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09:15: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械制图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普通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近两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机械制图案例教学的探索。
三、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立项——将原机械制图的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通过对绘图员和维修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对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识读各种零件图和装配图。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关于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不变,但对原制图基本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我们确定以一个绘图员1个工作内容为综合项目的载体,将该综合项目按照制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分解为11项单个项目,再将单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图幅规定、字体规定、比例规定等工作任务。
(二)教案设计
绘制回转体截断体(接头)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项目实现目标
(1)知识目标:①国标规定的内容;②圆柱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③圆柱被不同位置截切面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④截断体尺寸标注的内容。
(2)能力目标:①能按国标规定绘制图框、标题栏;②能正确使用线型表达接头的结构;③正确绘制圆柱三视图;④正确绘制圆柱截交线;⑤合理标注截断体尺寸。
2.项目工作环境
①多媒体教室;②准备实物模型等供演示用;③教师准备塑料泡沫或橡皮泥等供学生实训使用。
3.项目任务(8项单个项目)
国标规定;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表达的方位及尺寸;常见基本体的类型;圆柱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圆柱定形尺寸的标注内容及标注方法;圆柱截断体类型及三视图的画法;圆柱截断体尺寸标注。
(三)分阶段的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师生共同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观察—讨论—实训—点评”开展各单项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如下:
(1)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知识。
(2)完成项目任务指导(步骤、方法等):①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实训目的和要求,明确实训任务;②观察要维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过程;③学习所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照应用;④分组讨论本案例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的内容;⑤在教师巡回检查或提示下,绘制草图;⑥教师评讲各组图形中的正确与错误之处;⑦根据实训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图板上进行实际绘图操作。
(3)完成项目的测评标准。①图框标题尺寸符合国标规定;②线型的使用及画法符合国标规定;③图形布局合理,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合理;④各图形正确并符合三等规律;⑤尺寸齐全并符合国标规定。
第二阶段:综合项目实训。
(1)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做好实训记录、小结,最后提交实训报告。
(2)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书面实训结果等进行实训成绩评定。
第三阶段:总结和反思。
机械制图是理论课和专业课的一个桥梁,它是工程界交流信息的共同语言,主要培养学生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机械制图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充分准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能熟练运用机械制图通用技术语言的工人。
一、认真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认真、充分备课,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实践表明,教师的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开公开课时,教学效果通常都会比平时好,原因并不是公开课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而是教师备课比平时认真,并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的心血。
教师的备课过程其实是把本身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每个老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也都或高或低的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师可能教好课的前提。如果只具备这些可能的前提,不去认真备课,就不可能形成某一知识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使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直观教学
任何直观的东西都比抽象的东西容易理解,直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时直观性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会借助于实物、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这样学生原来不容易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的认识就变得形象、具体,容易理解。这些直观教具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以教室的墙面为投影体系,书本、粉笔等作为投影物体,试着摆出各种与投影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感知投影面体系,再观察、想象投影后的形状。引导学生“由图想物”和“由物画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但是应该注意,过多地使用直观教具,学生会依赖这些教具,就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是《机械制图》教师必须注意的。
三、归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认真揣摩知识中的规律并科学归纳,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线、面的投影规律,可归纳为:平行线投影是一长两短三条线,垂直线投影是一点两直线,一般位置直线投影是三条斜线;平行面投影是一面两直线,垂直面投影是一线两平面,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是三个面。通过这些总结,线、面的投影规律便一目了然。再比如螺纹画法,可总结为:螺纹画法两种线,用手摸着来分辨,摸得着时粗实线,摸不着时细实线。这些方法和特点的归纳,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记住一些繁琐的知识点。另外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精讲勤练
教师在讲课时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三言两语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击中要害。不要绕了很远,把简单问题弄得很繁琐,学生反而觉得概念模糊。要具有这种本领,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很好地提炼所讲授的内容,尽量归纳总结出一些简明易记的口诀。最好让学生参与归纳,理解后记忆效果更好。每个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决定了他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线面分析法和形体分析法是读图、画图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艺术
1.脱离教案,保证讲授从容自如,连贯流畅
没有学生喜欢照本宣科的老师。在讲授时对教案很熟悉,脱离教案,才能使讲授过程连贯流畅,才能做到口语表达简洁准确,语调抑扬顿挫,语音清晰明快。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应有设计、编写教案的能力又要有离开教案讲课的能力。要做到离开教案讲授,首先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离开教案也能把课讲好(但是,信心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只有课前认真备课,充分熟练所授内容,才会有信心脱离教案),另外,在上课前还要记住本次课讲授的顺序、基本概念以及重点、难点、作图方法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讲起课来才有底气,也就可以基本上脱离教案了。
2.注重板书、演示作图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板书时应尽量做到节次分明、条理清楚、简明扼要。演示绘图过程,对《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在绘制图形时,在黑板上的布置位置要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便于学生观察作图过程。在作图过程中最好使用彩色粉笔按照作图步骤有层次地画出,边讲边画,这样不仅有利于讲清图中的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作图科学、严谨的作风。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问,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相互解答、纠正、补充,教师加以启发指导,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留下深刻的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
