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7: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高原高寒的“魔鬼路”上唯一为冬季牧场送医送药的医生,他忙自家顾大家,始终心系牧民,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让我自觉惭愧不已。
李前锋--大浪村55年来第一位医生,在大山深处,身患重病却翻山过河为村民送医送药,一根扁担一个药箱,随叫随到,为的是不让村民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看上病,他的身影,他的步伐,让人如此心酸却又让人如此感动流泪。
邓前堆--一个怒族的汉子,一个铁钩一根溜索,28年溜索在江水汹涌的怒江上,溜索过江地为村民看病, 他的坚持与无畏,让我深深地震撼和佩服。
王布和--“有钱没钱咱都看病”一句最能温暖人心的话,他一看就是29年,并为此欠债50多万,他的仁心仁术,无不让人感叹不如,他简直就成了当地人的"活神仙"。
钟晶--一位年轻的80后女医生,与丈夫、家人两地分居,留守农村,温暖了乡村老人空巢的心灵,陪伴她们度过快乐的暮年时光,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爱大美,让我为之动容、落泪。
还有周月华夫妇,每次都是丈夫背着妻子出诊,一步一个脚印 ,18年相扶相持,他们夫妻的坚持与相守,更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坚不可摧。还有洛松江村“生命的守护神”,谢爱娥的“生命之舟”。
…… ……
每个故事都是真的很感人很温暖,就如陈竺部长所说“他们是用生命守护生命,就像一股暖流融化了冰雪严寒温暖人心,他们是最美的人生写照,是乡村中国的骄傲。”每一个故事每一次感动,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沐浴。让我有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感,一种让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切为了生命
笔者认为,“最小说”“最漫画”的命名方式,并不符合汉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按照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形容词和副词前面是可以加程度副词的,比如“最美中国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在形容词“美”前面加程度副词“最”,这是可以的。而名词前面一般是不能加程度副词的,比如“桌子”“工厂”“报纸”是名词,你总不能在它们前面加上程度副词“最”“很”“比较”“十分”,说什么“最桌子”“很报纸”“十分桌子”。同样不符合语法的,还有山西卫视的一个叫作“7点最新闻”的栏目。“新闻”是名词,怎么能在前面加“最”字呢?
特殊情况是有的,我想起早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春节联欢会上台湾歌星凌峰出场时说的妙语:“我长得很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当时台下一片掌声。据说这两句台词很快就成了一些中学生的口头禅。这年春节后不久,凌峰从外地拍片回到住处又对别人说:“我很中国,不光指我的长相,更是指我的内心。”
按照语法规则,名词(中国)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很”,可是凌峰讲的“我长得很中国”同样是在名词前面加了程度副词“很”,人们却感到一种新意。这是为什么呢?不仅是因为人们能够理解言语信息中有一层意思是指“我”的面孔是典型的中国人的脸型和黄种人肤色,“我”的面孔与中国地理有某些相似点(如高高低低、有皱纹和纹沟等),还因为言语接受者与这句话产生了同频共振,情感的审美趣味再次起了决定性作用,严格的语法已暂时“退居二线”。言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了具有审美价值的临时变异、随机变异。如果在“中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名词前面加上程度副词,别人就会莫名其妙,如“我长得很杂志”“我长得比较学校”“我长得稍工厂”,显然都不行。
在品牌栏目系列中,共有10档品牌栏目(或组合)的独家冠名,其中,除了《谢天谢地,你来啦》曾参加过去年的广告招标外,其余9个均为新面孔。包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标底价4200万元,《开讲啦》标底价4800万元,《梦想合唱团》标底价6300万元,《梦想星搭档》标底价6100万元,《喜剧王》标底价5500万元,《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标底价4900万元,《星剧汇》标底价4500万元,《星员工》标底价2600万元,《大开演界》标底价3600万元。而老面孔《谢天谢地,你来啦》由于2014年将以《谢天谢地,你来啦》+《喜乐街》联合出现的方式招标,独家冠名标底价由去年的2850万元升至今年的4100万元。
CSM:电视开机率从未大幅下降
10月15日,中央电视合湖南、东方、江苏、安徽、浙江和云南等多家电视媒体共同举办的“电视的力量——中国电视影响力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在论坛上了2001年至2012年全国电视的开机率数据,数据显示2001年开机率为21.17%,2009年为23.65%,2012年为23.74%。电视开机率一直呈稳步上升态势。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说“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对于这一数据,郑维东给予澄清,他表示,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北京地区还是全国范围,电视开机率一直保持在20%-30%之间,从未高达过70%,也从未大幅下降过。
