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2 15:11: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篇1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本节课的W习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叉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

(3)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来量角,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重点

使学生学会灵活合理地用量角器量角。

3.难点

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来认识量角器;探索、发现归纳出量角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小学一年一度的放风筝比赛又开始了,看天上的风筝可真多,你们愿意老师带你们一起参加放风筝比赛?按国际风筝比赛规则,参赛选手必须把手中的风筝线一端放在地上,看风筝线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请同学们看这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小?

那么∠2和∠3哪个大?看来,光凭眼睛无法准确判断,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度量的方法来解决。那么用什么度量,怎样度量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索的内容(板书角的度量)。

(二)探索、发现新知

(1)请拿出你的量角器。这就是度量角的工具,同学们第一次认识量角器。出示讨论的题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从量角器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进一步认识量角器。

媒体演示:

这是一个半圆,把它平均分成2份、6份、12份……直到180等份,其中任意一分所对的角叫做一度的角,通常记作1°,同学们观察老师画的一度的角,闭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有多大,睁开眼睛,度是角的计量单位,通常用"°"表示,写在数的右上角。

180等份中1份所对的角是1°,10份所组成的角是多少度?

90份所组成的角是多少度?像这些1°、10°的角都比90°的角怎样?135°的角里包含多少个1°,160°的角里包含多少个1°?像这些135°、160°的角与90°的角相比较都比90°的角怎样?

为了方便我们量角,一般的量角器上都有两圈刻度,外面的一圈是外圈刻度,是沿顺时针方向读;里面一圈是内圈刻度是沿逆时针方向读。

这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这是量角器的0刻度线。

(2)同学们认识了量角工具,有没有信心尝试一下用量角器量角?请拿出题单(一),分四人小组互相帮助来量一量∠1是多少度,边量边说,你是怎样量的?请一个小组到上面来量。

学生操作后,提问你量的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明的地方?(学生自由提问)

通过刚才我们尝试自己量角,想想,我们是怎样度量角的?(学生自由叙述),归纳出量角方法:一盖二重合三读数。

同学们,结合自己刚才量角体验,你认为哪里最难?

(3)有一个同学量了三个角,我们来帮他判断他量角方法,读数是否正确?

(4)现在让我们回到放风筝的比赛现场,关于∠2和∠3哪个更大,现在你有办法吗?请两个同学来量一量?

(5)请拿出题单(二)。

题单(二)的角1和角2哪个更大,你有办法验证吗?(量一量)

请看电脑演示(重合过程),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所画长短无关。

电脑演示∠2的一边叉开大些,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叉开程度有关。

(三)巩固练习

(1)出示题单(三)。

比一比哪个组量角的方法最多,技巧好。

(2)练习猜猜角的度数。

(3)独立完成作业,书P131。

(4)书本上的角我们会量了,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量角呢?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样量?还有吗?

运用你学会的知识量一量身边的角的度数,好吗?

教学反思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85-02

《测量走路的速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第2课的实验,要求测量:1.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2.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多远?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5秒钟走了多远?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对比实验,实施起来却有相当多值得考虑的细节,否则就很难成功。

在接触《运动的快慢》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关于快慢的感性认识,也能够比较运动的快慢,但是,他们对于运动速度的概念还存在模糊的认识,不能够精确地理解速度的两个要素: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本课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运动速度的概念: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的运动速度快,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面的速度排序的实验,测量走路的速度实验。

在仪器使用方面,学生第一次使用秒表,第一次使用钢皮尺,所以一定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秒表、钢皮尺的使用方法,为实验奠定基础。

在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方面,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小数,但是本次实验数据就是小数,还要求计算三个小数的平均值,这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难的,不容易算出来的。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结合我的上课实践,提出这个实验的实施要点。

一、教会学生使用秒表、钢皮尺

学生首次接触秒表,根本就不会使用。我就事先思考:怎样让学生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呢?我就先试了试,编出了顺口溜:右手握秒表,大拇指按一下,食指按一下,计时;大拇指按一下,食指按两下,归零。在课堂上,让学生一边按秒表,一边说口诀,学生兴趣极高,马上就记住了。

接着,我又介绍了钢皮尺如何使用。我取出一个钢皮尺,请一个学生帮忙,将皮尺全部拉出来了,指导学生认识了皮尺上的单位是厘米,最长为5米,找到了皮尺的起始测量处,实际教学生测量一次,记录测量的数据,强调在记录时要注意单位是米。在收皮尺时,又将钢皮尺收的方法讲一下:不能一放就收,要慢点收,不然会割伤手。这也很重要,要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弄清实验究竟如何做

这是两组对比实验,其中的5米和5秒,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另外,也要比较正常的步伐和慢一些的步伐究竟怎样走。只有明白了实验如何做,到外面做时才能胸有成竹。我先讲走5米怎样计时:握秒表的同学喊“开始”计时,走的同学开始走,强调同时进行,到终点后,按秒表,把数据及时抄下来。5秒钟走多远:握秒表的同学喊“开始”计时,走的同学开始走,强调同时进行,握秒表的同学盯住秒表,5秒钟一到,大声喊“停”,走的同学停止不动,然后用粉笔在后一只脚的脚跟处做标记,两人合作测量距离,记录。强调每个实验做三次,同一个同学总共做12次。

