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区体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资源共享策略
2.1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
要将职高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开放,这样丰富社区体育资源。职高学校的体育教师和技术人员向社区输送,去培养和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弥补了社区体育的教练不足问题。也职高体育组织机构服务于社区体育,以便逐步构建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要鼓励职高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体育的发展创造活力,也为职高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也能够为职高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2.2加强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组织机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应建立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和制定发展方案,职高学校和社区选派代表负责进行资源共享的合作事宜,使双方的互动合作更加紧密和有更多的收获。
2.3社区体育为职高学校的体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可以动员社区内企业单位进行捐助,改善职高学校的体育设施,促进职高体育得到社会支持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推广和宣传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舞龙、跳竹竿等。这样能够丰富职高体育教学内容,提高职高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优化了职高体育教学内容。
3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两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定位的方向不同,其体育功能和结构内容也不同,这样造成对两者互动的体育功能研究不足,使得两者互动操作出现盲目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发展。这样的结果造成了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实践与理论上的脱节。另一方面,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紧密合作,缺乏社会公益性支持。
3.2建立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互动良好发展,必须建立两者的互动原则。一方面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原则,只有确保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作为参与的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原则是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合作的核心,双方的合作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互动促进。提高合作能更好地推广体育文化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使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都能够享受资源,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
相对于全国众多发达城市呈现出的社区音乐现象来说,区域社区音乐现象仅仅是冰山一角,但是,无论是在地理还是文化上,它们都是隶属于一个文化圈里的思考范畴。目前,社区音乐显现出两大问题:音乐主体的迷茫与音乐本体的混乱。
通过文献检索可知,在我国已有的理论研究中,普遍认为:现代社区音乐教育的原理在于把音乐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对成员进行的教育过程,并预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然而,即使是在已有的以社区音乐教育为主体的音乐理论研究中,也很难按照其理论描述在现实中找到显现的原型。也就是说,在社区音乐研究文献中,对社区音乐教育进行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已有的音乐教育成规中加以研究者对社区音乐教育各方面的一种假设。事实上,我在对具体社区的实地考察后发现,社区音乐的“教育”概念基因在于以下方面:成员在音乐体验过程中的互相学习、接受、传播、组织过程。这里面包括了对专业音乐者的请教与接受其培训。因而,社区音乐教育主要从这个点上外延开来。其强调的是外部因素,而非其自身的内部要素。因此,众多的研究理论都缺乏实践意义与价值,也脱离了社区音乐研究的本体。
诚然,社区音乐的产生总是离不开普遍地参与到音乐传播中的种种社会因素。一方面,社区音乐现象是个人音乐体验和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考察音乐现象,需要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语境来审理其意义。进而,在音乐文化研究的视野里,体现出对社区音乐现象的分析中引入“文化”的概念,也即将音乐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进而凭借对“音乐文化”的思考理清现代社会中人类具体音乐活动的文化性质,从而达到对当代意义上的社区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社区音乐类别的选择,以及类型的表现方式同样受到不同文化层的外在组合与选择的外在驱动,同时,体验者依据自身的感性素质能动的参与、组织、传播音乐体验的类别及其表现形式,对于社区音乐来说,也成为核心意义上的内驱力。
一、我国社区音乐发展中的问题
社区音乐活动是我国社区结构中受众人数最多的一项互动交流内容。当前,数亿人常年参与,并且,社区音乐现象所呈现、建构和传播的文化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文化构成之一。但是,当前社区音乐自身的取向却不稳定、不明确,在音乐规范和音乐选择方面陷于一种混乱的境况中,从而造成了我国社区音乐在文化反映、建构和认同上的危机。当前社区音乐活动、传播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从深层看来,都直接指向音乐文化的这种困境与危机,而这种困境与危机又直接影响到社区成员的心态健康和价值取向。
这一困境与危机表现为以下两大问题。
(一)音乐主体的徘徊