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我知女人心》相继开播
近日,河北卫视大型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我知女人心》分别举行媒体会。
《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多种电视化包装手段,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诗词。《中华好诗词》由王凯担任主持人,赵忠祥和中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担任“大学士”,喻恩泰、李彬、田源、左岩等明星加盟。节目从全国遴选出100位诗词记忆达人作为选手,每期邀请六位明星艺人作为守关者,通过抢答、对战、终极挑战等一系列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环节决出本场的优胜者,获胜者可得到高额助学金。该节目10月19日起每周六晚22:00播出。
《我知女人心》是河北卫视联合李咏工作室打造的男女挑战益智问答类节目,节目以“情感推动生活”为出发点,杂糅了综艺、益智、情感节目的亮点元素,话题涉及职场、社交、婚恋、消费等多个领域,剖析和展现男女思维方式差异。该节目是河北卫视第四季度重点打造的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由河北卫视出资,李咏工作室打造,是河北卫视制播分离的一次尝试。
此外,河北卫视老牌节目《炫动中国风》第三季也将于四季度回归。(赵国红)
纪录片《第三极》开机 聚焦青藏高原人文生态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前期策划论证、踩点和筹备,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近日在拉萨开机。
《第三极》以自然为背景,以人文为主线,以故事为载体,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活在第三极(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如何与自然打交道,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
《第三极》与其他涉藏纪录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展示的不仅仅是地理层面的第三极,更是人类心灵的高度,即第三极特有的人文精神及内涵。《第三极》将通过当今国际纪录片流行的拍摄手法,突出故事性、戏剧化、快节奏和高科技。
《第三极》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拍摄,共分5集,每集约50分钟,计划于2014年秋季完成拍摄工作。
数码视讯2700万投拍电视剧
数码视讯10月17日公告,公司首部自制影视剧作品《急诊室的故事》即将在北京开拍,数码视讯开始涉足自制影视剧领域。
数码视讯方面称该剧由公司的子公司完美星空制作,投资额度为2700万元,完美星空享有本剧全部版权及其他收益的 75%。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在北京开拍。该剧由完美星空担任出品方与发行方,电视剧《重案六组》编剧、女一号王茜担纲制片人,预计2014年2月完成拍摄工作。
完美星空已成立两年,此前公司联合出品拍摄的电视剧《今夜天使降临》已在三家卫视台播出,而另一部联合出品电视剧《猎天狼》也即将播出。
邹静之作品《皮五传奇》10月31日上星首播
改编自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的电视剧《皮五传奇》已敲定上星首轮播出的档期——10月31日登陆山东卫视晚间黄金档。
《皮五传奇》由邹静之执笔,梦继执导。该剧突破原著的故事构架,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整部作品,赋予每个单元剧完整的故事和主题,新创作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导演梦继称,喜剧、正剧他都拍过。皮五这个人物的性格类似于济公、阿凡提,因此有轻喜剧的味道,但总体说来,还是正剧的定位。《皮五传奇》原为45集,上星播出之际,为进一步加快剧情的推进,删减为41集。
两部斯语版中国电视剧在坦桑尼亚开播
继2011年斯瓦希里语版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登陆坦桑尼亚引发收视热潮后,又有两部斯语版中国电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和《老爸的心愿》10月16日在坦举行开播仪式,即将在坦国家电视台播出。
《妈妈的花样年华》和《老爸的心愿》是两部反映当代中国都市家庭伦理的电视作品。为保证两剧的高质量译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派人专程到坦桑尼亚挑选当地优秀演员到北京参与配音工作。
中国驻坦使馆临时代办李旭航表示,此次开播的两部电视剧是继斯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中坦艺术家和媒体合作的又一成果。
今年8月,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签订协议,为丰富坦桑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坦桑观众的需求,中方将向坦方无偿提供一批中国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和纪录片的译制片供坦桑媒体播放。
演委会拟推演员资质认证体系
10月20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演员委员会首届“演员沙龙”在京举行,相关领导及演员出席。演员协会会长唐国强表示,协会将逐步推进演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少年新星影视表演培养计划”也于当天启动。
