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5: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企业运行中,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等活动。近年来,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积极加大了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实现了规划、监理和建设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更加高效的掌控工程进度以及各环节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施工安全性。2016年,该企业实施建设的某工程建筑总面积高达17200m2,其中9080m2位于地下,建筑整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加大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促使相关信息在各个施工部门之间进行高效的传递,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安全应急系统、技术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的应用,在提升施工安全性以及工程质量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以上各系统之间的高效配合,才可以促进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第一,企业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了解,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背景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的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助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更加充分的控制。近年来,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在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下,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得以实时监控,有助于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制定解决措施,高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加大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主管部门首先积极构建了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从目前来看,该系统呈现出了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网上报监是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施工企业在运行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及时对安全管理档案进行完善,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可以对国家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全新要求进行,为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部门严格遵守企业合同以及国家建设法律规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企业利用该系统,也可以有效的完善监管流程,提升监管的效率,为及时发现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中还可以对各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登记和记录,建设项目各个环节施工都可以得到规范化控制,因此,该系统的全面运行,极大的促进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2.丰富信息化平台工程。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积极完善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拓宽了该平台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该平台中可以全面体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如岗位执勤情况、监督管理效率和业务量的增减幅度等;与此同时还将预警系统融入到了该平台中,当部分建设施工没有按期进行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为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的弥补了传统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的缺陷。3.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实现。在积极提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果的过程中,该企业将不同的管理设备以及监督设备应用在了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施工现场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高清探头和4G网络进行了应用,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时性,施工现场产生的各项安全管理数据将被及时传送到安全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整改措施;企业可以高效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提升了施工安全性。4.平台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参与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更加高效的展开合作,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进度。最重要的是,通过互相合作,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以减少和有效控制,各部门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共同努力为实现安全施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该平台系统中,下级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可以被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实时掌控,可以促使数据对接逐级实现,最终构成统一的数据库。统一格式下的信息化系统是有效上传并对接数据的关键。
四、建设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数据处理
1.管理模式。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网络通信平台以及外部信息资源平台共同组成了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内部系统,该系统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硬件以及骨架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构建工作由网络通信平台进行,该平台的有效运行可以确保信息系统中充分的纳入项目层级工程;在对当地建设领域的安全管理信息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数据等进行集成和收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在对外部信息资源平台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更新各种核心系统数据,最终将整个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2.数据处理。建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施工记录、施工技术、工程概况、现场管理以及交工验收等多种信息,这些资料通常以图片、音频等方式存在。在集成以上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工程数据库规模相对较大。每个建设施工企业部门在运行中都可以深入分析、统计相应的数据,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决策,为提升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深入挖掘相关数据时,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各项决策制定将更加及时和科学,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加灵活的规避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构建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时,数据的搜集、汇总、分析和处理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相关企业对危险源进行及时消除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工程不断增加,然而建设工程实际施工中,频繁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才能够保证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袁海 单位: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昱,何莉敏,郑瑜等.基于安全建设管理评价体系下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15(11):14-16.
