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扶贫工作队员个人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18: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扶贫工作队员个人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扶贫工作队员个人总结

篇1

松山亭村位于祁东县西部,距县城51公里,距镇政府3.5公里,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00米左右,以山地为主。S240省道从东至西穿境而过,全长3.5公里。共2个自然村(原松山亭村、谭家坳村)组合而成,辖20个村民小组,569户,人口1916人,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5亩,人均耕地面种0.68亩。主导产业有水稻、黄花菜、养殖,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共计贫困人口191人,2016年脱贫16户64人,2017年脱贫30户114人,2018年脱贫1户3人,2019年脱贫3户4人,2020年脱贫3户6人,共计53户173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村低保户28户、特困人员5人、残疾人73人。

二、扶贫工作情况

(一)、基础工作情况:

① 了解村情、熟悉政策。根据县委组织部通知及培训要求,迅速到岗了解松山亭村村委班子成员、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残疾户、困难农户等情况。通过培训和自学尽快掌握各类扶贫政策。

② 确定工作重点。一是积极学习其他驻村工作队老队员经验方法,拓宽工作思路;二是通过召开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全面了解村情民意。

③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自查自纠”、“三落实”、“回头看”工作。一是对村内“四类对象”重点人群进行走访全覆盖,落实“四不”原则,扎实开展驻村帮扶走访,及时有效了解贫困户需求,以及宣传上级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全覆盖;二是对于家里贫困的困难户,采取临时救助以及上报镇政府;三是对于村里危房或无房人员,争取住房安全保障政策。

④ 户帮户,亲帮亲,互助奔小康。确定村级信息以及结对帮扶人,每月开展走访慰问,及时有效的了解贫困户家庭生活情况。

⑤ 松山亭村后盾单位开展“五联五促”活动。国网县供电公司领导、驻村工作队与结对帮扶责任人、村支两委人员一起联动、协同推进、合力攻坚,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责任,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巩固提升帮扶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松山亭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深入开展以“组织联建,促党建引领有力;产业联抓, 促集体经济发展;干群联心,促帮扶质量提升;人才联动, 促惠民服务有效;责任联考,促帮扶责任上肩”为主要内容的 “五联五促”活动。

(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① 根据步云桥镇党委、政府的文件、通知要求,2020年1月23日召开了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会议作出工作安排部署,成立松山亭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进行春节期间值班和对从湖北武汉返乡的村民及密切接触人员进行摸排,特别是贫困户人员,通知结对帮扶责任人进行电话慰问,松山亭村从湖北及武汉返祁人员共计19人,其中没有贫困户人员,建立湖北武汉、云南、成都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登记表等台账资料,并通知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在家隔离,每天安排医生对其进行测量体温及发放防疫物资。对湖北武汉、云南、成都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的体温进行登记和异常情况上报;

② 松山亭村驻村工作队、包村镇干部、村两委人员疫情期间在村各个道路要道、路口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横幅和防疫知识资料,告知村民疫情期间不信谣、不传谣、不聚会、戴口罩,对村各个道路要道、路口设卡劝导村民聚集赶集,对村民聚集场地进行巡查、消毒,对聚会打牌的村民进行劝导。在驻村工作队、包村镇干部、村两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松山亭村没出现凝似病例和输入性病例。疫情好转时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人员入户帮助村民申领电子健康码,松山亭村村民健康码申领率达到95%以上。

(三)脱贫攻坚“三落实”、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情况:

① 根据镇工作安排,2020年3月1日至3月6日松山亭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人员对贫困户进行遍访、摸底,一是完成建档立卡APP的注册工作;二是贫困户家庭人口自然增加减少情况,按照镇扶贫办的统一安排,完成派出所户籍比对,

按照建档立卡前分户做减少和建档立卡分户可保留的原则,认真核对、逐户分析,建立好自然增加减少表上报镇扶贫办;三是对村所有四类重点对象、一般农户中家庭困难唯一住房是危房且目前住危房无能力建房对象,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填写好摸底表;四是对筛选所有四类重点对象、一般农户中家庭困难唯一住房是危房且目前住危房无能力建房对象,目前住房未得到保障能够纳入的对象,形成未保障到位的对象名单上报镇扶贫办,松山亭村上报贫困户匡宗学、残疾户谭敦庆、一搬农户谭松山三户纳入保障对象。

② 参加县、镇组织的脱贫质量“回头看”专题培训。根据镇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要求,做好镇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叉检查迎检工作任务、资料等。驻村工作队长、信息员都被选派到镇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叉检查工作组,驻村工作队长萧西宁担任飞跃村镇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叉检查工作组组长,驻村工作队信息员曾志伟担圆山村镇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叉检查工作组信息员。镇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叉检查后,按照”脱贫质量‘回头看’问题清单交办函”要求,全面开展问题整改,建立问题整改情况日报及问题整改台账,问题清单于5月31日前全部整改到位。今年的危房改建于6月30日整改完成。

