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7: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改造工作经验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有限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于世界第109位。同时,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又极不均匀,部分北方地区严重缺水,一些南方地区亦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环境恶化出现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省水资源是刻不容缓的,但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先从身边的事务做起,建设节水型高校,从而带动社会建立一个节水型的社会。
2、节水型高校建设的必要性
节水型高校建设是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源地,她在传播知识和文明的同时,理应也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先锋。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用水量逐渐递增,水费也会逐年攀升,在各项教育事业经费指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应采取多种节水措施,大力建设节约水型校园。对食堂,水房,浴室等经营性用水单位实行装表计量,刷卡收费;对办公楼,学生公寓等装表计量,量化考核。同时,在高校师生中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同时采取先进的节水技术,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
3、节水型高校建设的具体措施分析
在节水型高校建设中,高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应立足校情,结合用水现状和形势,应采取多种措施以达到节水建设的目的。
3.1 推广科技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各高校应重视节水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技术资源,积极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进水口低于水面的卫生,洁具水箱配件,上导向直落式便器水箱配件和冲洗水量大于9升的便器。创建高校的用水龙头普通采取延时自闭,红外感应式和陶器阀芯快开式节水型龙头。例如,各高校可以改造学生宿舍高位水箱,将学生洗漱用水过滤处理后用来冲洗厕所,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还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
3.2 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各高校应采取推进“定额补贴,全额收费,超额自付“的水电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组织落实,完善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经费投入,普及节水器具,强化工程改造,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等系列措施,我校河北科技大学新区正是建立这种节水激励机制,刷卡打热水和洗浴,但每天又会补助1角水费,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又调动了学生节省水资源的积极性。
3.3 加强节水教育,营造创建氛围
学校可以开展节约用水教育,介绍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形势及节约潜力,使广大学生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创建节水型高校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节水光荣的校园氛围。各高校可以将一年中的一个月,如6月,定为“节水宣传月”,在校园网开设节水专题,征询师生节水方案和节水建议,并开展创建节水型高校征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促使每个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从而推动节约型高校的建设。
3.4 树立从我做起的理念
虽然高校采取的多种措施可以为节水型高校建设创造机遇,但是学生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各项措施的实施者和受用者,没有学生的行动,各项措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洗手之后主动将水龙头拧紧;洗漱过后的废水可以用来擦拭地板或冲洗厕所等。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现水资源跑、冒、滴、漏现象应及时制止。让我们共同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知晓,珍惜每一滴水”的良好氛围,为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共同努力。
4、江苏省节水型高校建设成果与经验总结
4.1 水型高校的建设成果
江苏省水利厅、教育厅联合在全省117所高校中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活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水利厅于2011年12月22日召开全省节水型高校创建总结暨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启动大会,总结交流了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了全面推进节水型学校的创建工作。大会对节水型高校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海大学荣获“全省节水型高校创建先进集体”称号,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孙谦荣获“全省节水型高校创建先进个人”称号。
河海大学多年来高度重视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从制度节水、观念节水、科技节水、定额用水、杜绝浪费等方面入手抓好学校的节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水利厅组织的评估验收,被评为“江苏省节水型高校”;2010年通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评估验收,被评为“江苏省节水型单位”,是唯一入选的在宁高校。
一、抓学习、强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二)完善道德品质,提高人生境界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掌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人生,发展事业。在思想上,我一直把德不优者,不能**;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中,我也秉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做到以诚待人、宽以待人、无私奉献。
(三)工作中做到六多,提升实干创业能力
在基层工作中,学历不代表能力,光靠书本知识很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必须向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同事和基层群众学习。一是多看,多问。二是多走、多听。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走到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声音三是多想、多练。对工作多斟酌、多反思,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苦干实干、科学巧干,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一)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参与数字化城管工作中,我总计参与了1000余件数字化城管件的分类、外出办理工作,撰写了4篇经验总结材料。在参与违法建筑拆除和楼院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和同事们一起与违法建筑的户主沟通,争取户主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走访中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情况,及时向街道领导汇报,并提出拆违和帮困措施,避免因拆违而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二)以人为本,攻坚克难,实现房屋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在房屋征收这个全新而充满挑战的领域,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涨的干事激情,全身心投入房屋拆迁改造工作。在入户说服动员中,本人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工作纪律,自始至终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坚决维护好征收工作队伍良好形象;积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外注意与各职能部门有关同志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内注意与领导及同事密切协作,做好工作分工和角色搭配,实行一户一策的谈判方式,和同事根据每户群众矛盾困难、利益诉求、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每一户的应对策略。
三、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在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中不断走向成熟
经过近一年来的学习和锻炼,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但认真回顾总结,也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没有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水平不高,文字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中还不够大胆泼辣,魄力不够强,有时在敢想、敢干、敢说、敢做方面有欠缺,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到,工作有时不够深入;三是在创新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从事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对院校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以研促教,不断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现状:
我们对10所高职院校近200名教师科研素质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如下:
1. 科研观念不强、科研动机不端正。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 科研工作是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事情, 没有意识到科研是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有力促进,单纯把科研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手段。特别是从企业来到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科研概念比较模糊,对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
2. 固守传统观念,缺乏创新精神。当今高职院校对科研意义缺乏正确认识,不少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学才是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机构和专家的事,不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没有真正把科研看做衡量办学水平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标准,不少教师安于现状的传统教育运作方式,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提升自身科研素质。