社区音乐是什么?社区音乐需要向什么认同?这两大基本问题的含混构成了社区音乐在表征与认同上的困境。这使得社区成员在选择和整合现实音乐资源方面陷于无能为力和随波逐流之中,使得大众在参与和接受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陷于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破裂与矛盾。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任何音乐活动得以开展都是因为音乐自身具有表现成员的世界观,因为表征现实需要使音乐活动的展开与成员文化选择构成一个连贯性的内在逻辑,通过这一逻辑来凝聚统合成员各自的音乐经验。然而,这些都往往表示着不同的音乐观察、音乐认识、音乐评价的取向。传统上,音乐的任何行动或言论都很明显地受到雅俗价值的牵制,在我国雅俗音乐的传统认识中,关于音乐创作与活动的审美标准是最基本的结构逻辑和体验目的,善恶报应、歌颂功德、弘扬纲纪渗透在音乐中,体现在节奏与旋律的关系中,蕴含在音乐体验中的情感态度与审美趣味中,并形成稳定的、约定俗成的一套音乐模式结构。而在当下,开放的音乐空间与个人审美趣味的趋同性早已不复存在,音乐资源的开放性、数字音乐应用的互动性、音乐活动平台的自由性与封闭的音乐教育模式互相抵触,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音乐与社区成员失去了它内在统一性,失去了它对生活和文化价值的介入能力,显得支离破碎。
与这种价值失范相伴随的是音乐审美趣味遭遇挑战。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信息实现全球共享、文化多元、价值体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活动的表象更容易显示出对现实的逃避。
(二)音乐本体的混乱
音乐本体的混乱是社区音乐的另一个表象。
目前,社区音乐在传播理念上还没有形成学术界广泛认同的一种认识,但可以借鉴学术界对传播理念上总结的三种基本类型对社区音乐进行归纳。我将社区音乐从传播理念上分为:主旋律音乐、人文音乐、大众音乐。它们分别指向三种不同的文化负载与社会功能诉求:主旋律音乐反映主流政治文化,代表国家意识形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护政治正确的舆论导向;人文音乐反映精英音乐知识,保持对世俗音乐的距离感、批判性和超越性,关怀人类基本价值和精神需求;大众音乐的特征对应于大众通俗文化,紧贴大众的欲望运作,具有浓厚的自由度,旨在娱乐和自我满足。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音乐元素和结构逻辑,也就是在不同的去向上明确了社区音乐应该表达什么及如何表达的问题。三种类型社区音乐共存一体,在相互冲突中相互交融。
诚然,这种分类是一种既成事实,它反映了转型期社区多元文化并存、多种音乐力量角逐的社会现实处境,表现出社区音乐领域内部的文化结构。然而,这种分类也深刻地体现出当前音乐本体的迷茫,对当下社区音乐本质属性的追问在这种既成事实面前被悬置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似乎社区音乐的文化属性就是这三者的合成体,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模糊甚至混淆了社区音乐到底是什么。
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含糊,就会导致在社区音乐的本质、审美本质、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使得音乐观念及文化选择建筑在不稳定的基础上,陷入社区音乐理论探究的困境中。
当今的社区音乐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主旋律音乐娱乐化、通俗音乐主旋律化,社区音乐文化也因此出现了从多元分化走向整合统一的内在要求。伴随着音乐文化属性的混乱,社区音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音乐意义的失衡。
社区音乐作为一种面向大众传播的互动空间,在具体的社区音乐形态中,往往会由于对某一音乐功能的过度强调,造成其他音乐意义的缺失。长期以来,主旋律社区音乐更强调意识形态引导,人文音乐更强调音乐审美关怀,大众音乐更强调欲望娱乐观赏。在三个层面关系失衡的情况下,社区音乐就会出现诸多问题,或只是感官刺激和精神虚幻,或是沉浸于个人艺术感觉和狭隘的文化意识追求中。
二、社区音乐现象的启示
针对社区音乐问题,社区音乐现象的启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设音乐主体
社区音乐现象在这方面给我的启示首先在于:立足自身的音乐传统。从文化属性上来说,传统是自我认同的来源,同时任何新音乐(新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
其次,传统音乐的现代化,意为用传统固有的音乐资源及其文化属性去开拓社区音乐及其文化属性的作用空间。
最后,必须让传统音乐在当代社区环境中得到新的活动形式,让传统音乐的深层价值观成为当代意识形态的核心。
(二)明确音乐主体
明确音乐本体,承认大众音乐与主流音乐在社区音乐中并非对立,二者可以互相包容社区音乐提供了一种通过承载大众音乐意志、文化选择而实现自身音乐活动的范示。在这里,社区音乐的大众化特征,非但不是社区音乐开展的障碍,且成为音乐的一种文化认识方式和运用机制。
我认为不应把大众音乐与主流音乐对立起来思考问题,而应重视社区音乐在娱乐之外的文化建构作用。一方面,社区音乐活动的展开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娱乐属性,而且也是强有力的教化工具。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主流音乐只有扎根于大众音乐之中,才能被大众认同。在目前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主流音乐意识形态需要借用新的话语来表达和重构才能转化为一般的大众音乐意识形态而被接受,成为一种主流音乐民间化和普适化的最好载体。
总之,一方面以大众音乐为特征的社区音乐现象表现出多元化的对象、音乐形式,以及世俗化的音乐内容,同时,这种形式为成员提供了受音乐教育和终身享有音乐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文化高度体现了全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丰富性和多元性,是一种大众文化,为人人提供建设文化和享有文化的机会。两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和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马达,许冰.国外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
[2]金世余,马达.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3]宋艳玲,马达.社区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艺术研究,2008.3.
[4]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5.
[5]厉以贤.社区教育本土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4.2.
[6]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
[7]厉以贤.美国社区学院[J].中国远程教育,2004.18.
[8]管建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8.2.
[9]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2.
[10]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4.
[1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12]于润洋.关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J].人民音乐,2002.11.
