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11: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例研修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吕博士在培训结束时,放了一段视频。开始球员爬得近,后来,在教练的鼓励与指导下,最终爬出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影视作品可以虚构,但专家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形为与办法将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深刻领会专家的思想与方法。
专家主要强调了什么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要保持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是有人格的;身体发育是有阶段特征的;智能是多元的,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与方法对待每位学生。
课堂注重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而且要有时间与内容方面的限制。
课堂提问要讲方法、讲策略,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状况。
教学策略主要有:模块化、情境化、活动化。
每个模块的学习要有三个环节:导入、合作、结束。
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否有理论支持
如果我们不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那么就必须用已有的知识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人不比产品,设计加工不当,可以重来,或当次品降价处理。所以,坚信知识与理论的重要作用,是一种慎重的态度,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在整个培训中,以艺术为载体进行教育与教学的例子非常多,教育是需要艺术的,这个我们就能体会到。教学也讲艺术,这也是部分人的观点。专家的报告,形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特征非常明显。我们再翻阅手册一,发现有众多的基础理论。用如此多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与办法,实在是难得。
符合新课改要求吗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形为必须转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形成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没有违背的地方。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团队。
制约学习的因素
我们再次回到视频中,分析那个球员第二次为什么爬得很远,有几种因素制约他。这是一个有浓厚练习氛围的场地;彼此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球队成员;一个讲策略、讲方法的好教练;也许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工资奖励等。我们作一推理:如果背上的与背下的两个球员倒过来再爬,同样的场地、同样的队友、同样的奖励、教练采用了相同的办法,两个人爬得绝对不可能一样远。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有几个球员牙根就不想往前爬,那么,再好的场地,再棒的教练,又有何用呢?所以,制约球员爬的远近因素还有自身。对应着学生的表现就是:有一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学习或根本不想学习;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外在因素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学习结果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大的。这两种情况专家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六本手册中找不到相关案例与工具。
常常有社会上的同志与我一块交流。他们总认为,学习环境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进,怎么能教不出好学生呢?问题一定出在学校或教师身上。这种学习观是片面的。
我们来看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之所以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他的内心首先有做这件事的需要。我们再从哲学角度来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再看认知学派的学习观,发现他们强调的是内在因素对学习的重要影响。所以辩证的学习观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受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专家能否指导我们
绝对能,将整体课堂管理专家好的做法转变为适合我们教学的办法;二是多学、多领会手册一。
回到工作中
目前我们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分两种情况谈谈。
一、学习劲头不足或不想学习
1.培养学生做人与学习方面的需要。主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需要家校共同联手。
2.进入我校的学生,早在初中就形成了一些不正当的需要。从心理学角度讲,哪种需要强烈,学生就会优先表现出相应的形为。2013级5班有一个我导的女孩,她说在初中时,有一个与她非常要好的女同学,整天两人在一起生活、学习。因此,她对伴侣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因为高一才入学,同学之间彼此不熟悉,谁才是她现在生活学习的伴侣?整天想着这个问题,你怎么开导,她就是不听,非常固执;我们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政教处也制定了合理的规定,可部分学生、家长就是不配合,学生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还有学生强烈的审美需要,女同学过分地梳洗打扮,男同学留怪异发型,校服乱写乱画;学生抽烟等消费需要。这类问题,应以说服教育或批评为主,同时必须采取管理手段。所以,学校应赋予每个教职员工足够的管理权,大家共同遏制甚至消灭学生的不正当需要。新课改允许我们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量化。
3.按照成就动机理论的要求,我们在改善学生外在学习因素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学习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成就感。时间长了,对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培养作用。
4.让学生有目标,有理想,有志向,是一种绝好的方法。
还要依靠其他理论,比如期望理论来指导我们。
上述学习需要的培养,是以教育为主,教学与管理为辅进行的。
二、如何应对学习差异
这类学生对学习有一定需要。
1.从心理入手。
(1)、有的学生考虑到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学习内容日渐加深,学习负担日渐加重,自己入学基础又不好,每天思来想去,就产生了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学习。
(2)、情绪,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学之间的矛盾,异往之间的矛盾,家庭矛盾,身体不适引起的情绪波动,对周围人与事的不满等,时而困扰他们。
(3)、培养意志力,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改善教学,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创设情境,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辅助教育手段进行。
