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教师教研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4: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以小学教师教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以小学教师教研

篇1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篇2

赛课是对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的俗称,但它比的不是平常之课,大都是一节经多人指点、精心打磨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的课。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的英语教师贺杰参加过从区一级到国家级的7次赛课。他说:“那些都是高档货,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变成了表演。”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嵇成中,近年来受邀到各地讲学、参加会议,竟发现一种常见现象:很多地方会专门打造几位赛课选手,以充当门面。

就像许多初衷良好的赛事和评价制度一样,赛课所承担使命的正当性也无可置疑。它被寄望于能“通过研究与交流,开阔教师视野,推动教师钻研,形成研究风气,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但很多赛课在执行中不知不觉地走了样。

“经是好经,可惜被和尚们念歪了。”“赛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活动,它的价值追求应体现在研究‘如何让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而不是看教师表演得是否精彩。”嵇成中说。他认为,赛课太多、太滥,“很多机构,都变着法子搞赛课。组织者可以从中谋利,建立所谓的人脉关系”。

尽管,赛课面临种种问题,但绝非一无是处。贺杰认为,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教研员、特级教师和教师一起磨课,经过反复地修改、说课、完善,教师的教学水平肯定会有提高。“这种磨合有利于教学。”他说,“有了这种超常规的磨炼和专家的指导,我在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设计以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确实提升了。”

篇3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教育上的问题,并能运用正确的,系统的方法,去求得科学的结论,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活动就称之为教育科研。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个目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探索新形势下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以便发现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今后中小学教育的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按照的观点,事物总是前进的、发展的.我们的教育工作,它必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指导教育运行的规律也必然在丰富、在完善、在发展.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联系本职工作认真地、不断地探索,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对于深化教改,切实搞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教育中的思想、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中的已经过时或落后了的东西。而这些方面的改革都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提出有效的措施,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这是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理念依据的源泉,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动力.进行教育科研,每一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因此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主人翁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2.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们知道,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学的理论;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教育科学理论去指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地进行教 改实验,勇于创新,用取得的成果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对学期或学年度所实验的课题或项目应进行书面总结,找出差距,继续研究.这样边研究,边实践,自编自导自演,既可以优化“教”,也可以优化“学”,既经济快捷,又方便实惠.所以说,教育科研的成果,一旦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力量.目前许多学校都总结提出了“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非常重视学校科研组织和科研活动的建设.他们不仅把科研成果通过报刊杂志进行宣传报道,而且还积极主动地把经验丰富的教师派出去巡回讲学、作报告.这样做正是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科研理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数十年长期坚持,因而成为全国一流中学.该校的科研带头人魏书生,也逐步锻炼成为教育实验改革的专家,全国知名。 

3.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需要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从古今中外教育史的发展看,那些著名的教育家无不是经过教育科研---长期不断的教育实践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教学的理论,并终身为之实践,因而成为历代尊崇的教育思想家.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论,就是他在数十年教书育人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创立的.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是在他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才不断取得优秀成果的。……概言之,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经过选择课题,定向研究,不断总结积累,不仅可使“教”有特色,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教育科研活动正是造就教育家,造就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途经;也是提高广大中小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4.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需要 

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而教育科研,正是使大量丰富的教育实践(包括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教育科学实验)上升为教育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得不到发展、完善和提高,怎么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呢!只有广泛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地指导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顺利实施,确保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目标的实现. 

篇4

一是要注重“小”。即确立的课题题目要“小一点”。从梳理个人(或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里,选择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切实可行的、能够彰显本校特色的、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是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分解成子课题,乃至子课题的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

二是要注重“真”。即课题研究内容要“真一点”。有专家提出:“教师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课堂教学,也就是通过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知识在课堂中的传递,实现教学传递和育人工作;二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呵护、教养和促进。”教师必须围绕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发现带有共性的困惑和疑难问题,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三是要注重“实”。即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和操作过程要“实一点”。特别强调“做起来”。即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时,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有步骤、科学的安排,做到操作步骤、研究目标与课题组成员承担的具体内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相互落实,使每位课题参与者在相应的研究步骤与研究层面上进行研究。从而杜绝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坐车”的多,真正参与研究的少的“泡沫科研”现象。同时,课题组成员还要及时有效地反思、归纳、提炼每一环节,使整个课题的操作始终处于有步骤、有成效的运作之中。

着眼于课堂教学,占住教育科研主阵地

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搞好教学工作是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育科研只有在坚持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结出丰硕之果。离开教学活动去搞教育科研,必然会脱离实际,甚至走入误区。真正的教育科研应当是立足于本学科及本人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总结出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应当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只有在搞好教学的前提下才能结出更好的科研之果。教师要搞好科研,就应当首先要立足于搞好教学,要认真地备课,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把备课作为教研的起点,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只有认真去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为搞好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着眼于反思实践,抓住教育科研主要方法

教育科研的方法有多种,但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是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为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反思实践研究。要使反思切实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和桥梁,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脑子里要有问题。有问题、有障碍才会有思考、有分析。教师在开展教育反思活动时,要注意形成自身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就拿教学来说,如果教师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就可能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发现问题。比如,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和合理;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反思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

篇5

一、背景

为了加快基础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我国全面启动了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几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同时,为了缩短城乡在教育教学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巨大差距.由国家和地方筹资百亿元全面开展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20O7年,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初步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具备。

如何迅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落实资源建设与应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研”的要求,使广大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和运用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实现农村工程应用效益,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

随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四配套”工程落实到位,以及“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的全面展开,苏北地区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日臻成熟。苏北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如何,能否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苏北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笔者以苏北某小学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该小学拥有公用机房3个,约80台计算机.每个班级都匹配了多媒体计算机。可接人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对象均为各学科任课老师。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81份.有效问卷8l份,由于得到同行教师的大力支持,调查工作组织良好,回收率、有效率均达到100%。问卷采用微软的Exe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比例均为百分比。

(一)调查对象分析。

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笔者就职的苏北某村小,共有教职工81名,在校学生数1256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教龄最长的为28年,最短的3W。平均教龄为12年,教龄在10年之内的占了48%,在1l一20年之间的占4l%:在学历方面,以中专和专科为主,共73人,占总人数的90%;在职称方面,小学高级占6%,一级34%,二级11%,没有填写的4%,中学一级l%,二级21%,三级2%;所涉及的科目有小学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幼教及初级中学数学。

(二)调查方法。

笔者将拟研究的问题编制成调查问卷,以当面作答的方式供调查对象填答。本次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及其应用态度.把握其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调查所获信息的不足,搜集有关态度、情感、知觉或事实性材料.观察受访者的诚挚性与态度.由此判断受访者问卷调查部分回答的真实性,对部分调查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调查结果表明:在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水平上。能够熟练使用Word和Exeel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38%.仍有24%和28%的教师不会使用以上两个软件。仅有l4%的教师制作过课件,44%的教师不会制作课件,掌握软、硬件安装技能的人数不过17%。在网上,教师们经常查找的教学资源为优秀教学设计(37人)、典型课例(36人)、文本备课资料(26人)、教学软件(23人)、教育理论著作(9人)。有44%的教师从未使用过课件教学,认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占59%。在使用网络课件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有l8%赞同单一模式,82%的教师支持混合模式,即支持教师讲解和在线学习相结合,或在线指导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有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很有用,而实际自觉运用的人数却只占总人数的31%调查结果还表明: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有很大的用处,他们对培训的内容要求比较强烈的依次是:技术与理论相结合(51%),范例与方法相结合(31%),技术(10%),理念(8%)。78%的教师对通过网络培训教育技术充满信心,71%的教师认为运用网络学习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访谈结果反馈。

