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11: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互联网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互联网上的知识丰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分析英语教材、整理繁杂的知识点。但是即便这样,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还是有限。例如讲解单词,教师可能会精心准备单词的构词、拼写、文化背景等,但是对于该单词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很难充分预备。而且每个学生毕竟程度不一,兴趣也不一致。而在互联网上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知识及其丰富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搜索到所有教师需要讲解的单词、句型的各方面知识。
2.课堂教学:
互联网教学灵活多样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将从垄断知识传授的窠臼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知识传授不仅有文本上的,还可以接触到由视频图像、图形、动画和声言等运载的英语信息。在课堂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互联网辅助教学的教室具有随机分组的功能,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指定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可以按学生水平差别分组,测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一组的学习者共同设定解决方案,并请出其他组员帮助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协作方式多样,可分二人、四人或以上、或全体参加。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竞赛,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教学效果。互联网的丰富性还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互联网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互动:
互联网平台互动灵活英语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尤其是运用。在课堂之外,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运用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注重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学生才能够稳步、扎实、持续地取得进步。英语的作用注重表达。一个单词、一个短语写在书中或者记在本上,它只局限于一种记忆或书写方式。然而,一旦它出自于学生的口语表达,那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情感的诉说,一种感情的渲染。互联网外语教学正好提供了一个英语运用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email或不同的chatroom,提高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充实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英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地增加学习者摄入和输出目的语的机会。
二、对互联网利用过程中的引导
互联网主体的隐匿性、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及信息的多元选择,使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教育功能相对弱化。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极为多样、各种思想交合的一个较为复杂的聚集体。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谨慎、理性地使用互联网。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教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自我认清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网络上存在的黄、赌、毒等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或作业的形式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要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增长惰性、应付作业的方式和逃避现实社会、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场所。
二、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的出现将逐步改变教、学、评、课的结构和形态。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总会使人们高估此类技术近一两年内的影响,同时又总会低估其对今后十几年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讲,几千年来,教育成本几乎没有下降,教学效率几乎没有提高。学生集中到教室上课的模式没有变化,粉笔加黑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基本没有变化,师生比例亦没有变化。现在MOOCs来了,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它提供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它提出了微证书概念,是大学本意的回归。MOOCs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而今后的面授课程则将成为奢侈品。
三、互联网与大学教育的融合
(一)MOOCs的兴起
MOOCs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在2012年之前,人们一直探索IT与教育结合的方式,但收效甚微。e-mail与e-learning几乎同时出现,但e-mail取代了传统的邮件系统,而e-learning一直仅仅是教育中一个小小的补充。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传统的店铺直销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也创造了传统商铺不可能取得的巨大效益。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但是在教育领域,“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依然不变,这次MOOCs的出现很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s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MOOCs不需要有学校的学籍,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因而斯坦福大学校长把MOOCs形容为“数字海啸”,国际高等教育界对MOOCs也是相当关注的。
(二)网络公开课的方兴未艾
2000年之前,国外大学也仅仅主要开展校内公开课。2001年麻省理工大学带头开放教育资源,在学校网站上第一次上传了超过1000个视频课程,很快,其他著名大学跟进,现在超过1000所名牌大学把他们的课程视频放到了网上。网络公开课主要依靠CreativeCommons协议保证,视频可以免费下载,但不能用作商业目的。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鼓励上网开放;中国2010年下半年开始,新浪网针对大学生关注网络公开课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为:65.8%的大学生、10.8%的研究生收听收看网络公开课;42.9%的大学生学习国外名校公开课,25%的大学生关注名人演讲。从这几年的网络公开课发展过程看,我国的互联网相比国际而言,互联网使用落后10年,网络公开课也落后10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则落后了2年。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1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3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1.4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1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2.2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3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智能网络时代提高大学生教育方法的研究