与会者认为,由于我国演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缺失,表演艺术行业标准不统一、演员价值评估体系缺失、从业者门槛过低、道德失范、海外演员从业监管失位等现象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表演艺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演员委员会将建立演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当日的活动中,“少年新星影视表演培养计划”也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通过制定包括老少演员“大手拉小手”、热播剧角色演员扮演、参加电视栏目嘉宾、专业培训等一套表演才艺技能培养计划,为怀揣影视表演梦想的小演员们搭建展示才艺、实现梦想的舞台。为留守儿童、问题少年、农民工子女和全国各民族、革命老区、灾区的少年儿童创造实现表演梦想的机会。
央视再寻“最美乡村医生”
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活动10月16日在京启动,活动官方网站和微博同时上线。
2 0 1 2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公益活动,今年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将继续深入关注乡村医生这一群体,据悉,此次活动对“最美乡村医生”事迹采用社会推荐与记者寻找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
12月中旬,组委会将从中推选出20名“最美乡村医生”入围者,在官网公示。最终由评委会评选出 10名“最美乡村医生”和10名活动特别关注乡村医生。同时,活动将举办“我眼中的最美乡村医生随手拍”等多种线上线下征集活动,鼓励网友随时将身边乡村医生的感人事迹上传到网上,评选出优秀拍客作品进行网络展播推荐。
韩流专门频道将登陆中国
据韩国广播电视节目出口公司“汉阳控股”10月10日的消息,该公司与北京天天放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DOXTV)签署了运营韩流专门频道的合同,目前双方已开始着手推进项目。
据悉,2011年设立的DOXTV是中国惟一一家民营卫星有线广电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境内拥有收费用户1500万户。 DOXTV收集了世界各国的优秀节目,多数节目是在国内独家首播。
汉阳控股计划与D O X T V方面设立合资法人后,将在D OX T V所拥有的三个频道中运营一个韩流专门频道,通过该频道在中国播放韩国电视剧、歌曲、综艺节目等,而节目播放和运营权则由韩方掌控。
汉阳控股方面表示,将在近一个月内申请在中国成立合资法人,计划在今后的2至3个月内首先在上海和北京进行示范性运营,明年初将投入正式运营。
天津卫视开启“欢乐周播季”
天津卫视近日推出“周播剧场”,在编排方面,突破了传统周播剧的安排,打造“一周三播”的模式。针对这种“本土化改造”,天津卫视频道副总监王屹表示“将周播剧放到周二、周三和周六来播,分散时间播出,这种‘一周三播’的模式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改良的周播体系可以让观众保持最大的期待度和粘性。”天津卫视首先推出“欢乐周播季”,播出符合所有年龄段观众口味的“合家欢”喜剧,《杨光的夏天》和英达梁天打造的《我们一家人》将使观众在喜剧中感受到简单的快乐。
《老有所依》11月开播
由赵宝刚、侣皓吉吉执导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将于11月18日登陆浙江、东方、天津、北京四大卫视。该剧是赵宝刚首度将视角聚焦“暮年”,讲述了面对父母的老去,子女要如何平衡年迈的父母与事业生活之间的矛盾。
该剧通过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家庭子女与父母相处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年轻人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了应该如何面对父母和自己的“老去“。剧中,观众不仅能够从刘涛、张铎诠释的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或身边朋友的身影,更能够通过奚美娟、吕中、马迎春等老戏骨的演绎,感受到年迈父母对自己”老去“的迷茫、无奈,以及对子女浓浓的关爱。
村医之殇――待遇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活动,将最基层村医的真实生活写照呈现出来,确实是对村医的重视与肯定。然而,我却另有体会――光对最美乡村医生怀有敬佩之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都是社会力量在帮村医解决问题,政府到哪里去了?今年两会,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提出了“村医之问”,也提出了关于基层乡村医生待遇问题的建议。
村医的工作无疑是辛苦的,除了承担日常为村民们看病的工作,按照政策规定,还要负责建立健康档案、随访、预防接种和健康查体等11项公共卫生管理。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要求,对他们来讲,节假日无从谈起。
然而,与这种累得人仰马翻的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待遇却少得可怜!目前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25元,其中10元是给村医的,但在经过层层“克扣”后,最后剩到村医手中的人均经费不到两元,甚至有些村医根本没有拿到这部分经费。
实施药品零差率后,国家承诺给予多项补助,以保证村医收入。但实际上,村医能够得到的专项补助却少得可怜,有的只有2000元/年,有的根本得不到任何补助。相较之下,与村医基本在同一时代诞生的“孪生兄弟”――民办教师,如今已转为公办教师,既享有工资待遇,也享有社保医保。村医,却什么都没有,怎能不悲伤?