[13]季毅.社区音乐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09.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既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对体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体育仍将是21世纪前5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热点。探求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的趋势与对策,是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1我国社区体育现状
1.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从事运动、健身的文化需要,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器材的占有量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很低,社会体育经费与竞技体育相比差距很大,而社会体育却承载着维护亿万群众运动、健身、休闲的任务。我国目前的体育场馆多集中在学校和单位,社会上的场馆多数追求豪华型,超过普通群众的消费能力,场馆的类型多为篮、足、排球,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1.2组织化程度低
2000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表明,我国群众体育活动60%是自发组织的,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比例仅占6.6%,虽然比1997年的3.7%有所增加,但还远远不够。同时,我国体育社团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制度化问题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这种状况对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3发展不平衡
这里既有城市和农村二元化格局的明显差异,也有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特别是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90%集中在城镇,而广大的农村只占10%。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与城市要全面协调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增加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目前发展农村体育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2社区体育的机遇与挑战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
2.1.1运动休闲成为时尚席勒说:“只有当人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人。”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人性的回归,人的多样性需求得到综合的考虑。现代人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轻松愉悦的心情。人们要求摆脱机器和外界的奴役,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休闲娱乐成为自觉的追求。现代人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户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放飞快乐的心情,享受运动的,运动休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
2.1.2个人参与体育的条件改善
进入小康社会后,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亿,人均国内生产总植达到9400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条件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将有更大的能力进行健康投资。
2.1.3体育休闲更加受到重视
2003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修改后的三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说明体育休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体育的层次也得到了提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鉴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自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以来,党的重大文献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体育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社区的休闲体育可以有效地形成一个全民健身的体系,在休闲娱乐中群众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熏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2.2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2.2.1供需不足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人口的增多,需要更多的体育服务,目前业已存在的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并且在有些地方仍存在挤占、挪用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虽然国家要求开放现有懂得体育场馆设施给社区居民使用,但对越来越多的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近几年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总数达到了20多万人,但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很低,不仅不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同香港、澳门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2.2.2体育活动更不易组织
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以前不存在的新的运动项目,同时,现代社是一个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人们工作、闲暇的时间安排也不尽相同,显示出个性化的趋势,并且这种现象也会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发展而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渐渐失去作用,由于体育兴趣各异、时间安排不同,社区体育活动更难组织。
2.2.3管理的难度更大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的社会,人口的频繁流动使社区体育管理面临一个新的难题。我国传统的社区体育可以依靠一两个比较有影响、比较有权威的大爷或大娘就可以管理的有条不紊,但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加深,需要社区体育的管理更加规范,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等方法进行管理,而我们这方面的人才还很匮乏,必将使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难度加大。
3新时期发展社区体育的对策
3.1大力提倡“三位一体”的学区体育
把社区、学校和家庭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孩子带动家长、学生教会居民,使体育融入生活,这样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结合,有效利用了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居民有了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家庭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者,是一个值得大力提倡的体育方式。
3.2重视体育俱乐部建设
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社团的组织,发达国家有数量众多的体育俱乐部。荷兰有3万多个俱乐部,470万会员;日本有体育俱乐部372595家,会员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而我国社区体育多是自发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需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同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3.3进行休闲体育理论的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崭新的时期,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体育在这个新时期的社会功能将发生更加明显的转变,以适应休闲时代的到来。于光远先生认为“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
3.4开发体育自然资源
我国有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我国有8000m以上的山峰8座,8000m以下的山峰几千座,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万多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600多条,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63条,另外我们还有众多的湖泊、名胜古迹,这对开展登山、漂流、游泳、划船、体育旅游等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开发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洪潭.社区体育运行简论[J].体育与科学,2002.
[2]卢红梅.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
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农村中,运动场地往往只存在于学校,有的农村学校甚至都没有满足自身体育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为了给广大农民提供进一步运动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政府部门应在新农村社区中应先建设一些基础性的,能基本满足农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设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促进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课程和教学是内在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则是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明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
