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习自我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0: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工程实习自我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工程实习自我报告

篇1

一、工程概况

东冠世纪城12#-15#楼及地下车库该工程位于宝鸡市陈仓区科技路,12#楼总建筑面积12560.76.㎡,建筑层数为地上26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建筑总高度:75.40m ;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50年,防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13#楼总建筑面积:27005.96㎡,建筑层数为地上25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建筑总高度72.5m,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14#楼总建筑面积13966.94㎡,建筑层数为地上17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建筑总高度52.20m,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15#楼总建筑面积13966.94㎡,建筑层数为地上17层,地下2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建筑总高度52.20m,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二.实习目的及内容:

在专业比较对口的实习岗位上,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并能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逐步掌握从只会在教室里读书的学生到服务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我们将来走上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岗位:资料员。资料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对项目形成的各类不同档案资料进行收集、鉴定、保管、利用等工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统计、借阅和保管工作;严格履行档案借阅手续,做好“八防”工作,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及时修补;及时收集整理及鉴定,协助技术科其他人员整理本工程一系列技术文件及内业资料管理,并时常去现场了解工程进度情况,规范与现场相配合学习,整理上报和下发资料和文件;项目竣工后档案归档,并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

三、工作情况:

只做工程资料,包括基础、地下室车库、主体、屋面、抹灰等;收集整理各个专业的技术员质检员测量员各自做好的自己的部分资料;用软件的时候非常多,施工到哪步,就得做相应的检验批等资料,并填写好(包括监理资料)及盖章报送监理签字盖章,收回整理。做好每次验收所需资料,配合项目部验收工作;竣工后进行不同的归档整理,分别移交档案馆、业主、公司;负责一部分文件的收发。

四、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在企业实习,我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对企业的需求,尤其是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实习目标更加明确。

大概一个月的接触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已可以独立做资料,也知道该做些什么资料,以及该向有关人员收何种资料。主体结构施工时会做一些钢筋混凝土检验比和质量控制资料,并交给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然后盖章并交给监理签字盖章;每次从检测中心拿回材料复试报告都要归类收集好存档;每次结构验收时,我们会收集好各检验批、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中间结构验收记录、混凝土强度评定和砂浆强度评定,各技术资料等;竣工时,收集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报告,整理各类归档资料,齐全后移公司,由公司交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移交档案馆。

篇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to enhance the reform practi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double division talent" fost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eaning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the reform practice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do the mo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form practice work.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reform practice; Effect testing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在社会持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数量上越来越大、质量上越来越高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趋向。高职教育就是为解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相关人才的素质和促进就业而设立的特殊教育形式,高职教育在培养操作性和实用性人才,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正逐步在现实中确立,运用校企合作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方式,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成为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点。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成绩提高、素质发展和实现就业,推行校企合作模式的顶岗实习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应该在高职院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在推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中应该树立严格的质量观,强调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和效果的检验,真正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落到实处,从校企合作的平台上、从顶岗实习的模式上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推进其就业的顺利完成。

1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1.1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时间里,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积累,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但可以讲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做到统和,还可以更好的掌握就业的信息,通过努力的学习,比较顺利的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提升自我的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为个人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创新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推动“工学结合”的实践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企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全局看,满足了新时期国家的建设对大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1.3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不但为企业也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4缩短企业急需人才培养的周期

企业的发展依靠实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人才的不断加盟,人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灵魂,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短期内招募到各种急需的人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可以为企业在短期内培养出所需的、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学生人才。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效果检验的要点

2.1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的检验

坚持“合作、双赢”的原则,企业和高职院校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高职院校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的支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同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及时的调整办学方向,办学的层次定位,加快校企合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的检验要点:重要环节就是要实行校企合作中的实训实习模式。生产实习阶段主要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进行,利用企业的工作场地和设施,以及现有的技术人员对实习高职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总结出学生生产实习中出现的知识缺陷和技能不足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反映到学院以便学院做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改进。

2.2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基础工作的检验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时刻关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根据企业培养人才的需要,适时、适量的改变和调整教学的内容,授课方式。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基础工作检验的重点应放在:考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和当代先进的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教学的时效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3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培养目标的检验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和企业特点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由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企业提出报告和建议,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战略的变化向高职院校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检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培养目标的要点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良好沟通平台的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目标;目标制定、改进和培养方案的合理性;校企之间共建师资团队和实习实训的方案;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设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是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才需求量猛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特殊教育形式,其地位正呈现日益重要的趋向。高职教育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实现顶岗实习的做法培养人才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做好规范性工作。高职院校中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项技能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专业,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水平,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正东,王红兵.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 河南建材. 2010,05.

[2] 胡瑛,杜绍堂,杨翔,李忠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与管理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5.

