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5: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秘书学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秘书学专业论文

篇1

关键词:秘书学;本科定位;高职文秘专业;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文秘专业。由于长期以来,秘书学本科定位没能确立,出现了没有太多的本科文秘专业毕业生从教,职场秘书在高校没有专业提升空间,教学研究无法深入等问题,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专业规模、教学研究都有很大影响。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第一次把秘书学定位为文学类中国文学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7(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1)。诚然,这是“根据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秘书学本科定位以后,秘书事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新时期,秘书学界将面临新的形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整个业界美好的发展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开设的文秘专业,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笼罩在高职文秘专业周围的一切不因影响都将消除。

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的影响。文秘专业的师资队伍成分复杂,常常被冠以“杂牌军”。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秘书专业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能达到国家规定的1:16的师生比指标,许多院校就不顾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等,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以至于把中文、图书档案、行政管理、英语、酒店管理等方面的教师拉了过来。当然,这些专业人才对文秘专业具体模块知识要求有帮助,但对于整个文秘专业属性却不甚了解,势必会在教学过程造成专业知识偏离,更重要是很难把秘书专业意识在言传身教中贯穿其中,这样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就难以保障质量。秘书学本科定位后,设置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会增加,社会上的各种各级的秘书职业培训机构也将成倍增加,给高职文秘专业教师进修提供明确道路。科班出身的秘书学教师可以随着秘书学学历教育的升级而继续进修本科或者研究生,将来还可能继续博士学位学习。其他专业的非科班专业教师将有了理想的学习之所,可以到秘书学本科专业继续学习,更新知识和改换专业,干干净净地甩开“杂牌军”的帽子。

对高职文秘专业规模的影响。在设置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招生规模大多维持在每届30-60人之间。招生规模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其中与秘书学本科定位有关的原因有三,一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了秘书专业资格证,大多都直接参加工作。随着职场发展需要,学历需要再次提高,这时又没有对口的本科文秘专业,他们的职场继续教育之路到了尽头;二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不能直接升入对口本科文秘专业,只能转升行政管理学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当下即使本科毕业也很难找工作,有能力专升本的学生也会决定放弃而就业。就连现在毕业生报考的火热的公务员大考,高职毕业生也只能望着眼前大面积招考文秘专业人员的岗位而止步,应为报考的条件是本科毕业生;三是秘书学没有确立本科定位,在社会上很难有影响力,有些本科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设置了文秘教育专业或汉语言专业(文秘方向),毕业生在社会上也得不到重视和肯定,受其影响,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可想而知,也很难得到社会肯定,多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秘书学本科定位后,文秘专业影响力和毕业生影响力都将随着秘书学科地位的上升而上升,开设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大幅度增加,三年高职学习毕业后将可以继续就读本科秘书学专业,成为单位招聘和公务员招考的抢手货。秘书学专业学生将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社会地位也将得到提升,职业发展也有可持续之路,秘书职业将成为众多青年向往的职业,秘书人才培养也将大有作为。

对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研究的影响。鉴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影响,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团队相对比较弱,学校投入也因学生规模上不去而减少,就不利于专业教学研究,更不利于专业建设和成长。一些文秘专业的老师对教学和科研缺乏执着的精神,更有甚者在专业建设最需要的时候公然离去;一些单位对文秘专业减少缺乏政策支持,不把文秘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列入学术论文的范畴。有的老师就算写了文秘专业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在晋职称评审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歧视,有的就干脆撇开专业研究相近专业论文。直接导致秘书类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降低,无法跻身于核心期刊行列。一个专业没有核心期刊支撑,也就在学术界失去了话语权,专业教师也找不到专业内的核心期刊,没有专业核心期刊为平台,就没有办法评高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就无法成为专业带头人。如此恶性循环,高职文秘专业建设就被束缚其中,形成无法突破的怪圈。秘书学本科定位后,随着秘书业界声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大量的需求,将推进高职文秘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专业办学效益。文秘专业也将在高职院校诸多专业中提升竞争力,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脱去“杂牌军”帽子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将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去,抓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带来的机遇,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技能、快速成长型秘书。

从目前来看,在本科秘书学专业毕业生与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没有形成激烈市场就业竞争之前,是高职文秘专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从办学定位上来讲,本科秘书学专业培养的是研究型秘书人才,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秘书人才,两者也不会形成太大竞争压力。再从当今秘书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社会组织中需要的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薪资处在底层,是基层的初级秘书。有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秘书从业者中有54 %的人拥有专科学历、31 %的人拥有本科学历,中专及其以下学历者仅占14 % ,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就更少只有1 %。在调查的758人年龄上显示,18-30岁的有310人,占总人数的40 %左右;31 ―40岁的有342人,占总人数的46 %左右。两者相加比率高达86%。两类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秘书都年轻人,基本上是从秘书的最初级干起,这符合当前秘书职场分布现状。一般来讲,秘书人员都是从最基层的秘书工作开始的,很少有人从学校到职场一步到达高级助理级秘书,这需要需要在职场慢慢的成长和发展。而这些条件,恰恰都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相信,秘书学专业本科定位以后,秘书职业从业者和秘书学专业教育、研究者们将迈入激情奋进的康庄大道,只要所有的秘书人勤恳努力,探索创新,秘书学发展的路子一定为越走越宽。高职文秘专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必将沐浴在春风里,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搞)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28号文件.

[2]杨剑宇.《秘书学申报本科的坎坷历程》《秘书》.2011年第11期.

[3]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上)》《秘书》.2011年第11期.

[4]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下)》《秘书》.2011年第12期.

篇2

一、 本科秘书学师资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秘书教育主要集中于高职高专层次,本科主要采取的是自学考试教育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一些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陆续开出本科秘书培养方向。据杨树森先生统计,到2008年我国公立本科院校招收秘书专业本科生的已有100所左右,其中包括很多“211”重点大学[1]。有人评价这些秘书本科专业,说其开设得晚、起点高、师资力量雄厚。表面看来,此评价毫无问题,但仔细研究我国秘书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其整体性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主讲岗位资格明显不够。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师资队伍机构不合理。由于文秘本科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建比较迟,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实训教师、实习现场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拥有教师职业资格与秘书职业资格的“双证”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秘书专业学科知识不足。我国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很高,硕士、博士占有非常大比重,中青年教师中本科学历的已经很少。但本科院校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中却缺少真正接受过秘书学科系统教育的教师。目前我国秘书本科专业的文秘教师大多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带着不同的学科背景改行而来。例如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管理系教师承担起文秘课程的教学任务。

对文秘专业教师的认同感不强。在担任文秘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很多教师还承担着学缘专业的教学任务,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缘专业上,造成所教、所学与所研脱节,从而导致对秘书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精不深,边教边学、“现学现卖”现象十分严重。

