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影像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6 16:06: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全息影像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全息影像技术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013-02

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Holographic Database Based on Jiang Xi Culture

XIA Wang-sheng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lographic projection image technology in culture and arts industry more widely, how collected holographic form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and manag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holographic database based on Jiangxi culture can classify and integrate the collected holographic form resources, and realize reasonable storage and management to the Jiangxi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Jiang Xi culture; holographic imag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基于赣文化的全息影像数据库系统能够把赣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以立体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数字时代展现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方式。

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本质上是通过在空气或者特殊的立体透明棱锥内部形成立体的影像[1]。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能在二维介质表面上显示二维的图像或视频信息,全息影像投影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可以实现立体感的内容,全息投影技术可以真正呈现3D形式的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来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实现文字、动画影像与虚拟现实等之间的完美融合,使得艺术创作作品的形态由静止的平面走向动态逼真的三维立体空间,对人们的视觉效果产生强力的冲击和震撼效果,图1中显示的是江西傩文化全息视频影像的一个画面。

图1 傩文化全息影像

基于赣文化的全息资源数据库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文化内容数据化的整合与存储,因此创建一个容纳赣文化相关资料的数据资源库是未来应用于各种赣文化全息影像装置的基础。通过构建的全息视频资源库可以将收集而来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和管理,实现在资源库内信息的存储、检索、查询、展示等功能。

在资源库中,把收集到的赣文化信息资源分为人文江西、红色江西和绿色江西三部分,每部分又下设若干子类,例如人文江西包括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等内容[2]。从存储格式上来分,资源库的资源包括文字、音频、图像和全息视频等四种形式的数据内容。由于它们的物理状态、文化表现形式、个体特性等因素各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在资源的保存和管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1 需求分析

由于资源库中包含大量的高精度图像与全息视频数据,信息量和存储数据量都是非常大,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设计全息资源库时与常见的文本数据库不同,需要把大数据量的图像和视频信息单独存储,建立存储的物理位置与逻辑位置之间的关系库等[3]。

通过全息资源库的人机接口可以进行信息资源内容的查询检索、调用、资源库管理等功能,以及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播放等功能。管理员可以对全息资源库进行增加资源、删除资源和编辑资源等操作,以及具有普通数据库中常用的维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来检索和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系统提供全面、清晰、有效、方便地查询、浏览以及调用和观看全息形式的视频等操作。

2系统架构

为了实现全息资源库的各项功能,同时保证资源库的方便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系统采用了B/S结构的系统构架。用户主要通过WEB浏览器与服务器和数据库进行交互,通过通用的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对资源库的所有访问。这种系统构架模式将实现资源库的核心部分存于服务器上,使资源库的发开和维护以及使用更方便和具有通用性,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系统构架如图2所示,它基本上由客户端、服务器和数据库三层结构组成。

图2 资源库系统构架

资源库系统可分为前台与后台两个部分。前台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或接口程序进行浏览,主要用于信息资源的检索、查找和显示内容等工作,后台是指管理人员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编辑操作和对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系统管理、信息资源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管理前台页面的基本显示等功能。

全息资源数据库的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MySQL是一个精巧的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是完全网络化的跨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4],同时是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功能强大、使用简便、管理方便、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能够为建立全息资源库和前端程序提供强大动力。

3 数据库设计

在全息资源库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创建资源库系统管理系统的基础,在系统开发和设过程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要规范化,这将便于日后的数据管理,可以防止数据错误的发生[5]。

基于赣文化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包括文字、图像、音频和全息视频等资源,建立关系数据库表,同时避免数据的过度复杂和冗余。通过合理的分析,提取图像、音频和全息视频特征信息,建立关系数据库表,最后还要创建全息视频存储的物理位置与逻辑位置之间的关系数据库表等。

基于赣文化的全息数据库系统大致由以下五个模块构成:

(1)全息资源数据资料库。用来组织和保存全息视频、图像和音频等资源数据,这是调用和播放全息信息的素材库,存储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2)资源特征数据库。用来保存从全息视频和图像、音频中提取的各种特征,把全息视频的物理位置与逻辑位置之间建立联系,本数据库的结构和存储与播放查询模块有紧密联系。

(3)查询与播放处理模块。此模块完成用户不同方式的下的查询和检索功能,检索出的全息视频可以选择调用并在全息投影设备上播放,此模块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点。

(4)用户接口模块。此模块的开发与播放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关系密切,管理全息投影播放、查询输入、查询结果如何显示等功能。

(5)资源数据管理模块。管理员利用此模块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全息视频、图像和音频资源的管理功能,包括增加、删除和编辑资源,同时将同步编辑相应的视频特征数据库。

4 结束语

基于赣文化的全息资源库实现了对赣文化相关资源的收集、整合和存储,并以三维全息影像的形式把赣文化所表达的内容呈现给观者,在展示空间中呈现出立体、清晰、多视角的带有动画效果的三维影像,能够让观者身心沉浸其中。

运用全息资源库技术一方面能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另一方面能以立体影像方式完整再现历史文化,这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的发展,它必将在文化和艺术的存储与展现方面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刘姣. 关于建设“沉浸式”全息化数字博物馆的构想[J]. 才智, 201(13):330.