篇3

二:收获与体会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模板设计:优秀建筑工程师实习报告

(一)施工准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77-0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中,房地产业以及建筑业发展突飞猛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要“四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同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改革发展思路,也给高职教育提出了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即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建筑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支撑,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建筑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建筑工程高职教育需要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

企业对所需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主要反映在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上。不同企业在看待毕业生学历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些企业认为高职生踏实肯干,其对学生道德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要求较高,认为高职生的自我定位要准确一些,更能吃苦耐劳。很多企业表示,在现代社会中人际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当前,很多毕业生在这一方面都比较欠缺,学校对此应加以培养。从理论知识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都表示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一些能力:建筑材料方面,如建筑材料识别与分析的施工现场经验识别方法的培养、建筑材料识别与分析的实验操作方法的培养。识读图及制图方面,被调查的企业一致认为毕业生应该掌握很强的识读图能力,这是从事相关岗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而对电脑制图方面来说,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制图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是都要求毕业生能够有一定程度的绘制图能力。施工现场控制能力,如建造中施工技术现场指导与施工过程质量监控能力,一定程度上的计量计价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需成本。对施工组织的能力也是毕业生所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有些企业还表示,即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中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但如果能有很强的道德心理素质,所欠缺的理论技能知识都能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培养。

二、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实践能力难以掌握

职业教育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除了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默会知识。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获得,实践能力的掌握一定要有技巧熟练人员的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以及学生一步步的模仿、用心的体悟及身历其境的“历练”。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到班容量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有限、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学生动手训练依然严重不足,实践能力难以获得。

(二)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的现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对在职教师,可充分利用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同时,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实习课程指导老师,把企业人才“请进来”,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不能适应实习岗位

当前,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没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也不能带来明显利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主要动力是招聘实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之急,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就成为顶岗实习环节能否做实的关键。在当前建筑一线人才培养中,由于学生在校内主要偏重理论学习,接触工程实际较少,专项基础技能训练不足,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能力不强,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不适应而被淘汰,最后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脱钩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迅速被推广应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还只是注意到与理论教学的简单对应,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试行起来不切实际,效果难尽人意。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实践教学只是按知识结构而没有按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没有打破学科界线、专业界线甚至是课程界线,因此,实验或实训只是单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能提高综合技能;技能培养规格没有按照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对技能型人才的真正需求进行,难以培养出高等级的、适用性强的职业技能人才。

(六)企业对于学生资源的利用不足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能工巧匠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他们本人还有工程建设工作,无法抽出大块时间离开施工现场到学校;另外,由于企业技巧熟练的老员工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因而这些人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教学环节

(一)基础能力环节实施措施

实训环节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也可以直接到师傅所在的建筑工地实施,采用“技能项目式、项目师徒制、师徒双向选择”形式进行,即由企业的能工巧匠开出技能项目,学生根据开出的项目书申请选择师傅,师傅根据学生的申请以每6~18人为一班,以口传身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利用每天2~4学时的时间进行为期5~10周的边干边学,逐一培养学生的专项基础能力,学生在专项技能基础训练阶段至少3项技能合格才能进入综合实务技能训练阶段。

(二)实务综合类环节实施措施

实务综合类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当老师,每3~8名学生为一组,全程跟踪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到施工现场跟着老师实践。学生通过边看边学,同时配合“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全面巩固和熟练掌握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类型及其建筑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验收要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等。学生每组每周要填写施工周记,记载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等,学习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陈述和答辩,答辩通过才能进入顶岗实习环节,此过程学生还能充分体验企业文化,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实践技能训练环节

应突出社会实践技能训练环节的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所需实际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此环节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实训中心或者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建筑工程基本技能包括各种工序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工程质量验收、安全施工、工程量核算等。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比如在实训中,对模板、钢筋、脚手架、砌体、混凝土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都应进行详细的个例讲解与操作示范,并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编写施工进度与流程图、编写施工计划书、列出材料用量及清单等,然后分组进行具体操作。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学校应通过举办实习供需见面会、跟岗实践单位留用、家长推荐和学生自找等方式,为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下达顶岗实习任务书。学校应要求实习单位提供师傅人选,明确师傅的工作要求;要求学生边干边学,虚心向师傅请教,并按要求认真填写狮徒学习手册》,至少完成20篇顶岗实习周记,每篇实习周记300字以上,实习周记须有企业师傅的签字;学生还应撰写3000字以上的实结报告并答辩,集中实习的学生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答辩,分散实习的学生回学校集中答辩。顶岗实习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顶岗实习成绩合格及其以上等次的学生由学校和企业一起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责成重修。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着重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以培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的毕业生求得企业支持;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解决实施现代学徒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精心研究各实践环节的考核标准,强化重点环节的考核和管理,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始终发挥设计、组织、协调、监控的核心作用。