二、影响施工质量的整体原因
2.1人为原因
人是直接对工程发生作用的因素,工程中的各项内容都由具体的人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成了对工程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人为原因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实施人员,还有辅助人员,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这些人员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专业水准以及道德修养等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工程造成影响,更直接决定了项目工程的系统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具备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要懂得利用目标来掌控工程的整体进度,而且还要能够进行技术上的鉴定以及指导工作,这些是项目工程保证最终质量的基础前提。施工人员要具备高端的专业水准,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同时还能够凭借强烈的责任心将标准落到实处。
2.2材料原因
材料是工程的直接组成元素,因此原材料对工程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只有材料符合标准,工程质量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有所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原材料进行系统的管理工作,坚决避免工程出现偷工减料,防止分包商进行违规操作,严控采购环节,对材料的相关质量参数进行仔细检验与核对。不仅如此,采购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在采购过程中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难以确保材料的整体质量,而且相关施工单位也还没有针对工程材料形成完整的运作机制,无法起到管理以及约束的作用,从而使原材料很难得到质量上的保证。
2.3施工原因
在施工环节中,不仅包含施工技术,同时还有施工工艺,这两项内容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之中。具体来讲,相关的技术实施方案、质量检测方式和技术以及整体的施工设计等,在这些环节中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时候尽管相关的规划以及方案都能够符合科学标准,但是在施工环节却很难执行的十分到位。不仅如此,还没有针对这一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很多设计规划都成了一纸空文。
2.4环境原因
在针对工程项目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时,施工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进展,不仅如此,这一因素对工程的影响波及面积很大,工程的驻地环境仅是其中之一,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甚至法制环境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正常进展。由于这种影响十分复杂,很难进行系统的解决,而且变化多端,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深。
三、改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3.1优化资源分配
针对工程材料以及资源,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状况进行科学分配,由于工程系统相对复杂,因此对资源以及材料进行科学分配以及合理调整意义重大,这一环节的核心原则就是能够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并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收益。施工资源是工程施工的后勤保障,资源充足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如若不然,工程进度将会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基于对工程全局的了解,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案,使得资源能够符合工程的具体需要,并能够进行随时调整,以适应工程情况的变化。
3.2强化管理施工材料
现场管理的关键性内容,就是针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并且能够掌控材料的消耗,具体来讲,砂石的供应,以及钢材的使用,这些内容都应该被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不仅如此,还需要针对出入库做好详细记录,清晰明确材料的用补量,以及退料情况,这些内容都应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果工程规模过大,需要消耗大量建材,那么还应配置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在项目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进行科学分配,严控用量,并进行工程系统的划分,从而使得管理能够系统和规范。同时还要针对每一项施工工序,以及每一项施工环节进行建材用量的标准制定,使得资源能够在合理的基础上被充分利用。
3.3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健全,能够对工程施工起到某种程度上的约束,保证工程的整体秩序。在管理时,要针对施工现场的进出入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为工程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佩戴胸牌等标识,并经由专用通道进入施工地点,同时还要采取各项措施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发放安全帽,保证人手一个,并佩戴安全带,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大安全宣传,使每一名工程建筑人员都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施工意识,并且能够在规范自身的基础上,对其他人进行约束,并同时强化安全培训,使相关人员不仅拥有安全意识,还能够拥有安全施工的素质及能力。
2合同管理的作用
施工合同作为约束发包方和承包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施工合同的双方在相互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切实可行的合同,二是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以确保合同顺利实施;三是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四是通过合同管理,增强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合同双方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3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招标不够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已逐步规范,但由于施工合同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矛盾,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顺利承包到工程,且迫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多数承包人面对不够公正的合同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3.2合同一方的承诺不能兑现,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一方应提供的资源没有及时提供,或者根本无法提供,造成工程项目无法开工或实施被动,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项目,由于前期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进展缓慢,造成工程项目被动拖期。有的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资格和数量,设备的数量及型号,工程工期等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甚差异很大。特别是投标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与标书内容不一致,标书中的承诺不能完全兑现,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应急度汛的水利工程,工期短,时效性强。如工程不能按期竣工,可能造成防汛抢险的被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合同条文不够完善,对合同双方不能很好的进行约束