六、结束语
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教师要尽量做得规范一点、细一点,即使这样会花费老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一旦喜欢听你的课,按照你的指导、要求去认真进行练习,这对本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老师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动手能力都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空间想象;模型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CAD;spatial imagin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47-01
1对学生进行调查,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近几年,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普高的扩招,高职的生源增多,但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生源的整体水平在下滑,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教学不适应。通过对本校2008级机电系3个班共计120位学生关于制图教学的问卷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制图相关内容,无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差,接受能力差,这部份学生认为教材太深,进度太快,学起来觉得很吃力,甚至有厌学的趋势;同时有50%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得过且过;仅有20%的学生认为教材较浅,教学进度太慢,感到很简单。面对这种情形,“一刀切”教学已不能适用。
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产生轻视课程的态度。因此,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分三个层次,小部分学生在进校前没有接触过制图且无空间想象能力,立体感差;较大一部分学生进校前没有接触过制图,但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来自中等职业学校,接触过机械制图。面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就可对全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划分三个层次进行:基础好的,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发挥潜能,多进行一些形体复杂、高难度的内容;而一般的学生,完成原教学大纲要求;至于基础差的学生,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为主,适当降低难度。
2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机械制图》理论知识抽象,单纯讲述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自身素质,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多种教学方法,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使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学科、各专业互相渗透的趋势日渐增强。作为一个老师,必须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老化。②脱离教案,保证讲授连贯流畅,从容自如。讲课是讲解,不是读讲稿,更不是背教案。要有讲有解,既讲又解,才能引导学生集中思想、身临其境地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应具有编写教案又能离开教案讲授的本领。③精练与多练相结合。精练与多练是制图教学的一个特点,把精练与多练结合起来,根据大纲精神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题型和题量,该多练就多练,该精练就精练。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④重视板书、演示图的过程作用,活跃课堂气氛。美观、清晰、整齐的板书、演示图的绘图过程,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应尽量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演示图的绘图过程,应布置在黑板上能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作图过程的地方。一些讲授作图方法内容的图最好使用彩色粉笔按作图步骤有层次地画出,边讲边画,讲清图中的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机械制图》学的就是由图看物,由图想物,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转换,逐渐强化空间想象力。目前,高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普遍缺乏,严重影响了《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每位制图老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适度地利用直观模型、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①结合实习,培养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参观,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达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的目的。②利用直观模型。教学初期,在学生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可利用直观模型辅助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把观察、分析与想象结合起来,去研究空间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但是,直观教具应在教学初期使用,应当逐步有控制地使用直观教具。过多地使用直观教具,会使学生过于依赖这些直观教具,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想象力。③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多媒体课件能够逼真地模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将抽象难懂的原理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示出来。
4适当增加《机械制图》课时
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时较普通本科院校少,甚至为本科院校的1/2,选用的大多数为60左右学时的教材,有些高职院校采用“2+1”的教学模式,制图课时甚至压缩到40-50学时,由于课时量少,时间紧张,学生对制图的有关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结果导致后面相关的专业课受到很大的影响。
5结论
《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出技能全面的合格人才。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教学特点,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机械制图》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42-02
1 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具有理论知识和技术于一身的人才的学校。《机械制图》是高等院校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专业教育,满足不了现代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要运用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是教与学、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并重,教、学、做三合一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现在的高等院校学生,不仅因为它教学灵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知识结构,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以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谓创新性教学,即具有创新性的教师依据创新性培养的原理与原则,运用适当的教学技术,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刺激、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以合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最有效的技能技巧,发展创新能力与个性品质的方法。在高等院校中《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具体运用之,文中作了尝试性研究。
2 备好合理教案,迈出创新性教学的第一步
教学,教是首位。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的教案是实现创新性教学的必要条件。备好合理的教案,不仅要求教师深谙教学之道,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提出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熟练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教案。如何准备合理的教案?在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就才认为教案合理。如《机械制图》视图这一节分解为:
(1)什么是视图?讲清概念及分类;
(2)画视图前要做什么?掌握各视图投影方式法及标注;
(3)视图为什么这样分类?为看图和画图方便,表达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形状的机件;