(二)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

职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同时,也应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只有在知道这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前提下,才会有可能创新改进工艺技术,同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校内实训基地可以看做微型的未来工作岗位,在基地里学生可以接触到建筑工地实际施工器具,在学生头脑中可以生动立体地呈现出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为以后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训基地可以分为基础实训室、主体实训室、屋面实训室、装饰实训室等。在各个实训室分列建筑行业现阶段分项工程各种施工工艺实体,让学生更具体贴近操作实际。

(三)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跨企业实习中心具有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就建筑行业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实习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校外实习基地必须建立足够的不同功能的实训基地,既要有跟岗实训基地,也要有顶岗实训基地;既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训基地,也要有钢结构、砌体结构等各种典型结构类型的工程宴训基地。这种联合中小企业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采用“2+1”培养方案,即前两年学在学校学习,第三年进入到校外企业实习,由专任教师指导实习,以此使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指导教师必然是具备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而且教师群体中有的长于理论,有的长于实践。同时还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对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请进来”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授。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应增加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应积极从当地的知名企业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高、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他们既可以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等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对原有的教师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他们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引进“双师型”教师,还应把原有的教师“送出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师资建设方式加快教师队伍建设。这就要求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为高素质极具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篇5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M.Knowles)提出了契约学习理论。

契约学习是以学习契约为载体,所谓学习契约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拟订的书面协议即学习计划。其中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对契约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效果很好。

二、学习契约的内容及契约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建筑设备专业的内容综合性强,包括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其设备。在现代建筑中的建筑设备,能充分发挥建筑物使用功能,为人们提供卫生舒适和方便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它是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毕业实习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育人,重在知识教育和培养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建筑设备专业制定了学习契约,具体内容如下:

学生姓名:刘志强等同学

指导老师:马人骄

签约时间:2011年4月5日-7月1日

契约目的:毕业实习是本专业的一门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是学生学习现场工程技术员的内、外业务,熟练现场施工员和技术员的工作范围,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对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此契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要求学生能看懂专业工程施工图纸,熟练查阅标准图集,正确使用施工验收规范。能熟练正确使用简单的施工机具,掌握管道器具和设备的安装。

根据工程进度能编制班组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分析报告,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并能编制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熟悉工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掌握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熟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编写方法。

熟悉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预算员的工作范围和操作方法。

掌握施工顺序,熟悉交叉施工的方法,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2.学生决定学习此技能目标的具体原因: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刘志强等同学毕业后,要从事水暖施工方面的工作,希望熟悉水暖施工现场的业务,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3.学生围绕什么方法来学习的:

实习工程中指导老师负责在现场随时指导实习。征求学生意见,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回学校由指导老师集体讲授1-2次。学生也可以查“施工验收规范”自学,在学习中,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实习时由每位现场技术人员指导10名学生,逐渐熟悉施工技术员和工长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根据现场条件,尽量让学生独立从事“实习内容”中要求的各项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应以一名现场技术人员的身份出现,所从事的工作由现场领导和指导人员安排。

4.学生想提及的主要问题:

施工顺序是什么?交叉施工的方法是什么?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是什么?如何根据工程进度能编制班组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分析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编制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学生从哪些方面搜集学习该技能信息:

借阅施工现场的专业技术资料,或者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等,也可以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6.对于该项技能的学习成果:

实习日记:每天的工作内容体会和建议。实结:整个实习过程的收获和心得。实习答辩:由系里骨干教师成立专家组进行答辩验收。

7.与他人共同体验学习该项能的学习过程:

根据工地情况,给学生分组,每小组5个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工地10名学生,共分2组。交叉学习现场工程技术员的内、外业务,熟练现场施工员和技术员的工作范围,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对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8.结合多种方式方法评价运动技能的学习:

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人员对每个学生做出鉴定,实习单位鉴定须盖实习单位章。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质量及实习答辩情况,评定其实习成绩,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9.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实习指导教师带学生不宜超过20个,在2个较近施工现场流动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作好个别辅导。

指导教师重点加强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纪律的管理。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较危险的施工区域出进要注意,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被伤害。

10.学生与指导老师回顾并反思实习过程:

学生要达到预期的实习结果,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反思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水平,由于现场条件有限,与学生协商,学习契约可以作调整,例如“熟练正确使用简单的施工机具”这一任务,由于现场的施工机具少,学生很难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学生只好看工人操作。了解施工机具的使用方法。

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实习单位服从管理、尊重师傅、虚心学习,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爱岗敬业。

以上学习契约帮助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与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通过实践认识到契约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契约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契约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赋予学生以选择权,学生可以直接面对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契约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在学习契约的制订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学习目标是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主动提出的,学习进程安排和学习评价标准是学生参与制订的。

3.契约式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契约式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平台上,以师生共同协商为基础的,随着契约学习的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会越来越多。契约学习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

4.契约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习的实践性。契约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契约学习不但强调学生学习结果,更注重过程。学生在实习中,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契约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采用“契约式”教学模式,学习不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需要不断与教师协商的自主过程。有了学习契约这样一个书面文本,对学生有了约束力,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并努力去完成它。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了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M.S.Knowles.The Adult Learner.A Neglected Species[M].Houston:Gulf Publishing,1990:139.

