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7: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信息化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存在问题
(一)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工作经费少,信息工作所必需的设备老化、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2002年,舞阳县和源汇区曾先后开通了信息网站,但由于工作经费紧张,网站维护等费用未能及时上缴,造成信息网站被关闭,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二)缺乏人才目前,漯河市农业信息化具体工作人员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性学习及培训,思路不开阔,视野受局限,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掌握不够,对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一知半解,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的复合型人才,不利于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稳步推进。(三)机构不健全除市里外,虽然各县区、乡镇都设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有些没有做到专人专管,没有专门机构,信息员大多都是兼职,且队伍不稳定,信息员流动性大,工作上往往是顾此失彼,投入精力少,工作不到位,往往造成不是信息过时,就是信息失真,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四)农民意识淡薄信息对农民的服务主要是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进行,但由于受自身素质和观念的影响,有些农民认为农业信息与自己无关,对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的作用,信息消费观念不强,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应用能力,致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这种现象制约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我县配套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硬件设施,重点达到“六个一”标准:一套管理服务制度、一台多功能打印机和一台电脑,一套组织网络,一条电话专线以及一名专职人员。此外,防静电地板等硬件设施也增设了。
1.2及时做好专题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突出时效、质量、创新三大特点,每年撰写有价值的典型调查材料10余篇,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农产品、农资市场监测、科技、工作情况、政策信息等,此外,县农委每年编发《柳林农业信息》60多期,及时上报到省、市农委。
1.3狠抓乡镇服务站建设
2011年根据国家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及2012年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方案,按照全县15个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特点,重新选址统一规划建立农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站,目前服务站正处于进一步完善之中。
1.4培育农业信息员队伍
目前,全县已有信息员64名,其中龙头企业4名、乡镇15名、县农委20名、种养大户20名、行政村5名,为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提高,已初步形成四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并组织农业信息员培训。
1.5铺设为农信息服务渠道
按照省农业厅要求,积极注册“晋农•天天12316”短信服务平台县级管理员1名、乡镇管理员15名、村级会员1287名,为农民提供农业政策、科技、产销、农情等服务。
2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
县、乡资金投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乡镇村级基层点基础硬件设施严重短缺。大多数乡镇、村虽然挂有农协、科技学校或阅览室的牌子,但大多数都不能提供有效服务,形同虚设,同时农户居住分散影响通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现代化设备入户还受到了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
2.2农业信息渠道不宽
在内容上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销售等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基本上都是宣传为领导服务和本地农业的信息较多,从而导致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联系不够,因此,渠道还应扩宽些。
2.3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我县总人口3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人,占82%。但经过调查,发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经过计算机网络培训的农民还不到15%。因此,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准确、及时的提供给农产品经销商,但目前由于投入经费少,不够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
3未来柳林县农业信息化发展措施
3.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农村基础建设投资范畴,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尽快建成相对完整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快柳林县农业信息化建设。
3.2加强队伍建设
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统一组织乡镇、村级业务人员举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培养农业农村信息人才,对他们进行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常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重点培训。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信息员进行培训至关重要。农民信息员应从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中选拔有经营头脑、事业心强、乐于为民办事和掌握一定农业技术的能人中挑选,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好、且有开拓精神的农业信息员队伍。
3.3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要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各类网站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特别是柳林农业信息网站农民、农村、农业的各类信息;进一步探索利用“晋农•天天12316”等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办好农业信息刊物,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进行有序管理,以提高农业信息的实用性。
1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1.1高校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高校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方面加大了经济投入,特别是“211”工程的实施,更进一步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其它服务设施的优势,也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奠定了基础[4]。比如:高校的各种服务设施日臻完善,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快捷方便、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可以为农业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1.2高校科技人才队伍为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贮备了人才资源高校面向农村服务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更需要一批业务素质高、专业化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来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多年来,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科技素质的培养。随着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的展开,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工程师在高校也大有人在,为高校实现网络信息服务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5]。