(4)何地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位置配置关系;
(5)何时画何种视图?各个视图的应用范围;
(6)如何画视图?视图投影规律及各视图特殊征表示表示方法。
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迈出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3 运用“四段式”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导”学生“学”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还要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四段式就是将《机械制图》每个教学课时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直观演示,引入新课。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示教板、投影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有了初步的习,再经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启发,能马上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主动求学。新课这样引入为下面重点讲授打下基础。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概念、投影规律前,先用活动直角坐标系及形体模型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兴趣,与随后重点讲授相配合,呈现语言表达对象的具体形象。它们相互映证和充实,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讲授的内容。第二阶段为重点讲授。在直观演示引入后,用时大约几分钟。本阶段是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也是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的关键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接受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讲授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详有略,对学生易懂事的可略讲,讲清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利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在《机械制图》中就是要讲在知识的引发点上、衔接点上、疑难点上,如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位置关系是整个《机械制图》课的“引发点”。这节要讲清、讲透、讲活,为今后学习和应用铺平道路。“补第三视图、补缺线”是疑难点,可借教学模型和投影教学课件,采用形体分析法逐一解剖,达到提高学生看图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的目的。第三个阶段为小结练习阶段,于重点讲授之后,用大约20分钟。由于以上二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这时根据各个阶段内容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来浓缩教学内容,指明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借此,对学生思维进行整理,使杂乱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成珠”、“连串”理顺层次,使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利于学生信息归档储存、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如剖视这节,抓住单一全剖视这个共性,其它视形式均可看成是特殊形式下的单一全剖视。小结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这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教师巡回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训练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个阶段为预习阶段。利用课上最后十分钟。由教师对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培养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新课时才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以上四个阶段衔接紧凑,一段接一段,预习阅读是掌握、理解知识的前提;直观演示和重点讲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小结练习是知识浓缩、能力提高的体现;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以教促学。
4 采用“四化”的教学手段、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走出创造性教学的新路
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四化”的教学手段,可将教与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4.1 电化教学经常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模型、示教板、挂图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电化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中运用电化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动画掩饰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幻灯片用教学中。
4.2 实践画图课堂化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画图课堂化就是将画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实际画图。教师仅提出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学生可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三视图书、剖视、剖面、零件图、本专业准件等章节都可进行。画图是《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通过画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画图,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知识的发展,培养起创新能力与个性品质,在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
4.3 语表达生动趣味化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教师语言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做到吐字清楚,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准确生动,这样才能把概念本质核心内容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内容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易接受,记忆。同时,要于教于乐,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并富有节奏感,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情绪。如《机械制图》中讲线面的投影时,铅重线可比作电线杆,水平面可比作桌面,其投影特征可概括为一点二线必为垂直线,一斜二平必为平行线,一线二面必为垂直面,二线一面必为平行面,这样讲,学生感到简单、明了,记得牢。
4.4 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化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入门课程,它是职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的。高职学生源大都是高中筛选后的较差生源,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生源数的下降,乡镇一级的高级中学也加入到职业教育竞争的行列中,生源的质量逐步下降,这门课程大学生学起来都有点难度,对于职校生来说就更不容易了。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普遍的做法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到了多媒体课堂,将CAD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教学质量改进很有帮助,但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这样课上下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2 《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过Ⅸ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Ⅸ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课 题: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B02。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侧重的是视频资源建设,即为学习者提供课程的全部录像资源。它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精品开放课程。国家计划在“二十五”期间,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在省、校中逐步开展。笔者学院积极响应号召,选取学院特色课程进行建设。