[2]唐青才,全.契约学习: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导学习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4):20.

[3]蒋先福.契约文明:法制文明的源与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17.

[4]VIO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8-429.

[5]朱肖川.西澳洲的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2010)阶段性研究结果。

篇6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

以知识结构、知识点、实现方法为基础设置理论课程,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体育知识、外语知识、经管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

2专业教育

1)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开设有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理论力学等3门主干必修课程以及电工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B等3门限定选修课程,共计20学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流体力学(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画法几何基本原理,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专业基础知识。开设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等7门主干必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测量2门非主干必修课程,专业外语、土木工程CAD等2门非主干限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方向知识打下坚实基础。3)专业方向知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教育按照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4个专业特色方向教学。

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时间共计40周。通识实践环节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实践3周(3学分)、金工实习1周(1学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1周(1学分)。专业实践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设计等共10周(10学分),测量实习2周(2学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7周(7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6周(16学分)。此外,还专门设置课外实践5学分,安排学生从事暑假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课外实践活动。除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外,土木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省土木建筑学会举办的优秀毕业设计大赛,并举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根据土木工程学科和专业特点,利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岩土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岩土工程训练中心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搭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培养体系采用室内实验、校内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多层次”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型”题目和“科研型”项目结合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在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根据土木工程专业4个不同的特色方向,探索了“设计型”题目和“科研型”题目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编制了建筑工程方向“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方向“基础工程”与“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与“等截面悬链线砼箱形无铰板拱桥”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考核标准。地下工程方向延续了矿井建设专业的教学内容,编制了矿井建设中的”建井工程结构立井井架”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考核标准。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理论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理论,开展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分别采用了指导教师双向遴选制度、设计题目多样化、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以及多环节答辩制度,同时说明书和绘图采用手写与打印相结合形式,达到了管理的制度化,避免了管理中的随意性;同时发挥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两个优势学科科研实力强的特点,在优秀本科生中选取重要科研课题中的问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做法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扩大了我校社会影响,提高了就业率。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真正实现“真刀真枪”做设计。同时要求毕业设计必须有电算内容,配备了各专业方向的电算教学软件,保证了毕业设计既有电算又有手算的特点,提高了学生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编辑出版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丛书》。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标准、开提报告撰写标准、答辩基本规程、撰写标准、质量监控评价标准、评分标准、二次答辩基本规程等一系列毕业设计管理文件。

“多渠道一体化”的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体系

篇7

作者简介:王虹(1968-),女,陕西宝鸡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高职教育水利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47-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1]顶岗实习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得以验证,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到位、实习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实习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笔者针对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企业难找

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硬性的法律制度约束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企业一方面急需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希望毕业生上岗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但另一方面企业考虑到生产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不够支持,致使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建筑工地进行生产性实习很难落实和有效实施。[2]对于校企合作,因为缺乏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实际多是依靠教师的私人关系在维持,因此学校也就无法对施工单位提出配合实习目标的具体要求,即使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一次性接纳的人数也很有限。能保障实习质量要求的实习企业难找,是顶岗实习管理中的最大困扰。

2.顶岗实习指导难落实

实习单位分散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对于建筑企业,一个工地能容纳实习学生的数量很有限,学生往往要分散到很多个工地实习,还有部分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更加大了实习工地的分散度。[3]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通常采用专业教师轮流到不同工地进行“看望式”管理的方式,教师一方面负责实习管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从形式上看,管理与指导两者兼顾了,但因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教学骨干,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校外实习的管理和指导,使顶岗实习实际上处于无人管或“半管理”的状态。

3.顶岗实习安全难保障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保障。[4]现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相关条例没有明确在校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职业院校、企业与顶岗实习三方又很少签订协议,一旦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应该由谁来负责也一直是实习管理过程中最敏感的话题。

4.顶岗实习效果难考核

实习点分散度高、实习持续时间长、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导致对学生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通常是实习结束时由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再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给出学生的实习成绩,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反应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状况,技能水平是否提高也得不到验证。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1.多渠道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1)以社会服务为纽带,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校企重点合作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技术开发研究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等,增加企业对学校的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5]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与校外建筑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通过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确保了学生各种实训的效果,达到了工学结合的目的。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借助开发区优势,与进区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住建局、广西金大道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广西荣泰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建筑企业共建了园区实训基地。

此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三个结合”,即:学校与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主流企业结合,师生与建筑技术员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积极建立产学结合机制。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实训教师的智力,解决了建筑工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建筑企业提供了生产和技术服务。

