多,越打越深,并且不断的扩大灌溉面积,资源型节水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在技术上要到水利部门、农业不能以及气象部门等的支持;在研究推广上得到科技、教育、宣传等部门支持;在资金投入上要得到财政、银行部门支持。这样多个部门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密切配合,紧密协作,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4.2科学搞好农灌规划和配套设计

农业灌溉规划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体规划的重要规划之一,必须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方便管理,提高运行保证率,做到农业灌溉最佳设计选型配套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农田要要确定灌区规模,要建立适应现有河网水系;(2)灌区规模需符合客观实际和适应形势,建立起现阶段最佳农业灌溉模式;(3)渠系布置及泵站(电灌站)、渠道设计要配套,提高灌溉经济效益。

4.3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田相关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工程投资大多数是靠国家补助建设,也有少部分是集体出资或者农民筹资。但是国家补助资金相对较少,而很多农村还不富裕,很难出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导致相关的水利设施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加大资金投入,譬如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同时要推进农田水利的相关体制改革,譬如要明晰产权,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改革水价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等措施。

5结束语

总之,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农村的稳定。然而节水灌溉农田技术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发展既要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与整体农业发展规划,还要适应相应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为根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及其利用效率,达到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目的,让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让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晶伟.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迫在眉睫[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26.

篇5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致使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转变,极大的促进了社会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有助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创新,为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方式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便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缩小城乡差距,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信息技术发展和变革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对于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数据信息难度较大,而大数据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对于大数据的处理,需要新的处理模式出现,以便于具备更强的决策力和处理能力,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作为数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结构化数据有实践性强、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数据来解决问题和管理决策。“互联网+”作为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在线和连结,有助于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提升实践成果,以便于为社会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搭建广阔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识别技术、智能感知和普适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可以将人机物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推动物联网业务优化和完善,拓宽应用范围。基于此,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带给人们更加深层次的感知和体验,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处理。

2.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管理持续深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在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科学化管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借助信息化经济管理方法,改善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提升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效率。其次,推行农业农村经济宏观透明化管理,实现对经济信息的查询和监督,提升经济信息透明度。最后,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质量,以往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人工操作误差影响,而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有助于及时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质量。

3.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

3.1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纵观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尽管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成效。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未开设有线网络,甚至没有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通过有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对于此类地区,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尽管使用卫星网络可以提供稳定网络支持,但是成本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成效。

3.2专业信息技术性人才匮乏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将会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特性,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性人才。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城市,在教育方面投入力度不足,高学历的农村居民多数已经进城,留在农村的居民较少,所以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但是,由于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3.3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范围狭窄

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为农村经济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经营和农业合作社放慢,但是对于不同技术服务人员而言,信息管理需求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转变。而当前农村区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信息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和应用。

4.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4.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原有作用为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宽度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宽带网络运营商作用,在政府的主导支持下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以便于为网络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借助信息化技术来综合分析其特征,在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同时,切实提升网络稳定性。此外,加强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力度,降低建设成本基础上,提供可靠的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辅助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工作开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4.2推动信息技术创新

在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对信息技术合理化运用的重视程度,结合农村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借助合理的信息技术来改善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缺陷。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之间差异显著,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农村信息化水平滞后的问题。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完善,以便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3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经济较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改善其中的问题,应该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政府的主导下整合资源,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诸如,引入社会资金支持,推动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满足农业市场发展需求。在推动农业现代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4.4加强信息人员培训

篇6

1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分析

农业机械适用环境较为复杂,极易出现摩擦损坏,从而出现各种故障。

2当前农业机械维修与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工人的素质不高

当前,很多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缺乏相应的资质,聘请的维修工人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对农业机械工作运行的原理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时候都是凭着猜测盲目地开展维修工作,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没有维修好出现故障的农机,从而影响了农机的正常使用。此外,很多维修网点在维修农机时,还存在着要价过高的问题。

2.2维修设备较为陈旧

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村镇,很多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设备较为陈旧,在对故障农机进行检测维修时,往往无法快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对一些小故障进行检测维修时,往往是运用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判断,对于零件损坏的问题,也只是拆东墙补西墙,习惯用报废农机上的配件进行调换,但当农机内部的线路出现损坏时,他们的经验无法判断出来,设备也无法检测出来,因此,相关的检修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农机的正常使用。