本文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法、运行与效果四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课程建设,创建一支独特的教学团队,既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又引入企业外聘教师,同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建设课程精品录像资源,从准备到后期处理,达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建设要求;建设优质的课程拓展资源,包括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个方面的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二、课程建设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高职类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采用最新的制图国家标准,并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创设了9个项目内容,涵盖了制图各项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机械制图课程资源主要有:基本资源由课程组教师独立完成,涉及多方面资源建设,如教案课件、习题课、技能考核试题库、图片库、模型库、案例课等;拓展资源由学院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完成,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以在线测试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以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以往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课程中渗透CAD/CAM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实现学生手绘图与计算机绘图的统一,减少学生在CAD/CAM课程的学习学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所需的初高中预备知识,进一步扩大课程学习者的范围,为基础弱的学员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三、课程建设方法
1.引用原精品课中的精品资源
机械制图课程组对原有精品课程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分析统计,整理出一些精品资源,如制图的基本知识、企业的工程案例、经典的视图动画、热点问题、识图难点分析等。这些仍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内容,直接引用即可,不用重复建设,以免造成浪费。
2.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制图课程在非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定位为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中确定为专业课。机械制图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由课程组教师制定,并经过企业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论证,是经得住考验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从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情境设计、学时分配、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意见。
3.资源建设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完成
课程资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课程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中心教师负责课程基本资源的建设,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日历、教案、课件、案例库等;而合作企业负责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如试题库、在线测试等。
4.课程运行与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机械制图课程组基本完成课程资源的建设,并将成果上传至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中。机械制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选取13G111在校生以及渤船重工内业分厂的30名职工作为首批运行试用者。通过运行和测试,渤船企业和学院相关专家一致认为该课程符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可以开通浏览学习权限,扩大学习者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人受益。
四、小结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为了评审,而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硬仗。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核心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项有计划、系统的工程,需要课程组所有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打造全新课程,为更多的学习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经长.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结合当前我国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我们知道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机械行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现实中《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现在多数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大多是全套照搬教材授课;仍然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同时教学手段还大都仅限于在黑板上尺规作图,简单的利用挂图、模型和实物等教具,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出创新意识。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机械制图教学设计的创新
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然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教学设计的创新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在教学中,把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注重全体与兼顾全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与差异教学、分层教学结合起来,着眼于对学生浅能的唤醒与提升,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融会贯通、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二、选择合适的机械制图教材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也掩盖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差异和认知差异。现代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学习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中职教育以学生升学和就业为出发点,应该选择适宜的教材,也可由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组织编写适宜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应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抛弃过深过难的内容,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点、线、面的知识中,可省略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中可只介绍换面法。要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在学习零件图、装配图时,带领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让学生掌握零件在实际生产中的加工方法,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以零件的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来确定视图,零件结构的工艺性要求,尺寸的合理标注,装配关系的正确表达与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等等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媒体的结合
在当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这样课上下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
四、实现机械制图教和学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过程,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并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在上“直线的投影”这一课时,首先用棍子(代表空间直线)和课本(代表一个投影面)说明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共有三种关系:倾斜、平行与垂直。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分别具有收缩性、真实性和积聚性。引出直线投影的画法: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几何定理作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例图的作图过程并讲解作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堂完成补画三图的课堂。