缺少文秘从业经验。秘书教育以培养实际应用性技能为主,“务实、实效”是秘书教育的根本。很多秘书专业教师缺少文秘经历和经验,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唯书本、唯理论,职业性、实践性、情境性不强,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引导性。

缺乏秘书职业道德。秘书作为现代服务行业中的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有特殊性要求。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的高校教师,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不到示范性的榜样作用。

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任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一个专业的教育水平。专任教师少、专业角色意识差、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对称等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专业程度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二、本科秘书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刺激

为解决秘书学专业(本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秘书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高等院校科学化的师资管理建设十分必要。

(一)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

虽然自学考试和成人学历考试中列有秘书(文秘)本科专业,《高职高专招生专业目录》也列有“秘书学”专业,但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却没有“秘书学”专业,2003年国家质监局的《学科分类代码》中,也没有“秘书学”的名分。这就意味着全日制高等学校秘书类本科专业尚未获得教育部所承认的合理身份。最近几年,很多高校新设的秘书类本科,都是依托于其他专业做方向培养,其学科地位与专业地位十分尴尬。秘书专业“本科”身份合理与否,不但影响着现任秘书专业教师转型的积极性,而且还影响到秘书学专业教师新生力量的培养,是影响秘书学专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秘书本科专业的独立设置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分”问题。而是关乎秘书专业教育质量与发展的根本问题[2]。

只有秘书学本科地位的最终确定,秘书学教师的归属问题才会得以解决。在许多高校里,秘书学教师有名无分。例如秘书学专业的论文不能算作科研成果、秘书学期刊未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职称的评定要归于其他学科等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到秘书学教师的身心投入,影响到其教、学、研工作的热情。目前教育部修改本科目录,将“秘书学”列入其中,秘书学本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只有全日制秘书学本科专业名分确立,现任秘书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坚实保障,培养名副其实的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秘书学师资队伍才会成为可能。

(二) 高等院校要建立合理的秘书学教师管理制度

师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要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体系。只重视“管”——控制功能的古典管理方法和只突出“理”——协调功能的行为管理方法都不是科学的方法,只有二者并重的现代管理方法才切实有效。为满足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发展的合理化需求,高校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1. 优化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群体结构

“内培”——挖掘整合校本教师资源。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可以由校内相关人员转型而来:其一是高校里的管理系列、教辅系列甚至校企的秘书,他们虽然不属于教师专业系列,但却有一定的秘书从业经验,可以“双肩挑”充任秘书专业的实训导师;其二,其他院系类似学科如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档案管理等课程设置与文秘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同一性,学校可以打破学科壁垒,选用类似学科的专业课教师充实秘书学专业教师队伍;其三,对秘书学本科专业的教师进行秘书业务培训、鼓励他们到实际部门兼职锻炼、参加秘书资格考试,从而使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师转型为真正的专业性秘书类课程教师——既有教师资格,又有秘书职业资格的“双师型”、“双证书”教师。

“外引”——不拘一格引进外部人才。高校要打破过于重视教师学历的聘任传统,引进外部人才以“能者为师”为主要原则,注重被引进者的实际技能。高校可以从两种渠道引进技能型人才:一是院校合作,横向引进,院校聘任高职高专经过30多年的秘书师资建设所培养出的经验丰富的“双师型” 教师和其他院校秘书类本科专业中的教师精英做兼职或专任教师;二是积极聘用秘书行业一线的优秀者做兼职教师,以弥补现任秘书专业教师秘书职业能力的不足。

2. 优化秘书学专业教师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秘书学专业教育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要求很高,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施。秘书类本科的专业多是近年新办,其教学的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秘书专业教师实施教学的需要。有的学校没有秘书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即便是办公室自动化设施也是停留在电话、电脑、复印机的原始阶段,传真机、扫描仪、投影设备、摄像机、碎纸机、远程会议系统等与社会发展同步的设施建设几乎为零。没有秘书学专业教学所需的必要设施,整个教育活动无异于纸上谈兵,严重地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只有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秘书本科专业配备先进、齐全的硬件设备,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落到实处,享受到教学的快乐。

转贴于

加大科研支持。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度决定着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书匠,还应该是学科专家。但学界一些客观因素却非常不利于秘书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对秘书教师专业研究影响很大。如由于秘书学的一些课题很难申请立项;秘书专业期刊仅有《秘书》、《秘书界》、《秘书之友》、《企业秘书》、《文秘》等几种,且都未被列入核心期刊;过分强调秘书职业的实践性而忽视理论的研究。因此,高校一定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开展科研的条件,提高教师的秘书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研一体化:征订秘书专业期刊,购买秘书专业书籍;鼓励教师立足于校本实际情况申报校级课题;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秘书行业的实证性研究;修改学校核心期刊目录,将部分秘书专业期刊列入其中。

3. 完善秘书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

考核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强化作用,对评估专业建设水平亦有参考意义。为了快速提高新设的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

首先,考核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术业有专攻,有的老师在其他学科可能是精英专家,但秘书职业化程度却很低。所以高校在评估秘书学教师时应该打破笼统化的考核模式,在考核时有所侧重,即重点考察教师的秘书专业化程度。只有文秘职业程度高的教师才能胜任秘书专业教师。

其次,考核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考核时要全面考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缺漏。秘书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用秘书职业等级证书来认定,科研水平以其发表的秘书专业论文与立项的秘书专业科研项目量化。而职业操守、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采用教师述职、学生打分、系院评价等多元化的手段做综合性考察。

再次,考核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一些高校评估教师往往通过年终考核的形式来进行。但评价新设专业的教师,以一年为考察周期,其时间过长,不利于及时帮助任课教师认识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故而教师考评时间一定要有弹性,深入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第一线,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将教师成长的过程评价融入到年终考核。及时评价教师活动,会使教师考核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最后,考核还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考核一定要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物质激励包括:书刊补贴、培训补助、课时津贴、论文奖励等;精神激励包括评先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3个层次)、职称晋升、提干等。实施各种激励手段,要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切不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又不可厚此薄彼赏罚不分。事实上,只有公正的激励机制,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三、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的自主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师资管理部门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发展状况,但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自主发展才是关键。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管理,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其发展才会具备可持续性。

(一) 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3]严格地讲,我国秘书专业师资的职前教育与培养力度非常不够,甚至可以说是缺失,现任秘书专业的教师明显存在着“非职业化”现象。秘书专业教师大多“半路出家”,大有“人人皆可为之”之势。这种现状与社会对秘书专业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相差太远。秘书专业教师必须意识到不是任何具有某种学历的人都可以从事此职业,从业者必须要有特殊的职业训练和专门的知识。职前专业水平的不足,要靠职后的学习和自主发展来补足。如果现任的秘书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完善,不积极主动地去提升专业水平,那么其职业的优势将会缺失并最终被淘汰。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具备强烈的专业发展自觉意识,在秘书专业学科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认同等方面自主地去提高,秘书专业教师才能发展成高素质的专职性人才,才能推动秘书学专业的良性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秘书从业人员。