1.通过访谈得知,多数教师表示支持多媒体教学,认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原先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被替代为充满生趣的动画和投影,化无声为有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些教师反映小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积极性越来越差甚至有个别学生逃课的现象。

3.谈话调查中有二三位老教师对多媒体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上课时用上电器就是多媒体教学,就是放个录音,将小黑板的内容投射到屏幕上,换汤不换药

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所收集的数据.经过系统统计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们大都持肯定态度。教师主动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有明显提高,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硬件设施是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物质基础,尽管全国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有了大幅改善,但苏北农村地区的总体硬件水平还是偏低。大部分教师对所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并不满意。

(三)一线教师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能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许多教师能够坚持自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缺乏足够的理解,难以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不够高,原因主要是缺乏信心和整合的技术,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培训中应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整合技术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六)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现行的培训体制和评价制度需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更加有层次,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是短期培训可以完成的。

五、促进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加强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物质保障,农村学校的经费比较紧张,仅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学校设备。总之,应当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案.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

(二)加大资源库建设的力度,提高自身资源开发平。

教学资源是影响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应充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农村小学一方面要积极筹资金,引进适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育资库建设,尽快实现教师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教研力度,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开展…。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和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师院校也要把对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作为未来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

(四)更新观念.内化教育技术应用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教师观念守旧,方法落后,在接受新的信息时和追求探索时有较强的惰性.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加之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课堂,全面影响和冲击着教师的旧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用内化了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参与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建立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五)构筑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与交流平台。

篇6

中图分类号:G42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7.05.008

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研究反复证明,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它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改善学生学习[1]。在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师团体中具有丰富的教师合作学习形态,因而一些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将其称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或潜在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现它能够切实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2],并对上海PISA测试夺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小学为例,通过实证调查,探讨我国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现状,分析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并思考促进其实现更高发展水平的策略,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

一、研究背景

 

学界一般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由霍德(Hord)于1997年在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的学校改进项目中正式提出,她将商业领域的学习型组织概念引进到教育领域并称之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将其定义为: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持续地探索并分享学习,并将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他们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其作为专业人员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发展[4]。可以看出,“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在根本上凸显出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群体合作的学习方式,即教育者之间通过互相沟通、共享经验、合作探究等方式不断反思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强调共同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霍德(Hord)在研究中进一步提出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操作性定义,即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集体学习和运用、共享的个人实践、支持性条件(结构和关系)五个核心要素。这一概念框架在希普(Hipp)和霍夫曼(Huffman)以及威尔斯(Wells)和特恩(Feun)等开展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从而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在这种通过教师合作学习来改进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践上具有很长的历史,尽管并未对相关实践冠之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义。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小学便开始建立教研组,希望通过教师集体教研来提升教学质量。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备课组和年级组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我国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除了统一的组织形式,一些学校还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师团体,如课题小组、青年教师小组等。此外,不同于西方国家教师将自己孤立于教室的情况,我国学校设有教师办公室,教师在办公室这一共享空间内进行频繁的非正式沟通与合作,也即办公室内的随机交流与学习十分普遍。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实践在我国中小学已被制度化,成为了教师的日常生活方式[5]。因而,一些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将我国的教研组等教师合作学习组织视为专业学习共同体[2]。尽管国内一些研究者指出教研组等教师组织的行政属性过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学习共同体[6];但鉴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生长与完善的动态过程[5],且教研组等组织中存在真正的同僚合作(genuine collegiality)[7],本研究将其视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或潜在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上述教研组、备课组等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所蕴含的日常、广泛的教师合作形态被国内外学者视为上海教育成功特别是其两次取得PISA测试冠军的重要原因。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独特的教学框架和体系是上海教育系统最为独特且关键的部分,这尤其体现在教师通过学科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备课并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上;同时,教师互相观课、开展公开课或展示课并集体讨论的过程也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对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8]。延森(Jensen)等人也表示,上海教师通过教研组一起研究、讨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适合学生学习,教研组、备课组中教师相互观课并提供有价值的反馈等合作活动对于学生学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9]。国内研究者也发现,在校本教研政策的引领下,上海教师集体备课并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定期开展听评课、同课异构及集体研讨活动,建设合作文化并培养团队凝聚力等,是上海学生PISA测试获得高分的关键原因[10]。正如麦肯锡报告所指,专业学习共同体(包括中国的教研组)的合作实践是所有文化背景下优秀教育系统的共同特点,它使得学校教育得以持续改进[11]。

尽管我国中小学普遍确立了系统、协调的教师合作形式,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教研组等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这具体体现在:强调考试成绩的问责制度使得教师过度追求学生考试分数,并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使其表面合作而暗地里竞争[12];教研组主要负责安排考试、传达学校指令等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行政的附庸[13];教研组等追求所有教师在教学目的、教学进度和学生考试上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压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4];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学习的文化,教研效果大打折扣[15]。这些挑战不仅制约着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也给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带来了阻力。由此,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现状如何,不同类型学校的共同体在发展上存在怎样的差异,是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上海中小学为例,通过实证调查探讨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类型学校的共同体发展水平,以期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考。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取向,具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

(2)上海不同学段、区域、规模、历史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1. 测量工具

由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植根于具体的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解释[1],本研究并未直接套用西方学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操作性定义,而是以相关理论文献为基础,基于我国学校的现实背景确立了包含两个层面、七个变量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概念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框架进行了修订与验证,并据此形成了具有较高效度与信度水平的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①。其中专业学习共同体个体层面特点包括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2个变量,组织层面特点包括支持性领导、组织结构、合作关系、制度障碍、文化障碍5个变量。各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为:“集体探究与分享”变量指的是教师之间共同策划和探究、分享实践和材料、集体反思与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通过7个指标测量)。“共享目标与责任”变量指的是教师具有共同的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愿景,并以改进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为共同的责任(通过5个指标测量)。“支持性领导”变量指的是校长等学校领导对共同体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制度与资源支持,参与教师的专业学习活动并提供指导,对共同体及教师学习进行监督与评价等(通过6个指标测量)。“合作关系”变量指的是学校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尊重、支持、关心和合作的关系,为集体探究提供支持(通过5个指标测量)。“组织结构”变量指的是学校在组织结构上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给予支持,包括提供合作时间、空间、网络交流平台以及与校外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等(通过5个指标测量)。“文化障碍”变量指的是不利于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因素,包括尊老敬老及强调表面和谐而避免冲突的传统文化、保守的学校价值观及缺乏真诚合作的专业文化等(通过5个指标测量)。“制度障碍”变量指的是不利于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强调高风险考试的问责制度、自上而下的教研系统及充满行政色彩的学校教育体系等(通过3个指标测量)。

