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课件模板(10篇)

时间:2022-09-19 13:43: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英语教学课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英语教学课件

篇1

多媒体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文字于一体的特点,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可以刺激他们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顺利地呈现新课,但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是比较复杂的工程,除了设计原则的要求和教学的要求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1.注意选题

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首先要选好课题,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英语课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1需要性原则

要确保所选课题是当前教学或学生学习所急需的,这样制作的课件才会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了解学生心理。使制作的课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例如在讲英语课文时,利用黑板书写讲解,课文句子较长,抄到黑板上费时费力,缺乏趣味性,采用分段提问式和选择对错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还能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有明显的作用,又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常规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1.2科学性原则

课件所展示的内容,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而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体现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首先,选题必须符合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决不能另搞一套。其次,选题的确定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在基于现行教材、准确反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扩大其知识面,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在课件中反映出来,从而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课件既高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并且能深入浅出。

1.3创新性原则

选题应有创新性。创新表现在多方面:概念和理论的创新、创作手法上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及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我们在设计《因特网教学》这课课件时,设计成把学生分成两组,辩论因特网教学的优缺点,这种设计能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2.注意创意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不仅能够全面表达教学内容,而且富有较好的创意性。也就是说,课件应该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再创造。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根据所选课题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确定与分类、学习者特征等,选择最佳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学习模式的选择、学习环境与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媒体的选择与设计等。其次,教师要真正摆脱教材的传统模式,采用通过造情设境的方法,精心地设计多媒体画面。例如在讲shift这个单词时,扮演Paul的学生和老师共同表演此句“当保罗发现老师对全班念他的作文,他开始坐立不安”。表演完后,让其他学生用英语根据表演说出此句,这种教学课件设计艺术地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使所展示的内容能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注意页面设计

一个好的课件应该使学习者感觉新颖、印象深刻、生动有趣、简单好用,这主要是靠课件的页面设计来实现的。课件设计者在进行页面设计时,图形、文字布局,闪烁、滚动、旋转、切换等技巧的运用等都要预先设计好,而且要突出多媒体特征的布局。为此,下面几方面是进行页面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的:第一,为了突出重点,把教学内容放在屏幕最上面显著的位置,而把操作信息和图片放在屏幕的最下一行。第二,屏幕上最好通常一次只呈现一个单词或一句课文的解释。第三,为使课件生动有趣,屏幕上可插入与英语课文有关的英语对话方面的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四,为使课件在整体上保持风格的统一,整个课件通常采用一个背景,只是在某些细部为说明某一特定概念而采用不同的背景。背景最好采用浅色,以便于与其它颜色搭配。这样学生看屏幕感觉自然,注意力放在屏幕教学内容上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看屏幕的各种花样。第五,使用螺旋效果引入新的主题或解决方案;使用回旋添加悬疑或奇怪的效果;使用从屏幕中心放大的效果表示揭示谜底;使用缩小效果强调观点;如果是重点突出的文字,就用闪烁的效果。

总之,巧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声、音、形、像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促进和推动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优化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凤军.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原则及架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70-71.

[2]李柏生.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81-82.

[3]罗英.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劣[J].吉林教育,2008,(07).

[4]刘一鸣.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课件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

篇2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全新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让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明显地与之前的应试教育有所不同,就连教学课件的利用上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之前的教学模式中,是单纯的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因此绝大多数的教学课件中相关的内容都是老师所列举出来的学习重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音视频方式播放给学生收听收看而已。但是现在借助互联网环境和素质教育的大趋势,让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不仅生动活泼,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因为互联网上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让学生能够更为精准的把握住相关知识要点的及时更新。真正的让教学课件成为辅助老师教学的利器。

2、大学英语教学课件使用误区

尽管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作用,但是笔者通过对部分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再结合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其中部分老师对教学课件的综合利用掌握的并不透彻。

一是,过度局限于音视频课件中。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于一些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中,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这些老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中借助音视频信息为学生传播知识要点的模式;一方面是部分老师对操作多媒体设备并不擅长,更无从谈起借助互联网环境来更新教学课件内容了。

二是,过于频繁的更新课件内容。与前文形成截然相反的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一些青年教师中。必须客观地承认,这些老师的教学热情是值得称道的,而且因为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因此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其教学课件内容更新的速度特别频繁,而且其课件出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不仅有自创的动漫短片,还有一些通过简单的剪辑合成出来的影像信息。这样做的确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海量的知识信息内容,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虽然其理解能力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对于英语这种语言类的学科来说,过于频繁的更新课件内容所带来的大量新知识,对于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于那些英语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这样过于频繁的更新课件内容还极易让这些学生产生抵触甚至是厌学的情绪,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是,忽视教学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对于英语专业的大学学生来说,相当多的知识要点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因此就有不少老师借助教学课件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从而导致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明显缩短。这样做的优势固然明显,但是其劣势也是极为突出的,当学生与老师减少了互动与交流,单纯的依靠教学课件来刺激学生学习的话,笔者认为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局面,并不值得提倡。教学课件的存在与出现,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将重点与重心都放在教学课件上。

3、大学英语教学课件综合利用方法

历数大学英语教学课件在使用中存在问题,其实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些瑕疵,是跟老师对教学课件的正确定位并清晰造成的。有些历史问题固然不能一蹴而就的解决,但是有的放矢的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还是能缓解目前局面的。