(二) 秘书学专业教师的发展必须要以学、教、研互动为主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认知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秘书专业教师必须立足于所教科目不断地强化自身学习,以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有的秘书专业教师取得教师资格或许已经多年,但作为秘书本科的专业教师却属于新任教师的层次。他们职前学位教育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与秘书职业关联性不大,职后所教学科与秘书学亦有区别。为了所学内容与所教科目一致,秘书本科专业教师必须要通过自身学习达到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充。而且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对秘书职业素质要求的多元化,秘书专业教师的学习将永无止境,持续终生。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科理论与科目教学活动的研究。实践证明,只有注重学术研究的教师,才能最终成就专家型名师。秘书学本科专业课程各有特点,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与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除了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外,还应该强调其针对性和个性。秘书学专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成绩评价等作出及时准确的总结,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并实践,秘书专业课程的质量才能最终得以提高,教师才会有强烈的精神满足感。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学、教、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所学、所教激发科研灵感,以所研促进所学与所教,真正做到学、教、研的良性互动,才是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 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群体发展的观念

篇3

黑龙江工业学院(原鸡西大学)自2013年升本以来,经过四年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理工科专业为主、文理协同发展、本专科结合的办学模式。为适应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校发展理念,黑龙江工业学院在结合鸡西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的同时,加大应用型、实践型专业的建设,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在以上的大背景下,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学科专业建O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求生存、图发展”的严峻发展形势。不可否认的是,在强调应用性的前提下,人文学科有其先天的不足。首先,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提高生产力水平、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理工类专业具有先天优势,而人文学科则在产生直接生产力方面存在天然劣势和专业限制。其次。相对于理工类专业,人文学科专业对高精尖的要求较低,强调记忆的内容远远大于理解的内容,死记硬背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因此,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理工科相对于人文科是高层次的脑力劳动,其产生的社会价值远大于人文学科,因此,具体到个人收入水平上,理工类专业的收入远远高于人文学科收入。面对现在高房价、高收入的现实,学生在专业选择上,选择理工类专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作为以理工类学科为主的本科院校,黑龙江工业学院的人文学科发展面临必须转型的局面,加大应用型人文学科专业建设,成为人文学科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修辞等几个部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是三门语言类基础课程。现代汉语作为语言类专业课的“桥头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入高校所必修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现代汉语教学方面已经成熟,在教材选用上也已经固定化,北方高校多采用黄廖本,而南方高校多采用张斌本和邵敬敏本,但课程体系基本一致,都侧重于语音、词汇、语法的精耕细作,而文字和修辞部分略讲或让学生自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汉语又加入了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知识,但仍然保持“三足鼎立”的局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一般为两学期课,每周为四学时,总计在140学时左右,是比较漫长的教学过程。

篇4

在秘书学的建设中,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迄今未能引起秘书学界的重视。如果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与蔓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秘书学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不利于秘书学的教学及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

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指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档案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上出现的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秘书学与文书学重复。现有的劝书学著作(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文书学的内容,但大多是照搬文书学的研究成果,如文书的一般知识,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文书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乃至文书立卷业务,等等。笔者案头的一部秘书学著作,以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论述文书和文书工作,包括文书立卷业务。①

其二,秘书学与公文写作重复。多数秘书学著作(教材),都把公文写作的部分内容作研究对象,而且多从微观操作上进行研究。其中有各种通用公文的写作,也有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还有经济文书、涉外文书和交际文书的写作,甚至学术论文的写作。如笔者所藏的一部企业秘书著作,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公文的写

作。②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酷似一部应用写作教科书。③

其三,秘书学与档案学重复。

有相当多的秘书学著作(教材),均以独立的章节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档案和档案工作,主要是机关档案工作,其内容与档案学的的某些部分并无二致。如笔者备用的一部秘书学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知识,此外还介绍了档案室的类型、任务和制度。“这些内容,显然与档案学特别是档案管理学的有关部分一模一样。由笔者主编的一部秘书教材,亦将机关档案工作划归秘书学的研究领域。⑤

其四,秘书学与行政管理学重复。

有一部分秘书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地撷取了属于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如笔者手头的一部秘书著作,在“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标题下,分六节论述了行政管理与行政原理,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与行政方法,人事行政与财务行政,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等与秘书学关系不大的内容。“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诸如基建、房产、物资、财务、车辆、食堂、宾馆、招待所和机关环境等后勤工作。⑦

不难看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严重的。难怪有人怀疑秘书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也难怪有人认为秘书学不过是多学科的拼凑,尽管看法失之偏颇,但问题确实存在,其症结何在呢?以笔者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秘书学发展迅猛,致使许多研究者忽视了对秘书学自身理论的研究,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学科分类、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秘书学的兴起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的成分。

第二,由于秘书工作与文书工作、文字工作和档案工作密不可分,而且秘书工作迄今包含文书工作和文字工作,因此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和档案学的交叉或重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加之秘书学的研究没有处理好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又助长了重复现象的发生。

第三,由于秘书学评论落后于秘书学研究,学术上的是非缺乏必要的争鸣与批评,象秘书学研究领域如此重大的理论课题,迄今未能开展认真的讨论。因此,使出现了秘书学著作虽然纷纷问世,而重复现象却依然如故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能否划定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因受学科对象的规定,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那么,如何给秘书学的领域划分界限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在划分研究界限的认识上,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承认,给秘书学划定研究领域,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姿态而已,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再说,任何一种划分,哪怕是最权威的划分,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如果不大体上划分其研究领域,那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漫无边际地研究,致使秘书学无所不包;二是研究领域过窄,致使秘书学的研究难以拓展。不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有碍于秘书学的建设与发展。正确的认识,应象美国社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所言:“那些界限应当象一件能勾画出形体的宽大的斗篷,而不应当象一套僵硬的盔甲,盔甲固然能防御别的学科的人对同一领地提出要求,但它毕竟太约束人⑧

其次,是观点问题。秘书学作为一门科学,即使研究内容再庞大,研究领域再广泛,也总是要有个界限的。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首先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即从秘书学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去划分其研究领域。秘书学原来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清代的幕学著作,就包括刑名、钱谷、挂号、书启、征比等知识。民国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秘书工作开始侧重于文稿撰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等业务,因此研究文书与档案的著作相继问世。在五六十年代,档案工作逐步独立,档案自成体系;文书工作日趋完善,文书学开始兴起。自八十年代以来,写作学另立门户,行政学走向成熟。这就是说,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有不少研究内容不断从秘书学中分化出去,不再属于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诚然,也有些研究内容不断进入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如秘书人才学、秘书教育学、秘书心理学和秘书美学等边缘学科。如果将已经分化出去的研究内容继续留在秘书学之中,或者将已经进入秘书学之中的研究内容继续拒之门外,都不利于科学地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再次,是途径问题。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还必须解决途径问题。笔者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供采用:一是历史的途径,即通过对早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寻找开创者们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从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几部秘书学著作来看,当时秘书学研究者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是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其中的秘书实务,就包括了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工作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受其影响,在其后的秘书学著作中,大多沿袭了上述研究内容,且成一种传统。不难发现,历史的途径可使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秘书学发展的连续性。但它也有僵化的危险,因为传统具有保守的天性。二是现实的途径,即通过对近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探讨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什