智能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那么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双面性,引导大学生有效的利用其优势提高自己,自觉隔离不良信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创新教育模式,有效利用网络的优势。针对网络知识丰富,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优势,在大学生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更加形象生动的课件或者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最新前沿技术,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相对自由,他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面对网络中各种有利和不利信息,高校教育工作可以开展多种讲座或者讨论组,引导大家自己论述网络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得出网络的有效利用方式,以及规避不良信息干扰的方法,让大家参与其中,深刻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的认识到网络的风险和优势,更好的学习和提高。
3)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针对大学生自制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学校主要网络,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根源上避免学生受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影响,净化学校的校园环境。
4)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群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更好的班风和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家的现实交往能力。为了更好的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交流沟通,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大家交流的机会,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等组织,丰富课余生活,同时也可更贴近真实的生活,避免网络的侵袭。
5)加强学生自制力的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大家提高自制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开展网上学术讲座或思想道德辩论,从视频中观察学生的言行和举止,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对待网络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远大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能够为之不断地努力。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初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以崭新的形势呈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近年来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用户,是对网络运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作为高职院校传统的文科应用型课程――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应用文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在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经验介绍、联系工作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时都离不开应用文。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经过系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训练,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为更好地管理组织所在企事业单位各方面资源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互联网环境背景对应用文写作的影响
高职院校从成立开始,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基于课程设置之下的新型课程教学过程的构建,成为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市场的需求总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今天的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电脑和互联网全方位渗透到中国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传统的写作状态发生了变化;应用文写作的状态也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写作的工具看传统的写作工具是纸张和笔;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写作工具是电脑。传统的写作素材的收集是对纸质的和人的大脑的记忆的存储和调用;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写作素材的搜集是电脑和互联网。传统写作的思维方式是由写作者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决定的;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写作思维方式是互联网碎片化思维方式的拼合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融合。传统写作的传播方式以纸质媒体的传播方式为主,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写作的传播方式是网络传播方式为主。
以上的情况表明:随着电脑和互联网在应用文写作中渗透的逐步深入,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和其他高职课程相比,更是从思维本质到实践形式上深刻影响了高职授课老师的教和高职大学生的学。与此相对应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与学需要及时构建符合时代变化的新方式和新内容,这样的新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大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
三、构建新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能力培养的途径
当代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人类记忆与思维的工具,得到飞速发展。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师的“教”的能力应当立足于这个背景。传统认为写作是一种系统工程,采集、构思、表达、修改是构成完整的写作工程的四个环节;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作者则是写作活动的主题,写作是作者自身素养、人格和能力的体现。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文写作仍然符合以上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的教法和专业老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认为这些新的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一)对电脑和互联网技能的深入了解与熟练操作
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的“教”,既包含有传统的写作特质,传统写作的基本理论仍然适用,但是需要教授者熟练掌握电脑和互联网的技巧,如果不懂得、不熟悉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那么专业老师不能够从事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同时,专业课的讲授老师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电脑和互联网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的同时,吸收和融合时代前沿的技能和操作技巧,并以简化的方式通过“教”的媒介传递下去。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应用文写作状态和传统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对教师与学生应用文写作的传统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两者更加深入去了解电脑和互联网的技能及其操练技巧。
(二)对于写作和应用文写作本身的深入了解
无论写作工具、写作过程、写作思维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作为写作结果的以文本形态呈现的应用文写作最终结果仍然是通过固定格式表达特定内容的展示形态。构建专业教师熟练写作不同种类的应用文的专业能力,仍然是我们在构建新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培养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作为专业教师不因为互联网和电脑的使用而降低了对传统写作工具、写作思维方式的训练。构建专业教师的教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比过去更深刻地思考传统写作工具、写作思维方式与今天互联网状态下的写作工具、写作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了解和熟知这种差异是专业教师形成自身教学判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素质。只有熟练了解传统和当下的应用文写作的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各自不足才能更好地呈现最终的文本结果,在“教”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学生应用文写作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对写作心理学的深入了解和熟悉