(2)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里建校区,拥有实训基地32亩,建筑面积7800m2,露天实训场地7500m2。学院“以场地引资源”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实训和生产的一体化作用。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并承担师资培训任务,引入行业标准,以企业为主组织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经受实际生产的锻炼,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又节省了企业对场地的投入,通过材料检测、工程设计等业务,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后续人才,形成了校企共赢的局面。

2.以制度作保障,落实实习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跟踪和指导,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具体到人,并做好跟踪记录,辅导员要配合指导教师做好相关工作。[6]针对学生顶岗实习学习适应阶段、熟练阶段和提高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工作。

(1)“实习承诺书”制度。向学生印发“实习承诺书”,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明实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相应的责、权、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的“实习承诺书”进行归档,作为实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2)定期探望制度。在实习过程中,由院领导、系部领导和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分批、巡回到各实习点探望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身处陌生环境的不适情绪,最大程度上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及时动态管理。在实习生中按班级和实习点分别组建班级QQ群、实习点QQ群和实习点飞信群,充分发挥网络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优势,调动多方人力资源,全天候、全过程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解决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

(4)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技能的指导;聘请企业兼职辅导员与学校指导教师、辅导员一起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通过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情况。

3.健全保障制度,重视实习安全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和健全了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应急处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与安全管理规定”等学生顶岗实习保障制度,从而确保了学生实习的安全,保障了学生权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7]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实习责任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

4.实行双向考核,三元素评价体系

(1)双向考核制度。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控制和考核;在实习完成后,由实习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8]

(2)及时通报制度。对各实习点出现的各种积极和消极的事件进行及时整理收集,对涉事学生给予第一时间的表彰或处分,并及时通过实习单位联络员通报到所有实习点,发挥事件的模范效用或警示效用,引导各实习点的实习工作朝积极方向发展。

(3)实行学校评价、企业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三元素考核评价体系,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并起到积极鼓励优秀学生的目的。

三、结束语

通过校企共赢,调动了企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通过多渠道拓展实训基地,解决了实习场所不足的困境;通过健全实习管理制度,细化了实习指导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可以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顶岗实习达到实效,实现“顶岗”和“上岗”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谭辉平,李芹,廖俊杰,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7-8.

[2]皇甫静,李贤政.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76-78.

[3]朱蓉.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12-14.

[4]龙伟忠.学生顶岗实习伤害事故预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

(29):169-170.

[5]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2-13.

篇8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科学的专业知识,更要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就业时获得企业的青睐.然而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水平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业而言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渗透,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地点由固定教室转变为企业、工厂、礼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拘泥于特定形式,给予了学生新奇有趣之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一体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教师团队的一体化,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对“一体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应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训练,并在实践训练中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2.“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是“一体化”教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开放性指的是“一体化”教学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参与性是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程建设中,由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其讲解建筑工程的作业流程,并为学生解答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疑惑之处,学生也要经常进行反思,确保在实践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互动性是针对教学双方而言的,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水平,或者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以便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高职教育普遍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高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掌握专业知识,快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高职学生的就业也将不再是难题.“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与同学和谐友爱的相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应用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明确教学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这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前提条件,下面将对“一体化”实践教学实施的关键要点加以阐述.1.准备阶段: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规划设计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2.教学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向各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等工作,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在演示完成后,其他小组的学生要提出质疑,问题的涵盖范围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温故而知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在应用上也会更加的娴熟.3.评价阶段: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要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五、提高“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首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反复的推敲,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于应对各类突况,保证教学流程的紧密衔接.其次,选择的项目要具有代表性,既要反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要反映现代社会的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和工程实际.第三,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立足教育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积极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到现场学习实践经验,完成实践后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评价,可有效地解决课堂上不易理解的疑难问题.最后,建设“一体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工程素质、信息素质,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能符合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这对于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和推广,使其真正发挥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不断缩短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的差距,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2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2.1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程造价岗位的能力需求,选择典型项目,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多变的需求。针对课程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进程,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推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课程,同时增加前沿技术(如BIM软件)等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2.2继续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走出校门到实际工程造价岗位接受实战训练,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众所周知,基础理论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而岗位的实战训练则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方法,能够在实战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其次,将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引进校园。职业资质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3。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应资质是被企业认为学生具有一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外在证明。所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和了解并拥有了工程造价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据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用而且会用,获得职业竞争力,这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加具有特色的实训环节,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增加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课时数,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力度的加大和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或者通过很短的实习期也能顺利胜任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就省去了许多培训的宝贵时间。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局限性,形式要灵活,只要能到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篇10

对建筑设计过程的认识“拿到一个方案,你务必清楚这个方案基地在哪儿,环境怎样样”

