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总监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4 00:14: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汽车技术总监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汽车技术总监总结

篇1

年月,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随队到河南济源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我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们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我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我更积极向他们进行请教。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供电系统设计,科学编制技术措施

在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我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淘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我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我针对井上、下高低压供电系统有变动的地方及时对供电系统图进行修改,可以随时了解各变电所所带负荷,并负责对井下远程监控系统的维护。同时,我对矿井的高压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和对井下高低压电缆统计。在系统领导的指导下,不定期地组织电工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新技术,提高理论文化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并经常组织各项技能比武,积极开展“QC小组”和“手指口述操作法”等活动,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车间电工的业务水平和处理开关故障的能力,大大缩短了处理事故的时间,有力保障了全矿的安全供电。

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逐渐熟悉自己的业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事故处理经验少。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戒骄戒躁,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不辜负矿、科领导对我的信任,努力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争取为矿的发展多做贡献。

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我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篇2

[作者简介]吕江毅(1979-),男,陕西铜川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副主任,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和职业教育;龙建(1962-),男,贵州六盘水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馆员,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和职业教育;崔永春(1954-),男,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和职业教育。(北京100026)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内课题“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损伤及修复课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YR2010027)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31-03

德国布莱梅大学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又称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它是目前世界职业教育较为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之一。我们学院在2005年学习并运用了该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尝试,我们发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内、外部条件,需要企业大力参与、政府财政配套支持,同时,必须要结合国情校情进行本土化。“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损伤及修复”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力图打破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成长过程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

一、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现状

1.性质与目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期课程是“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有“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检修”“汽车保养”“汽车整车综合故障诊断”等。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以及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现象,掌握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能够掌握汽车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原理;能对发动机各系统进行维修与故障诊断;能进行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对汽车发动机简单故障进行诊断;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现状。传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中,学生一般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发动机专业技能训练。理论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发动机构成依次展开介绍,实训课程一般分为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操训练。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学习理论课时,由于缺乏对汽车结构的形象认知,在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感觉抽象、不容易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到了实际操作阶段时,尽管学生学习兴趣强烈,但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很多,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因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二、基于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课程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目的是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融合,在教学情境中融入实践工作中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从容应对职场、生活以及社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设计应以“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行动”作为导向,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和实施者、教师为主导者和行动的策划者,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对角色转换合作为行动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1.教学情境设计应来源于工作并且便于教学展开。本课程首先邀请汽车行业专家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活动内容,并按照教学法转化为“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损失及修复”的学习领域。然后按照企业发动机大修的工作任务,采用剧本化的模式开发相应学习情境,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依据维修企业工作流程和质检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最终建立课程标准。学习情境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但不完全等同于实际工作,它是经过教学化设计的,设计的教学内容要适度够用,凸显学生主体;学习情境内容要由易到难进行设置,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现状,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成长规律;学习情境下设计独立的小任务,同时,整个领域又是一个客户发动机大修与竣工验收的完整工作过程;教学化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符合学校设备现状,教师的能力也要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

2.教学过程采用八个步骤,进行教学细化。参照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过程:预约接待车辆信息登记资料工具准备确定实施方案劳动安全防护实施计划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清洗交车客户服务跟踪。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六步法实施教学过程,探索出教学过程八个步骤:第一,作业检查温故知新;第二,情境引入明确任务;第三,脑图分析形成决策;第四,收集资料知识准备;第五,师生互动实施计划;第六,专家把关反馈修正;第七,成果展示全面评价;第八,归纳总结进行拓展。

3.学生采用行动导向学习。按照工作过程建构教学内容,通过剧本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维修企业工作流程;采用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强调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思考和自我负责的概念;从信息收集、计划制订、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到成果评价,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学习成果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行为导向教学中的进步程度,关注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三、基于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课程的设计内容

1.课程适用对象与职业岗位。包括汽车维修工、维修顾问、维修组长和维修技术总监等。

2.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按工单要求进行工作,检查并确定维修方案,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完成汽车发动机及其各系统的拆装、维护、检测和故障诊断与修复工作,并对工作质量承担责任,及时向维修顾问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3.确立培养目标。学生要掌握典型发动机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能够按照厂家的工艺要求进行拆装;能够对零部件进行检测,判断需要维修或是更换;能够对装配质量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零部件进行调整维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学会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学习中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培养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在工作结束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

4.学习组织形式安排。首先确立工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按照企业工作流程,检查判断填写反映车辆技术状况的接车单。以小组为单位,以接车单为依据,与教师一起讨论,确定工作任务。再针对任务的具体内容,与教师一起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确定故障诊断思路和排除方法。小组讨论制定出工作计划,确定出实施步骤。最后,完成工作任务,进行维修质量的评价。完成整个工作任务之后还要请企业专家或者教师进行维修质量的鉴定和测评。

5.学生行为准则要求。方案确定前,组内要集体讨论确定方案,每个人都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表意见。对于不同意见,要讨论商议,尊重他人意见,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指责对方或一味恭维。小组最终方案的确定要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方案确定后,要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工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去解决问题。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计划观念、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环境观念、劳保观念。

6.教学手段多样化。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针对典型工作任务,提供必要的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教与学具体化、情境化和虚拟化。

7.教学情境内容设计。学生根据任务书,在其特定工位、规定时间以经济方式按照维修工艺要求完成任务,具体教学情境设计见表2。

四、基于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

1.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立刻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以及今后将要从事的岗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习热情,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增强。

