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5: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清洁生产概念从一提出,就已经涉及农业领域,考虑到化学肥料的清洁施用。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清洁生产的重点还是放在T商业领域。事实上,无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是污染程度,农业都不亚于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工业。因此,将清洁生产的概念引入农业,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现状
2002年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使我国清洁生产工作有了法律依据,在这之前,我国在农业法律制度建设上没有直接提到“清洁生产”.也没有专门的农业清洁生产法规.农业清洁生产的思想只是分散在一些法律法规中。
1.1相关法律规定
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对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作了一般性的要求。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l1条规定:“……环境保护、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有关行业或者地区的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指导实施清洁生产”:第22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应当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用于造田。”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农业清洁生产作出明确规范。
1.2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规定
2000年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第l3条规定对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肥料产品,登记申请不予受理。2001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第27条对安全使用农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作了规定,同时第38条对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副产品作了禁止性规定。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目的就是防止畜禽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002年农业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1993年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专门对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1.3相关地方性法规
2002年福建省颁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对农药、化肥、薄膜合理使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均有所涉及,还涉及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此外,该条例第19条还规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应当定点堆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利用生物和工程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2我国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有关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清洁生产立法上已有一定进展,但还难以真正将清洁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农业生产之中,清洁生产还难以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
2,1农业清洁生产理念未得到完整体现
农业清洁生产的一些要求只在部分农业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不够完整全面,清洁生产的思想理念也未能全面反映到立法当中.导致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及管理体制上存在不足。首先,农业清洁生产不是单纯的环保措施,而是融环境保护于生产建设之中,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产模式,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与环境危害最小化;其次.农业清洁生产不是仅仅指清洁的产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只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且还须解决农业自身产生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即清洁的投入和清洁的生产过程;最后,实践中对清洁生产的领导力度不够,由于立法方面存在不足,《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至今,全国还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包括农业、服务业在内的协调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使清洁生产仍游离于主要经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改变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的局面[21。
2.2有关农业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农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在现有立法中仅仅只是附带性的规定,多只根据需要,在立法中增加一些条文。同样的内容在相同或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中多次出现,创新的内容不多,可操作性的措施很少。而且,从整个农业立法内容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来看.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现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却关注不多。实际上。许多地方尤其是工业不发达地区农产品受污染的罪魁祸首不是工业“三废”。而恰恰是生产中使用的农用化学品。不重视清洁的投入、清洁的生产过程,很难保证有清洁的产出,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其次.实行农业清洁生产会导致生产经营者成本增加,只有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转化为生产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清洁生产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从农业现行立法情况看.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法律规定原则性较强,主要以引导、鼓励和支持性的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直接行政控制和制裁性规范条文很少。《清洁生产促进法》也是一部鼓励性特征极为明显的法律,强制性、处罚性规范的缺失,使得生产经营者很难自觉将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主动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
2.3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
首先.现阶段我国对清洁生产的建设、改造项目的资金保证.以法规性的规定、政策性的鼓励和原则性的文件为多.清洁生产保证资金来源匮乏、渠道不畅、优惠不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难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资金支持的政策和法规。
其次,现行的自然资源、水电、农药、化肥等定价过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少化的动力。而且,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农业生产经营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加之很多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获取清洁生产信息的渠道不畅.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致使农业清洁生产推行不力。
2.4缺乏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的社会合力机制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农业清洁生产的实行,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公众多层次、全方位的推动。这其中,既有政府部门的法律措施,也有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由于教育、宣传、环境意识、环保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限制了从社会角度推进清洁生产的能力建设,多阶层、多行业推动清洁生产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环境教育培训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环境意识不高,有关环境的社会团体发展不足等。
3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建议
3-1切实落实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措施。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品(如绿色化肥、绿色农药、绿色地膜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农业生产和产品使用、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
3.1.1明晰理念农业清洁生产贯穿两个全过程控制:(1)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整地、播种、育苗、抚育、收获的全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污染的发生;(2)农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种子、幼苗、壮苗、果实、农产品的食用与加工各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污染预防和控制。
农业清洁生产包括三方面内容:(1)清洁的投入,指清洁的原料、农用设备和能源的投入,特别是清洁的能源(包括能源的清洁利用、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2)清洁的产出,主要指清洁的农产品,在食用和加工过程中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3)清洁的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的生产程序、技术与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用品,确保农产品具有科学的营养价值及无毒、无害。
农业清洁生产追求的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措施,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提高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
3.1.2落实理念首先.要丰富和提升农业清洁生产这种创新性思想,从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高度,将农业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从源头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其次,应将立法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将农业清洁生产的理念切实落实到农业立法当中.使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同时也是一套反映清洁生产的法律体系,使农业清洁生产的实施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再者,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农业整体形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对待.从而把污染预防及治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嘲