么问题,以确定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初期间世的十余部秘书学著作来看,除了继续保留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等传统领域外,又新增加了辅助决策、沟通信息、督促检查、公共关系和办公自动化等内容。⑩这种变化,不是研究者心血来潮,而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依然存在,且有不断扩大之势,除了沿袭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等内容外,行政管理学的某些知识成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显然,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三是比较的途径,即通过对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对比分析,从总体上区分各自的研究范围,将不属于秘书学的内容归还给相关学科。

三、秘书学领地知多少

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应本着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从而勾画出一件形体宽大的“斗篷”来。笔者根据现有的秘书学著作(教材),拟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界定为四个区域、25项内容:

(一)秘书史

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任务有三: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研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研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

(二)秘书理论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认识成果。其基本职能有三: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①秘书理论研究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

(三)秘书业务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由于秘书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且有扩大之势,秘书业务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

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

(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

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准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和服务工作;(10)值班工作,即在值班室固定或轮流担任工作;(11)保密工作,即保守和保护秘密,使之不泄露的工作;(12)其他工作,即领导临时交办或突发性工作。

(四)秘书技术

秘书技术是指秘书人员用于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它与秘书业务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其功能主要是培养秘书的操作能力。秘书技术应包括如下内容:(1)秘书工作方法,即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处理事务工作所运用的方式、程序、途径和技巧;(2)秘书办公场所,即秘书人员按照一定的制度,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处理公务的处所5(3)秘书办公手段,即秘书人员为达到某种办公目的而采用的办公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程序等;(4)公关艺术,即秘书人员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的公关措施、方法和技巧。

以上四个区域、25项内容,是就秘书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而言。可以预言,随着秘书学研究的深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还会不断发生变化。

注释:

①王熙梅、王景清主编:《现代秘书学通论》,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90至167页。②钱祺喻,刘开文:《企业秘书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至381页。

②张金安、常崇宜编著:《秘书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至305页。

④张希林、吴长有主编:《文秘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至203页。

⑤董继超主编:《秘书学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至202页。

⑥袁维国编著:《秘书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至142页。

⑦搂宇生编著:《通用秘书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7至278页。

⑧[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著:《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1年版,第l页。

⑨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秘书学著作有翁世荣等编著的《秘书学概论》(1984年9月)、王千弓等编著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1984年10月)、张金安和常崇宜编著的《秘书学概论》(1984年10月)、孙云洁和王慎先编著的《实用秘书学》(1985年9月)。

篇5

在秘书学的建设中,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迄今未能引起秘书学界的重视。如果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与蔓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秘书学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不利于秘书学的教学及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

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指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档案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上出现的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秘书学与文书学重复。现有的劝书学著作(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文书学的内容,但大多是照搬文书学的研究成果,如文书的一般知识,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文书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乃至文书立卷业务,等等。笔者案头的一部秘书学著作,以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论述文书和文书工作,包括文书立卷业务。①

其二,秘书学与公文写作重复。多数秘书学著作(教材),都把公文写作的部分内容作研究对象,而且多从微观操作上进行研究。其中有各种通用公文的写作,也有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还有经济文书、涉外文书和交际文书的写作,甚至学术论文的写作。如笔者所藏的一部企业秘书著作,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公文的写

作。②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酷似一部应用写作教科书。③

其三,秘书学与档案学重复。

有相当多的秘书学著作(教材),均以独立的章节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档案和档案工作,主要是机关档案工作,其内容与档案学的的某些部分并无二致。如笔者备用的一部秘书学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知识,此外还介绍了档案室的类型、任务和制度。“这些内容,显然与档案学特别是档案管理学的有关部分一模一样。由笔者主编的一部秘书教材,亦将机关档案工作划归秘书学的研究领域。⑤

其四,秘书学与行政管理学重复。

有一部分秘书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地撷取了属于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如笔者手头的一部秘书著作,在“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标题下,分六节论述了行政管理与行政原理,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与行政方法,人事行政与财务行政,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等与秘书学关系不大的内容。“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诸如基建、房产、物资、财务、车辆、食堂、宾馆、招待所和机关环境等后勤工作。⑦

不难看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严重的。难怪有人怀疑秘书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也难怪有人认为秘书学不过是多学科的拼凑,尽管看法失之偏颇,但问题确实存在,其症结何在呢?以笔者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秘书学发展迅猛,致使许多研究者忽视了对秘书学自身理论的研究,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学科分类、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秘书学的兴起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的成分。

第二,由于秘书工作与文书工作、文字工作和档案工作密不可分,而且秘书工作迄今包含文书工作和文字工作,因此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和档案学的交叉或重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加之秘书学的研究没有处理好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又助长了重复现象的发生。

第三,由于秘书学评论落后于秘书学研究,学术上的是非缺乏必要的争鸣与批评,象秘书学研究领域如此重大的理论课题,迄今未能开展认真的讨论。因此,使出现了秘书学著作虽然纷纷问世,而重复现象却依然如故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能否划定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因受学科对象的规定,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那么,如何给秘书学的领域划分界限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在划分研究界限的认识上,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承认,给秘书学划定研究领域,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姿态而已,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再说,任何一种划分,哪怕是最权威的划分,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如果不大体上划分其研究领域,那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漫无边际地研究,致使秘书学无所不包;二是研究领域过窄,致使秘书学的研究难以拓展。不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有碍于秘书学的建设与发展。正确的认识,应象美国社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所言:“那些界限应当象一件能勾画出形体的宽大的斗篷,而不应当象一套僵硬的盔甲,盔甲固然能防御别的学科的人对同一领地提出要求,但它毕竟太约束人⑧