(4)、与学生搞好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如仪容仪表、关爱学生等,这要以人本主义的理念来教育学生。可有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的学生对教师,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比如,有些学生报怨我面部表情严肃,给我写在成长记录中,意思是影响他们的学习。其次,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爱护行为不理解。比如我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了他们的在校表现,目的是想与家长一块配合,教育好学生。可只有少数能够理解,多数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情绪,认为我在告状,给组织教学带来难度。……
2.从认知入手
学习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形成能够解决新问题的认知结构。这一点我倾向于认知学派以及加涅的观点,同时辅助于形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组建团队,共同反思
走向“和而不同”的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组建一支成员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的团队,这是有效组织教研活动的源头活水。笔者在组建研究团队时,充分考虑到成员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以教研组内不同特点的一线教师作为课题研究的主体,同时还邀请学校校长的加盟,以及课程专家(学科教研员)作为研究顾问。实践证明,这支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成员之间注重协作,经验分享与互助是贯彻始终的。学校领导的参与在保障团队研究时间和研究顺畅进行方面起着重要的行政支持作用;课程专家有深厚的理论积累和对教学本质的深刻把握,在团队研修中为一线教师提供理念指导和专业支持;一线教师在研修中和课程专家共同反思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然后行为跟进实现理论和行为的结合。研修过程中多方人员的互助合作,为教师搭建合作交流和共同反思的平台,让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新型教研文化。
课例研修在系统开展的过程中,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合作一般会经历一个纵向发展过程。最初,专家对研修活动主要起指导作用,这种指导包括课程理论指导、研修技能指导和学科专业指导。随着研修活动的深入和持续开展,专家的指导作用不断淡化,而促进和合作作用则不断增强。专家和教师共同确定研修主题,形成研修方案,专家提供教学设计的指导意见,教师负责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在多次课堂教学和建构性反思中探寻弥合理念与现实差距的有效途径。在此阶段,专家从理论层面走向教学实践,教师从实践层面走向理论提升,理论与实践不断交互作用,双方在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三次实践,两次反思
“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的研修模式,是指研修团队确定研修主题、形成研修方案以后,选择一个课例进行教学设计,指定一位教师负责实施课堂教学,研修团队分工合作进入课堂观察,并在课堂观察之后进行反思研讨,探寻理念与现实的差距,提出行为改进的方案之后,授课教师再度进入课堂,实践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包括第一次课堂教学以及两次反思研讨后的行为跟进。“三次实践,两次反思”之后还要对课堂教学和研修活动做一个综合性评价,对研修主题的目标达成度做一个整体评估。这种研修模式有利于教师将他人的经验扩充进自身的经验范围,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差距,避免狭隘的经验主义。笔者在2012年11月的一次研修活动中,团队确定了“高中政治课生活化课堂研究”的研修主题和“文化创新的途径”研修课例。通过集体讨论形成研修方案后,采用“三次行动,两次反思”的研修模式开展研究,探讨和实践如何使用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如何通过舞蹈《云南映象》的创作历程,探究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如何通过欣赏苏州市歌《苏州好风光》和了解市歌的创作过程,探究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如何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好声音》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得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课堂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表明,将研讨过程中获得的建构性反思成果再次付诸于课堂的过程是跨越理论与实践鸿沟的有效途径,是使教师将建构性反思真正内化、获得专业成长的必经过程,为研修团队获得实践智慧提供了厚重积淀。这是一个的过程,教研组在的合作中走向“和而不同”的学习共同体。
在“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的研修过程中,为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性,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在教学设计中,要围绕研修主题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保证研修活动不偏离主题;授课教师在三次实践中都要提供规范的教学设计,以利于团队通过教师的变化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教师成长的规律。第二,在研讨反思环节,也要紧紧围绕研修主题,把课例作为载体,作为探寻问题解决的平台;在群体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反思氛围,注重思想和思想之间的交换,不要把他人或集体的观念强加于人,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而不同的教师关系。第三,有时经过三次实践和两次反思之后,没有获得有效的策略解决所要研修的主题,此时第三次实践就不应成为研修活动的终点,可以进行第四次实践或者采用说课的方式继续研究。第四,综合性评价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进步的评价,对研修团队获得收获的评价等。
三、采菊悠然见南山:交流总结,理论提升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课例研究的精髓之处就是“磨课”,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三四节课的讲解之后不断地发现不足之处并改进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
随着国培、省培计划的不断推进,高端、自主、丰富的网络远程培训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开了一扇门,迎来了一片天。就目前来看,“分段指导、全程监控”的网络远程培训方式,有力保证了教师网上学习的时间与质量,避免了教师培训中的走过场现象。不过,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看专家视频课程时有触动、网上交流时很激动、回到教学教研实践中时却一动不动。
为什么会出现断层现象呢?原因就在于,学校没有把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有效衔接起来。如果能依托网络优质课程和专家资源,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支持,创新培训载体,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领域,就能提高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层次,增加其实效性。
二、怎样衔接
1.在网络培训的“准备阶段”
首先,学校制定校本研修相关制度,明确网络培训学习要求,了解老师能否在学校、在自己家、在朋友家用上电脑,没有电脑的应确保其每周有时间上网吧学习;再按学科报名,组成网络培训学习小组(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至两名专任教师,可以与片区其他学校的本学科教师组成共同研修体);然后,网络培训小组组长确定好时间、地点,网络培训学员每周在校集中研讨一次。