主要表现在工程招投标不规范,有的招投标过于简单,邀约及承诺不能构成合同签定的依据。建设双方有的不使用合同范本,而是由双方商定形成一个合同,有时由于经验不足或缺乏对工程的细致分析,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合同涉及不到的问题,合同的预见性较差,双方需要重新进行协商,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合同条款不够严密,有歧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3.4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给合同管理带来麻烦
根据合同法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但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非法转包或分包的行为仍然存在,造成合同履行起来困难重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出现一些债务纠纷,造成工期拖延,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对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
4.1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
目前,我国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备,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行各业也根据国家法律制定了有关条例。因此,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4.2积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三制”改革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已形成了自身的建设合同范本,使用合同范本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合同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因此应积极推广使用。
4.3坚持合同审查制度,严格招标时企业资格审查
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的前提与保证。一般情况下,合同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同签订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签定是否具有完备的合同手续。此外,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财务经济状况、设备及技术条件、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投标企业的内在质量。
4.4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督促合同双方自觉履行合同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合同检查考核制度。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纠正,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使合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渠道,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4.5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2.施工环境恶劣苏里格气田所在区域冬季寒冷干燥,最寒冷时气温达到-30℃,且冬季多大风沙尘天气,使得施工环境极为恶劣。3.施工效率较低苏里格气田由于冬季气候寒冷,白昼时间短,且施工人员衣服厚实,加上天然气地面工程施工的工序复杂,导致冬季施工的效率较低。
二、冬季施工的前期准备
为确保苏里格气田地面工程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冬季施工效率,在工程冬季施工工作开展之前,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应在施工前根据施工人员工种、专业以及工作范围的划分,对其分别开展相应的冬季施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各个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气田冬季施工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以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要求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主要操作人员熟悉掌握冬季施工设计图纸和技术方案的内容及要点。
2.制定好阶段性目标为保证气田地面工程整体目标按时按质顺利完成,冬季施工必须制定好工程阶段性目标,既要保证时间段内的工程量,又要确保施工质量的一次性合格,因为返工不但会增加工程成本也会浪费施工时间,使施工效率降低。如对钢构焊接施工,要保证一次合格率在95%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八千道焊口。
3.现场准备冬季施工正式开始前,应根据实物工作量提前组织施工仪器、施工设备、掺加剂和保温材料等物资机具进场,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布置。同时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加剂的试配实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为后续施工大量使用做好准备。另外,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等要做好冬季防冻工作,现场工棚、预制厂房、材料场地、通道等区域应进行全面清理,保证冬季施工时通道畅通无阻。
4.编制冬季施工技术方案和HSE作业指导书气田地面工程冬季施工首先应编制钢构焊接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方案和HSE作业指导书,对各施工作业的工序、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措施等进行明确说明。其次,为防止因天气突变给工程带来损失,应设专人负责收集掌控天气变化情况,并与当地医院及政府部门建立联系渠道,以免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不能够果断快速沟通处理。第三,制定冬季供暖方案,保证冬季施工时供热平稳,并设专人检查、落实冬季施工的各项质量和安全措施。
三、冬季施工管理
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由于低温天气会使水泥的水化作用急剧减缓,混凝土强度的不合格率会增加,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且不影响施工进度,首先应在施工开始之际,将施工用混凝土原材料送往质检检测中心检验,委托质量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混凝土材料、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以及温度参数,完成混凝土的试配比,并对试配比所完成的试块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照该配比投入现场大面积使用。其次,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报验单和施工日志进行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每天的施工工作人员、作业区域、材料使用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等,同时安排专人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核查、反馈。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定时测量温度,保证温度平衡。
2.钢构焊接施工质量控制对于钢构焊接的质量控制,首先钢构焊接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合格,有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其次,根据钢构特点及焊接工艺要求,对焊接顺序进行合理的编排。一般来说,钢构焊接工序应从搭建预制车间,在车间内预制平台开始,到对原材料进行到场检验、放样、下料,再到构件预制、组装焊接、除锈和涂刷底漆,最后完成现场安装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应使焊接残余应力尽可能地均匀分布。为了确保焊缝达到综合指标,车间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如果在户外进行焊接,要利用防风棚、焊前预热来保证焊接时需要的局部环境温度。并且当棚外温度低于-25℃时,应停止焊接作业。