首先,鼓励中青年老师与资深老师一起来制作教学课件。互联网环境不仅能够融合外网,在不少的高校中都有自己的局域网,能够给老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资深老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中青年老师具有娴熟的多媒体设备使用经验,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其教学课件的质量不仅提升上去了,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弥补部分老师教学课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到部分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教学课件,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要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内容的确能够满足老师的需求,但是这仅仅是从信息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考虑的,学生真正的想接触哪些知识信息,或者说学生需要掌握与了解哪些知识信息,这些老师并没有完全掌握。如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英语理解与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地评判;一方面能够让老师比较精准的把握住学生目前亟待所需要了解信息重点;最主要的一方面是这些教学课件内容的制作过程中有了学生的参与,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这些教学课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把握住了知识要点,而且还能最大化的加深印象。

最后,优化教学课件的传播平台,约束教学课件的交流渠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专业信息内容,的确需要借助互联网上更新的海量内容来加以补充,但是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巩固老师的教学地位仍然是主要的。因此,作为校方来说,一方面要为老师积极营造一个教学课件的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对这些教学课件的交流加以约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课件的质量,而且还能够真正的让学生透过使用教学课件来进行学习掌握住知识与信息的要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起双向的互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单方面的接触互联网信息,并且为其提供一定的学习帮助,逐步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学习的能力与信心。

4、结语

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教学课件,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信息,希望培养出更多学以致用的国家栋梁,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瑕疵乃是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难免的,循序渐进的将问题解决,就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英语,在未来的职场上用好英语。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  自主性学习  教学课件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上世纪9o年代的兴盛,人们意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不断地自行更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这一理论在EFL教学中的体现,是对自主性学习的大力提倡,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兴起。而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又为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所以各种英语学习课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其中高质量的课件并不多见。有的课件采用“课堂搬家”、“电视上课”的方式编写;有的仅仅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本[1]。因此虽然有了现成的课件,教师和学生却未将其真正加以利用,大部分时间这些课件都只是摆设[2]。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一个教学课件的设计框架。

一、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内部情感动机的驱使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协作、会话等手段,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世界绝对真实,绝对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说,它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针对问题的不同,不断地修正、升华其内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正如我国古代的一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是去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索。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且学生在个性、气质等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所以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实施的因材施教。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上,而不是知识的结果上。“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一评价观的具体体现。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都是首先创设一个基本的学习情境,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后进行效果评价。这些特点是设计教学版课件的依据。

二、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设计的教学课件,其依托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上机自学和教师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课件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的物化表现。其首要问题就是分析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下的任务。

1.教学目标分析: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建构的目标。另一类是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知识建构的目标分析应从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出发,确定整门课程,每册书,每一单元的子目标,并画出这些目标间的递进、包容、形成关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样也要细分。要确定出每一阶段,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环境气氛的营造需达到的目标,同时要让学生也清楚地了解这些目标。

2.情境创设:教师要配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尽量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通常需要完成三类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常规教室中的情境创设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前二者在教学中基本上成熟,而教室外的情境创设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项。众所周知,学生仅靠课堂中的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课外对口语的操练,英文资料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为学生创建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的课外学习环境,还不多见。教师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

3.对自主学习的辅导: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步入了适宜的学习情境之后,他们便可以自主学习了。教师必须能引导和监督学生按步骤地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尽量做到及时解答。还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提供最丰富,最直接的信息,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查阅,提供各种查阅信息的有效工具。

4.促进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协作学习是指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也可以把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强调和掌握,对学习策略的引导和应用融入到讨论中,使学生对这些关键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是讨论的评估者、反馈者,应当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观察,及时记录,给予明确的评价。

5.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习的知识性评价,一是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评价。分阶段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价,在师生对评价结果达成共识后,要对知识点的弱项设计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对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弱项,设计相应的强化培训。

三、课件的设计

对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之前必须通过这两个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系统自动反馈给学生一个导学模板。在这个导学模板的指引下,学生便可以开始学习了。系统同时给教师反馈一个教学模板。教师根据教学模板的提纲,用情境库和信息资源库中的资源,依照具体的教学目标,生成课堂教学版的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辅导后,将再次接受系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的形成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系统给出相应的强化练习以强化训练学生的弱项。同时再次给出相应的导学模板。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无太大变化,系统反馈的导学模板就不会改变。但如果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显著变化,导学模板就会变更。这样学生能在学习中看到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篇4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它把文字(text)、图形(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以及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实践当中。

多媒体英语教学近年来已在我国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主要特点是全方位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和其他有关的感受,包括欣赏、兴奋和记忆等,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说,多媒体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在大学英语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课件好比教科书,是学生用以学习的犯本。课件的设计与编制应既有特色又重点、难点突出。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单元主题,掌握所学知识。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制作平台

多媒体课件目前己经向着普及化方向发展,因此,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就显得十分必要。PowerPoint是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演示的多媒体幻灯片工具(国外称之为多媒体简报制作工具),它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课件。利用PowerPoint,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各种文字,绘制图形,加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并根据需要设计各种演示效果。所以PowerPoint软件是目前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最为广泛的合成工具软件。当然,flash软件在制作课件时也经常被用到。