(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情况:

① 贫困户在外就业交通补贴申报工作“回头看”。再次对松山亭村贫困户在外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进行逐户逐人核查、摸底登记,对于交通补贴未落实的收集相关资料上报镇劳务站。并建立基础台账。

(五)迎省、市检工作情况:

① 资料档案台账全面完善。贫困户家里的连心袋资料、档案“一户一档”资料、精准识贫程序资料、行业扶贫资料、驻村帮扶资料、贫困户结对帮扶台账手册、抓党建促脱贫资料、项目资料、住房保障资料、产业发展资料、动态调整资料等所有村脱贫攻坚资料全部进行梳理分类整改提升。

(六)村部阵地建设情况:

① 松山亭村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于6月10日开始启动,目前正在建设主体中,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约需资金60万元左右,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驻松山亭村牵头单位国网县供电公司为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捐赠10万元资金。

② 松山亭村村服务中心建设在驻村工作和村两委共同努力下,历时3个多月于2020年9月底全部完成10月1号搬入办公,方便村民办事和进行活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帮扶举措力度不减,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标准。进一步对贫困户进行分类,结合现有资源和政策提高贫困户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力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工作队工作。 镇人中多,村(社区)多,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为了更好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向 镇党委政府主官汇报驻村工作队工作,争取两位主要领导以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一直来, 镇党委都把脱贫攻坚工作队员住村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指定由镇党委一名副书记负责此项工作,在办公室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调配一名办公室秘书负责联系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加强对脱贫工作队员住村情况的协调和考勤工作,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安全、便利的住村条件。

(二)“三严格三强化”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驻村制度。 镇市、县、镇三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共42名,其中,区选派2名,县选派27名,镇选派13名。42名工作队员全部吃住在村,思想稳定,工作开展有序。 镇离县城远,来回200公里,区、县工作队员没有走读现象发生,镇级工作队员有工作回单位也需请假批准。 二是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工作队员以县委组织部出台的周考勤制度进行考勤,在村里的周考勤表签到,同时还在APP上打卡考勤。办公室每个月初张榜通报上个月考勤情况,对考勤存在异常的个别队员,本人进一步了解情况或个别提醒谈话。三是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1天以内由工作分队长批准,这是结合本镇实际规定的。 镇18个村(社区),平时检查工作队员在岗情况时只能选几个重点村到点检查,其余的采用电话检查方式,我们发现部分村支书与工作队员串通一气,不讲实情。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通过党委会决定,1天以内由工作分队长批准。1天以上3天(含)以内由镇党委书记批准,3天以上由县委组织部批准。四是强化学习教育工作。利用脱贫攻坚周汇报会组织工作队员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扶贫政策及各项工作的应知应会,明确政策规定,规范工作要求。同时,逢会必强调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建设,做到长抓不懈。五是强化明查暗访工作。由分队长牵头,实行不定期检查,不打招呼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随时掌握队员驻村情况。对违反工作纪律或工作懈怠的给予谈话提醒,及时纠正错误。今年以来共对9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谈话提醒。六是强化周考评月通报工作。 镇学习县做法,每周通过周进度表考评,本人把住村、考勤、守纪、履职等情况量化到考评表中,根据实际倒扣分数。每月按周考评总得分,对前3名和后3名进行红黑榜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三)积极协调改善住村工作条件。本人多次深入 镇辖区内18个村(社区)走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队员住村工作生活情况,结合各村实际,积极主动与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协调解决工作队员住处问题。全镇42名脱贫攻坚工作队员全部住村开展工作,具体住村地点为:住村委办公楼22人、住村教学点8人、住屯级党支部活动室4人、住群众家3人、住村卫生室2人、住本村辖区内单位宿舍3人。同时,我还根据各村存在的困难,主动与后盾单位主要领导联系沟通,为驻村工作队员改善住村工作和生活条件。据统计,18个村(社区)中,有17个村(社区)安装了电热水器、有15个村(社区)安装了空调、有16个村(社区)配备了电动车或摩托车、有12个村(社区)添置了复印机或打印机,极大改善了住村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3

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2020年全年驻村290余天,周六、周日正常履行驻村工作队值班责任,按要求填写驻村工作日志。与派出单位完全脱钩,保证了驻村工作时间。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职责,全年走访脱贫户6次,重点户不少于12次,每月至少一次。

二、在推动精准扶贫方面

年初帮助包保贫困村制定了2020年脱贫计划及后续巩固提升计划,结合包保贫困户制定了个人包保帮扶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帮扶措施覆盖旭日村所有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以开展“五巩固、五提升”扶贫大会战为契机,每月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走访慰问和入户调查,切实了解实际情况,做到了全覆盖。