写作是人类复杂精神劳动,也是人类传递制度和文明重要途径。应用文写作是人类社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重要途径,应用文写作的文本结果是人类社会有效运转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文写作的文本结果更体现出它作为社会高校运转的重要载体的性质。写作心理和应用文写作心理,在互联网背景下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写作心理和应用文写作心理。作为专业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系统的量化调查方法、现在化的统计方法对现代应用文写作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来深入研究作为复杂精神劳动的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劳动者的复杂心理过程以及这种新的形式和由此造成的新的心理变化,对应用文文本创作最终结果的影响。
(四)对教育学基本原理和写作教育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和熟悉
"教"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在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特色的背景下往往容易被忽略。现实中常常出现以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替代教师的“教”的能力高低的现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知识文化和文明的迅速传播既离不开先进的传播工具,更离不开现代的教育学基本原理的不断充实和发展。现代以来的学校是人类文明和科学传播的重要基础,在这个环境下“教”的能力的不断提升,构成了作为教师职业的核心职业竞争力。这种能力也是教师群体区别于其他职业群体的根本特点。对于本次课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在构建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入教师对教育学基本原理和应用文写作这门专业课程之间的渗透和影响。尤其是需要挖掘应用文写作这门专业课程中切实需要教师“教”的核心知识点和知识链。
四、构建新的高职应用文写作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高职应用文写作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也需要在传统途径中加以拓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协作与协调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文写作从传统的线性状态下的写作转向碎片化写作。写作的过程既可以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可以是从中间点到起点的过程,也可以从中间点到终点的过程;还可以是从终点到起点的过程。这是互联网给应用文写作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面对这种变化比教师更有先天的适应能力,他们受传统的线性状态下的应用文写作的束缚更小。碎片化的写作方式并非洪水猛兽,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将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领取不同的“碎片”写作材料,完成不同的应用文写作文种的写作。这些小组之间因为碎片化拼合的需求必然加强小组之间的协调和协作能力。小组成员内部之间也因为碎片化的需求必然加强各成员之间在写作思维过程中在写作文本呈现等写作核心领域的交流和协作,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碰撞和高频度的交流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程写作素材搜集能力的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文写作材料仍然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素材的搜集能力是构建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从多彩的大学现实生活中提炼应用文写作的素材。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围绕学校、班级、学生个人等实际生活中所需要撰写的各类型应用文文种,如通知、消息、新闻、工作计划、感谢信、开闭幕词、调查报告等,让学生了解到应用文写作技能的提高对构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意义。
其次,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掌握得都比较充分,但是主要是用于娱乐、消遣,较少有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写作素材。应用文写作课程中需要加强实训环节,指导学生提升网站检索、搜索引擎检索、关键词检索等方面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互联网下学生写作素材的搜索能力。
(三)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应用文写作课程课时少、应用文种类繁多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新兴的网络宣传、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文种出现,应用文种类在不断壮大。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促使学生高效利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搜集的各类各种应用文文本,对这些搜集的材料进行阅读、模仿、分析、参考。在学生遇到陌生的文体时,可以搜索例文加以参照、分析。同时学生通过对比、模拟、分解,充分分析优秀作品的思维方式、篇章结构、造句遣词,学会在分析中体验因身份、场地的不同而形成的语境、情态,做到反复揣摩,熟记于心,以便从中获取知识以及写作技巧。
(四)学生应用文写作品格素养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与分享成为时代的主流。当代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既要鼓励他们共享和分享应用文写作成果,又要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版权和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杜绝违反知识产权、破坏知识创新的情况发生。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既古老又充满时代活力,构建新时代的应用文写作过程教学体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裴显生.写作学新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刘淑一.项目教学话语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张红梅.五年制高职应用写作学习中的抵触情绪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
何 寅,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讲师。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全面实现“互联网+传统行业”。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执行过程中,用互联网去带动诸如教育传统行业进行创新改革,以互联网作为催化剂,引发教育行业全面革新发展。如今在大学里,不管一名教师学识有多么渊博、讲课有多么风趣幽默,都很难再像过去一样轻而易举地树立权威,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了。教师们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让忙着刷微博、看微信的“低头族”抬起头来。更深层次的挑战则在于: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所需随时查找,比课堂所得可能更新更丰富更完善;同样一门课程,学生可以看名校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聆听本学科最知名教授的讲解;而“慕课”的兴起则更进一步搅动大学课堂,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星教授给普通教授带来巨大压力。
大学语文教师要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唯有全方位的自我改变:从更新教学观念到能力的重新构建,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到刷新师生交往方式。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1.知识权威地位的丧失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者和知识是核心,大学语文教师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学生处在从属的地位,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资源可以共享,知识资源的占有实现了人人基本平等,大学语文教师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基本上已经丧失。