(二)多媒体课件脚本的设计

课件的脚本是课件的规划蓝图和制作基础,是对课件的宏观控制,体现课件制作前的策略过程。脚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类知识点、媒体表现方式、交互界面的设计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确定课件的具体表现方法和具体内容安排,编写好脚本,做到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层次分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脚本的质量将决定课件的质量,没有科学准确、构思严谨的脚本,就很难制作出高水平、高教学效益的课件。

我们长春工程学院的学生现学习《大学体验英语》。虽然我们都有现成的光盘,但光盘的内容很多,有些适合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有些适合学生课后自学,有些要讲的内容光盘中没有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总体把握,酌情增减,甚至重新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一节课到底怎么讲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步骤,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学环节。

下面是《大学体验英语》第三单元A篇文章所采用的模式:即分成Background Information, Warm-up Questions,Language Points, Passage Analysis, Exercises, Check Yourself六大步骤。

(三)多媒体课件素材的搜集与整合

多媒体素材可以分为数字、文字、文本、图形、动画、解说、音响、配乐等等。数字和文字一般在课件编制时从键盘上录入,而文本通常利用Word等字处理软件预先编制成文本文件存放在磁盘上,供课件制作时调用。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字号要尽量大,字体要醒目,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在英语教学中,插入图形和图像更有助于梳理内容、促进思维、激发兴趣。一般直接从网上获取图像,插入到课件中就可以。当然也可以利用扫描仪扫描,利用数码相机采集等。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图像要尽量简单,数量也不易太多。在课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音乐、歌曲也是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也可以从CD、录音机中采集。在英语课堂教学课件设计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多媒体素材,能使课件运用时有更好地效果,能获得学生欢迎。

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大大丰富了“目的语输入”的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拥有多渠道的输入方式,学习者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同手段获取的语言信息,不仅利于理解和接受,而且更利于掌握和记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英语语言习得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向学生播放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英语音频或视频文件,如:新闻节目、英文歌曲、名人演讲等,让学生沐浴在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与音频、视频等信号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眼、耳、手、口和大脑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英语教学更加多样化。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材取材广泛,涉猎大量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政治、宗教、名胜等多种背景知识,还有一些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给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背景有所认识,便于他们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明确而深入的了解。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练习机会,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所组成的三维空间,从词汇、语句、语篇进行直观教学。由于改变了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量直观的、动态的、有声的外语课件,会直接将语言符号与相应情景信息传输给学生,使学习内容更具体,从而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听大量的英语材料开始模仿,既而张口说英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加和谐,从而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确定课件播放的快慢,把握内容的重点、难点。由于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游刃有余。在不断的反馈教学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过程,最大地发挥教学潜能,也最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地位应该是附属的。为了确保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转,教师必须做更大量、更细致的工作。教师不仅仅需要认真备课,而且需要熟悉各种教学软件的设计流程、内容、操作方法,构思组织教学的各个步骤,以及明确教学的预期效果。有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不同内容要制作侧重不同的教学课件。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76―04

一 引言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语音和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和计算机系统软件等综合发展的产物,包括音响信号处理、静态图像和电视图像处理、话音信息处理以及远程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并利用这些感觉器官与计算机交互作用、交流信息,使人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友好。换言之,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人的各种感知觉器官,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及参与意识,并与计算机进行充分的互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最突出的问题则表现在多媒体课件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太多、分不清主次。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不习惯,觉得用多媒体学习英语是在看热闹。作为一名从事多媒体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计算机多媒体并非不好,只是没有被正确地使用,而且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和发挥。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切入点,探究英语多媒体教学及其课件制作。

多媒体技术并非多种媒体自动播放的技术,而应该体现人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即人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对多媒体的播放进行操纵。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互动性是多媒体的实质,它使得多媒体由线性播放变为可以根据操作者需要进行调解的非线性播放。具备图、文、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的多媒体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因而有人使用edutain(education+entertain)这个新词来描述其寓教于乐的特性。

二 多媒体英语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如图一所示。根据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自学+辅导”和“课堂教学”,前者主要通过计算机实现,而后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首先,从心理学遗忘的角度看,使用多媒体进行外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做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听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于多媒体可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因此它十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其次,由于多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将多媒体应用于英语学习符合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计算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自学+辅导”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 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把信息量大、条理性强的课堂讲授作为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的讲授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收者。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就是把英语看作与物理化学一样,当作一门专业知识来传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和阅读实践;学生唯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可能真正掌握英语。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换为自动应用的过程。而这种结合与转换都必需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抹煞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了,因为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为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多媒体教案的辅助下,教师可以拿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成为课堂实践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换句话说,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尽快适应这种角色转变。

随着《课程要求》的实施和“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推广,外语教师的教学环境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多媒体网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课堂讲授方法,同时还要能够娴熟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包括自行设计结构清楚、内容丰富、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课件(如网页文件、演示文稿、动画课件等),上传和下载或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学习材料,制作和编辑简单的媒体文件(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通过网络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与反馈,参与并监控学生的网络论坛讨论等。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合理地协调课堂面授内容和网络辅导内容。