3.2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首先,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着手制定农业清洁生产的专项法律法规。必须尽快完善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相关的产业鼓励政策、风险分担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将政策法规作为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并尽快建立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清浩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还应从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根据各自的职责,严格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积极主动地开展清洁生产推行计划和促进工作。通过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为清洁生产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更好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颁布有关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为加强清洁生产工作颁布有关实施办法和管理规定.以此增强农业清洁生产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清洁生产立法对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求分为一般性要求、自愿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等3种类型。一般性要求是指导性的.不附带法律责任,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优先考虑采用清洁生产措施.主动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自愿性的规定主要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采取行动实施清洁生产强制性的要求规定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不得使刚对环境有害的高毒、高残留投入品,不得生产加对人畜有危害的农产品,不得焚烧农作物秸秆,必须及时对养殖场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等
3.3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经济激励机制
在一些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农业逐步实现了以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来装备和经营,这种趋势尤其在大都市城市周边区域或受都市经济影响巨大的城郊农业更加明显。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仍未完全摆脱生产经营单元过于细碎,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农村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
与工业、信息产业等相比,农业产业最大的不足是产业的经营组织即农业企业及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或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太少。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大多数也是以家庭农场或农户为基本形式,而且采取的就是企业化经营方式;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农场或农户,则依靠多种多样的合作组织,如产销班、专业公司、农业协会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能实现不同群体最大利益的共同体。
农业产业化将产、加、销联结成一个整体,进而发挥了产业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使农业产业由弱变强。
由于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和农户之间联成一体,因而后者不再以势单力薄形象出现在市场,而是以平等贸易伙伴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分享市场交易成果。因此,农业产业化也有利于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都市区域及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日臻完善,商品交易活跃,口岸情况较好,农业产业化已经有了现实可能。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的成功运作,或是一个成功的农业企业的发展,清晰的、正确的思路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尽可能使所做的80%的事是正确的),然后才是正确做事(努力把80%的事做好)。荷兰农业产业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也是花都之一。农业以出口为主,郊区主要发展花卉及蔬菜。它与其他几个城市共兴建现代化温室0.8万公顷,其中花卉0.53万公顷,蔬菜0.27万公顷。年生产鲜切花70亿支,盆花5亿盆,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60%左右。全国农业出口总值达到年500亿美元以上(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6%),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荷兰农业产业的发展,至少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①农业产业要做出特色,要做专、做大、做强。荷兰以菜篮子为主体,发达的蔬菜、花卉、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在世界同行业举足轻重。
②农业产业要开放市场,面向世界。荷兰是一个工业国,有世界港口之冠的鹿特丹。发达的工业和开放的市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不断提高农业企业化、专业化、自动化的程度。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日照缺乏,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厂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大力发展设施精品农业,使园艺业闻名世界。
可见,我们在进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时,重要的是找到本地区的特色,发挥区位优势,把特色产业做成强势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战略
一般地,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要求:
1.定位要准,落点要实。不同的地区,农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天时、地利等优势也不同,应做到定位准,落点实。
2.突出特色。当前的农业是开放型的农业,而且农产品数量供大于求,因此,农业产业不仅要突出特色,而且要强化特色,加强品质调控和售后服务。
3.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有风险投资。农业规划的战略定位要着重于未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同时,规划也要有风险投资意识。过去,农业一直缺乏风险投资,常常是引进、试验、中试、推广,把许多市场机会都错过了。
三、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
不同的地区,农业资源条件和特色也不同,因而农业产业的发展类型或模式就不同。
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如北京的城区绿地和二、三、四环区域的农区、中关村园区等,其土地等农业资源十分稀缺,区域工商业发达。农业一般以精致园艺场、成片林地、观光和休闲农业等形式被保留下来。主要提供新鲜农产品,提供城市开阔绿地,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城市绿化的作用,是城市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大城市的中远郊,如北京的顺义区等,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主要经营禽、畜、鱼、奶以及温室蔬菜、瓜果等,大型牧场、温室设施、各类园艺场等集中在这一区域,同时也包括稻、麦、水产、加工等。工商业有相当基础,一般以供应城市新鲜类食品为其主要任务,同时又应发挥城市生态屏障的作用。它是城市农产品、资本、技术的主要集散地。这些区域的农业产业,构成农业的要素异常活跃,如现代生物技术、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等得到充分应用,农业企业规模大。
在城市圈(带)区域(城市之间的过渡地带),如北京、天津和河北边缘集镇结合地区极具代表性。这些区域距中心城区距离相对较远,接受城市辐射相对较弱,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环境负载较轻。都市农业则体现城市生态农业生产供应基地,不同城市间农产品交换与资本、技术扩散走廊的作用。
但是,不管在什么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大致有四种思路:
1.市场和科技导向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培育良种和商品示范基地输出技术,带动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企业扩张。其基本做法是一个投资商兴办农产品加工或营销企业,建立一定的市场品牌和知名度,然后,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良种和示范基地,并与农户和中小企业签定合同,提供各种条件、标准和服务,扶持和引导他们发展原料生产,实现企业扩张,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规模。
这类开发模式有以下特点:①商品基地的生产规模大体与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相一致,无论初级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产品价格都易于控制,规模比较稳定。②中小企业和农户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资产联系,但龙头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和各种良好的服务、优惠条件,通过契约与初级产品生产者(商)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在利益分配上还谈不上均沾,但是农户的利益仍然有一定保障。③这种模式一般要求龙头企业有较强的资本、技术、市场作后盾,产品技术层次较高,服务比较到位,市场资讯发达,并具有现代企业经营意识。采用这种产业开发模式的目前成功几率较高。农户和生产商更愿意选择龙头企业作为自己的依托。如北京的大北农等。
2.商品基地改造重组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商品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和特色改造重组形成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形成地方支柱型产业。其基本做法是在某一地区,根据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先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并且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之形成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较大商品生产基地后,再投资兴建批发市场以及加工或市场营销的龙头企业。
这种模式完全是一种以本地特色产品来带动产业的形成,某种程度上还比较被动,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这种开发模式有以下特点:①商品基地不是十分稳定,尽管分散的农户经营已经置于组织化(常常是政府控制)之中,但是,基地生产者涉及千家万户,他们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资产联结,而只有利益约定。因此,任何一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均会引起生产规模的变化和原料品种的变化;②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之间利益分割,采用买断形式。因此,这种模式对直接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在利益上往往难以平等相待。这种开发模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北京平谷县的桃产业开发、山东鲁南地区的蔬菜产业开发等。