3.管线焊接施工质量控制(1)提高焊前预热温度在开始施焊前,要先对管端预热,预热宽度距管口100mm范围,提前预热不能破坏防腐层,预热完成后应立即施焊。施焊环境温度低于-5℃但不低于-25℃时,钢管预热温度最低为120℃。返修施焊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热温度不得低于150℃。若使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根焊,要求每完成接缝周长的1/4,应对未焊部位温度是否符合预热温度要求进行检测。(2)保证层间温度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焊道层间温度不低于80℃,层间温度测量应距离钢管端部25mm处使用耐低温测温仪对钢管的外表面进行测量。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应采用加热装置伴随加热,并加大预热及层间温度的采集,每道焊口预热、每层焊道在施焊前的层间温度必须测量和记录。(3)焊后保温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施工时,为防止焊缝散热过快,在完成一道焊接工序后或焊口完成后应使用烘干的耐高温保温带(被)对焊口进行包裹覆盖。要求保温带(被)宽度比的钢管母材宽度宽0.4米以上,长度比管道圆周长长0.2米以上,且有足够的保温时间。(4)焊接防风棚保护管线冬季焊接作业必须采用防风保温棚,利用红外灯和电暖气,在防风保温棚内快速形成一个符合焊接工艺温度要求的小环境,满足焊接要求。防风保温棚要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一定保温性(外敷保温材料),焊接作业时起到保温缓冷作用。当棚外天气温度低于-25℃,全面停止焊接作业。
4.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在冬季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面工程冬季施工中应强化以下方面的安全措施:(1)针对冬季施工特点,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同时为员工购置专用的防护用品。(2)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权负责冬季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班组安全活动日制度,每日施工前开班前安全会。(3)营地禁止乱倒水,防止结冰后行走滑倒;通行道、爬梯等作业面上的冰块、积雪或者霜冻等要全面清除,做好防滑安全措施。(4)加强用火、用电管理,遵守消防规定,定时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预防火灾和注电的发生;房间内用煤火炉取暖的必须加烟囱,房间必须留有通风口。(5)车辆出行应配备取暖设施,配备防滑链、雪地胎等防滑设施,行车时,应保持足够的车距。(6)冬季草场地段树木、杂草较干,容易引起火灾,各个施工机组应做好防火灭火工作。(7)认真落实三级监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安全监护和安全措施的完善,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作业现场安全、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1引言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冲击,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意识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强化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施工项目管理也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与现场管理展开探析。
2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建筑企业立足的根本,建筑企业要严把质量关卡,把质量上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地位。建筑行业涉及的范围广且工作内容复杂,给项目造成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工程对质量的要求。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集技术、经济等为一体,具有综合性质。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展开施工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1];其次,建筑企业要强化内部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认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并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点还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出高质量工程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并提高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对质量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质量管理队伍人才的凋零,无法发挥出质量管理人才队伍的作用,不仅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而且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质量管理还在于施工质量与技术的提高,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使工程的各方面都能跟上时展需求。
3安全管理
建设施工项目自身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属于高危行业。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大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规范施工流程与操作标准,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员岗位,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督促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职位,任用的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一定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以及较强的事件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好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细”和“严”是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因此,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要全方位展开,做到一丝不苟,并且严格控制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建设与操作流程。由于建设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民工,他们缺乏安全管理与生产意识,而且对安全生产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展开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使工人自觉地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要发挥安全管理的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给施工工人和监理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2]。施工企业还要加大安全技术的投入,做好紧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与企业损失。
4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包括工程涉及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施工水平等。工程预算要根据工程设计进行,因此,合理的工程设计是各环节衔接的关键,要对关键程序与工程做出优先安排,以保证施工进度。材料费用在整个工程成本预算中所占比例最大,也是工程是否盈利的关键因素。施工企业在一项工程开始建设前,要进行材料采购,所选材料一定要与施工标准相符合,根据成本预算计算出需要的材料数量,并在预算范围内购进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避免出现材料购进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购进材料后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外部因素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保证使用的材料质量在标准范围内,把好质量关卡。另外,人工成本也是施工成本预算的重要部分,施工企业要控制好人工成本,选择具有一定施工水平的施工人员,并开展相关培训,规范工人招聘行为,尽量避免招聘短期工人,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施工工程企业要设立相关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人力需求招聘所需人员,并进行上岗培训,同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以保持工人的技术水平与成本控制意识。对于员工的考核需要实施合理的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奖励制度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设置合理的奖金数量,并与员工的薪酬相关联,深刻树立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细节中[3]。
