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4: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声乐艺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声乐艺术论文

篇1

2.良好音乐欣赏习惯的重要性

卡拉斯厚重的歌唱艺术音乐修养,得益于她非常丰富的音乐欣赏(主要是歌剧欣赏)的积累。从4岁开始,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在收音机旁收听歌剧院的实况演播。父母也为满足她将来实现当歌唱家的意愿,给她购置了唱机和大量唱片,卡拉斯从进音乐学院大门到她几十年演艺生涯里,购买唱片已成为一种习惯,据报道,她是“唱片店的常客,买回大量唱片后便连续几小时地聆听”。她把音乐欣赏当作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收集的唱片数量之多,与同一时代的歌唱家相比首屈一指。由于她聆听了大量的歌剧唱段从而熟悉了各名家的演唱,才使她能取众家之长,在积累演唱经验,提高审美视角,形成独特风格,丰富情感表现,在音乐记忆和想象能力等修养方面得以全面的提高。因此,卡拉斯在排演每部歌剧时,她所具有的音乐修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调动起来,经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表现,展现出自己独有的大师风范。这也从反面说明不具备全面修养是那些歌唱家很难成为歌唱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卡拉斯大量欣赏歌剧作品,这不仅使她在音乐修养方面得以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她所排演的每一部新歌剧,都以排演过程顺利、周期短和演出效果极佳而称著。其原因是她所排练的每一部新歌剧都是她早已听过,并已熟知这部歌剧的剧情和唱段,她没有因边排练边熟悉剧情而浪费时间,如在1949年1月卡拉斯在她即将排练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之时,突然接到指挥家赛拉宾的邀请,要她接替突然患病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卡西奥所扮演的角色,并要求在一周内排练好贝利尼的歌剧《清教徒》。本来卡拉斯从未排演过这部歌剧,但凭借她曾多次欣赏过并熟悉这部歌剧的情节和唱段。结果按期顺利地完成了这部歌剧的排练,演出大获成功,受到歌剧导演的赞佩,对她的评价是:“只有熟悉歌剧的人才懂得这部歌剧的价值”。卡拉斯真正的舞台生涯只有l5年,排演歌剧却有1OO多部,更加证实她所排演的每部歌剧排练时间短而顺利,并以演绎水平高超而备受赞誉。这不能不说与她通过音乐欣赏积淀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有关。由此可见,音乐欣赏与积累是歌唱家成功道路上的重要阶石。

篇2

歌唱技巧是在声乐表演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具有比较好的歌唱技巧才能够让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收放自如,才能把声乐的艺术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声乐的学习中,有关“呼吸”、“共鸣”“气息”等技巧的学习对演唱者的演唱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歌唱技巧的教授最为教授内容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要让声乐学习者在了解声乐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提高其歌唱技巧,为以后声乐的表演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学者要注重声乐学习者的特性,根据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的歌唱技巧培训计划,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声乐学习者的音色以及声线上的优势。歌唱技巧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就必须牢靠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

2、歌唱技巧能够促进声乐艺术的表达

在声乐艺术的表达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需要演唱者对于音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这种修饰的技巧是歌唱技巧的一部分。音色对于曲目情感的正确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旋律的曲目对于音色的要求也不相同,譬如当演唱旋律舒缓、情感基调悲伤的乐曲时就比较适合用低沉的音色对其进行演唱,从而让听众能够更加容易的感受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当演唱旋律轻快的乐曲时,清亮的音色就比较符合要求以及听众对于其音色的想象。音色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听众对于声乐曲目的理解,因此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演唱者必须根据歌曲所蕴含的情感的不同以及歌曲旋律的不同来恰当的调整自我音色,从而使演唱的过程中情感的抒发更加直接,让听众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乐曲的深层意义。歌唱技巧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声乐曲目艺术性的表达,对于曲目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3、歌唱技巧对声乐的表演有着积极作用

在声乐的表演中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演唱者对曲目进行死板的演唱,既然是表演就一定注重其表演过程中的可观赏性,这就对演唱者的歌唱技巧中的声情并茂技巧提出了要求。要想把声乐曲目的情感表达的透彻就必须注重表演过程中表情的转变,让自己充分的投入到乐曲之中,用表情来诠释歌曲的更深层的含义。要想把声情并茂的技巧运用的比较好就必须在演唱曲目前充分的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让自己更好的了解曲目的意义,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乐曲之中,能够早演唱过程之中随着乐曲旋律的转变而转换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听众,从而把声乐的表演推至灵魂表演的深度。