村医之殇二――就业
据一份对某县村医队伍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县在岗的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为43.8岁,其中45%的乡村医生年龄在50岁以上,6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有28名,约占10%。由此结果可以看出,村医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村医人才队伍已后继乏人。
事实上,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生并不算少,但基本上全都挤向大城市的大医院,真正下到基层去的却所剩寥寥。其症结在于,中国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医学生去基层,而非“吸引”。没有吸引力,那些本科毕业的医学生,或是有医师资格的医师,都不愿去基层服务。村医不仅待遇不好,还没有编制,在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个人发展都存在不畅,甚至是限制。最终导致村医队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青黄不接,后续发展令人堪忧。
村医之殇三――养老
根据相关规定,乡村医生年满65周岁后就不被批准继续在村中行医。这让许多干了一辈子的老村医不得不退休,但却得不到任何养老保障。新闻报道中,一幕幕村医退休后,生病只能躺在自家床上,得不到任何医疗救助的场景,着实令人心酸!他们用自己的医术为村民们服务了一辈子,到头来,他们自己却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另外,村医退休后也没有养老金,完全要靠子女赡养。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有些本该到了退休年龄的村医,不得不铤而走险,继续行医,只为挣取微薄的诊疗费用维持生计。“医生担忧养老问题”,这种问题拿到国外去,肯定是个笑话,但在中国,情况确实如此!
进一步说,以上这些问题还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比如,健康档案造假、健康教育无从开展,甚至违规卖非基本药物等。追根溯源,是因为村医待遇微薄,因为人才队伍匮乏,因为职业没有发展希望,因为退休后没有养老保障,因为没有……网底越来越虚薄,网眼越来越大,这让9亿农民的健康由谁来保障?
制定村医认可的政策
学习最美教师事迹总结一
看了“最美乡村教师”,忘不了讲台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课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咛,忘不了课余时嘘寒问暖的关怀,忘不了离别时祝福期望的真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美的乡村教师在那样偏远的山区,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烟稀少的岛上,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苦,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几十年如一日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呢?是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是他们内心深处助人的善念,让他们坚守那三尺讲台不离不弃。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应该是心怀激动的,也是心怀感动的,更是心怀着感伤的。那些最美的老师们用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的托起了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翅膀,走出了大山。而这些最美丽的老师们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像一棵大树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为其他的孩子继续挡风挡雨。这份坚持和隐忍让我为之动摇。
风雨不变的坚持是难得的,那些点点滴滴的岁月,能将一切绚丽的虚华都对比的毫无色彩。“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一日一日的累积,为了学生们上学能顺利一些,少走一些危险山路,挥刀砍树砍草,就算手因长时间挥刀而残废了,却还在行走于山间。那一人一马的背影,注定变成最让人为之感动的美丽身影。就是这美丽的身影引领着孩子走出大山,一批一批的孩子,这30载岁月是怎样的强大内心可以支撑着做到的。
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因为平凡,所以伟大更散发光彩。强大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这些平凡的老师变得不平凡,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人感动,而写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的我也不禁开始反思,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观后感,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美好的向往,向往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富大贵,虽然那也是一种成功,但最美乡村教师带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种精神上的震撼。这种平凡伟大的生命带给我们的震撼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好似看见了水滴滴在石头上,久而久之便穿石而过,那种激动是让人无法安静坐着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让我们领略了平凡教师的伟大,给了我们精神上无比的震撼。
学习最美教师事迹总结二
xx日傍晚,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分年段学习了“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许多老师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最美教师”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无处不在的责任心所致。她们使我对“爱与责任”有了更一步的认识。爱事业如爱生命,她们的事迹鼓舞着大家,我们要像她们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下面谈谈学习最美教师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父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最美的教师坚持朴素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我们也应该做到这几点:引用衢州市委书记赵一德三句话进行了概括。第一是学习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学习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四、学习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
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以她们为榜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面对的学生特殊,这就更需要我们拿出一颗“慈母之心”,循循善诱,对学生要耐心细致的去做,去为这些学生服务。就是要学习他们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震撼衢州、感动浙江、传遍全国,为全体老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团结拼搏,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总之,我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观念,努力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得工作,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最美教师事迹总结三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张丽莉老师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随即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如今,她双腿高位截肢。看到这里,泪水溢满了我的眼眶。没想到我们教师队伍中也诞生了这样一位女英雄,一个年仅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用她的言行在此诠释了师德的灵魂、无私的大爱。在危难之时,她用瘦弱的臂膀挽救了学生的性命,她用自己的双腿换取了两颗绽放的生命。我想大声呼喊:张老师,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榜样!