三、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

篇4

一、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扶贫培训,认真领会和执行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和其他工作队员一道走进社区每个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状况和贫困原因,与贫困户一起制定脱贫目标和计划,帮助贫困户解决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帮助本人的帮扶对象——两江社区苏村的黎凤英贫困户在2016年脱贫摘帽。

三、协助政采集贫困户相关资料,建立贫困户档案,为政府对照八有一超标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作为后盾单位派出人员,深入双江镇的各村屯了解通信状况,向单位提出通信建设和改造建议。向荔浦电信局争取到80多万元资金,为双江镇完成了永吉村和永福村等6个通信建设项目,为当地贫苦村脱贫摘帽创造了条件。

2017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服从组织安排,联络工作单位服务双江政府,认真领会新的工作标准,继续深入农村走访,帮助当地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篇5

一、驻村期间的工作

(一)加强政策学习,提高个人素质;被选派驻村以后,为尽快适应本职工作,完成工作任务,认真自学了各级关于开展驻村扶贫、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文件资料,各项相关政策方针和脱贫措施。驻村期间,还积极参加村委班子的党课学习、政策学习,从思想上向帮困扶贫、脱贫攻坚上靠拢。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做好驻村扶贫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结构,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自身素质,为做好驻村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熟悉村情,开展摸底调查;驻村后,为及时了解掌握双河口村的基本情况、贫困户现状,一是与村委班子成员进行座谈,摸清村情概况;二是在队长的带领下,对村内25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了解掌握现状及困难;

(三)观摩学习经验,积极推动工作;今年五月,根据李局长的指示要求,在工作队罗队长的带领下,与村委班子成员一起赴鄂州市梁子湖区万秀村、黄冈市团凤县瓦吐库村观摩学习乡村生活污水处理、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项目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回村后,又聚集在一起筹划双河口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四)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点;驻村扶贫虽然工作量大一点,工作面宽一点,条件艰苦一点,但决不能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基本要求,力求做好“三个格外”,做到“五天四夜” “十不准”;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局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坚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五)扶贫不觉苦累,一心一意为民;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心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帮忙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帮忙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积极参与捐款,为村民胡鹏家购买了电动三轮车,解决了他家患有手足口后遗症儿子看病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在罗队长的带领下,拿出办公经费3万元,在群众服务中心打了一口水井,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三是在罗队长的安排下,“六一”儿童节为全村87名小朋友买了一套文具。

篇6

正乡风:扶贫先扶心。X年,X上任X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他信心满满。他决心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兄弟脱贫致富。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村民们叉腰观望,对扶贫计划将信将疑,看得多,干得少,扶贫工作几乎陷入僵局。

怎么破局?在经过短暂的彷徨后,X静下心来反复思量,决定转变思路,踏踏实实从基础工作干起,逐户走访,问情况、拉家常……深入了解村民的所想所需,和村民交朋友。几个月下来,他把各家各户的情况摸得门儿清,并总结出贫困的根子:不仅仅是山少、水少、田少,不仅仅是因灾、因病、因学,还有民风不正、脱贫信心不足等思想上的问题。扶贫先扶心。于是,重塑乡村传统美德,打好脱贫思想战,成了X带领的驻村帮扶队的“一号工程”。

走访中,X发现一到农闲村里便打牌成风,于是主动找村支部书记恳谈,提出沉迷打牌不仅影响照顾小孩、老人,还容易滋生不劳而获、懒惰散漫的懈怠思想,严重影响脱贫士气,要求村干部带头远离牌桌。村民们渐渐觉得这个城里来的干部说话总是说到点子上,于是慢慢打开心扉,心里有什么疙瘩都爱跟他说,而他竭尽所能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大家的心思逐渐聚拢到脱贫攻坚上来。

驻村一年多,在X的带领下,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涵盖尊老爱幼、日常起居、邻里相处、待人接物、珍惜良田、治家之道、婚丧嫁娶、戒赌戒毒、戒斗慎讼九个方面,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整理了村里走出的六位名牌大学生材料,制成村贤榜,张贴在广场;在全村组织评选“四美家庭”:孝老爱亲、干净整洁、教子有方、勤劳节俭;还成立了腰鼓队,组织广场舞、太极拳,提振村民精气神……乡风淳,正气扬,脱贫的脚步走得更稳更实了。

强产业:精准帮扶富腰包。村民们思想上的弯扭过来了,扶贫工作打开了局面,但这仅仅只是开始。X村山脉相连,顽石遍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散居在石头旮旯里,人均耕地仅X.X亩,人均纯收入不足X元。村里不仅缺地,还缺水,全村就一口水井,水量有限,村民用水紧张,几十年来,“水荒”问题造成村组矛盾不断升级。