2.从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生的知识主要是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获取的途径不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教育资源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面对网络资源这把双刃剑,大学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转变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剔除无用无利信息,让网络资源产生利益最大化,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3.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大学语文教师工作重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亩三分地,而应借助网络资源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精彩。重视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学会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在课堂之外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沟通和知识的传播,借助课堂之外的影响力更好地吸引、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对策
1.改变观念,转变角色
面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发展,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必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动适应角色变化,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应从观念上,调整自己的定位,努力构建师生间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把学生当成朋友、伙伴,与学生同学习,做良师益友,然后才是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在行为上,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资料选取、课程设计、教学的组织和监督考核上。当前教改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如果监管不到位,缺乏约束力,则可能导致学生放任自由。为此,教师应善于借助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QQ在课堂外多与学生接触,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所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引导、激励、督促学生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
2.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不可否认,“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一次生态更替,然而,不论“互联网+教育”如何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为特点,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特征,其本质还在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自身优势。
一方面,网络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虚拟社会,许多人热衷并依赖虚拟的社区交往,这样,便使网络时代面对面的交流将成为稀缺资源,而作为熟悉课堂教学并具有多年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进行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教育这种人机交流方式,其交流的深度和反馈的及时性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相比,面对面时的眼神、表情、言语语调交流却是网络所无法做到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这种优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个人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此,在某些方面,面对面交流辅导教学更显得其无可比拟,从而凸显出教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特点来看,更注重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沟通。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让老师与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这一空间得到激发、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将人文性、情感性教育渗透到学生,让其体会到大学语文的人文美、情感美,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互联网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考核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基于技术所限,常常采用客观试题,主观试题较少,这无疑不能全面反映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也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而对主观试题的评判,教师的工作不可替代。另外在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抛出相关议题,通过提问、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面对这样的考核,作为教师,无疑处于无法代替的地位,然而这恰恰不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
3.苦练内功,提高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注重以诗的语言传达出文学作品的内涵神韵与审美特性,教师如果自身没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则难以传递出该课程的美与精髓。因而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大学语文的理解和掌握,及时追踪学科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注重讲授知识与激发学生思考两相结合,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知识的获得方便快捷,给教师获取知识和帮助、提高自身水平带来很大的便捷,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网络及时更新陈旧知识,贴近学术前沿,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干货”。同时,网络时代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网络有关软件的使用,尽可能做到自主制作一些网络课件和资料。
4.注重科研,教研相长
作为高校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在分工中,主要的任务是教学,科研是相对处于次要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不做点科研的工作。实际上,科研工作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大有裨益。因为,通过科研工作,可以加深对语文这门专业知识及规律的理解,再者,通过科研工作,可以了解科研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科研工作成果的取得,反过来也能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邹满丽.互联网与教育――论互联网对教育之利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160.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20-01
众所周知,英语是实践性和交际性都很强的学科,但大部分中国学生由于胆小口或懒于开口,而难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交际情感。事实上,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交际过程。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师生间情感的激发又有赖于教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呢?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
1 把兴趣的培养当作激发学习情感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感时才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它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思想活跃、意志坚定,才会尽力去了解它、观察它、研究它。英语科的学习也是这样,当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愉快去追求、去探索,从而产生求知欲。所以说: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取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关键在于消除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不良因素,而教师就应当充分利用和调动积极因素,把兴趣的培养当作激发学习情感的首要任务。