[2] 佟婷,宴紫昭. 从体验性角度浅析全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结合的意义[J]. 电视研究,2015(8):45.

篇2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电子、物理技术运用进多媒体舞台设计中,为舞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1.LED大屏幕的使用近年来,随着LED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当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容易组合拼接更是可以随意按需要将屏幕装饰成各种形态,既可以作为背景屏使用,更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摆设,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更可以保证舞台的安全使用。它的诞生深刻地影响着装饰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基于它这些显著的优点,高性能的全彩LED屏一出现即成主舞台设计的宠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舞台设计当中。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总是那么璀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表演,安置在缶敲击面四周的LED灯光与现场的背景灯光相互配合,营造出变化千万的开幕式“倒数”效果。还有空中升起的“奥运五环”标志和表演中心舞台上的卷轴,都是由LED灯管所组成的。2.声光电的运用舞台的发展与舞台声音的发展是并存的。随着舞台的一系列变化,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的成分。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上的运用,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使舞台声音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舞台声音也成为舞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坐在下面的观众可以清晰的听到雨水从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可以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感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可以给观众营造出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同时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灯光设计。如:百老汇名剧《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如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3.互动让舞台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以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提前了虚拟现实与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处在同一时空。实时混合现实技术是比较尖端的新技术,我们所研究的舞台多媒体艺术则必须是实时混合的。这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融。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的感官感受。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新的作品中采用大量的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的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为观众制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如:中国音乐剧《蝶》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其中,在剧中加入全息影像技术,代替演员和LED大屏幕动画出场的将是重生一般的全息虚拟造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效果都将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

三、未来舞台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

1.更广阔的舞台空间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还仅仅是在舞台背景上进行尝试。多媒体技术仍可以运用在舞台表演的其他方面。比如把舞台背景的场景扩展到观众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将观众席置于方形背景之中,让多媒体背景将在场观众包围,并且配合灯光和现场烟雾等舞台效果营造更为幻化虚拟的舞台空间。让观众不再仅仅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舞台之中。如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北京选手张芯的歌曲节目《天下无双》。其背景为三个错落摆放的屏幕上显示的翠绿的竹林,加上绿色的朦胧灯光,虚无缥缈如同仙境。但是,为何不把观众也融入进这动人的场景中去呢?如果把观众席周围也摆放上大尺寸的显示屏,展现出竹林的场景,逼真的效果是否更能打动台下的观众?2.加强舞台的预示性多媒体技术应该可以用来模拟整场舞台表演,即导演可以在正式表演之前对整场演出,包括场景,灯光,特技效果,演员表演等进行全方位模拟(如三维模拟效果,更加真实)。多媒体模拟演出的演出效果有很强的预视性,可以在演员进场彩排之前看到舞台的大体效果,以及为安排演员所在位置提供参照等等。同时导演只需在模拟的多媒体影像中就能很好的掌握整个演出的时间,减少屡次彩排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2008年春晚在播出前进行了5次彩排,导演在最后两次彩排的时候仍在调整时间。整整5次彩排花费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假设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舞台演出模拟上,那么导演对整场演出就能更好把握。

总结

多媒体艺术给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广泛运用,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今后舞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今后舞台设计的多元化,可以说它给了设计者更大的设计空间去展现舞台的魅力。换个角度想,它同样加大了设计者的技术难度和能力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舞台布景设计,也要研究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同样,在新兴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要想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发展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研究。从舞台背景的运用延伸到其他领域,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舞台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李兴国主编:《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篇3

作者简介:熊翠秀(1980-),女,彝族,云南大理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徐兰云(196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99-03

“全息照相”通过物光与参考光相干叠加形成干涉条纹,该干涉条纹记录了物光波前上各点的全部信息(包括振幅和相位),因此能再现与原物一致的三维立体图,并具有可分割性。[1]由于“全息照相”技术的特殊性,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以来,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医学、干涉计量、科研、影视、[2-4]商品防伪标签、身份证的防伪及钱的防伪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鉴于“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价值,笔者本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普及生活常识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对“全息照相”实验的开设模式进行探讨,这也是湖南城市学院目前正在尝试的开设模式。

一、传统开设模式的不足

“全息照相”实验是物理学专业“光学”课程必开的实验,一般情况下只开设基本的暗室激光全息。实验过程包括调整光路、曝光、显影、水洗、停影、水洗、定影、水洗、漂白及水洗等一系列环节,对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整个过程很繁琐,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成功率很低。由于实验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给物理学专业开设4个学时。由于中间某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因此即使学生认真做了实验都有可能实验不成功,再加上学生第一次接触该实验,对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当,有可能一大组的所有学生都没有拍摄成功,导致学生对该项技术及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产生怀疑,同时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非物理学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大学物理”是公共课,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一般《大学物理》教材中没涉及到“全息照相”技术,[5]或只是以小字的形式出现在阅读材料中。[6]故湖南城市学院也没有开设相关的实验,学生对“全息照相”技术的认识完全是一片空白,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应应用也知之甚少。