由此,专业学习共同体问卷共包括36个指标,每个指标均考察教师对各变量的观感。问卷采用李克特六分量表的形式,即教师需要对每个量句作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略不同意、略同意、同意、完全同意”的选择。同时,问卷也对学校背景因素,包括学校所在学段、区域、历史、规模等进行测量。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了便利抽样的取样方式,共抽取上海市31所学校参与研究。为尽可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研究抽取了上海市不同类型的学校,使样本学校在学段、地理位置、规模、历史、办学水平等变量的分布上具有较大程度的广泛性。在教师层面,也将充分考虑教师的性别、教学经验、学科(以语数外为主)、学历、职务等因素,力求达到较为广泛的分布。研究者在同一时段将初始问卷发放给31所学校的教师。由于学校规模不同,每所学校抽取了不同人数的教师,其中最少的有14名,最多的有48名。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20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样本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注:在学段上,小学指的是一年级到五年级阶段,小初一贯制指的是一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初中指的是六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完全中学指的是六年级到十二年级阶段,高中指的是十年级到十二年级阶段。在区域上,市区包括静安区、徐汇区、黄浦区、卢湾区、长宁区和普陀区,近郊包括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远郊包括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和崇明县(本研究共涉及上海市13个行政区,具体区域的划分以样本学校所处位置为依据)。在学校规模上,小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800以下的学校,中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800到1600之间的学校,大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1600以上的学校。在学校历史上,年轻学校指历史在20年以下的学校,中等学校指历史在20年到60年间的学校,古老学校指历史在60年以上的学校。

由于样本数据中存在缺失值,各组别数据总量可能小于样本数据总量。各百分比的计算以样本数据总量为基数,因此各组别的百分比总和可能小于100。

如表1所示,抽取的31所学校在学段、区域、规模、历史等维度具有广泛的分布性。就学段而言,共有13所小学、3所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7所初中、4所高中及4所完全中学。就学校所在地理位置而言,共有13所学校位于上海市市区(包括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等),13所学校位于近郊(包括闵行区、宝山区等),还有5所学校位于远郊(包括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崇明县等)。就学校规模而言,有5所为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在800以下;有16所为中等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在800到1600之间;还有10所学校为大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在1600以上。就历史而言,有5所年轻学校,即在近20年成立的学校;有10所学校已具有20到60年的发展历史;其他15所学校的历史较为悠久,在60年以上。同时,31所学校在各个行政区域的办学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这31所学校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上海的学校总体。

所得到的1067个样本教师在性别、学科、教学经验、学历、职称、职务等方面的分布符合上海市教师的总体情况。就性别而言,有23.1%(246)的教师为男教师,76.5%(816)的教师为女教师。就学科而言,有70.9%(757)的教师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主要学科的教师,14.2%(151)的教师是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主要学科的教师,还有14.3%(143)的教师是音乐、美术、体育、书法、劳动技术等艺术类学科教师。就教学经验而言,有21.4%(228)的教师任教年限在5年以下,31.1%(332)的教师已任教6到15年,30.6%(327)的教师任教年限在16到25年之间,有15.7%(167)的教师已任教26年以上。就学历而言,有6.0%(64)的教师是大专及以下,82.3%(878)的教师学历为本科,还有11.6%(124)的教师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就职称而言,有6.6%(70)的教师尚未进行职称评定,0.5%(5)的教师职称为小学二级,15.9%(170)的教师职称为小学一级,25.2%(269)的教师职称为小学高级,13.2%(141)的教师职称为中学二级,22.9%(244)的教师职称为中学一级,15.3%(163)的教师职称为中学高级。就职务而言,有4.4%(47)的教师担任副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职位,32.8%(349)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等团队领导职位,其余62.8%(670)的教师为普通教师。样本教师在性别、学科、教学经验、学历、职称、职务上的分布符合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分布,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 数据分析

研究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描述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对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行探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类型(学段、区域、规模、历史)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进行考察。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1. 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水平

表2显示出对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整体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结果,包括个体和组织层面各个变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如表2所示,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个体层面特点上,样本教师在集体探究与分享上得分很高,为5.29。这说明,上海教师具有很强的集体探究与分享意识,在共同策划、分享教学实践和资料、集体反思与探究教学问题上具有很高的水平。教师在共享目标与责任变量上的得分为4.72,说明上海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共同目标,以学校改进为共享责任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组织层面特点上,样本教师在合作关系变量上的得分最高,为5.29,说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尊重、支持、关心与合作的氛围很浓,学校在关系上对专业学习共同体有很大的支持。其次是教师在组织结构变量上的得分,为5.12,说明在教师看来,学校在为其提供合作时间、空间、网络交流平台以及与校外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再次是教师在支持性领导变量上的得分,为4.98,说明在教师看来,学校领导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培训机会并合理评价教师学习等。样本教师在文化障碍变量上的得分较低,为1.81,说明在上海教师看来,阻碍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文化障碍较小,传统中国文化、学校价值观及教师专业文化等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限制作用较小,这有利于共同体的发展。教师在制度障碍上的得分为3.88,说明在样本教师看来,阻碍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问责体系及相关制度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限制作用较大,这不利于共同体的发展。

整体而言,样本教师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合作关系、组织结构5个变量上的得分较高,在专业学习共同体文化障碍上得分较低,说明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这与前人研究的结论一致,即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让教师共同探讨和改进教学作为上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PISA夺冠的重要原因[9]。这同样也是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学生学习水平的优秀教育系统的共同做法[16]。值得注意的是,样本教师在制度障碍上的得分略高,说明上海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在制度支持上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2.不同学段的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表3显示出对上海市不同学段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

注: (1)*表明F检验在0.05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2)当不同组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时,最大的数值加粗表示。

(3)小学指的是一年级到五年级阶段,小初一贯制指的是一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初中指的是六年级到九年级阶段,完全中学指的是六年级到十二年级阶段,高中指的是十年级到十二年级阶段。

如表3所示,不同学段的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个体和组织层面的七个变量上的得分均呈现出极其显著性的差异(p值均小于0.01),也即上海市不同学段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就个体层面而言,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变量上,小学教师的得分最高,为5.44,其次依次是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教师(5.42)、初中教师(5.27)、完全中学教师(5.17)和高中教师(4.90)。在共享目标与责任变量上,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为4.96,略高于小学教师(4.92),接下来依次是初中教师(4.85)、完全中学教师(4.35)和高中教师(4.17)。这说明相对而言,学校所处学段越低,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个体层面特点上的表现越好。

就专业学习共同体组织层面特点而言,在支持性领导和合作关系变量上,均是小学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5.16和5.44,其次依次是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教师(5.15和5.40)、初中教师(5.06和5.24)、完全中学教师(4.74和5.15)和高中教师(4.49和4.99)。在组织结构变量上,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为5.32,小学教师得分与其十分相近,为5.31,接下来依次是初中教师(5.16)、完全中学教师(4.90)和高中教师(4.59)。在文化障碍和制度障碍两个变量上,均是高中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2.09和4.17,其次依次是完全中学教师(1.85和4.13)、初中教师(1.80和3.76)、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教师(1.70和3.97)和小学教师(1.72和3.73)。这说明,相对而言,学校所处学段越低,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组织层面特点上的表现越好。

