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人才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6: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人才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计算机人才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2-01

现在社会上人们发现,进来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大多数都不能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对于这种现象,当前有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体制问题,认为中国对IT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对专利著作权保护的力度不够;有的认为这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有的认为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本人认为上述观点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观念上和方向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在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反应僵化而缓慢。

一、对计算机专业地位的重新评定

计算机,我们大多数人把它称作电脑,它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却日益凸显。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都离不开它,也由此引申出了许多相关的行业,如软件制作、视频动画、信息通讯和电脑游戏等等,并且在社会上这几个相关的行业也曾火爆一时,计算机行业也曾被社会各界关注,同时广泛认同计算机行业前景一片美好,以至于学习计算机的人数也不断加大。但不要忘记,计算机无论再怎么变化,它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工具。然而“满则溢,极必反”,过热之后一定会出现过冷。现在IT业的火爆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好好的理性分析一下,我们不应该把计算机当做一个工学学科来对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大众化的理论课来学习。这一观点曾经为许多学者指出来过,但因为,其中牵扯到太多的利益链条和太多的利益群体,没人支持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校计算机入教学体制需要改良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48-02

近些年来独立学院迅速发展,它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也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学校超常规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培养方案问题。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何定位在应用型,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

1.1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需要

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教育,但是独立学院的招生属于第三批本科,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性较差,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培养研究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他们选择计算机作为专业大多出自于平时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爱好,然而计算机专业实际学习起来远不是他们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有趣。计算机专业设置的课程也要比其他专业的课程更难掌握一些。以我校来说,计算机学院学生拿学位证书的比例要远低于其他学院。目前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遵照普通高校的规定,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接受按照这种标准进行的教学时,感觉比较困难,学习的信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所以,独立学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扬长避短,形成实际的,符合本身实际特点的培养目标。

1.2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社会市场的需要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我国软件业来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面向工程实践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大有可为。

再者,独立学院的人才其知识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多不及母体高校,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不如某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色及品牌专业培养出的高技能性毕业生,出校后他们不能马上适应企、事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瞄准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增强应用能力,那么在市场竞争中应该是更具竞争力的。

1.3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定位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短,经验积累少,招收的学生是三本学生,独立学院的师资和教学条件都比不上重点高校。独立学院是受教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必然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作为一个以民营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就更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市场意识,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特色,缺乏就业竞争力,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独立学院办得好不好,就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情况。因此,要想独立学院能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在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上就要呈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品牌,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构建市场竞争力。以此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着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 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几个要点

2.1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到就业市场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了解到,关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一种互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方面,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很大,但是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都明显偏低,原因在于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大多偏向理论,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正是因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才会出现用人单位缺人才但毕业生就不了业的矛盾现象。

独立学院跟公立高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有更多的办学自,可以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有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又有强化岗位能力的内涵,它是在本科基础之上的以“工程师”层次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吸取一般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长处,兼蓄并顾。对计算机专业来说,重点高校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般程序员,而独立学院应该培养介于二者之间的软件工程师。

所以,独立学院应明确就业方向、精简专业课程、删减可学可不学的普适性课程,使得每个方向开设的课程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杂而不精。

2.2 建设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计算机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教材都不少,但是计算机本科经典教材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偏难,高职高专教材又偏向操作技术,没有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的教材。目前独立学院大多采用普通本科的教材,这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在全国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的组织下,在理论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尽快编写出适合于独立学院的教材。教材内容要能突出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再者,实践性教学配套教材也是关键。目前学生计算机上机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零时制定,没有实验指导教材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实验指导书、配套习题、案例教材等多样化的实验教材也成为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2.3 在教学中加大实验力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理应受到重视。独立学院的教学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掉理论性太强的东西,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尽可能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才会受社会、受用人单位欢迎,才会相应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以此形成独立学院发展的良性循环。

2.4 引入职业技能培训

将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大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已成为现在流行的趋势,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能在就业前受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锻炼。这样学生一出去就能适应社会需求,这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校计算机科学学院也已与武汉软帝培训公司建立了多年的联系,学生可以在培训公司学到目前最流行、市场需求较多的Java、.Net编程等课程,方便毕业生找到工作。但是去职业培训公司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生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在校外路途又远,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引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建设校内就业指导培训实践基地,或者将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大学课程,突出层次性、先进性和综合性,由校内教师担当部分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这样使学生能在大学期间就受到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要求的时间,促进就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负担,方便了学生。教师在教学上也能联系就业实际,使学生在学校能有针对性地学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上比较合适。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岗位技能和全面素质为主要特色,加强综合性的教学,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汉英,冯建力.强化建设凝练特色倾心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46-47.

