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师工作任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本人思想积极进步,教育思想端正,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注意团结同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从不无故迟到或早退。本学期,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积极向各位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
二、教学工作方面
(一)体会和感受:生物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不是主要学科,本学期的生物教学每周只有8节课,而且还要面临结业考试,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为固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还要挤出复习时间,七年级上册自己还没教过,要现学现教不说,知识点还要系统归纳整理,这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生物学的好坏是无所谓的,主观上的不重视,导致学习态度的不认真。在课堂上就有同学在做数学、语文和英语习题。学生的这种态度让我很生气,但还是尽量哄着、劝着学。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学多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新课之前先提问前一节的重要内容,答对者加分鼓励,本节的重点在下课前进行重点回顾和梳理。在复习阶段,每天让学生坚持在笔记本上抄三条归纳好的知识提纲,上课时再提问,答对者加分鼓励,答错或者答不上来的规定时间背下来。在有课的时候笔记抄写加倍,外加一张测试卷。所以常常有学生找我抱怨:有课没课都留作业,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对没完成作业和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在班级的黑板上公布名单,并限时补上。尽管如此,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干脆在黑板上注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交由班主任严肃处理。反正是软硬兼施,多种手段和方法齐上阵,还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再不好好学习生物,初三想学都没机会了。四位班主任对我的大力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学期开始,就有学生问我结业考试是不是开卷考试。因为我当时真的不知道,所以就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但陆续有学生坚持说上届学生说的,可以敞开了抄。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真的是半开卷考试,允许带一张A4纸那么大的资料。本来学生就不爱学习生物,心想这要是实话实说,干脆更不学了,于是我就正装其事地对学生说今年政策变了,改成了正规考试,什么资料都不许带,抄袭就作废,学生在半信半疑中度过了复习阶段。在考试的前几天,我才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学生,说可以带这份资料进考场,学生大呼上当。所以我发现,在教学中,不但要想法设法地哄着学,更要学会与学生斗智斗勇地开展迂回战。
(二)主要做法:1、认真备课。我在工作中能认真负责地对待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平时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向老教师请教,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阅读教参,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制作课件,准备和制作教具,力争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仓储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1.课程的定位
支撑物流行业有两大支柱,一是运输、二是仓储。仓储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环节。搞好仓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使用物资的重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当开设《仓储实务》课程。
2.课程的作用
《仓储实务》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熟悉仓储工作过程,树立现代仓储与库存管理理念,掌握仓储业务流程,获得商品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成本及库存控制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能力。
二、《仓储实务》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多媒体资料认知各仓储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及设施设备,以案例分析等手段模拟相关知识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技职业教育的需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
《仓储实务》一般按照仓储概述、仓库设施设备、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货物的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顺序安排内容,课程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脱离了实际工作,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致使学生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很多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以前的那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模式,把理论知识讲授放在首位,而专业技能课学时偏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习实训流于形式,职业技能培养落不到实处。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有限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学生则是对理论填鸭式的单向接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得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侧重对理论机械式的灌输,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压抑学生自身发散、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不良后果,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3.教学环境简单,学生缺少实训场地
根据我校毕业生的反馈,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但是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实践能力跟不上,在传统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下,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学生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实操,实训环节往往只能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参观等手段完成,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没有条件进行操作,达不到理性的认识和实际技能的掌握。
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实务》教学构想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是搭建在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立交桥。对于一个专业或一个职业来说,将来可能要面临哪些工作,把这些工作提炼出来,再分解成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然后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转换成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涵盖进来、有机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在做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掌握了蕴藏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1.教师对物流仓储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召开访谈会,追踪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和企业仓库管理员一起对仓储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仓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的组织、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例如,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仓储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得出在库操作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
2.设置学习情景并下达相关学习任务
教师将根据企业仓储管理人员完整思维、职业特征及工作任务,把《仓储实务》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为学习情境。通过案例、视频、设疑等方法为学生铺设一个仓储工作的背景,使学生对于在这种背景下所要开展的工作产生疑问,学生能够很清楚地明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够掌握那种专业技能,完成哪种工作任务,从而激发其学习本模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讲解模块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点。最后,将相关任务下达给学生。