其次,是观点问题。秘书学作为一门科学,即使研究内容再庞大,研究领域再广泛,也总是要有个界限的。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首先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即从秘书学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去划分其研究领域。秘书学原来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清代的幕学著作,就包括刑名、钱谷、挂号、书启、征比等知识。民国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秘书工作开始侧重于文稿撰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等业务,因此研究文书与档案的著作相继问世。在五六十年代,档案工作逐步独立,档案自成体系;文书工作日趋完善,文书学开始兴起。自八十年代以来,写作学另立门户,行政学走向成熟。这就是说,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有不少研究内容不断从秘书学中分化出去,不再属于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诚然,也有些研究内容不断进入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如秘书人才学、秘书教育学、秘书心理学和秘书美学等边缘学科。如果将已经分化出去的研究内容继续留在秘书学之中,或者将已经进入秘书学之中的研究内容继续拒之门外,都不利于科学地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再次,是途径问题。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还必须解决途径问题。笔者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供采用:一是历史的途径,即通过对早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寻找开创者们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从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几部秘书学著作来看,当时秘书学研究者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是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其中的秘书实务,就包括了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工作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受其影响,在其后的秘书学著作中,大多沿袭了上述研究内容,且成一种传统。不难发现,历史的途径可使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秘书学发展的连续性。但它也有僵化的危险,因为传统具有保守的天性。二是现实的途径,即通过对近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探讨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什

么问题,以确定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初期间世的十余部秘书学著作来看,除了继续保留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等传统领域外,又新增加了辅助决策、沟通信息、督促检查、公共关系和办公自动化等内容。⑩这种变化,不是研究者心血来潮,而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依然存在,且有不断扩大之势,除了沿袭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等内容外,行政管理学的某些知识成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显然,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三是比较的途径,即通过对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对比分析,从总体上区分各自的研究范围,将不属于秘书学的内容归还给相关学科。

三、秘书学领地知多少

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应本着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从而勾画出一件形体宽大的“斗篷”来。笔者根据现有的秘书学著作(教材),拟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界定为四个区域、25项内容:

(一)秘书史

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任务有三: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研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研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

(二)秘书理论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认识成果。其基本职能有三: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①秘书理论研究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

(三)秘书业务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由于秘书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且有扩大之势,秘书业务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

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

(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

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准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和服务工作;(10)值班工作,即在值班室固定或轮流担任工作;(11)保密工作,即保守和保护秘密,使之不泄露的工作;(12)其他工作,即领导临时交办或突发性工作。

(四)秘书技术

秘书技术是指秘书人员用于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它与秘书业务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其功能主要是培养秘书的操作能力。秘书技术应包括如下内容:(1)秘书工作方法,即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处理事务工作所运用的方式、程序、途径和技巧;(2)秘书办公场所,即秘书人员按照一定的制度,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处理公务的处所5(3)秘书办公手段,即秘书人员为达到某种办公目的而采用的办公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程序等;(4)公关艺术,即秘书人员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的公关措施、方法和技巧。

以上四个区域、25项内容,是就秘书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而言。可以预言,随着秘书学研究的深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还会不断发生变化。

注释:

①王熙梅、王景清主编:《现代秘书学通论》,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90至167页。②钱祺喻,刘开文:《企业秘书学》,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至381页。

②张金安、常崇宜编著:《秘书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至305页。

④张希林、吴长有主编:《文秘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至203页。

⑤董继超主编:《秘书学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至202页。

⑥袁维国编著:《秘书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至142页。

⑦搂宇生编著:《通用秘书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7至278页。

⑧[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著:《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1年版,第l页。

⑨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秘书学著作有翁世荣等编著的《秘书学概论》(1984年9月)、王千弓等编著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1984年10月)、张金安和常崇宜编著的《秘书学概论》(1984年10月)、孙云洁和王慎先编著的《实用秘书学》(1985年9月)。

篇6

一、重复现象岂容忽视

在秘书学的建设中,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迄今未能引起秘书学界的重视。如果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与蔓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秘书学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不利于秘书学的教学及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

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指秘书学与社会学、公文写作、档案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上出现的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秘书学与社会学重复。现有的劝书学著作(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社会学的内容,但大多是照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如社会的一般知识,社会工作的任务和原则,社会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乃至社会立卷业务,等等。笔者案头的一部秘书学著作,以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论述社会和社会工作,包括社会立卷业务。①

其二,秘书学与公文写作重复。多数秘书学著作(教材),都把公文写作的部分内容作研究对象,而且多从微观操作上进行研究。其中有各种通用公文的写作,也有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还有经济社会、涉外社会和交际社会的写作,甚至学术论文的写作。如笔者所藏的一部企业秘书著作,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公文的写

作。②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酷似一部应用写作教科书。③

其三,秘书学与档案学重复。

有相当多的秘书学著作(教材),均以独立的章节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档案和档案工作,主要是机关档案工作,其内容与档案学的的某些部分并无二致。如笔者备用的一部秘书学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知识,此外还介绍了档案室的类型、任务和制度。“这些内容,显然与档案学特别是档案管理学的有关部分一模一样。由笔者主编的一部秘书教材,亦将机关档案工作划归秘书学的研究领域。⑤

其四,秘书学与行政管理学重复。

有一部分秘书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地撷取了属于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如笔者手头的一部秘书著作,在“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标题下,分六节论述了行政管理与行政原理,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与行政方法,人事行政与财务行政,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等与秘书学关系不大的内容。“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诸如基建、房产、物资、财务、车辆、食堂、宾馆、招待所和机关环境等后勤工作。⑦

不难看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严重的。难怪有人怀疑秘书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也难怪有人认为秘书学不过是多学科的拼凑,尽管看法失之偏颇,但问题确实存在,其症结何在呢?以笔者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秘书学发展迅猛,致使许多研究者忽视了对秘书学自身理论的研究,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学科分类、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秘书学的兴起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的成分。

第二,由于秘书工作与社会工作、文字工作和档案工作密不可分,而且秘书工作迄今包含社会工作和文字工作,因此秘书学与社会学、公文写作和档案学的交叉或重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加之秘书学的研究没有处理好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又助长了重复现象的发生。

第三,由于秘书学评论落后于秘书学研究,学术上的是非缺乏必要的争鸣与批评,象秘书学研究领域如此重大的理论课题,迄今未能开展认真的讨论。因此,使出现了秘书学著作虽然纷纷问世,而重复现象却依然如故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能否划定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因受学科对象的规定,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那么,如何给秘书学的领域划分界限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在划分研究界限的认识上,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承认,给秘书学划定研究领域,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姿态而已,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再说,任何一种划分,哪怕是最权威的划分,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如果不大体上划分其研究领域,那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漫无边际地研究,致使秘书学无所不包;二是研究领域过窄,致使秘书学的研究难以拓展。不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有碍于秘书学的建设与发展。正确的认识,应象美国社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所言:“那些界限应当象一件能勾画出形体的宽大的斗篷,而不应当象一套僵硬的盔甲,盔甲固然能防御别的学科的人对同一领地提出要求,但它毕竟太约束人⑧