[2] 李惠.教育质量的提升与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35-37.

[3] 张志刚.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5):86-88

[4] 周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6(7):94-97.

篇3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73-02

当今世界IT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样就无形中对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的衡量标准。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是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自身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教育终身化、社会化发展总趋势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

1 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需求,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大范围的扩招使得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急速增长,但是却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状态: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就业岗位,而大量用人单位又招不到符合需求的相关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发现一种现象:毕业生出具的成绩单上理论科目十分丰富并且各门功课成绩优异,但是当问及有什么项目开发经验或者是否用所学习的语言(比如JAVA)开发过实际项目时,我们的毕业生通常回答都是“没有”。 动手能力差、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成了毕业生普遍的问题。产生实际就业市场需求和高校教育这种脱钩的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高校课程设置陈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过多,实践太少,当今计算机主流技术根本没有进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学生在大学中没有学到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从而导致毕业生普遍缺乏应用能力,不能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应用型学科,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因此我们的培养应该以专业技术熟练的软件和硬件生产、开发、维护工程师为最终目的。

随着高校扩招,目前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许多同学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同学来自边远地区,知识面很窄。如果在大学教育中没有帮助他们进行前途分析从而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定位,而是盲目的按照传统的计划进行培养的话,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没有目标,只是一味的追求高分,缺乏实践能力,从而和社会的需求脱钩。因此,我院在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入校时安排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专业介绍,包括专业开设的课程,专业学习中注意的问题,专业的就业情况等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需求,帮助学生初步定下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3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3.1 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关键

作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自己所学专业的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该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院在新生入学后先对其进行2-3年(专科2年,本科3年)的基础课程的教育(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这样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提供有效支撑,为学生后续学习各专业方向 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针对专业特点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计划

我院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为实验点,在进行2年基础课程教育之后,就针对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对应的专业培养计划,该培养计划引入计算机主流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为了使毕业班学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率,通过对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结合就业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任意选修)、Linux操作系统(专业基础)以及Java EE、Java ME、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实习等6门专业综合课程,进行课程必要的改革,具体内容如下:①理论课程集中7周时间完成授课;②集中10周的时间进行专业综合课程的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③将几门相关专业综合课程进行整合,按统一的项目进行教学实践。④添加Web工程和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鼓励学生以构件为思路进行“软件工厂”过称式的开发。

教学中我们利用成熟的案例来进行项目驱动式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专业内容,还使其具备了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提前进入设计状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3校企合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得到企业认可,从而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我院采取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方式。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将企业成熟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嵌入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参与项目开发,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软件开发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校企合作,经常聘请企业中有丰富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来对学生讲授现代软件开发技术和一些项目实战经验。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增加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项目经验,我院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将部分学生选送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项目实训,实现学业与就业无缝连接。

3.4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3]。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备少量的实验教学,而且这种实验教学很多都是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验证,很少有真正设计性的实践,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的毕业生项目实践能力缺乏的一个原因。我们知道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计算机就是编程,学好代码怎么编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编程只占整个项目中很少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程序设计和调试,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不仅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采用小学期制,集中进行设计类课程教学

针对机软件专业的特点,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在该专业的最后一个学年的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课程设计类课程(例如:软件工程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等等),促使学生把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课程设计中,增加项目经验。同时,为了让学生对项目开发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采用小学期制集中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选择之后,对其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用“软件工厂”的模式进行软件产品线型的开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模拟流水线上的不同角色,培养新型的软件技术人才。