2.3农机操作人员不去维修站维修

当前,由于很多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工人技术不高,但要价较高,导致很多农机操作人员在发现农机设备出现故障后不愿意去维修站维修,而是自己进行维修,这样虽然能降低维修费用,但由于操作人员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也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进行维修,也影响了维修的效果,甚至还会因为维修不当引发其他的问题。

3农机维修与质量管理的要点分析

3.1定期更换机械油

在对农机进行维修和质量管理时,为了降低农业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应定期更换油,特别是那些使用频率较高、极易磨损的部位,更是要经常检查油,确保该部位的油保持清洁,这样才能降低这些部位的磨损。一旦在检查中发现油存在杂质或垃圾,应及时清理这些杂质和垃圾,切实提高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摩擦,确保农业机械的稳定运行。此外,在选择油时,还要根据季节变化和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的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油,以确保的效果。

3.2灵活运用故障应急维修

在农忙时节,农业机械使用的频率很高,故障发生率也较高。一旦在农忙生产中出现机械故障,配件购买又较为困难时,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灵活运用故障应急维修,通过零部件换用、修理以及弃置等方法进行应急维修,先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然后再将损坏的机械零部件拿到附近的维修点进行维修,如果零部件的损害比较严重,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切除破损部分,重新制件焊接,以确保农业机械的顺利运行。

3.3合理使用农业机械

在操作农机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农机使用标准进行,绝不能任意调换、更改。因此,农机操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农机的各项性能,熟悉驾驶和操作的流程,以免在农机运行中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农机故障。此外,在操作农机之前,操作人员还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农机各项数据保持稳定;在农机启动后,操作人员也不能马上就进行工作,而是先进行预热,以免农业机械出现超负荷运转,从而损坏机械零部件。

4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与质量管理举措

4.1加强对维修工作人员技能的培训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机维修网点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对维修工作人员技能的培训,为此,相关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农业机械厂家及农业技校的联系与合作,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致力于技能培训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从而全面提升农业机械维修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维修技能,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4.2做好农机维修和管理的宣传工作

现如今,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和《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这两个法律条文的颁布实施,真正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农机维修与管理工作的支持,更体现了政府对于相关领域监管的决心。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两部法律条文,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不仅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板等传统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借助微信、微博、网络客户端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宣传。

4.3合理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的维修和质量管理,农机操作人员还必须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因此,农机操作人员在驾驶和操作农业机械时,必须严格根据农机驾驶与运行工作的安全标准来进行。为此,农机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农机驾驶与操作的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确保农业机械稳定地运行,减少或避免机械故障的发生。

4.4更新农机检查维修设备

针对部分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设备较陈旧的问题,必须督促业主进行检查更新。针对部分业主缺乏资金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联合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相关业主提供小额贷款,或者是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促使相关维修网点更新农机检查维修的设备,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提高农业机械检查维修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养护,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4.5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管工作

篇7

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对生物技术与植物新品种的期望与我们面对的现实迫使我们再次思考科学技术“双刃剑”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生物技术将为最终解决食物、能源、资源、环境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对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生物技术在诸多方面异于传统技术,让传统法律制度备感为难。强化抑或淡化生物技术领域的发现与发明颇具争议;尤其是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最初只涉及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后来又蔓延到了社会、政治和伦理等领域,并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至于许多国家纷纷修改现有的规章、法规,或进行政策的相应调整,甚至重新立法,以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由技术创新而引发的市场失灵,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等经济和社会问题,给技术创新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霾。至此。迫切需要政府履行其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总之,世界各国一方面强化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管制,各国开始针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管制。形成了保护与管制并存的农业生物技术立法局面,这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有着重要的启发。

1 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是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的。近年来,各国对生物技术的内涵有了较统一的界定。美国商务部把生物技术定义为用生物体或者它们的细胞、亚细胞或者分子成分来生产产品或者修饰携带特定性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技术。包含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其他领域发展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动物和植物驯化技术、发酵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日本特许厅也有类似的生物技术定义,不仅包括发酵、杂交在内的老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生物技术。

在农业领域运用的生物技术被称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转移交换的天然屏障,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主要限于植物新品种、转基因农作物两大领域。吴汉东教授把农业生物技术直接集中在转基因动植物领域,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很长时间以来重点研究开发的是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2 欧美立法经验