2.教师“双师”素质进步明显,教学团队结构合理。通过搭建教师团队,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相结合,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相互结对,不同年龄层次教师搭配组合,锻炼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理实一体的教学能力、实训设备改造与开发能力、企业工作任务完成能力和相应专业技术研发、服务和咨询的能力,教师的“双师”素质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3.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力度。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学院进一步深化了校企融合,引进了更多的企业人才来校兼职,采购了更多企业一线的设备工具,为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打下坚实的实训基础。学院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部门对教学改革予以理解和大力支持,提高了学院软质量,将教学软硬件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边是维修车间,一边是教学场地的综合实训中心。

4.企业认可学生质量,拓宽合作渠道。根据企业的调查反馈,参加过课程改革的学生,企业文化认可度高,忠诚度高,岗位稳定率好;学生自习能力强,设备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容易成为企业的骨干和培养对象。学院也依托这些知名企业,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设备使用;同时,学校也引进企业技师到学校授课,通过双向交流打造出符合课改需求的内外环境,给予教学改革强有力的保障。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与改革力度得到了不断深化,经验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不断增强。近些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环境越来越好,教学改革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必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汝宇林,郑劲,伏可夫.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解读与实践[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篇3

薛庆文与汽车维修技术结缘可以算作是机缘巧合。在1991年初中毕业时,有人建议他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因为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他就毅然来到哈尔滨市时代电子技校读书,主要进行汽车底盘系统方面的学习。1993年毕业时,他进入鸡西市当时最大的综合类维修企业做学徒工,他被分配到了别人都不愿意从事的底盘组进行学徒。而正是在底盘组工作的经历,可以让他全面了解车辆底盘的各个系统和部件,为他今后在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真正开始全面接触汽车自动变速器以后,他就觉得应当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对未来应当有详细的规划,不能只是自己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能不能总结成相关的内容让大家都有所了解。于是他养成了做维修笔记的习惯,后来他在《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等行业内权威媒体开设的自动变速器维修专栏就是在这个时期打下的基础。

在1999年3月,他来到秦皇岛一家合资维修企业工作,主要负责车辆维修和技术培训。当时大多数维修人员都是在摸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维修技能,造成当时汽车自动变速器返修率极高。他想能不能借助参加外界的培训将自己的维修技术进行升华,从而达到减少返修率的目的。于是他带着很多的疑问到哈尔滨参加了为期15天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培训班,这次培训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时间来到了2001年3月,在北京汽车工程学校帅星培训部举行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培训班上,他结识了国内汽车维修领域的几位专家。由于他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非常感兴趣,在培训班中授课的龙凤丝老师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有很多问题都向龙老师一一请教。正好当时国家车辆检测中心成立了北京中车行汽车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那几位专家就推荐他去从事这个工作。2001年9月,他来到了北京,开始负责对中车行的会员企业进行电话和网络方式的技术支持,并陆续参与到系统的汽车维修培训当中去。2005年初,他离开了中车行,成立了北京陆兵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车辆的维修、保养和置换以及汽车维修企业的加盟和维修技术培训。

薛庆文在进入汽车领域后获得过不少的褒奖,给他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一次就是在2008年3月16日举行的由北京汽车维修技术总监俱乐部组织的“技术总监诊断绝活说课大赛”。在经过2轮的筛选后,他成功入围大赛决赛阶段的8强。其他入围的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也有技术过硬的技术总监。他顶住巨大的压力,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授课,从授课过程中此起彼伏的掌声就能判断出这次授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终,他获得了此次大赛设立的唯一奖项——“2008年度最佳诊断绝活贡献奖”。

管理岗位应对各类挑战

薛庆文觉得自从接触到管理岗位的工作之后,还是感到了些许的压力。当初在鸡西市的综合类维修企业时,他从班组长升任为工长之后,实际上也负责一些基本的管理工作。当故障车辆来到维修企业后,需要工长首先判断车辆的故障,之后就需要派遣1个或几个班组对车辆进行检修。但在人员的协调关系上他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会将无法协调的工作亲自完成,其实这也是出于无奈之举。

2005年,薛庆文成立了北京陆兵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后,在车辆维修管理方面,他管理的快修店只有不到10名维修人员和2个工位。快修店设有专门的车间主管,这名车间主管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追随着他,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只有真正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他才会去参与。车间主管分担了他很大的压力,让他有时间可以专门处理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他建议在日常的车辆维修管理方面一定要遵守制度,工位、工作效率、工作安全以及维修技术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维修效率、流程等内容都是固定的,只要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就可以。

薛庆文对店内维修人员的管理都是采取梯队形式的零基础培养,只要维修人员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他就会安排相应的工作给他们。如果维修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技能水平,他绝不会安排超出范围的工作给维修人员。

培训岗位不断开拓创新

1997年,薛庆文工作的企业成立了鸡西市职业技能专修学校,这所学校可以进行职业技能的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他负责每周为学员进行一次培训,但培训J的内容比较少,而且并不成系统。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培训经历是在2003年,他与王凯明老师一起到银川进行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培训,为1000余名维修人员进行授课。在这次培训的3个月前接到通知时,他的压力非常大,他总是在考虑,应当怎样为这些维修人员进行授课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呢?如果进行授课的内容得不到在场维修人员的认同,甚至出现维修人员在授课过程中提出自己熟悉领域之外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就在他心里就有些忐忑时,当时所在公司的领导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让他在这次培训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使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他认为培训应当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基础培训,另一类属于提升培训。基础培训应当是一个定向培训的过程,在基础培训的内容方面,理论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但大多数国内汽车维修相关的书籍或教材推出的时间比较早,有些内容已经滞后于市场中实际车辆的应用,教材中的很多车型在维修企业很难见到了。他组织的基础培训都是使用他亲自编写的培训教材,针对性非常强。