2)编写适用的计算机课程设计类教材

目前,由于已有相关配套教材较少,每次进行教材选订的时候,很难选到适合的教材,对教学也很难做到规范化。近几年,我院一批长期参与课程设计教学的教师们深入调研相关教材,认真分析总结,结合自己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和相关开发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初步形成了一系列适用的计算机课程设计类教材的雏形,从而更好的指导和规范相关的实践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5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是实现工业化理念的前提【4】。对于很多新生本科院校来说,师资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业界现场的工程实际经验,计算机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专业教学的改革落后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但这种知识的学习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必须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在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同时让青年教师去IT企业进修学习,参加IT行业开设的短期培训,并且广泛引进企业单位有丰富经验的软件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来我院举办讲座和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4 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自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企业需求,将前沿技术融入到专业建设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由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要素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其培养模式呈现多样性,这也给专业发展留下了很多新的问题。该文主要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以期望能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肖晓丽,邓江沙,陈川.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100-104.

篇4

关键词:

协同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是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在应对当今社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方面已经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也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的确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快、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若要从根本上改善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协同创新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1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是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提出的,即“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1]这一概念突出团队协作的本质,强调协同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也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2]。将协同创新这一理念引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就是以高校为核心,围绕计算机专业教学这一目标,联合政府、企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协作、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地完成学生的培养。创新目标就在于重新建构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办学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培养具备计算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1年,全国麦克斯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状况不好,教育部甚至对其亮了黄牌。现实情况是:社会需要大批的多样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有需求但是招不到人。大学生的“就业难”和企业的“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反映出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专业定位同社会发展相脱节

计算机知识发展迅速,瞬息万变。而高校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少要执行四年,必然会存在滞后性。另外,高校的专业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偏重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探究和知识的推广,但在知识的应用以及实践方面显得过于薄弱。虽然本科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但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致力于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其原因也在于此。

2.2人才需求的变化与传统教学大众性的矛盾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很多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因为他们希望招聘的人才能够直接上岗。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不足,迫切需要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并且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有一些高校虽然允许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跟老师做项目,但毕竟是较小的范围,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如果高校能够紧随市场需求变化风向标,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实战训练,势必可以改善当前的窘境。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高校必须有专门的实训场地、丰富的实训项目和大量优秀的指导教师。可是对大多数高校而言,硬件条件和师资条件在短时间之内很难解决,因此,高校必须要另辟蹊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2.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学第一线的高校教师们大部分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基本没有时间从事实践项目的研究活动,而且很多老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步入校门任教,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因此能够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性建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差,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很少鼓励学生去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3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按照系统研究法理论,组织系统应该包含内在和外在的环境系统,两者相互依存并互相影响。作为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围绕培养计算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要素,实现深度合作,走出校门,协同创新,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3.1建设优质课程群

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划分专业课程群,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专长确定各个课程群的教师团队(人员可进行交叉),按照课程来分配知识点以及技能模块,制定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在教师团队成员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课程群的主要负责教师完成教学资源的共建和教学互补,确定好引入的企业资源(包括人力、项目资源),实现多方协同建设课程群的内容。课程群的教师团队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方需求为终极目标,教师间充分协同,以课程群为模块,确定每个能力模块的教学内容,调节模块的衔接顺序,制定每个模块的技能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法,敦促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落实。

3.2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学术指导,而在前沿的实践技能这方面相对较为缺乏。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须先行。首先,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和实践培训,甚至可以安排教师到优质企业去挂职锻炼一年,获取一手的实战经验,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其次,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将企业中的优秀人员引入高校,并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在高校内设立研究室,把企业的案例和文化带入课堂,并与教师们进行深度的合作,结合课程学习进行相关的课程实训。最后,建议将同一地区内的各个高校的计算机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根据他们的专业、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将最好的教师共享给本地区的每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通过这个辐射作用,带动所有教师共同进步,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3.3校企多元合作

高校要围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方向,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将企业的文化和资源引入到本科教学的各个阶段。我们建议可以采取“3+1”的方式,前三年在高校中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实习,并且前三年的时间也并不全是在高校,比如可以将大一的始业教育、大二结束时的专业认知实习等放在实训基地完成。通过在企业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强化他们的实战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首先,根据社会发展所需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校企合作制定在企业阶段学习的方案。其次,建立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最后,校方和企业共同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