2.1 欧盟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1.1 植物新品种

20世纪50年代,荷兰和德国先后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促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形成,在世界范围内肯定给予植物新品种育种者以知识产权保护;植物育种技术进步迫使公约不断修改。1978年修改的文本规定联盟各成员国可通过授予专门保护权利或专利权,承认本公约规定的育种者的权利。1991年的文本对成员采用何种方式以及以一种或两种方法保护植物品种未作任何规定,实际上为用专利方式或同时兼用专门方式保护发了“通行证”。其保护水平接近专利方式,进一步强化保护商业育种者利益,对于农民权利加以限制,植物育种发达国家力推的UPOV方式。保护水准更高。

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力推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成员国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最低保护标准,如果达不到该标准,将受到贸易制裁。协定第27条第3项(b)规定:WTO成员国应当以专利或有效的专门制度,或两种制度结合,给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保护。

2.1.2 转基因技术

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规制可追溯到1990年的关于转基因微生物的封闭利用的第90/219/EEC号指令。其后,颁布了系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食品零售商必须在标签上标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对具有高度风险的生物技术产品应禁止其进行市场开发、其他转基因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要使用专门的包装和标志、关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剂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对转基因产品的上市后强制性监测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规定。

欧盟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严格化、管理模式纵深化。

2.2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2.1 植物新品种

美国1790年的《专利法》认为生命形式的生物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属于“发现物”之列而不授予专利。1930年的《植物专利法》。打破了植物繁殖者和工业发明者之间的藩篱,扩充了专利物质的定义。是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虽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农业品种主要通过有性繁殖获得。但在刺激农业新品种的创新和发展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政策的分水岭。

随着农业科技的深化发展,美国受到欧共体和日本等影响,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以有性繁殖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野生植物、自然生长的植物和其他植物品种进行保护,并由美国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审查。反映了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需求,顺应了全球对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潮流,体现了“阳光之下的任何人造之物都可以获得专利”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专利法保护和专门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双重格局。

2.2.2 转基因产品

美国是最早展开生物技术安全研究和立法的国家。1976年美国颁布了《重组DNA分子研究总则》,1986年又颁布了《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美国尚未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进行专门立法,只是在2002年5月,《转基因农作物和动物农民保护法案》、《转基因食品知情权法案》、《转基因生物责任法案》被提交国会讨论,内容涉及可能因转基因种子、植物在经济上受到危害的农民提供保护,标识制度,针对转基因生物造成的损害确定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也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宽松化、管理模式水平化。

3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保护现状

3.1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现状

根据《专利法》第25条,不论是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还是通过基因工程的DNA重组技术或现代杂交技术得到的转基因新植物,都不给予专利保护。只保护育种方法,但育种方法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杂交制种方法即使获得了专利权,专利权人还是担心一旦出售父母本,别人很容易利用父母本去繁殖销售种子,而人民法院甚至包括专利权人很难判断他人繁殖销售的种子就是依专利方法生产的。尽管修改后的专利法规定,方法专利可延伸到依该方法直接制得的产品,但对植物品种来说,仍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杂交种。他人可以只用专利权人培育出的亲本与其它亲本生产杂交种,而不一定非要按照方法专利所保护的生产技术去操作,从而达到既不侵权,又可无偿使用他人成果的目的”。只是对于符合条件的植物新品种,植物育种者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保护,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这种保护方式降低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门槛,与欧美等国的保护力度存在差距。

3.2 农业转基因技术规制立法现状

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关注和重视。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专门立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以促进中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推动技术创新。“这些立法从适用范围、主管机关和协调机制、安全评价制度、安全措施制度、标识制度、报告制度、许可制度、资料存档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就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做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在农业转基因立法上具有如下特点。

3.2.1 法律、法规方面

①立法层级低,停留在行政法规、规章的层面上。效力远远低于法律,影响了执法力度,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②我国还缺乏一部全面、专门、完整的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

3.2.2 管理方面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综合性专门立法的缺乏反应到管理制度上,出现了诸如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现象。②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滞后。管理法规运作机制薄弱。③必要内容欠缺。“例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转基因食品仅包括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食品,但不包括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加工的食品。该《条例》中没有规定对这类食品应当如何管理。此外,法律责任规定的缺失也屡见不鲜”。

4 建 议

4.1 顺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趋势

关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保护模式,既有单轨制的专门立法保护,又有双轨制的保护模式,UPOV的双重保护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接轨成为不二选择,早在2000年修订专利法时就有学者提倡应当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专利保护。