这是我们公司产品研发部丁总说的。丁总负责整个公司内部日常事务,并负责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他喜欢和员工在一齐,个性是我们这些实习生。实习生一拨一拨的来了又走了,但他的个性依然不变,就是个性地喜欢跟实习生在一齐做方案、讨论方案。每当一个新的设计任务那过来,他就会让我们实习生单独做方案,他来评说。同时他也会做一个方案,然后一齐交流。每个项目的设计能够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能够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漫长的时候如遇到大型住宅小区,几十万平米的小区,分期而建,至少也得一两年。短暂的如一些投标,或者一些委托设计,也就一两周,甚至一两天。但不论是大型小区也好,小型投标也好,委托设计也好,总会有设计开始的时候,也会有设计结束那一刻。

老总说,拿到一个方案,你务必清楚这个方案基地在哪儿,环境怎样样其实他讲的也就是方案的前期工作。方案的前期工作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需要超多的信息和资料,要对方案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一般来说每个方案都有一个甲方委托的设计任务书,这个任务书上所包含的信息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出发点。但是仅靠这个任务书上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对任务书上的资料进行深化,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最原始方案的构成过程,因为在深化任务书的同时也就对在整个方案中要解决的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回答。所以,建筑设计前期工作也不只是收集资料那么简单。在前期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大概有,对方案基地的分析,对基地周围整个环境的分析,找到设计的出发点,找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到现场观察,照相,然后对资料进行汇总。通常,这个过程会以一个前期报告的形式总结出来,然后跟同事们一齐交流,讨论。透过交流,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在下一步的方案设计中解决问题。然后就是方案的设计过程了。这是方案构成的关键过程。也许在最开始方案只是在思考中,但这个阶段就要求我们动手动脑,讲方案表现出来。手绘方案草图是必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方便

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个时候老总不会打扰我们,会让我们自由发挥。草图过程后,又会有一轮交流会,对每个方案进行剖析简评,找到设计的突破点。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方案。方案过程是漫长的,也许直待到出施工图甚至是施工图纸后还有改方案的。方案的设计有不断反复的过程,即便是这样,最后的方案也不是最完美的,而只是最适宜的。方案的初步设计中或许会用到电脑,手工模型等工具来推敲方案。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工具,这在我所实习的公司用到的时候很多。几乎每个方案都会有模型,有的方案甚至好几个模型。这个设计过程中会构成一些实际的方案的东西,公司一般构成一个幻灯的文件,方便大家在一齐讨论总结。这之后构成的方案已经有必须的可行性了,但还需要深化。深化的方案会构成一个方案文本。这个文本能够用来更甲方交流,也能够公司内部交流。但这都还是初步设计过程。然后便是方案深化过程。方案的深化过程意味着方案基本定下来了,能够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了。施工图设计在我所实习的公司是用跟方案设计不同的人来进行的。这样的安排合理性有待商榷。尽管是不同的人来进行,只要有团队意识,一般也能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大体的方案设计过程也就是这样。我在公司实习期间,还听了一设计成果回报会。

公司的老总陈总(董事长)对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的总结。也就是说,对每个已经设计完的方案,还需要重新在脑袋里面过滤一次,及时总结方案中的足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少犯错误。有时候方案的设计往往会因为甲方的意见重新再做,中国的建筑行业里面,甲方甚至超过建筑师对建筑方案进行总体控制。所以方案往往不是一轮两轮能够做完的,有的时候会做很多轮。更有甚者,在做了很多轮后,甲方自己拿出一套图来,然后说照着那套图做就行了。所以说建筑设计的过程不是直线性的发展过程,有的是曲折的无规律可循的一个过程,充满了反复,充满了否定。我们在设计中要保证,最后的结果却是明确的,清晰的。

对专业分工合作的认识

“此刻老板要求我们化施工图的也要学着画建筑方案,每样都要懂一点。”

这是我们一组负责施工图的王工说的。王工和另外一位张工负责一组的施工图设计。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包括建筑部内部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包括建筑部跟其他部门的合作。我所在的公司方案设计过程和施工图设计过程是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公司分了4个建筑设计小组,每个小组里面有两名负责施工图设计。但最近公司的新规定是负责施工图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同时方案设计人员也要参与到施工图的绘制中去。相互学习,相互渗透。除了组内部的分工合作外,建筑部跟景观部,结构部,设备部,暖通部,电器部也有密切的合作。跟景观部的合作主要是方案阶段建筑设计的场地绿化景观设计部分。有时方案催的急,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景观人员去做了。这样的结果也有收效很好的,也有没有效果的,有的时候景观部设计的绿化场地拿过来还得经过建筑部改,或者干脆弃用,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跟其他部门的合作也十分密切,一个成熟的项目不仅仅仅包括建筑设计,而且包含了其他的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电器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有时候会给设计带来约束性,需要建筑师认真对待。在我实习期间,曾见过结构部的人过来跟建筑部的人沟通,调整建筑设计方案。我的室友是搞建筑电气的,曾跟他说起建筑电气的事情,他说搞建筑的(主要是方案设计)图要是画的准确,拿到他们那儿去他们很省事,用不着麻烦改图层什么的。所以说最后所构成的成果往往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毕竟还是要回到专业上面来,各司其职,干好自己的专业问题,整个设计流程才会少走弯路。在中国建筑行业还有特殊现象,那就是本来是整个建筑设计中要思考的问题被层层细化,有很多外包公司,专门负责建筑设计中的某一项。如效果图公司,专门做效果图,建筑动画什么的,跟他们之间也就应要有合作意识。设计小组内部也有明显的分工,每个设计师有自己的强项,比如有画总平好的那么他在设计中负责总图的绘制设计就会多一点,有户型潜力很强的那么他在设计中就专攻户型方面,也有立面造型潜力很突出的在立面造型的时候就多分担一些职责。但是如果分工太明显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段工(户型潜力很强的一个同事)说