3.4致力于处理好的几对协同关系

(1)师生之间的协同。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师生间的协同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了问题,教师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提示,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2)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同。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学生进入大学时,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这也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有很大差距。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顾及大部分学生,而不可能照顾那些极少的“听不懂”、“已经掌握”的学生。因此,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间的协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团队,围绕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同时,也还增强了学生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3)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随着计算机课程综合性的增强,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创建教学团队,让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加入进来,合作互助。紧密围绕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以此来确定教学方案。另外,也要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协同,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思想得到融合和升华。通过教师之间的协同,最终实现教学互助、互学、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4)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协同。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办学目的,高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的互动和协调必不可少。一方面,是为了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按需定教;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让企业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同时让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基地,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协同是将书本知识和社会行业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有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战场,同时也能够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5

(一)专业定位不清

中职网络专业到底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至今定位不够清晰。学生步入社会,对网络技术只知道大概,真正在实践中又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当然也就是全面而非“具体”,很难充分把握“适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就业岗位定位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视乎是全懂各方面的皮毛,但不能深入,再加上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严重不足,且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有很强针对性的相关教材。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职校现有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直接从高校毕业到中专任教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教师不了解社会需求,如何实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虽说在教学中,也尽量通过案例教学,将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过程传授给学生,但“说”和“做”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职业化、专业化的素养。

二、中职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着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此,笔者认为,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网络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应该将中职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造就网络工程、管理与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在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网络集成以及网络技术管理支撑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专业建设根本,构建和实施围绕服务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导,积极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并指导教学、参与教学,教师团队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学生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相融合。

三、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践

中职网络技能人才是具备一定的网络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只有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才能造就符合现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的能力要求来确定设置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岗位对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需求,构建形成诸如网络基础、网络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门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能力要求为核心,加强建设专业课程,来促进网络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较高水平的发展,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技能要求,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素质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论证,按职业岗位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结构。(见下图)

采用模块化教学,使每一个教学模块对接一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核心能力为主线,核心课程要围绕目标设置,加强专业骨干课程建设,并要体现鲜明的中职特色,达到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的一致性,拉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水平建设。

(二)教学过程灵活化,能力培养自主化

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体系分解,分解后按照要达到的目标将内容整合成几个小模块,小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分解成“网络概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局域网与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与应用层”等五大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优化整合成若干个模块,并对每个模块重构核心知识框架。设计多个实验项目,结合能力目标分成几类,每个实验项目设置较详细的背景描述和配套的思考题,在不同的环节中融入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和实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的技能,逐渐达到“组网”“建网”“管网”的教学目标,完成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所需的实训实验。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为学生能胜任网络的设备运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这些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组织沟通能力、网络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解决问题又具备创新精神。

(三)教材自主化,创新化

教师须在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摒弃“教材即知识”的观点,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教材观,自主化编写教材。针对中职学生除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到两年,专业课和实践课时间不足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教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有机的融合;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企业相关的用人需求,根据本学科相关的动态,有选择性的编写本教材的内容。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实战化、趣味化

篇6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存在着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甚至使人们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三、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实践的效果,从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在学习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大家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由学生挑拣工作单位转变为工作一时难求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是面试求职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用人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训才能够上岗。这就形成了一方面计算机企业对国内软件人才的欠缺大喊头疼, 另一方面毕业生又为工作难找而苦恼,而一些宣称几个月成就软件大师培训就业的机构又异常热闹的尴尬局面。

但这种社会需求也为独立学院带来了好的机遇。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地调整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院计算机系数字媒体专业方向今年有101名毕业生,其中三名同学分别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娱乐与动画、南开大学多媒体技术、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几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决定自主创业等。本文是在对部分毕业生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和思考。

1明确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

我院的母体学校是南开大学,显然照搬母体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不现实的,但独立学院的学科定位又取决于母体学校的学科资源条件。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效地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独立学院;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还取决于社会的人才需求,市场的稀缺度越高、学科发展的潜力越大,学科建设的成功率也就越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数字媒体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于2004年创立的。