3. 科研合作意识不强、研究水平层次较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中普遍缺乏团队合作,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现象十分普遍。科研论文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上, 很少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对专业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策略
1.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科研激情。激励包括情感激励、待遇激励、目标激励与环境激励。前三者是管理工作者都知晓的激发员工作激情最常规的方式, 环境激励则是激发科研激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高职学院要善于创造最优的科研氛围和环境,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
2.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具有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忽视科研工作的传统教育观念和习惯。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个不能相脱离的基本职能。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统一起来,通过开展科研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
3. 优化服务,增强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管理部门要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对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科研管理人员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充分了解教师的科研诉求,增强科研信息的搜集与,开展科研论文写作、科研课题申报、专利发明创造等方式方法的培训与指导等,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聘请学术界科研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学者和行业企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给教师讲授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传授进行科研的方法与手段,指导教师科学有效地开展科研。
4. 加强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构建高职教师科研评价与奖惩机制。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创造科研条件,着力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依据“服务于行业、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校企合作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从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中找项目、找课题,抓好立项管理和项目过程管理,全面掌握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要加强科研成果管理,着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及时有效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 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能力水平。高职学院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和专家辅导相结合的办法, 不断强化科研理论与专业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从文献检索、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多途径的学习, 同时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带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及途径
1.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对市场,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学生,就需要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科研素质势在必行。
2. 在高职院校内,相当一部分“双师型”老师教学前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在科研意识和科研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他们根据来学校之前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进行教学,缺乏深厚的理论作基础,教学效果很难符合院校的要求。
3. 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基于“双师型”教师较为雄厚和成熟的校企合作资源,鼓励他们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深入行业企业,与企业工作人员合作进行技术改进、设备改造,吸引企业的经费投入,拓宽科研资金的来源。
4. 为“双师型”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立项的省市级课题、国家级课题予以配套经费保障,对教师、获得科研奖项、获得职务专利授权等予以经费资助。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不可能配演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就不可能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我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研的创新。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增强高职教育科研实力对实现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
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是最富有意义的飞跃,也是最难实现的。理论得不到落实,便是空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理论得以落实的关键,是能在具体工作当中找出存在与科学发展观理论不协调一致的问题,并能够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我分公司在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总结工作经验利弊,重点选择在运营服务和节能降耗两个关系公交生存和发展的方面着手,找出不足点,结合公司管理特点,出台一揽子的方针措施旨在改变这些状况。
服务质量是一种标准,一种形象,一种实效,一种系统,一种特色,一种创新。作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分子,不讲服务,便失去了生存之权,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是公交人实现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根本途径。这不仅在树立公交形象,提升公交在水城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促进公司效益增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无疑将是同时实现社会和个体价值的双赢性举措。在全市上下竭力改造水城面貌,迎接全运会的大背景下,公交窗口必将成为展示水城文化的有效媒介。城市公交服务质量问题依然是民众关注焦点。当前,由于员工队伍来源的多元化,各自素质程度参差不齐,员工服务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热情度不高;服务方式方法不合理,创新程度不够;车内卫生不合格;越站甩客,早晚点,不文明驾驶等现象尤为突出。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公司先后出台了下列措施。
一、改薄强师,乡村学校一所不差。
为了让农村的贫困学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X市把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攻坚的重点来抓。
近两年,X市投入“改薄”资金X万元。到X年底,该市X个省级贫困村的小学(教学点)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均达到“X条底线”要求,提前完成合格学校创建目标。X年X月,该市启动“教育一体化项目”建设,拟投资X.X亿元,将全市X所学校(幼儿园)纳入“四改三化”建设计划;投入X万元建设X所农村学校、X套教师周转宿舍,改善乡村教师住宿条件;统筹中央资金近X万元,用于大市中学、上架中学等X余所乡村学校的公租房建设以及围墙、道路、给排水、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现代化的美丽校园和教学设施,让学生更加专注自己的学习,不仅让“农村娃们”大开眼界,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大的世界”的种子,这是X市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此外,为缩小城乡学校管理与质量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X市启动了“教育精准扶贫校校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城区X所优质学校与X个省级贫困村小学“联谊结对”,分别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条件改善、教研教改、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整体提升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成就一流的教育。一是抓补充,优结构。X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力补充新教师,X年共补充教师X名,新进教师优先安排到乡村薄弱学校和贫困村学校任教,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
二是提待遇,激活力。
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指标优先向乡村教师倾斜。出台《X市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办法》,根据偏远程度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开展“感动X十佳教师”、“最可爱乡村教师”、“师德标兵”、“四有教师”等评选活动,激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建功立业。
三是抓培训,提素质。
X年,该市教师(含校长)参加国家级和X省级项目培训共X人次(国培、省培计划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参加X市级各类教师培训共X人次(培训者月培训X人次;小学“送培到校、送教下乡”培训X人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共X人;普通话培训X人;普通话培训师培训X人;学分补休培训X人;合同聘用教师岗前培训X人;新特岗教师岗前培训X人;市本级教师工作坊研修培训X人),通过培训,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二、精准资助,结对帮扶一个不漏。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能不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识贫、精准资助。X市把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有学上”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把精准摸底、精准识贫作为精准资助的前提。该市为每个贫困学生安排一名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促进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
每年春、秋季学期,该市近万名教职工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走访摸底,宣讲扶贫政策,摸清学生底子,告知受助情况,落实控辍措施,从生活、精神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每名教师都有一本《帮扶手册》,学生就读学校、学段、家庭住址、帮扶教师、联系方式等清清楚楚,各学段的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受助情况告知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有帮扶资金、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也能轻松找到责任人。