参加提升培训的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在实践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是在维修诊断方面的思路,这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是每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可以做到的。某一故障的产生,可能会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学员不仅应了解自动变速器,更应当对整车有着全面的了解。其实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系统都掌握那么详细,只要掌握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就可以,弄清为什么一个系统内产生故障会影响到另外一个系统,至少这些需要掌握。

篇4

对汽车维修技术超乎常人的热爱

1997年,杨亮考入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所中专的汽车电器专业进行学习,在这期间他学习了汽车构造、机械制图等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毕业之后,杨亮在家乡的一家二类修理厂工作了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并不满于现状的他认为北京的工作机会较多,能接触到的车型也比较全面。于是,他在2000年来到了北京,在一家综合修理厂工作。

在这家综合修理厂工作期间,杨亮始终认为,如果没有整车厂商的支持,并不了解各款车辆性能的标准值,就算通过故障诊断仪读取到数据,还是无法正确地对故障现象进行及时检修。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汽车维修可能仅局限于外观的钣金修复和小型的快修保养。随着车辆的电气化、车载电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没有对应车辆性能的标准值,更深层次的汽车维修就很难开展。在这家综合修理厂工作了2年之后,为了可以学习到更加正规的汽车维修技术,杨亮决定前往专修店一试身手。

2002年3月1日,杨亮应聘来到北京海联力通经贸有限公司。当时他应聘的工作岗位是机修工,但公司只有仓库管理员的职位有空缺,出于对汽车维修技术的热爱,杨亮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仓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是备件发放、配送材料、入库管理、清点以及维护等。这份工作看起来十分普通,但事实上,汽车零部件中也有很多的学问。杨亮不像普通仓库管理员那样只是机械式的工作,负责按需求发放、管理和调配汽车零部件。他总是去研究这些汽车零配件,总是考虑它们为什么这样设计。虽说工作内容不属于汽车维修技术类型,但由于对汽车维修技术的迷恋,杨亮始终没有舍弃提高汽车维修技术的机会。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与维修人员一起工作、共同学习。

北京海联力通经贸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一汽-大众的管理体系,实行电子化管理模式,这其中就含有仓库管理员专属的权限程序。有时人员紧张,维修接待人员忙不过来时,杨亮就会临时客串一下维修接待。维修接待专属权限程序的培训,杨亮也顺理成章地去参加了。机缘巧合的是,有一次杨亮临时客串维修接待时,被领导发现了,领导发现他从事维修接待的工作也十分出色。于是,杨亮在2003年11月被调到维修接待岗位工作,同时兼职质量保修索赔员。

维修接待的主要工作是登记到店客户的信息,记录顾客描述的事项,向客户解答产品功能、使用方法等。之所以选择杨亮,是因为他始终有着对汽车维修技术的热爱,已经十分了解车辆各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能够尽量简化客户的需求。杨亮在2004年一汽-大众岗位评比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级服务顾问和优秀质量保修索赔员。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杨亮在2005年6月被公司提升为维修接待主管。

2010年8月1日,杨亮通过不断的努力,晋升为公司的技术经理。刚开始成为技术经理,他并没有想太多,终于做到了自己曾经向往的一份工作,他只是觉得十分的开心,充满了幸福感,很享受这个工作的过程。

技术经理岗位渐入佳境

杨亮成为技术经理后,主要负责质量检验、内部培训以及工具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实施与监督。内部培训是为了将店内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无论是技术经理还是维修人员都需要不断学习。杨亮为维修人员安排了每个月4次根据生产任务和现状组织的培训,培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还可将资料发送到维修人员的电脑,让他们自学。利用店里的试驾车、救援车辆设置一些故障,进行实际教学。培训完之后,就会开展考核工作。

其他有些4S店里,员工培训考核不合格会受到经济处罚等惩戒,而杨亮并不采取这种方式。他认为学习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强迫着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多了一项技能,对今后的工作和发展都是有帮助的。如果不能掌握,相对来说也等于罚钱,同样的工作自己做不了,别人却能做,这钱就没机会挣到。现在的车型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别人都能操作,自己只有看着的份儿,就只能充当一名初级劳动力了”。通过大家共同不断学习,在2011年6月进行的店内考试和评比中,杨亮负责的维修车间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篇5

当轿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普通家庭,很多消费者亲身体验了选车、买车、修车甚至卖车的全过程。从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变身为大众消费品,中国人的汽车消费心理有了怎么样的转变?这对国产自主品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人需要什么车

尽管“豪车显富”型曾经是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的主流,但那个时代正在过去。最近一段时间,在各大汽车厂商向媒体和公众描绘其产品定位时,“白领阶层"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且是作为中国市场主打车型的重要目标市场被渲染。种种现象表明,白领阶层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营销者们关注的对象,将他们视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汽车消费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质?

“汽车就是个代步工具,不是什么地位身份的象征了。”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白领赵先生对记者说。

在赵看来,现在国内汽车价格、产品质量都不够成熟。新车越推越猛,没新车改款车也当新车推,其实只是增加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配置。在价格上还会三天两头的降。“其实,我就想买一个实实在在的汽车就成了。无所谓国产品牌洋品牌,但质量一定要好。”

“我已换过几辆车。买车只盯车价,而忽略了使用成本是很糊涂的。购车、用车、维修的费用分配大概是10%、30%、60%.真正需要花费的是在用车和维修上。如果我还一直用那最早的普桑,油耗以及维修费用很高,不如卖了换新车合算。”

近年来,换车的人不断增加。这部分人士素质较高,对汽车已相当了解,对换代车型要求较高,由于第一辆车都是比较传统而老旧的款式,因此再购车时,那些传统的款式、技术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他们需要有全新的驾乘体验。

中国的消费者在从第一辆车到第n辆车的购买过程中,变得对作为消费品的车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理性。