此外,作为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感知过程。因为当(多媒体课件)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学生的心理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记忆量,进而提高课堂吸收率。故而,当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也必须将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考虑在内。

四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是外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应该遵循“AIM”原则。

AIM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Memory(记忆)的首位字母组成的。它意味着: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引起学生注意;接着使学生对幻灯片发生兴趣:最后能记住幻灯片讲授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多种音效或其他音频文件,也有的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太多的动画和图片,这种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因为不必要的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虽然可以丰富课件的页面,但也可能干扰课堂教学。这种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感官受持续刺激时,刺激强度保持不变,但引起的神经冲动越来越少(弱)。由此可见,感觉只在它刚发生时才是强烈的,以后就越来越弱。也就是说,学生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对多媒体课件感兴趣,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模式,而且内容相当丰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的展开,学生逐步的适应了多媒体,兴趣越来越弱。因为学生的感官已经完全适应了相同的版式,相似的画面构图。从感知觉的角度来说,如果学习者长期接受类似的刺激,或者说对某类课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时,他们不仅对课件信息不会产生任何兴奋,对其差别的分辨能力下降,而且反应也会变得冷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有在我们无法或很难通过语言来表达时,或者在使用媒体可以极大地增强学习效果时,才应该借助于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媒体。在课件中使用媒体的总体原则应该是:让学生专注于应该专注的内容,尽可能少地使用可能产生干扰的媒体,因此,页面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一定要凸显出来,而不应该凸显的内容决不可凸显。现结合多媒体的特性及笔者的研究,谈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注意利用中国语言学习者的“视觉优势”

视与听是人脑的两大信息传递通道。广告心理学中有关于听和视觉的研究:在《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对比试验。该试验共用了九个字,分别用中英文表述。让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相同的控制实验条件下,先后用听觉和视觉去接受中文字或英文字,然后顺序地回忆所接受的九个字。结果发现:中国被试者与美国被试者的记忆优势相反,前者视优于听(除最后两个字外),后者听优于视。如图二所示:

为了验证中国人“视优于听”这一论断,我们曾在2004级教改实验班中进行了实验。实验并没有采用英文来检验这一论断,而是采用了中文。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个由30字组成句子,将其分别制成长达12秒音频文件和幻灯片文件;然后,随机抽取4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音频文件和幻灯片文件。第一组听完后间隔12秒将听到的内容默写下来,第二组用12秒看完这句话,而后也间隔12秒将看到的内容默写下来;最后进行比对研究,30个字以听到18个字为达标。结果显示:第一组12人达标,第二组17人达标。这一实验同样证明了该论断的正确性。

但目前许多课件所使用的文本都带有对应的音频内容,而且这些音频内容为重点内容,必须要播放。音频文件和对应的文本既可以同步播放也可以异步播放,文本可以先于音频文件,反之亦然。那么究竟哪一种播放方式更合理、更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记忆量呢?我们在2006级教改实验班进行第二个实验:制作三个幻灯片文件,三个文件内容一致,都是由一个音频文件和对应的文本构成。第一组音频文件和对应文本同步播放:第二组和第三组采取先后播放的方式,但是第二组音频先于文本播放,第三组文本先于音频。实验对象则是从教改实验班中抽取30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他们在统计学的意义上说无明显差异,水平相近。将他们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三个文件,播放完毕后请学生们写下记住的内容,评分标准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写的阅卷标准为准,满分为10分。将每组10名学生的得分累加得到最后结果。结果显示:第一组得分53分;第二组得分78分;第三组得分67分。

上面的实验结果对外语课堂多媒体教学有两点有益的提示:第一,对于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说,视觉媒介比听觉媒介更有利,同一份教学资料如果有音频和文本两种版本,应优先选择文本:第二,如果音频版本必须播放,那么应先播放音频内容,而后才是文本,不要同步播放;第三,视觉媒介的文案编排应有所不同:对于视觉媒介,重要信息最好加大字号突出重点。通过对视觉媒体的侧重,达到最大限度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的目的。

2 学会使用心理学中的“联觉”效应

但是,这样做绝对不意味着音频文件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不重要,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听力的吸收率。广告心理学中有一种“联觉效应”。“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联觉现象遍及所有感觉。由于联觉现象普遍存在,在人类的自然语言系统中,出现了诸如甜美的歌声、温柔的话语、宏亮的笑声等这类跨感觉道的形容词。在这里,歌声、话语、笑声是听觉系统的功能,而甜美是味觉与视觉的综合,温柔属于温度觉与触觉,宏亮,则是视觉特性了。

人的各种感觉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们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有寒冷、凉快的感觉。因而,前者被称为暖色;后者被称为冷色。在这里,颜色是视觉的属性,可是冷暖确是温度觉。这种不同感觉之间的影响,被称作感觉的相互作用。这种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例如,极大的响声能引起麻疼的感觉;轻松的乐曲会使人感到轻松;光亮还能提高声音的响度。心理学的实验还发现一些感觉相互作用的微妙关系:例如,绿光会提高人的听力,而红光则使听力下降;在不同色光下,人的听力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联觉效应进行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如果其中有幻灯片链接到听力内容,就应该普遍利用绿色调背景作为衬托,以提高听觉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许多多媒体幻灯片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联觉效应,背景颜色使用不当,而且与页面文字的色彩对比度不够,以致学生无法看清页面内容。或者画面过于艳丽令人目眩,导致学生视觉疲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正确地面对这一现象,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听觉,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最终提高授课效率和学习效率。