2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发挥高校教育职能,开展农业信息科技人才培训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利用信息能力的关键。高校应发挥教育职能作用,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服务。一方面,高校应与地方农牧部门联手,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以数据库信息和图文信息为利用对象,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联机检索、光盘远程检索等方式,进行农业信息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例如:微博、微信、贴吧等,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6];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建设活动,组织相关人员下乡活动,真正参与到农业建设当中,学习农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服务。同时,应增加相应的培训内容,提高相应人员的农业实用技术,掌握信息工具的操作与运用。高校还应进一步注重将农业知识讲座与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起来,建立一支将农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2.2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与政府联合搭建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与政府联合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提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一是建立农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多元化方式,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7]。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传递平台。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将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价格走向、品种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和预测等信息,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各农业合作社。三是建立科普周活动延伸服务平台。将每年举办的社科普及周活动向农村延伸、扩展,重点在农民中普及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懂得利用信息资源,掌握网络操作技术。总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信息的共同优势,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树立社会化服务的全新理念,从“无农不稳”的大局出发,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本地域的环境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贡献力量。
作者:杨丽君 赵莹 单位:唐山市土壤肥料站 河北联合大学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44-02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实施了以农业信息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信息化战略,把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措施,组织重点推进。
目前,黑龙江省全面开通了涵盖省农委、东北农大、农科院、畜牧局、供销社8个省级局域网,13个市(地)、108个县(市、区)局域网和1000多个乡镇信息终端的四级农业信息网络,并采取微机、机顶盒、信息机等各种有效方式,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开通宽带接入,网络及信息服务覆盖面超过94%,实现了近千家农业部门的互联互通,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位。为了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黑龙江省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新模式。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总体规划项目,由东北农业大学国际农业信息与产业研究所创建的“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自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服务于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农业信息化的快车道:“农业专家咨询系统”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借鉴了国际农业信息化和发达国家农业专家系统的先进经验,坚持高校科研成果和农业需求紧密结合,立足三农、服务用户以及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以“农业专家在线”网站的形式面向三农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其发展目标是构建农业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农业基层生产单位及农民信息交流的平台。
1.建立了个性化、综合性的“农业专家在线”网站服务平台,为农民、专业户、涉农企业、基层农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利用东北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及专家教授的资源优势,以该网站为主要平台与载体,通过在线与非在线的方式,将专家咨询、多媒体传送、语音电话咨询、手机短信等系统结合起来,提供针对一个农户、一个问题的咨询服务。
2. 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积累编辑专家咨询的科技信息,构建了门类齐全的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同时编辑《农业信息简报》,为领导及专家提供服务。
3.开发电话语音咨询系统,扩大用户群,解决低端用户的咨询与信息落地问题。由于我国农业人口生产水平较低,乡村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电话语音咨询系统,并与“168语音电话”、“小灵通短信”、“电话Q吧”合作,使广大用户利用手头的通讯工具尽可能多地得到农业专家的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4.联合研制或整合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实现农业信息传播和信息化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将知识表示、自动知识获取、推理策略、优化模拟、作物产量预测等功能在“农业专家在线”网站上展示及有效利用。同时利用流媒体视频点播、多媒体科教光盘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5.与地方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形成立体的、综合的服务三农的信息系统。如“农业专家在线”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开展“三电一机”(电视、电脑、电话、手机)活动,开办了农业“信息直通车”栏目,除了提供网上信息外,还请相关专家录制答疑节目片断,成为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成功范例。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建立运行七年来,经过不断改造建设,形成了在线与非在线网上答疑咨询个性化服务的特色。网站日登陆量与日浏览次数逐年上升,截至2009年11月末,网站日登陆量1.1万人次,日访问量18.1万次,各类咨询信息7.7万多条,专家回答各类用户问题数千个;用户遍及省内、省外及国外的十余个国家或地区。该系统以其立体的、综合的咨询服务,已成为“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框架内的一个运行最好、最受关注、最受农民喜欢的节点,网站的建立与运行正在得到国内外网络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利用。
二、“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十余个学科领域内为三农服务,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成为“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信息交流方便快捷、个性化服务全面周到的节点。 但是“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应该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再下一些功夫,在“三电合一”等方面探讨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1.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用户对信息化的切实需求,并在不断把握信息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除了要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第一线、涉农企业及农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要加强理论探讨、业务交流,经常请专家指导和规划,提高“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设计方案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使其在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整合各方资源,扩大对外合作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属于高技术领域,资源投入十分庞大。