,去年公司没有分组的时候,那时候来一个项目,大伙儿都分着干,干总平的就负责总平,干立面的就负责立面,那样做事确实很快,但是把建筑师的个人素质给降低了,长久下去,干总平的可能立面造型方面就会弱下去,干立面的呢,总平方面又可能又会弱下去,所以整个公司的人力没有得到最大化得锻炼,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以个人的综合专业素质,综合专业知识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全面的建筑师。

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建筑师就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解决的却不仅仅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问题。”

这是在实习的最后一天,丁总给我们实习生做的一场专业知识培训上讲的话。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法,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节奏。建筑学学生课程作业和实际建筑设计工作有很多的不同,而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际,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成图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得有理有据,都得让甲方心服口服。一名“专业”建筑师有处理各种复杂设计问题的潜力。当然对于一个从学校刚出去的本科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建筑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个建筑设计人员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都会体现到建筑设计当中来。进入设计院,所要处理很多关系,设计师,客户,用户,立法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人群有构成了来之外部和内部的一些约束,有基本的约束,有形式上的约束,有实际问题的约束,也有象征性的约束,种种的约束都是向着建筑设计本身来的。一个专业的建筑师所面临的就是平衡这些约束之间的关系。那里,设计师是指我们自己,以专业眼光来看待的建筑师自己。客户一般是甲方,投资方,不必须最终住到房子(建筑)里面去。而用户呢,是最终享受房子(建筑)的人。

【二】

一、实习目的,任务:

1、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及协调潜力。

2、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工作方法。

3、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二、实习资料:

1、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或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2、了解设计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工作方法,了解设计院的不同工种的基本工作资料和合作方式。

3、指导老师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三、实习日期:

第二学期教学周1―17周。

四、实习单位、地点:

单位:******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地点:**省**市**路**号****中心*楼

五、实习经过:

大四下学期,我有幸来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实习,在为期四个月之久的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我实习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实习第一天,当我来到设计院,端详那些即将陪伴我度过四个月实习时光的新同事们,环顾着那全然不同于学校的新环境,看着办公桌上那一叠叠图纸和墙壁上贴着的成果图,情绪用激动万分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强烈的表现冲动涌上心头,我下定决心,把那里当作人生新的战场,来走好人生关键一步,证明自我,超越自我。

刚来的时候,所长就给我找了个指导老师,他的名字叫王伟,由于我是自己搬电脑来的,所以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都在电脑存着,所长把王工找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以后好跟着他学习,他开始也没有给什么活,就看了我平常在学校做的设计,给我指点了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是我的指导老师。

来这的前两星期,不明白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那里看看,那里逛逛,有的时候看看书,看看别人画的图,给自己找点事做。过了两周以后,最终还是公司里的王工程师给我指了条路,他告诉我一些简单的要求让我用CAD软件画一个两层的办公楼的平面图和立面图,最后有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画图,速度和质量相对来说都是很高的,但是当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后,王工指出了很多规范上的不足,然后他就耐心地告诉我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

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构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

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务必贴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贴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对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绘图。绘图所用程序为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维绘制。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

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在以后的日子里,进入了上班的模式,帮忙别人干点小活,也参与几个小型的方案的设计,但是我的设计一般不被使用,因为我方案还处在现实与理想的交融处,也就是不结合实际,但是这能够锻炼我的思考,积累更多的经验来为以后做铺垫,方案的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的方案的出炉,需要更多思考和更多的经验做后盾的,而我是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对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熟悉,这有从实践中吸取经验。

有时候别人给你个小区让你用PS处理,这都是常见的事,所以学到PS也是当务之急,在这段实习的过程中,PS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关键是学习和请教,不会的有高手在,大部分都是精英。在我们所里,3D是不常用的,一般做效果图都拿到效果图公司去做,大部分人都用SketchUp来画效果图来表现一下,所以在这不会3D能够,但必须要会SketchUp这也是方案表达的一种形式。以上这些都是画图手段,必不可缺少的,想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关键要不时的学习,我们这设计院有好多书,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用看书来提高自己,总之学到东西就行。