2.在网络培训的“学思阶段”
网络学习开班后,网络学习小组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作为学员,要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将自己或同伴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自己的教案、听课笔记、教研活动记录、反思札记等及时上传到个人空间,分享课程专家、网络辅导教师推荐的优秀作业、教学资源,并在专题论坛中参与讨论“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观课议课,如何发现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等热点问题,在网络班级学员中的你争我论中汲取营养,提炼思想。二是作为学校教师,在每周一次的校本研修交流日中,将网络培训中展开专题讨论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课程专家、辅导教师、其他学员在此问题上的意见或建议,邀请未参加网络培训的老师分享、交流,一起读书再修炼。当然,如果未参培老师有不同的想法或其他的难处,网络学习小组的教师则将其再次与专家、导师沟通。这样,在提升网络学员的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学科组全体老师前行。特别是,某些网络培训项目中安排了专家视频答疑环节,学校可组织本学科全体老师一起参与互动。这样,一来二往,既提高了网络培训的实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又解决了校本研修主题随意、研究肤浅的难题。
3.在网络培训的“知行阶段”
一般来说,网络培训对接了理论与实践,安排了实践研修时间,实现知行合一。而校本研修也正是行动研究、行动学习。这个时间段内,学校可组织以下几种研修活动:①课例移植。网络培训中往往以学科课例为载体,学校组织本学科老师亲历课堂教学改进的全过程:观摩典型课例(集中或分散)―了解专家报告及课例分析―选择相同或相关课例―网络培训学员独立备课―查阅相关文献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议反思连环改进―归纳小结。如此移植,避免了农村校本课例研修的形式化、低效化。②课题研究。以网络培训学员为主建立研究共同体,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选择网络论坛中与本校实际紧密相关的典型问题为研究课题,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有困惑的时候向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求助,提高农村教师的研究能力。③校际联合。校际联合研修是新形势下校本研修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学校要求网络培训小组联系自己网络班级中的邻近学员,每期进行一次网下集中研讨,取长补短,以强带弱。这样,通过互教互学、成果展示,彼此赞赏,学员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加速成为学科合格或骨干教师。有条件的话还可联系课程专家、网络培训辅导老师参与,网上网下大联动,构成“大校本”研修环境。
4.总结评优阶段
学校根据校本研修评价制度,结合网络课程专家、辅导老师的评价,总结经验,明白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上传至网络平台,为网络培训的改进提供参考。另外,校长、学科教研组、网络培训小组、网络培训学员和未参加培训老师,一起召开座谈会、沙龙,交流各自的真实体验,消除培训倦怠心理,增加研究成就感。评优时,既要注重网络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的表现,又要关注学科组老师、网络学员在校本研修中体现的价值。如:学校以网络培训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设立“学习型团队”“共享快乐奖”;以本学科老师为单位,设立“研究型学科组”“精诚合作奖”;以学员、老师在学习和研修过程中生成的优秀资源,设立“单项成果奖”“学习型教师”等。
三、衔接要注意什么
(1)校本研修与网络培训的衔接,并不是简单相加。校本研修不可能包罗网络培训中的所有信息,网络培训也不可能解决校本研修中的一切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网络培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使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深化网络培训。
(2)校本研修要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的网络论坛典型专题进行攻坚,做“力行”的培训,不一味谈论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个年头,然而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是培训者,更应是培训的研究者,我们期望突破教师(教师个体、群体,更或者是区域性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瓶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历经十年,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已经具备,而把课改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能力还十分欠缺,走进新课程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先进学校、优秀教师实践了课程改革,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多数教师却只停留在观摩学习阶段,甚至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到最后却两手空空。课程改革纲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行为没有学会,优秀的课堂教学经验又在质疑声中丢弃。通过调研,我们深知,服务课改深化发展,教师培训的重心应放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上,教师需要课堂教学的观摩引领、跟进式点拨训练,而率先走进新课程、已经有了成型的课改教学流程的优秀教师,却期望通过行动研究,跨过模仿走进理性,更深度的认识和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做有理论支撑的课改行家。基于对中小学课改现状、教师培训发展需求的判断,我们把全员岗位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合二为一,把教师培训课堂与学生课堂贯通,形成了全新的双课堂主题课例式教师培训模式。
二 模式的结构
所谓双课堂主题课例式,就是以学生实际课堂为例,通过现场作课、讲解、评课,落实培训主题,使施训者与受训者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各自不同的成长。模式共分前期准备、课例展示研讨、后期跟进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施训者结合年度培训主题,开展备课活动;课例展示研讨阶段主要是施训、受训者共同参与的作课、讲解、观摩、研讨,学习研究培训主题;后期跟进阶段主要是受训教师模仿运用,研修员跟踪指导,总结提高。我们把基本素质优秀、已经取得课改成就的教师组成研修员团队,朝着本土行家方向培养,与培训专职教师一起作为施训团队,一次活动一般安排8~10人参加,设主持人、执教人、评委团,他们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他们的任务是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梳理经验走向理性,创新教学模式、引领农村课改;我们把联片乡镇同学科教师组成参训团队,一般40~60人,能较好的形成研修氛围,他们的任务是主题课例观摩质询,主题教学行为的认同、模仿与践行。模式的特点是:培训活动围绕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展开,研修员团队与参训教师群体互为资源、互为主体,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在亲历亲为中各出所力、各取所需。
三 模式的实践要求
探索中我们也认识到,双课堂主题课例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要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好培训主题