如果不善于整合各方面资源,是难以获得较快发展的。从“农业专家在线”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及发展来看,仅依靠东北农业大学自身的专家力量是不够的,应将省内甚至国内其他的农业科研技术部门的专家吸收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来,共同做好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这样既可解决现有专家人数不足、学科门类不全的问题,又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还应该与其他各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为他们提供信息源及科技支撑,通过他们的网络与渠道,将农业科技和信息咨询服务传送到农民手中;以现有的“三电一机”合作模式为范例,向其他地区推广,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尽快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加强远程教育,强化信息员培训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工作,除了要加快网络延伸、加快数据库系统开发,拓展信息渠道、扩大农网信息覆盖面,还要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东北农业大学有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专家在线”有着丰富的农业专家资源,可以通过长期培养、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培养高质量人才。尤其是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最适合农村信息化和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
短期培训可以请农业专家到农村开展继续教育,通过本地培训培养“落地人才”。同时,也可以开展形势多样的科教兴农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技术示范等形式为农民解决具体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方面的难题。 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进行在线教育、在线咨询等,可以弥补短期培训后的疑难问题解决。远程教育可以在学校与农村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使学校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和农村信息化。
在下一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黑龙江省将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应用,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将在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解决当前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踏上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等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世洪.农业信息技术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丁海燕.农业信息化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3,(6).
[3] 刘清娟.农业信息化对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26).
[4] 王伟,等.加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8).
2存在问题
2.1投入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工作经费少,信息工作所必需的设备老化、设施落后、设备更新慢,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2.2人才缺乏
目前,潜江市虽然加快了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步伐,但是农业技术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全市农技人员有46.8%在40岁以上,53.2%在30~40岁,并且均为1997年以前毕业的大、中专生。由于没有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农技人员接受专业的中长期培训机会少,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无法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人才激励制度的缺陷、人员管理的缺陷,导致真在有才能的工作人员不能安心扎根于农村基层[1]。
2.3信息滞后
根据《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中的数据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到2013年阿里平台上的涉农网店数量持续增长。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相较2012年的26.06万个,有了45%的增幅[2]。潜江市虽然已经建设了若干与农业相关的网站,但是真正能够产品信息的网站少之又少,农产品供求交易系统和农产品追溯系统更是严重缺乏,还没有网站可以直接接受订单进行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和查询农产品产地、种植过程等相关信息。
3对策及建议
3.1加大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基层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了。当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有力提升的保障。同时,进行财力资源整合,共享设施效果,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3]。
3.2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对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合作社领头人;加大对农民信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力度;引进合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一支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除了专家,还要有适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加大培养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
3.3加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力度
潜江市农产品市场目前货好却难销的矛盾。主要问题在物流,很多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的特点,在保鲜、运输等处理上较为困难,这使得新鲜的农产品不能新鲜的到顾客手中。怎样突破农业电子商务瓶颈,为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流通企业、员工和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解决产后信息化的难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引导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用服务和安全认证系统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营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要疏通渠道,着力探索全流程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及应用,以完成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整个电子商务过程,有效解决农产品供求难题;三是着力解决农业科技、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和市场的对接,推动“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促进中国供销(潜江)农商大市场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群已初具规模,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实现联网,农业网站群逐步建立。建起了一批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各类应用系统,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系统模拟模型和3S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宏观决策、资源区划、遗传育种、灾害预警、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一定应用。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系统和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信息采集渠道不规范,采集方法欠科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程度低,重复建设与浪费现象普遍;农民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正常的产业信息需求不足;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信息工作队伍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要,难以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等等。总之,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完善和优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