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价值,是实现课程理念和性质,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是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潮流同步的需要,是发挥地方教育、教师优质资源、创新和发展体育教育的需要。
一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1过多的刚性“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对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对全国所有的学生的要求一致,传统的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实际上忽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性这样的国情,由于发达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学校、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场地设施、体育经费等方面的差距很大,这样的刚性“控制”不能使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教学。
1.2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发挥
1.3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
2.1弹性的“规范”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标准》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依据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这也就是说,《标准》考虑到了在我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各地区间文化传统不一(即便是同一地区内也存在经济文化等不平衡的情况),各地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条件不一,过于的统一只能局限了各学校的体育特色的发展。
2.2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灵活的处理,它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若干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件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样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提高基本素质就可。
2.3选择教学内容的自增大
《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更是强调了选修课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学生按项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自身所长担任教学,进而可以自主的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学生虽不能完全按照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但也是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的。
三体育教师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
3.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进行筛选、改造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者的几代人的劳动结晶,在体育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以
传统的教学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种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对于那些一直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这样都有助于学生的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
[论文摘要]总结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下沿袭已久的单位、行业、系统为组织形式的封闭格局,满足了人们在业余时间里就地、就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的需求。当前的社区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体育普及性、大众化、全民参与的特点,人群以体育为依托,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了邻里关系,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期望对我国未来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是以城市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其包含有城市家庭体育、老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兼含有城市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是在一定城市社区地域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一个新兴的、非常活跃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系统等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新的社会体育横向联系,创造了社会体育的新模式。
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居民以单位为其社会空间的组织基础,单位是控制和调整整个社会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单位制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分化,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成为居民重要的社会空间。在此条件下,我国的社区体育应运而生,在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精神运动的基层载体,尽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体育发展受到社区本身发展的制约。一是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影响着社区体育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志愿服务活动少且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社区体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缓慢,提供的体育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存在体育服务水平和体育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同。四是社区体育建设工作合力不够,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培育。五是有些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知度不高,对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也缺乏积极性。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2]。德、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开展的情况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的。在我国,社区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体育管理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体育的发展应该与我国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最后,我国的社区体育建设尽管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除了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外,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社区体育活动无论从质量和服务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缺乏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的、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二、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分析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唐建军等对国外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状况做了详尽的阐述[1]。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是国外社区体育俱乐部都采用自主经营和政府的扶持相结合的形式;都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有关社会公益事业运行的法律政策规定范围中进行其经营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采取自愿性和大众性的原则等。这些特点和经验对于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社区体育的机制探索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2008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我国发展社区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始于2000年,我国的社区体育定位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自觉地行为为主,很少独立的开展活动。没有体现出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和我国体育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应明确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职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困扰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薄弱。社区体育设施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国家需要运用政策、法规使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等的体育设施公共化,并给予一些管理、维护的费用,以此来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难题。