我院定位于以本科教学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专业重点培养适应信息现代化建设需要,牢固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熟练进行数字媒体信息的采集、加工与制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同时也为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媒体研究输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新型研究人才。从04级毕业生的情况看,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2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2.1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我系新生入学前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许多同学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我们面临的却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要求我们掌握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这样如何针对绝大多数同学制定一个合适的培养目标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整体优化,努力形成多元的、以学生为本的、注重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过程。以此来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因此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在保证计算机主干课不变的同时,设立了数据库与网络、游戏程序开发、数字媒体制作三个子方向的选修课程组。让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教学计划把“高级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改变为“多类型、多层次的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完整过程,实际地掌握数字媒体构件加工、软件编程、作品制作和网络建设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上机实习、课程设计多个环节,培养出初步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合理设计课程

(1) 开设计算机导论、数字媒体基础、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强化C、C++、Java等基础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设置动画课程设计、网站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游戏课程设计等子方向的实践课程,供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选择,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较大型的课程设计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开设苹果机操作系统、脚本写作、影视编辑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以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在教学计划中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点,按照教学次序和难易程度分开,将要开展的课程分别安排到各类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达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目标。强化主干课程的同时,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修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在选修课中设置相应的序列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设计,努力向选定的方向去发展,以便深入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同时保证所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2.3重视实践教学

作为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上机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社会实践、作品制作、开放实验、项目开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各种竞赛;鼓励学生组成团队进行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大规模的练习性项目,在项目中实践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知识等等。

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我系不仅聘用南开大学的师资,而且聘请了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承担教学任务,例如天津市东路软件公司的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鹤普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

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3 类:从事研究型工作、从事工程型工作和从事应用型工作。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前两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基础,对于第三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根据市场的这些特点,我们不是只将就业指导停留在毕业生,而是贯穿整个大学4 年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做不同的指导。一年级新生应该开展新生入学专业介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教育学生开始建立职业规划的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培养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二年级注重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有意向数据库、网络、游戏软件研发方向发展,就应教育学生在强化程序设计课程的同时,加强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积累计算机相关项目的经验;如果学生有意向网页设计、数字媒体作品设计方向发展,应指导学生多参与各类设计创作大赛,并指导学生选修相关的艺术类课程,提高对艺术的关注度和感悟能力。三年级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技能技术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四年级要着重就业的服务性工作,多渠道、多手段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指导。四个年级的不同阶段要相互贯通,与平时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3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

3.1鼓励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团队意识

丰富的课外活动,将有专业兴趣的同学集合起来,邀请老师和有专业特长的同学讲座,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结成兴趣小组,共同学习探讨,带动周围的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在我系有数字媒体、影视动画、游戏软件开发三个兴趣活动小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亲身体验到系、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几个毕业后决定自主创业的同学就是通过兴趣小组启发了创业思路,在校期间他们的网站广受好评。

3.2组织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

连续3年的“计算机多媒体作品大赛”中诞生了多个优秀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冲击着每一个同学,在对作品惊叹之余每个人都亲身体验着“实践”带来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恰恰是培养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根基,也是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动力。

参加全国和天津市举行的各类计算机能力竞赛,使学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竞争,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能了解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明确学习方向。

3.3引导自主学习

教育是一种引导,而引导的结果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加强,在这方面我系的工作是极具开拓性的。传统的学生自主活动是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的,我系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04年成立的“计算机系兴趣小组”将自主学习的工作推到实际日程上,04下学期开展的“多媒体作品大赛”更是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而后在系里老师鼓励下学生自主成立的“媒体实验室”更是打造出一整套“学术交流平台”,并将平台网络化,为“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做出了充分的实践。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需要社会来承认和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我系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鼓励并帮助学生参加市级乃至国家级比赛,并拿了许多大奖。

如图1所示,三个方面教育教学工作的整合为学生在校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搭建了实践的平台。如图2所示,自主学习与社会项目、各种竞赛的结合成为了将来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3.4校企结合,自主创业

创业培养是将“准人才”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也是社会价值的核心。

滨海学院每一个计算机系人都知道在第三教学楼2楼的计算机系办公室门前有着一幅完备的“计算机系课程体系”图表,这个图表是计算机系全体教职工在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的教育教学体系。该体系从考研和就业的角度以及就业的不同方向,如数字媒体作品制作、影视动画、数据库、网络、游戏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社会需求作为体系中培养人才的终