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尽快完善和优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机制。
1.健全农业信息化规划、协调机制。各地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将其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要设立农业信息化领导部门,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研究和制定具有较强统筹性、前瞻性、渗透性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长期总体规划以及阶段目标,加快制定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构建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强化信息化建设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地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公共标准、搭建公共平台,确保业务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构建农业信息化综合推进机制。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理论创新。各地相关部门要发掘、总结和提炼农业信息化建设成绩和经验,多参与学术交流,选派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进修、深造或访问学习。要注意跟踪国际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丰富和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
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和法律建设。制定信息机构管理、信息资金投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培养教育与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加强信息产权、信息安全和信息市场等方面法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信息化在人、财、物等基本条件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业信息化参与各方的权益,减少信息活动的侵权、犯罪行为和各种纠纷,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政府要以实施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快农业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多点少层开放式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网络体系建设坚持布局合理、统一管理、相互协调、结构优化。建立健全并不断更新各类专业数据库,加强农业应用系统开发。统一农业信息化数据采集和加工标准,拓宽采集渠道,优化采集手段,提高采集水平,“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建立健全和执行信息制度,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效益。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宣传和交流。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营造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社会氛围。发展各种农业信息传播形式,总结典型经验,积极开展信息工作交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网络、电话、短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农业信息的传递,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农民增收。
3.完善农业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以及民间投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国家应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中适当安排份额,专项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各地政府提供配套资金。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外资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设资金要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服务效果好的建设项目给与支持。
4.确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在大中专院校加强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以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对现有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定实施“农村教师、农村干部、中小学生和农民工”信息技能培训计划,并在现有专业人员中培养和选拔一批学术带头人,吸引国外农业信息科技人才,充实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5.强化农业信息化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确定难易适度且有可操作性的量化考核目标,应用动态、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合理组织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中期评估、竣工验收和运行后评估等动态评价,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能否提供运行经费和安排后续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对完成情况较好项目实施奖励。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平台为龙头,市、县网络为骨干,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总结推广了“招远蚕庄”等多个农村信息服务成功模式;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得到一定应用。但是,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分散、信息进村入户难、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能适应*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下大气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实施“金农工程”,突出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四个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末,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通信服务“村村通”向深层次推进,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业专家系统、农情监测和速报、自动化控制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省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新路子。依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研究与试验,力争使*省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建设好*、*、*、*4个省级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园区。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P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模拟等技术,逐步实现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田间管理和精准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动*省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龙大集团、诸城外贸、金锣集团、凯银集团等省内45家国家级重点龙头农业企业为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加快*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二)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设立电子信息屏。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依托,建设省级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扶持建设“寿光蔬菜网”、“*苹果网”、“绣川梨园网”等一批县域经济特色网站,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搞好农产品现代物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订单农业。