3 正确把握“7±2”原则:

有的课件页面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太多内容,字号很小,根本起不到演示的效果。如果我们提纲絮领地列出要点,字号则可以增大,演示效果自然也会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幻灯片投影仪不等于黑板,板书如果设计和书写得当,一些重要授课信息可以在黑板上长时间保存直至下课。而多媒体则不然,页面一页一页的切换,导致信息无法长久保留。黑板与多媒体的差别就如同电子图书和纸质的图书的差别一样,想要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信息停留短暂性这一特点。计算机媒体如同电视媒体,电视媒体中的广告非常有

特点,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就是观众,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广告心理学在这方面同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

学习者从课件中获得了有关教学内容的必要信息到记忆行为的发生,或长或短要有一段时间。因而课件不仅要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过目不忘”。这就需要对学习者在获得授课信息之后如何能够记忆、保持多大部份的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系统,并把记忆系统看成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所组成。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信息量有限,贮存在感觉通道中的感觉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只有得到注意并进行维持性复述的小部分信息才转入并被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仅7±2个。幻灯片一页一页切换,导致信息无法长久保留在大屏幕上,所以重点授课内容出现在课件上的信息量不要太大。如果信息量太大,学生的感官则无法接受。教师一厢情愿地在重点内容的课件上加大信息量,内容复杂,结果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接受授课信息应该属于短时记忆的范畴。

为了更好地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应当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量:人类视觉系统作为传播系统的一个渠道,在特定的时间内,分辨和传递信息比之大脑所能接受和储存(记忆)的要多的多。因此,在这样的传播系统中,系统所能经受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大脑的接受和存储能力。

米勒(G.A.Miller)的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意思是在短暂呈现的条件下,大脑能接受的数量至少是5个,至多是9个,平均为7个。换言之,当刺激的数目超过7个的场合下,大脑短时所接受的量一般是7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

笔者在04级教改实验班中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幻灯片内容在10个单词以下,学生的回忆率为38%,10个单词以上,则只有16%。短时记忆的具体数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习者在短暂中接受的信息是很有限的。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重点授课内容课件应控制在10个单词左右。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短时记忆,为下一步的黑板精细讲解做出了铺垫,更有利于学生形成长时记忆。

五 结论

篇6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真正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英语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倍感亲切的情境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必须把学生置于使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正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有效地实现。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生活中的物体、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参与,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之间的艺术性配合就体现在教与学的交流中,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言堂”,课文教学枯燥,重知识轻能力。运用多媒体能极大地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能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参与的环境。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还可以制作以基于powerpoint乃至web页等简易平台的交互式显示课件。交互式课件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集中开展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英语对话活动。这一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活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能力。中学英语课本中的科普性文章,学习起来比较抽象,仅用语言解释占用时间多,无论老师怎么解释总有些学生搞不清楚。巧用多媒体(CAI系统)播放些相关内容的光碟(如Earthquake,Satellites等),为学生创设视听环境,便可科学,准确,形象,直观地解释清楚,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能融教法,学法为一体,艺术性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杂为简单,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语言实践,为学生创设了“视听”结合的环境;可调动学生的视、听、说感官同步活动,真正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和手到,从而有效地促使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局面的形成。

四、创设课外英语学习环境

随着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的不断完善,还可以创设更加开放的课外英语学习环境,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行各种英语竞赛,自编自演自拍英语短剧,进行英语广播等等,充分利用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种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以及各种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开创学习英语的大环境,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空间,使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然,在这方面不要急于求成和贪大求全,而是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遂步到位。

五、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应试教育中知识“满堂灌”的主角,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事实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愈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愈充分地得以实现。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有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而且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英语教学知识与信息,设计先进的教学课件,与英语教材融为一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7

在信息和知识激增的二十一世纪,传统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新的希望。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成为许多语言类教师进行文化导入和语言讲解的首选。多媒体课件拥有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特点,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于一身,有助于创设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读、写的机会。但是如果不能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容易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并在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使二者相得益彰就成为教师所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一次课中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是决定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手段的首要因素。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并加以合理运用。如果板书讲解效果好,应尽量发挥板书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必要一味依赖多媒体技术,例如在英语语法的讲、练环节中,利用传统的教具黑板,教师边启发边板书,学生边听边记;教师讲解与启发同步,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步,比起课件的一屏一屏的单纯展示,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时间得以优化。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用“三个转化”实现