在所里作为一个实习生,什么小活都干,能够说会有学长给你活叫你做,有时候给别人给你一个平面图叫你画立面和剖面,都是设计好的,这样的活并不简单,也需要开发大脑资源和充分的想象力,还有要准备多次的修改,好的方案都是在多次修改中完成的,我也不例外。

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之外,还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之后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持续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

也许我们不必将这个关系看得太复杂和过分重要,毕竟我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必须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由于这次实习时间短暂,因此并没有多少时间让我对设计院的同事进行详尽的交流,一般只能够把握在每一天的吃饭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进了解。

除此之外,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两次聚餐和一次群众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也用心参加了,这多少也会增加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认识到了一批设计人员,相信这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但是对于自己在交流上的不够用心主动以及他们交流的有限性,成为了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的失败教训的一部分。

六、实习心得

其实,四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学的知识太少太少了,专业性的知识只接触个皮毛,我突然发现我的未来、我的期望、我得曙光我要努力学习,毕业前的一年内,我要大补,充实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进步!

在设计院这段时间,充分的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透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间接的了解一些规范、控规方面的资料,以前只是理论上研究,此刻在设计院透过图(2016年度大学毕业生会计实习报告)纸,实际的工程去接触,别有一番味道!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在设计研究院的实习还算是比较满意的。首先,这次实习到达了我设定给自己的最低要求:初步了解到设计院的架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设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开展状况,以及认识到一些从事设计工作的结构师、设计师等等。

其次,我还提高自己对电脑制图软件的应用水平,并学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学过的制图软件。除此之外,在多次的修整制图的过程当中,让我加深了对设计的认识。但是令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日常的交流中不够主动用心,引致在工作时产生困难。

此外,自己的电脑软件操作水平有限,再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相当大的难度相信我能够充分吸取这次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完善自我,尽自己最大的潜力成为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年青人。

【三】

一,实习目的

透过在设计院的实习,体味设计工程师的根基工作轨范、工作体例、职业素质要求,毕业后能更好顺应市场的成长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磨练学生在校的进修下的功效,填补课堂进修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手艺,以到达专业培育的方针。

二,实习资料

1,阅读学习《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第一册-设计说明》《安徽东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初步设计第三册-设计图纸》《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设计院的相关资料,了解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功能和好处,了解各构筑物的功能,并亲自演算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巩固的课本上学习的知识,也拓宽了视野。

2,经过中南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的多次耐心指导,参与设计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工程师们节约了时间,我们同时也学到了专业技能。

3,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公司的上下班时间,遵守职工制度,服从管理和安排,尽量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三,实习时间2013.3.18~2013.4.26四,实习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安庆分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总院,英文缩写:CSMDI建立于1954年,原直属建设部,2000年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后,进入中国中信集团。

该院是综合性甲级设计院,具有市政公用行业甲级、建筑工程甲级、水利行业城市防洪甲级、公路工程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风景园林专项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甲级、造价咨询乙级、生活污水运营甲级、城市规划乙级以及压力管道GA1的设计资质。能够承担甲级城市给水、排水、燃气、热力、道路、桥梁、建筑、隧道、公共交通、轨道工程、园林景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及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工程勘察、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程咨询、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业务。

总院有限公司共设有九个设计院和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信息中心以及附属水处理设备工厂等生产机构,能为工程设计和建设带给全方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除继续服务中南部地区外,我院先后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分院或分部,在泛珠三角有:珠海、深圳、汕头、东莞、广州、佛山、惠州等;在闽三角有: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在长三角有:上海、杭州、南京、温州、扬州、宁波、安庆等;在西南区域有:重庆、海口、三亚、昆明、南宁、新疆等。这些分院为我院开拓市场和生产经营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我有幸在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安庆分院实习,收获颇丰。我们在徐院长的带领下来到实习单位,受到了设计院相关人员的热烈欢迎,我们坐下开了一个简短的回忆,各位领导为我们接下来的实习做了细致的安排。我们被分在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里,每人一个办公桌,配备电脑,工作环境还是十分好的。

在实习前期的一段时间里,我初步接触了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运作,熟悉了粗、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等构筑物的设计和图纸绘制,积累了必须的工作经验。指导我们的是一位姓范的工程师,在他的细心和耐心教导下,我很快就熟悉了相关的操作,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际操作潜力有所提高。在设计院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使用CAD软件了,我抽空就自己看视频看网上教程学习,慢慢的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制图工作。之后一位姓程的工程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帮他做一些工作。开始我个性紧张,因为根本就不太会CAD。他耐心的教了我一边,并操作了多次给我看,最后我最后学会了,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管道尺寸标注。帮他忙活了几天,真的收获了很多,那些在网上学习的知识经过实习练习更加熟练了,CAD运用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