用地用水问题怎么解决?石头山里怎么脱贫?X一筹莫展。这时,湘西十八洞村传来“在外租地X亩种猕猴桃”的消息,X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凉薄的几丘田何不改种猕猴桃?说干就干,X从省城请来专家化验土壤,开辟试验田,不到两年,X亩猕猴桃基地落成,一年创收几万元。

X还看到了顽石后面的商机,“这么多惟妙惟肖的石头,何不利用起来,打造X的石林,发展乡村游?”X带领驻村帮扶队,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在石头缝里种上了X、芍药,打通了环山游便道。春天一到,X、芍药竞相开放,游客接踵而来,农家乐生意火爆。X、芍药的根还是有名的中药材,也给村民带来了收益。

篇7

永不离村的驻村工作队

如何让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如何强化基层工作?德宏州给出的答案是4个字:“干部下沉。”

从芒市出发,行车大约10分钟就到了芒赛村委会。几天前的一场大雨让万亩水稻格外葱绿清新,微风中还有丝丝的稻香。

“这里建好后,每年大概可以收入10万元左右。”站在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养鸡场前,驻芒赛村工作队队长王云松说。王云松是德宏州财政局干部,2008年参加驻村工作队,“先是在出冬瓜村工作过3个月,那是一个德昂族村,那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进村入户搞禁毒防艾宣传、抓各项工作落实、帮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后来就到了芒赛村,这是一个纯傣族村寨,离芒市不远,但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比较差,来了以后,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跑项目上……”王云松说。

“满宾滚哩国楞(傣语:他是个大好人)。他来了以后,帮我们村建起了沼气池。”提起驻村工作队的王云松,芒赛村委会芒烘村的莫三坐说,自从建起了沼气池,村里干净了,烧柴再也不用砍了。现在不仅他们村,芒允、芒掌两个村也都建了沼气池;各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收入也增加了。“今年,他又搞了大棚,教我们用大棚种植。还在网上宣传我们的农产品。”

和王云松一样,德宏州司法局干部赵冬棉也是驻村工作队员。驻遮放镇户拉村委会两年,她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谈起驻村工作队的具体工作,赵冬棉说,驻村工作队主要是结合驻村实际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禁毒宣传、纠纷调解、播种收割、慰问帮扶……村里面的大事小情都参与。村民关心的事、需要解决的事,急事、难事、烦心事,都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各村情况不一样,有些村以禁毒宣传为主,有些村是无毒村,就以帮助村里发展经济为主……”

德宏州的党员干部,无论是机关单位领导,还是普通乡镇干部,几乎“都在村寨干过”,或者是参加过驻村工作队,或者是有一两个挂钩的村寨。有意思的是,“从某某村回来了”、“要到某某村去”甚至成了芒市街头的大家相见的“寒暄语”。

“以前在机关,事情虽少,可是人很累。”一名曾参加过驻村工作队的机关干部说,在机关里,每天“围着文件转”、“忙应酬”,事情没少做,还被群众骂,自己的思想压力也大。进村当了工作队员后,“每天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搞宣传,从早忙到晚,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可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天天在田间地头转,不仅为群众做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还锻炼了身体。人变黑了,可是更精神了。”而且“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很有成就感。”这位干部深情地说,“现在虽然离开了,可村上有什么事情,我还是很关心,一有时间就回去转转,看看能帮村上做点什么。”

据统计,为了确保“工作在一线开展、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2005年以来,德宏州共派出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工作队进驻全州336个村、28个社区、6个农场。6年来,累计派出驻村工作队3450支(次),驻村工作队员10000余人(次),进村入户开展工作。

为了确保驻村工作队不“走形式”,各县市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我这辆车5年跑了16万公里。芒市的各个乡镇我们都很熟路,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去检查过……”芒市市委政法委一位工作人员说,驻村工作队每年都要签订工作责任书,芒市还专门成立了由纪委、市委组织部和政法委组成的督察工作组,经常进村入寨进行“突击检查”,以确保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完成和落实。

如今,在德宏州每个行政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已经发展完善成为具有禁毒防艾、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党员结对帮扶、人民调解、社会管理、综治维稳、为民代办等综合职能的一支永不撤离的农村综合工作队,充分发挥了联系基层组织和一线群众、促进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

村民理事会:调动村民参与管理的“良方”

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当许多地区还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德宏州已经通过在村民小组组建“村民理事会”,吸纳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路”。

2009年7月开始,德宏州在全州推行基层村民理事会试点工作,即由“五老”人员和老年组织、妇女组织、青年组织、民兵组织等“组织”的骨干以及村寨里头脑灵活、乐于扶贫帮困、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壮年组成“村民理事会”。以“群众选举、政府认可、规范运作、无私无欲”为基本准绳开展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州共选举产生村民理事会406个,理事会成员3060人。