4.2 有选择性的双轨制保护模式

西方国家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轨制,即采用专门法进行保护;另一种是双轨制,即专利法+专门法进行保护,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专门法的单轨制模式,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双轨制保护模式,把部分植物新品种专利列入专利法,拓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4.3 建立健全的转基因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篇8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1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在模糊方法中,有一类模糊系统,其行为和结构没有清晰的界定,系统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即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根据模糊集理论,可以用隶属度将具有模糊性的概念定量化,建立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7-9]。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的建立思想:设U={u1,u2,…,un}为n种元素或指标,V={v1,v2,…,vm}为m种评判,它们的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由人们主观规定。由于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不一样,权重也不同,因此评判也就不同。人们对m种评判并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因此综合评判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b1,b2,…,bm}∈ζ(V)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即vj对模糊集B的隶属度,B(vj)=bj。综合评判B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它应该是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n)∈ζ(U),且∑ni=1ai=1,其中ai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因此,一旦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判B。模糊综合决策全面考虑各因素在评判中所占地位,以求得更精确的评判结果,同时又较一般的综合评判更具模糊化,也更切合实际。模糊变换是模糊综合决策的基础,模糊变换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模糊映射(从X到Y的一个模糊变换):T:F(X)F(Y)ET(E)更直观地讲,模糊变换是论域x上的模糊集到论域y上的模糊集的一种转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综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由3个要素组成,其建立步骤分为4步: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U={u1,u2,…,un};

第二步:给出评价集V={v1,v2,…,vm};

第三步:建立隶属函数。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低的指标,隶属函数可以取如下形式:A(x)=1x>ab-xb-aa≤x≤b0{x>b式中:x为样本中评价因子的实测值;a、b为相邻的等级标准值;A(x)为某种元素的隶属度。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高的指标,隶属函数的形式则正好相反。

第四步: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判。考虑每个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组成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集。对权重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集组成的向量:A=(w1,w2,…,wn)式中:w1、w2、…、wn为各因素的权重。

按照综合评判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上述计算可得出权重集,并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1.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如下:A'=a11…a1nam1…amn式中:aij为第j个方案关于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如下:

(1)建立理想方案u=(u01,u02,…,u0n)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2)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nrm1…rmn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

(3)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m)。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常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主观法是指请若干专家就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各专家的评分值平均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客观法是根据各指标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4)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j=∑mi=1wirij(j=1,2,…,n)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由观测值矩阵A,依据各指标的属性构造出一个理想方案,然后考察已知方案中哪个方案与此理想方案最接近。

2应用实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东经113°31'—114°25'、北纬35°00'—35°30',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3℃,年均日照时数为2364h,年平均无霜期为223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8.8mm,年平均蒸发能力为1629mm。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黄河水,以自流引水为主,还有少量井渠结合灌溉。区内土质以轻壤土和中壤土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灌区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等地的45个乡镇,土地面积为1183km2。现有5个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即u1、u2、u3、u4、u5;有产量、投资、耗水量、用药量、劳力、除草剂、肥力7项评价指标。在7项评价指标中,产量、劳力、肥力是效益型指标,投资、耗水量、用药量、除草剂为成本型指标。应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根据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的试验资料,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见表1。

(2)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第一步:构造理想方案。u=(u01,u02,…,u07)=(7500,900,8000,7.50,1050,3.75,6)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第二步: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7r51…r57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由上式可得R=010.2500.50.66110010.7510.80.33300.75000.330.40.6670.1710.50.75000.6670.3301110.2

第三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7)。由变异系数法可知:wi=vi/∑7j=1vjvi=six槡i利用Matlab程序可得出:珋x1=0.53,x珋2=0.3,x珋3=0.4,x珋4=0.5,x珋5=0.6,x珋6=0.598,珋x7=0.48s1=0.3793,s2=0.4147,s3=0.4541,s4=0.5,s5=0.3791,s6=0.4349,s7=0.4147v1=0.7127,v2=1.3822,v3=1.1354,v4=1,v5=0.6319,v6=0.7272,v7=0.8640于是,各指标的权重为0.110,0.214,0.176,0.156,0.098,0.113,0.134。

第四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Fi=∑7j=1wirij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经计算可得F1=0.5156,F2=0.5597,F3=0.2595,F4=0.4373,F5=0.5375即F3<F4<F1<F5<F2根据综合评价值越小越好可知:方案3最优,方案2最劣。