三、处理好实验中的几个细节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走的路线要求是直线,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选地面上的水泥缝隙或地砖缝隙来做,因为这些路线是笔直的,学生沿着走,不会走弯,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先到实验场地去看一下,给学生分好小组,节约课堂上的时间。

每一小组准备一支粉笔。现在的实验是两个人一组,没有多余的人固定钢皮尺。准备粉笔是为了在实验之前先两人合作,沿着缝隙画好5米的距离。在测量5秒走多远时,也需要用粉笔做标记。

在测量走5米需要几秒时,强调两只脚一定要全部过线,才能按下秒表。在测量5秒走几米时,强调计时的同学一定要盯住秒表,5秒一到,立刻喊“停”,这种方法比用手控制5秒要简单得多,也容易得多,因为我在班上要学生盯住秒表,5秒到了用手按,绝大多数同学误差很大,如果5秒到了,立刻大声喊“停”,则会精确好多;测量路程时,强调以走的那个同学的后脚跟为准,如果不讲,好多同学会不知道如何测量或随便测量。

四、重视实验数据的整理

在实验时,学生记录的数据涉及到了小数,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计算平均值,但是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考虑到。怎样解决呢?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准备好计算器,教师教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这样做,又快又好。

篇3

一、课堂设计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体会,发现已有方案或问题解决办法的缺陷与不足,来激起学生对新方案或新办法的探究。

二、具体安排

1.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测密度的原理。

2.实验所需器材。

3.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

4.由每组推选出代表,就设计的方案逐个发言。

5.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争论,得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三、活动实施过程

我用投影仪出示课题:请设计出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要知道什么问题?”

张军首先站起来说:“我想知道实验原理是什么?”

刘佳接着说:“实验的器材有哪些?”

孙俊杰:“盐水的浓度与盐水的密度有没有关系?”

刘秀梅:“能有多少种测盐水密度的方法?”

“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首先把实验的原理解决了,其他问题我们边设计边解决。那么,谁能说出这个实验的原理呢?”

刘佳举手回答:“实验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

“大家同意不同意呢?”

学生齐声回答:“同意。”

“那么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呢?下面请同学们独自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选取器材。现在大家桌上放了一些器材,可以选用,也可以不用,如果还需要其它器材,老师可以提供。给大家十分钟时间。”

学生认真地思考着,积极进行实验设计,我巡视指导,各组内不时发出争论声,气氛非常活跃。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现在哪个组发言人代表你们组给全班同学讲一讲设计方案,其它组员进行补充。”

第一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讨论后的设计方案是: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4.利用密度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你们组的其他组员有没有补充?”

“第二步应是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石磊补充说。

第二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多用一个小烧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入小烧杯,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2。

3.再把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三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把量筒当容器使用,设计的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量筒的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中,测盐水和量筒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第四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没用量筒,我们用了两个三角板间接地测体积,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先测小烧杯的质量m1。

2.我们用了测长度时特殊的测量方法,测出小烧杯的直径d,学生边说边演示。

3.通过计算,求出小烧杯的底面积s=π(d/2)2。

4.把大烧杯中的盐水倒入小烧杯中,用三角板测出液面的高度h。

5.计算出盐水的体积v=sh=π(d/2)2h。

6.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7.用密度公式,可知ρ=(m2-m1)/π(d/2)2h。

“大家说这组设计的方案有什么优点?”

话音未落,张志勇同学立刻站起来说:“他们的实验方案能用到我们以前学到的知识,能把旧知识贯穿到新知识中,非常好。”

听到他的回答,我点了点头,笑着问:“他说得好不好?”

“太好了!”

第五组:

中心发言人:我们组用了一个标有容量的饮料瓶,实验方案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饮料瓶的质量m1。

2.把盐水倒满饮料瓶。

3.再用天平测出装满盐水的饮料瓶的总质量m2。

4.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我认为这组的实验设计很独特,我们应当鼓励鼓励他们。”我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掌……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了?”

第六组:中心发言人站起来说:我们组与第一组的差不多,方法是: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大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4.再用密度公式,可得ρ=(m2-m1)/v。

各组都争着表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我把不同的设计方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看看大家一共设计了几种方案?”

“六种。”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都很好,但这些方案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实验室测量时最适合用哪种?讨论一下。”

学生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后,路美娜犹豫着站起来说:“我认为第四、五组的方案不适合实验室测量,因为实验室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而他们只能粗略地测量。”

我点点头问道:“谁还有?”

话音未落,李阳抢着回答:“第五组的方案如果盐水给的不多,就无法装满饮料瓶,也无法知道盐水的体积。”

“第四组方案如果装盐水的容器不规则,就无法测出盐水的体积了。”张志勇也补充说。

“大家说他们说得好不好呢?”