4、歌唱技术对促进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声乐艺术的理解也不相同,从而致使各国在声乐艺术的表达上存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各国声乐艺术国际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虽然各国对于声乐艺术标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是声乐表演过程中所运用的歌唱技巧却是相通的,通过对歌唱技巧的掌握能够更好的促进表演者理解别国的声乐艺术,从而吸取别的声乐文化背景下的声乐艺术中精华的方面,促进本土声乐艺术更加多元化发展。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带给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享受,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更能满足听众对其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声乐艺术,演唱者必须加强对歌唱技巧的掌握,为其多元化发展打下基础。

篇3

1、文字的“韵味”

汉族的语言表达讲究“字正腔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达也同样重视“字正”。字的“韵味”体现在语言的规律和表达上,咬字清晰有力是传递歌词意思,表达感情的良好途径,而选择对的字也是正确表达意思的首要考虑。另外,歌词的语气、情态、语势等方面的处理和表现也能促进民族音乐的韵律表现,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作词者才能创作出与音乐旋律相符合的歌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使得文字的表现有着多种方法,也为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巨大贡献。在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表演时,如果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字,则根本无法完整理解演员要表现的意思和情感。而字的选择稍有偏差也会影响观众对整段歌词的理解,甚至会误导听众对整个歌曲的感情表达。如何用耳鼻口等发音器官发音是每个民族歌唱艺术家的必修课,而歌词的描述也是民族歌曲能否达到人人传唱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字不仅是民族声乐的精华,也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2、声音的“韵味”

仅仅在文字上的完整表达并不能使民族歌曲受人喜爱,生活中往往一段好的曲子即使没有文字也会令人听之难忘。例如90年代全球畅销的金曲”Myheartwillgoon”,其英文歌词并不是多数中国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其旋律越感情却征服了一大批人,由此可见声音的“韵味”可以说是歌曲的灵魂。所谓音韵是通过文字发声的长短、婉转等技巧来控制和表现的,民族声乐中的技巧运用尤为丰富,最突出的特点是声音高亢、响亮的同时又不失优美。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讲究声音的发声技巧、共鸣、腔体等表现手段,这些手段是感情表达的有效方法。现代的一些歌厅的歌唱者,没有对歌唱技巧进行掌握练习,只一味追求民族声乐中的声音高亮,常常让听众感到声音刺耳和疲惫,不能把民族音乐的优美传达给听众。好的歌唱家拥有深厚的歌唱技巧,唱起歌来表情甜美,无论唱怎样的歌曲都带有自己的声音“韵味”,即能提升自身的音乐形象,也能和听众形成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声韵是打动观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民族声乐的最高审美特征[2]。

3、情感的“韵味”

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感情是否投入自然可以成为评判民族声乐艺术的标准。唱歌讲究“声情并茂”,通过情感的表现可以为艺术家与听众建立起一个不分距离的沟通桥梁。一首歌曲是否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其词曲的精妙,更因为其情感的表达,比如现在的一些选秀歌手往往唱歌无瑕疵却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这种情况正是由于歌者过于重视比赛,无法体会歌曲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也无法将歌曲原本的情感的“韵味”带给听众[3]。人类判定美是由于情感的波动,情感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艺术审美的重要特征。而感情的体现也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表现,通过感情的判断不仅仅可以对民族音乐进行审美,也可以对其演唱者的艺术修养进行衡量。生活中常常用“动人心魄”的词语来形容一首好的歌曲,正是因为其情感的“韵味”使人心动、情动,情感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加是艺术的创作来源,只有充满情感的民族音乐演唱才能拥有巨大的音乐魅力。总之,情感的“韵味”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意义所在,魅力所在[4]。

篇4

现在我国成立了很多音乐教育机构,民族声乐艺术被广泛的传播,传统的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融合达到了更高的高度,中外的声乐艺术交流更加频繁。民族声乐教育机构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学形式都是借鉴了西方的声乐教育,西方的声乐艺术比我国发展的要早,因为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音乐很是洒脱、自由,这也是我国声乐艺术所需要借鉴的地方。西洋声乐的演唱的方式相比于国内也更加系统化,因为我国民族声乐一直处在民间口口相传的阶段,没有太过系统的归纳总结。现在很多民族声乐演唱家唱歌的方式,口腔震动、气息的改变和艺术的表达等很多都是借鉴了西方的演唱方式。