篇7

1、秘书理论要跟上秘书工作的新变化,及时关注秘书工作的新内容

这一点已在秘书学教材中得到广泛体现。比如,杨树森所著《秘书学概论教程》直接将“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写入教材,诸如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信息科学的引入,信息工作成为秘书部门最为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谈判事务、公共关系成为秘书工作的新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页(站)管理成为秘书工作内容之一等[1],对秘书工作具体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另一方面,针对秘书制度建设、国家秘书职业标准的变化等,秘书理论研究者也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解读,客观地评价了其理论地位和作用。比如,关于《国家秘书职业标准》中的“秘书”定义,何宝梅持肯定态度[2],常崇宜和杨树森持批评态度[3],就是研究者们对秘书实践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2、以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秘书工作内容的新变化为契机,及时发展秘书理论

这一点在“秘书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秘书学初创时期,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4],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并且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是在占有了有关秘书工作内容的新材料之后来不断发展秘书学基础理论的,但并不是说有了新材料,秘书学基础理论就要全面翻新。新材料到底带来基础理论的哪些变化,还要看现有理论是不是对新材料依然有解释力。随着秘书学科的不断成熟,基础理论翻新的空间日益缩小,充分发挥现有理论的解释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审视和调整现有的秘书学基础理论。比如,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许多学者依然坚持的观点。其推理过程是:文字的出现是文书出现的前提条件,而公务文书处理是远古时期典型的、重要的秘书工作,所以,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之所以有这种论断,是因为秘书学初创时期,文书工作确实是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文书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来看确有其合理性。但是,今天的秘书工作已有了很大变化,虽然学界关于秘书的定义和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但在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调查研究等与文书工作一样,也是典型的秘书工作这一点上是没有疑义的。然而,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等并非必须借助文字进行,则“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的论断就需要改进了,所以不少论者提出了新的见解[5]。说来似乎很简单,但树立这种反省意识,尤其是要根据秘书工作实际去反省基础理论,甚至把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推倒重来,就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

3、秘书学的实践性也要求秘书理论研究者关注当下秘书工作中的新问题

用秘书理论指导秘书工作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来就是秘书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秘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社会向秘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但是学界对此似乎不很敏感。比如,2008年9月15日上午10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瞬间传遍世界各地,但10分钟之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仍依循以前达成的协议,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这家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德国发展银行因此被媒体称为“最愚蠢的银行”。一家奉命调查此事的法律事务所递交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之后的10分钟里这家银行的职员都在干什么,其中包括董事会秘书和负责处理这项业务的高级经理手下的文员。如果秘书理论研究者能以此为个案和契机,就结构复杂的组织面临突发事件时其秘书该如何迅速作出反应这一问题,从秘书学角度进行深入探究,那么不仅是给秘书上了一堂课,也会为秘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但时至今日未看到有分量的论文,当前秘书理论界的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4、做好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秘书职业,理解秘书和秘书工作,从而提高秘书职业声望

近30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的成长而言毕竟太短,秘书学学科还太年轻,许多基础理论研究还在争鸣当中,所以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没有被提上日程。虽然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秘书职业离大众越来越近,但是人们对秘书的误解还很深。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有师范和文秘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尽管之前多次动员,结果只有20%的学生选择秘书方向,而且选择师范方向的学生毫无例外地拒绝调剂。经私下了解,很多同学是因为家长不同意才选择师范方向的。

最具代表性的拒绝理由有四种:

1.领导、企业老总多为男性,年轻女孩给他们当秘书家长不放心;

2.秘书是吃青春饭的,现在选了这个方向,到四五十岁不做秘书工作,再找工作就难了;

3.男生当秘书没出息,端茶倒水接电话是女孩子的事情;

4.秘书就是丫鬟,干的是侍候人的活儿,怕受气。学生家长的意见基本代表了社会上普通民众对秘书职业的理解。笔者浅见,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秘书行业自身的某些消极现象;二是公众对秘书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那么,这些消极现象是因何而起,怎样预防;如何提高秘书的职业声望,如何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秘书教育,这就不仅仅是秘书学知识的普及问题,更是当下社会向秘书学界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意识,以此推进秘书理论研究,提高秘书职业声望,为当下的秘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注释:

[1]杨树森《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何宝梅《秘书定义述评》,《秘书》2006年第9期。

[3]常崇宜的批评见其专论《秘书定义的再探讨》(《秘书》2006年第9期),以及《关于我国秘书职业定义的再探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杨树森的批评见其教材《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天下]

篇8

2012年之前,我国高校秘书教育只有专科层次的专业设置,本科层次只有“文秘教育”或以专业方向方式开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文秘教育(040335W)”改为“秘书学(050107T)”。改变了秘书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尴尬局面,表明社会γ厥槿瞬诺钠惹行枰,说明秘书人才培养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下的产物,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大部分担负起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了解独立学院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其中问题,对独立学院在新形势下培养好秘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抽取四届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本科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发现秘书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独立学院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基本满足社会需求,适应本地企事业单位需要。

独立学院由于生源、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地域性较强,毕业生大都选择本土就业,基于在人文环境、社会认知、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较好地适应本土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基本能够满足社会对一般秘书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综合素质不高。

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较晚,人才培养水平尚未可与“211”“985”大学同日而语。秘书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综合素质不高,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一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对常用办公软件掌握不够熟练;二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匮乏;三是文字表达能力不够理想,尤其应用文写作水平较差;四是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工作交流技巧不够;五是应变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六是交际能力较差,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三)实习实践经历较少,就业准备不够充分。

秘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习和课外实践的经历较少,许多课堂知识没有及时学以致用,导致毕业后已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办公室事务处理经验,不熟悉基本办公设备的使用;二是综合素养不高,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较稚嫩、不成熟,未体现应用型人才特点;三是就业准备不充分,对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对自己及职场缺乏正确的认识;四是法制观念薄弱,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政策法规缺乏系统了解。

二、独立学院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如前所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之前,我国秘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只有专科及高职层次,本科教育则只有“文秘教育”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文秘方向的方式实现。不管是哪种方式开展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其定位都与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秘书专业人才有所偏差。

(二)课程体系亟须改进。

1.偏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开展不力。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应尤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但秘书专业的实践教学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实践教学过程马虎两个方面。以城市学院文秘专业(2012版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其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19%,但除去军训、课程实训、学年/毕业论文等,在校期间(不算毕业实习)仅有2周(一学期一周)的专业见习。由于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单位一般不愿意深入指导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学生亦只能走马观花。

2.偏重必修课,忽视选修课。

当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必修课程数量居多,毕业必须达到的选修课程学分要求较少。以城市学院为例,秘书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为14%。公共选修课从0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12学分改为6学分(12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放低,且学院近年来严格控制公共选修课开设门数,学生选择余地逐渐减少。选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被忽视,既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导致秘书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匮乏,不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秘书工作者的要求,不利于应用型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