(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应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政策和税收等手段鼓励社区体育俱乐部尤其是退役的职业运动员组建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基础训练和人才储备,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出路的一个良好办法。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一、“教”兴还是“叫”兴?
“教”与“叫”之本意并无交集。据《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叫,F也”。二者的交叉点始于使令义,但其使令用法并非始而有之,分别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机制。
“叫”,本义为“呼,喊”。大约在东汉,始现“呼唤、召唤”之义,但使用频率尚低;直到唐代,该义才被大量使用,并屡见于兼语句中。(张焕新,2004)兼语句的句法环境为“叫”的使令性用法提供了句法条件,然而,“叫”表示单纯的“使役”义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传统文言中常用的使令性动词是“使”和“令”,从汉末开始,口语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使令性动词――“教”,晋代以后,该意义逐渐多了起来。“教”经常用作使令义后,为了与教导义加以区别,使令性动词“教”便被读作平声jiāo,与“交”同音,中古以后的文献中,“交”和“教”常形成异文。(冯春田,2000)
现代汉语中,“叫”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使令性动词,它频繁出现于各类作品尤其是人们的口语中。然而,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在汉末至明代中叶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口语中常用的使令性动词却不是“叫”,而是“教”。明末以后,“叫”的用例猛增,首先淘汰了只有平声的“交”(“交”在明末已很难见到),“教”因有去声读法,因此与“叫”并行了一段时间。郭家翔(2013)推测至迟在明代,表使役的“教”就由平声读为去声了。清代以后,“叫”用得越来越多,而“教”则用得越来越少,最后,“叫”取代“教”,成为现代汉语口语中最常用的使令性动词。
问题是,“教”之“使令义”在由唐至明中叶期间的口语性文献中使用非常普遍,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却几近消失了呢?而“叫”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表示使令义的“叫”与“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替过程,其机制又如何呢?简而言之,“教”与“叫”之间的这种兴替关系是由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决定的。经济性原则是语言使用及发展的一条根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节省形式及力量的消耗,使用较为简单的、省力的、熟悉的、习惯的、或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总是力求用最小的付出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教”与“叫”语音、意义混同实为一种交际负担,语言自身会进行调整,作出取舍。二者留一即可。
二、“叫”留还是“教”留?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教”用做动词有三个核心义项:①jiāo,意为“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②jiào,意为“教导,教育”;③jiào,意为“使、令、让”,如: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
读jiào时,其“使令义”在明代之前多读作jiāo,而明代及之后,表使役的“教”就由平声读为去声了(郭家翔,2013)。据此可推测,“教”之“使令义”多数源于其读jiāo之“教授义”,同时,“教(jiào)”之“教育、教导”义,不仅和“教(jiāo)”之“教授义”密切相连,而且可以通过论理行为进行施权进而表达使令义。因此,“教”由平声读为去声的过程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教”之使令义在汉末至明代中叶的口语性文献中经常被使用。
但是,明末以后,“叫”异军突起并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一结果与二者的本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首先,“教”无论是教育教导义,还是表示传授知识,都需要有“老师、师傅、高手”等能够施行“教”这一动作的行为主体。而且相关主体所教育教导的行为多为正向积极意义,因此“教”做使令义时,使用范围就大大缩小。相反,“叫”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其使役的动作行为既可以是正向积极的,也可以是负向消极的,这样,“叫”的使用频率自然会高于“教”。其次,“教”是通过论理的方式来进行言语施权,所论其理是被限定的,需是事物的规律或是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或情理,而“叫”则是直接言语施权,毋需理论依据。所以,“教”所使令致使的多为抽象行为或结果,而“叫”还可以施行具体的命令。(郭家翔,2013)很明显,从表达使令义这点来看,“叫”之发展路径更简捷经济,更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规律,更符合语义发展的虚化规律,也更符合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从理据分析来看,“叫”比“教”更强势,“教”自会成为消亡的一方。
使令句的基本结构呈现为兼语句“(主语+教+兼语+VP/AP)”。其中的使令义有两种含义:一是“具体使役”,即“支使”,表示主语使兼语做某事;一是“抽象使让”,即“致使”,表示某种情况导致兼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或呈现某种状态。(冯春田,2000)现代汉语中,无论是期刊杂志还是文学新闻等文本用例,“教”之“使令义”用法少之又少,这些偶尔为之的用例基本上都为“抽象让使”的“使令义”。
现代史上,有少数作家习惯于沿用“教”于古代的“使令义”用法,老舍、鲁迅等作家就是代表。如:
(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鲁迅)
(2)这一段路可够瞧的。象是河床,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脚底下老是绊来绊去的,教人心烦。(朱自清)
(3)听腻了的话,就跟破留声机片一样,听着教人伤心!(老舍)
当代期刊杂志文本中,“教”也可表示使令义,句中VP/AP多数表示心理动作或者情感状态,如“伤心、心烦、痛恨、失望、发懵、明白、兴奋、感动、心如止水、过意不去、心疼、始终怀念、舍不得、叹为观止”等。句中VP/AP也可以表示结果或者状态,如“笑不出来”“魂牵梦萦”“听不懂”“说不清”等。如:
(4)老舍擅长塑造人物的这等神力,教人没法儿不佩服。(《读书》)
(5)他们盼长大、盼热闹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热切得教人感动。(《人民日报》)
(6)现在看起来,或者今天回想起来,真教人笑崩了牙齿!(《读书》)
(7)仇恨能使世人铭心刻骨,恩惠也会教人魂牵梦萦。(《读者》)
(8)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社会经济作认真的研究,以致写出来的文章教人看了总不免有浅薄之感。(《读书》)
综合对上面例句的分析,结果是:这类句中的VP/AP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或者结果状态的出现多数无法能主观控制,并非“教”之直接结果,而是抽象致使的结果。试问:“教”表示使令义时,是否可以表达具体使役的施权行为?说无很难,可能需要更大范围的统计,但是确实很少,我们统计了5000条“教”的用例,筛选分析发现,在“教”表示使令义的句中,其后VP/AP几乎都不是表示具体行为动作的。请看以下用例。
(9)a.叫孩子写字――b.教孩子写字
(10)a.叫朋友吃饭――b.教朋友吃饭
(9)(10)中,“写字”和“吃饭”都是具体动作动词,a中“叫”为具体使令,可b则不同,(9)b中“教”为教授义,(10)b则不能用。可见,“叫”之使令义范围要大于“教”。因此,从实际用法来看,“叫”比“教”更有生命力,“教”自会成为消亡的一方。
三、“教”之使令义项应弃除
毋庸置疑,现代汉语中,“教”之使令动词用法或者其使令义之所以被沿用是有原因的,有些是使用者的习惯使然,有些则可能由于使用者读古书较多而受到熏陶,当然也可能是无心而为之。但是,存在的并非一定是合理的:古代出版业、印刷业不够发达,语言规范化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教”的使令义被“叫”替代也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上面用例中的“教”无一例外可被“叫”替换),所以若是用法混杂亦着实难免。从实际用例来看,即便是老舍、鲁迅等现代作家,他们使用“叫”来表达使令义的用例也要多于“教”,赵树理、茅盾等作家则用“叫”来表使令义,而无“教”的使令义用例。
(11)真热,空气粘乎乎,湿棉花似的,往人脸上、胳膊上贴,叫人哗哗地直流汗。(老舍《鼓书艺人》)
(12)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鲁迅《朝花夕拾》)
因此,若以现代汉语的用例为分析样本,那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使用范围来看,“叫”的使令义范围(“具体使役”+“抽象使让”)大于“教”的使令义范围(“抽象使让”),“教”之使令义完全可以由“叫”来承担,这样也完全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2.从使用频率来看,“教”被用作使令义的频率远不及“叫”。
3.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教”之使令义的标注确实使得相关用例更为复杂。
那么,作为语言规范化的指导性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其“教”之使令义是否应该酌情删减呢?我们认为,“教”之使令义完全可由“叫”来承载,若“教”不再承担使令义,则不会与“叫”发生此类纠结关系。这样,被誉为现代汉语的母典的《现代汉语词典》,既是国民教育的工具书,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对它所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对汉语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国际教学,亦或对编辑出版领域的相关工作,都将大有益处,相关工作者因而也有据可循,不会有如此混用局面。
参考文献:
[1]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家翔.“教/叫”介词化及其层次性[J].语言研究,2013,(4).
[3]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J].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2002,(26).
[4]李崇兴,石毓智.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J].古汉语研究,2006,(3).