学生:“非常好。”

我微笑着带头鼓起掌来,学生跟着一起鼓掌。看到学生情绪高涨,我及时问:“那么其他几种呢?”学生这时看着黑板认真的思考着。

过了几分钟,刘秀梅站起来说:“第一组的方案如果量筒的量程小,盐水也倒不下,没法继续测量。我认为往量筒倒一部分不影响测量,如果这样就是第六组的方案了。”

张军接着说:“第二组的方案把小烧杯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总有一部分盐水留在小烧杯中,测出的体积偏小,测量不准。”

李阳:“第三组的方案把量筒当容器使用在测质量时不方便,容易倾倒,我认为不好。”

“大家有没有同感?”“有。”

“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大家没有对第六组的方案提意见,那么是不是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呢?”

刘佳:“我认为第六组的方案适合实验室测量,它没有前面几种方案中倒不下、装不满的问题,也没有倒不净的问题,测量的误差也小。”

“说得非常好,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

看到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及时总结道:“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确定了实验室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是第六组同学设计的方案。在做实验以前谁还有什么问题?”

李安龙问道:“老师,测液体密度有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非常敢想!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有一种测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我们把它放入液体中就可以读出液体的密度。我们以后会学习到,大家课后可以先查阅资料,认识一下密度计。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同学们自己根据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纪录实验数据。”

……

四、课后体会

篇4

广州市天河中学 叶小莹

内容摘要:教学路上,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反思个中成败得失,才能把课上得更好,努力得让自己迈向更新的领域。

关键词: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法。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不足,从中找出最佳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我区初二中心组和学校举行同时进行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教学研讨课,由五位老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特点上了一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对本节课有较深的认识,现将本人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反思。

一、基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反思

崔允漷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一)目标分析与制定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19.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内容。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多边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它不仅是对这些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小学就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能对四边形,尤其是特殊的四边形进行识别,但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度量,得出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的猜想。然后通过证明“对边相等”,必须添加辅助线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一方面引入了对角线,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数学思想。因此本节课要注意突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使证明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的自然延续,把实验几何和论证几何有机结合。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操作、讨论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加以说明和验证,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体现目标的设计与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分成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探索性质、归纳性质、例题学习、课堂练习、自我反馈共6个环节。这里介绍一下环节二“探索性质”。

环节二、探索性质

1、已知m∥n,请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请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前面,结合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实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强化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里,让学生运用定义,画平行四边形,为后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准备。设计的初稿是让学生随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考虑到让学生随意画,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先给一组平行线,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上画平行四边形。

2、阅读课本第83页第2自然段,然后进行填空

这里让学生学会自学,从教材中找出基本知识。在教学时,笔者没有讲述“对边”、“对角”的定义,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对边”“对角”,淡化概念。

3、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度量一下,与你的猜想一致吗?

学生动手度量刚才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边的长度、角的度数,猜想边、角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度量后,得出猜想,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即时操作功能,演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几何画板,让学生观察不断在变化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测量数据得出性质。

4、归纳性质

5、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证明上述结论

已知: ABCD中,求证:AB=CD,BC=AD

思考:(1)如何证明“∠A=∠C,∠B=∠D”及“∠A+∠B=180°”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命题、定理的相关知识,知道一个命题要经过推理证实是正确的,才能称之为定理。因此,要对刚才的猜想进行几何论证。引导学生观察命题的结论是证明线段相等,提示已学过“线段相等”的证明方法有哪些?(等角对等边、中点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根据题设,确定证明方法,学生选定需要利用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然后笔者设问:“证明全等条件够吗?”,学生回答“不够”,接着设问:“条件不够时,怎么办?” ,学生很自然回答“添加辅助线”,接着设问“怎样添加辅助线?”,因为要在平行四边形中构造两个三角形,所以学生想到连结AC或者BD,就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并且辅助线AC或BD本身就可以是一组公共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得到对边平行,平行可以得到内错角相等,这样,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就凑齐了。

分析完思路后,学生自行完成证明过程。课堂上,笔者展示了书写正确的学生的学习卷,从而规范几何证明的书写格式。同时,指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也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个工具。

对于性质2的证明是引导学生利用刚才证明的全等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对角相等”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辅助线能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这一命题;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可以推出“邻角互补”,证明过程课后补充。

在此,笔者提醒学生刚才添加辅助线,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三角形的问题,这条辅助线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引出下面的活动。

6、引出对角线,探索性质3并证明。

学生明确了对角线的定义后,通过度量猜想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有些学生很自然猜想对角线相等,但是经过度量,发现两条对角线不总是相等的。于是有些学生就卡住了。这时,笔者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旋转其中一个,让学生观察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同时,旋转后,两个原本重合的平行四边形还会重合,让学生巩固前面两个性质,同时发现新性质。虽然学生还没学习图形的旋转和中心对称的知识,但是操作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但此处教学时,要向学生讲清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三)基于教学目标的反思

课后,听课的老师提出,学生在小学学段不仅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还对平行四边形进行了度量,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所以,这节课不需要花时间再去度量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

查阅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发现在教材中引导学生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同时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通过度量的方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如右图)。

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进行备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学习,因此,本节课,应该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索方面,着重探索对角线互相平分、邻角互补这两个性质,并正确进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

同一节课,113中的严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东圃的李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特点,有利于中下学生的学习。汇景的张老师这节课的重点与难度的尺度把握得很好,例题与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同校的周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讨,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逻辑论证,规范证明的书写格式。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反思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一)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几个进行了整合在一个课时学完。