从浙江来的一位王先生说:“我现在家里有一辆开了3年的捷达,这次来车展就看两款车,一是马6,一是进口标致307。捷达很实用,但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应是花钱买舒服。我追求的不从单是求物质的,而是更注重消费物以外的附加消费及心里感受。”

有调查显示,除对于轿车行驶功能外,“白领还对经常使用的功能如转向助力、电动窗、音响、可调整方向盘等要求较高。同时对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电子差速锁、安全气囊、ebv制动力分配等功能呼声也较高。

这种消费已开始购买汽车使用价值以外的“延伸物”,即所谓的“感性消费”。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价格区间里,消费者会选择这个品牌而不是那个品牌的汽车了。

消费时代降临到汽车的身上,另不可忽视的另一个特征是,消费者变得更加喜新厌旧,这无可指责。事实上,高科技和汽车的嫁接,也使汽车的升级换代正在加快,汽车厂商没有理由也承担不起再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十年磨一剑了。

在中国市场上,只要有新车就会立刻得到消费者的追捧。从今年各厂家的销售情况也不难看出,那些有新车推出的厂家,销售情况普遍好于没有新车的厂家。如上海通用今年已推出5款新车,新车雪佛兰景程、赛欧的增势明显,已超过南北大众成为销量冠军,东风日产也由于今年推出了颐达和骐达两款新车而销量大增,上半年的销售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而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南京菲亚特等没有新车推出的厂家销量均明显下滑。

消费品品牌之道

进入消费品时代,顾客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汽车营销策略自然也要随之转变。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都喜欢大汽车,欧洲人喜欢小车。但在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产生中国人所普遍喜欢的汽车。中国的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还是一个问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史明博说。

史明博指出,如果任何一个公司想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那就必须要了解中国消费者。把重心放在顾客身上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厂家是很少的。

“有很多中国人更愿意花很多的时间看车顶的天窗,而不会去认真的调查发动机。还有很多顾客关心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只要是红色的有些人就觉得很满意。虽然这些看起来有些滑稽,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因为汽车行业中那些学工科的,只关心技术,只关心性能的制造商们要换换脑袋了,要把重心放在关注顾客的需求上,大家用顾客的标准来衡量产品,不能用工程技术的标准来衡量。”史明博说。

在这方面,韩国的现代汽车也许可以提供借鉴。美国著名夜间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戴维・莱特曼曾在他的节目中开玩笑说,世界上最倒霉的10件事,其中第8件,就是坐韩国的现代车。以工程技术的标准来衡量,现代车与欧美车系相比并无出色之处。欧洲汽车因为消费观比较成熟,更加关注看不见的安全和性能方面。但是消费品时代的消费者最关注的恰恰是看得见的方面。同样10万元的车,欧洲车没天窗没CD、韩国车不仅有天窗CD还有眼镜盒、真皮座椅。于是,韩国汽车就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

在史明博看来,中国的汽车公司在推销产品的时候总是从产品本身出发。汽车技术员他们对汽车很了解,所以他们认为顾客也是这样看汽车的。但是在中国市场上他们一定会发现情况远远不是这样的,所以要想更好的占领中国汽车市场,找到中国人是怎么看待汽车的特点,去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是很必要的。

中国企业已经在进行这样的摸索了。从汽车影院、赛欧-羽泉的“2003梦想旅程演唱会”到QQ物语创意大赛活动,赛欧价值观的传播呈现全方位的立体姿态。事实证明,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可知可感的文化形象、调动他们的情绪,是激起购买欲望的积极手段:2003年1至8月份,赛欧以37286辆的销售量、26.7%的份额高居该细分市场的榜首。“赛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它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方式。”

篇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内展示的叶子(YeZ)和海贝(Happi)概念车给出了答案。叶子与海贝概念车重新定义了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令汽车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实现了车与自然和谐与共的场景。

近年来,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艺术领域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浪潮,融入自然物特征的混合形态成为趋势。扎哈・哈蒂德的有机主义建筑和劳伦斯・范登・艾克的马自达“流”设计理念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未来造型设计会朝着有机形态(Organic Shape)的方向发展,而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设计出叶子和海贝的上汽设计(SAICDesign)团队认为未来的汽车设计包含简单机械形态(Simple Mechanical Shape)和自然形态(Natural Shape)两大趋势。简单机械形态代表简约设计与纯功能化的造型,例如日产Cube和大发Tanto这类酷似方盒子的车型。它们采用简单的钣金件、甚至左右对称的车门,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上汽设计团队想在形体上有所发展。

上海汽车技术中心设计总监马征鲲认为未来的城市环境会更人性化、更生动,不再是工业化冰冷的状态,人们需要感到温暖和亲切的自然形态,因此上汽设计团队将其确定为设计方向。之后他们又将自然形态发展出三种可行性:

一种是柔和有机形态(Soft Organic Shape)。例如将植物形态引入内饰设计的日产Nuvu概念车,但对于工业产品而言显得过于柔软;另一种是均衡自然形态(Balanced Natural Shapes)。它既有动感、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含蓄的一面,就像国画对竹叶刚柔并济的表现,叶子概念车就采用这种设计语言;还有一种动感形态(Dynamic Shape),它突出了海贝概念车强调高速与力度的运动特征。

上汽设计团队总结,未来平直而功能化的简单机械形态不会受欢迎,而过于绵软的柔和有机形态也不会流行。“2030年的汽车设计既不是过度柔软的,也不是纯流线型的,而是做到很好平衡的自然形态。”马征鲲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叶子概念车最终选择了融合动感与柔和有机形态的特征。

叶子:文质彬彬

叶子概念车的动力来源设想是我们可以通过像植物光合作用的光电和二氧化碳吸附,以及风电等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汽车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这种“能源转换”和“负排放”理念开辟了新能源汽车的新领域。