极目标。该体系将大一新生从入学到大四毕业的整体课程配置状况进行综合搭配,是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最直观的综合培养计划。创业的培养是对个体能力与技能的基础培养之后的一个升华与提升,而“计算机系课程体系”就是对创业培养的基础、系统性工作。

相信在今后的创业培养中,孵化机制的建立以及风险教育的进一步加强一定会使计算机系的创业培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进而将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推向我国的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为滨海新区乃至全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3.5开展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工作

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事实面前,也要不断发挥优势,突出特点,提高质量,最大限度的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取得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去过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的毕业生经常看到JAVA工程师、DSP工程师、网络设计师等等的招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报相应的认证。在学校开设考点和相关的培训课程,方便学生通过考试。

不难看出,独立学院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5)毕业生实行双证制(毕业文凭和职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6)学校和用人单位结合,学生与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一 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1 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需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需要从事社会实践的工程型人才。高校要有不同的层次定位,学科发展也要有相应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发挥所长。PPT作为办公软件,在计算机专业中并没有C++或者Java这些课程的专业性那么强,所以更多是以文科院校选修课形式出现。它不需要过多的计算机技术和背景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毫无学习障碍。但由于课程面向的学生同样来自于各个专业,更需要教师根据专业开展教学。例如,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图片、音频、视频处理以及动画的设计上,相对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有美感;语言类专业学生在文字处理、演讲技巧上,相对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打动人。按需施教,突破薄弱环节,扬长避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结构不合理。计算机学科及其相关产业具有知识结构新、发展速度快、注重实践操作等特点,且学科各专业一直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和通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PPT作为新兴应用软件,教学模式更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这种混乱的教学秩序对于培养优秀计算机应用人才极为不利。若无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势必造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高质量人才的稳定输出。 

最后,综合实践环节薄弱。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新兴科学,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现行教育体制滞后于信息快速发展和需求的问题。多数高校仍沿用陈旧培养模式,教学计划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忽略将专业知识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使得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PPT课程作为新兴的软件类计算机教程,对职场应聘、能力竞技、品牌宣讲等领域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更应注重实践指导、基础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挖掘,教师需要适时指导和引导,使学生在ppt作品的构思、逻辑、表达和展示等方面高度一致。 

2 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 

第一,学生对关联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紧密性认识不足。如,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否则就会成为学生计算机水平进步的瓶颈;对文科院校学生而言,PPT课程中图片处理、视频剪辑、动画制作、文字排版等方面的技巧则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传统教学模式不适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学习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模式若仍以讲授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势必兴趣不浓、目标不强,往往停留于被动接受、强迫消化状态。同时如果实验内容受限、题目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就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若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PPT这类办公软件,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面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并拿出额外的精力对软件进行探索发现。在积极利用网上资源、学习优秀PPT作品的精髓同时,也要多多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修改欠缺部分,力求内容与结构的整齐雅观。 

二 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的思考 

1 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教育机构的宏观调控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体系的调整具有高屋建瓴的重要指导意义。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有理由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有必要进行调控。 

第一,拓宽专业领域,突出创新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创新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了“T型人才”的概念。所谓“T型人才”就是指那些知识面广、对诸多领域都有所涉猎,同时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或技术的人才。当前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处于上升阶段,正需要这样具备创新意识的、“博”而“精”的人才。 

第二,分层次、按阶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上,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能力,将教学分为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层次课程,打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桎梏。有层次性、阶段性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职业规划的方式。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子设计及科技创新大赛。校园毕竟只是练兵场,社会才是真正的战场。要将教授的知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举办比赛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竞技比赛既可以鼓舞学生学习热情,又是选拔优秀人才的冶金场。学校也要多多和企业合作,邀请计算机相关企业参与比赛的点评和投票,让企业在比赛中更加贴近高校学子,促进双方的切磋交流。 

2 各高校自主创新改革 

高校拥有比国家更加自主和灵活的调整空间,因此做出教学上的调整和革新,对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显得更加直接和明显。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可进一步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第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更新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积极推进教学体系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按需调整和革新计算机类课程。

计算机作为新兴科技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快,尤其是对于软件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剔除与时代脱节的教育信息和资料,积极接收全新的优秀教学资源。在计算机主修专业外,积极开设各类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选修的辅助类课程,满足社会对于各专业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 