教师培训要有主题,有既定主题才能实现培训本意,离开主题教师培训就会迷失方向,活动就会改变性质,就会由共同学习变为评课、掰课、多帮一;主题要有实效性、针对性,培训才不会浅尝辄止、低水平重复;过程中要明确主题,为此我们规定,主持点明主题、基地学校课改经验介绍涵盖主题、现场课例展示主题、执教者剖析讲解主题、合作交流围绕主题、评委团点评升华主题、活动总结延续主题。
2.保证施训受训教师百分之百的参与
教师的合作学习需要组织,甚至比组织学生更要具体。培训中我们要求研修团队要布好局、把握好生成,唱好双簧,参训教师群体按乡镇、学校分组,促使研讨交流胜似擂台比武,乡乡、校校、组组不甘落后。培训过程中我们的原则是:做减法消除惰性(活动开始做隆重的开班仪式,过程中做好分组要求,后续跟进安排结对帮扶,全程尽可能减少游离于活动之外的教师,参训教师要做到积极主动);做加法营造氛围(多鼓励表彰,多质询引领,紧张有序,乐此不疲,做快乐培训);做除法分解主题(大题化小,小题分组研讨,组组人人都有任务,研讨不留死角);做乘法放大效能(展示交流、智慧碰撞、成果共享)。
3.形成合力,突出重点
那么如何去组织和管理校本研修?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关景双专家的讲座《主题式课例研修》,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的专题讲座,使我对课例研究的目的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课例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也是研究自己。它是老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将教师们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研究的形式主要是以课为载体,研究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研究的关键是要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关景双专家给我们作了具体说明:第一,主题生成、 解读与示例。第二,行动教育、学习与操作。第三,课例研修、选择与持续。第四,用笔说话、表达与写作。第五,主题研修、价值传播。让我深知:校本研修要从事务布置到有主题的研讨,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要把理念做出行为方法,把自我做出个性风格,用学习积累为师底蕴,用研修求证教学效益。最后他在给大家的建议中再次强调:学了就有思路,做了就有方法,写了就有底蕴。
吴积军校长的讲座《教研员如何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讲了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让我们明白了自己肩负的重任,明确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他指出:教研员在指导校本研修工作中要心中有规则,手中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要讲步骤,讲技巧。一定要围绕教学,聚焦课堂,让老师时时刻刻能够感受研修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经过关景双、吴积军等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备课、听课、评课,而是要促使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研员如何通过学科专业方面的有效引领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自己应做到学习者、组织者、培训者、研究者多重角色的转换。
2013年12月,笔者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山东省初中美术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历时10天,主要内容是基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课例研究。按照研修要求,参训教师共分成6个研修小组,每组13人。整个研训活动按照“确定研究计划――备课(裸备)――一次探讨磨课――二次备课――二次探讨磨课――制定观课量表――课堂实录――总结反馈”的模式进行。本次研修是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的一次集中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就热点问题针对具体课例进行打磨,以配合山东省暑期初中美术教师远程研修,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课例资源。
过程一: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本次研修中,经过反复讨论,我们组确定了在“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两个研究问题:(1)处理好美术文化价值与美术技能、技巧学习之间的关系。一要解决单纯的强调技能、技巧学习,忽视美术的人文性;二要解决过于强调文化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科本位的现象。(2)探索多元有效的评价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单一和作业评价流于形式的问题。
基于两个问题,我们确定了两个研究目标:(1)使学生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在文化情境中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2)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通过积极有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激发创造,体验成功,彰显个性,促进发展。
过程二:确定研究课题
依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壶中日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磨课课题。
《壶中日月》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这一课属于文化含量较高的课型,散发着独特的传统文化气息。《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在教学设计中,立足于解决研究问题,我们既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在情境中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又要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有意地渗透人文色彩,引导学生带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创意表达的意愿,展开造型表现活动。另外,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多元评价也是本课的一项研究任务,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方面,要针对本课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开发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评价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评价方法能够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和有效落实。
过程三:同伴互助,共同打磨
课例经过了授课人的三次备课和研修组成员两次合作打磨,俗称“三备两磨”,最终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课例。本次研修中,笔者承担了这一课例的授课任务。
1.迷茫的“一磨”
一个好的课例需要精心打磨。基于问题的研究,在“一磨”过程中,同伴们对我的“一备”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深入分析学情。课前对学生情况准确细致的分析了解,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何在课前更好地了解学情,老师们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如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课前做一个学前问卷等等,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情。