未来城市环境会更美好,智能交通网络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人们出行时更愿意享受周围环境带来的乐趣。因此叶子概念车在设计上借鉴四轮摩托车、高尔夫球车和敞篷车的理念,由于未来高速的交通工具将以飞机、高铁为主,所以在此并没有过多考虑高速行驶的需求,而是让乘员充分接近大自然,由于未来智能道路系统可以确保安全性,所以采用了无门的开敞式设计。

叶子概念车在设计上应用均衡自然形态的设计语言,大量采用源自叶子形象的元素。卵形车身形似一片弯曲的树叶,四个车轮突出在外。既有动感、流畅的形态。也有柔和、含蓄的自然元素。每个元素之间相互呼应,整体上取得平衡与统一,力求让叶子概念车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成为未来绿色环境中和谐的一份子。

人造树叶车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像向日葵一样追随太阳照射的方向转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显示能源的流动。轮毂上的三片风叶在停车时可收集风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而安设在四个车臂上和翼子板位置的装饰灯,可依次显示充电状态。

内饰设计强调极致简约的风格,使驾驶者专心体会操控乐趣。整个仪表台酷似一片折叠的叶片,没有传统的繁杂布局。中控台上的中央显示屏采用背投技术,通过触摸方式操作。它平时与内饰浑然一体,启动后则投射出各种功能画面。

仪表和方向盘采用一体式设计,方向盘上下调整不会遮挡仪表。中央扶手位置的控制器整合了行车、通讯和娱乐功能,酷似鼠标的操作方式非常便利。座椅采用环保仿生材料,配以自然纹理与整车风格非常贴合。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叶子概念车的设计本身可谓体现了文质彬彬的理想。

海贝:弹性空间

上汽设计团队设想2030年的大城市会铺设磁悬浮公路网,车辆可以不依靠轨道安全、高速地行驶。海贝概念车就是基于这一想法设计出的太阳能磁悬浮轿跑车。它没有被制作成实物展车,而是以完全数字化的形式,通过全系三维投影展示出来。

未来城市个人交通也可以达到公共高速交通的效率。在磁悬浮公路主干道上,车辆能以时速约150公里飞驰,在辅路上也可以达到七八十公里的时速。由于不依靠轨道行驶,车辆可以在磁悬浮公路出入口自由进出。

海贝概念车的设计灵感源自开合自如的贝壳。由于其高速的行驶状态,设计师选择了自然形态中的动感形态语言来诠释。因此它不但具有柔和的自然形态,也具备硬朗的动感造型。其修长,优美的车身简洁而不失流畅,富有独特的视觉张力。太阳能电池板几乎覆盖了整个车顶,为海贝概念车提供行驶的动力。

篇7

不过,看起来上海牌现在也复活了。

据本刊记者了解,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将在上海世博会上第一次得到广泛应用:上汽集团已独立完成底盘和车身的适应性开发,“零排放”的新上海牌轿车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150公里,可持续行驶319公里。

对于老上海轿车的退市,业界的认识是:缺乏技术支持和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此番新上海轿车以新能源姿态复出,可以看作对历史经验教训的一种总结。

其实上海牌已是上汽集团推出的第三个自主品牌:两辆荣威燃料电池功能样车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燃料电池车的前身。

对于上海这个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新能源汽车正有力地支撑着自主品牌的整体复活。

在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下线庆典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大变革、大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在节能减排技术上的突破不仅决定着新上海牌和荣威的未来,也关系中国汽车产业的新一轮生死竞争。

拖拉机厂的研究中心

根据2009年夏天三星经济研究院的《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开发模式比较》,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获取技术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奇瑞、一汽为代表的,通过合作和模仿的自主开发模式;第二种是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技术引进模式;第三种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跳展模式。

上海汽车的研发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叫做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后来叫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到2003年8月才正式更名为上海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所。

曾在这里就职的科研人员告诉本刊记者,2000年时这里的研究团队大约只有100人,当时也进行了不少自主研发。整车的尝试,除了普通的家轿还有MVP、SUV等等,但仅限于实验性质。

1958年,上汽集团前身上海汽车装配厂生产出了第一辆凤凰牌轿车,与当时一汽的东风牌南北呼应。1964年凤凰牌正式改名为上海牌,成为国内除了红旗牌外唯一进行大批量生产的轿车。

上海牌轿车前后生产了近8万辆,一度风靡全国。上海作家殷慧芬曾深情地写道:我至今都忘不了上世纪60年代,上海弄堂里每每有新娘子嫁过来的时候,一辆婚车――上海牌轿车引起的轰动和羡慕。

1985年,国内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诞生。原来老厂的2900人中有1600人去了新的合资厂,剩下的1300人还在支撑着继续生产上海牌汽车。

1991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轿车厂生产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然后将车间全部让给上海大众。不少工人闻讯从市区赶到安亭,含泪与上海牌轿车告别,是为中国汽车业最为悲壮的一幕。

对于上海牌轿车的退市,一些老技术人员在回忆录中总结说,从一颗螺丝到整车组装,当时上海牌轿车没有一处能超过进口汽车和合资车,质量不好却生产技术复杂,生产线经常出现问题。在使用的时候,耗油量也比同排量进口车高一倍。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牌不得不给“以市场换技术”产生的合资车型让路。

世界性的扩张之路

经过差不多20年的合资时代,从2002年开始,上汽集团开始表现出强硬和坚决的自主品牌态度。

“2000年起,上汽对研发的投入已明显逐年递增。”曾任上汽集团财务总监的李丹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上汽集团的两大合资公司――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研发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车型都是从外方引进的,每个车型不仅要支付超过1亿元的引入费用,而且每销售一辆车还需支付给外方提成。”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收购罗孚。”李丹说,“2004年下半年上汽以6700万英镑的价格购得了罗孚25、75车型的全部知识产权,集团就走上了自主研发,自己开发车型平台之路,不再只对引进车型做小改动。”