对英语教学的三个“有利于”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1.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语言中有些现象是比较抽象的,往往带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例如英语中American dream (美国梦)一词是诠释美国人生活理想的专有名词,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比较枯燥、乏味;利用多媒体适时穿插一些图片,文学或电影片段,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单词的深层含义并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讲解与课文有关的美国的历史、文化,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听的饶有兴趣。学生不仅记住了单词,而且领略了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增加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在语言课堂上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多种媒体,使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当教师询问Where are you from? 大多数的学生会回答:“I’m from China。或 I’m from Hebei.”再无别的答案了。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一张中国地图,有学生熟悉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另一张是世界地图,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悉尼等城市。在每个城市名称旁设有一个按钮,点击按钮,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幅具有该城市特征的彩色风景画,如长城、富士山、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等。让学生根据典型的城市地标来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高涨。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这堂课的重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掌握了许多国家的地名,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化平面为立体、直观,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教具如教材、讲台、黑板是平面的,多媒体辅助下的课堂是立体的、生动的。比如在做课文精读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清晰、直观地再现词汇之间的相互映射,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呼应,文章的内在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对于某些科技文体,例如有关地理的文章,单纯的文字说明比较单调、难于理解,这时适时增加彩色的地图加以辅助,不仅使教学立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逻辑性的理解,使得教学过程由表及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化知识学习为语言交际能力提高,有利于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是用语言去交流,不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事实上,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实践能力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缺少必要的语境,学生使用英语的自信心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影响他们的创造性发挥,使他们“难于启齿”。多媒体技术在创设语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引进教学过程以后,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主体学习环境,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易于进入角色,并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有关就餐的英语听说环节中,可以板书常用语句, 教师讲解西方饮食文化, 同时可以适时增加一段英语的视频材料,内容含有西餐点菜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事先根据视频材料制作三到四张填空形式的听力幻灯片,自然地把视频内容分为三段,达到化整为零,降低难度的目的。教学步骤上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从简单的听力补全对话到有一定难度的分组配音,再到学生自主的情景对话,照顾到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实现了教学的普遍性。学生在视频材料的感染下,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熟悉并掌握了语言,有了开口讲英语的欲望;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和有趣的练习中增强了实践英语的自信,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实现了教学的交互性。

三、扬长避短,克服CAI的教学缺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多媒体技术,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1.把握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量和度

避免多媒体课件使用过犹不及的问题,就要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如果教学的所有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也不免单调、乏味,不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选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环节中分段使用,穿插使用,使教学形式多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教师的板书、启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不是“退居二线”,而要和现代的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廉的那种。”能够用黑板完美呈现的内容就没有必要一定制作课件;但是用课件效果更好的教学环节应大胆使用多媒体辅助。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可以有效地克服多媒体课件闪动过快,不容易控制,学生无暇记笔记和思考等缺点。

3.倡导制作简洁、实用的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如果流于形式,忽视内容,往往会失去教学的意义。过分关注视觉效果而忽视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无异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更多的思考教学重点、步骤和教学效果,制作简洁、明快、实用、高效的教学课件,不仅可以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而且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4.提倡资源的共享和团队合作

篇8

一、引言

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给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契机,各种不同的语言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E-Learning等,这些都是多媒体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听说课依然存在着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手段单一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视听说课急需改革。

黄石理工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所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教材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设计和编写,该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在教学模式的要求里也提出了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1]。因此,时至今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应该在继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实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丰富完善符合学生多方面需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教师灵活运用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视听说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传统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与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多,改革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基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运用于各方面的教学,其中本文所着重论述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受益于此。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了国际先进的英语教学改革理念,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补充,同时也是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式。下面针对传统听说教学与多媒体辅助视听说教学,对两者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比较。

三、基于多媒体课件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活动设计

黄石理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选用的是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选此为教授的教材,其目的是通过真实的场景、地道的语言和多样的练习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该书共4册,每册包括10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0个相应的话题。在每学期初的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上,教研室负责人会收集授课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对书中单元进行挑选和整合,对话题内容进行取舍。每学期根据课时等授课计划有的放矢的选择六七个话题,如第一学期从最简单最熟悉的college life和friendship入手,到与生活相关的sports,weather,food和health,逐渐过渡到第二学期的music,movie,love和pets等。争取能与时俱进,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对课本相配套的教学光盘进行删减或增补,积极开展教师备课活动,制作真正符合本校学生水平的多媒体电子教学课件,以更好地辅助视听说教学。如在讲授第一册第5单元food这一话题的时候,老师可适当地引入西方饮食与中国饮食习惯的对比,并且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烹饪手段、调味料,甚至著名菜肴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并配以精美图片和相关视频,让学生轻松地寓学于乐,学有所获。

接下来,我就利用第2册第3单元的“Every Jack has his Jill!”主题为Love&Marriage的这一单元为例,分析基于多媒体电子课件这一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步骤:

1.课前

我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对即将上课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或者布置与主题相关的任务,如本单元是以永恒古老的爱情和婚姻为话题,我会预先布置以寻找中西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口头作业,主题内容固定但是形式多样,建议学生使用PPT展示其主要内容。提前了解到学生的准备状况后,我会在课堂前半段请各组同学上场演绎。有的组的同学准备的是短小视频配音,有的组的同学准备的是介绍中西经典爱情故事和表达,还有的组的同学准备的是如Cinderella(灰姑娘)这样的经典小短话剧,还有的组的同学将中西方婚礼习俗通过PPT课件一一展示。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学生轻松地寓学于乐,学有所获。