综合以上,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合作关系、组织结构5个变量上,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得分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在文化障碍和制度障碍2个变量上,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得分呈现出递增趋势。这说明,不同学段的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的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初中,最后是高中。这与研究者对西方学校的研究发现一致,即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小学最常见,在高中最少见[17]。之所以与小学相比,在中学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更为困难,原因在于中学的目标比小学更加多样,且部门结构更为复杂[1]。而且在小学,教师之间的关系没有中学正式,学科界限较小,教师更容易分享任务和经验[18]。因而,中学特别是高中往往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上面临更多的挑战。

3. 不同区域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表4显示出对上海市不同区域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

 

注: ( 1)*表明F检验在0.05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 2)当不同组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时,最大的数值加粗表示。

( 3)市区包括静安区、徐汇区、黄浦区、卢湾区、长宁区和普陀区,近郊包括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远郊包括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和崇明县(本研究共涉及上海市13个行政区,具体区域的划分以样本学校所处位置为依据)。

如表4所示,不同区域的教师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组织结构、文化障碍和制度障碍六个变量上的得分均呈现出极其显著性差异(p 值均小于0.01),在合作关系变量上的得分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值小于0.05),说明不同区域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个体层面而言,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两个变量上,均是近郊学校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5.36和4.83 ;其次是市区教师,得分为5.27和4.82,略低于近郊学校教师;再次是

远郊学校教师,得分为5.16和4.28。

就专业学习共同体组织层面特点而言,在支持性领导变量上,市区学校教师得分最高,为5.05 ;近郊学校教师得分与其非常相近,为5.04 ;而远郊学校教师得分最低,为4.73。在合作关系和组织结构变量上,均是近郊学校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5.33和5.20 ;其次是市区教师(5.29和5.16),略低于近郊学校教师;再次是远郊学校教师,为5.18和4.87。在文化障碍变量上,远郊学校教师得分最高,为1.95;其次是市区学校教师,为1.81;再次是近郊学校教师,为1.74。在制度障碍变量上,远郊学校教师得分最高,为4.31;其次是近郊学校教师,为3.83;再次是市区学校教师,为3.71。

整体上看,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合作关系、组织结构5个变量上,近郊学校教师得分最高,其次是市区学校教师,最后是远郊学校教师。市区学校与近郊学校教师之间的得分差距远小于远郊学校与市区学校教师之间的得分差距。在文化障碍和制度障碍2个变量上,均是远郊教师得分最高,明显高于市区和近郊学校教师。这说明,上海市不同地区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近郊学校的发展水平最好,远郊学校的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市区和近郊学校。

而对样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市区学校和近郊学校基本处于城市地区,远郊学校则主要处于农村地区。远郊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明显不及市区和近郊学校,说明上海农村学校的共同体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学校。这与前人对西方学校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农村学校由于差旅费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与校外合作方面具有特殊的困难;而城市学校的交通更为便利,较容易接触到兄弟学校、大学及培训提供者,因而更容易与外界开展合作[19]。另外有研究指出,城市学校在建立专业联系方面相对较弱,因为其想法与观点更为多样化[18],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缘何上海市区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略低于近郊学校。

4.不同规模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表5显示出对上海市不同学校规模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

 

注: (1)*表明F检验在0.05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2)当不同组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时,最大的数值加粗表示。

(3)小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800以下的学校,中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800到1600之间的学校,大型学校指学生人数在1600以上的学校。

如表5所示,不同规模学校的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个体和组织层面的七个变量上的得分均呈现出极其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1),即不同学校规模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就个体层面而言,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变量上,大型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为5.45;其次是小型学校的教师,为5.36,略低于大型学校教师;再次是中型学校的教师,为5.14。在共享目标与责任变量上,大型学校和小型学校教师得分同为最高,为4.96;中型学校教师得分最低,为4.46。

就专业学习共同体组织层面特点而言,在支持性领导、合作关系和组织结构三个变量上,均是大型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5.21、5.43和5.32;其次是小型学校的教师,分别为5.13、5.35和5.31,略低于大型学校教师;再次是中型学校的教师,分别为4.76、5.15和4.90。在文化障碍变量上,中型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为1.89;其次是小型学校的教师,得分为1.78;再次是大型学校教师,得分为1.71。

在制度障碍变量上,中型学校教师得分最高,为3.99 ;其次是大型学校教师,得分为3.89 ;再次是小型学校教师,得分为3.52。

综合以上,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合作关系、组织结构五个变量上,大型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其次是小型学校,最后是中型学校。小型学校与大型学校教师之间的得分差距小于中型学校与小型学校教师之间的得分差距。在文化障碍和制度障碍2个变量上,均是中型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明显高于小型和大型学校的教师。这说明,上海市不同学校规模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大型学校的共同体发展水平最好,中型学校的共同体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小型和大型学校。

然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规模较小的学校更容易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20,21],因为小型学校在时间安排上更有弹性,教师之间往往有更多的信息交流和面对面的互动机会。通过对上海学校实践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教师主要以教研组或备课组等学习团队为单位进行专业互动,因而与学校规模相比,教研组或备课组即教师学习团队的规模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作用往往更大。具体而言,在小规模学校,同一学科所有教师组成一个团队即教研组(5人左右)进行常规性的研讨;在中等规模学校,往往也由同一学科教师即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而中型学校的教研组规模大于小型学校,每个教研组包含10名左右的教师;在大规模学校,教师则以备课组而非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常规交流,每个备课组一般由4-5名教师组成,即团队规模小于中型学校。因此,大型学校和小型学校的教师学习团队规模明显小于中型学校,也即此处的研究发现意味着学习团队规模小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远远好于学习团队规模相对较大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结果与西方国家一致,都显示出小规模的教师学习团队更有利于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的开展。这是因为,只有在规模较小的教师学习团队中,持续的教学改进才得以理解和实施[22],保持学习团队的小规模也是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学习的关键要素[23]。

5. 不同历史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表6显示出对上海市不同学校历史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

注: ( 1)*表明F检验在0.05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2)当不同组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时,最大的数值加粗表示。

(3)年轻学校指历史在20年以下的学校,中等学校指历史在20年到60年间的学校,古老学校指历史在60年以上的学校。

如表6所示,具有不同历史的学校的教师在集体探究与分享、合作关系、文化障碍、制度障碍四个变量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 值均大于0.05),在组织结构变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值小于0.05),在共享目标与责任和支持性领导两个变量上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值均小于0.01)。这说明不同发展历史的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和组织结构三方面。

 