篇5

一般来说,在教学声乐时,上课老师通常都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或者说掌握更多的声乐技巧。由此可以得出,在进行声乐的教学时,呼吸对声乐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当从全局出发,树立起一种综合教学观念,找出声乐教学的重点和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尽量让学生掌握得更为全面,理解得更为深刻,打下一个坚实的声乐基础。比如:在开展声乐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情况做一个简单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全面把握,让学生在学习声乐方面有一个长足的进步,通过短期的学习,逐步构建起知识框架。相信通过上述的方式,学生的声乐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二)声乐技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

演唱水平的提升任何一个人学习声乐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演唱水平能得到提高,所以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声乐教学和歌唱有效的结合起来,了解作品的内涵。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发生等声乐技巧。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才能让学生在自己演唱时,把控好演唱的相关环节,有的放矢地将内心情感通过歌曲表现出来,只有这样的表演和学习,才能实现字正腔圆,表现出作用的内涵。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例,该歌曲充分地演唱出了时光的流失速度,唱出了当前年轻一代无法陪在父母身边的遗憾,同时也唱出了父母一代内心的悲凉情景。如果演唱者自身对这种家庭给予的爱没有了解,无法感知自己的父母老去的背景,是很难演唱出这种特殊的情感背景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出发,充分地将作品和声乐技巧结合起来,以最为完美的状态来表现作品。

篇6

二、在歌唱表演中展现音乐美学中的“美”

不同的歌曲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带给听众,不同的歌曲中也存在着不一样的美。有的歌曲旋律激昂、节奏富有动感,给人以活力;有的歌曲节奏舒缓或带有伤感,给人以温情或寂寞;有的歌曲充满正能量,让人积极向上。所以,声乐学习者在学习歌曲时,对音乐美学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可以通过音乐美学的学习进行了解。歌唱者对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了解了之后,能够对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本意予以很好的了解,在表演时才能有很好的表现。在音乐学习时要对声音的技巧、歌曲的处理予以掌握,同时在自身作品中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学会,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美中的优美、壮美、喜剧美、悲剧美、崇高美等等。

三、在声乐教学中要运用好音乐鉴赏能力

不同歌唱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演绎相同的歌曲时每位歌唱家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相应的改变,以致产生了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平时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予以重视。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要多多聆听。各类复杂的声乐作品是声乐学习者要不断接触学习的,在不断聆听各种音乐作品时要做好笔记,做好音乐作品的分析,对其中的音乐处理予以掌握,培养好内心听觉。其次要运用内心听觉来熟悉、分析音乐。对于一部声乐作品,歌唱者要先在脑海里呈现出作品的整体表现效果,再进行演唱。歌唱者对一部声乐作品要先在头脑中慢慢形成稳定、精细的声音,然后形成内心听觉。在看谱分析研究作品时,就要运用内心听觉,心中形成作品的旋律,在头脑中演绎出作品真实演唱的情景。最后是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思想情感。不同的歌者演唱同一首作品时,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因为歌者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这就要培养歌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底蕴。不同的音色会给作品以不同的味道,歌唱时要尊重原词的意境,吐字清晰连贯,声音平衡流畅。

四、有关歌唱技巧训练的一些建议

大部分初学者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声音,缺乏个人的声乐审美观,使学生的内心听觉和声乐的学习发展受到影响。教师要在学习之初就树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

1、对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进行模仿。学生在没有掌握扎实的声音技巧的时候,不要贪图高音和技巧的表现,这会伤害自己的声带和信心。这时要征求教师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根据教师给自己定位的声部,选择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来听、模仿,要以培养自身的歌唱听觉为目的,认识自己的声部特点。