“村民理事会的理事都是村民选出来的,没有工资,他们在村里的威信很高。”1983年出生的杨国斌是芒市遮放镇综治办主任,他说,在傣族和景颇族的村寨里,一直以来,“老人头”、“妇女头”都是村寨里最有威信的人,“讲话有分量。村里有什么事,‘老人头’出面,大家都会听的。”他说,村民理事会的创建是“寓管理服务于民族传统”的“新做法”,“凡是建立了村民理事会的村子,工作好抓了,干部不累了,村民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高了。”

芒市纪委原副书记板杏压从机关退休后就回到了芒市芒瓦村,住在村子里,老人对村里的建设发展一直都很关心,也有许多想法,“村里卫生差,没有像样的公厕,有些娃娃辍学在家……可是老伴要我少管闲事,毕竟我已经退休了嘛。”老人说,在当选村民理事会理事之前,他对村里的事是“有心无力”,被选为“理事”后就不同了,可以“多出点力了”,“我们这个村子小,全村300余人基本上都是亲戚,我们几个理事可以把全村人‘串’起来,有什么事情大家协商起来比较容易。”他认为,村民理事会充分调动了村里面的“能人”,把全村都团结起来共同为村子的发展献计出力,是调动村民参与管理的“好办法”。

在芒瓦村,村民理事会成立后,村里要铺水泥路,理事会开会定了,就召开全村大会,村民二话没说,家家投工投劳,很快就把路修好了。路修好了,可是卫生没人管,村民理事会又讨论,把路分成“党员路”、“妇女路”、“青年路”和“联防路”,由各个相应的小组分别进行管理,卫生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村里修了水泥路,许多小青年就在上面飙车,后来我们就定了村规民约,不准飙车。”在遮放镇遮帽村弄列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金小焕说,她们村的村规民约都是全村人一起商量定的,“事情说好了,家家摁手印,人人都要做到。”如果哪家不愿意,理事就会上门去做工作,讲道理,“全村大多数人都愿意了,基本上不会有人反对的。”

“村民理事会最显著的成绩是在移风易俗上。”芒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云江介绍说,过去当地农村长期以来嫁娶彩礼要三四万元,请客吃酒在3天以上,“许多村民举债结婚甚至结婚致贫,有些人孩子都上学了,彩礼债还没还完。”村民理事会成立后,将这一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问题提上了议程,理事会成员分头深入一家一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村民集体讨论,通过村规民约“树新风、破陋习”。在各个村民理事会的努力下,目前,芒市大多数农村的嫁娶请客吃酒的时间从过去的3天以上,改为举办婚礼时男女双方各款待宾客1顿饭。白喜吃酒也由过去的7天缩短为了3天。

不仅如此,村民理事会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特点调解矛盾纠纷,组织村民发展生产。遮放镇弄列村人多地少,村民理事会就组织有建筑手艺的村民带领村民发展建筑业,如今全村已经建成了12支远近闻名的建筑队,不仅活跃在芒市各村寨,还到邻近的陇川县开展业务,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自2009年7月至2010年底,村民理事会共调解矛盾纠纷1128件(次),开展宣传教育1184场次,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880件。

从“群众专往衙门跑”到“部门围着窗口转”

芒市市民李宏(化名)走进了德宏州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他是来办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的――将父母名下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以前过户要跑几个地方,现在好了,不仅各个机关都在中心办公,里面还有中介(服务机构),方便了。”很快,工作人员对李宏提供的材料进行了审核:材料齐全。10余分钟后,李宏就办完了相关手续。

“中心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2009年7月投入使用,现有42个州级机关和44个芒市政府机关在这里设有窗口,集中办公,进驻的工作人员有223人。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行政审批项目和服务管理事项,全部在中心办理。”德宏州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星介绍,“以前是群众围着科室转――群众要办事,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有些机关干部还给群众脸色看。现在是部门围着窗口转――各部门围绕窗口为群众提供服务,结合职能开展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各部门、单位全部真正“进中心”,中心成立后,州委、州政府即确立了“应时必进,进必授权”的原则,开展了“两集中、两到位”和“四进中心”工作。“两集中”,就是将部门的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成立集中行使审批服务职能的行政服务科室(虚拟科室),行政服务科室向中心集中,进入中心工作。“两到位”,就是所有服务项目进中心到位,中心窗口成为部门实施行政审批的惟一窗口;审批权限到位,各单位要对窗口负责人充分授权,使“接待型窗口”成为“审批服务窗口”。“四进中心”,是审批事项、人员、公章、领导“进中心”。

“现在群众要办事,直接到中心就行了,实现了‘一站式’办公、‘集中式’审批,缩短了办事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促进审批程序科学化,提高了办事透明度,实现了‘阳光作业’,切实解决了暗箱操作问题。”刘星说。

篇8

按照县“三送”办工作安排,2012年,县工商局在乡良和村开展“三送”工作,常驻队员3名,县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小华同志为队长,李志娇、何贵亮同志为队员。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工作队员按要求开展了各项活动,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