策略二:注重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观察度量、逻辑推理等手段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堂上,学生先在学案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画图工具进行度量它的边、角、对角线,猜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拆分平行四边形边、角,进行度量,更直观的得出猜想。然后师生共同证明这个猜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二)课堂教学策略反思

汇景的张老师和东圃的李老师都是让学生度量学案中印好的平行四边形,这样的确节省了时间,但是学生会否质疑: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具备这些性质呢?这样一来,学生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就有了随意性,学生之间画的平行四边形也不尽相同,而且,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动态变化,学生观察边、角等测量数据在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律,体现了从特殊一般的过程。

113中的严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汇景的张老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猜想、测量、证明等多种方法得到新知识,将新知识的发生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与此同时渗透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但是以上这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只是性质1和性质2,还没涉及到对角线。笔者是对这三个性质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有比较地学习。

笔者只是把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了整合,按照直接运用性质、间接运用性质、提升等分了三个题组,但是总体难度不大,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的确有吃不饱的情况。相比之下,同校的周老师的设计就显得更有深度。正如,教研员刘老师说的:“证明是为了‘不量’!”周老师的课上,从证明命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 , 求证:(1) , ;(2) , ”然后到归纳性质,再到例题讲解,最后巩固练习,扎扎实实的在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素质上下苦功,朴实无华。

由于学生在小学学段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之间的关系,所以本节课应该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个性质上由教师在教学平台中演示,或者让学生代表在教学平台中演示即可,不需全班都进行度量,这样可以省下时间完成其他环节。

性质的证明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课堂上,可以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证明,然后让学生代表来讲思路,再给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教师利用巡视学生证明,找出一些典型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数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课前的课件制作

这节课是一堂几何学习的新课,笔者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和几何画板来制作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制作和修改课件十分方便,而且有丰富的资源库;同时课堂上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平台进行教学,在操作方面比以往的教学平台有更明显的优势。几何画板,在于几何图形的动态化和“形”与“数”的同步化,能提供一个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二)课堂上的多媒体应用

课堂上,学生对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度量,猜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些平行四边形,都是静态的。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即时操作,验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使平行四边形“动”起来。拖动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复制∠C,旋转、拖动到∠A,让学生观察两个角是否重合,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拖动复制的∠C,看∠C和∠B能否组成一个平角,验证“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旋转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另外,观察两个旋转前后都重合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使学生巩固学习的性质。

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各角度数、对角线的长度,让学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产生感性的认识,又一次让平行四边形“动”起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的有机结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坏境中学习。

四、基于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执教的班级学生素质较高,然而,在课前的设计预设练习中考虑不足,所设计的练习显然不能满足这一层次学生的训练度,正如听课老师所说:练习难度还可以提高、练习量可以加大;为此,课后将设计的做以下修改:

环节二中删去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部分,改为学生代表在教学平台中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度量情况代替全班度量。

环节四删去例1,保留例2,增设一个难度较大的例题。

例2、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

求证:

环节五原题组A改为学生归纳出性质后,马上出给学生完成的随堂小练笔;

原题组B改成题组A;原题组C改成“课后作业”;

增加题组B

如图, ABCD中,AB=8㎝,BC=6㎝,∠A=30°,点P从点A 出发沿AB以每秒1厘米

的速度向点B移动。

(1)当P点运动了几秒时,PBC为等腰三角形;

(2)设PBC的面积为y,请写出y关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一点P,使SPBC= S ABCD?

增加题组C

如图所示,在 ABCD中, ,垂足为E, ,

垂足为F, ,且 ,

求 ABCD的周长

这样一来,就能解决好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了。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反思实践,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5

笔者把教材看成情境、问题、习题三部分,把每一个情境、每一个问题、每一道习题看作是一个个数学活动。以一个数学活动为单位,根据需要从“七环”中取而用之,进行“组合”并开展数学活动,这样就构成了“七环组合”教学策略。

1.尝试做做,包括尝试动手操作和尝试动手练习。操作性活动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练习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尝试动手做练习。学生在自我练习中获得真实践、真思考、真反思。

2.观察静思,包括看情境思问题和观演示静思考。学生独立观看情境,带着问题思考;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操作,安静思考;学生观看“微课”,先学后教。学生在安静观察中学会思考。

3.生生交流,包括同桌交流想法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同桌交流想法和同桌作业校正,第一学段应以同桌交流为主,第二学段以同桌交流为主,适当增加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口头表达和学会倾听。

4.全班分享,包括学生独自表述和教师启发引导。在同桌交流后,教师应关注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引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获取学生的原始想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5.阅读课本,包括先阅读后教学和先教学后阅读。教师组织学生边看书边自学、边尝试边看书、边讲解边看书、边操作边看书、边小结边看书、边复习边看书。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数学阅读。

6.讲解提升,包括生做课本补丁和师做总结拓展。教师对知识进行总结,必要时进行拓展提升,形成板书,抄到课本上形成课本补丁,为复习时的阅读课本和制作思维导图做好准备。学生在摘抄课本补丁中学会自我反思。

7.小卡反馈,包括小卡检测回授和举手调查反馈。学生做小卡,前测是为了了解学情,中测是为了获取原始想法,后测是为了得到真实错误,举手调查更快获取效果信息,实施效果回授教学。学生在小卡检测中了解自己。

二、“七环组合”案例解读

下面以北师大第4版教材四上第24页的“角的认识(一)”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践行“以学定教,七环组合”策略。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经历角的度量过程,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了解1度角实际有多大。

2.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及其大小关系,并会估测生活中角的大小。

3.体会角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与实录】

(一)新知探索

1.微课情境。

(1)问题引领:那么,角又是如何测量的?