3.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价
(1)任务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后,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由每个团队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辅以幻灯片分享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欲解决的办法,其他团队成员则当场帮该团队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所有的学生就都能有机会一起分享所有团队的成果。这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乐趣,并且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2)自评与互评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其次,其他学生对该学生进行点评。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任务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
(3)教师评价
教师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学生做出评价,对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处理复杂业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实际工作提供帮助。课后利用其他时间给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评价,使他们知道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不足,在下次任务实施过程中加以发扬或克服。评价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由教师和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以便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励性的评价语气,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实务》课程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置身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中,亲自尝试订单处理、搬运、出入库操作、拣货、盘点、配货等不同工作任务,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多维度的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适应行业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西点工艺与实训》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是西餐工艺和中西点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它紧贴行业,完全按照行业中包饼房岗位群设置和工作任务进行建设。基于“课岗融通”的理念,在对行业中包饼房岗位群工作活动和对国内外同类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接西点师职业资格标准,在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下,提取包饼房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群学习的行动能力,最终确立了课程内容。[1]
课程内容既然来源于包饼房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那么,教学过程就理应对接具体工作任务的开展过程,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通过课前的自主探究、主题设计,课内的合作生产、交流评价及课后的巩固提高、训练拓展等系列活动,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其特点是:课堂氛围情境化,课堂环境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即实际工作场所;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工作化,对接工作过程,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构建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职业素质[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得到技能训练,还在工作体验中获得工作知识,突出技能的训练、知识的运用,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课堂范畴延伸化,突破时空界限,课前的探究、课中的生产、课后的拓展均属课堂教学活动,课内课外皆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根本,重视课堂教学更是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要求。[3]戏剧依靠剧本,教学依赖设计,教学设计好比戏剧的剧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那么,《西点工艺与实训》课程的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进行设计呢?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西点专兼混编教学团队经过近5年的研究,对教学活动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设计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以该课程中一次典型课例(任务)――“巧克力慕斯的设计与制作”为例,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任务与学情分析
(一)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主要分析研究该课例(任务)在课程中的地位,该工作任务在职业能力中的性质。
慕斯是一种含奶油成分很高,十分柔滑、细腻的高级甜品,其品种很多,有各种水果慕斯、巧克力慕斯等,其中以巧克力慕斯最为有名,是慕斯的经典之作,是烘焙坊、饼屋、甜品店日常生产和供应的甜品之一。巧克力慕斯的生产是饼房厨师日常工作任务之一,是一名合格饼房厨师必备技能。由此,将其选定为该课程内容,并设计为教学任务之一,成为该课程的典型课例。“巧克力慕斯的设计与制作”任务的源出如图1所示。
(二)学情分析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课前应对授课班级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进行分析,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里,以校企合作的蓝蛙群英班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对策。
1.学生自然状况
蓝蛙群英班是由在校二年级烹饪学院各专业学生混编而成,全班共35名学生,基本情况较为复杂。女生占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中餐、西餐、中西点专业)、不同班级,是“多国部队”。班级自然状况如图2所示。
2.知识技能基础
该班成立后,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开设《西点工艺与实训》这门课,根据蓝蛙企业的要求,主要偏向甜品内容。而新组建的蓝蛙群英班西点知识技能基础情况是:来自西餐、中西点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上过一学期的西点实训课,有一定西点工艺基础,但因为要求不一样,来自这两个专业学生的基础有差异;而来自中餐专业的学生则未上过相关课程,但生活中或见过或品尝过甜品,多多少少对慕斯尤其是巧克力慕斯有些印象或零碎的知识。因此,这样一个“多国部队”,对甜品知识和技能基础不一,参差不齐。
3.情感态度情况分析
调查分析发现,该班70%以上学生重技能,轻知识,好动手操作,厌恶理论灌输;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组织协调意识不强;“高考失利”的阴影带来学习耐心和信心不足;女生多,情感细腻,抗挫抗压能力不强。但是,通过进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一年级的学习锻炼,他们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教师演示、合作训练,掌握西点基本制作技能,他们也渴望通过自己动手,掌握常用西点品种尤其是甜品的制作技巧。而且,他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实践和团队合作,实现甜品工艺知识的迁移和操作技能的生成。
4.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和该课程的特殊性,设计了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如:针对该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组织协调意识不强的状况,采取分组教学,依据个体特点(如个性、性别、能力、专业基础等),混合分组,男女生搭配、不同原专业的学生搭配、能力强弱学生搭配等;模拟真实包饼房的建制,建立厨师长(实训班长)、领班(组长)、员工(组员)管理机制,增强生生、组组、师生间沟通,增进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学。针对自主学习能力弱的情况,通过任务驱动、知识竞赛与小奖项、小组活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引领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针对学习耐心和信心不足,抗挫抗压能力较弱的情况,采取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减少学生个体压力,多表扬肯定,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针对学生重技能,轻知识,好动手操作,厌恶理论灌输的状况,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突破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模式,学院专门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包饼教学厨房,兼具教学与生产的功能,配备现代化包饼甜品生产和教学设备,将学生放在真实的厨房中,开展情境化教学,通过使用真实的厨房设备和用具,采用真实食品原料,进行实战训练,完成典型产品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理解甜品工艺原理,掌握甜品制作技能,做到“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模块、任务的教学目标。首先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制定模块目标,再依据模块目标制定任务目标。“巧克力慕斯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落实到“巧克力慕斯的设计与制作”这一任务,其教学重点为:巧克力慕斯的工艺关键点的掌控;教学难点为:巧克力慕斯的原料选用以及成品装饰技巧。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及方法设计