身为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等,这些都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观看完视频资料后,我觉得张老师身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一、要有一颗以身作则的决心。
张老师在被车碾压还有一丝意识、生命垂危的那一刻,首先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学生的情况,她以身作则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教师的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一个人的修养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惊人的壮举。所以我们要向张老师学习以身作则。
二、要有一颗懂得感恩的真心。
三天三夜的救治牵动了多少人的心。昏迷醒来之后,张老师的第一句话:“谢谢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不是关心自己身在何方,病情如何,而是道出了真诚的感谢,令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们为之动容,令各大媒体的记者们为之震撼,更令我们这些电视机前的观众啧啧赞叹。细微之处见真情,可见张老师平时就是这样常怀感恩之心的,实在是令人敬佩!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珍惜工作的机会、承担工作的责任、感恩工作给予我们的恩泽,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尽自己的所能回报社会,成就我们精彩的人生。
三、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当晚,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作家余耕贴出了这样两段微博:“今天的“寻找最美医生”的新闻采访中,记者采访手记里说“交通只能靠骑马”,这就是个明显的谎言”,“巧合的是我今春冒着暴雪去过这个村,单程开车3个小时。”随后,余耕的微博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中华网论坛、百度贴吧等门户网站传开,其说法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有网友还贴出了卫星地图的截图,证明在琼库什台村与县城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开车不到三小时”。网友质疑居马泰医生的做法有悖常理,“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带着高烧38度的孩子走两天?难道是居马泰医生诊所的医疗条件比县城要好?”网友表示,“发此帖的目的不是怀疑居马泰医生,只是对央视这种套模板甚至不惜造假的报道手法感觉很愤慨。”而面对质疑,央视以及参与报道的记者均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就目前看,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就是一条假新闻,但是,从明显违背事实的部分情节来看,这里头可能存在记者为了片面追求效果,在报道中加入了某些刻意设计。而类似的所谓创造和设计,在其他国内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同样也是屡见不鲜。
2012年11月17号,浙江杭州《今日早报》头版刊登了一张照片,反映温岭市某哨所的几名女民兵,正拿着报纸,聚精会神学习党的十会议精神。然而,很快有读者发现,报纸关于十的内容都冲着镜头,女民兵们看的实际上是报纸的广告版!该照片后来被证实是一起拙劣的“摆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随后对此事公开表达歉意,并对相关图片中心值班编辑及照片作者作出了严肃处理。
笔者曾在一线从事电视新闻采访多年,也曾犯过这样的毛病,为了追求画面效果,将原本分散的农机作业集中在一起;为了让先进人物事迹更加感人,刻意加上一些虚构的情节设计;为了让被采访者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甚至主动为他编写同期声。而这样的行为,无疑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落入虚假新闻的泥淖中。
虚假新闻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假信息、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信息,以达到欺骗受众的一种舆论。所有的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脱离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仅凭个人主观愿望或他人意志去报道新闻。虚假信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但会损害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比如激化矛盾,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等。
真实性是新闻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是新闻从业者必须恪守的道德底线。而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这其中不排除社会诚信和道德水平下滑、法制不健全、监督缺位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从业人员的主观原因。以上述两起疑似假新闻为案例来分析,央视《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魔鬼路”上的20年》报道,记者很可能是为了刻意烘托居马泰从医环境的恶劣,加入了一些明显违背常理的情节,如孩子持续高烧,医生却舍近求远,坚持要骑马两天赶回自己的诊所救治,人必须通过溜索过河,而马却能自行过河等等。记者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情节,是为了能让先进人物更加高大全,让自己的报道更加具轰动效应。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摄像记者拙劣的摆拍,更是反映出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浮躁、责任心不强的现实生态。
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不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更呼唤媒体评价和社会监督等制度建设形成合力。
首先,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观教育,增强新闻真实性意识