(2)教学策略:观察静思―生生交流―全班分享。(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线和面的测量”,看完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让学生独自表述)

(3)目标达成:了解线是用一小段去测量的,发明了测量单位1厘米等,测量工具为尺子。面是用一个面积单位去测量的,并产生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引出问题:那么,角是如何测量的呢?

(4)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度量(一)”(课题板书),先来看微课。想一想:角可以怎样度量?(生看录像)

师:参照线和面的测量,想一想:角可以怎样度量?

生:用小角来测量大角。(师称它为标准测量法)

生:用尺子来测量。(师称它为尺子测量法)

生:用公式来计算。(师称它为公式计算法)

生:用量角器来测量。(师称它为量角器测量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阐述进行了适当引导,同时粘贴四种方法。

2.课本情境。

(1)问题引领:你喜欢玩哪个滑梯?为什么?

(2)教学策略:观察静思―全班分享―观察静思。(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看,学生独自表述自己喜欢哪个滑梯,并说说理由。最后教师出示纸形角,学生观察静思比大小,教师演示得结论)

(3)目标达成:温习角的相关知识。

(4)教学实录。

师:大家都玩过滑滑梯吧!请看情境图。

师:你喜欢玩哪个滑梯?为什么?

生:我喜欢机灵狗的滑梯,可以慢慢滑下来。

生:我喜欢笑笑的滑梯,滑下来比较快。

生:我喜欢淘气的滑梯,滑下来非常快,很刺激。

师:其实,下滑的速度与滑梯的角有关,(课件一一呈现三个角)也就是和“角的大小”有关。

3.课本问题1。

(1)问题引领:淘气是怎样用尺子来测量角的?

(2)教学策略:观察静思―生生交流―全班分享。(教师出示情境,学生独立思考淘气是怎样用尺子来测量角的,有想法后同桌交流想法,最后教师启发引导)

(3)目标达成:呈现学生作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探索量角的方法。从而引发思考:有没有量角的工具?

(4)教学实录。

师:那么,如何度量这三个角的大小呢?我们就用这四种方法来研究一下。

师:先来看看淘气的“尺子测量法”。

师:请静静地想一想:淘气是怎样用尺子来测量角的。

师:有想法了,同桌交流一下。哪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来说,从角的顶点出发,沿两条边,分别取1厘米长的线段,再测量出两个新点的长度是4毫米。

师: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得角2是6毫米,角3是9毫米。

师:这样,三个角的大小就比出来了,可是,角到底有多大呢?还是不能反映出来。

师:这时,笑笑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专门量角的工具吗?

生:有,它就是量角器。

4.课本问题2。

(1)问题引领:淘气是这么量角2的,你也试试。

(2)教学策略:观察静思―尝试做做―讲解提升。(学生观看微课《小角测量大角》感知角的测量,教师演示淘气的“标准测量法”,引出笑笑的问题,再次演示新角测量过程,实现先学后教。接下来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感知测量过程。最后,师做总结拓展)

(3)目标达成:经历角的度量过程,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感受极限思想。

(4)教学实录。

师:量角器是在“小角测量大角”的活动中产生的,请看微课。(生看微课)

师:现在研究量角器测量,看看淘气的“标准测量法”。(课件演示)

师:先用角1去测量角2,得到2个角1。

师:这时笑笑又提出新的问题了,“如果折的角再小一点,会更准确些”。(师就把角1变小些,一起数一数,1,2,3,4,5,有5个这样的小角。所以说,折的角再小点,会更准确)

师:接下来你也试一试,并完成导学单活动一的内容(见图1)。(演示将角1对折)角1的对折是这样的。这个是老师手上的角,这个是你们手上的角,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指着黑板前面粘贴的两个角)同桌合作量一量吧。(生操作)

师:好,同学们操作得很认真,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一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用角1直接测量,有2个角1。

生:我是将角1对折1次再测量的,有4个对折的角1。

师:如果将角对折的次数越多,测得的数会越多,也就越精确。

5.课本问题3。

(1)问题引领:想一想,认一认。

(2)教学策略:阅读课本―小卡反馈―讲解提升。(学生观看微课,看后阅读课本,并独立完成小卡检测,师做总结提升,这是先学后教)

(3)目标达成:感知1 度角的由来及量角器的发明,了解1度角实际有多大,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及其大小关系,并会估测角的大小。