为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主要从教学组织、教法学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力求贴近职业,贴近生活。
多年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符合现代高职教育规律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过程导向、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示讲解、案例分析等等。[4]实际教学中,往往不是单一方法的使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总之,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职教理念,强调“做中学”。
以“任务为驱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既符合行业的诉求,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技能的训练、知识的运用,通过导学双向互动,践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二)教学程序设计
1.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主题化、教学活动任务化,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阶段,课前的任务布置和主题设计是课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课后的拓展训练是课中教学的巩固和提高。通过课前任务驱动、课内工作引领和课后巩固拓展的程序,结合主题设计、场景模拟、知识竞赛、技能比拼、演示讲解等形式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教学程序设计如图4所示。
2.教学过程设计与时间安排
一、背景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地改革发展,如今高职教育已进入了“工学结合”时代。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模拟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更是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逐步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是在工学结合的基本前提下,把课程设计和开发建立在企业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过程,要求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对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相关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选取典型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形式精心设计学习情境。科学地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合适的工作任务,再形成工作过程的任务说明,再将项目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即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具体工作任务为驱动,遵循由易到难渐进的原则,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选取难易程度不同的子项目组合,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得教学任务与项目任务相匹配,最终实现人岗匹配。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教学法实施技术
教学设计者应该基于工作过程来构建学习情境,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工作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来驱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关键是工作项目的设计和具体实施项目和任务。
下面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数据库SQLServer2000》课程为例。
1.工作项目的设计
“项目•任务”教学法是设计一个能够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大项目,按照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解成小的任务,围绕着相同的应用背景,将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贯穿于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之中,最终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大项目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以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核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学生普遍熟悉或感兴趣的系统的完整项目是比较好的。因此结合教材,选择“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系统”作为课程的示范项目,本课同时选取“图书管理数据库系统” 、“网店商品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别为实训项目、实习项目;从而构成了示范项目、实训项目、实习项目三级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法。这三个项目系统既具有普遍性,又涵盖了作为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所必备的各项岗位技能和素养。从中归纳典型系统功能模块,将系统功能模块按照工作流程分解成若干真实工作任务,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全部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以项目具体模块中的子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采用子项目引领,将子项目开发任务转化为若干个任务,进而转化为课程设计的工作任务。
2.具体实施项目和任务
整个项目按工作流程及知识结构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要兼顾子项目的难易程度来安排教学顺序;对每个子项目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的完成主要以数据库开发模式――分组形式进行,每组人员为5~7名,每组设立“项目经理”(即组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责任心、进取心、必要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阶段:教师演示一个示范项目任务,学生实践一个实训项目任务,前后两者课时比例为1:1,示范项目与实训项目同步完成后,安排一周时间完成实习项目。
(1)演示教学示范项目,这个环节是最关键的。教师采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融入工作情境,通过分析各个工作任务引出基本知识与技能。其工作任务源于实际工程项目但不能照搬项目,应按照涵盖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加工提炼。示范项目主要由教师在课常上演示完成。要注意流程,还要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维。随着项目的逐步进行,教师的演示应适当减少,甚至可以只讲思路,或者给出任务后由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2)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它是三级项目中最核心的项目,特别要注意项目体系中知识点的分配。实训项目和示范项目的知识点要对应,适合初学者模仿学习,还要适当超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宽知识。首先,下达实训项目的工作任务。应划分出实训项目的工作任务,逐步下达给学生。同时提出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指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教材中的位置和相应的参考资料。其次,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在完成学习情境规定的任务的过程中,各组在项目经理(组长)的组织下,分组协作学习。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及时监督任务进程,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必要时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最后,验收实训项目。待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项目的基本任务进行严格验收打分,对不同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具体的点评,对一个项目总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3)实习项目。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五步法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分析项目、设计方案、计划任务、实施任务、检查评价5个阶段组织模拟顶岗实习,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教学大纲紧密围绕学习情境组织实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思想。