篇7

二、模仿与特色

模仿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也会经常情不自禁地模仿那些优秀的歌唱家,而且很多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美,增加了对声乐艺术学习的热情,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处于错误的模仿学习阶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荷伯特•凯萨利认为“:对于这类问题,作为一个学生你也许会反驳道,你已经模仿,或已经试着模仿这些声音的效果,由于这样做而使你自己的发声已经得到改善。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性,这种想法很好,但这只是初步的,我们希望强调的是:通过那种模仿的方法是否能够得到根本的知识呢?”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即西方早期的声乐教育也是靠模仿来完成教学。模仿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些不具备一定声乐知识的学生会钻死胡同,走入声乐学习的误区。鉴于此,模仿要具备一定条件,要有一定限度,且一定要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有选择性的模仿。第一,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特的,因此模仿者不应该在那些很细微的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如果一定要寻求共同点,那么只能强迫自己的心理和发声器官改变自然的发声状态,但这样容易对声带和其他的发声器官带来严重的伤害。因为“人体发声既是参与发声的各器官间的一种精确的生理运动,也是受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所支配的一种审美心理反映。如果这种审美反映偏离了嗓音发展的实际,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嗓音的健康”。同时,如果大家都去模仿就会失去个人特色,那就只有共性没有特性了,到时候就真的是“千人一面”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教师就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特点。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像”而失去自我,主要目的还是从他人身上找到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提高自己。第二,模仿的实质是为了创新。已经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可以自行处理歌曲。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演唱比原作和很多演唱者更能展示歌唱技术时,就会激发创新的欲望,达到创新的目的。

篇8

2.良好音乐欣赏习惯的重要性

卡拉斯厚重的音乐修养,得益于她非常丰富的音乐欣赏(主要是歌剧欣赏)的积累。从4岁开始,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在收音机旁收听歌剧院的实况演播。父母也为满足她将来实现当歌唱家的意愿,给她购置了唱机和大量唱片,卡拉斯从进音乐学院大门到她几十年演艺生涯里,购买唱片已成为一种习惯,据报道,她是“唱片店的常客,买回大量唱片后便连续几小时地聆听”。她把音乐欣赏当作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收集的唱片数量之多,与同一时代的歌唱家相比首屈一指。由于她聆听了大量的歌剧唱段从而熟悉了各名家的演唱,才使她能取众家之长,在积累演唱经验,提高审美视角,形成独特风格,丰富情感表现,在音乐记忆和想象能力等修养方面得以全面的提高。因此,卡拉斯在排演每部歌剧时,她所具有的音乐修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调动起来,经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感表现,展现出自己独有的大师风范。这也从反面说明不具备全面修养是那些歌唱家很难成为歌唱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卡拉斯大量欣赏歌剧作品,这不仅使她在音乐修养方面得以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她所排演的每一部新歌剧,都以排演过程顺利、周期短和演出效果极佳而称著。其原因是她所排练的每一部新歌剧都是她早已听过,并已熟知这部歌剧的剧情和唱段,她没有因边排练边熟悉剧情而浪费时间,如在1949年1月卡拉斯在她即将排练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之时,突然接到指挥家赛拉宾的邀请,要她接替突然患病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卡西奥所扮演的角色,并要求在一周内排练好贝利尼的歌剧《清教徒》。本来卡拉斯从未排演过这部歌剧,但凭借她曾多次欣赏过并熟悉这部歌剧的情节和唱段。结果按期顺利地完成了这部歌剧的排练,演出大获成功,受到歌剧导演的赞佩,对她的评价是:“只有熟悉歌剧的人才懂得这部歌剧的价值”。③卡拉斯真正的舞台生涯只有l5年,排演歌剧却有1OO多部,更加证实她所排演的每部歌剧排练时间短而顺利,并以演绎水平高超而备受赞誉。这不能不说与她通过音乐欣赏积淀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有关。由此可见,音乐欣赏与积累是歌唱家成功道路上的重要阶石。

3.音乐表演中表情的重要性

篇9

(一)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准。

音准不仅仅靠歌唱的耳朵,更收到呼吸的影响。没有足够呼吸的支撑,稍不注意,音准就会出现跑偏。如同水面上的小船。如果水面不稳,那么小船也会东倒西歪。所以说呼吸不稳,音准也会跟着不稳。

(二)呼吸影响声音的音色。

好听的音色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没有良好的呼吸的支撑。使得音色过于白,过于暗,都是不好听的。在呼吸的包围中,发出通透的,既明亮又柔和的音色是非常吸引人的。

(三)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域。

“混声”的发声是当今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式。它通过呼吸的作用,配合声带振动,产生一种明亮,又柔美放松的声音。使得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获得声音上的统一。解决了普遍存在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问题。要想活得良好的“混声”,实现音域的扩展,呼吸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呼吸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我们演唱歌曲是为了抒感。情感变化需要呼吸的变化来做支撑。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声音的强和弱,长和短等对比实现的。要想灵活的控制声音的变化,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呼吸作为基础。凡是能够唱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歌声,一定有良好的呼吸作为支撑。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呼吸