(2)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作为总则,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性,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定位。
(3)细化教学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要“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因此,在本课中,我们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单纯学会用泥塑的方法制作一把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文化认知、材料感知、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创作出造型独特、构思巧妙、装饰新颖的壶。
经过团队的精心推敲,调整后的“二备”教案相对“一备”要合理了许多。但是具体实施效果怎样,一切在迷茫和期待中。因此根据“二备”我们组织了一次试讲,研修组成员观课。每位观课成员分别被安排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记录。比如,有的老师观察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观察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有的老师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等;课后,我们对这些记录进行汇集和认真地分析总结,以便为进一步的磨课做更充分的准备。
2.黎明前的“二磨”
“一磨”后,通过对各个观察成员记录的总结分析,我们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更加明朗,对研究问题和目标也更加清晰。针对存在的问题,各观察成员分别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内容确定了更明确的策略和目标:
(1)情境创设比说猜想重要。万事开头难,一个新课的导入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这一节课的成败。《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这个课题的导入环节,很多老师通过对材料的触摸,猜猜是什么等方法导入课堂,但这种导入不能体现出在文化情境中学习这一理念。针对这一问题,研修组成员建议增加一些文化的元素,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办法。如现场泡茶、沏茶,在沏茶、泡茶的过程中,体会茶艺的韵味;播放茶艺表演、茶道表演;通过布置教室的环境营造气氛;在服装上要跟茶文化相关,再配上古琴背景音乐等等。无论何种建议,其目的都是创设一种浓厚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炼概括比贪多重要。由于中国壶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壶文化的欣赏和知识的传授如果占用太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作业质量;毕竟是在造型表现领域而不是欣赏课。为此,研修组成员也给出了好多建议,比如:可以根据历史的发展,追踪壶文化的发展脉络,并且在欣赏各个时期的壶作品时,利用比较的手法概括出各个时期制壶的审美特点,如古朴之美、典雅之美、时尚简练之美。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引领把壶文化的历史贯穿一遍,这样就对各个时期的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引申出壶中精品――紫砂壶。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壶的结构,为下面学生制作做好铺垫。同时,要准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观,一把好壶的造型要淳朴美观、形体悦目、轮廓周正、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装饰独具美感而无累赘之处。有了这个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制作过程中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创作目标。
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是境界与技艺的完美融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增加文化的厚度,创设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的文化情境,多维度的感知文化魅力;或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引领,进行文化、历史的脉络传承;寻找壶与相关美术作品的联系,拓展人文视野,以此解读壶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与此同时,通过挖掘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明确艺术与生活、与文化、与自然间的关系。
(3)体验比说教重要。在陶艺技法的学习掌握中,一开始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我用一张图片总结了陶艺的三种技法,但这种方法比较间接,学生接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不理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改用让学生直接动手体验,先自己动手做最简单的尝试,如搓泥条、压泥板、盘泥条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发现原来技法并不难掌握,增强了自信心的同时,学生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来由师生共同解决,这样迅速突破了这个环节的教学难点。紧跟着下一环节,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搓出来的泥条可以用在壶的什么地方,压出来的泥板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茶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装饰?这样学生有了体验了的过程,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后续的作业效果看,这些方法和策略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3.特色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近年来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仅是对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评定,同时更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针对这一课题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用“爬格子”方法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和激励方式。所谓的“爬格子”,就是每个组一个跑道,用一种颜色的纸片代替,如果回答问题积极准确就可以上升一格。由于本课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式,用“爬格子”的方法对学习过程即时评价,即直观又实用,一目了然,学习相对积极的小组胜券在握,相对落后的小组摩拳擦掌,大大地增强了学习效率。
(2)利用“小组作业自评量表”进行终结性评价。“自评量表”的内容不但包括构思创意、制作方法、造型美化等造型活动方面的要求,也包含小组合作学习、自评陈述等学习表现方面的要求,通过自评表,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知识技能掌握、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自我认知和反思。