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识别无错误、资助无遗漏,X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主研发一套Excel数据录入模板,即“学生信息匹配宏”。通过“信息匹配宏”,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学生信息与市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信息同时进行匹配,全市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更加准确,从根本上确保了“识贫”的精准性、“扶贫”的全面性。
此外,该市认真落实“学籍属地”资助政策,利用学籍管理平台,对本市在省内外县和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他们的入学情况和享受资助情况,统计汇总后分别向学籍地资助部门发出公函,协调学籍地落实资助政策。对经核实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将其纳入本市名册,同等享受资助政策。同时,对外地在X市就读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该市同等对待,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
靶向精准,扶贫效率才会高。在彻底摸清底子后,该市通过整合各类资助项目确保贫困学生受益,让教育扶贫政策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在求学路上掉队。据统计,X年发放国家政策资助资金X.X万元,资助学生X.X万人次,其中市本级落实“补天窗”项目资金X.X万元,受益学生X人次。
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共计金额X.X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X人,发放贷款金额X.X万元。此外,该市积极动员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资助学,X年发放助学金X.X万元,资助贫困学生X名。该市教育系统师生积极参与开展“助残日”、“X·X助学日”和“慈善一日捐”活动,X年共捐赠善款X.X万元,进一步扩大了贫困学生的资助面、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强力控辍,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为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辍学,X市多措并举,狠抓控辍保学工作。
一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控辍保学体系,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积极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确保一个不少。
二是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
中图分类号:DF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82-02
国际社会上,很多国家以及学者们都普遍认为社区矫正是由社区治疗发展而来,并且也是作为与监狱刑罚相对应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西方国家在社区矫正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自2003年7月开始试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和司法部2012年1月联合颁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社区矫正是指:在社区中,特定国家机关在法效时间内并由相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就符合特定条件的罪犯的心理以及行为恶习协同对其进行矫正和教育,以使犯罪人能回归社会为刑罚执行的目的的一种非监禁类刑罚执行活动。在这个规定中也暗含了其5个关键特征:(1)作为刑罚执行方式的一种,它属于非监禁类的刑罚执行活动;(2)在对象上,被判处管制、缓刑和假释这三类人才适用;(3)参与对象主要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志愿者们;(4)其适用的对象的客体是针对特定人员的犯罪心理以及其行为恶习进行;(5)目的上符合恢复性司法的要求,使罪犯能更好地回归社会。
一、社区矫正在刑罚执行中的价值分析
刑罚执行具备着法治的特性,又有社会性的特征,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社会力量的介入尤其是社会工作者的大量出现,还有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也促使了社会化过程地不断深入。在社会支持的条件下,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条件成为能否对犯罪人进行有效管控的重要渠道。研究表明,罪犯在社会化的社区矫正过程中可以极大地缓解罪犯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不同层度地化解其间的对抗因素,可以促进罪犯回归社会,也节约了国家司法资源,更是体现出了其在刑罚执行方式改革中成为一种内在所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其非常有利于对罪犯进行日后的教育改造,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一)符合刑罚目的及初衷和恢复性刑事司法政策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恢复性司法兴起,其深层内涵就是以治本又治标的理念在罪犯和被害方中间,积极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并在刑事责任上让犯罪人主动承担,以寻求得到被害方的谅解,从而化解双方的冲突,最后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同时积极让社区等有关方面参与到纠纷处理中,以修复被破坏了的社会关系,性质上则是属于一种替代性的司法刑事政策和活动。
(二)有利于对刑罚资源进行再次合理分配和利用
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实施,加速了我国刑罚执行从监禁刑进化到非监禁刑的跃进。据统计,2002年,就全国监狱执法这一项的支出就达到144亿元,每名罪犯的年平均费用就有9300多元,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是对监禁刑罚的一次大变革。由于犯罪发端于社会,加上监禁刑本身存在的缺陷,社区矫正既能缓解社会矛盾,又能促使刑罚司法资源得到进一步地合理配置和利用,同时还缓解了司法部门和机构的司法实践活动的紧张状况,又完善了因刑种制度设计存在的不合理出现的结构问题,同时更好地提升了非监禁刑的运作机制,优化司法实践中的刑罚执行结构,进而促使刑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分配。
(三)是对刑罚执行方式和手段的扩充
社区矫正自身即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虽然也带有刑事惩罚的属性,但毕竟与监禁自由刑相区分,因而从刑罚执行方式以及手段上,其又给予了司法活动一个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和范围。
(四)有利于体现大国的国际法义务
根据《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61条的规定:“囚犯的待遇不应侧重于把他们排斥于社会之外,而应注重他们继续成为组成社会的成员。”而在《北京规则》中,条文1.3也规定:“应当充分注意采取积极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充分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包括家庭,志愿人员和其他社会团体,学校和社区组织,以促进青年幸福,降低了干预的必要性,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们加以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除此之外,已颁布的《东京规则》第112条中还规定了:“拟促进社区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刑事司法治理工作,特别是在罪犯处理方面,并促进在罪犯当中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推行社区矫正其实就是对这些规定的一次呼应,这些举措恰又体现了我国正在积极融入国际化中,并积极履行自己的大国义务和责任。
二、域外国家在社区矫正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域外国家的实践
美国在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历史有160多年,其国内的社区矫正理论已很成熟,体制也很健全,诸如审前转处、缓刑、居住方案、重归社会措施以及假释等等都取得了不少成就。而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中间性惩罚的理论也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如社区服役、赔偿、家庭拘禁和间歇监禁等就在这个r候确立的,这些也正被公认是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一个新界点。在德国,公益劳动则是社区矫正的另一个代称,而社区服务也是作为罚金刑的替代制裁措施,以及在其他不同的刑罚措施情形下可以作为附带来规定。而在东亚的日本,其刑罚矫正制度的发展却以罪犯社区处遇的广泛开展作为为其开始的标志。其中,日本的罪犯矫正处理设施又可以分为设施内处遇、社会内处遇两个大分支,而社会内处遇才是其社区矫正措施,其中包括了缓刑、假释和罪犯释后安置三个情形。两者相互配合,也为其本土的矫正犯改造提供了一个制度上的保障。此外,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在社区矫正实行和改革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其国内的刑罚执行发挥过重要作用。
(二)域外国家的经验总结与借鉴
国外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社区矫正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不同成就,对于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1.有高素质的矫正队伍。在日本,其民间志愿者要经过严格选拔,并且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条件,以及对社区矫正事业怀有热枕,还必须是社会上已取得一定威望的公众人士;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社区矫正的工作者还要求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比如学历程度等。
2.矫正措施既种类繁多又形式多样。为了实现矫正目标和应对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积极探索并开拓矫正措施的种类和形式,并由国家法律进行确认,形成国家意志推行,而且现已形成系统又完整的一套法律制度,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至高无上的法律保障。
3.政府财政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欧美发达国家为顺利又有效地施行社区矫正,设立了专门的财政资金以解决实践中对物质和经济的需求。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基础薄弱,社区建设滞后
社区是以“一定的地理区位为基础的,具有共同意识、共同利益和归属感的人类生活群体。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一定的人口、地域、社区设施、社区组织与规范以及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社区建设、社区功能存在严重缺失,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正在发生变化,城市人口流动大,人身依附性小,社区矫正工作困难重重。另外,人民群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自觉地将罪犯与“蹲监狱”“坐大牢”等联系在一起,导致很多群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程度不高,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有抵制情绪。
(二)社区矫正工作主体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目前,矫正队伍缺乏专业的执行人员,甚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都很少,社区居民普遍缺乏参与意识,没有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即使作为承担社区矫正主要职能的司法所,也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难以满足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