(4)教学实录。

师:量角器就是在你们这样的活动中发明的,请看微课《1 度角的由来及量角器的发明》。

师:接下来,请静静地阅读课本问题3。

师:阅读后,独立完成导学单活动二的小卡检测(见图2)。

师:好,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看第1题: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度量角的单位是(1°)。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请看第2题:你是不是这样描的1度角,先描出角的一边,再描出角的另一边,这个小小的角就是1度。10度角,先描出角的一边,再描出角的另一边,它是由10个1度的角组成的。大家对1度角和10度角的大小要做到心中有数。请看第3题:把这些角放到360度大圆盘中测量一下。角1在10度与20度之间,大约15度。角2在30度与40度之间,大约35度。角3在50度与60度之间,大约55度。你估的数在它们的左右都对。

(二)新知总结

(1)问题引领: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教学策略:讲解提升。(教师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之后学生做课本补丁)

(3)目标达成:学会整理知识。

(4)教学实录。

师(指黑板):今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度量知识,玩了小角度量大角的活动,(粘贴标题)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1度,1周角是360度,1平角是180度,1直角是90度,了解了量角器的由来。请把这些抄到书上去。

(三)应用实践

(1)整体教学策略:尝试做做―生生交流―全班分享―讲解提升。(这是大致的教学策略,根据题目难易可适当调整,容易的生生交流就可,难的可以进行小卡检测,以解读学生学习困难处)

(2)教学实录。

师:接下来我们来用一用。(出示练习1)

师:看第1题。先数一数它们有几个标准角,再从小到大排列起来。(生练习)

师:好,都完成了,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角1有11个标准角,角2有12个标准角,角3有12个多标准角。所以,角1小于角2小于角3。

师:做对的请举手。

篇6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通过动手操作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想象和推理。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

【第一层次】

1.出示量角器

2.观察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同桌之前互相讨论,观察结果。

(2)学生汇报,教师配合课件演示。

3.认识度量单位

(1)自行阅读课本第40页有关度量单位的介绍 。

(2)课件演示1°的角,初步感知1°、2°、5°、10°的角的大小。

(3)画一画:在纸量角器上画出40°、100°的角。

(4)追问:顶点、起始边、终点边各在哪儿?

在这个环节设计在纸质量角器上画角,由于学生对角处于直观感知阶段,用纸质量角器架起感知与实践的桥梁,通过这个操作活动,让他们获得对角的度量的初步体验,为接下来独立尝试用量角器量角提供一个较为正确、清晰的体验。

【第二层次】

独立尝试量角(60°的角)。此时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究的需要,学生对结果充满渴望,因在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了活力。

【第三层次】

巩固练习,活用新知。

二、重视合作探究,关注方法的适度提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民主的、自主与合作发展的空间。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开发。如《角的度量》一课中:

(1)尝试量角(60°的角)。

(2)投影展示测量的过程(你是怎样找到它的度数)。

(3)投影错例(中心没重合、内外没分辨)。

(4)小组讨论:怎样量角的度数?

(5)汇报交流,归纳量角的方法。

在这个量角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数学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反思等自主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老师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让学生们自行提炼出量角的方法并引导总结归纳,渗透数学的优化思想和归纳思想。

三、强调步骤梳理,关注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技能的课型,可以归纳为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范畴,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研究“怎么做”的知识,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便是明晰相应的操作过程。再如《角的度量》一课,在学生归纳提炼出量角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外显的口头总结内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可以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予以展示。

量角的步骤是: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____ 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____ 。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和操作能力可得到提高。我们面对的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操作技能的步骤,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操作技巧。

四、注重内容掌握,关注知识的拓展提升

适度适展延伸是提高技巧、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径,是数学课堂的理性诉示。教师在课堂中思考、实践、修正、再思考,要不要拓展,何时拓展,拓展到怎样一个程度,这都体现出教师的数学素养,所以教师要着力提升解读教材和分析学生的能力。如《角的度量》一课: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师:(多媒体演示蜜蜂出洞侦查花粉画面)蜂窝口是六边形,呈现出120°和60°的角。

师:(多媒体演示丹顶鹤“人字形”画面)估一估这是多少度的角?

生:40°、60°、80°……

师:这是一个110°的角,是金刚石的角度,是自然界最美的角度。

篇7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何顺利转化过来,准确地确定随机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几何区域,确定其几何度量,是做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经过第一课时之后,学生可以独立处理很多题目,但是仍在某些个题目上拿不准,归根结底,是对几何概型的本质没有准确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课最初的教学设计是选了四组共10个小题,每组题目都是在原题基础上的变式,表面上看只是个别文字的差别,但是细微差别造成随机事件发生时对应的几何区域完全不同,几何度量的选择也不同,每一组都是一个对照,这对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型本质的理解起到了辨别、深入、强化的作用。

一、本课内容

例1:在区间[0,10]上任意取一个整数x,则x不大于3的概率为: 。

变式:在区间[0,10]上任意取一个实数x,则x不大于3的概率为: 。

目的:区别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二者有联系,均是等可能的,亦有区别,前者试验结果是有限个,后者是无限个,明确几何概型是古典概型的扩展与延续。