正如三星经济研究院报告指出,技术引进是上汽集团的特点。从合资艰难地获得技术,到强势收购外国研发机构,目前上汽集团以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为核心,下辖技术中心中国本部、英国技术中心以及韩国双龙研发中心等机构。

仅在以上汽研究院本部为主的上汽技术中心,就有600多位工程师。

全球协作是件令人自豪的事:英国研发中心刚刚下班,首尔和上海陆续上班,整个系统一天工作超过17小时。

事实上,在以这个系统为基础的上汽的自主创新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自主创新分为三个层面: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新技术创新。

二次创新指在罗孚和双龙的平台上,快速研发,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根据收购而来的罗孚4个整车平台,上汽与被其并购的南汽推出“荣威”和“名爵”两个自主品牌。在整个产品系列中,首先推出的荣威750是二次创新的集中体现。

集成创新的成果则是荣威550。荣威550项目启动于2005年,整合了上汽集团全球各地的研发实力,所以可以称为集成创新。

“荣威车型的底盘、动力总成等前期研发是由英国团队完成的,他们处于欧洲,世界汽车开发技术的最前沿。而上海的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与本地供应商的协同开发。”相关人士说。上汽集团英国技术中心和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本部定期安排互访,一方面让英国团队更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工程师有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能力。

这款家庭轿车曾在英国试车场、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极寒试验场、澳大利亚内陆深处的沙漠试车场进行各种测试。仅从这些试车场所就可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已脱胎换骨。

“荣威今年的市场表现非常好,月销量已超过8000辆,尤其是荣威550的表现让我们很振奋。”相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国家对1.6升排量以下的轿车实行政策补贴后,高于这个排量的荣威550有如此表现非常难得。

三级跳

不过,最终实现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优势的将是新技术创新。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上汽集团与跨国公司的起跑线相距不远,这也是可以重点跨越的一个领域。荣威则成为最主要的平台。

事实上,在荣威上市之前,其绿色车型研制已经快速起步。早在2007年上汽股份就曾透露,荣威混合动力轿车已进入路试,在综合工况下预计节油可高达25%。同时,两辆采用全新荣威车身的燃料电池车也于日前完成试制。

“对新能源车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由于资金的投入是分批的,目前还无法量化。这个项目的试验性研发性质,决定了资金投入的风险非常大。考虑到上市公司收益,新能源项目的巨额投入基本来源于上汽集团母公司,而从上市公司各部门抽调的精英力量,组成了新能源研发部门。”李丹告诉本刊记者。

经过荣威项目的长期积累,上汽集团乃至整个上海的新能源研究都获得了突破。

同济大学新能源工程中心副主任余卓平曾表示,目前荣威及新上海牌轿车已使用国产第四代燃料电池。它与搭载桑塔纳2000平台的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超越3号”相比,百公里加速时间由19秒下降到15秒,持续行驶里程由230公里提高到300公里。

余卓平还说,2001年他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始时,与国外的差距是10年。到新上海牌轿车推出样车时,已缩短到2至3年,一些技术指标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篇8

【文章摘要】

高职高专《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是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学生在掌握汽车营销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因此,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讲授重点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课程的教学要求,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我们将学生作为该教学模式下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引导者做好引导工作,此方法中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使汽车营销的学生具备在未来工作中有承担营销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学方法;项目教学

【Abstract】

The course Automobile Marketing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core course for automobile marketing specialty.It requires tha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automobile marketing,and cultivates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Therefore,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eacher-certered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s teaching key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chod,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 f m o d e r n t e a c h i n g . A i m i n g a t t h 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eaching method ---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This method can make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become a process of student-center while teacher guided.It reflects throughly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positivity and creativity. Through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it hopes that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automobile marketing can possess the basic ability and quality of undertaking the marketing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T e a c h i n g Methods;Project Teaching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是以专业的汽车销售技能和规范的销售流程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为客户创造最大的效用为销售宗旨,对汽车销售工作进行了全面阐述。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根据企业的市场竞争角色去选择合适的营销战略;能够分析影响汽车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变化趋势对汽车营销产生的影响;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汽车消费者的动机产生过程及动机类型;能够为产品制定营销计划书。《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高校不仅要注重汽车营销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工作,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的能力的培养工作,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营销能力和营销素质。因此,学习市场营销类课程最好的方法将理论、时间进行有效的结合。

1 对《汽车营销实务》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以实践知识为辅、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结构

教师常常将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非常有限,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非常短暂, 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是相分离的。学生通过走马观花的实践根本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1.2 以学生听课为辅、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整个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常围绕教师展开,以教师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1.3 以学生回答为辅、教师提问为主的课堂交流方式

大多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 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教师很难判断学生在台下是否认真听课、听课的效果如何,即使教学内容在丰富、多彩,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非常有限,而且二者之间的互动是被动的,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其自觉性都不高,自然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1.4 以平时成绩为辅、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汽车营销实务》考核常常将试卷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学生考勤、作业等平时考核项目所占比 重非常有限, 一般期末考试成绩会占总成绩的 70%,而平时成绩只占 30%,期末考试成为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关键环节。而《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是一门创新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上考核方式对这样一门创新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是很不合适的,在该考核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拥有实战能力的营销人才。

2 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填补传统方法中的不足

通过我近两年的学习和培训,对高职高专《汽车营销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现归纳总结如下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 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实施遵循“四化”。