(三)矫正工作的资金来源没有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社区矫正工作明显缺乏必要的资金,尤其是很多村(居)民委员会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加之矫正措施种类单一甚至缺乏必要的公益劳动项目,使得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社区矫正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适用社区矫正的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社区服刑人员越来越多,社区矫正监管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实际工作中,检察机关往往忽视了社区矫正工作中不作为行为的监督,对社区矫正各个执法环节的监督效果也不明显。另外,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类和处理办法大多根据犯罪类型和服刑长短制定,没有针对性,类型化色彩浓重,对社区服刑人员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没有建立起结合其人身危险性、环境因素和其他可能性因素的详细评估体系。
四、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社区矫正虽已写入刑事诉讼法,但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实践中仍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尽快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强社区功能建设,加大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
社区作为矫正工作的载体,其建设好坏直接与矫正效果密切相关,必须完善社区及其功能建设。另外,法律上的价值判断则往往取决于立法者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立法者既已以刑事基本法的形式确定了社区矫正这种恢复性司法,那么主流媒体更应主动宣传,以使民众尽早深入了解社区矫正的目的性,进而才能有效支持和参与。
(二)建立高质量的社区矫正队伍
优化社区矫正队伍结构,必须突出其专业性,可以从机关体制内遴选管理干部以及在社会上公开招聘专业人才。管理干部可以来自司法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这些人具备基本业务知识、工作经验丰富、组织性强,可以胜任社区矫正的领导与管理工作。选拔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社区矫正小组并组织经常性培训,以提高社区矫正效果。
(三)创新矫正内容和方式
只有科学的矫正措施才能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因此,必须推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社区矫正教育不仅要集体教育,更需个别教育;不仅要分类教育,还要分阶段教育;不仅要劳动教育,更要思想教育和心里疏导。要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评估,提倡社区矫正个案研究,提高矫正措施的针对性。
(四)加强监管,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人民检察院作为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关,应当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社区矫正的交付执行、执行变更、执行终止以及矫正过程中的不规范执法情形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整改建议,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查办。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监管技术科技化,杜绝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通过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基本情况评估、社区服刑人员危险评估以及社区矫正成效评估机制,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⒖嘉南祝
[1] 高铭暄.社区矫正写入刑法的重大意义[J].中国司法,2011(03)
{2} 李明.国外主要社区矫正模式考察及其借鉴[J].中国司法.2008(01)
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试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新专业、新课程与新教师不断增加,考试科目与考试人数也相应增多,考试管理工作加重,在管理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考试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通过规范、高效、有序的考试管理保障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行,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考试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也在不断地改革,但仍然是当前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目前,高等学校承担着各类国家级考试和校级考试,为了顺利地开展考试管理工作,各高校设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但是各高校考试管理机构对人员配备不重视,大多数高校等级考试的管理部门只有2―3个专职人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类考试由最初的每次几百人增加到目前的上万人。人数虽然骤增,但从事考试管理的人员依旧,从而使工作中超额工作量与人员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他们除承担校内期中、期末考试等管理工作外,还承担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等管理工作。如此繁重的考试管理工作对传统的考试管理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
考试管理工作是显性工作,要求极高。首先,要求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不得有一点马虎,任何事情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方能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其次,需要建立现代管理信息平台,将考试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把考试报名、课程安排、考场安排、监考安排等交给计算机处理,同时利用校园网及时公布有关考试信息,方便广大师生查阅。
考试信息化还能将长期在繁杂的事务工作中的管理人员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考试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总结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促进考试管理改革和完善。
2.考试管理信息化建设
2.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和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是考试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建立校园网加入互联网,是考试信息化的必要条件。目前,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发展,Web应用的逐渐普及,多数高校都建成了规模或大或小的校园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部分应用,广大师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教务管理等,为高校考试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2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完善
考试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处于整个管理流程的尾端。因此,考试管理信息化必须以教学教务信息化为基础。目前,各高校通过购买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自主开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基本实现了考试时间设定、课程考试安排、监考安排等考试安排信息化。但是,考试安排只是考试管理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试卷管理往往被许多高校忽视,成为信息化的死角。要实现试卷管理信息化,建立完善的试题库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可进一步推动高校考教分离的实施。由于建立切实可行的试题库系统难度较大,国内极少数的高校在这方面有所探索研究。西南林业大学于2008年开始立项,组织了专业的开发团队在试题库系统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开发,现已建立高等数学、化学类等通识课程的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组题,部分课程实现了的考教分离,在试卷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高校除承担校内考试外,还承担各类等级考试。在等级考试管理方面,大部分等级考试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专门的考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考试报名、数据上报、考试数据编排、各类打印统计功能,多数都为单机版。但如今,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等级考试报考人数从几百猛增到上万,单机版的等级考试管理系统已经不适应考生的报名的需求。因此,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对等级考试管理系统进行个性修改完善,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将集中报名的考生分散报名,减少了考生排队现象和工作人员的压力,对等级考试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
3.考试管理信息化实施
3.1建立与考试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制度
考试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作保障,要建立健全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体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对考试管理信息化人员的约束。
3.2不断提高考试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考试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再好的设想也要得力的人去落实。信息化、标准化是各类考试发展的大趋势[2]。高校要加强考试管理信息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配备适当层次的、适当数量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至少具备一名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一些懂计算机、会操作和应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要想办法把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留在考试岗位上,避免人员的频繁更换。
3.3考试管理信息化实施反馈
对考试管理信息化工作,反馈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通过反馈机制,对考试管理信息化制度、平台进行不断的完善,方能保持长久的活力。
当今社会,信息化是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共同选择,它正从整体上引导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把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其信息化建设受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制约,受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认识水平、人员素质、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摸索与实践[2]。