5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点。工程开始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就取决于编制好的施工方案,而施工方案又是现场管理的依据。施工进度除了以施工方案为依据,还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对影响实际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排查,并及时解决,以保证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相一致。进度的管理需要从施工开始贯穿到末尾,制定出分段完成时间,控制好实际施工进度。施工进度控制对于工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控制好施工进度,才能保证工程在规定日期内完工,反之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完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加大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另外,工程开始前,需要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签订的合同文件,明确工程完成的期限及其他要求,并对施工现场做出认真分析,以确保能够及时解决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施工能力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等因素做出综合分析,制定具体的与实际更加贴近的工作计划,在工程施工期间加大对项目管理的监督,促进各项管理条例的真正落实,发挥好现场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6结语
建筑企业能够保持平稳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存在,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对工程以及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条件,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程的质量建设中,并保证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还要不断创新与改进项目管理体系及各项制度,使项目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作者:潘峰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全面推进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全面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高。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许多公路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工程成本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和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避免超额投资,更是为了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最终目标是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投资者和社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公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机遇和挑战同在。一方面国家各种方针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公路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的加入,使得各施工企业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对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严格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成本与公路项目建设
1、公路项目建设的生产流动性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数量分布不均以及工程建设的不可逆性,在较长时间内大量占用和耗费人、财、物,这便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优化工程施工成本,减少资金闲置造成的损失。此外,鉴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及其不可逆性,本着合理投资的原则,工程施工的资金投放越晚越好,即资金的投放应前紧后松,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的成本。
2、工程施工的合作性要求高。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环节多,施工组织多样,一项工程通常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单位的密切配合。若缺乏合作性,将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因此,如果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通力合作,有效沟通,树立“全员理财”的观念,通过合理预算、责任到人,将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标。
3、工程施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自然因素、外部干扰等。因而工程建设的成本管理具有不可比性,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据工程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之,在项目管理中,要坚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质量、进度、安全控制为目标”,本着“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强调主动控制,全面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二、公路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成本分析有利于公路施工成本管理。整个施工过程由不同的成本构成,包括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实验成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各种成本,应将成本进行合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进行细致的成本分析,从而有利于成本预算与后期的成本控制。将整个建设成本看成一个大整体,再分析细化各个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费用的支出,从而优化成本管理。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制定工程成本管理制度,成立成本管理机构,明晰职责,在成本管理上树立务实创新的思想理念,根据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机制与方法,积极发扬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树立全员理财的新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能够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
3、积极预测,合理报价。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要体现科学、客观、前瞻与竞争的特性。与此同时,预测市场风险,特别对于大型的跨年度工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市场行情预测施工同期材料的价格,根据国家政策与法律预测人工单价和各类费率的变化,并将前期的同类工程进行比较,预测该工程期望效益。然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运用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等方法制定本管理方案。总之,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预期利润的最大化。
4、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先进的过程成本管理流程。从成本目标的编制、执行到工程结算,均实现过程管理,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明确工程成本中量、价、费之间的关系,达到精准、细化的成本管理目标。