2.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突出能力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遵循从初级到中级,从中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设计开发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模块式课程,如图所示。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形成了以公共基础课来保障学生文化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专业平台课来保障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以专业技术课来保障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专业拓展课来保障学生适应岗位群能力的模式。新模式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岗位上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2.2 技能训练项目化

一方面强化实践训练内容,按汽车服务企业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划分成若干个综合训练项目,加以强化训练;另一方面是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分为若干个项目任务,以工艺卡的形式制作成学习任务单,以引导文的方式,按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手段。

2.3 教学形式情境化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等手段来组织教学,环境布局尽量仿汽车服务企业,教师扮演服务主管或销售总监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 教学评价职业化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企业、项目、工作过程为平台;评价方法注重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设计、基于职业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构架、基于“能力本位”实践性教学过程、项目计划、项目情况、项目质量、项目评价与反馈。

3 《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以提高自身素质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启发与辅助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需要补充理论知识,但往往需要按照情境设计中理论知识点展开,以讨论、启发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因此,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充当教练,主要工作是帮助、启发、辅导学生去完成项目。做好策划,重点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记住理论知识点。

3.2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和学生共同探究、合作和建构,在其中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变为教练退到后台,去考察、启发、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做好策划。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控制、引导整个教学活动向课程设计规划的方向前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展示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方法,掌握合理的、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并在协商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蓓雄. 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

篇9

以业务为导向做培训

《培训》:作为大众汽车学院的负责人,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进入人才发展领域?过去积累的业务经验对于从事培训工作有何帮助?

申筱洁:首先,从我个人来说,虽然在汽车行业工作了十余年,但是我对于教育一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我认为没有哪一个行业、职位能够比做培训、做老师更为无私。

另一方面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不断发展提供的契机。一直以来,大众汽车深知人才发展对其经营的重要性,在培训硬件和人员配置方面持续投入。我们设有11个培训中心。然而随着经营版图的扩大,经销商群体越来越庞大,如何把培训工作直接覆盖到一线的经销商员工成为了培训工作新的堡垒。于是,我们在2011年成立了大众汽车学院,它以培养专业培训师及课程研发为核心,我也借由这个机会进入到企业的人才培养领域。

2015年底,大众(中国)的经销商的数量已近1800家,其中仅关键岗位的员工就达到了15万人。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重点开发了针对培训师的专业课程,并制订了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提高经销商一线员工、管理人员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我是业务出身,而大众汽车集团拥有众多旗下品牌,业务条线丰富,这便于我从以往的经验中汲取对于商业趋势、人才战略的洞察力,将其运用于人才发展的工作中来。

《培训》:进入大众汽车学院之后,您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哪些策略调整?

申筱洁:我们的宗旨是“全球标准,本土研发,业务导向”,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进行本地课程改编和开发。大众汽车学院是大众汽车集团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培训学院,在2011年刚成立时,主要任务还是从总部“狼堡”引入培训课程。而今,从狼堡翻译引入的课程,只占我们教案的10%,60%是在引入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本土化改进,另有30%是自主开发得来的。比如,鉴于本土国情,我们在全球涂装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安全劳动保护与涂装基础知识两个模块;经销商市场总监的岗位只在中国设有专职,大众汽车学院为此开发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将其反哺给集团总部。

此外,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我们所有的培训师都经过了极其严格的筛选。他们除了要通过大众集团科学严谨的评估中心(50%以上淘汰率),还要参加更加严苛的讲师评估(20%通过率)。大众汽车学院成立五年以来,已成功培养千余名大众全球标准认证的专业培训师,并达成了100%的讲师认证率和100%的高级认证,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跨行业打造分享平台

《培训》:基于在大众汽车学院的经历,您认为一名学习领导者应如何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申筱洁:首先,我认为培训的内涵,不是在给学员传授某一种知识,而是要拓展人的视野,提升思维能力。2015年,我们开创了“大众汽车学院公开课”,为学员搭建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学习平台;与美国人才发展协会(ATD)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引进ATD系列认证课程,了解全球最新动态,提升学员的国际视野。

在教学方面,我们力求紧随大众汽车产品与技术的发展,站在前沿角度体察学员们的需求。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创新的混合式学习法课程――借助电子化设备,如iPad,在课堂实施互动教学;利用虚拟课堂平台进行虚拟培训;推出手机APP“大众移动课堂”进行碎片化学习;将沙盘推演引入到课程中,帮助学员搭建经销商培训架构;为学员提供创新实践的支持。

此外,我认为培训应该人性化,要寓教于乐,而非生硬灌输。比如在品牌管理的公开课中,我们通过在现场喷洒香水来让学员辨别其差异性,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品牌所独有的气质风格;在聊到汽车的未来时,我们鼓励客户亲自绘出自己想象中的车型……频繁的互动有利于思维的发散,体验式教学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培训》:刚刚您提到了大众汽车学院推出“公开课”以分享知识,您为什么会想到打造属于大众汽车学院的分享文化?

申筱洁:现在互联网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经在冲击着传统培训。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将自身知识、经验的“存量”和更多人分享,将课程社会化,满足广大汽车爱好者的需求;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集合各个行业、领域的人才,通过互动碰撞出火花,促进大众汽车技术和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和迭代,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大众汽车学院以现场授课和网络虚拟课堂的形式,将公开课分享给公众,其内容不仅涵盖了各类汽车议题,还包含了针对国内市场所开发的诸如品牌管理、领导力塑造、新媒体运营等系列课程。

未来公开课上,我们希望除了自己的明星讲师,还可以邀请到公众人物,甚至可以是有独到见解的普通公众来做分享。比如,你可以把自己想分享的话题在我们的网页上,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感兴趣,我们就会开班,并且邀请你前来授课。传播“存量”,吸收“能量”,这就是我们打造分享文化的目的。当然,目前为止,这还是个美好的愿景,不过我们友谊的小船已经起航了,且目的明确。

从基础培训到战略部署

《培训》:总结这几年的人才领导经验,您对于培训行业有哪些新的认识?