第二,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现阶段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和目标,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化的配套课程体系。就计算机教学而言,通识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学科关联课程和辅课程,都是学生进入计算机学习之前应涉足的重要奠基性课程,应予以足够重视。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011年,第一个“慕课”(MOOC)平台横空出世,此后在线学习逐步火热,这些在互联网浪潮中新降生的事物,给了传统教学模式重重一击。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些新生儿在短时期内获得成功呢?是大数据。收集、分析数据,开展大数据应用,才是隐藏在“慕课”平台背后的秘密。与传统教学不同,“慕课”通过记录鼠标点击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反应。例如,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哪种陈述方式或学习工具最为有效等。高校应积极借鉴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长处,调整和改变原有课程模式,并筛选出适合本校计算机教育情况的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引用到课堂上。 

第四,非教学形式的培养。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全部。除了开展与计算机相关的比赛,还可以通过推荐和鼓励学生关注一些对计算机学习有益的微信、微博等公众传媒平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 

总之,计算机学科作为新兴的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摸索总结。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和资源来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构筑专业教学平台,加大实践环节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2]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11). 

[3]沈张果.浅谈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4]李丽萍,于延,盛琳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2). 

[5]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30-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旨在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潜在群体和主力军,因此,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文明社会、促进国家建设发展重要策略,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稳固的基础。下面就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是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更好的适应创新型岗位。所以,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围绕“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以及创业社会基础知识”展开,落实并实施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专业化人才。计算机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必须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只有拥有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创业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否则,创新创业将无从谈起。显而易见,培养学生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第二,引进来,走出去,培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创业人才。创业必须要通过亲身实践和经历来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而言,学习的知识比较系统、全面,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的计算机理论课程后,通过采用“引出来,走出去”策略,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色,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实习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同时,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实习和实践操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注重能力和品质的提升,培养德才兼备的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创新性人才一方面要求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行和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在知识和学习中不断创新和突破,同时还要塑造其良好的人格,锻炼其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向上、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直面困难的精神和品质,这样才符合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和标准。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策略

(一)课程体系建设

1.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纳入进来,开设一些有关创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围绕如何创新、如何创业等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创新创业指导、创业创新管理课程、创业心理与技能等。学生在刚刚接触到专业课程时就可以将开设这类课程,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树立创新意识。在学生对计算机的专业有了系统的学习后,大三、大四阶段可以开设一些相关选修n程,如商业计划书、企业成长战略、创业机会识别等,为学生毕业就业以及今后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进行实际演练,让他们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成果。

2.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如果能够将创新创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渗透,不仅有利于专业课程从创新创业课程中吸取精华,同时也可以有效推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可以在大一到大四的每个学期一次开设暑期企业参观、暑期企业实习、专业实践、项目案例分析这些课程,这些课程都可以在假期或者实习的过程中来完成。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计算机技术背景、发展动向以及取得的优秀成果的课程,比如当前计算机研究热门课题、高新技术应用,让大家能够及时的掌握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课堂教学建设

1.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的环节的设置,教师要讲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渗透进来,同时还要善于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建立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驱动法,其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整个教学活动可以围绕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进行,比较常用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先由一个简单的模块功能入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对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然后完成一个完整的程序。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明确的目标任务,然后结合实际生产经营,大家通过实践探究,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通过自身实践,感悟和体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从而对学过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自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计算机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计算机专业本身的一个特色,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和渗透,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加强和周边区域内的相关的软件园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渠道和平台,建立开放性的实验中新和实习基地,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可以亲自体验和实习训练的机会。创建一个集开放性、综合设计能力为一体的实训环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将毕业设计选题和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提升其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并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高、精、尖的师资队伍也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还应该在教师的选拔、引进以及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和落实。学校应该加大力度聘请和选拔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拓展人才引进的渠道和途径,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从企业中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交流和学习,开展讲座、论坛等,向学生分享一些创业成功的例子和经验,从而有效弥补了教师在实践这一部分中的欠缺。其次,学校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对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使他们能够系统全面地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里进行理解和掌握。此外,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更多的教师能够积极加入到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研讨会中,通过学习和交流,能够准确把握计算机专业的最新的技术、科研成果,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四)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