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机械制图》,通过教师的生动的讲解和详细的板图,学生容易掌握绘图的步骤和要点,完成作业质量较好。不足之处是教师教学费时费力,教学效率较低。基于以上两种教学手段的各自优缺点,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在近几个学期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即在“鼠标”和“粉笔”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摸索出一条解决这一新课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将影响正确理解零件的设计意图和按零件图加工出符合技术要求零件的能力,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习。如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按《机械制图》课的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和应用能力,是每一名《机械制图》课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在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想上好课,须先做好老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学科.各专业互相渗透的趋势日渐增强。特别是机械专业各科,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互相牵制。《机械制图》课在其中更是与其它课程在知识理论上互相穿插连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深造诣教师之道,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时刻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不断吸取本专业新信息,学习新技术,以来充实提高自己,防止知识老化。
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机械专业的各学科理论知识,还应及时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教案;才能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看教材;才能对于教材的前提下,做到每准备一份教案,都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有发现任何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从而备出既合理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备课工作中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讲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同时要突出重点内容,突破难点部分。要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做出结论的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提出问题自然明确,联系生产实际和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例如在“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和步骤”这一教学重点和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按“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读图方法和步骤及读图方法的具体应用”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讲清看图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指明这无疑是重点;指出难点:分析图框,说明每一封闭的线框都表示一个独立的表面;点明关键:不同组合形式的视图的特点,再举出应用示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应用。
三、提炼讲课内容,拓宽授课方法,力求简明准确,便于记忆
鉴于机械制图课知识的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归纳法、类比法及逆向思维分析形体,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思维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深化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组合体投影的教学中,我选用组合体的组成形式为思维线索,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几何体,分析他们是采用叠加、截线还是两者兼用的综合形式组合的,它们的连接方法是相贴、相切还是相交、若是相贴,要分清是否平直;若是相切,则切点何在;若是相交,其交点、交线又有何特性。由此归纳出将复杂性体分解成简单形体乃至点、线、面来投影作图或读图的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类比法,分析该组合体的各组成基本体、组成面、线、点有何异同,对形体结构有何影响,从而分清结构要素的主次功用。
在运用平行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知识解决读图问题时,我向学生介绍逆向思维法,即在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出局部的形体结构,画出轴侧草图,再用轴测图对照试图分析机构要素,以求真正读懂图样。这样做,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也促使思维方法达到了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精讲多练和直观教学
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空间想象,主要是依靠实体零件的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完成从实体零件到图例,使用直观教学法,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实体零件,然后再从观察中得出空间形体投影规律。还可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也可以从教学的某些结论出发,先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再以实体零件的形式加以验证。
备课过程中,对本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要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要得出什么结论;以及怎样结合讲解,什么时候演示,怎么演示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懂等等,教师都应该经过周密的考虑。注重精讲,就是要讲得少,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若做到此点,就要求备课时要很好的提炼所讲内容,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简明易记的结论。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如在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时,根据一个图框一般是零件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零件的视图分解为几个图框,利用投影关系对应找出每一图框的其余投影,抓出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也就是分析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零件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
五、合理的选择习题,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题目要有针对性,使之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有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题目还要有思考性,使之有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而那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选用。还可把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显示的需要。这不仅可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机械制图》课作为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必开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要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具有编写教案又能离开教案讲授的本领,课堂上才能讲授连贯流畅、从容自如;才能做到表达标准简洁、清晰明快;才能讲授清楚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基本概念、看图与绘图的方法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一、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备好合理教案,迈出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不仅要深谙教学之道,专业知识渊博,而且要不断地获取本专业新知识。在备课中要针对《机械制图》的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教学中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好的语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每次备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至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二、如何开展《机械制图》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要使《机械制图》课堂成为一节“精品”课堂,我们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增添丰富的可学性强、关联性紧、趣味性浓的内容,真正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1.