二、“全息照相”实验对工科学生开放的开设模式探讨与实践

1.“全息照相”实验对工科学生开放的内涵

素质教育强调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并注重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新时期主流教育方式。[7]学校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育主要传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虽然是素质教育,但始终离不开各种考试,因此很多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的。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职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各学校都分别提出了开放性实验室的举措,具体做法大致都是在正常上班的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课程规定之外的实验。[8,9]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职责,除了普通意义上的开放性实验室之外,湖南城市学院提出了实验室开放项目的举措,且已执行两年。

由于“全息照相”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以及实验室能容纳的学生数有限,因此公共课和选修课都没有涉及该实验。但全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湖南城市学院以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方式对非物理学理工科专业的部分学生开放了“全息照相”实验,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部分学生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的防伪技术后又可以向不同的人传达该技术,从而可以使更多的人掌握相关的防伪技术,也就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基于素质教育的“全息照相”实验开设模式的实践

(1)指导教师申报与立项阶段。与“全息技术”相关的实验都需要一定的耗材,而由学生自己出钱买耗材则会为学生带来经济负担,也就不可能开展相应的实验。每年下半年,湖南城市学院组织教师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经验、实验室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基础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学校根据经费预算和实验的难易程度配备一定的经费,以保证实验室开放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2)学生报名阶段。实验室开放项目立项之后,指导教师根据申报书中所写的招收对象,在相应专业的班级介绍与该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实验所需的时间和时间安排,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报名。

(3)学生具体实验阶段。学生自愿报名后,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验时间安排,学生进实验室。首先,指导教师简单讲解“全息照相”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对实验的基本要求;其次,指导教师详细介绍“全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防伪商标、身份证的防伪标签、钱的防伪标志及全息影像等),以及具体的制作方法;最后,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由学生分小组完成激光全息和白光全息的单次曝光与重复曝光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不同环境温度下各个环节的比较合理的时间。

三、基于素质教育的“全息照相”实验开设模式的质量监控和成绩评价

对“全息照相”实验开放模式进行质量监控和成绩评价,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开放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实验室的实验仪器,从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分析再到实验报告的书写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实时质量监控。对整个项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实验室开放项目的质量,即优化实验方案、规范指导过程和创新成绩评价体系。

1.优化实验方案

指导教师布置了实验内容后,学生通过相关书籍和网络查询资料,自行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学生把已设计的实验方案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一是现有的实验条件能否满足实验方案的需求。如果实验条件不具备,要把实验方案进行适当修改,直到湖南城市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能满足学生的实验方案。二是实验方案是否能起到普及日常生活常识,即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三是实验方案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否适当。由于是课余时间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如果难度太大,一方面学生不能顺利的独立完成,另一方面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则会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满足以上实验方案,既能保证学生在现有实验条件下顺利完成相关实验,又能起到普及日常生活常识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2.规范指导过程

为了有效地对实验室开放项目进行质量监控,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环节到实验研究报告的书写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具体就是要提供一些具体的过程材料,且过程材料以表格的形式提供。

(1)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首先,通过网上查阅文献及阅读相关的书籍,学生画出所设计实验方案的光路图、列写所需的实验仪器、冲洗药水及相应的每个实验环节所需的时间。其次,指导教师提供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和相应的冲洗药品。结合指导教师提供的信息和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再次修改实验方案。所有材料都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以备以后参考和结题时提供过程材料。

(2)实验过程。指导教师不参与实验的操作过程,但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实时记录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以便及时指出学生不当的操作方式,尽量使实验成功,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对“全息技术”产生怀疑,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3)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的必须要求,是对实验课教学的书面考查。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帮助他们树立学术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科技论文等等。[10]对于实验室开放项目,虽然不是必修的实验课程或课程实验,但仍然要书写实验报告,以便考查该项目的教学目的达到与否。另外,也方便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给出更合理的评价。对于该实验室开放项目“全息照相”实验,笔者认为实验报告的形式和平时学生的课程实验或实验课程的报告大致一致,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本次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本次实验报告的重点之一);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误差分析是本次实验报告的重点之二,主要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失败或实验结果不太理想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问题讨论可以分析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实验操作过程允许不成功,只要“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两部分写好了,就达到了普及日常生活常识,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3.创新成绩评价体系

实验室开放项目“全息照相”实验的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一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普及日常生活常识,而不是以传统的考试通过为目标。因此,成绩评价方式也要体现教学目的的两方面。笔者将本次实验室开放项目“全息照相”实验的成绩分为实验操作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两部分,且比例为70%和30%,把两部分成绩按该比例折合为总评成绩。实验操作成绩综合体现了两方面的教学目的,而实验报告成绩则体现第二方面的教学目的。