“五步法”概要:
A.分析项目:描述项目,学生搜集资料、阅读学习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
B.设计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根据项目任务要求设计方案。
C.计划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修改设计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布置任务。
D.实施任务: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提供技术与知识支持。
E.检查评价:按任务要求,检查完成情况,修改错误并再次检查直至没有错误,各小组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书写项目报告,上交项目报告,教师给予点评。
3.教学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时,要根据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试、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A.参与方面:考勤考核占10%,学习态度占10%。
B.理论方面:笔试成绩约占30%的比重,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C.实践方面:实践成绩由实训成绩(20%)和实习成绩(30%)组成。实训成绩来自于平时上机完成实训项目任务的考核,考查学生对SQL Server的基本操作技能;实习成绩来自于学生完成实习项目的质量和实习项目报告,其内容为完成实习项目任务的方法过程、知识收获与能力体会等;实习项目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积累的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结束语
我们根据企业工作过程、职业能力要求、教学规律、课程大纲、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等方面选取了工作过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整个教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组织与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尽量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与前沿企业接轨,更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项工作。它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的过程,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典型内容和形式。一般而言,一个职业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近年来,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广受推崇,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以仓储作业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定位
仓储是物流领域最古老的一个功能要素,从原始社会产品有了剩余开始就出现了仓储的行为。时至今日,仓储依然是支撑物流行业的一大支柱,也是物流行业吸纳最多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一个职业。因此,仓储作业实务是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物流专业职业岗位方向的模块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硬件的支持。所以,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方式。
二、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的现状
1.组织课堂的形式理论多于实践,学生接受的知识有限
长期以来,国内众多职业学校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所建设的物流实训室规模都比较小,功能简单,能够满足学生同时进行实操的岗位数很少。这无疑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困扰,大部分上过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师都感觉实操课难以组织管理,实操内容少,部分实操项目甚至因为缺乏必要的硬件而无法开展,专业教师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仍然把这门课程当作理论课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到很大的影响。
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队伍大多数存在师资经验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也较晚,在职业院校任教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校门到校门型”,缺少在企业一线操作岗位锻炼的经历,很难组织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以我校为例,所有物流专业教师当中仅有1~2位教师是有过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其余都是毫无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师。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当前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已经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势必要引起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传授知识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在“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下,仓储作业实务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份工作。其次,教师应该走进企业一线的操作或管理岗位去熟悉业务,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最后,教师要学以致用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
2.“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
“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需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A段是对本课程涉及的职业与工作进行调研分析,这个阶段要求学校必须邀请企业一线操作或管理岗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必要时,专业教师需下企业进行学习调研,最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制订阶段性的成果――仓储作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第二个阶段是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学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与企业物流经理、仓库主管、仓库管理人员一起确定仓储岗位的职业发展历程、仓储职业工作任务列表与任务描述从而提炼出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学习任务(建议为120课时)。
任务一:仓库规划(12课时),分解为仓库库区的分类布置与规划、仓库参数的丈量与确定、仓库面积与仓容定额确定3个学习活动;任务二:货物入库操作(30课时),分解为接单处理与信息系统操作、接运货物、验收入库与信息系统操作、理货操作、货物上架操作、登账与归档6个学习活动;任务三:货物在库操作(20课时),分解为货物堆码与苫盖、商品编码与货位编号、仓库5S管理与商品养护、盘点作业与账务处理4个学习活动;任务四:货物出库操作(30课时),分解为出库凭证的制作、接受出库凭证、货物下架操作、货物分拣与包装、发货出库与交接、出库凭证归档与登账6个学习活动;任务五:仓储商务活动(6课时),分解为仓储服务的需求调查与谈判、仓储合同的制作与签订2个学习活动;任务六:库存管理实务(10课时),分解为仓储物资的ABC分类法、安全库存量以及警戒库存线的设置、异常库存的处理操作3个学习活动。
3.仓储作业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1)明确任务。这是开展仓储作业实务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显得尤为关键。教师首先在所有的学习任务前设置任务情景,可以通过企业案例、企业现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仓储工作的背景,吸引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带着如何完成工作的疑问进入课程的学习。其次,要按照企业岗位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讲解明确任务阶段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需要掌握的技能点。再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必要的解读,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围绕问题查阅资料并进行信息记录。最后,各小组学生上台描述任务或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补充与点评。