例2:等腰RtABC中,∠C=90°,在直角边BC上任取一点M,求∠CAM

变式:等腰RtABC中,∠C=90°,在∠CAB内作射线交线段BC于点M,求∠CAM

目的:这组题是难点,前者由于学生把握不准,计算后出现两个结果,原因在于随机事件发生时的几何区域选得不准确。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原因,并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从混沌走向清晰,在不公布此题正确答案的前提下,引出第二题,让学生去思考。绝大多数学生能自己拨开雨雾,有恍然大悟的感叹,而且经过小讨论之后,能辨别两题之间的本质差别,印象深刻,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演示问题本质,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深刻,使问题得到升华。

例3:ABC的面积为S,在AB边上任取一点P,求PBC的面积小于■S的概率。

变式1:ABC的面积为S,在ABC内任取一点P,求PBC的面积小于■S的概率。

变式2:三棱锥D-ABC的体积为V,向其内部任取一点P,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小于■V的概率。

目的:这组题从平面上扩展到空间立体,区别在于几何度量从长度,到面积,又到体积,是几何概型的常见类型。其本质是随机事件发生时的对应点所构成的区域分别为线段、梯形、棱锥,找到对应点,即可准确确定几何度量。

例4:A为圆周上一定点,在圆周上等可能地任取一点与A连结,求弦长超过半径的■倍的概率是多少?

变式1:在半径为1的圆的一条直径上任取一点,过该点作垂直于直径的弦,则其长度超过该圆内接正三角形边长的概率是多少?

变式2:在半径为1的圆内任取一点,以该点为中点作弦,则其长度超过该圆内接正三角形边长的概率是多少?

目的:此组题再次深化对几何概型本质的理解,其中变式2是个难点,学生经过之上的诸多练习,对此题稍加思考之后,亦能给出正确答案。

二、课后反思与收获

1.课后反思

解决几何概型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几何度量,而几何度量的本质

在于随机事件发生时对应的点所构成的几何区域,确定了这些点构成的几何区域,其概率问题便迎刃而解。系统地看几何概型问题,又发现造成随机事件发生的几何图形为“点、线、面、体;角、射线、扇形区域”等等,这两条线的源头分别为“点、角”,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任何几何概型的问题都可归结到“点、角”上来,抓住这条本质,只需在具体问题中去寻找随机事件发生时所对应的点即可。

教师要对整个教材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这个要建立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同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总结的规律进行修正和补充,几经循环,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领悟。

积累了知识,抓住了本质,就该上升到数学思想的境界,从体现的思想中看待知识、看待问题、看待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思想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指导,犹如高屋建瓴一般,深入本质,切中要害。教师只需点拨一下,学生便如鱼得水,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快乐,师生都在愉悦的氛围内,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成长。

2.收获

(1)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带题,抓问题本质,升华达到更高境界。按照能力将知识,题目分类,题量少而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一定数学修养的教师才能应对自如。平时的课堂上一点一滴地慢慢来,慢慢积累。(2)多媒体的使用。本次课上,我全部的课件都采用电子白板来演示,包括图形演示,以前也在用,通过这次课,更加熟练与灵活了,而且发现了不少电子白板有助于教学的优点。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处理

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次。这次课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后进行的教学。这节课前面连接角度制,后面要继续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所以它对后继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起到了理论上的准备和计算上的支撑作用,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形式,为专业课实际解决问题起到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度制的概念与弧长的计算。

教学方法:数学实践、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主动观察、自主探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弧度制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了解角的集合和实数集R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已学知识,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会计算专业课中沙及到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计算。

(三)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中表示的多样性;体会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是学生抽象能力比较差,对于为什么要用弧度来表示角不理解,其次,学生对弧度制的产生不理解。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很多学生不理解“一个弧线与直线是如何相等的”,所以我的教学方式就是改变让学生头脑想像的教学方式,而为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一个圆盘上作出一个1弧度的角来,让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1弧度角的存在,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理念:数学动手操作,将数学的抽象性化解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理解和接受,将数学知识与专业性紧密结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中去,体现数学用为工具课的实用性与服务性,所以我通过几个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所需要计算的弧长和面积。通过作业,内化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与不足。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教师准备10个半径为10cm的纸圆板和10条50cm粗线,学生自带直尺或三角板;教学用量角器;教师制用的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障碍设置数学实践新知获取知识升华新知应用专业结合作业布置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七、教学评价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99-02

一、度量意识

1.找准认知起点,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度量意识。第一、二学段测量教学的基本内容有;长度、面积、角度、体积;涉及线、面、角、体。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在测量线段、度量角度的时候,有两把非常方便的实物“尺子”――直尺与量角器,学生常见、熟悉,使用方便,易于测量。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几个长度单位就有几个面积单位、有几个体积单位。在测量面积和体积的时候,“尺子”是显性的,“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是隐性的,学生看到算式是把几个长度相乘,重视“算”;忽视了用度量单位来测量,通过乘法计算出所需度量单位的个数,是“量”出来的。而“测量”就是选取恰当的测量单位对图形进行度量,进而从量的角度挖掘图形中所隐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这些隐性的知识、思想才是关键的,是形成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有利于数学素养的长远发展。