要在新闻战线持续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新闻从业人员自觉践行“三贴近”原则,深刻领会“脚板底下出新闻”的深刻含义, 引导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采访报道。
其次,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业务学习,提高判断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虚假报道的产生,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记者编辑知识面窄、阅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要通过知识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新闻从业人员不仅熟知现代新闻基础知识,打好新闻业务根底,也要对所需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把记者编辑培养成多面手和专家型人才。
再次,要加强媒体自查自纠,提高媒体公信力
应对虚假新闻,新闻媒体要敢于自揭家丑,承认错误,坚持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对于一些影响恶劣的虚假报道,要在第一时间开出“罚单”。从2010年开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自编《我们错了》一书,将每年该媒体新闻报道失实案例集中起来,编辑出版,一方面主动向读者承认错误,另一方面教育后来者吸取教训,在新闻界以及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处理好经典与时尚的关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学素材都是以道德准则以及法律相关的标本体现,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衡量行为的准绳。但是,作者认为时代在变迁,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在进步,一些教学素材本身与现行时代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些需要教师认真选择。教师要意识到不同的事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学生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巨大的信息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教师对于事例的选择也要小心谨慎。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权威性又能给学生带来震撼的范例,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感动中国”栏目,还有诸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等所推出的事例都极具穿透力。
二、开展体验式沙龙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验式教学带动学生找到自我认同感、体验自身感悟的同时,将道理理解并牢记。同时,教师要懂得发挥群体的从众心理,学生可以相互影响和共同进步。比如,在“温水煮青蛙”的整个故事分享中,学生自然会感触很深。借助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体验式沙龙活动,一个学生分享他所感悟到的内容是:学习刚开始还可以,时间一长就觉得很难,就想着“玩会儿再说吧”。于是另一个学生说,这就好比我去地里干活,第一天猛干一通和大人比差不多,第二天、第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有的学生就总结,反思自己,开头容易,往往坚持到最后的没有几个。所以,想成功就要坚持。
点评:将传统车祸研究带入全新视野,把交通事故作为疾病研究,探索“病因”机制及防治策略,取得了重大成果,引发美国《科学》杂志、美联社等众多世界主要媒体共同聚焦,推动我国道路事故预防研究走向国际前沿。他的科学梦想,承载生命绽放,维系万家平安。
徐芑南:开启总师生涯,创造事业辉煌
2012年6月,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我国自主集成创新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潜到了7000米的海底。这标志着我国对深海的探测能力已可与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深海强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了上述国家。而在国家海洋局对外介绍上,“蛟龙”号是被这样定义的: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全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完成。已近耄耋之年的徐芑南曾先后担任过五项载人和无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他的人生高度,几乎可以用中国深海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来衡量。
点评:300米、60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可以说,中国载人深潜每前进一步都有他的杰出贡献,他的梦想随着潜水器的下潜不断深入到更深的海域。“曾经以为这辈子这个梦想实现不了了,但现在却得到了这么好的结果,我无憾了!”7000米的深度,这不仅仅是蛟龙号的深度,也是徐芑南精神的深度、人生的深度。
李前锋:用瘦弱脊梁担起农民健康的重担
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乡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日前,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报道讲述了横县扁担医生李前锋的故事,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点评:他是执着的,坚持在大山深处行医,为民众解除疾患,10年时间足以考验一个人的事业心,他不仅仅是在行医,还是在做一番事业,为底层健康做自己的努力,即便身患重病,他依然坚持只要在乡村一天,就会为这里乡亲们的身体健康负责到底。这是最底层人的铮铮誓言,朴素无华,却感人至深。