(2)制订计划。这个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也是对第一个阶段学习任务的进一步加深。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将小组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订成方案或工作计划。
(3)做出决策。决策是计划的前提并为工作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而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由此可见,“典型工作任务”的决策阶段与制订计划阶段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所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决策阶段的任务要求。其次,小组派代表讲解决策的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记录与打分。最后,学生提交决策方案书,教师进行点评。
(4)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是“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设计的核心阶段,是检验学生制订的工作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优劣的评价标尺,也是考查学生对于工作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关键所在。教学的地点要求设置在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或者借助企业的物流工作现场,教师要充分做好任务实施前的现场准备工作,教学的设计可以分为5个步骤: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与要求;实施前准备;实施过程;问题解答。
(5)检查控制。检查与控制是小组计划实施后对其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是一份完整的职业工作的收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引导其他小组进行检查并强调这个阶段是考查工作人员的细节能力,仓储职业是很重视员工细节把握能力的工作。例如,入库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对入库的单据进行审核并移交文员归档。
(6)评价反馈。制订教师评价表与学生评价表,教师对任务进行评价并组织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叉评价。这样,小组互评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学生更喜欢参与,学习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四、小结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法,是为了解决当前职业院校过多组织理论课,缺乏实践训练的难题,是坚持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以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搭建学习平台,共同培养与评价学生能力,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新型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52-02
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背景
1.1 汽车与维修技术现状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简单自动行驶机械发展到了机电综合一体化产物。现代汽车已经是一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现代汽车应用中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克服目前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是现代汽车维修实训教学设计创新的必然趋势。一个处于变革中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方法必然伴随着“创新”思维,其结果将直接体现在学校办学特色与教学效果上,需要大家来一起来思考和探索。
1.2 实训教学方法改革背景的探讨
1.2.1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工作领域看,职业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在企业里主要从事技术、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岗位工作;而不是从事企业里开发、设计工作。那么学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应该是技能型或操作型人才。具体到汽车维修专业上来说,应该是满足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需求。学生要能适应职业岗位上的工作要求,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汽修及相关企业满意的就业者。
1.2.2 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中职汽车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可以确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是满足该专业定位要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无论从场地、设备还是师资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汽车维修教学的多种实训教学科目。实训教学科目由初期的只是在汽车某几个总成(发动机、变速器、起动机、发电机、分电器等)进行认知及简单拆装,发展到现在的总成规范化拆装;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电气、空调等系统试验台架故障诊断分析;整车电气、机械实训;车辆维护、检测等多科目。 教学方法也从简单的实操训练,发展为既有模块化实操训练、又有机电一体化实训方法、多媒体汽仿真模拟维修方法、任务导入式实训教学方法、全信息化理实结合检修教学系统等实训教学方法以及企业式维修培训课程实训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也存在着各种不足的问题,就此笔者通过反复探索及实践,获得以下一些探索性结论。
(1)实训教学活动。
实训教学活动是课堂实训学习的核心环节。对学生学习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实训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偏重于传授知识。虽然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已学知识,但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化社会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学中时常存在一个老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教学过程,人数过多,从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锻炼的匮乏。
由于汽车维修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汽车维修企业里汽车维修工作的主要传统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优点是突出了师傅的工作能力,保证了工作质量。如果把它运用到实训教学中,将会促进学生这方面发展。而在实训课堂活动上存在“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手跟手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看起来严谨,但与企业传统模式相比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及指导能力的发展。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实训课上在尝试运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训教师有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尤其是独立智能型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企业要求的维修人才。
汽修实训教学的形式,应是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合理人数的学生的教学过程(例如教学中笔者感到整车电气实训8~10人一组比较合理)。实训过程以学生自主训练学习为主。通过独立的训练以达成自身维修技能及技术学习能力的获得。
(2)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实训手册”,是结合教材、实训车间的实训设备及在基于“汽车维修手册”编写的规范化实训操作指导文本。通过实训手册完成实训项目中的工作任务,增强 “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能力。实训指导书编写应突出有效性,力求简单、明了,使学生清楚了解步骤,便于理解及掌握。指导书还包括对实训操作的考核以及对工作过程的评价,作为对学生实训学习的结果检验鉴定。指导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及对待工作质量的意识。
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
基于上述的探索及分析,笔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命名为“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学生形象地称其为“小师傅工作任务学习”方法。通过在汽车车身电气维修实训学习课中的实际运用,实训课堂教学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收到了不同以往的良好效果。初步达到了使学生由“适应”企业工作的教学目标变为向“融入”企业工作的设定教学目标。
所谓“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是基于时下广为流行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基本操作前提,以学生自主导向学习和合作为手段,结合企业工作情境和实际操作为参照背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传导等环节,将维修工作任务的进行过程通过教者传递并指导给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它是笔者及其教学组团队结合德国课堂五步教学法,案例引领、任务驱动实训教学法,通用公司企业培训教学等经验基础上而开发出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形式的教学方法。