2.在猜测、调整、验证的探究过程中,以“学会思考”为核心,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一课设计了“回顾整理,建构知识网络”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测量长度?如何测量面积?勾起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回忆,回顾整理,促进迁移,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也应该从体积单位入手进行研究。在度量中让学生感受到确定统一的“度量单位”的价值,虽然实际生活中需要度量的量很多,但进行度量时,只要“度量单位”确定,就可以用同样的“数”来表示所有量的度量结果,即用同样的“数”刻画了万千的“量”,体现出数学的本质:抽象性与结构性。

二、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从生活经验出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新课程理念倡导关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这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中尤为重要。本课在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时,设计了以下情境:把这个吉祥物放入这个包装盒,会怎么样?通过展示长、宽、高不断变化的盒子,让学生观察体积的变化,感受联系,发展了空间观念。

2.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有很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帮助学生观察、想象,发展空间观念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本课在进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比较时,课件呈现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演示,图形的变化、计量单位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转换,学生在直观、动态的情境中观察抽象的数学,发展了空间观念。

3.重视操作实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参与操作实验,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措施。在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总结规律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在小正方体不够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测量出盒子的体积吗?”学生积极动脑想办法。为什么只摆了第一层你就能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如果小正方体很少,不够摆出第一层,你有办法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吗?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想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摆法。通过只摆出长宽高的框架或底面与高,在头脑中构建出长方体的模型,推算出所需小正方体的块数,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应用意识

1.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让应用意识体现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是每一节数学课都应该达成的目标之一。培养应用意识就要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即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从哪里来”,也明白“到哪里去”,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许多数学知识,概念、计算法则、几何形体特征及有关公式等,无不渗透着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本节课中可乐包装盒一题很好的体现了的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可乐箱子上的包装尺寸、连乘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解释。通过这个连乘式子你还了解的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个尺寸信息都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表面积、体积、底面积、棱长……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2.应用意识体现在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应用意识体现在整个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就一节课而言,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练习作业,学习评价等环节等也应该关注应用意识的培养。

篇10

1.感受角的大小

师(出示活动角):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

师: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就越大;反之,张开越小,角就越小。那么,角的大小可以怎样计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2.提出问题

(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量课前印制的角,交流测量结果后发现每人量得的大小不同)

师:同一个角,为什么大家量得的结果不同?你觉得计量角的大小要如何?(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

3.认识量角器。

师(出示量角器):测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量角器,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对照量角器,说明量角器的结构、计量单位“度”,并观察1°角的大小,同时特别说明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让学生分别沿内圈和外圈指一指、读一读刻度,依次找一找指定度数的刻度)

4.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指定的角

师:大学测量指定的角的度数是多少?(让学生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量的)

5.总结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师(小结):用量角器量角,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线是多少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组织量角练习

师:两块三角尺上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发现每块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的和各是多少?

教学设计二:

1.感受角的大小

课件演示:一个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一些,角就大一些;叉开得小一些,角就小一些。

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提出问题

师(出示角1和角2):有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生1:用三角板上的角去量。

生2:用量角器量。

师:今天我们将要制作量角器,还要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3.制作半圆量角工具

师: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小角(都是10°),你们能用这些小角摆一摆、量一量角1和角2吗?(一个小组在黑板上摆,其他小组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

师:哪一个角大,为什么?

生3:角2比角1大1个小角。

师:摆小角量时要注意什么?

生4:顶点对齐,边也要重合。

师:摆这些小角量角时,每次都要一个紧靠一个去摆,挺麻烦的。有什么办法用小角去量角时,能既准确又快速方便呢?

生5:将它们串起来,粘起来。

师(课件演示18个10°角拼叠累加):先数一数半圆里有18个小角,再找一找这些小角的顶点。

4.用透明半圆工具量角

生6:角1有4个小角,角2有12个小角。

师:用这个工具量角时应注意什么?怎么量?

5.制作有刻度的量角工具

师(出示角3):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角3比两个小角多多少吗?

生7:将小角再分一分。

师(课件演示1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1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个小小角就是1°。(介绍读法和写法)

师(课件演示所有小角都平均分成10份):半圆被平均分成多少份?(引导学生将其整理成带有刻度线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每一次都要靠数才能知道角的大小,有没有办法一眼看出来?

生8:写上数字。

(电脑演示呈现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工具)

(1)学生试读电脑上3个角的度数。

(2)练习量角后交流汇报。

6.了解外圈刻度

师:角3有多少度?(学生有两种答案:40°和140°)

师:哪一个正确?请同学演示测量过程。(介绍完整的量角器,并介绍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然后用量角器练习量角)

7.拓展延伸

师(电脑演示只有一条边对准内圈120°刻度线):猜一猜,这个角可能是多少度?

生9:120°。

生10:60°。

师:还有一条边在哪?(电脑演示还有一条边对准的是内圈50°的刻度线)

……

课后思考:

听了这两节课后,我们从知识技能的角度来观察学生学习的效果。两节课学生都了解了量角器的功能和结构,并学会运用量角器量角。第一种教学设计,教师能轻松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按照教师预设的路径,扎实地、熟练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第二种教学设计,明显觉得预设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不够,究其原因是涉及不同的学生和小组,很难统一,这样就导致后面技能练习的时间不多,因此部分学生在用量角器量角时熟练程度不高。大家认为,两节课下来,如果立即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的话,第一种教学的效果可能要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