二、活动开展情况

(一)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一方面,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围绕农村市场和个私经济发展中遇到原困难和问题、农村消费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开展了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宣传,开展“双渡”、“水上漂”中式烹调培训班,提供创业就业、品牌创建、消费维权等方面的系列服务,为发展农村市场主体、优化市场发展环境、维护农村市场秩序、保障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在“三送”挂点良和村,帮助挂点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农民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矛盾排查和纠纷调处,力所能及地帮助挂点村解决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一些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努力做到让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让群众疑惑在一线解答、让发生需求在一线落实、让社会稳定在一线加固、让发展思想在一线明晰、让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让党建水平在一线提升。

(二)多举措争项目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1、送政策送法律法规,2012年“三送”工作队发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支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宣传手册》365本、《工商业务资料》720份、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常识1200张,为村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制作了两块“公示栏”、张贴两条宣传标语和在所联系的对象处张贴了“联系牌”;帮助挂点村清理发展思路,鼓励支持良和村大力发展高山梯田优质大米种植、刺葡萄种植和生猪养殖等,成立“高山优质大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山刺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创业大户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推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2、结对帮扶送去温暖,2012年元月,县工商局驻村工作队看望慰问了乡村30余户特困群众、老党员,送去慰问金、棉衣、棉被、大米和食用油等10000余元款物,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驻良和村,为改善良和村委会办公、生活条件,县工商局给良和村送去一台价值近5000元电脑、一套价值600元液化气灶具、3个价值近3000元的农家书屋书架;县工商局集体和个人捐资捐物9600余元,在良和村启动赠送营养“爱心午餐”活动;组织个私业主为村小学送去价值达5000元的体育健身器械、书包、冰箱;为良和村委及良和村小学安装价值832元的两条上网宽带。

3、送服务资金解民难,积极与村名誉书记一道,在县教育局、县财政局争资争项,为良和村小学申报争取校舍危房改造项目资金8万,解决了村小学教学楼存在的严重缺陷及安全隐患,现今良和小学已成为乡村小典范;修筑通组公路所需费用达32.5万元,该公路全长1.12公里,路宽3.5米,现已通车;组织水泥制品厂、园艺、三好家电、电脑科技、贸易商行、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修桥修路,让村民感动社会温暖;对低保户、创业大户等14类的160户重点户进行深度调查,为村符合危旧土坯房改建的22户农民如实拍照填表上报。

(三)把群众的困难当着自己的困难来对待。

为了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开展了矛盾排查和纠纷调解。“三送”工作队已建立村情民情台账、160户重点结对帮扶对象台账、走访调查情况分析与问题处理台账等10种台账资料。“把群众的困难当着自己的困难来对待、把群众的问题当着自己的问题来解决、把群众的利益当着自己的利益来维护”,由于对良和村的“两红”人员、低保户、贫困户、产业发展户等14类人员进行了摸排核实,做到了户户上门、家家见面,基本掌握了全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水平、需要重点帮扶对象的分布和具体情况,同时对该村的环境、民生和党建工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和了解,为落实“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夯实了基础。

三、明年工作打算

篇9

(二)严于律己,遵守组织纪律。作为驻村干部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次驻村工作的意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深入群众,体察村情、民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情。驻村以来,我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五天四夜”驻村,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坚持在村工作,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外出报备等日常管理制度。

(三)聚焦重点,落实驻村工作。驻村以来,本人紧紧围绕驻村工作目标和任务,聚焦工作重心,有力推进驻村工作的落实。

篇10

自__年10月召开了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动员会以来,我区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全体会等多种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健全了扶贫机构。区、乡、村三级及时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区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组织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二是强化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对扶贫干部的教育培训,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培训人员3600人(次)。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为44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44名、驻村工作队员78名,严格按照“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完成了2306户7530人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实行精准扶贫“联点包户”工作机制,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四是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健全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召回、联村包户、资金审计等17个精准扶贫相关制度,实行乡镇每周一汇报、区上每月一汇报制度。结合全区44个贫困村的地域特性、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做实做细了脱贫攻坚方案、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五是攻坚目标明确。制定出台了《__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制定了“1+17+5”精准扶贫工作方案。2016年计划实现脱贫1133户3761人,22个贫困村退出,巴藏沟乡整乡脱贫摘帽。2017年计划实现脱贫1173户3769人,22个贫困村退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总体上看,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局良好,但与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从中央到省、市,都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但从目前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全区上下还未形成党政同责,各部门参加、全社会参与、齐心协力推进工作的局面。各县级领导深入到联点村开展蹲点调研,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还需加强。个别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工作安排给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后,习惯于听汇报,作指导,亲自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中开展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亲历亲为,一些工作仅仅是说在嘴上,还没有真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工作被动应付,缺乏积极作为精神。区扶贫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顶层设计做得不扎实,对部门、乡镇开展工作督导不力。各部门在工作中未能形成联动机制,工作落实不到位,制定的行业方案缺乏可操作性。“联点包户”制度未能得到及时落实,还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把精准扶贫工作当做一般性工作,主要负责人过问少,亲自抓得少,仍然停留在召开会议、宣传政策上,没有实质行动。部分乡镇、村“等靠要”思想严重,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工作被动。有的部门大局意识不强,认为精准扶贫主要是扶贫部门的事,行业部门只要凑凑数就行,把精准扶贫当作工作负担。个别乡镇和贫困村不同程度的存在拿来主义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注重于等上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乏主动突击、积极争取的精神,部分贫困群众还没有真正形成“我要脱贫”的思想,主动参与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不高。