2 教师要当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车头
2.1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基础,幽默的教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手段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前提。在教育行业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对其所教科目的喜恶,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内外调节自己外在的言行、举止、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情感流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自己在课内独特的教学艺术,作为吸引学生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幽默轻松的教学方法,以求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幽默教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催化剂。幽默教法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是将学生与教师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也是沟通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桥梁,良好的师生情感,会使师生配合密切。学生见到教师幽默的教学,认识到教师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境界,觉得讲台上的不只是一位令人“敬而畏之”的老师,而是一个有趣可亲的朋友。这种教学幽默可以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消除师生之间感情的隔膜,建立起师生间人格平等、真诚相处的关系,情感相融,容易使师生对相同事物的认知产生共鸣,从而使师生共同步入一个祥和的教与学世界。
幽默教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话动,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体,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过于庄重、严肃、表情冷漠、呆板,语气平淡无奇,学生便会无精打采,如坐针毡。在这种沉闷,消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智力活动受到阻碍。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堂学习产生倦怠烦闷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付诸幽默,会给紧张的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一些生气和宽松,使学生在笑声之后集中心智投向认知活动。
2.2把握学生的心理定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等于撩动学生学习情感的琴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以达到最隹的教学效果。
设置悬念,激活情感。俗语说,教无定法。但是,一节成功的课,在开课伊始,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悬念,设疑引新,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方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主要体现在课堂第一阶段的“整体呈现”。例如,教师可以用看图设问法,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趣图画,引导学生讨论其主题,引出交际题目。让学生自由交谈,通过学生的自由交谈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知不觉地引出新课题。在这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我国民间节日和月饼,话题适合学生的年龄、贴近学生的生活、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引起悬念,使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围绕课题侃侃而谈,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恰当评价,强化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的学期望自己的进步解得到教师的肯定,更多的学生希望教师的评价公正无私,准确客观:“Very good.”“Good”,“Not bad.”之类的评价只使人感到抽象空洞,教师的评价须建立在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并以学生的天赋、兴趣、经验、背景等作为评价基点,本着欣赏、肯定、鼓励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强化。实践证明,恰当的评价学生所激发的学习情感,力量有时十分巨大,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在外语学习课堂上抛开胆怯心理,勤动脑,多开口,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相信精神动力是不可估量的,在课堂中必须以“主导”为原则,起火车头的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有目的、多途径地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根本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使其闻有所思,看有所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红.在疑问中拓展学生思维[J].安徽教育论坛,2004(4).
[2]张四方.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能力[EB/OL].互联网-中国论文下载中心-英语教学论文.
[3]陈益妃.如何优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语言交际[EB/OL].互联网.
[4]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EB/OL].互联网-毕业.
[5]刘玉明.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EB/OL].互联网-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
[6]小学英语教学法讲义[EB/OL].互联网-大学课件-道客巴巴.
[7]梁秀青. 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感受美好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8).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61-02
随着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依托无线移动互联网络,使人们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等),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快捷地进行图书信息的浏览、查询和分享服务已经成为现实。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为师生提供图书信息服务,也将成为中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新的趋势。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教研服务的重要部门,“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目前中学学生的教学环境已有了很大变化,平时课程安排较满、课后辅导多、作业练习多、考试测验多的现象仍很普遍,真正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既少又零碎,学生阅读量贫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不高。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是一种新途径。移动阅读就是指人们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等终端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微博、微课件、微视频等。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方便地完成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查阅,浏览最新的图书、期刊、论文等图书馆最新信息,图书馆也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查询个人借阅、新书推荐,借阅到期、逾期,预约等短信提醒服务。