3.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对现有地方性企业和基地进行治理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再输入进行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实现企业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其基本做法是:投资商首先对现有企业和基地作出基本分析,确认其是否存在产业开发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治理,然后向加工产业和商品基地同时扩展和延伸,使产业链拉长,实现产业扩张。
这种模式的特点为:①不是一种简单重复或累加式的发展,而是对现有资源与资本的重新组合,剔除不良部分,投入优质部分,完全是一种对现有企业和基地的治理和改造。②发起企业要有强大资本实力以及技术和市场。③农户、生产商与龙头企业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以支柱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企业群。
这种模式的例子如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等。
4.中央市场带动模式。这是一种在政府扶植下,通过众多生产商(农户)、经销商、加工企业对市场的共同开发而形成以中央市场为中心的利益团体的开发模式。其程序为通过政府的财政低息贷款建立市场,然后把全部资本拆细折股转让给众多生产商(农户)。土地资本一般作公共财产具有公益性,像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这类用地一般不作股本金投入,而采用低租金形式。市场具有合伙人企业性质,并建立一个由三方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对市场的日常管理。至此,政府完全退出管理,以后只行使税务、卫生检疫等国家行政职能。
以江西南丰县为例,目前该县不管是增加农民收入还是财政收入,主要还是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乡镇企业非常薄弱,提供的税收是390万元,不到税收总额的10%。出路就在于依托农业搞二、三产业。目前包括安徽、四川、河南、江西,这几年快就快在其特色产业上。中部地区尽管特色农业发展很快,但是是不完整的产业。以南丰的鲜果来看,现在有21万亩鲜果生产。鲜果进入盛果期,到2000年每一年提供2亿公斤到2.5亿公斤鲜果,其概念就是在100天的产销期间,每一天需要400辆卡车,每一辆卡车装5000公斤来运输,对于我们来说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为没有产后的加工。
产业化重点应该放在中部地区,因为中部地区很多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工业小县,主要还是靠特色农业的发展,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就涉及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产业化本质上是经济发展问题,但包括了很大的改革成分,如产前产后产中都与各部门有关,怎样搞?比如南丰甲鱼要依靠外地老板,自己不能搞,这涉及新的流通组织建设。还有资金的问题,收购甲鱼资金需要量很大,金融机构如何配套。包括供销社能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搞一个购销组织。现在供销社经济很困难,能不能利用供销社的人力,加上县里的支持来购销,这都涉及体制改革的问题。
蒋励(广东省农研中心副主任):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农业产业化,就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农业产业化不能代替农业现代化,不能以为现在提了农业产业化,就不提农业现代化了,这个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农业产业化,应该是多种模式的,但是也应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实行农业工厂现代化生产;第二建立区域专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商品生产基地;第三建立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农工商和生产紧密配合;第四联合各方要产权明晰、独立核算,大家都不吃大锅饭,既发挥联合优势又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五在生产力和专业分工高度发达基础上实行联合,联合是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
这五个特点,我认为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标志,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包括进去。加快产业化,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我认为十分重要。要搞产业化,大量的工作是改革的任务。体制上要改革与政府相关的管理体制,要积极探索。
农村的改革,我认为关键问题是产权,产权的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推动整个资源的流动,才能谈得上土地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
何加正(人民日报经济部副主任):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最终把农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成面向市场的农业。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通过这个桥梁有可能更顺利地接近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它将推动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新一轮发展,向新一个层次发展。目前,不管大家对农业产业化的问题认识上有什么分歧,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在实践中,大家的做法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这就说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不约而同的。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应该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跟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中国的市场的需求,和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等都是相关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一说产业化,农村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我认为不是这样。要搞农业产业化就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正是因为遇到这些问题,才会推动改革措施的出台,一些地方搞农业产业化,不得不先搞一些改革。农业产业化本身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我国实际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讨。
产业化的实质是体现利益分配的关系。农业投资和产业化开发的利润不能来自对既得利益的损害。在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把农民放在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
谭向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我觉得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整个过程都是自上而下的,把农民放在最末端,没有把农民放在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中国农业产业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产品的供给问题,一个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上,第一步应在中国首先发展比较完整的农户经济,实际上好多现代的农业技术在农户经济中也是可以纳入的。
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户发展的政策,产业化首先要把农户经济发展起来,使农户经济逐步现代化。
第二步在农户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合作组织。在具体的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运销合作社,一种是信用合作社。我们谈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就要找一个中介的组织,能够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另外一个就是信用合作社,使农业有比较充足的资金。
第三步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能够逐步发展具有股份制性质的农民自己的工厂企业。我觉得是不是在考虑自上而下的发展思路的同时,考虑一下自下而上的发展思路,从农户到农民合作社,再到农民自己办的股份制性质的工业工厂企业。在一些龙头经济中,农民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他没有能力跟龙头企业竞争。另一方面,对于工厂企业来说,他们交易费用也可以降低,因为面对的不是千家万户的农户,而是合作社和农民自己的工商企业。这样的话,整个市场经济才能全方位运转,特别是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民的谈判地位能够提高。
李海涛(河南省商丘地区行署副专员):从我们地区产业化的初步实践看,农村搞产业化不仅是农村的需要,也是城市工业发展的需要。从大的方面讲,城乡工农分割这种格局如果不改变,我国的工业发展就受影响。
现在工业生产和农民的关系是买卖关系。比如农民卖棉花,中间要通过各个环节,为什么农民卖棉花要塞砖头,有很多原因。我们有几个工厂那么积极地去和农民结合,让利给农民1/4或1/3,这样农民非常高兴,生产非常积极。从宏观讲,国家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产业化,而农村产业化要到农村去和农民结合起来,要注意农民的需要,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需要,各方面需要紧密结合,就能形成新的生产力。
农村产业化,以我国幅员之大,情况很复杂,要连结城乡纽带,光靠简单的合同是不行的,要有产权作纽带,这样连结起来就更牢固了。
郭书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产业化过程必然是总体多元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集体所有、个体、私营,还有外资等等,形成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
在这种联合体当中,我们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要突出产权清晰化,避免在产业化过程中重新出现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资产流失的问题。在界定权当中,特别要重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问题。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一般是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形式。由于公司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主体,农民是很分散的,为了使农民适应大市场的需要,减少市场和自然的风险,这就需要重视依法保护农民共同所有的资产,并且使其能够得到应有的增值,并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使农民能够有决策参与权、收益分配权、管理人员的选择权,这也是农业产业化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为此就需要在社会范围之内,建立连接市场的中介组织——合作社或协会。在这一过程中,最终得益者应该包括亿万农民。樊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所谓农业的“产业化”,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在此只强调两点: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发展中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结合仍较松散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农业产业化,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临武舜华鸭业的成功发展历程在这方面作些探索。