5、通过增加收入、减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分析原因。同时,加强合同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6、提高工程变更的预见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对整个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要。工程变更需要项目管理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工程的成本影响作出评估,综合各方意见与建议,实施恰当的变更方式。
三、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获得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通常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以便获得工程的承建,这便对施工单位的总收入和利润产生严重的影响,成本控制由此成为施工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既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又有利于预测与回避工程风险,对于整个工程的投资建设与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带动了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工程建设成了国家的重点项目之一。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内容,但同时,财务管理又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并实现既定目标。但纵观我国当前的工程建设,其财务管理在实际的过程建设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成为了阻碍我国工程建设的一大因素,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一、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现状
通过对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的研究分析可发现:首先,当前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规范制度的监督与保障,会使财务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其次,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缺失会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可能由于风险意识的缺乏使工程建设陷入不必要的资金风险。最后,大部分工程建设都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往往将财务管理单列出来,忽视了其它部门的配合和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未参与到工程建设全过程
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都会跨越较长周期,而财务管理活动因为涉及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也需要参与到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在项目开展的前期,财务管理需要参与项目的研究、论证、竞标、签订合同等环节,以确定合理的预算和执行方案,确保资金的优化配置;在项目开展的中期,要对财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要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以更好的控制成本,实现预算;而在项目后期,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工作,以加强对资金的合理性安排。但就当前情况看,大部分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都还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参与到整个过程,在项目初期,财务管理仅负责执行项目既定目标,在项目中期,对项目的监督不到位,而在项目后期,也未能及时处理工程结算工作。
(二)资金管理不合理
工程建设中,一般涉及的项目都比较大,资金需求量也较大,而资金回收期较长,对资金的管理和应用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要将资金管理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但目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建设都采用“多头开户、层层拨款”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下,由于涉及到的人员过多,程序复杂,往往会导致资金的挪用、乱用现象,而降低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管理水平。
(三)财务管理账务缺乏透明度
当前,大部分的工程建设财务管理中的账务都缺乏透明度,并不向外公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受限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对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会计项目和资金调配等管理不到位,而无法清楚明了地公开账务。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工程建设账目都是与单位财务账目一起建立的,一些大的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多个单位,因而无法进行账目的透明、公开。此外,部分工程项目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因为私利或操作失误而出现违法违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财务账目自然是无法做到公开透明的。而财务管理账目中缺乏公开度与透明度,也就缺少了相关的监督,而容易使财务管理陷入违法违规的风险。
三、加强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
要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工作,将其延伸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在项目前期,参与工程的设计,并对预算的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严格审核预算方案,在对项目工程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派遣财务人员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在项目中期,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及时发现偏离预算的项目并采取措施纠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的购买,要通过正规程序和渠道,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工作,确保应收款项和资金归位。要通过对工程建设整个过程的财务把控,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到位。
(二)加强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加入WTO已经有些许年头,企业也迈向了国际市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索赔问题已经被诸多施工建筑企业所关注与重视,并把它作为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工作内容的管理重点。一般情况下,索赔就是指承包人在合同施行、执行的过程之中,对非己方原因所造成的工期延误、成本费用超额等引起的经济损失的经济赔偿;而这赔偿过程就是由承包人向发包人提出相关经济损益的补偿以及相应权益要求等。
一、构成索赔成因的主要因素分析
索赔过程是一种合法并且合理的正当权益要求与需求,其是一种经济补偿的合法行为,而非无理争议的惩治行为。它是建立在双方合作、认同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协议过程。经实践证明,索赔程序的合理、有序开展,有助于社会建筑市场向着秩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方向前进,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直观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同本身问题
简单来说,合同本身有承发包双方协议签订时的不完全性、不完整性,即使是双方会考虑一些附加条款的添加,以致生效。也就是说无论合同在实际设计时,双方考虑的多么详尽,依然有着可变化在内的客观因素加以影响,其后双方可能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合同中有可能没有明确出来,这时双方就会产生实质上的经济纠纷。另外,还有就是承发包双方对合同的整体体系认识程度不足,导致合同在实际签订时的完备性明显不足。另外,对于工程建筑行业所签订的法律生效合同,是两个学科的体系认知,即工程建筑与法律学科相应知识的结合,专业性非常强。但是往往在各方单位再考虑详尽条款时,会出现“懂法律的不懂技术、懂技术不懂法律”的现象发生,这样的合同极易导致其与现实背离、脱节,进而引发合同纠纷。