(3)六个评价视角的确定。六个评价视角是作为教师整体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手段,同时也是指导和调整教师教学行为一个有力参照。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和学习,我们确定了以下六个评价视角:第一,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状态做出的评价;第二,针对学生互动(合作・竞争)做出的评价;第三,针对学生的创作过程的评价;第四,针对学生作业・作品的评价;第五,针对学生情感、意志的评价;第六,针对学生的发表过程的评价。有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积极有效,必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满趣味,学习效果也会有一个更好的保证。
教师培训实践中的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培训理念――技术主义和反思主义的冲突。前者以科学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师发展就是教师对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应用,乃至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教师培训时主要侧重于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培训。后者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师实践的对象是人,教师发展就是其对人性、对社会、对教育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故而教师培训多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深化和拓展。技术派鄙薄理论,反思派轻视技术,两派各执一端,都有失偏颇。因此,从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惟有将技术与思想融合起来的培训,才是有效、高效的。
那么,如何有效整合技术与思想,使培训既超越经验主义,操作主义的局限,又避免“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的困境,这是我们校本培训面临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受《小学语文教师》“辩课进校园”的启发,在培训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该模式分为“主题讲座――课例实践――辩课互动――点评提升――研修反思”五个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在培训中要将技术与思想整合起来,真正实现培训的优质化、高效化;培训初衷是搭建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融合、互通的平台,既让教师感受思想的冲击力,形成自身的教育信念,又能学会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技能和策略,实现学用结合,从而克服传统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模式的基本思路大致可以表述为:思想引领――实践研修――形成教师个人教育信念和行为。
二、“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卷入式培训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与策略
根据技术与思想融合的培训理念,在具体设计培训模式时,我们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在形式上,增加了专家与教师、授课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环节,着力让全体参训教师都动起来,真正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换和内化。在内容上,我们既考虑到要有理论冲击力,又考虑到要有实践的观照,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研究反思。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主题讲座――每次培训由学科专家或骨干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际,针对目前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理论引领。其目的是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寻找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行动。在专家的讲座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
课例实践――由一名教师,根据主题讲座的理念与观点进行课堂教学探索,为受训者提供一套思想和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课程团队的力量,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打造名师提供一个舞台,探索一条培养教师的新路子。基本思路是利用青年教师所在学科组的力量、利用课程培训团队的力量,围绕培训专题的理念,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既体现个人风格,又体现学校教研水平与课程团队的实力,更体现培训专题的理念,实现四者融合,为参训者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
辩课互动――“辩课互动”的核心是个“辩”,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课例为“靶子”的辩论式评课,这是“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一个亮点。其目的在于用辩课的形式,努力创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给参训教师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时空与平台,激发参训教师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与会教师对专家讲座的理念、观点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辩课过程中,正反双方围绕主题讲座,结合具体课例,就是否体现主题讲座精神,各抒己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它给受训教师发出的信息是:我们不仅仅在倾听,我们还要思考;我们不仅仅在思考,我们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里,组织者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建立QQ(微信)互动群,让所有的与会老师都参与进来,都动起来。活动中与会老师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动一动头脑与手指,就可在群中围绕研修模式、主题讲座、辩课观点、课例实践,发表自己的观点……可点赞,可批评……或支持正方,或力挺反方,或提出质疑,或给出建议……在此期间,线上线下,有线无线,短信微信,文字语音,均可频繁互动,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有的是积极的思考,智慧的火花。互动从活动开始起步到活动结束停止,真正体现了全员“卷入”、全程“卷入”的“卷入式”校本研修理念。可谓场上有风采,场下有精彩。需要注意的是:辩课互动应坚持“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原则,正反双方在阐明本方立场、反驳对方观点的同时,能忘其所属,追求真理,从不同角度张扬优点,指出缺点,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发现问题,提出体现讲座主题的有效解决策略,寻找、探讨教学的真谛,使辩课从“对立”走向“趋同”,真正达到“以辩促研”的目的。而不能为了辩个输赢,争个对错,拿真理当谬论;更不能把“辩课”当“贬课”,历数课堂教学的不是,且夸大其辞,一棍子打死。因为辩课的价值,不在于输赢,而在于用辩论这一束阳光,照亮思维的盲区,照亮我们思维的死角,让思想更加敞亮。
辩课发言时,应注意可控性。一是内容可控,必须紧扣主题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二是时间可控,限定每人次的发言时间,让更多的人表达观点;三是结论可控,正反双方最后陈词时,观点应该基本“趋同”,使老师们越辩越清,越听越明。