2.1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实训场地由工作场地(实训工位)和学习-休息(学生学习及查询资料、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安排、运用多媒体讲解相关理论及维修技术知识及学生休息)室两部分构成。先由实训指导教师提出故障案例进行情景描述或通过在实训车辆上设置故障案例进行情境展示,然后对接维修工作任务,接下来教师引导并在必要的时候由具体指导小组组织者(组长)执行工作任务的每一步骤:在学生实训手册指导下,进行准备工作必需的资料查询车辆检查维修操作实施(检查、拆卸、检查、检测、安装)工作结束后质量检查,这一工作过程中由组内排序的下一名学生作为工作助手(相当于组长的徒弟);之后由组长指导该名学生执行工作任务,而其下一名学生作为助手(这时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与后面未轮到的学生进行问题交流),依次进行直到所有学生全部完成实训任务(而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在和教师进行简单的工作交流后,到休息室按照学习手册的要求,相互交流此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自我评价与工作体会);最后一个步骤是教师考核,这一环节笔者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第一个完成工作的学生由教师打分,接下来由上个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开始指导下一个学生并为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由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如果出现打分错误或指导失误则由教师适当减扣指导学生已得分数(这个打分要求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时就交代给所有学生),这样做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工作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强化了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和升华。
2.2 “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的特色
2.2.1 设置情境,激发对于工作任务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因素。该方法中,教师不仅以一名教者的身份出现,还有意识扮演一名师傅的身份,甚至在某些环节还要把自己扮演成客户。通过情境引导来对接工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如上车身电气实训课时,教师把每个工作任务的起始实施过程从接车检查开始,内容包括准备实训工具车和专用工具以及检测仪表;车内车主遗漏物品、外部身状况(如划痕、凹痕等)检查;工具车内配备实训汽车钥匙、发动机舱翼子板布和车内四件套;该工作任务所需更换的部件及耗材、相关维修资料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同时(如检查车辆;开启车门、发动机舱盖、铺上翼子板布及车内四件套等),要求学生思考做这些准备工作的意义(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及对客户的满意程度等等),并相互讨论。
2.2.2 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增强学习效果
该方法强调给予学生主导机会,它的突出特色是通过学生指导学生环节,最大化地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知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主动思维能力、指导他人完成工作任务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中成为师傅扮演者),并在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领悟前人的思维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会掌握“师傅”式思维技巧,使工作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为今后成长为机电维修大工打下基础。
2.2.3 树立质量观念,学习沟通方法
该方法要求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里面的详细要求执行每一工作步骤及规范等要求,对必要的检查、检测记录内容进行填写,从而使学生树立质量观念。手册要求学生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学到的东西通过交流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了沟通能力。
实践证明,“传导式维修工作任务”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独特互动学习关系。教师作为引导者,负责推进实训工作任务的开展,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了独立思维和指导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中职学校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中职学校发展需要,适应中职学校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职学校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习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1 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才能把握改革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听课、教师座谈、学生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研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讲代练普遍存在,理论课“满堂灌”现象司空见惯,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在工艺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学衔接上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从解决教学观念入手,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要我改革”变成了“我要改革”,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践之中。
2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改革实习教学方法。
2.1 提高学习任务的复合性 .现代的生产设备中,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台加工中心的操作,就可能涉及到车、铣、磨、钻及设备维修等多个工种;一条生产线就可能包含着压力加工、机加工、金属热处理等多种工艺;传统的学科、工种与计算机日益融合,CAD/CAM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日益普及。因此,在职业教育中,要提高学习任务的复合性,要通过课题的开发或者产品的生产,指导学生把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2 实习教学要有效益 .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习基地。 我校的实习工厂,目前的主要产品外接件,形式多样。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走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每学期及暑假期间,均组织学生进厂实习。在一线技术人员及工人的指导下,不但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现场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设备管理等,还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承担了零件的毛坯制备与机械加工,以及装配等部分生产任务。另外,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还组织学生为学校制作了床架、篮球架、垃圾箱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而且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习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满足了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2.3 实习教学要有针对性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同时也是区域性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区域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近年来,针对一些地区急需懂得现代制造技术、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情况,我们专门组织机械专业的学生培训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的操作及Master CAM,PRO-E软件等实用软件的使用;这样,把学生就业后的上岗培训和就业前的实习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拥有岗位,就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实习教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