三是基础工作不扎实。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前一阶段工作中,不少村上的贫困户精准识别还有不精准的问题,对贫困家庭的收入支出、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基本情况了解掌握的不详细,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大多数贫困村普遍存在建档立卡工作程序不规范、村户档案缺页漏项,基础资料不齐全、数据逻辑混乱、致贫原因界定不准确等问题。各贫困村制定的脱贫计划不科学、不完整,操作性不强,乡镇与乡镇之间、贫困村与贫困村之间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进度不平衡。

四是宣传引导不深入。宣传工作仅仅局限于做宣传牌、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深入宣传政策和先进典型经验方面还做的很不够,营造氛围不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经常性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力度不大,宣传工作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没能真正与贫困户拉家常、问寒问暖,向群众讲清讲透相关政策,导致部分贫困户对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各乡镇、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主动学习不够,自身对相关政策理解掌握不深不透,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说不到点子上,心中无数,工作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和加强。

五是发展思

路不明确。各乡镇、各部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如何脱贫致富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定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各部门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精准推动上下实功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就培育增收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思路不清,制定的产业发展措施与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联系不紧密,甚至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对贫困户如何持续发展产业、确保脱贫不返贫等的研究不深,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细不实。制定的脱贫攻坚方案和计划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甚至个别乡镇、村还存在照抄照搬和雷同现象,没有集中精力去潜心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认领、对号入座,认真加以研究,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目前,全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已陆续出台,各项精准扶贫项目也已基本确定,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在推动工作上求突破,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一季度已经过去,要完成今年的精准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和驻村工作队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对当前工作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提高,理清轻重缓急,明确完成时限和节点,确保全区精准扶贫攻坚既定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六个精准”、“八个一批”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就近期工作而言,既要抓好全局,更要突出工作的重点,要把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一)切实做实做细产业扶贫措施。按照精准扶贫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或一户多策的要求,要在突出抓好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各自的职责和优势,分别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切实做实做细产业扶贫各项措施。一是农牧局牵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配合,紧紧围绕富硒资源优势,在“五大富硒产业链”培育中,重点通过财政投入(5400元/人)、金融支持(每个贫困村50万元产业发展互助金、银行3-5万元/户贴息贷款)、行业部门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在规模化种植、养殖,发展家庭牧场上下功夫、出实招。二是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徒步采风、滑雪滑草、农家乐、美丽乡村游、休闲农业等旅游项目;认真实施好投资300万元的三合镇邦业隆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周边两个村的100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今年,区上重点确定10家基础好、有规模、有特色、诚信经营的农家院,政府给予重点帮扶,提升农家乐档次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三是各乡镇牵头,区扶贫局、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配合,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运输、餐饮、小加工、小卖部等家庭经营,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四是由各乡镇牵头,扶贫局、农牧局、工业和商务局等部门配合,加大积极扶持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商贸流通等企业,对无能力发展产业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带资入股的形式,实现资产收益脱贫。今年,巴藏沟乡要依托郭尔三村已建的100个家庭牧场和李家村奶牛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养殖业和富硒大蒜、饲草种植。沙沟、古城和石灰窑乡等依托与威斯顿公司签订马铃薯购销合同,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建立油菜、蚕豆、树莓等特色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牛、羊和蛋鸡等规模养殖。三合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马铃薯、大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洪水泉乡依托土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燕麦种植和家庭牧场、生态牧场等规模养殖场建设。平安镇和小峡镇,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好政策兜底扶贫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养殖、小卖部、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帮扶措施。以上各项措施要在4月底完成基础工作,5月份全面付诸实施。总之,我们要切实发挥好每户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资金的支撑,立足贫困实际,千方百计发展增收产业,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二)全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今年,全区扶贫易地搬迁将重点在三合镇和石灰窑乡的5个贫困村的832户3204人当中实施,其中,对三合镇翻身、邦业隆、窑洞、索尔干4个村采取“进镇上楼”方式,在三合集镇集中安置409户、货币安置184户;对石灰窑乡上法台村采取整村就地安置227户、货币安置12户。整村搬迁安置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推动人口向城区、集镇和中心村聚集。对集中安置的农户,要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搬迁建房资金不足的群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贷款和贴息补助,对自主安置的农户给予货币补助。2月9日和4月16日,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在石灰窑上法台村和三合镇分别召开了扶贫易地搬迁专题调研和现场办公会,对全区易地搬迁安置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石灰窑乡、三合镇和区扶贫、住建、水利、林业、交通、