注重《机械制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专业课程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机械制图》与数学、物理、美术、体育等学科之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在教学中就应该特别注重历史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和渗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学习“点的投影”这一章节时,在讲“点的坐标”时,我们可以联系数学教材中的“函数”和“坐标系”等内容,使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认识到《机械制图》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激起浓厚的兴趣;如学习“正投影”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物理教材中的“光的物理现象”相关内容;而美术与制图的关联更是密不可分,特别是线条的粗细、明暗等。实践证明,注重《机械制图》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2.适当增加趣味性素材,把室外事物“搬”到室内教学中来。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处理教材,尽量选取一些与教材关系密切的趣味性较强的素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机械制图》的知识点都与图形、线条有关,因此,我们选择的素材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如讲解“基本几何体”时,我把“棺材”一词带进课堂里,使学生为之一惊,不仅激发听课的兴趣,而且加深对几何体轮廓的记忆,更增强阅读、分析课外事物的能力。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建立起对事物结构特点、轮廓形态认知的信心和“欢心”。学习《机械制图》时,学生会与很多印画在书本上的基本几何体、组合体“打交道”,需要具备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不能始终用“说”来形容各个几何体,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给职校学生“播放”催眠曲。所以我利用废弃的木材,通过加工制作成各种小模型作为教具来教学。它们形体不一,有带槽的(半圆形、方形等)、带孔的(通孔、不通孔或圆孔、方孔等)、缺角的、缺边的等,然后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绘制。这样就十分形象地展示了物体的形体姿态,给学生极强的直观性,培养其想象力。
4.尽情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为课堂带来“全新空气”,消除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恐惧感”和“厌倦感”。
5.布置多样化制图作业,多方位切入主题。
三、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适度”性原则,即从学生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我曾做过试验,对同一内容“螺纹紧固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第一种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边展示模型,一边讲解,一边画图。但学生听起来很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测试中一部分学生不清楚这三种紧固件是怎样连接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可接受性。第二种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整个课堂上几乎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完全依赖多媒体,教者指指点点,没有任何板书,学生不知所云。虽然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只了解工艺过程,不能正确画出连接图。第三种方法是对前两者进行扬弃,选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工艺过程,再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测试表明该教学效果显著。实践证明,着眼于教育对象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改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科任教师存有好感,那么他们对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就会特别认真、愿意接受。如果教师上完课就走,少交流、沟通,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平时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创造环境,使师生拉近距离。要摒弃我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在无形中导致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导致师生关系不密切。
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首先要改变观念,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综上所述,要实现中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增强,就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直观教学法,生动形象地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他们的读图、绘图技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79-01
机械制图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精讲多练是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读图和画图,经过多种练习,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 精讲多练的含义
精讲多练是各科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的精讲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地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去粗存精,然后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案,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简、干练的板书,运用精练、生动、准确的语言,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多练指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有重点地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习题练习以及课外练习,从而实现掌握与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但一些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抓住中心问题,重视疑难点讲解,导致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课堂以及课外的大量练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二 精讲多练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在思想上重视,让学生明白机械制图的重要性,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既不能太深又不能太浅,如果教学内容过深,学生听不懂、看不懂,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太浅,出现学了的知识用不上,需要用的知识没有学的现象,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前,应选择合适的教材,不能生搬硬套传统的教案,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等,将教材的重点进行排序,再结合实际工作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经验确定教学方案。如学生们接触实际工程的经验较少,教师不能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课,而是在零件图教学时,安排讲授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及时回顾温习教学内容
由于机械制图的规定多、概念多,教师在讲完教学内容后,学生们不能完全地理解和记忆,如果不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10分钟让学生及时回顾已学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标注、画法、表达方式以及概念上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精讲效果,为多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堂习题练习
根据机械制图教学的特点,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精讲的基础上,学生们只是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表面知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开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通过习题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看图、画图的能力,进而巩固教学内容。
4.利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能够将教材中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影像、音频、图像以及图形等方式进行表达,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机械的结构形状,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具有操作性、可逆性的特点,能够进行反复演示,便于学生接受、掌握和领会。
5.综合训练
经过精讲、回顾温习、课堂习题练习以及多媒体教学之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 结束语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探索和改善教学方法,精讲出水平,多练出成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看图、画图等能力,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