[5]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朴乡兰.汉语“教/叫”字句从使役到被动的演变[J].语言科学,2011,(6).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或劳务)产品的数量。本文从地域的角度对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保障其健康的消费行为和理念,同时也可以为城市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三市的各社区中随机抽取了韭菜园办事处、朝阳街办事处(长沙芙蓉区)、金盆岭办事处、城南路办事处(长沙天心区)、麓山南路办事处、银盆岭办事处(长沙岳麓区)、望麓园办事处、伍家岭办事处(长沙开福区)、左家塘街道办事处、井湾子街道办事处(长沙雨花区)、中洲路街道办事处、五里堆街道办事处(湘潭岳塘区)、雨湖路街道办事处、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湘潭雨湖区)、宋家桥街道办事处、仙庾镇街道办事处(株洲荷塘区)、建宁街道办事处、五里墩乡街道办事处(株洲芦淞区)、田心街道办事处、清水塘街道办事处(株洲石峰区)天台科技园、金德工业园(株洲高新区)等22个社区,然后在抽取的每个社区中再随机抽取各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设计了《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200份,调查居民共分5个年龄段(16—30岁、31—4O岁、41—5O岁、51—59岁、6O岁以上),每个年龄段发放440份问卷,平均每个社区每个年龄段发放2O份。回收问卷1970份,回收率89.55,有效问卷1922份,有效率97.56。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社会学分析和统计学样本量的基本要求。
(2)访谈法。对三市部分社区的居民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了居民的日常消费及体育消费的支出情况;在体育方面花钱是否值得;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社区居民的体育态度;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及日常活动情况等。这些内容也是设计本论文普查问卷的理论依据。
1.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性别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支出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过去的一年中,体育消费平均在100元以下的女性居民占54.65,男性是53.83,这个比率基本相等.但平均消费100—300元的女性居民与男性居民相比呈上升趋势,体育消费在300元以上的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去年的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为157.85元,而女性的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为123.96元,见表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健康第一”的影响下,女性与男性都喜欢参与体育运动,但在消费观念上,女性比男性节约,以致女性500元以上的体育消费的比率是男性的5O,使女性整体体育消费水平低于男性。
2.2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知,16-30岁的居民群体在体育消费支出上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群体(见表2)。16—30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222.38元,而31—4O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43.25元,41—5O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30.73元,51-59岁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107.57元,60岁以上的群体体育消费平均消费金额为90.67元。30-4o岁、41—5O岁的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低于51—59岁、6O岁以上的居民,而体育消费支出却高于51—59岁、6O岁以上的居民群体,这说明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成正比,这种消费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费动机造成的。
2.3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分析
因为“体育消费尽管也包含少量对物质产品的消费,但就整体而言,它属于服务产品消费,是文化消费的一种”,它“具有能力的层次性”。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来说只要拥有,就能消费,只是因为,最基本的物质消费是人的本能。但体育消费则不同,它要求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体育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体育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多样化的体育产品,而体育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则只能消费浅显、单一的体育产品,这种文化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
2.4经济圈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总体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看出(表4),年平均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人群占整个经济圈城市居民的53.65,也就是说:经济圈城市居民群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每月用于体育的花费低于9元,平均到每天低于0.3元,这个数据令人堪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报告,当前人类健康状况非常严峻,约15为健康者,15为病患者,7O左右的人处于“亚健康状况”,我国近期的调研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且“亚健康状况”的比例有进一步攀升的迹象。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以中年人为最多,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
从表中可看出,年体育消费金额在100—500元之间的群体,随体育消费金额的增长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到500元以上又呈现下降的趋势:年消费在500元以上城市居民占总人数的8.65%,这一群体在体育产业学中被称为体育高消费群体,虽然这一部分人的比率不高,但是,这足以说明全国性健身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体育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由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快速增长,使他们在经济上具备进行体育消费的能力,随着我国整体消费结构的提升,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会进一步提高,并且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体育消费将会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突破了在计划经济下沿袭已久的单位、行业、系统为组织形式的封闭格局,满足了人们在业余时间里就地、就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的需求。当前的社区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体育普及性、大众化、全民参与的特点,人群以体育为依托,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了邻里关系,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观念和体育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期望对我国未来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是以城市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其包含有城市家庭体育、老年社区体育、厂矿、团体、机构、政府组织的体育等,兼含有城市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是在一定城市社区地域内进行的体育行为的总称。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一个新兴的、非常活跃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系统等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新的社会体育横向联系,创造了社会体育的新模式。
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居民以单位为其社会空间的组织基础,单位是控制和调整整个社会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单位制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分化,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成为居民重要的社会空间。在此条件下,我国的社区体育应运而生,在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和全民精神运动的基层载体,尽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区体育发展受到社区本身发展的制约。一是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影响着社区体育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志愿服务活动少且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社区体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缓慢,提供的体育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存在体育服务水平和体育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同。四是社区体育建设工作合力不够,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培育。五是有些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体育的认知度不高,对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也缺乏积极性。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2]。德、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开展的情况较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的。在我国,社区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体育管理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应该看到,文化体育的发展应该与我国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最后,我国的社区体育建设尽管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除了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外,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社区体育活动无论从质量和服务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缺乏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的、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二、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分析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唐建军等对国外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状况做了详尽的阐述[1]。