(二)不可抗力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事件,另一种是社会事件。自然事件的促成原因不利条件与客观现实障碍所导致的。如在施工阶段,发生了自然灾害,诸如地震、核污染、放射性污染的不可抗拒自然因素的障碍条件引发的风险损益。社会事件则是指受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或者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引发的施工索赔。
(三)拖欠支付工程款
正常情况下,在合同中都有明确的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约束时间、付款利息与利率等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业主没有按照规定支付工程阶段性工程款以及最终支付款,承包单位就可以根据这项合同基本规定,向业主提出索赔,同时包含影响工期进度的索赔利息等。而像严重拖欠工程承款的行为,最终导致承包单位是资金融资过程出现困难、障碍,还是中途变更设计条款导致的工程进度延误等行为过程,甚至也包含合同最终终止的行为,这些因素对于承包商来说,就可以提出索赔或者向法院上诉。
(四)不依法履行施工合同
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因一些意见分歧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等人为因素,使合同双方都不严格执行合同文件。尤其是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承包商不考虑影响工程的其他因素,采取“低价夺标、索赔盈利”的策略,而业主也不考虑投标者的中标价是否合理,将建设项目承包给中标价低的施工企业。但是,在具体施工中,不合理的中标往往会使工程项目不能按质按量如期交付使用,引起垫支、拖欠工程款、银行利息、工期、质量等原因的工程纠纷和施工索赔。
二、保障索赔成功的必要措施
(一)熟知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法律环境
简单来说,法律至高无上,法律授予合同生效,合同受法律所管理。也就是说在合同的生效期限、变更条款、索赔与争议等环节最终明确、追究起来的这段过程,都要与法律产生紧密的联系,涉及到法律法规的相应管制原则。所以当工程合同和法律严重产生背离或矛盾是,通常会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去界定相应标准。因此,做好合同管理的基本工作必须以充分了解、熟知项目合同的法律环境。
(二)制定详尽、具备说服力的索赔报告
编写索赔报告是一项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知识于一体的、复杂的工作,其语言性较强。索赔报告的编写应把握两个方面,应对索赔的合同依据、索赔事实、索赔费用、时间计算、索赔的客观事实与损失的因果关系作有理有据的说明;索赔报告必须准确,计算的数据要准确无误,语言要婉转恰当,文字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使对方能由浅入深地了解索赔事件的来龙去脉。
(三)在谈判中逐步完善合同
合约制是社会化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合同是索赔的根本性凭证,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索赔的作用是解决合同双方经济赔偿与纠纷的主要途径,又是有效制约双方落实责任、履行义务的重要手段。因此,一方面,要保障索赔能够成功,首要必要展开的工作就是要加强施工合同的基本管理,认知合同的明确的条款,从而结合条款去在谈判过程中逐步完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逐步完善合同,能够使索赔的成功几率大幅度增加,还因为完善的合同条文能使风险转嫁,突出双方的权、责、利的深刻关系以及公平合理的性质等;另一方面,详细考虑的、逐步完善的合同能够防范于意外风险,遏制签订合同双方不愿看到的单方约束条款出现,以及防范于独立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将风险摊分。
(四)找准索赔事实,准备充分的索赔凭证
索赔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要保管好一切能够证明自身利益的可靠性事实根据的原始性数据、资料。也就是说,有理有据,让事实“说话”。有理才能够提出索赔,有据才能使得索赔成功。如,在建设项目基础工程开挖土方时,发现了地下水,这时就需要抽水台班和相关设施以及人力去处理。但是,在项目招标时,业务没有向承包一方明确说明土方开挖时会出现地下水,因此导致承包一方在投标报价时未考虑相关设施的作业费用以及工时费等,而中标之后的会审过程中以及签订了项目合同时,又忽略了其相应费用。所以说,像这件事的处理过程,如果承包一方拿出合同让发包一方(业主)确认合同的签字凭证,即可像发包一方提出索赔,索赔的具体事项就是补偿相应的台班设施以及工时费用等。但是索赔也有依据才行,而事实凭证就是当时双方所情定时的项目合同、招标文件、图纸会审以及业务或相关机构所签订的签证单。
结语:
总之,对于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行业来说,合同管理中的索赔的作用是一种警戒、预警作用。其最终目的是避免违规行为引发的经济行为纠纷事件发生,约束合同内的约束对象能够实行正确的正规、规范行为。因此,合理运用合同成立条件,创建良好索赔机制等,可以有效避免经济纠纷出现、实现转移风险、获得补偿损益等,切实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综合运营能力。
参看文献:
[1] 姜翔程,陈森发. 建设工程合同索赔成因及承包商对策[J]. 建筑经济, 2009,(03)
0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其服务宗旨和任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效。近几年对一些亏损项目审计发现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差,管理混乱,有关职能部门疏于监督,导致管理失控。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审计,加强对项目管理事中监督,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工作。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过程审计做一些初步探讨。
1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是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合同签订的严密性、分包工程成本计量等重要因素的审计,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会使审计结果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由审计部门牵头根据需要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组成联合审计组,是进行项目过程审计监督控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实施项目过程审计的有效方式。
2开展过程审计具体实施办法
2.1工程初期开展审计调查,着重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检查。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初期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工程开工初期之际,保证各项工作能有计划的规范运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受人员调配、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人员、机械设备未完全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工程开工后几个月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工作:
2.1.1检查公司与项目部有没有签订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有没有进行责任成本测算,编制成本预测报告,公司有没有下达目标成本及利润指标,有没有根据合同价及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单价分解和控制,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1.2检查是否与施工队伍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协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有无采取会签会审的制度,有无明确承包单价、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结算方式。签订承包合同首先应该对劳务队的实际施工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核,避免因没有施工能力中途退场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合同内容要规范、严谨、合理。主要包括工程数量的计量原则、单价的约定及其包含的工作内容、设计变更的处理、合同履约保证金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办理与款项的支付等,尽量保证不因合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与业主合同方面的变更管理要及时,随时掌握和运用索赔条款。