在教师得分具有显著差异的三个变量即共享目标与责任、支持性领导和组织结构上,均是历史最短的年轻学校的教师得分最高,分别为5.02、5.16和5.24;其次是中等历史学校,得分分别为4.83、5.05和5.14;最后是历史悠久学校,得分分别为4.59、4.90和5.07。这说明,相对于中等历史学校和历史悠久学校,建校时间较短的年轻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略好一些,主要表现在教师在目标与责任的共享、学校领导和组织结构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支持上。这可能是由于,在发展时间较短的年轻学校,年轻教师的比例相对较高,教师在群体合作上可能具有更高的热情和活力,且更愿意投入到学校改革中。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31所学校进行实证调查,发现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但不同学段、区域、规模、历史的学校之间的共同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学段而言,小学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高于初中,初中的发展水平高于高中。就区域而言,近郊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最好,远郊学校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市区和近郊学校,也即城市学校的共同体发展水平好于农村学校。就学校规模而言,大型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最好,中型学校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小型和大型学校,也即教师学习团队的规模越小,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越高。就学校历史而言,年轻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水平略高于中等历史和历史悠久学校。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从而为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支持,基于本研究的发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打破制度上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造成的障碍。本研究发现,上海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整体上具有良好的发展水平,然而样本教师在制度障碍变量上的得分偏高,说明学校的问责体系和相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一方面体现在,强调高风险考试的问责体系不利于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和教学实践的改进[24]。因而,应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尤其是强化教师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理念,同时在评价机制上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减轻对教师造成的问责压力。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教研体系导致了教师之间的硬造合作,这可能使得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对话与交流停留于表面,并使教师趋于统一化[25],不利于其专业发展和变革。因而,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自主,鼓励教师以专业而非行政的思维进行深入的探讨。

其次,中学特别是高中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持。本研究发现,学校所处学段越高,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越低。例如,在教师共享目标与责任上,与小学相比,中学尤其是高中教师在学生考试成绩上面临的压力更大,因而更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集体探究与共享上,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且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专业自主的诉求越来越大,因而互相分享与合作的深度有所减弱。这意味着中学尤其是高中应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如上海市育才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该校提倡教师之间进行非正式的沟通与合作,包括办公室内的实时探讨,食堂、咖啡室、校车上的随机交流等,这强化了教师之间的合作氛围和文化,有利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另外,学校应在课程安排上为教师合作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并通过强化集体评价等方式来鼓励教师进行研讨与合作。

再次,强化对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资源支持。研究表明,远郊即农村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水平明显不及近郊与城区即城市学校,尤其是在专业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地区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学校的资源支持,特别是教研员、高校教师等专家支持。另外,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广委托管理、市区郊区学校结对等实践[26],也是有效改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最后,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团队合作推动共同体发展。本研究发现,与学校规模相比,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影响更大的因素是教师学习团队的规模,学习团队规模较小的学校往往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上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应鼓励学校建立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团队,除了统一形式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外,还可成立班主任团体、青年教师团体、课题组、项目组等特色团队,促成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上海市闵行中心小学通过班主任团队、由不同学校语文教师组成的“敏慧坊”、由不同学校班主任组成的“敏智坊”、电子书包项目组、校本课程项目组等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团队,促成了教师之间多向、多元的交流,并激发了教师之间互相合作的活力,促进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toll, L., Bolam, R., McMahon, A., Wallace, M., & Thomas, S..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 2006, 7(4):221-258.

[2] Sargent, T. C., & Hannum, E.. Doing more with less: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resource-constrained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China [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 2009, 60(3): 258-276.

[3] Tan, C.. Learning from Shanghai: Lessons on Achieving Educational Success [M]. Dordrecht: Springer, 2013: 195.[4] Hord, 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What are they and why are they important? [J]. Issues About Change , 1997, 6(1):1-8.[5] Wong, J. L. N.. What make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o be possible? A case study of a Mathematics department in 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of China [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 2010, 11(2): 131-139.

[6] 胡艳.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建设——以北京市某区中学教研组为例[J]. 教育研究,2013(10): 37-43.

[7] Wang, T.. Contrived collegiality versus genuine collegiality: Demystify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Chinese schools [J].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2015, 45(6): 908-930.

[8] OECD. Shanghai and Hong Kong: Two distinct example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R]. Parris: OECD publishing, 2010.[9] Jensen, B., Hunter, A., Sonnemann, J., & Burns, T.. Catching Up: Learning from the Best School Systems in East Asia [R]. Melbourne: Grattan

Institute, 2012.

[10] 王婷婷, 郑朝晖. 上海学生PISA2009阅读高分原因探析——以建平中学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8): 31-36.

[11] Mourshed, M., Chijioke, C., & Barber, M.. How the world´s most improved school systems keep getting better [R].London: McKinsey and Company,

2010.

[12] 蒋福超, 刘正伟.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变革[J]. 教育发展研究,2009(10): 83-87.

[13] 阴祖宝, 倪胜利. 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变革[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8): 54-57.

[14] 潘涌. 论中小学教研组建设与学科带头人的使命[J]. 全球教育展望,2010(9): 79-82.

[15] 刘明华, 王必闩. 教研组建设现状及功能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2008(4): 47-48.

[16] Darling-Hammond, L. Forward [M]// M. S. Tucker“. Surpassing Shanghai”: An agenda for American education built on the world’s leading   systems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x.

[17] Wahlstrom, K. & Louis, K. S.. How teachers experience principal leadership: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rust, efficacy and distributed

responsibility [J].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2008, 44 (4), 498-45.

[18] Louis, K. S., Marks, H. M. & Kruse, S..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1996,

33(4): 757-798.

[19] Higham, J., Haynes, G., Wragg, C. & Yeomans, D.. 14-19 Path?nders: An evaluation of the ?rst year [R/OL]. Nottingham: DfES, 2004

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30401151715/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eOrderingDownload/RR504PDF.pdf[20] Williams, L., Cate, J. & O’Hair, M. J..The Boundary-spanning role of democratic learning communities: Implementing the IDEALS [J].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2009, 37(4): 452-472.

[21] Jackson, S. H. & Good, R. B. Looking for the crossroad: Merging data analysis and the classroom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ialogue   [R]. National Council of Professor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009: 223-230.

[22] Schmoker, M.. Tippingpoint: from feckless reform to substantive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J]. The Phi Delta Kappan, 2004, 85(6): 424.

[23] Wood, D. R..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s, knowledge, and knowing [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7, 46(4): 281-290.

篇7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03-03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师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连贯性及整合功能, 以求教师在变化中的社会实践中, 能持续性地、阶段性地成长。这一问题的提出, 是师范教育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 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 以及遵循教师教育及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认识

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前培养偏重于学习一般生产过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业的原理讲解和理论阐述,注重受教育者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职后培训要求受训者掌握必要的谋生技能技巧,强调具体生产(服务)活动的实际体验。

(一)职前培养

1、职前培养的含义

职前培养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属于教师职前教育。我国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师范教育渠道而进行的。

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机,是培养师资的主要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讲,师范教育办得好坏,意味着师资培养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师资培养工作的成败。

2、职前培养机构

各级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的专门教育机构。在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机构主要是中等师范院校;初中教师培养机构主要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中教师培养机构主要是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我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行各级师范学校学习”。“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师资;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主体地位。

3、职前培养的形式

就世界范围而言,师资培养教育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1)“定向型”师范教育。即在独立设置的师资培养机构培养师资,其培养目标是定向的,以苏联为代表;(2)“开放性”师范教育。即在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师资,以美国为典型;(3)“混合型”师范教育。即在一个国家同时采用“定向型”“开放型”两种师范教育制度。日本、西欧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这一做法。就我国情况而言,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定向型”师范教育,各级师范院校成为师资培养的主体,但仅靠师范院校培养师资还满足不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教师法》也规定,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4、职前培养的内容