新闻正能量的传递与报道的内容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能传递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大多数新闻报道通常只是传递正面或负面的信息,激励人心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笔者认为,正能量的传递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特别是平凡人、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令人振奋和感动的善行善举、好人好事。比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等等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行为。近一段时期,主流媒体对正能量新闻的报道力度不断增强。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系列报道,都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能传递正向的、正义的、正气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更多地关注和聚焦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加大对闪光的凡人善举的挖掘和报道力度,用凡人善举传递温暖和感动的正能量。
二、要讲究正能量新闻的报道方法
新闻报道弘扬正能量要讲究新闻报道方法、提高新闻报道艺术,注重新闻报道的品位质量,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实的活动内容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发挥引领舆论、凝聚爱心、汇聚正能量的作用。正能量新闻传递的是主旋律的内容,采制正能量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别说套话、满话,否则很容易过分拔高,使正能量报道“变味”。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内容涵盖广泛,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为百姓鼓与呼,用百姓语言、反映百姓心声,在拉进与受众的距离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因此,在涉及正能量新闻的报道中,要充分借鉴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除了在报道的时效性上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快速、及时、准确,还要在报道的群众性上做到深入基层、深入采访,充分挖掘榜样力量,着力展现人格魅力,在报道的贴近性上,做到民生视角、民生情怀、民生语言,讲述真实生动、有情节细节的故事,让正能量的传递真正带来正效应。
三、要增加正能量新闻的报道比重
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新闻媒体和记者要承担起传播文明、颂扬先进、宣传真理、捍卫正义的社会责任,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新闻力量”,除了报道本身以精彩的事实吸引人,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生动的细节震撼人,还要在节目编排上加强报道的频度,注重量的积累。今年以来,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围绕“能帮就帮、能让就让、该管就管”的十二字丹东城市风尚,加强了正能量新闻的报道,《丹东新闻》节目对时政新闻进行了压缩,拿出更多的节目时间关注弘扬社会风尚的行为。《民警以身破冰勇救两名落水少年》、《青年跪地救治昏迷男孩》等弘扬正能量的新闻报道被安排在重要位置播发,同时后续报道持续跟进,集中的报道态势形成较强的舆论引导力,有力地推动了丹东城市风尚的践行。
四、让舆论监督类报道散发正能量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对于地市党报,是新一轮的新闻改革,通过改文风使党报更具亲和力,更具权威性、可读性、引导性,由此更加彰显个性。
改文风是地市党报发展的时代需要。千人一面、万人同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生活会让人过早衰老,这样的作品会让审美产生疲劳。当读者了解这种雷同、这种呆板是人为掩盖了生动,是虚浮抹杀了个性,乃作无病状,作虚张声势时,着实感到无奈、厌恶和愤怒。
而这种现象“为害”地市党报版面已有时日了,什么“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战果丰”“上台阶”等等,俯拾皆是,“改文风”呼唤已久,呼之欲出。《人民日报》一征集,网民搜出一箩筐,令新闻从业者汗颜。而文风反映的是工作作风,党的十之后,中央出台了《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落实八项规定,地市党报以 “走转改”活动为载体,对自身位置重新打量,全面改进报道文风,借此深化新闻体制改革。
文风如何改?改文风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它提倡编采人员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说教模式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改文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简化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市级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尽量压缩数量、字数,有的可发短消息,有的只报标题新闻;一律不发侧记、特写、综述等。
第二,让民生和社会新闻占据要闻版面。以往市级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内容占据地市党报要闻版头条,现在版位可安排在头条之后,以突出民生和社会新闻。这方面中央的《新闻联播》已做出表率。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等报道均排在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的前面。
第三,增加言论报道。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与消息、通讯并称新闻体裁“三剑客”。可是,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地市党报在言论报道上短板,不愿亮观点,不敢表态度,久而久之,读者习惯到善于炒作的都市报或网络上猜摸声音。这样极不利于党和政府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新近,《人民日报》增加了言论报道比重,加版面、开专栏,使党报凸显权威性;从2月份开始,《辽阳日报》在要闻一版开设“衍水时评”,二版开设“有感而发”两个言论栏目,读者很感兴趣,纷纷投稿,使地市党报的影响力和引领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