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多数为其他岗位调转过来的非专业人士,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也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偏老龄化,他们掌握和接受现代化新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更不会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更多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无法较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1.3基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也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由于受到农村传统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基层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另外,基层农民心存顾虑,担心收益率受到影响,仍然沿袭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和采用新设备进行耕种,也严重地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改善推广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业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规定,力求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项农业资金的投入,为了加快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国家和政府需要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同时,改善推广条件,并不断完善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多渠道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和融资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2.2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引导各方面的人员积极参与并对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通过国家政府的引导和帮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中来,并根据我国“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体向着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创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机制,对现存在的农业技术运行机制进行科学的优化,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有效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2.3建立基层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的对接机制,促进农业技术有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离不开生产需求,只有符合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农业实际情况的科研成果才是成功的、实用的,才会在基层农业得到普遍的推广和适用。为了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的对接机制,促进基础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使优秀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向农民群众的实践应用进行转换,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使科研人员以及生产群众得到实惠,同时,不断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地快速发展。
2.4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积极吸收引进一批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农业技能熟练的高端人才,在加强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对于多种农业技术有一定见解和掌握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扩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福利等措施来改善农技人员的生活质量,以保证其更加高效地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5注重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是要深化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以便于农民的接收和应用实践。在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同时,更要注重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和应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享受到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接受这些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开展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对生态农业进行发展国家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性,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的量直接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科技技术较高的过程中也很难以改变这一事实。近年来,随着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资源不断的对农业用地的减少,使得我国人均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且人均的土地面积却相对于较少,和世界的水平相比起来较少了很多。生态经济两者的不协调。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于较少。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是需要绿色安全无公害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不断的推动绿色发展和无公害产品的发展,并且不断的走出一条公害相对于较少、效益较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建设和发展和谐的社会就是发展生态农业当前情况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的存在和扩大,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同时对农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的影响,如果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旦出现矛盾那么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注重的是科学发展观,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因为废弃物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的现象,建设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农业的高效利用,实现农业产品的清洁化和无公害化,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2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倡导绿色有机农业经济绿色的有机农业是建立在循环生态环境系统且保持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的,据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显示,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种植基地,且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生长调节剂、农药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任何基因工程的方法产生的生物,通过实施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过第三方严格的认证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绿色有机农业是其高水平的发展阶段。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降低目前你农业中的生产压力,还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低因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绿色有机农业是一项劳动性密集的产业,为农村的的劳动力长夜就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更能满足现在的国际化市场需求,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2用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赖科学技术,而且生态农业是由一定的系统研究工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原理等方面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比较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使得技术之间有了一定的优化、组合,并且从而使得农业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就像对农业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使用,就像更好的开发清洁能源、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生态复合肥料等,生态农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进我们现代科技的推动。而且同时,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加强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生态农业人员的提高和发展,并且同时加强其文化素质。对于那些高水平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更好的对其培养,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3加强政府对于循环经济的引导性作用在循环经济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农业循环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以点带面形式的利用,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循环模式的作用。以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出发点,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更好的促进。应该根据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有更好的意识。农业生产环境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来促进农业健康的发展,由此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满足实际中的需要。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2相应对策分析
2.1做好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果。首先需要构建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将其作为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该类机构的人员需要将机械推广作为工作的核心,要全面掌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的分布、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实力等,山区或者偏远地区还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及技术进行推广。另外,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及技术,如果条件适宜,可以积极引进,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2.2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