其中,实验操作成绩是对实验过程的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11]该评价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合理选择、实验操作(包括光路的调整、曝光及冲洗等环节)和根据实验事实调整实验方案的能力等。笔者在本实验室开放项目中招收了8名学生,分2批做实验,每批4名学生,因此可以保证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验过程全程跟踪进行实时“表现性”评价。由于笔者在本实验过程中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加上该实验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允许实验不成功。具体做法是:在不成功的情况下首先看学生的态度,学生认真对待从设计实验方案到最后整理实验仪器的每个环节,虽实验结果不理想,但学生认真分析了不理想的原因,且分析了原因之后调整各个环节再重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有所改善,则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也对其实验操作给予很好的评价成绩。

对于实验报告,一方面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及步骤、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和实验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内容和实验各个环节的一个汇总,[12]是对实验的总结。[13]另一方面实验报告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预想不到的现象,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会对实验现象进行一一分析,对实验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书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有效环节,是完成实验过程后必须的一项任务。结合该实验的特点和该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教学目的,笔者对本次实验报告的成绩评定的具体做法是:在实验报告的各项内容完整的情况下,重点看“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两部分。不管实验操作的结果如何,只要这两部分分析到位,则会对该份实验报告给予很好的评价成绩。

四、教学效果

1.基本情况

通过教师申报和立项,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实验室开放项目“全息照相”实验共招收了8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分2批,每批4名学生,每2名学生组成1个小组。其具体的实验内容是对激光全息和白光全息进行单次与重复曝光实验,其中激光全息的单次和重复曝光实验已完成,白光全息的相关实验将在下半年进行。

2.实验结果

首先由第一批的4个学生在白天进行激光全息的单次曝光实验,2个小组都没拍摄成功。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分析原因,排除了实验过程出错的可能性,最后检查实验室发现实验室的门有微小的缝隙,此外,玻璃窗的遮光纸有多处破裂的地方,初步判断是因为漏光导致实验失败。于是把实验调整到晚上,测量室温之后,也重新调整了曝光、显影及定影所用的时间。在室温21℃下,曝光、显影和定影的时间分别用25s、4min和8min,成功拍摄了激光全息的单次曝光全息图,很清晰的再现了被拍摄物。在相同的室温下用单次曝光所用的各环节的时间制作了激光全息重复曝光的全息图,对每块干板曝光2次,第一块干板在拍摄过程中不小心动了参考光,导致只有一次成功曝光,第二块干板从两个不同方向成功曝了2次光。经过冲洗之后,第一块干板再现了一个三维小物,而第二块干板再现了两个三维小物。一个星期后,第二批学生进行激光全息的单次和重复曝光实验,其室温为17℃。在该室温下,曝光、显影和定影的时间分别取27s、4min和9min,成功制作了激光全息的单次曝光全息图。对于重复曝光实验,2个小组的学生都出现了相同的失误,即曝光之前不小心动了参考光,导致参考光没有投射到干板上,再次调整了参考光之后,又进行了1次曝光。因此重复曝光的干板都只再现了1个三维小物。

由于时间有限,湖南城市学院指导教师在“光学实验”的“全息照相”实验中一直没有涉及重复曝光,学生对书上的提法一直持怀疑态度,直到本次实验室开放项目成功制作了重复曝光的全息图之后才真正信服,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

五、总结

本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普及日常生活常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尝试对“全息照相”实验进行开设模式的探讨和改革,通过扩充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采取“表现性”的实验过程评价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小育.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J].硅谷,2013,(4):75-77.

[2]傅振堂,李晔.全息照相技术及其军用前景[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16(4):39-40.

[2]胡萍.全息照相的研究与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2004,17(2):22-24.

[3]梁小育.全息照相技术的应用[J].硅谷,2013,(4):75-77.

[5]陈曙光.大学物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6]赵金芳.大学物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7]张鑫.探讨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教师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32.

[8]关惠铭,刘海昌.对开放性实验室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24):93-94.

[9]熊芳,刘甫.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44.

[10]肖洪祥,杨志清,雷亚平.谈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写方法及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112-113.

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145―04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由于其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前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之一。良好的人机交互性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其所呈现信息的接受效率。带有增强现实功能的智能手机将使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将会使学习更具意义。

一 相关定义

随着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发展,及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空间数据可视化已成为人们认知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维和多时相数据信息及过程的显示能有效地帮助用户增强获取空间信息能力。

1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运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各种显示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以帮助用户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VR比传统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更具沉浸感、交互感与想象感。强调在虚拟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完全浸入,将用户抛离现实世界而完全沉浸于由计算机所控制的虚拟信息空间之中。

2 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将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物体、虚拟场景等内容叠加到现实情境之中,对当前用户所感知的真实情境进行“扩张”。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AR系统模型更具灵活性、真实感。

3 接合自然

接合自然(Articulated Naturality)是将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进行无缝结合,摆脱传统的机械互动,帮助用户走出机房,摆脱鼠标、键盘的束缚,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回归自然。接合自然技术使AR的功能得到了加强与延伸,为AR在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使AR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二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