围绕粮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粮食收储、流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粮食行业的管理质量,保障粮食运行安全,增强粮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研制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管理系统、税费征收管理系统等农村管理应用软件,组织开发具有*省特色的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采集、整理农村财务、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基础信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建成省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县(市、区)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分中心和乡(镇)数据处理站,逐步实现省、县(市、区)、乡(镇)、村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促进农村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四)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目标,采用互联网、广播、电视、信息接收机、电话、无线传呼机、信息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重点建设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系统、农村疫情监测防治和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医药食品检疫防疫信息系统、农村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等,尽快启动农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信息系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鲁办发〔20*〕25号),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1引言
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广西虽然在政策扶持下取得不错成果,但水平依然较低,对于民族集聚的区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与重点扶持对象。农业现代化是使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管理手段,其内容与技术是动态变化、与时俱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是跟上这种变化的关键。《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化落实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进入21世纪,信息化是时展的趋势,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探讨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其动力机制、制约因素与造成水平差距的原因,明确适合其发展的途径与实施策略,寻求更加科学的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信息化已有不少研究,理论成果有信息技术论(许爱萍,2004)、系统工程论、农业经济论及信息资源论(王洋,刘尧等,2010)等。现更偏向于量化测算的方法来明确信息化水平(CaoJ,2015),主要是划分和构建不同评价指标体系(黄婷婷,2008),运用波拉特法、IUP模型(MugwisiT,2015)、信息化指数模型(MatousP,PratiwiA,2015)及三因子多参数指数模型等方法测算农业信息化水平(LiuC,2012),进而做进一步分析。农业信息化目前仍没有统一、集中地表述,但普遍认为必须依靠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刘利永,2015;袁晓庆,2015等),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服务农业发展,最终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韩海彬,2015),同时保障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梅方权,2001),实现先进管理模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多元丰富(邢娇阳,2015)。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动态的过程,其内涵需要不断创新丰富,通过以广西为例简要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和产生差距的原因,探讨其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实施路径的可行性策略。
2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特征
2.1总体概况
截至2015年底,广西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宽带覆盖率小城镇达到91.8%,行政村达到47%;广播电视中心和省级电视台的无线覆盖工程已经完全完成,其中,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1%;各市县乡镇行政村91.1%实现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农业信息化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向全方位扩展。自2011年起,广播和电台针对农业人口和农资企业推出诸多“三农”节目。
2.2信息技术与农业加速融合发展
广西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了顶层设计与应用示范,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各领域,并得到农业企业和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可。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农业信息化试点,大力发展具有延伸农业产链条功能的加工和服务业,不断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诸如农业信息类网站实时报道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模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农村—农民”热线平台以及一系列移动APP的应用,通过农业信息交流和移动新闻的方式实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于土地流转和确权、农业园区管理、环境智能监测、生产自动调控调度等需求的系统和平台逐步建立,提升了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2.3农业信息化产品多元
广西糖料蔗、南菜北运、特色水果及桑蚕茧等农林产品产量保持全国前列。为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广西针对性的开发了多元的农业信息化产品,如农牧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农资安全监管平台,大幅提升了农业产品的管理效率;农村土地经营权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土地承包流转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综合性智慧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平台以精细动态方式管理农业生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3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技术利用能力有待加强
广西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虽优越,但因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对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以及信息化平台在特色优势农产品富集区的布局。另外,因民族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增收困难,导致村内多数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成为农业主要劳动力。即便获取了有用的信息,风险意识较低、容易跟随大众趋势、持怀疑态度等问题也影响着利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
3.2信息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广西推进农业信息化取得不错成绩,但相对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欧洲差距甚远(MatousP,PratiwiA,2015)。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投资大、收益慢、需要社会、企业和政府积极配合的长期工程,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整合。当前广西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规划设计不完善、结构设置不健全、资金分散、技术人员流动量大及人才短缺等现象,存在众多信息不通、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各类企业参与度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推进。