1 建立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一个将数字图书馆资源、一站式搜索系统、数字信息传递系统等应用服务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统,可实现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在线各种馆藏资源信息查阅、全文阅读时事新闻、杂志、报纸、以及视听书籍和学术视频,并提供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图书馆最新讲座通知信息、热门书排行榜、业务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在移动终端也能为读者建立个人中心,使其能按自己的需求自由收藏感兴趣的文献信息,订阅相关感兴趣的图书馆服务。
借助于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社会上许多大型图书馆和部分大学都开始提供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例如,上海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尝试移动服务,经历了短信服务、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移动服务实践阶段,将移动新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融合,利用二维码和智能手机全媒体技术,在手机上实现图书馆地图导航、语音检索等个性化的服务。吉林省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搭建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增添适合移动阅读的数字资源,为读者开通包含短信自助服务、移动借阅服务和移动阅读等新型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从2007年推出第一个移动服务――流通通知短信服务以后,自行开发运行了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TWIMS,Tsinghua University Wireless and Mobile Digital Library System),一系列支持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阅读、馆藏书目查询和预约、培训讲座通知等功能的移动服务相继上线,向广大师生读者提供基于短信和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手机图书馆服务,也就是移动OPAC服务。
中学图书馆虽然不具备大型图书馆的条件和设备,但借助于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众多中学图书馆能够通过互联网上的云技术来分享由国家级、省级、各名牌大学的图书馆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图书馆云”资源,既大大节省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设备投资、更新、维护的费用,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2 中学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优势
1)通过少量的付费方式,从各大型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里购买自己中学所需的教学相关资源,并结合自己馆内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教学论文、报纸、多媒体读物等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整合,在移动终端上为师生们提供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并可传递获取全国其它知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2)满足碎片化阅读。中学移动图书馆可以在校园内通过Wi-Fi来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移动阅读,在校外则可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提供服务,学生只要随身带有一个移动终端就行了,可极大的方便和满足学生和老师对移动阅读的需求。
3)通过设置个人定制空间,实现读者的馆藏查询、借阅、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阅读推荐、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服务的精准特性,强化、提高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水平,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移动信息服务。
3 实施交互式的阅读信息服务
1)实时反馈,动态调整。目前移动终端大都具有拍照和摄像功能,可以方便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将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通过拍照、摄像、扫描等方式,通过资料影像、条码、二维码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根据师生们的教学需求来开展采购、征集、流通、馆际互借等工作,动态的调整本馆的信息资源组成,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使信息服务工作更贴近于师生们的教学、备课、研讨和共同学习,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2)有效进行阅读管理。针对学校和家长担心学生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给电子书存储的相关资源,把课本、课件、学习辅导资料、课外书等海量内容预先存入电子书中,既可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也可以避免了学生将移动终端作为沉迷网络的工具。
一、引言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1]。对于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有很多人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比较多的是采用多媒体课件[2]、建设网络开放实验室[3,4]等“重度”依赖软件或网络的方法,优点是形象生动、时间灵活等等,不过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多媒体课件还是网络实验室,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一点对于很多的改革尝试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尤其是作为基础的大学物理实验教育。而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5],也是学生日后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6]。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轻度”结合网络应用,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二、传统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通常由下面的几个步骤组成[7]:
1、教师布置准备实验;
2、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完成实验的预习部分;
3、上课时教师先把实验原理步骤等细讲一遍;
4、学生根据指定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
5、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6、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
上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弊端是,在很大程度上拘束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使得本来可以做得非常有趣的实验变得枯燥无味,不能达到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和增强创新意识的要求。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限制于课堂上较短的时间内和书面的实验报告有限的空间里教育教学论文,师生之间往往不能进行较有深度的交流,以至学生对掌握的实践技巧理解不深,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往往是这个仪器的操作会了,下次碰到类似的仪器还要重新学。
三、改进的教学方式
1、网络资源基础
目前,高校校园的网络普及率是非常高的,新生代的学生对于网络已经像对自己的手掌般熟悉,而互联网络上的资源无疑是极其丰富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大多数实验项目在经过过去许多年的改进之后,已经完全成熟,尽管使用的实验仪器有所差异,不过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将一些实验讲义甚至是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8]。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网络资源基础。
2、师生互动方式
网络互动方式主要有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BBS(论坛)、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下表比较这几种互动方式的优缺点。
互动方式
优点
缺点
IM(即时通信)
速度快,即时响应
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BBS(论坛)
互动性强
技术门槛较高
维护需要较多的人力
Email(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