3.课程结构随意化,依师资增减课程。

独立学院文秘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突出表现为依师资设置课程、增减课程模块,而非根据社会对秘书的知识、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以城市学院为例,2009版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由汉语言文学及秘书学两大学科课程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分别为38%及19.6%(按学科实际归属统计,非方案中数据),2012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一比例调整为41.4%及18.1%。秘书专业课程学时的压缩,某种程度上有满足教师工作量的考虑。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体现了这一问题。秘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由教研室安排,教研室根据教师工作量安排情况,是否有教师可担任课程,以及往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等统筹考虑开设哪些课程。

(三)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1.缺乏专业师资。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产物,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情况不佳。由于我国2012年以前无秘书学本科专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秘书专业的教师队伍多数由文学、语言学、历史、政治等专业教师组成。这些教师大都具备较好的语言功底,但普遍缺乏秘书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储备较为零散。

2.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足。

秘书学注重实践和应用,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当前,独立学院秘书专业教师大都没有从事秘书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缺乏切身体会,上课只能照本宣科,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难以抓住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且无法在课堂外指导学生实习实践。

3.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

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引用港台高校的办学经验,聘请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外聘教师,承担实践性强的相关课程教学。但碍于港台高校管理理念、人文环境等不可复制的因素,以及外聘教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外聘教师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聘请秘书工作者担任外聘教师,往往因为本职工作较忙,备课时间不足、缺少教学经验、与学生交流不够,教学效果未必理想。有些独立学院认识到这些问题,便索性由中文等专业教师兼任文秘专业课程,以弥补教师工作量不足等问题,体现了某些高校对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不重视。

三、独立学院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

当前独立学院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文学、师范教育与秘书学交叉,高职教育人才、教育管理人才、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人才混合培养,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当前独立学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

(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新的突破。

独立学院的发展必然需要依赖母体高校,包括管理体制、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等。独立学院大都参照母体高校一脉相承,不少教研团队缺乏探索和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探索出适应本校秘书专业学生的应用型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独立学院未发挥出体制机制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独立学院的问题逐渐被呈现出来并得到广泛认同。由于未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建立灵活的分配及用人机制;利用好投资方及社会资源;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导致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处处捉襟见肘。

参考文献:

[1]陈合宜.秘书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5.

[2]中国大学信息查询系统-秘书学-开设院校.[OL].http:///collegemanage/Contentzhuanye1506_17.shtml,2015-2-11.

[3]石琦,上官飞凤.行政秘书管理实务[M].台北:华丽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8-10.

篇9

秘书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职业,它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也要有非凡的心理承受能力。秘书人员在工作中没有良好的心态,难免遭遇心理挫折,并且会对心理造成伤害。若不及时调整,后果十分严重,将严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及工作的开展。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群体结构。本文从自身专业出发,紧跟文学研究潮流,结合秘书学当今的就业形势以及秘书的工作现状,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形象为例,对秘书学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做出研究,使得秘书学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走上工作道路后能够承受住工作压力,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工作。

一、秘书专业心理承受能力之一:随机应变、自大但有本事

在职场中,业绩与职场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成正比,能力较强的人在面对困境时总是会比那些能力不足的人要淡定,因此秘书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来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悟空知道自己有能力,所以他在遇事时从不慌乱,总能以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三借芭蕉扇”听名字就知道任务的困难系度之大,“孙悟空知道上了当,借来一把假芭蕉扇……他摇身一变,变做牛魔王……假牛魔王接^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第六十回,第766―777页)尽管后来还是被真的牛魔王骗了回去,但是从中还是能看到悟空强大的抗压能力,他能够在困境中冷静思考,懂得换位、随机应变,适时使用自己的本领,能够及时从失败的挫折中改变自己,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可见其心理承受能力之强。

悟空的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对秘书专业的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遇事淡定,不慌慌张张的。秘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分数线而被调剂过来的,心里不能接受调剂的结果,进而放弃好好学习,纷纷自找门路,转系的转系,考研的考研,考各种资格证准备“改路子”。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高考的分数如何,既然已经进入秘书学这个专业,就应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用成功击败质疑,就像傅雷说的,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术上的――打击。

二、秘书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二:抗压能力强、心理素质好

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现在很多职场新人因为心理承受力不够而在职场碰壁、离职甚至轻生,这是不可取的。为了吃,八戒可以忘却周边的危险,甚至泰然的面对危机。由此可见八戒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他既不像悟空那样急,也不像沙僧那样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八戒都能够承受得住压力,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都能够应对,甚至非常适应。第七十七回中狮驼岭的妖怪要吃唐僧肉,想省事就把八戒也捆起来和唐僧一起蒸,唐僧满面愁容,好不担心;反观八戒却在悟空的安慰和蒸笼的舒适环境下睡着了(第982―994页),可见八戒的心理素质之好、心理承受能力之稳定。他始终坚信他神通广大的猴哥会救他。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遇事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每一个秘书必备的心理素质。社会上一些人对秘书抱有偏见,片面地带有色眼镜看待整个秘书行业,将秘书说成是“小蜜”“花瓶”“打杂的”,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不能坦然接受这些对秘书专业的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产生偏激的想法,做出极端的行为。据调查研究表明,很多职场新人因为心理承受力不够而在职场碰壁、离职甚至轻生。身为秘书应该了解专业的名称并不能成为衡量专业的标准,只要是靠的自身实力,而不是所谓的“捷径”。生活是自己的,不应该因不专业的说辞而怀疑自己,更不应该做出偏激的行为。

三、秘书专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三:任劳任怨,意志坚定

秘书身为公司的交际中心,与公司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交流,沙僧的任劳任怨和意志坚定则秘书不可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之一。沙僧勤勤恳恳做事,虽然平时寡言少语、法力弱,但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应对。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孙悟空几次退出团队,猪八戒也动不动喊着要散伙,只有沙和尚初心不改,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坚持要陪伴师父西天取经。当师徒之间出现嫌隙时,沙和尚往往也能第一时间出来调节,可以说如果没有沙和尚在其中的磨合作用,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性格根本都完不成西天取经。比如孙悟空第二次出走,沙僧说:“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若不恨师父……倘怨恨之深……兄在深山……亦诚两全其美也。”(第五十七回,第731―741页)可以表明以上观点。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做秘书就是整天跟着老板,任凭指使,稍微受到点委屈就想着辞职,立场及其不坚定。可是,秘书在一个公司里是相对关键的位置,公司的信息秘书几乎都会有所接触,一个立场不坚定的秘书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隐患,无论是哪个老总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公司有这样的隐形危险存在。是人都会犯错,上司也不例外,总会有些不如意影响上司的判断,秘书作为上司的助手,受委屈时想的应该是调整心态与上司进行沟通,绝不是辞职,辞职不代表下一个上司就不会判断失误。如果沙僧也是这般立场不坚定,取经佳话的主人公一定不是师徒四人。