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成本损失、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2.1.3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材料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项目部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程序化、制度化,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2.2工程项目中期开展财冬盼古审计.重点针对项日的解昔管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工程中期由于施工任务较紧,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施工生产进度,往往忽略了成本控制,很容易产生财务收支、经营合同签订、工程量计量确认等手续不完善的现象,产生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过来,很可能会滋生损公肥私行为,加剧管理混乱局面,给整个项目的经营带来人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中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核查资金来源及使用,鉴证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有无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检查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执行情况,披露成本控制或管理控制环节存在的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健全性。通过与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项目经营管理及会计核算行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成本控制意识,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治理薄弱环节,保障资金周转的安全与效益,强化项目经营管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2.2.1工程结算方面,抽查承包合同,核对结算单据。主要核查:结算手续是否完善,有没有工程结算单或工程量验收单,相关部门人员签证手续是否完善,对外结算有没有完税发票;是否存在非法分包或分包控制管理不到位现象,如:不注重分包队伍领用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结算是否代扣税金及工程质保金;与业主及分包队伍结算资料整理是否及时充分,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确认结算收入和成本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状况;机械费是否已按规定摊销进成本;职工集资设备、外租设备租赁台班费价格与当期市场价格对比是否有较大的偏差。
2.2.2会计核算方面,主要通过抽查会计凭证方式进行。检查核算行为是否规范,会计帐务处理是否存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现象。如:发放奖金、加班费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在间接费用或工程施工成本项目核算;项目经济活动是否违反财经纪律,不依法纳税,偷逃税现象,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风险。如;材料采购无发票,工程款结算及工资支付未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等。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潜亏挂帐问题,是否存在帐实不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有存在应督促其及时纠正,防止漏洞产生。
2.2.3财务管理方面,着重检查制度遵循和管理效率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信息反馈是否滞后,施工过程中是否及时核算反映、传递财务信息,是否影响经理层进行人、财、物的调配与控制,从而降低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二是财务管理有没有发挥预测、反映、监督、控制等作用,财务收支活动是否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开支有无计划性、效益性。
2.2.4资金管理方面,检查现金及银行存款帐,主要检查:结算工程款、材料款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是否存在违反资金管理规定,违规拆借资金行为或借用银行帐户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所不同,施工作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大量危险作业特别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并且事故造成的危害性和损失相对来说是较大的,所以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必须谨小慎微、时刻提高警惕,否则一旦事故发生,严重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相对粗放,缺乏细致的管理。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小事故和未遂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由此来看,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人的要素角度来看,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思想方面存在误区,直接原因就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存在多种危险作业情况,施工作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难度。2.导致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上发生问题的重要因素是由于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发生。
四、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关系着石油工程的生产安全甚至人们生活的环境安全。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纷纷思考提高安全生产的措施,并积极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建设的研究探索。
(一)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危险性同其他行业相比要更高,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应该更加严格,管理部门也必须更加完善,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主要由企业车间的安全员组成,做好生产工作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使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
(三)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工程风险。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因其有着大量高危作业而更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对施工工程现场要进行严格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尽量保证安全生产建设。
(四)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应急准备。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要不断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建设工程之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石油化工管理和施工者的责任心,夯实管理责任。在工程施设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落实到个人,减少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五)加强工程安全监管,明确岗位职责。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其特殊的危险性,更要做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工程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
(六)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职工生产技术方面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时,需要有针对性,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针对常见安全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了解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