参考文献: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1一、脚踏实地,从护理基础工作做起。
首先,科室人员偏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欠缺,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严格执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将晨间护理与交接班作为交流平台,深入细致的开展专科健康知识教育,和人性化沟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将核心制度落实作为本年度考核重点,每周考核一项,逐步规范工作流程。
另外,提高服务质量,从改进工作细节入手:
1.改进查对方式,将传统的称呼病人床号、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让病人主动回答,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
2.改进备皮方法,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撤消民用备皮刀,将滑石粉备皮改为肥皂液备皮,提高工作效率和备皮效果;
3.推广使用家属陪护椅,只象征收取使用费,为病人提供很大方便;
4.建立护士交流沟通本,将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内容,传达会议内容,交接须注意事项等写入沟通本,各班参阅,减少须开会才能传达的周期长、不能及时改进的弊端,达到质量持续及时改进目的。
5..联合都市宝贝照相馆,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照,将新生的喜悦留给我们,也留给病人全家,取得特殊的良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将工作细化,进行分工,文书书写由责任护士和质检员三人负责,开成管床护士责任下完成病历,责任护士把管,质检员质控的三级质控模式,有效的控制书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提高书写质量。工休座谈、抢救药品、实习生讲课、业务学习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三、严格产房管理,完成布局改造。
加强产房管理,印制产科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张贴在产房内墙,强化操作流程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严格执行新生儿腕带配戴工作,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并督导实施,有效加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管,同时完善疫苗上报及查对程序,加强疫苗管理。另外,根据管理年验收标准,再次进行产房改进,配置消毒用品,调整待产室、隔离产房、及隔离待产室位置,以达到标准要求。
四、苦练技术,严把质量关。
自去年7月到医院工作,我在二十部,二十部,二十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轮换,学习工作。体验式学习,通过一年的感觉,以先前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我们必须在和平时期,
一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并就此与多老师教另一方面,业余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经验要素的使用。
在同期间对癌症化疗,化疗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各类专业第三十第一次接触的x科目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如:各种形式的化疗药物在不同的外周静脉的刺激,在化疗,如泄漏的危险,应立即采取保健措施,长期的发生术后深静脉导管护理的病人长期化疗。此外,在化疗的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皮肤,粘膜,精神状态和化疗的一系列反应的病人,
此时,我们需要为病人提供护理子护理领域的热情,尊重,耐心听病人的主诉,良好的床头交接班,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在有关知识,在学科学习的x三十。术前准备的心理辅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协助咳嗽咳痰,观察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与观察和护理等术后并发症。作为妇女事务局与特异性肿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它要求我们必须更多的耐心去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三十病房旋转,这是一个综合部门,有超声刀,介入性研究,西医和化疗。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如很多事情:谐波手术刀病人应注意皮肤的保护,感觉活动的体温,和肢端足背脉搏等;后,应逐患者肢体制动干预对象,沙袋加拿大的压力,观察病人排尿。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除了与企业各部门的知识,熟悉,但我仍然注意到,在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和语言,有尊严的日常工作,文书工作,护士的专业形象,整洁的衣服,头发,没有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堵塞环,礼貌患有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和法规,对医疗的积极参与医院组织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法规自我保护意识。
在积极和护士长严格的指导下,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通常在商业部门参加每月一次学习,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的会议上,坚持以病人护理的关键轮,护理人员为基础的培训,由部组织的关怀坚持二是技术操作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年的工作,可总是爱和奉献精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应急能力的质量。
当然,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应予改善。例如,在学习,有时有浮躁的情绪,感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中,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
虽然基本上能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但在行动方面也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需要改进和加强我的未来发生。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众议院再次感谢护士长的领导,并确定以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同事教学的教师。回想起来,有一些进步和提高,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展望未来,
它应该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其弱点。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2儿科护士工作体会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只会哭闹而不会表达和配合的小儿,儿科护士除了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处理应急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的60%,其中低年资聘用护士占50%,而聘用护士入学门槛低,综合素质均较低。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更好为病儿提供优质服务,使病儿得到真正实惠,加强对聘用护士培训是当务之急,笔者将从事儿科五年护理管理工作来,对聘用护士培训的经验总结如下,供护理同仁参考。
一、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责任心强,家属不易理解,收入低,随时有聘用护士跳槽,为了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除了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外,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从内心热爱该项工作,才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二、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将病人的合法权利还给了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依法行护。
查找病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查找安全隐患的讨论会。不断查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方便、周到。
三、转变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1世纪,客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服务成为竞争的主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最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素质形象,是病人了解医院的第一窗口。护士应明确,医院没有病人,就没有护士存在的必要,医院就要关门,护士就要失业,护士工作就是要病人满意,病家满意,把病人满意作为护士服务理念和行业准则,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
四、加强专项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家长都希望护士为病儿的每一项操作都能一次成功,特别头皮静脉穿刺,而穿刺成功率受病儿的血管的分布,病儿疾病,护士的心理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影响,如果一次未成功,家长就会投诉、埋怨,因此为了提高输液成功率,我们对聘用护士采取一帮一带教,并利用小白兔练习头皮静脉穿刺。
五、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儿科又名哑巴科,患儿是有苦难言护士只有具备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准确观察病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勤巡病房,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病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病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除了科内每月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外,还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
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病人可复印,它可作为护患举证倒置的依据,这就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大多数聘用护士均为初中毕业后读护校,知识水平缺乏,而要准确、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具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聘用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
六、加强美感意识
有句话是“给好人学好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说话礼貌,和蔼可亲,病儿家长就会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反之就会持怀疑态度,对护士信任度下降,而许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对护士不信任而诱发的,为此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包括:仪表、语言、情感等。
七、培养团队意识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一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工作经验,能力差异,作为管理者要对她们进行协调、整合,如进行合理分工、搭配,并给予帮助、引导、鼓励,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观念统一,才能搞好护理工作。