农业机械的管理不仅是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发挥出基本功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积极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农业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基层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农业发展资金中专门拨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养、管理等工作,保障设备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基层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到设备的管理中。
2.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
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其对于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农业部门可以将企业引进到农业机械维修机制中,引导企业合理的设置维修站点,保障分布的全面性、均匀性及合理性。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量极大,劳动强度大,且运行时间长,容易出现各类故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而现代教育体制中对于该类人才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不仅人才数量不足,技术实力不佳,且缺乏实践的经验,需要联合教育部门即相关的技术学校,强化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培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1.1选题意义
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我国现阶段传统农区的发展路径问题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大都以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模型为基础,将资本与技术视为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极力推崇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作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竭力强调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将市场经济制度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此外,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给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经济增长的途径,但它在如何发现这种比较优势方面,以及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问题方面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外,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大部分研究二元经济转型的学者都是从整个国家出发来研究转型与增长问题,缺乏对国家内部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对比研究,即使有也很少能站在欠发达区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不容易发现影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型与发展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很难为这些地区寻找到一条具有较大实际操作价值的具体发展路径。因此,本文认为,如果能在综合利用这些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有关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工业化与转型发展的分析框架,从而给传统农区如何启动工业化、如何转型,两者的步骤与次序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动力机制问题都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应该说在理论上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工业化与农业关系问题的阐述,刘易斯在((二元经济轮))中认为,农业是被动的、附属的部门,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工业,农业部门只是起着输送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之后,美国的拉尼斯和费景汉对此作了补充,海亚密和拉坦则全面地分析论证了工业化对农业的各方面影响,他们认为,工业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也许比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工业专业化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知识应用的结果,使工业部门生产的现代农业投入,如化肥、机械的成本不断降低。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还通过提高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村普通教育和生产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农村服务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能力,从而对农业生产率提高作出贡献。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城乡分割的工业化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在农村单一经营条件下,工业的发展也未获得稳定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支持。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屏弱的传统农业与高速推进的工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整个工业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村工业化之路。因为,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巨大作用。农村工业是从农业里土生土长出来的,农业是农村工业的母体,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物质等方面支持农业,成了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阐述,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子应该是走自然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以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距与城乡差距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为支柱,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在国家对农业实施有效保护政策和协调工农业顺利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型,逐步把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持续农业、即集约农作、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关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问题的阐述,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就是非农化、即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的过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镇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除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运用现代常规技术、尖端技术与我国传统优秀技术相结合外,特别强调要采取工程建设的方式,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同时,应在继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对中国的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提出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的提倡与推行,不仅在20世纪末、而且在21世纪都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化所需巨额资金难以落实,现有城市吸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市隐蔽失业较为严重。因此,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与中国的国情难以相符,超前性太大,可操作性太小。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在实现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向生产技术、经营体制、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转移。中国农业现代化应是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综合考虑、全面发展。因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同步推进,互相促进。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农村工业化是动力,农村城市化是载体。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阐述,国内理论界一致认为,其内涵和实质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1.3研究框架与方法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传统农区概念的界定含糊不清,本文首先运用了经济学及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指标,对传统农区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分布作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本文所确定的研究方法,就是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取的基本手段的复杂性,本文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现状评估
2.1研究区域的选择与界定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传统农区的概念。简单地讲,本文所要研究的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这些地区大都身处内陆,缺乏可供开采加工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口众多但思想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从具体地理位置上看,根据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东北、华北和黄淮三大平原的全部”。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实际使用时常以行政区划界限为界线”。
2.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评估
现阶段,传统农区要想顺利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就目前来讲,通过劳动力外向转移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失为一条这样的道路。正如前文所述,传统农区人多地少,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且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自然经济时期,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一般都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地就地消化、吸收农业领域大量冗余的劳动力,这就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劳动力剩余问题是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归根到底,一切发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农民增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目标。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传统农区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我们下面利用数学建模中的常用方法之一—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对传统农区(以河南为例)当前的农业人口压力程度作出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估,这样在后面的分析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在人口自身压力的衡量方面,我们选取农业人口比重、文盲率以及近几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等三项指标作为代表,这些指标虽不能立即对改变当地人口压力的大小,但却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也列入考察行列