一般而言,培养合格教师,要给以思想品德、文化专业知识、身心素质和教育专业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其中,教育专业训练是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之中。

(二)职后培训

1、职后培训的含义

职后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职后培训是相对职前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实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师职后培训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兴起,世界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在职培训,并以立法形式为在职教师培训提供法律保障。我国《教师法》列专章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作了规定,并将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教育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规章。从而使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工作法律化和制度化。

2、职后培训的原则

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中小学教师培训应紧密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要按照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分类指导,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培训;在职培训要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在培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根据教师工作需要和所任学科的性质、内容而定;教师在职培训要紧密结合教师教学工作实践,重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与技巧的掌握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到学用结合。

3、职后培训的内容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4、职后培训的类别

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三种。

5、职后培训的组织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6、职后培训的条件保障

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

7、考核与奖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应督促其改正,并给予批评教育。

目前,国内对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关系的研究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我们认为,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沟通”就要逐步实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质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是要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加强衔接,克服各自封闭、相对独立的倾向,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理解

(一)教师素质养成目标体系的一体化。教师的终身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因此必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参照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素养水平和素质结构,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确立一个统一的教师素质养成目标体系,使教师在接受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予以不懈地追求,使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所有工作始终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严谨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组织精干力量认真进行研究。

(二)教育教学活动规划的一体化。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划即对教师终身教育的统盘计划。它是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教师终身教育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的统一安排。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实践中的迷茫,增强工作中的连贯性、预见性和规范性。

(三)教育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的一体化。即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中小学教师素质养成的目标体系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整体构想研究制定各专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科门类和各学科的内容体系。总的知识体系兼顾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避免重复,避免严重的缺陷。在专业知识方面突出精、突出深;在多学科知识方面突出广博性、突出基础性;在教材建设方面突出特色、突出灵活性。

(四)政府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和作为用人单位的中小学校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参与一体化。政府人事部门要给予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用人政策、教师就业政策和教师晋职政策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以经费和教师奖励政策的支持,做好教师管理体制和教师教育工作管理体制的调整、各方关系的协调、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等工作;师范院校要开展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深入研究,具体落实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构想,加强相关的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本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切实保证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效果。中小学校则要把好师范毕业生上岗的入门关,负责督促、支持、鼓励在职教师自修和参加培训。

(五)教师的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其中有两个重点,其一是中小学教师参与职前职后教育的约束激励机制的一体化,包括对教师业务进修和素质提高方面的考核制度及其结果的合理适用,对教师工作业绩的奖惩,晋职条件中对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教育才能等的重视,打破师范毕业生就业的铁饭碗,对获得职前职后学历教育文凭的资格要有严格而全面的规定等等。第二个重点是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一体化。即要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竞争和增加危机感,全面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师德水平,从而努力造就一支响当当、硬梆梆的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六)用地、经费、设施、设备、人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即要对土地、资金、场所、仪器和教职工统一调配,统一使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配置更多地属于政府行为,对此,师范教育的改革应尽力争取得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步骤及途径

(一)推进一体化的步骤

1、学校功能的一体化。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落实过程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使自己具备继续教育的功能,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种功能的一体化。这既是趋势,也是要求,其方法可以自我衍生,也可以通过兼并成人院校等多种办法来完成。

2、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学校功能一体化后,第二步就是在管理上进行及时调整,打通资源配置,在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资源共享,完成资源配置的一体化。这对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来说是个重大调整,其关键是要使全体教职工真正认识到:职后培训不是副业,而是主业,是必须履行的职责,职前职后必须并举并重一体考虑,统筹安排。

3、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这是一体化的实质阶段,难度最大。从一体化的角度看,在教育教学上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因为,学生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迫使职前教育的社会消费趋向成熟,表现为上学不仅要学历,更要就业,择业已成为上学的导向;职后接受培训的目的更是要跟上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给职业行为带来的变化。

因此,在教育教学上打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实现教育教学的一体化,核心是明确三个定位。目标定位,就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解决师范生的择业和教师的持续发展问题。要点定位,就是要在教学上探讨解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不同阶段的衔接问题,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最大化,避免重复和纰漏。质量衡量标准定位,就是学生在择业中的就业率,学员在就业中的优秀率。

(二)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途径设想

1、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理念一体化

在计划经济条块分割体制下,把教师教育任务划分给各级师范院校,而把教师培训任务划分给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加之知识更新周期长、教学手段单一和教师人员急缺,人们往往以为教师的教育是可以一次完成的,从师范院校毕业时就发给教师资格证,教师教育任务就视为一次性完成。

国际社会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理念, 20 世纪90 年代初,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达国家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已基本形成了一体化态势,将二者并重是当今世界各国培训师资的明显趋势。

2、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内容设计一体化

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明确设计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各自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内容分工。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职后培训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培训内容重复,没有新意。我国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方面,教育部专门制订了培养方案,编写了质量较高的教材,而在教师培训方面只有指导意见,没有详细的培养方案,培训教材也常常是替代性的教材,培训教师也不按照教材来讲。因此,教育部应尽快制订出《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案》,并编写出职后培训专门性教材。职前培养主要是专业思想教育、学科知识培养和教育技能培养三项任务,职后培训主要完成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术更新、教研方法指导三项任务。职后培训可通过“诊断式―导师制―个性化―亲身实践”的模式进行。

3、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机构一体化

我国教师教育将职前培养任务由各类师范院校承担,而教师培训任务由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来承担,彼此隔离,互不衔接,就必然造成了培训内容重复,机构重叠,资源浪费的现象。近些年来,教师职后教育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主要承担职前教育和普通高校越来越依赖于大学的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建设,真正使教师成为一种连续化、终身化学习的职业。应将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同师范院校合并,倡导综合大学试办师范学院,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任务全交给全日制院校来承担。

4、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制度保障一体化

目前,教师职前培养都有严密的制度保障,制定了奖学金、助学金、绿色通道等保障措施。而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大多都采取了在岗假期培训的形式来进行,其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方面没有多余的教师储备,离职造成缺员,用人单位制定了进修扣工资和减教龄的政策,以限制离职进修,而教师怕推迟职称评定年限和经济上受损失,也不愿离职培训。

解决教师职后培训困难问题,政府、教师单位和师范院校三家要互相协调一致,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大部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和采取有力措施来规范和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教师教育中具有加强师德教育、宏观调控规模、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等职责。政府要出台教师离职培训的政策规定,并确保离职培训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不受影响,推动教师离职培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教师教育的进程。没有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整合,就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我们的培养和培训质量就无法提高。我们的“一体化”道路就走不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一流的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前提,是我国教育能够持续、长久、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永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3 期.

[2]候洛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探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3期.

[3]张国宏;关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5期.

[4]荀渊;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陈光陆;关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实现一体化的思考;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期.