3.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而广西在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中注重农村网络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筛选以及数据库等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目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方案,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效率低下,信息资源的挖掘深度不足、重复率高、有效性低等问题凸显。
4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4.1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认知程度
农业信息化推广的过程,是传统小农观念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种植技术与农业管理的观念融合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新事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才能广泛应用。政府应采取主动的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通过培育试点、树立典型案例的方式,以点带面,让农民真正看到实效,变被动式推广为主动式运用。同时,鼓励有想法有条件的农户尝试新技术,给予技术支持,帮助其增收,转变周边农民的认知观念,使他们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
4.2建立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统一应用平台建设
推进广西农业数据信息中心建设,完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搭建“农业云”管理平台,建设农业大数据库。加快统一的农业应用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功能,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信息统一报送和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土地信息平台、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平台及农业电子商务等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站、APP、微博和微信平台,不断加强信息、共享和公开。
2农业信息员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涪陵通过农村信息员专项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以及“金农工程”等项目培训农村信息员近1600人次,为全区各行政村平均培训农民信息员约4.2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农民收集、利用和相关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全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软件水平。
3存在问题
3.1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
近几年来,尽管全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建设范围主要限制在部分有条件的乡镇、村(居)开展农业信息化区乡村三级示范建设。因此全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未遍及整个农村基层面,更未达到全覆盖。同时,由于全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占整个农业投入比例较小,以及偏重于城镇化信息建设的投资,造成了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截止2011年底,全区农村固定电话家庭普及率仅40.7部/百户,尽管全区接通宽带乡镇的比例为96.5%,接通宽带的行政村的比例为80.5%,但电脑普及率仅为12.7台/百户。农民获取信息还是主要局限于像广播、电视、报纸等这样的低层次媒介上。因此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农业信息技术无法有效传播,信息服务质量较低,为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动力不足
尽管涪陵区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但全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以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主,即使农民是信息的提供者和需求者,由于其对市场信息微乎其微的影响而失去提供和获取信息的动力,往往被动地接受各种市场信息,影响了全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3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发展,全区农业信息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绝大部分信息掌握在区乡两级政府部门手中,且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部门的网站和各类系统中。从而导致了资源系统间缺乏共享机制,重复建设、浪费现象严重,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3.4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信息专门人才匮乏
全区目前已培训各类农民信息员1600人次,但这些农民信息员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达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涪陵区长期以来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投入相对较少,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远落后于社会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农业信息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缺乏、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全区农业信息建设的主要因素。
4涪陵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4.1政府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
由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具有明显公益性的性质,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相关机构、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其管理和协调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规划与信息标准化建设,强化对农业信息资源的监管,提升信息资源的运用效率,杜绝信息误导事件的发生。
4.2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涪陵区存在多部门、多行业都在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应当成立区级农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全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同时整合现有农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目前该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6部/百人,因此利用手机终端来实现农业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是提高农业信息综合利用的途径,尤其是将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安全、市场交易信息作为重要平台加以打造。
1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信息服务资源供给不足
(1)面向农民的栏目,媒体依然较少,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吉林农网、吉林12316热线、12582短信平台为主的“三驾马车”形势,但是着眼全省来看,以上三平台的普及地区仍集中在吉林省农村的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以上三个平台受到网络宽带建设是否完备,运营商宣传是否到位的制约,导致部分山区不能完全覆盖。且吉林省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在延边自治州等地,该地区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受语言因素制约,需要当地电视台及移动网络运营商进行本地化的信息资源支持。