3博弈因素分析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跨区域的劳动力流动渐成规模。诚然,这种域际间的流动给落后地区的农民带来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并没有由此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进而走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道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这种发展机制的前后阶段很好地衔接起来,通俗地讲,也就是没有将“富民”成功地转化为“富区”。那么,制约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障碍因素都有哪些呢?
3.1思维方式与理念
思维模式过于保守,小富即安,是很多传统农区农民的共同特征之一。一般来讲,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地出去打工;而一旦被迫外出之后,又通常会满足于每月的几百元钱,不思图作更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务工收入的绝大部分一般也都是用于建房等传统的家庭支出项目上,这就对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生不了多大的带动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目标。因此,改造传统农区劳动者的思维固式是推行整个发展机制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需要农民自身解放思想,敢于走出两亩薄田去谋生,敢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接受冲击和洗礼,敢于有意识地积累创业的资金与经验,敢于把有限的务工收入投入到创业、扩大再生产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尤其是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并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归根到底,一个地区的发展还是要靠人的发展,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传统经济社会的转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此外,对那些劳动力大量流入的发达地区来讲,也需要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上,即很多岗位都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苦、脏、累的工作,而很难有机会进入有前途的职位空间,这对务工者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劳动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3.2制度环境与交易成本
如前所述,传统农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思想观念保守,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年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外出招商引资,签订的投资协议也不少,但往往能落到实处的不多,能在投资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就更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环境太差,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传统农区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虽说能够避免一部分交易成本的产生,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环境建设的问题,不能切实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不必要的协调成本,传统农区就无法真正走上拥有自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方面,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是传统农区政府应该着重抓好的主要工作之一。其次,户籍制度也是限制“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因素之一。所谓工业化、城镇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转向城镇,但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却并没有给这种转变创造多么有利的条件,相反还制约着它的顺利实现。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已经开始有所松动,并带来了明显的积极性效果,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渐成规模的“民工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但也不可否认,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还很不彻底,城市户口依旧还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融入现代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再次,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传统农区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我国目前实行的还是土地国有化政策,土地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据调查,由于在外务工的多为农户中的主要劳动力,剩余在家的则多是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之类,俗称“386061”部队,这些人的劳动能力较差,因此大量的农田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转包给别人,还有的甚至干脆处于抛荒状态,从而给我国本来就比较紧张的耕地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但如果土地能够比较顺畅地合法交易流转的话,一来可以使外出农户免除后顾之忧,并获得一部分创业启动资金,二来也可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集中化与现代化经营。当然,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政策法规、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农区工业化博弈的选择
4.1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与调整方向
传统农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大宗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传统农区具有明显的要素察赋、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内其功能表现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角色。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以河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1:48:31,尽管第一产业比重在过去20多年中降低了20个百分点,但仍然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农业大省特征;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61%,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5.8%,比全国平均人口低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明显偏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总量仍偏小;二是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三是工业化程度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原则及农区实际,显然,目前农区产业结构调整仍处于资源导向阶段,亦即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走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4.2工业化内涵辨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替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这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n”型变化。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工业化的理解,仅指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即与农业化时代相对的工业化时代。它是指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发展过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引起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新飞跃的开端;另一方面,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即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工业化包括工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工业化,正如张培刚同志所言:工业化“可以表明以往两个世纪中经济和社会的主要变化,而且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内。简言之,工业化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国内外有关专家还根据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方面,提出了衡量工业化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工业化社会可用产值(或增加值)标准和劳动力标准来共同衡量。标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农业增加值比重;标准之二: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超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标准,称其己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如果两者都不满足,称其还处于农业化社会;如果满足其中之一,称其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权威专家还认为,工业化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工业化的重点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市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认为农业的生产函数或要素组合方式的进步也是一种工业化进程的表现形式。这个定义的意义在于,对于传统农业大国而言,尤其是中国,单纯以非农业的份额大小来衡量工业化的进程,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原有的工业化国家,而这个定义却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即使农业的份额偏大,但农业的技术水平很高,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国可以单纯的发展农业成忽视工业部门份额的扩大,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即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等过程,工业部门的扩大是个必然的结果,但也不排除一些发展农业生产非常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和国家可以以农业为主。