[6]李鸿才;对师范教育“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思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篇8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广泛实行,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小学英语师资的学校也要相对地做出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以适应这一现状,这就要求培养师资的学校作出实质性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使现代教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随着学前英语的普遍实施,幼小衔接的陆续提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局限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师教、学生学,忽视了语言本身用以交际交流的作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控制较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太过注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只限制于教材表面,忽视了语言的实践性,使原本生动有趣的英语变成了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和语言点,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教学大部分停留于机械性的重复和模仿。课堂上的步骤也都是“Review─New lessons─Practice─Class Closing”,忽视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反馈、课外学习和交际的指导,不利于语言的学习。以上这些问题使得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也要求教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和专业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真正做到学无止境,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现在的社会、家庭及教育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小学英语师资的学校也要相对地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授课英语教学法的老师们及时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的最新形势和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好让他们在给师范生授课的时候,清晰地说明现在的状况,并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作出适当的改变,以适应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而让授课英语教学法老师们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到小学调研。

二、小学调研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学法是一门非常特别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既涉及教育学体系中的知识理论,也涉及英语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教学的技能技巧。因此,教授这门学科的教师既要熟悉教育学科中教学法的理论知识、教学原理和教学原则等,也要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和教学的技能技巧。这对于很多教育学科的老师要求就非常严格,也导致了小学英语教学法师资的缺乏。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很少有专门培养这一学科的课程,即使有这样的课程,也是作为一门不太重视的学科来教学,因此也就没有专门教授这一学科的专业教师。在很多的中职学校,甚至大专院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教师通常是教育学科的教师,或者是英语学科的教师。但让这两学科的教师来担任教学法教师都存在问题:首先,教育学科的教师来教授小学英语教学法,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原理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有一个缺失就是他们普遍不是英语科班出身,很多的英语知识、教学技能技巧,甚至最基本的英语语音问题,他们都很难胜任,这就很难给师范生们做出正确的示范,显得很难有说服力。其次,如果让英语学科的教师来教授小学英语教学法,他们在英语知识、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他们的理论知识不到位,实际经验与理论结合不足,造成理论知识表面的缺失。

从这两方面问题上看,要让教育学科的教师去学习英语知识,纠正语音,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只能让英语学科的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吸取经验,做到理论与经验结合。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小学进行调研。所谓小学调研,就是派老师到小学去作调查研究,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相关的数据,或者说实际的案例调查,并进行实际的分析,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并应用于相关的教学当中。可见,只有通过小学调研,才能丰富老师们的教学法理论知识,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教学法知识的理解,从而成为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因此小学调研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小学调研对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有着实践性的意义

今年4月起,我校为了提高小学英语专业师资的素质,也为了适应现在来自于社会和教育的需要,特别对老师们作出了实践性的要求――让老师们到小学听课调研。此次听课调研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的状况,能够更好地把握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教学,按照学校的安排,由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带队,让我们每周分别到小学进行2天全面深入的听课调研这次小学的听课调研。我充分地体会到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师资要求的不断改变,学生们对老师要求不断提高,意识到培养小学英语老师的责任之重大,以及所面临的种种严峻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我不仅能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从实际出发去给师范生们灌输知识,把实际的案例给师范生们进行分析,而且让我更多地从实际给师范生做示范。而从这次的调研当中,我充分地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在小学英语教材里,有很多单元的题目和内容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简到繁、逐渐展开。例如:在学习my family一文时,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出发给学生们解释一下aunt,uncle,grandfather,grandmother,由于这些词在英语中涵盖的中文意思比较多。因此,在学习这些词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中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I’m a doctor”一单元中,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模仿课文当中的人物,做动作,表演人物的语言,分别饰演Tony,Gogo,Mother和Doctor等,让学生用英语真实再现学校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具要不断地更新,要与学生的兴趣有关,才能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除了教材里面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外,很多时候老师们还会利用其他的一些教具或者图片来引入教学内容。但如果这些教具和图片都是从90年代起就开始沿用到现在的话,相信现在的小学生们也不会对它们再感兴趣了。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内容和导入的教具应该不断地更新,要与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和现实有所联系,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共鸣,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我在小学听课调研当中所听的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内容是“What are you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What is she doing?/What is he doing?”。由于句型多,而且句式相类似,有沉闷感,英语老师魏老师别具新意地利用了现在小学生们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和“暖羊羊”来导入新课文的句型,让整一节英语课不但没有沉闷感,而且气氛好。由此可见,利用学生们现在感兴趣的内容来作为导入,既能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又能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要懂得把握好课堂评价的时机。

现在的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不留意的举动或者评价,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他以后学好这一学科的信心。为了不让学生们对老师的评价或者举动产生任何的误会,老师们就要把握好每节课当中课堂评价的时机。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老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如不同的性格、学习情况等,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不能有所偏私,要尽量抓住学生的闪亮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们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对于那些很少表现、很少发言的学生,更要给予其表演的机会,给予适当的鼓励,从多角度去看待这些学生,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亮点,让他们体验成功,找回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产生进取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What do you do?”一课当中,对于学习到的职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还懂得很多课外的单词,如:manager,lawyer,office lady等,对于这些学生能扩充更多的知识,老师固然要给予肯定的评价;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只能掌握课本上的单词,如fire fighter,teacher,office worker等,老师也要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而有一些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师也不能给予批评,而应该尽量地给机会他们尝试,体验成功,并找回上英语课的自信,从而不再对英语产生恐惧。

总的来说,这次小学的听课调研对于我所教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有着实践性的意义。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常有发生而且需要老师们注意,然而对于在校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师范生们来说,他们并没有这种经验,也没有预示问题发生的能力,他们可能只停留于自己的教学当中,只关注于自己的问题,还不能很全面地关注学生们的问题和情况,这就需要授课老师给予他们适当的训练。而这次小学听课调研正好给予了我重新体会新形势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的机会,让我从中获益良多,从实际的课堂当中让我获得更多实际的例子,给予我的学生们真实而有用的案例来学习。使我不断地更新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信息,更新我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发散思维,解放思想,放宽思路,不拘于以前已经有了的教学方法,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相同的几种方法。要让学生们大胆假想设计,不断提出新思路、新点子,学会吸引小学生们的目光。从而让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上尽快适应小学英语教学,慢慢地能够独当一面,形成自己的一种上课模式和特色,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第二教育网.浅谈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2010.