篇9

一、引言

党的“十”把信息化提升列入“四化同步”并举的总体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总体指导意义。要深刻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手段为揭示风险运动的规律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理念,面对市场的日益扩大,提高农业经营中的预期收入,优化要素配置水平,揭示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的风险偏好差异,需要提升各类农业生产企业和经管部门的风险管理决策水平,包括为政府的宏观农业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1世纪以来,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在增加,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危机等多重影响,致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生态系统承受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主要是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市场波动加剧。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受多方面、多种类、多形式风险因素的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农业产出的数量,还会引起农产品种类、规模及要素投入效果的变化,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稳定和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因此,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风险决策

风险分析和决策首先把敏感性分析、概率论和模拟技术等广泛用于风险识别和度量。Mclnerney(1969)构建了用于农场计划的风险规划模型;JoséA.Gómez-Limón等人(2002)依靠效用理论构建多属性效用函数,利用多标准数学规划来获取农民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系数;MarkR等人(1998)利用VaR对不同作物及不同灾害种类进行风险预测及有效评估;David Ripplinger等人(2008)开发保险定价模型,将粮食供应安全和财政补贴损失纳入成本效益分析,利用天气参数和地区差异计算保费公平值;Miguel Carriquiry & DanielE.O.(2008)为克服生产决策中信息不完全,引入指数保险和概率季节性预测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混沌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风险管理研究,随机优势抉择、非线性方法、模糊数学、突变理论等成为新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农业风险管理仍处起步阶段。199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召开了国际农业保险学术研讨会,出版《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文集;在农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面,郭迎春(1998)对农作物受灾级别进行了评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世奎等(1999)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农业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辨识,在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体系的基础上定义了风险链以及风险体系两个风险度,阐明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张建敏(1999)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直线平滑平均模型、Logistic模型、正交多项式模型等来评估农业风险。

(二)针对灾害应急管理

1982年美国出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一书,应用风险分析技术给出美国1970-2000年灾害的年期望损失,从理论上确定了减轻灾害所涉及的各方面对策。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4年印度洋海啸以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应急管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987年我国成立灾害防御协会。2003年、2004年成功应对“非典”、禽流感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专业部门相继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05年成立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2007年通过并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举办了“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中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个防灾减灾工作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2009年5月),较详细介绍了中国减灾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强应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社会参与,行政应急体系的“一案(预案)三制(体制、机制、法制)”轮廓日益清晰,应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三)农业风险管理

农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方面,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作为西方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的重要手段。德国首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保险机构;法国建立了“金字塔”式农业互助保险;美国1938年实行多种作物的灾害保险。1996年美国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利用风险评估公司帮助搞好农业风险管理。200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风险保护法》;希腊利用国家建立公共保险组织;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系统;巴西农业保险体系是以国家财政出资组建国有农业保险公司为主渠道,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险业务,国家通过结合财政补贴及其他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措施,通过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扩大积累农业保险基金渠道,并利用国际再保险分散风险。美国从1993年就在俄亥俄州、依利诺斯州等地鼓励农业进入CBOT的期权市场,购买玉米、小麦、大豆的看跌期权。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救济作为常用的一种灾害事后补救方式起到弥补风险损失的作用。

中国对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加快。2007年中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末,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北京市农业资源的30%以上。陈璐等人(2008)研究了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韦良、张文安等(2009)结合广西的灾害保险探讨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在农业灾害与风险管理系统研究方面,王健(2005)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栾敬东,程杰(2007)研究基于产业链构建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王国敏,郑晔(2007)对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杨卫军,叶祥松(2008)探讨了建立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西爱琴、陆文聪(2007)提出基于MOTAD的我国农户农业生产动态风险决策模型。

(四)新经济时期的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农业风险管理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建设,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搜寻与实施风险管理。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和内容就有12个系列,而且下设一个专门的农业风险评估局;欧盟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除对农业普遍实行各种保险措施,按照Cafiero,C.(2009)对欧洲农业风险和危机管理发展前景的分析,认为,利用金融工具有效地管理风险属于私人的行为,然而,要克服私人间信息不完全带来的公众效率损失,必须建立无成本的信息传递体制构架。“建立信息收集、验证和扩散的新机制,深入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IP)机构,进一步整合保险和金融市场,以及适当界定营销和金融产品征税的体制环境”。可见,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研究框架初步构想