以往的增强现实系统对显示器配置以及虚拟对象制作技术要求较高,无法真正将现实环境与虚拟信息进行实时高效的衔接。颗豆柏德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接合自然移动服务供应商,将视联网(Articulated Naturality Web)技术植入手机,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到这一先进技术。视联网所强调的是接合自然与网络服务的完美接合,将空间数据可视化,通过手机屏幕呈现“增强”后的数字画面,让用户有更深层次的体验。例如,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天空,屏幕上会叠加一天的天气情况。拍摄某一名胜古迹,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等等。“视联网”支持的AR服务在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同时也使信息更具实时的互动性与实用性。

1 功能特点

(1)现场性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更具现场性。AR将虚拟对象与真实环境进行自然融合,呈现给用户一个真实的新环境,用户所感知到的只有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唯一世界。用户可以从各个角度,甚至可以进入虚拟对象的内部进行观察,使用户更直观地掌握和理解学习对象,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AR系统更加强调现实世界的重要作用,将用户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性与其感官效果达到有效统一,使用户沉浸感增强。

(2)开放性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更具开放性。用户通过支持AR功能的网络平成信息共享。以SPRX mobile公司的Layar软件为例,用户将手机摄像头拍摄某一图书馆,手机屏幕上就会呈现此图书馆的藏书信息。不仅如此,Wikitude世界浏览器,用户除了能够查看已有信息外,还可以通过Wikitude软件编写、分享信息,并采用维基模式进行数据维护,充分体现了Web3.0时代的网络资源共建与共享理念。[1]

(3)实时互动性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更具实时互动性。AR系统要求当用户的位置和视线方向发生变化时,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对象也要实时地发生改变。增强现实技术按照用户要求将系统所产生的三维虚拟对象或虚拟信息实时叠加到用户所处的真实环境的视频流当中,此时虚拟对象随着用户周围真实场景而变化,使这种复合视觉效果变得更加完美与真实。同时,用户可以在真实场景中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以手机为终端的AR交互方式更为自然。用户利用手机摄像头捕捉真实的动态画面,再通过陀螺仪和重力感应识别等功能完成用户动作、方向和位置的改变,通过手机与周围环境进行实时互动。

(4)实用性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更具实用性。目前,谷歌、诺基亚、三星、iPhone多款手机都具有AR系统。[2]以iPhone上的TwittARound软件为例,只需将摄像头对准天空就可以判断当前的天气状况。手机中的AR已经被应用于商业、游戏、旅游等领域。以智能手机代替昂贵的AR设备,使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广泛。

2 关键技术

构造一个AR系统需要解决很多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输出技术、跟踪和定位技术、界面与可视化技术以及标定技术。[3]

(1)输出技术

AR系统输出单元呈现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合成的平面影像或者全息影像。AR系统通过输入、分析、处理等一系列的流程把相关信息进行转换加工,最终要通过输出单元进行显示,来反映出所表示的信息。而人脑所感知事物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视觉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因此,AR系统中输出技术甚为关键。AR系统输出设备包括:头箍显示器、手持显示器和投影显示器。在移动手机终端中所采用的显示设备是手持显示器。它属于平面LCD显示器的一种,使用捆绑的摄像机提供基于视频透视的增强。手持显示器充当一个窗口或放大镜,显示用VR覆盖的真实对象。而更先进的是投影显示器,即把所需的虚拟信息直接投影到真实对象上进行增强,用户通过手机屏幕进行观看。

(2)跟踪和定位技术

为了实现积极有效的交互,并实现互通互联的访问,AR系统需要进行跟踪和定位,准确地获取用户的确切位置以及视域方向,以确定观察点和虚拟生成的物体在三维场景中的准确位置。目前在准备好的室内环境中能够实现较好的定位效果。当用户处于室外、移动的环境中,AR利用移动终端内置的一系列传感器。例如,相机、罗盘仪、GPS和惯性加速器等收集数据,跟踪计算对象在户外的实时位置,使用户能够与周围有趣或有用的目标物体进行交互。

(3)界面与可视化技术

用户能够与AR系统进行交互,并且能够有效地将交互信息在显示器上完美呈现,是许多研究人员正在考虑的问题。在室外移动的真实环境中与虚拟信息进行实时交互存在困难,于是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来解决此类问题。

(4)标定技术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就需要进行大量测量与标定。例如,手机摄像机参数、视域范围、传感器偏移、对象定位与变形等。在手机系统中采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来标定用户所在的地理空间位置并提供与其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常用的POI(Point of Interest)包括三个维度的信息:名称、类别与坐标(精度、纬度)。系统利用手机自带摄像头定位虚拟对象的三维数据:GPS坐标、数字罗盘测定的手机朝向 、加速器测量的设备与地面夹角度数。用户需要通过这三个参数对显示屏中真实景物与虚拟对象进行标注与修改,否则当与其他用户的这三个参数不匹配时,用户所观看的信息将产生偏移。

三 基于“视联网”的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游戏娱乐、医疗、军事、商务、旅游、工业等方面。[4]过去由于增强现实技术与设备成本较高,未被真正应用与教学当中。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研发人员将手机作为AR系统应用新平台,结合“视联网”技术,使AR系统应用更趋于平民化,也更具实用性。