国土、新农办、供电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既定任务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4个村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一期工程要在8月底按期完工,保证192户群众在年底全部搬迁入住;二期工程要在5月底完成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6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石灰窑乡要在4月底前制定完成上法台村整村就地搬迁安置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安置地点,农房户型、建设面积、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建设方式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资金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三)抓紧落实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区扶贫局要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尽快落实项目资金700万元,按照省上的要求,抓紧落实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是区扶贫局牵头,各乡镇、农牧局配合,依托现有的绿雏、成贵、金阳、联胜等规模养殖场,以公司+农户、贫困户带资入股、利润分红等形式发展特色养殖,带动农户1200户,养殖畜禽1.08万头(只),平均每户增收1500元以上,该项目要按照省上的新要求,至少将一半以上的农户确定到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中,同时建成家庭牧场65个。二是农牧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对发展产业受限制的贫困村,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在川水地区流转土地集中种植富硒大蒜300亩、蔬菜1000亩,带动520户贫困户增收。三是区就业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支持有实力的公司,通过平安旅游产品开发基地“公司+农户”形式,带动500名离不开家又无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妇女从事刺绣、串珠等工艺品制作,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四)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由各乡镇牵头负责,区扶贫局、财政局、金融服务中心、信用联社配合,对贫困村需求贷款的农户和资金需求量进行详细的摸底,抓紧在各个贫困村组建扶贫资金互助社,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切实用好、用活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的各项政策,将贫困村的50万元产业发展互助资金与“三农惠农”贷款、财政支持贫困户贷款贴息、信用小额信贷免担保、免抵押等资金紧密结合起来,全区精准扶贫融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切实解决规模种养殖、小型加工、商贸餐饮等创业计划中的资金难题。对每个贫困村50万元的扶贫互助社资金,实行村财乡管,制定精准扶贫资金互助社具体操作和管理办法,将50万元资金放大3倍向农户借贷,支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区扶贫局尽快制定资金互助社的指导意见,促使互助资金尽快发挥效益。对2017年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要从今年及早着手,制定具体的金融扶贫工作方案,由政府贷款,将每户5400元产业扶持资金以贷款方式提前落实,及早实施,确保资金发挥好效益,保证明年全面实现全区脱贫目标。要继续深入开展信用平安建设,加快对信用村、信用户的授信,及时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

(五)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扶贫项目。按照精准扶贫“八个一批”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好省、市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安排专项经费,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职业技能提升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抓好烹饪、机械操作、刺绣、种养殖技术等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再就业,靠技能增收脱贫。今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131人次,劳务输出787人。二是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加大对就读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助学贷款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的子女“两后生”到教学质量高、就业渠道广的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今年通过发展教育脱贫103户105人,对全区70名在校大中专贫困生进行补助。三是对贫困人口实行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今年实现医疗救助脱贫304户309人。四是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无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实行居家养老。今年通过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148户365人。同时,各乡镇要牵头抓总,区扶贫、水务、交通、林业、住建、文体、卫计、教育、新农办、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按照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整合资金,全面解决在贫困村水、电、路、气、网、绿等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村级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幼儿园、早教点、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缺口,有效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和公共服务。

(六)抓紧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由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和区扶贫局牵头,各乡镇配合,扎扎实实做好贫困户基本信息、档案资料等各项基础工作和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对全区2306户7530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核实,立即着手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等工作,确保在4月底前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任务,5月份正式联网启动使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狠抓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各乡镇作为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要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干,至少承包1个贫困村,经常性的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对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实行挂图作战,确保乡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村工作室的高效运转,切实把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特别是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农牧、水利、民政、教育、财政、扶贫、供电等部门,既要履行好包村帮户责任,更要落实好行业主管责任,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做好产业帮扶等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局面。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精准扶贫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把措施和力量聚焦到精准扶贫上,做到精准扶贫工作优先安排、优先落实、优先保障。

(二)强化宣传引导,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区出台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知识,确保我们的各级干部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熟记熟知,做到开展精准扶贫“自身过硬”。另一方面,各级干部要主动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办法,扎实开展宣传工作,切实加大对精准扶贫扶持政策、相关规定及相关程序的宣传力度,在全区上下营造精准扶贫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群众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精准扶贫政策,并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三)夯实基础工作,在实现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各乡镇和驻村工作队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再进行一次“回头看”,对贫困户进行一次再走访、再宣