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但是国外社区体育俱乐部都采用自主经营和政府的扶持相结合的形式;都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在有关社会公益事业运行的法律政策规定范围中进行其经营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采取自愿性和大众性的原则等。这些特点和经验对于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国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社区体育的机制探索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2008奥运会的举办也给我国发展社区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始于2000年,我国的社区体育定位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自觉地行为为主,很少独立的开展活动。没有体现出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和我国体育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应明确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职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相同的法律地位。
(二)困扰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薄弱。社区体育设施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国家需要运用政策、法规使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等的体育设施公共化,并给予一些管理、维护的费用,以此来解决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难题。
(三)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应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政策和税收等手段鼓励社区体育俱乐部尤其是退役的职业运动员组建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为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基础训练和人才储备,同时也是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出路的一个良好办法。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一、文献综述
根据MichaelWoolcock(2000的研究,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海尼凡(L_JHanifan,1916)。1988年,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在“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一文中,明确提出社会资本是“一种责任与期望、信息渠道以及一套规范与有效的约束,它们能限制或者鼓励某些行为”。此后,社会资本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最为有力和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并被广泛地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繁荣。
目前,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不同的学者从网络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不同侧面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如普特南等(R.Pulnamet.a,1993)在著作“MakingDemocracyWork:CivicTraditionsinModernItaly’中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网络、规范和信任,它们有助于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福山(Fukuyama,1999J则界定社会资本为“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将会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剂,可以使人和群体或组织更高效的运作”。
就国内研究现状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介绍、探讨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的文献,特别是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成因的分析中,社会资本成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然而,对社会资本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还没有形成共识。王立军(2007)认为国内研究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资源说”、“关系网络说”和“能力说”。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是随着学习型经济,尤其是学习型区域等概念的兴起,区域学习成为区域仓0新体系的研究新视角的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新拓展。其涵义是指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主体(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通过与创新体系外部的知识联系积极获取新知识资源,各创新行为主体及有关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之间通过交互学习使知识转移,增加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将学习作为核心的、有着较强学习效应的、有效的、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
本文拟把社会资本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结合起来,构建基于社会资本的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地分析社会资本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二、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一)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
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区域社会资本是区域为了获得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优势、获得稀缺资源所建立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规范,它反映的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合作的程度。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育区域社会资本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拥有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社会资本的动员,可以为其带来各种利益,既可以是直接的经济利润,也可以是因降低某种成本而带来的间接利润。区域社会资本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从而节省了创新合作的成本,加快了知识资源的传播与扩散速度,创造了合作剩余。
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基石是信任。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信用是整个社会的最大资本,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不可能提高。”信任可以使创新主体减少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稀缺资源。
(二)区域社会资本的特征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有关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无形性。区域社会资本是各创新行为主体,如地方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交流和沟通网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
公共性。区域社会资本需要区域各主体长期的博弈合作即交互作用来形成,需要采取“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奥尔森,1995)来生产。互惠的规范能够保证各主体之间持续的交往,创造一种重复博弈的处境,有助于主体间的互信和合作,克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客观性。人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社会资本所代表的“文化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塑性。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物。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资本的形成,利用一些现存的社会体制,通过各种物质或非物质的交换,使社会资本得以确立,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再生产。
三、区域社会资本对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内学习的激励效应
区域社会资本对学习的激励是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内独特的创新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内在支撑。可以说区域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创新动力,它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子。这种激励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成本的节约效应
区域社会资本尤其是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区域内企业问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区域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降低各主体间的创新成本。
首先,搜寻成本方面。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地理邻近性、产业集聚性以及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共同的产业文化,使得区域内企业相互信任并不断地进行交流,这就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扩散,信息搜寻成本大大降低。其次,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方面。区域内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获取和分享与创新有关的知识,从客户、竞争者或供应商那里了解各种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第三,谈判成本方面。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内信任、合作、开放、创新的文化使得区域内企业愿意共同承担创新风险、重新组织企业间关系、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互惠,这就减少了谈判成本。第四,交易成本方面。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对不合作与不守信者进行惩罚淘汰出局等,能降低区域创新主体问的交易成本,起到降低区域创新成本的作用。