以下笔者结合“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特点阐述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教学

“视联网”支持的增强现实技术比以往的增强现实技术更具现实性与真实性。为教师进行情景教学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情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 以此引起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情境性的创设,真实的活动及文化背景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应用与情感的体验。当学习者处于某一学习环境中时,虚拟信息就会通过手机推送给学习者有关信息将现实世界进行增强,帮助情境创设。诺基亚“即指即现”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手机信息服务。用户将他们可接入互联网的手机的摄像头对准实际的目标物体后,手机显示屏就会显示与之关联的数字内容及服务。[5]目前,我国正在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圆明园重建。学习者通过手机此功能观看虚实接合的影像,并可以将其存储纪念。它将学习者置身于圆明园真实的环境中,再对环境进行增强,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或建筑等相关知识的记忆,更能激发学习者的爱国热情。

2 教育游戏

“视联网”支持的AR教育游戏为体验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实践参与认识学习对象或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媒体的可视、可听、可感与实时互动。AR技术能够对微观世界、自然环境等进行模拟增强,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实现与其进行实时交互。AR功能的教育游戏可以让不同地理位置的玩家,以虚拟身份共处于同一场景中进行实时互动游戏。玩家通过竞争在虚拟的世界中树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教育游戏更具沉浸感。“视联网”支持的AR教育游戏不受动作、性别、年龄、身份等特性的限制使此类游戏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利于群体资源共享与激发学习兴趣。[6]

3 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在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实践性与创造性的主题活动,以此为中心组成学习团队,通过教师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激励学习者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及资源分享,使问题得到解决。活动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设计与组织,在过程进行中,学习者能否及时便捷地获取信息,也是影像活动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视联网”支持的AR技术能够及时获取与分享学习资源。实时而又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系统在活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搜集、获取、分享效率,有效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热情。增强现实将提供全新的搜索模式,以图片代替文字自动搜索,学习者用手机摄像头照下某物体,程序对捕获的图片进行分析识别后进行搜索,丰富了信息搜索方式,提高信息搜索效率,帮助学习者即时拍摄获取相关信息。利用“视联网”支持的AR技术实时发表言论,在线的交流, 通过SekaiCamera 手机软件,将学习者对某一事物的评论,图片和动画等叠加到通过iPhone摄像头捕获的影像上,将自己公开的言论显示在真实的摄像当中,激发学习者头脑风暴。

4 操作技能培训

AR使操作技能培训更具现实性与真实性。“视联网”支持的AR设备使学习者通过手持屏幕得到虚实叠加的模拟场景,引导学习者融入角色,它比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方式更具趣味性与实用性。通过陀螺仪和重力感应技术判断学习者的操作或地理位置的变化,改变屏幕显示的内容信息。例如,在医学解剖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AR软件将虚拟的生命体、机械器材与真实的场景相融合,通过拖动或点击屏幕认识对象组成、解剖知识及器械操作等内容,通过屏幕观察试验结果影像,也可以将其作为视频资料存储便于的巩固学习。AR使操作技能培训更加具有趣味性与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实验成本。

四 展望

基于“视联网”的增强现实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目前,已有众多AR软件被应用于智能手机当中,虽然目前还没有一款软件是针对教育而开发,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将会有优质的AR教育软件问世。AR手机终端由于其成本低、便携带以及实时交互等特点将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增强现实――未来移动用户的终极体验[OL].

< >

[2] 陈靖,王涌天,郭俊伟,刘伟. 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39):80-82.

[3] 齐越,马红妹.增强现实:特点、关键技术和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4,(25):900-903.

[4] AR技术,用数字改变现实世界[OL].

[5] 诺基亚增强现实技术 亮相世博芬兰馆[OL].

[6] 徐媛.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7,(10):68-70.

Based on " Articulated Naturality Web " Augmented Reality in Teaching Research

LI Ting1ZHU Kun2LI Ziyun3

篇5

“什么是新媒体”――这个新媒体时代最为核心的命题,实际上从一开始又重复了直观描述的谬误,最为常见的是从“相对性”的路径予以阐释。业界丰富和迅速的变动,常常使研究者以滞后的姿态对新的媒体形态予以确认,而相对性的抽象把握,一方面很难跳出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樊篱,另一方面对于新媒体的本质又形成了巧妙的规避。时至今日,新媒体的“现象层面”,如传播特点(如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和传播影响(去中心化、高效率、民主提升)被重复诠释,各种不同的新媒体形态(如微博、网络视频、手机报)的研究丰富多元,然而林林总总的样式和提法似乎都缺乏一个有效的归整、一个有效的串联和一个有效的尺度。

而以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为平台的App(英文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即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普及应用,似乎为这种尺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一方面,App为人们进入各种媒体内容设立了统一入口(如微博、网络电视),并在不同平台上实现了内容的有效对接,达成了某种一致性和归整性;另一方面,App就像新媒体时代一个必然要实现的预言,它的初现并不耀眼,但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与进化,App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难以阻挡的势头。本文对于app的探索和赋值,就是试图建立一个理解新媒体的通道和把握新媒体的尺度,同时说明App何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界碑,并将继续成为新媒体演进与变革的又一起点。