同时,我也需要涉猎相关文件资料,了解话题有关背景的知识,补充关联的课外资源,对材料中涉及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先有详细的了解,对将要学习的单元主题和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对学生在本单元要训练的技能有清晰的认识,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并且能在电子课件中通过字体大小、颜色、下划线等形式标示突出重难点,增加相关练习。如在本单元电子课件的导入(Lead-in)部分增加婚礼习俗猜测练习,根据所给的文字描述,猜测婚礼习俗专有名词,最后配以对应的图片,揭示答案,给学生以直观、具体的印象。

2.课中

在我校未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听的任务通常是要求完成视听说课本上的听力任务,包括短对话、短文、复合式听写等,练习的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这些内容也一一出现在课件上,与学生用书对应,同步进行。每一练习前电子课件中都会配以word tips或者language and culture tips,但在现在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听力部分不会占用课堂学习时间,会单独提取出来,让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教师再单独利用时间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电子课件中的视频部分主要出现在Speaking Out中。对于学习外语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结合一定情境,使视听与动觉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2]。视频听说材料融合真实情境、文物形象、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使听说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在特定的语境中将语言展示出来,训练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创造了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视频材料的使用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配合视频设计各种活动,如填出对话空缺的部分、发表看法、给视频角色配音或模仿视频角色扮演等,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但视频材料的补充不能喧宾夺主。

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旨在创造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试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但语言的输入是为了输出。“说”是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也是语言实践的主要手段,是视听说课程的核心。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视”“听”“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视听说课程的要求,保证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说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是建立在单元主题和听力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是小组讨论、个人意见或者对话。其中,(Lead-in)导入问题在电子课件中提出之后,可以经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或发表个人意见,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据内容编对话。同样的对话形式也可运用到Speaking Out部分中。根据所给提示自编情境对话,从而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以创新,并用到实践中的目的。在此类口语练习中,教师观察学生的演讲和表演并进行评价,提出建议。不仅检验了视听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合作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了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也体现了语言交际功能,是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增强实践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活动的设计应力图做到多样化、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在学生试听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电影配音、辩论及短话剧表演等一系列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有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学生的参与,教师还必须对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时间分配及组织形式等进行调控管理,将教学进程控制在预设的路线上,以避免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还必须致力于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活跃的适合自由表达的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实现参与的均衡与平等。

3.课后

学生可以进入我外国语学院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以网络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该单元剩下的听力练习。同时也可以参加网上测试,在线学习,下载资料,提出问题,师生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的获取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技术的运用使英语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四、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的总体的、主观的反应,我对22名大学英语教师和我任教的计算机、生物工程、机械工程、财务管理、电气自动化等5个专业的322名学生进行视听说课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力求简单明了,以期能更好地反映和了解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视听说课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态度。在对22名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82%的教师一致认为视听说课多媒体课件辅助作用较大;13.6%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4.4%的教师认为完全没必要。当问卷中涉及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实行多媒体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时,90%以上的教师普遍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新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问卷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视听说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必要的;93.5%的学生认为在此环境下英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和有些提高;96.4%的学生认为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和有些增加;87%的学生预期多媒体课件辅助视听说教学将会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

问卷调查结果揭示了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都对多媒体课件辅助视听说教学持有积极态度。由此充分肯定了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试听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3](P58-62)。而在多媒体课件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师可以在传统课堂面对面授课的传统优势下,改变教学思路,改善教学策略,制作教学课件,完善教学设计,充分促进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所有的情感因素,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视听说课的教学效率。对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研究还在进行,还需通过不断实践和检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2.

[2]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56-60.

篇9

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早已出现在英语课堂中,变成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手段,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7-12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是能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有效地重现教学内容,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它能弥补传统的板书方式的缺陷,有助于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2]371-375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由于过度依赖,英语课堂变成了机械式的放映课件,听录音,朗读课文等。[3]95-100鉴于此,本文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为案例,对PPT课件的使用弊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一、使用PPT课件的弊端

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开始和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相结合,这对英语教学来说是把双刃剑。[4]使用PPT课件教学在给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带来优势的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诸多弊端。1.形式单一,缺乏课堂互动。在视听说课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需要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而“人机对话”显然无法带来互动。但在目前的大多数视听说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书本搬家的方式,将每一个试听片段、甚至每个生词都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课件变成了“电子黑版”,而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在讲台上点击鼠标,机械地朗读课件中的内容,或要学生复述所讲内容,跟着录音读单词、课文,英语课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完全忽略了教师的启发作用。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只是看屏幕、记笔记,淹没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把视、听、说三者混合在了一起,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不高。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影响其教学质量。2.信息过量,缺乏有效整合。从PowerPoint的英文原意来看,Point是“要点”的意思,PowerPoint的含义可理解为“使要点更有力的展现出来”。因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英文PPT课件承载的应该是“要点”信息,即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比如几个重要句型、把握听力重点、提高口语的技巧等,而不应该是课堂上教师要讲的每一句话。然而,在目前的视听说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使用的课件要么是课本内容的直接复制,要么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一套完整的课件,冗长复杂。[5]13-18这容易导致另一极端,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代化的“机灌”,许多教师几乎整堂课都是在进行课件的演示,没有导入、重难点、总结。[6]930-932这种信息量多而杂的填鸭式灌输,用大篇幅的文字淹没了教学重点,没有给学生任何自己操练听力和口语的机会。学生不得不边听边简化信息,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和学习能力的过载,因而其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效果也无法确保。3.技术粗糙,缺乏科学使用。高质量的PPT课件并不是字体、颜色、图片等要素的简单堆砌。但综观大多数英语视听说课件来看,主要存在下述问题:其一,模板选择不当,没有根据授课对象和主题选择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模板,因而无法充分发挥模板对本单元重难点的提示作用,不利于给视听说课堂创造一个好的基调;其二,声音、字体、字号的契合处理不到位,其中声音出现忽大忽小、杂音等不稳定现象,还存在字体过小、形式单一且颜色没有和背景的颜色形成色差而达不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等现象;其三,特技处理粗糙,如超链接时出现文件未提前存档、Flas中声音与动画不同步、具有同一功能的按钮未使用同样的图形等。这种技术粗糙的课件运用到实际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往往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其视听效果,阻碍其语言输入与输出环节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完善PPT课件使用的策略