3 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选择确定了教学方法,并设计出教学方案后,到了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个如何正确实施应用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3.1 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教学方法的应用,一要考虑充分发挥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教学的整体功能,使之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二要注意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构成的综合整体功能,使各种方法有机配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2 坚持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学生做到工作中自主学习,老师做到工作中启发式指导。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48-03
Design and practice of "4-5-6" scenario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asks
Chen Rongzheng, Luo Jiehong, Deng Wenji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Foshan, Guangdong 528041, China)
Abstrac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still on the important stage of reform.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is required by not onl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occupation post. "4-5-6" scenario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ode is based on tasks, taking vocational ability as target and embracing the theme of the "job tasks". Four stages are taken to classify ability cultivation process. Five targets are taken to design teaching mode. Six steps are taken to b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Reform practice of Linux course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teaching mode will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creativity, and enhance students' occupation ability.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tasks; curriculum system; training system
0 引言
教学模式作为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完成人才培养的关键,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按照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高职教学必须打破常规,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共同的教育规律,也要根据专业及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新并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1]。
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Linux操作系统。该模式下的教学是由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为学生提供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实现了“学工一体”,即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1 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
1.1 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实践[2],其设计思路主要体现为:“以岗位定课程,以工作任务定学习情景,以学习情景定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定学习单元,学工一体”,如图1所示。
1.2 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这一主题,以“4”个阶段划分能力培养过程,以“5”化教学作为教学设计,以“6”个步骤作为教学实施。
⑴ “4”段能力培养
“4”段培养,主要是指按“职业能力从初级到高级递进式培养”,使学生的职业成长按照“上手、熟手、巧手、强手”四阶段进行,最后成为职业人(见表1)。
⑵ “5”化教学设计
以“5”化教学作为教学设计,“5”化包括:能力培养阶梯化、教学设计情景化、情景教学项目化、实训教学工程化、考核评价多元化。
① 能力培养阶梯化是指把序化后课程学习单元按能力目标培养的难度系数进行分类,将能力培养目标序化整合分为若干个阶梯,形成“阶梯递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使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
② 教学设计情景化是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的学习情景。
③ 情景教学项目化是指将每个学习情景教学序化为一个或若干个教学项目,形成情景项目化课程体系。
④ 实训教学工程化是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建立工学结合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大项目或综合实训教学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项目组,按照工程的要求实施教学。
⑤ 考核评价多元化是指以检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行动过程和工作成果为评价要素,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⑶ “6”个步骤实施教学
以“6”个步骤实施教学。由于学习情景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而设计的,每个学习情景都可以按照基本的工作环节: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步骤来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2 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
⑴ 基于工作任务的学习情景设计
采用行动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教设计理念[3],序化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学习情景,如表2所示。
⑵ 阶梯递进项目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将Linux网络管理员的职业岗位能力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划分为若干能力模块,从能力培养目标出发[4],把Linux操作系统课程学习单元按能力目标培养的难度系数进行分类,将能力培养目标序化整合分为若干个阶梯,形成“阶梯递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5](见表3)。
⑶ 四段递进式实训体系的设计
Linux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中,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应课程的“课程单元实训、课程综合实训、课外拓展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由此构建了四段递进式实训体系。每个阶段按照学习情景设计的训练项目展开教学,各阶段的实训内容,学习情景,组织形式及资料准备,如表4所示。
3 结束语
基于工作任务的“4-5-6”情景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经过在Linux操作系统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该模式的设计路线及实施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使该模式的内涵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杰红,李广松,熊勇.基于工作任务的“四段五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2.1:49-51
[2] 尹华,肖随贵,毛敏.高职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66-68
1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总体目标设计
针对电工技术实训这门课程的特点,对课程任务进行项目化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训内容贴近工作实际,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电工技术实训设计的项目内容有:低压电气控制实验、测量电路安装实验、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变频调速实验等。比如在实施“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时,该项目包含如下子任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分析;PLC、触摸屏、断路器、熔断器、电机、热继电器、接触器等硬件如何外接线;工业触摸屏通讯设置;STEP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软件学习。这四个子任务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学习和章节安排,将实践技能融合于各工作任务中。学生通过对各任务进行分析,查阅,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综合应用技能。
2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实施
以“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为例,该实训内容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原理分析、元件认知、硬件设计、软件安装、软件编程、实训调试演示、实训答辩、总结及实验报告写作、考核评价”的模式组织教学。