既然呼吸对于声乐艺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呼吸,当然是指“呼”与“吸”这两个状态。吸气时,肩膀,胸部放松,使气息垂直吸入肺的底部。横隔膜下降挡气,两肋拉开,气息一定要吸得深。气“沉于底”,声“灌于顶”。这个道理就像拍皮球一样,要想使皮球弹得高,一定要用力往下拍。气息也同样如此。呼气时,要控制气息一点一点呼出去。切忌把气一下吐出来,导致漏气。要想找到正确的呼吸的状态,可以作用以下几种方法作为借鉴。第一种体会打哈欠时的状态。打哈欠时喉咙是打开的,是正确的发声的状态。第二种,平躺在地板上,把几本书放在靠肋骨的腹部上。吸气时,把书推起,呼气时,用书的重量把气息压出。通过这个练习,很容易领会呼吸的作用。第三种,慢呼慢吸的练习。慢吸,同时数五下。保持住气息,同时数十下。慢呼,同时数五下。多次循环,逐渐增加保持气息的时间长度。第四种,快呼快吸的练习。设想一件令你惊喜的事,来帮助你学习快速的吸气,快速的吐气。也可以称为“蛤蟆气”,可以体会和锻炼膈肌的弹性。通过慢吸慢呼和快吸快呼的练习,可体会和锻炼膈肌的控制力。第五种,打嘟噜练习。用气息推动双唇发出“嘟嘟”的声音,这种练习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后,可配合着做一些音阶的练习。

篇10

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单纯的演唱很难将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完美地展现出来,只有搭配形体艺术的表演,而且歌唱与形体表演融为一体的时候对歌曲的演绎才会更加生动。随着人们对艺术享受要求的不断提高,演唱者必须在歌唱过程中加入形体表演的成分才能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才能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便是视觉和听觉共存的视听盛宴。表演者为了加强歌唱的效果,就必须对自己的表情、收拾和姿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量保证形体动作与歌唱旋律的统一。歌唱与形体艺术的融合不仅是增强表演效果的需要,更是让演唱者深入地了解歌曲,提高自身演唱水平的重要途径。

(2)声乐表演对形体艺术展现的基本要求

声乐表演过程中声音和动作的协调统一是对形体艺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形体艺术是为了增强歌唱表现力的途径,演唱者必须以歌曲为基础,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歌唱和连贯一致的动作让声乐表演艺术的魅力充分地表达出来。其次,演唱者的形体表演(动作、表情、手势等)要随着不同歌曲曲风的变化而进行适当地改变,并与歌曲的风格保持一致,这也是声乐表演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再次,演唱者的形体动作一定要体现出艺术的美感,不能拖泥带水或者肆意中断,要保证动作的连贯性。最后,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写意和升华,但一定不能与生活的真实性背道而驰,要结合真实的生活进行创造。

2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价值和意义

(1)形体艺术有利于人物形象的表达

在歌剧表演中,表演者通过形体艺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任务的性格和身份等都能通过表演者动作的表达体现出来。青年人的青春活力,老年人的步履蹒跚等不同人物形象特有的动作和行为。这也是观众了解声乐表演艺术中不同人物形象以及作品内涵的重要参考。另外,不同性格的任务也会有不同肢体语言的表达。例如,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的表演中,洒脱大方的形体语言代表了乐观开朗的人物;稳重的形体语言则是性格内向的人物性格的表现;而干练的动作语言则揭示了年轻阿里山姑娘豪爽、热情的性格,这也是歌曲内在含义的外在表现。声乐表演艺术是表演者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的一门艺术,而情感的表达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形体艺术和歌唱共同来完成。声乐表演的开始,不仅需要动听的声音,还需要形体艺术的辅助和配合,这样才能完整地将歌曲的艺术魅力展现给观众,才能突出声乐表演的完整性,也能让声乐表演艺术具备更强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2)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意义