一、App:“媒介即讯息”的最佳注脚

1964年,传播学先驱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在此书中,他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被誉为传播界的“哥白尼革命”。在《媒介即讯息》这一章节中,他说:“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务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务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讯息,我们难免感到有些吃惊”。

这一论断之所以让人吃惊是因为在以往的经验和研究中,媒介本身被高度聚焦的情形并不多见。而麦氏不仅从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还从他人的医学理论著作、经济学家的学说、电影、绘画和戏剧艺术,甚至从军事历史中获得大量旁证,试图阐释这一思想的普适性。他将这一观点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任何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这里的“尺度”指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会产生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并不是由媒介的具体内容带来的,而是由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App的出现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典型印证。相较于个人电脑的出现确立了一种互动的尺度――传统媒体的内容网络化之后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变化的只是接受内容的方式、容量;手机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自主订阅手机报、手机视频,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线性结构,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App在电脑上通过双击的方式进入,在智能手机上大多通过触摸的方式进入(有的智能手机通过键控操作),它所建立的这种特定的互动关系和内容获取方式,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尺度,这种尺度并非在互动、自主方面有所突破,其最迷人之处在于将以前出现的各种媒体形态设定了一种统一的标准,或者说“进入界面”。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FaceBook、Twitter、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都变身为app,我们不必再输入特定网址,也不必调到特定频道,瞬间的点击和回应带来了不同以往的信息获取模式。有学者对这种新的模式做出了很好的概括:“应用”简化了获取信息的路径;“应用”强化了专业化服务;“应用”以开放的方式促进了“长尾”需求的满足;“应用”有助于固化受众的习惯;“应用”推动了新媒体的收费模式的普及。那么由此而言,对这种新的尺度的概括甚或就可被称之为app尺度。

根据最近一次由美国公司尼尔森对近12000拥有联网终端的用户的调研结果,70%的平板电脑用户和68%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同时使用他们的终端与电视进行即时互动,而App已经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嫁接其中的“通道”。正因为此,不光电视媒体,包括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也把App作为向移动终端延伸和进行新媒体布局的重要策略。现在面向开放平台由第三方开发设计的App已经有百万之多(最主要的Appstore有60万、AndroidMarket有25万),可以说,作为智能科技的优秀代表,App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应用方式,也创造了全新的媒体交互环境,而这种传播方式则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媒介即讯息的第二层含义是: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是非语言的。”’电视出现之后,电影成为电视的内容,网络出现之后,电视、广播、报纸都成为网络的内容,媒介的效力似乎就可归因于将另一种或几种媒介作为内容的能力。

五年前,人们还沉浸于网络电视所带来的丰富海量的视频内容中,如今的年轻一代,甚或老人儿童,都已经开始熟稔地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来滑去,通过点触App,进入到媒体丰富有趣的内容中去,或者实现有益而富有创造力的各种应用。而微博、博客、播客等各种形态的媒体内容,都依附于App的新尺度之下,成为App的内容。这更加印证了麦氏所说的,“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App与其他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印证了工具和技术之间的互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功能。

作为基于电脑和手机开发的客户端技术,App带来了一种新的塑造力和整合力,它不再只是承载内容的一个入口或通道,从以上两种意义而言,它本身就是内容,与载体不可分离。App以此作为新媒体发展的界碑令人鼓舞,一是祛除了之前新媒体样态的某种杂乱性,再者又以崭新的样态实现了某种超越性。进一步说,App成为一个兼容性极强、延展性极大的容器,这种对媒介的管理方式和再实现方式无论如何也是革命性的。

二、世界被把握为App

马丁・海德格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世界图景的概念,他说:“世界图景……指的并不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作为一幅图画而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他注意到当前的世界越来越趋于视觉化,无论是在大街上、购物商场、ATM的取款机旁还是高速公路上,摄像镜头在一刻不停地记录人们的行动。而人们工作和休闲的主要方式也越来越集中于接触包括从电脑到DVD在内的各种视像媒体。当然,这一情景在今天依然方兴未艾。

如果说视觉化是对世界的等值复制,那么App所做的努力就是将原版复制的世界进行再压缩和凝聚。论及其必要性,首先作为一种策略,视觉化的把握已是现状,然而其庞大、不确定性致人于迷茫,其效率也值得质疑。相比而言,App是一次更深刻的推进,其“凝聚一点击―释放”的设计原理、高级简约的编程逻辑,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效率和技术主义崇拜。而其简单的操作方式,更是有助于大范围的普及,从而带来点击行为或触摸行为的泛化。

其次,App并非作为对视觉化策略的否定,而是另辟蹊径,借助程序语言对世界进行二度编码,从后果来看,App有助于理解日常生活的谱系,理顺认识世界的途径,甚至后现代主义――即断裂的、碎片化的文化――也可以通过App获得简洁的想象和理解。