工作任务是学生实训和教学讲授的结合。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前要完成以下子任务:区分“正-停-反”和“正-反-停”电路在原理上的区别;掌握自锁、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电路等设计方法;学习PLC、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用法及通讯设置;认识熔断器、接触器、按钮等硬件,并掌握其端子外接线方法;学习软件STEP 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学生分组在实训室学习软件的安装、变量设置、通讯、编程设计等;设计PLC程序(注意自锁、互锁),设计触摸屏程序(注意变量设置方法)。学生通过两周的时间完成以上子任务之后,进入实训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接线、编程、调试、演示。在答辩及总结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训阐述、小组交流、大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掌握不同的设计思路,整体拓宽知识面。
3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的办学目的是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电工技术实训采取以“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训课上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引领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项目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这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从而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评价与考核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起到导向引领作用。经过两年的项目实践,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包含电气部分接线、梯形图程序设计部分、触摸屏程序设计部分、实验报告质量、答辩环节,每部分也都包含细致的评价标准。实训过程中,教师将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子任务,在每一个子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定,并作出相关记录,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检验课堂教学质量。
一、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现状研究
(1)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许多高职院校聘用兼职教师,仅仅为解决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这一燃眉之急,很少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长远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专兼职相结合的、稳定的师资建设问题。
(2)兼职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第一批22 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数据可以发现,兼职教师队伍规模空前膨胀,但兼职教师中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不高。
(3)缺乏对兼职教师有效的管理机制。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之间既没有组织关系,也没有人事关系,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队伍不稳定。
二、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管理模式研究
(一)探索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有效途径
(1)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拓宽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渠道。
(2)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为目标,制定兼职教师建设规划。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师资的现状和学校的发展规划,分析兼职教师的需求情况,制订兼职教师建设规划,从而优化师资结构。
(3)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保证兼职教师的来源和质量。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师资优势和场地设备优势,将学校建成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和研发基地。另一方面,企业在获利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主动选配优秀的具有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兼职教师工作,同时,接纳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
(4)专兼结对进行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树立起为兼职教师教学服务的意识,真正将兼职教师融进整个师资队伍之中,形成“合力”。开展专兼一对一结对活动,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专任教师指导兼职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兼职教师指导专任教师提升实践技能、参与教研活动。
(5)拓展互动合作领域。专兼职教师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化课程与教材开发建设、校内外基地内涵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面向企业的应用技术科技研发、联合开展三下乡活动、科技咨询等社会培训、共同举办专门的技术研讨会或论坛等更多的领域开展互动合作,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与纽带。逐步形成合作育人、合作教改、合作研究、合作发展的态势,促进校企双方和专兼职教师在主动合作中形成多赢的局面。
(二)探索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和管理的有效机制
(1)聘用兼职教师需遵循实用、精干、高效、稳定的原则,并且根据兼职教师不同的身份、技术水平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兼职专业带头人,兼职讲师,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兼职教授或实践专家等实行兼职教师分类聘请,理顺兼职教师的层次和梯队。
(2)建立“兼职教师库”。利用数据库来进行统一管理兼职教师的年龄、职称、学位、职务、专业工作年限、业务水平等级、人事兼职活动等情况,建立兼职教师个人资料储备。兼职教师库有利于院校间、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稳定和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有利于依据专业需求进行择优聘用。
(3)完善兼职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组建教学督导队伍,发挥学校教学督导作用,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兼职教师建立业务档案,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兼职教师的教学动态和教学质量,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方法给兼职教师一个正确的评价。对那些责任心不强、授课态度不认真、教学效果不好的兼职教师,学校应随时解聘。
(4)实行多元化激励机制。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实行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对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要帮助兼职教师协调好兼职和本职工作的矛盾,改善兼职教师工作环境,为其借阅图书提供方便,使其与专职教师有同样的资格享用学校各种设施。
三、紧密结合骨干校建设要求,探索实践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库。为了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兼职教师的信息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数控技术专业建立了一支来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对所有兼职教师的情况进行登记,建立完整的兼职教师档案,便于统一管理。
(2)通过组建由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并将委员会成员聘请为校外专业带头人、实践专家,使专业的发展更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2013年召开了实践专家研讨会,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10人,其中包括校外专业带头人2人。
(3)聘请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校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践、参与一体化课程建设工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落实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2012、2013和2014年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比例分别是49%、44%和51%,均达到了骨干校建设目标。兼职教师共参与了共6门核心课程及专业课程开发,参与河北省和学院精品课程建设4门,共同编写教材6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