八、重视对聘用护士的人文关怀
聘用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生力军,后备力量,关爱她们的今天就是关爱她们的未来,部分聘用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低人一等的思想顾虑,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她们以外,还要尽心尽力为她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生活学习上更多的关怀,使她们安心工作。
儿科聘用护士经过培训后,综合素质均有较大的提高,她们大多安心本职工作,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深受病儿家长和同仁的好评,她们工作真正使病儿和家长满意,儿科护理质量已逐步上了一个台阶。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__年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护士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较好的完成了20__年度的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4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本人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做好护士工作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医。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做好护士工作总结,从总结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总结中成长。
以上是我的个人实习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今年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下面是本人今年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尽职尽责,搞好护理工作。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经过20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大方,用语文明规范,态度和蔼,礼貌待患。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千方百计减少病人的痛苦,安安全全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职工家属,还是地方患者,我都坚持视病人如亲人,做到态度好、话语亲、动作柔,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关于病情的咨询,以及家庭治疗、保健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没有发生一起与病人的言语冲突,没有发生一起因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加强德育管理,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1、新的学年,要有新的生机,创造新的辉煌,但这些必须以人的思想素质为基础,要建立新的德育工作机制,所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要以联校为中心,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学校全面规划、组织实施各校的德育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及辅导员会议,明确每月德育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各校和班主任主力军的作用,形成联校、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2、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主导作用的正常发挥。教师在平时行动中和教学行为中,应当特别注意检点自己,一言一行都应当是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的威信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他的模范言行才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本学期要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教育。认真学习“三风”,特别是围绕教风“三心”(爱心、专心、精心)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并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爱岗敬业,树立良好师表形象”活动。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3、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并将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党员教师座谈会,认真探讨当前我联校党员教师如何发挥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提高学校班子凝聚力并带领全体教师以德治校。
二、加强德育科研,形成德育工作的新特点。
1、大力开展德育课程的教学研究,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认真上好思品课、健康教育课、班队活动课充分挖掘这些课的德育内含发挥其德育作用。按照教育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
2、学科教师主动承担德育教学。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课堂、课后对学生行为品质的指导训练,随机渗透,充分做到知识与情感并行,强化德育功能。
3、加强德育研究。
学习并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开展“柏庐精神在我心”的小课题研究,并以此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德育教育。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
1、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本学期通过“班主任学校”、“新老师徒结对”等形式,探讨“21世纪我们怎样当班主任”,通过授课、研讨、观摩、剖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通过学习,要使班主任老师认识到肩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不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能力。2、积极开展家访活动,本学期对二分之一的学生进行上门家访,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家长联系,做到“早、勤、诚、精、实”,使家访真正起到沟通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联系家长及时与家长交流,更好的教育学生。
3、把“创建文明班学校”“创建文明班集体”作为学校、班级建设的重要措施。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学会主动、科学、民主管理学校、班级,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上好班队课、专题课。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使班集体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一个理想的“家”。通过制订《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创德育工作新天地。
1、养成教育规范化
要加强校园常规管理与行为规范训练。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制定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六项评比”,加强学生礼仪规范的训练;通过对红领巾礼仪岗队员的培训与管理,培养学生生活礼仪,讲究家庭礼仪、懂得学校礼仪,学会社交礼仪。教育学生在家当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少年。《1》《2》
2、德育内容主题化,德育活动经常化
以“柏庐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好计划,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使本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有一个新的开端。
3、农村教育开放论
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合理利用山区农村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有组织地安排每个学生到一中心劳动基地参加一至二次活动。同时,与乡企业、石材厂等单位挂钩,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五、加强检验力度,凸现德育成效。
1、本学期中心小学将制定考核细则,检查各小学德育成效,并对全乡教师进行德育工作考核。
2、开展德育工作先进事迹评选活动。
3、期末在评选德育先进事迹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师德模范、文明班级、优秀少先队员。
4、做好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争取再创德育工作新境界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的重要思想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中学德育大纲》和学校计划为依据,以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学生思想品德为目标。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进一步发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以文明礼貌教育为抓手,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实现教学相长。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3、不断深化德育工作管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继续完善德育常规工作的落实,完善班主任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确保班风、学风建设有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措施与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推动教风、校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规范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学习品质。
1、进一步规范学生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成立德育领导小组:
2、每月举行1-2次年级组长长、班主任工作例会,交流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
3、加强班主任的培养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经验,丰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提高管理水平
4、狠抓常规德育管理措施的落实,包括:文明班、文明学生评比等德育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期宣传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认真落实好值日、值周、列队放学、德育量化等工作。起始年级要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的学习,严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5、充分利用校园重大活动,深化德育工作开展。充分利用好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校园活动的有利契机,积极主动制定好思想教育的实施方案,开展德育工作。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活跃身心,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培养爱班、爱校、爱国情怀,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
6、继续落实好清洁区、绿化区域的包干责任制,积极开展节约用水、用纸、用电活动,强化环保和节约意识。