1.开展创新创业知识讲座。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来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填补了理论课程中涉及不到的实践部分的空缺。通过有效借助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讲座的内容和形式,确保讲座的定期性以及制度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积极性。

2.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善于借助和利用周边的可利用资源,挖掘和建立校园内的创业市场,真实还原创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活动,比如网购、系统维护、网站运营等等,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就开始进入创业的萌芽期,为今后步入社会的创业创造一定的优势和条件。

3.开展创新创业类的比赛。学校应该定期的开展一些围绕“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树立良性竞争意识,通过比赛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结语

而言之,在高校积极推行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也应该将其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逐步实现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立体化、多元化、系统化、全面化,积极探索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培养出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永彬,欧阳纯萍,阳小华,刘志明.“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14):15-16.

[2] 杨■,袁仲雄.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4-35.

篇1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技术,对其应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还远远不能达到岗位需求的满足水平,尤其在计算机应用细化分工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难以与之相适应。培养与岗位需求的不对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而加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1.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当前状况

各个生产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T行业在我国迅速崛起,这客观上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计算机人才的供应不足,也造成了大量的岗位空缺,而且处理不好,这个缺口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增大[1]。另一方面,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人员出现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两个方面的困难造成了供求的断层,供与求不能实现对接。此外,企业中既缺少高级技术人才,职业工程师也不足,而这些职位人才主要由高职进行培养。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缺乏较高的实践性,与市场需求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轨,企业与高职培养之间的协作效果不佳,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尽管有相应的技术知识,但是不能适应岗位的实际操作,对岗位的技能相对缺乏。从高职毕业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应用经验,职业观念不强,这在企业的具体岗位工作中,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对岗位需求的具体要求标准不能有效的达到。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企业设置相关计算机岗位的调查,分析当前市场对计算机岗位需求的方向,结合实际,相应调整培养模式,才能加以对局面的扭转[2]。

2.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计算机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造成了大量的岗位空缺与人才的闲置,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改革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加强培养的实践能力,增加人才的工作经验等来加以解决[3]。同时,要深入掌握市场动向,了解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要求,预测计算机人才的岗位设置方向,与实际加以结合,以提高培养针对性。加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2.1摸清岗位需求情况,确立培养改革方向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不能盲目的进行,而是要通过实际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摸清当前企业对计算机岗位的需求状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改革[4]。要采取多种办法如市场调研、与当地相关企业交流联系等,具体了解对各项计算机岗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招聘人才的要求等,实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而确立正确的培养改革方向,避免多走弯路。例如,高职院校对当地区实行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了解与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未来几年的需求状况,进而制定当前的培养方案,做出具体规划,并设计相应的课程,力求培训思路与岗位需求的接轨。在确立培养改革方向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及未来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同时,还要根据高职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设计,因为计算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对岗位的需求也多种多样,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全面涵盖这些行业。所以有根据自身培养专长,以及相应的设备资源等进行侧重培养,以集中力量,达到改革培养的效果。

2.2结合就业方向,设立对应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不仅仅应用与IT行业,它以强大的优势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这在岗位的需求上加打了竞争的力度,为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就业无形中增加的压力。为了使高职计算机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加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以符合企业的用人需要,在培养上要加强与计算机应用就业方向的结合。不同的方向要求也不同,所涉及的技术应用侧重点也不同,因而在培训中要加以区别,结合不同的就业意愿,实行有侧重的培训方案。例如,对于企事业单位相关的动画、影视等的制作需求,对其培养要求除了符合国家教育总目标的条件下,增加理论、多媒体操作、应用等目标要求,并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紧密地根据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促进目标的达成。当实际培训效果与设置目标相差过大时,应当及时调整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式,不能降低与岗位需求相关的目标标准来实行调整,这样能够保证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与实际岗位需求相适应,有助于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对其相关岗位的设置日益精细化,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供求不对口的情形使得就业不够理想,岗位缺口很大。基于岗位需求,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实行改革,增强其实践性,迫在眉睫。探索新方法、创新形式,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提高改革人才培养的效率,使计算机人才培养与市场岗位需求相适应,是一项长期的、也是艰巨的任务。通过学校、企业等加强联系、合作等,相信能够在今后有很好的突破性进展,为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找到合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