(二)区域学习能力的提升效应
区域学习能力是其所在区域竞争优势获得的关键,区域学习能力既依赖于其内部结构和发展战略,也依赖根植于其所在区域的一些外部因子,尤其是区域社会资本因素。首先,区域社会资本能够为各主体学习提供各种信息和学习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是各主体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基础。其次,区域社会资本使区域各主体通过信息、技术与人员的自由流通,实现各主体间互动学习。再次,区域社会资本加快区域及各创新主体技术“新陈代谢”步伐,使整个区域成为“学习型区域”,区域学习能力提高。
(三)区域创新主体合作的激励效应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的跨地域特征日益明显,各创新主体间创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区域社会资本所体现的网络、信任与互惠的规范等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前提。首先,区域社会资本能够促进创新信息的快速流动。其次,区域社会资本所体现的合作网络能够促成企业集群的形成,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后,区域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培养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进而有利于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
(四)知识创新转移的促进效应
首先,有利于技术创新转移所需知识源的获取。一方面,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扩散社会系统,区域内企业良好的非正式交流与正式合作以及人才流动和企业家衍生有助于创新及其扩散;另一方面,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有着丰富的纵向、横向企业间联系以及企业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的联系,从而可以迅速的组织资源,为技术创新扩散服务。
其次,有利于创新的快速传播。根据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创新在个体层次的采纳和实施过程包括认知、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五个阶段。对于个体层次来说。
区域社会资本有利于对创新的认知、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使得个体尽快的走完认知、说服、决定、实施阶段,并尽快的确认创新或确认对创新的拒绝。同样的,对于组织层次来说,区域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认识自身的问题和对信息的搜索,从而缩短了决策的时间。
再者,有利于扩大技术潜在采用者范围和增加实际采用者数量。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产业、社会的接近性,以及与“试错机制”伴随的企业的创新“示范效应”,使得人们更加可能对好的仓0新认可并更容易实施创新。还使得创新扩散迅速达到“临界大多数”点,冲破创新扩散过程中的瓶颈,实现扩散的自我维持,从而增加最终采用者数量。
最后,有利于创新质量的提高。与良好的社会资本推动下的技术创新扩散相伴随的是创新接收者对创新的理解、认识、实施以及再创新。创新源和创新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接收者解决问题,有利于创新源对创新的再认识。同时,创新接收者的再创新对创新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五)创新产生的快速效应
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内,激发企业胜出同行的强烈欲望和害怕被市场淘汰的恐惧感使得企业问的相互比较持续进行,促使企业不断改进管理,加速技术学习。创新的效果得到快速的检验,创新得到有效的并且是快速的传播。因此,创新得以快速的产生和扩散,创新循环不断加快。Landry等人用6个变量,即商业网络(BusinessNetWOrk)、信息网络(InfOrmatiOnNetWOrk)、研究网络(ResearchNetwork)、参与资源(PartiCiPatiOnAssets)、关系资源(RelationalAssets)和信任资源(TrustAssets)等来衡量创新企业的社会资本水平,用在Montreal东南地区不同行业的440个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是社会资本水平对企业的决策和创新速率都有较大影响。
总之,丰裕的区域社会资本促使区域内形成有效的创新网络,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动力作用。只有不断丰富社会资本,完善信任机制和互惠规范,培育和健全区域创新网络,才能逐步提升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构建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
四、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社会资本建设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社会资本是区域内各主体交互作用与博弈的结果。布朗(2002)指出:“在社会资本系统中,要素是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系统的结构是联结自我的关系类型。系统的环境是把该系统包含在内的更大的社会生态”。社会资本按系统论的思想,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建设就是这三个层面社会资本的开发和积累过程。
(一)微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建设
借用MichaelWoolcock的“整合”和“链合”概念,企业整合即针对内部社会资本而言,包括存在于员工之间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社会资本。企业链合则针对外部社会资本而言,包括:一是企业的纵向联系,即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的联系;二是企业的横向联系,即企业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的联系。因此,建设企业的社会资本,既要提高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存量,又要加强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本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育团队协作型企业文化。首先,企业应在员工中培育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其次,企业应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心理需要,使员工与企业之间结威命运共同体。最后,企业应加强道德建设,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企业道德的力量和制度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增强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机制。
2.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是企业融入社会网络的必要前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体现在:一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信任度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缩减企业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防范投机行为;二是提高组织效能。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可以促进人际间的沟通,强化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提升组织的凝聚力;三是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在企业的诚信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共同性活动,加强员工发展信任的机会和发展共同文化。
3.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作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载体,是构成企业内部网络建构的重要方面。企业应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将其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有助于员工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建立员工之间的互信合作机制,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
(二)中观层面——区域社会资本建设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社会资本建设包括区域企业问的竞争合作与企业社团的建设两个方面。
1促进企业间竞争中的合作。从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间竞争的新趋势、新特点。为此,企业经营者应改变传统的与竞争对手之间非此即彼、非赢即输的狭隘竞争观念,树立与竞争对手既竞争更合作,通过合作谋求多赢的观念,培养与竞争对手建立高度信任的合作网络的共识,增强建立跨企业网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企业战略联盟,促进区域企业间竞争中的合作,依据现有优势和发展潜力合理地进行区域间分工,协同创造区域经济优势,使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愿组合、协同发展。
2.加快培育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建立行规行约,约束企业的行为,避免无序的竞争。同时,会员通过正式的组织参与,可以扩展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加快培育区域内中介服务组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鼓励企业组织不同类型的行业协会,增强企业网络的稳定性;二要尽快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拓宽民营组织的业务领域;三要在加强政府监管的条件下,积极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四要通过考试制度、选拔制度,不断提高中介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宏观层面——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建设主要是政策、法律等正式制度环境的建设。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稳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拥有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地区必然要比政策环境不稳定的地区拥有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本存量。政府是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则是这些政策的规范对象。政府和企业在实施经济政策方面是~种博弈的关系,一种稳定的经济政策就是一个无终止期的重复博弈,容易形成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否取决于政府的决策行为是否被纳入一套规范的框架之下,以及决策机制是否科学、民主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