(三)重视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
本学期要请我校的##老师给七年级学生和留守女童进行青春期的教育,帮助她们安全、快乐度过青春期。九年级学生毕业在即,要及时召开九年级学生会议,缓解他们的中考压力,让他们能在中考中发挥出水平。
(四)强化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确保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为零。
1、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
2、定期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包括各类用电器、线路,消防设备,防盗设备,仪器的摆放。
3、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包括落实好列队上下公交车;食品安全;用药、用电、用气安全;交通、防火安全;组织应急逃生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把握时代高中生特点和德育规律,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校规约束力,提高德育处人员育人水平和班主任带班能力,让二高中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口碑。
二、工作目标与思路:
努力掌握现代育人理论,力争让学生有美好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奋发进取的精神。力争做一个健康的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有抱负的人。
1、形成年部、班级和德育处管理网络化,做到资源共享,做好学生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2、以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爱校教育为抓手。
3、结合传统节日、班级文化,行为规范等开展三大主题教育。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
1、加大德育处值班检查力度,加大严重违纪学生的查处力度。如:手机、吸烟、过密、打仗、不服管教、损坏公物、造谣生事等违纪行为。加强学生课堂纪律、迟到、早退、卫生、仪表等日常检查考核。
2、完善德育处、年部日常检查工作,对学生加分和扣分情况及时公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要出实招、见实效,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3、开好班会。班会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好班会的德育功能,促进班级舆论形成,提高班级凝聚力。
4、创建平安校园。切实加强学生道德、安全、法制教育,搞好防恐、防火、防震演练,预防学生突发事件及校园暴力,加强与渤海派出所联系,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5、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研室人员配合班主任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惑,预防和矫治个别学生心理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提供学生的抗挫能力。
6、强化学生公寓管理。改善学生住宿条件,配合后勤做好学生公寓的维修改造。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加强舍管人员工作情况考核,对住宿生在公寓表现做好量化。及时与问题住宿生所在年部、班级、家长沟通,认真执行《辽油二高住宿生量化考核办法》,提升公寓管理水平。
7、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按规定调整好门卫人员,执行好上级文件精神和《××门卫管理制度》,切实控制好进出人员和车辆。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树立学校第一形象。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月5日开展向学雷锋活动;3月8日妇女节,开展孝敬母亲活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环保教育;4月5日清明节,开展学英烈教育;“五、一”劳动节,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五、四”青年节,弘扬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六.五”环境日,开展美好环境教育;“六.二六”禁毒、戒烟教育;“七一”党的生日,开展爱党教育;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
2、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活动。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教学楼走廊、教室布置好,提高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实施“墙壁说话”工程。以班级文化为着手点,充分发挥教室板报、墙报教育功能,让它们成为师生展示素质、发表见解、相互交流的场所,成为师生学习、心灵沟通的园地。
3、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以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来规范学生行为。重点抓遵规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训练,把养成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为学生奠基终身发展。
(1)明确学生自我修养的教育内容,做到有标准、有定位、有成效。
(2)发挥学生干部作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充分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课堂纪律是决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德育管理效果好坏的关键,任课教师要把课堂德育内容、形式和要求落到实处,既教书又育人,扎实推进德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4)配合团委开展好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特长,抓好学生社团活动。做好学生中好人好事奖励加分,落实违纪团员的相应处分。选拔利用好学生干部,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组织好大课间学生做操、跑步。大课间指挥者搞好点评,切实采取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力度,培养同学们做操、跑步习惯,培养同学们脚踏实地、奋发向上、乐于健身、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体现好学校管理水平,反映同学们的风采。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外力,真正担负起班集体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17-04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近期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为基础教育的转型升级、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化提供了新的目标与参照。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教育实践尤其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成长人生导师、班级建设关键人物的班主任,其核心素养又该如何呢?本文试图从情感素质的角度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情感的功能与价值
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在人类发展、社会运作、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感素质处于个体整体素质的核心。
1.情感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情感曾被作为重要事件的副产品甚至是理智的对立面,而忽视了其功能性效用。只是到了近几十年,随着对情感研究的深入,情感的功能才逐渐被正确认识。研究发现,情感具有动力、调节、信号、保健、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1],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情感在人类生存和适应中具有独特价值。基于情感的动力、调节、迁移等功能,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条件,能够更加有效地改造环境,从而提高生存和适应的能力。我们经常听到或见到一些人群或个体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生存或生活的事例,而能够使他们坚持下来的,往往来自于某种强烈的情感。
(2)情感在社会运作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首先,情感作为一种人际沟通的信息工具,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信号,促进和保持人际畅通。一些行业实施的微笑服务就是充分运用情感的信号与感染功能,提高服务效果。其次,情感可以成为缓解矛盾与摩擦的剂,减少矛盾冲突的产生。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我们十分需要每位公民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接纳,相互尊重与宽容。第三,一个社会要运行良好,各个机构的职工必须有较高的职业情感,这不仅是增强办事效益的需要,也是提升社会稳定的需要。
(3)在情感文化传承与创造中具有突出价值。首先,人们具有情感的需求,也具有审美的需要,这促成了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发展。一些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与作品的情感内涵与表现手法有密切关系。其次,文学、艺术的创造本身需要情感的投入,没有热烈、丰富的情感,高质量的作品也难以完成。再者,情感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还表现为,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一代,要承担起传承创新的职责,而这需要个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素质。我国本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2.情感素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成分
管理学界在研究素质时,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结构模型和洋葱模型,认为素质的构成就如同冰山或洋葱一样,一部分显露在外,但更多的则隐藏在深处。其中,行为、知识、技能等更多是外显的、外层的,而态度、价值观、个性、动机等则是内隐的、深层的。这些态度、价值观、个性就是通常所指的情感层面的内容,这些内隐、深层的情感层面的素质主导、影响、调控着个体外层、外显的素质。
从教育学及心理学角度而言,情感素质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基本共识。一方面,在普通心理学的论述中,心理过程包括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另一方面,尽管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如果从两分法而言,都认为其包括认知性素质(如记忆、思维、想象等)和非认知性素质。对于非认知性素质,尽管角度、名称差异较大,如非智力素质、个性品质、态度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心理动力素质、情意素质、心理调节力、情感素质等,但都包括了情感性内容。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情感素质在“素质”谱系中具有重要位置(见图1)[2]。
图1 情感素质在素质谱系中的位置
二、班主任岗位的情感属性
前面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情感对于一般个体成长、学习、工作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具有特殊角色和作用的教师――班主任,其工作中的情感要求与体现则更为鲜明。
1.情感是班主任职业特征的集中体现
1983年Hochschild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教师职业位居情绪劳动类职业的前列[3]。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被赋予了一定的期待,不管你的情绪体验如何,都要表现出热情、活力、积极、愉悦等情绪状态。除此之外,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要注意克制负性情绪,特别是面临学生顶撞或个别家长无理取闹时,也要表现出礼貌与尊重,这对教师的情绪调控要求非常高。而作为育人导师的班主任,对其在课堂内外的情感性要求则更高。