申筱洁:我认为,培训作为一个行业,还未完全开发出它的潜能。

目前很多企业进行的培训都是基础性的,仅仅是做到了知识的传递,没有实现参训者行为的改变。比如,在销售中,你对待客户的方式如何,你是“假笑”还是“真笑”,客户心里是有感知的。如果能让销售人员理解“笑”背后的缘由,并在日后的实践中报以消费者一个真诚的微笑,这才是一场成功的销售培训。因此,培训要以结果为导向,开发出真正能对品牌产生帮助的课程。

另外,我认为,培训在企业的层面上应该是战略性的。每个人都说培训重要,但是数据表明,真正认为“培训在组织战略部署中很重要”的企业CEO不到10%;实施培训的企业中,真正认可培训创新重要性的企业CEO也不到15%。我们不仅仅是“业务支持”部门,更应该是“业务伙伴”部门,直接参与业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落实。

《培训》:基于当前环境的变化,您为大众汽车学院未来的发展制订了怎样的目标?

篇10

近几年来,湖南打出技能竞赛、技能抽查、创业大赛的“组合拳”,将学生技能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被人们称为职业教育领域“奥林匹克”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是近年来全国倡导的学生技能训练活动之一。湖南每年精心组织技能竞赛,开展了从学校竞赛到市州竞赛、省级竞赛的群众性层层选拔。

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全院8000多名在校生,至少有2/3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技能节活动中来,“打破了别的学校搞技能节就是找一些精英分子进行训练的模式”。学院教务处处长隆平介绍,通过层层选拔,不断淘汰又不断重新吸收新选手进来的技能节活动,大多数学生得到良好的技能锻炼。学院统计,参加石化系统行业最权威的全国各类技能竞赛,连续七届荣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综合成绩在全国近40所行业学院中独占鳌头。

群众性基础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湖南技能竞赛取得良好成绩的制胜法宝。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近日派出选手参加全市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一口气获得电梯维修保养、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业产品CAD等8个团体一等奖,成为参赛的42所学校中的领跑者。这所学校喊出了“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只只蚂蚁捉上树”的口号,凭借技能竞赛的平台,以赛促练,以练提质,促进全体学生技能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在全市范围内树立“技能大师”荣誉的株洲市,在职业院校完善了“校校有竞赛、层层有选拔”的技能竞赛制度,既有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又有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市级技能竞赛已连续坚持12年。2008年开始,还与劳动部门合作,将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目前已有1000多名优秀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才出校门就直接取得了高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令人称羡不已。

竞赛性的职业技术能力的综合性考查,还体现在一个名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这项比赛由湖南首创并独具特色。比赛自2010年启动,2011年由高职院校扩展到中、高职院校中,已经进行的两届活动,共有97所院校、1063名学生组成团队参与,赛项充分体现了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突出了职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的创业规划项目中,有1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6个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开始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技能抽查与专业设置挂钩,湖南省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学生专业技能抽查,着眼面上的技能训练效果,面向人人的检测,成为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一道最基础防线。2009年在长沙市进行成功试点之后,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起全面实行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抽查制度。

省里对中、高职学生技能抽查进行了精心设计,抽查前一周才随机抽取抽查专业和被抽查的学生名单。2010年首次全省抽查1619名高职学生,他们的考核水平代表着全省2008级数控技术、会计和动漫等三个专业1.6万名学生专业技能的真实水平。2011年,省教育厅再次组织对全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3个专业910名学生进行现场测试;同时,推动14个市州分别对27个专业的5506名中职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抽查。

实打实的专业技能抽查,每个专业每一名学生都可能被随机抽中,这让个别心存侥幸的学校再也睡不了安稳觉,他们不得不将工作重心向教育教学和技能训练环节倾斜。省里规定,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实行黄牌警告。对无故不参加专业技能抽查的学校和第二次抽查(补查)合格率仍然低于60%的学校,取消该学校该专业的专业设置权,停止招生。长沙市通过三次大范围的学生技能抽查,先后停办了10多所学校的相关专业,对20多所学校的专业实行了黄牌警告。株洲市近两年也有8所学校的专业受到黄牌警告,5所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工专业被停止招生。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质量

多年来,湖南职业院校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高度重视和全面强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已坚持五年,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6S管理制度,使它“进课程标准、进项目、进课堂、进实习现场”,确保在实践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习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据此推出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对教学项目实施前、中、后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考核标准及权重。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从2008年的86%提高到2011年的96%,对责任心、守时、注重细节等三个单项的满意度达到100%。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成以“培养汽车医生”为目标的模块式课程,引入上海通用汽车的项目课程,建设了32门理实一体的精品课程;同时将企业岗位标准中的汽车诊断工程师、汽车营销工程师等8大人才认证标准,引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实行校企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强化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近年全省中、高职院校通过新增专业点和调减专业点,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针对性、主动性。湖南机电职院建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内,近水楼台先得月,学院开设模具设计制造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4%,学什么就做什么,专业对口率高达90%以上。

教育为本,育德为先

湖南的职业院校一直将学生德育视为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首要任务,探索和总结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方式和经验。目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按要求按规定开设德育课的比例达到95%以上。结合各市州和学校的工作实际,遴选确定了一批德育工作改革创新项目,由汨罗市长期实践的职业道德教育、株洲市实践探索的“快乐德育”、永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的养成教育、邵阳市组织部分学校探索的孝道和感恩教育,均已在区域推广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