1.形式上,传统与现代方式结合并适当板书。PPT课件使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视听媒体的功能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7]364-371教师应适当板书,以便让学生在重点把握课堂内容的同时留出思考的时间,便于他们做笔记。而且,有效的板书应当基于堂课的重难点,写出重中之重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板书来补充听力的技巧方法、口语的惯用表达方式、交际策略,帮助学生消除听力障碍,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和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视、听、说全方位能力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入和习得环境,增强英语实践运用的自信心。[8]108-111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必要的时候运用手势,穿插幽默来活跃课堂气氛。[7]2.内容上,有效整合且主次分明。教师应当合理控制教学信息量,要将叙述的问题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为此,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或者别人的课件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件中和课堂上,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整合,内容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应紧紧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划分不同的层次结构,并且该结构可在切换不同内容时多次出现以加深印象和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对课件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课程意识,不断学习多媒体新知识和技术,提高分析、归纳资源的能力。尽管视听说课比单纯依赖于语音室的教学更进了一步,教师在发挥“可视性”功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视觉内容的质量,要以简洁的形式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期待和反思的空间。3.技巧上,灵活使用且美观和谐。精美的PPT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与个人审美观念的高度协调。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紧密结合视听说课程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和授课对象,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模板。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注意配色简洁、文字规范。为了增强课件的视觉效果,字体宜选用亮色,背景选用暗色,用强烈的色差来凸显文字以缓解视觉疲劳。为避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幻灯片上相同层次的文字要采用相同颜色、字体、字号。整体布局要合理,文字不要覆盖在图片上。如需搭配声音、动画,一定要保证在制作完课件后,进行调试、修改,以确保课件运行的流畅性。链接一定要完整,处理好链接的各类文件与演示文稿所放位置,其中插入的影像资料要紧扣主题并能起到到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和操练语言兴趣的目的。总体而言,技术使用上切忌“过度包装”从而造成费时、低效的结果。

三、结语

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在使用中要本着简洁直观的原则,以服务教学为前提,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理解PPT课件的“角色”,避免或不断纠正多媒体“越位”的现象,学会扬长避短,从而借用PPT课件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还需教师正确把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理念、内容与目标,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常仕璇.浅谈大学英语采用多媒体教学如何趋利避弊[J].外语研究,2014(3).

[3]秦银国,马明.基于校园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平台创建及效果[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9).

[4]李娟.多媒体课件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5]王建梅,孙春雷.对我国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再思考[J].外语界,2005(12).

[6]桑爱芹.大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思[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12).

篇10

“互联网+”时代,教师需从普通话、粉笔字、简笔画“老三篇”转变为二维码的使用、APP的应用以及微课设计制作“新三篇”。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巧用英语微课、助力课堂教学、以学定教、变教为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一,微课在课前的应用。利用课前时间,围绕课堂主题,适时播放微课,学生课前自学并引发其思考。其二,微课在课中的应用。聚焦学习重点难点,微课嵌入由“教中学”变成“学中教”。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针对性地解决某一知识点。其三,微课在课后的应用。微课与问题导学有机融合,同伴交流,自我评价,分享反思,并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了空间。2014年10月,我们成功申报了《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资源开发与研究》的省级专项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非常5+1”微课,“1”是指5-8分钟的微视频,以此视频为核心,整合“5”个配套资源。“5”指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微课群,形成五位一体的资源开发和整合策略。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微课群是指微课开发团队建立的QQ群,用于团队成员互相借鉴,资源共享,也用于学生加入微课群,便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微课教学“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胡铁生)。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微课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微课既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挑战。

2. 微课需要提升的三个方面

微课需要的三个提升:其一,教师教学理念需要提升。微课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翻转”,而且更需要理念上的“转型”。微课助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课堂设计及教学结构发生变革。其二,家校的硬件建设需要提升。微课对学生的时间安排和学校教学设备、家庭的线上网络资源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三,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素养需要提升。微课教学让一部分教师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不高的中、老年教师“水土不服”。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技术整体素养并不乐观,还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教师应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努力前行。

3. 微课具有的三个优势

微课具备的三个优势:其一,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资源的海量、教学的密度、短时间内提供的直观图像、可重复利用的教学媒介等,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时空。其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草根式”的教研方式、实践反思、总结提高,“研伴”之间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微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范式。其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利用微课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为学生提供动手探究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英语微课,既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又培养了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