综观国外,对农业风险管理进行微观研究的成果较多,针对农业风险宏观管理系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私有制下个人风险管理决策凸显,社会风险管理过程协调机制缺失,应对措施匮乏。因此,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风险评估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为切入点,对农业风险的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决策和评价、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建立农业风险防灾减灾的宏观科学管理体系。围绕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整合农业风险管理资源,完善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农业风险决策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主体因经营规模、管理素质等原因,还存在严重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缺陷,农业风险管理重灾后补救轻灾前防预,农业风险市场还不健全,缺乏农业风险管理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机构建设,探索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与风险管理的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牵引、农民和企业参与的农业风险管理组织运行模式。根据风险发生、积聚、传递、扩散的特征,把农业风险日常管理与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风险管理系统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防灾、减灾、救灾各个阶段的工作都以信息为基础来展开。信息是风险防范的充分必要条件,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看,风险的大小与获取信息量的多少呈反方向变化。需要研究利用信息集成与扩散技术,开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支撑各种农业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预警。协同风险管理机制,信息居于“神经中枢”地位起着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的作用。创新开发农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农业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需关注应灾全过程,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多主体、多层级、多环节研究应灾机制,对信息流程进行细致分析,促进信息多向沟通,构建相应的协同机制,提高现有应灾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总之,要立足我国风险管理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风险信息管理入手,研究管理的协同、信息的协同,探求如何实现联动应灾,有效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农业风险管理网络平台,要有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兼容性,通过研究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灾害的应急和日常风险的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韦良,张文安,唐红祥.广西农业保险巨灾损失分摊机制探讨[J].创新,2009(1).

2.栾敬东,程杰.基于产业链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3.王国敏.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卫军.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5.David Ripplinger,Dermot J. Hayes,Susana Goggi and Kendall Lamkey. Insuring Against Losses from Transgenic Contamination:The Case of Pharmaceutical Maize [Z]. Working Paper,2008.

篇10

一、引言

估计和评价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是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增长又可增加就业进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进行述评,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推导并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张保法(1997)把结构变动因素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各行业所占比例的不同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三部分是各行业的产出占总产出比例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第二、三部分分别从要素投人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就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胡永泰(199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GDP增长分解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然后再将TFP的增长又分为劳动再配置效应和净TFP增长,依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得出:劳动力再配置提高了GDP增长率,使之在1979-1993年增长了0.9%-1.3%,占TFP增长的37%-54%。蔡和王德文(1999)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做出了较全面的解析,它将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未被解释部分,未被解释部分又分解为劳动力配置效应和技术进步,通过测算得到:1982-1997年,中国经济8.01%的平均增长率中劳动力配置效应达1.62%,贡献份额为20.23%。潘文卿(1999)首先将总产出增长率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它们两者的乘积,然后再将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为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减去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得出。依据统计年鉴数据得出:总体来看,1979-1997年,中国GDP年均递增9.8%,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7%,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23.4%、15.9%。潘文卿(2001)利用同一测算方法得出:1979-1999年,在9.59%的GDP增长率中,总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6.68%,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为1.69%,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19.92%、13.89%。徐现祥和舒元(2001)在总结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潘文卿(1999)二部门测算法推广为N部门劳动结构效应测算法,并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测算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农业非农业产业间和广东非广东省间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1979-199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7.8%,在农业非农业产业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1.4%,在广东省和非广东省间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为1.5%。

考虑到劳动结构效应的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还有学者分时间和区域测算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李勋来和李国平(2005)借鉴Chenery(1996)计算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发现:1978-2003年,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1.9%,对总量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为2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从时间维度看,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2.1%)大于90年代劳动力转移效应(1.4%),劳动力转移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有递减的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为2.2%,中部地区为1.7%,西部地区为1.5%,表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张广婷等(2010)利用1997-2008年全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发现,1997-2008 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

也有学者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徐现祥和舒元(2001)构造了一个简单的劳动结构调整模型,证明在劳动结构调整过程中,边际劳动结构效应递减,总劳动结构效应呈倒“U”型;计量分析支持该结论,且发现:劳动结构效应的大小因劳动结构划分而异,我国产业间的劳动结构效应还未达到最大值,总劳动结构效应在经济增长中也呈倒“U”型变动。胡兵(2005)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由此建立带有就业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并使用1980-200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1980-2003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超过了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85%。

而关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很少,程名望和史清华(2007)使用我国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岭回归方法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总体经济增长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0.2654%。同时发现,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性评论及启示

总之,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者们在理论推导、效应测算和计量分析上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也有学者给予了经验上的支持。但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双向互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验上,似乎还无人关注,这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03).

[3]蔡,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1999,(10).

[4]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04).

[5]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03).

[6]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1,(02).

[7]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5,(03).

[8]张广婷,江静,陈勇.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