在关于班主任的胜任力及胜任特征研究中,直接或间接体现了情感的重要性。有人采用开放式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我国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系统包括12项胜任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和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工作质量意识[4]。王英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包括10项胜任特征:育人能力、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成就动机[5]。这些实证性研究进一步体现了班主任职业的情感性特征。
2.情感是班主任角色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
在2006年及2009年,国家教育部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其中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并特别指出:“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规定》则要求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这些政策文件,对班主任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彰显了班主任的育人角色与功能。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这都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较高的技能,更要有高尚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培养人。
情感不仅是政策文件中对班主任的一种内在要求和应然素质,来自教育一线的班主任经验总结也确实反映了情感对于班主任角色功能发挥的重要性。爱心、情感、责任是这些经验性文章的常见论述主题或关键词,如“班主任的‘情感角色’”“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三种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浅谈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论班主任工作中情感的重要性”“情感:班主任工作的剂”,等等。
3.情感是班主任开展实践工作的必要条件
对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从五个方面加以明确,分别涉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成长、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与教师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提升,不仅需要加强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情感性素质的支撑。从班主任承担的工作内容出发,至少有三方面的情感支撑策略:提高隐性影响(包括形象示范和环境育人)中的情感支撑策略、提高协调沟通(包括师生互动、家校沟通、同事协作)中的情感支撑策略、提高组织管理(活动组织、班级管理、评价实施)的情感支撑策略[6]。
情感是班主任实践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优秀班主任的共性体验。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班主任首先应该是情感型的,具有满腔的热情爱学生,如果没有爱的基础,就没有教育。”[7]以民主教育著称的全国知名班主任李镇西在谈到班级管理中如是说:“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让德育充满真诚,其德育基础是教育者人格的真诚”[8]。
三、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内涵结构
班主任岗位的情感属性揭示了班主任情感素质是班主任职业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内涵,也即是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要更深刻地把握这一要义,需要从其内涵、结构上进一步展示和阐明。
1.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概念内涵
在文献梳理、实践考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是指其在任职前后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经班主任工作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班主任工作特点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
对于这一概念,有几点加以解释:(1)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受到任职前后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先天的因素如智力基础、神经活动类型对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发展与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又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其学习经历、工作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情感素质水平的高低。(2)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与其工作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实践对其情感素质形成与发展起核心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的情感可能包括很多,但这里是指在其班主任教育工作框架及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3)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方面是因为情感本身具有内隐性、稳固性、持久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与班主任的长期工作实践有关,经历了班主任工作的历练,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特点已经基本定型。(4)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是指那些积极的心理特征。这突出了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教育导向特性,班主任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正性的、负性的,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与无益的,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是指班主任情感中那些积极的,有益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有利于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情感心理特征。
2.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结构框架
借鉴卢家楣教授对情感素质的研究成果[9],我们认为,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包括了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生活情感和情感能力六大类。为了进一步探讨并明确班主任情感素质各大类的构成,我们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班主任情感素质特征词语调查、班主任情感素质样例征集、班主任情感素质问卷初稿调查、正式问卷预测等过程,基于对1098名班主任的调查,借助专业统计软件,形成了包括六大类19种情感的班主任情感素质基本结构(见表1)[10]。
表1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构成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
道德情感 理智情感 审美情感 人际情感 生活情感 情感能力
关爱感 乐学感 艺术美感 幽默感 执著感 情绪理解能力
自信感 自信感 仪态美感 合作感 幸福感 情绪疏导能力
成就感 成就感 环境美感 乐群感 情绪调控能力
尊重感
宽容感
四、探讨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意义
在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成果,对于情感重要性的认识也非常高,但是关于班主任情感的系统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提出,对于推进实践和深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从实践改善上,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提出,对于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优化班级建设工作,乃至维护班主任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在班主任工作中更加重视情感的价值,更加全面、深入地发挥情感的功能。比如大家当前关注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就特别需要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支撑。学生核心素养涉及到爱国、责任、理智、审美、人际等多个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既需要全体教师的分工合作,更需要班主任的积极主导。研究发现,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会通过班级环境显著影响学生的情感素质发展[11]。拥有相应的知识、技能,能保障班主任对相关工作能做、会做,而情感素质则能促使班主任把相关工作做得开心,做得更好。
从学术发展上,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提出,对于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理论成果的丰富,对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化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分析所搜集的资料发现,关于“班主任”的研究呈现“理论分析多,实证研究少;泛泛经验多,深入研究少;教育描述多,心理探讨少”等特点,这体现了班主任研究的相对滞后与片面,也难以满足实践中班主任工作开展和素质提升的需求。尽管对于班主任情感的重要性大家都表示认同,关于这方面的体会也不少,然而可惜的是,以往关于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系统研究并不多,特别是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就班主任专业素质提升而言,认知性技能的培训十分普遍,但关于情感素质的培养就比较缺乏。而调查显示,班主任情感素质总体中上,但具体情感则有低有高,这限制和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优化,需要加以重视和提升[12]。因此,研究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心理学和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28-249.
[2]王俊山,卢家楣.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2):95-98.
[3]李红菊,许燕,张宏宇.情绪劳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4):409-411.
[4]韩曼茹,杨继平.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9-61.
[5]王英.初中班主任胜任特征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6]王俊山.情感支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升的途径与策略[J].教育导刊,2014(10上):57-60.
[7]李凤兰.班主任要有全新的素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5):18-20.
[8]李镇西.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13.
[9]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