作为秘书行业未来的主力军DD秘书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今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秘书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却令人担忧。还有,无论认真与否,秘书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知道,秘书学研究秘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职能与环境、性质与作用等,从秘书学的研究方面可以看出秘书与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集,秘书可以算是“万通管”。无论是悟空的随机应变、八戒的超强心理素质、还是沙僧的忠厚老实和意志坚定,对将来选择秘书这一职业的秘书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现在的学生整天生活在被服务之中,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总是自视甚高、目标过大、自尊心过强,极易遭受挫折。一遇到挫折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偏激和冲动,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导致一些意外和悲剧的发生。调查表明,对于秘书从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71.54%的人认为仅是一般,26.92%的人认为很差,认为不错的比例仅仅占1.54%,这离社会所期待的存在较大差距。秘书的工作概括为“繁、细、忙、累”,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秘书人员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篇10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文秘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从事法律文秘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法律文秘操作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刑法概论、民商法概论、行政法原理与实务、诉讼法概论、应用写作、法律文书、秘书学基础、档案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网络技术与办公自动化、电子信息管理、社会调研、应用文写作、秘书业务训练、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文秘业务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部门的文秘及相关岗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的法学和文秘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法律职业岗位文秘工作技能的复合型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文献检索、司法笔录训练、书记员工作概论、档案管理、法律文书训练、现代汉语与基础写作、秘书理论与实务、计算机与应用。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法律事务执业能力、掌握秘书技能、会英语、会电脑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时,要求取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专业英语、秘书实务、档案管理、企业管理概论、法律文书、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合同法、国际经济法、公司法、税法、电子商务、商务谈判、沟通技巧、多媒体技术应用、网页制作等。

专业特色:注重塑造形象、提升品味;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复合型多元化的职业能力。

职业前景: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法务助理工作,又能从事法庭助理、书记员、律师助理职业,还能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助理和商务管理工作。本专业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并有潜力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法律文秘专业第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学生应在掌握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技术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素质、知识和能力基本要求

1. 素质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诚实守信,团结合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高新技术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美感,具有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具有自我调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 知识基本要求

(1)掌握语言文学类、政治哲学类等基本知识。

(2)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文秘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中包括办文、办事、办会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2)掌握管理学、秘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程序的基本知识。

(4)掌握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懂得档案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规则和法律法规。

(5)掌握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

(6)掌握法律公文及其它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知识。

(7)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能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法律文秘事务运作。

3. 能力基本要求

(1)熟练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心领神会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法律咨询、中文写作能力。

(2)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文的能力。

(3)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事的能力。

(4)运用法律文秘知识进行办会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法律文书制作和公文处理能力。

(6)运用法律和文秘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事法律文秘运作的能力。

(7)运用基本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咨询、司法调解和解决一般法律问题的能力。

(8)公关活动策划能力和人际沟通、接待协调能力。

(9)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事务处理、法律秘书实务活动的能力。

(三)证书要求

1.获取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2.获取全国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证书或大学四极以上证书。

3.获取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或劳动部门计算机操作中级以上证书。

4.秘书资格证书。

5.争取获得汽车驾驶证书。

6.争取获取法律秘书相关等级证书。

就业岗位(群)

高职院校法律文秘专业是为司法行政机关,检察院、法院、基层法律服务部门及社会输送熟练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文秘业务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职业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法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法律文秘业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职业道德、优良的警务素质的综合职业技能人才。

毕业生主要从事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和公关工作,办公室事务工作,会议组织和服务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商务及日常事务工作。亦可从事公检法等部门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公证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法律服务所、企业法律顾问处的司法文秘,乡镇、街道办和社区的法律服务人员,也可从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法律秘书培训和法律文秘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介绍

1.秘书学概论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居于提纲挈领的地位。主要讲授秘书职业的性质、特点、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及秘书职业的国际发展情况。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秘书日常工作程序及相关工作方式、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从事秘书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该课程的前修课程为《管理基础与实务》;相关后续课程为《秘书实务》;后续教学环节是参加中高级秘书资格证考试。

2.秘书实务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学生办会、办事、办文、办活动为核心的管理服务技能为目的。主要讲授秘书工作的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通过秘书案例教学和项目载体教学,以能力本位精神贯穿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秘书实务的各项内容、工作程序、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的各种现场处理技能,以适应企业、商务、机关使用单位专职秘书岗位的工作需要。

该课程的前修课程为《管理学》、《秘书学概论》,后续课程为《办公室实务与管理》;后续教学环节是参加中高级秘书资格证考试。其中80%的学生须考取初/中级秘书资格证书。

3.文书学概论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文秘人才为目标。通过文书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文书和文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公务文书的形成、运转、立卷、归档的工作程序,使学生掌握文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非纸质公文的基本知识,具备在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文处理、信息管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该课程系《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相关后续课程,是对秘书学的专业细化。

4.管理学基础

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权市场营销的管理、战略和策略,结合营销实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策划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设计与流程管理、决策、计划、控制、创新管理以及管理沟通与管理信息活动的组织等,逐步使学生树立起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观念,提高管理的决策能力。

该课程为《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实务》的基础

5.法学概论

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一般的法,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形成作用、发展、制定和实施等概念、原理和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概论、原理和知识,帮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形成关于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具备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为在实践中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法律文书》打下基础。

6.法律文书写作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各类法律文书的概念、功能、内容、格式和写作要领等基本的写作知识。包括公安类法律文书、检察类法律文书、法院审判类法律文书、监狱执行类法律文书、公证类法律文书、仲裁类法律文书、司法鉴定类法律文书以及诉状类法律文书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具备法律和写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安、检察、审判、仲裁和监狱工作以及律师业务工作中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应用法律操作技能。

该课程的前修课程为《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相关课程。

7.民法原理与实务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人身权,物权,所有权,共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民事责任。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制度,受到法学思维和民法学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民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8.刑法原理与实务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刑法的概念、性质、体系、解释、制定根据、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概念、构成、特殊形态以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罚的概念、目的和种类,量刑和刑罚制度;类罪、节罪特别是种罪的概念、构成特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法定刑。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问题的能力。

9.办公自动化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以培养现代秘书计算机信息运用技能为目的。主要讲授办公自动化的涵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模型,以及Windows 98、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等软件实际应用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各种操作并建立简单的局域网技术,具备运用网络处理信息技能,掌握现代化通迅技术和文件处理之电传、复印、自动检索、微机处理、电视摄录及中英文打字等技能。为他们将来进入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能迅速适应办公自动化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终结考核要求是通过省计算机一级考试。

10. 知识产权法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国际及我国知识产权法发展的现状及相关规定,讲授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尤其是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以及专利权的法律保护。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的现状,掌握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主要法律规范,增强他们分析和处理有关知识产权问题和案件的能力。

11.行政诉讼法学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理解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则、制度与规则,掌握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和处理行政事务及行政争议的能力。

12.劳动法

该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尤其是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