声乐表演是演唱者声音旋律和形体艺术协调一致和有效的统一。在声乐表演的舞台上,尤其是在进行歌剧的演绎过程中,演员只有借助形体艺术强大的功能,才能抵达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情境;才能更好地与其他的演员保持形体动作的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完成与观众的互动和现场交流。舞台艺术的魅力其实就在于现场气氛的营造以及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效果,这也是演员认识并不断提高自己声乐表演效果的最佳途径。例如,在形体动作中比较重要的眼神的变化,这种恰当的形体动作对作品的押韵和内涵的表达都十分有利。作为声乐表演的重要辅助手段,形体艺术还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并调动观众的感情,不断地充足和完善声乐表演。

3加强形体艺术的训练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形体艺术和歌唱的协调统一,必须不断地进行形体动作的训练,让表演者的形体动作能做到信手拈来并且恰当准确。

(1)脸部表情

人们情感的变化都是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体现的,这也是形体艺术训练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能通过面部表情来体现,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和内涵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恰当的面部表情能让观众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声乐表演的情感和内涵。在面部表情的训练过程中,声乐表演对其要求也是十分严苛的。首先,训练者的眼眉要舒展开来,同时咬紧牙关并抬笑肌,并尽量让这一动作显得自然和亲切。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声乐表演者要加强对眼睛的训练,不断练习哪些服务于声乐作品的眼神变化,通过眼神的变化来渲染作品情感的变化。眼神是沟通形体艺术和歌唱的桥梁,并能使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共鸣。因此,必须加强对眼部功能的训练。

(2)身体姿态的训练

演员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通过歌唱和身体姿态来展现的行为美,这是超越了外在的容貌美的存在。松弛、挺拔、精神、自信、饱满的身体姿态不仅能为演唱者树立良好的舞台形象,对演唱者的发声训练也是有帮助的。为了更好地展现演唱者的身体姿态所表现出的潇洒的美、秀丽的美、含蓄的美,在整个演唱过程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出现动作随意、身体松懈、生活化的姿态。也就是在整个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员都要控制好自己的姿态,也就是加强声乐表演基本功的训练。另外,身体姿态的训练也应根据不同唱法和曲风的要求而有所变化。比如说在美式唱法中,歌唱者要保持一种相对端庄的姿态并在整个演唱过程中以这种姿态为基础;在民族唱法中,要对各民族戏曲表演的动作和姿态有所展现;再通俗长发中,则更多要考虑到的是在歌唱的同时自然的动作展现。

(3)手势的动作

在形体艺术的训练过程中,对手势起落的训练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在舞台上,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手势的起落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仔细地分析演唱的内容,找准手势起落的关键点。其次,在声乐表演中还要掌握好手势起落的“度”,避免手势的起落显得过于突兀,要自然而然的“起落”。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手势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指挥和互动。表演者所要展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唱功,还要对整个舞台的表演效果有所拿捏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这就需要适当的手势来帮助演唱者完成歌唱之外的任务。例如,演唱民族特色的歌曲,可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势。演唱者有效的手势动作要经过不断重复地与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相配合的手势训练才能做到。歌曲的内在表现因素必须要具备规律性、流动性的特点,还要保持一定的舒展性,以便让欣赏者在看到具有动感和生机的形体语言的表达后,可以跟随节奏打拍子,融入歌曲的情景之中。

(4)台位变化

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不能是定在某一点不动的,因为他不仅要完成歌曲的演唱,还担负着表演的任务。表演者要通过步伐不断移动这样的台位变化在前奏和间奏间与伴舞相互配合,并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一定的交流。另外,在舞台上调度的过程中,演唱者的台位也要进行适当的变化。具体训练过程中,演唱者首先要确定从哪起步以及走几步才能到达合适的位置,在什么时间转身较为合适这样的问题。另外,演唱者台位变化训练中也要把握好走路的节奏和幅度,并在站立行走过程中稳定中心,配合着音乐的旋律和手势进行移动。还应注意的是,不同性别的人其站姿和步伐也是不尽相同的。

(5)上下场的形态方式

演员的上下场也是声乐表演过程中微不足道而又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表演者要在上场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一时的匆忙对自己的上场和演出造成影响。在完成整个演出后,表演者也不能懈怠,避免在下场过程中因精神放松而出现不合表演的动作或形态。因此,在训练或表演过程中,演员要对上下场的形体动作进行掌握,树立强大的台风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表演者的饱满精神状态和气场气质。在上场时要微笑向观众示意,以适当的步伐节奏,淡定地向观众示意。下场时同样要微笑鞠躬将演唱情绪与动作保持到音乐结束从容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