其实这个定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政策的制定而言,追求工业化并不是单纯追求非农业或工业的比重的上升,非农业就业人口或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的上升,农业的工业化也是工业化过程是所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而其农业又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也曾撰文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众所周知,由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战后工业化起步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推行以牺牲农业换取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从其推行的开始,就对发展中国家战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强化和加固作用。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又必须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和手段,由此形成了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工业化”一“城乡分割”与“工农对立”一“二元结构强化”的“累积性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恰当的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得以产生、并形成并呈“积重难返”之势的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反思,为走出“三农困境”寻找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4.3农区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农业产业化》一文中,把农业产业化定义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以此为指导,我国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但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也表明,农业产业化远非农村工业化,它着重解决的是如何使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而较少涉及产业升级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三是在生产经营目的上,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渐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区工业化则是农区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能充分发挥效能,使农民能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农业的同时,由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依托市场,依托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现代工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城市水平。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经营体制都还很不完善,还不能说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更低,即使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也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离农区工业化也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就农业产业化自身而言,也只是仅仅强调了“产业化经营”这个微观层次概念的研究和实践,而距离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还相差甚远。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尽管存在着上述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重要的联系。首先,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具有相同的经营规则。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都是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
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无从谈起。因此,农业产业化与农工业化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经营规则进行经营。其次,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样,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很难有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区工业化的重要途径。第三,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仅依靠农业产业化是不够的。其实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农业产业化必然会走向农区工业化,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继续。总之,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区别,但更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和互动的。农业产业化是农区工业化的基础,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延续,农区经济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的。离开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作用,试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区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农区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是不可能的。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农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加快本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首要选择。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基础,传统农区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应使工业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甚至包括城镇化)相结合,以避免有“工”无“化”、工农割裂的局面再次出现。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环境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认为,传统农区在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工业化发展路径时,应着眼于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期达到用工业化解决农区农业比重过大问题,用城镇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用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的效益问题的结果。
5对策与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从前面的计量分析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现代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即使在所谓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这样,这就一方面对工业化的推进形成制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传统农区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与居住间的扩大。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从而为传统农区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社型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对传统农区的教育投入,尤其是要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是改造传统农区农民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导致思想不够开放,不敢轻易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外出闯荡谋生。一旦他们的文化素质上去了,了解的信息增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打消原先的顾虑,勇敢地离开土地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去谋生。此外,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农区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再次,转移后的劳动力究竟能否迅速积累起必要的资金与能力,从而实现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最终带动整个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也需要有非凡的魄力与开放的思想作保证,而这又是离不开对教育层次的要求。据统计,目前传统农区农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不到8年,而一个人的收入与其所受的教育是成幂指数增长的,这就导致了农民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窘困的生活,因此教育对传统农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因为教育收益滞后性的存在,农民往往不舍得大力投资,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合理加以引导。除了义务教育不可松懈之外,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也是提高传统农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会有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城市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3、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后期转变,引导整个发展机制逐步稳妥地推进
【关键词】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农产品期货是农产品交易双方在现在就制定未来某一时候农产品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合约在未来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以运营农产品期货著称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对农产品期货的理解,若一个区域的农产品交易超过50%的份额发生在农产品期货领域,受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带动,那么这个区域一般都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拥有郑州和大连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从1990年作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主打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帮助农民发现价格趋势、更好的避免蛛网困境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即通过判断商品期货合约的一个未来价格趋势和均衡价格得到现货市场农产品的预期价格。由于期货价格在自由、公开、公平环境下进行竞价,所以其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权威,也更具有前瞻性。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与未来时期的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期货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农民可以提前预知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从而使农民更好地避免陷入“蛛网困境”的被动局面。