(2)政府的主动宣传力度不够,一方面,传统手段的宣传力度不够,本文调研期间农民普遍反映很少有政府组织的科技宣传队下乡宣传农村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人的科技信息是由政府方面的科技组织主动上门宣传而获得的。同时农村信息站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有问题的时候农民更习惯于问“熟人”“能人”“明白人”甚至是涉农企业销售部门及客户服务部门,广大农村信息服务站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宣传手段受到资金投入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农村现代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些特点使得部分官员对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热情不足。另一方面,吉林省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受到总的财政投入的制约,吉林省的信息化投入远远落后于黑龙江,辽宁等东北农业大省,即使是沿海地区的广东省也远远不如。这些都在制约着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3)政府需要高技术素质的基层人才,本文调研过程中,农民反映在信息整合、方面缺乏实用性。由于目前农村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年轻人普遍在外学习、工作,农村留守人员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一辈农民,即使电脑和网络通到了村里,依然找不出人会用,且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自身文化程度不足、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平时只负责通知相关信息宣传活动,收取费用,其他的一概不管。另一个现象是县级、乡级政府中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且了解农村现状的专业性人才,往往脱离实际,如隔靴搔痒,造成信息与现实脱节的状况。
1.2 农村信息终端处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弱势地位
(1)农民缺乏信息化热情,农民信息化热情缺失体现为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大量先期投入和农民微薄的收入之间的矛盾。调研过程中一农妇曾表示因为服务资费的原因家里至今未安装电话和宽带,更不要说电脑,数字电视。县城近郊农村都是这种情况,那么山区农村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网吧现阶段仍然只有少数地区普及到村,大多数地区仍需要农民到镇上才有网吧,无形中提高了信息普及的成本和难度。
(2)农村信息化建设受到小农意识的制约,小农意识限制着农村信息化建设。本文调研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农业信息往往不会得到共享,农业信息下发到村之后,再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农户并未得到相关信息。当问起一个得到信息的农户时,发现农民往往得到信息后人为的停止信息扩散,因为其担心信息扩散开来会影响自家农产品的销路,用农户的话来说就是“有钱自己赚”,这使得本来就少的信息服务更加支离破碎。
1.3 信息化平台应用度偏低
(1)信息化平台应用度偏低现状研究,“应用是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我省农村经济要借助信息化的东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信息的实际应用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数字和硬件设施配备的考察。
涉农信息网络发展迅速年轻的互连网与古老的农业连接起来,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绩背后存在不足近年来涉农信息网络的迅速成熟和发展体现了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把目光投向“三农”,这是应该欣喜的事情,但我们也应看到成绩背后的不足。
(2)信息化平台应用度偏低原因分析,首先是信息更替速度快,信息平台反映速度慢。有关农资、农产品等信息要求时效性强,比如产品供销,大多农产品是需要保鲜及时供应,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农民看到了也只有望“息”兴叹。特别是网络信息,其更替速度应该是最快的,但我们总能在相关的网站看到属于“昨日黄花”的内容,乍一看来,信息丰富,但真正能为民所用的不多。因此,涉农网站的更新、维护不容忽视。
其次是基层对于信息媒介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大量信息媒介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研究人员在农村走访时看到,我省基层农村的科技点、村级图书阅览室有不少关于农技、养殖、致富等方面的图书,但很多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封皮上的尘土说明了它们所遭的冷遇。有些地方甚至等图书、期刊一上架就关门大吉,只等领导检查时才开门迎客,原本应该切实服务农民的东西成了摆设,造成了信息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国家有关“三农”政策的落实。
最后,部分农民信息需求的主观积极性不足。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也是让信息成为刺激、保持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2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
尽管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越来越显示出助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不仅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其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目前,农村网民,农村网商在全国网民。全国网商中的比例过低,仅为12%和10%,不容乐观。固然这是由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化的现实造成的,但是这也是对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这就更需要各类主体长期努力,共同推进,其中,尤其需要政府继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2.1 充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
继续大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将农村信息化放在更迫切、更优先的地位除道路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需继续加大力度外,要特别重视物流配送、商流组织“软”的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有效的商务模式、组织模式创新和信息化手段,克服农民需求分散性带来的困难;大力发展农村草根物流,解决“最后/最初一公里”问题。目前各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而作为接受新事物主力的年轻人很多都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与城市数字鸿沟有拉大的迹象,值得警惕。
2.2 构建“一体两翼”信息服务模式
解决问题需要多方努力数字和硬件设施当然也能反映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但首先要善于站在信息化的高度,构建一个真正能为农民接受的信息服务模式,才能逐步提高现有信息的利用率和实用度。农业信息化包括计算机运用,信息存储和处理技术,通讯、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要在农村实现信息化,观念更新不可或缺,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使农民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环境。
总结已有的农业信息化供给模式和服务资源,并对调查到的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优化重构,提出建设“一体两翼”的信息服务模式,“一体”是指“平台+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户”的信息模式,“两翼”则是指“协会+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的信息服务模式。一体是主线,是主体,重在公益服务,是政府抓的重点;两翼是补充,是丰富,重在市场服务,是社会力量作用的途径。围绕“一体两翼”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设,结合吉林省实际,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吉林省应围绕“省级抓平台、县(市)级抓培训、乡镇抓服务”的工作思路,以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为重点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以完善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为目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重点围绕“弱势的农村居民、弱势的农村中小企业和薄弱的农村基层组织”三大服务主体需求,以农村民生、产业、政策及呼叫应诉服务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开发应用为重点,强化平台内容建设;以宽带为多业务主要承载平台,IPV6、3G、TD-LTE、NGB、WiFi等技术为支撑,以无线网链入有线网的融合为主要方式,探索实施了宽带到村,NGB-W无线入户模式和无线数字电视入户模式两种“三网融合”模式。
还要通过政府引导,并结合农村情况,运用培训、演练的方式增强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信息产业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法规条例,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信息企业应继续跟踪、研究世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结合当地情况,在加快建设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传输网的同时,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信息化的成功实现,农民、政府和通信企业一个都不能少。要通过务实而非务虚的方式使信息化成为促进农村繁荣,解决“三农”题的有力杠杆。
2.3 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