篇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目标。没有探究,就不会发生科学学科的学习。科学课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器材、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做,让学生从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人手,亲自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讨论交流。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才能发展他们的科学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在科学教学中,在探究活动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就是科学实验活动。笔者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实验方式的探究性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努力培养科学学习兴趣和态度

许多教师在小学实验教学中,都有同感:小学科学课,孩子都喜欢,可不好上,难上好。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一开始学生往往急于动手,抢着做,不一会儿就没啥兴致,缺乏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堂活动凌乱,学生有任务的做实验,感兴趣的看实验,没任务没兴趣的不是看就是耍或是闲谈做其他事;设计不严密,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学生兴趣调动不起来;只对结果感兴趣,对过程没兴趣。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以下两点。(1)缺乏对实验教学全过程的重视与认识。实验教学不是学生开始操作才开始,而是在材料的准备,活动的设计就已经开始了。(2)缺乏对学生兴趣激发与掌控的策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1.教师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实验一方面,实验过程的设计要合理,内容要充实而又不偏离主题;另一方面,实验的各个环节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情感上要把握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探索欲的持续渐进。2.从问题、现象入手提高课堂兴趣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现象绝大部分都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把一些不易发现或展现的问题、现象,运用技术手段呈现出来(如图1、图2所示),就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火山与地震》一课中,将火山爆发与地震时的情景通过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再让学生进行模拟火山与地震实验时,学生的兴趣就更加浓厚。3.材料选择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在科学实验中,除了问题、现象能吸引学生的视野外,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许多教师为了图省事,往往选择实验室有的、准备好的材料。实验时,发给大家,学生按照教师说的机械操作。其实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不是要让学生做木偶,进行机械的操作,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研究,还包括对实验材料的充分了解以及准备和设计实验。因此,一方面,由于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在准备实验材料,验证这些假设,实验材料不应当单一,而应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同时,材料的选择不只是教师的准备选择,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材料的收集整理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如在《声音》一课的教学实验中,笔者就充分发动全班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塑料袋、矿泉水瓶、橡皮筋、竹片、叶子等,整理后用来作为实验时的材料。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同时,哪些可以用来作为实验材料,我的材料如何运用才能保证实验成功,我要如何向大家演示、解说实验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学生就完全融入实验活动的全过程中了。4.构建互助合作实验小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实验时)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积极倡导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学生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另一方面,科学实验的全过程需要多人参与、互助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构建合理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让组内每一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成长,有事可做。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小组中,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实验的组织分工;材料员负责材料的整理;操作员进行操作示范;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报员负责汇报解说。而在材料的收集等全过程则是要求所有成员参与的。这样,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每个环节、每个人也有各自的任务,同时,在小组获得成功时,每一个成员都会为此感到荣耀,一举多得。

二、重视实验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探究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探究思维能力。因此这一目标应贯彻到科学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下,大胆假设、探究、实验、验证,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科学的奥秘,使逻辑推理、探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如在《浮与沉》这一课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在不同的2杯液体中放入2块非常近似的土豆片时,出现了不同的现象。交换土豆片,结果和前一次一样。学生就产生了疑惑: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这个杯子里土豆片会浮起来,而另一个杯子却不同?这时,善于发现的学生就会说:“肯定是杯子里水的问题?”“为什么?”“影响土豆片沉浮的只有土豆片自身和水,土豆片几乎一样,而且我们还交换了位置,这就充分说明是水有问题。”“是盐水,浮的那杯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多数学生也跟着那么认为。这时,笔者问:“你怎么能确定浮的一杯水肯定是盐水呢?”谨慎的学生就有些犹豫了,胆大的学生就说:“盐水是咸的。”“不明液体、食物能不能随便品尝?”“不能。”“我们可以把它烧干,烧一烧看有没有盐的晶体。”“这个办法可行,不过不是全烧干,是取一些烧干。”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干盐水,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也有的小组直接调制了一杯盐水进行证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探究、推理、质疑、归纳等过程,学会学习,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主要在于引导孩子在观察周围生活中,认识身边常见事物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所以学生觉得比起语文、数学、外语课压力小得多。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十分强烈,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内容又是其他书本上没有的,是平时他们想知道的,而且还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这一切对孩子们都有吸引力。这些既是孩子学好科学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胡思乱想”,对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有的学生在操作实验时会偏离内容,随便摆弄实验仪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越是遇到这种现象,教师越不能生气,越要保护孩子的这份好奇心,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多多表扬他们,多演示、多讲解,做好引导工作。例如,在《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一课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教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认识大树。既要引领着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保持对自然现象探索的兴趣,这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有人说:“教师在认识上向前迈进一步,教师对科学、对教育、对学生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所以,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好事。教师要善于发现,多留心课堂一些细小地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结束语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从兴趣人手,精心准备,创新教学方法,开发课程资源,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回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48-250.

[2]王超.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146-147.

篇10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而实验探究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验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和创造能力。科学作为一门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学科,它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同时,学科的实验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潜在因素。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兴趣是一种直接的动力,正如教育家布鲁纳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创造观察科学现象的条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浓厚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在学生们的心头油然而生,让他们爱学爱想。实验的魅力深深地诱惑着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再加上教师的启发诱导,促使他们认真观察、分析、思维,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资源。例如,在学氧化碳的性质之前,先做一个小魔术:在一个“空”矿泉水瓶内加入学生取来的自来水,塞紧瓶盖后,让学生震荡,发现瓶子变扁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很高涨,必定会追根究底问个为什么。接着学氧化碳的溶解性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在学习电动机时,先做电动机通电转动的实验。学生感到很惊奇,通电后线圈为什么会动呢?学生脑中有这样的问题是人的天性。还可以试着把磁铁拿掉,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电流大小,都会吸引学生去深究会发生什么现象及原因。

二、多做探究性实验,少做或不做验证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多为验证性实验,即最后达到验证某个科学结论为目的的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虽然与课本内容很容易结合起来,但由于其重结果、轻过程,并且把学生的主动性置于被动地位。而探究性实验则从科学实验的特点出发,注重实验过程,尊重学生主动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积极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还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或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如验证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实验,就让学生在讲台上做:先是淀粉碘蓝实验,后对叶片进行酒精水浴加热脱色,再对叶片进行碘蓝实验。在整个过程中,我只是引导学生注意如何操作,把实验的主动性完全交给了学生。只能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实验现象是真实可信的,更加坚定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融洽,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实行变量控制法,即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有说服力。实验设计的主要过程为:提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操作,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即“问题——理论探究(假设)——实验操作(证明)——科学推论(结论)。”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时,必须先要设计好如何来体现磁性强弱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用大头针较好,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的多少可以数出来,能较直接地体现磁性的强弱。虽然细铁屑也可显现,但不可数,不能做定量实验。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就可以接着做主要的实验了。又如浮力问题的实验:先要设计如何做,做的过程中应记录哪些数据,实验后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往往还要进行对照实验,最后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设计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这点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如点燃的酒精灯翻倒导致实验桌燃烧、制取的氧气量不够、检验氢气纯度时的爆炸等,都必须要有预案。学生也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遇事冷静、沉着。即使真的出现不该发生的事,学生也能自己解决问题。

四、加强实验后的合作与交流

实验完毕,兴趣消退,这是青少年“善变”心理的基本特点。要想巩固探究实验的成果,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的后继工作,即加强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在实验后,需要在练习中消化、熟练和巩固。教师要巧设、编选实验训练题,以几分钟即可完成为宜。要做到:①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要求每道题目要联系一项或几项基本知识;②典型,有代表性、启发性和联系性;③有一定梯度,思考性强。教师对课堂练习要有讨论、评议。更要讲清审题和解题的思路,让学生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从而对实验知识的扩展,总结和提高,它真正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能。

五、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行科学实验要遵循实而小及情趣性的原则,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他们的研究冲动。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兴趣入手,确定学生实验课题的范围。如“自制发电机”、“酸碱性试剂”、“自制干湿球湿度计”等。采取“自设方案——讨论——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展智力的催化剂”。学生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得到了乐趣,加强了兴趣,为它们发展智力提供了动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新课标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