(二)发挥风向标功能、引导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政府行政命令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价格信号和市场手段来正确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供求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汇聚各方投资和预测的专家,这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未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走向,通过农产品价格就可以制订未来的种植和生产方案。这样,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就成为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品种是标准化的优质大豆。其价格与我国常见的混合大豆的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促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去种植优质大豆品种。近几年,我国辽宁、黑龙江等区域就是受大商所大豆期货交易品种的启发,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大豆;同时,在与期货相关的专业中介机构和农业企业的指导中,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都直接受大商所大豆期货的影响,实现了种植面积的随行就市。
(三)改革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弊端、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按照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前几年,我国每年都要动用大量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储藏年高达千亿公斤左右的粮食。巨额的资金占用也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粮食风险基金和超额补贴已占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面对目前国际优质低价粮食对我国的冲击,如何改善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我国粮储部门在困境中思变,积极利用郑商所和大商所来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即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储备粮调换。具体为: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陈粮期货合约,然后再买入新粮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这样就避免了旧有粮食流通体制中经常会出现的财政资金运用紧张、粮食储存超期和陈化的现象,同时也使我国粮食流通企业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国际化的视角来进行发展。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依托,郑州在2004年成立了我国首家粮食交易物流市场,彻底在全国率先打开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新篇章。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农产品期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伴随着农产品期货向纵深发展以及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近几年发展较慢
受国家稳健开展期货业务指导思想的制约,同时受来自世界其他著名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诸如芝加哥和伦敦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影响,郑商所和大商所在新业务开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植、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业务出现较慢发展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尽管我国有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体系中,但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期货还很陌生,农产品期货意识参与薄弱。其二,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有限,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三)期货交易占我国农产品交易的比重不高
在我国整个农产品交易的份额中,期货交易占的份额并不高,期货交易方式亟待创新。按照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期货交易大概尚不到整个农产品交易的6%,这就给期货交易方式提出了创新的契机。
三、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1.要积极在各方面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郑商所和大商所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资源。我国相关部门为支持推动这两者的发展,应该在税收、期货业务开展、农产品期货基地等方面给予郑商所和大商所最大程度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与交易所联合起来,努力争取中央决策层的支持,加大研发水平和投入,改变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局限的瓶颈,尽快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种,形成交易品种推出的市场化机制。因为只有改变农产品期货品种单一的现象,才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大力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积极鼓励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沪深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通过联合监管、共建信息平台、共同设计新产品等方式,整合我国的交易所资源,同时要协助郑商所和大商所大力构建同国外主要交易所的合作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以提升郑商所和大商所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参与者
1.增强农民对农产品期货的市场意识、加大对农民的期货教育工作力度
虽然农产品期货对农民非常有裨益,但如果农民认识不到这一点,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话。在美国,有65%的农民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来,但我国却寥寥无几,这与我国农民缺乏市场意识与金融意识非常有关联。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现代期货教育工作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的市场意识,期货交易所要发挥主导作用,有计划地给农民普及期货知识,要让农民有现场感,提高农民对期货的了解程度与兴趣。
2.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
机构投资者是构成成熟的期货交易市场的核心和主导部分,但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仍比较薄弱。为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首先应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放开一些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培育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以优化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其次应积极培育期货投资基金,像培育股票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那样来全面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设立一系列的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以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农产品期货具体运做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型研究
1.壮大发展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仅为总农户数的21.8%,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太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相矛盾,一个标准的农产品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一般每次不得少于一手吨,一般的农户显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如果让各家各户分散播种的农户参加期货交易根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培育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的原因。
为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我国可以在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期货交易的期货合作社。期货合作社是指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自治性合作组织。它以集体的名义签订远期合约,同时利用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资金互助。其核心在于利用合作社组织农户的优势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结合起来,规范合作社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充分利用期货价格信号来组织生产,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和农民资金问题,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定单加期货的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是:一是先把粮食存到公司,待日后认为价格理想了再进行结算;二是现款现粮,按照订单及时结算;三是与公司签订了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公司后,到三个月后再进行结算,结算价格为三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量并节省了三个月的银行利息,同时掌握粮源,避免农民在家中存粮造成的品质下降。在此期间粮价上涨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则由企业通过期货经营在期货市场上规避,如果利润较大还可二次返利。
这种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订单签订模式中履约困难较大和容易引起纠纷的缺点,而通过期货操作,订单等于为种植农户买了“保险”,期市不但为订单和企业经营买了“保险”,同时又增加了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前景展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历史,虽然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但是展望未来,依靠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家稀缺性农业发展资源,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日渐理性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各级参与者一定会把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作得更稳健、更成熟;而更稳健、更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又势必会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带动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