点评提升――由于我们在辩前有意安排了正方反方,容易像大学生辩论赛那样,各自顽强地坚持己方观点,容易形成哪一方辩手水平高,哪一方就占上风,而不是谁的观点正确谁占上风。容易使受训教师不听倒明白,越听越糊涂,云山雾罩,不知方向在哪里,亦易导致教师对正确的理念、教学策略产生怀疑。此时,由一位既有理论权威,又有实践经验,能让老师们信之服之的名师(如没有这样的名师,可在“辩课互动”后安排一个中场休息,几位能者议一议,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然后再由一位代表发言)及时地根据讲座理念、听课与辩课感受,现场对课堂教学行为与辩课情况进行归纳、评价、提升,进行适时的专业引领,拨“乱”反正,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则能使受训教师更进一步地领会专家讲座精髓,更有效地吸取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可借鉴的好经验、好方法,更有利于把培训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进行更有意义的反思与建构。如此,受训老师则方向明,目标清,培训效益更大;如此,辩者将把辩论当做一种享受,当做历练自己思想的武器,且辩且思,且辩且行!
研修反思――“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主要考核方式,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学习思考,到会老师结合现场学习,撰写研修心得,归纳理论上的收获,可以借鉴的教法,点评、辩课中受到的启发,并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指活动后的微格式教学,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践,提高自己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卷入式培训模式的基本特点
主题鲜明――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师实际需求,选择有价值的培训专题,有的放矢地解决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每次活动,组织者要以课程改革或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切入口,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教育创新能力为目的,以“以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为原则,精心策划,着力于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它还需要参与辩课的教师,在主题和辩题确定后,提前一定时间(一般为二周)阅读理论与课例资料,列好辩论要点,做好准备。还要每位辩手带着主题听课,从课例中寻找实践例证,以便辩课时能根据教学现场情况,适时、适度展示。
互动性强――互动环节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谈话的现实感,更主要的是让每一个到会者再起思维的涟漪,引发更深的思考,提升到会教师参与积极性的作用。正如李振村先生所说:“一片没有波纹和浪花的水,百分百是死水――真正的河流和海洋里一定有荡漾的涟漪和喧腾的浪花,这是生命活力之所在!”互动时,台上台下,正方反方,教者听者,有线无线,短信微信,辩者观者动手摇一摇,扫一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情感与理性、常识与偏见、技巧与常态、理念与课例之间,实现智慧碰撞、思维砥砺、观念融合,既加深了对专题、对课例的理解与认识,又发挥了其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潜能,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洞察与分析能力。
学用结合――注重教师操作水平的评价,以写研修反思和微格式教学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力图把培训学习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为了使“学用结合”更有实效,我们在学校建立了研修反思机制,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交流为桥梁、校内总结提升为导向的研修反思机制。要求教师撰写的研修反思要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思考、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启示和感悟,找出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佳的应对策略。通过反思,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形活效显――传统的教师培训,不管是一课多磨,还是异课同构;不论是校本教研,还是教研员调研;其形式不外乎讲座、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这些基本环节。而“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一推出,就以其新颖的形式,赢得了教师们的喜爱。它从过去单一的讲座、授课,单向的评课、总结转而为多层次的递进、互动,尤其是其中的“辩课”环节,一改过去“一言堂”的评课现状:为了顾及到上课教师的面子,不管课上到何等程度,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满脸喜气,搜肠刮肚找好话,连最后的不足也要谦虚地以建议形式提出,话是客套的,评论是总结性的。而今的“辩课”是双方的,是互动的,是针对一堂课的分析、厘清、改进,是过程性的。辩课时,听课的,执教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听课者和执教者之间、听课者与听课者之间就像大学生辩论赛那样你驳我辩,展开思想交锋,寻找有效策略。
二、工作目标
1、研究课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实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实践智慧。
3、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4、经验重组,促进骨干教师回学校后对校本教研的纵向发展。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修养”为核心。具体分为以下三大板块:1、新理念;2、理论与技能;3、课堂实践。
1、新理念
了解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的职业修养,促进进教师的成长。
2、理论与技能。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课堂观察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3、课堂实践。
学员深入到各个学校,通过课堂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研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跟随指导教师听随堂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备课、说课、评课,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
四、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改进行为的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将课堂中的问题转化为专题,整合相关资源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五、研究途径
(一)专题研究课
采取“行动教育”模式开展工作,专题研讨“教师大比武”的各种课题。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骨干班学员共同研究,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二阶段的专题研究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展研究:
1、由“区教师大比武”上交的初赛中选拔出研究的课例;
2、分成26个培训班学习小组,配备导师,并和参加赛课的教师随机抽签形成“学习共同体”;
3、针对抽取的课例研究并围绕主题,学科组进行集体研讨,形成同课异构研究方案;
4、“学习共同体”根据研讨内容,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上传博客圈;