回到日常生活中,尽管大多数人对于媒介的变化和使用技巧不甚敏感,甚至很少去思考媒介与自我建立的关联和影响模式,事实上,某种潜移默化的演变直到新的生活习惯的形成会确凿地在人的思维、行为中植入新的尺度。App在无形中已经成为人们进入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一个虚拟的空间得以释放,或者个体的精神层面得以展示,人们在彼此不停的交互中获得日常生活谱系的排列、定义和功能。正如一个幼童通过iPad的应用程序进入游戏世界,通过App建立同虚拟世界的某种关联,这一行为其实也对应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映射――生活中的入口比比皆是,而人们倾向于选择更为简单和直接的途径,这也正是App的精神特质。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是基于生活经验的探讨,而是说明App有助于一种生活思维的确立。有趣的是,人们并不会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变化驻足反思,相反,他们只是很自然地去使用和感受。而研究者往往在人的惯常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如果人们回过头去检讨所被赋予的意义,会发现日常生活或许真的可以被约化如此。

如上文所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是一种碎片文化,一方面,世界失去了其完整性,中心已不复存在,世界解构了所有的一切,剩下的全是支离破碎的零乱的东西。但这些碎片能够不断变化出一些新的排列组合,从而带来异常的丰富和多元性。另一方面,碎片的自我复制和分裂致使信息出现了过量危机,信息泛滥和快速变动带来空前的虚无和疲钝。

App的出现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做出这种弥合,首先,它屏蔽了背后泛滥的信息海洋和各种符号,世界似乎被简约为一个小方形的快捷图标,人们不是直接面对一个令人不知所措的碎片化现实,而是一个被重新编码的精致界面。其次,App亦重新进行了内容的编排和组合,无论是呈现于电脑屏幕还是手机屏幕上,文本的展示与组合呈现出精心设计的结果。同时,其反应灵敏,手指轻轻一点,屏上迅即变动;可根据各人喜好,将文字和图片任意放大或缩小;更加赏心悦目;更加便捷省力;反馈成举手之劳。这种随心所欲和有点娱乐的心态覆盖了信息量大所带来的烦躁无措。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碎片化的世界虽然没有得以彻底改观,但在一定范围内得以重新建构。

依然从策略的角度出发,App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认识视角和想象。已经有媒体开始把App作为营销推广策略,而不得不承认,集纳众多报纸App的iPad也是目前美国报业所探索出的报纸转型的最为成功的策略……可以预见,App还将在各种向度上走得更远。只是,当世界被把握为App――意为人们通过此方式与世界的互动,人文主义学者所担心的技术控制和工具主义的泛滥是否会愈演愈烈?还是说人们把App认同为向朴素主义的回归?这两个方向截然对立的问题,取决于App对世界进行把握的有效性和范围,也有待其发展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检验。

三、App+云:美丽的未来世界

“云”在当今是一个热门词汇。在新媒体时代,“云”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苹果、谷歌、IBM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再通过网络互联的方式把本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软件资源整合起来。因而,云计算在本质上是分布式处理和网格计算。原理上,用户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所需要的一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资源并不在本地而是分布在远程服务器上的。“云”来帮我们完成搜索、储存、计算和推送等工作,所以也有人认为云计算其实是一种服务理念。

可见,对“云”的阐释有很多路径,对于App而言,“云”意味着App的再虚拟化。因为当前大多App的开发都是基于本地的应用程序,无论是游戏、内容或各类服务应用,都会把相应的入口、路径等设计成内置编码。而在云时代,App本质上只相当于一个超级链接,所有的展开、应用、登录看似在本地,实际都是在它所指向的远程服务器上运行。也就是说,用户通过App这一个节点,进而找到互联网上任何其他节点或节点群,这种模式正是对云服务的经典诠释。

1979年,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他最为著名,也是奠定了他“技术乐观主义”基调的重要理论――媒介进化的“人陆化趋势”理论。他认为,媒介给我们提供的实际上是越来越人性化的、自然的和“前技术”的交流方式。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媒介演化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切交流都依赖生物学的感知和认知方式,表现为眼睛、耳朵、记忆和想象。然后,我们发明了文字之类的传播技术,借此我们得以跨越生物学极限进行交流,跨时空进行交流,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收音机给我们提供口播新闻而不是文字写的新闻,电视则给我们提供更加真实的形象……技术领域给我们提供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东西,使我们既可以实现远程交流、长时间交流,又可以不失去自然的世界。应该说,在App与云结合的时代,每一个客户端对应的其实是一个偌大的虚拟云环境,App则成为这一云世界的入口,无线互联、家庭娱乐、社区生活、远程控制、全息影像等都在App中凝聚,进而又在“云”中得以释放。App与云的结合从根本上实现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是媒介“人性化趋势”进化的兑现。同时,它又超越了媒介演化的三个阶段,应该说,它们正在将人们引入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会逐渐消弭,个人和集体的能力趋于平衡,全球性和地方性的互动地带既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甚至可以说现代生活就发生在拟像之中,这绝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