5、由学员组长召集组员对活动进行总结,指定推荐组员就每次活动进行专题综述。
(二)课堂问题研究方法途径
以“区数学教师大比武”的课例为研究载体,研究这些课例中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现象,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认真的调查、研讨、分析,力求探求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从而改进课堂中的教师行为以及与课堂相关的组织管理行为。
1、多形式经验重组。倡导团队研究,形成“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一为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参赛选手及其本校的学科教研组,二为在区参加培训的“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三为选取的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该共同体的导师。由“学习共同体”抽取课题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校本研修,围绕课题进行上课及以上课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动,突出“市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团队合作。
2、分片区经验重组。把“市骨干教师数学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个团队,分配到教培中心根据“教师大比武”产生的26名总决赛选手中形成不同的团队,并结合学段,进行随机分组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学片”。
3、培训要求。骨干班成员和赛课教师形成的“共同体”提前一周在教培中心进行赛课课题抽签,然后在准备阶段由“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集体研磨。赛课课题的年级原则为现在所教学的年级,特殊情况也可由教师自主选择,但上报教培中心学科教研员处备案,最后赛课的成绩计入骨干教师的过程性学习成绩。
4、评价办法。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对“学习共同体”提供的课例,采用专家组评价和大众评委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真实情况公正、公平、公开地实行签名评价。学校要组织教师以群众评委的身份参与听课评价。
五、具体安排
9月17日:上午骨干班成员报到,安排住宿。
下午骨干班教师集中培训,听讲座。
讲座主题《教师职业规划》或者《课堂教学观察实施》
9月18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技巧及其观察量表的制定》。
9月21日:上午到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分散到各学校听年级组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进行课例研究剖析讨论,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观察学生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2日:上午听“学习共同体”中到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试讲课,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课堂中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的策略观察》
9月23日:上午骨干班教师推选两位学员上赛课的课题,课堂记录。其余骨干班老师下年级中上诊断课,导师听课。
下午“学习共同体”研修、评课研讨;
校本研修主题《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技巧》《课堂观察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9月24日:上午听区上决赛的赛课教师的二次上课,“学习共同体”进行课堂记录。
下午按小组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主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及其应变监控观察》
9月25日:上午集中上汇报课,进行交流总结。主题《理论转化分享交流》
下午集中讨论,修改总结,布置作业,并上传博客。
六、工作要求
1、市骨干教师第二阶段培训总体上由培训部进行整体筹划,小学部进行组织实施,科研室进行策划指导。
2、学科班主任具体负责“专题研究课”的各项工作落实并制订工作方案;培训班班委具体负责“课堂问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制订研究方案。承担研究任务的学校、教师、班级等做好协助和服务工作。
3、培训班班主任和班委首先要做好研究课例的观察点。观察点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校本教研就是通过行动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因此,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我们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聚焦课堂。首先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教学领导深入课堂,以参与者的角度帮助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后上报学校。学校对教师申报的课题普遍收集,认真提炼,求大同存小异,在个人课题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形成学年组课题,然后进行筛选,确定具有普遍性的校级课题,在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组织和引领下,进行全员研究。
二、完善教研制度,把教研落到实处
1. 完善校本研修的评价方案,确保校本教研向着制度化、常规化、科学化发展。做到有管理、有制度、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评价。并将其结果作为教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开展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观摩、同课异构等研讨活动,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同时建立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开展先进学年组评选活动,进行表彰奖励,组织优秀校本教研教学开放日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创新教研模式,发挥主体作用
校本教研不仅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1. 确立主题研修。学期初每个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学科研讨,确立研修主题。如“学生探究性自主阅读策略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讨”、“学生分层教学的研究”等,既有理论学习,又有思考研讨;既有课例设计,又有总结反思。
2. 课例研修。针对一个具体问题,以课例的形式,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组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进行对比研讨,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经典课例,以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3. 反思交流。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组织教师及时反思教学中有价值的事例,进行交流,重组备课过程,形成二次导学案。
4. 网络研修。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网络研修,并将研修结果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四、加强教研管理,开展有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